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先生遺稿/卷十一上

卷十下 弘道先生遺稿
卷之十一上
作者:李漵
1754年
卷十一下

雜著河洛啚與八卦說

編輯

朱子於乹卦註曰大象與爻辭。周公所作。於十翼註曰大象孔子所作。兩說不同何也。無乃大象冒頭。本周公所作。而孔子冒而尾之耶。請質之。以乹卦論之。天行健。疑周公之所作。以天行健爲冒頭而以君子以自強不息尾之者。孔子之文耶。然則當別書天行健。明周公之文。又書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明孔子之文。則朱子之意自發明。而聖經之文。或有所明白耶。有疑於心。不敢不言。後之君子以爲如何耶。乹卦象之例若如是。則後六十四卦之象例。亦從此而定耶。

又曰大象之頭。若是周公之文。則先儒無一言之者。是可疑也。若有而闕失。而先儒亦無言之者。則亦可疑也。知者辨之。

六十四卦六爻動爻。皆曰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九上六用九用六。卦若一爻動二爻動。以至三爻四爻五爻六爻俱動。衆爻亂動。或有雜糅者。以主客輕重取捨。或以先後首尾取捨。則可以濟易之意耶。退翁取苑洛子之意亦如此耶。又有一義。爻有變動則有三畫變之象。有六畫變之象。以此兩意。參之於各爻之上。必有含帶之意。請以一卦明其理。假如乹之初爻動則三畫卦變而爲巽。六畫卦變而爲垢。然則潛龍勿用。亦有含帶巽卦與垢卦之意耶。又如初九變而九五又變。則初九變爲巽。九五變爲離。六畫卦變爲鼎。然則初九含巽意。九五含離意。兩爻同含鼎意耶。以三畫卦論則說卦中諸象之義可推矣。以六畫卦論則彖象互卦之義。亦可言矣。然則動爻之各含三畫卦六畫卦之義可知矣。若然則同一爻也。時義各不同耶。此亦會通之一端耶。易有此意。聖人惡其繁而刪之耶。後人未察而未之用耶。心有疑。不敢不言。如有知言之君子。可以分析而指定耶。

河圖陽數自一而三自三而七自七而九。陰數自八而六自六而四自四而二。陽數始於內而居於外。陰數始於外而居於內。男女之位定矣。陽數長陰數消。陽數左旋陰數右旋。陰陽之性也。五數居中央。生成金木水火於表。故五數之北一點生天一之一。南一點生地二之二。東一點生天三之三。西一點生地四之四。中一點。乃自主也。故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自得五而成十。其間縱橫參錯。萬理具足。不可以一一擧也。學者善推之則可也。

又曰河圖陽數一三七九。而陰數八六四二者。陰陽逆順待對之象。陽數一三七九。而陰數二四六八者。陰亦左旋。陽唱陰隨之象也。

洛書東北中不易。西南交。陽不變而陰變也。故曰陽常也陰變也。陽經也陰權也。

河洛土數居中不用。而能生成八表。故八表皆有卦氣而中無卦。八表皆用而中不用。然八表生於中歸於中。而中不居其功。無爲謙虗之理。其盛大矣乎。

又曰五數實故萬物無不生。五數中故四方無不應。五之德。其盛矣乎。

河圖先天自然之數也。渾然完全而未甞變易也。洛書因河圖之數。交易西南而去其中十也。河圖六居一表。七居二表。八居三表。九居四表。十居五表也。洛書六居一後。八居三後。四居九前。二居七前。中十數無所偏主。故分寓於四十五數之中也。若還垣則西南各還於位。而一還居六裡。七還居二裡。八還居三表。九還居四表。十數之分寓於四十五數者。還於五數之表。此洛書歸垣而還爲河圖也。以此觀之則洛書從河圖生。而河圖亦從洛書而還垣也。此河圖洛書。一數而交變。相爲表裡者也。

河圖之數。兩兩相疊。此先天而待對也。洛書之數。各得一位。此後天而流行也。流行有兩義。一則乹坎艮震巽離坤兌之序也。一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也。乹坎艮震巽離坤兌。卦氣流行之序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數運進退之序也。

洛書數位各得一數。數始於一極於九。而十無所居。故還居於一數。與分寓四十五數之義異矣。

洛書本以河圖之十數分布。一得十而除九。二得十而除八。三得十而除七。四得十而除六。五得十而除五。六得十而除四。七得十而除三。八得十而除二。九得十而除一。以除數逆布於九宮。則一隱於九下。二隱於八下。三隱於七下。四隱於六下。五隱於五下。六隱於四下。七隱於三下。八隱於二下。九隱於一下。本數。實數也陽數也。隱數。虗數也陰數也。故實數順布。虗數逆布。一虗一實。誠僞辨矣。一進一退。消長判矣。一顯一隱。明暗分矣。一邪一正。治亂係矣。一順一逆。乖和生矣。一常一變。經權得矣。

洛書實數從一而極於九。虗數從九而極於一。世皆知逆數之爲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而不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之下。反有虗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數也。然則其退數亦進數也。但以實數之序觀之。則退逆而不順。若以虗數觀之。則自以爲進順而不逆。此小人之反以其道爲正道也。不可不知。

洛書除中五爲八數。八數各具洛書。合而言之。八箇洛書。其一八三四陽。九二七六陰。陽用實數順布。陰用虗數逆布。蓋數用外而不用中。中者土數。虗而無位。故八數皆出於五而附於五。

八數皆有卦。中獨無卦。尊而不當。謙虗而無位之象也。萬物萬事。皆出於虗藏於虗。大哉謙虗之道也。謙則名利之慾虗也。慾虗則理實也。欲虗而理實。非至誠至仁乎。老佛誤識虗字之義。樂爲眞虗。此不知中五謙虗至實之道也。此閃見聖人大道之影響。而不見其裡中者也。此錯見成妄。其害道德而絶生理也甚矣。嗚呼。老佛之不知道也。

又曰河圖五十五點。各具河圖五十五點。洛書四十五點。各具洛書四十五點。又曰河圖洛書。各具河圖洛書。河圖之五十五點。洛書之四十五點。各自具河圖洛書。又曰河圖洛書。各具易太極圖。濂溪太極圖。數數皆然。點點皆然。又曰六十四封。各具河圖洛書。易太極圖。濂溪太極圖。兩象皆然。六畫皆然。又曰先天圖旣具。則交易而後。天卦亦具矣。自註。後天卦。說卦序卦雜卦卦變之謂也。

⚋⚊⚋⚊⚋⚊⚋⚊

⚋⚋⚊⚊⚋⚋⚊⚊

⚋⚋⚋⚋⚊⚊⚊⚊

⚊⚊⚊⚊⚊⚊⚊⚊

⚊⚊⚊⚊⚊⚊⚊⚊

⚊⚊⚊⚊⚊⚊⚊⚊

⚊⚊⚊⚊⚊⚊⚊⚊

⚊⚊⚊⚊⚊⚊⚊⚊

⚊⚊⚊⚊⚊⚊⚊⚊

六十四卦各具六十四卦。此與物物各具一太極之義同。設以一卦論之。六畫之上。加一陽一陰。是爲七畫。除下初一畫不用。爲六畫卦者二。又加一畫爲八畫。除下二畫。爲六畫者四。又加一畫爲九畫。除下三畫。爲六畫者八。又加一畫爲十畫。除下四畫。爲六畫者十六。又加一畫爲十一畫。除下五畫。爲六畫者三十二。又加一畫爲十二畫。除下六畫卦。成六十四卦。此兩儀而四象。四象而八卦。八卦而十六卦。十六卦而三十二卦。三十二卦而六十四卦。自兩卦至三十二卦。尙留本卦一爻。六十四卦各各不同。至於六十四卦。本卦六畫盡而不留。六十四卦皆得六十四卦。卦卦如一。三十二卦之前氣質未化之象。至於六十四卦氣質渾化之象。此所謂及其至也一也。此先天之圖也。旣得先天。則後天之理可推矣。

又曰濂溪太極圖。亦具河洛易太極圖之理。又曰濂溪太極圖。一坎離也。坎離亦具河洛兩太極圖。坎離之三畫。亦各具此理。

又曰先天圖陰陽畫畫。各具河洛兩太極之理。五行物物。各具河洛兩太極之理。又曰天下之事物。只是象與數而已。象數之中。理亦具焉。此費而隱也。萬物各循其自然之則。則是率性之道。

以河圖數布八卦

編輯
八卦
四象
兩儀

河圖全數五十五。除中十五不用。用外一二三四九六七八。分陰分陽。九一七三爲陽儀。六四八二爲陰儀。九一之上。又加九一爲老陽。六四之上又加六四爲老陰。七三之上又加八二爲少陰。八二之上又加七三爲少陽。九九之上。又加九爲乹老陽。一一之上加四爲兌少陰。七八之上加七爲離少陰。三二之上加二爲震少陽。六六之上又加六爲坤老陰。四四之上加一爲艮少陽。八七之上加八爲坎少陽。二三之上加三爲巽少陰。八卦各具八卦。以此法布數則卦卦各得八卦。合而爲六十四卦。引而伸之。形有盡而理無窮。嗚呼大哉。

又曰三才旣成則坤艮得一六之水數。坎巽得三八之木數。離震得二七之火數。乹兌得四九之金數。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序雖逆。河圖本數生成之序不差。妙哉。何以然也。本同故也。

○天道元亨。地道利貞。天地配合而萬物賦形矣。品有淸濁。得其秀而淸者。惟人最貴。

人具五臟六腑與筋骨脈肉皮毛。正經十二。奇經八。惟神與氣血貫通流行於其間。無一息之停也。

五臟各有所屬。肝屬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腎屬骨。肝筋心脈。脾肉肺皮毛。包絡大脈絡。三焦細脈絡。膽主細筋與相火。

督脈主腎之宗氣。緫諸陽而統領擧作者也。任脈主命門之宗脈。緫諸陰而收斂藏密者也。陽蹻蹻捷而善周旋運用諸陽者也。陰蹻蹻捷而善收斂運用諸陰者也。陽維維持諸陽。毅而久者也。陰維維持諸陰。亦毅而久者也。衝脈能主絡血而分布腠理。其氣沖衝然直行。直果而不回。脈氣之最麄急者。厥陰之用也。帶脈能緯於諸經而圍繞束固者也。自註。衝脈之性。暴躁者心包之氣也。燄熾者三焦之氣也。緊急者得肝之氣也。直果者得膽之氣也。

五脈各有神。心之神。名曰神。腎之神志。肝之神魂。肺之神魄。脾之神意。神能主宰諸神。志有定向。魂主謀。魄主記憶。意主思慮。

蓋五臟六腑十二經八脈。各具十二經八脈。

以此觀之。五臟各具五臟之精氣神。

蓋人得天地之氣而成形。天氣在內。地氣包外。內外上下。依附參錯。互相交泰。無一息之相離也。

天氣輕淸。地氣重濁。輕淸者在內。重濁者包外。在內則爲宗爲幹爲骨子。在外則爲衛爲邊幅爲皮肉。

蓋天氣在氣則爲宗氣。在血則爲淸血。地氣在氣則爲衛氣。在血則爲濁血。淸氣謂之宗氣。濁氣謂之衛氣。淸血謂之榮血。濁血謂之衛血。淸氣謂之君火之氣。濁氣謂之相火之氣。淸血謂之君火之血。濁血謂之相火之血。分而言之則四。合而言之則二。二者君相二火而已。

君火者。仙佛家所謂性也。道家所謂神也。醫家所謂君火也。吾儒所謂道氣也。相火者。佛家所謂妄想也。道家所謂命也。醫家所謂三焦衛氣元氣衝氣也。吾儒所謂形氣也。

氣淸則智高而能。血淸則行高而賢。

然則氣血淸則爲智爲賢。氣血濁則爲愚爲不肖。淸氣旺則爲大賢智。濁氣盛則爲大愚不肖。

心得淸則淸明而善主宰。腎得淸則志正而固。肝得淸則善謀而妙。肺得淸則善記而不忘。脾得淸則善思而不妄。骨得淸則能任而善耐。筋得淸則善能屈伸盈縮。肉得淸則溫潤淸和。善能運養。脈得淸則通亨滋潤。條理分明。皮得淸則善能宣布。肌膚滋榮。毛得淸則淸秀美麗。滋潤榮華。目得淸而明。耳得淸而聦。口得淸而善辨味。鼻得淸而善嗅氣。手得淸而善握。足得淸而善履。

喉得淸而善呼吸。咽得淸而善咽。胃得淸而善消化。小腸得淸而善分利水糓。大腸得淸而善腐化。膀胱得淸而善消導。膽得淸而善灌漑骨髓。善統領相火。上丹田得淸而善藏髓。中丹田得淸而善運氣。下丹田得淸而善藏血。蓋三丹田俱淸則上下通一而呼吸順利矣。

毛之孔玄竅也。得淸氣則善呼吸天地之氣。

肝善運用而盈縮。在心則爲謀。在腎而爲別脈則爲陰陽蹻。膽善周旋而果勇。在心則爲敢而善斷。在腎而爲別脈則主陰陽維與衝脈三焦之氣。

蓋神骨氣血。淸而旺則賢而壽而無病。濁而盛則愚而壽而無病。淸而不旺則賢而不壽。濁而不盛則愚不肖而不壽。

蓋氣血可分淸濁之榮衛。淸者在內。濁者在外。淸是宗。濁是衛。淸中亦有衛隨焉。濁中亦有榮乘之。淸氣勝則中有主而道德著。濁氣勝則人心用事而中無主。中有主則形氣聽命。中無主則道德亡。

榮衛淸旺則神足。道德著則神收而端。心廣體胖。動容周旋。自然中禮。

一日之淸晨。四時之和氣。一身之無病無憂和泰之時。靜而觀之。神之足不足可見矣。靜養動察則道德之著不著可見矣。

神能留氣。神爲身宰。德爲神主。道爲德軆。

是以君子道德以爲主。故神常留氣。故用之則安富尊榮。天地位而萬物育。捨之則避㐫趨吉。明哲而保身。君子之養生。大矣哉。

凡氣血得正氣之和則生成順而無病。壽之道也。邪氣間於其間則氣度乖和。而生成逆而多病。夭之道也。生成順者。生其不足而抑其過與邪也。生成逆者。足其足而害其不足也。害其不足者。害其正也。

正氣旺則生其正氣。不生其邪氣也。成其正氣。克其邪氣也。

邪氣旺則生其邪氣。不生其正氣也。成其邪氣。害其正氣也。

又曰正氣能生正氣之不足。而能抑正氣之過。邪氣反害正氣之不足。而足邪氣之過也。

雖正氣偏旺偏弱則乖戾失序。互相賊害而不能生成。是正氣反爲邪氣也。

正氣雖不甚失常。而外氣襲之。使之偏旺偏弱。則乖戾顚錯。不能中和矣。能使身病。能使神錯。不有明見與定力。能不爲邪亂者幾希矣。

蓋人稟生之初。五氣不均。則氣血偏勝。精神不足。自然多病。神氣旣自不足。而乘五氣不齊之運。則偏者尤偏。勝者尤勝。不足者尤不足。則難免矣。若知道之人。明於造化。和於心氣。善調養而安天命。則心神泰然。氣血調和。偏可使中。乖可使和。㐫可以轉吉矣。嗚呼。道德之養生也大矣。

又有稟生之初。邪戾之氣。間於正氣而雜焉者。偶逢同類之歲運。則觸感而成病。痘與疹之類是也。雖不稟邪氣。外之乖和殺沴之氣觸之則成病。癘疫是也。故痘疹不必再發。癘疫則無定也。

病有五臟十二經。藥亦有五臟十二經。病有八脈。藥亦有八脈。病有表裡。藥有散斂。病有上下。藥有升降。病有左右。藥有氣血。病有虗實。藥有補瀉。病有深淺。藥有浮沉。病有輕重。藥有多寡。病有強弱。藥有悍和。病有通塞。藥有通塞。病有緩急。藥有緩急。知正知邪知經知權。針藥之道盡矣。

邪氣間於正氣而乖和者。非獨人然。陰陽亦然。非獨陰陽而已。天地亦然也。蓋人有邪正。氣亦有邪正。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

人稟天地父母之氣血。氣血淸旺則百部豐潤無缺。淸則明粹。旺則豐固。得氣則開通。條理分明。喪氣則昏塞。條理矇矓。

有神則得氣。有道則得神。有德則得道。

有道則與天地合其德。與天地合其德則與天地相參矣。

五氣聚則成人。五氣缺一則散。散則不聚。不聚則不成人。

神通於目。色見於精明與明堂。血通於脈與手掌。氣通於呼吸。神氣著於聲音與動止。心德見於行實與行事。

神淸則明粹。旺則出入閃閃。明烱而通長。正則端定有守。明則昭明而澄澈。精明之色。明烱滋榮上也。明堂之色。明烱滋榮。如粟米如蠶絲上也。掌色如紅粟如硃砂如噀血如蠶絲上也。脈不浮不沉不數不遅。不短促不緊急不細小不微弱而流通圓長有力沖和上也。呼吸不麄不急不微不弱不浮不淺。往來有力。舒緩通長。安靜無痕上也。聲音深沉有力。圓長通徹。五聲音備。分明條暢。委曲緊切。從容端重。盈縮有節。周旋得宜上也。動止端重凝靜。收斂莊敬。從容安閒。進退有節。周旋合宜上也。行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誠與敬至。無間無斷。不先不後上也。行事明於五倫。明於性命。明於天道。涵養熟察。知無不軆。循物理而應萬變。贊化育而參天地上也。

得上者聖神。其次大賢。其次賢人。衆人末也。君子脩而反本則性命可復而可希於聖神矣。

以此爲本。知經知權。損益得宜。不失尺寸。道德可至。醫理可參。

神爲主最深。氣次之脈次之色次之。氣血充足。文理條暢。色澤溫潤。是曰有神。是曰有氣。醫家之用。莫要於此。道德之驗。亦莫要於此也。

○天地萬物。得中氣則和。失中氣則乖。中氣者沖氣也。沖氣者和氣也。沖和者土氣也。

故河圖老少陽生成之數。皆得中五而生成。先後天八卦。亦得中五而成。陽失中則過越。陰失中則沉弱。故天得中氣而常強健不息。地得中氣而常凝靜重厚。日月得中氣而淸明。山川得中氣而明秀。陰陽得中氣則和。四時得中氣則序。五行得中氣則調。鬼神得中氣則常。萬物得中氣則秀。人得中氣則陰陽合德。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也。

以此而觀形器。則耳目口鼻筋骨經絡。莫不得其淸秀調和。呼吸順利。氣色榮和。推之脈道則不浮不沉不遅不數不大不小不剛不弱不急不緩不偏不倚。一於中而已。

陽能統陰而陰不能統陽。陽氣旺盛則能包含涵泳而通貫透澈於陰氣之中。陰中之陽雖微。得陽氣之感而起發則相連爲一。故靈爽昭昭。配合陽德。不自妄行。是曰中和。地之於天。陰之於陽。月之於日。鬼之於神。在人則血之於氣。壬脈之於督脈。魄之於魂。形氣之於心。人心之於道心。皆然也。

人能使道心常統人心。則氣血可和。天地可配矣。

○四端與七情。俱有主宰。而但四端主宰之中正極至之定軆處著顯。七情則不然。中正之定軆處。隱微而潛沒。不能主張則乘在其中。而只有運用感發之機而已。

故曰七情生於形氣。不似四端之原於定軆也。

○揲蓍之法。只言陰陽老少四象。而不言少陽有震坎艮。少陰有巽離兌。以揲蓍先後之序尋之則可得。以八卦五行生剋之理推之。則易之變盡矣。

○佛氏閃見道體之影響。而條理顚妄。掣肘矛盾。終無歸宿處。

○性者指理之中正極至處而名也。非必指主宰運用之機也。此古人所謂不雜乎氣者也。不必兼言氣質。然後性字之義。始可以明盡也。然則孟子言性善之說。極盡無餘蘊。何必待橫渠之說然後始明盡也。古人訓性字曰與心俱生曰性。大意雖好。未能明盡。吾看古性字。書以。以意會之。當曰心之生生之理也。心之生生中正極至之軆。然則雖不雜而言。明也。雜而言。亦明也。蓋性字本爲心之中正極至之軆而立名也。非以主宰運用處而言也。若以運用處而言則朱子所謂理之塊然中無主而走作之粗處。亦在其中。不是專指生生中正之軆而已。古人有兼精麄而緫言理者。有隻指精處而曰理者。後人昧之曰性理也。性有精粗。性有善惡。此不明於性字立名之本意而混之也。

又曰氣質之中。亦有不雜者存焉。故氣質亦曰性。蓋就其雜處而指其不雜者而言也。非謂指氣曰性也。且性爲生生之軆。氣爲生生之用。而與軆相配。故於氣亦言性。然非作字立名之本意與主意處也。

程子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若統論陰陽之造化則言性而不言氣。果是未備也。若欲明中正本然之軆而已。則雖不言氣。未必未備也。

又曰性者指仁義禮智之中正處而言也。非特主宰運用與條理之意而已。蓋中正處。有主宰條理之意。只知覺運用而無中正處。亦可言主宰條理之意。毋論精處麄處。只因理字而俱曰性。則楊子善惡混之說。無足怪矣。

程子曰惡亦不可不謂之性。蓋性之本然不雜處。性也。雜於氣質而有偏見處。亦性也。掩於氣而陷沒不現處。亦性也。或拘於慾而發而不當處。亦性也。雖非性之本軆之當然。亦不可不謂之性。故曰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然此毋論本然之性氣質之性。皆指其理而言也。若指氣而謂性則告子湍水之說。無足恠矣。然氣有陽消陰代接續循環之機。粗看則恰似陰轉爲陽陽轉爲陰。若一物然。然細觀則非陽變成陰陰變成陽。其實陽衰而陰代之。陰衰而陽代之。代謝有漸。渾然若一物。若曰一物能死而復起。專無代謝之意。而有輪回之理。則佛氏輪回之說。亦不可謂幻妄耶。

論性以不雜於氣而中正處言。固曰善也。以雜乎氣質而偏見處言。亦曰善也。旣曰偏見則一端焉。非全體也。虎狼之父子。蜂蟻之君臣。是也。

蓋性之偏見一端處。謂之性謂之善可也。若橫發不當則雖不性焉。亦可也。何則失其本然。此道心便是人心。雖不性焉可也。不性焉可也。不可不謂之性也。自註。此一段。蓋論氣質之說。而兼本然與形氣而對說也。非若七情之類。謂之氣質之性也。

又曰莫非性也。失其中正而不當焉。君子不謂之性。善反之則得其當然而生生之實行焉。此所謂無過不及而中庸者也。此實理也誠也。又曰不誠則虗妄僞詐。而非濟物之實也。

○忠之過。近於私。故私勝疑於忠。

質之過。近於簡。簡勝疑於質。

文之過。近於飾。虛詐疑於文。

○有道者心。配義與道。神常有主。而隨時應物。故無一定之方。此謂從心所欲而不踰矩者也。無道者心。心無常主。而泛忽走作。此所謂循心所慾而無䂓矩者也。

有道者神有主。無道者神無主。神有主則無方。神無主則拘偏。有主故無方。無主故拘偏。

道並行而互用。故無一定之偏體。故曰偏溫非生也。偏寒非成也。偏仁非愛物也。偏義非成物也。一寒一溫。造化成矣。一仁一義。敎化行矣。

一仁一義則無適無莫。無適無莫則無可無不可矣。無可無不可則允執厥中而時義在其中。時義者一當與中節矣。

夫聖性者。心豈有不存之時。若以理之似然者設辭。則雖聖也。倘或放心莫念則心可以不存。四端可以不當。七情可以不中節矣。此非狂也耶。然此非謂實有是事也。設若失敬如此則有走作如此之理也。狂雖與聖。每每相反。而若反而求之。克念而存養。則本然可復而聖可作矣。此非謂必然也。亦曰有是理也。

狂者性情。雖每每不當與不中節。若反而復之則此性此情之頭面摸㨾與位置。初未甞異也。故程子曰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亦指此等處而言也。雖然旣曰不當則便是性不性矣。故張子曰君子有不性者。亦指此等處也。

○惡亦不可不謂之性者。本有所指。雖氣質之中。本然之軆。乘在其中而不能著見。是曰氣發而理乘之者也。一或放過。不循理而聽命。則乖悖走作。是惡矣。雖惡亦不是不爲理乘於氣中。則是氣質之性。張子則雖不性。而程子亦不得不謂之性。

天理人慾。同行異情者。王者實行仁。覇者假行仁。其行處則同。然考其情實則實與僞。異也。一說七情橫貫四端。而循順而配合。則是幷處而同行。然四端自四端。七情自七情也。然則天地本然之情。形氣覺欲之情。所從來則異也。此說雖通。不若前說之周徧無欠也。

論四象

編輯

陽氣之動。不能無陰氣之隨。而不敢售偏勝之性。而惟助陽氣而已。陰氣之歙。不能無陽德之乘。而爲其所掩塞。則不能著其本然之體。有而若無也。理發氣隨氣發理乘之義。於此而推之。可以詳也。

又曰四端七情。苗脈不同。故頭面異也。中庸序曰或原或生。釋其苗脈之不同也。

又曰循於四端。謂之中節則可。以中節爲四端之摸㨾名目則不可。

又曰喜怒哀樂循於理者。謂之中節則可。若認中節爲七情則不可。

又曰七情配合於四端。謂之中節則可。若認四端爲中節則不可。

高峯初論。認喜怒爲中節。認中節爲四端。故其言曰七情之發而中節者。與四端初不異也。是混四七爲一也。亦以工夫與本軆爲一也。

▣▣▣▣▣後來幸賴老先生之講論。始覺其非。然語甚不明。後亦多疑。

性本善。四端本無不當。然微妙而難見。故曰微。七情之本。初未甞不配合於性。若無敬以主。而心不能統攝。則配合者易爲流放。易偏而惡。故曰危。

七情以其發處而言。則由心之統不統而有中節與不中節。亦可言兼善惡。其初本無一定善惡。而有可以善可以惡之理。則不可以兼善惡之說斷然目之。若善惡混者然。

若以配於性而包在其中者。謂兼善惡。則語似畧通。然性與端本善。而七情配性則中節而善。而不能配性則不中節而不善。然則純善者性也。可善可惡者情也。其包性情而揔論曰兼善惡。語涉欠滯而不當。然與七情本來兼善惡之說較之。則差勝矣。

喜怒哀樂之中節雲者。中節是喜怒哀樂之配性而中節也。非形容得喜怒哀樂之面目摸㨾也。然則喜怒哀樂非道也。喜怒哀樂之中節是道也。故朱子曰人心聽命於道心則人心便是道心。

四端本爲道心。而爲氣所掩。則有時乎不當。四端之本然非不爲道心。四端之不當處。便不是道心。故君子亦有不性者焉。

氣發而理乘雲者。理雖乘在其中。而爲氣所掩。則雖有一脈之可想。而全體則未著。故任氣之偏而不能自主張而統攝。有而若無。氣質焉。故君子有不性者焉。雖然以其不雜處而言。則猶可見本然之定軆。君子亦不得不謂之性矣。

四端謂本然之善。而有時不當則可。謂有時當則不可。七情不可以善惡言。謂之可以善可以惡。有善時有惡時。有善處有惡處則可。不可謂兼善惡。

七情謂包四端在其中則可。混四端爲一物則不可。故曰▣▣未甞知性命也。

○靜則氣未用事而潛伏。惟理昭然。故曰靜以上性。靜非性也。靜則性著。故周子曰主靜。此謂靜時有主。自註。取其靜養天理。又取其收斂安靜從容之意也。非主理。只靜而休息而已。佛氏不知此。只主於靜中無所主。自註。所主則倫理也。所以淪於空寂而枯木死灰也。老氏亦主靜。而亦無主理之事。自註。理指仁義禮智之定軆。非指運用走作處言也。故其靜也塊然無知而暝然無覺也。故其動也忽兮怳兮盪盪而無主也。老氏主氣而昧心學。佛氏有心學而無道德。養氣存心而有道德。其惟吾儒乎。

靜則惟理昭然。動則氣乃運用。靜時理昭然。故曰靜性也。動時氣運用。故曰動氣也。然則靜非理也。靜則理著。動非氣也。氣運用是動。氣用時。理難著也。靜而有時乎無主。靜亦動也。動而氣能順理則動亦靜也。

○人初生。不爲物誘之前。及心之未發。不爲物動之前。本自無欲。理本自爲主。氣本自聽令。故四端本自是爲主。七情本自是爲卒。

聖人氣質淸明純粹。心本自統性情。是由稟天地氣化之本然也。若氣化澆漓。反失其常。則不得遂其沖和之本然也。此衆人所以不及聖人之至純至粹也。

又曰人物慾未動之前。本然之體。自然完全。故道心能爲主。人心能爲卒徒。故曰四端無不當。七情亦本自率循而當然。七情本自當然則是亦可謂七情初無不善也。四端反見掩於欲而失其本然。則是亦可謂四端流而爲不當也。

惟聖人克念。能不失其赤子本然之良知良能也。及其長也。能擴而充之。爲大人之心也。其擴充也。非無根源而頓自擴充也。初因其赤子之良知良能而至此也。陽明之徒以赤子之心自暴自棄。老而不長尺寸者。爲不失赤子之心。不知孟子所言惟大人爲能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若非大人。不能擴充其赤子之良知良能也。若不能擴充而因其小兒之心而已。則不爲鄕黨之庸夫。必流而爲乖戾邪惡之人。豈能不失其赤子之心。是欲不立志不格致不存養而公然頓超聖域也。豈能然也。不然以小兒爲聖人也。其學之孤陋。天下莫甚也。

又曰惟狂克念則可以反其常而能復其赤子之心。擴而充之則亦能爲大人。而不失赤子之心。惟聖罔念則有擴充者盡喪。而赤子之心。因而盡失之。理也。可不愼哉。

陽明之學。以小兒之良知良能爲貴。是老子其爲嬰兒。貴自然之學也。蓋全貴自然。而不加學問之功。則無變化氣質之理。然則上品聖賢。本自聖賢。其餘中下品小兒輩。老而依舊其小兒。而善惡雜然不齊矣。豈聖人變化氣質。有敎無類。一天下之敎也。夷狄之道。亂聖人之治甚矣。嗚呼。

不失赤子之心雲者。能保而不失之謂也。惟大人擴充而進。能不失其赤子之初心也。小人輕倫理而賤學問。故不能擴充。豈能進也。不進則退矣。私慾詐僞。百端害之。豈能全其兒時眞實無作爲之良心也。故曰惟大人。爲能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陽明之徒之言曰能保小兒之心爲至道。不屑加格致之工夫。然則聖人自兒時不少加學問。而便自從心所欲。不踰矩。兒時之盜蹠。長而依舊其盜蹠。老佛依舊其老佛。莊列依舊其莊列。告子依舊其告子。楊墨依舊其楊墨。子莫依舊其子莫。申商依舊其申商。荀卿依舊其荀卿。陸九淵依舊其陸九淵。陽明依舊其陽明。然則學問不足貴。治敎不足貴。四書三經不足貴。聖人不足貴。天地不足貴。充其操也。夷狄也。禽獸也。欲同人道於禽獸。罪不容矣。

其學自以爲自然。而實自用之甚也。其質麄剛。好自便而不耐苦。故不好學而樂自然。樂自然故隨感抑度。事事皆自私也。隨物自用而妄自擬於循物無違。物各付物。不知孰甚焉。

羅整菴欲同朱陸爲一。羅近溪欲付陽明之學於孔孟。是欲以氷炭爲一。薰蕕同器。誠暗矣。

○四端本無不當。七情初未甞不中節。本無不當則其或有不當者。爲氣所掩也。初未甞不中節則本便是善也。謂之本恐脫便是二字善則可。直曰本善則語似未暢矣。所謂善雲者。仁之公愛。義之宜正。禮之恭敬節文。智之分別是非者之美稱。非喜怒哀樂愛惡欲之強名也。蓋喜怒哀樂。初未甞不循性而聽命。則是朱子所謂本有當然之則則非無理。各有攸當也。旣循性則謂之本便是善則可也。本便是善。是本便是道也。若感於欲而流放則不可謂便是善與道也。

七情何謂本有當然之則則非無理耶。七情雖不是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也。仁義禮智之本體。乘在於其中。則雖未著見。不可謂無也。故曰非無理也。非無理。故能橫貫於四端而各有攸當其本則然也。若夫不當者。流於物也。非本然也。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其中節者謂之和。則非以七情爲和也。和謂之道則非以七情爲道也。然其和者。人生本初之固然。故曰本有當然之則也。故退溪曰七情本善也。

聖學十圖。論性發爲情曰子思所謂中節之情。孟子所謂四端之情。程子所謂何得以不善名之之情。朱子所謂從性中流出。元無不善之情。此四條混而爲一。未知何義。中節之情。卽七情之聽命於四端與性者也。非性發爲情之四端也。蓋七情旣中節。則性發爲情者。自包在其中。包在其中者。是善也。包在其中者是善。則配於包在其中者。便是善也。然不明白而分別。則四七似是鶻圇矣。退陶論及性情前後之言。明白直截。豈獨於此鶻圇之哉。無乃指其包在其中者而言耶。或者指其聽命而便是善者。許其本善耶。先生之世已遠矣。不能質疑。甚可歎也。

又曰中庸論心統性情說。孟子程子朱子論性發爲情說。立義差異。恐不可混。

喜怒哀樂之發而中節。卽人心而主義理言。性發而爲四端。全指善而言。此不同也。

○八卦各具八卦。假令以小成一卦而爲八也。如乹之乹。乹之兌。乹之離。乹之震。乹之巽。乹之坎。乹之艮。乹之坤之類。八卦皆從乹而來。則乹爲一本而八卦爲分殊也。其餘七卦皆然。以此例推之。六十四卦之例亦然。如大成卦之乹宮六十四卦。從乹宮來。乹宮爲一本而六十四卦爲分殊。以此例推之。其餘六十三卦皆然。又以此例推之於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則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又有六十四卦。爻卦磨盪。互相交易而變化生矣。然則易象六十四卦之彖象爻。其辭則同而其義則殊。以其交易變易而所從來者各異故也。以此推之。萬象無窮之理。可推而看。易之理有萬變。亦可知也。何謂辭則同而義則殊也。以潛龍勿用言之。如乹之潛龍勿用。乹之乹之潛龍勿用。坤之乹之潛龍勿用。坤之直方大。坤之坤之直方大。乹之坤之直方大之類是也。

○曰敢問四端理之發。七情氣之發。曰理之發則無氣之從乎。曰氣之發則無理之主乎。曰四端理發而氣隨之則非無氣也。曰七情氣發而理乘之則非無理也。

曰四端之氣雲者。配合之陽氣乎。渾之之陰氣乎。曰吾將以主客之說明之。陽氣主也。陰氣客也。陽氣爲主則本自配合。不必言隨也。

敢問理乘雲者。從主宰之中正極至之定軆處言乎。從主宰之只爲知覺運動之所以然處言乎。曰吾將以精粗言之。中正極至之謂精。知覺運動所以然者之謂粗。凡言天理與性善者。皆從理之精處言。非粗之謂也。

曰四端亦有氣而謂之理發。七情亦有理而謂之氣發者何也。曰四端氣隨理。不必言氣。七情理反隨氣。不必言理。不言氣者。善其氣之順而和也。不言理者。惡其理之微而弱也。氣順則理著也。理弱則氣盛也。善氣之順而惡氣之盛者。扶陽抑陰之義也。

曰何以善氣之隨也。曰氣隨者謂陰之隨陽也。善之者善其隨也。亦扶陽抑陰之義也。

○敢問朝之義。曰朝有朝父之朝。朝君之朝。朝於父。欲察其經夜之安否也。朝於君者。有無事而朝現。是欲見君。有有事而朝。凡事敬然後必善處。故必齋戒然後臨事。取其專一也。淸朝者。養以夜氣之時。故精神專一。善於處事也。故處大事必於朝。

○敢問修德則禽獸感畏。何謂也。曰聖人爲民除害。制爲春蒐夏畋秋狩冬獵。三驅而取其不用命者。驅之者制節其惡性也。三驅而取其不用命者。不忍盡物之仁也。禽獸亦含生者。亦知畏威而感恩。故退伏而恭聽。不敢橫行。間或有橫行則必動衆驅除害去然後乃已。故禽獸亦知畏威。聞鐘皷之聲旗幟之形。則避而走匿。知其走之則生而利。橫行則死而害也。禽獸之中。豈無至靈者統之。人見蒐畋狩獵之時。禽獸預期而避。是其驗也。

問何以三驅。曰禽獸以其避匿故驅。驅三面而開一面者。不盡物也。

敢問聖人德盛則四靈畢至者。何謂也。曰聖人以仁義爲心。以禮樂爲政。不食胎不殺靈獸。則猉獜感而至。不覆巢不殺靈鳥。則鳳鳥感而至。數罟不入洿池。水獵以道則龍龜感而至矣。至者親也。親者愛服也。愛服故護之衛之。獜至則虎豹遠而調馴。鳳至則鵰鶚鴟鴞和順其惡性。龍龜至則鼉龍鯨鰐之類畏戢而調順。故國無獸蹄鳥跡之患。民泰然矣。

聖人德盛。能事天敬地。祭祀以時。禮以導之。故鬼神依而風雨時。癘疫不行。妖孽不作。民乃安矣。

聖人致中故天地位。致和故萬物育。天地位故神祗依而四時和。萬物育故萬民歸德而四靈至矣。

聖人以天地爲心。故繼往開來而德流無窮矣。嗚呼。聖人之德。嗚呼不可忘也。

○問德勝才則爲君子。才勝德則爲小人。才德兼全。謂之聖人者何謂也。曰德勝才者。仁有餘而義不足。剛不足故義不足。才勝德者。仁不足也。剛大過故仁不足也。才德兼全者。普合大和。剛柔均矣。

德勝者光明正大。寬弘謙虗。誠實篤厚。故雖不能聦明。勤篤虛受。積而成德。才勝者。其聦明足以明事情燭物理。不能光明正大寬弘篤實。不能盡才而或有橫馳而誤入者。害於己而毒於物。不若無才之爲愈也。雖有才。豈若無才而有德者之和於宗族利於民物者。

○天下之動。皆本於靜。靜則貞也。乹元運行。品物流形。莫不由乎貞。故曰非貞無以元亨。何則。物必先一固而有所養然後能生也。靜之義大矣哉。周子曰主靜。靜▣存養之義也。靜若主之以敬而存養不息。則能淸明在躬。志氣如神。動必隨處省察。品節詳明而從容不迫矣。鬼谷子曰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是靜也。非吾所謂靜。乃虛無之靜也。佛氏寂默而見性。是寂也非吾所謂寂。乃寂滅之寂也。若夫吾儒所謂寂靜者。順天之常。因人之倫。講學討論。體而潛玩。發揮充實。其應無窮。成象效法。退藏於密。戒愼恐懼。須臾無間。則寂然不動。萬象森然。故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豈靜主虗無而因應於權數之用。寂主淪沒而大自在於虛妄之變哉。故君子雖主靜。必貴乎養之得其正也。靜而非正。豈中和之中而爲中庸之本哉。吾爲是懼。爲之戒。又爲之說。

○絜者度也義也。矩者理也則也。

絜者度也。矩者心也。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故曰權然後禮。故曰度然後理。度而知物我之理同。度而知理一而分殊。則吾之矩正而中。不失其天賦之本然矣。以此推行之。何不公平之有。何不宜當之有。聖人知天下之廣遠。難以一統。若不知理要而妄處之。則必紊亂而不能博施濟衆矣。故必以忠恕。忠恕者盡心之謂也。盡心則能知爲一軆。一視而無物我。則可謂公而平矣。然若不能盡道。則亦不能濟其公平愛物之政矣。故必以矩字言之。矩者人之所同得之理也。以所同得之理處之。何私之有。何亂之有。此所以守約而施博者也。朱子曰所處者至靜而能制動。所操者至簡而能御煩。所務者至近而能及遠。所守者至約而能服衆。

又曰所守者約而所及者廣。其此之謂歟。

又曰人皆同具此性此心。別之則是各具此性此心也。若欲以一身而應衆人。不以所同得之心理推之則便不公平矣。以吾之心理。貫天下之心理。是所謂四海一願而明明德於物物也。此非一貫之道乎。不知一貫之道。無以治天下之大而一其所願。絜矩之義。不亦大乎。

所謂矩者。所惡於上。卽使下之矩也。所惡於下。卽事上之矩也。前卽後之矩也。後卽前之矩也。左卽右之矩也。右卽左之矩也。矩同故可以推。是所謂三摺而折轉也。無一腳長一腳短之弊矣。矩同故能比而方之。比方故能方而平矣。然則矩能均齊方正。均齊方正然後知其矩之能立矣。然則均齊方正。非矩字之義。矩然後方是均齊方正矣。

所謂度物而得其方雲者。是方字義以方外之方字。非均齊方正之方。又曰所謂得其方者。矩之本雖同而矩之分殊也。雖曰殊也。所處而然也。不害其爲同也。然則得其方之方字。非均齊方正之方也明矣。又曰絜矩而得其方則能均齊方正。均齊方正。非矩字之義。

人知一本然後知其爲一己。亦知其爲一理。知一己故一視。知一理故一施。是所謂忠恕而盡心盡道。是大學之絜矩也。

○人知取捨而爲之然後能主一而無適。曰敬曰恭曰欽。是敬之同義而異名者。敬主專一。恭主恭順。欽主欽慕。

又曰心無主則心不能誠。心不能誠則亦不專一。

物物循序。當然之謂禮。非欽恭專一則不能中節。事事物物中節。便是恭。恭便讓。恭讓便無私慾而愛物。故曰禮言恭。禮言恭。便也德言盛。德言盛仁也。

○人皆當大祭之時。能絶怠惰。盡誠敬而不憚筋力之勞苦。於待大賓之時亦然。人能於出門使民之時。能不墜此心。則可謂至誠敬而無間斷矣。

人出門之時。居無一定。易於欺忽。於接民之時。無所忌畏。易於忽畧。故夫子勉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於己易於忠。於人易於不誠。故夫子勉之。

人能無私慾而勤擧者。能出門如見大賓。事民如承大祭。

人能公平無物我者。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理者氣之所以然也。理有精處粗處。性命之中正極至處。是所謂本然之太極精也。知覺運動之塊然中無主而走作處。是形氣之理也粗也。然則孟子所謂性雲者。與心俱生之中正極至之性。是所謂心之生生之理而本然太極之體也。故孟子曰性善。其言極盡無餘。又曰古人言性者。皆指仁義。而非指知覺運動之理。仁義豈不善哉。又曰形色之性。便是氣質之性。氣質之性。亦曰本有當然之則。則豈全無本然之乘。故程子曰惡亦不可不謂之性。然塊然泯然全軆不顯。則是張子所謂不性者存焉。

孟子曰若夫爲不善。非才之罪也。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彼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才者材力之義。觀四端則知其才之本然也。觀耳目喜怒之本然則亦可知才之本順也。蓋道心爲主而人心聽命。是人生本然之軆也。是才之本然也。若夫陷溺其心。人心爲主而道心反聽命。則是豈才之本然。然則才非不善。特用才之不善也。古人曰孟子論才。言理而不言氣。若以上說觀之。則或者兼言之歟。疑不敢自是。

又曰理勝則氣聽。氣偏勝然後理反陷。理若爲主則氣豈自用。然則人之不善。非才之罪明矣。

○楪蓍之法。三變而成一爻。旣三變則積而有三畫卦之象。故三奇則老陽爲乹。三偶則老陰爲坤。一奇二偶則爲少陽。或爲震或爲坎或爲艮。一偶二奇則爲少陰。或爲巽或爲離或爲兌。旣有三畫卦之象。則亦當以說卦之義。參以引伸。以此三畫卦。重於六畫卦中內外象三畫卦之上。則亦自有三畫卦六畫卦之象。假令泰之初爻爲乹。則重本卦下卦而爲重乹。初爻若震則重下卦之乹爲大壯。若坎卦則重而爲需。若艮卦則重而爲大畜。本卦之二爻亦是陽爻。則與下爻例同。本卦之三爻亦是陽。則亦與中爻例同。乹在本卦內象之初爻則爲老陽。老陽則變而爲少陰。故本卦之內卦變而爲巽。爻象之乹變而亦爲巽。重兩巽則變成六十四卦之巽。蓋爻象之卦。在初四爻而爲老陽則變而爲巽。在二五爻則變而爲離。在三六爻則變而爲兌。若爻象爲老陰而在初四爻則變而爲震。在二五爻則變而爲坎。在三六爻則變而爲艮。

○楊,墨,老,佛,荀卿,莊,列,告子,蘓軾,王守仁,王世貞。昧道者也。

楊䧺,王通,陸九淵,羅欽順,徐敬德。亂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