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雪斋集/卷二十四

目录 珂雪斋集
◀上一卷 卷二十四 下一卷▶

卷二十四 编辑

寄周宪副海门 编辑

前承念及家仲,遗之盛奠,已有字报谢,不知彻台览否?近来法门荒凉,道侣凋落,真无开口处。向时即欲入鄂,效顺风之请,而台飖行矣。今之学者,儒禅并进,若较盛于往时。然其实阳明先生良知二字,未见有人透过者。盖徒见宗门中麻三斤、青州布衫七斤,便作奇特想;而良知二字,平田里荆棘,多视以为寻常,不复究竟,所以未见真种子。即终日修持,皆归生灭耳。不审台飖以为何如?生于此道,粗有所入,而境强习重处,道力甚微;且无友朋熏习,终归堕落。言之可为泣下。有便,寄数语以相砥砺,万万!

寄钱太史受之 编辑

京华一别之后,得一奉手教,不啻晤言。复见尊稿序中,谆谆齿及于弟,知兄之不忘弟也。弟之薄命奇穷,所不忍言,身世沦落已矣;乃不意相爱相知之慈兄,一旦舍我而去,顾影凄凉,何以度日。忧能伤人,血病大作,遂逃之青溪、紫盖之间,诛茆而老焉。听泉看山,不觉沉屙顿起。而老亲之病继作,不得已复返初服。夫天下之可以自由者,莫如栖隐山林。退藏一路,正尔不能得,可奈何!迩来局步乡闾,上慰病亲,下抚孤稚,岂复有生人之趣。幸而稍知空幻之理,时取法水灌溉心胸,觉无明习气,渐以微薄。区区功名,无论不可必得;即得之,有纤毫益于生老病死者乎?

受之于世间法,粗已了毕。上之究竟性命之理,以心学抒为作用;其次读古人之书,拨肤见骨,发为诗文,另出机轴,垂清光于百代。至于名山胜水,优游徜徉其间,无非乐境,快矣,快矣!若夫繁华游冶,丈夫心力强盛,不得意时稍以文其寂寞。正如游云变霞,岂有留碍。知受之觑破久矣,弟于此亦大有豁也。目前光景若此,即欲走数千里外,与吾受之一聚首剧谈也,岂可得哉?因禅友怡山东归之便,附字奉候,固是了元、天如一等人,一晤之,且可悉弟近况也。

寄黄春坊平倩 编辑

伯修去后,已自凄楚不忍言,所倚以为命者,一中郎耳。今又舍我而去,伤心次骨,一病几至不起。弟不难相从于地下,奈老亲在堂,不得已削涕强笑,冀少慰之。今惟仁兄可依,而道途迢递,亦未能来也。但荣发在迩,取道荆、郢时,可得一良晤,即馀生之大幸。

学道多年,已见真消息,但知见之力甚微;而居家无好友朋,尘染熏习,时伤苗犯稼,奈何?仁兄此一出,非独社稷之福,实弟等聚首出世之良因也。入楚塞时,望先驰一字,以便趋侍。人行忙,草率不尽欲吐。

与雷何思 编辑

居玉泉两月,候兄不至,遂遍游鸣凤、鹿苑诸山泉。鹿苑之奇,拔地石峰,峰色如砂翠,而水溁七渡,流声震天地。不独楚中所无,即天下亦未见如此奇胜也。

寺久凋敝,弟颇怀修葺之想。闻仁兄亦有此愿,不知果否?法和居士,自是郡中第一个神圣,恐亦当表章也。长石有字来,道及仁兄四月内有东下意,果尔,弟当扫三径以待。中庵从北来,弟留之过夏,而渠欲一至西陵奉晤。弟所修玉泉柴紫庵,正少主人,得此君净修其中,远希白社故事,亦甚快。望仁兄为赞成之,何如?

寄云浦 编辑

仁兄归来,弟即拟走小龙湖领教,但绣斧新归,自有一番应酬,俟小定即当棹一舟来。此中积怀万斛,恨不得即倾倒也。至于暑溽,实所不长,得聆知己之谈,说甚龙皮扇乎!

弟十年中哭两兄,泪尽矣,两眼昏花,须鬓皓然,已无复进取之想。家门多夭折,简田弟近复不禄,可怜,可叹!弟近日东西游览,亦非耽情山水,借此永断淫欲,庶几少延天年耳。适从村中归,特遣小价致数种山青水绿人事,万惟叱存。作得诗二章,求教。总之,聚首有期,非一纸所能尽也。

答曾太史 编辑

弟住玉泉两月,山水怡情,不觉旧病顿愈。不意老亲体中违和,星夜遄归,幸而渐安,一月间必可全愈,弟又可作玉泉主人矣。何思所云楼阁者,弟无力建造,惟于玉泉右侧建一亭半山,望西南诸峰如堆蓝;其下建一堂,以祠关圣贤及两兄于中。于此月之初五日建竖,有无迹老人监视,玉泉长老督功,弟安享其成,不劳心力也。

青溪、鸣凤、鹿苑诸山,俱秀媚之极。至于鹿苑,峰色水声,实是东南所无,陆法和居士赏鉴,大是神眼。弟住止玉泉,去高安诸山水,不过一日程。中郎去后,世念已灰,愿作一老居士,游行佳山水间足矣。不审仁兄体中近日若何?前所寄字,弟入山不得览,归觅之侄辈,已为乌有。以此欲问仁兄动定甚急,使来甚慰。倘有游山之兴,同往玉泉住数年,应酬既绝,百念不生,何愁体不复原。弟所作庵,即兄之庵,不必分彼此也。去与不去,幸寄一字,或秋以为期亦佳。

弟往日学禅,都是口头三昧,近日怖生死甚,专精参求。不即往玉泉,则止二圣禅林。酒色已戒多时,仁兄见念,感切感切。不见可欲,使心不动,毕竟深山之中为得计耳。诗文二纸呈览。

寄宝方 编辑

近日看《师地论》,闻所未闻,方征慈氏之苦心,一字一滴血。诸论中,警策绵密未有过之者。若非在山中,安得遇此秘密法藏,令不肖道念日切,世情日隳矣。

山中虽乏伴侣,亦颇不觉岑寂。知方偕怡山诸戒衲修《法华》忏,又令我技痒甚。七八月内山中庵成,便可修举也。生于二月末或一归,方收拾来山作长住计。无迹老人情同骨肉,雁行之悲,为之少释。已于响水潭上作庵,为卜邻计,是又一快也。会中诸位衲子,统希申意。

编辑

堆蓝亭已落成,在原基之上,十馀步见西峰层叠,乃荆浩、关仝得意笔也。塔湾田山僧穷极,欲质当他宅。生为山门,只得勉强成之。家舅处幸一往道意,此时要三十金最紧,是必为催来也。不知怡山师有来意否?前承银杏之赐,谢谢。

寄八舅 编辑

山中已作久住计,堆蓝亭已完,正在修理厅堂。大约山水中静坐,极清闲快乐。目下有泉田一区,四面山色包络。山之下为泉,泉之内有田,去甥所作庵不过百步,若得此即不减辋川也。老舅无事来一游,必赏心之甚。散木来县不?晦之作何状?

寄四五弟 编辑

山中已有一亭,次第作屋,晨起阅藏经数卷,倦即坐亭上,看西山一带,堆蓝设色,天然一幅米家墨气。午后闲走乳窟听泉,精神日以爽健,百病不生。吾弟若有来游意,极好。三月初间,花鸟更新奇,来住数日,烟云供养,受用不尽也。

寄孔令君 编辑

久不奉慈诲,渴仰殊深。生自家仲逝后,遂抱痼病,咫尺未得瞻礼戟下,想台慈不至督过也。残腊体中稍泰,偶黄太史有信东下,遂至玉泉迟之,不意来期尚窅。自到此处,仰见堆蓝之山,俯听溅珠之水,不觉骨体俱轻,神情爽豁。遂买一峰,构精庐其下。将穷三藏之秘典,发五宗之玄微。捐粱肉而餐伊蒲,舍绨锦而服芰荷。石丈竹君,梅妻鹤子,将于斯焉老矣。所幸家严健饭,两弟奉养,生虽不敢远游,亦庶几可以近游。至若慈台,春风夏雨,一邑含膏,生虽在山中,受赐实多。百凡更祈大为培植,使山中人免于内顾,即慈台非常之大造也。河渚暂归,柴车可驾,更得望见清光,临楮惓惓。

寄怡山 编辑

匆匆入山,未得奉别,不审道体日来若何,想已平复矣。玉泉、清溪之胜,即吴越未见其比,幸一命驾来此,同住数月,此中有藏可阅。已市木作一小庵于别峰下,计日可成矣。亡兄既去,世念已灰,此即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师如不弃,便可卓锡。

寄八舅 编辑

自别老舅入山,无日不快。仰看堆蓝之山色,俯听跳珠之水声,神骨俱清,百病消除。寺内有旧庵基,正据山水之胜,已倾囊鬻得,旦晚市木修造,有次第矣。此去十五六里,即为青溪,峰峦洞壑,殆非人境。到此饭伊蒲,绝嗜欲,觉得容易遣日,自信于山水有缘。联榻不寐,遂有此一番佳境界。非愚甥不能造此思路,非老舅不能赏鉴也。已矣,已矣,胸次舒泰,耳目清净,岂非福耶!二三月内,此中山色泉声,更当十倍。老舅如有山行之兴,当扫乳窟以待。

寄六侄 编辑

存亡徂迁,倏忽易岁,惟夜夜入梦,有若平生耳。海内第一知己既去,复何心世缘。玉泉清溪,山水幽绝,将有终焉之志,归期都未可定。想已入社矣,酌宽严之中以处家,酌丰俭之中以理财,寡欲养身,修名避讥,是所望也。

寄祈年 编辑

自到山中,阅藏习静,看山听泉,不图为乐一至于斯!已倾囊市得一峰,将于其下建庵而老焉。誓毕此生,苦心参究,了佛祖一大事因缘,决不奔波红尘,终日为人忙也。

汝年正少,自当向学,支持门户,使我得心安,为世外闲人,即汝至孝。吾往时所以不长往者,以汝二伯在,友于至笃,不能相舍耳。今何时也?匠人辍成风之巧,伯子息流波之音。立雪无影,惆怅何言。惟觉青山解语,绿水知心。伊蒲可以续命,贝叶可以忘年。暮春三月,河渚暂归,柴车可驾,当一归来。旋即入山,不停晦朔。

何者?吾赋性坦直,不便忍嘿,与世人久处,必招愆尤。不若寂居山中,友麋鹿而侣梅鹤,此其宜居山者一也。又复操心不定,朱紫随染,近繁华即易入繁华,迩清净即易归清净。今繁华之习渐消,清净之乐方新,而青山在目,缘与心会,此其宜居山者二也。兄弟俱阐无生大法,而为世缘迫逼,不得究竟。今居山中,一意理会一大事因缘,必令微细流注,荡然不存,此其宜居山者三也。骨肉受命悭薄,惟尽捐嗜欲,可望延年。业缘在前,未能尽却,必居山中,乃能扫除,此其宜居山者四也。生平爱读书,但读书之趣,须成一片。俗客熟友,数来嬲扰,则入之不深,得趣不固。深山闭门,可遂此乐,此其宜居山者五也。

盖我之住山,乃从千思万想中得来,誓捐躯命以守此志。且凤皇不与凡鸟同群,麒麟不代凡驷伏枥。大丈夫既不能为名世硕人,洗荡乾坤,即当居高山之顶,目视云汉,手扪星辰。必不随群逐队,自取羞辱也。因汝可与言,故略及之。

寄五弟 编辑

山中百凡清快,紫盖之奇峰,青溪之碧水,玉泉为山水之大凑。愚兄行止其间,即是养生。何者?屏绝欲染膻芗,不求养生而养生在其中,幸以此意悉之老亲。老亲真寿者相,无可虑。所虑者,吾辈之寿耳。进山一步,即是活路;出山一步,即是死路。吾志已决,阮孝绪、何子晰,吾之师也。

寄李谪星 编辑

残岁偶得黄太史一札,云至西陵,即走玉泉候之,以故未得于老伯前效执拂之役,此中抱歉之甚。想奔走道途,仁兄或见亮也。自中郎去后,怀抱郁郁,见紫盖、堆蓝之山色,不觉心意爽豁。向时胸中积块,俄尔冰释,乃知山水是疗病之妙药。即于是中结庵买田,将有终焉老志。元定兄有字至,亦于灯节后见过,政恐吾兄方拥皋比,不得来共听乳窟泉声耳。小价归,匆匆付一字。有便寄数语山中人,以破岑寂也。

寄王章甫 编辑

一闻兄将至,不胜喜慰。数日内风雨大作,长江之险不敢即渡,雨止即来。倘天色连绵,兄多留两日。仲宣楼、章华台、龙山落帽处,必当陪游。且公安二圣寺,有李龙眠罗汉、赵子昂《法华》,皆不可不一观者。先此奉恳。但微示霁色,弟即飞来,且将以小舟送仁兄于岳阳楼前作别耳。至恳,至恳!

答夏道甫 编辑

得兄札,正游鹿苑,雨色甚奇。甫霁即欲还堆蓝,而远安公专期于十二日,其情甚切,不得不赴。准于十三日鸡鸣即归,兄幸暂止玉泉,来此亦不易。乳窟流泉可听,勿便作兴尽之返也。至祷!

答黄驾部取吾 编辑

宋孝廉至,得手教甚慰。弟遭骨肉之变,两兄相继去世。至中郎相依为命,一日不晤,便无以为怀。今生死永隔,奈何!自长别后,弟遂抱重病几死,今方有起色。已于玉泉,买山作终隐计,伊蒲送日。兄自学仙,弟自学佛。但能轻视世缘,精进不懈,各有所成,不愁堕落也。

中郎未有大病,偶以下血脱气,遂至不支。然心无怖乱,有若坐化。渠自是天堂佛土中人,至于学问之绵密,应世之圆妙,弟与兄皆未必能测度之,但当合掌归依而已。知己如兄,不作粉辞也。急欲图一晤,弟不难千里行,而老父抱病,难于远离。晤期未知何日,言之惘惘。

寄尹夷庚 编辑

大别山头一别,升沉生死,有如幻霞,置之不足道也。弟居家郁郁无欢,笔砚久废。第思二毛种种矣,学道之外,佐以看山读书,岂能长奔波世路耶!所恨藐焉孤俦,口如铜乌,安得沉酣风雅如吾兄者,常时聚首以慰饥渴也。寂子相与已久,近日至山斋少聚,便道过贵村,敢以一字奉询。知兄于般若缘深,自盼睐之矣。

寄潘景升 编辑

周子国至,得书。弟屏居村野,未到沙头,尚未会子国也。弟已如失群孤雁,到处饮啄,以消渴愁。奈老人体复多病,常时周旋一室,即当阳玉泉已卓一庵,栖隐尚不能往,则其他可知矣。东下之役,空付梦想。吾两人合并,竟不知在何时,此生乎,他生乎,都未可卜。念此不觉泪涔涔也。近作中极多可艳异事,奈一时抄写不及,当以付周子国来。

寄曾声子 编辑

初闻尊大人之变,不忍遽信。及自澧州回,得宝公字,备知化去事,痛苦割肠,其悲与悲先兄等也。先兄去后,生兄尊大人,而尊大人亦弟畜我。老来相依,恃有此耳,乃竟若此耶!且交游中,求如尊大人之知我爱我者,有几人耶?伤哉,伤哉!

两年之间,楚中失三词人,使生若孤鸿断雁,天乎,天乎,罹祸乃尔酷也!已矣!生已治入山之装,不复作人间世事也。闻辞世时颇安闲,其景象作楚否,可得闻否?兄丈幸一一示我。老父新丧,不能出吊,先遣一介申唁。八月中从玉泉归来,当走一哭,致少生刍也。草率不尽,统惟节哀自爱不一。

寄祈年 编辑

山中度日颇快,黄太史已下世矣,愈增我之道念也。从六月初一日即食素起,以山中无他物,正好食素也。我定居于此,如古陶弘景之茅山故事。七月终当一归,即入山矣。汝努力作世间事,使我得安心办道,即大孝也。馀不一。

寄寒灰禅师 编辑

中郎一旦至此,令人痛不欲生。师情均骨肉,虽修短之理,久已照破,而亦不能已于慈明之哭也。生屡番清彻,自谓已至,而习重境强,处无生之力甚微。古人云相续也太难,又苦口劝人尽却。今时乃知入理之后,便要讨见成受用。十二时中,微细流注,全不照管,临终不得力,都由此耳。宗风既堕,大厦非一木可支。后生辈无大福德,才有所见,便作乞儿相,以一饱为足,不堪种草,不若潜行密用为妙。苏潜夫已修一庵沙市,欲约师来作莲社主人,亦一快也。怡山来,草率奉报,不尽欲吐。

寄林伯雨 编辑

弟赋命奇穷,老亲倏尔见捐,无心世缘,将栖隐山水,永作苦行头陀矣。山中清寂,真堪度日,兄又烟霞气多,清秋能过我圆椒乎?黄慎轩居士亦下世矣,法门凄凉,真可叹也。

花山为吴中胜地,有大云上人者,以造殿至楚,携有钱受之太史书,欲弟稍为经管,已略有次第。兄丈多事之日,岂可复以缘事相托,但得转为流通足矣。馀不尽。

寄八舅 编辑

入山未得诣别,甚念念。山中清寂,其与懒拙之人相宜。小庵已毕功,清秋当迎道驾,少玩数日也。黄慎轩遂已弃世间,使甥道念转深。哲人既萎,流波空引,奈何,奈何!大云事体,稍有次第,望老舅大力提挈一二。当此多事之时,岂可辄云捐财,但委曲推广,稍加盼睐,则为德大矣。

寄夏道甫 编辑

山中清寂,昼著夹衣,夜盖绵被。木树较前益深,泉更响。小庵收拾已完,明窗净几,扫地焚香读书,差有李秃翁当日风味。如此光景,岂可不使道甫见之?清秋策马一来,同往鹿苑为妙也。但恐有人阻游履耳,然亦是慧心人,决可与言山水之妙者。一笑,一笑!大云缘事,承周旋,望为留神也。山中极宜大爆竹,每放一爆,则响半日始息。千万觅百十个,附大云或小价寄来,至祷,至祷!

答葛宁宇 编辑

久不奉教,渴仰殊深。赋命奇穷,父兄相继不禄,世念已灰。舍喧入寂,得于堆蓝之中,作一太平之民,亲近兄丈,为垂老素心之友,是所愿也。衰绖在身,未得躬晤。乃承盛贶远颁,感愧兼之。至于茶庵之说,偶与次飞言之,即果有此意,亦必备原直奉上,乃蒙慨附原约,兄丈之谊高矣。其如独为君子何?今不敢孤负盛美,暂留此纸,俟次飞入山,即有以复也。草率奉谢,不尽欲言。

答钱受之 编辑

大云来,得手教,备悉近况。前有同参衲子怡山入吴,有数字寄询,不知已入目否?弟日来以亲病未平,株守故里,稍稍葺理筼筜谷,种花读书,以自遣日。自先兄亡后,生死之念转切,困心衡虑中,于此道稍有所契。举业亦不多作,自笑发已种种矣,岂能常作此耗心血事。去六十岁止得十七年,忙忙打叠那边事,尚恐不迭,何心逐逐世缘也。前年买得一侍儿,去岁复遣之江陵。

沙头市得一园,粗有花木,亲病稍安,即渡江往住。相依惟二三净侣,久不饮酒,间饮地黄酒数杯,颇觉神明清爽。自念生平无一事不被酒误,学道无成,读书不多,名行不立,皆此物为之祟也。甚者乘兴大饮后,兼之纵欲,因而发病,几不保躯命。又念人生居家,闲而无事,乃复为酒席所苦。非赴人召,即己招客,为杯勺盘餐忙了一生,故痛以招客赴席为戒。落得此身闲静,便有无穷好处。读书看山,尚是馀事,真大快也。山水可以代粉黛,兄疑世间人因伛为恭耳。弟自谓从古来不得意于世缘,因而自甘清净,以至于成仙得道者,不可胜数。即如陶弘景,初求县令不遂,然后弃妻子,隐于茅山之积金涧,故自云:“吾永平中求禄辄不遂,使遂,吾安得享此?”古多以恶疾而致冲举者,其初俱非忘情世乐者也。特世乐之路已穷,不得不寻寂寞之乐。盖久之觉寂寞之乐,远出于世乐之上,然后悔向者驰求之非计。此亦机缘凑合使然,乃学道者之幸也。

夫处繁华之中,而不忘清净之乐;居寂寞之中,而永断繁华之想者,此自是一种上根上器,不易得也。若夫世乐可得,即享世间之乐;世乐必不可得,因寻世外之乐。古之高人达士,多出于是。陈抟、邵尧夫,皆非忘情富贵功名者也;知其不可得,而走清净闲适一路耳。惟世间一种俗人,处世乐而更作无涯之求。世乐不可得,而厌寂寞如牢狱,望世乐若天堂,终身戚戚而无已时,则真可悯也。昌黎作《盘谷序》,列三项人,最为先获我心。盖繁华有繁华之乐,寂寞有寂寞之乐。惟两处不成,驰求不息者为下策耳。昔人谓白乐天于功名富贵,得之则欣欣,失之则戚戚,备见于诗篇之内。弟则谓白公原非忘情于功名富贵者,得之欣欣,失之戚戚,正是白真率处。而其实有一种解脱之趣,去人甚远。如其初居江州,未尝不苦,然却往来庐山,作草堂,蹑飞云履,炼大丹,看山听泉,读佛书。苦之中,乐又生矣。苏公亦然。苏公初居黄州,亦未尝不苦,然却优游临皋、雪堂之间,泛舟赤壁,弹江水看山。苦之中,乐又生矣。谓两人不求世乐,吾不信也;谓两人世乐不遂,而竟为寂寞所苦,吾亦知彼必不为也。虽然,即得世乐而享之,亦岂如世人之享世乐者耶?于霹雳火中,常现冷云相,故可贵也。

兄书中道及嘲胡仲修语,将谓世间人游山水者,乃不得粉黛而逃之耳,非真本色道人也。此真觑破世人伎俩也。弟则谓不得繁华粉黛,而能逃于山水以自适者,亦是世间有力健儿。因伛为恭,遂成真恭者,多有之。以此发挥数语,博三千里外一笑,不自觉其语话之长也。

弟近来无可共语人矣,海内如吾受之又不得频频聚首。今受之已离寂寞,得世乐矣,往日所云死得过者,亲见之矣。曾记写大字帖送卷价否?腕中有鬼,非偶然也,三笔之梦,已先定矣。定命如此,驰求何为?弟所以处贫贱而不戚戚者,为此也。细观受之具有世外灵骨,决非汨没于富贵功名之人。然逆境易持,顺境难持。顺境之中所求易遂,往往征逐世乐,断送了一生。即如江陵相公,少时便有气魄,曾读《华严经》,悟得诸佛菩萨以身为世间床座,经河沙劫,救度一切有情,便有实心为国为民之志,刀刀见血,不作世间吐哺下士虚套子,可谓有大人相矣。却是脚跟下带得一种无明习气,及富贵声色情欲甚重,所以事业不光大。缘生平不学大道,不得无生知见之力,重浊而不清脱,故纵习气情欲,而不能超拔出也。乃知世之真正英雄,若不于本分事上七穿八穴之后,于梦幻泡影中,以曼殊智作遍吉事业,不过祇是健狗豪猪,有何足贵!愿吾兄打并精神,觑破向上一路,王文成是兄师也。

花山缘疏,花攒锦簇,读之齿牙三日犹香。如此美才,发泄天地精灵太甚,更须十分退藏为元吉也。弟家事粗遣,妻妾辈皆持戒作佛事。小儿为伯修嗣名祈年者,甚知向学。中郎长子名彭年者,大有才气,酷似其父。先兄不死矣。弟已拼作一老孝廉,骑欸段,作马少游,伫看兄三台八座,访我道山也。老兄既作贵人,应酬不简,清贫作何支给?借债太多,后亦为累,甚为兄虑之。

大云缘事,需之岁月,可望其成。今年不知何月起复,到长安。此一番聚首,于举业文字外,当更有商量处也。游玉泉诸诗寄览。有便即附一字。草率不恭,幸恕。

寄刘元定 编辑

久不奉教,怀想殊深。昔时长安聚首诸公,多半鬼录,惟弟与兄存耳。幻泡风灯,真是可叹。弟入夏来玉泉,与无迹老人朝夕。堆蓝社修葺已完,移居其中。响水潭亦建一圆蕉,仰看山色,俯听水声,如此受用数十年,便胜二十四考中书千倍万倍也。闻东山景物甚佳,老来诸嗜灰冷,惟山水之趣,久而愈深。然我两人,不可不一合并。迹公相念甚切,秋来能一至山中乎?二圣寺欲塑大士壁,闻贵州有塑工甚佳,名魏跛子,今不知尚在否?烦上价一寻访之,至望。

答钱受之 编辑

华山僧寄手书来,备悉近况。弟今岁杪春,遭家严之变,父兄相继而亡,痛不欲生,逃之玉泉山中,稍有起色。复以家务遄归,故人书断绝已久,惟受之不忘我,且作长语相反复,此谊岂可易得!已造得一小舟,当以明正涉江,直走吴越,恐仁兄春间入都,不及一把臂也。弟此时欲尽收东南之胜,期不问年,既无繁华,且安寂寞耳。一切大云能口之。大云古貌慧心,甚觉妩媚,因其便,附字奉候,不尽欲吐。

寄曹大参尊生 编辑

自章台寺别后,不旬日间,遂有家大人之变,不肖五内崩折。功名之失得不足论,身世之凄凉大可悼也。乃六月中,又闻黄平倩先生之讣。不肖与两先兄及陶、黄二先生,为兄弟中之朋友,为朋友中之兄弟,今皆先我而去,如何为怀!

不肖与先生,二十年前,长安灯市一交臂而失之。作者之晤,别后依依,不能相舍,岂非声气应求,有出寻常交情之外者耶!已拼一麻一米,作世外人,闻亦有卜筑匡庐之兴,果尔,他年相依而老,亦一快也。明年亦欲东游,将尽收东南之胜,晤期尚未卜何日。少年勉作词赋,至于作诗,颇厌世人套语,极力变化,然其病多伤率易,全无含蓄。盖天下事,未有不贵蕴藉者,词意一时俱尽,虽工不贵也。近日始细读盛唐人诗,稍悟古人盐味胶青之妙。然求一二语合者,终无有也。此亦气运才力所限。今以近作数十首求教,幸细为批斥如何?久不作应酬诗,惟山水之间,可以发人清远之韵者,稍稍点缀数语。此后亦欲定交木上座,掷却管城公矣。先生诗清灵俊逸,实中心佩服。然此外亦别有事在,不欲先生役精神为之也。部下士有可与论学者否?

寄长孺 编辑

弟之奇穷,世所未有。中郎既去,家严继之。两年来如醉如梦,强以山水之乐,苦自排愁破涕。生平桑梓亲厚交游,仅得一曾一雷,此外皆异方之乐也,而二公复先我而去。黄平倩仁兄亦以今年夏初不禄,弟闻之,其惨戚不啻伯修、中郎。想兄闻之,更自凄恻耳。半年以来,竟不得兄一消息,久不升迁,不知何故。岂都中荣转,此外不知耶?日来兴致若何,囊中得无羞涩否?弟今年不得会试,下年便是一老翁矣。进取路穷,却得些闲静光景。明春亦欲东游,不知如愿否也。

编辑

半年不得兄一字,甚念,甚念。自中郎去后,心神凄凉,百感横集。姑集山水禅悦,以自排遣。苦则苦矣,心知功名之途远,翻于此中得些闲淡光景。入郡时与夏道甫聚首,此外更无人往来也。兄官况毕竟如何,身上无债否?如无债,可陆沉度日。过数年,兄便是五十翁,弟亦近五旬矣。世局日熟,道念日生,又不知作何结煞也。

弟近制一舟,前后可安六桨,中列轩窗,可坐十人。将以明年正月,作东南之游。载米百石,书千卷,放浪江湖,且欲遍览名山胜水。失马得马,安知非计也!

寄陶不退 编辑

弟自家严捐弃之后,已修一庵玉泉山中,将终老焉。以故不得常居家中,故往来询问阙如。人情世态,堪为痛哭。仁兄会计偕,舍亲辈自当知其详也。

学道二十馀年,种种不见得力,熟处愈熟,生处愈生。明年当往东南求友,不独明眼悟道人,可为我辈宗师;即有志学道十分以生死为念者,便是弟辈之舟航也。郎君旅榇,已更修矣,黄肠完好如故,可无虑也。

寄梅长公 编辑

天下事不可知,先兄捐弃之后,家严继之。四五年后,弟便是一白发老翁,与栖隐有分,与进取似无缘矣。然以绝意世路之故,微得些淡泊闲静消息。彼造物者,能穷我矣,然不能使我不读书,使我不看山水,使我不学道也。得其一已足消遣,况兼有之乎?居山,了不知都门消息,不知近况若何?古梅来,附一字,草率不既。

答无迹 编辑

入秋屡欲来,而家事相绊,又有武昌之行。迩来婚葬事迫,直至残腊,始得息肩。然近来悟得世事即是佛事,一切处之得宜,可以庇荫人,即是行菩萨行。虽不能忍事,亦不敢厌也。家六侄事,分拆俱妥矣。

闻宋公在庵,恨不得插翅飞来一会,但此身脱不得。益见此公之大力量,胜我等怯弱汉万倍也。吊仪概不敢受,谨此璧上,谢谢。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