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151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五十一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一卷目录

 诗经部总论三

  宋郑樵辩妄四家诗 二南辨 关雎辨 国风辨 风有正变辨 雅非有正

  变辨 豳风辨 风雅颂辨 颂辨 商鲁颂辨 逸诗辨 诸儒逸诗辨 亡诗六篇 乐

  章图 删诗辨 诗序辨 诗笺辨 读诗法 诗有美刺 毛郑之失 诗亡然后春秋作

   秦以诗废而亡 序草木类兼论声诗

经籍典第一百五十一卷

诗经部总论三

编辑

宋郑樵诗辨妄

编辑

四家诗

编辑

《齐》《鲁》《燕》《赵》四诗,土音不同,训诂亦异。故孔颖达曰:“三 家之诗字与毛公异者动以百数。”及证之他书,三家 之学,非徒字异,亦并与文义俱异矣。当武帝时,《毛诗》 始出,自以源流出于子夏,其书贯穿先秦古书,惟河 间献王好古,博见异书,深知其精。时齐、鲁、韩三家皆 列于学官,独毛氏不得立。中兴后,谢曼卿、卫宏、贾逵、 马融、郑众、康成之徒皆宗毛公,学者翕然称之。今观 其书,所释《鸱鸮》与《金縢》合,释“《北山》《烝民》”与《孟子》合,释 《昊天有成命》与《国语》合,释《硕人》《清人》、“《皇矣》《黄鸟》”与《左 氏》合,而序《由庚》六篇与《仪礼》合。当毛公之时,《左氏传》 未出《孟子》,《国语》《仪礼》未甚行,而毛氏之说先与之合。 不谓之源流子夏可乎?汉兴,三家盛行,毛最后出,世 人未知毛氏之密,其说多从齐、鲁、韩氏。迨至魏、晋,有 《左氏》《国语》《孟子》诸书证之,然后学者舍三家而从毛 氏,故《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 五十篇今但存其外传十篇而已从韩氏之说,则《二南》《商颂》皆非治 世音。以二南作于周衰以次商颂作于宋襄公之世从毛氏之说,则《礼记》《左 氏》无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诗》独存于世也。

二南辩

编辑

二南,六州《汉志》:扶风县东北有周城,西南有召城。《二 南》之诗,得于《周南》,系之《周南》;得于《召南》,系之《召南》,本 于所得之地而系之耳。盖歌则从《二南》之声。《二南》皆 出于文王之化,言王者之化,自北而南,周召二公未 尝与其间。《二南》之诗,后世取以为乐章,用之为燕乐, 为乡乐,为射乐,为房中之乐,所以彰文王之德美也。 故曰:“大武始于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南之为 义盖如是也。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周召,南之为 义盖如是也。周世未有乐名南者,维钟鼓之诗曰:“以 雅以南,以籥不僭。”《左氏》载季札观乐,为有象舞《箾》《南》 舞《籥》者,详而考之,《南》籥,二《南》之籥也,《雅》也;象舞,《颂》之 维清也,《箾》之舞《象》《籥》之奏《南》。其在当时见古乐如此, 而《文王世子》又有所谓“胥鼓南”,则南之为乐古矣。《二 南》之诗,虽大概美诗,亦有刺诗,不徒西周之时,而东 周亦然,与《十三国风》无异也。若以为周衰之诗,此齐、 鲁、韩之学也,而周之盛时无一篇可取,所谓尽周衰 之文耳。此三家之学不如毛氏之密也。

关雎辩

编辑

齐、鲁、韩三家皆以《关雎》为康王政衰之诗。扬雄曰:“周 康之时,《关雎》作于上。”杨赐曰:“康王晏起,《关雎》见几而 作。”太史公曰:“周道阙,诗人本之衽席而《关雎》作。”范晔 有曰:“康后晚朝,《关雎》作讽。”《薛君章句》亦谓:“《关雎》咏淑 女以刺时。”详诸上文,皆谓作于周衰之文,而不知《麟 趾》乃《关雎》之应也。《序》亦言衰世之公子季札观歌《小 雅》,曰:‘其周德之衰乎’?太史公曰:‘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如此,则《麟趾》《小雅》《鹿鸣》诸诗,皆非治世音无疑矣。曰: “非也。盖诗者,乐也,古人以声诗奏之乐,后世有不能 法祖,怠于政者,则取是诗而奏之,以申警讽,故曰‘作’。 作之为义,如始作、《翕如》之作,非谓其诗始作于衰世 也。孔子言诗,皆取诗之声,不曾说诗”之义如何,如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 皆乐之声也,非谓《关雎》之义如此。序《诗》者取以为《关 雎》之义,则非矣。大抵古人学诗,最要理会诗之声。夫 子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为之为 义,亦作之意。既谓之作,则翕纯皦绎,有声有器,非但 歌咏而为《周南》《召南》之为;正如“三年不为乐”,不图为 乐之至“于斯”之为,谓之为、谓之作者,皆乐之声也。

国风辩

编辑

“诗者,声诗也,出于情性。”古者三百篇之诗皆可歌,歌 则各从其国之声。《周》《召》《王》《豳》之诗,同出于周,而分为 四国之声;《邶》《鄘》《卫》之诗同出于卫,而分为三国之声。 盖采诗之时,得之《周南》者,系之《周南》;得之《召南》者,系 之《召南》;得之《王城》与《豳》者,系之《王城》与《豳》;得之《邶》《鄘》 《卫》者,系之《邶》《鄘》《卫》。盖歌则各从其国之声,何彼秾矣 之诗,何以不列之于《王风》?盖为诗之时则东周也;采 诗之地则《召南》也,故列之《召南》《黍离》之诗何以不列 之于二南?盖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之地,闵其坏而 思其旧,其诗虽作于西周,其人则东周也,故列之《王 风》,平王何以不曰“雅”,以其地则东周也;幽厉何以不曰“风”,以其地则成周也。如此,则《木瓜》虽美齐而在卫, 《猗嗟》虽刺鲁而在齐,《泉水》《载驰》等诗皆卫诗,而在《邶 鄘》《召穆之民》、劳卫武之宾之初筵,不附其国而在二 雅,皆以声别也。夫《风》之诗出于土风,而《雅》之诗则出 于朝廷大夫尔。文王之诗见于《风》者,《二南》是也;成王 之诗见于《风》者,《豳风》是也;平王之诗见于《风》者,《王风》 是也。《雅》《颂》之音与天下同,列国之音随风土而异。若 谓降《黍离》而为《国风》,则《豳诗》亦可降邪?大抵《诗》有三 百,皆以声别。古人采《诗》之时,随其国而系之,圣人无 容心于其间也。至于称其国之名号亦然。如三监之 地,自康叔得国,已统于卫,今其诗之在顷襄文、武者, 亦分而为三,不专曰卫。唐叔封唐在燮父时已为晋 矣,至春秋时实有其诗,今其目乃为唐也。《七月》以后 多为周公作,刺朝廷之不知,今其诗乃皆为《豳》。在盘 庚时,商已为殷,故颂有《殷》《武》,今其颂乃皆为商,得于 其地,系于其国云耳。圣人何容心哉!尝观夫子之论 《诗》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夫谓雅、 颂各得其所可也,而谓乐正者何哉?盖乐者,乡乐也, 乡乐即《风》诗也。十五国风之中,惟《邶》《鄘》《卫》其国相近, 其声相似,不比周、召、王、豳,犹有隔绝也。夫子平时见 鲁太师所传三国之声,时有异同,及其环辙之时,见 卫人所歌之声,从而正之,故《乡乐》曰“正”,而《雅》《颂》但曰 “得所。”其意如此,所以诗有十五,此国风之别也。

风有正变辩

编辑

风有正、变,仲尼未尝言,而他经不载焉,独出于《诗序》, 皆以美者为正,刺者为变,则《邶》《鄘》《卫》之诗谓之变风 可也。《缁衣》之美武公,《驷铁》《小戎》之美襄公,亦可谓之 变乎?必不得已从先儒正、变之说,则当如《穀梁》之书, 所谓变之正也;《穀梁》之《春秋》,书“筑王姬之馆于外”,书 “诸侯盟于首止”,皆曰“变之正也。”盖言事虽变常,而终 合乎正也。《河广》之诗曰:“谁谓河广,一苇航之。”其欲往 之心如是其锐也,然有舍之而不往者。《大车》之诗曰: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其男女之情如是其至也,然有 畏之而不敢者。《氓》之诗曰:“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其淫 佚之行如是其丑也,然有反之而自悔者。此所谓变 之正也。序谓:“变风出乎情性,止乎礼义”,此言得之。然 《诗》之必存变风,何也?见夫王泽虽衰,人犹能以礼义 自防也。见中人之性,能以礼义自闲,虽有时而不善, 终蹈乎善也。见其用心之谬,行己之乖,倘返而为善, 则圣人亦录之而不弃也。先儒所谓风之正变,如是 而已。

雅非有正变辩

编辑

二雅之作,皆纪朝廷之事,无有区别。而所谓大小者, 序者曰:“政有小大,故谓之《大雅》《小雅》。”然则《小雅》以《蓼 萧》为《泽及四海》,以《湛露》为《燕》,诸侯以《六月》《采𦬊》为“北 伐、南征”,皆谓政之小者如此。不知《常武》之征伐何以 大于《六月》,《卷阿》之求贤,何以大于《鹿鸣》乎?或者又曰: “《小雅》犹言其诗典正,未至浑厚大醇者也。”此言犹未 是。盖《小雅》《大雅》者,特随其音而写之律耳。律有小吕, 大吕则歌《大雅》,《小雅》宜其有别也。《春秋》襄公二十九 年,吴季札观周乐,歌《大雅》《小雅》,是雅有大小,已见于 夫子未删之前,无可疑。然无所谓正变者,正变之言, 不出于夫子而出于序,未可信也。《小雅》《节南山》之刺, 《大雅》《民劳》之刺,谓之变雅可也;《鸿雁》《庭燎》之美宣王, 《崧高》《烝民》之美宣王,亦可谓之变乎?盖谓诗之次第 皆以后先为序。《文》《武》、成、康其诗最在前,故二雅首之。 厉王继成王之后,宣王继厉王之后,幽王继宣王之 后,故二雅皆顺其序。国风亦然,则无有正变之说,断 断乎不可易也。《诗》之风、雅、颂亦然,诗之六义,未尝有 先后之别。

豳风辩

编辑

《周》《召》《邶》《鄘》《卫》《王》《郑》《洛邑》,《齐》《豳》《秦》《魏》《唐》《陈》《桧》《曹》,此夫子 未删之前,季札观周乐《国风》之次第也。《周》《召》《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陈》《秦》《桧》《曹》《豳》,此今《诗国风》之次第十五, 《国风》初无增损,或谓夫子离卫降王,进郑退齐,入魏 与秦,以一己之私揣摩圣人之意,无是理也。然圣人 必以《豳》之风置之《桧》《曹》之下者,何也?盖习乱者必思 治,伤今者必思古。《桧》终于《匪风》,思周道也;《曹》终于《下 泉》,思治也。天下后世苟有《下泉》之思治、《匪风》之思周 道,则陈、淫、桧、乱之治一变而复见《豳风》之正,圣人序 《诗》所以寓其变于十五国风之末者,此也。《豳风》《豳》《雅》 《豳》《颂》,圣人以《豳诗》列于《风》《雅》之间,谓其不纯《风》而可 以雅,骎骎乎移风而即于雅也,所以系风之末,居雅 之前者,此也。或谓《七月鸱鸮》之诗,其言则雅,其体则 风,虽非妇人女子之言,实妇人女子之体也,故列之 《风》《雅》《颂》之间,圣人有深意也。

齐、鲁、卫三家之诗皆无《七月》篇。或谓《豳风》七篇,自《鸱鸮》以下六篇皆非豳事,独《七月》一篇岂足以当一国之事?《周礼》有《豳》,《雅》《颂》岂不为有豳诗而今亡之乎?故齐、鲁、韩三家之诗皆无《七月篇》。然则《豳诗》有亡者,不可得而知之也。周、召、王豳之风同出于

考证

周而分于西

风雅颂辩

编辑

风、雅、《颂》,《诗》之体也;赋、兴、比,诗之言也。六义之序,一曰 风,五曰雅,六曰《颂》。其后先次第,圣人初无加损也。三 者之体,正如今人作诗,有律、有吕,有歌行是也。风者 出于土风,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其意虽远, 其言浅近重复,故谓之“风。”“雅。”出于朝廷士大夫,其言 纯厚典则,其体抑扬顿挫,非复小夫贱隶、妇人女子 能道者。故曰“雅”、“颂”者,初无讽诵,惟以铺张圣德而已。 其辞严,其声有节,不敢琐语亵言,以示有所尊,故曰 “颂。”唐之《平淮夷颂》,汉之《圣主得贤臣颂》,效其体也。然 所谓风、雅、颂者,不必自《关雎》以下方谓之风,不必自 《鹿鸣》以下方谓之《小雅》,不必自《文王》以下方谓之《大 雅》,不必自《清庙》以下方谓之颂。程氏曰:“《诗》之六体,随 篇求之,有兼备者,有偏得其三者。《风》之为言,有讽谕 之意。三百篇之中,如‘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之类,皆可 谓之《风》。《雅》者,正言其事。三百篇之中,如‘忧心悄悄,愠 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之类,皆可谓之雅。《颂》者, 称美之辞。如‘吁嗟麟兮,吁嗟乎《驺虞》之类,皆可谓之 《颂》。故不必泥风、雅、颂’”之名以求其义也,亦犹赋诗而 备比兴之义焉。

颂辩

编辑

陈休斋云:“颂者,序其事,美其形容,以告于神明。是其 诗专用于郊庙,盖鬼神之事,战国以下失之矣。管仲 有《国颂》,屈原有《谲颂》,秦人刻石颂功德。汉有《圣主得 贤臣颂》,唐有《磨崖中兴颂》,以鬼神之事,加之生人,其 弊如此。”余谓此说不然,盖颂者美其君之功德而已, 何以告神明乎?既以敬之为戒,《成王》《小毖》为求助,与 夫《振鹭》《臣工》《闵予小子》,皆非告神明而作也。不惟天 子用之,诸侯之臣子祝颂其君者亦得用,故僖公亦 有颂。后世扬雄之颂充国,陆机之颂汉功臣,韩愈之 颂伯夷,郑颂子产之不毁乡校,盖有是焉。《礼记》载“美 哉轮焉,美哉奂焉”,君子称其善颂善祷,亦犹是也。凭 《诗》之言而疑后世作颂之过,非的论也。

商鲁颂辩

编辑

《鲁颂》是僖公已殁之后,序中明言季孙行父请命于 周,而史克作颂,是颂有四篇,皆史克作明矣。《閟宫》曰: “新庙奕奕”,奚斯所作。盖奚斯作新庙耳,非作颂也,而 汉班固

《西都赋序》其误自孟坚始。

王延寿等。

《灵光殿赋》云:“奚斯颂僖,歌其路寝。”

反谓《鲁颂》是奚斯所作,《商颂》明言正考父得《商颂》十 六篇于周之太师,而太史公曰:“宋襄修行仁义,其大 夫正考父美之而作《商颂》。”此盖出于《韩诗》,以《商颂》出 于《春秋》之世,故为此说 尔。当汉之时,《诗》之《序》未出,宜 乎言《诗》者之抵牾也。二《颂》之作,当以《序》为正。

逸诗辩

编辑

《狸首》,《礼记射礼》:“诸侯以《狸首》为节。”其下文云:“曾孙侯 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 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郑氏以为《狸首》之诗,《驺虞》《狸 首》,《采蘩》《采𬞟》,古之乐节也,日用之间不可阙。今《狸首》 亡,逸诗自逸,非夫子逸之也。观《狸首》诗可见矣。 《骊驹》,《前汉·王式传》曰:“客歌《骊驹》。”注以为逸诗。今《大戴 礼记》客去。

祈昭昭十二年,周灵王好游畋之乐,子祭托于祭公 谋父,作《祈昭》之诗以正王心。其《诗》曰:“祈昭之愔愔,式 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 饱之心。”

麦秀,《史记》箕子过故殷墟而伤之,作:“麦秀渐渐兮,禾 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河水》《僖二十三年》:“晋文公在秦,秦伯享之,公赋《河水》。” 杜注以为逸诗,义取河水朝宗于海,则春秋之世,其 诗犹存,今无之矣。

《新宫》,《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商份曰:“管与笙类也, 皆有声而已,故《新宫》诗亦亡。”昭二十五年,宋公子享 昭子,赋《新宫》。谓之赋,则有辞矣。后汉明帝亦取焉。必 见其辞,故得之以播歌咏,盖未有有诗而无词者。《周 礼》祈年、《龡豳雅》于管籥之类,必得有辞。 《采荠》古之人君,行以《肆夏》,步以《采荠》。汉制,宗庙乐 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 《肆夏》,《左传》金奏,《肆夏》以之。三谓三章。《国语》云:“一右樊 君,出入奏。”

《玉夏》王出入奏。《玉夏》,亦金奏。

三夏《国语》云:“樊遏渠”,谓之三宫。盖系锺而奏此三曲, 惟金奏,故诗亦亡。

九夏,周朴锺师之职,奏《九夏》。

《王夏》:“王出入奏《肆夏》。尸出入奏,亦名《樊昭夏》。牲出入 奏”,一名《遏纳夏》,一名《渠童夏》。《齐夏》。

《族夏》《械夏》《敖夏》皆金奏。郑康成谓“《九夏》皆《诗》篇名,颂 之类,今亡,是以颂不能具焉

诸儒逸诗辩

编辑

《论语》云:“素以为绚兮,《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 室是远而。”举《硕人》之诗,而“素以为绚兮”之句不存。阅 《唐棣》之诗而“偏其反而”之语不载,则诗之章句逸者 多矣。如韩诗“雨其无极,伤我稼穑”,今亦不见于诗,而 无正篇,无其辞。《齐》《鲁》《韩诗》并无《七月》篇。

亡诗六篇

编辑

“《鱼丽》之后,亡其三;《南陔》《白华》《华黍》也;《南山有台》,《南有 嘉鱼》之后,亡其三;《由庚》《崇丘》《由仪》也。六篇之诗同在 一处,不应中间‘《南有嘉鱼》’”、“‘《南山有台》’二诗独能存也。” 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笙入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 黍》。又曰:‘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 山有台》,笙《由仪》。此六诗皆主于笙奏之’。”商份曰:“所谓 亡其辞者,今《论语》‘亡’字皆读为‘无’字,谓此六诗,于笙 奏之,虽有其声,举无辞句,不若《鱼丽》‘《南有嘉鱼》、‘《南山 有台》’于歌奏之,歌,人声也,故有辞尔。此歌与笙之异 也’。” 辩曰:“古者有堂下、堂上之乐。歌主人声,堂上乐 也;笙镛以间,堂下乐也。谓之笙镛,乃间歌之声,皆有 义而无其辞。束晳徽之补亡六诗,皮日”休补《肆夏》,不 知《六亡诗》乃笙诗,《肆夏》乃金奏,初无辞之可传也。

乐章图

编辑

歌诗,乡饮酒、燕飨皆用之。《鱼丽》。南有嘉鱼。南山 有台,此三诗,乡饮酒燕礼用之。歌《鹿鸣》,燕礼升歌 《鹿鸣》,《皇皇者华》,燕飨用之。《四牡》已上六诗,皆《小雅》 合乐诗。《关雎》《葛覃》《卷耳》《鹊巢》《采蘩》已上皆《二南》合为 乐诗,夫子所谓“人而不为《周南》《召南》”者以此。

“射乐”即乐节。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 射,必先行《乡饮酒礼》。《驺虞》《狸首》。《采𬞟》。大夫《采蘩》。 《周礼·乐师》:“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 夫以《采𬞟》,士以《采蘩》为节。”今《召南》诗中有《采蘩》《采𬞟》 《驺虞》三诗,而《狸首》独亡。已上三诗皆《召南》。

《笙诗》,《乡饮酒》《燕射》用之。又云:“升歌三终,笙入三终,间 歌三终,合乐三终,《南陔》。”《由庚》。间笙《崇丘》。间笙由仪。 间笙皆《小雅》逸诗,为《六笙歌》。

管奏管与笙一类,皆竹吹之。独《燕礼》“升歌取《鹿鸣》,下 管新宫”,自春秋至后汉犹存,今亡。注见《逸诗》。

金奏《肆夏》《三夏》《王夏》《九夏》皆金奏,即颂诗之类,见《逸 诗》。

丝奏《三百篇》中之诗,皆可被之弦歌,故琴中有《鹊巢 操》《驺虞伐檀操》《白驹操》皆今诗文。又古人谓之雅、琴、 颂琴。古之雅、颂,即今之琴操。琴,古禁也,将以禁人之 邪心,故以歌乎诗。如文仲子“归而援琴鼓荡荡”之什, 乃知声至隋末犹存。

《房中之乐》,《二南诗》用之,为《房中之乐》。周有《房中乐》,汉 有《房中词乐》。唐山夫人作高祖乐,用楚声,故《房中乐》 楚声也。

两君相见之乐文王太明《绵辩》曰:“春秋战国以来,诸 侯卿大夫士赋诗道志者,凡《诗》《雅》杂取无择,至考其 入乐,则自邶鄘至豳,无一诗在数。或曰:《周礼》篇章,吹 《豳》《诗》,豳《雅》豳《颂》,则豳疑于入乐矣。然听吹《雅》《颂》,而无 《豳风》,非今《七月》等语。此欧阳文忠公疑其别有豳诗, 于今不存也。”

删诗辩

编辑

司马迁云:“古者《诗》三千馀篇,夫子取其可施于礼义 者三百篇。”孔颖达曰:“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 逸者少,则夫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夫《诗》上自《商颂》 祀成汤,下至《株林》刺陈灵公,上下千馀年,而诗才三 百五篇。有更十君而取一篇者,皆商周人所作,夫子 并得之于鲁太师,编而录之,非有意于删也。夫迢迢 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如斯”等语亦不 俚也,胡为而删之乎?“墙有茨”,“桑中”等语至俚,又胡为 而不删之乎?则知删《诗》之说,与《春秋》始隐、终获麟之 事,皆汉儒倡之也。大抵得其乡声则存,不得其声则 不存也。周之列国,如滕、薛,如许、蔡,如邾、莒等国,夫岂 无诗,但鲁人不识其音,则不得其详。“季札聘鲁,鲁人 以《雅》《颂》之外所得《十五国风》尽歌之。”及观今三百篇, 于季札所观,与鲁人所存,无加损也。若夫夫子有意 删《诗》,则当环辙之时,必大搜而备索之,奚止十五国 乎?然圣人不欲强备者,何也?盖以天下情性,美刺讽 咏,亦不过是也。删之之说,非夫子本意,汉儒孔安国 倡之,文中子极笔载之,善乎!邵康节诗曰:“自从删后 更无诗。”康节之诗,非谓夫子果删诗也。盖谓天下情 性不出乎此,求之《三百篇》之中足矣,不必外有所求 也。

诗序辩

编辑

汉兴,四家之诗,《毛诗》未有序,惟《韩诗》以“序”传于世。《齐 诗》无序,《鲁诗》之序有无未可知,《诗》之序大概与今序 异。《韩诗》得序而益明,汉儒多宗之。如司马迁、扬雄、范 晔之徒皆以《二南》作于周衰之时,此韩学也。《毛诗》至 卫宏为之序,郑元为之注,而毛氏之学盛行,又非韩 所敢望也。或者谓大序。即关雎序作于《子夏》。王肃郑元萧统皆云“《小序》作于毛公”,此说非也。《序》有《郑注》而无郑《笺》,其不作 于子夏明矣。毛公于《诗》第为之传,其不作《序》又明矣。 又谓“《大序》作于圣人,《小序》作于卫宏”,谓“《小序》作于卫 宏”,是也;谓“《大序》作于圣人”,非也。命篇《大序》,盖出于当 时采《诗》太史之所题,而题下之《序》,则卫宏从谢曼卿 受师说而为之也。按《后汉儒林传》云:“卫宏字敬仲”,从 谢曼卿学《毛诗》,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 于世。盖尝谓《诗》之大序,非一世一人之所能为。采诗 之官,本其得于何地,审其出于何人,究其主于何事, 且有实状,然后致之太师,上之国史,是以取“发端”之 二字以命题,故谓《大序》是当时采诗太史之所题,诗 之小序,序所作为之意。其辞显者其序简;其辞隐者 其序备;其善恶之微者。序必明著其迹,而不可以言 殚者,则亦阙其目而已。故谓“《小序》是宏诵《诗说》而为 之。”或者又曰:“序之之辞,委曲明白,非宏所能为。”曰:“使 宏凿空为之,虽孔子亦不能;使宏诵《诗说》为之,则虽 宏有馀矣。”意者毛氏之诗,历代讲《诗》之说至宏,而悉 加诠次焉。今观宏“之序,有专取诸书之文至数句者, 有杂取诸家之说而辞不坚决者,有委曲宛转,附经 以成其义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其文全出于《乐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 以遗王,其文全出于《金縢》;自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 乐废坏,其文全出于《国语》。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 有常,以齐其民。”其文全出于《公孙尼子》,则《诗序》之作, 实在于数书既传之后明矣。此所谓取诸书之文有 至数句者此也。《关雎》之序既曰:“风之始也,所以风天 下而正夫妇也。”意亦足矣,又曰:“风,风也,风以动之,上 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又曰:“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载驰》之诗既曰“许穆夫人闵其宗国颠覆而 作”,又曰“卫懿公为狄所灭。”《绿衣》之诗,既曰“绎宾尸”矣, 又曰“灵星之尸也”,此盖众说并传,卫氏得其美辞美 意,并录而不忍弃之,此所谓杂诸家之说而辞不坚 决者也。《驺虞》之诗,先言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 被文王之化,而后继之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 成;《行苇》之诗,先言国家忠厚,仁及草木,然后继之以 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耆,养老乞言,此所谓委曲宛转, 附经以成其义者也。宏《序》作于东汉,故汉世文字未 有引《诗序》者,惟《黄初四年》有“曹共公远君子近小人” 之语,盖魏后于汉,而宏之《序》至是而始行也。使其果 知《诗序》出于卫宏,则《风》《雅》正变之说,《二南》分系之说, 《羔羊》《蟋蟀》之说,或郁而不畅,或巧而不合。如荡以“荡 荡上帝”,发语而曰“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召旻》以“旻 天疾威”,发语而曰“闵天下无如召公之为臣。”“雨无正”, 乃大夫刺幽王也,而曰“众多如雨,非所以为正也。”牵 合为文,而取讥于世,此不可不辩也。

诗笺辩

编辑

张华《博物志》曰:“圣人制作谓之经,贤者著述谓之传。” 孔毛左氏郑氏注《毛诗》而曰“笺”,不解此意。孔颖达云:“笺,表 也,识也。”郑氏以《毛诗》悉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 纪识其事,故特称笺。馀注无所遵奉,故谓之“注。”欧阳 永叔深排郑学,以为多喜改字,永叔未深考耳。汉时 四诗并作,文字各有不同,虽三家不如《毛诗》之密,然 不可谓无所长也。郑氏笺《诗传》,意有不同者,以己说 易之;经文有不安者,以《三家易》之,证之他书,则可知 矣。“吉蠲为饎”,郑氏以“蠲”为“圭”;“吉圭”为“饎”,则《韩诗》之言 也。“素衣朱襮”,郑氏以“襮”为“绡”,“素衣朱绡”,则《齐诗》之言 也。“其耕泽泽”,郑氏以“泽”为“释”,其“耕释释”,亦《尔雅》之言 也。“舟人之子”,郑氏以“舟”当作“周”,“周人之子”,则朱育集 字之言也。“艳妻扇方处”,郑氏以“艳”为“阎”,“阎妻扇方处”, 则汉《杜钦传》之言也。当郑氏《笺》《诗》,三家俱存,故郑氏 虽解释《经》文,不明言改字之由,亦以学者既习《诗》,则 三家之诗不容不知也。后世三家既亡,学者惟见其 改字,而不见诗学之所由异,此郑氏之所以获讥也。 则郑于经不谓之注而谓之笺。笺之为言,魏晋间所 以致辞于皇太子诸王者也。郑尝以君师之礼待毛 公而不擅改,圣人之经明矣。观其注《礼记》《玉藻》《杂记》 颠倒不伦之处,郑虽理之使条贯,亦不敢易其先后, 姑于注下发明而已。则其改字不出臆见,愈可信矣。 古诗云:“读书不到康成处,不敢高声论圣贤。”吾于郑 氏《诗笺》见之矣。

读诗法

编辑

《诗》三百篇,皆可歌、可诵,可舞、可弦。大师世传其业,以 教国子。自成童至既冠,皆往习焉。“诵之则习其文,歌 之则识其声,舞之则见其容,弦之则寓其意。”春秋以 下,列国君臣朝聘燕享,赋诗见志,微寓相讽,鲜有不 能答者,以诗之学素明也。后之弦歌与舞者皆废,直 诵其文而已,且不能言其义,故论者多失诗之意。夫 文章之体有二:有史传之文,有歌咏之文。史传之文, 以实录为主,秋毫之善,不私假人。歌咏之文,扬其善 而隐其恶,大其美而张其功。后世欲求歌咏之文太 过,直以史视之,则非矣。《孝经》十八章,其及于诗者十《中庸》孟子所以善言诗者,以其无汉儒之说乱之也。 盖尝论之,善观诗者,当推诗外之意。如孔子、子思。善 论《诗》者,当达《诗》中之理,如子贡、子夏。善学《诗》者,当取 一二言为立身之本,如南容、子路。善引《诗》者,不必分 别所作之人,所采之诗,如诸经所举之诗可也。“绵蛮 黄鸟,止于丘隅。”绵蛮不过喻小臣之择卿大夫,有仁 者依之。夫子推而至于为人君止于仁,与国人交止 于“信”,“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旱麓不过喻恶人远去,而 民之喜得其所。子思推之,“上察乎天,下察乎地”,观《诗》 如此,尚何疑乎!“如切如嗟,如琢如磨。”淇澳而子贡能 达之于贫富之间,“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硕人而子夏 能悟于礼后之说,论《诗》若此,尚何疑乎?南容三复,不 过白圭。《子路》终身所诵,不过“不忮不求。”雄雉学《诗》 至此,奚以多为。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崧高宣王诗也, 夫子以为文武之德。“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仲山甫》诗 也,左氏以为孟明之功。《小宛》、幽之诗也,祭父以为文 王“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僖公诗也,孟子以为周公矢 其文德,洽此四国。江汉记《礼》者以为天王之事,明明 天子令闻不已。江汉记《礼》者,以为三代之君引《诗》若 此,奚必分别所作之人、所采之诗乎?达是诗,然后可 以言诗也。不然,“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其为孑遗矣; “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信其为极矣;必欲以实迹验之, 则不可以言《诗》。善乎孟子之言《诗》,可谓长于《诗》矣。《诗》 曰:“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从而释之曰:“民之秉懿 也,故好是懿德而已。”未尝费辞而理自明。故横渠有 诗曰:“置心平易始知诗。”杨中立见之曰:“知此诗者,可 以读《三百篇》矣。”信哉言乎!

诗有美刺

编辑

诗有美刺。美诗作于文、武、成、康之世,歌咏太平而不 显作者之名,而况刺诗?当王室衰微,诸侯横恣,讥诃 丑乱之迹,暴扬帏幄之私,则其隐晦姓名宜愈甚矣。 是以作诗者不明著其人,亦不直指其事。惟《节南山》, 刺幽王也,则曰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巷伯》《寺人》,伤谗 而作也,则曰“寺人”,孟子作为此诗。《祈父》诗曰:“祈父,予 王之爪牙。”《烝民》《诗》曰:“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如此则明 著其所作之人。其他诸诗有美刺者,不可以言语求, 必将观其意可矣。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 恶,而言其爵位之尊,服饰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 堪也。《君子偕老》,副。请帮助识别此字。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 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 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 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是也。后世惟《孟子》 言齐王鼓乐田猎,深识此意,观其言曰:“百姓闻王钟 鼓管籥之音,车马羽毛之美。”其讥之则曰:“举疾首蹙 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 极也’?”其美之则曰“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 庶几无疾病。”欤何以能鼓乐田猎也?正得此意。孟子 长于《诗》,故其言自与《诗》合。

毛郑之失

编辑

《何彼秾矣》之诗,平王以后之诗也。注以为武王之诗, 而谓平王为平正之王,齐侯为齐一之侯。按《春秋》庄 公元年书“王姬归于齐”,乃桓王女,平王孙,下嫁于齐 襄公。

故《诗》曰“齐侯之子,平王之孙”,断无疑。《周颂》作于 康王,成王之世,故称成王、康王。今毛、郑以《颂》皆成王 时作,不应得称成王、康王。故此《昊天有成命》云“成王 不敢康”,为成此王功,不自安逸,执竞之不显;“成、康”,谓 成大功而安之;《噫嘻》之成王,谓成是王事;惟以《召南》 为《文》《武》之诗,故不得不以平王为平正之王;惟以《周 颂》为成王时作,故不得不以成王为成此王功也。殊 不知书中此类甚多,《召南》中有康王以后之诗,有平 王以后之诗,不特文、武时也;《甘棠》《行露》之美,召公既 没之后,在康王世也;“何彼秾矣”,作于平王已后,亦犹 是也,不必谓武王诗。《大雅》中《大明》之“维此文王”,“思齐” 之文王之母,《皇矣》之比于文王;《灵台》之“王在灵沼”,《绵》 之“文王蹶厥生”,皆后世诗人追咏之辞,何尝作于文 王之世?《周颂》之美成王,亦犹是也,不必谓成王时作。 毛、郑解经,不能无失,孰有大于此者?故特举一二言 之。

诗亡然后春秋作

编辑

胡文定公曰:“《邶鄘》以下多《春秋》诗,而谓诗亡然后《春 秋》作,何也?《黍离》降而为《国风》,天子无复有雅,而王者 之诗亡矣。《春秋》始隐,公适当诗亡之后,谓诗亡者,雅 诗亡也。”予谓不然,《春秋》作于获麟之时,乃哀公十四 年矣;诗亡于陈,灵公乃孔子未生之前,故曰:“诗亡然 后《春秋》作。”谓美刺之诗亡而褒贬之书作矣,非有定 义也。

秦以诗废而亡

编辑

陈君举曰:“《春秋》之衰,以《礼》废,秦之亡以《诗》废。尝观之 《诗》,刑政之苛,赋役之重,天子诸侯朝廷之严,而后妃、 夫妇衽席之秘。圣人为诗,而使天下匹夫匹妇之微 皆得以言其上,宜若启天下轻君之心。然亟谏而不悟,显戮而丕戾,相与携持去之而不忍,是故汤、武之 兴,其民急而不敢去;周之衰,其民哀而不敢离,盖其” 抑郁之气纾,而无聊之意不蓄也。呜呼!《诗》不敢作,天 下怨极矣。卒不能胜,共起而亡秦。秦亡而后快,于是 始有匹夫匹妇存亡天下之权。呜呼!《春秋》之衰,以《礼》 废;秦之亡,以《诗》废。吾固知公卿大夫之祸速,而小民 之祸迟而大。而《诗》者,正所以维持君臣之道,其功用 深矣。

序草木类兼论诗声

编辑

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而以虚无为宗,至于实学, 则置而不问。当仲尼之时,已有此患。故曰:“小子何莫 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无所 识之辞也。其曰“何莫”者,苦口之辞也。故又曰:“人而不 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此苦口之甚也。一部 《论语》,言他书不过一再,惟《诗》则言之,又言凡十二度 言焉。门弟子有能学《诗》者,则深喜之。子贡、子夏在孔 门未为高弟,至于论《诗》则与之,至子夏又发起予之 叹者,深嘉之也。夫乐之本在《诗》,《诗》之本在声。窃观仲 尼初亦不达声,至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质正于太 师氏,而后知之,故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 得其所”,此言《诗》为乐之本,而《雅》《颂》为声之宗也。其曰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此言其声之盛 也。又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言其声之和也。 人之情,闻歌则感,乐者闻歌则感而为淫,哀者闻歌 则感而为伤。惟《关雎》之声和而平,乐者闻之而乐,其 乐不至于淫;哀者闻之而哀,其哀不至于伤,此《关睢》 所以为美也。缘汉入立学官,讲《诗》,专以义理相传,是 致卫宏序《诗》,以乐为乐,得淑女之乐,淫为不淫,其色 之淫,哀为哀,窈窕之哀,伤为无伤善之伤。如此说《关 睢》,则洋洋盈耳之旨安在乎?臣之序《诗》,于《风》《雅》《颂》曰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而不 曰风。”风者,教也;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 者,美盛德之形容也。于二南,则曰:周为河、洛,召为岐、 雍。河、洛之南濒江,岐、雍之南濒汉。江汉之间,二南之 地,诗之所起在于此。屈、宋以来,骚人墨客多生江、汉, 故仲尼以二南之地为作诗之始,而不曰南,言化自 北而南于王。《黍离豳七月》则曰:“王为王城”东周之地; 豳为豳丰,西周之地。《七月》者,西周之风;《黍离》者,东周 之风。而不曰“《黍离》降国风”,臣之序诗,专为声歌,欲以 明仲尼之正乐;臣之释诗,深究鸟兽/草木之名,欲以 明仲尼教小子之意。然两汉之言诗者,惟儒生论义 不论声,而声歌之妙,犹传于瞽。史经董卓、赤眉之乱, 礼乐沦亡殆尽。魏人得汉雅乐,郎仅能歌《文王》《鹿鸣》 《驺虞》《伐檀》四篇而已。太和之末,又亡其三,惟有《鹿鸣》, 至晋又亡。自《鹿鸣》亡后,声诗之道绝矣。夫诗之本在 声,而声之本在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汉儒之言 诗者,既不论声,又不知兴,故鸟兽草木之学废矣。若 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识雎鸠,则安知“河洲”之趣 与关关之声乎?凡雁鹜之类,其喙褊者则其声关关; 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则其声鷕鷕,此天籁也。雎鸠之 喙似凫雁,故其声如是,又得水边之趣也。《小雅》曰:“呦 呦鹿鸣,食野之萍。”不识鹿则安知食萍之趣与呦呦 之声乎?凡牛羊之属,有角无齿者则其声呦呦;驼马 之属,有齿无角者则其声萧萧,此亦天籁也。鹿之喙 似牛羊,故其声如是,又得蒌蒿之趣也。使不识鸟兽 之情状,则安知圣人关关呦呦之兴乎?若曰“有敦瓜 苦,蒸在栗薪”者,谓瓜苦引蔓于篱落间,而有敦然之 系焉。若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者,谓桑叶最茂,虽未 落之时而有沃若之泽。使不识草木之精神,则安知 诗人敦然沃若之兴乎?陆玑者,江左之骚人也,深为 此患,为《毛诗》作《鸟兽草木虫鱼疏》。然玑本无此学,但 加采访,其所传者多是支离。自陆玑之后,未有以此 明《诗》者。惟《尔雅》一种为名物之宗。然孙炎、郭璞所得 既希,张揖、孙宪所记徒广。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 之物,农圃人又不知《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遂使 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 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神农本经》有三百 六十以应周天之数”,陶弘景隐者也,得此一家之学, 故益以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两之。臣少好读 书,无涉世意,又好泉石,有慕弘景心。结茅夹漈山中, 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 皆欲究其情性。于是取陶隐居之书,复益以三百六 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三之。已得鸟兽草木之真,然后 传《诗》;已得诗人之兴,然后释《尔雅》。今作昆虫草木略 为之会同。庶几衰晚,少备遗忘,岂敢论实学也?夫物 之难明者,为其名之难明也;名之难明者,谓五方之 名既已不同,而古今之言亦自差别,是以此书尤详 其名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