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文集 (四部丛刊本)/附录卷第三

附录卷第二 欧阳文忠公文集 附录卷第三
宋 欧阳修 撰 宋 胡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附录卷第四

附录卷第三

 传

  神宗实录本传墨本

欧阳修字永叔唐太子率更令询之后询一无此三字

世孙琮为吉州刺史又八世生万为吉州安福令其

子孙或居安福或居庐陵万之八世孙观修父也徙

居永丰四字一作自观父徙居𠮷水至和中析𠮷水为永丰今为永丰人修四岁而

孤母郑氏有女节以荻画地教修书字稍长从邻里

借书读或手抄之抄未竟而成诵举进士有声𥙷西

京留守推官召试学士院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

阁校勘修为人质直闳廓见义敢为机阱在前直行

不顾每放逐困㚄辄数年及复振起终不改其操范

仲淹贬知饶州论救者众谏官高若讷独不言修以

书责若讷言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三十六字一本只作坐以

书责谏官高若讷不论救范仲淹言若讷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以闻谪峡州

夷陵令徙光化军乾德一有令字改武成军节度判官迁

太子中允馆阁校勘修崇文总目一有同修字礼书总目

成改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数论天下事陜西用师

上三䇿以揣敌情及指陈利害甚众诏百官上封事

又上䟽言三敝五事力陈当时之所冝忧者以贫求

𥙷外得通判滑州仁宗增谏官贠用天下名士召修

知谏院是时西师久京东西群盗起中外骚然仁宗

既进退大臣欲遂改更诸事范仲淹杜衍韩琦冨弼

皆辅政修屡请召对咨访责以所为一有而字仁宗降手

诏出六条一有虚心以待四字后遂下诏劝农桑兴学校多所

更革用修同修起居注阅月拜右正言知制诰初吕

夷简罢相夏竦为枢密使复夺之代以杜衍同时进

用冨弼韩琦范仲淹等一无此三十一字石介作庆历圣德

诗言退奸不易进贤之难而终篇意在夏竦竦尤

悦因与其党造为党论二十九字一作诗云云其𬒳指名者皆不悦仲淹衍等柄

用欲尽去之因造为党论目仲淹衍及修一有以字为党人修乃止朋

党论其大略言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盖小人所

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

为朋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踈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

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故君子有一有多字朋也又上䟽言杜衍韩琦范仲淹冨

弼相继罢去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

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一作说不远欲广

䧟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揺大臣必湏诬以专权

其故何也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

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无此字一一求瑕唯是

指以为朋则可一时尽逐至如自古大臣已𬒳主知

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揺惟有专权是上之所恶

必湏此语方可倾之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

敌国之福也一无此字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

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所以为陛下惜之也为党

论者尤恶修异巳又善言其情状至使内侍蓝元震

上䟽言范仲淹欧阳修尹洙金靖前日蔡襄谓之四

贤斥去未㡬复陞天衢四贤得时遂引蔡襄以为同

列下则以国家爵禄为已𥝠惠上则朋党胶漆皆聚

本朝设使逐人𥝠党不过十数同心丑正已为五六

十人相依为重将紊纪纲九重至深万机至重一有陛下

何由察知赖仁宗一有𧇖圣二字终不之信一作终察其奸修之

使河东以陜西用兵久河东刍粮不足言者请废麟

州或请移治合河津或请废五寨修为四议以较麟

州利害请移兵就食于滨河一作河滨清塞堡缓急不失

应援平时可省馈运麟州得不废又建言忻代岢岚

火山四郡有禁地弃而不耕民𥝠籴虏中以应军湏

今悉耕之岁可得数百万石以实边又言河东民故

贫军兴以来赋敛尤重行路嗟怨条上可罢者数十

事以宽民力修自河东还会保州兵叛出修为龙图

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保州平大将李昭亮𥝠纳

妇女通判冯博文等窃效之修捕博文系狱昭亮皇

恐立出之自保州之变河北兵骄小不可意则思乱

人情务在姑息修乞假将帅权一有事从镇三字重以消未

萌保塞之胁从者二千馀人分隶河北夏竦为宣抚

使事迹神道碑并以为冨郑公曰是去祸而遗根也欲以便冝诛

之修权知成徳军遇之于内黄竦夜半屏人以告修

修曰祸莫大于杀降昨保州叛卒朝廷许以不死今

戮之矣此曹本以胁从故得脱柰何一旦杀无辜二

千人既非朝旨诸郡且不肯从缓之则籍籍必生变

是趣之为乱也一有且修至镇州必不从命九字遂止河决澶渊陈

执中欲塞商胡决横陇故道修言功大必一作不可

成徒劳人一有未㡬二字执中罢一有去字文彦博复用李仲昌

议欲开六塔河修言六塔河不能吞伏且复决再争

之不得既而滨 徳博数千里皆被一有水字害初修出

河北仁宗靣谕曰勿为久居计有事言来修对曰

諌官乃得风闻今在外使事有指越职罪也仁宗

曰有事但以闻勿以中外为词为党论者愈益恶之

一有务为奇巧以中六字修妹适张龟正龟正无子而死有龟正

一无二字前妻之女才四岁无所归以俱来及笄修以嫁

族兄之子晟张氏后在晟所与奴奸事一无此字下开封

一作狱吏附致其言以三字一作暧昧之言及修乃以戸部

判官苏安世内侍王昭明杂治之卒无秋毫乃三字一本

只作状坐用张氏奁中物买田立欧阳氏劵左迁知制

诰知滁州一本有用事者犹不快意坐安世昭明以移三司取录问吏不先闻皆夺官二十六

久之迁起居舎人知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徙颍州复龙图阁直学

士知应天府以母忧去既免丧入见仁宗恻然怪

修发白问在外㡬年今年㡬何恩意甚至命判流内

铨小人恐修复用伪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两省挟威

令为奸利者书腾都下宦者人人切齿杨永徳者阴

以言中修出知同州外议不平论救者众遂留刊修

唐书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勾当三班院改侍读

学士知蔡州未行复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修在朝

以奨进天下士为已任延誉尉荐极其力而后巳于

经术治其大旨不为章句不求异于诸儒景祐中与

尹洙皆为古学巳而有诏戒天下学者为文使近古

学者尽为古文而修之文章遂为天下宗匠蜀人苏

洵尝论修文章词令雍容似李翱切近适当似陆贽

而修之才亦似一作过此二人至修作唐书志一无此字

五代史叙事不愧刘向班固也权知贡举文士以新

奇相尚文体大坏修深革其弊前以怪僻在高第者

黜之几尽务求平淡典要士人初怨怒骂讥中稍信

服已而文格变而复正拜右谏议大夫判尚书礼部

又判秘阁秘书省加兼侍读辞不受同修玉牒兼龙

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仪之后一切循理

不事风采或以为言修曰人材性各有短长实不能

舎所长彊其所短以给事中罢同提举诸司库务改

群牧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一有遂字为枢密副使与曽

公亮同力振举纪纲革去宿弊考天下兵数及三路

屯戍㡬何地里近远皆为图籍未㡬参知政事预定

策立英宗为皇子事见韩琦传十四字一作仁宗失褒豫鄂三王后遂无

皇子至和三年正月疾𭧂作数十日不能朝中外忧恐久乃康复自是言者常以立皇子固天下根本为

急包拯范镇所言尤激切其馀不为外人所知者不可胜数冨弼韩琦亦屡进说修因水灾亦再上䟽每

辄留中不下如此五六年言者亦巳稍怠嘉祐六年内出谏官司马光知江州吕诲言立皇嗣事修与韩

琦曽公亮奏事垂拱殿读二章毕未及有所启仁宗遽曰朕意亦决矣但未得其人左右顾曰宗室中谁

可者琦皇恐对曰此事非臣下敢议当巳简在圣心仁宗即道英宗藩邸名且曰今三十许岁矣琦等乃

议定又奏曰此事至大陛下今夕更思之明日奏事崇政殿又启之仁宗曰决无疑矣于是琦等言事当

有渐乃以英宗判宗正寺而英宗犹在濮王丧辞让再三有旨听终䘮七年二月服除英宗称疾坚卧不

起至七月琦议曰宗正之命初出则外人皆知必为皇子也不若遂正其名使知愈让而愈进示朝廷有

不可回之意公亮修皆以为然琦乃以英宗累表进仁宗问如何琦未对修进曰宗室不领职事忽有此

除天下皆知陛下将立为皇子也不若遂正其名且判宗正寺诰敕付阁门得以不受今立为皇子上用

一诏书告天下事即定矣仁宗湛思久之顾韩琦曰如此莫亦好不琦力赞之仁宗曰如此则明堂前了

当遂降诏书而中外晏然嘉祐之事修自序云尔英宗初年未亲政事慈圣

光献太后垂帘修与二三大臣佐佑两宫镇抚四海

执政聚议事有未可修未尝不力争台谏官至政事

堂论事往往靣折其短英宗尝靣称修曰性直不避

众怨修亦尝称诵故相王曽之言曰恩欲归已怨使

谁当自嘉祐以后朝廷务惜名器而进人之路稍狭

修屡建言馆阁育材之地人材既难得而又难知则

当博采而多畜之时冀一得于其间则杰然出为名

臣矣馀亦不失为佳士也遂诏韩琦曽公亮赵㮣及

修各举五人其后中选者多在清近朝廷亦稍𭣣其

用矣京师百司所行兵民官吏财用皆无总数中书

一有行移则下有司考会修因暇日尽以中书所当

知者集为总目上有所问宰相以总目对修以奉祠

一无此字家居上遣内侍就中书阁取而阅之蒋之奇

言修帷箔事事连其长子妇修杜门请付有司案治

诏诘问之奇语𠩄从来之奇言得之彭思永思永言

出于风闻暧昧无实尝戒之奇勿言天子为其辞穷

降思永知黄州之奇监道州酒遣中使手诏慰安修

修遂称疾力解机务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

州年六十矣乞致仕者六不从迁兵部尚书知青州

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三辞不受徙知

蔡州以老病乞骸骨章数上乃为观文殿学士太子

少师致仕卒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一有谥文忠三字

常初谥曰文四字一作初请谥文常秩曰修有定䇿之功请谥

一有曰字文忠乃用之方英宗亮阴而修以治平元年

月建议濮安懿王徳盛位隆冝有尊礼诏湏大祥后

议之一作二年四月乃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详议而

有司以为冝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尊以高官

大国朝廷以典礼未称下尚书省集三省御史台官

议奏一无官奏二字而皇太后手书以议事诘责执政于是

手诏罢议令有司博求典故以闻御史吕诲等弹奏

修首𨳩邪议琦公亮槩附会不正请如有司所议而

修论本生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并无典据进封

大国则又礼无加爵之道已而皇太后出手书濮安

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㳺县

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仍尊濮安懿王为皇三夫

三字一作王氏韩氏任氏并称后是日手诏欲遵慈训称亲

而不敢当追崇之典诲及范纯仁傅尧俞赵瞻赵

鼎论列不巳英宗问执政当如何修对曰御史以

为理难并立臣等有罪即留御史若以臣等为无

罪则取圣旨英宗犹豫良久乃令出御史而曰不

冝责之太重蒋之奇者𥝠论濮园事与修合修荐

之时已用王珪等所荐御史孙昌龄郭源明黄照

又特批以之奇为御史论者以此短修修议濮园

事虽不叶群议观修结发立朝谠直不回身任众

怨至于白首而谤讪不已卒以不污年六十以一有大臣

论政不合固求去位可谓有君子之勇而言者指

修既为执政行𥝠以专宠禄亦过矣修博极群书好

学不倦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校正史氏百

家讹谬之说为多所著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

卷居士集五十卷内外制奏议四六集又四十馀卷

子发奕棐辩

   重修实录本传朱本 叶 涛

修字永叔唐太子率更令询之后询裔孙万为吉州

安福令其子孙因家焉至修父观始徙居永丰修四

岁而孤母郑氏力教以读书为文及冠举进士翕然

有声𥙷西京留守推官召试学士院迁镇南军节度

掌书记馆阁校勘时范仲淹以陈时政得失不顾避

忤宰相意贬知饶州论救者甚众而諌官高若讷独

含胡不言修以书质责若讷至以为不知人间有羞

耻事若讷大愤连其书以闻坐贬峡州夷陵令徙光

化军干徳令改武成军节度判官迁太子中允馆阁

校勘预修崇文总目书成改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出通判滑州庆历初吕夷简以老病在相位主断既

久天下事积成抏弊不思所以振治而最后元昊盗

边陜右师老兵顿天子忧之未知所出一日夷简罢

相夏竦为枢密使既除复罢而更用杜衍又范仲淹

冨弼韩琦同时擢执政𭣣揽一时名士増谏官贠而

修首在选中擢太常丞知諌院修极力左右时事屡

请召对执政责以时所可为于是仁宗开天章阁

给二府笔札令具所以施行条上其后下诏劝农桑

兴学校于侥幸多所裁革修之发明居多是时执政

皆修素所厚善而修所言事一意径行略不以形迹

嫌疑顾避亦卒无怀利附会之实天下之士知其立

朝有本末质行正直一有亦字颇推许之于是小人自此

侧目而党人之论作矣初石介作庆历圣徳诗言进

贤退奸之不易其指以美杜衍等进而竦见黜也竦

既怀不满因与其党造为党论目仲淹衍及修为党

人修乃上朋党论其大略言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

之如书曰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

心纣亿万人各异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

之臣三千人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

虽多而不厌故也俄擢同修起居注阅月拜右正言

知制诰于是为党论者恶修擿语其情状至使内侍

蓝元震密上䟽言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余靖前日蔡

襄谓之四贤斥去未㡬复还京师四贤得时遂引蔡

襄以为同列以国家爵禄为𥝠惠胶固朋党苟以报

谢当时歌咏之徳今一人𥝠党止作十数合五六人

门下党与巳无虑五六十人使此五六十人逓相提

挈不过三二年布满要路则误朝迷国谁敢有言挟

恨报仇何施不可九重至深万机至重何由察知然

仁宗终不之信也会𬒳旨使河东河东自陜西兵兴

刍粮久不继言者屡请废麟州修请移兵就食一有于字

滨河诸堡使缓急不失应援平时可省馈运一有而字

州以故不废又建言忻代州岢岚火山军故时并边

皆民田潘美患虏入寇乃使民内徙空其地号禁地

自后虏人岁盗耕不已请益募民赋田入租岁可得

榖数百万斛给边仍计顷出丁为兵不者他日尽为

虏所有矣朝廷从之会保州兵叛出修为龙图阁直

学士河北都转运使仁宗靣谕曰勿为久居计有

事第言之修对以谏官乃得风闻今在外使事有指

越职罪也仁宗曰事苟冝闻岂可以中外为辞耶

尝上䟽言今杜衍韩琦范仲淹冨弼相继罢去天下

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

人败事其说不远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

摇大臣必湏诬以专权者盖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

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以一

一求瑕唯是指以为朋则可一时尽逐至如自古大

臣巳𬒳主知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揺惟有专权

是上之所恶方可倾之夫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

不用敌国之福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

于内四夷相贺于外此臣所以为陛下惜之也于是

为党论者愈益忌之初修妹适张龟正龟正卒无子

而有女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以无所归其母携养

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

 奴奸事下开封狱狱吏因附致其言以及修诏以戸

 部判官苏安世内侍王昭明杂治之卒无状乃坐用

 张氏奁中物置田立欧阳氏劵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久之迁起居舎人知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徙颍州复龙图阁直学士

 知应天府以母忧去既免䘮入见仁宗恻然怪修发

 白问在外㡬年今年㡬何恩意甚至命判一有吏部二字

 内铨小人恐修复用乃伪为修奏乞汰内侍挟威令

 为奸利者一有于是二字宦者人人忿怨杨永徳者阴以言

 中修出知同州外议不平仁宗复悟留刊修唐书为

 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勾当三班院改侍读学士知

蔡州未行复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寺时文士以磔裂

怪僻相尚文体大坏及是修知贡举深革其弊前在

高第者尽黜之务求平淡典要士人初怨怒骂讥已

而文格卒变拜右谏议大夫判尚书礼部又判秘阁

秘书省加兼侍读辞不受同修玉牒兼龙图阁学士

权知开封府以给事中罢同提举诸司库务改群牧

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尝因水灾凡

再上䟽请立皇子言甚激切未几参知政事与韩

琦等恊定大议立英宗巳而英宗力辞宗正之命

修进曰宗室不领职事今忽有此除天下皆知陛

下将以为嗣也则不若遂正其名且宗正诰敕付阁

门故得不受若立为皇子则止降一诏书大事定矣

不可辞也仁宗以为然遂下诏及英宗以疾未亲政

事慈圣光献太后垂帘修与二三大臣主国论每帘

前奏事或执政聚议事有未可修未尝不抗是非力

争台谏官至政事堂论事事虽非已出同列未及启

口而修巳直前折其短以至士大夫建明利害及

所祈请前此执政多媕阿不明白是非至修必一

二数之曰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用是怨诽者益

多英宗尝靣称修曰性直不避众怨修亦尝称诵

故相王曽之言曰恩欲归已怨使谁当及上即位御

史蒋之奇言修帷箔事事连其长子妇吴氏修杜门

请付有司案治先是修妻之从弟薛宗孺坐举官𬒳

劾内冀会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

原以故宗孺坐免官而怨修切齿因构为无根之言

苟欲以污辱修会刘瑾亦素仇家乃腾其谤以语中

丞彭思永思永间以语之奇之奇始以私议濮王事

与修合而修特荐为御史时方患众论指目为奸邪

及得此因亟持以自解于是诏诘语所从来之奇言

得之思永思永以与瑾同郷里且相习熟故力抵以

为风闻天子为三字一作上以其辞穷降思永知黄州之奇

监道州酒遣中使手诏慰安修修遂称疾力乞解机

务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时修年六十乃

连六表乞致仕不从迁兵部尚书知青州以擅止散

青苗钱诏特放罪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判太原

府三辞不受徙知蔡州以老病乞骸骨章数上乃为

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太

师太常初谥曰文常秩曰修有定策之功请加以忠

乃谥曰文忠初英宗即位按祖宗故事追赠宗室尊

属至濮安懿王中书以本朝未有故事请付有司详

议英宗谦恭重其事诏湏大祥后议之后乃诏礼官

与待制以上详议而有司以为王当称伯改封大

国朝廷以典礼未正再下尚书省集议而一作

太后手书以议事诘责执政于是手诏权罢议令

有司博求典故以闻御史吕诲等弹奏修首开邪

议琦公亮槩附会不正请如有司所议修论本生

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进封大国则

又礼无加爵之道巳而皇太后出手书曰濮安懿

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㳺县

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仍尊濮安懿王为皇三夫

人并称后是日手诏欲遵太后手书称亲而不敢

当追崇之典诲及范纯仁𫝊尧俞赵瞻赵鼎论列不

巳英宗问执政当如何修对曰御史以为理难并

立若以臣等有罪即留御史若无罪则惟圣旨是听

英宗犹豫良久乃令出御史其后修著濮议引䘮

服记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报者齐衰期也谓之

降服亲不可降䧏者降其外物尔䘮服是也其必降

者示有所屈也以其承大宗之重尊祖而为之屈尔

屈于此以伸于彼也生莫重于父母而为之屈者以

见承大宗者亦重也此以义制者也父子之道天性

也临之以大义有可以降其外物而本之于一作

仁则不可绝其天性绝人道而灭天理此不仁者之

或不为也故圣人制服为降三年为期而不没其父

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此以仁存心者

也又曰今议者欲以为人后之故使一旦反视父母

若未尝生我者其绝之已甚矣使其真绝之欤是非

人情也迫于义而伪绝之欤是仁义者教人为伪者

也所议大略如此国朝接唐五代未流文章专以声

病对偶为工剽剥故事雕刻破碎甚者若俳优之辞

如杨亿刘筠辈其学博矣然其文亦不能自拔于流

俗反吹波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澜助其气势一时慕效谓其文为崑体

时韩愈文人尚未知读也修始年十五六于邻家壁

角破簏中得本学之后独一作能摆弃时俗故步

与司马迁贾𧨏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雄刘向班固韩愈柳宗元争驰

逐侵㝷乎其相及矣是时尹洙与修一无二字亦皆一无此字

以古文倡率学者然洙材下人莫之与至修文一出

天下一有之字士皆向慕为之唯恐不及一时文字大变

从古庶㡬乎西汉之盛者由修发之然至论易则以

系辞非孔子之言论周礼则疑非周公所作是以君

子之爱其文者犹叹息于斯焉修性刚直处善恶黒

白分明于当路有权势者虽知其设机阱见待必直

前触发之不顾其放逐流离至数年者屡矣而复振

起志气故自若也修虽以文雄一时然无忌前好胜

之气喜推毂贤士而身下之一时闻人多出其门嘉

祐间朝廷进人之路狭修建言以馆阁多蓄人材后

诏韩琦曽公亮各举六人欧阳修赵㮣各五人一时

得士为多修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颇是正

讹谬所著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居士集五

十卷内外制奏议四六集又四十馀卷子发奕棐辩

附录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