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第054卷

理学汇编 字学典 第五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五十四卷
理学汇编 字学典 第五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五十四卷目录

 隶书部汇考

  汉书艺文志

  唐张怀瓘书断八分 隶书

  丘光庭兼明书隶书所始

  宋郭忠恕佩觿八分书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 八分书叙论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隶书

  赵宧光金石林绪论九体书

  徐渭笔道通会学八分书法

  李贽疑耀古隶今隶

 隶书部总论

  唐张怀瓘书断论八分隶书

  宋洪适隶释论西京隶书

  明宋濂学士集论隶书

  徐官古今印史隶书大略

 隶书部艺文一

  隶势           汉蔡邕

  隶书体         晋成公绥

  八分赞         唐张怀瓘

  隶书赞           前人

  温公隶书铭       宋刘子翚

  隶释序           洪适

 隶书部艺文二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唐杜甫

  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李建勋

  寄李守道         元王逢

  谢章隶书歌        明詹同

 隶书部选句

字学典第五十四卷

隶书部汇考

编辑

《汉书》

编辑

《艺文志》

编辑

《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篆。”

师古曰:“隶书,程邈所献,主于徒隶,从简易也。

《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 异体。《仓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 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 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 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 于徒隶”也。

《唐张怀瓘书断》

编辑

《八分》

编辑

按: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次仲 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 八分,言有模楷。”又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 八分。”二家俱言后汉,而两帝不同。且灵帝之前,工八 分者非一,而云方广,殊非隶书。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若验方广,则篆籀有之,变古为方,不知其谓也。案《序 仙记》云:“王次仲,上谷人,少有异志,少年入学,屡有灵 奇。年未弱冠,变仓颉书为今隶书。始皇时,官务烦多, 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 至。始皇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出在槛外,翻 然长引,至于西山,落二翮于山上。今为大翮小翮山。 山上立祠,水旱祈焉。”又《魏土地记》云:“沮阳县城东北 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又杨固《北都赋》云:“王次仲匿 术于秦皇,落双翮而冲天。”案数家之言,明次仲是秦 人,既变仓颉书,即非效程邈隶也。按蔡邕《劝学篇》:“上 谷王次仲,初变古形”是也。始皇之世,出其数书,小篆 古形,犹存其半。八分已减小篆之半,隶又减八分之 半。然可云子似父,不可云父似子,故知隶不能生八 分矣。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 行之,后世以为楷式。”或云:后汉亦有王次仲为上谷 太守,非上谷人。又楷隶初制,大范几同,故后人惑之, 学者务之。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 时人用写篇章,或写法令,亦谓之章程书。故梁鹄云 “锺繇善章程书”是也。夫人才智有所偏,工取其长而 舍其短。谚曰:“韩诗郑《易》挂著壁。”且二王八分,即挂壁 之类,唯蔡伯喈乃造其极焉。王次仲即八分之祖也。

《隶书》

编辑

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 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 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 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名隶书。蔡邕《圣皇篇》云:“程邈删古立隶文,甄酆六书, 其四曰佐书”是也。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 用之,馀尚用小篆焉。汉亦因循。至和帝时,贾鲂撰《滂 喜篇》,以《仓颉》为上篇,《训纂》为中篇,《滂喜》为下篇,所谓 三仓也。皆用隶字写之,隶法由兹而广。郦道元《水经》 曰:“临淄人发古冢,得铜棺,前版外隐起‘为’”字,言齐太 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馀同今隶书。证 知隶字出古,非始于秦时。若尔,则隶“法当先于大篆 矣。”案胡公者,齐哀公之弟靖胡公也。五世六公,计一 百馀年,当周穆王时也。又二百馀岁,至宣王之朝,大 篆出矣。又五百馀载,至始皇之世,小篆出焉。不应隶 书而效小篆。然程邈所造书籍,共传郦道元之说,未 可凭也。案八分则小篆之捷,隶亦八分之捷。汉陈遵 善隶书,与人尺牍,主皆藏之以为荣,此其创开《隶书》 之善也。尔后锺元常、王逸少各造其极焉。程邈即隶 书之祖也。

《丘光庭兼明书》

编辑

《隶书所始》

编辑

代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时程邈者,明曰:非也。隶书之 兴,兴于周代。何以知之?按《左传》史赵算绛县人年曰: “亥有二首六身,是其物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 六百有六旬也’。盖以亥字之形,似布算之状。按古文 亥作亢,全无其状,虽春秋时文字体别,而言亥字有 二首六身,则是今之亥字。下其首之二画竖置身傍”, 亥作豕。此则二万六千六百之数也。据此亥文,则春 秋之时有隶书矣。又郦善长《水经注》云:临淄人有发 古冢者,得铜棺,棺外隐起为文,言齐太公六代孙胡 公之棺也。惟三字有文,馀同今书。此胡公又在春秋 之前,即隶书兴于周代明矣。当时未全行,犹与古文 相参。自秦程邈已来,乃废古文,全行隶体,故程邈等 擅其名,非创造也。

《宋郭忠恕佩觿》

编辑

《八分书》

编辑

八分之说,流俗有二。或曰:“八分篆法,二分隶文。”又云: “皆似八字,势有偃波。”臣以为二说皆非也。今按《书》有 八体,汉蔡邕以隶作八分体,盖八体之后,又生此法, 谓之八分,近矣。

《宣和书谱》

编辑

《隶书叙论》

编辑

秦并六国,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 是今。故以李斯变大篆,程邈作《隶文》,种种有不胜言 者,然而或足以垂法而利民,宜后世有取焉,此《隶》所 由作。初,邈以罪系云阳狱,覃思十年,变篆为隶,得三 千字,一日上之,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当时 此书虽行,独施于隶佐,故名曰“隶。”又以赴急速,官府 “刑狱间用之,馀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隶字之初也。”然 而后人发临淄冢,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之 上有文隐起字同今隶。按胡公先始皇时已四百有 馀年,何为已有隶法?岂是书元与篆籀相生,特未行 于时耶?若邈者既知此体,乃自作一家法而上于秦, 特以解云阳之难耳,不然,何胡公之“棺有是哉?”其后 汉有蔡邕,魏有锺繇,得其遗法,笔意飞动,点画间一 一成形,断碑墨本,几满天下,历千馀年,精神如在。学 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是岂可多得欤? 然斯道高古,非世俗通行之书,以故阙然不讲久矣。 唐开元年,时主懕然知隶字不传,无以矜式后学,乃 诏作《字统》四十卷,专明隶书,于是间得人以应其求, 如韩择木之徒是矣。然则学之兴废,系其时哉!

《八分书叙论》

编辑

为八分之说者多矣。一曰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字 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此蔡希综之说也。一曰 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 分。”此蔡琰述父中郎邕语也。前世之善书,类能言其 书矣。然而自汉以来至于唐,千百载间,金石遗文之 所载,特存篆、隶、行、草,所谓八分者何有?至唐则八分 书始盛,其典刑盖类隶而变方广,作波势,不古不严, 岂在唐始有之耶?杜甫作《八分歌》,盛称李潮、韩择木、 蔡有邻,是皆唐之诸子,而今所存者又皆“唐”字,则希 综、蔡琰之论安在哉?盖古之名称,与今或异。今所谓 正书,则古所谓隶书,今所谓隶书,则古所谓八分。至 唐则犹有隶书中别为八分以名之。然则唐之所谓 “八分”者,非古之所谓“八分”也。今御府所藏八分者四 人:曰张彦远、曰贝冷该、曰于僧翰、曰释灵该。是四子 俱唐人,则知今之八分出于唐明矣。故不得不辨以 诏后世云。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

编辑

《隶书》

编辑

东汉和帝时,贾鲂以隶字写《三仓》,隶法始广,而八分 兼行。至蔡邕,则铭刻多分书矣。建初中,以隶书为楷 法,本一书而二名。锺、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则 楷隶别为二书。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隋唐以降,古法书废,遂指八分以为隶,可乎?盖汉有隶、分, 唐有分、楷,分之不可为隶,犹楷之不可为分也。

《赵宧光金石林绪论》

编辑

《九体书》

编辑

七曰分隶,八分、散隶合而为之也。篆籀相向成文,分 隶、背隶各分其势,波折左右,其形连屈钩连。篆势有 转无折,隶笔有折无转,分则兼之。杜子美联称“八分 小篆”,故知八分犹杂篆体,后世因是以小篆为八分 曲说,有以为损大篆十分之二为小篆者。今按小篆 茂密,而大篆简易,其谬不辨而明。今隶宗匠锺元常, 八分之省便,而真书之效古者,古隶出于篆,今隶依 乎真。汉孔安国以隶写籀,谓之“隶古。”唐明皇不喜古 文,凡不合开元文字,谓之“野书。”于是后人罕睹前人 之迹,一变曰“徒隶”,再变曰“草隶。”人自为之,无论也。上 不足考古,下不合时王。聊合为一说,分不骇俗,隶不 蹈时,以续古今脉络可耳。然今之真书,多有取是改 作者。若分、隶之波折,真书变而为曲直;若分、隶之起 伏,真书变而为撇拂。郑樵谓“篆通隶僻,篆巧隶拙”,真 书则犹其流之愈深也。

隶书中一曰“飞白。”篆法将变,正则杂出,燥润相宜,故 曰“飞白。”后世失传,飞而不白者似隶,白而不飞者似 篆,皆飞白之流别也。五曰“分隶。”隶法初成,十一蹈但 用笔背,分与篆分途矣。一曰“汉隶”,如锺元常诸帖之 类,此隶书之最也。一曰唐隶,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 然法度实备,取裁可也。一曰“徒隶。”六朝诸碑文,多作 此字,绝似童子初执笔不成文者。然时有古色,披沙 拣金,往往见宝,不可尽废。近代隶书,颇谓淳雅,然皆 倚真书为骨,而遥想汉为之,虽无徒隶之短,并近于 真书,亦其流也。以上五种,通谓之“隶书。”

《徐渭笔道通会》

编辑

《学八分书法》

编辑

童子至廿四、廿五岁,当学八分。其法先大而后小,当 法唐明皇《泰山碑铭》。书本不古可发初学故录之《北海相景君碑》 《鸿都石经》《堂邑令费凤碑阴》。

《李贽疑耀》

编辑

《古隶今隶》

编辑

书家先有古文,次有《籀文》,籀文即大篆也。次有小篆, 李斯损大篆而为之也。次有隶。秦政时法令繁剧,军 期严迫,大小篆难倅就,乃约之而为隶,以其可施于 徒隶,故曰隶。或云程邈所作。邈故徒隶也。其法简而 且易,便于佐使,又曰佐书。或又云王次仲所作。李阳 冰曰:“王次仲始作八分,以当时隶字少波势,乃增之, 因其字方八分,遂以为名。”萧子良曰:“汉灵帝时,上谷 亦有王次仲,与秦时王次仲同姓名,亦常作八分书。 锺元常谓之章程书”,此八分书所由始也。蔡文姬曰: “割程邈字八分,取二分,割李斯小篆二分,取八分,故 名八分。”则与阳冰字方八分之说又异。汉《石经》者,蔡 邕所书,即八分也。元常善八分,有隼“尾波,今《泰山铭》 即此体,是古之隶与八分有波势无波势微异,非两 法也。”程迥曰:“东汉以来碑刻皆用八分书,如程邈书 是也。今见古帖隶书,自是今之小楷。”孙过庭《书谱》谓 元常专精于隶书,伯英尤工于草体,彼之二美,逸少 兼之。过庭所指元常隶书,即今所传力命、宣示二帖, 是又以真行为隶矣。故萧子云启敕旨,以逸少不及 元常,子敬不及逸少,因此研思,遂悟隶式与过庭之 说相同。欧阳《集古录跋》,则以隶与八分为一。赵明诚 《金石录》又云:“隶者,今之楷书,亦曰真书”,是八分也,隶 也楷也,似皆一体也。黄长睿曰:“自秦易篆为隶,汉世 去古不远,当时正隶之体,尚有篆籀意象。魏、晋以来, 元常”、士季及王世将、逸少、子敬辈始创作小楷,皆迁 就汉隶,运笔结体尚圆而雅淡,其字率扁而弗撱。今 传世者,若《元常力命》《宣示》二表,世将《上晋元帝》二表, 逸少《曹娥帖》、大令《洛神帖》,虽经摹拓,而古隶典刑具 存。至江右六朝,若谢宣城、萧挹辈,虽不以书名世,而 其小楷若齐《海陵王志》《开善寺碑》,犹有锺、“王遗范也。 惟陈、隋间正书,则结字渐尚方而不尚圆,然犹依仿 汉隶一二,唐初亦尔也。及欧阳率更、《虞永兴》出,乃易 方为长,以就姿媚,后人竞效之。锺、王楷法弥远,而汉 隶遗意无复存矣。”是八分与隶及楷,唐以前皆作一 体,唐以后隶与《八分》为一体,而楷遂自为一体矣。故 今之楷,全无隶意,则欧、虞坏之也。余谓今之楷书不 宜谓之“楷”,只宜谓之“今隶”,而汉之隶为古隶可也。

隶书部总论

编辑

《唐张怀瓘书断》

编辑

《论八分隶书》

编辑

“《八分》者,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 逸尚奇,探灵索妙,可谓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锺 繇、索靖为孙。”隶书者,字皆真正曰“真书。”大率真书如 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夫学草、 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 也。锺繇法于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风,亦有不足伤“于疏瘦。王羲之比锺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于增损 则骨肉相称,润色则婉态妍华,《易》乃过也。王献之远 减于父,锋芒往往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 角,婉态者若蛟龙之恣盘游。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 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岩谷相 倾,崄不至崩,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可谓元常为兄, 逸少为弟,子敬为“息。”

《宋洪适隶释》

编辑

《论西京隶书》

编辑

隶法虽自秦始,盖取其简易,施之徒隶,以便文书之 用,未有点画俯仰之势。终西京之世,学士大夫不留 意此书,故彝鼎所识,碑碣所刻,皆不复用之。

《明宋濂学士集》

编辑

《论隶书》

编辑

伏羲之画八卦,即字之本源,仓颉衍而为古文,其五 百四十年列于许慎《说文》每部之首,盖与篆籀似无 大异。此固篆籀之变,因之而相生,岂隶书独有待于 后世邪?夏殷以来,诸侯之国各有书,其体制或殊或 一,或可辩或不可辩,然亦不越乎六书,甚若沿袭为 之,而略加变通者。隶与篆籀虽微有不同,疑其间出 于古文之后,各以其名为家,或自业之精者相传尔。 不然,许慎尝病“当世学者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 其虚称邪,抑别有所本邪?”皆不敢必其然也。

《徐官古今印史》

编辑

《隶书大略》

编辑

古人纪事皆是篆书,更无别字也。始皇时,狱讼繁剧, 衡石程书。程邈始变篆为隶,所以便隶佐所书,故曰 隶书,亦曰佐书。后之人以其形势言之,曰“蚕头燕尾, 斩钉截铁”,又云“摧锋剑折,落点星垂”,皆是也。王次仲 又小变其法,曰八分书比隶大同小异,但无点画俯 仰之势耳。或曰:“八分者,去篆二分,尚有八分之意。”未 知是否?嗟夫,书至此二人,古法大坏。后得蔡邕刊正 《六经》文字,书丹刻石于太学,古书稍得显明,下此日 趋简易,轻沙流荡而无法,殊不足观矣。隶书不可施 于印章,惟崔子玉作篆尚匾,有似隶耳,实非隶也。隶 书结体微方,一一翻篆为之,既不移易位置,又不减 省其画,才是书家翘楚。近世如司马温公、魏鹤山、熊 与可诸公,以篆法寓诸隶体,最为近古,此后不多见 也。宋儒以楷书有古意者,亦曰隶书。若我朝黄学士 谏“从古正文,其庶几乎。”於乎!古书谨重如人,端冕佩 玉,危坐拱立,望之而庄敬之心生焉。今书如岸帻亵 裘,利其便安,人狎而悦之。若行草则褰裳缚裤,趫步 而趋矣。使古人复生,而视今之字,必将骇眩而惊叹, 而人顾鲜有知其非者,何邪?又窃怪夫今之学者,眈 嗜怀素、智永诸帖,终岁摹拟,敝精竭神,犹恨其不相 似,而仓史古篆,罔克究焉。何取法乎僧,而藐视圣人 邪?多见其不慎所择也。古人有言:“宝书须宝德。”有藏 文公《周易本义》真迹,百金不愿易者,亦此意也。大抵 评书者且无问其他,只看写得合道理乃是。知书者。 若写“群”字,便要见得“君”字当在上,“羊”字当在下,庶知 尊君之义。若二字并列,则失之甚矣。此之谓不知类。 尝见吴文定公《跋褚遂良书》云:“书家谓作真字,能寓 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益信。蔡虚斋曰:“天下 之字,人皆知其为圣人所制,而不知实本”于造化所 为精蕴。后叙曰:“六《书》而明,譬若航海有筏,指月在天, 《六经》可无训诂而自明也。”是皆知本之论,如何后世 专取姿媚以悦人,而不求古人之心,画而理,晦而道, 厄矣!官也,悯古道之亡,而用心于此,亦已久矣。非敢 立异以违众也,特据夫理而已。理之所在,是之所必 归也。方今古学大兴,当有“见而好之者,不待求子云 于后世也。”

隶书部艺文一

编辑

《隶势》
汉·蔡邕

编辑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既行, 体象有度。奂若星阵,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鍼列,或砥 绳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 相副,异体同势。奋华轻举,离而不绝。纎波浓点,错落 其间。若钟簴设张,庭燎飞烟。崭喦崔嵯,高下属连。似 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 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诞,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宰 赐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 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聊伫思而详观,举大略而论 旃。

《隶书体》
晋·成公绥

编辑

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灿矣成章, 阅之后嗣。存载道义,纲纪万事。俗所传述,实由书记。 时变巧易,古今各异。虫篆既繁,草稿近伪,适之中庸, 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随便适宜。亦有弛张操笔假墨,抵押毫芒,彪焕磥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 溢分罗行,烂若天文之布耀,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轻 拂徐振,缓案急挑,挽横引从,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 势缥缈。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尔 乃动纎指,举弱腕,握素纨,染元翰。彤管电流,雨下雹 散点。请帮助识别此字。折拔,掣挫安案,缤纷络绎,华藻粲烂,缊𬘡卓 荦,一何壮观!繁缛成文,又何可玩!章周道之郁郁,表 唐虞之耀焕。若乃《八分》玺法,殊好异制;分白赋黑,棋 布星列。翘首举尾,直刺邪掣;缱绻结体,劖彩奋节。或 若虬龙盘游,蜿蝉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或若鸷 鸟将击,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放向路。仰而望之,郁 若宵雾“朝升,游烟连云。俯而察之,凛若清风厉水”,漪 澜成文。垂象表式,有模有楷。形功难详,聊举大体。

《八分赞》
唐·张怀瓘

编辑

仙客遗范,灵姿秀出。奋研扬波,金相玉质。龙腾虎踞 兮势非一,交戟横戈兮气雄逸。楷之为妙兮备华实。

《隶书赞》
前人

编辑

隶合文质,程君是先。乃备《风》《雅》,如聆管弦。长毫秋劲, 素体霜妍。摧锋剑折,落点星悬。乍发红焰,旋凝紫烟。 金芝琼草,万世方传。

《温公隶书铭》
宋·刘子翚

编辑

公砚已瘗,奸魂夜悸。公墨霑池,潜来湘累。假其馀声, 所感如此。矧公真笔,剑戟交倚。挂之高堂,浮虑尽死。 我观公书,识公胸次。天地输诚,风霜荐厉。吐而发之, 兹其馀事。公之立朝,营营仇敌。不剿其刚,不披其殖。 障海一篑,排风孤翮。始訾继斥,卒伸其直。世衰道圮, 诺诺唯唯。有笔如椽,微公莫使。我铭其尾。吁嗟已矣!

《隶释序》
洪适

编辑

秦燔书,废古训,而官狱多事,乃令下杜人程邈作小 篆,而邈复献隶书,所以施之徒隶,趋简易也,亦曰佐 书。汉魏之际,蔡邕、锺繇、梁鹄、邯郸淳俱有书名。后魏 郦道元注《水经》,汉碑之引用者,始见其书。盖数十百 馀,陵迁谷变,火焚风剥,至于政和间,已亡其什八。本 朝欧阳公、赵明诚好藏金石刻汉隶之著录者,欧阳 氏七十五卷,赵氏多欧阳九十三卷而阙其六。自中 原厄于兵,南北壤断,遗刻耗矣。予二十年访求,尚阙 赵录四之一,而近岁新出者亦三十馀,赵盖未见也。 既法其字为之韵,复辨其文为之释,使学隶者藉书 以读碑,则历历在目,而咀味菁华,亦翰墨之一助。惟 《老子张公神》《费凤》三数碑有撰人名氏。若《华山亭》为 卫觊之文,见于他说者,财一二尔。其文或险而难解, 涩而太凿者,譬之《纪甗》、郜鼎,皆三代廑存之器,其剥 缺不成章,与《魏初之文》数篇附于后,如断圭残璧,亦 可宝。自刘熹、贾逵已下字画不足取者,皆不著。

隶书部艺文二

编辑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唐·杜甫

编辑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元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文学与我游,萧疏外声利。追随二十载,浩荡长安醉。 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视我扬马间,白首不相弃。 “骅骝入穷巷,必脱黄金辔。一论朋友难,迟暮敢失坠。 古来事反复,相见横涕泗。向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故旧独依然,危时话颠踬。 我甘多病老,子负忧世志。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 远作辛苦行,顺从众多意。舟楫无根蒂,蛟鼍好为祟。 况兼水贼繁,特戒风飙驶。崩腾戎马”际,往往杀长吏。 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请哀疮痍深,告诉皇华使。使臣精所择,进德知历试。 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李建勋

编辑

《跁》。请帮助识别此字。为《诗跁》:请帮助识别此字。《书》,不封将去寄仙都。仙翁拍手应相 笑,得似秦朝次仲无。

《寄李守道》
元·王逢

编辑

西河有奇士,少负不羁才。酒外嗜《八分》,席地画青苔。

《谢章隶书歌》
明·詹同

编辑

君不见天雨粟,泣魑魅,仓颉制字泄天秘,蝌虬之文 久茫然,史籀秦斯两相继。大小二篆生《八分》,此后《六 书》从简易。邕邈隶字近古淳,羲旭行草纷如云。谢章 读书隶更好,使我见之过所闻。不求妍巧自奇拙,禹 鼎周彝文断缺。连昌宫中坠并钗,赤壁江底沈沙铁。 鱼鱼雅雅锥画深,一字岂但值百金,冠冕佩玉古天 子,天生古貌多古心。春蚓秋蛇势交错,嗟我毫端久 荒落。墨池风暖白日长,正欲相从谢《章学

隶书部选句

编辑

唐李商隐太尉李公《会昌一品制集》:王子敬之隶法 遒媚,皇休明之草势沈著,异时相逼,当代罕俦。 宋张洎《谢赐八分表》:“念次仲之遗范,采元帝之名家。” 又“仙毫挥洒,体备刚柔,犀利譬长剑之倚天,壮观类 洪河之纪地,润泽如春云之出岫,明媚若晓汉之横 空。”

唐王建《赠太清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 转定人年。”

李颀《赠张旭》诗:“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 使之写,亦足张我军。”

宋晁冲之《和十二兄诗简疏》:“秦隶奇谲怪,夏篆丑。” 元杨孟载诗:“八分书古追东汉,七字诗工到盛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