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七卷目录
天目山部汇考
图
考
天目山部总论
杭州府志〈东天目山说 西天目山说〉
天目山部艺文一
游天目山录 明唐枢
东目记略 冯梦祯
西目记略 前人
天目山记 王晋亨
天目山赋 卢柟
天目山部艺文二〈诗〉
天目山新妇石 唐白居易
天目山 释灵一
天目山雷神宅 宋苏轼
天目山 赵文昌
左辖吴公祷雨天目山有感 钱思复
天目山观瀑布 明冯梦祯
天目山对雪 彭辂
九日望天目 袁炜
登天目绝顶 陶望龄
天目山咏 袁宏道
天目山部纪事
天目山部杂录
天目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七卷
天目山部汇考
编辑舆地志之天目山
“天目山”:在今浙江杭州府临安县城西五十里,高三 千九百丈,周围八百里,亘杭、宣、湖、徽四州界。
天目山图
考
编辑按:《舆地志》:“天目山上有两湖,谓左右目,故名天目也。 山极高峻,上多美石,木多茶。”
按《始兴记》:於潜县北有天目山,山上众木,其美非常, 因名“翔凤林。”
按《水经渐江水注》:“浙江水又北迳新城县,桐谿注之。 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山极高峻,崖岭竦叠, 西临绝涧。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 东面有瀑布下注数亩深沼,名曰蛟龙池。池水南流 迳县西,为县之西谿。”
按《元和郡国志》,天目山上有数百树,名曰翔凤树。 按《洞天福地记》第三十四洞天,“天目山周回二百里, 名太微元盖之天,在杭州馀杭县。”
按:《太平御览江东诸山考杂道书》云。“天目山左高于 地千五百丈。右高于地七千丈。纵广三千里。上有渊, 中有鱼,可食。无毒虫。”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临安府。天目山在临安县西五 十里。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有洞 府三十六所。”
又在安吉州南七十五里,上有两池,故名。《遁斋闲览》 云:“昔有登此山者,遇暑雨,见云雾皆在山腰,雷似婴 儿声。”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江南名山天目山,在临安 府於潜县北六十里,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 曰天目。郭璞云: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 按《图书编》,天目山考,天目之山,雄视两浙,高可三千 八百丈,横亘八百馀里,故《洞元集》为第三十四洞天云。隆庆岁癸未三月,自馀杭起行,行七十里,日暮,始 宿大坂。厥明,行三十里,至满岭。南北两山皆盘旋曲 折,似渐入佳境矣。再行三里许,山之北石骨林立,中 忽开一洞,曾有道人经过。问之,樵人曰:“此洞高若干 许?”答以“高六尺有奇。”道人以手杖度之,果符其数,当 有金银二物,以厌其胜。览之数日,果得二山:一名金 嶅坞,一名银山。总督军门立碑,严禁搜挖,有可稽者。 申刻,始驻双清庄。入浮玉禅林,瞻梁昭明太子遗像, 以昭明曾读书于此,偶目疾痛甚,洗而复明,故以“双 清”名庄也。出僧道,其源委甚悉。次早,西行入山。初至 仰止山亭,以“倚翠”,亭旁有巨石,高而且方,石名“倚翠”, 因以名亭也。三至如斯亭,泉横涧道冲出,势不可属, 作石梁以渡之,曰半“山桥。”左有响水岩,泉石从右奔 注,侧耳听之,其琤琤之声,若自石中出者。传言岩石 虚空,以故声音如响,理不可晓。再上有观音石,平正 如砥。自牛眠亭少折而上,见古杉一株,大可九围,其 枝皆下向复昂,势如虬龙,殊为可玩。遂至真际亭。两 山夹道,流泉瀑布之胜,且谓此亭扼一山之吭,涧泉 从此下注双清约十里有奇,中有一道,分流左右,不 知所入,遂入高峰塔院。高峰者,寺之开山祖师,有定 性子,题其居曰“真空洞飞云阁”,皆倚狮子岩而立。内 有高峰肉身,以缸覆之,涂以灰,葬于狮子口中,其形 唇掀而上昂,毫发不爽。顷之,僧乃出高丽铜钵盂,抚 摩久之,制极精巧。启视窗外,则临崖千丈不测,中有 一石直起,为象鼻峰,独立狮座之表,亦山中一佳境 也。入山初尚雨霁,少顷云雾沉霾,不辨咫尺,风急复 霁,遂命肩舆北上而东。路南有玉柱峰,形方而微黑, 仅有绉纹可数不及雁荡远甚。北有一石,突出而平, 曰“望江台”,久不经人迹,草树已森然矣。至普同塔院, 又见一大树,减前一围,特“中分二干直起,尤为奇绝。 坐中峰塔院,出高丽所制袈裟,长计一丈有五,复下 藏云塔、悟道亭。”又东入断崖塔院,当门有一树,其高 大不减普同。又东往正殿,入幻住庵。又南望立玉亭, 乃中峰修真处也。于山麓特伸一股,其地甚平,计一 亩许。其崖深几万丈,下瞷无底,殊不可措足。东西奇 峰,千仞壁立,亭则诛茅为之,且覆以三松。一松独偃 卧其上,亭隐然若匿。予侧身俯首而出,仰视俯临,令 人心悸目眩。深邃、幽寂、奇丽六者兼之。古称蓬莱仙 岛,真为不忝,此天目第一奇绝处也。东坡《表忠观碑》 所谓“龙飞凤舞”,凤舞即此山之麓,而龙飞则山之枕 中峰塔北者。时阴风怒号,凛冽如冬,从者皆以两手 附耳。古称“山深六月寒”,信哉昔日!中峰迷昧不通,自 誓独立,七日不悟,当坠崖而死。越七日,明心见性,因 名其亭以立玉。后中峰乃东入幻住庵,遂转西南,下 坐著衣亭,亭前山茶、海棠,仅尔半残,气候寒煖,遂与 下界顿异。若此亭之上有望云庵,惟一老僧坐石补 衲,少顷入真空洞一饭,饭毕暂卧僧房。未几,家人报 予曰:“天霁甚,已非初入山景象矣。”促予起。起坐洞中, 南望新城、严州以及桐庐、富阳群山,近者尚有形可 指,再远者望之则如蓝玉万片,又再远者则淡云一 抹,竟不知其为山也。虽使王维执笔,能写此变态虚 空色相耶?僧听泉,复语予以北有张公洞,昔张真人 曾炼丹于此,同僧扫石以坐,视之则石之突出而帡 幪者,计二十丈,轩豁可爱。西有石壁四五丈,横锁洞 口,泉皆石中流出,名曰石骨。水如梅雨,丝丝而下,较 之他水,气味甘重迥绝又一小洞天也。天色愈霁,日 始升。僧云:“如此晴霁,十不及见二三,即转为云雾”,导 予直登山顶最高处,复从断崖塔后进,历二台,陟其 顶,恍若置身青云之上。旁有石如铁板状,似断崖而 属,俗传乃仙人所锯者。中有一石独耸,上薄云汉。坐 而凝目视之,则东之临安、北之孝丰、安吉、东之金陵、 北之宁国诸山,历历如指掌。而前之所见,南山愈小 愈下,又悉如蚁封矣。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西天目山,在于潜山东北,有主 峰,高出天半者,为翔凤林。其外则平地突起一石,周 回十馀丈,高百丈,为玉柱峰。又有象鼻、香炉三峰,以 形似得名。其西峰之顶,俗名西尖,有采芝岩,昔㔉药 山中者,见岩上芝草一本五色,因接长竿采之,遂没。 后数日,左右复出二本,皆翠色,至今隐见不常。上有” 千丈岩、龙穴、石城、石门、张公舍、石巷、石屋、石仓、石版、 石柱、新妇石、雷神宅诸灵胜,徐伍登仙修炼之所。 天目山又在湖州府孝丰县,高三万六千丈,广八百 里,有三十六洞天、十二龙潭。其东峰从临安入,西峰 从当县入,深阻难登。相传“春秋时有披裘翁隐此,尝 出采薪,遇延陵季子,见道旁遗金,季子”命取之,瞋目 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埜也?吾五 月披裘而采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问以姓名,不 告而去。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天目山,在杭州府临安县城西 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回八百里,有三十六洞,为 仙灵所居。每岁秋至之日,风雨晦冥,俗云山神与江神会。淳祐八年,祷雨有应,安抚赵与𥲅奏请封龙王 为灵祐公,赐庙额曰惠泽。山有东西二目,东在临安, 西在于潜。东目则崔嵬峻巀,有重冈叠嶂之奇。西目” 则起伏飞扬,有龙翔凤翥之势,分青挟翠,以萃止于 钱塘。“万山林立,环拱其下,若臣服之状,岂非一郡之 主山乎?”《东目》奇丽,虽少亚于西目,然其峰之奇者,如 天仙峰、将军峰、宝珠峰;水之奇者,如瀑布泉、洗眼池、 白龙池;古迹之存者,如分经台、黑驴庵、昭明庵;林峦 涧壑之秀者,如垂虹岭、平溪。皆超绝常区,等于仙境 焉。
“西天目山”在杭州府於潜县城北四十五里。
天目山又在湖州府安吉州“孝丰县城南六十五里, 与杭州府接界。高三万六千丈,周回八百里,上有三 十六洞天顶有二泉如目,大旱不竭,泉味甚美。东南 瀑布下注十里,蛟龙时出没,成十二潭,旱祷雨辄应。 山间有田亩池塘可耕,为方上人所居。”
按《杭州府志山川考》:“东天目山在临安县西五十里, 昔有道宫在天目东峰,曰黄石室,故址尚存。相传有 大钟堕于水。”
大山在县北五十里。天目山东北峰也。势峭拔,高二 千六百丈,周三百五十里。昔倪氏居此,故亦呼“倪岭。” 南溪在县西天目山,发源四十五里,至县东入馀杭 县界二十八里,共七十里。今建“竹林长桥。”
西天目山在於潜县西北四十五里。按《大藏洞渊集》, 乃第三十四洞天也。山有二,东目高二千丈,西目高 二千五百丈,周回一百里,名太微元盖洞天。《太平寰 宇记》:“山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 东西巨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东出临安,流一百五 十里为苕溪,西趋于潜为紫溪,合桐庐之水以汇于 浙江,《水经》于潜山,极高峻,东西瀑布下注成沼,名蛟 龙池。池水入西溪,合于浙江。道士唐子霞谓天目山 又名浮玉山,上有两池,谓左右目,连亘四州,杭、宣、湖、 严也。周回三十里,上有养生之药,蓍草芫花,皆名著 仙经。山有铭勒龙池东,铭曰:“列岳霞表,群峰雾里,翠 滴烟峦。”名不可记。
玉柱峰,在天目中峰塔西南,平地突起一石,周回十 馀丈,高百丈。上有古木苍藤,人不能登。
象鼻峰,在天目,形如象鼻,与狮岩对。
香炉峰,在天目,形如香炉,故名。
杨岭在县治北三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北抵天目眉 山,西北达宁国驿路。
长春坞在县北四十里天目山西。
响水岩:在县治北四十五里。天目重峰内,但闻其中 水声泠泠不绝,竟难觅其支流也。
紫薇岩:在县治北四十五里天目西麓,俗呼为“紫莫 岩。”石皆玲珑,奇状不一。
翠微岩在天目倚翠亭后。
芝草岩,在天目西尖之西。昔采药者见上有芝草一 本,五色备具,接长竿采之,色遂没。后数日,左右复出 二本,皆翠色,遂不敢采,至今隐现不常,时有遇者,因 以名岩。
观音岩在天目山半路旁,突起一石,高大各百馀丈, 供观音像于上。
千丈岩,在天目狮岩前。自上观之,莫测其底。以“千丈” 名,不可以千丈限也。
断陇在天目西尖之西南。
“《龙》穴”,在天目,其大逾寸,穴外回环之状,径二寸许,若 有物盘旋而成,欲雨则云气先出,故名。
石城在天目西尖之西南岸高数丈,南北五十馀丈, 其外可履,内深邃不可入。《玉桃古记》云:“昔猎人阻雨 于石城外林间,有白桃一颗,摘入手如冰,忽又变红, 其热如汤,遂采木叶包之,藏于布囊,下山扪之犹存, 及至家,止存木叶。”
石门在天目半峰岭,东西各一,高者二十馀丈,小者 百尺。自张公舍眺之,两扉对峙,一山之绝致也。 石屋在天目,去张公舍不远,常有阴云怪风,生于白 昼,俗谓徐伍仙修炼之所。
“石仓”在天目西尖之西坎,众山鳞叠,宛若仓廪。 “石柱”:在天目西尖绝顶,一长一丈,一长二丈,坚削平 直,宛如斲成,击之其声清越。
石鼓在天目西岭外坞南下磴“道盘折,状如鼓形,周 回百馀丈,击之如鼓声。”
石版在天目西尖之上,长短大小不可数计,皆平净 如砥,有全解至地者,有解未尽者。今锯痕线道犹存, 其解至半者,用大石砧架定,信非人力所能及。有好 事者欲取下,辄有风雨蛇虺之变,至今人莫敢动。 “石庵”在天目西尖之顶,最为高峻,上覆巨石一片,非 大力不能举。
石巷在天目,与张公舍相去二百馀步。四围耸拔,石 罅一径,深三十馀丈,藤木交荫,森然可畏。
新妇石一名望夫石,在天目西峰半山之中,面东昂立,高五丈,天然人形,与东目新郎石相对。有白乐天 诗:“堂堂不语望夫君,四畔无居石作邻。蝉鬓不梳千 载髻,蛾眉常扫万年春。雪为铅粉凭风傅,霞作胭脂 仗日匀。莫道岩前无宝镜,月明依旧照夫人。”
《响版石》在天目龙湫之外,东顺坂溪中。长二丈馀,阔 丈馀,浮于水面,击之其声清越。
望江石在天目云封庵右陇。轩然特立,高约百馀丈, 下锐上丰,梯乃可登。望浙江如带海门,日上红光耀 目。
钟楼石在天目山半。高数丈,望之翠黛,四敞如楼。 围棋石在天目西尖之北,圆广各数尺,平坦滑润,不 生苔藓,古称有仙人对弈于此。
雷神宅,在天目西尖半山,西方庵右。每大雷电,但闻 云中作婴儿声。有苏轼诗:“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 雨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语,无限人间失著人。” 张公舍,在天目山南,峭壁间,阔五丈,高二百馀丈,即 汉天师隐室。旁有张公小舍,相去半里,一名天师外 室。登者扪萝而入,可坐数人。
徐仙姑庵,在天目西尖之北,与深坑相邻,形若道家 轮藏。中有石柱至地,四面环望,垂石如榻,可设卧云。 许迈宫,在天目西尖下,乃修真邃宇也,址尚存。 仙坛在天目云封庵北,相去十馀丈,即许真君礼斗 之所。
《仙乐》在天目西峰绝顶,人迹罕到。隐者常于风清月 白之夜,闻云外笙箫声。每阴霾欲舒,久晴欲雨,夜辄 闻空中丝竹声,至旦,或在峰尖,或响岩谷,乡民樵者 每听以为候。
山池:
“仙池”,俱在天目西尖绝顶上。久旱不干,久雨不溢。每 岁旱祷雨,皆请池水虔祷即雨,雨即送还池水。“天目” 之名,正谓此也。
龙池。有上池、中池、下池,俱在天目东北。峰下有溪,曰 大径口。小径口有潭,形如仰箕,曰“箕潭。”中有巨石,潭 水注入上池。在山东垂崖下,高五十仞,上有平地数 丈,名拜斗坛。石壁如门,峭立对峙,以限水之出。巨川 汎滥,则激而反趋于宁川,故山前无水患。崖间有石 如狮,下瞰潭水,登者据石拔萝而视,毛发惨栗。水入 中池,又在垂崖之下,喷泻如雷,飞溅崖壁,下池接焉。 池周回三十馀丈,绀碧深邃,幽沉莫测,三面皆骈石 环绕,南流入大溪,至紫溪七十二滩。岩下有滴乳,人 采以疗病。宋时每旱潦,辄遣使用鳖请祷,投之池中, 溯流而上。既而下沉,如有物掣之者,少顷复浮而出。 池上有格思亭,今废。下为石仓潭,澄泓可鉴。又为浮 溪水,潭泉迸出石涧,潭水顺流西溪由至道宫西至 昭庆庙前,为“弄珠池”也。
洗眼池,在天目双清庄太子庵,乃昭明洗眼处。 按《湖州府志山川考》:“天目山在孝丰县西南六十五 里,与杭州接界,出寿藤,可作杖。”《遁斋闲览》云:“登天目 山,见云气出山腰间,雷音似婴儿声。”
按《临安县志》《舆地考》:天目山在县西五十里,即浮玉 山。《大藏经》谓“宇内三十四洞天,名太微元盖之天。”《太 平寰宇记》:水缘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故曰天目。 梁昭明太子分经此山,目瞽洗于泉,明一目。后历西 山,又以泉洗之,目悉开,故庄曰双清山,曰天目。西目 属于潜,东目属临安。东目山麓有昭明庵,去望天桥 数百步,昭明始参禅处,遗像俨然。再上,有胜概亭、钟 磬堂,湮没已久,犹时闻钟磬声。有龙王祠,宋淳祐间, 祷雨立应,赐额“灵祐公庙。”稍上,则有马公亭。邑令马 俶芳建,有且止亭、将军峰,削壁数十仞。上一里,有碎 玉坡,碎石堆,散日耀之,作苍碧色。又上,则观瀑亭、瀑 布泉,高倚断崖,下临绝涧。泉自白龙池泻下,望之如 匹练,名曰东崖瀑布。有垂虹桥,桥驾两峰,泉自峰顶 泻下,如白虹倒饮,亘天入涧,名曰“西岭垂虹。”由石梯 而上,古木森罗,中开数亩,建昭明禅寺。后毁,邑令黄 鼎象创新之。寺有千佛阁,铜佛千尊。其后寺灾而阁 无碍,亦灵异矣。转西则定观台、洗眼池,泉出石窍,洌 而甘。有庵以昭明洗眼,故名。“回光。”上有悟道松,顶平 圆如盖,昔异人葛稚川所栖处也。去回光庵里馀,竹 木丛茂,白云时护。有栖云殿,亦名“白云窝”,供磁大士 一尊。转上有分经台,即昭明分《金刚经》处。台上有万 年松三,一为雷火所摧,二俱枯立。台旁有葛稚川炼 丹池,水深不满尺,大旱不涸。台后缘崖攀萝而登,可 十数里,为大仙峰,则天目绝顶也。顶甚平衍,累石数 十处,名仙缘石,时罩云雾,又名云雾山。度岭而下,自 千佛阁转东,有黑驴庵。宋乾道中,希都禅师养一黑 驴,甚驯,出入与俱。师病驴,募缘供之,为虎所噬。师檄 召虎群至,噬驴者伏罪,师叱曰:“死者已矣,后毋再犯。” 至今临安有虎患,此山独无。又有平溪庵。白龙池,即 径山白龙让地于钦禅师避居此池者也。下有洞,两 旁石室,可容百馀人。中有龙池,云是天之一目,深不 可测,常作云雨,旱祷辄应。池上有飞桥,四面皆危壁悬桥,往返似飞度者。下有玉涧泉,流出瀑布,名曰“玉 涧飞桥。”池外有宝珠峰,圆净秀媚,环视青林,黄叶,缀 丹点碧,如金珠灿然。旧筑夜光台,今废。又有浮玉池, 相传昔有玉浮出故山亦名“浮玉”云。
按《於潜县志·山川考》:“西天目山在县北四十五里,与 东目对峙,高二千五百丈,延袤五百五十里,周二千 里,缥缈万仞,高出天半。翔凤林其绝高顶也。望日朝 升如赤霞,每云气郁蒸,群山尽失,一望如海云稍散, 诸峰渐见,尖顶如萍浮海中。或骤雨至,雷电交作,惟 闻云中如婴儿声,奇丽甲一郡,为神仙窟宅。”
按《孝丰县志山川考》:“天目山在县治西南五十里,高 三万六千丈,广八百里,是为三十四洞天。上有两峰, 峰顶各一池,若左右目,故名。东北一峰翔起,为翔凤 林。又有玉柱峰、香炉峰、象鼻峰、西方庵、立玉亭。西尖 有采芝岩、千丈岩、中峰断崖、张公洞、龙穴、石门、石巷、 石屋、石围屏、金鸡石、眠牛石、十二龙潭、雷神宅。又有 ‘望海楼’”、“梁昭明读书台。”
广苕山,在县南二十里,为天目之阴,苕水所出。 师高山势接天目,如端人正士,俨然卓立,略无依倚。 冬月积雪,春夏犹凝。
芙蓉山在县南十五里。为南天目,下有净竹寺。 灵岩山,一名灵峰,古称北天目。群峰巍然端坐者,为 大雄峰。大雄之东,嵬岩杰峙,俯临万竹者,为百丈峰。 大雄之西,峭壁千仞,有若天门者,为独立峰,一名海 日幢。独立峰前五峰行列于寺之西,并似青芙蓉者, 为五莲峰。在寺东南,回顾梵刹者,为二乳峰。两壁峭 立,为神舟峡,俗名灵岩。豁然于大雄、百丈两峰间,行 时逢逢有声,震动岩谷者,为天鼓坪。修竹巨石,可行 可坐者,为碧玉坪,与碧玉坪相对。从大雄峰而发如 青莲叶者,为映碧坪。其北大石三座,如圆漪三点,不 纵不横,不并不别。前可结小茅者,为秘藏岩。又有龙 树泉,旧名龙泉,祈雨最灵,载《一统志》。在大雄、百丈两 峰中有欢喜泉,出百丈之东,冬夏不绝,饮之甘美。有 安养泉,出大雄之西,味尤醇美。有澡月池,在碧玉坪 西麓,积龙树泉所成也。有谭经石,一名神丹石,可坐 二十馀人。有跏趺石,在大雄峰之麓。又有万竹坞,一 名上房坞,有摄香居、千梅坞。金仙洞,旧名仙洞,载《一 统志》。又华岩洞,在二乳峰左,其上为“灵岩寺”,宋时为 “百福寺。”
大会山在天目乡。
按《富阳县志·名胜考》:“桐岭在县北三十五里开化村, 通馀杭县宋都凤凰山,发脉于天目山桐岭为过峡 处,岭南支龙环抱开化,里人文为一邑之盛。岭东山 巅有仙洞,深可里许,玲珑邃窈,未可方物。幽暗处不 见日月,必炷火而游,攀藤扪石,高处略可数十丈,低 处或俯首而过。崖石层叠,光润如雪,有石幢、石幡、石” 伞、石碁枰诸物。内有潮池,与潮汐相应,多有古游人 题咏。岁久水积若层冰然,隐隐莫辨。南宋时,设千户 守御,有石碑留题,今废。相传宋末,土人石氏兄弟立 乡寨保安隘,并死国难,今皆为土神云。嘉靖时,薛纲 屯兵桐岭拒倭,即斯地也。
天目山部总论
编辑《杭州府志》
东天目山说
编辑夫《东天目》者,名著图经,声闻寰宇,标奇境内,雄镇郡 城,诚群山之泰岱也。故予叙郡治诸山,往往自东及 西,由南及北,自近及远,惟此山去县治稍远。予特揭 而书诸首者,盖独加表异以自别,于诸山别起例以 隆之也。山有东西二目,东在临安县,西在於潜县。东 目则崔嵬峻𡽱,有重冈叠嶂之奇。西目则起伏飞扬, 有龙翔凤翥之势,分青挟翠,以萃止于钱塘。万山林 立环拱,莫不若臣服之状,岂非一郡之主山乎?东目 奇丽,虽稍亚于西目,然其峰之奇者,如大仙峰、将军 峰、宝珠峰;水之奇者,如瀑布泉、洗眼池、白龙池;古迹 之存者,如分经台、黑驴庵、昭明庵;林峦涧壑之秀者, 如垂虹岭、如平溪。皆超绝常区,等于仙境。而旧志漫 循脱简,略而不录,诚可叹息。予因旁询幽讨,笔其梗 概于天目之下,以备遗逸。其诸峰峦泉壑,各以类见 于后,从凡例也。此山灵秀,并异草奇花皆略见于西 目,在《于潜志》中云。
西天目山说
编辑西天目山,奇丽秀绝,甲于郡中。其峰峦之诡异如狮 象,金猊石磴之玲珑若神斧鬼工,是诚名胜之奧区, 神仙之窟宅也。东北有主峰高出天半者,曰“翔凤林。” 其外则玉柱峰、象鼻峰、香炉峰。岩则狮子岩、响水岩、 紫薇岩、翠微岩、芝草岩、观音岩、千丈岩。石则石城、石 门、石屋、石仓、石鼓、石柱、石板、石庵、石巷、新妇石、望江 石、钟楼石、围棋石。古迹则雷神宅、张公舍、徐仙姑庵许迈宫、仙坛、仙药,种种不一。其池则山池、仙池、龙池、 洗眼池,皆属天目之胜,探奇讨异者,虽穷日不能遍 焉。
天目山部艺文一
编辑《游天目山录 明》·唐枢
章村,南至长潭,入山𡵚,两壁插霄,蜿蜒夹出,𡵚开只 数步。中淜一涧,跨历乱石,古木苍崖,泠泠湲湲盈耳。 商角时有《青猕,改木》跳石,盖非人间景。亟曲转约七、 八里,阅十二险。潭每开石窝高四、五丈,巨石墉列,飞 泉喷落如沸。下会一泓,渊然潴泻,复出长潭。陟步南 陟,过高湖庵,转盼诸峻峰,岣嵝在下。兹山为东南大 宗。西自黄山来,南支结钱塘;北由长兴、宜兴、溧阳,正 结建康,东腰落一脉至湖州,乃度钱求岭、分平岭,予 谓其受承当代为不乏。诸山波涌峰游,拱揖飞蹴,鸟 道数里,悬壑侧临,不容联趾。历中溪滩,数尖峰攒合, 一阿巉石,绣林匝罨。转大洋湾,北望石峻壁悬,列小 石峰千百如笋茁。入烂湖荡,长坞邃幽,奇花异草,名 药不能辨记。有簳子米状,𥣬麦可充饥。荡南界于潜, 东达临安,度井坳岭,长历弥封冈,巨石数百,皆片裂 直上,为西天目山。山顶锐石嶙峋,开一池,大旱不竭。 西绕而降,为仙殿基,今为金仙庵,许旌阳礼斗之所。 予谓其礼奚礼精神,礼之行出石门,仅容一体,山颈 一径,绕五里至大佛殿山,十数峰环合,殿坐山顶正 脉,殿西衍地为断崖塔院,杉大五围,右“悟道亭。”转西 南“中峰塔院”,杉大五围,一本二干,皆起石峰矗矗。右 巨石峻立,高十数丈,或七八丈,一石可眺。钱塘江,南 绕而下高峰塔院,长崖谽谺,中敛而上下覆突,前临 千丈壑,右飞泉一落如珠帘。东狮子口,高峰居之。复 阁四层,长列数楹,其所自名“舫室死关”,自下视之,如 螺鬟净结。西张公洞,张道陵与高峰试法屈服,乃居 右守。僧出中峰铜钵一,高丽所制,不击常自鸣,又漆 钵四,予谓此断高中精神之所。历殿东,幻住庵,东历 二峰、东坞庵诸峰下,回崖陡峭,崖上小石峰百千如 林,自幻住而降。立玉亭,险崖突出空中四望,峰峦秀 簇,泉声隐隐在耳。乃下山,历百步,磴著衣亭、真际亭, 杉大六围。又“卧牛”、“观音”、半山东坞脚、阮家,凡七亭。至 山脚双清庄,昭明太子驻所。度珠藤岭、九锁坞、门岭, 为临安界。又度葫芦岭、石坞岭,为馀杭,遂出山。
东目记略 冯梦祯
编辑飞桥与临流亭相对向坐亭上,见素练蜿蜒而出者, 即过飞桥溪流也。归且至平溪,见子晋、季象坐大石 上,欲诡言飞桥之胜,而为申甫所露。过所题奇木石 处,语二君:“飞桥当远让此,然非亲到,终不断疑,安得 向上事如到飞桥时耶?”小憩平溪,僧进茗饮,返黑驴 源,上人具供面甚佳。返昭明寺。日正中,季象云:“两天 目西以石胜,东以泉胜,惟温之雁荡兼泉石之胜。”余 曰:“君至雁荡否?”曰:“未尝至,以图知之。”余曰:“非雁荡也。 然泉胜一语,足以尽东目矣。”东目泉自绝顶而下,至 小仙峰分为二,其左出者,汇为上下龙池、白龙池、玉 剑泉而渡飞桥;其右出者,为瀑布,经垂虹桥至临流 亭之下,两泉合而汇为蛟龙池。右短左长,胜俱在左。 游人至东,目即大仙峰,罕有登者,况香炉、龙池诸胜 乎?大仙无甚奇,但登山不至顶,如谒客但至厅堂。至 于二八靡丽,百物珍怪,必在深宫曲房,非穷搜不能 披睹。如麤丑奴婢,阶前屋后物,何足比数,而伧父眼 中遂为奇特。此如入石家厕,而曰“误入卿内”,良可笑 也。
西目记略 前人
编辑初五,早发双清,迎溪流觅路而上,怪石如星如云,以 千万数碁置溪中。历五亭,至千丈岩,礼高峰塔。初过 第二亭,见一石立响水中,旧名响水岩,水激石下如 沸,题曰谷云第三亭。逾小桥,曰半山桥,古柏下,仰望 石壁奇峭,意颇飞动。僧指云:“此即立玉亭。”后为西方 庵,在东目时,申甫云:“西目奇甚,类吴山紫阳面目而” 巨,至此叹赏,以为知言。后大石曰眠牛石,相传高峰 过此,闻牛鸣而住,故云。然牛鸣自佳,何云眠牛也?与 眠牛相望,一石蹲立如怒蛙,苔衣遍身,其半面尤异, 题曰“半面云。”越一亭,寻石磴而下,即狮子岩也。迤东 一二百步,见石笋凌空倚立,曰玉柱峰。上有矮松甚 古,山民取石耳常至其上,可以眺江。又进之稍北,为 中峰塔院,殿甚壮丽,有《经》一载毁于火,今重建而塔 尚未饰。祖师石像甚古,有大杉四围。又东为断厓塔 院。又东为师子寺,有经阁及殿。殿亦十年前重建,像 设甚研丽。又东为幻住庵。中峰住处,皆以幻名,占地
虽胜,而屋舍甚陋。稍南乱石如笋,离立绝壑,大类马鬣。因题之曰“马鬣”云,即中峰三年立禅处。旧为立玉亭,今废。右畔有僧屋数椽,一入啜茶。自此至西方庵, 一径如发,下临无际,断处缀以木,甚险甚奇。四面俱 奇峰峭壁,敻绝人境。后一峰卓起者,题曰“险绝。”前一 峰玲珑俯瞰者题曰“悬崖撒手。”乃从龙门取路而返。 龙门者,两山对合,中通一痕可走。自立玉亭至龙门, 怪石如箨、如兽、如剑戟者林林千指,奇松如画者无 筭。既至千丈岩,初月娟娟,已宿岩际。粥后,从诸君子 至第五亭观之,所向背月行百馀武,乃知其误。归而 倚槛西望,月尚未落也。初六日,至重云庵,著衣亭,亭 结构甚古,如新沐不受一尘。而北三里,见大石卓立 如屏,横亘十馀丈,复有斜石支之,中断而不仆,真奇 观也。再上二三里,即为绝顶,云气如烟如雾,聚为一 抹,英英在下。其上石笋成林,或立或卧,或斜瞰欲飞, 不可名状。而世俗以意强名之,或雅或鄙,得一漏十, 无足取也。曰“石庵”者,一石横盖,可容一二人,相传为 仙人住处。自此取西道而下数十步,见石片片如锯 出者无筭,俗传以为仙人所锯。登顶所见石屏、石板 最奇。自峰右至仙殿,纯土无石,路甚陡滑,且无奇迹。 从大路东,稍有乱石而顽,行四五里,俱“无树”,走烈 日中,再逾岭,遥见山围丛树如簇,即昨所历诸胜处, 不啻如渴人得饮。盖西峰最奇为千丈岩、西方庵、玉 立亭,竞爽争妍,周遭不盈数里。其左右两腋如椎朴 野人入市,举止羞涩,不足观矣。
天目山记 明王晋亨
编辑天目,西浙一钜镇也。丰邑自湖干一十五里宿高湖 庵,二十里达仙殿基,在天目之肩,石孤峭入云际,俯 视万山,如螺髻目,至此一空。南下五里为中峰塔,前 有悟道庵。南玉柱峰,状类枣核,高三十馀丈,铁牙松 偃缀其上。循此里许至开山塔,一名张公洞,高峰祖 师有龛在焉。龛含狮子,岩内巨缸藏遗蜕,覆石台上。 凡游人瞻礼毕,手摩拂一过,缸故润腻,可鉴须眉。前 临千丈岩、飞云楼,楼立岩之厂,凭窗俯瞰,石壁千仞。 南象鼻峰,左则真际亭,右为涌泉庵。此山形胜第一, 开中峰断崖两祖师之先。迤𨓦而东,为“东幻住”,规模 弘敞。殿前榅杉六七章,枝叶蓬松,鼍龙蟠卷。南一小 山挺立,形似莲花,四面巉削,登眺者扳藤萝始得达。 中有西方庵,居莲瓣中,四围石笋笏立门外左偏石 壁如屏,立玉亭,与东山相对。山多松竹,群猿常攀跃 于上。此开山以东之大略也。开山之西为活埋庵,高 峰习静,此地高丽。沈王来参曰:“师顾活埋于此乎?”因 名庵。前香炉峰,后磐陀石,其石扣之有声,类木鱼。更 西为断崖,祖师舍身“处,崖深千馀丈,师舍身其下无 伤,仍端坐念佛而已。”殿右望江台,登之可望钱塘江。 此开山以西之大略也。开山之北为大佛殿,巍峨雄 壮,为一山巨刹。东北为空观处,其地平旷坦衍,纵览 无碍,故名“空观。”缘石级而上,五里至巅周望。远而括 苍、天台、四明诸峰,暨黄山、桐柏与夫海门、招宝诸境, 咸隐隐云霞间。巅围石屏十二幅,天凿神镵类人工, 然每幅高五丈许,阔二丈许,石色斑驳,莓苔。又石池 亩许,寒泉清澈似镜,冬夏不涸如目,天目所由名也。 然此乃西天目,距东二十里有高山与此山齐,山顶 亦有池,谓之东天目,东目究不及西目之奇。开山以 北,约略如此。开山之南为振衣亭,古杉翠柏环绕亭 外,人坐其中,苍色飞来,衣衽皆绿。亭下为半山桥,桥 畔眠牛石,石形蹲蟠,伏地似眠牛。下十里许为双清 庄,庄在山之麓矣,有大池澄泓朗净。梁昭明读书于 此,目昏翳,掬池水洗之,双眸顿清,故名双清。开山以 南,约略如此。大凡登此山者,自北而上四十里,自南 而上不越十里,盖名蓝精刹,奇峭秀拔之胜,俱在山 之胸腋。自北者由肩而下,自南者由足而上。其最异 者莫如海云。时或细烟一缕,从石罅中出,云气如练, 须臾遍大地如涌银涛;下视群峰,如笋迸出,高者露 涛中。蓬、瀛三岛在几案间。夏月雨从山腰而下,山上 仍白日无纤蘙,闻岩下雷声,似婴儿啼。茶时僧焙云 芽,香气扑鼻。是皆山中雅事,并记之。
天目山赋 卢柟
编辑吴王夫差畋于具区之野,王孙弥庸骖乘,大夫申叔 仪御王,望见天目之,观,《巀嶭》。嵣崚嶒云桡,茀郁轮 囷,薄乎中霄。王命弥庸视之,对曰:“兹所谓《灵祲》也。”王 曰:“灵祲何如?”弥庸曰:“昔禹封九山,含精蓄云,触石吐 气,湠漫龙鳞,蜿兮独上,剡兮陁崺,纷纷纭纭,莫知所 以。尔乃滋草木,旅禽兽,㚇僪怪填珍媾,骈田隐爚,万 物萌荟,畴昔之见,无迺近是。”于时申叔仪进曰:“大王 察弥庸所称纤懱,参离巨体。”戾,可谓㪺造化之渣 滓,而瞢于盛德之符契者矣。且《维扬》之澳,“硕人焱起, 翩兮若威凤耀苞,彩翔秋旻,矫兮若游龙凌倒,景昇 河津”兮如日,渥兮如云,变化无方,孰者为邻。伯启 毓于奇石,傅说骑乎箕尾。兹山所以发精於哲耄作 镇于江汜。若夫《摭草菹》之见颊舌之谈。臣虽鄙陋, 荒所不敢闻也。王曰:“愿为寡人赋之。”叔仪曰:“唯唯惟吴后喾兹敻壤兮,《媭女》繁其岑隈。竦”峭之。岳 兮《辽》,乎卭崃。陟翠微以媻姗兮,径造天之崛岉。 踞虎豹而绵渺兮,紽众山之蔚㠥。《礹峤》之踉蹡 兮,峘矍矍而掩袭。馺沇沇以轥轹兮,巨石崭崭之獝。 南屿屼嵝,横山峣峣。灵岩玉华,郁嵂崒岪《㟥嵯》波。 掸援獠獿嵒洞嶰浍穵豁𧮯豂谽谺沕霩劫牾佹。 倾崎《崟𥨍》。“磷礧”脽𬒈,《䠥躠》。《矎𬯎》靡横,遌跖 盭彳。亍拉拕雎,洟蹲鸱。哕霍山下,还眺层峦。何烟 烟云霞濛澒,崝嵤天霄。㵧寂。叆澹。乘风潇 捎。如兽扰冋若禽翱。目不转睐。艳彩四畅。渗淫䙰 褷。莫能形状。瀑布傍涌离潭瀸,龙湫荻浦,灵溪磢 踖,淈乎混流汜滥𫏋。“蹶崎”石《触唐》。潏乎湓怒汹 泂澎。《犺啮》。《壒漺》《涝解》。横流纷霈。潼 沫高厉。皤如白马偃绌。羽盖《碗𫢸》《咈喟》汩汩。去瀬凭 陵。壑碓投《雷磕》。硞潾隐砯轰訇湱滮滮泧泧潗 㵫。𬭬枝。《蹇》产。𤃳漂𩧫淼茫,远输《纡馀》东逝,永 辞天墟。漭沆潒瀁,安节长浮。渨。瀹,潴为后湖。于 是水虫怪错,暴于洲渚。鼋鼍蟾,诸鳜鳗。鲤鲛人,渊 客呀呷龃龉。魂魂鳞鳞,踏遝傍仵。珍木敷荣,璘豳丛 生。琅玕翠蒨,珊瑚赩呈。偃仰岐盼,中摇目精。灌林葱 薉,葩华掩会。纠枝龓房。《㯕砢》礧。仳离蕤骫。风流晻 蔼,随波澹沲。婀娜芔芾浥彩,翠霞吸精。沆瀣纤柯嘤 吟。飕浏慷慨。“冤陨”抑或象笙籁。寻变驰险,八风肺 沛。凭虚听响,使人心愦麛。《貜父》,狖蜼,猓然。䝙獌,魋 豰,獑胡。猿獜龂坐啸裂眦互。惊“透护略幂,历半 散超巉岩。”陭《岸捷》蒙,茸悬绝涧。群狯狡健,灿兮若 浮云,曾不可称算。周览堂密,隒隩弥陁。芳草靡施,秋 兰蘼芜。唐蒙留夷,鸢尾胡绳楚蘅。江离谸谸,绚绚茻 茻。萋萋肸蚃,暗薆芬馥。《披鹪》。群游蹶扬,躽翼瞵 视,嘲咋毰毸藻臆,鹬子鵹黄,鸬诸𫛸鴂戴鵀石鸟鸒 斯,鸧鸹,翚散陆离,戏游山岊。若夫琛希之赂,金矿涵 朴,云精爥光,琼枝昭华,璇英白珩蓝田,缥碧赤瑕,流 黄㟪碨,山谷衍溢陂“碕岸不枯林薮。”辉润滋液瀜。 㵝光彩燐煴。于是乎“岳灵拥畤。川后联蜷。”百神焱。 儇儇𬊤𬊤,太乙荐,鸿祇御。蜚廉翔,蚩尤骛。靡蜺。旌驼 翠辂。飙旋电掣,阳嘘阴冱。煜奕偨傂,萃于丰,处瞗秀。 奇,亶,生显老。瓌琦伟,长双颧日表。方曈星烂,鲐姿 云袅。宏懿俨雅,俶傥要藐。佪翔于道德之林,猎弋乎 神明之囿。览观九族之有亡,与闾阎之变态。锡羡馀, 恤不逮。缮桥梁,虞婚配,裕后昆,扬昭代。金紫璧耀,冠 盖云屯。拟迹万石,越彩八闽,然后肆志乎游览。履巍 巍,涉漫漫。坐穹石,挥五弦。舞白鹤,泣元猿。曳绿邛之 杖,践赤玉之舄,浩浩乎《葛天氏》之唱,偓佺负局,羡门、 安期,或命石髓,或翳紫芝,相徉于洪崖之涯。洪河清, 昌光郁,麒麟游,凤凰至,蓂荚生,黄龙戏。泰华砥崿,衡 霍增𩔁,风雪交通,鼓舞忭会,信壮乎天目之大,享灵 长于亿万岁。
天目山部艺文二〈诗〉
编辑《天目山新妇石 》唐白居易
堂堂不语望夫君,四畔无居石作邻。蝉鬓不梳千载 髻,蛾眉常扫万年春。雪为铅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 日匀。莫道岩前无宝镜,月明依旧照夫人。
天目山 释灵一
编辑昨夜云生天井东,春来一雨一回风。林花并逐溪流 下,欲上龙池道不通。
天目山雷神宅 宋苏轼
编辑身外浮名名外身,区区雷雨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 看,无限人间失著人。
天目山 赵文昌
编辑“天目山前分两乳,一脉西来缠右股。㴑流疑是武陵 源,入山绝似盘之阻。椒峦隐隐入霄汉,从此去天才 尺五。飞泉汇作千丈潭,下有蛟龙潜水府。玉芝瑶草 净如拭,不见尘寰一抔土。三神山远未易到,洞天只 在溪之浒。道人宴坐凝不动,一榻云烟几寒暑。乍逢 佳客喜盈颊,上山下山若飞虎。龟腹燕颔好颜色,凫” 舄御风轻步武。𬞟蘩蕴藻盈倾筐,砧几腥膻不登俎。 嬴刘颠蹶问不知,那识人间有簪组。嗟予碌碌退不 勇,窃食大官无寸补。回头四十九年非,白发手搔不 可数。山禽唤我归去来,口未及言心已许。长安冠盖 多豪杰,谁肯论交到尔汝。
左辖吴公祷雨天目山有感 钱思复
编辑乾坤亢旱兵尘后,廊庙忧深畎亩间。千里西成望甘 泽,百灵前道谒名山。清秋云雨蛟龙窟,白日雷霆虎 豹关。俄顷神功回造化,作霖未许老臣闲
天目山观瀑布 明冯梦祯
编辑仙源不可见,悬水鸣日夕。隐隐何轰轰,直下数百尺。 天地岂有物,潺湲何时息。此声非水生,非从石间出。 水石两无功,岂是虚空力。如声色已然,观出安可得。 欣然二三子,宴坐谈秘密。山僧送酒来,且共开涓滴。
天目山对雪 彭辂
编辑烟林带长岫,云暝雪争飞。倚树浮瑶蕊,看山失翠微。 冰坚龙欲卧,谷远鸟常饥。石壁孤僧在,寒光上衲衣。
九日望天目 袁炜
编辑访胜来天目,秋高桂子芬。落霞追去雁,古木挂斜曛。 谩有东山兴,宁从“康乐群。山灵应笑我,六载始相闻。”
登天目绝顶 陶望龄
编辑方春理游策,到山已初夏。夤缘二十里,仄径不容马。 举趾高于肩,垂头下于踝。踞响曳喉吻,喘息尽如哑。 辛勤上绝顶,欲去那可舍。一步一惜别,倒坐篮舆下。
天目山咏 袁宏道
编辑“高攀天目西,衣上云雾结。”独立响水岩,一听一回澈。 万壑竞雄流,岂与庐山别。松生玉柱峰,根迸石纹裂。 夜色闲虚堂,朝晖乱云阙。露出万峰尖,重重青点雪。
天目山部纪事
编辑《高士传》:春秋时有被裘公者,吴人也,隐于天目山。尝 出采薪,遇延陵季子出游,见道旁有遗金,季子命取 之。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自居之高而视人 之卑,仪貌之庄而语言之埜也?吾五月被裘而采薪, 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孝丰县志》:“明夏义甫,鄣南人。少以孝行称,博学好古。 值元末兵乱,筑室天目,杜门隐居者四十馀年,与张 羽、刘佐、周倬、沈贯诸君子相为师友,每有所得,辄为 吟啸。又善绘,今有《天目山房图》藏于家,盖其得意笔 也。”
天目山部杂录
编辑《古杭杂记》:晋郭璞钱塘天目山诗云:“天目山前两乳 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 帝王。”及高宗中兴建邦,天目乃主山。至度宗甲戌山 崩,京城骚动,时有建迁跸之议者,未几宋鼎遂移。有 人作诗云:“天目山前水啮矶,天心地脉露危机。西周 浸冷觚棱月,未必迁岐说果非。”〈按七言绝句晋时尚无此引郭璞诗意为
后世谶纬家附会
〉《孝丰县志》:“孝丰山脉自徽箬岭来,作天目。自天目西 南行,逶迤曲折,历数十里而结为县址。其水则源于 天目之阴,流为广、苕诸派,环邑城而东入于霅,潴于 具区,以朝宗焉。境内饶奇峰异石,清流激湍,盖吴兴 一名胜也。”
天目山部外编
编辑《方舆胜览》:“天目山有徐五仙,张道陵飞升。”
《杭州府志》:“徐仙之妹,于天目山徐仙姑庵成道,冲云 而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