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16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十六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十六卷目录

 龙泉山部汇考

  图

  考

 龙泉山部艺文一

  龙泉寺碑        唐虞世南

  绪山庙记         宋李泳

 龙泉山部艺文二

  龙泉寺         唐孟浩然

  龙泉绝顶          方干

  龙泉          宋王安石

  前题            苏轼

  前题           元韩性

  前题           明宋僖

  登龙泉山二首        陶安

  前题            谢迁

  前题           王守仁

  前题            林俊

  龙泉山神仙洞        于震

 龙泉山部纪事

 龙泉山部杂录

 沃洲山部汇考

  图

  考

 沃洲山部艺文一

  沃洲禅院记       唐白居易

  送灵彻上人归沃洲序    权德舆

  沃洲记          明茅坤

 沃洲山部艺文二

  沃洲山         晋白道猷

  登沃洲山         唐耿𣲗

  沃洲山         宋陈柬之

  前题            曾衍

  前题           明何鉴

 沃洲山部杂录

 天姥山部汇考

  图

  考

 天姥山部艺文一

  天姥山赋        明董贯道

 天姥山部艺文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  唐李白

  天姥山           前人

  追和李谪仙       明吕不用

 天姥山部纪事

 天姥山部杂录

 天姥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十六卷

龙泉山部汇考

编辑

《水经注》
之绪山

编辑

龙泉山在今浙江绍兴府馀姚县城内,一名“绪山”,一 名“灵绪山”,一名“屿山。”山腰有泉不竭,即所谓“龙泉”也。 其上三峰,挺秀如画,南俯姚江,颇称佳胜云。

龙泉山图

龙泉山图
考证

按《水经注》,江水东迳绪山南,又东迳馀姚县故城南。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绍兴府,有龙井在馀姚县。苏子 瞻诗有云:“馀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按《广舆记》,绍兴府龙泉山,在馀姚县,旧名灵绪山。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龙泉山,在绍兴府馀姚县,旧名 灵绪山,上有龙泉。宋高宗尝登此,饮泉而甘之,因汲 以归。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龙泉山在绍兴府馀姚县城中, 秘图山西一里许,山腰有微泉,未尝竭,所谓龙泉者 也。旧名灵绪山,亦名屿山。”

按《绍兴府志山川考》:“龙泉山在馀姚县城中。”《秘图》:“山 西三峰,挺秀如画,南俯姚江,颇号佳胜。”孔晔《记》云:“山 有三足白麂,山巅有葛仙翁井,有绝顶石。山半有神 仙洞,严先生祠、孙忠烈公祠、谢文正公祠、阳明先生 祠、永赖祠、三锡祠皆在焉。下为龙泉寺。”翁大立标列 龙山八景,以方干《龙泉绝顶》诗有云:“未明先见海底” 日,故首标曰“五更见日。”又有云“寒岩四月始知春”,故 次标曰“四月留春。”至于江,发上虞,折而东下咸池,汇 一里许,即有九曲,西北三江亦皆宛转抱城,故又标 曰“九曲环清。”四明山在此山南,故又标曰“千峰拱秀。” 姚江滉漾不可桥,独虹桥在前,如虹饮涧然,故又标 曰“市桥。”虹跨龙泉洞泉流淙淙,故又标曰“石洞龙吟。” 阀阅世族惟江南尤盛,而登山可望,故又标曰“万室 飞翚。”南北城夹江并峙,故又标曰“两城合璧。”

按《馀姚县志?山川考》:“龙泉山亦名绪山,《水经注》:江水 迳绪山南者是也,在城内,虞翻尝登此。四望山半有 神仙洞,高数丈,深不可测,洞旁有泉,是名龙泉,相传 宋高宗饮而美之,汲十瓮以去。山巅有葛洪炼丹井, 中峰之顶曰祭忠台。”明成化间,侍讲刘球为奄人王 振所害,邑人成器于山顶恸哭祭之。

《古迹考》:“瑞云楼在龙泉山北,明王文成公守仁所生 处也。”

中天阁在龙泉山,取《方干》“中天气爽星河近”之句。王 文成公尝讲学于此。

丰乐书院在龙泉山,为郡守李铎建。

《祠庙考》:“绪山庙旧在龙泉山,后废;遂移建于西门月 城内。今复徙龙泉山旧址。”

谢文正公祠在龙泉山。祀文正公迁,有司春秋祭。前 有“褒忠祠”,祀公元孙,赠太仆寺丞志望。

海日祠在新建伯祠东,祀尚书王华。

新建伯祠在龙泉山,祀王文成公守仁。有司春秋祭, 以门人徐爱、钱德洪配享。

永赖祠在龙泉山,祀吕文安公。本有司,春秋祭。 “三锡祠”在龙泉山,祀总督胡宗宪,今废。

《寺观考》:“龙泉寺在龙泉山,晋咸康二年建,唐会昌五 年废,大中五年重建,咸通二年赐今额。宋建炎间毁, 高宗南巡,幸龙山,赐金重建。元至元十三年毁,元贞 改元重建。有弥陀阁、千佛阁、蟠龙阁、罗汉院、上方寺、 中元院、东西禅院、镇国院、唤仙亭、更好亭、龙泉亭,今 所存惟山门、大雄殿、中天阁、三官堂、罗汉院址。殿为 ‘习仪之所’。”

屿山如意讲寺在龙泉乡屿山。晋天福六年建,号“保 安院。”至宋祥符元年改今额。

嘉福院在龙泉乡。宋建炎间建,绍兴赐额“褒忠禅寺。”

龙泉山部艺文一

编辑

《龙泉寺碑        》唐·虞世南

“昔轩辕之台,表于大荒之野;灵光之殿,存乎曲阜之 乡。然皆起灭不停,苦空无我,遗风馀迹,尚或可观。况 乎佛刹净居,金刚福地,百灵之所扶持。宜其逾亿劫 以永存,历三灾而弥固者也。”龙泉寺者,晋咸康二年 县民王阳及虞弘实等之所建立。二人以宿植之良 因,修未来之胜果,爰舍净财,兴斯福事。虽弘壮未极, 而严净有馀。其地势则凭峻岭以为墉,萦长江其如 带。乃于形胜之所,式建方坟,背𪩘面流,亭然孤立。譬 崑峰之望坳泽,若圆峤之汎沧溟,栖真之致,莫与为 俦。道场之建,于兹二百年矣。值梁室板荡,大盗潜移, 四海沸腾,九彝交乱。其壮骑之所凭陵,战马之所轥 轹,燎原薙草,邑无噍遗。玉堂金穴,馀构莫存;甲第高 门,尺椽皆尽。浙河之左,尤锺其弊。于时禹川殷阜,举 袂成帷,云栋风棂,雕甍绮阁,皆芜漫涤荡,万不一存。 润屋为墟,暴骸如莽。家靡馀爨,路无行迹,惟此伽蓝, 嶷然不动。清梵夜响,和铃旦扬,行人宴嘿,风尘无警或有履锋介士,弯弧剑客,莫不释戈免胄,望崖顶礼。 岂非慈悲幽赞,功德“名符,能伏獯裔,善和怨敌。”斯固 三宝之力,不可思议。但自创立以来,多历年所,时经 理乱,道或污隆,冬室夏堂,亟多颓毁,禅思或扰,分卫 罕周。乃有清信士女,咸撤布帛,随时喜舍,步影捷槌, 资待无阙。有仁慈焉,有净众焉。藉四部之护持,起十 方之回向,低头合掌,并趣菩提;弹指散花,皆或妙道。 然佛“法难逢,人身易失,传火交谢,念念不留;阅水成 川,滔滔莫返。宁可宴安巢幕,甘寝积薪,沉溺盖缠,不 求解脱。实宜共出爱网,同护法城,修福不捐,至诚必 戚,大悲汲引,义非虚设。庶凭愿力,俱证道场。是用镂 之金石,咸题姓氏,贻诸不朽。”乃作铭云:“正教既隐,像 法斯备。柰苑祗林,香城金地。鸟跋连属,鸡飞相次。像 设闲安,斯为佛事。”乃建灵塔,傃江之泳。栋宇既修,雕 龟斯整。负岩面壑,栖云倒景。澹尔智留,嶷焉仁靖。方 丈净室,四柱宝台。运迁时谢,日往月来。柱栋或朽,栏 橑将摧。珠幡掩色,宝网凝埃。笃以清信,共弘利益。或 舍衣裘,或倾粟帛。造新葺故,呈材献石。地拟金绳,供 同香积。世谛虚假,色相非“真。栖托毒树,回还苦轮。惟 我净域,出要良津。胜业可久,晖光日新。”维“《大周》天授 三载壬辰八月壬午,虞世南撰。”

绪山庙记         宋李泳

编辑

有祝史黄庭献来告曰:馀姚县绪山祠,祀典于东晋 咸宁暨本朝崇宁间,徽庙一夕梦禁中火,有神人扑 灭。已而致恭曰:“臣,越之馀姚绪山神也。”黎明,有司不 谨,焮及内庭,得暴雨乃已。上惊异,有旨下本道搜求, 灵迹宛然。邑上其事,敕加“咸宁应梦”之号。宣和间,方 腊乱,二浙摇动,绿林数千,起剡中椎敓。邻将及境,人 情汹汹,有异云截道,若不可进。众睨云中,鬼神兵帜 可骇,皆禠魄遁去,至是安堵。乾道三年,玉牒赵彦仁 纬与邑耆艾有事祠下。视栋宇岁久而像设湮暗,风 雨鸟鼠之所穿漏,相顾叹息发心。裒赀为倡,俾和者 成之。凡钱货工财之委,应期皆至。裒于春,成于夏,功 不劳而庙貌一新。嘉其始于克成,卒相有休。况于岩 邑之镇,每事必祷,频岁以来,阴霁时若,疵疠潜伏,生 物丰厚,而民获奠居也。自东晋以来,历千百祀,神之 灵贶在天阴覆而显相者,可谓盛矣。余尝祈请,屡获 嘉祥。望乎郁苍之休,𫶇嵲之居,鞭霆驾雨,神职是柄。 畴所夤奉,罔敢弗从。是用揭其威德,曜于金石。采诸 谣语,缀成颂歌。使巫觋修祀之次婆娑按节以歌之, 则神之休光,民之归乡,尽善尽美,永永无穷,其可诬 也。歌曰:“山迷茫兮日曛,木滃蔼兮奔云。牲鲜肥兮酒 齐,奉元幄兮灵君。”以上初献岁有秋兮多穰,物茂遂兮时 康。民何报兮嘉惠,荐时修兮芬芗。以上亚献《坎侯》作兮嘤 嘤,灵晏娱兮将兴。鸟鸢下兮人散,月晶晶兮中庭。以上 终献

龙泉山部艺文二

编辑

《龙泉寺         》唐孟浩然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寂。寻林采芝去,谷转松萝密。 旁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水,《金子》曜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暝辞远公,虎谿相送出。

龙泉绝顶          方干

编辑

“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古树含风长带 润,寒岩四月始知春。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 雨均。前后登临思不尽,年年改换往来人。

龙泉          宋王安石

编辑

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望霖 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前题》
苏轼

编辑

馀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千金买断顾渚 春,似与越人争日注。

《前题》
元·韩性

编辑

凤凰不栖枳,天马肯就闲。胡为九渊龙,卧此数仞山。 苟无风霆威,何异蛙螾繁。世网易婴人,有如百尺澜。 悠哉志士怀,直欲甦人寰。一朝蹑浮云,游戏穷元间。 宁知天瓢侧,不及眢井蟠。百年抚陈迹,老木亦已刊。 名高虽易毁,志远终难攀。山中白头僧,笑我发浩叹。

《前题》
宋·僖

编辑

“龙泉高处为谁登,曲径幽寻树下僧。”黄叶又经秋夜 雨,青鞋曾蹋岁寒冰。西来山阁随云隐,东去江船待 月乘。邂逅浮生还惜别,吟诗落照倚苍藤。

===登龙泉山          陶安===苍峰倚重霄,万古色不改。神龙去已远,踪迹隐然在。 石面常出泉,土脉本通海。宝坊起楼阁,气清地爽垲。 佳菊金葳蕤,古木青掩霭。攀磴行复坐,瑶章鲜可采。 宾朋觞咏间,气味似兰茝。谈笑有雅趣,岩壑被光彩。 嘉会有几何,不醉复何待。

脚底潮生鼓万雷,浪头隐隐白云堆。诸州地到海边 尽,外国帆从天际来。但见中间浮岛屿,不知何处是 蓬莱。平生登览今朝醉,髣髴珠宫贝阙开。

《前题》
谢迁

编辑

迤逦蟠龙接秘图,雨中台殿尽糢糊。神仙胜境馀三 岛,狂客归舟任五湖。地近东溟先见日,树连南郭晚 栖乌。高轩过处人争讶,一片清冰照玉壶。

《前题》
王守仁

编辑

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前题》
林俊

编辑

《龙山》几道落岩泉。古寺长松锁夕烟。风雨晦明无丈 室。藤萝昏黑隐诸天。看飞短锡知何日。打卖残碑不 记年。生灭大千还世界。白云满地故依然。

龙泉山神仙洞        于震

编辑

密叶重重护彩霞,也知深处是仙家。云屏静掩人间 月,春色遥连洞口花。局面山河移甲子,树头寒暑记 年华。西风正苦瀛州路,愿借溪边两月槎。

龙泉山部纪事

编辑

《馀姚县志》:“明王华字德辉。年十一,从里师习对句,月 馀习诗,又两月习文。数月后,同学诸生尽出其下。里 师异之曰:‘岁终吾无以授子矣’。尝与数人读书龙泉 山寺,有妖僧张皇其说,数人皆惶恐散去,华独留,妖 亦不作。风雨雷电之夕,僧复试以瓦石,不为动。成化 十一年,赐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累官礼部侍郎。” 正德改元,刘瑾擅政,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寻令致仕。 嘉靖初,封新建伯。

成器,布衣也。闻江右刘球死于狱,登龙泉山顶,为文 祭之。其略曰:“登彼龙山,崖石齿齿兮,竹松闲闲。去天 日其咫尺兮,将英魂之可攀。恭载拜以长恸兮,跽敛 衽以陈告。惟蹇蹇以自完兮,得死所其奚悼!顾弃德 而崇奸兮,尾日大而不能掉。”

龙泉山部杂录

编辑

《馀姚县志》,龙泉山在今县城内。然观《水经注》云:“江水 东迳绪山南,又东迳馀姚县故城南。”按:绪山即龙泉 山也,则斯时龙泉不在城内可知。

沃洲山部汇考

编辑

《道书》
第十五福地之沃洲

编辑

沃洲山,在今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东三十五里,高五 百馀丈,周回十里,世传支遁放鹤养马于此,今其山 犹有“放鹤峰、养马坡。”

沃洲山图

沃洲山图

按《洞天福地记》第十五福地沃洲,在越州剡县。 按《括地志》,沃洲山在新昌,与天姥对峙。《道书》“第十五 福地,晋支遁居此。”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沃洲山在绍兴府新昌县东三 十五里,山高五百馀丈,周回十里,与天姥山对峙,道 家称为第十五福地。晋帛道猷、法深、支遁皆居之。戴、 许、王、谢十八人与之游,号为胜会。”

按《绍兴府志山川考》:“沃洲山在新昌县东三十五里。” 吴虎臣《漫录》:“沃洲,天姥号,山水奇绝处,有鹅鼻峰、支 遁、放鹤峰、养马坡,又有石封门、题字岩、灵彻锡杖泉、 瀑布泉,飞注雪潭。又有钟井,疾者饮之或愈。”通剡县 之四明山,外绕大溪。

按《新昌县志山川考》:“沃洲山在县东三十五里,与天 姥山对峙,有放鹤峰、养马坡。世传支遁放鹤养马于 此,晋代名人多聚焉。”唐白乐天有《沃洲禅院记》, “莲花峰在沃洲山上。”

题字岩,在沃洲山。旧传有题崖,今泐入溪。

《古迹考》:“沃洲耕钓处,孝子吕升养亲之所。”

石真人庙在沃洲山。

沃洲山部艺文一

编辑

《沃洲山禅院记      》唐·白居易

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 岑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 庭、石鼓介焉。西北有支遁岭,而养马坡、放鹤峰次焉。 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其馀卑岩小 泉,如子孙之从父祖者,不可胜数。东南山水,越为首, 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 “常之人栖焉。”晋宋以来,因山洞开。厥初有罗汉僧,西 天竺人白道猷居焉。次有高僧竺法潜、支道林居焉。 次有乾兴渊、支遁、开、威蕴、崇实、光识、裴藏、济、度逞印, 凡十八僧居焉。高士名人有戴逵、王洽、刘恢、许元度、 殷融、郄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 霞、袁彦伯、王蒙、卫玠、谢万石、蔡叔子、王羲之凡十八 人,或游焉,或止焉。故道猷诗云:“连峰数千里,修竹带 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谢灵运诗云:“暝投剡 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安期还可寻。”盖人与 山相得于一时也。自齐至唐,兹山寖荒,灵境寂寥,罕 有人游。故词人朱放诗云:“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 江边。”刘长卿诗云:“何人住沃洲。”此皆爱而不到者也。 太和二年春,有头陀僧白寂然来游兹山,见道猷、支、 竺遗迹,泉石尽在,依依然如归故乡,恋不能去。时浙 东廉使元相国闻之,始为卜筑。次廉使陆中丞知之, 助其缮完。三年而禅院成,五年而佛事立,正殿若干 间,斋堂若干间,僧舍若干间。夏腊之僧,岁不下八九 十,安居游观之外,日与寂然讨论心要,振起禅风,黑 白之徒,附而化者甚众。嗟乎!支竺没而佛声寝,灵山 废而法不作,后数百岁而寂然继之,岂非时有待而 化有缘耶?六年夏,寂然遣门徒僧常贽,自剡抵洛,持 书与图,诣从叔乐天,乞为《禅院记》云:“昔道猷肇开兹 山,后寂然重兴兹山,今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 洲山与白氏,其世有缘乎?

送灵澈上人归沃洲序    权德舆

编辑

“昔庐山远公、锺山约公,皆以文章广心地,用赞后学, 俾学者乘理以诣,因言而悟,得非元津之一派乎?”吴 兴长老书公,“掇《六义》之清英,首冠方外,入其室者,有 沃洲澈上人。上人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 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其变也,如风 松迭韵,冰玉相扣,层峰千仞,下有金碧,𢥠鄙夫之目”, 初不敢视。《三复》则淡然天和,晦于其中。故睹其容,览 其词,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况会稽山水,自古胜绝, 东晋逸民,多遁世于此。夏五月,上人《自𬬻峰言》旋复 于是邦。予知夫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 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则向之境物,又其稊稗也。 鄙人方景行企尚之不暇,恶敢以离群为叹哉。

沃洲记          明茅坤

编辑

沃洲。侍御吕公之乞疾入越也,为书于予曰:“会稽者, 天下之佳山水也。昔人称襟海带江,为东南之最,而 沃洲则逶迤蜿蜒,绵邈萦复,跨剡溪、傅太白,插入会 稽东南百八十里,而四明枕其北,天台、华顶、赤城经 其南,其左右则天姥、石桥、金庭、石鼓、支遁岭诸胜。或 虎蹲而拱,或鸟啄而俛,或倏而见,或倏而伏,而葱茏” 蔽亏,吞吐绰约,若高堂曲池之宴。而显客贵游,绮罗

琴瑟,燕歌赵舞,纳于几御者,不可胜数。而山益深则
考证
泉益洌,往往屴岑崱壁,层丘盘谷之处,当夏而寒,临

冬而燠,云归而暝,雪啮而洁。而又有前朝之水,候时 之禽,露奇售怪于丛篁茑萝,啼猿啸鼯之间。其四时 旦暮花鸟或与人间殊别。于是沃洲又特称为会稽 东南之最。然惟其深,往往达官长者不得而至,必逃 名恬寂,与夫骚人放客,然后扪僻蹑邃,得栖且游于 是焉。而予侍从明天子者,十年于此矣。入或忘躯昧 死,效忠于时,而多不偶;出或持节拥传,巡行风俗,击 去大奸猾吏,又稍稍构怨,憝挂睚眦,而谗言祸机,暗 射旁覆也,固非予所“适也。予家沃洲山之下,今又多 病,将归隐于其中,日取老氏书以自讽咏,而庶几无 名为务焉。子其许我否乎?且为我记之。”予未及复,公 以公疏荐,得推择为仪制郎,又调为司勋。未几,坐他 构,徙判洺州。章上,迺得归。书以问于公曰:“沃洲公今 可游乎?其采药于曩之所,谓天姥石鼓之间,而宴歌 箕踞”其中者乎?予固以公之知为重于时,抑竟不能 不以公之知适为谴诃于时也。借令予早自能审时 合势从公游,则沃洲山川,旦暮烟云花鸟之状,方饱 于吾耳,其泉声鸟音之异,悦于吾目,而所称“逃名恬 寂”与骚人放客之寄,吾将徜徉恣肆于心神胸臆之 间。且彼老氏者,谓世之是与非不吾闻,而世之所构, 亦不得吾絓而媒孽,今又焉得至是乎?嗟咄!吾且去 矣。于是次第其言以复公,且邀公为买田结庐于其 远近,亦将以卜邻于是也。

沃洲山部艺文二

编辑

《沃州山         》晋白道猷。

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岁下,犹有上皇民。 开此无事迹,以待疏俗宾。长啸自林际,归保其天真。

登沃洲山         唐耿𣲗

编辑

沃洲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沃洲山         宋陈柬之

编辑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 萝陟云磴。上揽四万八千丈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 并,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或随 仙气得丹床,双阙夜深看斗柄。今朝积雨天地晴,一 策快作西南征。沃洲最佳天姥胜,连山直下秋峥嵘。 竹萌修纤会稽箭,芝径菌蠢商山英。秋阳不碎空翠 影,绝壑倒泻银河声。山腰细路如丝直,三两渔樵行 落日。吹烟暝色小茆屋,松子石声断崖石。饮流溪屑 湖麻香,土软春膏霜术白。送书松际有猿公,问酒涧 阴皆木客。青冥楼阁仙人家,郁蓝流光泻晴碧。霓旌 队下鹤万群,绛节朝回云五色。人间但有桃花源,桃 花春香流水浑。三生凡骨不得到,两“耳夜半空听猿。” 李白寻真不得返,支遁卜筑还费钱。至今山灵护光 怪,石萝山薜馀秋妍。即有故宅更深閟,鸡犬林塘隔 尘世。清秋著屐一登之,路僻夕阴门半闭。盘陀石在 长楠阴,脱略尘缨换秋意。晴山示我两山图,老眼摩 挲观一二。乘便挥笔写我情,惜哉赏音今绝稀。谪仙 一去五百载,人间山水无清辉。旧时仙人白云唱,怪 我白首归何依。我生白首历浩劫,眼中亿万虫沙春 梦非。陈郎挽我十日住,掉头不顾自有南山期。餐霞 绝粒炼精魄,长生之学非荒嬉。三十年前有宿约,来 已不早归不迟。长揖群仙谢儿辈,倒枎万里冥鸿飞。

《前题》
曾衍

编辑

我来作簿山水县,家家屏障诗题遍。有客请赋“《沃洲 山》,却惭未闻沃洲面。沃洲好在贤人心,谁其主者支 道林。禅床有月藤花落,丹灶无人桂树深。曾梦群峰 接天姥,烟霞微茫不可数。几时结托芙蓉巢,而与青 莲居士伍。石桥溪寒冰可敲,磨剑当斩溪潭蛟。文章 不入金马格,难解年来山鬼嘲。云自去来山自老,鹤” 书无向蓬莱岛。作诗寄与山中人,明日相从抱琴早。

《前题》
明·何鉴

编辑

沃洲山势连天姥,放鹤鹅鼻峰相伍。千岩万壑总烟 霞,到今只说“支遁坞。”昔人隐逸非沽名,屠肆鱼盐俱 真情。莫道缁流可轻弃,残碑须把文章评。

沃洲山部杂录

编辑

明薛应旗《沃洲山志》:“沃洲山与天姥山对峙,《道书》谓 为第十五福地也。”山有养马坡、放鹤峰,西南有放马 涧,皆因支遁得名。其杖锡泉,则唐僧灵澈之故迹也。 又八里曰东请帮助识别此字。山亦支遁所居也。初,支遁问僧法深 买山,深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遂与居之

天姥山部汇考

编辑

《道书》
第十四福地之天姥岑

编辑

《天姥山》,即天姥岑也,在今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东五 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周回六十里,西与天台相对,盖 即刘晨、阮肇入天台迷路处也。

天姥山图

天姥山图

按:《元和郡国志》:“天姥山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刻 字,蝌蚪形,高不可识。春月,樵者闻箫鼓笳吹之声聒 耳。元嘉中,遣名画写形于团扇”,即此山也。

按《洞天福地记》第十四“福地天姥岑,在台州天台南, 刘阮迷路处。”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绍兴府,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四 十五里,东接天台山。谢灵运诗:“暮投剡中宿,明登天 姥岑。高高入云雾,安期还可寻。”李白有《梦游天姥歌》。 台州天姥山在天台县城西北,一峰崛起,孤峭秀拔, 与天台山相对。

按《广舆记》,绍兴府天姥山在新昌县,《道书》“第十六福 地,东接天台华顶峰。”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天姥山,在新昌县,高三千五百 丈,周六十里。”

按:《图书编天姥山考》: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南二十里, 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联沃洲山。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天姥山在绍兴府新昌县东五 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周围六十里。其脉自括苍山盘 亘数百里,至关岭入县界,层峰叠嶂,万状千态。最高 者名拨云尖,次为大尖、细尖,其南为莲花峰,北为芭 蕉山。”

按《新昌县志山川考》:“天姥山在十八九都,去县东五 十里,其脉自括苍山盘亘数百里,至关岭入县界,层 峰叠嶂,千态万状,岩间有枫树,高十馀丈。”

石井在天姥山下。

《古迹考》:“天姥寺在十八九都天姥山中,周广顺元年 僧德韶建,号天姥院。宋至道元年改广福院,明洪武 十五年改禅寺,旁有接台馆,凡官员往来,俱宿于此。 槃斋在天姥山中,御史张世贤所居,又有四面溪山 楼。”

按《天台县志杂志》:“天姥峰”,《明一统志》云:“在天台西北, 与天台山相对。”李太白《天姥吟》云:“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盖此山旧属天台,自五代间钱氏 分台割剡,置新昌县,今属新昌,故不载。

天姥山部艺文一

编辑

《天姥山赋        》明·董贯道

客有问于沃洲处士曰:“盖闻会稽山水,沃洲天姥为 之眉目。然沃洲则修竹平津,王谢之所栖息;灵泉古 刹,支竺之所驻锡,余固尝闻其略矣。若夫天姥之耳 边清猿,杜少陵之佳句可考;空中天鸡,李謪仙之梦 游甚奇,亦岂有敷其实而剖其的者乎?吾于此焉是 处,敛耀藏英,目有所尝击,足有所尝经。天姥之胜,亦 既厌闻而饫睹之矣。愿子发丘壑之奇蕴,抒烟霞之 深情,博我以天姥,启我以地灵。”处士曰:“唯唯,天姥之 山,表乎东南,实为新昌。下擘划乎后土,上挠拂乎穹 苍。左倾赤城华顶之攒峦,右俯会稽秦望之崇冈。四 明仆趋于其后,王山秀拱于其阳。灵贯斗牛之墟,雄 镇于越之疆。剡溪若一线之萦纡,东”海仅杯水之汪 洋。巀巀嶪嶪,搀搀抢抢,根盘薄其几里,名烜爀乎一 方。吐瑞霭而吸祥烟,纷兔彩而隔日光。色沉沉其欲 雨,气肃肃以成霜。远而望之,若云鹏之投翅;近而察

之,如阵马之腾骧。青翠崷崒,萏菡特出。侧者弁俄,端
考证
者圭立,或谷而杳,或阜而突,峭岳嵷请帮助识别此字。“修岭盘屈,千

姿百态,变化欻忽。夕晖映而绛气扶疏,宿雨霁而浮 岚勃郁。蔼然春茂之蕃华,瘁尔秋凋之风骨。信良工 之莫绘,虽辨口其奚述。陟之者神恍恍于青都,仰之 者目瞪瞪于天阙。”兹盖幽怪之所凭陵,猛鸷之所巢 穴也。至若松涛动壑,寒声回薄;竹翠连空,烟光重叠。 岩栖异卉,涧老青枫,有柘而端,有泉而“蒙。黄精委轻 身之饵,白术任厥贡之供。金芝连茎而炜灼,瑶草濯 秀以玲珑。琥珀幻千年之松脂,琅玕吐万丈之白虹。 翠壁如削,丹崖可砻。洞扉蹩躄以旁启,地道黝纠以 潜通。石㠝岏其踞虎,木偃蹇其游龙。瀑流飞泄以夏 寒,岩电闪烁以霄红。苍苔想谢公之屐齿,药径忆刘 阮之仙踪。”安期羡门,金“母木公,徘徊云举,苍莽鸿濛。 清虚羽仙之馆,窈窕梵王之宫。宝阁霞拥,眯宇云封。 风廊月殿,暮鼓晨钟。或朱其颊,或青其瞳。或庞眉而 圆顶,或雪鬓而冰容。或导引以辟谷,或趺坐以谈空。 丹成九转,教演六宗。拍肩白足,揖袂赤松。傲圭组于 物表,等蓬阆于壶中。是皆所以示不灭之相,炼冲举 之功。虽虚寂之不足尚,要皆有以阐元化而蹑仙风 也。”客曰:“子之所陈,博矣大矣,宏矣丽矣,伟哉!兹山诚 仙佛之窟宅,烟霞之源委,子勿诮乎支离,予请得而 议拟。然是山也,匪宅中土,匪奠奧区,迹远界乎蛮陬, 名近睹乎异书。《职方》之纪蔑有,《禹贡》之载缺如。周穆 西游之辙,讵臻乎绝境;秦皇东驻之跸,卒限”于修途。 既无预于五岳之时巡,乌有乎万岁之嵩呼!此所以 不获衍《金册玉函》之秘,遂湮没乎一隅。禽鸟啁唧其 若诉,榕桂黯惨其若愚。老烟嶂之胎禽,怨月峤之于 菟。谅人生之取舍,亦物理之同符。苟兹山之可移,屹 万仞于通都。盖将有以掩西华而观南极,诧元峤而 夸方壶。玉帛于焉以旁午,冠“盖于尔乎踌躇。又何有 林扃之争诮,榕径之蓁芜哉?”处士悚然不怡曰:“呜呼 噫嘻,陋哉,子之趣也。夫圣轨渺漠,皇风寂寥,蔑德以 夸,散朴以浇。虽考古之简牒,而泥金检玉之耻,实朘 民之脂膏。彼嵩岱之受污,亦㟝嵝之献嘲。吾子固乃 挟彼以议此,误贬而谬褒。是犹欲祸牺牛以文锦之 炫烂,戚鶢鶋”以钟鼓之嗷嘈。倘天姥之有知也,纵不 能如北山之移文以杜妄辔,亦将有以类巢由之洗 耳以避唐尧矣。乃歌曰:“清风皓月兮兹山之高,胜人 韵士兮兹山之遭。一尘不点兮何取乎轮蹄之躏轹, 牲酒之醮臊。”歌既终,于是俯仰怡神,山青云白。客赧 其言,逡巡避席。

天姥山部艺文二

编辑

《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亦因之梦吴越,一 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 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 “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冥 冥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曜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 长嗟。遗觉时之枕石,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 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 崖间,须行仙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天姥山            前人

编辑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追和李谪仙       明吕不用

编辑

支郎遁沃洲,江州司马记中求。归帆拂天姥,杜陵野 老诗中睹。万山从此空纵横,截天拔出东南城。势如 周王坐镐京,臣妾亿兆心皆倾。太白平生慕东越,梦 里分明招日月。上山日在山,渡溪月在溪。山灵为白 道其路,山鬼不敢当前啼。列宿手可摘,天街足可梯。 山头见抱犊,云中看养鸡。或行或息兴靡定,倏而朝 “兮倏而暝。银潢万丈飞来泉,玉虹挂在丹崖巅。采黄 精以沾露,寻紫芝以踏烟。子乔既朽,赤松亦摧。王母 老死,蟠桃不开。金银之气固自有,何所得置仙人台。 膏吾车兮秣吾马,御风坐我兮天姥下。鸣鸡哑哑杂 纺车,山人户户皆桑麻。谪仙乃狂客,一梦千载令人 嗟。”昔高堂之想像,即天姥之云霞。古来好事多若此。 茫茫总是江河水,东鲁诸公望汝还。三百酒杯一口 间,却笑梦中吟好山。呜呼!峨眉亭前秋水色,使我空 忆公容颜

天姥山部纪事

编辑

《新昌县志》:“天姥寺旁有接台馆,凡官员往来,俱宿于 此。仆隶夫役多需索,寺僧甚苦之。原寺内额田二百 六十亩,多被豪强吞并。嘉靖二十九年,知县何孟伦 查追还寺。至明年,民僧各告,巡守二道批断田还寺。 知县卓尔将额田土名、坵数立石,后遂永免侵扰。”

天姥山部杂录

编辑

明王思任《越游杂记》:“从四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 旋螺,顶渐上,遂渐狭。过桃墅,谿鸣树舞,白雪绿坳,略 有人间风景。饭斑竹岭酒家胡当𬬻,艳甚,桃花流水, 胡麻正香,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过会墅,入太平 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雨寒而毛叶历落,不啻云凤 之尾。使吾家园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裈其下,自不来 俗物败人意也。”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郁起。至则 野佛无家,化为废迹,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 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 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巅上 至石扇洞天,清崖白鹿,葛洪丹丘,俱明昧之际,不知 供奉何以神往台山,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 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俸之 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台山遂争伯仲席。嗟乎! 山哉!人哉!

天姥山部外编

编辑

《述异记》:“天姥山南峰,昔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 后放于此山西峰上。汉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飞上南 峰。往往天将雨,则翼翅摇动,若将奋飞。”

《后吴录》:“登天姥山者,或闻天姥歌谣之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