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172卷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一百七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七十二卷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一百七十二卷目录

 志道部名贤列传三

  明一

  范祖干      叶仪何寿朋

  谢应芳      梁寅

  赵汸       陈谟

  曹端       阎禹锡

  刘观       娄谅

  夏尚朴      周蕙

  薛敬之      周瑛

  潘府       邵宝

  杨廉       贺钦

  林光       丁玑

  李承箕      周桂

  顾问       顾阙

  胡湛明      蔡仕储

  杨希淳      周琦

  徐问       崔铣

  何瑭       张邦奇

  魏校       陈茂烈

  汪循       范涞

学行典第一百七十二卷

志道部名贤列传三 编辑

明一 编辑

范祖干 编辑

按《明外史范祖干传》:“祖干字景光,金华人。从同邑许 谦游,得其指要。其学以诚意为主,而严以慎独持守 之功,引诱学者,惟恐不入于善。四方士大夫尝询其 安否,为斯文重轻。岁戊戌十二月,太祖亲下婺州,与 叶仪并召祖干持大学以进。太祖问‘治道何先,对曰: ‘不出是书’。太祖令剖陈其意,祖干谓帝王之道,自修’” 身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必上下四旁均齐方正,使 万物各得其所,而后可以言治。太祖曰:“圣人之道,所 以为万世法。吾自起兵以来,号令赏罚,一有不平,何 以服众?夫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悉是道也。”深加礼貌, 命二人为谘议。祖干以亲老辞归。李文忠守严州,特 加敬礼,恒称之为师。祖干事亲孝,父母皆八十馀而 终。家贫不能葬,乡里共为营办,悲哀三年如一日。有 司以闻,命表其所居曰“纯孝坊”,学者称为“纯孝先生。”

叶仪何寿朋 编辑

按《明外史叶仪传》:“仪字景翰,金华人。受业于许谦。谦 诲之曰:‘学者必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明心术,变化 气质为先’。仪朝夕惕厉,研究奥旨。已而授徒讲学,士 争趋之。其语学者曰:‘圣贤言行,尽于六经《四书》,其微 词奥义,则近代先儒之说备矣。由其言以求其心,涵 泳从容,久自得之,不可先立己意,而妄有是非也’。”太 祖克婺州,召见,授为谘议,以老病辞。已而知府王宗 显聘仪及宋濂为《五经》师。不久亦辞归。隐居养亲。所 著有《南阳杂槁》,吴沈称其理明识精,一介不苟,安贫 乐道,守死不变。门人何寿朋,字德龄,亦金华人。穷经 守志,不妄干人。洪武初,举孝廉,以二亲俱老辞。父殁, 舍所居宅,易地以葬。学者因其自号,称曰“归全先生。”

谢应芳 编辑

按《明外史谢应芳传》:“应芳,字子兰,武进人也。自幼笃 志好学,潜心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元至正初,知时 不可为,隐白鹤溪上,构小室,额曰‘龟巢,因以为号。授 徒讲学,安贫乐道。郡辟教乡校,子弟先质后文,诸生 皆循循雅饬。疾异端惑世,尝辑圣贤格言、古今明鉴, 为《辨惑编》。有举为三衢书院山长者,不就。及天下兵’” 起,避地吴中,吴人争延致为弟子师。久之,江南底定, 始来归,年逾七十矣。徙居芳茂山,一室萧萧,晏如也。 有司征修《郡志》,强起赴之。年益高,学行益劭。达官缙 绅过郡者,必访于其庐。应芳布衣韦带,与之抗礼。议 论必关世教,切民隐,而导善之志不衰,德望隐然重 于东南。为文典正雅丽,诗亦温柔蕴藉,而所自得者, 理学为深,《辨惑编》,曹端所笃好也。卒,年九十七。

梁寅 编辑

按《明外史梁寅传》:“寅字孟敬,新喻人。世业农,家贫,自 力于学,淹贯五经百氏。累举不第,遂弃去,辟集庆路 儒学训导。居二岁,以亲老辞归。明年,天下兵起,遂隐 居教授。太祖定四方,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就征 已六十馀矣。时以礼律制度分为三局,寅在礼局中, 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赐金币。将授官,以老病” 辞,还结庐石门山,四方多士从学,称为“梁五经”,又称 石门先生。邻邑子初入官,诣寅请教,寅曰:“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其人问天德王道之要,寅微笑曰:“言忠 信,行笃敬,天德也。不伤财,不害民,王道也。”其人退曰: “梁子所言平平耳。”后以不检败,语人曰:“吾不敢再见 石门先生。”寅卒,年八十二。

赵汸 编辑

按《明外史赵汸传》:“汸字子常,休宁人。生而姿禀卓绝, 初就外傅,读朱子《四书》,多所疑难,乃尽取朱子书读 之。闻九江黄泽有学行,往从之游。泽之学,以精思自 悟为主,其教人引而不发。汸一再登门,乃得六经疑 义千馀条以归。已,复往留二岁,得口授六十四卦大 义,与学《春秋》之要。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 学,乃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鸡初鸣辄起,澄心 默坐。由是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秋》。 初以闻于黄泽者为《春秋师说》三卷,复广之为《春秋 集传》十五卷。因《礼记经解》有“属辞比事,春秋教”之语, 乃复著《春秋属辞》八篇。又以为学《春秋》者,必考《左传》 事实为先。杜预、陈傅良有得于此,而各有所蔽。乃复 著《左氏补注》十卷。当是时,天下兵起,汸转侧干戈闲, 颠沛流离,而进修之功不懈,志益虔。明太祖既定天 下,诏修《元史》,征汸预其事,书成辞归。未几卒,年五十 有一。学者称“东山先生。”

陈谟 编辑

按《吉安府志》:“陈谟,字一德,泰和人。学者称海桑先生。 洪武初,征至京师,赐坐议礼。学士宋濂、待制王祎请 留为国子师,以式国人。引疾辞归,家居教授,屡应聘 为江浙考试官,所拔士往往知名。自幼能诗文,初习 《周易》,后兼通《诗》《书》《三礼》诸传,旁及子史百家,涉流探 源,辩析纯驳,犁然归于至当。虽不愿仕,而于当世之” 务一一筹诸胸中,有扣如响。尝谓学必敦本,莫加于 性,莫重于伦,莫先于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 兵、度数之详,皆所当讲。一时经生学士靡然从之。惰 者作,拘者畅,塞者通。天下之士皆曰:“大江之西有大 儒焉,海桑先生是也。”事亲至孝,晨昏定省之礼,甘旨 滫瀡之奉,终身不懈。其于弟,友爱尤笃于乡党,所著 有《海桑集》诸书。

曹端 编辑

按《明外史曹端传》:“端字正夫,渑池人也。自幼不妄言 动,师事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古,远有端绪。举永乐 六年乡试。明年,以会试副榜授山西霍州学正。善训 诱,诸生翕然从化,上官不敢以属吏临之。居九年,丧 父,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庐墓六年。服阕,调蒲州学 正。考绩至京,蒲人、霍人交章请复任,以霍人奏先至”, 得允。宣德九年正月卒于官,年五十九。州人为罢市 巷哭。端造诣笃寔,教人务躬行,日事著述,坐下著足 处,两砖皆穿。事父母,愉色养志。父雅好佛,端为陈说 圣贤之道,作《夜行烛》一编,其言:“佛氏以空为性,非天 命之性,人受之中。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共由 之路。”父久之亦信从其言。初,得江左谢应芳《辨惑编》, 笃好之,故于轮回祸福、巫觋风水时日之说,确然不 为所惑。尝上书县令,请毁淫祠,令即以属端,端为毁 百馀,惟存夏禹、雷公两庙,岁时祈报,则设社谷坛行 之。为学官时,同僚肃拜梓潼神,端以为谄。其人曰:“斯 文宗主也。”端曰:“梓潼主斯文孔子,更主何事?”门人有 赴关壮缪社会者,端正色折其非。诸生有丧,则命知 礼者相。有欲用浮屠者,语之曰:“浮屠之教,拯其父母 出地狱,是不以亲为君子,而为积恶有罪之小人也。 其待亲不亦薄乎!”霍州樵者拾金钗还之主者,众以 为异,樵曰:“第不欲愧曹博士耳。”州人高文质往观剧, 中道而返,曰:“此行岂可使曹先生知之?”其教化入人 如此。端之殁也,贫不能归柩,遂葬于霍。二子堬、堔,亦 庐父墓。寻相继卒,葬端墓旁。正统中,佥事张敬建祠 渑池,其后有黄编修者谒祠,询端墓,叹曰:“曹先生一 代醇儒,岂可令魂魄客异乡哉!”为捐赀返葬故里。端 所著有《四书详说》《太极图》《通书》《西铭释文》《孝经述解》 《儒家宗统》《谱家规辑》《存疑录》诸书。学者称“月川先生。” 明世北方理学,实自端倡之。后廷臣屡请从祀文庙, 不果行。

阎禹锡 编辑

按《明外史阎禹锡传》:“禹锡,字子与,洛阳人。父端,举河 南乡试第一,为教谕卒。禹锡方九岁,哭父几灭。性长, 博涉群书,领正统元年乡荐,试礼部不第,除昌黎训 导。以母丧归,庐墓三年,哀动乡人。事闻,诏以孝行旌 其闾。闻河津薛瑄讲濂洛之学,遂罢公车往受业。久 之,将归,瑄送至里门,告之曰:‘为学之要,居敬穷理而 已’。”禹锡归,得其大指,益务力行。天顺初,大学士李贤 荐为国子学正。既至,请严监规以塞奔竞,复武学以 讲备御。帝皆从之。寻升监丞,以峻却请谒,忤贵幸,左 迁徽州府经历。诸生伏阙乞留,不允。又再迁至南京 国子监丞,掌京卫武学。四为同考官,超拜监察御史, 督畿内学政。周子《太极图》《通书》,为士子讲解,一时多 士皆知向学。成化十二年无疾而逝,年五十一

刘观 编辑

按《明外史刘观传》:“观字崇观,吉水人。正统四年成进 士。方年少,忽引疾告归。寻丁内艰,服除,终不出,杜门 读书,求圣贤之学。四方来问道者,坐席常不给。县令 刘成为筑书院于虎丘山,名曰‘养中,四壁皆书先儒 语录,又大书诚明敬义四箴,以示学者。平居饭脱粟, 服澣布,翛然自得。每日端坐一室,毋懈容。或劝之仕’”, 不应。又作勤、俭、恭、恕四箴,以教其家。取吕氏《乡约》表 著之,以教其乡。冠、婚、丧祭,悉如朱子《家礼》。族有孤嫠 不能自存者,周之,使全其节。殁于所居之卧庐。学者 称卧庐先生。或请著述,曰:“朱子及吴文正之言,尊信 之足矣,复何言!”吴与弼,其邻郡人也,极推重之。

娄谅 编辑

按《明外史娄谅传》:“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尝 求师于四方,以为举子业不足。事闻吴举弼在临川, 乃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 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 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 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 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 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仪》之类。 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 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 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 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 “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 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子忱,字诚 善,传父学,不下楼者十年,从学者甚众。忱女为宁王 宸濠妃,有贤声,尝劝王毋反,王不听,卒反。谅子姓皆 捕系,遗文遂散轶矣。

夏尚朴 编辑

按《明外史娄谅传》:“谅门人夏尚朴,字敦夫,广信永丰 人。正德初,会试赴京,见刘瑾乱政,慨然叹曰:‘时事如 此,尚可干进乎’?不试而归。六年成进士,受南京礼部 主事。岁饥,条上救荒数事。再迁惠州知府,投劾归。嘉 靖初,起山东提学副使,擢南京太仆少卿,与魏校、湛 若水辈日相讲习。言官劾大学士桂萼,语连尚朴,吏” 部尚书方献夫白其无私,寻引疾归。早年师谅传主 敬之学,常言“才提起便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 校亟称之。所著有《中庸语录》《东岩文集》。王守仁少时, 亦常受业于谅。

周蕙 编辑

按《明外史周蕙传》:“蕙字廷芳,秦州人。为临洮卫卒,戍 兰州。年二十,听人讲《大学》首章,惕然感动,遂读书。州 人段坚,薛瑄门人也,时方讲学于里,蕙往听之,与辨 析,坚大服,诲以圣学,蕙乃研究五经。又从学安邑李 昶,昶亦瑄门人也。由举人官清水教谕。学使者叹其 贤,荐昶代己,命未下而卒。蕙从之久,学益邃。恭顺侯” 吴瑾镇陕西,欲聘为子师,固辞不赴。或问之,蕙曰:“吾 军士也,召役则可。若以为师,师岂可召哉?”瑾躬送二 子于其家,蕙始纳贽焉。后还居秦州之小泉。幅巾深 衣,动必由礼。州人多化之,称为小泉先生。以父久游 江南不返,渡扬子江求父,舟覆溺死。

薛敬之 编辑

按《明外史周蕙传》:“‘蕙门人薛敬之,字显思,渭南人。五 岁好读书,不逐群儿戏。长从蕙游,鸡鸣候辟,辄洒扫 设座,跪而请教。尝语人曰:周先生躬行孝弟,学近伊 洛,吾以为师。陕州陈云达忠信狷介,事必持敬,吾以 为友’。宪宗初,以岁贡生入国学,与同舍陈献章并有 盛名。会父母相继殁,号哭徒行,大雪中遂成足疾。母” 嗜韭,终身不食韭。成化末,迁应州知州,课绩为天下 第一。弘治九年迁金华同知。居二年,致仕,卒年七十 四。所著有《道学基统》《洙泗言学录》,《尔雅便音》《思庵野 录》诸书。

周瑛 编辑

按《明外史周瑛传》:“瑛字梁石,莆田人。登成化五年进 士,知广德州,以善政闻,赐敕旌异。迁南京礼部郎中, 出为抚州知府,调知镇远,秩满,省亲归。弘治初,吏部 尚书王恕起瑛四川参政,久之,进右布政使,咸有善 绩,尤励清节。给事御史交章荐,大臣亦多知瑛,而瑛 以母丧归,服除,遂引年乞致仕。孝宗嘉之,诏进一阶。” 正德中卒,年八十七。瑛始与陈献章友。献章之学主 于静,瑛不然之,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 可以穷理。自《六经》之奥以及天地万物之广,皆不可 不穷。积累既多,则能通贯,而于道之一本亦自得之 矣。所谓求诸万殊,而后一本可得也。”学者称翠渠先 生。子大谟,登进士,未仕,卒。

潘府 编辑

按《明外史潘府传》:“‘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末举进士。 值宪宗崩,孝宗践阼,甫二十日,礼官请衰服御西角 门视事。明日,释衰易素,翼善冠,墨衣腰绖。帝不许,命俟二十七日后行之。至百日,帝以大行未葬,麻衣衰 绖如故。府见帝可与有为,因上疏请行三年丧,略言 子为父,臣为君,皆斩衰三年,仁之至义之尽也。汉文 帝遗诏短丧,止欲便天下臣民,景帝遂自行之,使千 古纲常,一坠不振。晋武欲行而不能,魏孝文行之而 不尽。宋孝宗锐志复古,易月之外,犹执通丧,然不能 推之于下,未足为圣王达孝也。先帝奄弃四海,臣庶 衔哀。陛下恻怛由衷,麻衣视朝,百日未改。望排群议, 断自圣心,执丧三年,一如三代旧制’。诏礼官参考载 籍,使丧不废礼,朝不废政,勒为彝典,传之子孙,岂不 伟哉!”疏入,衰绖待罪。诏辅臣会礼官详议,并持成制, 寝不行。谒选,得长乐知县。县多浮屠宫,府取为书院, 聚士讲学,教民行《朱子家礼》。行郊野,劳问疾苦,田夫 野老咸谓府亲。已就求笔札,府辄欣然与之。迁南京 兵部主事,陈军民利病七事。父丧,服阕,补刑部。值旱 蝗星变,北寇深入。孔庙灾,疏请内修外攘,以谨天戒。 又上《救时十要》,以便养乞南。改南京兵部武选员外 郎。尚书马文升知其贤,超拜广东提学副使。云南昼 晦七日,楚妇人须长三寸,上《弭灾三术》。以母老乞休, 不待命辄归。已而吏部尚书杨一清及巡按御史吴 华屡荐其学行,终不起。嘉靖改元,言官交荐,起太仆 少卿,改太常,致仕。既归,屏南山,布衣蔬食,惟以发明 经传为事。时王守仁讲学其乡,相去不百里,颇有异 同。尝曰:“居官之本有三:薄奉养,廉之本也;远声色,勤 之本也;去谗佞,明之本也。”又曰:“荐贤当惟恐后,论功 当惟恐先。”年七十三卒。故事,四品止予祭。《世宗》重其 孝行,特诏予葬。

邵宝 编辑

按《明外史邵宝传》:“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 浦庄昶,昶深许之。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 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正颖考叔 祠墓,改魏文帝庙以祠汉愍帝,不称献而称愍,从昭 烈所谥也。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 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 《口浇田法》,以备凶荒。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 本部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释菜周元公祠。修白鹿 书院学舍,处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江西俗好 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 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 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浙江按 察使,再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 “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 布政使。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 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 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 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 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 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 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 御史,处置粮运。及会勘通州城濠归,奏称旨。寻疏请 终养归,御史唐凤仪、叶忠请用之留都便养,乃拜南 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后以母老 恳辞。帝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久之卒。赠太子太保, 谥文庄。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 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 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学以洛、闽为的。尝曰:“吾愿为真 士大夫,不愿为假道。”学举南畿,受知于李东阳。为诗 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至于原本经术,粹然一出 于正,则其所自得也。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 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所 著《学史简端》二条,巡抚吴廷举上于朝。外《定性书说》 《漕政举要》诸集若干卷,学者称二泉先生。

杨廉 编辑

按《明外史杨廉传》:“廉字方震,丰城人。父崇,永州知府, 受业吴与弼门人胡九韶。廉承家学,早以文行称。举 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上。弘治二年,授南京户科给 事中。明年,京师地震,劾用事大臣。五年,以灾异上六 事:一、经筵停罢时宜,日令讲官更直待问。二、召用言 事迁谪官,不当限台谏及登极以后。三,治两浙、三吴” 水患,停额外织造,四,召林下恬退诸臣,五,删法司条 例,六灾异。策免大臣。末言:“遇大政宜召大臣面议,给 事御史入駮正。”帝颇纳之。吏部尚书王恕被谗,廉请 斥谗邪,无为所惑。母丧,服阕,起任。刑科请祀薛瑄,取 《读书录》贮国学。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 “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 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 辍一旬之日讲也。”报闻。以父老欲便养,复改南京兵 科。中贵李广死,得廷臣通贿籍,言官劾贿者。帝欲究 而中止。廉率同官力争,竟不纳。已,请申明祀典,谓宋 儒周、程、张、朱从祀之位,宜居汉、唐诸儒上。阙里庙当 更立木主。《大成》本乐名,不合谥法,皆不果行。迁南京光禄少卿。正德初,就改太仆,历顺天府尹。时京军数 出,车费动数千金,廉请大兴递运所馀银供之。奏免 夏税万五千石。虑州县巧取民财,置岁办簿,吏无能 为奸,奏升昌平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乾清宫 灾,极陈时政缺失,疏留中。明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 帝将南巡,上言:“巡狩之典,惟唐、虞可行。自夏以后,太 康有距河之厄,昭王有胶舟之变,秦王召博浪之击, 隋炀起突厥之谋。《祖训》谓帝王居处,常怀警备,内宫 及带刀人员不可太远。如元英宗夜遇害,惟左右太 远致然,况可微服轻骑,驰驱于万里哉?”不报。帝驻南 京,命百官戎服朝见,廉不可。乞用常仪,更“请谒见太 庙。”俱报许。世宗嗣位,就迁尚书。廉与罗钦顺善,为居 敬穷理之学,文必根《六经》,自礼乐、钱谷至星历算数, 具识其本末。学者称月湖先生。尝以帝王之道莫切 于大学,自为给事,即上言进讲宜先《大学衍义》。至是 首进《大学衍义节略》,帝优诏答之。疏论《大礼》,引程颐、 朱熹言为证。且言:“今异议者率祖欧阳修,然修于‘考’ 之一字,虽欲加之于濮王,未忍绝之于仁宗。今乃欲 绝之于孝庙,此又修所不忍言者。”报闻,八疏乞休。至 嘉靖二年,赐敕驰驿,给夫廪如制。家居二年卒,年七 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贺钦 编辑

按《明外史贺钦传》:“钦字克恭,义州卫人。少好学,读《近 思录》有悟。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已而师 事献章。既归,肖其像事之。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 陕西参议。檄未至而母死,乃上疏恳辞,具陈四事:一、 资真儒以讲圣学,谓今日要务,莫先经筵,当博访真 儒,以资启沃。二、荐贤才以辅治道。检讨陈献章学术 醇正,称为大贤,宜以非常之礼起之。或俾参大政,或 任经筵,以养君德。三遵祖制,以处内官。内官职掌,载 在《祖训》,不过备洒扫,司启闭而已。近如王振、曹吉祥、 汪直等,或参预机宜,干政令,招权纳宠,邀功启衅。甚 至引左道,进淫巧,以荡上心。误国殃民,莫此为甚。宜 慎饬将来,内不使干预政事,外不使镇守地方,掌握 兵权,四兴礼乐,以化天下。陛下绍基之初,举行朱子 丧葬之礼,而颓败之俗因仍不改。乞申明正礼,革去 教坊俗乐,以广治化。”疏凡数万言。奏入,报闻。正德四 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而义州守又贪横, 民变聚众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急谕 祸福,以身任之,乱遂定。钦学不务博涉,专读《四书》《六 经》《小学》,期于反身践实。谓“为学不必求之高远,在主 敬以收放心而已。”隐居医无闾山下,别号“医闾。”卒,年 七十四。

林光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记》:“林光,字缉熙,成化中领乡荐,任襄 府左长史。初不即仕,诛茅揽山,杜门而求朱考亭之 学。陈献章与语,终日乾乾收拾此理而已矣。此理包 罗上下,贯彻终始,都无分别,都无尽藏,会此者天地 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曾点浴沂风雩,正在 勿忘勿助之间。光恍然有得书献章语,以贻贺钦。”

丁玑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记》:“丁玑,字玉夫,镇江人。少而凝静,慨 然有求道之志。年二十二成进士,授中书舍人。陈献 章至京师,玑日接其讲论,久而叹服,益自刻励。成化 二十年除夜,星殒。其明年元日,星昼殒有声。玑应诏 上封事,极论治道本末,时政得失,反复数千言。大要 以正心为根本,教东宫,振纪纲,正风俗,慎用人,重名” 器,苏民困,理财用,饬兵备,为急务。后判广信,广信有 人以私隙诬邻民为盗,断其舌而污辱其妻女,邻毙 狱中。玑宿驿舍,梦若声冤者,诘旦,果得诉者,一讯而 服。同官有坐事,玑为曲处。同官乞为改印易牒,玑不 从,曰:“某平生惟办此一片心事,君果谁欺耶?”以父丧 去,即家授兴国知州,旋丁母丧。既阕,倪岳为吏部尚 书,复即家起为南仪制郎中,寻迁广东按察提学副 使。玑德器充完,涵养深粹,信古任道,崇正辟邪。居丧 悉遵古礼,哀毁骨立。伯叔不分财,而身无完衣。子女 逾期,无力可嫁娶。其为政以风化为先,教人以身心 为本。四方从学,屦满户外。岁馀,入京补官。山水暴涨, 在舟中度不免衣冠端坐,与其一家十一人俱死,仅 遗一子。时论惜之。林俊曰:“玑于圣学,已造疆畛,天假 之年,吴澄、许衡不足多也。桑枢蓬户,环堵萧然,弦歌 屡空,不知于古人何如耳。”

李承箕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记》:“李承箕,字世卿,为诸生,已厌科举 之学矣。所司迫蹙,不得已就试。成化中,与其兄承芳 同占湖藩乡书。久之,承芳登进士,授官大理,承箕独 不肯会试。从白沙受学于陈献章,涉江浮海,水陆万 里,往见者四。献章与之登临吊古,赋诗染翰,投壶饮 酒,终不及为学之方。久之,辞归,献章送之文曰:‘天地 间耳目所闻见,古今上下载籍所存,吾无不与世卿 语矣。所未语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也’。”承箕为人凌迈高远,读书 山中,故超然有混浊寰宇之意。及归自白沙,日坐一 室,洗涤身心,不以著述自见。曰:“近世笺注繁芜,郢书 燕说,鼎沸,丝棼思一划去之不得,而”更推波助澜乎? 久之,承芳谢归大理,相与日聚黄公台,更唱迭酬,伯 仲间自相师友。学者称承芳曰东峤先生,承箕曰“大 厓先生。年五十馀,无疾终。” 按《武昌府志》:“李承箕,字世卿,号大崖。幼有大志,不喜 举子业,好古文辞,非礼不敢言动,人奉为道学先生。 成化时,与兄承芳同登贤书,每上公车,定以元”旦,不 忍以令节违亲。己酉除夕,兄弟侍亲榻,至中夜,母叹 曰:“今夕有二子在,明夕当何如?”先生闻之即泣下,不 忍去,劝兄就驾,己以奉亲为安,随弃科名,自是不复 言仕进。读书大崖之峰,因号大崖。博综坟典,倡明理 学。徒步入东粤,访白沙先生者三。不事生产,家徒壁 立。家人告不足,适兄对坐,二人相视曰:“吾道非耶?”后 遂以理学名天下。里人建二贤祠以祀之。

周桂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记》:“周桂字廷芳,秦州人。为临洮卫军 士,戌兰州。年二十,听人讲《大学》首章,奋然感动,闻段 可久集诸儒论学,时往听焉。可久勖以圣贤可学而 至,教示方途,遂究通五经,笃信力行,存省真纯,发言 不妄,见者称曰濂、洛、关、闽君子也。诸儒初犹与坐讲, 既尊为畏友,遂为远迩所宗,西安李锦、薛敬之咸信” 重之。恭顺侯吴瑾镇陕,是为本军总兵。延桂训子,累 请不赴;曰:“本军见役,死不敢避。若欲训子,礼无往教。” 始令子就学。后移居于州之小泉,深衣幅巾,动必以 礼;成纪之人,薰化其德,而可久时时过访之。时论廷 芳之于可久,始若张横渠之于范仲淹,后若朱紫阳 之于蔡元定也。迨老,以父云游四方,访求不遇,卒逆 旅舍,而遗风馀韵犹在陇西闲。

顾问 编辑

按《黄州府志》:“顾问,字子承。幼与群儿戏,尝独积瓦砾, 陈盘盂,雍容揖让。及成进士,授寿昌知县,擢御史。疏 劾中贵,谪来安令。累官福建参议。以内艰归,与弟阙 同庐墓侧三年。父卒,复庐墓。起补徐州兵备,升八闽 参政,九疏乞归,兄弟同隐。筑崇政书院,与四方贤士 往来讲学,号曰岩先生。”

顾阙 编辑

按《黄州府志》:“顾阙,字子良,号桂岩。幼志高远,举乡试, 不忍离亲。父强之成进士,除刑部主事,累官福建按 察司副使。会与兄弟同官,并致仕,囊橐萧然,布袍革 舄者四十五年。治《六经》,尤精《诗》《易》。所著有诸议、诸说, 而其要以社学社仓为王道首务云。”

胡湛明 编辑

按《广德州志》:“胡湛明,字空如。幼颖异,性至孝,父母有 疾,衣不解带,色养备至,家庭穆如也。后弃举子业,肆 力于濂、洛、关、闽之学,得其要领,集生徒讲学于南门 法震庵。是时称理学者,推湛明焉。”

蔡仕储 编辑

按《广东通志》:“蔡仕储,字锺秀,琼山人。质粹行纯,博通 群籍。年十八,为人传经,即硕师耆儒皆北面焉。有河 汾之风,郡邑以周其贫,不受,高雷之士越海从之者 甚众。领乡荐,游太学,尝发道心人心之旨,及义利之 辨,祭酒湛若水深服之,参政林士元称为明道先觉。 后竟不仕。”

杨希淳 编辑

按《江宁府志》:“杨希淳,字道南,上元人。母将诞之夕,梦 笙籁满耳,有羽盖霓幢,拥一仙官入室,遂生焉。幼岐 嶷,日诵千言,为古文词,下笔立就。年十四,督学胡象 冈试《孔子惜繁缨论》,词辩川涌,意为宿学,及见其幼, 更异之,遣就海虞钱有威学,因得师唐中丞顺之,皆 忘年敬礼之。馆于梁溪华学士家,尝赠金百两,弗受。” 比归,潜置其书囊中。道南登舟,检书见之,卒回舟,力 却而去,由是名益著。与同里李逢旸辈相切劘,动以 圣贤自待,不肯谐俗。耿天台督学南来,闻其名,首试 以《学莫先乎立志论》,大加称赏,因相与讲明圣学。一 夕忽大悟曰:“道在是矣。”由是与人论学,圆明透彻,直 指心要。素以方严称,至是益和粹,人以方程伯淳云。 以补贡至京师归,逾年忽病,自知期至,为书别知交, 谈笑而逝,年四十二。尝自为《墓志》,谓:“人死当有铭,我 固无求者,死后乃有求耶?”

周琦 编辑

按《广西通志》:“周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邃 于问学,尝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道之准 的也。周、程、张、朱,道之羽镞也。不审视其羽镞,安求准 的?著《东溪日谈》十八卷。又著《儒正篇》,论薛河东之学 为心印濂洛,神合洙泗。盖学于河南阎禹锡,其所传 有自来矣。成化间,獞贼猖獗,琦时为南京户部员外”, 上疏指陈,多中时弊,时论韪之。同郡有简弼者,登弘 治乡举,通判肇庆。起居语默,俱中程度,亦以道学称

徐问 编辑

按《武进县志》:“徐问,字用中,弘治壬戌成进士,除广平 府教官,迁刑部主事,历郎中。值权幸纵横,屹不为动, 出知登州,调临江,擒获大盗数百人,增筑颓堤七十 馀所。迁长芦转运使。时论以其除为左迁,人多不乐, 问欣然受命。居数月,转广西参政,累迁贵州巡抚。贵 州俗犷悍,喜相毒噬。问建贵阳书院,祀濂洛、关闽诸” 贤,集多士训诲之,群獠渐知礼让。以擒独山土酋蒙 钺功,赐玺书褒勉,升兵部侍郎。自谓“于道虽勤勤注 念,犹未有涣然冰释处。”因请告归,栖迟芳茂山下,杜 门扫轨几十年。起南京礼部侍郎,寻迁南京户部尚 书。不数月,乞归。所著有《山堂萃稿》《读书札记》。卒,谥庄 裕。学者称为“养斋先生。”

崔铣 编辑

按《明外史崔铣传》:“铣字子锺,安阳人。父陞,官参政。铣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 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指。书 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 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世宗即 位,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 大学士蒋冕、尚书江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 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铣上疏求去, 且劾璁、萼等曰:“臣究观议者,其文则欧阳修之唾馀, 其情则承望意旨,求胜无已。悍者危法以激怒,柔者 甘言以动听。非有元功硕德,而遽以官赏之,得毋使 侥幸之徒接踵至与?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 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 而已。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 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一邪乱邦,况可使富哉!”帝览 之不悦,令铣致仕。阅十五年,用荐起少詹事兼侍读 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未几疾作,复致仕。卒。赠礼 部尚书,谥文敏。铣少轻俊,好饮酒,尽数斗不乱。中岁 自厉于学,言动皆有则。尝曰:“学在治心,功在慎独。”又 曰:“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之 本也。若去良能而独挈良知,是霸儒也。”又尝作《政议》 十篇。其序曰:“三代而上,井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 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 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也。异乎主之者而已。凡篇中 所论说。悉仿此意。

何瑭 编辑

按《明外史何瑭传》:“瑭字粹夫,武陟人。年七岁,见家有 佛像,抗言请去之。十九,读许衡、薛瑄遗书,辄欣然忘 寝食。弘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阁试《克己复礼 为仁论》,有曰:‘仁者人也。礼则人之元气,而己则见侵 于风寒暑湿者也。人能无为邪气所胜,则元气复,元 气复而其人成矣’。”识者谓与伊川颜子所好何学论 相同。刘瑾窃政,一日赠翰林院扇,有入而拜见者,瑭 时官修撰,独长揖。瑾怒,不以赠。受赠者复拜谢,瑭正 色曰:“何仆仆也。”瑾大怒,诘其姓名,瑭直前应曰:“修撰 何。”瑭知必不为瑾所容,乃累疏致仕。后瑾诛,复官,以 经筵触忌讳,谪开州同知。修黄陵冈堤成,晋东昌府 同知,乞归。嘉靖初,起山西提学副使,以父忧不赴。服 阕,起提学浙江。敦本尚实,士气丕变。未几,晋南京太 常少卿,与湛若水等修明古太学之法,学者翕然宗 之。历工、户、礼三部侍郎,晋南京右都御史,未几,致仕。 是时,王守仁以道学名于时,瑭独默如。尝言:“陆九渊、 杨简之学,流入禅宗,充塞仁义。后学未得游、夏十一, 而议论即过颜、曾,此吾道大害也。”里居十馀年,教子 姓以孝弟忠信,一介必严。两执亲丧,皆哀毁。后谥“文 定。”所著《阴阳律吕》《儒学管见》《柏斋集》二十卷,皆行于 世。

张邦奇 编辑

按《明外史张邦奇传》:“邦奇,字常甫,鄞人。年十五,作《易 解》及释《国语》。登弘治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出 为湖广提学副使。下教曰:‘学不孔、颜,行不曾、闵。虽文 如雄、褒,吾且斥之’。在任三四年,诸生竞劝。时世宗方 为兴世子,献皇遣就试,乃特设两案,己居西而使世 子居南。文成,送入学。世宗由此知邦奇。嘉靖初,提学” 四川,以亲老乞归。久之,桂萼掌铨去,留天下提学官, 起邦奇福建。未几,选外僚入坊局,改右庶子,迁南京 祭酒。以身为教,学规整肃。就迁吏部侍郎。丁外艰归。 帝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先皇尝 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 然曰:“尚未用也。”服阕,即召为吏部右侍郎,掌部事。推 毂善类,人不可干以私。铨部升除,多受教政府。邦奇 独否,大学士李时衔之。郭郧家人犯法,舁重贿请宽, 邦奇不从。帝欲即受邦奇《尚书》,为两人沮止。寻改掌 翰林院事,充日讲官,加太子宾客,改掌詹事府。九载 考绩,晋礼部尚书。以母老欲便养,乃改南京吏部。复 改兵部,参赞机务。帝犹念邦奇,时与严嵩语及之。嵩 曰:“邦奇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帝信其言,遂不召。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一。赠太子太保,谥文定。邦奇之学 以程、朱为宗。与王守仁友善,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 跬步必谨。昼之所为,夕必书于册。性笃孝,以养亲故, 屡起辄退其母后邦奇卒,寿至百岁。邦奇事寡嫂如 事母。所著《学庸传》《五经说》及文集,粹然一出于正叔 父时彻少邦奇,二十岁,受业于邦奇。仕至南京兵部 尚书。有文名。

魏校 编辑

按《明外史魏校传》:“校字子才,昆山人。其先本姓李,居 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十八年,成进士, 历南京刑部郎中。守陵太监刘琅藉刘瑾势张甚,或 自判状送法司,莫敢抗者,校直行己意,无所徇。改兵 部郎中,移疾归。嘉靖初,起为广东提学副使,悉废诸 佛寺,斥其产。过曹溪,焚大鉴衣,取钵碎之,曰:‘无使惑 后人’。”丁忧,服阕,补江西兵备副使,累迁国子祭酒、太 常卿,寻致仕。校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 之说,择执尢精。尝与余祐论性,略曰:“天地者,阴阳五 行之本体也,故理无不具。人物之性皆出于天地,然 而人得其全,物得其偏。”又曰:“古圣贤论性有二:其一, 性与情对言,此是性之本义,直指此”理而言。其一性 与习对言,但取生字为义,非性之所以得名,盖曰天 所生为性,人所为曰习耳。先儒因“性相近”一语,遂谓 性兼气质而言,不知人性上下不可添一物,才著气 质,便不得谓之性矣。荀子论性恶,扬子论性善恶混, 韩子论性有三品,众言淆乱,必折之圣。若谓“夫子性 相近”一言,正论性之所以得名,则前后说皆不谬于 圣人,而孟子“道性善”,反为一偏之论矣。孟子见之分 明,故言之直捷,但未言性为何物,故荀、扬、韩诸儒得 以其说乱之。伊川一言以断之曰:“性即理也。”则诸说 皆不攻自破矣。所著有《大学指归》《六书精蕴》。卒谥恭 简。

陈茂烈 编辑

按《明外史陈茂烈传》:“茂烈字时周,莆田人。年十八,作 《省克录》。谓颜之克己,曾之日省学之法也。弘治八年, 举进士,奉使广东,受业陈献章之门。献章语以主静 之学,退而与张诩论难,作《静思录》。授吉安府推官,考 绩过淮,寒无絮衣,冻几殆。入为监察御史,袍服朴陋, 乘一疲马,人望而敬之。以母老终养,供母之外,不办” 一帷。治畦汲水,身自操作。太守闻其劳,进二卒助之, 三日遣之还。吏部以其贫,录以晋江教谕,不受。又奏 给月米。上书言:“臣素贫,食本俭薄,故臣母自安于臣 之家,而臣亦得以自逭其贫,非有及人之廉、尽己之 孝也。古人行佣负米,皆以为亲。臣之贫尚未至是,而 臣母鞠臣艰苦。今年八十有六,来日无多。臣欲自尽 心力,尚恐不及上烦官帑,心窃未安。”奏上不允。母卒, 茂烈亦卒。茂烈为诸生时,韩文问莆田人物于林俊, 俊曰:“从吾谓彭时也。”又问曰:“时周。”且曰:“与时周语,沈 痾顿去。”其为时所重如此。

汪循 编辑

按《休宁县志》:“汪循,字进之,鹏源人。天性刚正,自信以 圣贤为必可学,穷五经之理即体诸身,观史则法其 善行。尝从庄定山游,凡天下士有德望者,均礼为师 友。独与王伯安论学,谆谆反复,谓不能无疑者,四足 为妄诋朱子之戒。盖其学以涵养践履为主,立身行 道,生死不移者也。登弘治丙辰进士,宰永嘉,行吕氏” 《乡约》,毁淫祠几尽。创鹿城书院,祀宋之理学先哲,凡 忠节皆表章之。为政惟诚心爱民,上人之所嗜好,面 责备者不一置念。以故三年不得考满,四年无荐书。 及入觐,拟疏《兴利除害》十一事,未上,以忧归,上司始 知其贤。服阕,补玉田令,旬日迁判顺天。正德初,应求 言诏陈时务十策,朝议推之。值逆瑾乱政,复草《裁减 中官疏》,语甚恳切。未上,乞归养为石岩小隐。日夕奉 母,安贫乐道,家居十馀年,未尝一谒郡县。凡为文,务 关世教,折衷古今人物,不轻许可。后学从游者,随其 资质所近而诱进之。其后瑾诛,佥推起用。部檄至抚 按,有司促迫上道,交章申荐,竟辞疾不起。学者称为 “仁峰先生。”

范涞 编辑

按《休宁县志》:“范涞,字源易,林塘人。进士,授南城知县。 行取为南刑部主事,历南户部郎中,出守南昌,累迁 浙江按察使,转右藩,再转福建。左藩素持清节,不乏 担当,历任中外,孤介寡合,翩翩自成一家。雅尚理学, 在南昌疏荐邓元锡、章潢、刘元卿三士,乞赐登擢,上 可其奏。尝作《休宁理学先贤传》于宋,取程文简大昌”、 吴文肃敬、程勿斋若庸,于元取陈定宇栎、倪道川士 毅,于明取朱枫林升、赵东山汸、范云溪准、汪仁峰循 共九人。论者称其综核严正。所著有《范子哤言》《晞阳 文集》及《朱子语录。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