大唐开元礼 (四库全书本)/卷001

大唐开元礼 卷一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
  大唐开元礼目录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一
  序例上
  择日      神位
  俎豆
  卷二
  序例中
  大驾卤簿    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   皇太子妃卤簿
  亲王卤簿    王公已下卤簿
  内命妇卤簿   外命妇卤簿
  卷三
  序例下
  衣服      斋戒
  祈祷      杂制
  卷四
  吉礼
  皇帝冬至祀圜丘
  卷五
  吉礼
  冬至祀圜丘有司摄事
  卷六
  吉礼
  皇帝正月上辛祈谷于圜丘
  卷七
  吉礼
  正月祈谷于圜丘有司摄事
  卷八
  吉礼
  皇帝孟夏雩祀于圜丘
  卷九
  吉礼
  孟夏雩祀圜丘有司摄事
  卷十
  吉礼
  皇帝季秋大享于明堂
  卷十一
  吉礼
  季秋大享于明堂有司摄事
  卷十二
  吉礼
  皇帝立春祀青帝于东郊
  卷十三
  吉礼
  立春祀青帝于东郊有司摄事
  卷十四
  吉礼
  皇帝立夏祀赤帝于南郊
  卷十五
  吉礼
  立夏祀赤帝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十六
  吉礼
  皇帝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
  卷十七
  吉礼
  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十八
  吉礼
  皇帝立秋祀白帝于西郊
  卷十九
  吉礼
  立秋祀白帝于西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
  吉礼
  皇帝立冬祀黒帝于北郊
  卷二十一
  吉礼
  立冬祀黒帝于北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二
  吉礼
  皇帝腊日蜡百神于南郊
  卷二十三
  吉礼
  腊日蜡百神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四
  吉礼
  皇帝春分朝日于东郊
  卷二十五
  吉礼
  春分朝日于东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六
  吉礼
  皇帝秋分夕月于西郊
  卷二十七
  吉礼
  秋分夕月于西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八
  吉礼
  祀风师     祀雨师
  祀灵星     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卷二十九
  吉礼
  皇帝夏至祭方丘
  卷三十
  吉礼
  夏至祭方丘有司摄事
  卷三十一
  吉礼
  皇帝孟冬祭神州于北郊
  卷三十二
  吉礼
  孟冬祭神州于北郊有司摄事
  卷三十三
  吉礼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
  卷三十四
  吉礼
  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有司摄事蜡礼同
  卷三十五
  吉礼
  祭五岳四镇
  卷三十六
  吉礼
  祭四海四渎
  卷三十七
  吉礼
  皇帝时享于太庙
  卷三十八
  吉礼
  时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三十九
  吉礼
  皇帝祫享于太庙
  卷四十
  吉礼
  祫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四十一
  吉礼
  皇帝禘享于太庙
  卷四十二
  吉礼
  禘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四十三
  吉礼
  肃明皇后庙时享有司摄事
  卷四十四
  吉礼
  孝敬皇帝庙时享有司摄事
  卷四十五
  吉礼
  皇帝拜五陵   皇后拜五陵
  太常卿行诸陵
  卷四十六
  吉礼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耕籍
  卷四十七
  吉礼
  孟春吉亥享先农于籍田有司摄事
  卷四十八
  吉礼
  皇后季春吉已享先蚕
  亲桑
  卷四十九
  吉礼
  季春吉已享先蚕于公桑有司摄事
  卷五十
  吉礼
  有司享先代帝王
  卷五十一
  吉礼
  荐新于太庙   季夏祭中霤于太庙孟冬祭司寒纳冰开冰附兴庆宫祭五龙坛
  卷五十二
  吉礼
  皇帝视学
  卷五十三
  吉礼
  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
  卷五十四
  吉礼
  国子释奠于孔宣父
  皇子束修   国学生束修
  卷五十五
  吉礼
  仲春仲秋释奠于齐太公
  卷五十六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圜丘
  卷五十七
  吉礼
  巡狩告于圜丘有司摄事
  卷五十八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太社
  卷五十九
  吉礼
  巡狩告于太社有司摄事
  卷六十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太庙
  卷六十一
  吉礼
  巡狩告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六十二
  吉礼
  皇帝巡狩
  卷六十三
  吉礼
  皇帝封祀于太山
  卷六十四
  吉礼
  皇帝禅于社首山
  卷六十五
  吉礼
  时旱祈于太庙  时旱祈于太社
  卷六十六
  吉礼
  时旱祈岳镇于郊报祀礼同
  卷六十七
  吉礼
  时旱就祈岳镇海渎
  久雨禜国门
  卷六十八
  吉礼
  诸州祭社稷
  卷六十九
  吉礼
  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州学生束修
  卷七十
  吉礼
  诸州祈社稷   诸州祈祷诸神
  诸州禜城门
  卷七十一
  吉礼
  诸县祭社稷   诸里祭社稷
  卷七十二
  吉礼
  诸县释奠于孔宣父
  县学生束修
  卷七十三
  吉礼
  诸县祈社稷   诸县祈诸神
  诸县禜城门
  卷七十四
  吉礼
  诸太子庙时享
  卷七十五
  吉礼
  三品以上时享其庙
  卷七十六
  吉礼
  三品以上祫享其庙
  三品以上禘享其庙
  卷七十七
  吉礼
  四品五品时享其庙
  卷七十八
  吉礼
  六品以下时祀  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
  卷七十九
  賔礼
  蕃国主来朝以束帛迎劳
  遣使戒蕃主见日 蕃主奉见
  受蕃国使表及币
  卷八十
  宾礼
  皇帝燕蕃国主  皇帝燕蕃国使
  卷八十一
  军礼
  皇帝亲征类于上帝
  卷八十二
  军礼
  皇帝亲征宜于太社
  卷八十三
  军礼
  皇帝亲征告于太庙
  卷八十四
  军礼
  皇帝亲征祃于所至之地
  亲征及巡狩郊祀有司軷于国门
  亲征及巡狩登所过山川
  平荡贼冦宣露布 遣使劳将军
  卷八十五
  军礼
  皇帝讲武   皇帝田狩
  卷八十六
  军礼
  皇帝射于射宫  皇帝观射于射宫
  卷八十七
  军礼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宜于太社
  卷八十八
  军礼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太庙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齐太公庙
  卷八十九
  军礼
  祀马祖    享先牧
  祭马社     祭马步
  卷九十
  军礼
  合朔伐鼓    合朔诸州伐鼓
  大傩      诸州县傩
  卷九十一
  嘉礼
  皇帝加元服上
  卷九十二
  嘉礼
  皇帝加元服下
  卷九十三
  嘉礼
  纳后上
  卷九十四
  嘉礼
  纳后下
  卷九十五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皇太子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朝贺
  卷九十六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皇太子妃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妃朝贺
  卷九十七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
  皇帝千秋节受群臣朝贺
  卷九十八
  嘉礼
  皇后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外命妇朝贺
  卷九十九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春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春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春令
  卷一百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夏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夏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夏令
  卷一百一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秋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秋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秋令
  卷一百二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冬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冬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冬令
  卷一百三
  嘉礼
  皇帝于明堂及太极殿读五时令
  卷一百四
  嘉礼
  皇帝养老于太学
  卷一百五
  嘉礼
  临轩册命皇后
  卷一百六
  嘉礼
  临轩册命皇太子
  卷一百七
  嘉礼
  内册皇太子
  卷一百八
  嘉礼
  临轩册命诸王大臣
  朝堂册命诸大臣 册内命妇二品以上
  卷一百九
  嘉礼
  遣使册授官爵  朔日受朝
  朝集使朝见幷辞
  卷一百十
  嘉礼
  皇太子加元服
  卷一百十一
  嘉礼
  皇太子纳妃
  卷一百十二
  嘉礼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官贺
  卷一百十三
  嘉礼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宫臣朝贺
  皇太子与师傅保相见
  皇太子受朝集使参辞
  卷一百十四
  嘉礼
  亲王冠
  卷一百十五
  嘉礼
  亲王纳妃
  卷一百十六
  嘉礼
  公主降嫁
  卷一百十七
  嘉礼
  三品以上嫡子冠
  卷一百十八
  嘉礼
  三品以上庶子冠
  卷一百十九
  嘉礼
  四品五品嫡子冠
  卷一百二十
  嘉礼
  四品五品庶子冠
  卷一百二十一
  嘉礼
  六品以下嫡子冠
  卷一百二十二
  嘉礼
  六品以下庶子冠
  卷一百二十三
  嘉礼
  三品以上㛰
  卷一百二十四
  嘉礼
  四品五品婚
  卷一百二十五
  嘉礼
  六品以下婚
  卷一百二十六
  嘉礼
  朝集使于尚书省礼见幷辞
  任官初上相见诸州上佐同
  京兆河南牧初上诸州刺史都督同
  万年长安河南洛阳令初上诸县令同
  卷一百二十七
  嘉礼
  乡饮酒
  卷一百二十八
  嘉礼
  正齿位
  卷一百二十九
  嘉礼
  宣赦书     群臣诣阙上表
  群臣奉参起居  遣使诣蕃宣劳
  卷一百三十
  嘉礼
  皇帝遣使巡抚诸州
  皇帝遣使诸州宣制劳会
  皇帝遣使诸州宣赦书
  诸州上表
  卷一百三十一
  㓙礼
  凶年赈抚    劳问疾苦
  卷一百三十二
  凶礼
  五服制度
  卷一百三十三
  凶礼
  讣奏      临丧
  除丧
  卷一百三十四
  凶礼
  敕使吊     会丧
  册赠      会葬
  致奠
  卷一百三十五
  凶礼
  中宫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服
  卷一百三十六
  凶礼
  东宫服
  卷一百三十七
  凶礼
  东宫妃服
  卷一百三十八
  凶礼
  三品以上丧之一
  卷一百三十九
  凶礼
  三品以上丧之二
  卷一百四十
  凶礼
  三品以上丧之三
  卷一百四十一
  凶礼
  三品以上丧之四
  卷一百四十二
  凶礼
  四品五品丧之一
  卷一百四十三
  凶礼
  四品五品丧之二
  卷一百四十四
  凶礼
  四品五品丧之三
  卷一百四十五
  凶礼
  四品五品丧之四
  卷一百四十六
  凶礼
  六品以下丧之一
  卷一百四十七
  凶礼
  六品以下丧之二
  卷一百四十八
  凶礼
  六品以下丧之三
  卷一百四十九
  凶礼
  六品以下丧之四
  卷一百五十
  凶礼
  王公以下丧通仪
  等谨案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唐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萧嵩等奉敕撰杜佑通典及新旧唐书礼志称唐初礼司无定制遇有大事辄制一仪临时更定开元中通事舍人王嵓上疏请删削礼记旧文益以今事集贤学士张说奏礼记不刊之书难以改易请取贞观显庆礼书折衷异同以为唐礼乃诏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锐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历年未就至萧嵩为学士复奏起居舍人王仲邱等撰次成书由是唐之五礼始备即此本也其书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七十八为吉礼卷七十九八十为賔礼卷八十一至九十为军礼卷九十一至一百三十为嘉礼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五十为凶礼凶礼古居第二而退居第五者用贞观显庆旧制也贞元中诏以其书设科取士习者先授太常官以备讲讨则唐时已列之学官矣新旧唐书礼志皆取材是书而所存仅十之三四杜佑撰通典别载开元礼纂三十五卷比唐志差详而节目亦多未备其讨论古今斟酌损益首末完具粲然勒一代典制者终不及原书之赅洽故周必大序称朝廷有大疑稽是书而可定国家有盛举即是书而可行诚考礼者之圭臬也新唐书艺文志载修开元礼者尚有张烜陆善经洪孝昌诸人名而通典纂类中所载五岳四渎名号及衣服一门间有与此书相抵牾者盖传写异文不能画一既未详其孰是今亦并仍原本录之不复窜改庶㡬不失阙疑之义焉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臣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大唐开元礼卷一    唐 萧嵩等 撰序例上
  择日       神位
  俎豆
  择日
  凡国有大祀中祀小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皇地祇神州宗庙皆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并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灵星山林川泽五龙祠等并为小祀州县社稷释奠及诸神祀并同为小祀
  凡大祀中祀应卜日者及册命大事加元服纳后巡狩亲征封禅太子纳妃出师命将并前七日卜日于太庙南门之外小祀应筮日者及诸王冠婚公主降嫁等并筮日于太庙南门之外若雩祀之典有殊古法传曰龙见而雩自周以来岁星差度今之龙见乃在仲夏之初以祈甘雨遂为晚矣今用四月上旬卜日又先蚕之祀合用季春吉日若其年节气晚即于节气后卜日前一日右校扫除太庙南门之外守宫设太常卿以下次于门外之东阶西向其日平明太卜令卜正占者其占者以太卜官之明卜者为之俱就次各服公服谒者赞引各给公服守宫布卜席于𫔶西阈外西向谒者告事具谒者引太常卿升立于门东西向赞引引太卜令卜正占者立于门西东面卜正先抱龟奠于席上西首灼龟之具奠于龟北执龟立于席东北面太卜令进受龟诣太常卿前示高太常卿受视讫太卜令受龟少退受命太常卿曰皇帝来日某祗祀于某神尚飨若将有册命大事及国有冠婚之礼则曰来日某有某事庶乎从之太卜令曰诺遂述命还即席西面坐命龟曰假尔太龟有常兴授卜正龟负东扉卜正坐作龟讫太卜令进授龟示太常卿卿受视反之太卜令退复位东面与众占之讫不释龟进告于太常卿占曰某日从授卜正龟谒者进太常卿之左曰礼毕谒者引太常卿下还次卜者彻龟守宫彻席以退若卜册命大事太常卿以兆奏闻若上旬不吉即卜中旬中旬不吉即卜下旬皆如初仪若卜吉日及非大事皆太卜令莅卜正视高命龟作龟
  筮日
  前一日右校扫除太庙南门之外守宫设太卜令以下次于门外之东阶西向其日平明太卜令卜正占者其占者以太卜官之明筮者为之俱就次各服公服赞引给公服守宫布筮席于𫔶西阈外西向赞引引太卜令升立于门东西面卜正占者立于门西东面卜正开韇出䇿兼执之东面受命于太卜令太卜令曰皇帝来日某祭某神于某所尚飨若将有冠婚等礼则曰来日某有某事庶乎从之卜正曰诺遂右还西面以韇击䇿遂述曰假尔太筮有常皇帝来日某祭某神尚飨乃释韇坐筮讫兴执卦以示太卜令太卜令受视反之卜正退东面与众占之讫进告于太卜令占曰某曰从赞引进太卜令之左曰礼毕赞引引太卜令以下还次卜正彻韇䇿守宫彻席以退若上旬不吉即筮中旬中旬不吉即筮下旬皆如初仪王公以下筮日各附于本卷时享之首
  神位
  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坛上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坛第一等祀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黒帝叶光纪及大明夜明七座坛第二等祀天皇大帝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并差在行位前馀内官诸坐及五星十二辰河汉都四十九座齐列俱在第二等十二陛之间坛第三等祀中官市垣帝座七公日星帝席大角摄提太微太子明堂轩辕三台五车诸王月星织女建星天纪等十七座及二十八宿并差在前列中宫馀一百四十二座齐列皆在第三等十二陛间又祀外官一百五坐于内壝之内又设众星之坐三百六十坐于内壝之外案唐六典曰祀五帝及大明夜月于坛之苐一等祀内官五十五坐于坛之第二等祀中官一百五十九坐于坛之第三等祀外官一百五坐众星三百六十坐于内壝之内与此处星数祀制略异右按此神位盖是浑仪制图圣人观象羲和所职推步有徴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故书曰钦若昊天日月星辰以授人时周官曰以禋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即知天以苍昊为名不及星辰之例郑康成云昊天上帝即钩陈中天皇大帝也谨按天皇大帝亦名曜魄宝自是星中之尊者岂是天乎今于圜丘之上祀昊天上帝又于坛第三等祀天皇大帝则尊卑等列确然殊矣又五方上帝自是五行之神居天地五方者故周以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又云兆五帝于四郊又曰大裘而冕以祀昊天上帝祀五帝亦如之此则惟有五帝之名初无上帝之号而郑康成云五帝即太微之五帝又以为上帝都号六天今按郊坛之位五方帝坐在坛之第一等紫微五帝坐在坛之第二等太微五帝坐在坛之第三等则尊卑之列上下不同矣又五帝之坐位此则有二孰为威仰熛怒之位乎或以为太微五帝之坐位耳谨按传曰万物之精上为众星故天有万一千五百二十星地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即星之与物各有所主若五帝之神别有空位则众星之位岂有别神者哉虽神道有殊而至理可见今并依郊坛图为定
  正月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又祀五方帝于坛之第一等
  右按大唐前礼祀感生帝于南郊大唐后礼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祈榖准左传曰郊祀后稷以祈农事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诗曰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礼记亦曰上辛祈谷于上帝则祈糓之文传之历代上帝之号元属昊天而郑康成云天之五帝逓王四时王者之兴必感其一因其所感别祭尊之故夏正之月祭其所生之帝于南郊以其祖配之故周祭灵威仰以后稷配之因以祈谷据所说祀感帝之意本非祈谷先儒此说事恐难凭今祈糓之礼请准礼修之且感帝之祀行之自久记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请于祈谷之坛遍祭五方帝夫五帝者五行之精五行者九谷之宗也今请二礼并行六神咸祀
  孟夏雩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宗文武圣皇帝配坐又祀五方上帝于坛之第一等又祀五帝太昊炎帝轩辕少昊颛顼于坛之第二等又祀五官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于内坛之外右按大唐前礼雩祀五方帝五帝五官于南郊大唐后礼雩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且雩祀上帝盖为百谷祈甘雨故月令云命有司大雩帝用盛乐以祈谷实郑康成云雩于上帝也夫上帝者天之别号元属昊天祀于圜丘尊天位也且雩祀五帝行之自久记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请二礼并行以成大雩帝之义也
  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坐又以五方帝五帝五官从祀
  右按大唐前礼祀五方帝五帝五官于明堂大唐后礼祀昊天上帝于明堂准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先儒以为天是感精之帝即太微五帝此即皆是星辰之例谨按上帝之号皆属昊天郑康成所引皆云五帝周礼曰王大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张大次小次由此言之上帝之与五帝自有差等岂可混而为一乎案原本此下有何独孝经云上帝即为五帝矣又天与上帝原是一神等字今据旧唐书起居舍人王仲丘议中无此语又本辨五帝非上帝而反云上帝即为五帝此似于他处溷入录此书者之过也孝经云严父莫大于配天其下文即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故明上帝即天矣故郑氏注云上帝者天之别名神无二主故异其处避后稷也孔安国云帝亦天也且祀五方帝于明堂行之自久记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请二礼并行以成月令大享帝之义
  立春祀青帝于东郊以太昊配以勾芒氏岁星三辰七宿从祀
  立夏祀赤帝于南郊以炎帝配以祝融氏荧惑三辰七宿从祀
  季夏祀黄帝于南郊以轩辕配以后土镇星从祀
  立秋祀白帝于西郊以少昊配以蓐收太白星三辰七宿从祀
  立冬祀黒帝于北郊以颛顼配以玄冥辰星三辰七宿从祀
  右乐旧用本音皆以黄钟之均三成准周礼云圜钟之均六变天神皆降可得而礼既云天神皆降明五帝日月星辰皆天神也又准周礼乐三变唯致丘陵之祇安能感及天帝今改用六变之乐
  春分朝日于东郊
  秋分夕月于西郊
  右旧用黄钟之均三成新改用天神之乐圜钟之均六成
  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
  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
  立秋后辰日祀灵星于国城东南
  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于国城西北右旧不用乐
  夏至日祭皇地祇于方丘坛上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祭神州地祇于坛之第一等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五山五川五林五泽五丘五陵五衍五原五隰于内壝之外各依方面
  右准旧礼为定
  立冬后祭神州地祇于北郊以太宗文武圣皇帝配坐右旧乐用姑洗之均三成准周礼云函锺之均八变则地祇皆降可得而礼郑康成云祭地有二一是大地昆仑为皇地祇则宗伯黄琮所祭者一是帝王封域之内谓之神州则两圭有邸所祭者大唐后礼则不立神州之祀今依大唐前礼为定既曰地祇其乐合依函锺之均八变
  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祭太稷以后稷氏配
  右旧乐用姑洗之均三变且社稷之祀于礼为尊岂同岳渎只用三变合依地祇用函锺之均八变
  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
  右各用四时迎气日祭之皆本州县官祭
  太庙九室每岁五享谓四时孟月及腊也又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祫禘之月则不时享
  功臣配享高祖室殷开山刘政会淮安王神通河间王孝恭太宗室房玄龄魏徵屈突通高士廉高宗室李𪟝马周张行成中宗室桓彦范敬晖崔元𬀩袁恕己张柬之睿宗室苏瓌刘幽求每禘祫即祀之时享祭七祀春祀司命及戸夏祀灶季夏祀中霤若别祭季秋祀门及厉冬祀行若腊享及禘祫则遍祀之案原本自太庙九室以下七行文多颠倒条例不明今照唐六典及通典改正又功臣淮安王神通河间王孝恭原本附在太宗室配享内今以淮安王本传同开山政会并配享高祖庙庭之说亦为诠改肃明皇后庙孝敬皇帝庙
  右二庙新修享仪皆准太庙例
  孟春吉亥享先农后稷配
  季春吉已享先蚕
  右准旧礼为定
  仲春之月享先代帝王帝喾氏帝尧氏稷契配帝舜氏皋陶配夏禹伯益配殷汤伊尹配周文王太公配周武王周公召公配汉高祖萧何配
  右新加帝喾氏馀准旧礼为定
  仲春仲秋上丁释奠于太学
  孔宣父为先圣颜子为先师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㳺子夏闵子骞曾参高柴宓不齐公西赤林放樊须有若孔忠琴牢梁鳣叔仲会冉孺曾点陈元漆雕开商瞿司马耕子张巫马施秦非商泽郑子徒公西蒧公冶长澹台灭明原宪蘧伯玉公伯寮原亢燕伋秦祖冉季公肩定左人郢公西舆如公孙龙任不齐颜祖南宫縚⿰单秦商廉梁步叔乘邽巽施常颜之仆狄黒漆雕哆县成颜路颜哙公良孺公祖勾兹伯䖍荣旗颜高申枨颜辛党公晳哀后处勾井疆曹恤罕父黒奚容蒧公夏首石作蜀壤驷赤漆雕徒父乐欬等及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䖍贾逵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𡩋等从祀
  右新加七十二弟子之名馀准旧定
  仲春仲秋上戊释奠于齐太公以留侯张良配
  右准敕新撰享礼
  孟冬祭司寒
  右准旧礼为定
  仲春祭五龙坛
  右准敕新撰享礼乐用姑洗之均三成
  隐太子庙章怀太子庙懿徳太子庙
  节愍太子庙惠荘太子庙惠文太子庙
  右并新撰享礼每年四享
  仲春祀马祖
  仲夏祀先牧
  仲秋祭马社
  仲冬祭马步
  右并祭于大泽用刚日
  腊日蜡百神于南郊大明夜明坛上神农后稷伊祁五官五田畯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岳五川五山五林五泽五丘五陵五坟五衍五原五隰五井泉四镇四海四渎青龙朱雀麒麟驺虞玄武五水墉五坊五于莵五鳞五羽五介五毛五邮表畷五裸五猫五昆虫
  右准旧礼为定
  凡有祭祀皆准前礼例若封禅之礼则依圜丘方泽神位为定若巡狩望祭亲征祃类祈祷昭告并各依本位为定
  俎豆
  冬至祀圜丘六百八十九坐
  昊天上帝及配帝每坐笾十二豆十二簋一簠一㽅一俎一五方上帝大明夜明每坐笾八豆八簋一簠一㽅一俎一五星十二辰河汉及内官凡五十五坐中官一百五十九坐每坐各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外官众星四百六十五坐每坐笾一豆一簋一簠一俎一正月上辛祈谷圜丘七坐
  昊天配帝五方帝各依冬至
  孟夏雩祀圜丘十七坐
  昊天配帝五方帝各依冬至五人帝各笾四豆四簋一簠一俎一五官各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
  季秋大享明堂准雩祀
  立春祀青帝及太昊氏每坐各笾十二豆十二簋一簠一㽅一俎一岁星三辰勾芒七宿坐别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其赤帝白帝黑帝皆准此黄帝减三辰七宿蜡祭百神一百八十七坐大明夜明每坐笾十豆十簋一簠一㽅一俎一神农伊祁每坐笾豆各四簋簠㽅俎各一五星十二辰后稷五方田畯岳镇海渎二十八宿五方山林川泽每坐笾豆各二簋簠俎各一丘陵坟衍原隰龙麟朱鸟白兽玄武鳞羽毛介于莵等八十五坐别笾豆各一簋簠俎各一又井泉五坐坐别笾豆各二簋簠俎各一
  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各笾十豆十簋一簠一㽅一俎一四时祭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每坐各笾八豆八簋一簠一俎一
  夏至祭方丘七十坐皇地祇及配帝每坐各笾十二豆十二簋一簠一㽅一俎一神州笾四豆四簋一簠一㽅一俎一其五岳四渎四镇四海及五方山林川泽坐别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五方丘林坟衍原隰每坐笾豆一簋一簠一俎一
  孟冬祭神州及配帝二坐各笾十二豆十二簋一簠一㽅一俎一
  春秋祭太社太稷及配坐总四坐坐别笾十豆十簋二簠二铏三俎三
  四时祭马祖马社先牧马步各笾八豆八簋一簠一俎一
  时享太庙每室笾十二豆十二簋二簠二㽅三俎三铏三七祀坐各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禘祫享功臣享准七祀
  孟春祭帝社及配坐各笾十豆十簋 簠二㽅三铏三俎三
  季春祭先蚕笾十豆十簋二簠二㽅三铏三俎三孟冬祭司寒笾八豆八簋一簠一俎一
  春秋释奠于孔宣父九十五坐先圣先师各笾十豆十簋二簠二㽅三铏三俎三若从祀诸坐各笾二豆二簋一簠一俎一
  春秋释奠于齐太公留侯各笾十豆十簋二簠二登三铏三俎三
  仲春祭五龙祠五坐各笾八豆八簋一簠一俎一四时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各笾十豆十簋二簠二俎三
  三年祭先代帝王及配坐各笾十豆十簋二簠二俎三四时享诸太子庙各笾十豆十簋二簠二俎三
  州县祭社稷先圣释奠于先师每坐各笾八豆八簋二簠二俎三凡祀昊天上帝皆用苍犊一配帝亦苍犊一五方上帝五人帝各方色犊一大明青犊一夜明白犊一皇地祇黄犊一配帝亦黄犊一神州黝犊一配帝亦黝犊一宗庙社稷帝社先蚕先代帝王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并用太牢若冬至祀圜丘加羊九豕九夏至祭方丘加羊五豕五蜡祭神农伊祁祀星辰已下方别各用少牢其方不熟则阙之若行幸祭大山川皆用太牢祭中山川及州县社稷释奠亦用少牢其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及行幸祭小山川及马祖马社先牧马步各用羊一軷祭用羝羊一凡肉皆实俎其牲皆升右胖体十一前节三肩臂臑后节二肫胳正脊一脡脊一横脊一长胁一短胁一皆二骨并以脊从前为正胁傍中为正凡供别祭用太牢者皆犊一羊一猪一酒二斗脯一段醢四合若共少牢去犊减酒一斗若郊庙尊罍五齐三酒并备本仪中凡祭器用笾豆各十二者笾实以石盐干鱼干枣栗黄榛子人菱人芡人鹿脯白饼黒饼糗饵粉糍其豆实以韭葅䤈醢菁葅鹿醢芹葅兔醢笋葅鱼醢脾析葅豚胉⿰食糁食用笾豆各十者笾减糗饵粉糍豆减⿰食糁食用笾豆各八者笾又减白饼黒饼豆又减脾析葅豚胉用笾豆各四者笾实以石盐干枣栗黄鹿脯其豆实以芹葅兔醢菁葅鱼醢用笾豆各二者笾实以栗黄牛脯豆实以葵葅鹿醢用笾豆各一者笾实以牛脯豆实以鹿醢其应用牛脯者亦通用羊脯用簋簠各一者簋实以稷饭簠实以黍饭用簋簠各二者簋实以黍稷饭簠实以稻粱饭㽅实以太羮铏实以肉羮凡祀神之物有当时所无者则以时物代之














  大唐开元礼卷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