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第128卷

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二十八卷
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目录

 埙部汇考

  诗经小雅何人斯

  尔雅释乐纂

  后汉班固白虎通礼乐

  应劭风俗通

  旧唐书音乐志

  宋史乐志

  聂崇义三礼图古埙今埙图说

  马端临文献通考埙之属 大埙 古埙 小埙 雅埙 颂埙 七孔埙

   八孔埙

  元史礼乐志

  明会典中和韶乐制度

  朱载堉律吕精义土之属 古埙考证

  王圻续文献通考埙式

 埙部艺文

  埙赋          唐郑希稷

  埙篪相须赋        许尧佐

 埙部纪事

 埙部杂录

 缶部汇考

  诗经陈风宛丘

  后汉应劭风俗通

  宋书乐志

  旧唐书音乐志

  宋陈旸乐书歌缶

  马端临文献通考古缶 胡缶 鼓盆

  元史礼乐志

  明朱载堉吕律精义

  王圻三才图会古缶图说

 缶部艺文一

  观雪          后汉黄宪

 缶部艺文二

  拊缶歌          汉杨恽

 缶部选句

 缶部纪事

 缶部杂录

 缶部外编

 瓯部汇考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宋陈旸乐书拊瓴 扣瓮 击瓯

  马端临文献通考水盏

  元史礼乐志

  三才图会击瓯图说

 瓯部艺文一

  击瓯楼赋         唐张曙

  击瓯赋         宋梅尧臣

 瓯部艺文二

  季户曹小伎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

               唐方千

 瓯部纪事

 瓯部杂录

乐律典第一百二十八卷

埙部汇考

编辑

《诗经》

编辑

《小雅何人斯》

编辑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土曰“埙’,竹曰篪。“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心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埙篪,以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正义土曰埙。《汉书律历志》文。《周礼》小师职作“埙”,古今字异耳。“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郑司农云:“埙,六孔。”《释乐》云:“大埙谓之嘂,音叫。”孙炎曰:“音大如叫呼也。”郭璞曰:“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似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谯周《古史考》云:“古有埙篪,尚矣。周幽王时,暴辛公善埙,苏成公善篪。记者因以为作,谬矣。”《世本》之谬,信如周言。其云苏公、暴公所善,亦未知所出。苏、暴并公卿,不当自言于乐之小器以相亲也。此故郑以为喻。王肃亦云:“我与女同寮,长幼之官,如篪埙之相和。”与郑同也。

《尔雅》

编辑

《释乐纂》

编辑

大埙谓之嘂。

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说文》云:“埙,乐器名埙埙。”《古今字释名》云:“埙,喧也。声浊,喧喧然大埙名嘂。”孙炎曰:“音大如叫呼声。”《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谯周古史》云:“古有埙篪,尚矣。”周幽王暴辛公善埙,苏成公善篪。记者因以为作,谬矣。《世本》之谬信如周

言其云苏公、暴公所善,未知所出。盖以《诗·小雅》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苏公刺暴公也,故致斯谬。

《后汉班固白虎通》

编辑

《礼乐》

编辑

《埙》《坎》音也。埙在十一月。埙之为言勋。阳气于黄泉之 下。默蒸而萌。

《应劭风俗通》

编辑

《埙》

编辑

谨按:《世本》,暴辛公作《埙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埙, 烧土也,围五寸半,长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为六 孔。

《旧唐书》

编辑

《音乐志》

编辑

埙,曛也。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如鹅卵,六 孔,锐上丰下大者。《尔雅》谓之嘂。

《宋史》

编辑

《乐志》

编辑

土部有一,曰埙。其说以谓:“释《诗》者以埙、篪异器而同 声,然八音孰不同声,必以埙、篪为况。尝博询其音,盖 八音取声相同者,惟埙、篪为然。埙、篪皆六孔,而以五 窍取声。十二律始于黄锺、终于应锺者,其窍尽合则 为黄锺,其窍尽开则为应锺。馀乐不然,故惟埙、篪相 应。”

《聂崇义三礼图》

编辑

今埙图

今埙图

{{{2}}}

{{{2}}}

图说

编辑

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谓之雅埙。郭璞《尔雅》注云:“大 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谓之 颂埙。”围五寸半,长三寸四分。

《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

《埙之属 大埙》古埙
小埙

编辑

陈氏《乐书》曰:“土则埏埴以成器,而冲气出焉。其卦则 坤,其方则西南之维,其时则秋夏之交,其风则凉,其 声尚宫,其音则浊,立秋之气也。先王作乐用之,以为 埙之属焉。盖埙篪之乐,未尝不相应。《诗》曰:‘伯氏吹埙, 仲氏吹篪’。又曰:‘如埙如篪’。”《乐记》以埙篪为德音之音, 《周官》:“笙师并掌而教之,则其声相应,信矣。”

《周官》之于埙,“教于小师,播于瞽蒙,吹于笙师。”以埙为 德音,见于《礼》;“如埙如篪”,见于《诗》。则埙之为器,立秋之 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如称锤然,火之 形也。埙以水火相合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 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 在中声之和而已。《风俗通》谓“围五寸半,长一寸半,有” 四孔,其二通,凡六空也。盖取诸此。《尔雅》:“大埙谓之嘂。” 以其六孔交鸣而喧哗故也。谯周曰:“幽王之时,暴辛 公善埙。《世本》曰:‘暴公作埙’。”盖埙之作,其来尚矣。谓之 暴公善埙可也,谓之作埙,臣未之敢信矣。埙又作埙 者,金方而土圆,水平而火锐,一从熏火也。其彻为黑, 则水而已;从圆,则土之形圆故也。或谓“埙青之气,阳 气始起,万物暄动。”据水土而萌,始于十一月,成于立 春。象万物萌出于土中。是主土王四季而言,非主正 位六月而言,亦一说也。埙六孔上一前二后三

《雅埙 颂埙》

编辑

古有雅埙如雁子,颂埙如鸡子,其声高浊,合乎《雅》《颂》 故也。今太常旧器无颂埙,至皇祐中,始制颂埙,调习 声韵,并合钟律。前下一穴为太蔟;上二穴:右为姑洗, 启下一穴为仲吕;左双启为林钟;后二穴:一启为南 吕,双启为应钟,合声为黄钟。颂埙、雅埙,对而吹之,尤 协律清和,可谓善矣。诚去二变而合六律,庶乎先王 之乐也;

===
《七孔埙》
===“一三五为九,二四为六。九者阳数之穷,六者阴数之

中。”古埙六孔,用其方色,所以应六律出中声也。今太 乐旧埙七孔,上下皆圆而髹之,以应七音而已,非先 王雅乐之制也。

《八孔埙》

编辑

景祐冯元《乐记》:“今大乐埙,八孔,上一,前五,后二,髹饰 甚工。”《释名》曰:“‘埙之为言喧也,谓声浊,喧喧然,主埙言 之’。又曰:‘埙,埙也,主埙言之。故《说文》曰:‘埙为乐器,亦作 埙’。其实一也’。”

《元史》

编辑

《礼乐志》

编辑

登歌乐器埙二,陶土为之,围五寸半,长三寸四分,形 如称锤,六孔。上一,前三,后二,韬以黄囊。

宫悬乐器埙八。

《明会典》

编辑

《中和韶乐制度》

编辑

埙四个。以土为质、形如称锤。平底、中虚。上锐。孔六、上 一、前三后二。黑漆戗、金云文

《朱载堉律吕精义》

编辑

《土之属》

编辑

谨按八音内有所谓土音者,盖烧土为之,犹土簋土 铏之曰土耳。铏簋二器,苟非烧土为之,岂不盛水则 坏?然谓之土何耶?古人所谓土,犹今人谓之瓦耳。土 音之埙缶,推此可知也。后世作乐苟简,埙虽土为之, 大率不曾烧,盖由惑于土之一字,未暇详考故耳。《国 语》曰:“瓦丝尚宫。”又曰:“匏以宣之,瓦以赞之。”《尔雅》曰:“大 埙谓之嘂。”注云:“六孔,小者如鸡子。”《风俗通》曰:“埙,烧土 也。围五寸半,长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为六孔。”《文 献通考》引《风俗通》,又略不同。长三寸半,作一寸半,盖 传写之讹耳。然埙既有大小二等,其围五寸半、长三 寸半者为小埙。而大埙旧不言其围若干,今以鹅卵、 鸡卵之围证之。然则大埙当围七寸“半也。大埙围七 寸半,长三寸半;小埙围五寸半,长三寸半,则各得其 制矣。”陈旸《乐书》曰:“埙之为器,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 虚上锐,如称锤然,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合而后成 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 小者声合太蔟、夹钟,要在中声之和而已。”又曰:“古有 《雅》埙如雁子,《颂》埙如”鸡子,其声清浊,合乎《雅》《颂》故也。 埙腰四隅,各开一孔,相对透明,虽显四孔,只是两孔 之通者耳。古云其二通者,此也。双孔之下,复开一孔, 形如鼎足,共上一孔,是为六孔,所谓前三后二,并吹 为六者是也。旧说埙篪其窍尽合则为黄钟,其窍尽 开则为应钟。今按:唇有俯仰抑扬,气有疾徐轻重,一 孔可具数音,则旋宫亦自足,不必某孔为某声也。《书》 曰:“八音克谐。”既有八音,安得无埙?以此观之,其来远 矣。

《古埙考证》

编辑

“锐上平底”,埙之形也。“鹅子”、“鸡子”,不过喻其大小,而近 代以埙为卵形,误矣。埙、篪皆活音,与群乐共奏,俯仰 迁就,自能相合。而旧说指某孔为某律,亦非也。

《王圻续文献通考》

编辑

《埙式》

编辑

以白棉花和捶黄土为之,形如称锤,上锐下平,中虚, 朱质,戗金云龙,高三寸四分,围七寸五分,厚四分。上 窍径四分,前三孔、后二孔皆一分半。又以灰为胎,胎 干却,将黄土如前式样做外土干,将灰于上窍中穵 出,此乃为托胎做埙之法也。除吹窍,共五孔,前三孔、 后二孔。

埙部艺文

编辑

《埙赋》
唐·郑希稷

编辑

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僭,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 人贵焉。于是挫烦淫,戒浮薄,征甄人之事,业暴公之 作。在钧成性,其由橐籥,随时自得于规矩,任素靡劳 于丹雘。乃知瓦合,成亦天纵。既敷有以通无,遂因无 以有用广才连寸,长匪盈把,虚中而厚外,圆上而锐 下。器是自周,声无旁假,为形也则小,取类也则大。感 和平之气,积满于中;见理化之音,激扬于外。迩而不 逼,远而不背。观其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清浊靡 失。将金石以同功,岂笙竽而取匹。及夫和乐既翕,燕 婉相亲。命蒙瞍鸠,乐人应仲氏之篪,自谐琴瑟;杂伊 耆之鼓,无相夺伦。嗟乎!濮上更奏,桑闲迭起,大希之 音,见遗俚耳。则知行于时,入于俗,曾不如《折杨》之曲。 “物不贵,人不知”,岂《大雅》守道之无为?夫其高则不偶, 绝则不和,是以桓子怠朝,而文侯恐卧,岂虚然也?为 政者建宗,立乐者存旨,化人成俗,何莫由此?知音必 有孚以盈之,是以不徒忘味而已

《埙篪相须赋》以乐和同声然后致理为韵
许尧佐

编辑

“彼埙篪兮谓何?同律吕兮相和。”苟论功于众乐,孰有 德而同科?遂使手之足之,候清音而屡舞;伯氏仲氏, 谐雅韵于升歌;疾徐共节,长短同旨。感肃雍兮一贯, 伺戛击兮双起。为合雅而谐声,故殊形而共理。然则 大篪谐奏,美矣德音之音;鸣埙独闻,同乎以水济水。 是故变通可象,节奏斯呈。尔韵方舒,我则厉之以疾; 我音斯浊,尔必惩之或清。苟同方而助化,故异气而 成声。信可以发挥《韶》《夏》,协赞和平。故得舞兽呈姿,岂 系于拊石;嘉宾展礼,不让于吹笙。且埙资土以辨类, 篪假竹而成器。土容质可以符素心,竹声清可以涤 烦志。是则相从以和律,相因以成事。苟洋洋而在听, 谅醇醇而自致。且彼鼓钟于宫,未足论乎异同;鸣琴 自手,且何议乎先后。岂若宫商并奏,律吕相宣,调五 声不资于繁细,应八佾无违于折旋。乐则既尔,臣亦 宜然。埙之得篪,载期于有辅;臣之奉主,必致乎无偏。 唱和之功备矣,献赞之道存焉。故能振三代之风,合 九成之乐。彼众器之雕饰,此群声之烦数,又安足拟 埙篪之纯质,论声音之清浊。

埙部纪事

编辑

《拾遗记》:“春皇,庖牺氏灼土为埙。”

《通历》高辛氏,制钟、磬埙、篪。

《吕氏春秋·仲夏纪》:“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笙竽埙篪。” 《飞燕外传》: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灵安庙,是日吹埙 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

《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年“闰四月甲午,南巡狩,幸 南阳,召校官子弟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 以娱嘉宾。”

《宋史乐志》:景祐二年,礼官言,“大乐埙旧以漆饰。敕令 黄其色,以本土音。”

皇祐二年九月,帝服靴袍御崇政殿阅雅乐,因出新 制《颂埙》,仍令登歌以八音诸器各奏一曲。

元丰三年,诏范镇与刘几定乐。镇上奏曰:“今八音无 匏、土二音。笙竽以木斗,攒竹而以匏裹之,是无匏音; 埙器以木为之,是无土音也。八音不具,以为备乐,安 可得哉?”不报。

元祐三年,范镇乐成,其所制箫、笛、埙、篪各二。

绍兴十三年郊祀,有司言:“大礼排设乐器,登歌则用 笛四,埙、篪、箫并一,宫架则用埙一十二,篪一十八。”

埙部杂录

编辑

《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埙唱而篪和”,言 天之开民,其《易》如此,以明上之化下,其《易》亦然也。 《管子轻重》篇:“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锡监吹埙 篪之风。”

《荀子乐论》篇:“声乐之象,埙篪翁博。”

蔡邕《月令章句》:“季秋之月上丁,入学习吹,所以通气 也。管、箫、笙、竽、埙篪,皆以吹鸣者也。”

《乐纬》:“坎主冬至,乐用管;艮主立春,乐用埙;震主春分, 乐用鼓;巽主立夏,乐用笙;离主夏至,乐用弦;坤主立 秋,乐用磬;兑主秋分,乐用钟;干主立冬,乐用柷敔。”此 八方之音。

《文中子天地篇》:“吾上陈应、刘,下述沈谢,分四声八病, 刚柔清浊,各有端序,音若埙篪。”

《小学绀珠》八:“风条为笙,明庶为管,清明为柷,景为弦, 凉为埙。”

《避暑录话》:“大乐旧无匏、土二音,笙竽但如今世俗所 用,木刻其本而不用匏,埙亦木为之,是八音而为木 者三也。元丰末,范蜀公献《乐书》以为言,而未及行。至 崇宁更定大乐,始具之。”

《玉海古史考》云:“古有埙篪,尚矣
考证

缶部汇考

编辑

《诗经》。

《陈风宛丘》

编辑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正义缶,瓦器。郭璞曰:“盎,盆也。”此云“击缶”,则缶是乐器,可以节乐,若今击瓯。

《后汉应劭风俗通》

编辑

《缶》

编辑

谨按《易》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诗》云:“坎其击缶,宛 丘之道。”缶者,瓦器,所以盛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太史 公记: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曰: “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窃 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缶以相乐。”秦王怒不许。于是 相如进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 右欲刃,相如张目叱之,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 缶。相如顾召御史书曰:“秦王为赵王击缶也。”

《宋书》

编辑

《乐志》

编辑

旧志云:古乐有缶,今并无。史臣按:《诗》云:“坎其击缶。”毛 传曰:“盎谓之缶。”

《旧唐书》

编辑

《音乐志》

编辑

古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用之。其形似覆盆,以 四杖击之。秦赵会于渑池,秦王击缶而歌《八缶》。唐永 泰初,司马滔进《广平乐》,盖八缶具黄钟一均声。

《宋陈旸乐书》

编辑

《歌缶》

编辑

《易》《离》之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盖阳为实,阴为虚,二为中,三为过,六二以阴居中,则 虚而善应,缶之象也。九三刚过而不中,“不鼓缶而歌” 之象也。不鼓缶而歌,则失时极甚矣。其取大耋之凶, 不亦宜乎?庄周鼓盆而歌,后世有颂缶,亦其类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

《古缶》

编辑

土音。缶,立秋之音也。古者盎谓之缶。则缶之为器,中 虚而善容,外圆而善应,中声之所自出者也。唐尧之 时,有击壤而歌者,因使郑以麋辂置缶而鼓之,是以 易之。盈缶见于比,用缶见于坎,鼓缶而歌见于《离》,《诗》 之击缶见于《宛丘》。是缶之为乐,自唐至周所不易也。 昔秦、赵会于渑池,秦王为赵王击缶,亦因是已。孰谓 始于西戎乎?先儒之说一何疏也。徐干曰:“听黄钟之 音,知击缶之细”,则缶之乐,特其器之细者欤!

胡缶

编辑

古者西戎用缶以为乐,党项国亦击缶焉。《李斯》曰:“击 瓮扣缶,其秦之声。”岂以秦人尽有西戎之地,而为此 声故也?

鼓盆覆缶

编辑

古之缶制,形如覆盆,缶类也。庄周鼓盆而歌,以明哀 乐不入于胸次。齐景公饮酒,去冠披裳而鼓盆,《晏子》 责之。

《元史》

编辑

《礼乐志》

编辑

水盏以铜为之,凡有十二,击以铁箸。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

编辑

《缶》

编辑

《周礼》载诸乐器,独不言缶,《尔雅》释乐亦不言缶,而缶 乃在《释器》篇中。则缶本非乐器,偶值无钟磬时,权以 缶代之耳。后世宫悬既有钟磬,而又击缶,非也。今附 录于“土音”条下,若夫深山穷谷,幽人隐士,或一用之, 庶几“考槃在涧”之遗意云。

《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古缶图

古缶图

图说

编辑

缶,土音,立秋之音也。古者盎谓之缶。缶之为器,中虚 而善容,外员而善应,中声之所自出

缶部艺文一

编辑

《观雪》
后汉·黄宪

编辑

秦王与征君饮,观雪于庭,有姬卧貂帷,赋《白雪》之歌, 起而觅瑟不得,倚帷而咏之,声绕殿阁,积雪倒飞,秦 王甚异之,乃鼓缶而和,命左右以觞进征君,征君曰: “王亦止缶乎。”秦王曰:“何谓也?”曰:“夫物不可过盛,音不 可过扬,过盛则亢,过扬则淫,今王之缶淫矣,不可鼓 也,臣是以请止之。”秦王曰:“嗟乎,先生欲以寡人之姬 喻是寡人有淫姬也,于缶何有焉?”遂不悦而罢酒。左 右附秦王之耳,告曰:“王请烹之。”秦王曰:“烹一士而动 诸侯,不可谓武。”征君徉醉而出,秦王解白狐裘赐之 以御寒。征君谓李元曰:“秦未可去也。”

缶部艺文二

编辑

《拊缶歌》
汉·杨恽

编辑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 耳,须富贵何时。

缶部选句

编辑

后汉李尤赋:“龟螭蟾蜍,挈琴鼓缶。”

晋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于鸣玉。”

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梁元帝《全德志论》:“酌升酒而歌南山,烹羔豚而击西 缶。”

唐达奚珣《太常观乐器赋》:“怒齐竽之滥吹,壮秦缶之 争雄。”

晋潘岳诗:“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唐元稹诗:“乱击相如缶。”

宋晁冲之诗:“君王击缶罢,将军负荆来。”

缶部纪事

编辑

《路史》:葛天氏:“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

帝尧陶唐氏,击石拊。石上当玉磬乃麋。请帮助识别此字。置缶而鼓 之。

《新序刺奢篇》:齐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侍 者曰:“仁人亦乐是夫!”梁丘子曰:“仁人耳目亦犹人也, 奚为独不乐也?”公曰:“速驾迎晏子。”晏子朝服而至,公 曰:“寡人甚乐此乐也,愿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 曰:“君之言过矣。《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 以去也。”公曰:“善。”乃废酒而更尊,朝服而坐。觞三行,晏 子趋出。

《史记·蔺相如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 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相如计曰:“王 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 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 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请奏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 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 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 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 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 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 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汉书·杨恽传》:恽报会宗书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 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叩 缶而呼呜呜。”

《北史四裔传》:“党项羌者,三苗之后,有琵琶横吹,击缶

为节
考证

缶部杂录

编辑

《易经离卦》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诗经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墨子三辨》篇:“农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息于聆缶之 乐。”

《淮南子精神训》:“夫穷鄙之社,扣盆拊瓴,相和而歌,自 以为乐。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乃始知夫盆瓴之 足羞也。”

《说林训》:“君子有酒,鄙人鼓缶;虽不见好,亦不见丑。” 《盐铁论散不足》篇:“往者,民闲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 缶而已。”

徐干《中论》:“听黄钟之音,知击缶之细;涉庠序之教,知 不学之困。”

《颜氏家训》:“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 《丹铅总录》:古者西戎用缶以为乐,即古之土音也。党 项国亦击缶焉。然缶本中国之乐,外国窃而用之耳。 李斯曰:“击瓮扣缶,真秦之声。”渑池之会,蔺相如请秦 王击缶。《淮南子》云:“君子有酒,小人鼓缶。”是其证也。后 世水盏之乐,亦原于击缶焉。

缶部外编

编辑

《宝椟记》:“丹丘国有夜叉驹,践之鬼。以赤玛瑙作瓶缶 及乐器,皆轻妙。”

《宣室志》:“李员居长安延寿里,一夕忽闻室之西南隅 有歌,其音清越,泛泛然久不已,歌词曰:‘色分蓝叶青, 声比磬中鸣,七月七日吾当示汝之形。至秋始六夜 有甚雨,溃其堂之北垣。明日垣圮又闻其声如前闻 者,员惊视之,于垣下得一缶,径尺馀,形状奇古有文, 视不可见,叩之,韵极长。命涤去尘藓,历然可读,字若’” 小篆,乃崔子玉《座右铭》,员得而异之。

瓯部汇考

编辑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瓯》

编辑

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寺丞,充太常寺调 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用十二只,旋加减水 于其中,以著击之。咸通中,有吴蠙,洞晓音律,亦为鼓 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

《宋陈旸乐书》

编辑

《拊瓴 扣瓮 击瓯》

编辑

唐武宗大中初,天兴县丞郭道源取邢瓯十二,酌水 作调,以著击之,其音妙于方响。咸通中,吴蠙亦精于 此。刘安曰:穷乡之社,扣瓮拊瓴,相和而歌以为乐,岂 亦击瓯类欤?非古制也。自击建鼓,撞巨钟观之,则扣 瓮拊瓴之乐,亦足羞矣。《墨子》曰:“农夫息于聆缶之乐”, 亦此类欤?

《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

《水盏》

编辑

近世民闲用九瓯盛水击之,谓之《水盏》,合五声四清 之音,其制盖始于李琬,特世俗之乐,非雅调也。

《明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击瓯图

击瓯图

图说

编辑

击瓯,盖击缶之遗事也。唐大中初,郭道源善之,用越 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铁著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昔人于此记其法,疑其自道源始也。

瓯部艺文一

编辑

《击瓯楼赋并序
唐·张曙

编辑

宋玉《九辨》曰:悼予生之不时也,甲辰窜身巴南,避许溃师,郡刺史甚懽接。春一日,登郡东楼,下临巴江,馔酒簇乐,以相为娱。言闲,有马处士末至善击瓯者,请即清宴,爰骋妙绝。处士审音以知声,余审乐以知化。斯可以抑扬淫放,顿挫匏竹,运动节奏,出鬼入神。太守请余赋之,余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酒酣舐笔,乃为《赋》云:

“器之为质兮白而贞,水之为性兮柔而清。”水投器而 有象,器藉水而成声。始因声而度曲,俄应手以征情。 莫不敲萧熠爚,撒捩纵横。胡不自匏丝而起,胡不从 金石而生。孰为节奏,乐我生平。何彼秾矣,高楼燕喜。 叩寂含商,穷元咀征。拂绮井以连骞,送枫汀之靡迤。 岩隈有雪,彪咻而雕虎扬睛;潭上无风,捷猎而金虬 跋尾。目运心语,波回浪旋。似欲奋而还驻,若将穷而 复连。惊沙叫雁,高柳鸣蝉。董双成青琐鸾饥,啄开珠 网;穆天子红缰马解,踏破琼田。愕眙衡盱,神清调古。 既嗟叹之不足,谅悲哀以为主。誓不向单于台畔,和 《塞叶》胡笳;岂入宋玉筵中,随齐竽楚舞。疾徐奋袂,曲 折萦组。潺湲下陇底之泉,呜咽上涔阳之橹。莺隔溪 而对语,一浦花红;猿袅树以哀吟,千山月午。斯皆从 有入无,妙动元枢。滟飐则水心云母,丁当则杖杪真 珠。于是发春卉,骇灵姝,羞杀兮钿筝金铎,愁闻兮鬼 啸神呼。时也曲阕酒阑,烟迷雾隔。览故步以踯躅,有 馀声而滴沥。临流而欲去依依,转首而相看脉脉。太 守曰:“遘止良辰,好乐”还淳。讽赋已劳于进牍,讴歌为 序其芳尘。余乃歌曰:“江风起兮江楼春,千里万里兮 愁杀人。楼前芳草兮关山道,江上孤帆兮杨柳津。是 何况我兮击拊,眷我兮殷勤。回首而渔翁鼓枻,凝眸 而思妇霑巾。”夫当筵一曲,人生一世。何纷糅乎是非, 顾何慕乎隆替?飘缨宜入醉乡,来自识天人之际。

《击瓯赋》
宋·梅尧臣

编辑

余观今乐,爱乎清越,出金石之闲,所击瓯者本埏埴, 异琳球;入伶伦兮间齐优。其可尚者,鸣非瓦釜,律度 合;鼓非土缶,音韵周;和非埙篪,上下应;作非钟磬,节 奏侔。而又冰质莹然,水声翛然,度曲泠然,入耳浏然。 犹有非之者曰:“善则善矣,未若艳女之歌喉。”何则?是 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自然之气。况此曾何 参于《乐录》之目乎?余辨之曰:“融结合于造化,坚白播 于陶钧。发和于器。导和于人。可以乐嘉宾,可以畅百 神。”安得丝竹讴吟之匪伦也哉。

瓯部艺文二

编辑

《李户曹小伎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

编辑

唐方干

越器敲来曲调成,腕头匀滑自轻清。随风摇曳有馀 韵,测水浅深多泛声。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 时鸣。莫教进上梨园去,众乐无由更擅名。

瓯部纪事

编辑

《飞燕外传》:成帝太液池中起瀛洲榭,高四十尺,后于 榭上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瓯以倚后 歌。

《唐书礼乐志》:“张文收既定乐,复铸铜律三百六十,铜 斛二,铜秤二,铜瓯十四。”

《非烟传》:“临淮武公业爱妾曰非烟,姓步氏,容止纤丽, 不胜绮罗,善秦声,好文笔,尤工击瓯。”

《宋史乐志》:“阮逸言:乞将铸成铜瓯,再限半月内更铸 嘉量,以中黄钟之宫。”

《钱塘县志》:“徐百龄字延之,号箨冠道人。博学强记,洞 晓音律,尤工乐府。尝杂集瓷瓯数十枚,考其音之中 度者,奏曲一章,茶顷而协。”

名山藏孙宜,嘉靖中举于乡,遂不复就试,自称“洞庭 渔人。”每酒酣欢极,呼卢击缶,放歌渔父,词意翩翩遗 世

瓯部杂录

编辑

《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郭璞曰:“缶,乐器,可以节 乐,若今之击瓯。”

《宋史乐志》:“匏,笙也,攒之以斗。埙,土也,变而为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