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第319卷

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三百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三百十九卷
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三百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三百十九卷目录

 毡罽部汇考

  书经禹贡

  周礼天官

  尔雅释言

  释名释床帐

  说文

  通俗文氍㲣 毾㲪

  魏略氍㲣

  广志氍㲣

  声类氍㲣

  集韵

  桂海器志毯 蛮毡

  本草纲目毡屉

 毡罽部选句

 毡罽部纪事

 毡罽部杂录

 毡罽部外编

 皮革部汇考一

  周总一则

  汉武帝元狩一则

  明太祖洪武二则 宣宗宣德一则 英宗正统二则 孝宗弘治二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二则 穆宗隆庆二则

皇清总一则 顺治三则 康熙五则

食货典第三百十九卷

毡罽部汇考

编辑

《书经》

编辑

《禹贡》

编辑

梁州,厥贡熊、罴、狐狸织皮。

贡“四兽之皮,织金罽。”蔡传织皮者,“梁州之地,山林为多,兽之所走,熊、罴、狐、狸四兽之皮,制之可以为裘;其毳毛,织之可以为罽也。”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订义史氏曰:“毳,毛之细缛者。缉而为毡,贵其温也。”

《尔雅》

编辑

《释言》

编辑

牦,罽也。

《毛牦》,所以为罽。《毛牦》所以为罽。舍人曰:“牦,所谓毛罽也。胡人续羊毛而作衣。”然则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以衣马之带鞅也。

《释名》

编辑

《释床帐》

编辑

毡,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

《说文》

编辑

《毡》

编辑

《蛩蛩》毛,可以为毡。

《通俗文》

编辑

《氍㲣》

编辑

织毛褥谓之《氍㲣》。

《毾㲪》

编辑

《氍㲣》细者谓之毾㲪,名“毾㲪”,施大床之前,小榻之上, 所以登而上床也。

《魏略》

编辑

《氍㲣》

编辑

大秦国,以野茧丝织成氍㲣,其文有“赤、白、黑、绿、红、绛、 金、缥、碧、黄”十种色。

《广志》

编辑

《氍㲣》

编辑

氍㲣,㲲织也,近出南海。《古文》称北汉之氍㲣,非其所 生。

《声类》

编辑

《氍㲣》

编辑

《氍㲣》,毛席也。

《集韵》

编辑

《毡》

编辑

毡,细罽也。

《桂海器志》

编辑

《毯》

编辑

毯,出两江州峒,如中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

《蛮毡》

编辑

蛮毡,出西南诸蕃,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 贵贱,人有一蕃

《本草纲目》

编辑

《毡屉》

编辑

释名

屉:音替《屧》。音燮李时珍曰:“凡履中荐袜下毡皆曰屉,可以代替也。”

主治

《孙思邈》曰:“瘰𤻤烧灰五匕,酒一升和,平旦向日服,取 吐良。”

附方

痔疮初起,痒痛不止,用毡袜烘热熨之,冷又易。集元方 一切心痛:毡袜后跟一对,烧灰酒服。男用女。女用男。 寿域方

断酒不饮以酒渍毡屉一宿,平旦饮,得吐即止也。千金 方

毡罽部选句

编辑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夫荷毡被毳者,难与道纯锦 之丽密。”

马融《摴蒱赋》:“枰则素旃紫罽,出乎西邻。缘以缋绣,紩 以绮文。”

魏陈琳《神武赋》:“总辑环珍,茵毡幕幄,攘璎带珮,不饰 雕琢。”

梁简文帝《对烛赋》“云母窗中合花毡,茱茰幔里铺锦 筵。”《谢敕赉貂坐褥席启》:“李颁汉被,杨降曹毡。不足 以髣髴洪慈,连类圣泽。” 宋苏辙《铜雀砚铭》:“来为我砚,明窗细毡。”

《古乐府》:“请客上北堂,坐毡及氍毹。”

汉《江都王女细君歌》:“远适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毡 为乡。”

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毡氍㲣。” 晋陆云诗:“冬坐比肩毡。”

嵇含《伉俪诗》,“夏摇比翼扇,冬卧蛩蛩毡。”

梁简文帝诗:“已人琉璃帐,兼杂太华毡。”

陈后主诗:“连娉乌孙伎,属客单于毡。”

唐·岑参《首秋轮台》诗:“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杜甫诗:“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才名三十年,坐 客寒无毡。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晨朝降白 露,遥忆旧青毡。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 钱。

《于鹄诗》:“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羊士谔《咏兽皮茵诗》:“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韩愈诗:“夜宿忆同毡。”

柳宗元诗:“鹅毛遇腊逢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白居易诗:“两重褐绮衾,一领花丛毡。”妻教卸乌帽, 婢与展青毡。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 许浑诗。“蜡屐青笻杖,篮舆白罽衫。”

《郑谷诗》:“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宋苏轼诗:“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羡子久不出, 读书虱生毡。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漱石先 生难可意,嚼旃校尉久无朋。相与嚼旃持《汉节》,何 妨振履出商音。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画一 如。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毡。《至济南 诗》:“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黄鹤楼诗》: “黄金乞得重莫肩,持归包裹弊席毡。”《赠郑户曹诗》: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纸帐诗》:“洁似 僧巾白叠布,煖于蛮帐紫茸毡。”

黄庭坚诗:“萧条羁旅深穷巷,早晚声名上细毡。”况 闻缊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但使樽中常有 酒,不辞座上更无毡。徐步当车饥当肉,鉏头为枕 草为毡。葱韭盈盘市门食,诗书满枕客床毡。《武 昌松风阁》诗:“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范成大诗:“骨枯似枿肤如腊,发织成毡鬓作蓬。”《将 至叙州》诗:“山农旦烧畬,蛮贾暑荷旃。”《嘲蚊诗》“牛革 厚逾毡,鲞介铦胜钑。”

陆游诗:“霜郊熊扑树,雪路马蒙毡。”朝炉兽炭腾红 焰,夜榻蛮毡拥紫茸。麤毡布被早霜天。

杨万里《止酒》诗:“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野炊》诗: “苔锦银枪灶,芦茸玉帐毡。” 林景熙诗:“为官转多事,行役到寒毡。”

金李俊民诗:“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 元元淮诗:“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袁桷诗:“宫壶法锦红茸毡。”金紫家毡五百年,城南 乔木俨苍然。《登开平侯台》诗:“土屋粘蜜房,文毡围 锦窠。”

《柳贯》诗。“赋成特赐麒麟罽,宴出初擎码碯盘。” 吴莱诗。“旅剑浑如淬,家毡在一振。”浮屠仁祠始自 汉,文罽华盖何翻翻。

陈旅《西山》诗:“茂柳垂密幄,曾莎布柔毡
考证
周权诗:“芳樽细酌绿琬琰,宝罽共拥红麒麟。”

《张翥诗》:“鼠劣翻书册,猫驯伴坐毡。”

周伯琦诗:“环庐帷毳罽,侍史服貂鼨。”

《陈基诗》:“广文方筑招贤馆,肯使先生老一毡。”

周霆震《军中苦乐谣》:“叠石支床拥败毡,抱关击柝日 随缘。”半臂缠腰帽卷毡,剪裙荷叶褪齐编。

王逢诗:“宝钿榆荚小,锦罽草花娇。”《钱塘春感诗》:“紫 罽軿车从六龙,尽随仙曲度青空。”

《张雨诗》:“一榻清寒恋旧毡,无言桃李不成妍。”

明宋濂诗:“焜燿鸳鸯裘,错落麒麟罽。”

毡罽部纪事

编辑

《诗经大雅韩奕》篇:“王锡韩侯,钩膺镂钖。”马鞅钩,以 金为之,樊及缨,皆以五采罽饰之。

《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订义《郑康成》曰: “张毡案,以毡为床于幄中。”

《春官巾车》:玉路之樊及缨,皆以五采罽饰之。 《西京杂记》:“娄敬始因虞将军请见高祖,虞脱其衣衣 之,敬曰:‘敬本衣帛,则衣帛见;本衣毡,则衣毡见舍旃 褐假鲜华,是矫常也’。”

《汉书高祖纪》:“八年春,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𫄨纻 罽。”

《风俗通》:“汉文帝戎服,衣罽袭毡帽,骑骏马,从侍中近 臣猎渐台下。”

《汉书东方朔传》:朔对上曰:“今陛下起建章,左凤阙,右 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罽。” 《苏建传》:建子武使匈奴,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 与旃毛并咽之。

《拾遗记》:“汉武帝以毡绨藉地,恶辙之喧也。”

《汉书王吉传》:“吉为昌邑中尉,而王好游猎,吉上疏谏 曰: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 唐虞之际及殷周之盛,其乐岂徒衔橛之间也哉!” 《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 几。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不 得加绨锦。”

杜笃《边论》:“匈奴请降,毾㲪罽褥,帐幔毡裘,积如丘山。” 《唐书·张柬之传》,“柬之曰:‘唐蒙开夜郎、滇笮,而哀牢不 附。东汉光武末,始请内属,置永昌郡统之,赋其盐布 毡罽,以利中土’。”

桓谭《新论》:“余归沛,道病,蒙絮被绛罽襜,乘骍马,宿下 邑东亭。亭长疑是贼发卒,余令勿斗,乃间而去。此安 静自存也。”

班固《与弟超书》,“窦侍中前寄人钱八十万,市得杂罽 十馀张也。”

又《书》:“月支、毾㲪,大小相杂,但细好而已。” 《后汉书李恂传》:“恂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 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方术传注》:曹植《辩道论》曰:“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言诸 梁时,西域胡来献香罽腰带、割玉刀,时悔不取也。” 《三国吴志孙坚传》:“坚移屯梁东,为董卓所攻,坚与数 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 茂著之。卓骑争逐茂,坚从间道得免。”

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赠足下青毡床褥三具也。” 《拾遗记》:“三国交锋,军用万倍,糜竺输其家宝物车服, 以助先主。黄金一亿斤,锦绣毡罽,积如丘垄。”

《诸葛亮集》诏:“荅恢行当离别,以为惆怅。今至氍㲣,一 以达心也。”

《吴历》“魏文帝赐吴王太子罽二张。”

《吴志诸葛瑾传》:“瑾少子融,父兄质素,虽在军旅,身无 采饰,而融锦罽文绣,独为奢绮。”

《魏志曹爽传》注:“李胜为荆州刺史,往辞太傅,曹爽因 令察之。太傅谬问胜曰:‘并州有佳毡,可致之’。胜出曰: ‘太傅耄,无能为也’。”

《邓艾传》:“艾伐蜀,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 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 推转而下。”

《晋书舆服志》:“玉金、象、革、木等路,皆驾四马,繁缨赤罽。 皇太后、皇后庙见小驾,则乘紫罽軿车,云𣝛画辀,黄 金涂五采,驾三。”皇后先蚕,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 马。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又金薄石山軿,紫 绛罽軿车,皆驾三,騩马为副。三夫人助蚕,乘青交路 安车,驾三,皆以紫绛罽軿车。长公主赤罽軿车,驾两 马。公主油画安车,驾三,青交路。以紫。绛罽軿车,驾三为副。

《四夷传》:“东夷夫馀国,传其出使,乃衣锦罽,以金银饰 腰。”

《马、韩》俗不重金银锦罽而贵缨珠。

西夷“大秦国能刺金缕绣及织锦缕罽。”

干宝《晋记》:“孙皓遣使,诏书赐斑罽五十张,绛罽二十 张,紫青罽各二十张。”

《搜神记》:“太康中,天下以毡为陌头及带身裤口,于是 百姓相戏曰:‘中国其必为胡所破也’!”夫毡,胡之产者 也。而今天下以为陌头带身裤口,胡既三制之矣。 《晋书杜预传》:“预子锡,累迁太子舍人,屡谏愍怀太子, 太子患之,置针著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世说》:“王子猷诣郄雍州,雍州在内未出,王见铺毾,㲪 云:‘阿乞那得此’?”令左右送向家。郄出。王曰:“向有大力 者负之去,郄无忤。” 《陶侃别传》:“外国献氍㲣,公举之曰:‘我还国,当与牙共 眠’。”牙名剡之,字处静,是公庶孙,小而被知,以为后嗣。 王羲之帖得足下毡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子献之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 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 置之’。”群偷惊走。

《邺中记》:“石虎御府罽有已头文罽、鹿子罽花罽。” 俗说桓豹奴病劳冷,无毡可卧,桓车骑自撤已眠毡 与之。

《晋书慕容熙载记》:“熙僭即尊位,后苻氏死。慕容隆妻 张氏,熙之嫂也,美姿容,有巧思。熙将以为苻氏之殉, 欲以罪杀之。乃毁其襚,靴中有弊毡,遂赐死。三女叩 头求哀,熙不许。”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沮渠蒙逊尚书郎王杇送 戎罽千匹、银三百斤。”

《异苑》:“沙门有法存者,生广州,善毉术,遂富。有八尺毾 㲪,作百种形像,又有沉香八尺板床。太原王淡为刺 史,大儿邵之屡求二物,法存不与,王杀而籍焉。法存 后形见于府内,经日,王寻得疾亡,邵之又丧。”

《宋书张畅传》:“孝武镇彭城,魏主南征。既至,畅于城上 与魏尚书李孝伯语,魏主遣送毡及九种盐。”

《梁书江革传》:“革补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 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 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南史梁宗室传》:“长沙宣武王懿子业,业弟藻为太子 中庶子。初,邓元起在蜀,聚敛财货金玉珍帛为一室, 号曰‘内藏’”,绮縠锦罽为一室,号曰“外府。”藻以外府赐 将帅,内藏归王府,不私有焉。

《陈书孔奂传》:奂为晋陵太守,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 官,惟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 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俭素,乃饷衣一袭, 毡被一具。奂曰:“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劳卿厚意, 幸勿为烦。”

《北史艺术传》:“刘灵助刻毡为人象,书桃木为符,作诡 道厌咒法,人多信之。”

《魏孝武帝纪》:“中兴二年,高欢既败尔朱氏,帝在田舍, 欢遣四百骑奉迎帝入毡帐,备服御,进汤沐。帝即位 于东郭之外,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 帝于毡上西向拜天讫,自东阳云龙门入。”

《文苑传》:“樊逊少好学,其兄仲以造毡为业,亦常优饶 之。”

《陈元康传》:“元康为大行台都官郎,时神武伐刘蠡升, 天寒雪深,使人举毡,元康于毡下作军书,飒飒运笔, 笔不及冻,俄顷数纸。”

《北齐书赵彦深传》:“彦深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 靴无毡,衣帽穿弊,子如给之,用为尚书令史。”

《北史綦儁传》:“儁佞巧能候,当涂斛斯椿、贺挟胜皆与 友善,性多诈。贺挟胜出镇荆州,过儁别,因辞儁母。儁 故见败,毡弊被胜,更遗之钱物。”

《裴宽传》:“宽与东魏将彭乐乐恂战于新城,因伤被禽, 至河阴见齐文襄。宽举止详雅,善于占对,文襄甚赏 异之,解锁付馆,厚加礼遇。宽乃裁所卧毡,夜缒而出, 因得遁还。”

《王思政传》:“周文帝曾在同州与郡公宴集,出锦罽及 杂绫绢数千段,令诸将摴蒱取之。”

《隋书刑法志》:杨素经蕃客馆,庭中有马屎,又庶仆毡 上摴蒱,旋以白帝,帝大怒曰:“主客令不洒扫庭内,掌 国以私戏污败官毡,罪状何以加此!”皆于西市棒杀。 《唐书。裴矩传》,矩为隋黄门侍郎。大业三年,矩遣人说 高昌伊吾等入朝。帝西巡燕支山,高昌等二十七国 谒道左,皆使佩金玉,服锦罽,奏乐歌儛,令士女盛饰 “纵观,亘数十里,示中国强富。”

《回鹘传》:“黠戛斯,其君曰阿热,驻牙青山,周栅代垣,联 毡为帐,号密的支。”

《西域传》:康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王帽毡,饰金杂宝《薛登传》:登累迁左补阙,时四夷质子多在京师,及还, 并为边害。登谏曰:“匈奴谓穹庐贤于城郭,毡罽美于 章绂,既安所习,是以无窥中国心。臣愿充侍子,可一 切禁断。”

《唐六典》:“凡大驾行幸,预设三部帐幕,帐皆乌毡为表, 朱绫为覆。”

《唐书文艺传》:“郑虔,元宗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时 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 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

《西域传》:“师子居西南海中。天宝初,王尸罗迷迦遣使 献大珠钿金宝璎、象齿白毡。”

《唐国史补》:“韦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问之,延入卧内, 行步悉藉茵毯,房氏子弟袜而后登,侍婢皆笑。举朝 以韦氏贵盛,房氏清俭,俱为美谈。”

《摭言》:“唐李纡放举人榜,未及填礼部贡院字,值令史 醉,以毡笔染不能加墨,迨明方觉浓淡相间,反致其 妍,遂为故事。”

《秦中记》:唐太和八年,放进士,多贫无名子。作诗有云: “范酂依旧盖番毡。”

《杜阳杂编》:“上崇奉释氏,每春百品香和银粉以涂佛 室。遇新罗国献五彩氍毹,制度巧丽,冠绝一时。每方 寸之内,即有歌舞伎乐、列国山川之象。忽微风入室, 其上复有蜂蝶动摇,燕雀飞舞。俯而视之,莫辨真假。” 《五代史杂传》:“李愚败毡弊席,四壁萧然。明宗嗟叹,命 以供帐物赐之。”

《辽史·礼志》柴册仪:“择吉日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壝之 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席百尺,毡龙文方 茵。”

《宋史雷有终传》,“贼筑月城以自固,为药矢中者立死, 有终令卒蒙毡秉燧以入。”

《乐志》。“明烟绀毡,灵风肃然。”

《食货志》:太宗时,有司请造龙图天章阁覆栏槛青毡 四百具。帝谓“禁中诸殿槛率故弊,不必覆也。”既而并 延福宫覆槛毡罢之。

《宣和书谱》:“石曼卿系舟泗水龟山下佛寺,释子以题 殿榜为请。乃为剧饮,卷毡濡墨,作方丈字,一挥而成, 人以为绝笔。”

《后山谈丛》:仁宗时,诏求善大书者,有僧请为方丈字, 以沙布地为“国”字,张图于上。束毡为笔,渍墨倚肩,循 沙而行。成脱袈裟投墨瓮中,掷以为点,遂赐紫衣。 《桐阴旧话》:忠宪公与李康靖公同行应举,有一毡同 寝卧,至别,割毡为二,分之。其后浸贵。以长女嫁康靖 公子邯郸公,而第七解州府君娶康靖公女,子孙数 世,“婚姻不绝。” 《宋史韩世忠传》:“世忠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以功 补一资,从刘延庆筑天降山砦,为敌所据。世忠夜登 城,斩二级,割护城毡以献。”

《忠义传》:“李政授河北将官,金兵来攻城甚急,政呼曰: ‘有能跃火而过者有重赏’。”于是有十数人皆以湿毡 裹身持仗,跃火而过,大呼力战。

《揽辔录》:“仁政殿下大花毡,可半庭中团双凤。”

《宋史陈埙传》:“埙为淮东总领,似道诬以贪污,簿录其 家,惟青毡而已。”

《元史木华黎传》,“木华黎事太祖,太祖军常失利。会大 雪,失牙帐所在,夜卧草泽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张裘 毡立雪中,障蔽太祖,达旦竟不移足。”

《世祖纪》:“至元二十七年春,播州安抚使杨汉英进雨 毡千。驸马铁别赤进罗罗斯雨毡六十。”

二十九年春,金竹酋长骚驴贡马、毡各二十有七,从 其请,减所部贡马。

《祭祀志》:“歌工八人分列于午陛左右,东西相向坐,以 北为上。凡坐者皆藉以席,加毡。”

《愿丰堂漫书》:“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日,巨珰王振当 国,虑其异己也。时振新作居第,今之京卫武学是已。 公预令人度其斋阁,使松江作剪绒毯遗之,覆地不 失尺寸。振极喜,以为有才。公在江南,凡上利便事,振 悉从中赞之。宋秦桧格天阁成,郑仲为蜀宣抚,遗锦 地衣一铺。桧命铺阁上,广袤无尺寸差。桧默然不乐”, 郑竟得罪。二事极相类,一以见疑,一以见厚,岂其心 术之微有不同耶?

毡罽部杂录

编辑

《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染丝而织之曰罽,五色 一匝曰就。 《汉书食货志》:“毡席千贝,亦比千乘之家。”

《西域传》:“罽宾国民巧,雕文刻镂,治宫室,织罽,刺文绣。” 《淮南子齐俗训》:“夫胡人见黂,不知其可以为布;越人 见毳,不知其可以为毡。故不通于物者,难与言化。” 《盐铁论金》:“富者黄金马脑勒罽,绣马淹汗。”

《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者,其人能作旄毡、斑罽、青顿、纰毲、羊羧之属。”

桓谭《新论》:“采旃纰罽,充于内府。”

女《论语》:“枕席纱厨,铺毡拥被。钦敬相承,温凉得趣。” 《魏略》:“大秦国以羊毛、木皮、野丝作毾㲪之属,有五色、 九色毾㲪,其毛鲜于海东诸国所作也。” 《晋书食货志》:“辽西旃罽之乡,葱右蒱梢之骏。殖物怪 错,于何不有。”

《桂海虞衡志》:“蛮毡出西南诸蕃,以大理者为最。蛮人 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毡。”

《广志》:“羌女人披大华毡,以为盛服。”

《南州异物志》:“氍㲣以羊毛杂群兽之毛,织鸟兽草木 人物,云气作鹦鹉,远望轩轩若飞。”

《南史夷貊传》:“西南夷中天竺国土出犀、象、貂、鼠、玳瑁、 火齐金、银、铜铁,金缕织成金罽细靡白叠、好裘毾㲪。 西域渴盘陁国多牛马骆驼羊等,出好毡。” 《颜氏家训》:《问东宫旧事》“六色罽。”请帮助识别此字。是何物?答曰:“《说文》 云:‘莙,牛藻也。读若威音’。”又寸断五色丝,横著线股间, 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为莙。于时当绀六色 罽,作此莙以饰绲带,张敞因造丝旁畏耳。

《周书。异域传》:“波斯国,大月氏之别种,其地出氍毹、毾 㲪。” 《隋书。西域传》:“党项羌织犛牛尾及膻䍽毛以为屋,服 裘褐,披毡以为上饰。”

《唐书回鹘传》:“黠戛斯诸下,皆帽白毡,喜佩刀砺。” 《日南传》:“调斯国有石,青染毡、绛染毡。”

《唐六典》:“原夏等州出白毡。”安西出绯毡。

《酉阳杂俎》:“突厥事妖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 鄯善之东,龙城之西南,地广千里,皆为盐田,行人所 经,牛马布毡卧焉。”

《续博物志》:“麈尾能留红,扫毡毡不蠹。”

《五代史·四夷附录》:“党项,西羌之遗种,其国在《禹贡》析 支之地,无城邑而有室屋,以毛罽覆之。”

《宋史叙州三路蛮传》:“石门蕃部与临洮土羌接俗,椎 髻、披毡、佩刀,居必栏棚。”

《挥麈录》:“小雪山岭上有积雪,行人皆服毛罽。”

《齐东野语》:“猩猩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或曰,交阯 血以赭罽色,终始不渝。”

刘基《九难》:“蜀锦戎毡,越纸齐纨。跨海逾山,转致流通。”

毡罽部外编

编辑

《神仙传》:“茅君当受神灵之职,众宾皆至,忽然自有青 缣帐于屋下数重,白毡金案玉杯,人皆醉饱。”

皮革部汇考一

编辑

周制,天官掌皮,“掌敛皮革,及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 《冬官》,“工皮之工,鲍人之事,皆掌治韦革。”

按《周礼天官》: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 人。”

订义郑锷曰:“百工之制,一岁所用皮革不胜其多,如函人为甲,韗人为鼓、轮人为轮而鞔毂,舆人饰车而鞔舆,与夫鲍人、韦氏、裘氏五工之所用,无非皮也,故立掌皮之官。”

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

史氏曰:皮有三:始折谓之皮,已干谓之革,既熟谓之韦,其实一物 。贾氏曰:“秋敛皮者,鸟兽毛毨之时,其皮善,故秋敛之;革须治,用功深,故冬敛之。” 王昭禹曰:“春则用皮之事,于是乎始,故春献之。”

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

贾氏曰:“既献其良者于司裘,其馀则入百工,即《冬官》《裘氏》《韦氏》《函人》之类,用皮者。”

《冬官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

订义郑司农曰:“鲍读为鲍鱼之鲍,书或为鞄,《苍颉篇》有鞄。”请帮助识别此字。韗,读为历运之运。 王昭禹曰:“函人为甲,鲍人之事,韗人为皋陶,韦氏、裘氏阙此。”攻皮之工五。

《鲍人之事》。

鲍,故书作“鞄 。” 郑锷曰:“鞄人治革。” 则字之从革为近,今从“鱼” 字,恐无谓也 。陈用之曰:“《说文》:‘鲍,柔革之工’” ,然皮而去其毛为革,熟之为韦。《考工》所记既

有韦氏,而鲍人所记又皆柔革之事。盖《韦氏》之篇亡矣,所掌不可得而考,而鲍之所掌,皆治革而柔之之事 。郑司农曰:“《苍颉篇》有鲍莞 。” 王昭禹曰:“鲍人治革,虽以一物之微,而作治之效为最多,或用之为鞔饰,或用之为器物,一皆取足于鲍人,所以独言鲍人之事也,与夫画缋之事,车人之事” ,皆言事同意。

“望而眂之”,欲其荼白也。

郑锷曰:“治革者以色之白为美,故远而视之,欲其如荼之白。荼者,先儒以为茅莠也。《诗》曰:‘谁谓荼?苦菜也。叶似苣而细,断之有白汁,非此所谓荼白也。茅之为物洁白,《易》曰‘藉用白茅’,茅本自白矣。茅之始生者曰荑,则又柔而白也。欲其荼白,盖指茅之荑为荼也 。《易氏》曰:‘凡革之制,望而眂之,其色多晦。今欲如荼色之’’” 白。

《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

郑康成曰:“谓亲手烦撋之 。” 《郑锷》曰:“锻革至于极熟,则握之必柔而滑,进而握之以手,欲其柔滑,盖以熟为贵。”

“卷而抟之”,欲其无迆也。

郑司农曰:“‘‘‘卷读为可卷而怀之’之卷,抟读为䌸,一如《瑱》’之䌸,谓卷䌸韦革也。迆读为既建而迆之’之迆。《无迆》谓革不。”请帮助识别此字。 陈用之曰:“卷而抟之,欲其无迆。”迆,邪行也。治革而厚薄不常,则卷而抟之而文理邪适矣,故欲其无迆。

“视其著”,欲其浅也;

陈用之曰:所谓“著之于物 。” 赵氏曰:“浅,薄也 。” 郑锷曰:“革若调善,则铺著之处,虽厚如薄,故谓之浅。其著者浅,则调善可知。”

“察其线”,欲其藏也;

杜氏曰:“线谓缝革之缕 。” 郑锷曰:“革若坚缩,则受缕也,必没而不露。其线若藏,则革之坚缩可知。”

《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

王昭禹曰:“革色白如荼莠,其质虽美,必疾澣之,不使久居水中,则坚而难坏 。” 郑锷曰:“疾者,革体之急疾也。苟其体之急疾,及其濯之以水,则必坚矣。盖物体之缓散者,见水则益弱。皮以坚为体,故澣之欲其坚,非疾则不能坚也 。” 赵氏曰:“此革既欲荼白,又欲柔滑,则知不为甲明矣。又甲用生皮鲍人,乃熟皮鲍人之革” ,谅是为里毂、矢箙、韠舄之类,要柔耎光白,皮方可用。韦氏却是工于穿䌸皮条为韦弁等物。

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

郑司农曰:“腛读如‘沾渥’之渥。”请帮助识别此字。读如“柔需”之“需”,谓厚脂之韦革。“柔需。” 赵氏曰:“如《诗》‘既优既渥’,言渐渍之厚,需言软也。” 郑锷曰:“革虽欲其握之柔而滑,然又以脂为贵。脂者,革体之润泽也。苟其体之润泽,及其用脂以治之,则必需矣。盖物体之焦枯者,脂之而不相入。皮以需为用,故脂之欲其需,然非腛则不能需也。今治皮者多用脂膏以柔之,盖古”之遗法。《欤》《需》与《需》同,谓柔弱也。 毛氏曰:“澣欲疾,脂欲厚”,盖用脂可过,用水不可过。

“引而信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 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 其用之也,必自其急者先裂。若苟自急者先裂,则是 以博为帴也。

毛氏曰:“‘引而伸之’以下数句,当在‘卷而抟之’之后,脱误在此 。” 郑锷曰:“革若引而伸之,平正而无邪曲,则是始焉。取其材之端,正而不偏,若伸之而邪枉不正,则是左右二方必有缓急之偏。如左右有缓有急,则他日用之,其急处先裂,急处先裂,则是用博大之物,裁翦为小狭之物也。何则?革体既博,一方先裂,不可弃” 也。必裁去其裂者,而用其不裂者,则坏广为狭也,故曰“以博为帴。” 帴与《小戎》“俴收” 之“俴” 同。俴俴,小之貌。

“卷而抟之而不迆”,则厚薄序也;

郑康成曰:“序,舒也。谓其《革》均也 。” 愚案:此又覆说前之卷而抟之,宜其邪迆而突出,能不迆者,必其厚薄有序,均一无差故尔。

“视其著而浅”,则革信也。

陈用之曰:“信读为屈信之信,谓不缩急也 。” 愚案:所附著者厚,厚不能使之薄,能浅其著者,由《革》之伸直无缩缓故尔。

“察其线而藏”,则虽敝不甐。

郑司农曰:“甐读为‘磨而不磷’之磷,谓韦革缝缕没藏于韦革中,则虽敝,缕不伤也。”

武帝元狩四年有司请收皮币以足用

编辑

按《汉书武帝本纪》:“元狩四年冬,有司言用度不足,请 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

《应劭》曰:“时国用不足,以白鹿皮为币

太祖洪武 年各处岁办杂皮共二十一万张有奇按明会典国初各处岁办杂皮共二十一万二千张江西二万张浙江二万张河南一万五千张福建一

编辑

万张,山东一万五千张,四川一万张,广西一万张,广 东一万张,湖广二万张,陕西二万张,北平二万张,山 西二万张,直隶二万二千张。

洪武二十六年定、各处起解杂色皮张、及倒死头匹 皮货、到部交收之例

按《明会典》二十六年定:“凡各处每岁差人起解杂色 皮张,及各该军卫屯田去处倒死头匹皮货到部,照 例关给长单勘合,付解人进纳。若熟皮札付丁字库 交收。生皮札付皮作局熟造类进设。或成造军器等 项皮张不敷,须要预为收买。其收贮在库之数,务要 时常整点,不致腐坏。” 又按《会典》二十六年定,凡军 民官司解到马骡驴牛等项皮张鬃尾、并肉脏变卖 钱钞到部钱钞、具手本送赴该库交纳。皮张鬃尾、咨 送工部交收、仍取实收附卷

宣宗宣德 年令各处岁办虎豹麖鹿等皮各折造胖袄裤鞋按明会典宣德以后陆续改折胖袄惟麂皮狐狸皮

编辑

照旧不折外。其各处岁办虎皮豹皮每一张。麖皮鹿 皮每三张。麞皮羊皮每五张。杂皮每七张。各折造胖 袄裤鞋一副。五年一次题行

英宗正统 年定凡官司倒死马皮收造与易钞之例

编辑

按:《明会典》:“正统间,令凡官司倒死马皮,就于所在官 库收贮,成造军器支销。系虫蛀不堪者,照时估易钞 备用。”

正统十四年、令各处解纳带毛麂皮、量分作退毛销 熟

按:《明会典》十四年奏准各处解纳带毛销熟麂皮,每 三分为率,一分作“退毛销熟。”

孝宗弘治 年令南京各衙门退出倒死牛犊皮张径送南京该库收造军器

编辑

按《明会典》、“弘治初,令南京典牧所等衙门退出倒死 牛犊皮角,径送南京该库交收成造军器,不必解京。 弘治 年,各处岁办杂色皮张,数各有差”

按《明会典》:“弘治间,各处岁办杂皮共三十四万一千 七百六十一张。浙江三万三千张。江西三万三千张。 福建二万张。湖广三万三千张。山东二万五千张。山 西三万二千张。广东一万五千张。广西一万五千张。 四川一万五千张。河南二万五千张。陕西三万张。顺 天府五千七百八十张。直隶真定府三千七百一十 三张。保定府三千七百五十张,河间府三千一百三 十六张,永平府一千三百九十张,顺德府七百张,广 平府二千二百一十四张,大名府三千七十八张。直 隶苏州府四千张,镇江府四千张,庐州府二千张,宁 国府四千张,扬州府五千张,淮安府四千张,池州府 一千张,常州府二千张,安庆府一千张。松江府二千 张。太平府四千张。徽州府三千张。和州一千张。广德 州三千张。徐州三千张。”

麂皮,见今岁办三万四千八百六十九张半,浙江四 千五百三十八张,杭州府三百五十五张,嘉兴府五 十一张,严州府二百五张,金华府十张,衢州府一千 九百七十三张,处州府四百一十五张,绍兴府二十 七张,台州府二张,温州府一千五百张,江西三千三 百一十九张,南昌府一千一百四十三张,饶州府四 “百三十张。广信府二百四十九张。南康府二百八十 张。九江府一千三十张。吉安府十九张。建昌府三十 二张。赣州府一百三十六张。湖广一万七千七百一 十张半,武昌府二千六百三十八张。汉阳府一百九 十张。襄阳府三十张。郧阳府二百二十九张。德安府 二百六十张。黄州府一千八百二十张,荆州府一千 七百六十六张,岳州府八百五十九张。长沙府一千 七百六十七张。《宝庆府》一千七张,衡州府二千二百 三十张。常德府四百四十五张,辰州府九百二十三 张,永州府一千六百三张。承天府六百六十一张半, 靖州八百十六张,郴州四百六十六张。河南五百八 十六张。河南府二十六张,汝宁府五百六十张,山东 四十二张,东昌府十七张,青州府二十五张,山西八 百九十三张,太原府二百五十九张,平阳府二百六 张,大同府二百一张,潞安府二百二十七张。直隶松 江府六百七十张。常州府四百张,镇江府五百三十 六张,庐州府三百五十八张,淮安府三百十张,扬州 府二”百三十四张。宁国府四千张;池州府二十七张。 太平府七百八十三张。安庆府二百十三张。和州二 百五十张

狐狸皮,见今岁办四千二百二十三张,浙江十五张, 绍兴府五张,温州府十张,江西九十二张,饶州府十 四张,广信府一张,吉安府七十七张,福建一百五十一张,福州左卫三十六张,福州右卫三十张,福州中 卫三十张,兴化卫十五张,漳州卫十五张,泉州卫二 十五张,湖广五十九张,武昌府十六张,郧阳府十四 张。黄州府十三张,郴州十六张。河南二百三张。彰德 府七十二张。卫辉府六张。开封府六十二张。南阳府 六十三张。山东一千九百七十九张。济南府三百二 张。兖州府六百一十四张。东昌府一百八十四张。青 州府一百六十八张。登州府六百七十三张。莱州府 三十八张。顺天府四十六张。直隶真定府二百九张, 保定府二百七十八张,河间府三百十六张,《顺德府》 三十三张,广平府四百二十七张,大名府三百九十 三张,直隶池州府五张,安庆府十七张。

羊皮四百一十八张。解本色“河南开封府三十六张。 山东莱州府十七张。山西大同府”三百六十五张。 虎豹皮十四张。解本色直隶庐州府虎皮十张。豹皮 一张。和州虎皮三张

马皮:凡进贡马及各卫所马倒死皮张,俱发皮作局 收贮。

武宗正德六年奏准顺天等处该解皮作局煎水胶倒死马皮听令卖银解部召商收买水胶备用

编辑

按《明会典》:“正德六年奏准,顺天府、山东、河南等处,三 年一次,该解皮作局煎水胶倒死马皮,听令卖银。每 马皮一张四钱,驹皮一张三钱。该府州县一年二次 解部,召商收买水胶备用。该局煎胶柴炭等项,俱免 派。”

世宗嘉靖四十年奏准内灵台等官每员给狐狸皮张数

编辑

按《明会典》、“嘉靖四十等年奏准、内灵台官、及更鼓房 官、五年一次关翎狐帽披肩等件。每员给狐狸皮三 十五张”

嘉靖四十三年奏准、各处岁额麂皮、照例征解本色。 每年限八月以里差官解京

按《明会典》云云。

穆宗隆庆五年奏准各处岁额狐狸皮派征本色折色之例

编辑

按:《明会典》:隆庆五年奏准,各处岁额狐狸皮,照例征 解本色,仍间岁派征折色,每张银五钱,以备本折兼 用。

隆庆六年,令岁办麂皮,尽行折银解部打造军器。 按《明会典》:岁办麂皮,隆庆六年题准尽行折银,每张 银六钱,解部打造军器支用。

皇清

编辑

国初,许王公采捕貂鼠。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采捕

国初,王以下、公以上,许遣壮丁于乌喇地方采捕。

东珠、貂鼠、人参等物。

顺治四年

编辑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折征。顺治四年题准”

上好东珠重八分者,折貂皮八十张。每一分折十张。重七分五釐者,折貂皮六十七张半。重七分者,折貂皮六十三张。已上每一分折九张重六分五釐者,折貂皮五十二张。重六分者,折貂皮四十八张。已上每一分折八张自五分五釐以至一分,每一分折貂皮五张,每五釐折二张半,照数计筭重五釐东珠折貂皮二张,珍珠一分折貂皮一张,不足半分小东珠俱作“珍珠筭。”此外,黯色有带东珠,酌量折算。 猞《猁狲》头号每张折貂皮六张,二号折貂皮五张,三号折貂皮四张,四号折貂皮三张。《水獭》头号每张折貂皮三张,二号折貂皮“二张半,三号折貂皮二张,四号折貂皮一张半,五号折貂皮一张,末等每两张折貂皮一张” ;“《豹皮》头号每张折貂皮五张,二号折貂皮四张,三号折貂皮三张 ;‘《虎皮》头号每张折貂皮四张,二号折貂皮三张,三号折貂皮二张,四号折貂皮一张, 狐皮每张折貂皮二张 ;《狼皮》头号每张折貂皮三张,二号折貂皮二张,末等折貂皮一张。 貉皮每两张,折貂皮一张。 薄毛貂皮每二张,折一张。 《豺狼》皮每张折貂皮一张。上好灰鼠皮每二十张,折貂皮一张。 薄毛灰鼠皮每二十五张,折貂皮一张’。” 《虎斑雕翎》、芝麻雕翎每副折貂皮二张。 鹳翎、团鹏翎每副折貂皮一张。已上皮翎损伤者,不许解送。 每年解牲壮丁,夏季迟误一月者,每名除貂皮二张;冬季迟误一月者,每名除貂皮三张。 又议准重八分以上至一钱上好东珠,每一分俱折貂皮十张

顺治七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采捕,顺治七年停止。”

宗室公、采捕东珠貂鼠等物。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征免旧例,乌喇捕牲。”

每壮丁岁征貂皮十五张,顺治十年议准每壮丁十名内,令五名耕种。其五名岁增貂皮五张,共征二十张。

凡赏罚顺治十年,议准:“乌喇捕牲噶喇大,按壮丁计算,额外多貂皮六十张,赏银三钱;三十张,赏银一钱五分;不及三十张不赏,额内欠三十张至六十张,责一鞭;不及三十张,免责。拨什库,按壮丁计筭,额外多貂皮二十张,赏银三钱;多十张,赏银一钱五分;不及十张不赏,额内欠十张至二十张,责一鞭;不及十张” ,免责,赏罚俱按数递加计筭。

康熙元年

编辑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赏罚。康熙元年,令壮。

《丁》额外多貂皮一张,赏青布一匹,额内少者,每一张责三鞭。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赏罚。康熙二年议准。

“《乌喇捕牲总管》,以八旗共得貂皮,按丁计筭,额外多得一百张,赏银三钱。额内少一百张,罚俸银三钱。” “《噶喇大分》管四旗壮丁,如额外多得貂皮六十张,赏银三钱。额内少六十张,罚俸银三钱。”

康熙八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折征。康熙八年题准”

《虎皮》不准折算。貂皮折赏布匹。

康熙十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征免,康熙十年议准

每旗派壮丁十九名,于冬夏二季专捕鳇鱼,免捕貂鼠。其捕牲人役在家病故者,准计日扣除貂皮。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会典》。工部虞衡司采捕凡折征。康熙二十一年、

议准:“豹、虎、狼、狐、貉、灰、鼠等皮及雕、鹳、鹏、翖,停其捕送;上好狼皮,另议给赏。”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