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068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六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六十八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六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六十八卷目录

 蒲部汇考

  菖蒲图一

  菖蒲图二

  菖蒲图三

  香蒲图

  蒲笋图

  诗经陈风泽陂 小雅斯干 大雅韩奕

  周礼天官醢人 夏官职方氏

  尔雅释草

  春秋纬运斗枢

  山海经东山经

  吕氏春秋菖蒲

  应劭风俗通菖蒲花

  嵇含南方草木状菖蒲

  贾思勰齐民要术蒲葅

  毛诗陆疏广要有蒲与荷 唯笋及蒲

  陆佃埤雅

  罗愿尔雅翼

  林洪山家清供神仙富贵饼

  格物总论菖蒲花 蒲草

  艺花谱养石上蒲法

  王世懋花疏菖蒲

  王世懋瓜蔬疏蒲笋

  王圻三才图会菖蒲 石菖蒲 蒲黄

  王象晋群芳谱菖蒲 养盆蒲法

  徐光启农政全书菖蒲考

  本草纲目菖蒲 白昌 香蒲蒲黄 蒲萼

  高濂遵生八笺蒲花褥 蒲墩 蒲石盆 菖蒲饼 菖蒲酒

  闽书石菖蒲

 蒲部艺文一

  石菖蒲颂         梁江淹

  石菖蒲赞         宋苏轼

  石菖蒲赋          张耒

  石菖蒲赋          王炎

  昌阳传           阙名

  菖蒲颂          僧道潜

 蒲部艺文二

  拔蒲二首       晋阙名

  蒲生行          齐谢朓

  咏蒲            前人

  赋得蒲生我池中      梁元帝

  采石上菖蒲         江淹

  鲁东门观刈蒲一首     唐李白

  嵩山采菖蒲者        前人

  青青水中蒲         韩愈

  寄菖蒲           张籍

  芳荪           李德裕

  咏蒲            徐夤

  种蒲           陆龟蒙

  菖蒲           宋姜夔

  蒲叶           王安石

  石菖蒲           曾几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      苏轼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前人

  梦中反古菖蒲        苏辙

  石盆种菖蒲忽开八九花或言此花寿祥也遂

  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前人

  客有遗予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

  蒲作此诗乞之        秦观

  石菖蒲          王十朋

  菖蒲二首        陆游

  菖蒲            前人

  寄谢刘彦集菖蒲之贶二首 朱熹

  谢吴公济菖蒲        前人

  次韵菖蒲          方岳

  菖蒲           吴菊潭

  石菖蒲           许棐

  菖蒲           裘万顷

  观蒲           徐似道

  菖蒲歌          谢枋得

  戏乞石菖蒲        僧如璧

  乞石菖蒲          前人

  石菖蒲          元刘诜

  咏蒲           明薛蕙

  菖蒲           戚龙渊

 蒲部选句

 蒲部纪事

 蒲部杂录

 蒲部外编 莫部汇考

  诗经魏风汾沮洳

  毛诗陆疏广要言采其莫

草木典第六十八卷

蒲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蒲。诗经     莞。诗经

昌本。周礼    深蒲:周礼

苻蓠。尔雅    菖蒲:运斗枢

《荃》。尔雅翼    荪:尔雅翼

《尧韭》:农政全书  昌阳。农政全书

《兰荪》:农政全书  溪荪:农政全书

香蒲:农政全书  甘蒲。农政全书

水剑草。群芳谱  泥蒲。群芳谱

水蒲:群芳谱   石菖蒲。群芳谱

《钱蒲》:群芳谱   白昌:别录

水:昌蒲。别录   水宿:别录

茎蒲。别录    昌歜。纲目

醮石:吴普    《蒚》。蒲中茎

蒲黄。花上黄粉  蒲蒻:初生蒲

蒲笋、        蒲儿根

蒲萼。黄中滓

菖蒲图一

菖蒲图一

菖蒲图二

编辑

戎州菖蒲

戎州菖蒲

菖蒲图三

编辑

蒲笋图

蒲笋图

衡州菖蒲

衡州菖蒲

香蒲图

香蒲图

{{{2}}}

{{{2}}}

《诗经》

编辑

陈风泽陂

编辑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朱注蒲水草可为席者。大全《说文》曰:“蒲,似莞而褊,有脊,滑柔而性温。”

小雅斯干

编辑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莞,小蒲之席也。莞草丛生水中,茎圆。江南以为席,形似小蒲,而实非也。《释草》云:“莞,苻蓠。”某氏曰:“《本草》云:‘白蒲,一名苻蓠,楚谓之莞蒲’。”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今江东谓之苻蓠,西方一名蒲,用为席。”言小蒲者,以莞蒲一草之名,而司几筵有莞筵,蒲筵则有大小,为席精粗,故得为两种席也。知莞用小蒲者,以司几筵设席,皆粗者在下,美者在上。其职云:“诸侯祭祀之席,蒲筵缋纯,加”莞,席纷纯,以莞加蒲,明莞细而用小蒲,故知莞,小蒲之席也。

大雅韩奕

编辑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蒲,蒲蒻也。深蒲也。正义深蒲谓蒲蒻入水深。醢人注云:“深蒲,蒲始生水中”是也。陆玑《疏》云:“蒲始生,取其心中入地蒻,大如匕柄,正白,生啖之,甘脆,鬻而以苦酒浸之,如食笋法。”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 臡。”

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言“昌本”,本,根也。昌蒲根为虀。

加豆之实,“芹菹兔醢,深蒲醓醢。”

郑司农云:“深蒲,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或曰:深蒲,桑耳。”元谓:深蒲,蒲始生水中子。郑司农云:“深蒲,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者,史游《急就章》云:“蒲蒻,蔺席。”蒲蒻只堪为席,不可为菹,故后郑不从。云“或曰,深蒲,桑耳”者,既名为蒲,何得更为桑耳?故后郑亦不从。元谓深蒲,蒲始生水中子者,此后郑以时事而知破先郑也。

《夏官》

编辑

《职方氏》“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正东曰青州,其利蒲 鱼。”

河东曰“兖州”,其利蒲、鱼。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

莞,苻蓠。其上“蒚。”音翮

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台首也。今江东谓之“苻蓠。”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某氏曰:《本草》云:“白蒲,一名苻蓠,楚谓之莞蒲,其上台别名蒚。”

《蘱》。音类《薡》。音鼎《蕫》。音董

似蒲而细。蘱一名《薡蕫》,状似蒲而细,可为𪨗,亦可为绹,以为索。

请帮助识别此字。音卑《鼠莞》。

亦莞属也。纤细似龙须,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莞属也。《说文》云:“莞草可以为席。”此请帮助识别此字。一名“鼠莞。”纤细似龙须,亦可以为席。蜀中出者好。

《春秋纬》

编辑

《运斗枢》

编辑

“玉衡星散为菖蒲。”远《雅》《颂》,著倡优,则玉衡不明,菖蒲 冠环。

《山海经》

编辑

《东山经》

编辑

《孟子》:“之山,其草多菌蒲。”

《吕氏春秋》

编辑

菖蒲

编辑

“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乃耕。”菖者,百草之先生者 也,于是始耕。

《应劭风俗通》

编辑

菖蒲花

编辑

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长年。

《嵇含南方草木状》

编辑

菖蒲

编辑

菖蒲,番禺东有涧,涧中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 采服仙去,但留玉舄焉。

《贾思勰齐民要术》

编辑

蒲菹

编辑

《诗义疏》曰:“蒲,深蒲也。《周礼》以为菹”,谓蒲始生,取其中 心入地者,蒻大如匕柄,正白,生啖之,甘脆。又煮以苦 酒浸之,如食笋法,大美。今吴人以为菹,又以为酢。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陈风

编辑

有蒲与荷

蒲始生,取其中心入地者名蒻,大如匕柄,正白,生啖之,甘脆鬻,而以苦酒浸之,如食笋法。

蒲。《尔雅》云:“莞,苻蓠,其上蒚。” 郭注云:“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台首也,江东谓之苻蓠。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 郑注云:“即蒲也。西人呼为莞蒲,谓其首为台,江东谓之苻蓠,其上台茎,别名蒚。” 《说文》云:“水草,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厓,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周礼·醢人》:“深蒲醓醢。” 郑司农云:“深蒲,蒲蒻入水深,故云深蒲。” 《诗缉》云:“斯干下莞。” 笺云:小蒲则莞精蒲麤。

《大雅》

编辑

唯笋及蒲

编辑

蒲笺云:“深蒲也。” 传云:“蒲,蒻也。” 《周礼·醢人》:“深蒲醓醢。” 郑司农云:“深蒲,蒲蒻入水深。” 郑元云:“深蒲,蒲始生水中子。”

《陆佃埤雅》

编辑

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崖,柔滑而温,可以 为席。故《礼》:“男执蒲璧。”言有安人之道也。《诗》曰:“扬之水, 不流束蒲。”言激扬之水,宜能浮泛,而蒲又轻扬善泛, 今反不流如此,则以水力更微而不胜故也。《列子》曰: “虚则梦扬,实则梦溺。”扬,溺之反也。说者以为上章言 薪言楚,则蒲亦木名,不宜为草,误矣。夫刍亦草也,而 《绸缪》之诗乃曰“束薪”束刍、束楚,则岂以言木故妨草 哉?《鱼藻》曰:“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盖鱼游者也。据于藻,依于蒲,乐于藻,安于蒲,故王者 俯身以顺万物,而鱼之所乐,王亦乐焉;鱼之所安,王 亦安焉。《笔谈》云:“或曰礼图尊彝皆木为之,未闻用铜 者。”此亦未可质。如今人得古铜尊者极多,安得言无 如《礼图》?瓮以瓦为之,《左传》有“瑶瓮”,律以竹为之,晋时 舜祠下乃发得玉律,此亦无常法。如蒲、谷璧,《礼图》悉 作草稼之象。今人发古冢,得“蒲璧”,乃刻文蓬蓬如蒲 花敷时,谷璧如粟粒尔,则《礼图》亦未可为据。

《罗愿尔雅翼》

编辑

荃,菖蒲也,或读若孙音,又一名荪。《春秋运斗枢》曰:“玉 衡星散为昌蒲。远《雅》《颂》,著倡优,则玉衡不明,昌蒲冠 环。”《孝经援神契》曰:“昌蒲益聪,生水中,叶长数尺而上 锐,中有脊如剑。其花九节者,食之仙。”其本芳辛,每以 一握为限,一握则四寸。切之为葅,谓之昌歜,或谓之 昌本,以实朝事之豆。文王好食之豆,以昌本为首。鲁 僖公时,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而周 公以为荐五味也。此盖朝事之常,故《郊特牲》云:常豆 之葅,水草之和气也。又可以饵鱼,故《庄子》称荃者,所 以在鱼,得鱼而忘荃,或以此当之。《楚词》言香草,皆以 喻群臣,唯言荪者喻君,盖荪于药性为君也。其曰“数 惟荪之多怒曰荪。佯聋而不闻”,曰“夫人自有兮美子, 荪何以兮愁苦。”盖荪能辅性,治气逆则怒非所宜,能 益聪则聋非所应。又治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者,可 作浴汤,则其主人之美子宜也。少司命君也。又主人 之子孙,有荪之义焉。荪从孙,亦主子孙之义也。

《林洪山家清供》

编辑

神仙富贵饼

编辑

煮木菖蒲,暴为末,每一斤用蒸山药末三斤,炼蜜水 调,入面作饼,暴干,候客至,蒸食作条,亦可羹。《章简公 诗》云:“水荐神仙饼,菖蒲富贵花。”

《格物总论》

编辑

菖蒲花

编辑

水中丛生,根长四、五尺,多节,叶长如剑样。二月结花, 花黄,长二、三寸,粟穗相似,但小耳。

蒲草

编辑

丛生,多种于田间,茎长者可六七尺,三脊,无叶如薤。 “二三月生苗,八、九月收,可为席。”

《艺花谱》

编辑

养石上蒲法

编辑

芒种时,种以拳石,奇峰清漪,翠叶蒙茸,亦几案间雅 翫也。石须上水者为良,根宜蓄水,而叶不宜近水,以 木板刻穴,架置宽水瓮中,停阴所则叶向上。若室内 即向见明处长,当更移转置之。武康石浮松极易取 眼,最好扎根,一栽便活。然此等石甚贱,不足为奇品, 惟昆山巧石为上。第新得深赤色者,火性未绝,不堪 栽种。必用酸米泔水浸月馀,置庭中日晒雨淋,经年 后其色纯白,然后种之。篾片抵实深水盛养一月后 便扎根,比之武康诸石者,细而且短。羊肚石为次,其 性最咸,往往不能过冬,新得者枯渴,亦须浸养期年, 使其咸渴尽解,然后种之,庶可久耳。凡石上菖蒲,不 可时刻缺水,尤宜洗根,浇以雨水,勿见风烟,夜移见 露,日出即收。如患叶黄,壅以鼠粪,或蝙蝠粪,用水洒 之。若欲其直,以绵裹著头,每朝捋之亦可。若种炭上, 炭必有皮者佳。

《菖蒲梅雨》种石上,则盛而细,用土则麤

《王世懋花疏》

编辑

菖蒲

编辑

菖蒲以九节为贵,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本性极 爱阴,清明后则剪之,冬则以缸覆之,不惟明目,兼助 幽人之致。余尝过武当山青羊涧,见幽胜处,辄生泉 石上,真有仙气,宜多蓄之。

《王世懋瓜蔬疏》

编辑

蒲笋

编辑

蒲笋、芦笋皆佳味,而蒲笋尤佳,吾地人乃不知取食 耳。然种蒲者多间取之,苦不成笋,岂其种别耶?

《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菖蒲

编辑

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而池州、 戎州者佳。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 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 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 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 虚软曝乾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 人多植于干燥砂石中,腊月移之,尤易活。一名“昌阳。” 味辛温。久风湿痹用

石菖蒲

编辑

菖蒲,种于石者,呼为石菖蒲,然瓦砾磁器内俱可栽, 宜多蓄黄梅水灌之。其法,春挦夏剪,秋露冬藏。挦者, 春分后挦去其黄叶梢也。剪者,四月十四日著根,剪 去旧叶,方出而细也。露者,秋得露而葱蒨也。“藏”者,霜 降后以缸覆在地上,不可容鼠入也。

蒲黄

编辑

蒲黄,生河东池泽。香蒲,蒲黄苗也,生南海池泽,今处 处有之,而秦州者良。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 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 谓“蒲槌花黄”,即花中蕊屑也。细若金粉,当其欲开时, 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食货卖,甚益小 儿。医家又取其粉下筛后,有赤滓,谓之“蒲萼。”入药以 涩肠已泄殊胜。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 便。止血消瘀血。

《王象晋群芳谱》

编辑

菖蒲

编辑

一名“昌阳”,一名“昌歜”,一名“尧韭”,一名荪,一名“水剑草。” 有数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蒲也,名 “白菖”;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蒲也,名“溪 荪”,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馀者,石 菖蒲也,养以沙石,愈翦愈细,高四五寸,叶茸如韭者, 亦石菖蒲也。又有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置之几案, 用供清赏者,钱蒲也。服食入药,石蒲为上,馀皆不堪。 此草新旧相代,冬夏长青。《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 寸二十节。”《本草》载:“石菖蒲一寸九节者良。”味辛温,无 毒,开心补五藏,明耳目。久服可以乌须发,轻身延年。 经曰:“菖蒲九节,仙家所珍。”《孝经援神契》曰:“菖蒲益聪。 生石碛者,祁寒盛暑,凝之以层冰,暴之以烈日,众卉 枯瘁,方且郁然丛茂,是宜服之却老。若生下湿之地, 暑则根虚,秋则叶萎,与蒲柳何异,乌得益人哉?”种类 有虎须蒲,灯前置一盆,可收灯,烟不薰眼。泉州者不 可多备,苏州者种类极麤。盖菖蒲本性见土则麤,见 石则细。苏州多植土中,但取其易活耳。法当于四月 初旬,收缉几许,不论麤细,用竹剪净,剪坚瓦敲屑,筛 去麤头,淘去细垢,密密种实,深水蓄之,不令见日,半 月后长成麤叶,修去。秋初再剪一番,斯渐纤细。至年 深月久,盘根错节,无尘埃油腻相染,无日色相干,则 自然稠密,自然细短。或曰:“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 根叶,无逾此时,宜积梅水渐滋养之。”又有龙钱蒲,此 种盘旋可爱,且变化无穷,缺水亦活。夏初取横云山 沙土,拣去大块,以淘净麤者先盛半盆,取其泄水,细 者盖面与盆口相平,大窠一可分十,小窠一可分二 三,取圆满而差大者作主,馀则视盆大小,旋绕朋植, 大率第一回不过五窠六窠,二回倍一,三回倍二,斯 齐整可观。经雨后,其根大露,以沙再壅之,“只须置阴 处,朝夕微微洒水,自然荣茂,不必盛水养之,一月后 便成美观,一年后盆无馀地,二年尽可分植矣。”藏法 与虎须蒲略同。此外又有香苗、剑脊、金钱、牛顶台蒲, 皆品之佳者。尝谓化工造物,种种殊途,靡不藉阳春 而发育,赖地脉以化生,乘景序之推移,而荣枯递变, 均未足拟卓然自立之君子也。乃若石菖蒲之为物, 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 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 清趣潇洒,乌可以常品目之哉。他如水蒲虽可供葅, 香蒲虽可采黄,均无当于服食,视石蒲不啻径庭矣。

养盆蒲法

编辑

“种以清泉洁石,壅以积年沟中瓦末,则叶细。畏热手 抚摩及酒气腥味油腻尘垢污染,若见日及霜雪烟 火皆蕤,喜雨露,遂挟而骄,夜息至天明,叶端有缀珠, 宜作绵卷小杖挹去,则叶杪不黄。”爱涤根,若留以泥土,则肥而麤,须常易去水滓。取清者,续以新水养之, 久则细短,油然葱蒨。水用天雨,严冬经冻,则根浮萎 腐。九月移置房中,不可缺水。十一月宜去水,藏于无 风寒密室中,常墐其户,遇天日暖,少用水浇,或以小 缸合之,则气水洋溢,足以滋生,不然便枯死。菖蒲极 畏春风,春末始开,置无风处,谷雨后则无患矣。《语》云: “春迟出,春分出室,且莫见雨。夏不惜,可剪三次。”秋水 深,以天落水养之。冬藏密,十月后以“缸合密。”又云:“添 水不换水,添水使其润泽,换水伤其元气。见天不见 日,见天挹雨露,见日恐麤黄。宜剪不宜分,频剪则短 细,频分则麤稀。浸根不浸叶,浸根则滋生,浸叶则溃 烂。”又云:“春初宜早除黄叶,夏日长宜满灌浆,秋季更 宜沾重露,冬宜暖室避风霜。”又云:“春分最忌摧花雨, 夏畏凉浆热似汤,秋”畏水痕生垢腻,严冬止畏见风 霜。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菖蒲考

编辑

一名“尧韭”,一名“昌阳。”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戎卫》、 衡州,并嵩岳石碛上,今池泽处处有之。叶似蒲而匾, 有脊,一如剑刃。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请帮助识别此字。大根傍 引三四,小根一寸九节者良。节尤密者佳。亦有十二 节者,露根者不可用。又一种名“兰荪”,又谓“溪荪”,根形 气色极似石上菖蒲,叶正如蒲,无脊,俗谓“菖蒲。”生于 水次,失水则枯。

救饥

采根肥大,节稀水浸,去邪味,制造作果食之。

元扈先生曰:“难食。”

《本草纲目》

编辑

菖蒲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又《吕氏 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 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典术》云:“尧时 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 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集解

《别录》曰:“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 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陶弘景曰:“上洛郡,蜀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 有,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不 堪服食。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四月、五月亦作小 釐花也。东间溪泽又有名溪荪者,根形气色,极似石 上菖蒲,而叶正如蒲,无脊。俗人多呼此为石上菖蒲” 者,谬矣。此止主欬逆,断蚤虱,不入服食用。《诗》咏多云 “兰荪芷”,谓此也。

《大明》曰:“菖蒲,石涧所生,坚小,一寸九节者上。出宣州。 二月、八月采。”

苏颂曰:“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 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今以五月五 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旁引三、四 根,旁根节尤密,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曝 乾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 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黔、蜀蛮人常将” 随行,以治卒患心痛。其生蛮谷中者尤佳。人家移种 者亦堪用,但干后辛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皆 《医方》所用石菖蒲也。又有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不 堪入药。今药肆所货,多以二种相杂,尤难辨也。 陈承曰:“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 须络石,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 药极佳。二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 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用石菖蒲,必此类也。其池 泽所生,肥大节疏粗慢,恐不可入药,唯可作果盘,气 味不烈而和淡尔。

李时珍曰:“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 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 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 节高尺馀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 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 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矣。” 服食入药,须用二种石菖蒲,馀皆不堪。此草新旧相 代,四时常青。《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节。”《抱 朴子》言:“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尤善。”苏颂言:“无花 实。”然今菖蒲二三月间抽茎开细黄花成穗。而昔人 言菖蒲难得见花,非无花也。应劭《风俗通》云:“菖蒲放 花,人得食之长年。”是矣。

根修治

《雷敩》曰:“凡使,勿用泥菖、夏菖二件。如竹根鞭,形黑,气 秽味腥,惟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一寸九节 者是真也。采得以铜刀刮去黄黑硬节皮一重,以嫩 桑枝条相拌,蒸熟,暴干,锉用。”

李时珍曰:“服食须如上法制,若常用,但去毛微炒耳。”

气味

辛温无毒。

甄权曰:“苦、辛,平。”

徐之才曰:“秦皮、秦艽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大明》曰:“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主治

《本经》曰:“风寒湿痹,欬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 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 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别录》曰:“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 可作浴汤。”

甄权曰:“治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诸虫,恶疮疥瘙。” 大明曰:“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除 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及耳痛者。作末,炒,乘热裹 罯,甚验。” 王好古曰:“心积伏梁。”

李时珍曰:“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 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发明

苏颂曰:“古方有单服菖蒲法。蜀人治心腹冷气搊痛 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亦将随行。卒 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下亦效。”

李时珍曰: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 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高帝御制碑中载之。 菖蒲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厥阴之药。心气不足者 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道藏经》 有《菖蒲传》一卷,其语粗陋,今略节其要云:菖蒲者,水 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其法:采紧小似鱼鳞者一 “斤,以水及米泔浸各一宿,刮去皮,切暴干,捣筛,以糯 米粥和匀,更入热蜜搜和,丸如梧子大,稀葛袋盛,置 当风处令干。”每旦酒饮任下三十丸,临卧更服三十 丸,服至一月消食,二月痰除。服至五年,骨髓充,颜色 泽,白发黑落,齿更生。其药以五德配五行,叶青,花赤, 节白,心黄,根黑。能治一切诸风,手足顽痹,瘫缓不遂, 五劳七伤,填血补脑,坚骨髓,长精神,润五脏,裨六腑, 开胃口,和血脉,益口齿,明耳目,泽皮肤,去寒热,除三 尸九虫,天行时疾,瘴疫,瘦病,泻痢,痔漏,妇人带下,产 后血晕,并以酒服。河内叶敬母中风,服之一年而百 病愈。寇天师服之得道,至今庙前犹生菖蒲,郑鱼、曾 原等皆以服此得道也。又按葛洪《抱朴子》云:“韩众服 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冬袒不寒,日记万言。商丘子 不娶,惟食菖蒲根,不饥不老,不知所终。”《神仙传》云:“咸 阳王典食菖蒲,得长生。安期生采一寸九节菖蒲,服 仙去。”又按《臞仙神隐书》云:“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 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或置星露之下,至旦取 叶尖”露水洗目,大能明视,久则白昼见星,端午日以 服酒尤妙。苏东坡云:“凡草生石上,必须微土以附其 根,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 不枯,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 其延年终身之功,既非昌阳可比,至于忍寒淡泊,不 待泥土而生,又岂昌阳所能仿佛哉?

杨士瀛曰:“下痢禁口,虽是脾虚,亦热气闭隔心胸所 致。俗用木香失之温,用山药失之闭。惟参苓白术散 加石菖蒲,粳米饮调下。或用参、苓、石莲肉,少入菖蒲 服,胸次一开,自然思食。”

叶主治

李时珍曰:“洗疥大风疮。”

附方

《服食法》: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百日,为末, 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耳目聪明,益智不忘。千金 方

健忘益智。七月七日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匕,饮酒 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忌铁器。千金方 “《三十六》风有不治者,服之悉效。”菖蒲,薄切,日干三斤, 盛以绢袋,元水一斛,即清酒也,悬浸之,密封一百日, 视之如菜绿色,以一斗熟黍米纳中,封十四日取出, 日饮。夏禹神仙经

癫痫风疾:“九节菖蒲不闻鸡犬声者,去毛,木臼捣末, 以黑豮猪心一个,批开,砂罐煮汤,调服三钱,每日一 服。”医学正传

尸厥魇死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目中如微 语声,股间煖者是也。魇死之病,卧忽不寤,勿以火照, 但痛啮其踵及足拇指甲际,唾其面即甦,仍以菖蒲 末吹鼻中,桂末纳舌下,并以菖蒲根汁灌之。肘后方 卒中客忤:菖蒲根捣汁含之,立止。肘后方

除一切恶,端午日切菖蒲渍酒饮之,或加雄黄少许。 洞天保生录

喉痹肿痛: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 总录

霍乱胀满:生菖蒲锉四两,水和捣汁,分温四服。圣惠方 诸积鼓胀,食积、气积、血积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蝥 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去斑蝥不用,以布袋盛,拽去蝥末,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白汤下。治 肿胀尤妙。或入香附末二钱。奇效方

肺损吐血: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 下,一日一服。圣济总录

解一切毒:“石菖蒲、白矾等分为末,新汲水下。”事林广记 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 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妇人方

《胎动》半产。卒动不安。或腰痛。胎转抢心。下血不止。或 日月未足而欲产。并以菖蒲根捣汁一二升服之。千金 方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菖蒲一两半,酒二盏,煎取一盏, 去渣,分三服,食前温服。千金方

耳卒聋闭: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心,同捣作七丸, 绵裹一丸塞耳,日一换。一方不用巴豆,用萆麻仁。肘后 方

病后耳聋。生菖蒲汁滴之。圣惠方

蚤虱入耳:菖蒲末炒热,袋盛枕之即愈。圣济录 诸般赤眼,扳睛云翳:菖蒲擂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 日点之效。圣济录

眼脸挑鍼:独生菖蒲根,同盐研傅。寿域圣方

飞丝入目:石菖蒲捶碎,左目塞右鼻,右目塞左鼻,百 发百中。危氏得效方

头疮不瘥:菖蒲末油调傅之,日三夜二次。法天生意 痈疽发背:生菖蒲捣贴之。疮干者为末,水调涂之。孙用 和秘宝方

露岐便毒,生菖蒲根捣傅之。证治要诀

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方

白昌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 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古人以根为葅食,谓之昌本, 亦曰昌歜,文王好食之。其生溪涧者,名“溪荪。”

集解

《别录》曰:“白昌,十月采。”

陈藏器曰:“即今之溪荪”也。一名“昌阳。生水畔,人亦呼 为菖蒲,与石上菖蒲都别。根大而臭,色正白。”

苏颂曰:“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失水则枯。叶似 石昌,但中心无脊。其根干后,轻虚多滓,不堪入药。” 李时珍曰:“此有二种,一种根大而肥白节疏者,白昌 也,俗谓之泥菖蒲。一种根瘦而赤,节稍密者,溪荪也, 俗谓之水菖蒲。俱无剑脊溪荪,气味胜似白昌,并可 杀虫,不堪服食。”

气味

甘,无毒。

《别录》曰:“甘、辛,温。汁制雄黄、雌黄、砒石。”

主治

《别录》曰:“食诸虫。”

陶弘景曰:“主风湿欬逆,去虫,断蚤虱。”

《苏颂》曰:“研末油调,涂疥瘙。”

香蒲蒲黄释名

编辑

苏恭曰:“香蒲,即甘蒲,可作荐者。春初生,取白为葅,亦 堪蒸食。山南人谓之香蒲,以菖蒲为臭蒲也。蒲黄,即 此蒲之花也。”

集解

《别录》曰:“香蒲,生南海池泽。蒲黄,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之。”

苏颂曰:“香蒲,蒲黄苗也。处处有之,以秦州者为良。春 初生嫩叶,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取其中心,入地,白 蒻大如匕柄者,生啖之,甘脆。又以醋浸如食笋,大美。 《周礼》谓之蒲葅。今人罕有食之者。至夏抽梗于丛叶 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谓之蒲槌,亦曰蒲 萼花。”其蒲黄,即花中蕊屑也。细若金粉,当欲开时,便 取之,市廛,以蜜搜作果食货卖。

李时珍曰:蒲丛生水际,似莞而褊,有脊而柔。二、三月 生苗,采其嫩根,瀹过作鲊,一宿可食,亦可煠食、蒸食 及晒干磨粉作饼食。《诗》云:“其蓛伊何,惟笋及蒲”是矣。 八、九月收叶以为席,亦可作扇,软滑而温。

正误

陶弘景曰:“香蒲,方药不复用,人无采者,南海人亦不 复识。江南贡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庙缩酒。或云是 薰草,又云是燕麦。此蒲亦相类耳。”

苏恭曰:“陶氏所引菁茅,乃三脊茅也。香茅、燕麦、薰草, 野俗皆识,都非香蒲类也。”

气味

甘平无毒。

李时珍曰:“寒。”

主治

《本经》曰:“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 服轻身耐老。”

《甯原》曰:“去热燥,利小便。”

《汪颖》曰:“生啖,止消渴。”

《正要》曰:“补中益气,和血脉李时珍曰:“捣汁服。治妊妇劳热烦躁。胎动下血。”

蒲黄修治

《雷敩》曰:“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 及吐人。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 再焙干用之妙。

《大明》曰:“破血消肿者,生用之。补血止血者,须炒用。”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本经》曰:“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 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甄权曰:“治痢血鼻衄,吐血尿血,泻血,利水道,通经脉, 止女子崩中。”

《大明》曰:“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妇下血, 堕胎,血晕,血症,儿枕气痛,颠扑血闷,排脓,疮疖,游风 肿毒,下乳汁,止泄精。”

李时珍曰:“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发明

陶弘景曰:“蒲黄,即蒲釐花上黄粉也。甚疗血。《仙经》亦 用之。”

寇宗奭曰:“汴人初得,罗去滓,以水调为膏,擘为块。人 多食之,以解心脏虚热。小儿尤嗜之,过月则燥,色味 皆淡,须蜜水和。不可多食,令人自利,极能虚人。 李时珍曰:‘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 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 诸痛’。”详见禽部寒号虫下。按:许叔微《本事方》云:“有士 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一老叟教以蒲黄频掺, 比晓乃愈。”又《芝隐方》云:“宋度宗欲赏花,一夜忽舌肿 满口,蔡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而愈。”据此二 说,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盖舌乃心之外候,而 手厥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

蒲萼释名

编辑

蒲黄中筛出赤滓,名《蒲萼》也。

主治

《大明》曰:“炒用涩肠,止泻血、血痢妙。”

附方

妒乳乳痈,“蒲黄草根𢭏封之,并煎汁饮及食之。”昝殷产宝 方

热毒下痢:蒲根二两,粟米二合,水煎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舌胀满口》:方见上。

重舌生疮:“蒲黄末傅之,不过三上瘥。”千金方

肺热衄血:蒲黄、青黛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黛, 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汁调下。简便单方

吐血唾血:蒲黄末二两,每日温酒或冷水服三钱,妙。 简便济众方

老幼吐血:蒲黄末每服半钱,生地黄汁调下,量人加 减,或入发灰等分。圣济总录

小便出血:方同上。

小便转胞:以布包蒲黄裹腰肾,令头致地,数次取通。 肘后方

金疮出血闷绝:蒲黄半两,热酒灌下。危氏方

瘀血内漏:蒲黄末二两,每服方寸匕,水调下,服尽止。 肘后方

肠痔出血:蒲黄末方寸匕,水服之,日三服。肘后方 小儿奶痔:蒲黄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塞上方 脱肛不收:蒲黄和猪脂傅,日三五度。子母秘录 胎动欲产。日月未足者。蒲黄二钱。井华水服。集一方 产妇催生:蒲黄、地龙洗焙,陈橘皮等分为末,另收,临 时各炒一钱,新汲水调服,立产。此常亲用甚妙。唐慎微方 胞衣不下:蒲黄二钱,井水服之。集验方

产后下血,羸瘦迨死:蒲黄二两,水二升,煎八合,顿服。 产宝方

产后血瘀:蒲黄三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梅师方 《儿枕血瘕》:蒲黄三钱,米饮服。产宝方

产后烦闷:蒲黄方寸匕,东流水服,极良。产宝方 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 钱。塞上方

关节疼痛:蒲黄八两,熟附子一两,为末,每服一钱,凉 水下,日一。肘后方

阴下湿痒:蒲黄末傅,三四度瘥。千金方

聤耳出脓,蒲黄末掺之。圣惠方

口耳大衄:蒲黄、阿胶炙各半两,每用二钱,水一盏,生 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止乃已。 圣惠方

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方

《高濂遵生八笺》

编辑

蒲花褥

编辑

九月采蒲,略蒸,不然生虫。晒燥,取花如柳絮者为卧 褥或坐褥,皆用粗布作囊盛之装满,以杖鞭击令匀, 厚五六寸许,外以褥面套囊,虚软温煖,他物无比。春 时去褥面出囊,炕燥收起,岁岁可用

蒲墩

编辑

以蒲草为之,高一尺二寸,四面编织细密,且甚坚实。 内用木车坐板,以柱托顶,久坐不坏。蒲团大径三尺 者,席地快甚。吴中置者,精妙可用。

蒲石盆

编辑

书斋蒲石之供,夜则可收灯烟,晓取垂露润眼,此为 至清具也。须择美石,上种蒲草,得有旧石,种蒲年远, 青葱郁然者,妙绝。盛以官哥、均州定窑方圆盆中,养 以河水,天落水时,令出见天日夜受风露,则草石长 青。若置之书斋,尘积蒲叶山石,则憔悴弊矣,须常念 之。

菖蒲饼

编辑

石菖蒲、白术杵为末,每一斤用山药三斤,炼蜜水和 入面内,作饼蒸食。

菖蒲酒

编辑

取九节菖蒲,生捣绞汁五斗,糯米五斗炊饭细面五 斤,相拌令匀,入磁坛密盖,二十一日即开,温服,日三 服之。通血脉,滋荣卫,治风痹,骨立痿黄,医不能治。服 一剂百日后颜色光彩,足力倍常,耳目聪明,发白变 黑,齿落更生,夜有光明,延年益寿,功不尽述。

《闽书》

编辑

石菖蒲

编辑

《福州志》:“石菖蒲生石碛上,叶有脊如剑者为真。其无 脊者,名溪荪,生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入药以生石 上,一寸九节者良。今黄蘗山龙湫崖下瀑布飞溅处 生者绝佳,然非神全,不为溅悸,不能采也。江淹《草木 颂》曰:“药实灵品,爰乃辅性。却痾卫福,蠲邪养正。缥色 外妍,金光内映。草经所珍,仙图是咏。”

蒲部艺文一

编辑

《石菖蒲颂》
梁·江淹

编辑

药实灵品,爰乃辅性。却痾卫福,蠲邪养正。缥色外妍, 金光内映。《草经》所珍,仙图是咏。

《石菖蒲赞》并序
宋·苏轼

编辑

《本草》:“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眀耳目。久服轻身不忘,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注云:“生石碛上,概节者良。生下湿地,大根者乃是昌阳,不可服。” 韩退之《进学解》云:“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狶、苓。” 不知退之即以昌阳为菖蒲耶?抑谓其似是而非,不可以引年也?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侣,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髣” 髴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因为之赞》。

曰:“清且泚。惟石与水,托于一器。养非其地,瘠而不死。 夫孰知其理?不如此。何以辅五脏而坚发齿。”

《石菖蒲赋》并序
张耒

编辑

岁十月,冰霜大寒,吾庭之植物无不悴者。爰有瓦缶,置水斗许,间以小石,有草郁然。俯窥其根,与石相结络,其生意畅遂,颜色茂好,若夏雨解箨之竹,春田时泽之苗。问其名,曰:“是为石菖蒲也。” 考诸《本草》,则为养性上药,仙圣之已试者也。因赋之云。

岁寒风霜,水落石洁,大木百围,偃仆摧折。有草于此, 寸根九节,曾是莫伤,菶然茂悦。若处广厦,深隐奥密, 而不知户牖之外平地尺雪也。将糜而饵之,私其益 于我躬,则不几于夺也。曷若致之吾前,仪之以自修 兮,庶乎此德之琚玦也。

《石菖蒲赋》并序
王炎

编辑

予书室中有石菖蒲一本,郁然畅茂,盖资水石之清幽,以遂其性。此物《医经》所论,可以延年,可以成仙,第人取而食之,蒲丧其生矣。然则为人养生者,非蒲之愿也。因读《北山翁集》,有《石菖蒲赋》一篇,三折四复,词既妙丽,而兴托高远,乃拾其遗论而赋之曰:

“老石嶙峋,金铁贞兮浮云所根。气潜蒸兮下漱冽泉, 玉锵鸣兮蹙节盘屈。托以生兮。附坚涵润,密如积兮。 四时青青,不改色兮。烈日凝冰。无能厄兮潜蓄幽馨。 如有德兮后土富媪,载品汇兮其秀其英。拔类萃兮虬髯者松,负劲气兮。惟竹虚心。古君子兮兰有国香, 侪高士兮。梅也如玉,胜静女兮。得土则繁,否则悴兮。 独根于石。孰如蒲之精粹兮?有荇有藻,产涟漪兮可 荐可羞,播声诗兮。亦有芙蓉,媚芳池兮。红衣素裳,美 且都兮。下视其本,著淤泥兮洁净不污。孰如蒲之清 癯兮?来自涧谷,入吾室兮凿石潴水,保蓊郁兮。零露 宵泫,珠的皪兮甘雨时濯,缁尘涤兮。中心爱之,久无 斁兮。方士者流,言可餐兮。养心益髓”,将引年兮。一寸 九节,可登仙兮。帝经君箓,其言然兮。予乃献疑,进末 议兮。彭聃最寿,终亦逝兮。乔松飞升,今安在兮。屑而 饵之,蒲何罪兮。毁璞雕刻,玉不幸兮。枯骨抱易,龟陨 命兮。破为牺樽,木失性兮。彼美惟蒲,吾良朋兮。前有 韦编,后《黄庭》兮。全真育和,共欣荣兮。优游卒岁,淡然 其忘情兮。

《昌阳传》
阙名

编辑

昌阳,字子恒,一字子仙,蜀郡严道人也。始祖韭,在唐 帝廷甚见贵重,赐姓尧氏。既而感百阴,貌异常日,遂 变氏名曰昌蒲,遁入山泽间化去。世传其神为列星, 厥裔皆以为氏,蕃布四方。至五世孙葅,始以滋味干 周文王,文王悦之,时置齿牙间,俾为膳宰,世其官。成 王时,有共豆实为五齐之首者曰本,其后有仕鲁者 曰歜。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宰周公阅来聘,公备物享 之,歜与席焉。其族人有隐居嵩高者,汉武闻其名,然 不能致也。阳龙骨而凤姿,须髯戟张,秀整拔乎其萃。 性疏挺高洁,不耀其华。历寒燠有常,虽冻虐炎烁之, 不少变容色。于世味,淡然无一嗜,所须唯清泉白石 而已。平生惟与淇澳先生相敬重,每见必交拜,谓兰 子、江蓠子有芳韵而无高节,虽近处不狎也。然自其 先得引年却老,方安期、韩众之流常服之,至阳益精。 韩愈为国子博士,以儒鸣,犹对诸生称道之,故其名 益章彻。时宪宗好神仙,闻而召之,始至,望其风度,喟 然曰:“是所谓列仙之儒,居山泽而形臞者与!”授太保 兼奉御大夫,不拜。引至别殿,询其方,乃臆对皇王仁 寿之道,累数百言,且谓“得其道则不须臣;失其道,臣 虽日供御无益也。”上不能,强之,罢去。穆宗即位,征为 给事中,寻拜侍读学士。上尝丙夜读书,召阳侍侧,目 益明。累迁侍中,爵上洛郡公,赐第一区,擅池岛之胜, 既贵显极矣,然直容清操,不少渝其初。自王封戚里, 官署私第多致泉石以延之,为席上珍,皆曰:“见昌公, 使人尘俗自消。”至有图其状而传之者,其为世所爱 重至此。久之,就封郡,以寿终,赠太师,谥靖节。子始生, 识农耕之候,征为劝农使。其孙曾亦挺挺有祖风焉。

《菖蒲颂》
僧道潜

编辑

寒溪之滨,沙石之窦。产此灵苗,蔚然而秀。有美君子, 采持而归。文石相并,涵蓄清漪。根盘九节,霜雪不槁。 置之幽斋,永以为好。

蒲部艺文二

编辑

《拔蒲》
晋·阙名

编辑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蒲生行》
齐·谢脁

编辑

《蒲生广湖边》,托身洪波侧。春露惠我泽,秋霜缛我色。 根叶从风浪,常恐不永植。摄生各有命,岂云智与力。 安得游云上,与尔同羽翼。

《咏蒲》
前人

编辑

离离水上蒲,结水散为珠。间厕秋菡萏,出入春凫雏。 初萌实雕俎,暮蕊杂椒涂。所悲《塘上曲》,遂铄黄金躯。

《赋得蒲生我池中》
元·帝

编辑

《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 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瑞叶生苻苑,镂璧献周人。

《采石上菖蒲》
江淹

编辑

“瑶琴久芜没,金镜废不看。不见空闺里,纵横愁思端。” 缓步遵汀渚,扬枻泛春澜。电至烟流绮,水绿桂涵丹。 凭酒竟未悦,半景方自叹。每为忧见及,杜若讵能宽。 冀采石上草,得以驻馀颜。赤鲤傥可乘,云雾不复还。

《鲁东门观刈蒲一首》
唐·李白

编辑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嵩山采菖蒲者》
前人

编辑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长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

编辑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寄菖蒲》
张籍

编辑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 如雪。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 栖霞伴,与君同入丹丘乡。

《芳荪》
李德裕

编辑

楚客重兰荪,遗芳今未歇。叶抽清浅水,花照暄妍节。 紫艳映渠鲜,轻香含露洁。离君若有赠,暂与幽人折。

《咏蒲》
徐夤

编辑

濯秀盘根在碧流,紫英含露向晴抽。编为细履随君 步,织作轻帆送客愁。疏叶稍为投饵钓,密丛还碍采 莲舟。鸳鸯㶉𪆟多情甚,日日双双绕傍游。

《种蒲》
陆龟蒙

编辑

杜若溪边手自移,旋抽烟剑碧参差。何时织得孤帆 去,悬向秋风访所思。

《菖蒲》
宋·姜夔

编辑

岳麓溪毛秀,湘滨玉髓香。灵苗怜劲直,达节著芬芳。 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拳山并勺水,所至未能量。

《蒲叶》
王安石

编辑

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地偏缘底绿,人老为谁红。

《石菖蒲》
曾几

编辑

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莫道幽人无一 事,汲泉承露养菖蒲。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
苏轼

编辑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前人

编辑

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薝 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 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𥬞“霜须。”

《梦中反古菖蒲》并引
苏辙

编辑

古诗云:“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好颜色。” 《十一月八日四鼓,梦中反之,作四韵,见一愚公在侧,借观示之,赩然》有愧恨之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馀人皆不悦。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石盆种菖蒲忽开八九花或言此花寿祥也遂

编辑

《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前人

石盆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韭叶铺。世说花开难值 遇,天将寿考报勤劬。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 限须。更尔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

客有遗予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

编辑

蒲作此诗,乞之        秦观。

瑟瑟风漪心为清,更窥崷崒眼增明。可怜一片江山 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石菖蒲》
王十朋

编辑

天上玉衡散,结根泉石间,要须生九节,长为驻红颜。

《石菖蒲》
陆游

编辑

古涧生菖蒲,根瘦节蹙密。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 阳狂华阴市,颜朱发如漆。岁久功当成,寿与天地毕。

《菖蒲古上药》,结根已千年。闻之安期生,采服可以仙。 斯人非世人,两耳长垂肩。松下语未终,竦身上青天。

《菖蒲》
前人

编辑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 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 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盘叶茂 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 功日衰槁。

《寄谢刘彦集菖蒲之贶二首》
朱熹

编辑

君家兰杜久萋萋,近养菖蒲绿未齐。乞与幽人伴岑 寂,小窗风露日低迷。

泉清石瘦碧纤长。秋露悬珠炯夜光。个里无穷闲造 化。别来谁与共平章。

《谢吴公济菖蒲》
前人

编辑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知君别有臞仙 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次韵菖蒲》
方岳

编辑

瓦盆犹带涧声寒,亦有诗情几研间。抱石小龙鳞甲 老,夜窗云气故斑斑。

《菖蒲》
吴菊潭

编辑

一掬寒泉块石头,两三茎叶弄轻柔。梦回一霎龙湫 雨,五月轩窗也带秋。

《石菖蒲》
许棐

编辑

一碧生涯水石滨,緌风细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 辈,怕著人间半点尘

《菖蒲》
裘万顷

编辑

匡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踵门者何人,遗余以芳荪。 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幽姿出岩谷,常带冰雪痕。 尘容为一洗,面目不复昏。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因仍一寸石,浸润九节根。人言可扶老,岁易须其蕃。 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

《观蒲》
徐似道

编辑

《圆蒲相将结僧夏》,荷叶蒲茸绿相亚。浮花浪叶自飘 零,小院回廊正潇洒。叶如青幄花成茵,细腰起舞来 送春。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轻衫短帽 付馀子,花前醉倒输闲人。

《菖蒲歌》
谢枋得

编辑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人言菖蒲非一 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 石盟。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夜深不嫌 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 携绿玉杖徐行。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 鹤形。动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摩青冥。清如 ‘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堂前不入红粉 意,席上常听《诗》《书》声’。”怪石篠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 共登。神农多智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幽人耽翫 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彩鸾紫凤琪花苑,青虬玉 麟芙蓉城。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我欲 携之朝上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玉皇一笑留香 案,赐与有道者长生。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 与此草争高名。

《戏乞石菖蒲》
僧如璧

编辑

古涧灵苗不易遭,寸根拳石著身牢。齐如秧稻刺春 水,小似神龟负绿毛。未与幽人供寿考,曾随迁客赋 《离骚》。阿师垂手入廛去,应许珍奇付我曹。

《乞石菖蒲》
前人

编辑

香绿茸茸一寸根,清泉白石共寒温。道人好事能分 我,留取斓斑旧藓痕。

《石菖蒲》
元·刘诜

编辑

盆池有灵苗,石罅忘偪仄。微根乱繁丝,疏叶散纤碧。 苔莓封巉岩,沙水明的皪。所贵含贞姿,终然傲苍色。 道人勤养护,黄悴辄剪剔。常与《贝叶书》,珍爱同几格。 豫樟蟠青冥,风雨作霹雳。小大固尔殊,赋分焉得易。 相期乔松交,岁晚坚九节。

《咏蒲》
明·薛蕙

编辑

昔闻咏塘上,今见翫池中。紫茸含细蕊,绿带舞轻丛。 蜻蜓高下逐,翡翠往来通。徘徊桂兰渚,竟日与君同。

《菖蒲》
戚龙渊

编辑

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 土,受人滴水也难消。

蒲部选句

编辑

《魏甄后诗》:“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晋谢灵运诗:“新蒲含紫茸。”

梁简文帝诗:“日照蒲心暖。”

周庾信诗:“水蒲开晚结。”

王褒诗:“菖蒲九重节。”

唐李峤诗:“菖叶布龙鳞。”

乔知之诗:“菖花多艳姿。”

《许景先诗》:“菖蒲叶正齐。”

储光羲诗。“春渚菖蒲登。”

《李白诗》:“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鸳鸯》绿蒲上。 菖蒲犹短出平沙。

《王维诗》:“清浅白石滩,绿蒲尚堪把。”

杜甫诗:“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

《韩愈诗》:“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水涨减蒲芽。 《张籍诗》。“紫蒲生湿岸。”

孟郊诗:“池中春蒲叶如带。”

《李贺诗》:“河蒲聚紫茸。”

白居易诗:“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朱庆馀诗》:“潭清蒲绕岸。”青蒲映水疏还密,

曹邺诗:“菖蒲叶叶齐。”

《许浑》诗:“紫蒲低水槛。”

《罗隐诗》:“绿蒲低雨钓鱼归。”

《韦庄诗》:“蒲生岸脚青刀利。”

宋王曾诗:“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要辟邪。” 梅尧臣诗:“溅溅涧水底,冉冉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 蒲茸尚柔。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逡巡能致之,衰 疾无甚忧。”

苏轼诗:“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斓斑碎石养菖 蒲,一勺清泉半石盂。

黄庭坚诗:“松根搘鼎煮菖蒲。”

秦观诗:“石上菖蒲三尺长。”

《陆游》诗。“秋声满绿蒲。”络石菖蒲蒙绿发。

朱熹诗:“涧底采菖蒲,颜色永芳鲜。”戢戢涧中蒲, 《姚思岩诗》:“根盘龙节瘦,叶耸虎须长。”

金张建诗:“石泉何清泠中有九节蒲。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

《蔡珪诗》:“篱落半流水,茁茁青蒲芽。”

黄镇成诗:“杖藜行药去,九节得菖蒲。”

元赵孟𫖯诗:“雨足蒲芽绿更肥。”

袁桷诗:“九节菖蒲泛琼醑。”

倪瓒诗:“石上菖蒲开紫茸。”

蒲部纪事

编辑

《拾遗记》:“黄帝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先列珪玉于兰 蒲席上。”

《典术》:“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为菖蒲。”

《说苑》:“文王好食,昌本葅。”《本草》:即昌蒲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男以 安人为事,故其璧则琢蒲以为饰。蒲之为席,人所安 也,又取蒲以柔从之义。《记》曰:“柔从,若蒲苇”是也。 《典瑞》:“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

《秋官》大行人,“诸男执蒲璧。”

《仪礼》:公食大夫礼:“司宫具几与蒲筵常缁布纯,加萑 席寻元帛纯,皆卷自末。”

《左传》: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 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 享,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糓,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 以堪之?”昌歜:昌蒲葅。

文公二年,仲尼曰:“臧文仲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 不仁也。”

《吕氏春秋》:“文王嗜菖蒲葅,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 之,三年然后胜之。”

《水经注》:“商城东南有蒲台,台高八丈,方二百步。”《三齐 略记》曰:“鬲城东南有蒲台。秦始皇东游海上,于台上 蟠蒲系马,至今岁蒲生,萦委若有系状,似水杨,可以 为箭。”今东去海三十里。

《汉书东方朔传》:“孝文皇帝莞蒲为席。”师古曰:“莞,夫 离也,今谓之葱蒲,以莞及蒲为席,亦尚质也。”

《三辅黄图》:“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 所得奇草异木,有菖蒲百本。”

《汉书申公传》:“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请立 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 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路温舒传》:“温舒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 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史丹传》:“元帝即位,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 陶共王有材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 母王皇后无宠。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 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上疾稍侵,意忽忽 不平,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丹以亲密 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 蒲上,涕泣言。上意大感,太子由是遂为嗣。

《后汉书刘宽传》:“宽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 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民有 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东观汉记》:“郭丹师事公孙昌,敬重,常持蒲编席,人异 之。”

《晋书王育传》:“育字伯春,京兆人也。少孤贫,为人佣牧 羊。每过小学,必歔欷流涕。时有暇,即折蒲学书,忘而 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同郡许子章,敏 达之士也,闻而嘉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使与子同 学。”

《石季龙载记》:时大旱,白虹经天,季龙下书曰:“朕在位 六载,不能上和乾象,下济黎元,以致星虹之变。其令 百寮各上封事,解西山之禁,蒲苇鱼盐除岁供之外, 皆无所固。公侯卿牧,不得规占山泽,夺百姓之利。” 《苻洪载记》: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其先盖有扈 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 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

《嵇康集序》:“孙登夏尝编蒲为裳,冬披发自覆。”

《抱朴子》:“菖蒲石上生,一寸九节已上,紫花者尤善。韩 终服之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 寒。”

《高士春秋》: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 贵,而此君面目耸然,菖蒲正当再拜此君,而此君亦 安得不受邪?”

《南史崔祖思传》:“祖思叔父景真位平昌太守,有惠政, 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去任之日,土人思之,为立祠。” 《南齐书五行志》:“永元中,御刀黄文济家斋前种菖蒲, 忽生花,光影照壁成五采,其儿见之,馀人不见也。少 时文济被杀。”

《梁书太祖献皇后传》:“太祖献皇后张氏,讳尚柔,范阳 方城人也。祖次惠,宋濮阳太守。后母萧氏,即文帝从 姑。后宋元嘉中,嫔于文帝,生长沙宣武王懿、永阳昭王敷。次生高祖。初,后尝于室内忽见庭前昌蒲生花, 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惊视,谓侍者曰:‘汝见不’?对 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当富贵’。因遽取吞之。是月产” 高祖将产之夜。后见庭内若有衣冠陪列焉。

《后魏典略》: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而见菖蒲花, 乃歌曰:“两菖蒲,新野乐。”遂为建两菖蒲寺以美之。 《北史尉瑾传》:瑾少威仪,子德载以蒲鞭责之,便自投 并。瑾自临并上,呼云:“儿出。”闻者皆笑。

《唐书李密传》:“密感厉读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 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 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杜悰传》:悰镇淮南时方旱,道路流亡藉藉,民至漉漕 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取陂泽茭蒲实皆尽,悰更表 以为祥。

《海墨徽言》:“僧普寂大好菖蒲,房中以菖蒲种成狮子 鸾凤仙人之状。”

《收竖闲谈》:元稹赠薛涛诗:“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 发五云高。”薛尝好种菖蒲,故有是句。

《酉阳杂俎》:“婚礼纳采有九,子蒲朱苇。蒲苇为心,可屈 可伸也。”

《罗浮山记》:“罗浮山中,菖蒲一寸十二节。”

《清异录》:宜春太守虞杲,郡斋植昌蒲五槛,次子梦髯 翁自号“昌,九言愿赐保养。”

《花史》:“赵隐之母傅氏于山涧中见菖蒲花大如车轮, 旁有神人守护,戒之勿泄,享富贵。年四十九,忽向子 孙说之,得疾而终。”

《宋史郭进传》:“进为洺州团练使,于城四面植柳,壕中 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郡民见之,有垂涕者曰:‘此郭 公所种也’。”

《本草衍义》:“有人遍身生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粘著 衣被,晓夜不得睡。有人教以菖蒲三斗,日干为末,布 席上卧之,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衣,复得睡,不五七 日,其疮如失。后以治人,应手神验。”

《吴江县志》:“徐似道字子渊,天台人。早负才名,为吴江 尉,受知范成大,为秘书少监。朝闻弹疏,以舟载菖蒲 数盆,书两箧,飘然引去。”

《岁时杂记》: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章简公《端午 帖子》:“菖花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

端午刻,菖蒲为小人或葫芦戴之辟邪。

《蒙斋笔谈》:“郎简侍郎,钱塘人,庆历间能吏,与杜岐公 极相厚善。简长岐公十馀年,岐公以兄事之。既老,谢 事居里中,筑别馆径山下。善服食,得养生之术,即径 山涧旁种菖蒲数亩,岁采以自饵,山中人目之‘菖蒲 田’。时岐公亦以老就第居,宋简数以书招岐公同处, 不果往,然书问与诗,往来无虚月。范文正知钱塘,亦” 重其为人。会皇祐大享明堂,亟请召岐公为三老,以 任参政。布及简为五更,不报。简犹后岐公三四年卒, 几九十,虽无甚显迹,然能善其身终始,岐公未尝轻 与人,独重简为契友,亦必有以取之矣。士大夫处世 何用?事业赫赫在人耳目?若必求此,将有扰扰用意 营之者。若是,安得自适于休静无事之地,或不免累 于仕而不能去。余家先世与简有素,今日客有自径 山来言菖蒲田,问之儿子,多不知其详,乃为语之。 《西吴记》:“吴兴德清有沈姓者,其宅旁有潭,水涯忽产 蒲叶,长几寻仞,俗以为异。遇重午争来,斩其叶以辟 瘟,腊其根以入药,遂表蒲以为瑞,因名潭为瑞蒲潭。” 周颠仙人传:“颠者旧裙”,腰间藏三寸许菖蒲一茎,谓 曰:“此物何用?”对曰:“细嚼饮水,腹无痛疾。”

《历城县志》:“泰山石菖蒲有寸数节者,历之山涧亦有 蒲笋,可为葅。”

《泗州志》:“蒲傍城濠而生,剖为蒲笋,充素供上馔。丛生 水涯,忽蕃忽萎,非可种植者。土人呼为神蒲。”

《太原府志》:“蒲台山在平定州西二十五里,上产菖蒲, 天水渍之,冬夏不竭,旱祷辄应。”

《武安县志》:“紫金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生九节菖蒲。” 《河南府志》:“登封县五渡溪,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其中 多产九节菖蒲。”

《宝丰县志》:“石渠仙蒲,菖蒲,引年药也。产于他处者多 涩,惟此地水行石上,曲折淜湃,噌吰响㗳,可以流觞, 可以听玩。生仙蒲一种,肥白香坚,皆一寸九节,甲于 海内。后取之者伙,所生难供所求,遂致种绝。”

《庆阳府志》:“蒲川河源出环县,过府西一百二十里,南 流入黑水河,涯生蒲草,故名。”

《句容县志》:“菖蒲潭在县东南,茅山许长史学道于此, 多产菖蒲,一寸九节。”

《庐江县志》:“菖蒲山治南二十里,相传多九节菖蒲。” 《馀杭县志》:“径山麓有畦数亩,遍生菖蒲。昔人有栖隐 于此者,见菖蒲生九节,饵之,遂得长生。今名虽存,畦 无田矣。”

《汉阳府志》:“菖蒲洞在九真山下,洞边产菖蒲,一寸九节。”

蒲部杂录

编辑

《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自东房荐豆六,设于酱东,西 上,韭葅以东,醓醢。”昌本。《昌本》,昌,蒲本,菹也。

《左传·晏子》曰:“泽之萑蒲,舟鲛守之。”

《诗》含神雾,“菖蒲益聪,茱萸耐老。”

《孝经援神契》:“椒姜御湿,菖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 兵。”此皆上圣之至言,方术之实录也。

《淮南子》:“昌羊去蚤虱而来蛉穷。”昌羊、菖蒲。

《史记索隐》:“蒲是草之美者,故《礼》有蒲璧。”

卢毓《冀州论》:“常山为林,大陆为泽,蒹葭蒲苇,云母御 席,地产不为无珍也。”

《癸辛杂识》:“菖蒲花候结子老收之。至梅月用米饮同 子嚼碎,喷在大炭上,则自然生苗,极细可爱,然止是 虎须耳。昌化有此苗。”

继古藂编周益公校正《文苑英华序》云:“以尧韭对舜 华”,非一。《本草注》安知其为菖蒲?按梁元帝《元览赋》曰: “金盐玉豉,尧韭舜华”,论此也。余读他书,亦有用者,如 颜聚载梁太子赉河南菜启,则云“尧韭未俦,姬歜非 喻”,又以尧韭对姬歜矣。固曰尧韭本于本草,而不知 所以名之之义。后见《典术》曰:“圣王之仁,功济天下者, 尧也。天星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为菖蒲焉。”今菖蒲 是也。

《元亭涉笔》:“尧韭,菖蒲也,见《吕览》。”

《三柳轩杂识》:“菖蒲花为隐客”

《澄怀录》:“山斋之用采蒲花如柳絮者,熟鞭贮以方青。” 请帮助识别此字。作坐褥或卧褥。春则暴收,甚温,燠木棉不及也。

蒲部外编

编辑

《拾遗记》:周穆王时,西王母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 《洞冥记》:帝起俯月台眺月,亦曰眺蟾台。酌云菹酒,菹 以元草、黑蕨、金蒲、甜蓼。

《神仙传》:王兴者,阳城人也,居壶谷中,乃凡民也,不知 书,无学道意。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 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 耳出头颠,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嶷 之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 故来采耳。”忽然失神人所在。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 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 经二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 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 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

《十洲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 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燋,斫刺不 入,打之如灰囊,以铁锤锻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 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 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

《列仙传》:“商丘予胥者,高邑人也,好牧豕吹竽,年七十 不取妇,邑人怪之,从受道,问其要,言但食木菖蒲根 水,不饥不老如此。传世见之三百馀年,贵戚富屋闻 之,取而服之,不能终岁辄止,谓将复有匿术也。” 《番禺杂记》:“菖蒲涧,昔刺史陆引之所开也,至今重之。 每旦辄倾州连汲,以充日用。咸安中,姚成甫常采菊 涧侧”,遇一丈夫,谓成甫曰:“此涧菖蒲,昔安期生所饵, 可以忘老。”于是回翔俯仰,倏然不知所终,盖仙者焉。 《幽明录》:河东常有丑奴,将一小儿湖边拔蒲,暮宿空 田舍中。时日向暝,见一少女,姿容极美,乘小船载莼 迳前投丑奴舍寄住。因卧觉有臊气,女已知人意,便 求出户,变而为獭。

莫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莫。诗经     酸迷。诗疏

干绛。诗疏

图缺

《诗经》。

魏风汾沮洳

编辑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正义莫:《陆玑疏》云:“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

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 冀州人谓之“干绛” ,河汾之间谓之“莫。”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魏风

言采其莫

编辑

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 ,冀州人谓之“干绛” ,河汾之间谓之莫。

陆佃云:“河汾之间谓之莫其子,如楮实而红,冀人谓之干绛,盖以此也。今吴越之俗呼为茂子。汾沮洳之诗,一章曰‘言采其莫’,二章曰‘言采其桑’,言其君俭以能勤,始于侵缫事而采莫,终于侵蚕事而采桑也。”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