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先生遗稿/卷十一上
杂著河洛啚与八卦说
编辑朱子于干卦注曰大象与爻辞。周公所作。于十翼注曰大象孔子所作。两说不同何也。无乃大象冒头。本周公所作。而孔子冒而尾之耶。请质之。以干卦论之。天行健。疑周公之所作。以天行健为冒头而以君子以自强不息尾之者。孔子之文耶。然则当别书天行健。明周公之文。又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明孔子之文。则朱子之意自发明。而圣经之文。或有所明白耶。有疑于心。不敢不言。后之君子以为如何耶。干卦象之例若如是。则后六十四卦之象例。亦从此而定耶。
又曰大象之头。若是周公之文。则先儒无一言之者。是可疑也。若有而阙失。而先儒亦无言之者。则亦可疑也。知者辨之。
六十四卦六爻动爻。皆曰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九上六用九用六。卦若一爻动二爻动。以至三爻四爻五爻六爻俱动。众爻乱动。或有杂糅者。以主客轻重取舍。或以先后首尾取舍。则可以济易之意耶。退翁取苑洛子之意亦如此耶。又有一义。爻有变动则有三画变之象。有六画变之象。以此两意。参之于各爻之上。必有含带之意。请以一卦明其理。假如干之初爻动则三画卦变而为巽。六画卦变而为垢。然则潜龙勿用。亦有含带巽卦与垢卦之意耶。又如初九变而九五又变。则初九变为巽。九五变为离。六画卦变为鼎。然则初九含巽意。九五含离意。两爻同含鼎意耶。以三画卦论则说卦中诸象之义可推矣。以六画卦论则彖象互卦之义。亦可言矣。然则动爻之各含三画卦六画卦之义可知矣。若然则同一爻也。时义各不同耶。此亦会通之一端耶。易有此意。圣人恶其繁而删之耶。后人未察而未之用耶。心有疑。不敢不言。如有知言之君子。可以分析而指定耶。
河图阳数自一而三自三而七自七而九。阴数自八而六自六而四自四而二。阳数始于内而居于外。阴数始于外而居于内。男女之位定矣。阳数长阴数消。阳数左旋阴数右旋。阴阳之性也。五数居中央。生成金木水火于表。故五数之北一点生天一之一。南一点生地二之二。东一点生天三之三。西一点生地四之四。中一点。乃自主也。故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自得五而成十。其间纵横参错。万理具足。不可以一一举也。学者善推之则可也。
又曰河图阳数一三七九。而阴数八六四二者。阴阳逆顺待对之象。阳数一三七九。而阴数二四六八者。阴亦左旋。阳唱阴随之象也。
洛书东北中不易。西南交。阳不变而阴变也。故曰阳常也阴变也。阳经也阴权也。
河洛土数居中不用。而能生成八表。故八表皆有卦气而中无卦。八表皆用而中不用。然八表生于中归于中。而中不居其功。无为谦虗之理。其盛大矣乎。
又曰五数实故万物无不生。五数中故四方无不应。五之德。其盛矣乎。
河图先天自然之数也。浑然完全而未尝变易也。洛书因河图之数。交易西南而去其中十也。河图六居一表。七居二表。八居三表。九居四表。十居五表也。洛书六居一后。八居三后。四居九前。二居七前。中十数无所偏主。故分寓于四十五数之中也。若还垣则西南各还于位。而一还居六里。七还居二里。八还居三表。九还居四表。十数之分寓于四十五数者。还于五数之表。此洛书归垣而还为河图也。以此观之则洛书从河图生。而河图亦从洛书而还垣也。此河图洛书。一数而交变。相为表里者也。
河图之数。两两相叠。此先天而待对也。洛书之数。各得一位。此后天而流行也。流行有两义。一则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序也。一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也。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卦气流行之序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数运进退之序也。
洛书数位各得一数。数始于一极于九。而十无所居。故还居于一数。与分寓四十五数之义异矣。
洛书本以河图之十数分布。一得十而除九。二得十而除八。三得十而除七。四得十而除六。五得十而除五。六得十而除四。七得十而除三。八得十而除二。九得十而除一。以除数逆布于九宫。则一隐于九下。二隐于八下。三隐于七下。四隐于六下。五隐于五下。六隐于四下。七隐于三下。八隐于二下。九隐于一下。本数。实数也阳数也。隐数。虗数也阴数也。故实数顺布。虗数逆布。一虗一实。诚伪辨矣。一进一退。消长判矣。一显一隐。明暗分矣。一邪一正。治乱系矣。一顺一逆。乖和生矣。一常一变。经权得矣。
洛书实数从一而极于九。虗数从九而极于一。世皆知逆数之为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而不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之下。反有虗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数也。然则其退数亦进数也。但以实数之序观之。则退逆而不顺。若以虗数观之。则自以为进顺而不逆。此小人之反以其道为正道也。不可不知。
洛书除中五为八数。八数各具洛书。合而言之。八个洛书。其一八三四阳。九二七六阴。阳用实数顺布。阴用虗数逆布。盖数用外而不用中。中者土数。虗而无位。故八数皆出于五而附于五。
八数皆有卦。中独无卦。尊而不当。谦虗而无位之象也。万物万事。皆出于虗藏于虗。大哉谦虗之道也。谦则名利之欲虗也。欲虗则理实也。欲虗而理实。非至诚至仁乎。老佛误识虗字之义。乐为真虗。此不知中五谦虗至实之道也。此闪见圣人大道之影响。而不见其里中者也。此错见成妄。其害道德而绝生理也甚矣。呜呼。老佛之不知道也。
又曰河图五十五点。各具河图五十五点。洛书四十五点。各具洛书四十五点。又曰河图洛书。各具河图洛书。河图之五十五点。洛书之四十五点。各自具河图洛书。又曰河图洛书。各具易太极图。濂溪太极图。数数皆然。点点皆然。又曰六十四封。各具河图洛书。易太极图。濂溪太极图。两象皆然。六画皆然。又曰先天图既具。则交易而后。天卦亦具矣。〈自注。后天卦。说卦序卦杂卦卦变之谓也。〉
⚋⚊⚋⚊⚋⚊⚋⚊
⚋⚋⚊⚊⚋⚋⚊⚊
⚋⚋⚋⚋⚊⚊⚊⚊
⚊⚊⚊⚊⚊⚊⚊⚊
⚊⚊⚊⚊⚊⚊⚊⚊
⚊⚊⚊⚊⚊⚊⚊⚊
⚊⚊⚊⚊⚊⚊⚊⚊
⚊⚊⚊⚊⚊⚊⚊⚊
⚊⚊⚊⚊⚊⚊⚊⚊
六十四卦各具六十四卦。此与物物各具一太极之义同。设以一卦论之。六画之上。加一阳一阴。是为七画。除下初一画不用。为六画卦者二。又加一画为八画。除下二画。为六画者四。又加一画为九画。除下三画。为六画者八。又加一画为十画。除下四画。为六画者十六。又加一画为十一画。除下五画。为六画者三十二。又加一画为十二画。除下六画卦。成六十四卦。此两仪而四象。四象而八卦。八卦而十六卦。十六卦而三十二卦。三十二卦而六十四卦。自两卦至三十二卦。尚留本卦一爻。六十四卦各各不同。至于六十四卦。本卦六画尽而不留。六十四卦皆得六十四卦。卦卦如一。三十二卦之前气质未化之象。至于六十四卦气质浑化之象。此所谓及其至也一也。此先天之图也。既得先天。则后天之理可推矣。
又曰濂溪太极图。亦具河洛易太极图之理。又曰濂溪太极图。一坎离也。坎离亦具河洛两太极图。坎离之三画。亦各具此理。
又曰先天图阴阳画画。各具河洛两太极之理。五行物物。各具河洛两太极之理。又曰天下之事物。只是象与数而已。象数之中。理亦具焉。此费而隐也。万物各循其自然之则。则是率性之道。
以河图数布八卦
编辑干 | 兑 | 离 | 震 | 巽 | 坎 | 艮 | 坤 | |
八卦 | 九 | 四 | 七 | 二 | 三 | 八 | 一 | 六 |
四象 | 九 | 一 | 八 | 二 | 三 | 七 | 四 | 六 |
两仪 | 九 | 一 | 七 | 三 | 二 | 八 | 四 | 六 |
河图全数五十五。除中十五不用。用外一二三四九六七八。分阴分阳。九一七三为阳仪。六四八二为阴仪。九一之上。又加九一为老阳。六四之上又加六四为老阴。七三之上又加八二为少阴。八二之上又加七三为少阳。九九之上。又加九为干老阳。一一之上加四为兑少阴。七八之上加七为离少阴。三二之上加二为震少阳。六六之上又加六为坤老阴。四四之上加一为艮少阳。八七之上加八为坎少阳。二三之上加三为巽少阴。八卦各具八卦。以此法布数则卦卦各得八卦。合而为六十四卦。引而伸之。形有尽而理无穷。呜呼大哉。
又曰三才既成则坤艮得一六之水数。坎巽得三八之木数。离震得二七之火数。干兑得四九之金数。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序虽逆。河图本数生成之序不差。妙哉。何以然也。本同故也。
○天道元亨。地道利贞。天地配合而万物赋形矣。品有清浊。得其秀而清者。惟人最贵。
人具五脏六腑与筋骨脉肉皮毛。正经十二。奇经八。惟神与气血贯通流行于其间。无一息之停也。
五脏各有所属。肝属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肾属骨。肝筋心脉。脾肉肺皮毛。包络大脉络。三焦细脉络。胆主细筋与相火。
督脉主肾之宗气。緫诸阳而统领举作者也。任脉主命门之宗脉。緫诸阴而收敛藏密者也。阳𫏋𫏋捷而善周旋运用诸阳者也。阴𫏋𫏋捷而善收敛运用诸阴者也。阳维维持诸阳。毅而久者也。阴维维持诸阴。亦毅而久者也。冲脉能主络血而分布腠理。其气冲冲然直行。直果而不回。脉气之最麄急者。厥阴之用也。带脉能纬于诸经而围绕束固者也。〈自注。冲脉之性。暴躁者心包之气也。焰炽者三焦之气也。紧急者得肝之气也。直果者得胆之气也。〉
五脉各有神。心之神。名曰神。肾之神志。肝之神魂。肺之神魄。脾之神意。神能主宰诸神。志有定向。魂主谋。魄主记忆。意主思虑。
盖五脏六腑十二经八脉。各具十二经八脉。
以此观之。五脏各具五脏之精气神。
盖人得天地之气而成形。天气在内。地气包外。内外上下。依附参错。互相交泰。无一息之相离也。
天气轻清。地气重浊。轻清者在内。重浊者包外。在内则为宗为干为骨子。在外则为卫为边幅为皮肉。
盖天气在气则为宗气。在血则为清血。地气在气则为卫气。在血则为浊血。清气谓之宗气。浊气谓之卫气。清血谓之荣血。浊血谓之卫血。清气谓之君火之气。浊气谓之相火之气。清血谓之君火之血。浊血谓之相火之血。分而言之则四。合而言之则二。二者君相二火而已。
君火者。仙佛家所谓性也。道家所谓神也。医家所谓君火也。吾儒所谓道气也。相火者。佛家所谓妄想也。道家所谓命也。医家所谓三焦卫气元气冲气也。吾儒所谓形气也。
气清则智高而能。血清则行高而贤。
然则气血清则为智为贤。气血浊则为愚为不肖。清气旺则为大贤智。浊气盛则为大愚不肖。
心得清则清明而善主宰。肾得清则志正而固。肝得清则善谋而妙。肺得清则善记而不忘。脾得清则善思而不妄。骨得清则能任而善耐。筋得清则善能屈伸盈缩。肉得清则温润清和。善能运养。脉得清则通亨滋润。条理分明。皮得清则善能宣布。肌肤滋荣。毛得清则清秀美丽。滋润荣华。目得清而明。耳得清而聦。口得清而善辨味。鼻得清而善嗅气。手得清而善握。足得清而善履。
喉得清而善呼吸。咽得清而善咽。胃得清而善消化。小肠得清而善分利水糓。大肠得清而善腐化。膀胱得清而善消导。胆得清而善灌漑骨髓。善统领相火。上丹田得清而善藏髓。中丹田得清而善运气。下丹田得清而善藏血。盖三丹田俱清则上下通一而呼吸顺利矣。
毛之孔玄窍也。得清气则善呼吸天地之气。
肝善运用而盈缩。在心则为谋。在肾而为别脉则为阴阳𫏋。胆善周旋而果勇。在心则为敢而善断。在肾而为别脉则主阴阳维与冲脉三焦之气。
盖神骨气血。清而旺则贤而寿而无病。浊而盛则愚而寿而无病。清而不旺则贤而不寿。浊而不盛则愚不肖而不寿。
盖气血可分清浊之荣卫。清者在内。浊者在外。清是宗。浊是卫。清中亦有卫随焉。浊中亦有荣乘之。清气胜则中有主而道德著。浊气胜则人心用事而中无主。中有主则形气听命。中无主则道德亡。
荣卫清旺则神足。道德著则神收而端。心广体胖。动容周旋。自然中礼。
一日之清晨。四时之和气。一身之无病无忧和泰之时。静而观之。神之足不足可见矣。静养动察则道德之著不著可见矣。
神能留气。神为身宰。德为神主。道为德軆。
是以君子道德以为主。故神常留气。故用之则安富尊荣。天地位而万物育。舍之则避㐫趋吉。明哲而保身。君子之养生。大矣哉。
凡气血得正气之和则生成顺而无病。寿之道也。邪气间于其间则气度乖和。而生成逆而多病。夭之道也。生成顺者。生其不足而抑其过与邪也。生成逆者。足其足而害其不足也。害其不足者。害其正也。
正气旺则生其正气。不生其邪气也。成其正气。克其邪气也。
邪气旺则生其邪气。不生其正气也。成其邪气。害其正气也。
又曰正气能生正气之不足。而能抑正气之过。邪气反害正气之不足。而足邪气之过也。
虽正气偏旺偏弱则乖戾失序。互相贼害而不能生成。是正气反为邪气也。
正气虽不甚失常。而外气袭之。使之偏旺偏弱。则乖戾颠错。不能中和矣。能使身病。能使神错。不有明见与定力。能不为邪乱者几希矣。
盖人禀生之初。五气不均。则气血偏胜。精神不足。自然多病。神气既自不足。而乘五气不齐之运。则偏者尤偏。胜者尤胜。不足者尤不足。则难免矣。若知道之人。明于造化。和于心气。善调养而安天命。则心神泰然。气血调和。偏可使中。乖可使和。㐫可以转吉矣。呜呼。道德之养生也大矣。
又有禀生之初。邪戾之气。间于正气而杂焉者。偶逢同类之岁运。则触感而成病。痘与疹之类是也。虽不禀邪气。外之乖和杀沴之气触之则成病。疠疫是也。故痘疹不必再发。疠疫则无定也。
病有五脏十二经。药亦有五脏十二经。病有八脉。药亦有八脉。病有表里。药有散敛。病有上下。药有升降。病有左右。药有气血。病有虗实。药有补泻。病有深浅。药有浮沉。病有轻重。药有多寡。病有强弱。药有悍和。病有通塞。药有通塞。病有缓急。药有缓急。知正知邪知经知权。针药之道尽矣。
邪气间于正气而乖和者。非独人然。阴阳亦然。非独阴阳而已。天地亦然也。盖人有邪正。气亦有邪正。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人禀天地父母之气血。气血清旺则百部丰润无缺。清则明粹。旺则丰固。得气则开通。条理分明。丧气则昏塞。条理矇眬。
有神则得气。有道则得神。有德则得道。
有道则与天地合其德。与天地合其德则与天地相参矣。
五气聚则成人。五气缺一则散。散则不聚。不聚则不成人。
神通于目。色见于精明与明堂。血通于脉与手掌。气通于呼吸。神气著于声音与动止。心德见于行实与行事。
神清则明粹。旺则出入闪闪。明烱而通长。正则端定有守。明则昭明而澄澈。精明之色。明烱滋荣上也。明堂之色。明烱滋荣。如粟米如蚕丝上也。掌色如红粟如朱砂如噀血如蚕丝上也。脉不浮不沉不数不遅。不短促不紧急不细小不微弱而流通圆长有力冲和上也。呼吸不麄不急不微不弱不浮不浅。往来有力。舒缓通长。安静无痕上也。声音深沉有力。圆长通彻。五声音备。分明条畅。委曲紧切。从容端重。盈缩有节。周旋得宜上也。动止端重凝静。收敛庄敬。从容安闲。进退有节。周旋合宜上也。行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诚与敬至。无间无断。不先不后上也。行事明于五伦。明于性命。明于天道。涵养熟察。知无不軆。循物理而应万变。赞化育而参天地上也。
得上者圣神。其次大贤。其次贤人。众人末也。君子修而反本则性命可复而可希于圣神矣。
以此为本。知经知权。损益得宜。不失尺寸。道德可至。医理可参。
神为主最深。气次之脉次之色次之。气血充足。文理条畅。色泽温润。是曰有神。是曰有气。医家之用。莫要于此。道德之验。亦莫要于此也。
○天地万物。得中气则和。失中气则乖。中气者冲气也。冲气者和气也。冲和者土气也。
故河图老少阳生成之数。皆得中五而生成。先后天八卦。亦得中五而成。阳失中则过越。阴失中则沉弱。故天得中气而常强健不息。地得中气而常凝静重厚。日月得中气而清明。山川得中气而明秀。阴阳得中气则和。四时得中气则序。五行得中气则调。鬼神得中气则常。万物得中气则秀。人得中气则阴阳合德。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
以此而观形器。则耳目口鼻筋骨经络。莫不得其清秀调和。呼吸顺利。气色荣和。推之脉道则不浮不沉不遅不数不大不小不刚不弱不急不缓不偏不倚。一于中而已。
阳能统阴而阴不能统阳。阳气旺盛则能包含涵泳而通贯透澈于阴气之中。阴中之阳虽微。得阳气之感而起发则相连为一。故灵爽昭昭。配合阳德。不自妄行。是曰中和。地之于天。阴之于阳。月之于日。鬼之于神。在人则血之于气。壬脉之于督脉。魄之于魂。形气之于心。人心之于道心。皆然也。
人能使道心常统人心。则气血可和。天地可配矣。
○四端与七情。俱有主宰。而但四端主宰之中正极至之定軆处著显。七情则不然。中正之定軆处。隐微而潜没。不能主张则乘在其中。而只有运用感发之机而已。
故曰七情生于形气。不似四端之原于定軆也。
○揲蓍之法。只言阴阳老少四象。而不言少阳有震坎艮。少阴有巽离兑。以揲蓍先后之序寻之则可得。以八卦五行生克之理推之。则易之变尽矣。
○佛氏闪见道体之影响。而条理颠妄。掣肘矛盾。终无归宿处。
○性者指理之中正极至处而名也。非必指主宰运用之机也。此古人所谓不杂乎气者也。不必兼言气质。然后性字之义。始可以明尽也。然则孟子言性善之说。极尽无馀蕴。何必待横渠之说然后始明尽也。古人训性字曰与心俱生曰性。大意虽好。未能明尽。吾看古性字。书以�。以意会之。当曰心之生生之理也。心之生生中正极至之軆。然则虽不杂而言。明也。杂而言。亦明也。盖性字本为心之中正极至之軆而立名也。非以主宰运用处而言也。若以运用处而言则朱子所谓理之块然中无主而走作之粗处。亦在其中。不是专指生生中正之軆而已。古人有兼精麄而緫言理者。有只指精处而曰理者。后人昧之曰性理也。性有精粗。性有善恶。此不明于性字立名之本意而混之也。
又曰气质之中。亦有不杂者存焉。故气质亦曰性。盖就其杂处而指其不杂者而言也。非谓指气曰性也。且性为生生之軆。气为生生之用。而与軆相配。故于气亦言性。然非作字立名之本意与主意处也。
程子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若统论阴阳之造化则言性而不言气。果是未备也。若欲明中正本然之軆而已。则虽不言气。未必未备也。
又曰性者指仁义礼智之中正处而言也。非特主宰运用与条理之意而已。盖中正处。有主宰条理之意。只知觉运用而无中正处。亦可言主宰条理之意。毋论精处麄处。只因理字而俱曰性。则杨子善恶混之说。无足怪矣。
程子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盖性之本然不杂处。性也。杂于气质而有偏见处。亦性也。掩于气而陷没不现处。亦性也。或拘于欲而发而不当处。亦性也。虽非性之本軆之当然。亦不可不谓之性。故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然此毋论本然之性气质之性。皆指其理而言也。若指气而谓性则告子湍水之说。无足怪矣。然气有阳消阴代接续循环之机。粗看则恰似阴转为阳阳转为阴。若一物然。然细观则非阳变成阴阴变成阳。其实阳衰而阴代之。阴衰而阳代之。代谢有渐。浑然若一物。若曰一物能死而复起。专无代谢之意。而有轮回之理。则佛氏轮回之说。亦不可谓幻妄耶。
论性以不杂于气而中正处言。固曰善也。以杂乎气质而偏见处言。亦曰善也。既曰偏见则一端焉。非全体也。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是也。
盖性之偏见一端处。谓之性谓之善可也。若横发不当则虽不性焉。亦可也。何则失其本然。此道心便是人心。虽不性焉可也。不性焉可也。不可不谓之性也。〈自注。此一段。盖论气质之说。而兼本然与形气而对说也。非若七情之类。谓之气质之性也。〉
又曰莫非性也。失其中正而不当焉。君子不谓之性。善反之则得其当然而生生之实行焉。此所谓无过不及而中庸者也。此实理也诚也。又曰不诚则虗妄伪诈。而非济物之实也。
○忠之过。近于私。故私胜疑于忠。
质之过。近于简。简胜疑于质。
文之过。近于饰。虚诈疑于文。
○有道者心。配义与道。神常有主。而随时应物。故无一定之方。此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者也。无道者心。心无常主。而泛忽走作。此所谓循心所欲而无䂓矩者也。
有道者神有主。无道者神无主。神有主则无方。神无主则拘偏。有主故无方。无主故拘偏。
道并行而互用。故无一定之偏体。故曰偏温非生也。偏寒非成也。偏仁非爱物也。偏义非成物也。一寒一温。造化成矣。一仁一义。教化行矣。
一仁一义则无适无莫。无适无莫则无可无不可矣。无可无不可则允执厥中而时义在其中。时义者一当与中节矣。
夫圣性者。心岂有不存之时。若以理之似然者设辞。则虽圣也。倘或放心莫念则心可以不存。四端可以不当。七情可以不中节矣。此非狂也耶。然此非谓实有是事也。设若失敬如此则有走作如此之理也。狂虽与圣。每每相反。而若反而求之。克念而存养。则本然可复而圣可作矣。此非谓必然也。亦曰有是理也。
狂者性情。虽每每不当与不中节。若反而复之则此性此情之头面摸㨾与位置。初未尝异也。故程子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亦指此等处而言也。虽然既曰不当则便是性不性矣。故张子曰君子有不性者。亦指此等处也。
○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者。本有所指。虽气质之中。本然之軆。乘在其中而不能著见。是曰气发而理乘之者也。一或放过。不循理而听命。则乖悖走作。是恶矣。虽恶亦不是不为理乘于气中。则是气质之性。张子则虽不性。而程子亦不得不谓之性。
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者。王者实行仁。霸者假行仁。其行处则同。然考其情实则实与伪。异也。一说七情横贯四端。而循顺而配合。则是幷处而同行。然四端自四端。七情自七情也。然则天地本然之情。形气觉欲之情。所从来则异也。此说虽通。不若前说之周遍无欠也。
论四象
编辑阳气之动。不能无阴气之随。而不敢售偏胜之性。而惟助阳气而已。阴气之歙。不能无阳德之乘。而为其所掩塞。则不能著其本然之体。有而若无也。理发气随气发理乘之义。于此而推之。可以详也。
又曰四端七情。苗脉不同。故头面异也。中庸序曰或原或生。释其苗脉之不同也。
又曰循于四端。谓之中节则可。以中节为四端之摸㨾名目则不可。
又曰喜怒哀乐循于理者。谓之中节则可。若认中节为七情则不可。
又曰七情配合于四端。谓之中节则可。若认四端为中节则不可。
高峯初论。认喜怒为中节。认中节为四端。故其言曰七情之发而中节者。与四端初不异也。是混四七为一也。亦以工夫与本軆为一也。
▣▣▣▣▣后来幸赖老先生之讲论。始觉其非。然语甚不明。后亦多疑。
性本善。四端本无不当。然微妙而难见。故曰微。七情之本。初未尝不配合于性。若无敬以主。而心不能统摄。则配合者易为流放。易偏而恶。故曰危。
七情以其发处而言。则由心之统不统而有中节与不中节。亦可言兼善恶。其初本无一定善恶。而有可以善可以恶之理。则不可以兼善恶之说断然目之。若善恶混者然。
若以配于性而包在其中者。谓兼善恶。则语似略通。然性与端本善。而七情配性则中节而善。而不能配性则不中节而不善。然则纯善者性也。可善可恶者情也。其包性情而揔论曰兼善恶。语涉欠滞而不当。然与七情本来兼善恶之说较之。则差胜矣。
喜怒哀乐之中节云者。中节是喜怒哀乐之配性而中节也。非形容得喜怒哀乐之面目摸㨾也。然则喜怒哀乐非道也。喜怒哀乐之中节是道也。故朱子曰人心听命于道心则人心便是道心。
四端本为道心。而为气所掩。则有时乎不当。四端之本然非不为道心。四端之不当处。便不是道心。故君子亦有不性者焉。
气发而理乘云者。理虽乘在其中。而为气所掩。则虽有一脉之可想。而全体则未著。故任气之偏而不能自主张而统摄。有而若无。气质焉。故君子有不性者焉。虽然以其不杂处而言。则犹可见本然之定軆。君子亦不得不谓之性矣。
四端谓本然之善。而有时不当则可。谓有时当则不可。七情不可以善恶言。谓之可以善可以恶。有善时有恶时。有善处有恶处则可。不可谓兼善恶。
七情谓包四端在其中则可。混四端为一物则不可。故曰▣▣未尝知性命也。
○静则气未用事而潜伏。惟理昭然。故曰静以上性。静非性也。静则性著。故周子曰主静。此谓静时有主。〈自注。取其静养天理。又取其收敛安静从容之意也。〉非主理。只静而休息而已。佛氏不知此。只主于静中无所主。〈自注。所主则伦理也。〉所以沦于空寂而枯木死灰也。老氏亦主静。而亦无主理之事。〈自注。理指仁义礼智之定軆。非指运用走作处言也。〉故其静也块然无知而暝然无觉也。故其动也忽兮恍兮荡荡而无主也。老氏主气而昧心学。佛氏有心学而无道德。养气存心而有道德。其惟吾儒乎。
静则惟理昭然。动则气乃运用。静时理昭然。故曰静性也。动时气运用。故曰动气也。然则静非理也。静则理著。动非气也。气运用是动。气用时。理难著也。静而有时乎无主。静亦动也。动而气能顺理则动亦静也。
○人初生。不为物诱之前。及心之未发。不为物动之前。本自无欲。理本自为主。气本自听令。故四端本自是为主。七情本自是为卒。
圣人气质清明纯粹。心本自统性情。是由禀天地气化之本然也。若气化浇漓。反失其常。则不得遂其冲和之本然也。此众人所以不及圣人之至纯至粹也。
又曰人物欲未动之前。本然之体。自然完全。故道心能为主。人心能为卒徒。故曰四端无不当。七情亦本自率循而当然。七情本自当然则是亦可谓七情初无不善也。四端反见掩于欲而失其本然。则是亦可谓四端流而为不当也。
惟圣人克念。能不失其赤子本然之良知良能也。及其长也。能扩而充之。为大人之心也。其扩充也。非无根源而顿自扩充也。初因其赤子之良知良能而至此也。阳明之徒以赤子之心自暴自弃。老而不长尺寸者。为不失赤子之心。不知孟子所言惟大人为能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若非大人。不能扩充其赤子之良知良能也。若不能扩充而因其小儿之心而已。则不为乡党之庸夫。必流而为乖戾邪恶之人。岂能不失其赤子之心。是欲不立志不格致不存养而公然顿超圣域也。岂能然也。不然以小儿为圣人也。其学之孤陋。天下莫甚也。
又曰惟狂克念则可以反其常而能复其赤子之心。扩而充之则亦能为大人。而不失赤子之心。惟圣罔念则有扩充者尽丧。而赤子之心。因而尽失之。理也。可不慎哉。
阳明之学。以小儿之良知良能为贵。是老子其为婴儿。贵自然之学也。盖全贵自然。而不加学问之功。则无变化气质之理。然则上品圣贤。本自圣贤。其馀中下品小儿辈。老而依旧其小儿。而善恶杂然不齐矣。岂圣人变化气质。有教无类。一天下之教也。夷狄之道。乱圣人之治甚矣。呜呼。
不失赤子之心云者。能保而不失之谓也。惟大人扩充而进。能不失其赤子之初心也。小人轻伦理而贱学问。故不能扩充。岂能进也。不进则退矣。私欲诈伪。百端害之。岂能全其儿时真实无作为之良心也。故曰惟大人。为能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阳明之徒之言曰能保小儿之心为至道。不屑加格致之工夫。然则圣人自儿时不少加学问。而便自从心所欲。不逾矩。儿时之盗跖。长而依旧其盗跖。老佛依旧其老佛。庄列依旧其庄列。告子依旧其告子。杨墨依旧其杨墨。子莫依旧其子莫。申商依旧其申商。荀卿依旧其荀卿。陆九渊依旧其陆九渊。阳明依旧其阳明。然则学问不足贵。治教不足贵。四书三经不足贵。圣人不足贵。天地不足贵。充其操也。夷狄也。禽兽也。欲同人道于禽兽。罪不容矣。
其学自以为自然。而实自用之甚也。其质麄刚。好自便而不耐苦。故不好学而乐自然。乐自然故随感抑度。事事皆自私也。随物自用而妄自拟于循物无违。物各付物。不知孰甚焉。
罗整庵欲同朱陆为一。罗近溪欲付阳明之学于孔孟。是欲以冰炭为一。薰莸同器。诚暗矣。
○四端本无不当。七情初未尝不中节。本无不当则其或有不当者。为气所掩也。初未尝不中节则本便是善也。谓之本〈恐脱便是二字〉善则可。直曰本善则语似未畅矣。所谓善云者。仁之公爱。义之宜正。礼之恭敬节文。智之分别是非者之美称。非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强名也。盖喜怒哀乐。初未尝不循性而听命。则是朱子所谓本有当然之则则非无理。各有攸当也。既循性则谓之本便是善则可也。本便是善。是本便是道也。若感于欲而流放则不可谓便是善与道也。
七情何谓本有当然之则则非无理耶。七情虽不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也。仁义礼智之本体。乘在于其中。则虽未著见。不可谓无也。故曰非无理也。非无理。故能横贯于四端而各有攸当其本则然也。若夫不当者。流于物也。非本然也。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中节者谓之和。则非以七情为和也。和谓之道则非以七情为道也。然其和者。人生本初之固然。故曰本有当然之则也。故退溪曰七情本善也。
圣学十图。论性发为情曰子思所谓中节之情。孟子所谓四端之情。程子所谓何得以不善名之之情。朱子所谓从性中流出。元无不善之情。此四条混而为一。未知何义。中节之情。即七情之听命于四端与性者也。非性发为情之四端也。盖七情既中节。则性发为情者。自包在其中。包在其中者。是善也。包在其中者是善。则配于包在其中者。便是善也。然不明白而分别。则四七似是鹘囵矣。退陶论及性情前后之言。明白直截。岂独于此鹘囵之哉。无乃指其包在其中者而言耶。或者指其听命而便是善者。许其本善耶。先生之世已远矣。不能质疑。甚可叹也。
又曰中庸论心统性情说。孟子程子朱子论性发为情说。立义差异。恐不可混。
喜怒哀乐之发而中节。即人心而主义理言。性发而为四端。全指善而言。此不同也。
○八卦各具八卦。假令以小成一卦而为八也。如干之干。干之兑。干之离。干之震。干之巽。干之坎。干之艮。干之坤之类。八卦皆从干而来。则干为一本而八卦为分殊也。其馀七卦皆然。以此例推之。六十四卦之例亦然。如大成卦之干宫六十四卦。从干宫来。干宫为一本而六十四卦为分殊。以此例推之。其馀六十三卦皆然。又以此例推之于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则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又有六十四卦。爻卦磨荡。互相交易而变化生矣。然则易象六十四卦之彖象爻。其辞则同而其义则殊。以其交易变易而所从来者各异故也。以此推之。万象无穷之理。可推而看。易之理有万变。亦可知也。何谓辞则同而义则殊也。以潜龙勿用言之。如干之潜龙勿用。干之干之潜龙勿用。坤之干之潜龙勿用。坤之直方大。坤之坤之直方大。干之坤之直方大之类是也。
○曰敢问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曰理之发则无气之从乎。曰气之发则无理之主乎。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之则非无气也。曰七情气发而理乘之则非无理也。
曰四端之气云者。配合之阳气乎。浑之之阴气乎。曰吾将以主客之说明之。阳气主也。阴气客也。阳气为主则本自配合。不必言随也。
敢问理乘云者。从主宰之中正极至之定軆处言乎。从主宰之只为知觉运动之所以然处言乎。曰吾将以精粗言之。中正极至之谓精。知觉运动所以然者之谓粗。凡言天理与性善者。皆从理之精处言。非粗之谓也。
曰四端亦有气而谓之理发。七情亦有理而谓之气发者何也。曰四端气随理。不必言气。七情理反随气。不必言理。不言气者。善其气之顺而和也。不言理者。恶其理之微而弱也。气顺则理著也。理弱则气盛也。善气之顺而恶气之盛者。扶阳抑阴之义也。
曰何以善气之随也。曰气随者谓阴之随阳也。善之者善其随也。亦扶阳抑阴之义也。
○敢问朝之义。曰朝有朝父之朝。朝君之朝。朝于父。欲察其经夜之安否也。朝于君者。有无事而朝现。是欲见君。有有事而朝。凡事敬然后必善处。故必斋戒然后临事。取其专一也。清朝者。养以夜气之时。故精神专一。善于处事也。故处大事必于朝。
○敢问修德则禽兽感畏。何谓也。曰圣人为民除害。制为春蒐夏畋秋狩冬猎。三驱而取其不用命者。驱之者制节其恶性也。三驱而取其不用命者。不忍尽物之仁也。禽兽亦含生者。亦知畏威而感恩。故退伏而恭听。不敢横行。间或有横行则必动众驱除害去然后乃已。故禽兽亦知畏威。闻钟鼓之声旗帜之形。则避而走匿。知其走之则生而利。横行则死而害也。禽兽之中。岂无至灵者统之。人见蒐畋狩猎之时。禽兽预期而避。是其验也。
问何以三驱。曰禽兽以其避匿故驱。驱三面而开一面者。不尽物也。
敢问圣人德盛则四灵毕至者。何谓也。曰圣人以仁义为心。以礼乐为政。不食胎不杀灵兽。则猉獜感而至。不覆巢不杀灵鸟。则凤鸟感而至。数罟不入洿池。水猎以道则龙龟感而至矣。至者亲也。亲者爱服也。爱服故护之卫之。獜至则虎豹远而调驯。凤至则雕鹗鸱鸮和顺其恶性。龙龟至则鼍龙鲸鳄之类畏戢而调顺。故国无兽蹄鸟迹之患。民泰然矣。
圣人德盛。能事天敬地。祭祀以时。礼以导之。故鬼神依而风雨时。疠疫不行。妖孽不作。民乃安矣。
圣人致中故天地位。致和故万物育。天地位故神祗依而四时和。万物育故万民归德而四灵至矣。
圣人以天地为心。故继往开来而德流无穷矣。呜呼。圣人之德。呜呼不可忘也。
○问德胜才则为君子。才胜德则为小人。才德兼全。谓之圣人者何谓也。曰德胜才者。仁有馀而义不足。刚不足故义不足。才胜德者。仁不足也。刚大过故仁不足也。才德兼全者。普合大和。刚柔均矣。
德胜者光明正大。宽弘谦虗。诚实笃厚。故虽不能聦明。勤笃虚受。积而成德。才胜者。其聦明足以明事情烛物理。不能光明正大宽弘笃实。不能尽才而或有横驰而误入者。害于己而毒于物。不若无才之为愈也。虽有才。岂若无才而有德者之和于宗族利于民物者。
○天下之动。皆本于静。静则贞也。干元运行。品物流形。莫不由乎贞。故曰非贞无以元亨。何则。物必先一固而有所养然后能生也。静之义大矣哉。周子曰主静。静▣存养之义也。静若主之以敬而存养不息。则能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动必随处省察。品节详明而从容不迫矣。鬼谷子曰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是静也。非吾所谓静。乃虚无之静也。佛氏寂默而见性。是寂也非吾所谓寂。乃寂灭之寂也。若夫吾儒所谓寂静者。顺天之常。因人之伦。讲学讨论。体而潜玩。发挥充实。其应无穷。成象效法。退藏于密。戒慎恐惧。须臾无间。则寂然不动。万象森然。故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岂静主虗无而因应于权数之用。寂主沦没而大自在于虚妄之变哉。故君子虽主静。必贵乎养之得其正也。静而非正。岂中和之中而为中庸之本哉。吾为是惧。为之戒。又为之说。
○絜者度也义也。矩者理也则也。
絜者度也。矩者心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故曰权然后礼。故曰度然后理。度而知物我之理同。度而知理一而分殊。则吾之矩正而中。不失其天赋之本然矣。以此推行之。何不公平之有。何不宜当之有。圣人知天下之广远。难以一统。若不知理要而妄处之。则必紊乱而不能博施济众矣。故必以忠恕。忠恕者尽心之谓也。尽心则能知为一軆。一视而无物我。则可谓公而平矣。然若不能尽道。则亦不能济其公平爱物之政矣。故必以矩字言之。矩者人之所同得之理也。以所同得之理处之。何私之有。何乱之有。此所以守约而施博者也。朱子曰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操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务者至近而能及远。所守者至约而能服众。
又曰所守者约而所及者广。其此之谓欤。
又曰人皆同具此性此心。别之则是各具此性此心也。若欲以一身而应众人。不以所同得之心理推之则便不公平矣。以吾之心理。贯天下之心理。是所谓四海一愿而明明德于物物也。此非一贯之道乎。不知一贯之道。无以治天下之大而一其所愿。絜矩之义。不亦大乎。
所谓矩者。所恶于上。即使下之矩也。所恶于下。即事上之矩也。前即后之矩也。后即前之矩也。左即右之矩也。右即左之矩也。矩同故可以推。是所谓三折而折转也。无一脚长一脚短之弊矣。矩同故能比而方之。比方故能方而平矣。然则矩能均齐方正。均齐方正然后知其矩之能立矣。然则均齐方正。非矩字之义。矩然后方是均齐方正矣。
所谓度物而得其方云者。是方字义以方外之方字。非均齐方正之方。又曰所谓得其方者。矩之本虽同而矩之分殊也。虽曰殊也。所处而然也。不害其为同也。然则得其方之方字。非均齐方正之方也明矣。又曰絜矩而得其方则能均齐方正。均齐方正。非矩字之义。
人知一本然后知其为一己。亦知其为一理。知一己故一视。知一理故一施。是所谓忠恕而尽心尽道。是大学之絜矩也。
○人知取舍而为之然后能主一而无适。曰敬曰恭曰钦。是敬之同义而异名者。敬主专一。恭主恭顺。钦主钦慕。
又曰心无主则心不能诚。心不能诚则亦不专一。
物物循序。当然之谓礼。非钦恭专一则不能中节。事事物物中节。便是恭。恭便让。恭让便无私欲而爱物。故曰礼言恭。礼言恭。便也德言盛。德言盛仁也。
○人皆当大祭之时。能绝怠惰。尽诚敬而不惮筋力之劳苦。于待大宾之时亦然。人能于出门使民之时。能不坠此心。则可谓至诚敬而无间断矣。
人出门之时。居无一定。易于欺忽。于接民之时。无所忌畏。易于忽略。故夫子勉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于己易于忠。于人易于不诚。故夫子勉之。
人能无私欲而勤举者。能出门如见大宾。事民如承大祭。
人能公平无物我者。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者气之所以然也。理有精处粗处。性命之中正极至处。是所谓本然之太极精也。知觉运动之块然中无主而走作处。是形气之理也粗也。然则孟子所谓性云者。与心俱生之中正极至之性。是所谓心之生生之理而本然太极之体也。故孟子曰性善。其言极尽无馀。又曰古人言性者。皆指仁义。而非指知觉运动之理。仁义岂不善哉。又曰形色之性。便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亦曰本有当然之则。则岂全无本然之乘。故程子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然块然泯然全軆不显。则是张子所谓不性者存焉。
孟子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彼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才者材力之义。观四端则知其才之本然也。观耳目喜怒之本然则亦可知才之本顺也。盖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人生本然之軆也。是才之本然也。若夫陷溺其心。人心为主而道心反听命。则是岂才之本然。然则才非不善。特用才之不善也。古人曰孟子论才。言理而不言气。若以上说观之。则或者兼言之欤。疑不敢自是。
又曰理胜则气听。气偏胜然后理反陷。理若为主则气岂自用。然则人之不善。非才之罪明矣。
○楪蓍之法。三变而成一爻。既三变则积而有三画卦之象。故三奇则老阳为干。三偶则老阴为坤。一奇二偶则为少阳。或为震或为坎或为艮。一偶二奇则为少阴。或为巽或为离或为兑。既有三画卦之象。则亦当以说卦之义。参以引伸。以此三画卦。重于六画卦中内外象三画卦之上。则亦自有三画卦六画卦之象。假令泰之初爻为干。则重本卦下卦而为重干。初爻若震则重下卦之干为大壮。若坎卦则重而为需。若艮卦则重而为大畜。本卦之二爻亦是阳爻。则与下爻例同。本卦之三爻亦是阳。则亦与中爻例同。干在本卦内象之初爻则为老阳。老阳则变而为少阴。故本卦之内卦变而为巽。爻象之干变而亦为巽。重两巽则变成六十四卦之巽。盖爻象之卦。在初四爻而为老阳则变而为巽。在二五爻则变而为离。在三六爻则变而为兑。若爻象为老阴而在初四爻则变而为震。在二五爻则变而为坎。在三六爻则变而为艮。
○杨,墨,老,佛,荀卿,庄,列,告子,苏轼,王守仁,王世贞。昧道者也。
杨䧺,王通,陆九渊,罗钦顺,徐敬德。乱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