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槐潭遗稿
卷三
作者:裵相说
1811年
卷四

杂著

编辑

道学六图

编辑

窃观朱夫子与子受之书曰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箚记。候见质问。秋峦郑公作天命图。求质于退溪老先生。先生为之考证改正。客有过之者以为僭妄而深非之。先生曰士之论义理。如农夫之说桑麻。匠石之议绳墨。亦各其常事也。然则后学之或为图为说以求正于先觉者。亦未必僭率也。相说晩生钝滞。幼既失学。壮而无闻。年过志学。犹未知何者为为己之学。幸于辛丑年间。趋拜于大山先生。得蒙循循指教之方。然后乃粗知吾儒自有真个事业。而顾颓惰不才。无以振拔。加以禀质甚薄。疾病连仍。自承至教凡六年于玆。而尚无一言奉服。惟见疑晦之生。鄙吝之萌日深一日。而将不免为小人之归。则其孤负之罪。盖不可胜赎也。间于披阅思绎之际。粗似有一得之愚。然编秩浩渺。有难领会。精神昏瞀。辄复遗失。于是或考古而有证。或因思而有疑者。悉以随手箚录。或排之为图。或缀之为说。以备遗忘便考阅。总六个图若说矣。僭妄之罪。知无所逃。然其意则窃取于前贤而非敢有所创说矣。先生长者悯其愚而恕其僭。深加镌诲则区区之幸也。丙午十二月甲辰。兴海裴相说书。

 

借纸之白。喩理之无形。借纸之质。喩气之有形。白与质相附者。理气不相离之象。其相附之中。白自白质自质而不相乱者。理气不相杂之象。非质则白无以附。是则非气则理无挂撘之象。元有质时。便亦有白。是则理气无先后之象。白浮于质者。理乘气行之象。以墨而界之。使之圆其白者。理之浑沦极至之象。使之环其质者。气之动静无端之象。窃详原初。虽未有一物。这个太虚则终不可无矣。既有此虚则这个物事。不动则必静。不静则必动。必有甚么模样。其所以有甚么模样者。乃所谓气也。虚本有故气亦本有。虚无始故气亦无始。非虚生气也。虚便是气也。这个既有动静则一清一浊而不能无阴阳。既有阴阳则或变或合而不能无五行。阴阳五行备。而生物之具。于是焉大成。理无形迹。本不可知。只是因气而知理。故今先论气。然不成只是空个气。惟其有本有之理。故气能本有。有无始之理。故气能无始。有动静之理。故气能动静。以至于阴阳之分。五行之生。二五变化而万物之生生不已。无不以此理为枢纽焉。然则理者气之主宰也。圣人因是气之主宰者。名之曰理。理之为字。有确然不易之义。又有粲然不乱之义。然其所以主宰者。非气外别有物宰之。如君之统民。将之御兵也。只是其气机之自能如此而不失端緖。万古常然者。便与有物主宰者一般。故曰主宰。然则理与气。元不是二物。又何以有理气之异名乎。气者只是其然者也。理者其所以然者也。其然者何也。如流行变化现在目前者是也。其所以然者何也。如万古不易而必为如此者是也。如使只言气而不言理则如只言舟车之行水行陆。而不言舟车之具行水行陆之理。孰为知舟必行水车必行陆耶。舟之行水车之行陆气也。舟必行水车必行陆者理也。若无理则车亦行水。舟亦行陆而其无枢纽主宰之妙久矣。所以易明道器。诗言物则。而其言气又言理者。若此其丁宁也。盖理之与气。本自浑融。初无先后之可论。又无离合之可言。而先儒之说理气者。或以为不相离。或以为不相杂。或以为一时有。或以为先有理。盖其说之若相抵捂而不一者何也。盖理气二者。虽若一物。而其所就而得名者既不同则又不容无别焉。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只管合言而不分言之则理气不明。固不可也。只管分言而不合言之则判为二物。亦不可也。以为有先后则理却悬空而为无气之理矣。以为无先后则又理却无枢纽根柢之妙而大本有所不立矣。亦不可也。先儒于此不奈何。故既说理气之不相离而又以为不相杂。既说理气之一时有而又以为先有理。理气无始。安有先后。但欲推是物之所从来。须说先有是理。如未有天地之前。不可谓无天地之理也。且以二气之循环言之。阳前是阴。阴前又是阳。谓阳前先有阳之理。阴前先有阴之理。未为不可也。然后理为枢纽之妙。不然安足为太极云耶。图说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者。其意亦如此。非谓阴阳本无待太极动静而后始有也。盖其说互相发明者然也。初岂尝有抵捂之理耶。若是有形之物则有一定之体。故不得如此说。至于理则自是无形底物事。故无方体无分段。若不如此说。终不分晓也。理之为体。虚而无对。故无本末无彼此。虽流行万变而其本然之妙。无乎不在。如天地之理。即万物之理。万物之理。即吾人之理。即所谓理之通也。至于气也则已涉形迹而有二五分合之运。故或清或浊或偏或正。有失湛一之源而参差不齐焉。天地之气。异于万物之气。万物之气。异于吾人之气。即所谓气之局也。理本无为。何以有流行乎。气有动静而理乘其机也。乃有流行也。理虽乘机流行。而其无为之体常自若也。故朱子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阴阳者所乘之机也。气虽动静而其所以动之静之者实理也。故朱子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理本浑然。何以有四德乎。其流行也必有始。有始则必有通。有通则必有遂。有遂则必有成。始通遂成之异而四德之名立焉。理本一。何以有万殊乎。气到这里。便为这理。气到那里。便为那理。气全则理亦全。气偏则理亦偏。在人则为人之理。在物则为物之理。偏全人物之局而万殊之分由焉。

 

浑然一界者。太一元气也。分为二界者。太一判而为阴阳者也。分为四界者。阴阳变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二气默运。循环而不已者。流行之用也。五行分峙。定位而不乱者。对待之体也。然此槩以言之耳。若详而分之。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则其流行之中。定分未尝无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则其对待之中。妙用实相流通也。水火木金土而先北次南者。洪范所谓一畴而质生之序也。天地生物之序。先轻清以及重浊。故水火居先。木金土次之。木火土金水而自东向南者。皋陶谟所谓五辰而气行之序也。木火阳故居先。金水阴故居后。土冲气故居中。其运则春夏秋冬。其气则生长遂成。其理则元亨利贞。大而一元之长消。小而一日之昏朝。远而古今之世变。近而人物之生死。无不是这个圈子之所为也。图既成。又自然与先天图符合。午位则阳全盛。是乾卦之象。子位则阴全盛。是坤卦之象。卯位则阳半盛。是离卦之象。以离卦配于春分则正当阳半盛之时。酉位则阴半盛。是坎卦之象。以坎卦配于秋分则正当阴半盛之时。辰巳之位则上一阴下多阳。是兑卦之象。丑寅之位则上多阴下一阳。是震卦之象。馀卦放此。既先天八卦浑然自成。则先天六十四卦之自包在其中者可见矣。若于八个象中。拈出坎离二象而虚其位。则又便是小成底辟卦。阴阳变合之初。水火始生。而犹未离乎气。故其用为最盛。凡万物之生成也。皆必资始于水。而揪敛于火。盈于天地。相荡变化。无非这个。木特水之发散而成形者。金特火之收敛而成质者。土特以水之滓而得火而成体者。不比水火之融液贯彻而为造化关键也。所以大易以坎离各在上下经之终于先后天。以坎离均布四方之位。以见水火之用最为盛旺。然则于八卦中。虽虚却坎离二象。又未尝无说也。既小成底辟卦浑然自成。则大成底辟卦之自包在其中者。亦可见矣。○或曰阳始生于北方。或曰阳始生于地下。其说若相不同者何也。盖一则主气之循环四方而言。如河洛及先后天之说是也。一则主气之升降上下而言。如易卦剥复之说是也。盖其所主而言者不同。故其说有如此。然阳生于北方之时。又必始于地下。阳生于地下之时。又必始于北方。是则二说又初未尝不同也。就此图而观之。下面北方之子位。以方则实北也。以位则又下也。是则北与下。又非为截异也。更按气之循环者。只是直布于春夏秋冬耳。非必横周于东西南北也。然则此图之位置环列四方者。特以四行之用事而各配其方耳。非谓水位专用事于北。火位专用事于南也。试看四月阳盛之时。八方皆热。十月阴盛之时。八方皆寒。岂尝偏寒偏热于一方云乎哉。然则说气之循环者。不泥于横致。又将来直看可也。知此则阳生下阳生北之说。尤有所归着矣。○以水木土为阳。以金火为阴者。以生之序言之。以金火为阳。以水木土为阴者。以成之序言之。以木火为阳。以金水为阴。以土为冲气者。以行之序言之。以水火木金土总谓之阴者。以质具于地而定位者言之。以木火土金水总谓之阳者。以气行于天而循环者言之。以水火为阳。以金木土为阴者。于质具之中。又分动静而言之。以木为阳以金为阴。以水火互谓之阴阳者。于质具之中。又分气形而言之。水火未离乎气。故互言阴阳而皆当。木金已有定形则不可以互言。水木土生于阳而成于阴则又体阳而用阴。金火生于阴而成于阳则又体阴而用阳也。盖五行之分属阴阳。如是不一。先儒所谓无截然为阳截然为阴者此也。然既曰五行则其意主于运行也。故谈之者多以气行之序为主。而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冲气焉。将此图而观之。水木位于阴。金火位于阳者。此对待而质成者然也。土则持载万物而为四行之本。故其位无定。河图所以虚中而象太极者此也。若又观其气行之序。其木火之运则在内而为主者都是阳气。金水之运则在内而当时者都是阴气。在表者却是客底。却是成功底。土则却居四行之中而其气无专。是则又气行之序然也。气行之序。与质生之序不同何也。盖质生则阴阳交变而各成。气行则一气推迁而相因。交变而各成者。即所谓质具于地者而对待之体也。故其序对待而得名。推迁而相因者。即所谓气行于天者而循环之用也。故其序相因而得名。然以邵子所谓用起天地先。体立天地后之语及黄勉斋所谓生之序便是行之序之说详之。则其质生与气行。初无有先后也。其序亦初无有两样也。勉斋说曰元初只是水。水煖后便成火。此两个是母。木者水之子。金者火之子。冬是太阴。春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从冬起来。故水木火金。自成次序。以水生木。以火生金。故生之序便是行之序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此便是造化本原。其后流行。亦只如此。所以洪范亦只说水木火金土谓之五行。又曰水者初生之阳。木者极盛之阳。火者初生之阴。金者极盛之阴。阳极而生阴。阴极而生阳。故但当以水木火金土为次第也。自初生至流行。皆是如此。若要看阴阳奇耦一初一盛。则当曰水火木金土。非谓次序如此也。又曰五行之序。某欲作三句断之。曰论得数奇耦多寡则曰水火木金土。论始生之序则曰水木火金土。论相生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如此其庶几乎。○濂溪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以见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且以五行挑出在阴阳之外。以阴阳在太极之下。而此则不尔者何也。濂溪则分其阳动阴静。既分动静则其意主于对待。对待者。定位而不移。此图则明其分合消长。既明消长则其意主于流行。流行者积渐而推迁。故其图象各如此。然阴之自子至午者。是阳中之阴而为阴静之根。阳之自午至子者。是阴中之阳而为阳动之根。是则此图与濂溪非有异也。至于太极二五之异圈。则濂溪则阐理气之本原。故以五行置于阴阳之下。以见其五行生于阴阳。以阴阳置于太极之下。以明其阴阳本于太极。此图则明万化之同运。故首图则以太极之理。包阴阳之气。以见精粗本末无彼此。即所谓阴阳一太极也。是图则以阴阳之气。包五行之运。以见五殊二实无馀欠。即所谓五行一阴阳也。然于太极中。不杂以阴阳。于阴阳中剔出其五行。而推求其道器显微之分。则于同化之中。濂溪所阐本原者果在是矣。而理与气。二与五。不相混其实矣。是则又初非有异义也。○又按程传释坎卦云一始于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此又与阳气始下之说不同何也。盖地居天之中。而阴阳之生。皆始于此。渐次充满于地之上下四旁。以极于天。以此言之则亦谓之始于中可也。方其阴盛也。地之上下四旁皆阴。而地之里面一阳始生。则是坎卦之象。方其阳盛也。地之上下四旁皆阳。而地之里面一阴始生。则是离卦之象。然则阴阳始下之说。只据地上一面人所见处而言之。此则又以地之处中而言。其实非有异旨也。

 

 

中下二图。非求多于上图也。但元有十二会。运有十二世。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十二者阴阳消息之分限也。自子至巳作息。自午至亥作消。作息则阳进阴退。作消则阴进阳退。阳有一分则阴有五分。阴有一分则阳有五分。阳有四分则阴有二分。阴有四分则阳有二分。其位终未尝不在于六。六位者阴阳动静之次第也。故于此又横分为十二。竖分为六位以明之。而于其内遂以元运岁日之数详载以见例焉。引而伸之则竆天地之数可知矣。此中图之义也。元气浑沦流转中。一动则生东边一阳。一静则生西边一阴。而动中又有动静。故一阳上又生一阳一阴。静中又有动静。故一阴上又生一阳一阴。如此生来生去。以至三次则先天八卦之位自成。以至六次则先天六十四卦之位自成。此岂非自然之妙耶。以分阴分阳阳先阴后而言。则乾居一焉。坤居八焉而卦画生出之序在中。以其对待流行阴逆阳顺而言。则干与姤接。坤与复接而消长交易之妙浑成。于是乎万化之屈伸往来。万事之进退盈虚。莫不由乎此矣。此下图之义也。横图者。卦画生出之序也。圆图者。卦气运行之序也。二图虽若稍异。然邵子一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生出之序。亦于圆图而言之。是则圆图虽曰卦气之运。亦可见卦画之成。而二图实二而一者也。故今依朱子黑白横图之体。作圆图之画。○卦外第一层。主一岁而言。第二层。主一元而言。第三层。主一月而言。第四层主一日而言。第五层。主一生而言。第六层。主一代而言。不七层。主一事而言。引而伸之则馀者皆可触类而长矣。○人之处事接物。非系于造化之流行。而亦书之何也。邵子曰图虽无文。吾终日言而未尝离乎是。胡玉斋曰心为太极而万化万事生于心。犹图之中为太极而仪象卦生于中也。故亦附之。○一岁节气之推迁也。节当二卦。气当三卦。似不齐整者何也。节是相禅处。故在两卦相交之间如冬至在坤震之内也。而主二卦。气是运行处。故在一卦分布之内如大小寒在震卦内。而主三卦。然节则外卦必乾坤主之而皆正。气则外卦必六子主之而一正一反。二反卦当一正卦则二卦非不足而三卦非有馀也。且一节一气并内外卦则均是四卦而无欠剩。尤可见其极齐整矣。○上图以阴阳消息之次第排列。下图以阴阳动静之次第模出。此虽少异。然动静实因于消长。叶平岩所谓卦爻所以拟造化者此也。

 

圆于外者天也。日月星辰之类皆属焉。方于中者地也。山川人物之类皆属焉。流于两间者造化也。风雨霜雪糟粕煨烬。无非教也。盖逼塞两间者。只是这个气也。气者何也。即上图二五之管分合运行者是已。是气之腾上而鼓之极则为天。是气之坠下而结之极则为地。日月星辰者。气之精也。山川人物者。气之凝也。风雨霜雪者。气之合也。糟粕煨烬者。气之散也。亘古亘今消长万变者。曷尝有外气而别有者哉。然气不能自尔也。必有以使之者。曰理是也。理在其中。为之枢纽。故气之变化也能如是而不失其所以然之正矣。呜呼。横渠张子尝作西铭曰干称父坤称母。予玆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夫子推而明之曰西铭明理一而分殊。今按图而观之。尤可见其旨之实而不诬矣何者。凡天地间有生之类。同禀是气而为体。亦同具是理而为性。无不有以乾坤为父母焉。人为兄弟焉。物为侪类焉。是非理一之故欤。然又人各有父母焉有兄弟焉。亲踈异情。贵贱异等。则是又非分殊之验欤。徒知理一而不知分殊则必流于墨子之兼爱。徒知分殊而不知理一则必梏于杨氏之为我。必也一视同仁而体夫理之一。不流兼爱而亦知分之殊。因事亲之诚以事天。推亲亲之心以仁民。推仁民之心以爱物焉。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凡天地间若动若植有情无情。无不有以若其性遂其宜焉。吁吾儒事业。于斯尽矣。先儒所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尽不虚矣。天之常转而不息。地之悬空而不坠者何也。天者气也。地者形也。气包形外。形载气中。而气之为物。每腾上者也。形之为物。每坠下者也。气欲腾上则碍于形。只须左右圜转而已。既圜转则往者进来者继。其势当常转而不息也。形欲坠下则撑于气。只须悬空安静而已。今谷中之气至些。而一浮叶载则能气抗而不坠。况其气无涯。其形有涯。有涯之视无涯。不啻浮叶。地又安得以坠下哉。

 

仁义礼智之理具于内者。性之该在心里者也。木金火水之气形于外者。心之包载是性者也。理气浑融。元无间界。而今以一微圈界隔者。非以理别为一物而在气中也。只欲见心之包是性也。盖理气之寓于方寸。与寓于天地者。贯彻无间。无些子容隙也。上下四方之位定于外者。又是象心体之广大而该万化弥六合者也。图中虽不言上下字。而竖起当中。直看下来则未尝不在其中。理气浑融。元不相离。而亦有不相杂者。故就其不相杂者而只言其理则曰本然之性。就其不相离者而兼指其气则曰气质之性。本然之性既是不囿于气。则粹然无杂。本无不善。故其发也为四端为道心而亦无不善。气质之性既是兼指其气。则气有清浊。或有不善。故其发也为七情为人心而未必皆善。由是性而发出者情也。缘是情而商量者意也。由是情而趋向者志也。意志缘于情。情原于性而统是性情者又心也。此先儒所谓该诚神备体用者也。又尝推而言之。是心也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得天地之气以为体。虚灵洞澈。神明不测。故体虽具于方寸之中。而实与天地同其大。用虽发乎一膜之内。而实与天地同其用。万理无所不具。万事无所不统。寂而感感而寂。虽鬼神莫窥。事物交至而此心之妙原无间断。亲而仁仁而爱。推至弥纶四海位育天地而此心之量无有竆已。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而此心亦纯亦不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而此心亦物各付物。此心之所以至神至妙至广至大。可以该万化而弥六合者也。然人有是心而或不仁则无以著此心之妙。人虽欲仁而或不学则无以致求仁之功。然则欲充此心之量者。可不于学用力乎。

 

此图于上图中。又拈出统性情及为四端七情人心道心之意。谨依溪训而著其说焉。心统性情图说。已详于退书。而其他训说。又多有发明而羽翼者。故辄敢不揆僭越。合成一图。非敢櫽括于其间。只欲类聚而便览耳。

 

又按栗谷说。与溪训不同。今为此图。以究此说本末焉。栗谷与牛溪论及此意者甚多。而其说散见于集中。今就其全说而节约排图如右。

 

谨按心性情之说。于退溪老先生圣学图及与奇存斋四七辩答。已竭尽无馀奥矣。但其训说散在集中。乍看难以领会。故今就其全集而悉稡辑其大略。分排条列。以备便览。至于天命以下。性理诸字。窃患其字之有异而遂疑其理之非一也。故今又妄本先儒之意。逐字皆着此理字。以明一理之贯通。又著其所就之地头。以明各得其名之所由焉。是特一端而已。若其详则于子朱子集注陈北溪字义及诸先生传注。已发挥得尽矣。试就其一二而言之。如一个天字而或有以形体言之者。或有以理言之者。一个命字而或有就理而言者。如天命之谓性。五十知天命。竆理尽性至于命之命。健顺五常之德是也。或有就气而言者。如死生有命。莫非命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命也之命。贫富贵贱寿夭祸福智愚贤否之别是也。一个道字而或有以体而言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摠会吾心者是也。或有以用而言者。如大而君臣父子。微而起居飮食。无一物之不有。如自古及今。流行日用。无一时之不然者是也。或有以一本而言者。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或有以万殊而言者。如率性之谓道是也。以德而言则或有就工夫上而言者。如论语为政以德之德。行是道而实得于吾心者是也。或有就本原来历上而言者。如康诰克明德之德。与明德意一般。明德以下。亦或如此。夫岂此一端云乎哉。就以心性情志意才言之。亦是一理贯通。何谓一理。心者以此理之主宰吾身者言之。而志则心之所之而趋向期必者也。意则心之所发而思量运用者也。性者以此理之禀受于天者言之。而情则性之动而有为者也。才则性之具而能为者也。亦岂一理外有别件物事欤。然则所谓理者何也。即第一图所谓理气之理。而第三图所谓天命而赋予于物者是也。在天则元亨利贞便是性。而在人则仁义礼智是也。在天则生长遂成便是情。而在人则爱恭宜别是也。在天则以元亨利贞而生长遂成便是心。而在人则以仁义礼智而爱恭宜别是也。呜呼。合下只是一个理。而其名字之又不一者何也。窃譬之。今有人于此。只是一个人而已矣。而其在家则在家人也。出门则出门人也。之东则东方人也。之西则西方人也。或名或字之其称号不一。为父为子之其名位有异。盖尝推原其人。则其出门者即在家人之出门者也。其在东者。即在家人之之东者也。其在西者。亦在家人之之西者也。言名则字在其中。言字则名在其中。父焉而对子故为父。子焉而对父故为子。要之皆一人也。夫岂有一人之身。变易为他人。亦岂有一人之外。插入来别人之理耶。只是在彼则就彼地头而名之。在此则就此地头而名之耳。然则理虽一而其名字之不一者。固其当然也。其名字虽不一而实归于理一者。亦皆自然也。岂以人力而有所安排于其间哉。且这个许多字。只是一下便都呈露何者。试如一件事物来到面前。必有在内而主宰者。是则心也。必有或爱或恭之发出者。是则情也。其有爱恭之理而能发出来者。是性也。思量运用。要必爱恭者。是意也。心之正面。专向于所爱所恭之人者。是志也。人之材质。能做那所爱所恭之事者。是才也。其爱恭之发见者。非我之所安排也。乃天理自然之机。是则所谓天也。其所以爱恭之理。非我之所自做也。乃天之赋予于我者然也。是则所谓命也。以爱恭之理而由于事物则道也。行爱恭之道而得于吾心则德也。是则这个物事。又一下而都在面前。亦岂尝截然而相离耶。其不截然而相离者。是其理之一本故也。其不相离之中。亦有粲然而不相杂者。是则理之分殊处也。又尝错而言之。如以心对性则心气而性理也。以志对意则志公而意私也。以情对意则情则纯善而意有善恶也。以道对理则道则较宽而理则较实也。以道对德则道是公共而德是我得也。以理对义则理是在物之则而义则所以处乎物者也。以性对道则性是浑沦之体而道是分派之用也。以性对理则理是在物之理而性是在我之理也。是则一理之中。亦不无内外同异之分矣。故朱子曰同中识其所异。异中见其所同。又曰比如看山。横看成岭。直看成峯。吁圣贤果不欺余矣。

 

按朱夫子于或问中。说物理甚备。故今取之。谨排列如右。兼以诸家训解。䟽诸逐句下。

 

此图旅轩张先生尝著见于易学图。今谨著之。以广事物名目。且以见体之者有次第焉。分而言之。上题即人事也。下题即物理也。合而言之。有是物则必有是事。事者所以处乎物者也。又浑囵不可分开说两头也。

 

 

 

 

 

诗曰有物有则。所谓物则者何也。盖上图言理气之变化者详矣。物者即得是气而为器者也。则者即具是理而为道者也。既理气之变化无竆。则是物之生。固什百千万而不一也。既物物各具是理。则是理之用。亦什百千万而不局也。故一身则有一身之事物。而一身事物亦各有理焉。一家则有一家之事物。而一家事物亦各有理焉。国与天下则有国与天下之事物。而国与天下亦各有理焉。以至于身心性情之有其德。则德非理耶。人伦日用之有其常则常非理耶。天地鬼神之变。变亦理也。鸟兽草木之宜。宜亦理也。手容当恭足容当重。手足是物而恭重是理也。为子当孝为父当慈。父子是物而孝慈是理也。居处当恭执事当敬。居处执事是物而恭敬是理也。物有彼此而理无彼此。物有大小而理无大小。放之无外者亦此理也。敛之无内者亦此理也。无形体无方所。某不用假借于公。公不用假借于某。随处充足。无或有欠剩焉。且一物之理。而亦有表焉有里焉。有精焉有粗焉何者。谨按饶双峯说曰为子必孝。为臣必忠。此是臣子分上显然易见之理。此则所谓表也。然其所以为孝为忠则非一字所能尽。如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诚。皆是孝之里面节目。此则所谓里也。然所谓居致敬者。又如何而致敬也。如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嚔咳。不敢欠伸跛倚。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之类。皆是致敬中之节文。如此则居致敬又是表而其间节文之精微曲折又是里也。然此特敬之见于外者耳。至于洞洞属属。执玉奉盈如不胜。以至于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又是那节文里面骨髓也。精粗亦然。如养亲一也而有所谓养口体。有所谓养志。口体虽是粗。然粗中亦有精。养志虽是精。然精中更有粗。又按程夫子曰如欲孝则当知所以为孝之道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如何而为温凊之节。莫不竆究然后能之。非独守夫孝之一字而可得也。此所以有表里精粗之说也。且理有能然处。有必然处。有自然处。有当然处。有所以然处。皆须兼之。理之为义方明备。是则于朱夫子及陈安卿说详矣。今参以两说而论之。如见入井则能恻隐。见非义则能羞恶。盖在中有是恻隐羞恶之理。故能形诸外。为恻隐羞恶之事。若不能为是事。则是其中无是理矣。此能然处也。如见入井则必恻隐。见非义则必羞恶。其感应之理必如是。虽欲忍之。不可得也。此必然处也。其恻隐羞恶。皆天理之真。流行发见。自然而然。非有一毫人为预乎其间。此自然处也。见入井则恻隐。见非义则羞恶。非是假借如此。乃道理合当如此而不容已。不如此则为不可。此当然处也。当然亦有二义。一般就合做底事上。直言其大义如此。如上项所说入井当恻隐之义是也。一般又泛就事上细拣。别其是非。如视其所当视。不视其所不当视。则得其正而为理。非所视而视。当视而不视则为非理矣。此亦当然处也。其恻隐羞恶。非是人力强为。有生之初。即禀此理。是乃天之所与也。此所以然处也。所以然亦有二义。一般是就理之源头。说所自来之由。如上项所谓非人力强为。乃天之所与者是也。一般又就事上推原其所以然之故。如父何故而用慈。子何故而用孝。盖父子本同一气。只是一人之身而分成两个。其恩爱之相属。自有不期然而然者。是皆天理使之如此。岂容以人力而强为之哉。此又所以然处也。大抵能然必然所以然者。理在事先。当然者正就事而直言其理。自然者贯事理而言之也。五者皆不可不兼该。然若就当然及所以然处理会熟。则其馀自可类举矣。故朱夫子大学或问。惟专以所当然而不容已。所以然而不可易者为言。此又所以有能然必然等之说者然也。又有所谓道器物则体用之名者何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器是形迹。如君臣是器而仁敬是道也。耳目是器而视听是道也。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可离也。故着一形字。以见其不相离。着上下字。以见其有分别。物是事物。则是法则。有物有则者。盖言有是一物则必有一物之则。如有是君臣则必有仁敬之则。有是耳目则必有视听之则是也。至于体用则有就道理而言者。如冲漠无眹是体而万象森然已具是用也。有就事物而言者。如君臣父子是体而仁敬孝慈是用也。花柳是体而花柳之看折于人是用也。谨按朱夫子曰体是这个道理。用是他用处。人只是合当做底便是体。人做处便是用。比如扇子。有骨有柄。用纸糊此则体也。人摇之则用也。又曰以形而下者言之。则事物又为体而理之发见者为之用。问或问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然则用之微妙。是心之用否。朱子曰理必有用。何必又说是心之用乎。又按退溪老先生曰凡谓体用者。谓是物有是体则即其体而有其用耳。如笔有毛有竹。尖头套甲者体也。待人而甲脱柄运。飮墨行纸者用也。以是为笔之体用则可也。若以彼为体而以人之用笔为笔之用则不可。今按如是则花柳之看折于人者。待人而有用。似不可以人之看折。为花柳之用。然用之者虽人而毕境是见用者花柳之理也。不可便谓人之处事应物。为事物之用也。用之者人。故朱夫子有用之微妙。不外人心之训。此主心而言也。见用者理。故朱夫子又有理必有用之训。此主理而言也。或曰理者只是元亨利贞四德也。气者只是水火木金土五行也。既物物各得五行之气。然则物物亦各有五常之德欤。曰自其禀赋之初而言之则人与物同出一原。谓物物各有五常者固也。若自夫万物异体而后观之则人则理具于虚灵之体而粹然全备。为大本达道之枢机。物则理堕于偏塞之地。虽或有一点底明。牿于形体而不能统贯乎全体。岂可以理之一原而遂谓之物亦有五常之德也。故朱夫子论万物之一原则曰人物之生。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论万物之异体则曰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仁义礼智之粹然者。岂物之所得而全哉。岂不信欤。故即其一物之形而言之则只可谓一物之理。不可谓之五常之德也。或曰知觉运动之蠢然者。既人与物同。则其所以知觉运动者。岂非理耶。朱子曰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所谓性者。岂有五常外之性欤。才曰理才曰性则便是五常矣。子今以一物之理与五常之德。别而言之者何也。曰子以知觉运动之理。谓亦五常之德欤。子以理之一原。亦疑遂同于万物之异体欤。子以气质之性。亦疑吻合于天地之本性耶。夫知觉运动者。出于形气而不原于性命也。仁义礼智者。粹然一理而不杂于形气也。溯其一原则理固无异。而观其异体则不容无别。不杂气质则性固本然。而堕于气局则各一其性何者。气之粹则理之在是者亦得而粹。气之偏则理之在是者亦随而偏。人之虚灵而全备五常者此无他。其气之粹而理亦粹故也。物之偏塞而不能通贯者此无他。其气之偏而理亦偏故也。性之本然而又各一其性者此无他。气之不齐而理亦不齐故也。岂更有异说耶。且近取诸身而言之。耳目则只有视听之理。四支则只有运动之理。不能如心之无理不通。无事不该者。亦只是心为气之最秀。而耳目手足其秀也不得如心之最秀故也。复何有疑于其间耶。呜呼。程夫子曰万物各具一理。而万理同出一原。夫万物各具一理者。即万物各具之太极也。万理同出一原者。即万物统体之太极也。万物各具之太极者何也。如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耳目有耳目之理者是也。万物统体之太极者何也。即最初源头。理之一本者是也。然以一本之理。对万物而言。则彼为统体。此为各具固也。且人也者。具五常于心而万理之统会者也。故主我而言。吾心又为统体而外物为各具也。非但吾心为统体也。君亦有五常。吾亦有五常。此外虽千千万万人。亦各有五常。若又自君而言则君之心却为统体。而吾却为君统体中之各具也。自千千万万人而言则千千万万人却为统体。而吾与君又却为千千万万人统体中之各具也。故为吾人者。有能知夫吾心具万物之统体而尽其道焉。则岂有纲举而目不张。源清而流不净之理乎。吾心之统体者。果有以复其本然。则物物之各具者。亦有以得其道矣。如是则内而身心性情。外而人伦日用。大而天地鬼神。微而鸟兽草木。无不有以尽其德安其常得其变遂其宜。其效至于天地位于上。万物育于下。不然而或安于暴弃而悖此身心性情之德。或陷于异端而反此人伦日用之常。则人之所以为人之责者。于以废弃。而三辰失其行。山川失其位。气焉而不得其变。物焉而不得其宜。两间遂为之否塞矣。当是时。有身者欲身其身。有家国天下者欲家国天下得乎。吁为吾人之责者。其所系如此其重矣夫。

朱夫子于中庸本章章句曰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今窃本之。兼取章句训诰谨排图。而至于忠恕诚敬以下。至恒密明通。以工夫而言也。平常以下至远大高深。以道理而言也。乃若中间强刚毅果。纯粹简易八字之添入者。元来尊德性之仁。道问学之知。皆赖一勇字以造其极故也。其工夫道理。不得不表出而言之。敬斋箴夙夜箴则又为学用功地头时分之甚备也。故统作图如此。

退溪老先生曰敬斋箴有许多用功地头。故随其地头而排列为图。夙兴夜寐箴有许多用功时分。故随其时分而排列为图。夫道之流行于日用之间。无所适而不在。故无一席无理之地。何地而可辍工夫。无顷刻之或停。故无一息无理之时。何时而不用工夫。

 

 

 

 

 

夫人之所以为人。只是率性而已。率性之如何。性即理也。如为人子则理在孝。当循其孝。为人父则理在慈。当循其慈。至于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微而起居飮食之节。亦只是随事各当其理焉耳。道之当然。理之平常。不过如牛而循耕之理。马而循乘之理。鸡之司晨。狗之司夜而不易也。牛而不循耕之理则不得为牛。马而不循乘之理则不得为马。鸡而不司晨则为不鸡。狗而不司夜则为不狗。然则人之不为人道者。岂独为人哉。此圣人所以汲汲乎有修道之教。而使万世得免于禽兽之归也。然而牛马鸡犬。常不失其耕乘晨夜之性。而至于人也。或不能不失其性。又何其不禽兽若也。宜乎邹夫子有哀哉之叹也。然自非上智大贤之资。其气质不容无所偏。偏者须变之然后。有以明斯理而尽斯道。学也者。所以化其偏而复于正者也。阳性刚。得其偏者为猛隘强梁。学而变之则可化为刚健勇直。阴性柔。得其偏者为懦弱邪佞。学而变之则可化为柔顺慈惠。水性润。得其偏者为狡谲奸险。学而变之则可化为沈潜通达。火性燥。得其偏者为燥暴忿戾。学而变之则可化为高明正大。金性寒。得其偏者为惨刻忍毒。学而变之则可化为劲介决断。木性温。得其偏者为罢劣软拙。学而变之则可化为温良疏畅。土性厚。得其偏者为顽啬暗滞。学而变之则可化为厚重信实。刚健勇直。柔顺慈惠。沈潜通达。高明正大。劲介决断。温良疏畅。厚重信实。而气质尽变化矣。学之目虽多端。其大略。不过曰立志曰居敬曰致知曰力行数者而已。今摭圣贤之言而溯之。颜渊之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道性善而必称尧舜以实之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程夫子又曰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盖圣人与众人。虽其气质不同。其本性则一也。苟能加学问之功。以变其气质。则何患圣人之不及。只为我之不肯学耳。故初学者其立志。须要远大。勿以苟污卑贱为自趍。须要诚笃。勿以因循颓惰为自安。其起头立得果如是。则后面许多节目。皆可以次第循至。而虽从心地位。亦可以造到矣。若中间有迟回等待。或夺于外物。或安于小成。或有厌烦退转底意。岂所谓立志耶。此是初学劈初头最紧要处。于此若未之能焉。更做得甚事。此其立志之大要也。其持敬也奈何。程夫子曰主一无适。又曰整齐严肃。谢氏曰常惺惺。尹氏曰其心收敛。不容一物。盖三先生之说。虽若不同。然朱夫子又明之曰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若从一方入。至此则三方入处皆在其中。学者苟能从事于斯。提掇此心。常自警策。惕然若鬼神父师之临。悚然若深渊薄冰之处。未发之前。知觉不昧。朱子曰程子所谓才思即是已发一句。能发明子思言外之意。盖言不待喜怒哀乐之发。但有所思。即是已发。又曰未发之时。但未有喜怒哀乐之偏。若目之有见。耳之有闻。则愈当精明而不可乱。又曰程子所谓静中有物者。只是知觉便是。问伊川却云才说知觉便是动。曰此恐伊川说得太过。今不曾着于事。但有知觉在。何妨其为静时。不成静坐。便只是瞌睡。曰知觉虽是动。而喜怒哀乐。却未发否。曰是。又曰若必以未有见闻为未发处。则只是一种神识昏昧底人。睡未足时。被人惊觉。顷刻之间。不识四到时节。有此气象。圣贤之心。湛然渊静。聪明洞澈。决不如此。○潜室陈氏曰才着工夫。便是已发了。盖虽是未发之初。体已含万用在此。不比禅家空如寂如。所以惺惺主人。常在冥漠中照管。○问不知无事时。如何戒谨恐惧。若只管如此。恐执持太过。若不如此。又恐都忘了。朱子曰有甚矜持。只不要昏了他。便是戒惧。已发之后品节不差。问涵养于未发之初。令不善之端旋消则易为力。若发以后则难制。朱子曰圣贤正要就发处制。惟子思说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孔孟教人。多从发处说。未发时只当涵养。不成发后便都不管。○新安陈氏曰几动之初。天理人欲。由此而分。此处加谨则人欲将萌动。便从而遏绝之矣。一动一静而交致其功。随时随处而不失毫厘。则大本清明。私念退听。自不容于昏且乱矣。如是则自然无适。自然整齐严肃。自然常惺惺。自然其心收敛。三先生说果皆在其中。而学问之基本田地。于是焉立矣。由是而致知则心与理相涵而可无顽冥之患矣。由是而力行则身与事相安而无复扞格之病矣。此小学所以为涵养本原之计者已熟矣。而至于圣人地位。亦放下不得者也。然则敬之一字。岂非圣学始终之要耶。此其持敬之大要也。其致知也奈何。窃观朱夫子于或问中明之。曰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无所不尽。而又益推其类以通之。至于一日脱然贯通焉。则于天下之物。皆有以究其义理精微之所极。而吾之聪明睿知。亦皆有以极其心之本体而无不尽矣。又尝曰天下之理。逼塞满前。耳之所闻。目之所见。无非物也。若之何而竆之哉。须当察之于心。使此心之理既明。然后于物之所在。从而察之则不至于泛滥矣。程夫子曰致知之要。当知至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万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又曰竆理者。非谓必尽竆天下之理。又非谓止竆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脱然有悟处。学者苟能依程朱所视之训。学之博问之审思之慎辨之明。自吾性情彝伦之近。以至天地万物之多。自易而及难。先切而后泛。或沉潜反复于宴闲读书之时。或玩索体认于日用酬酢之际。今日而格一物。明日而格一物。如此积真之多。历时之久。则孟子所谓左右逢原。程子所谓一原无间者。果见其真个如此而不谬于当然之实。不惑于已然之故。善可择中可执矣。此致知之大要也。至于力行则夫子所谓忠信笃敬。孟子所谓仁义之实。董子所谓不计其功不谋其利。大易损益之大象。坤卦六二之文言备矣。而子思说致中。周子说主静而程子又明之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学者果能遵是而勿失。随时随处。不少放下。念念提撕。件件兢业。审几察有而务勉于诚正。勿狃偏辟而从事于修齐。食息酬酢而涵泳乎义理。造次颠沛而一遵乎礼法。今日如是。明日如是。至于用力之久。岁月之多。则众欲消融。万理明尽。中和位育之功可致。天人合一之妙斯得。而向所谓变质而复于正者尽矣。随事而各当理者得矣。盖不离乎日用平常之中。而人之为人道者。于斯尽矣。于是乎人斯为人而始免于禽兽之归。克配乎天地之德矣。此力行之大要也。大抵四件工夫。不容阙一。而立志居敬。本领根基也。致知力行。田地事功也。立其本领根基者。将以致其田地事功也。如是则四者之中。致知力行为尤大。致知者所以明万理于心也。力行者所以复万善于身也。明万理于心者。将以复万善于身也。如是则二者之中。力行为尤重也。抑又闻之。致知力行。又不是截然而各为终始也。如车之两轮。阙一则不行。如人之两脚。相须而互用。致知之中也有力行工夫。力行之中不废致知工夫。故程夫子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朱夫子曰若躬行上未有工夫。亦无竆理处。岂不信欤。然而工夫之序。必以知为先。以行为后。若将致知了后。方以行之者何也。是则于朱夫子答吴晦叔书尽矣。其书曰大学之书。虽以格物致知为用力之始。然非谓初不涵养践履而直从事于此也。又非谓物未格知未至则意可以不诚。心可以不正。身可以不修。家可以不齐。但以为必知之至然后。所以治人治己者。始有以尽其道耳。若曰必俟知至而后可行。则夫事亲从兄承上接下。乃人生之所不能一日废者。岂可谓吾知未至而暂辍。以俟其至而后行哉。此又学者之所当深省也。知行之外。复有始终本末体用之名者何也。自始至终而功力相因。则不得无始终之名。此本彼末而彼己相对则不得无本末之名。立体行用而源流不同则不得无体用之名。如是则始终者只是就成始成终之先后而立言。本末者只是就成己成物之先后而立言。体用者只是就此立彼行之先后而立言。岂尝知行之外。有别件工夫欤。只是就知行上实下工夫。则这个条目。无不兼摄也。非特此也。举知行而言之。亦多头緖。如书言精一。庸言择执。孔子言博约。孟子言智圣。其说固不一。然其实却亦只是一理而异其言者也。若就一处着力。则馀者皆举矣。亦不必一一而就下工夫也。故朱夫子曰圣贤之道如一室。虽门户不同。一处行来都入得。吁圣贤岂欺余哉。

当初元无一物。只有此理。才有此理。便有此气。故以理气为首焉。既有理气矣。则阴阳五行大备而为生物之本也。故二五次之。阴阳五行大备则天地辟而万物生。造化行而游气纷。故天地万物次之。天地间有生之物。孰不具斯理。而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心具万理而该万化。故心该万化次之。欲充此心之量。当竆物理而尽人事。故人事物理次之。其竆尽之要。孰如学问之功。故以为学用力而终焉。以太极图证之。首图即无极而太极而不离于器者也。二图即阳动阴静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者。亦在其中。三图即真精妙合而化生万物者也。四图即五性感动而善恶分焉者也。五图即万事出焉者也。六图即君子修之者也。以易理究之。首图即太极之未判而形器已具者也。二图即自一而二。自二而四。以至于六十四之其势不能自已者也。三图即易之变化而成象成形者也。四图即易之具于心者也。五图即易之广大即物而理存者也。六图即人之体斯易者也。然凡六图摠而括之则又不过道之一字何者。首图道之原也。二图道之流行者也。三图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也。四图道之具于心者也。五图道之广大而散在事物者也。六图人之尽斯道者也。故摠名之曰道学六图。然则其学之也如何。由上五图而求端。以定其䂓模。由下一图而用力。以尽其节目。自卑而升高。由近而及远。复溯极于本原而后已。则所以下学而上达者。于斯尽矣。其用力之序。亦未尝不在也。

峤南邹鲁乡。余愿一游。得见道学之士。壬子秋。始逾岭。自海底寻三溪。入陶山过河洄。所过诸君子。雅饬淳谨。不失先贤典刑。可敬也。最后金学士煕稷氏。袖视槐潭处士所著道学六图。一曰理气浑融。二曰二五分合。三曰万物造化。四曰心该万化。五曰人事物理。六曰为学用力。天地理数。剖析无馀。圣学工夫。蕴奥毕著。处士以前无此文字。处士以后亦无此文字。呜呼。千岁在前。百世在后。如处士从当俎豆以享之。莫言后世无子云也。处士姓裴名相说字君弼。兴海人。槐潭其号也。家素寒。天才卓绝。于书无不通。谦恭自持。人不知所蕴。亲党化之。不敢为非。英宗庚辰生。今上己酉短命死。年三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处士既闻道。死亦可。所可恨者。余晩逾岭。未得亲闻緖论。处士所著有四书要语,书计锁录等书数十编。道学六图其一也。

癸丑三月吉日。阳川许晩书于竹溪。

於乎。此道学六图者。故槐潭处士裴君相说所著也。君生僻陋之乡。有绝异之资。无见闻传袭之事。而潜心典训。早自得师。才逾弱冠。已作道学六图。上自天命源流。下洎物理人事之始终。靡不排列铺叙。以为为学用力之田地。其䂓模广矣。意趣高矣。使假之以年寿。以充其所期。则其进不可量也。不幸年三十而夭。惜哉。余始见君于舅氏素庵公门下。其后又访君于槐潭上。契许不凡。君殁后吾党诸君子重哀其有才无命。各为文以发挥之。而余以地远文拙。有志未能。今君之子显斗。不远数百里。抱此图来示。愿有以订正而阐述之。余既非其人。近又病昏。不堪笔硏之役。无以副远来之意。然余意君负高才绝识。立志甚早。而不能大成于终。以此图观之。早岁所立已如此。譬如大匠营立千门万户。其基址已完。材具亦美。而或少磨砻炼削之功。苟使稍加数年。庶几无未尽之恨。况其进于老成耶。此其所以为真可惜也。虽然拙匠代斲。不惟无益。而反致疵颣未可知。莫如宝而传之。使百世之下。知吾党秀而不实者有此等人。莫不为之想慕叹惜。于以兴起其及时勉励之心。则其有补于学者进修之道。顾不大矣哉。余既有负于君。略书所感于卷末以归之。

戊辰端阳节。情契宜宁南汉朝稿。

胜庵吾宗长。往年峤南游。归言邹鲁乡。济济贤士流。槐潭裴处士。天资古罕俦。不幸短命死。残编箱箧留。闻之心如失。千里远回头。其人嗟已矣。其书见何由。乃城金学士煕洺自言同里旧。蒐取若干篇。意欲传之寿。泮水之西畔。见我出诸袖。盥手而开卷。六图万化囿。先天后天数。无极太极妙。屈伸往来地。玄玄见其窍。不惟止于斯。学海孤帆舣。波涵今退溪。源溯古洙水。心性理气说。发明蕴奥旨。穷理而致知。造诣能于此。君子贵通明。通明之子是。士有旷世感。千岁犹朝暮。况吾生幷时。如何不倾慕。所嗟九原深。幽显各殊路。叹息中夜起。岭月照庭树。南纪问归楫。欲哭青山墓。

化翁将汝弄如丸。掷在邹乡鲁邑间。图说才成翻夺去。寒潭月落一轮团。

丁巳腊月吉日。孔碞许源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