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326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卷目录

 惠州府部汇考二

  惠州府山川考二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卷

惠州府部汇考二

编辑

惠州府山川考二       县志

编辑

长宁县

亚㜑髻 :在县治后君子嶂 。山多岩穴,穴下有泉,时产异物,景致迥别。路多险阻,人亦罕到。前有文笔卓立,蛱蝶双飞至涧下。两水合成一大泽,环于左者发源于杨岭下;环于右者,发源于荆竹薗、鸡子社。水 流至君子嶂之涧下。

从化禾溪 亦流至君子嶂下,总合流于县之南河,直抵黄京牙,合忠信水、立溪水、龙屈水,其龙吻深入不知底止,吻上有岭,设哨防御,水至锡场河源以入省会。其官渡二处,一黄京牙渡,一锡场渡。

永安县

丫髻山 在县东三十里黄花社。形两丫如蝶板,又若双鬟,故名。

“七娘岩 ” ,昔有猎犬坠岩中,以为不复出矣,七日乃出于岩前村,相去十里云。

帘紫嶂 在县东二十里。

白叶嶂 ,在帘紫嶂北,即鹅公岭。

官山 在横坑社帘紫嶂西三十里。秀锐如笔。叶应黄建,读书其上皆有官,因名。

宝峒嶂 在官山东三十里。旧为“草峒” ,改今名。羊角嶂 ,在上黄沙社,官山南四十里,两岐似羊角。

燕尾山 在上黄沙社羊角嶂东,以形名之。乌禽嶂 ,在上黄沙社燕尾山西南。高峻盘岪,周一百里。水北流下,《上下磜》,南流下归善阳乌潭。

犁壁山 在上义社乌禽嶂西。巉岩峭削,象如畟耜,上有山羊。

南山 :在上石社犁壁山北。

凤凰冈 ,在土石社,县西南七十五里,横绝水口,县之外关。

施坑山 在中溪社乌禽嶂东三十里。高山大林,盗贼窟穴。旧为“尸坑” ,改今名。

貉老坪 :在南岭社,与归善界。

南岭 在貉老坪东,周百馀里。

三殿山 在县北二十三里黄花社。五峰插天,有龙须草。

须眉嶂 在三殿山少西,形如帘幕,障县之后。紫金山 在东门内,城跨之上有雄镇楼。儒学在山之麓。

安民镇山 在城西

张八岭 :在林田社西四十里。水西南驰逆上,𫔎于水口县之内关。

柏树嶂 在县西四十里埔尾社。峰峦秀丽,多柏树,故名。

观音山 :在平湖社,《柏树嶂》西四十五里。树木葱蒨,清旷幽致。旧有庵祀观音,今废。

梧桐尖 :在上江东社,观音山西十五里。山高而锐,梧桐生焉。

鸡冠嶂 在林田社张八岭西十五里。楼台鼓角,形家谓之“杆门。”

上濑嶂 在上黄沙社鸡冠嶂南。岩深窈,五里,流泉浩浩,平田百亩,耕者十馀家。

天子嶂 在上濑西南清溪圆墩、上下黄沙之间。峰峦高耸,群山若执笏而朝之。地僻远,旧为盗贼所匿,今耕艺其上,茶敌桂山。

宝山嶂 :在圆墩社上濑西三十里,旧有铁冶。“大林𪨶 ” 在蜡石社,宝山西南十五里。攒峰叠𪩘,林木蔚荟,猺人耕艺其上。有岩,敞如厦屋,容五、六百人。门偪仄,一人持戟而守,百人攻之不入。

龙头山 :在柏埔社大林𪨶北。蜿蜒雄峻,昂然而起,若龙首然。

大鲁山 :在柏埔社大林𪨶西。高大峭拔,人耕其上,旧亦盗贼往来之区。

奇山 :在平湖社大鲁山西北二十里。以其奇壮,故名。

梁峒山 在上江东社奇山西南二十五里,有石峒二。

企壁嶂 在安全、下石二社之间。青壁斗绝,山猺居之,乡民鲜有至者。

龙王嶂 在安全社企壁嶂西,高百馀丈。上有龙湫,祷雨辄应。

鸡啼石山 :在苦竹派社龙王嶂西。山巅有石如鸡,产万年松及《不龟足》之药。

粤王山 ,在苦竹派社鸡啼石西,雄视诸山,延亘高耸。下有岩,昔女冠居之,名“道姑岩” ,祷雨辄应。或云有僭伪居此称粤王者。

梅花岭 在鸡啼石北。五岭攒聚,若梅花然。有岩高十寻,路狭,累足乃入。入则弘邃高旷,远望无际。岩石峭削,石坪五丈,古株怪石,殊为奇观。岭上复有仙女洗头盘。

鸡公嶂 :在上镇社,县东四十里。气势雄峭,县之祖山。

东山 在鸡公嶂东南

山谷嶂 在东山之南。其巅有石,高一丈二尺,大八尺,厚三尺,端正如笏盘石,载之名“笏石。” 又有佛子岩、八公岩,下有福田寺、石笏书院。琴岭 在山谷嶂后,若横琴然,山之得名以此。秋乡江 一出琴江宝峒山,一出官山嶂下,合流而北,过火带社,西纳车峒水,东纳石坑、锺坑水,折而西,田子迳水南注之,至县轿尾水东北注之,堤坑水北注之,南下猪母坑水又北注之至半江东纳牙溪水,至马头山西纳下濑水,又西纳官坑水,又东纳黄沙水,又东纳双螺浊水,又西纳逆坑水,东南纳军粮水,至凤凰冈北纳清溪水,又东纳南山水,又西纳龟坑吉田水,至曲派纳下义水入于东江。

牙溪 一出羊角嶂北,一出公坑,西至番流水合流而北,纳罗坑村水,西至牙溪口入秋乡江。黄沙水 一出燕尾山,一出乌禽嶂,至磜头合流,北过上下汤、梅子派西入秋乡江。

军粮水 出梅坑迳,北过塘田,西北入秋乡江。清溪水 出宝山嶂者为上下窖水,出狗头山者为“员墩水” ,合流纳瓦屋头水,过沙子迳神宫前半迳至旱塘,其出天子嶂者为“苦竹水” ,至旱塘合流,至凤凰冈入秋乡江。

南山水 出犁壁山,北过南山至上石屯。其在归善境者,一出黄草嶂,一出石塘,至湴塘,合流至上石屯,合南山水,西北入秋乡江。

下义水 ,北为卷蓬水,西为犁壁水,过上义高冈合流,纳梅子埧水过下义,至曲派入于秋乡江。

神江 一源在林村埔北,东出小黄花,西出障下。一源在林村埔南,东出佛子凹,西出鸡冠山,合流至龙潭迳,北受辣菜坑水,至黄竹迳,又北受曹坑水,至黄塘,南受白溪水,至横石,又南受苦竹坑水至请帮助识别此字。口北受陈田水,至鱼潭迳,又北受杨坑水,至陂角沙受龙头山水、公坑水,至停塘,北受花坑水,至企山,又南受大梨水,至邓村,又南受禾坑水,入东江。

义容江 发源蒋峒尾,至飞鹅岭,合月角岭水,过义容屯,至乌鹊潭,入义容水,至黄泥塘,受汤坑水,入于东江。

北琴江 自鸡公嶂发源,西受北坑水,至上镇,东受象鼻迳水,至水口村,西受塔凹水,至练坊,西受童坑水,至官屋埔,东受甘坑水,至杨梅埔,西受冯坑水,至寺坑,东受黄小塘水,至羊羔,西受黎坑龟湖水,过长乐米潭至琴口会南琴江入于横流渡。

“黎坑水 ” 出《逃军嶂》。

“龟湖水 ” 出宝峒嶂,

塔凹水 ,一出芙蓉迳,过贺冈,一出解沙迳,过袁田,至塔凹合流入北琴江。

南琴江 自西来者,一出嶂下,一出横排岭,合流至龙窝,纳吉峒水,一出公坑嶂,一出岑里,合流至清溪,合施坑水,俱至明亭水,合流至中湖,纳松坑水至柘口。自南来者,一出磜头,一出黄坑,合流至小鳖,合貉老坪水,过细女滩,纳掩桑水,至柘口会西水,过长乐大梧,至琴口会北琴江。

黄花水 ,东出芙蓉迳,西出陈塘上禾,至鲤鱼头合流,北至散滩迳,纳白溪,出康河。

铁潭 在南门外。覆疏铁潭口安民镇即此。“鱼潭 ” 在下石。

乌鹊潭 在义容沥口

松峡潭 在苦竹派

“上下汤” 温泉 在古名。

考证

“汤坑温泉 ” 在宽得。

“泷口温泉 ” 在琴江。

毒井 在南岭。相传岭北有泉甚毒。文丞相驻兵,或饮以死。丞相祝之,变为甘液。

海丰县

维山 自大庾来,东趋赣之安远,北亘而西,逾兴宁,又南折至揭阳之境。岧峣盘薄,跨地百馀里,是为五岭之支,海丰之宗山也。

三山 在维山东南,亦名霖田山。为县治东北屏翰。

梌木嶂山 ,在三山东北三十里许,产梌木莲花。峰 榜嶂山,微抑而起,列峰如莲,时人拟为“九华。”

银瓶山 在莲花峰前。峭峙千仞,四时产五色奇花二瀑布若悬练,峰顶绝锐,状犹建瓶,昂伏《干》《坎》之间,县治倚之,龙津之水出焉。

五坡岭 在银瓶山前二里,有文丞相祠。西保障 在银瓶山西。冈峦层复,环卫邑之十里。

佛子岭 在西保障下。逾岭而西四十里,曰“蜈蚣口。”

大蹊岭 在蜈蚣口六十里。

羊踶岭 在大蹊岭下。明正德中,知县杨继荣甃石十馀里,以续前道。

杨安峒 在羊踶岭西一百八十里。

鹅埠岭 在杨安峒之西,北麓有温泉。

神田嶂 在鹅埠岭北,崭绝险厄。

望云岭 在神田嶂之极,北岭界长乐之境。五云峒 去望云岭一百八十里,四山回抱,如碧玉环,人处其中,不异盘谷。

东保障 在邑东二十里。高矗方峻,与西保嶂对峙。

龙山 去东保嶂二里,偃蹇蜿蜒,厄于龙津水口。顶有石刻云:“宋嘉定乙卯九月九日,卢少英、黄澄清率同官五人,泛菊酒于此。” 背有“龙山” 二字。

法留山 ,去龙山五十里,顶藏石室,宽几丈。唐元和末,僧大颠居之。

旗峰 ,在法留山之极东二百二十里,状如飞旐,半枕海山,是为县治东镇。西南方入贡,望此为识。

圭山 去旗峰二百五十里,甲子巡司直其下,有石屹立,象如执圭,故名。或曰:“湖中石浮水面如龟,故名龟山。”

小金笼山 :去邑东南十里。半山有泉甘洁,旱岁不竭。舟人赖之,称为“圣井。”

大金笼山 :距邑八十里;为县南镇。以上二山,旧名大、小鸡笼。宋端宗易大小金笼。《隋志》云:“海丰有黑龙山” ,是也。

双桂山 ,在县正南五十里,以两峰并秀,故名。“维水 ” 因山皆南注。

龙津溪 :在邑东一百里。源自银瓶山,东流至于小金笼,合赤岸大小液水为三江,邑田赋赖之。

赤岸河 去龙津溪十里,上有宋推官卢公墓道。其源一自激石,一自掘龙迳,合流会于青湖,岐流于新滘入于海。

和丰滘 在邑东南十里。

新滘 ,在邑东南二十五里。一望沃野,水道不通,蜑民有东西溪之别。宋师至,凿通之。闽、广贩盐,诸舶聚此。

东海滘 在邑东八十里。源于吉康罗溪,南流百里,派分为二,东流出迎仙桥,西流为沙塘溪入于海。

涌口 去东海滘九十里,源于黄泥坑,东合蚬溪诸水入于海。

甲子门水 距邑二百五十里。宋景炎丁丑,端宗浮海驻此。

小液溪 :在邑西二十里,源出马鞍山。

大液溪 去小液溪三十里。源出小溪山南合流为田心溪,东会龙津诸水入于海。

凤河溪 :去液溪百里,受石溪、鹅埠岭诸水入于海。

丽江浦 在邑南八十里,又名长沙海口。受龙津、赤岸、大小液诸水入于海。

御宴潭 为丽江浦之下流。宋端宗锡宴此地。白沙湖 距邑东一百五十里。

桑洲湖 :距卫东五里。

大海 :在县东南。东流闽、浙,南通岛裔,抱县治之半,其潮汐昼夜再至。

龙川县

午丁山 在县南十五里。尖峰插立。

丹凤山 ,在县南十五里,与午丁山接。

湖山 在嶅湖畔。佥事施儒筑湖,因建湖亭,名曰《湖光》。

南山 隔江治之南,上有古寺,俯瞰江流,城𬮱在目,亦一丽景。佥事雍澜、知县袁光儒建“三贤祠。”

诰山 ,在邑后三里,形如诰轴。

东山 隔江治之东,隋大业建。寺与塔因山名寺,乃八景之一。

金鱼山 在县南三十里。每雨霖,冈阜皆笼雨色,独此峰望之如双鱼,䰄鬣悉具,若腾跃状。又名“丫髻。”

上蒙山 在县南三十里。云气常蒙,乃名之。“玳瑁山 ” ,在县东八十里通衢之山。相传此中有黑石,白斑点似玳瑁。半山有岩,岩有仙女像,乡人尝赛祷。

大雪山   、小雪山 ,俱在西北一百十五里,冬雪弥月不消。

霍山 ,在县东一百里。高七百馀丈,周七十里,平地突起,上有文殊巨迹,下有灵山寺基。峰峦岩 石,著名数十,太乙插天,甘泉时溢。传云“秦时霍姓者多之蓝桥,于此飞升焉。”

白云岩 ,在嶅山之阳,去县八里,甚幽爽,内可容百十人。白云尝封之。

龙台岩 去县八里,八景之一。上有石如台,望之烟树微茫,全龙在目。内有观音像,前有寺有池。《石刻》云:“绍兴十九年二月乙卯,循守韩京劝农于此。”

“霍山岩 ” ,即霍山灵山寺,内有诸伽蓝像及钟鼓轮藏之类。夏秋之间,参禅者如市,旁邑士女竞趋焉。

《太乙岩 》,在霍山之上,有《三清圣像》,又名“东极青华宫。”

“哲迹岩 ” ,《灵山》之左,太乙之右也。内像王汝砺、朱何

雪霁峰 ,即嶅峰也。景曰嶅峰雪霁。天柱峰 在嶅山之西,一名金笔峰。《地理经》云:“邑后有此峰,主人高寿。”

天厨峰 ,在嶅山之左,特而秀者是也。“白云洞 ” ,在嶅山之下,幽雅绝尘,笑语铿若涧泉。会于龙潭,宋王尚书暨夫有倡和。今残碑炯炯不可读。

碧桃洞 在霍山之前,吕洞宾《旧游》有“东风滞酒不归去,老却碧桃千树花” 之句。

灵龟洞 ,在霍山中,仙女迳石孔迩焉,内极深邃,履之者别是一洞天,五石径长丈馀,伸缩若龟状,乃名。

黑猿洞 ,在灵山右。援石而上,一窍通焉。内石几,兰桂之香,彻于四时。昔人游霍山,留宿于此,见三黑猿,谈笑自若,诗以纪之。

狮子石 在县东五里江边,以形似乃名。《地理经》谓之“天关。”

虎头石 在西八里江边,形如坐虎,仰视。《地理经》谓之“地轴。”

“天台石 ” 在嶅山顶上,平正十丈许,旁有水帘洞,有奇花异草及奕局。

天砚石 在嶅山天柱峰上,极圆,顶上有池注水,岁旱不干。

《仙台石 》在霍山顶上,飞云最高处。

牛眠石 在县东北二百馀里广信都。内有岩。乡人及海商建南海广利王庙于上,祈祷辄应。东龙江 自安远县杨家寨至十一都,合西江,至东水与浰溪合,萦回三百里,绕邑治而西抱,由河源以趋南海。《通志》云:“源出龙穴山,乃自其一支者言之。”

雷乡水 即龙潭所出者,左从云岩出,右从白云坑出,皆注嶅湖,东与大江合。旧《志》曰:“雷乡总名之。” 《通志》“出龙穴山” ,即此。

罗浮水 从九连出,由龙南杨陂达乌虎镇至龙川。

洪桥潭 在邑之西二里。宋绍兴十七年,父老黎庚言:“二月初吉日,有黄龙白日升天。”

温泉 在县西十里天柱峰之麓。有大石,下涌泉三穴,沸热可熟,物非沃以别流,弗敢濯云。亦八景之一。

嶅湖 在城之西北,环五十亩,龙潭之水注焉。苏颍滨筑堤,引水灌于城池,导至东,以决于江,后以风水不利而填之。端平三年,循守宋某重修,凿石渠于西,以泻其潦。下有潭如月,名曰“秋月” ,灌田百馀亩,宋元递废。明嘉靖初,佥事施儒

考证

力复之。四十二年,洪水冲决,湖废。万历六年冬,知县林庭植议复筑之,并葺旧堤。因工费甚系,未果。

柳塘 在县北三里许。周围八十馀亩,白云岩水注焉。宋端平二年,郡守朱挺筑堤取水,灌田三百馀亩,四围栽柳,故名。

天湖 在邑后三里,平地中浸半亩许,水尝清不竭。

犀牛池 ,在霍山顶上浮丘之境,水澄清一亩许,有石偃卧如犀,口尝喷紫气。

三沙洲 ,在东山下百步许,其色三,昔人目为“吴潜之灵迹。”

“苏堤 ” 即“苏湖” ,在嶅湖之东,苏子由筑。元至顺二年堤溃后,水乃西,今复东注。

“赵王井 ” ,在广孝寺内,味甚清,城西百家汲不竭。

育秀泉 在儒学东庑。明成化间,检府张璘浚。一视泉在宫墙外。明万历己卯浚。

长乐县

龙归洞 ,在大望山西南。

“甘砖 ” 自龙归洞发脉,为乐之祖山。

横坑 在大望山西南

《朝山 》自横坑发脉。

霍山 ,自龙归洞右折一臂,行十数里,巉岩高出云表,而为长乐、龙兴之巨镇。

“相迎岭 ” ,自甘砖迤逦而南。

马牙石山 去相迎岭数里,巍然而张者即此。仙掌山 ,去马牙石山三里。

迎龙山 去仙掌山五里,迎龙山顿起而三,号曰“三台。”

紫金山 自三台中出,县治扆之。

《五华 》自紫金山西出。

《东皋 》,自紫金山东出。

东岳山 :在县治之东。为县治之青龙。

东山 :在县治之东,为县治外青龙。

天祖冈 去东山二里

黄沙嶂 去天祖冈二十里。

七都山 ,去黄沙嶂三十里。

梓皋山 ,去七都山四十里。

元帝山 在县治西,县治以“是山” 为白虎关。王岭 在县治西,县治以“是岭” 为外白虎。西林 在县治西,县治以“西林” 为近案。

仰止山 ,在县西五里。

仙人嶂 :在县治西三十五里。

罗经山 在县治西五十里。《天羊丫》在焉。塔冈山 在县治之南二里。旧传,宋时有塔,及明万历年间建塔于上,为县治第一重门户。“吊锺山 ” 为县治第二重门户。

岩背岭 :为县治第三重门户。

天柱山 ,在县南九十里。其势高耸,险道倾仄,绝顶可容千馀家。

寿春山 在县治北,自三台山而后十里。樟树塘山 在县治北,与寿春山近。

中道山 :自樟树塘山稍折而东。

增益嶂 :在县治东南十里。

南塘嶂 在县东南三十里。

牛岩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坪二级,可容数百人。下有岩,避乱者多居之。

鹅公嶂 在县东南六十里。

瀛山 :在县治西南二里。

蒲石髻 在县西南三十里。高耸插天,其上有泉,常溢下注。

巫峰 ,在县西南四十里。怪石崔峨,上凌霄汉。天云岭 ,去县六十里。

宝心嶂 ,去县一百里。

洋田金榜石 ,脉自霍山来。

葛洲嶂 支分自相迎岭,历车塘而过墨湖,逆上,即此。

上桑山

“下桑山 ,过墨湖而顺出” ,即此二山。

九龙冈 在清溪

凤坑山 :为县龙之右障。

天羊丫 脉自横坑来,历两头塘入玳瑁山,即此。

漆木嶂 自天羊丫另分一枝而起,为是山石马髻 由漆木嶂折五里,介在永安之境。闻麖嶂 亦与永安为界,旧名“帘紫嶂。” 宋文丞相驻兵于此,闻黄麖鸣,因徙南岭而更今名。乌禽嶂 在黄麖山之南。葵头嶂 与海丰为界。

七𪨶山 :在葵头嶂之下。

嵩螺山 去七𪨶山二里,山峦联属,起于归善、海丰,连于揭阳,终于潮州,此邦之巨镇也。山有石,可以煮铁,有炉在焉。

天堂山 ,与嵩螺山近。

紫栋山 ,去天堂山十里。

“龙丝嶂   ” 、丁𪨶嶂   、大梧山 俱在乌禽嶂之北。

“大柏嶂 ” ,去帘紫嶂二十里。

桐梓嶂   、甘𪨶嶂 ,俱在石马山东北五里。

贵人嶂 ,去甘𪨶嶂二里。

增大山 去贵人嶂二里。

高山寨 :在紫栋山之西北二十里。

𫘧骊山 ,去高山寨十里。

排岭 在𫘧骊山之北,层峦叠嶂,环列如堵,其中沃野,弥望九十里,可与横陂、水寨诸乡比胜。大岭 ,在排岭之西。

北山 :在大岭之西。此山环拱县治之前,如大都嶂宝县治学宫之远,朝

《罗经》水 自崎岭来,源出丫髻,历天羊丫之麓,出石硿达于黄沙,而受石窟之注。

合水 由《罗经》水五里至于黄塘,受洋田銕场之注;合水而下,受葛洲之注。

清溪 去合水五里,其河稍深广,而受双头之注。又十里达于高沙,而受大坑洞之注。又十里至曾冈,而受董源之注。至洪坛而受新河之注。新河 源出自中道山,东北一带之水,旧自乌陂而南流,至塔冈山达于河。明嘉靖初年,施兵宪引水道向西而来,环抱县治,而为合襟之水。于《形家》有合与新河并流,故曰新河。稍下一里,则合大田、官田、姜𪨶、长埔、白𣵡、黄埔诸水而朝于县治塔冈,实砥柱焉。

李大塘 :去县治十里。其源亦通新河。

练溪 去李大塘十里,受黄沙嶂之注。

黄龙 去练溪十里,受洛溪流洞之水。又十里,则七都大汇华阳、龙村诸水,循梓皋而受油田之水。经十馀里至水口,再汇兴宁之水,而达于程乡,入于潮州。

米潭 水自华阳来,发源于永安上镇,则秋溪之水赴焉。由米潭十里而受小莂之注,又三里而受大莂之注,又十里而受琴口之注,簥溪 去琴口五里受溜砂之注。

梅林 去簥溪三里,受高阳坑之注。

陂下 去梅林十里,受饭萝寨之注。

锅口 去陂下十五里。受“棉洋” 之注。

“横流” 渡 ,去锅口一里,受《周江》之注。

望春洋 去横流渡二里,受濮溪之注。

葵潭 去望春洋十里,受《大都》之注。

池溪 去葵潭十里,受排岭之注。

叶河 去池溪十里,受小都之注。又二十里过水寨,汇于七都。

洋头 水自龙村来,源发于永安之龙窝,自官山涨而趋三十里,至此受南岭之注,又十里受大梧之注。

小阳溪 去大梧三十里,受萧枋南洞之注。石溪 去小阳溪十里,受葵埔之注;又三十里达于琴口,而与华阳之水汇。

鹿坑泉 :在县治东北二里。今为泮池活水者是。

金鸡泉 在县西二里。初,邑人于此见金鸡,掘地得泉,掬而饮之,可以愈疾。

“碧泉 ” ,在禅定寺后。

冷泉 在县南四十里。甘而洁,灌田可百亩。鹞子嶂 ,在县东南三十里。

横陂 在县东南五十里。

下埠 在县东南六十里。

排岭 在县东南七十里。

大渡 在县东一百里

嵩口 在县西二十里。以上六处俱系温泉。龙潭 在县西二十里。

吊钟潭 在县南五里。旧传有钟飞坠于此,故名。

米潭 在县南一百馀里。其旁多石,旧传“石中出米” ,故名。

狮子潭 在县东南七十里。以潭上石有肖狮子者。

笼潭 :在县东六十里。

乱石陂 灌田三百馀亩。

木头坪陂 :灌田二百馀亩。

乌陂 ,在城东三里,灌田可六百亩。

“赤陂 ” ,在乌陂下,旧可灌田三百亩,近人多以

为宅场塘圃,最易崩而难筑。

狗陂 在练溪,灌田四百馀亩。

老陂 在山泉洞,灌田五百馀亩。

曲塘 ,在县南六十里,灌田五百馀亩。

车塘 在下埠,灌田三百馀亩。

龙塘 在县东北五里。灌田三百亩。

高塘 在县东,灌田四十馀亩。

张大塘 在县西三里。灌田百馀亩。近洪水冲崩,砂壅未垦。清溪亦有张大塘,灌田五百亩。莲塘 在县东南四里,灌田二百亩。

高坑圳 ,在县东南五里,灌田二百亩。

古塘 在县西南,灌田百馀亩。

大新塘 在县西三里,灌田二百亩。

黄泥陂 :在高竹园,灌田四百馀亩。

陈冈圳 ,在县南十五里,灌田千馀亩。

周瑄圳 ,在县南五十里。泉流三十里,灌田万馀亩。乃瑄梦神授用谷五千石开凿而成,其利最普。

学宫井 原在乡贤名宦祠前,今祠前无井东之井 ,在文昌阁前。

西之井 在西庑后,训导柴为光凿。

曾公井 在十字街之南。邑人曾昇凿,故名“铁井 。” 在南门内街。城陷后填塞。

东岳井 在宫内

“榕城井 ” 在察院右街。

旧道前井 “明崇祯五年募众重修砌。”

新道前井 明万历三十四年凿。

城隍庙井 :城破已废。康熙元年,典史余廷芳开浚。

《北山井 》邑中惟此井泉,四时不竭而甘,最宜烹茶。

北门外井 明天启四年,邑民叶应阳捐金凿砌一方,取汲称便。

黄井 ,以水出黄色,故名。

旧学地井 顺治五年邑人戴耀台修浚。辰字街井  。古榕井。

兴宁县

大望山 为北条东境之首。惠、潮二郡之祖。自大帽山来,东界程乡,北连安远,在县北九十里龙丝嶂 由大望东折而南,危崖绝𪩘,攒簇南奔,委蛇而下,结为县治。

宝龙山 在龙丝嶂东南十里,去县北八十里。铁山嶂 在县东七十里,五峰奇削如笔,高出群山。

石马洞山 在县东六十里,有巨石类马,故名。其洞有通天、蜡烛山,为石马洞《文笔》。雷公山,何南凤尝游玩,号曰“雷山道人。”

宝山 在石马洞东二十里。高六十馀丈,围三十里,势若树屏,峻极霄汉。唐常衮除潮州刺史过此,后入相,名丞相岭。旁有一峰,名黄牛岭。旗头嶂 在宝山之西南,有寨。

麻竹顶 在县东二十里。

乌石砦

和山 在县东十里。有麻石岩,邑进士王天与有《记》。

羊头岭 在县东五里

佛子岭 在县北一里。邑之少祖山也。

河西塘岭 在和山之北。

黄公岭 在东门一里。明国学黄志逵居此,人服其为人,因以名焉。俗呼为“黄岭。” 旧有迎春亭、天锡围 ,在羊头岭之东。

大信山 :在大望之西。

杨梅砦 在大信山之西南,去县北九十里。为潮惠分水凹。

罗冈 在县北八十里

上下蓝 在县北七十里,一名《甘村石》。

黄渡水山 :在县北六十里。

潭坑迳山 在县北四十里。有纱帽石、狮子石、国泰岩。

合水山 ,在县北三十里。

龙归洞山 :在大信山之东。昔有龙归于此,因名。下有龙潭,祷雨辄应。

冈背山 在县北四十里。有王彦嶂。

牛池头山 :在县北三十里。

螺坑嶂 在县东北二十里。山峰相联,势如飞动,出结大龙田。《一方》。

羊子岭 ,在县东十馀里。有乌仙岩,岭状如羊,故名。

走马岭 在县东八里

大龙田 在县北二十里。有九十九墩。旧议建邑,未就。

鸡灵山 在县东四十里。自宝山分来,起笔子屻、鸡谷笄复突起。此山近观则层峦峭壁,远观则高耸插天,为邑第一文峰。宋罗孟郊读书神光,尝遥听此山《鸡鸣八景》所称“鸡鸣,春晓” 也。旁有一峰次之。山顶有寺,寺有高奕大王,祈雨屡应。

跌马砦 在县东三十里。

麻背岭 在县东十里

小洋,下 。在县下东厢十里。

长陂岭 在邑东南五里。宋罗孟郊读书处。“罗坝 ” 、孟郊墓在此。

莲塘铺山 :在罗坝之东。

石鼓山 上有寺

盘古石山 在县东十里。相传仙人奕棋,其上有坐痕。

锦洞山 :在盘古石山之东。

毛公山 在县下东厢二十里。有寨。

东寺山 在县南三十里。

添子屻 在县南四十馀里。

小峰 在县南五十馀里。

龙母嶂山 ,在县北八十馀里。峰连拥护,昔有寺,今毁为坛。遇旱祷雨屡应。

大坪山 :在县西五十里。

黄茅嶂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上有虾蟆石。乌池山 ,在县西二十馀里。

羊陂山 在县西四十里。

吉湖山 在县西二十里,俗名“汤湖。”平原中南北二墩,北少伏而南昂,相去二百尺,中断以田。北墩乱石,齿齿泉发,石窦气蒸。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不可向迩。乡人沟流十尺,凿池𬊈盥,南墩如岩,岩半一窦,泉流汹汹,热如北墩,岩中翻沸如釜,

麻岭 在县西十五里

洛洞山 ,在县西二十馀里。

洋塘寨山 在县西十里,山下曰“竹山。”

“翔凤山 ” 即《洋塘寨》最高处。

黄土岭 在县西十五里,兴长分界,今中道亭最高处。

梅子山 在县西十里

神光山 在县南十里。形似展旗,为邑之挂榜山。昔罗孟郊读书于此,见五色光气。

贵人山 在县南十里。状似人形秀美。

罗岭 在县南七里。相传孟郊家此地云。鼓角嶂山 在县南二十里。其形两丫如蝶,一名“蝴蝶山。”

汤湖山 ,在县南二十馀里。

黄峒山 在县南三十里。

美女石山 在城南六十里水口溪中,二石壁立如美人,俗呼鲤鱼石。

罗浮司杜曲河 在县北。水自安远寻邬堡东来一百五十里,至此西流,名曰“赤石渡” ,又西南流,名曰“河明潭” ,入龙川。

黄沙溪 在县北。水自西南来,环绕于十三都之西,合西北罗浮水会此。

双溪头 在县北。水自罗浮、高坑、朱坊三水会于此,流入于龙川河、明潭,特达于惠郡,而迳心、莱、𪨶之水则外附程乡,其他皆输西河以入潮郡焉。

西河 ,一谓之“通海河” ,其源有二:一出罗冈,一出龙归洞,至合水而二流始合焉。又南流十里,李田之河自西来入焉。南至曲塘,石马之河自东来入焉。南至马头围,莲陂之水自东来入焉。南至张陂,沥凉溪之水自东来入焉。南流,美女砦,洋步、麻岭、洛洞诸水自西来入焉。南至三圣宫,竹山、曾坑等水自西来入焉。南至西河桥,金带桥之水自东来入焉。环绕城下,是为“西河。” 南流矮冈,黄产桥之外自西来入焉。南流竹子逻,远安溪之水自西来入焉。南至长坝,洋湖溪之水自东来入焉。南至罗坝,横湖溪之水自西来入焉。至瞻冈渡,黄陂之水自东来入焉。又至围子坝,笃坡之水自东来入焉。南至泥陂,鸭湖陇自西来入焉。至湖坊渡,汤湖之水自西来入焉。南至船冈,添坑之水自东来入焉。至黄泥田,黄竹溪之水自西来入焉。南至水口,会长乐河,其上堡溪之水自北来会其博溪、中堡、下堡之水皆北入大河达于海。

大望山之水 下流莲湖与溪尾水合为“罗冈水源。”

温公溪 :源出宝龙山,南流至黄坑尾禾村始至此,为龙归洞水源之一。

铁冶水 在铁山嶂下,为石马溪水源。

石马洞水 ,一源箭竹顶,高子潭,一源官田至。

香炉寨与铁冶水合,历水陂、军陂至曲塘,至石马溪口入于河。

宝山之水 西流经和山陂子角等处,支数流灌溉甚溥。一自和山分为合溪,历和兴围入经流一分为石溪,至黄沙桥,入老虎陂,合凉溪水,至张陂沥入于河。一分为湖陂,流社竹头入灌水塘沟,至老塔下入河。一自曲尺陂流至东安溪,入壕塘,出金带桥入河。其经流径至洋湖桥,合众陂、新陂肚水,至长坝入河,流灌东北五里内皆一水也,小水惟宝山为大。

《斩林尾 》水出麻竹顶,为凉溪水源。

分水凹 水流至半迳,合大望溪尾、官庄水、石灰潭 水,自罗冈略通小舟,吴田溪水会合于上下蓝

《金坑水 》会于黄渡水之山。

大坪水 自西北大塘来,会于潭坑迳之山龙归水 与合水会,为罗冈河经流。

龙归洞水 ,其源有二:一自大望山宝龙南流黄坑尾,近平远界,至温公溪。一自龙丝嶂流白沙溪,经禾村,与龙潭水合而为河。

大坪湖

蚌湖 :俱在冈背山下。

下崆溪 ,在牛池头山下。发源水罗塘,至牛牯潭入合水。此为龙归洞河道。

莲陂水 出大龙田,所经至马头围入河。鸡灵山水 流白沙滩至添坑,经流船冈入于河,为添坑溪源。

黄陂水 发源于跌马砦之山,经流至徐湖岭,会沿陂入河。

莲塘水 发源虎尾坑,经流沥陂入笃陂溪。“湖陂水 ” 发源于锦洞山,至围子坝,会石陂水流入河。

大坪山水 发源横冈口,上通舟流至李田入河。

《乌池山水 》,发源龙川上黄坑,流至李田入于河。

《洋步》溪 流至《美女砦》入河。

《麻岭水 》,发源苦竹迳,经新陂桥至美女砦,入于河。

洛洞水 ,发源石头坑,于长乐董源界中,经林陂桥至美女砦入于河。

竹山溪 :发源曾坑,流至黄土陂,经三圣宫而入于河。

雁池 按:《明一统志》“池在邑西十里,或云在黄土岭之侧,今无考。”

曾坑水 发源黄土岭,东流经黄产桥入于河。《安溪水 》自大鱼塘东流十二排,北流至梅子山,经流竹子逻入于河。

墨池 在县南十里。孟郊事母至孝,尝钓鱼饷母。池有一泉,清冽异常,孟郊书法精妙,涤砚于池,池水尽黑,因名“墨池。”

横湖渡 在罗岭东。相传孟郊母孕时过此,无人,舟自横渡,有水上合打石坑、墨池等水入于河。

鼓角嶂水 合新岭、官陂诸水,至鸭湖陇入河。黄坰山水 出黄竹山,流至黄泥田,入于河。汤溪温泉 ,在县南二十馀里,广可百尺,低窊三四尺。天旱乡人导其水南流,远则凉矣,脉发泥沙中,孔如蟹眼,凡百涌出。举人王若水世居此,其水源发于长乐黄泥𡏬,经黄村下湖坊入于河。

吉湖温泉 在县西二十里。

甲湖温泉 在县南二十里。康熙元年,范学正凿得温泉,时出不竭。砌方池,广二丈,乡人咸浴其处,常流灌田。

甘塘 在县西十里

灌水塘 在县北五里

潮臂塘 在县东十里

古塘 在县北六里

枫树塘 在县北二十里。

李大塘 在县西二十里。

燕塘 在县北十里

罗大塘 在县北四十里。

莲塘 在县西五里。常产异莲。

蓝塘 在县南三十里

李牙塘 在县东三十里。

白水塘 在县西二十里。

石:请帮助识别此字。塘, 在县东十里,地名“黄陂。”冷水井, 在县北十馀里。其水极冷,四时皆然,灌田百顷。

寒泉井 ,在县西十里。乡人导之溉田,其泉不

《竭古寺寒泉》。即此。

莲泉井 在县东二十里黄安坑内。甘而不竭,可溉一坑之田。

连平州

凤凰嶂 即州治少祖山。翩翩霞举,势若鸣凤,列为后屏。旧名鸡公嶂,易以今名。城北门题曰“起凤” ,义取诸此。

仙塔山 方正端凝,为州治。案山两水环抱,至山麓会合。上有古塔遗址,俗呼“仙人塔脚。” 圣迹岩 在内管,距州十里。洞口崎岖,一夫当关,万人辟易。后有幽径,直出蓝洲上窍虚明,可以远眺。水从洞中出,穷冬不涸,可容数百人。土人避乱多居之。

石亚山 :在银梅铺,黄茅𤲞秀插云端。相传,广州府龙脉由此发祖。

通天岩 在银梅铺塘闸洞中,清虚可拟四明。石人嶂 在惠化图麻陂地,去城三里,有振衣千仞之势。山麓巨潭,清流潆洄,突起一石,端平可观,上有对奕仙迹。

猴子岭 去城二十五里,走《忠信图》必由之路。林木蓊茂,溪流有声,险如猿攀。今辟路山腰,行人便之。

十二排 在城北,由忠信正道,山险崎岖,盘桓三十馀里。

岩坡岭 在城西十五里。入银梅路,险阻。联云:“俯视万山,用石结砌,往来称便。”

九连大山 去城三十里。珠联万山,环通九县,故名。

东挑迳 ,距城七十里,长二十五里,通江西龙南。

龙岩潭 :在银梅铺,去城三十里许。潭内伏真龙,土人祷雨,以铁器投之。须臾大雨骤至,每求必应。

密溪水 自翁源杨梅坪发源,环绕州城右侧,至合水墟与麻陂水合流南下,经百口塘锡场,直抵河源大江。

麻陂水 ,在翁源分水坳起,经九峰庵,环绕州城左畔,至合水墟,会南下通惠水。

内管水 源濬龙南曲尺巷,经中村古坑,由上坪至内管,出大席水口,与长宁县水合入河源江。

忠信水 ,九连社发源。经野鸭潭,由忠信司前至夹江,与长宁水合流入于河。

银梅水 杨梅坪发源,由牛岭水经莲塘英村至南铺,通英德县大河,出三水直抵广州府赴省,会于南铺,登蓬船顺流甚便。

河源县

桂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

梧桐山 在县东八里

凤凰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

逍遥岩 在县南五里

通天岩 在县北十里

三王石 在县南五里。何真营兵于此。

将军石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戈罗山 ,在县北一百一十里。

新丰江 自连平来,绕县后。

槎江 自龙川来

浸珠湖 ,在县南五里,四时不竭,莫知其深,《和平县》。

纱帽山 在县治东南,隔溪十里许,与县治对峙,形如纱帽。

印山 :在县治南,隔溪半里许,与文庙对峙,平圆如印。

东山 :在县治东,隔溪半里许。高百馀丈,周围三里馀。其脉自仙女嶂来,形如竖旗。

乌虎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一名乌虎镇。山脉自紫云山来,其形如虎。

紫云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岩中有丹龟仙迹,山顶朝夕有紫云气。

羊角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形如竖旗。夜静,乡人或闻山中有金鼓声,金则兵起,鼓则兵息,历历有验云。

九连山 在县西北一百里。高峻辽远,林木丛密,其巅有田塘,乃名山也。按“九连” 之名,不知何义。旧云东连龙川河源,南连博罗、增城、龙门、从化,西连翁源、乳源,北连江西、龙南,界连九县,故名。九连,乃岑冈隘口。

丫髻山 ,在县西十里,馀脉自五花嶂来,形如双髻。

雪山嶂 在县东六十里,与紫云山并峙,形如翠屏,至冬雪积,弥月不消。

考证

仙女嶂 在县东五十里,脉自紫云山来,上有奇石,形如仙女,石上有人迹。俗云:“岁旱,乡人具牲醴祷神,以毛血和泥沙涂其迹,须臾云雨骤作,洗去泥沙即止。” 入八景仙女灵石。

五花嶂 ,在县北十五里,高约八百馀丈,周围一百馀里,脉同紫云嶂,四季常有五色花草,远瞻若列锦然,入“八景《五花毓秀》。”

观音嶂 在县南四十里。脉从青草洲来,岩前丛生观音竹,山顶形势远观,若观音坐焉。蜡烛峰 在县北七十里,岑冈尖耸,如烛龙。归岩 在浰头曲潭。岩口宽丈馀,深入不可测,中有水流出,可灌田五、六顷。岩中幽暗,凡入者秉火。循水旁岐路,高低崎曲而行宽处可容五人,窄处只容两人,乡人又名“阴府岩。”

圣迹岩 一名“燕子岩” ,在《惠化都》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其岩宽广深远,可藏五百馀人,地方有警,乡人入此岩避乱,又名“避世岩” ,四时有燕子作巢于岩畔。

鹰吊岭 在县东十里,脉自仙女嶂来。岭上路西通于县,东南通彭镇,至东水往龙川。

驴子岭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官路经此,东抵本县永丰,西抵河源大湖忠信都。

合水口 发源自江西龙南县之牛冈峒,经浰头八十里,至县东南十二里,会大江入于海。铁潭 在县西南三里,发源自汤坊五花嶂,经县前至潭及合水,会浰水由龙川南入于海。汤坊水 在县东北二十里,其源自漆木凹,分东西二河,经县前至合水,会浰水南下九龙,合彭镇、古镇水,由龙川入于海。

平虎镇水 在县东八十里。源自紫云嶂来,会龙南、安远、地方诸小水,至东水合和平水,经龙川入于海。

“古镇” 温泉 出古镇。

漆木温泉 出汤坊

热水泉 出新峒

“滚水泉 ” ,出马塘。

汤坊水 ,源出漆木凹,灌溉赤岭、合水塘、石坑等处田。

车头水 :源出大门山,灌溉石井、薄荷塘等处田。

周田坑水 :源出五花嶂,灌溉周田坑、葛藤坪等处田。

赵田水 ,源出犁头寨社山里,灌溉赵田、塔冈、司前等处田。

大楼水 ,源出五花嶂,灌溉大楼、小溪等处田。平虎镇水 ,源出紫云山,灌溉平虎镇田。黄沙水 ,源出李磜,灌溉郭公坑、杨村、蕉坑等处田。

那尾水 :源出九十九磜,灌溉陈地迳、那尾水口等处田。

均坑水 ,源出神女嶂,至神前,入县前大江,灌溉均坑、乌石头、新村、神前等处田。

老虎坑水 ,源出白水磜,至东坝神前,入县前大江,灌溉老虎坑、榄岭、树下等处田。

“活民甘泉 ” 在西城内。明正德十六年四月筑城工完,贼首谢凤胜等千馀攻围城池三日,兵夫渴甚,沟池秽水俱饮尽。有董役省祭陈震等率乡耆人等祷而凿井,掘地丈馀,清泉涌出,渴者饮之立苏,至今汲取不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