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粒大倍于内地,和白豆可作酱〈《淡水厅志》〉。
白豆,种自港冈出者最佳,下淡水次之〈《诸罗县志》〉。可为豆腐〈《淡水厅志》〉。
黑豆,粒不甚大,四、五月种,八、九月收,可为豉〈《凤山县志》〉。
绿豆,三、四月种,八、九月收,磨粉最佳〈同上〉。粒小于内地〈《噶玛兰厅志》〉。生凉能解毒〈《诸罗县志》〉。可浸芽〈《彰化县志》〉。番豆,粒似绿豆而差大,花银红色,土人最为粉糍馅〈《凤山县志》〉。埔荆豆,木本,实似番豆,用同〈同上〉。
菜豆,荚长,亦名长豆;蔓生下垂,有青、紫二种〈《台湾府志》〉。一名红公豆,一名裙带豆,青者菜豆、紫者红公豆〈《淡水厅志》〉。荚长尺馀,蔓下生,亦名长豆,即福州所谓豆角也〈《澎湖厅志》〉。
九月白豆〈一作米豆〉,可和米作饭〈《凤山县志》〉。皮白腰长,九月收,《泉州志》即呼为九月豆〈《噶玛兰厅志》〉。
九月珠,有黑、白二种;五、六月种,九月成〈《淡水厅志》〉。
青仁豆,皮黑肉青〈同上〉。
荷兰豆,色新绿而味香嫩;种出荷兰,土音讹为和兰豆〈《噶玛兰厅志》〉。
观音豆,俗呼赤小豆,一名御豆〈《噶玛兰厅志》〉。
扁豆,一名蛾豆,俗名肉豆,又曰乳豆;有紫、白二色〈《凤山县志》〉。白者入药能补脾〈《诸罗县志》〉。
虎爪豆,蔓生,一茎四五荚,状如虎爪,故名〈《凤山县志》〉。
刀豆,荚长而扁似刀,故名〈同上〉。
加雪豆〈《台湾府志》〉。
乌鬼豆,荚长色深紫,有半月痕,亦名半月豆〈《凤山县志》〉。
土豆,即落花生,出西国;蔓生,花微黄,花有心丝,谢入地,结实一房可二、三粒。用充果品,或以榨油〈《诸罗县志》〉。形如荚豆,一荚三、四子,惟宜沙土。《本草》:辛能润肺,香能舒脾。澎人植此尤多,用以榨油;其渣为圏,可粪田;藤可为薪,可饲牛羊,利尤溥焉〈北方名长生果,冬月收实《淡水厅志》〉。
──以上菽之属〈谨案:菽,《说文》作缩。解云:豆也《淮南说林训》高诱注云:菽,豆总名。是统言之为菽;析言之为豆。《夏小正》五月种黍、菽、糜;今台地黑豆种于四、五月,绿豆种于三、四月,米豆种于九月;时各不同。《吕氏春秋审时篇》谓: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则蓻菽者当审其时矣〉。
附考
编辑荷兰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其馀如黄黑豆、小米、芝状、绿豆、赤豆之属,悉同内地;而收获较早〈《台湾志略》〉。
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章峺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赤嵌笔谈》〉。
荷兰豆,种出荷兰,可充蔬品。熬食,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台海采风图》〉。
裙带豆,子黑,豆荚绿。红公豆,子红、荚紫;原只一种,荚长尺馀,可充蔬菜。福州名豆结〈同上〉。
御豆,一名观音豆,熬食蒸豚,味尤松甘〈同上〉。
番豆,花银红色,壳硬粒圆,土人取为粉糍等馅,较绿豆价为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