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280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八十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八十卷目录

 大学部汇考三

  明崔铣大学全文通释自述

  湛若水古大学测自序

  湛若水圣学格物通自序

  魏校大学指归王廷序

  穆孔晖大学千虑自跋

  王渐逵大学义略自序

  许孚远大学述大学答问自序

  来知德大学古本释自序

  周从龙大学遵古编李日华序

  顾宪成重定大学自序

  顾宪成大学通考自序

  顾宪成大学质言第允成序

  邹德溥大学宗释自序

  高攀龙大学知本大义自序

  刘宗周大学古文参疑自序

  刘宗周大学古记自序

  葛寅亮大学湖南讲自述

  唐自明大学原本阐义郝敬序

  沈曙大学古文说义自述

  吴公肃大学述自序

  陈仁锡大学衍义衍义补合刻自序 文震孟序

 大学部汇考四

  宋史艺文志礼经类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礼记考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大学考

  焦竑经籍志礼经

  四书考异大学

  经义考礼记

经籍典第二百八十卷

大学部汇考三

编辑

崔铣大学全文通释一卷

编辑

按铣自述大学其作圣之的乎莫先于本末之知莫急于诚欺之辨是故知本之当先故推平天下者必原于格物知末之当后故充格物者斯极于平天下

编辑

约之,皆修身也。《淇澳》《烈文》,格物之序也。仁、敬、孝、慈、信, 格物之目也。《康诰》诸文,征诸古,以列其次也。新民而 明,明德之体全矣。絜古本引《淇澳》以下置之诚意章 之前,格物致知之义涣然矣。实乎此者诚也;岐乎此 者,欺也。

湛若水古大学测一卷

编辑

按若水自序甘泉子读书西樵山读古本大学喟然叹曰大学之道其粲然示人博矣其浑然示人约矣明德亲民其粲然矣乎止至善其浑然矣乎夫非有

编辑

“二之也。其粲然者,乃其浑然者也。是故《明德》亲民,以 言乎大体矣。止《至善》,以言乎实功矣。曷谓粲然其体, 用周以弘其分,成己而成物,是故以言乎大体也。曷 谓浑然其理?要其学,易简而久大,是故以言乎实功 也。”曰:“曷谓至善?”曰:“以言乎身,心之于家国天下之事, 物之理之纯粹精焉者也。纯粹精焉者,非他也,天理 也。天理者非他也,吾心中正之本体也,明德亲民之 奥也,其体用之一原也。是故止至善而明德亲民之 能事毕矣。”曰:“曷止之?”曰:“自知止而定静、安虑、知行并 进乎此者也。知所先后,知此者也。自天下而之格物, 自格物而平天下,始终反说,约此者也。格物也者,止 至善也。言屡而意至矣,故止至善则无事矣。”或曰:“子 之必主乎古本,何也?”曰:“其以修身为格致也,教之力 也,身之也,非口耳之也。学者审其词焉,其于道思过 半矣。是故其书完,其序明,其文理,其反复也屡,其义 尽。大哉博矣,约矣,其道也,其至矣乎!予惧斯文之晦, 求之者博而寡要,劳而无功也。诚不自揣,谨离章集 训而测焉,以俟君子。”正德戊寅孟秋。

湛若水圣学格物通一百卷

编辑

按若水自序夫圣学格物通何为者也明圣学也明圣学何以谓之格物通也宋儒程颐曰格者至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致知在所养养知莫过于寡

编辑

欲。夫以“涵养寡欲”言格物,则格物有知行之实,非但 闻见之粗矣。然则何以至其理也?知止,知也;定静安 虑,行也。知而弗去,格物之功尽于此矣。夫通有四伦 焉,有总括之义焉,有疏解之义焉,有贯串之义焉,有 感悟之义焉。夫圣人之道,莫备于《大学》。《大学》曰:“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夫自天下逆推本于格物,是格物乃其本始 用功之要也。又自格物,顺循其效于天下。是物格乃 其本始致效之原也。《经》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格 者,其本始之谓乎!宋臣彭龟年曰:“《大学》之书,其节虽 繁而道甚要,格致而己。”张栻答曰:“自诚正以至治平, 固无非格致事也。”伏睹我太祖高皇帝谕侍臣曰:“《大 学》一书,其要在修身。”而《大学》古本以修身释格致,曰: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经文两推,天下、国、家、身、心、 意皆归其要于格物,则圣祖盖深契乎古本《大学》之 要矣乎?由是言之,圣人之学,通在于格物矣。故曰:“有 总结之义焉。”凡意之事,则诚意之类举之矣;凡心之 事,则正心之类举之矣;凡身之事,则修身之类举之 矣;凡身之事,则齐家之类举之矣;凡国之事,则治国 之类举之矣;凡天下之事,则平天下之类举之矣;辑 事以从其类,取义以畅其情,故曰:“有疏解之义焉。”列 “诚意”,所以示人于意焉,格之也;列“正心”,所以示人于 心焉,格之也;列“修身”,所以示人于身焉,格之也;列“齐 家”,所以示人于家焉,格之也;列“治国”,所以示人于国 焉,格之也;列平天下,所以示人干天下焉,格之也意, 身心之于家国天下之事,非二也,一以贯之也。故《大 学》于诚意曰“好恶”,曰“慎独”,于正心曰“忿懥”,曰忧患,曰 恐惧,曰“好乐”,于修身曰“辟”,曰好恶,于齐治曰“孝弟慈”, 曰“心诚求”曰“恕”,于治平曰“絜矩”,曰“辟”,曰好恶,曰“忠信”, 曰仁义,皆以其心言之也,而通之于各条,因事以明 其理,因理而会诸心,通一无二,故曰“有贯穿之义焉。” 是故君子之学,读诚意之事,则感其意之理;读正心 之事,则感其心之理;读修身之事,则感其身之理;读 齐家之事,则感其家之理;读治国之事,则感其国之 理;读平天下之事,则感其天下之理。理也者,吾之良 知也,学之者所以觉其良知也。知也,存之又存,存存 而不息,由“一念而达之,万事皆行也。故曰‘有感悟之 义焉。是故读斯《通》者,意心身家国天下之理皆备于 我矣。故君得之以成其仁,臣得之以成其敬,学者得 之以成其德,家国天下之民得之以会极而归极,是 故圣人之学无馀蕴矣’。”或曰:“诸通无格致者,何也?”臣 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无非格致 之地也,夫复何赘焉?”或又曰:“夫格致而不及于天下 万物者,何也?”臣曰:“意、心、身、家、国、天下一贯,圣门切问 近思之学也。然而天下万物同体无外矣,虽位育配 天可也,何别高远之求哉?”疑曰:真德秀之《衍义》,丘濬 之补具矣,而乃又有《格物通》者,何居?臣应之曰:“孔门 一本无二之指,臣幸得之于正”经,证之于诸儒,仰藉 于我皇祖之训者,上下十馀年,而思欲效其愚见者 久矣。乃今伏闻“圣明四年七月初四日诏,令文臣撮 经书史鉴有关帝王德政之要者,直解进览。”臣实欣 庆圣学日升,务求典要。窃念臣亦旧沗词臣讲官也, 心在皇室,忠切劝学,故不揣疏愚,远自伏羲二帝、三 王与夫诸儒之格言,近至我祖宗列圣之谟烈,章采 而节释之,不诡于《衍义》与补,而或少有发明,容为一 助焉,庶或上裨圣明进德修业合一之要领。且《明经》 文直以格物为诸条之统会枢纽也。有随事体认之 实,合孔门“求仁一贯”之指。夫圣人之学,体用一原,本 末一致,知行并进者也。此臣《格物通》之所以作也。

魏校大学指归一卷

编辑

按王廷序嘉靖壬寅夏庄渠魏先生大学指归成先生属廷为之序序曰古人之学心学也外心而言学者非也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明此之谓明德推

编辑

此之谓亲民,止此之谓至善。尧、舜、禹、汤、文、武所以能 致唐、虞、三代之治者,于此耳。后世大道既隐,学术分 裂,世之言学者,学其所学,而非古人之所谓学矣。夫 学戾古人,则无真儒,无真儒则无善治矣。先生夙契 先圣之旨,悯学者之寖失其初也,乃直探本原,揭示 标准。凡数脱槀,始克成编,名曰《指归》。其词质,其旨远, 其文简,观此而于古人之学思过半矣。或曰:“《大学》一 书,朱子为之章句,今天下已家传人诵而指归者何?” 夫道本无言,而有言者忧学之不明也。章句析其义, 指归一其趋,盖有相发明而不相悖者,是乌能已于 言哉!书总一卷,其篇次从《古文,考异》,亦附见云。

穆孔晖大学千虑一卷

编辑

按孔晖跋孔晖自去年夏病甚不能言默然坐卧静中不觉旧日所得义理发于思虑盖心无所用不能动履诚难遣也每思大学腹稿成辄起而笔之然眼

编辑

花不能自校,令男《符书》而考证焉。

王渐逵大学义略一卷

编辑

按渐逵自序大学之旨首之以明德亲民相并而行焉何也曰此圣贤广大精微之学合内外而一之者也是故天下之大物我而已矣吾性之德体物我而

编辑

已矣。“物我合体存乎学”,此学之所以为大也。至善者, 吾心中正之则也。在心为明德,在事为至善,合内外者也。自身而内之心也,意也、知也、德也,吾之所有也, 自身而外之家也,国也、天下也,民也,吾之所与也,成 己成物之道也。是故圣人有以知天下。后世之有老、 庄、佛氏之徒,窃吾之明德,以自私自利而肆其说者 矣,故示之以《亲民》焉。圣人有以知天下后世之有管、 晏、商、韩之徒,窃吾之亲民以自私自利而鼓其术者 矣,故示之以《明明德》焉。圣人有以知天下后世,崇制 象于弥文,假述作为美观而民不被其泽者矣,故示 之以教化、用人理财焉。故观诸亲民,而见圣贤广大 之学有以异于老佛之偏枯者矣,观诸明德而见圣 贤精微之学,有以异于管、商之昏汨者矣。为人君而 不知《大学》之道,必蹈于祸败之机;为人臣而不知《大 学》之道,必昧于义利之辨;为学者而不知《大学》之道, 则溺于老佛之偏,功利之弊。斯则圣贤之所忧,著之 于经以为教者也。惜其杂于《戴记》,简篇脱略,赖程子 而表章易置之稍为完备,然于圣人之精蕴犹略焉, 故特揭而著之。学者能于此识其大焉,则所以合内 外,一物我,而于“穷理尽性之道,存神过化”之几,思过 半矣。

许孚远大学述一卷答问一卷

编辑

按孚远自序自格物之义不明而孔门之学晦谓即物而穷其理者疑于支谓于事事物物格其不正以归于正者涉于径谓格知物之本末与格无物之物

编辑

者,虚见无实,皆愚之所不能信也。盖宋儒司马温公 尝有捍去外物之说,近时天台王子、泾阳胡子,皆主 “格去物欲”之说。孚远当在关中与胡子论辨,不以为 然。及谪居山庐,旋罹先君子大故,兀坐沉思,恍然觉 悟,知此心不可著于一物,澄然无物,性体始露,乃知 圣门“格物”之训,真深切而著明。顷入七闽,得温陵苏 子所遗“格物”之解,若合契符,然后益信人心之所同 然。爰取笥中旧著《大学述》一编,复加删改,就正有道, 以期共为折衷,明圣学于天下,后世其知我罪我,所 不敢辞避也。万历癸巳夏五月。

来知德大学古本释一卷

编辑

按知德自序大学之道修身尽之矣修身之要格物尽之矣明德者何也昭明于天下之德也即五达道也若以人之所得于天而虚灵不昧为明德则尚未

编辑

见诸施为,以何事明明德于天下也哉?亲者,九族也, 民者,万民也,即亲亲而仁民也。自近以及远,而家、而 国、而天下也。非弗当新也,亦非亲其民也。止至善者, 止于仁、敬、孝、慈、信也。自字义不明,圣人修己以安百 姓之道荒矣。道丧千载,又安望其知格物也?五帝三 王之学,皆所以明伦。《七十子从孔子问志》,子曰:“老者 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此同志也,即《大学》老老、长 长、恤孤、平天下之志也。及哀公问政,孔子告之曰:天 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身、治人、治天下国家,则明德即达道,不待辨而自明 矣。孟轲氏得孔子之真传者,故曰:圣人,人伦之至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 之天下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及齐宣、梁 惠、滕文公问政,皆以设为庠序,人伦明于上告之此 皆载之简册。但天下学者,日汲汲于科目,如水之赴 海。间有一二高明之士,又驰情于释氏之空寂,不以 身心体认之,以至此义不明耳。秦汉以来,圣人之道 浑如长夜。至宋河南程氏取而表章之,朱子乃为之 《注》,可谓有功于圣门矣。但以明德为“虚灵不昧”,以格 物为穷,至事物之理,不免失之支离。至阳明王氏,以 此书原未错简,程、朱格物不免求之于外,可谓有功 于程朱矣。但仍以明德为“虚灵不昧”,而教人先以“悟 良知”,则又不免失之茫昧支离。茫昧,虽分内外,然于 作圣功夫入手之差者则均也。德以未仕山林中潜 心反复二十馀年,一旦恍然有悟,惧天下之学者日 流而为禅也,乃书于《大学古本》之后。

周从龙大学遵古编一卷

编辑

按李日华序曰大学一书与中庸同出戴记宋儒目为修己治人之方而以六艺当小学夫书数射御信卑卑矣然亦非绝慧精诣不能擅恐未可轻责之髫

编辑

丱辈,而以煌煌礼乐之大概受小学之目,则是书将 不得为礼乐之书可乎?周彦云先生性善治经,而不 欲沿袭剿说,所著《中庸发覆》,已脍炙士林。无何又出 《大学遵古编》行之,名曰《遵古》。遵古本石经也,世所传 石经,不知何所本,杨止庵少宰业立说痛排之,而先 生良有当焉。何居全书不分经、传,又以六所谓溯绎 而上,知首章即“已备格物”,无俟更补。又《咏淇澳》诗,知 文、武心法乃在武公,及定为子思居卫之作,皆凿凿 有据,非依人口吻异同者可以传矣。

顾宪成重定大学一卷

编辑

按宪成自序世之说大学者多矣其旨亦无以相远而独格物一义几成讼府何也始于传之不明也于是人各就其见窥之此以此之说为格物彼以彼之

编辑

说为格物,而《大学》之格物,转就湮晦,不可得而寻矣予窃惧焉。因取《戴记》以下诸本,暨董、蔡诸家之说,互 相参校,沉潜反复,䌷绎异同。如是者久之,乃知“格物” 之传,昭然具在。或习焉而不察,或语焉而不详,或择 焉而不精,则虽谓之亡也亦宜。窃不自揆,僭加诠次, 私以讲于同志。而今而后,庶几《大学》获为全书,而纷 纷之论可息矣。戊子秋日,

顾宪成大学通考一卷

编辑

按宪成自序程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善哉其言之也大学有戴本有石经本有二程本有朱子本近世阳明王氏独推戴本天下翕然从之而南海曙台

编辑

唐氏又断以《石经》本为定。至于董、蔡诸氏,亦各有论 著,莫能齐也。虽然,以求是也,非以求胜也。其同也,非 以为徇也;其异也,非以为竞也。其得也,非以为在己 而故扬之也;其失也,非以为在人而故抑之也。君子 于是焉虚心平气,要其至当而已。予故备录之,俾览 者得详焉。壬辰正月。

顾宪成大学质言一卷

编辑

按宪成弟允成序余兄叔时既编定大学为一卷又集戴记诸本及诸家所尝论说者为一卷同异得失大要具是矣或谓余曰何不略疏其义余以告叔时

编辑

叔时曰:“《大学》正文,首尾不过一百二十馀字,而规模 广大,条理精密,自来圣贤论学,未有若是之明且尽 者也。即诸《释文》,亦惟援古昔,称先民,稍加䌷绎而已, 不能别为之说也。今何从更赞一辞?曰:‘诸家之说何 如?曰:‘求诸《大学》可也。求诸《大学》而合焉,不问而知其 是矣。求诸《大学》而离焉,不问而知其非矣。亦何从更’’” 赘一辞?余曰:“善。”已而谓余曰:“程朱命世大儒,其论大 学犹然在离合之间,不足以尽厌于天下后世。况吾 侪乎?顾执己而自遂耶?”于是时时进余而商之。余退 而籍其语,命曰《质言》。仲尼不云乎:“就有道而正焉。”盖 叔时之志也。

邹德溥大学宗释一卷

编辑

按德溥自序夫学以致道也乃其本则至善是已然而必自知止始故要其端于致知格物格物者格其物之本而先之也则知止之为亟是已夫惟知己则

编辑

“修之乎于穆不显之天”,而齐治均平,自要其成,夫斯 之谓本务。彼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欲操是以明明 德于天下,奚由哉?盖《大学》旨趣,实与《中庸》无二。古称 孔伋经纬之说,信不诬也。比虔游与刘调父氏深谭, 属余疏其义,余乃约说大旨如此。

高攀龙大学知本大义一卷

编辑

按攀龙自序谓大学有错简者疑诚意章引淇澳而下也谓大学有缺传者疑首章此谓知本二语也夫此谓知本必从修身为本明矣有修身为本之揭则

编辑

有此谓知本之结,有此谓知至之结,则知其为格物 致知之释文,理不辨自明也。独《诚意章》引《淇澳》而下, 则曲解不可得而通,明道先生之易古,本以此也。伊 川先生再易之,晦庵先生三《易》之未定也,以三先生 之信古而卒不能信于斯简,以天下后世之信三先 生而卒不能信其所《易》,则心之同然者,不可强也。愚 盖往来胸中,结疑不化有年矣。一日读崔后渠先生 集,有曰:“《大学》当挈古本,引《淇澳》以下置之诚意章之 前,格物致知之义明矣。乃始沛然如江河之决,不觉 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吾何以决之?”吾决之于“此谓 知本,此谓知至”之二语也。此二语者,以为不释格致, 则自天子以下两条亦属无谓;以为果释“格致”,则自 “天子”以下两条,似未明备,固知其旁引曲畅,有如《淇 澳》诸条所云也。此诸条也,以为不释知本,则不宜结 以知本;以为果释知本,则不宜别附他章。固知其前 后起结,必随于此,谓知至之后也。夫以三先生不能 定,敢谓定于今日乎?然而天下万世之心目,固有愈 推而愈明,论久而后定。自三先生表章《大学》之后,越 三百年,而崔先生之说益近自然。故敢申明之,以俟 后之君子。观夫同然之心,果何如也。若夫割裂推移, 人人自为《大学》,则何所底极之有?嗟乎,圣人之学,未 有不本诸身者,《六经》无二义也。《大学》之道,知止而已。 知止之道,知本而已。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盖沛然无 疑于日用。非独以《残编》之似缺而复完已也。

刘宗周大学古文参疑一卷

编辑

按宗周自序立国必有学大学王制也而训学有记则孔门私之矣后之人以其本为王制也故言礼之家收之则戴氏又私之矣戴氏非通儒也其言礼也

编辑

庞,亦何有于《大学》?《六经》同出于秦火之馀,区区断简 残编,初无完本,而人各以记诵所得,缀而成篇章,其 言不得不归之庞,亦何有于礼?然则戴氏之传《大学》, 早已成一疑案矣,后之人因而致疑也。故程子有《更 本》矣,朱子又有《更本》矣,皆疑案也。然自朱本出,而《格 致》《补传》之疑,更垂之千载而不决。阳明子曰:“《格致》未 尝缺传也,盍从古本是。”乃近世又传有魏曹《石经》,与 古本更异,而文理益觉完整,以补《格致》之未尝缺,传 彰彰矣。余初得之,酷爱其书,近见海盐吴秋圃著有《大学通考》,辄辨以为赝鼎。余谓言而是,虽或出于后 人也,何病,况其足为古文羽翼乎?吾友高忠宪颇信 古文,亦以为《格致》未尝缺传也。因本高中元相国所 定,次《诚意》一章于此,谓“知本”以下则在古今之间乎? 余尝为之解,其略见者韪之,而终不敢信以为定本。 于是后之儒者人人而言《大学》矣。合而观之,《大学》之 为疑案也久矣,古本、石本皆疑案也,程本、朱本、高本 皆疑案也,而其为格致之完与缺疏,格致之纷然异 同种种,皆疑案也。呜呼!斯道何由而明乎?宗周读书 至晚年,终不能释然于大学也。积众疑而参之,快手 疾书,得正文一通,不敢辄为之解,听其自解自明,以 存古文之万一,犹之乎疑也而滋庞矣。因题之曰《参 疑》,时乙酉春三月。

刘宗周大学古记一卷

编辑

按宗周自序大学本出于小戴礼盖大学为训学校之经义故礼家收之自是一篇文字其分经分传始于宋儒且特表章之以配四书嘉惠后学其功良伟

编辑

而后之人犹以不睹古全经为恨。至朱子《格致》之传, 理本经旨,事同射覆,不善读者又以为支离,而王文 成之古文出矣。自“诚意”以下,合“瞻彼”数节至此,谓知 本通为一章云“释诚意而格致在其中”,故古本《序》首 言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然独不曰“欲诚其意者,先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乎?”又曰“修身为本”,而不及诚意, 则诚意者不可以提宗明矣。且以后杂引《诗》《书》《凡》,以 畅明新止至善之义,而于诚意无当也。其云“格致在 其中”,凡以迁就其知行合一之说而已。又百年而高 氏古本出,实本后渠崔氏、中元高氏所定,谓《大学》不 分经《传》,只是六段文字,挈“淇澳”以下置致知之后,文 理焕然。通前为一段,即以释格致之义,而“诚意”以下 自分五段,可谓独窥要领,超出朱、王之上。千古残经, 一朝完复,后之人宜无所置喙矣。顾愚犹有见焉。《大 学》虽一篇文字,而自始至终,命意之法,有纲领,有支 节,不可得而混也。其立言之法,或简严,或曲畅,不可 得而混也。首言三纲,次言知止,次言知所先后,次言 所先,次言所后,一开一阖,文理完整,更无欠剩。至“修 身”一条,明解物有本末之义。其为更端而释格致也 何疑?自“修身”以上,其辞简以严;自“修身”以下,其辞曲 以畅。又有经传之体焉。然为经为传,作者何人,莫得 而定也。汉儒贾逵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 乃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今䌷绎二书,《中庸》原 是《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经纬之说,殊自可思。而 篇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之曾子,而曾 子复得之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 遂谓首篇为孔子之意而曾子述之,后篇为曾子之 意而门人记之,有以也。门人高弟,非子思而何?《中庸》 一书多仲尼之言而子思述之,则《大学》一书多孔、曾 之言,而子思述之,又何疑焉?今姑据朱子之意,首篇 为正经,以还孔、曾;后六篇为正传,以还子思,而合之 总为训《大学》而设,则亦还其为《大学》之记而已。《大学》 虽是一篇文字,既可割一而为六,则断不可不割首 段之一而为二,以厘正八目。八目止是一事,既可分 “诚意”以下逐段详明,则断不可不分“修身”为本以下 为“格致之传。”必分“修身”以下为“格致传”者,心斋王氏 启其端而未竟其说,愚尝窃取其义者也。

葛寅亮大学湖南讲一卷

编辑

按寅亮自述大学中庸皆出自礼记中庸郑康成注子思子所作大学不注姓氏程子云孔氏之遗书晦庵又云首章乃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

编辑

“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按:康成本不分《经》《传》,至宋程、 朱始分首章为经,后各章为《传》。阳明子欲从郑本,“此 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首章末“未之有也”之后,文 理尽相属。若《诗》云“瞻彼淇澳”至“没世不忘也”,接以《康 诰》“克明德”至“止于信”,又接以“子曰听讼”至,此谓知本 俱在“君子必诚其意”之后。窃谓“诚意”章结以“故君子 必诚其意”,已自收煞,不应后面尚有许多说话,且其 意义不类,必系错简。程、朱提出置首章之后,颇为有 理。此后郑本与今本同是。《经》秦火,是非难以悬断,要 当附于阙疑之义者尔。

唐自明大学原本阐义一卷

编辑

按郝敬序闽有理学真儒一人曰唐自明先生著为大学原本阐义钻坚研微发挥名理使群蒙顿惺疑网尽彻区区荒耄愿窃有请盖道在天地间原不待

编辑

讲夫子忧学不讲,在春秋时云尔。自与七十子开发 后,《论语》二十篇,豁然大路。四教雅言,出孝入弟,谨言 慎行,寻常日用,饮食知味,出入由户,孰非天命人性 明新至善实地。而世儒疑其肤浅,别收戴圣《礼记》《中 庸》《大学》二篇,补凑为四书,专讲性命明德,以为理学。 夫理者里也,一事一物之里;而道者蹈也,天下古今 共由之路,理隐而道显,理虚而道实,圣人言道不言 理,道达于天下,即理行乎其中矣。二篇在《礼》则为根

蒂,礼失此二篇则成枯槁,二篇离礼则堕空虚。道与
考证
礼,礼与性命非二也。礼即天命也,率性也,即明,即

亲民,即至善,即正心诚意也。离心意性命别求礼,老 氏所谓忠信之薄也。故子夏有素绚礼后之喻,而子 夏之言亦未尽是也。以礼为后,必求所以为礼先者, 不主静穷理,流为佛氏之空寂而焉往哉?故夫子仅 与之言《诗》,不与之言礼也。而儒者顾谓此二篇曾子、 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则是道与礼二也。圣人 教学者,约礼复礼,执礼好礼,学礼即道学也。蹈曰道, 履曰礼,即诚也。《中庸》“诚身”,《大学》诚意,皆所谓敦厚以 崇礼,非空虚也。教颜子为仁惟复礼,复礼惟视听言 动,岂空谈性命如佛老云乎哉?故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知而不由,则惟有明心见性,为浮屠之空 寂者而已。故大道以人伦庶物为实地,学道以《论语》为证盟, 以先圣孔子为宗师。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

为证盟,以先圣孔子为宗师,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 为理学,祇为浮屠假羽翼,作逋逃主,萃渊薮耳。荒耄 鄙儒,所见如此。若云天地之大,无所不有,劈破籓篱, 乃成大家,吾侪小人也!硁硁信果见笑于大方之家, 复何辞?

沈曙大学古文说义一卷

编辑

按曙自述大学与中庸厥初俱杂于戴记之中至有宋诸儒始表而出之仍为之诠释其启佑之功诚不小第是书初行其中文义未甚明晰遂以诚意一传

编辑

裂而为五,复增补《致知》之《传》,更之而辞既乱,补之而 旨愈离,自是为宋儒之《大学》,非复孔氏之大学矣。赖 阳明先生奋臂大呼,天下始翕然知有古本大学。呜 呼!吾辈读古人书,安能如矮人观场,人嘻亦嘻,人笑 亦笑哉?今古本具在,试一展卷把玩,则文意如是,段 落如是,尽好读,尽可思也。

吴公肃大学述一卷

编辑

按公肃自序大学本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程子谓为孔氏之遗书者也自朱子章句行而郑注孔疏并废戴记中遂削原文所幸存者旧十三经郑注耳号

编辑

称古本,废置弗道。偶或信从,不以为好异,辄曰“反古, 功令绳之,灾且及身。”于是《大学》永为朱子之书,而孔 门之大学蔑矣。且夫释经可也,改经不可也。儒者各 鸣所见,纵刺谬于圣人,指而驳之,经文固自若也,改 之则经非其经矣。汉儒之释经也,不敢增损,即错简 仍之,费直、王弼移置《周易传》文,朱子方定正之,而于 《大学》,乃身自蹈之,分《经》分《传》,为曾子,为门人析之释 之,为错简,为衍为阙,移之补之,使经文果有错简,若 衍若阙而不可通,当听之无可如何。况本自明备而 断以己意,仍不免其衍且阙,何以改为哉?所以然者, 解经而不得其解故也。不得其解,因蹈改经之失,撺 以己意而支离不免焉。噫!盍亦反诸孔门之旧乎?

陈仁锡大学衍义衍义补合刻二百三卷

编辑

按仁锡自序补衍义者丘琼山先生也数年来诵衍义补有之矣未有读西山先生书而好之者予故合刻二书仍图补所未备而先之以衍义人之言曰为

编辑

君难,为臣不易,于讲筵。大可见此臣子靖献第一义 也。忠爱恳恻,溢于至诚,而痛陈事理,不嫌激切,西山 先生洵有之矣。其言曰:“使吾君之心,炳如白日,于天 下之理,洞若秋毫,共兜杂进于尧朝,岂魑魅能逃于 禹鼎。必提其要,恒挈乎本。”至哉言也!然公之书不进 于绍定二年,而进于端平元年,良亦苦矣。甫上书而 拜疾速投进之旨,次日后殿聚讲,面谕朝夕观览,忽 有旨便合就今日进读。公曰:“须别写。”帝曰:“已在此矣。” 因叹先哲进书之不易,主臣相知之不难,故于端平 则疾速,于绍定则艰难矣。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使绍定之季,遽出此书以婴芒刃,公亦死无憾。然公 固养其身以有为也。既以《大学》一书为君天下律令 格例,尤恨壅蔽之祸不远也。以明道术、择人才,审治 体,察民情,首揭“格物致知。”虽然,不诚意物,恶乎格哉? 心诚求赤子,而保赤子之物格矣。公之精诚感动,如 枝叶未害,本实先拨,自古患之,至宋不尽,然本实犹 有存者𨓏𨓏其臣高才,率意出之无序,故公以序为 先,真相时识势之言。乃其文章浑洁邃雅,尤不可及。 试常置案头,于心气甚补。公尤切于夜对,云:“宋制迩 英崇政,延访从容,夜直禁中,不时召对,以昼日便朝, 荐绅俨𠛱,昌言正论,其保持尤易也。故曰:‘接贤士大 夫之时,多有宋端人正士同心哉’!”崇祯壬申孟秋既 望,经筵讲官、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陈仁锡书。

按文震孟序从来典谟训诰皆治道也则皆经术也古帝王垂衣裳端弁冕而临诸侯治百官察万民有不从理学中流溢者乎而理学之名不立自尼山至

编辑

圣不得君相之位,退与诸弟子讲明斯道于洙泗之 间,正谓“不行于一时者行于万世。”宗圣氏独得其传, 著为《大学》,括其纲领,举其条目,经之以经,纬之以传, 使后之执大柄、御皇极者,画然有所凭依,而灼然有 所遵守,所谓君天下之律令格式也。乃后之儒者进 于朝则谭经济,退于学则谭理学。若使性命道德之 精,与治乱安危之故,判为两途。经济既无其体,而理学亦无其用,正心诚意之学,为世所厌弃,而天下举 无善治矣。西山真氏有忧之,为《衍义》一书,弁以圣贤 之典训,证以古今之事迹,附以诸儒之发明,而明道 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崇敬畏,戒逸欲,谨言行,正 威仪,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凡帝王传心之 要典,不既犁然胪列矣哉!至我明琼山丘氏,复补治 平于修齐之次,曰“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 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 成切化。”纲复有纲焉,目复有目焉。洵所谓不出殿廷 而洞晰邑里边鄙之情状,不烦探索而已。尽御世抚 民之良规,治平之成“法,尚有外于此书者乎?而今学 士未尝究心,经筵不以进讲,真儒之效既渺,而王道 之原不辟,理学经济两岐而两无据矣。”吾友明卿氏 又有忧之。披阅二书,句栉字比,剖其意义,究其指归, 使读者灿于心目,畅于寻绎,而自孝宗皇帝以及光 宗皇帝,百馀年间,大经大法,胪列以补丘氏之后。凡 出治之本,辅治之法,如农有畔,如衣有幅,不患于提 挈之难。经术经世,举而措之易,如指掌焉。间尝与明 卿私语,谓“图治之道,察于事则愈察而愈细,研于理 则愈研而愈精。盖细则烦而精则简,用形用神之别 也。故圣帝明王操术綦约,成功綦逸,不必左顾右盼, 曲防拥蔽之虞;而无党无偏,坐致荡平之”化。则夫体 全用大,尽洗迂儒俗学之陋,而直追唐虞三代之风, 舍二《书》何从问道哉?明卿氏之表章,有功于圣治圣 学宏远矣。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文震孟谨 序。

大学部汇考四

编辑

《宋史艺文志》

编辑

《礼经类》

编辑

喻樗《大学解》一卷。

司马光等《六家大学解义》一卷。合中庸

司马光“《大学广义》一卷”合中庸

朱熹“《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

张九成《大学说》一卷。

陈尧道“《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谢兴甫“《大学讲义》三卷。”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

《礼记》

编辑

《大学广义》一卷。

陈氏曰:“司马光撰。”

《芸阁解》一卷。

晁氏曰:吕大临与叔撰。与叔师事程正叔,《礼》学甚精博,《中庸》《大学》尤所致意也。

陈氏曰:按《馆阁书目》作一卷,止有《表记》《冠》《昏》《乡》《射》《燕》《聘义》《丧服四制》凡八篇。今又有《曲礼》上、下、《中庸》《缁衣》《大学》《儒行》《深衣》《投壶》八篇。此晦庵朱氏所传本,刻之临漳射朵书坊称《芸阁吕氏解》,即其书也。《读书目》始别载之。

张无垢《大学说》二卷。

《朱子杂学辩》曰:张公始学于龟山之门,而逃儒以归于释,既自以为有得矣,而其释之师语之曰:“左右既得。”请帮助识别此字。“柄入手,开道之际,当改头换面,随宜说法,使殊涂同归,则住世出世间两无遗恨矣。”然此语亦不可使俗辈知,将谓实有恁么事也。用此之故,凡张氏所论著,皆阳儒而阴释,其离合出入之际,务在愚一世之耳目,而使之恬不觉悟,以入乎释氏之门,虽欲复出而不可得。本末指意,略如其所受于师者。其《二本殊归》,盖不特庄周出于子夏,李斯原于荀卿而已也。窃不自揆,尝欲为之论辩,以晓当世之惑,而大本既殊,无所不异。因览其《中庸说》,姑掇其尤甚者什一二著于篇。其他如《论语》《孝经》《大学》《孟子》之说,不暇遍为之辩,大抵匆遽急迫,其所以为说,皆此书之类也。

吕氏《大学解》 卷。

朱子曰:“吕氏之先与二程夫子游,故其家学最为近正,然未能不惑于浮屠、老子之说,故其末流不能无出入之弊。” 今论其一二,以补其阙,盖其他说之近正者,则君子犹有取焉。

《大学章句》《或问》《中庸章句》《或问》各三卷

陈氏曰:朱熹撰。其说大略宗程氏,会众说而折其中。又记所辩论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皆自为之序。至《大学》,则颇补正其脱简阙文。

《朱子语录》曰:“《大学》一书,有正经,有《或问》。看来看去,只看注解便了;久之,又只看正经便了。又久之,自有一部《大学》在我胸中,而正经亦不用矣。然不用某许多工夫,亦看某底不出;不用圣贤许多工夫,亦看圣贤底不出 。伊川旧日教人看《大学》,那时未有解,而今有注解,觉大段分晓了,只在子细去看。《大学》解本文未” 详者,于或问中详之 ,或问未

要看,候有疑处,方可去看 。问:“《中庸》编集得如何?” 曰:“便是难说。缘前辈诸公说得多了,其间尽有差舛处,又不欲尽剥难它底,所以难下手。不比《大学》,都未有人说。”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编辑

《大学考》

编辑

《大学解》十卷。

赵善湘著

《大学说》一卷。

薛季宣著

《大学》解 卷。合中庸

喻樗著。樗,建德人。少慕伊、洛之学,受业于杨时。建炎中登进士,累官工部员外郎。

《大学注释》 卷。合中庸

方逢辰著

《大学说》 卷。

何梦桂著

《大学辑略》 卷。合中庸

《石𡼖著》。𡼖,新昌人。与朱熹为友,号《克斋》。

《大学》解 卷。合中庸

陈孔硕著。孔硕,字肤仲,候官人,韡之父也,居官有循吏风。

《大学发挥》 卷。合中庸

何基著

《大学集传》 卷。

乐平马端临著

《大学稽疑》 卷。

何希是著又有《太极图说》《史传集论》诸书行世。

《大学章句笺注》 卷。

建安郑仪孙著

《大学讲义》 卷。

吴季子著。季子字节卿,邵武人。嗜学能文。宝祐四年进士,官至国子监丞。号“裕轩。”

《大学讲槁》 卷。合中庸

晋江黄必昌著

《大学直说》 卷。

许衡著

《大学衍义》 卷。

真德秀著。德秀,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庆元中登进士。学以朱文公为宗,慨然以斯文自任。

《大学广义》 卷。

元熊禾著

《大学章句疏义》 卷。

金履祥著

《大学审明》 卷。

陈华著

《大学补略》 卷。

傅淳著

《大学讲义》 卷。

叶味道著

《大学中庸对说》 卷。

上。犹黄文杰著仿《许鲁斋直讲》补完之者。

《皇王大学通旨》 卷

宜春刘迪简著

《焦竑经籍志》

编辑

《礼经》

编辑

《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一卷朱熹:

《大学总会》五卷。周公恕:

《大学要略》一卷。《许衡》。

《大学古本注》一卷。王守仁。

《大学发微》一卷。元黎《立武》。

《大学亿》一卷。《王道》。

《大学通旨》一卷。蒋文质:

《大学指归》一卷。魏校:

《大学说》二卷。《张九成》:

《大学明解》一卷。李师道。

《大学千虑》一卷。穆孔晖。

《古大学测》一卷。《湛若水》:

《古大学义》一卷。蒋信。

《大学原》一卷。方献夫。

《大学拾朱》一卷。李承恩。

《大学通指举要》一卷。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真德秀》: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丘濬》。

《大学格物通》一百卷。《湛若水》:

《大学议》一卷。《金贲》:亨。合中庸

《大学通旨》一卷。黄润生:合中庸

《四书考异》

编辑

《大学》

编辑

《古本大学》一卷。

首。“《大学》之道” 至“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下即云“此谓。”

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次《所谓诚其意者》一章,次《瞻彼淇澳》二节,次《克明德》一章,次《汤之盘铭》一章,次《邦畿千里》三节,次《听讼》一节,次《所谓修身》一章,次《所谓齐家》一章,次《所谓治国》一章,次《所谓平天下》至末。

《明道先生定本》一卷。

《首》,《大学》之道至,则近道矣。

次《克明德章》,次《盘铭章》

次《邦畿》三节。次古之欲明明德” 至未之有也。” 次所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次《诚意章》,次“《修身章》,次“《齐家章》,次“《治国章》,次“所谓平天下者” 至“则为天下僇矣。” 次《淇澳》二节。次“《听讼节》,次《殷之未丧师》至末。

《伊川先生定本》一卷。

即今本经一章《传》、十章次序是也。其分章次,则始于朱子。

《石经大学》一卷。

首《大学之道》一节,次古之欲明明德” 一节,次《物有本末》一节,次《绵蛮》一节,次《知止而后有定节》,次《邦畿节》,次《听讼节》,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二节,次《物格而后知至》节,次《诚意》章,次《修身章》《食而不知其味》下有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二十二字。次《齐家章》,次《治国章》,首节,次《一家仁节》,次《如保赤子》节次《故治国五节》次《所谓平天下者至民之父母》,次《秦誓》四” 节次《节彼南山》节次《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四节次《殷之未丧师》节次《楚书》节次《是故言悖》节次《康诰惟命》节次《舅犯》节次《仁者以财》节次《生财》节次“《孟献子》二” 节次《是故君子有大道》节次“《尧舜帅天下节》次“《克明德章》次“《盘铭章》次《穆穆文王》三节终焉。

《经义考》

编辑

《礼经》

编辑

司马光“《大学广义》一卷”未见

按:取《大学》于《戴记》讲说而专行之,实自温公始。

司马光《致知在格物论》一篇

程颢《大学定本》一卷。

黄震曰:“‘程氏谓《大学》乃孔子遗书,初学入德之门,无如《大学》者,然其诠次与《礼记》原书不同,《明道》以‘《康诰》曰’以后释‘明’字、‘新’字、‘止’字者,联于首章‘明德新民止至善’三语之下,然后及‘古之明明德’一章,又然后以‘所谓诚其意’以后节节释之,伊川移‘古之欲明明德’一章于前,然后及《康诰曰》’一章。”

程颐《大学定本》一卷。

吕大临《大学解》一卷。未见

朱子曰:“吕氏之先与二程夫子游,故其家学最为近正,然不能不惑于浮屠、老子之说,故其末流不能无出入之弊。若其他说之近正者,君子犹有取焉。”

萧欲仁《大学》一卷。

杨时曰:“学始于致知,终于知止而止焉。致知在格物,物固不可胜穷也。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之具于吾身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味,接乎外而不得遁焉者,其必有以也。知其体物而不可遗也,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则物与吾一也。无有能乱吾之心思,而意其有不诚乎?” 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赞天地之化,其则不远矣。则其知可谓之至矣乎?知至矣,则宜有止也。譬之四方万里之远,苟无止焉,则将焉归乎?故见其进未见其止,孔子之所惜也。古之圣人,自诚意正心至于平天下,其理一而已,所以合内外之道也。世儒之论,以高明处己,《中庸》处人,离内外,判心迹,其失甚矣。故予窃谓:《大学》者,其学者之门乎?不由其门而欲望其堂奥,非余所知也。萧君欲仁,志学之士也。录示《大学》一篇,求余言以题其后,其意盖非苟然者,故聊为发之。苟于是尽心焉,则圣人之庭户可策而进矣。欲仁,其勉之。

廖刚《大学讲义》一卷。

载高峰集

谭惟寅《大学义》一卷。

何俌《大学讲义》一卷。 喻樗《大学解》一卷。

张九成《大学说》一卷。未见

朱熹“《大学章句》一卷。”

黄干曰:“先生于《大学》修改无虚日,《诚意》一章未终前三日所更定。”

《大学或问》二卷。

王祎曰:《格物致知传》,朱子以为亡而补之,孰知其未亡也。今即其书求之,有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谓知本。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此十

七句,足为格物致知《传》。盖错简在他所则为羡语,而取以为传则极其精切,朱子勇于补而不知移易,何耶?且三纲领、八条目之外,安有所谓本末,乃别为之耶?董丞相槐及玉峰车氏、西磵叶氏,皆著论以辨其非,使朱子复生,将必以其言为然也。王鏊曰:“朱《传》以听讼一节为释本末,则可疑。本末非纲领,非条目,何” 以释为?且《本末》既释,《终始》独遗之耶?

都穆曰:“《黄氏日抄》载董丞相之说,王鲁斋闻之,谓洞照千古之错简。本朝大儒,如宋学士方正学,其见亦同。”

樊良枢曰:“王文恪谓《大学》初无阙文,王文成谓《大学》亦无错简,郑端简颇信其说。”

倪思《大学辨》一卷。

一作僻解

薛季宣《大学说》一卷。

孙礿《大学讲义》一卷。

《金华志》:“孙礿字居敬,东阳人。淳熙十四年进士第三人,仕至兵部郎官。”

黄干“《大学圣经解》一卷,《大学章句疏》”一卷俱存 叶味道《大学讲义》一卷。

邵囦《大学解义》一卷。 熊以宁《大学释义》一卷。

赵善湘“《大学解》十卷。”

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董槐“《大学记》一卷。”

黄震曰:“辛酉岁见董丞相《槐行,实》载此章,谓经本无阙文,此特错简之厘正未尽者尔。释致知在格物,不待别补,今错在首章三句之下耳。”按:黄震载董丞相说,已见前《朱子章句》之下,今不重录。

蔡模《大学衍说》一卷。未见

或作衍论

陈尧道“《大学说》十一卷。”

余学古《大学辨论》一卷。

《括苍汇纪》“学古,青田人。”

刘黻《格物说》一卷。未见

蔡烈《格物致知传》一卷。未见

陈华祖《大学审明》一卷。

《王赞》曰:“永嘉人。”

吴浩《大学讲义》一卷。未见

《胡炳文》曰:“字义夫,新安人。”

卢孝孙“《大学通义》一卷。”未见

黎立武“《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俱存

按:黎氏《大学》,其诠格物、致知云:“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后耳。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者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主在心,心之发为意,此物之本末也。诚而正,正而修,修而齐,齐而治,治而平,此事之终始也。本始” 先也;末终后也;而曰“知所先后” 者,其究在乎知止而已。其后心斋王氏亦云:

车若水《大学沿革论》一卷。未见

《浙江通志》:“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尝取《大学》‘知止有定’一节,合听讼章为《格物致知传》。金华王柏以为洞照千古之错简,使朱子闻之,亦当心服。”按:“车” 说亦与董槐同。

何梦桂《大学说》一卷。

吴季子“《大学讲义》二卷。”未见

方禾《大学讲义》一卷。

何基《大学发挥》四卷。未见

王柏《大学》一卷。未见 按柏说亦与董槐车若水同 金履祥“《大学章句疏义》《大学指义》”各一卷未见

柳贯曰:“《大学》文公既定次章句,而《或问》之作,所以反复章明其义趣者尤悉,然后之学者尚有疑焉。先生复随其章第衍为疏义以畅其文,申为指义以统其会,《大学》之教于是乎无毫发之滞矣。”

胡希是《大学稽疑》一卷。未见

王文炳《大学发明》一卷。

《括苍汇纪》:“文炳字子敬,一字叔恭,入元不仕,学者称西山先生。”

马端临《大学集传》一卷未见

《江西通志》:“马端临字贵与,乐平人。右相廷鸾仲子。以荫补承事郎,尝省试第一。宋亡,隐居教授。”

程时登《大学本末图说》一卷。

按:许瑶作行状称“《大学本末图》说自尧即位甲辰,迄周显德己未。” 今由《自序》绎之,则图始于春秋时,登宋入太学,入元不仕。

吴浩“《直轩大学口义》一卷”

《苏州府志》:“吴浩,休宁人,隐居不仕。”

徐氏。失名《大学解义》一卷。未见

许衡《大学要略直说》一卷。又“《鲁斋大学诗解》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每《大学》一义,辄赋七言绝句解之。”

熊禾《大学广义》。一作口义二卷。未见

胡炳文《大学指掌图》一卷。未见

程仲文《大学释旨》一卷。未见

齐履谦《大学四传小注》一卷。未见

许谦《大学丛说》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谦孙存仁,明初为国子监祭酒。谦之遗书悉皆刊布。”

吕洙《大学辨疑》一卷。

吕溥《大学疑问》一卷。

《金华府志》:“溥字公甫,永康人。与兄洙俱从许谦学。”

周公恕“《大学总会》五卷。”未见

张萱曰:“总载《或问》、宋儒语录及考亭师弟问答《大学》语。”

李朝佐《大学治平龟鉴》 卷。

李师道“《大学明解》一卷。”

黄虞稷曰。高邮人。学者称“月河李氏。” 仕通州教授。

蒋文质《大学通旨》一卷。未见

蔡季成《大学说约》一卷。未见

蒋元《大学章句纂要》一卷。

曾元生“《大学演正》一卷。”

锺律《大学补遗》一卷。

王逢曰:律字伯纪,汴人。乡贡进士,为儒学官。前后征辟,并以疾辞。有《大学补》行于世。

沈易《大学旁训》一卷。

刘迪“简《皇王大学通旨举要》”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书》凡十章,一章总言三纲领,二、三、四章释三纲领,注略,五章至十章注八条目注解。” 《江西通志》:“刘迪简字简卿,安福人。吴元年被征,授尚宾馆副使。洪武建元,进《皇王大学通旨》。奉诏使交趾,至南宁,道卒。”

刘清《大学要旨》一卷。未见

傅淳《大学补略》一卷。未见

范祖干《大学发微》一卷

刘清《大学要句》一卷。

蒋允汶《大学章旨》一卷。

王瓒曰:“温州府学教授。字彬夫。”

陈雅言《大学管窥》一卷。未见

张洪“《大学解义》一卷。”未见

郑济《大学正文》一卷。未见

徐与老《大学集义》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字仲翔。钱塘人。王达尝师事之。”

丁玑《大学疑义》一卷。

李果《大学明解》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成安人。景泰庚午举人。历官济南知府。

杨守陈《大学私抄》一卷。未见

丘濬《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又补前书一卷 程敏政《大学重定》本一卷。

陈一经《大学全纂》一卷。未见

俞汝言曰:“四川成都卫人。成化丙戌进士。”

叶应《大学纲领图》一卷。未见

蔡清《考定大学传》一卷。

徐师曾曰:“‘蔡氏《考定传》文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尤为近理。使朱子复生,未必不改而从之。”

李承恩《大学拾朱》一卷。未见

王启《大学稽古衍义》一卷。未见

杨廉“《大学衍义节略》二十卷”未见

黄虞稷曰:“廉官礼部尚书时进呈。”

汪璪《大学复古录》四卷未见

《徽州府志》:“璪字文亮,祁门人,征士思敬子。弘治中,征修《宪宗实录》。”

刘绩“《大学集注》一卷。”未见

赵璜《大学管窥》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江西安福人。弘治庚戌进士。累官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庄靖》。”

胡爟《大学补》一卷。未见

《太平府志》:“胡爟字仲光,芜湖人。弘治癸丑进士,改庶吉士,除户部主事。”

胡世宁《大学衍义补肤见》四卷未见

吴任臣曰:“胡端敏公世宁。字永清。昌化籍仁和人。弘治癸丑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

王守仁“《大学古本旁释》一卷。”

郑晓曰:“《大学》一篇,程子更定,朱子为之章句,今传习者是也” ,汉大司农郑康成所注,唐国子祭酒孔颖达所疏,皆古本也。宋四明黄氏震、金华王氏柏、元临川吴氏澄、正学方氏孝孺、山阴景氏星、温陵

蔡氏清、莆田郑氏瑗、新安潘氏潢,各有说,惟馀姚王氏守仁尊信古本。

王守仁《大学问》一卷。

钱德洪曰:“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师征、思、田将发,先受而读之。”

程诰《大学衍义补会要》一卷未见

《乐平县志》:“诰字钦之,弘治己未进士,官雷州知府。”

朱衮《大学信心录》一卷。未见

《上虞县志》:“衮字朝章,弘治壬戌进士,兴化知府。”

崔铣“《大学全文通释》一卷。”

湛若水“《古大学测》一卷,又《难语》”一卷

陆深校定《大学经传》一卷。未见

魏校《大学指归》一卷,《古文》一卷

廖纪《大学管窥》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黄梅人。弘治乙丑进士。”

张邦奇《大学传》一卷。未见

方献夫《大学原》一卷。未见

穆孔晖“《大学千虑》一卷。”

黄虞稷曰:“堂邑人。弘治乙丑进士。”

程昌《大学古本注释》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昌。字时言。祁门人。正德戊辰进士。历官四川按察使。

洪鼐《大学参义》一卷。未见

《王道大学亿》二卷。《大学衍义断论》一卷。未见 邹守益《古本大学后语》一卷。未见

黄训《大学衍义肤见》一卷。未见

《徽州府志》:“训字学古,歙人。正德甲戌进士,知嘉兴县,入为部郎。”

林希元《更正大学经传定本》一卷。未见

陆元辅曰:“同安林希元茂贞。平居好古。晚参订诸儒《大学》格物致知之说。附以意见。曰《更正大学经传》。”

王渐逵“《大学义略》一卷。”未见

聂豹“《大学臆说》一卷。”未见

《徐文贞公志墓》曰:“公讳豹,字文蔚,永丰人。正德丁丑进士,历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贞襄。”

季本《大学》一卷。

毛奇龄曰:季彭山改本,不分章节,删“故治国在齐其家” 七字。张宫谕阳和讲学龙山,出其书示学者,遂刻之行世。仅大文六叶,无疏义。

郑守道《大学讲义》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福州人。”

周禄《大学约言》一卷,《绪言》一卷

《吉安府志》:“周禄字以道,庐陵人。受学于阳明,以贡为黄冈教谕。”

江铨“《大学论正》一卷。”未见

《徽州府志》:“铨字元衡,婺源人。”

《丰坊石经大学》二卷。

吴应宾曰:“石经《大学》,非真石经也。” 谓魏政和中,诏诸儒虞松等考正五经,卫邯郸淳、锺会等以古文小篆八分刻之于石,始行《礼记》而《大学》《中庸》传焉。按魏未尝有政和之年号,瞿元立言魏者,伪也。魏无政和,而言政和亡,是子虚之谓也。

王畿《古本大学附录》三卷。未见

蒋信《古本大学义》一卷。未见

陆元辅曰:“武陵人。嘉靖壬辰进士。”

孟淮《大学愚见》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祥符人。”

高拱《大学直讲》一卷。

吴桂芳《大学记》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新建人。甲辰进士。”

李先芳《大学古本》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濮州人。嘉靖丁未进士。”

万思谦《大学述古》一卷。未见

徐栻《大学衍义补纂要》六卷。未见

黄虞稷曰:“常熟人。嘉靖丁未进士。”

王诤“《大学衍义略》 卷。”未见

《温州府志》:“诤字子孝,永嘉人。嘉靖庚戌进士,以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鲁邦彦《古本大学解》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睢州人。嘉靖庚戌进士。”

史朝富《考正大学古本》一卷。未见

陆元辅曰。朝富字节之。晋江人。嘉靖癸丑进。历永州府。

罗汝芳《大学说》一卷。

张恒曰汝芳,南城人。嘉靖癸丑进士。著《一贯录》。

沈朝焕《格物训》一篇。

郑玥曰。朝焕。字伯含,仁和人。万历壬辰进士。官福建参政。

湛若水“《圣学格物通》一百卷。”

按是书盖仿真氏《大学衍义》而作。

许孚远《敬和堂大学述》一卷,《答问》一卷

耿定向《大学括义》一卷。

杨时乔《大学古今四体文》一卷未见

李材《大学约言》三卷,《考次》一卷未见

来知德《大学古本释》一卷。

张位进呈《大学讲章》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南昌人。隆庆戊辰进士。文渊阁大学士。”

管志道《大学六书》八卷。

《测义》三卷,《辑注》一卷,《略义》一卷,《古本自释》一卷,《辨古本》一卷,《石经大学附录》一卷

胡时化《大学注解正宗》一卷。未见

祁承璞曰:“馀姚人。隆庆辛未进士。”

朱元弼“《大学通注》一卷。”

蔡士喈“《古大学注》一卷。”

王复礼曰:“蔡氏《古大学注》。太仓王文肃序之,尝以进呈。”

姚舜牧“《大学疑问》一卷。”

周从龙《大学遵古编》一卷。

按:周氏误信《石经》《大学》为古文,名其编曰《遵古》,不知《石经》之非古也。

唐伯元《石经大学》一卷。

按:丰坊伪《石经大学》,唐氏误信之,上言于朝,颁行学官,而又述之为书。与管志道相倡和,皆梦魔语。

邹元标《大学龙新篇》一卷。

顾宪成“《重订大学》一卷,《大学通考》一卷,《大学质言》”一 卷

严绳孙曰:“先生字叔时。家于无锡县东之泾里。故学者称泾阳先生。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少卿。谥端文。著《大学三书》。”

邹观光《续大学衍义补 卷》未见

《三楚文献录》:“观光字孚如,云梦人。庚辰进士,官太仆少卿。”

邹德溥《大学宗释》一卷。

按:邹氏亦误信伪《石经》者。

虞淳熙《大学繁露演》一卷。未见

徐即登“《大学本旨通》六卷。”

钱一本:石经旧本《大学》一卷。

罗大纮《校复大学古本》一卷。

吴应宾“《古本大学释论》五卷。”

按吴氏《释论》,本阳明王氏之说,书凡五卷,《提纲》释篇名,《释古本》《释首章》第一,《释诚意修身》第二,《释齐家治国》第三,《释平天下》第四,《新本辨》第五。所谓“新本” 者,伪石经本也。

袁黄《石经大学补》一卷。

高攀龙《大学古本大义》一卷

吴炯《大学古本解》一卷。

按:侗初张氏序吴氏《大学》谓有当古本之旨,所云“古本” ,亦伪《石经》也。

区大伦《大学定本》一卷。未见

李日华《大学心诠》一卷。未见

刘洪谟“《续大学衍义》十八卷。”未见

黄虞稷曰:“南昌人。万历乙未进士。太仆寺少卿。” 是书于崇祯二年进呈。

刘宗周“《大学古文参疑》一卷,《大学古记》一卷,《大学古 记约义》一卷,《大学杂言》”一卷

按:刘氏《参疑》亦伪,信《石经》《大学》为真,其次序又与诸家不同。

吴极《大学疏旨》一卷。未见

葛寅亮《大学湖南讲》一卷。

刘元卿《大学新编》一卷。未见

顾起经《大学衍义补要》一卷。未见

瞿稷《石经大学质疑》一卷。

《管志道》曰:“瞿元立名稷,号洞观” ,常熟人。以《劭武守》投劾。

吴三极“《大学测》一卷。”

吴瑞登“《续大学衍义》三十四卷”未见

唐自明《大学原本阐义》一卷。

杨文泽《大学衍义会补节略》四十卷未见

沈曙《大学古本说义》一卷。

林日正《大学管窥》一卷。未见

程智《大学定序》一卷。

金侃曰:“云庄程氏论《易》不规随。宋儒所撰《大学定序》,亦不袭朱子章句。”

吴锺峦“《大学衍注》一卷。”未见

郁文初《大学郁溪记》一卷。

按:郁氏《记》亦本蔡清之说。

张岐然《古本大学说》一卷。未见

黄宗羲曰:“君讳岐然,字秀初,杭州人。穷究《六经》,各有论著,不尚雷同。所著《大学古本辨绎》《义论》《格物》,于七十二家之说最为确当。”

王立极《大学肤见》一卷。未见

《广平府志》:“崇祯诸生。”

陈道永《大学辨》一卷。

按干初,蕺山高弟,讲学海壖,晚著《大学辨》一篇,其略曰:“子言之矣,下学而上达。《易》称蒙养即圣功,学何大小之有于时?” 闻者骇然。

吴肃公《孔门大学述》一卷。

无名氏《大学繁露》一卷。未见

郎瑛《订正大学格物传》一卷。未见

瞿汝稷“《大学格物训》二篇。”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