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524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二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五百二十四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二十五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五百二十四卷目录

 医部医术名流列传一

  上古

  僦贷季      岐伯

  雷公       俞跗

  少俞       巫彭

  桐君       伯高氏

  马师皇      鬼臾区

  苗父       巫妨

  陶唐氏

  巫咸

  商

  伊尹

  周

  巫彭       医缓

  医和       医竘

  范蠡       卢氏矫氏 俞氏

  长桑君      扁鹊

  子阳       子豹

  子容子明 阳仪 子越 子游

  凤纲       文挚

  沈羲

  秦

  安期生      崔文子

  汉

  公孙光杨中倩 阳庆

  淳于意      秦信

  宋邑       高期王禹

  冯信       杜信

  唐安       苏耽

  刘安       王遂

  楼护       元俗

  李少君      安丘望之

  涪翁程高

艺术典第五百二十四卷

医部医术名流列传一 编辑

上古 编辑

僦贷季 编辑

按:《素问》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 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 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 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 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 以长,命曰《圣王》。

按《路史》:“神农命僦贷季理色脉,对察和齐,摩踵訰告, 以利天下,而人得以缮其生。”僦贷季,岐伯祖之师 也。天师岐伯对黄帝云:“我于僦贷季理色脉,已二世 矣。”

按《古今医统》:“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岐伯相为 问答,著为《内经》云。”

岐伯 编辑

按古《三坟》,皇曰:“岐伯、天师,尔司日月星辰阴阳历数, 尔正尔考,无有差贷。”疑作忒先时者杀,不及时者杀,尔 惟戒哉!

按《灵枢经》“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 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 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 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 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鍼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 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按皇甫谧《甲乙经序》:“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 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 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鍼道生焉。”

按《帝王世纪》。“岐伯,黄帝臣也。帝使伯尝味草木,典主 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

按《通志三皇纪》。帝察五运六气。乃著岐伯之问。是为 《内经》。或言《内经》后人所作。而本于黄帝。

按《外纪》:“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 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 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 而作《内经》。复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 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释义五气,谓五行之气,即 所谓湿、凉、寒、燥、温也。五运,谓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 丁、壬木,戊、癸火也。

按《路史》:“黄帝极咨于岐雷,而《内经》作,谨候其时,著之 玉版,以藏灵兰之室,演仓谷,推贼曹,命俞跗。岐伯、雷 公,察明堂,究息脉,谨候其时,则可万全。”《道基经》云仓谷者,名之谷仙,行之不休,可长久。王莽篡位,种五 粱禾于殿中,各顺色置其方面,云:此黄帝谷仙之术。 《黄帝元辰经》云:血忌阴阳精气之辰,天上中节之位, 亦名天之贼曹,尤忌鍼灸。《素问》云:谨候其时,气乃与 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矣。帝使岐伯尝味百药,主与 医病,故《家语》云:黄帝尝味草木。

按《内经序》,“岐伯为黄帝之臣,帝师之问医,著为《素问》 《灵枢》,总为《内经》十八卷。”唐太仆王冰次注,为医之祖 书,脉理、病机、治法,鍼经运气,靡不详尽,真天生圣人 以赞化育之书也。今行世。

雷公 编辑

按《素问》,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 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 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以治侯王。愿得受树 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 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 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 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常久,以教众庶,亦不疑 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雷公曰:“请受道讽 诵用解。”帝曰:“汝受术诵书,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 通合道理,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则无比类,犹 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 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 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 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 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 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以对。”黄帝在明堂, 雷公请曰:“臣受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 刺灸,汤药所资,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 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 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 闻命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问其状。 帝曰:“大矣。”

按《灵枢经》“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鍼》 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 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 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 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 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 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 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 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矣。”乃斋宿三日而请曰: “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堂, 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敢有背 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 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 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 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写其血 络,血尽不殆矣。”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 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 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弗 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 天下师。”

按《古今医统》:“雷公为黄帝臣,姓雷名”善医,有《至教 论》《药性炮制》二册行世。

俞跗 编辑

按《史记扁鹊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 醴洒镵石”,挢引案杭,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 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 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

按《说苑》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 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 俞柎。

按《韩诗外传》:“逾跗之为医也。”木为脑,芷草为躯。吹 窍定脑,死者复生。

少俞 编辑

按《古今医统》。“少俞,黄帝臣,俞跗弟也。医术多与其兄 同。”

巫彭 编辑

按《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澣刺治,而人 得以尽年。”胃疟以下五十九刺,详《素问·制疟》及《黄 帝中诰》。

桐君 编辑

按陶弘景《本草序》:“桐君有《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 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

按《古今医统》:“少师桐君为黄帝臣,识草木金石性味, 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四卷,及《采药录》, 纪其花叶形色,论其相须相反,及立方处治寒热之 宜,至今传之不泯。”

按《历代医方考》:“《采药对》《采药别录》,桐君所著
考证

伯高氏 编辑

按《古今医统》:“伯高氏,黄帝臣,未详其姓。佐帝论《脉经》, 穷究义理,附《素问》中。”

马师皇 编辑

按《古今医统》:“马师皇,黄帝时医也,善识马形气生死, 治之即愈。有龙下,向之垂耳张口,师皇曰:‘此龙有病, 我能医之’。乃鍼其唇及口中,以甘草汤饮之而愈。又 数有龙出其陂,师造而治之,一旦为龙负之而去,莫 知所之。”

鬼臾区 编辑

按王冰《素问注》:“鬼臾区十世祖,当神农之世,说《太始 天元玉册》。”今按文有十二篇。

按《古今医统》:“鬼臾区,黄帝臣,未详其姓,佐帝发明五 行,详论《脉经》,有问对《难经》,究尽义理,以为经论,民到 于今赖之。”

苗父 编辑

按《说苑》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 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 而来者,皆平复如”按韩诗外传苗父作弟父

按《古今医统》:“苗父上古神医,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巫妨 编辑

按:《千金方》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儿颅䪿经》,以占夭寿, 判疾病死生。世相传授,始有小儿方焉。按巢氏巫妨作巫方

陶唐氏 编辑

巫咸 编辑

按《世本》:“巫咸,尧帝时臣,以鸿术为尧之医,能祝延人 之福,愈人之病。祝树树枯,祝鸟鸟坠。”

编辑

伊尹 编辑

按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 以为汤液。”

按《通鉴》:“伊尹佐汤伐桀,放太甲于桐宫,闵生民之疾 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醎淡之 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今医 言药性,皆祖伊尹,著有《汤液本草》,今行世。

编辑

巫彭 编辑

按《古今医统》:巫彭初作《周医官》,谓“人惟五糓五药养 其病,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 脏之动,遂用五毒攻之,以药疗之。”

医缓 编辑

按《左传》: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 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 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 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 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 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 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 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 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 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 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按《搜神记》:昔晋侯有疾渐重,无能治者。晋与秦国亲 姻之故,闻秦有良医,发使往请,秦王乃命缓速赴晋 医缓将至晋国,晋君夜梦二鬼相谓曰:“秦使医缓来, 我等何?”“若往必当有杀,若去亦获其死,二途何适?” 一鬼答曰:“此事何忧乎?我等二人,但居膏之上,肓之 下,若我何?”一鬼又问:“何者为膏肓,而免此难?”答曰:“心 上为膏,心下为肓,此处针灸不能及,汤药不能至。”二 鬼相喜,各居其处。旬日医至,察其容,候其脉,良久叹 曰:“此病不可疗也,其疾在膏肓,药饵不可及,针灸不 能至。”晋侯闻之嗟曰:“此良医也。今古罕有。”遂与百金。 令还本国。晋侯不逾十日而薨矣。

医和 编辑

按《左传》: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 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祐。”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 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 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 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 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 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 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 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 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 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 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 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 御,是吾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榖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 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 归之。

按《国语》: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龢视之。出曰:“疾不可 为也,是谓远男而近女,惑以生蛊;非鬼非食,惑以丧 志。良臣不生,天命不祐,若君不死,必失诸侯。”赵文子 闻之,曰:“武从二三子以佐君,为诸侯盟主,于今八年 矣。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 对曰:‘自今之谓。和闻之曰:‘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榣木 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又 不自退而宠其政,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文子曰: “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文 子曰:“子称蛊何实生之?”对曰:“蛊之慝,糓之飞,实生之。 物莫伏于蛊,莫嘉于糓。糓兴蛊伏而章明者也。故食 糓者,昼选男德,以象糓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今君 一之,是不飨糓而食蛊也,是不昭糓明而皿蛊也。夫 文虫皿为蛊,吾是以云。”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 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是岁, 赵文子卒,诸侯叛晋。十年,平公薨。

按《通志》列传,或曰“缓”即和也,音讹耳。

医竘 编辑

按《尸子》:医竘,未详其姓,春秋时人,秦良医。有张子求 疗背疾,谓之曰:“非吾背,任君治之。”竘医之即愈。必有 所委,然后能有所任也。

范蠡 编辑

按《古今医统》:“范蠡,春秋时越王句践之臣,佐越王灭 吴,遂退身遨游五湖,有服饵之法,可以度世。并授孔 安国等,皆成地仙,数百岁面如童颜。医药济人不取 利,所居处不二年致富,弃其所积,迁徙别居,逾年而 富,人咸称为陶朱公。问聚财之法,惟曰‘种五谷,蓄五 牸而已’。”

卢氏矫氏 俞氏 编辑

按《列子力命篇》:“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疾,七日大 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 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天其勿识, 人胡能觉?匪祐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 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晓。终谒三医,一曰矫氏, 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 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 鬼,虽渐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俞氏曰:“女始 则胎气不足,乳湩有馀,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 来渐矣,勿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卢氏曰:“汝 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 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 重贶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

长桑君 编辑

按《史记扁鹊传》: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 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 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 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 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 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 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扁鹊 编辑

按《战国策》: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 使耳不听,目不明。”君以告左右,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 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按《史记》本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 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 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 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 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 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当晋昭公时,诸 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 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 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 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 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 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 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 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 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 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 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 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 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 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 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 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其后扁鹊 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 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 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 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 故暴。“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 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 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 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 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 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杭,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 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 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 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孩婴之儿 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 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 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 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 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 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 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 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 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 终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 潸。忽忽承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 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 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 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 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 色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 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 五脏蹶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 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 苏,乃使子豹为五方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 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 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 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 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 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 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 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 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 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 之所及也;在血脉,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 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 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 去,桓侯遂死。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 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 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 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 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 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 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 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按《列子·汤问篇》: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 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 自外而干腑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 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 谓公扈曰:“汝志彊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 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 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 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 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 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 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按《说苑》:扁鹊过赵,赵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 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 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医秦 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 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 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 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 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朿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 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 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 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 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蹶者也。”以 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 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 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 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 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 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鍼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𢭏药, 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 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 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 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

子阳 编辑

按《古今医统》:“子阳,扁鹊弟子。虢太子死,扁鹊使子阳 用厉鍼砭石以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遂甦。”

子豹 编辑

按《古今医统》:“子豹,扁鹊弟子。虢太子疾死,鹊使子豹 为五分之熨,八减之剂,和煮之,以熨两胁下,遂能起 坐。”

子容子明 阳仪 子越 子游 编辑

按《说苑》:赵太子暴病而死,扁鹊为诊,先造轩光之灶, 八成之汤,砥鍼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𢭏药,子明吹 耳,阳仪反神,子越反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 按《韩诗外传》:“扁鹊过虢侯,世子暴病而死,扁鹊入砥 鍼砺石,取三阳五输,为先轩之灶,八拭之汤,子同药, 子明灸阳,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越扶形,于是世子 复”生。

凤纲 编辑

按《神仙传》:“凤纲者,战国时渔阳人。常采百草花水渍 之,瓮盛泥封,自正月始,迄九月末。又取瓮埋之百日, 煎九火,卒死者以药纳口中,皆立活。纲常服此药,至 数百岁不老,后入地肺山中仙去。”

文摰 编辑

按《吕氏春秋》:齐闵王疾,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诊王 疾,谓太子曰:非怒则王疾不可治,怒王则文挚死。太 子曰:“‘苟已王疾,臣与母以死争之,愿先生勿患也’。文 挚曰:‘诺’。”与太子期而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 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疾。王怒,不与言,文挚因 出陋辞以重怒王,王吐而起,遂乃疾已。王不悦,果以 鼎生烹文摰。太子与母合,争之不得。“夫忠于平世易, 忠于浊世难也。”

按《古今医统》:“文挚,战国时宋之良臣,洞明医道,兼能 异术。龙叔子有疾,文挚令背明而立,从后视之曰:‘吾 见子之心,方寸之地虚矣’。治之遂愈。”

沈羲 编辑

按《神仙传》:“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能消灾治病, 救济百姓,功德感天,天神识之。一日羲与妻贾共载, 逢白鹿车、青龙车、白虎车各一乘,从者皆数十骑,朱 衣仗剑,问羲曰:‘君是沈羲否’?羲愕然。骑人曰:‘君有功 于民,心不忘道,自少小以来,履行无过,寿命不长,年 寿将尽,黄老今遣仙官来迎,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 是也;度世君司马生,乘青龙车是也;迎使者徐福,乘 白虎车是也。须臾,三仙以白玉简、青玉介、丹玉字授 羲,遂载羲升天。道间人皆见。斯须大雾,雾解,失其所 在,但见羲车牛在田食苗。羲家恐是邪鬼,将藏山谷 间,乃分求不得。后四百馀年,忽还乡里,推求得数世。 孙怀喜曰:“闻先人说,家有先人,仙去”久不归也。留数 十日,说上天时事。老君令玉女持金案玉杯来赐曰: “此是神丹,饮者不死。夫妻各一杯,寿万岁。”后将枣二 枚,大如鸡子,脯五寸遗羲曰:“可暂还人间,治百姓疾 病。如欲上来,书此符悬之竿杪,吾当迎汝。”乃以一符 及《仙方》一首赐羲,羲奄忽如寐,已在地上也。

编辑

安期生 编辑

按《列仙传》:安期生,琅邪人,尝卖药东海,海滨人皆言 千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居凡三日夜,赐金璧万数, 出阜乡亭,皆置而去,乃留书与玉舄一双为报,曰:“后 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始皇遣使入海求仙药,未至 蓬莱山,风阻而还。

按《高士传》:安期生受学河上丈人,老而不仕,时人谓 之千岁公。及秦败,安期生与其友蒯通交往,项羽欲 封之,卒不肯受。

崔文子 编辑

按《列仙传》:“崔文子,泰山人,世好黄老,自言三百岁卖 药都市,后作黄散赤丸,民间疫气死者万计。凡经,文 子与散饮之即活。后至蜀中卖药,蜀人望之如神仙

考证

编辑

公孙光杨中倩 编辑

按《史记淳于意传》:“菑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意 往谒之,得见事之,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意悉受书 之。意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爱公 所。吾身已衰,无所复事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 与公,毋以教人’。意曰:‘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 意死,不敢妄传人。居有间,公孙光闲处,意深论方,见 言百世,为之精也。”光喜曰:“公必为国工。吾有所善者, 皆疏同产处临菑,善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 所闻也。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杨中倩不肯,曰:‘若非 其人,胥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其 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马,因光奏马王 所意,以故得与殷善。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 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意 事庆谨,以故爱意。

阳庆 编辑

按《史记淳于意传》:“意喜医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 年七十馀,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 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 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 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 敢望也’’。”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 《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 解验之。庆家富善医,不肯为人治病,以故不闻。庆告 意曰:“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庆子男殷,意与 善。

淳于意 编辑

按《史记》本传:“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 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 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 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 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 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 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 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 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 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 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 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 亦除肉刑法。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 何人?主名为谁?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 能治病者,有其书无有?皆安受学?受学几何岁?尝有 所验?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具 悉而对。臣意对曰:“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 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 年七十馀,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 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 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 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 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 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 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 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 精良。今庆已死十年所,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 也。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 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 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痈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 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 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脉法》曰: 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和,即经主 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 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其后五日 而痈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代者经 病,病去过人,人则去,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 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 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痈肿尽泄而 死。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 则烂解,故络交。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齐王 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鬲病, 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沬。病得之少忧,数忔食饮。” 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一日气下,二日能食, 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诊其脉,心气也。浊 躁而经也。此络阳病也。脉法曰:“脉来数病去。难而不 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心 主,故烦懑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 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忧也。齐郎中令 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人,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 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 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左口气急,脉无,五 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 上,皆无五脏应,故曰涌疝中热故溺赤也。齐中御府 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 衰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 “唯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 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 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 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 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即使服药,出入二 十日,身无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脉时并阴脉。 法曰:热病,阴阳交者死,切之不交并阴。并阴者脉顺 清而愈,其热虽未尽,犹活也。肾气有时间浊,在太阴 脉口而希,是水气也。肾固主水,故以此知之。失治一 时,即转为寒热。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 客脬,难于大小溲,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 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病得之流汗出滫。滫者,去衣 而汗晞也。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 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脉法》曰:“沈之而大坚,浮之而 大紧者,病主在肾。肾切之而相反也。脉大而躁,大者 膀胱气也,躁者中有热而溺赤。”齐章武里曹山跗病, 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即告其人曰:“死 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 起行欲走,后五日死。”即如期死。山跗病,得之盛怒而 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 《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此五藏高之远数,以经病也, 故切之时不平而代。不平者,血不居其处;代者,时参 击并至,乍躁乍大也。此两络脉绝,故死不治。所以加 寒热者,言其人尸夺,尸夺者形弊,形弊者,不当关灸 镵石及饮毒药也。臣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 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 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 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 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 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 死”矣。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诊其脉,曰:“遗积 瘕也。”臣意即谓齐太仆臣饶、内史臣繇曰:“中尉不复 自止于内,则三十日死,后二十馀日溲血死。病得之 酒且内。”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 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 以次相乘,故三十日死。三阴俱搏者如法,不俱搏者, 决在急期。一搏一代者近也。故其三阴搏,溲血如前 止。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 诊其脉曰:“迵风。”迵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 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病得之酒。所以知赵章之病 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是内风气也。饮食下嗌而辄 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后十日乃死。所 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中藏实,故过期。师言 曰:“安糓者过期,不安糓者不及期。”济北王病,召臣意 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得之汗 出伏地。所以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 心脉浊,病法过入其阳,阳气尽而阴气入,阴气入张, 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 阴,阴气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齐北宫司空命妇 出于病,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 脉。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 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出于病,得之欲溺 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出于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 来难,是蹶阴之动也。脉来难者,疝气之客于膀胱也。 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蹶阴有过则 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 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 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 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 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济北王召意诊脉,诸 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 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 何能?”王曰:“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 之民所四百七十万,曹偶四人。”王曰:“得毋有病乎?”臣 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 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 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 者同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此亦关内之病 也。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明脉,即为苦 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 食而不嗽。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 往,饮以莨砀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 而脉躁,躁者有馀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豆 比五六枚。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 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意即告宦者平平好为脉,学

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
考证
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

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 曰:“乡何以知之?”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人奴尽食闺 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 人奴而谓之曰:“公奴有病不?”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 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 乘五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 如死青之兹。众医不知,以为大蛊,不知伤脾,所以至 春死。病者,胃气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春死。 所以至夏死者,《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内 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无苦,若加以一病死, 中春一愈,顺及一时。其所以四月死者,诊其人时愈 顺。愈顺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灸于火 而以出见大风也。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 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 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 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 酒,召客,召臣意。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 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 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藏,急治之,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要 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 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 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 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 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 之,十八日所而病愈。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要背痛寒 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 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 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 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事不下。肝脉弦,出 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临菑汜里女子薄吾病 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臣意诊其脉,曰:“蛲 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麤,循之戚戚然。臣意饮以 芫华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 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臣意所以知寒 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发, 是虫气也。其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齐淳于司 马病,臣意切其脉,告曰:“当病迵风。”迵风之状,饮食下, 嗌辄后之,病得之饱食而疾走。淳于司马曰:“我之王 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 十出。”臣意告曰:“为火齐米汁饮之,七八日而当愈。”时 医秦信在旁,臣意去,信谓左右阁都尉曰:“意以淳于 司马病为何?”曰:“以为迵风,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 淳于司马病,法当后九日死。”即后九日不死,其家复 召臣意。臣意往问之,尽如意诊。臣即为三火齐米汁 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诊其脉时,切之尽 如法,其病顺,故不死。齐中郎破石病,臣意诊其脉,告 曰:“肺伤不治,当后十日丁亥溲血死”,即后十一日溲 血而死。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所以知破石之 病者,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散,数道至而不一也。色 又乘之,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得番阴脉,番阴脉入 虚里,乘肺脉,肺脉散者,固色变也。乘之所以不中期 死者,师言曰:“病者安糓即过期,不安糓则不及期。其 人嗜黍,黍主肺,故过期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 养阴处者顺死,喜养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不躁, 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齐王侍医,遂病,自练 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 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 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 色将发痈’。”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 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 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臣意曰:“公所论远 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 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 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 药及镵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 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 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著,邪气流行为重,困于俞忿, 发为疽’’。”意告之,后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记。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 阳失矣。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蹶。臣 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 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 丸药,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内诊之时,不能识其经 解,大识其病所在。臣意常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 方自言以为不病,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四支不 能自用,使人喑,喑即死。今闻其四支不能用,喑而未 死也。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所以知《成开方》病 者,诊之,其脉法奇咳言曰“藏气相反者死。”切之,得肾 反肺。法曰三岁死也。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之: “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踘要 蹶,寒,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 即死。病得之内。所以知项处病者,切其脉,得番阳。番 阳入虚里,“处旦日死。一番一络者,牡疝也。”臣意曰:“他 所诊期死生及所治,已病众多,久颇忘之,不能尽识, 不敢以对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 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 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 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 以异之。有数者皆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 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 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 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 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问臣意曰:“所期病,决死生,或 不应期,何故?”对曰:“此皆饮食喜怒不节,或不当饮药, 或不当针灸,以故不中期死也。问臣意,意方能知病 死生,论药用所宜。诸侯王大臣有尝问意者不?及文 王病时,不求意诊治,何故?”对曰:“赵王、胶西王、济南王、 吴王皆使人来召臣意,臣意不敢往。文王病时,臣意 家贫,欲为人治病,诚恐吏以除拘臣意也,故移名数, 左右不修家生”,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 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及解论之。身 居阳虚侯国,因事侯侯入朝,臣意从之长安,以故得 诊安陵项处等病也。问臣意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 之状。臣意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文王病喘头痛, 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 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 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 当安卧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 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灸之即 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 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 晏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 是谓易。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问臣意:“师庆安 受之?闻于齐诸侯不?”对曰:“不知庆所师受。庆家富,善 为医,不肯为人治病,故未名世。”庆又告臣意曰:“慎毋 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问臣意:“师庆何见于意而 爱?”意欲悉教意方。对曰:“臣意不闻师庆为方善也。意 所以知庆者,意少时好诸方事,臣意试其方,皆多验 精良。臣意”闻菑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臣意即 往谒之,得见事之,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臣意悉受 书之。臣意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 爱公所,吾身已衰,无所复事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 也,悉与公,毋以教人。”臣意曰:“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 方,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居有闲,公孙光闲处,“臣意 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师光喜曰:“公必为国工。 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处临菑善为方,吾不若其方 甚奇,非世之所闻也。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杨中倩 不肯,曰:‘若非其人也,胥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 其人亦老矣,其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 马,因师光奏马王所意,以故得与殷善。光又属意于 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 阳庆,以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问臣意曰: “吏民尝有事学《意方》,及毕尽得意方不?何县里人?”对 曰:临菑人宋邑,邑学臣意,教以五诊。岁馀,济北王遣 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 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 灸处。”岁馀,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 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高永侯家 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岁馀,临 菑召里唐安来,学臣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 时应阴阳重未成,除为齐王侍医,问臣意诊病决死 生,能全无失乎?臣意对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 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 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

按《琅嬛记》:仓公梦游蓬莱山,见宫室崔嵬,金碧璀璨, 光辉射目,忽一童子以杯水进,仓公饮毕,五内寒彻, 仰首见殿榜曰“上池仙馆”,始知所饮乃上池水也,由 是神于诊脉。

秦信 编辑

按《古今医统》:“秦信,不知何郡人,少敏有量,好经方、本 草及黄帝扁鹊之书,为当代良医”,令

宋邑 编辑

按《古今医统》:“宋邑临淄人,至性爱人,酷尚医术,就齐 太仓公淳于意学《五诊脉论》之术,为当世良医。”

高期王禹 编辑

按《太平御览》:“高期、王禹仕济北王,为太医。王遣就仓 公淳于意学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 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之法,岁馀 亦颇通之按《古今医统》:“高期、王禹,仕济北王,太医令王以期、禹 术未精,令就淳于意学经脉及奇络结,俞穴所在,定 镵石刺灸之法,岁馀尽通,以此知名。”

冯信 编辑

按《太平御览》:“冯信,临淄人,为淄川王太仓马长,好医。 淄川王令就淳于意学方,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 定五味,及和剂汤法。信受之,擅名汉世。”

杜信 编辑

按《太平御览》:“杜信高永侯家丞,自知身病,乃专治学 医,仓公甚怜之,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之法。”

唐安 编辑

按《太平御览》:“唐安,临淄召里人也。性好医,学于仓公 淳于意,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应阴阳之 法。除为齐王侍医。”

苏耽 编辑

按《列仙传》:苏耽,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人称苏仙 公。早丧所怙,乡里以仁孝著闻。宅在郡城东北,距县 治百馀里。公与母共食,母曰:“无鲊。”公即辍箸,起身取 钱而去。须臾以鲊至,母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母曰: “去县道往返百馀里,顷刻而至,汝欺我也。”公曰:“买鲊 时见舅氏,约明日至。”次日,舅果至。一日云间,仪卫降 宅,公语母曰:“某受命仙箓,当违色养。”母曰:“我何存活?” 公以两盘留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 皆立至。又语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患 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 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刘安 编辑

按《汉书》本传:“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招致宾客方 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 《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馀万言。安入朝 献所作《内篇》,每宴见,谈说方技赋颂,昏暮然后罢。” 按《古今医统》:“《淮南子》:刘安资性天成,穷格事物之极, 博览群书,善医药。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王安 道”谓《淮南子》多寓言,夫岂不信?

王遂 编辑

按《古今医统》:“王遂,不知何郡人,习经方,工于治疗,学 业精博,为齐王侍御医。”

楼护 编辑

按《汉书》本传:“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 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 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 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以荐为广汉太守。”

元俗 编辑

按《古今医统》:“元俗,河间人,饵巴豆,卖药都市。河间王 病瘕,服元俗药,下蛇数十馀头而愈。王见元俗于日 中无影,以女配之,元俗夜逃去,隐于常山下。”

李少君 编辑

按《神仙传》:“李少君与议郎董仲舒相亲,见仲舒宿有 痼疾,体枯气少,少君乃与以成药二剂,并有用戊己 之草,后土胎黄,良兽沉肪,先义之根,百草华酿,亥月 上旬,合煎铜鼎中,童男沐浴洁净,调其汤火,合成如 鸡子,三剂齿落更生,服尽五剂,命不复倾。”

安丘望之 编辑

按《高士传》:“安丘望之者,京兆长陵人也。少治《老子经》, 恬静不求进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 辞不肯见,上以其道德深重,常宗师焉。望之不以见 敬为高,愈日损,退为巫医,于民间著《老子章句》,故老 氏有安丘之学。扶风耿况、王汲等皆师事之,从受《老 子》,终身不仕,道家宗焉。”

涪翁程高 编辑

按《太平御览》:“广汉人郭玉,见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 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鍼石, 辄应时而见效,乃著《鍼经诊脉法》传于代。弟子程高 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 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