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辑要 (高铨)/卷下

 卷上 蚕桑辑要
卷下
 

蚕桑辑要卷下

          吴兴高 铨辑

          遵义王青莲刊

择叶 编辑

蚕以桑为食,湖人称桑不曰桑,而直曰叶。凡交易之所曰叶市,买卖牙行曰叶行,曰叶主人以及器具之微,无不以叶称者,俗之重叶若此,皆所以重蚕也。顾蚕之食叶,有宜有忌,苟不辨蚕性而杂饲之,鲜不为蚕病,务蚕之家当随时检点,不可存苟且之心,而贻害于蚕也。

湿叶 编辑

蚕忌湿,不可以湿叶饲。湿叶有数种,雨也,露也,雾也。《农桑辑要》注云:“承带雨露,既湿又寒,食则变褐色,生水泻,临老则浸破丝囊,不可抽缲。”其害若此,故蚕月天阴须多采干者备用,设遇连朝霪雨,叶不能干,檐前当风处宜多经绳索,翦取长条顺悬索上,乘风鼓扇,湿即易除,倒悬不易干。《礼》所谓“风戾以食之”也。露之浓者,不减于雨。雾有毒,害甚于雨。二者非阳不晞,并须俟日照后采之。《补农书》云:育蚕之家,宜预作木架,广一丈四五尺,深亦如之,其高过于桑,上织竹作盖,蚕初收即张之茂桑之上,或一日而移,或两三日而移,量饲蚕之多寡而斟酌焉。朝暮可避露,睛可避日,阴可避雨,叶时时干鲜,不生蚕病。大眠后可辍事,易集而功用多,一架可备数年之用,此亦一法也。又有气水湿叶,由于堆贮郁蒸而成。小蚕食叶不多,不必多采屯积,如备叶过多,宜用小𤭛或木桶,需内无油漆者。松贮之,空其中以透气上冒,湿布勿使著叶,时时翻动,既不易瘪,亦不致蒸。蚕既大,蚕房左右宜择空室为屯叶之所,地上铺芦䕠一层,取叶分行松布,毋高堆厚积,谓之综叶,盖错综其叶不使之蒸也,不蒸即无热气而成水矣。凡叶有气水,当风鼓之即干。

秽叶 编辑

秽叶有数种,鸟雀粪污,蛞蝓𦳊污,蚕食之即胀死。故叶上沾染诸粪者,亟宜检去。

泥叶 编辑

桑叶沾泥,蚕即碍口不食。凡低桑附地枝条之叶,及堕地为泥沾染者,须清水净洗。又,蚕月遇西北风,尘土飞扬,湖人谓之黄沙天,此沙著叶,细而凝滞面背皆盈,蚕食之即不长,须淘汰再三,晾干喂饲。

臭叶 编辑

桑叶发,蒸久则色黑而臭。《农桑辑要》云:叶浥臭者,即生诸疾,蚕决不可食。凡远处采叶,用船承载最易蒸热,至半途,须择清凉处,取叶㪗松,再复上船,谓之出烘。烘,从胡贡初。言叶烝如烘,出之使凉也,否则黑而臭矣。

热叶 编辑

日中采扎则叶热,叶堆蒸则亦热,蚕皆忌食。各宜摊扬凉地,以舒蕴隆之气。

瘪叶 编辑

蚕宜鲜叶,叶隔宿则脂枯,风吹蔫则液涸,蚕并不食,宜弃之。《农桑辑要》云:为风日所蔫干者,生腹结。

肥叶 编辑

桑壅粪则叶肥,蚕食之即成壮青。蚕身粗壮,色深青而不眠。故桑地新浇粪者不可采,过七日不忌。

眠起 编辑

虫豸之卵生者皆有一定之动息,其息也结嘴停食曰眠,其动也悦肤向食曰起,此滋长之枢也。蚕于卵生中为神虫,其眠与起虽出于性之自然,要当以人功调剂之,不可使之迟早不一。《蚕经》云:眠起不齐丝减半。盖蚕之眠起约一昼夜,须安静不扰方为得所,若迟早不一,则早者停食,迟者犹就食,饲而乱之,动而蹂之,眠失其所矣。比及迟者皆眠,此已动起而求食,以迟者方眠,靳其食而不与,比及俱起而饲之,则既困且饿,多病少丝,端在于此,此经之所以为戒也。凡眠起之齐与不齐,全在饲叶,叶匀则齐,不匀则否,饲蚕者当知丝灭半之病,而慎饲之也可。

头眠 编辑

蚕初生至头眠,用火者约三日,不用者约七八日。凡蚕将眠,宜𡳭除沙𣜹以清秽浊。火蚕之眠,疾而且齐,如见红懒丝,即可𡳭除。冷蚕之眠,略分先后,须审其眠者有十之二方𡳭,决不宜早,早则食叶者尚多,不能不多饲,饲多𣜹厚,必受郁蒸之病。又不可迟,迟则眠于沙𣜹之内,不胜检捉,此中调剂贵在恰好也。凡蚕之眠,皆先吐丝著𣜹以缠其足,谓之做𣜹。蚕若做𣜹,须停火停叶,不停火则伤蚕,不停叶则已做𣜹者复上聚集叶面而重做矣。移放帷帐之中,不使风袭,风吹之则嘴频缩而难吐,西北风尤忌。亦不得撞动蚕筐。撞之则嘴亦缩住。初但伸嘴向上,挺身不动,谓之打眠椿,再候之别吐珠矣。嘴上忽伸出一紫色圆点,如缀珠然,谓之吐珠。蚕至吐珠为眠成,宜抬筐细看,或尚有游行者,青蚕也,亟检弃之,谓之相青。蚕之不眠者,其色独青,故曰青虫,宜用鲜叶切粗条引去,或以叶𣜹引亦可。随取空筐匀掺斑糠,以眠头带𣜹松布其中,谓之派𣜹,𣜹中沙卤必尽敁去,用手宜轻不得触伤蚕嘴,复厚掺斑糠一层,安顿静暖处,谓之种眠,种从去声,言安顿如栽种也。此候眠法也。自眠而起,天寒约一周时,暖则不必周时。欲其速起,须用沙𣜹法:廊檐外架竹木作棚,上覆芦帘,旁护草蔫,太阳洞照,暖如火炙,移蚕筐置棚下,频翻动蚕𣜹,蚕乘暖气半日即起。先起者名抢火娘,悉属雄蚕,起齐后,若绊满杨花𣜹,须用箸分开,使起娘在下者皆得乘松而上,此候起法也。

二眠 编辑

蚕之第二眠疾于头眠,大率在四五日内,其除𣜹停叶诸法与头眠同。

辍火 编辑

蚕至辍火与小蚕异,小蚕之眠皆派𣜹辍火,须称蚕以定数之多寡,必除尽沙𣜹,净检眠头,方可用称较量。是以蚕即眠齐,即群集搜检,谓之捉眠头,其临眠𡳭换亦异小蚕,小蚕眠十之二即可𡳭,辍火须俟有十之三四方𡳭。盖蚕至辍火,蚕大筐多,𡳭后又欲除𣜹捉蚕,虽众手捷作,较之派𣜹实多费时刻。眠头在𣜹久最易蒸损,况辍火之起较速,谚云:辍火打个滚。言起之速也。往往有捉未齐而蚕已起者,惟俟其眠者稍多,则𡳭毕不过饲一两顿即眠,沙𣜹即薄,检捉亦易,可不患其蒸损矣。捉齐后,称准分两,取石灰末和斑糠掺于筐中,以眠头稀布之,更用斑糠接于面上,则燥而煖。

大眠 编辑

大眠与辍火同,亦称分两,每辍火蚕一两,长至大眠以重四两为正额,过四两为蚕长,不及四两为蚕损,恒以此卜收成之丰歉。辍火眠头每筐分布三觔,大眠五觔为疏密得中,筐内匀撒菜荚或寸切稻草,以石灰斑糠覆之。

派老底 编辑

蚕之眠贵齐,眠齐起亦齐,若饲叶不匀,则食足者眠早,不足者眠迟,一筐之中眠头与食叶之蚕紏纷杂沓,饲之则𣜹益厚而罨损眠头,不饲则缺食而愈不能眠矣。亟须𡳭开面上食叶者饲之,而以底中之眠头另贮,谓之派老底。面上之蚕虽非青蚕可比,然收成终不如老底之丰。

二蚕眠起 编辑

二蚕性与头蚕迥别,头蚕之眠与分蚤暮,二蚕晚刻不眠,凡日中见眠头,傍晚自能眠齐。或在申刻见,至晚不过眠成一半馀,则直须至次日午刻方眠,不可不分开另贮,若每眠如此,即不胜其分矣。谚故曰:二蚕十八派也,三蚕四蚕等性亦同。

验眠头起娘 编辑

眠头身体坚实,尚明照之,色深绿者为无病,疲㞋红黄则病矣。捉眠头时,叶𣜹干燥沙𦳊坚结者为无病,叶𣜹潮润沙𦳊污手则病矣。俗用清水一碗,取眠头十个,除净缠脚丝,投之皆沈者,为有十分收成,沉九为九分,以次递减,虽未必尽然,亦可备试验之一法。起娘初蜕,如马之昂首张尾,色如羊脂者为无病。头垂尾敛,身黄如陈仓米色,俗谓之著黄草布衫,放叶后即尾流青水矣。火蚕须用新白纸一幅置于筐中,眠头起齐,纸上无一点污秽水迹者良,若有迹,为伤火之征,弃之可也。

分𡳭 编辑

蚕之滋长最疾,饲一番即长一番。叶屑沙𦳊之属,饲一番亦多一番。蚕长则稠叠,沙𣜹厚则发蒸,以熏蒸之𣜹处稠叠之蚕,鲜有不致病者。分𡳭之法,所以疏繁除秽也。分无定期,视蚕之稀密为之,𡳭亦无定,或日中一𡳭,或蚤暮各一𡳭,祝天之寒暖为之。《务本新书》云:抬蚕要众手疾抬,布蚕要手轻。轻、疾二字最是分𡳭良法,若失之卤莽,或失之迟钝,蚕即遭损矣,育者慎之。

留分地 编辑

处蚕于筐,毋使太密,小蚕尤甚。盖小蚕力薄,不堪拥挤,若聚首叠尾而处,则强者争食,弱者必挤于𣜹内而受饥。故布蚕不得凑著筐边,四围当离二三寸以为疏。蚕地步饲一次即细看一次,就其密处用箸轻揭匀布四边,务使蚕处筐中游行自在,不苦局促,斯食叶匀,而无大小不齐之病。

开筐 编辑

凡蚕已满筐,另用空筐分贮,曰开筐。或带𣜹分开,或随𡳭派出,总不使筐内少有堆聚处。

剥𡳭 编辑

蚕之沙𣜹热而易蒸,不𡳭则伤蚕。凡筐内𣜹厚,须取斑糠薄掺蚕上,饲叶两三顿,侯叶既过,就斑糠间开之处,将蚕逐渐剥起,匀布空筐,渣滓既除,筐内清洁,即不为秽气所熏矣。剥须详慎,不得匆遽损蚕。

合𡳭 编辑

合𡳭者,两筐对合而𡳭也。蚕初生至二眠宜之。盖小蚕体弱,不任翻剥,既有斑糠间隔,即以新纸一副铺于蚕面,纸须大于筐。上盖空筐,两人对掇,按紧上下两筐,覆使转身,却揭起原筐,依斑糠间隔之处卷去沙𣜹,即掺斑糠一层,以筐盖之,两人复如前对掇仰转,须趁势旋运,不得撞破蚕𣜹,随撤去空筐并纸,相稀密以匀布之。亦有用桑皮纸厚糊铺于蚕上,外盖布袱,两人绷紧覆之者。火蚕亦合𡳭,却不用斑糠间隔,惟以线分开。线用二十条或三十条,随蚕多少增减。一头纽一总结,匀铺蚕中,𡳭时合转,就线之总结处提起,揭去沙𣜹,尤以速为要。

网𡳭 编辑

蚕过二眠,蚕身已大,各用大筐安放,合𡳭既难,转运手剥亦复迟慢,惟以网𡳭之,较省力,较敏捷。网须平铺蚕面,就网上饲叶,蚕皆穿网眼而上,饲至二三顿,网眼皆为叶筋所蔽,不复漏蚕,两人提网四角,移放空筐中。网角不得悬筐外,恐植上进出牵绊耳。下次𡳭另以网铺一筐,需用二网。

帘𡳭 编辑

夏蚕宜用帘𡳭,即古之箔也。古人盛蚕以萡,今惟以筐盛,取其抬𡳭便易。然蚕至大眠,蚕大筐多,日逐𡳭换,不胜抬运之劳。且春蚕时序清和,大眠后有下地一法,无庸抬𡳭。夏蚕正当炎热,若亦下地,𣜹中湿热之气较甚于春,受之断无不病,故夏蚕大眠后须以帘盛,即于帘上𡳭之。帘居室之中,架空平铺,两旁留数尺馀地,便人往反,先于左一半布蚕,𣜹厚𡳭至右一半,撒去沙𣜹,右厚复𡳭至左。芦帘广阔,不窘边幅,蚕皆舒展,可免蒸热之病。

捉离娘 编辑

凡蚕𡳭讫,𣜹中尚有存留者,俗谓之离娘,言其离散也。蚕强健则上行,疾病则沈𣜹。处𣜹下谓之沈𣜹。𣜹中之蚕自非上品,然𡳭时遗剩,或有强健者,正须子细抉择,不得概弃也。

检长娘 编辑

大蚕之中忽生细蚕,是为长娘,系蚕之胎生者随母同老,蚕有此为滋长之征,亦须检留。

下地 编辑

蚕以居筐为善,杭人育蚕,自初生至老无不用筐。然大眠以后蚕大筐多,列植分架,抬饲难,抬𡳭又难,自非人众非有不苦拮据者。湖俗小蚕用筐,大眠后即离筐而置之于地,谓之下地。有大眠放叶周时下者,有放叶三餐即下者,酌量蚕之多寡及屋之广狭,瓜分碁布,门户井灶几无馀地以容人,自此不抬不𡳭,惟朝暮勤饲,以俟其老,亦简便法也。

除虫豸 编辑

蚕质柔弱,不能自卫,最易为虫蚁所伤。凡欲下地,室中先须净埽尘埃,涂塞隙穴,板壁之下虫豸得以潜匿者,遍撒石灰末,以杜绝之。盖蚕损即丝损,故防护不得不周密也。

排凳 编辑

蚕下于地,四壁皆盈,人无从驻足,饲叶极难,周匝须用凳,以通往来。一室之中,分左右直排长凳二条,凳离开约八尺,凳上用厚板三块横铺以接之,则携叶饲蚕,上下左右皆宜矣。

铺草蓐 编辑

古人贮蚕以箔,皆铺秆草。《士农必用》云:用切碎𢭏软秆草为蓐,铺案平匀,盖取其能御寒也。蚕在箔上犹以草衬,岂可下地不以草衬,今不必如古法用秆草𢭏软,但取稻草藳叶厚铺二三寸足矣。蚕有此蓐,不独御寒,兼避潮湿。

布蚕 编辑

地蚕以稀匀为主,密则老蚕拥挤,其气甚热,蚕受此气,一时催老,食叶不足,遂致茧薄而丝减,故室中不得先布满,上下左右当离尺许为松蚕地步。盖蚕身自大眠至老当长两倍,留此馀地口逐可自中匀分至边。又,蚕性喜上行,室中上半间尤宜稀布,蚕自能走匀也。

隔潮湿 编辑

归自初下地,至老约六七日,饲久𣜹厚,过天时潮㶧,𣜹中即有湿热之气上腾,宜取干茅草,细切三四斗,匀撒蚕面,上饲以叶,蚕皆就食上升,下有茅草可隔湿气也。

忌下之蚕 编辑

蚕有忌下地者:一、夏蚕,时届炎暑,沙𣜹熏蒸,频宜𡳭换,在地则无从下手,蚕必受伤,故忌之。一、种蚕,蚕既为种,尤宜燥洁,在地总易受潮,且蚕少,抬𡳭易,正不必下也。

上山 编辑

蚕老作茧,架棚以处之,谓之山棚,以其附于屋山之下也。须因地制宜,牢固平稳。需用竹木、帘帚、绳索诸物,宜于蚕未老时一一整理。屋多者,棚与地蚕各据一室。屋少者,即于地蚕上架之。

架棚 编辑

棚用竹或木,依室之阔狭,裁为横楞,凡室六架者,楞用三根,八架者五根。各以麻绳从梁上悬下,缚住楞之两头,楞高约离地五尺,均须齐平系稳。亦有于柱上各钉四五寸小木一段,托住横楞者,较之绳悬尤为省便。更以竹四株,依室之浅深裁为直楞,匀架于横楞之面,用绳紧系,上覆芦帘,或四或六凑满一室,毋使少有空缺处。楞及绳并宜坚固,庶免倾折覆压。

立帚头 编辑

蚕之成茧,不能无所倚傍,故棚上须立草帚、墩帚、折帚各随乡之所习,总以密簇为主。有就帘上立者,铺一节帘,即立一节帚,随上一节蚕,四围著边处,用草一束煞紧,谓之煞边草,此随立随上法,郡城西北各乡镇用之。有离帘面尺许,用细长竹纵横搭成方格,以绳缚住,络于梁间,谓之花格竹,却簇帚于格内,棚上另设横楞架板,登之取蚕,从高掺下,茧成后除去下横楞芦帘,谓之除托,一切死蚕、沙𦳊尽坠于地,此先立后上法,郡城东南各乡镇用之。习俗所成,制度各异,其为用一也。草帚须乘暇时预备,庶临用不致忙迫。

撩考 编辑

蚕之先老者名考娘,考系老之转音,别无取义。盖蚕之老,亦略分先后,若见考娘,须先撩上帚头,是为撩考。撩用杨条为佳,杨条取带叶者,平铺蚕面,蚕既老,其性皆昂首上升,遇杨条即沿而上,杨条蚕满,随提起㪗于漆盘内,次第匀撒草帚上。其末老者,四围检捉集于中央,薄饲叶一层,谓之贴考。若十蚕九老,不必再撩,宜众手疾捉上山,迟则萦丝缭绕,有缀茧于𣜹者矣。凡蚕之老,并与眠同,头蚕蚤暮皆眠,亦蚤暮皆老,可以齐捉上山。二蚕、三蚕等天晚不眠,亦复不老,故须随老随上,不能齐壹也。

棚忌高低太过 编辑

山棚高卑,贵得其中,约以离地五尺为则,不可太高,高则不能收火气,亦不可过低,低则棚下局促,不便人行动。

棚忌闷 编辑

棚之上以疏爽为主,疏爽则气透,无闷茧之患,故楼阁之下不可架棚。

老蚕忌熟 编辑

蚕老亦分生熟,色带青者为生,红者为熟,乘生而上,不过成茧略迟。若太熟则蚕急于成茧,每多同宫及遗溺污茧之病。

上茧忌稠 编辑

蚕上山棚,须疏密得宜,若失之密,其害与熟同。大约室之四尺,架丈二三尺开阔者,一架屋止可上蚕一筐,不能多容也。

棚忌亮 编辑

老蚕见亮光辄游走无定,不能即时裹身,故山棚宜暗,蚕上齐后,所有窗户悉宜遮掩。

蚕忌风雷 编辑

蚕口吐丝,遇风则缩,山棚之上宜四面围护遮风,俾得萦丝成茧。又畏雷,上山闻雷声即惊而不能成茧。俗用蚕蜕纸覆于棚上以为保护,故老相传云:蚕蜕即蚕母,有母在,足以护其子之畏也。故担乌之后,蚕连纸不可掷弃。

灼山 编辑

小蚕宜煖,老蚕亦宜煖,煖则易于成茧,故上山毕,须以炭火灼之。况老蚕多溺,著茧即潮,不得火不燥。室中应用火盆,随屋大小加减,盆离棚约二尺,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棚下宜贮水一桶,以为厝火不虞之备。凡蚕作茧,以灼山为第一要著,少不得宜,蚕虽丰收,茧却多病,做丝无分两矣。

打闷烟 编辑

蚕初上山,皆聚帘而不能即升于帚,骤进火盆则伤蚕,须烧草以烟熏之,谓之打闷烟,蚕受烟熏,即上帚矣。

火宜柴炭相兼 编辑

砂盆贮火,盆底先以灰护之,用四寸长坚结干柴填实半盆,再铺灰一层,上加炭一层,发火煨之,树柴煨旺,火力耐久,极能省炭。

排火盆 编辑

火盆之多寡,须视屋之大小,亦当酌量炭之大小。若用江炭屑或田炭屑,火虽旺却不生焰。盆宜垫高,令稍近棚。又宜密布,室大者二十盆,小者十八盆。火稍微即撇开面上之灰,使火长旺。如用近地之大炭,其火生焰,盆宜稀排,室大者十六,小者十四,离棚须稍远。昼夜在棚下照了,一看火力微旺,加减柴炭,一防火星飞爆,预为扑灭。沈炳震《蚕桑乐府》云:“看火春禽鸣屋山”,是时有鸟啼曰灼山看火意,似相警者,然亦物类之相感也。

灼蚕不灼茧 编辑

山棚用火,宜乘蚕未裹身时灼之,不宜灼茧。盖蚕未裹身,旺火熏灼则乘热攡花,遗溺皆燥,茧成即不飏绪。蚕绊丝谓之攡花。缫丝时,丝断茧飏不能归绪,谓之飏绪。攡,吕支切,《太元经》云:张也。若旺于成茧之时,则吐丝缭乱,不及盘旋萦绕,而厚薄不均矣。故蚕方露身,用火宜旺,既裹身,不得太旺,以帘上常热为度。

关火气 编辑

山棚下不可使火气散漫,四围用帘席遮蔽,务令热气上腾,帘帚皆暖,则蚕即攡花而裹身矣。

均火力 编辑

山棚用火,第一要匀。若或骤或熄,则成茧缫丝必至参头飏绪,诸病百出矣。做丝时,其茧参跳上撞,谓之参头。旺火宜灼一日夜,周时后减炭,两日后可熄火。

察天时 编辑

山火要审天时,天时寒宜旺,热宜微,燥宜缓,若逢潮闷,虽极热亦宜旺,当以意揣度之,难拘一律。

回山 编辑

山棚上采茧曰回山。自上山之日算起,过五日茧中蚕已化为蛹,俗谓之变蚕𧍪,须群集采之。《蚕桑乐府》云:“妇姑儿女齐共采,一饷筐间色皑皑。”蚕事至此,共庆有成矣。𧍪,音愚。《搜神记》南方有虫名𧑒𧍪,形如蝉子,著草叶上,如蚕种。湖人称蚕蛹如愚,有音无字,今借用此,亦有作女者。见谭贞默《著作堂集》。然五日采茧,在春蚕则可,夏蚕宜早采一日,盖夏蚕之时多蝇,蝇子寄生蚕身,入腹成蛆,能穴茧而出,早采早缫,则蛆不及钻穴,而茧无病矣。

凉山 编辑

上山后三日,蚕丝抽尽,茧已做厚,室内须洞开窗户,一切阑护诸物悉皆撤去,使风气往来,谓之凉山,亦曰亮山。盖火盆已熄,茧即复潮,必四通八达,藉风以扇之,庶得常燥也。

采茧 编辑

山棚用花格竹者,先除去芦帘,使死蚕、沙𦳊悉坠于地,然后采茧。其不用竹格者,即就帘上采之。采茧之要,不贵速而贵净,盖老蚕惟十分收成,其茧方无病,馀则俱多茧病。《士农必用》云:簇中茧病有六:一簇污,二落簇,三游走,四变赤蛹,五变䗵,六黑色。簇污、落簇、游走、赤蛹、䗵蚕等,采时俱无碍,惟黑色乃是蚕之自毙而乌㱫者,卤莽采摘,决致触破,㱫蚕污及净茧,惟缓缓拆去,有则摘出,庶免遗染而茧皆莹净无瑕矣。

较铢两 编辑

凡茧须称较觔两,庶知蚕事之丰歉。盖蚕与茧之数俗有常例,四眠蚕大眠一觔得茧二觔,三眠蚕大眠一觔得茧三觔,为对花,言适如其额也,湖人以称上所划分两数之星为称花。过则为得利,不及则为失利。余尝取四眠蚕之眠头与茧细较之,辍火蚕一两计二百五十五六个,大眠蚕一两计六十三四个,是辍火长至大眠实增四之三,茧好者每两计二十二三个,次者计二十六七个,是一两蚕个个成茧好者应得三两,次者应得二两六七钱,旧例以一觔蚕采二觔茧为对花者,犹属八折算也。今湖滨、南浔诸处,皆以辍火蚕一觔得茧十觔为正额,与余所较之数却相符。

安顿毛茧 编辑

新采之茧,有𥿼缠裹谓之毛茧。毛茧最易蒸损,茧受蒸即难做丝,故采齐称整,每十斤以净筐贮之,安顿清凉处,庶不发蒸。

原病 编辑

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致病,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人之饲养未有不期其无病者,而蚕之病每中于忽微,为人所不及觉,故必加意调护,以杜其病。调护之道,一戒贪,一戒懒。夫蚕之所需者,人工、桑叶、屋宇、器具,四者备而后可以成功。若不量己之有无,一味贪多务得,必致喂饲缺叶,分布少筐,抬𡳭乏人,安放无地,人既受困,蚕仍受伤,此贪之致病也。凡事成于劳,废于逸,《农桑通诀》云:蚕有十体,寒、热、饥、饱、稀、密、眠、起、紧、慢。此十者人所当体恤也,时时体恤犹惧有失,若夜则贪眠,日复偷息,必致分𡳭不时,饲养失节,风寒不慎,湿热不除,苟且之心胜则诸弊丛出矣,此懒之为害也。至若一乡一邑之中,比户蚕病无或免者,此则如时行疫痢,乃运气使然,非人之所致矣。

编辑

《务本新书》云:仓卒开门,暗值贼风,后多红䗵。《陈旉农书》云:伤冷风即黑白红䗵。李时珍《本草》发明云: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曰白䗵。蚕病䗵有红白二种,皆属风伤,俗每用白马粪烧烟熏之,以治其䗵,此犹马病用䗵蚕,取其气相感也。凡蚕病䗵死,其身直者当传染无遗,弯者犹可收成三之一,故老相传有此论。若临老病䗵,速捉上山,旺火灼之,亦能成薄茧。

花头 编辑

蚕生黑点,或遍身,或一二处,谓之花头,亦称癞疠头。食而不茧,老即自毙,此分𡳭不勤,蒸损于沙𡳭也。

暗脰颈 编辑

蚕老则脰颈通明,若受𣜹蒸,不成花头,即成暗脰颈,亦谓之木脰颈,其颈至老不通,食叶无丝,与花头同。

亮头 编辑

蚕食叶则首暗,叶过则亮,是为过叶亮,非病也。其食叶仍亮者,则名亮头,沙𦳊不坚,尾焦流水,又谓之湿朏臀,此由小蚕旺食之候,及天气炎热失饲受饥,至辍火或大眠时则发此病。大约其病愈深则其发愈迟,凡起娘初蜕皮色黄而身胖者必成亮头,昔人谓之黄肥,今谓之著黄草布衫,放叶两三顿即尾流绿水矣。按《陈旉农书》云:伤湿即黄肥,伤冷即亮头,而曰蜇伤火即尾焦,又伤风亦黄肥。由此观之,致病之由亦有数端,顾未有不由失叶者。余昔育蚕二十馀筐,辍火放叶后,晚间少饲一顿,大眠后悉头空尾湿,腥秽不堪,向迩甚矣,失叶之为害大也。

白肚 编辑

蚕忌湿,食雨水叶则溃死。俗谓之㱫肚。食雾露叶则痿死。若食气水叶及受沙𣜹湿热之气,则成干湿白肚,干者节高身缩而无水,湿者节高而足流白水,满筐游走无定,俗称爬蚕,亦曰潮蚕。旧传湿者由食气水叶,干者由沙𣜹熏蒸,是殆不然。余尝于辍火时捉眠稍迟,眠头受蒸,至大眠多成湿白肚,是湿者亦成于𣜹蒸,非尽属气水叶也。因念白肚成于湿气水叶者其害小,成于沙𣜹蒸者其害大。盖一筐之中偶杂气水叶,蚕必有食有不食者,若沙𣜹蒸,遍筐皆受,食叶者游行叶面,受病犹浅,眠头在叶底,受病更深,故一发无遗,若此考《陈旉农书》云:伤风即节高,沙蒸即脚肿。节高脚肿皆属白肚,而以为一伤于风,一伤于蒸,是白肚亦有因风者,然总不若伤于𣜹蒸之甚耳。凡病湿白肚,用石灰末匀筛一层于筐,俟蚕行起,以叶饲之,两顿后再用石灰化水遍洒叶上,令蚕食之,病者即死,不致遗染。俗谓发于大眠后三周时者,至五周时自止,发于五周时者,即倾筐倒毙,此说甚确。干白肚无丝,上山后,身愈缩,节愈高,不能上帚,止集帘面,今所称活婆子是也。又有一种有丝肠而不成茧者,今称缩婆子,系山棚上为风吹袭所成,与白肚有明暗之别。缩婆子身明亮,干白肚身滞暗。

多嘴干口 编辑

起娘肤蜕而嘴不蜕者,名多嘴娘,或蜕而口不能开者,名干口镶,此眠头之嘴为人触伤也,然眠头伤风亦有此病。昔课耕目海山庄,有邻人育蚕十馀筐,辍火起后,半成多嘴,不胜骇异,既而见其设植当门,无帘荐围护,时值连日有风,乃悟眠头为风所伤,犹之稻正吐花,突遇西北风,即成硬口,不能结实也。二者口不能食,毙于饥餧而已。

著衣娘 编辑

起娘脱肤至半身而止者,谓之著衣娘。此有两种,一是种眠头时,用石灰太重,蚕身干燥所致,剥去其肤,蚕仍无害。一是蚕病湿尾粘惹不能蜕,虽剥去亦毙。

青蚕 编辑

青蚕以色名也,蚕眠则身黄,此独青而不眠,故曰青蚕。或受沙蒸,或受风湿,并足致病,病至头眠至六眠皆有之。有一种名壮青者,乃是食肥叶而成,蚕身较粗壮,其色深青,故曰壮青,亦不眠。

留种 编辑

蚕种不一,所出之地亦不。丹杵种,出南浔、湖滨诸处。白皮种、三眠种、泥种,出千金、新市诸处。馀、杭亦出白皮种及石小罐种。各乡俱有以卖种为业者,其利浮于卖丝。当出蛾之候,乡人竞向各处预购,谓之定种,每幅纸小者值千文,大者千四五百文。亦有购收诸种,向各村镇鬻卖者,俗谓之阑路种,其价甚贱,但鬻种之家惟利是图,恒以不中为丝之茧,生之未有别留种蚕者。夫蚕事收成之丰歉,虽由饲养所致,然亦必须种好,方不易受病,譬之于人,先天之气足,则风寒暑湿猝不能伤,故育蚕之家,当自留种蚕生子,不可苟且买种,致贻后悔也。

择蚕 编辑

留种先宜择蚕,种蚕无病,子方无病。故大眠后当拣取整齐强健之蚕,日以蕻头叶饲之,蕻头力旺,蚕食之,其力始旺,一切𡳭换诸务更宜勤慎,老则另棚上之,温以微火,俾速成茧。凡茧之尖细紧实者为雄,圆慢厚大者为雌,采时对半兼收,拗净茧𥿼,于通风凉房内,取筐一单排之,不宜重叠堆积,致伤郁蒸。每茧二觔半,生子可满纸一幅,纸大者需茧三觔。

提蛾 编辑

俗云:十八日,蛾头转。言蚕𧍪化蛾之期也。然此正难预定,自采茧之日算起,大约至半月当候出蛾。凡蛾之破茧,多在子丑寅三时,其性淫,出茧即交,须时时照了,出一蛾即提一蛾,分雌雄各贮一器,器内密竖草帚,便蛾群集帚上,不致鼓翅盘旋,游支无定。不可任其自相配偶,任蛾自偶,则蛾出有先后,即交有迟早,不能齐壹矣。

放对 编辑

蛾之出茧,天明即止,故日初升不必再候其出,即提集雌雄各蛾,使之同时配偶,谓之放对。蛾须一一拣择,凡拳翅、秃㞒、焦尾、赤肚等概弃不用。对齐后,一一提置空筐,关闭窗户,不可使风吹袭,风吹之即易拆散,满筐扰乱也。

解对 编辑

蛾交须气足,以六时为期,自辰至酉其气方足,其交亦松,即解去雄蛾,取雌蛾匀缀连纸上,每幅约三百五六十蛾,看疏密增减。连纸须紧厚,先以滚水泡过,晒干,生子方不脱落。

布子 编辑

子以匀为贵,疏不留白,密不成堆,须人为提携左右之。连纸宜挂起,不宜平铺,平铺则无论蛾之强弱皆得盘旋缀子,美恶溷淆,挂起则无力之蛾尽坠于地,其踞于连者,各精力充足,所生之子方纯而不杂。晚须篝灯,庶便检点蛾之游行纸外及生子不匀处。俗谓不用灯火,蚕即成暗脰颈,殊属荒谬,若依此说,则蚕之病亮头者,又当归咎于用灯矣。

一朝生 编辑

蛾之出茧,大约三朝始齐,第一日谓之破膘,所出不多,第二日为旺朝,第三日为末朝。提蛾生子,每纸一幅必于旺朝一日生足,则次年蚕出亦齐。若两日三日陆续布满者,即不能一朝齐出,故初生及后出之蛾皆不可用也。

淡子 编辑

蛾晨出茧,晚即生子,不交而生者为淡子。一朝所出之蛾,未必能雌雄各半,配合无馀,如雄多于雌,雄者犹可留配于次日,若雌多于雄者,无与为偶,至晚即生淡子矣。淡子色不变,久之自瘪,不能成蚕。

新定子 编辑

蛾生子后,尚有留而未尽者,取雌雄配之,仍复生出,是为新定子。子少之年,亦有取以为种者。

喜红子 编辑

头二蚕生子皆圜转如钱,不与诸蚕同,中有一种带红色者,俗以为吉祥之兆,名之曰喜红子,亦妇人女子之见也。

梅蚕 编辑

黄梅时出者为梅蚕。凡蛾交未久,或自解散不复配合,其所生之子即于黄梅时成蚕而出,化育之气不充,虽生不长,随饲随毙,间有老者,亦惟作薄茧而已。

天地气化 编辑

蛾之生子,多寡无常,变易不定,恒随天地之气为转移。当生子之时,天暖子即多,天寒子即少,此时气之偏有以成之也。抑有不因炎凉,而一岁独多,一岁独少者,此岁气之偏有以中之也。至若同此种子,育之数年,或茧形变小,或丝之分两变轻,是则地气使然,所谓迁其地而弗能良也。盖天只一气,地之气百里内亦有不同,物即因之而变,须向原出之地易种育之。老农云:欲知种之变否,即于做丝时验蚕𧍪,凡𧍪色白者为未变,有黑翅者为已变。

拗茧 编辑

谚曰:“蚕忙不如茧忙”,言拗茧之功忙也。盖回山之后即继缫丝,毛茧堆屯又易蒸损,须于两三日中治净茧𦀠,抉择精粗,以为缫丝计。其时甚促,故其功较蚕为更忙,常见村巷妇女交相援助,往往不算工食,止取茧𦀠,亦古之通功易事法也。

剥𦀠 编辑

丝之蔓延者为𦀠。蚕成茧必先蒙𦀠于外,𦀠不净则蒙茸难缫,所谓治丝而棼之也,故必逐茧翻剥除去此一层粗衣,茧始光洁。蚕种不同,𦀠亦分厚薄,诸茧中惟丹杵种之𦀠最厚,每茧一觔,约有𦀠一两。拗时须用疏眼筛盛茧,凡叶屑沙𦳊之夹杂𦀠中者,可以随拗随漏。若潮软难拗,不妨略于太阳中晾之。

择茧 编辑

《务本新书》云:茧宜并工忙择,免使抽缲相逼。盖茧之品类不齐,不容无所区别。有误食热叶及嘴伤,萦丝宽慢,其茧软而松者,是为绵茧。有蛆生蚕腹,茧成穿穴而出者,是为蛆钻茧。有老不化蛹,毙㱫茧内,秽汁浸润者,是为映头茧。有薄绪缠身,赤蛹外露者,是为凹赤茧。有山火太旺,匆遽吐丝不及周遍环绕其茧,一头穿破者,是为穿头茧。有黏帘附帚,结成深印者,是为草凹茧。有蚕溺沾染,渍成黄瘢者,是为尿绪茧。有上山太稠,或二蚕或三四蚕共成一茧者,是为同宫茧。大率蚕丰收则茧皆整齐,蚕歉收则茧多参错。拗时逐一从手上经过,须即逐一简择,若待拗齐清釐,又多费一番忙工夫矣。

分贮 编辑

茧有中为丝者,有不可丝而为绵者,有丝绵均不可而成絮者,其质各殊,其用亦迥别。缫丝之茧,不计大小圆长,惟以紧厚莹净为上,紧厚则铢两多,莹净则颜色鲜,每净茧八觔,可得丝一觔。绵之茧五:一同宫,众口共萦,抽一系即各系缠绕,有麤类不匀之病。一尿绪,蚕溺咸,著茧即霉,不任抽绎。一草凹,象物成印,有印处其绪合,无论或拗或平俱不能条分缕晰。一穿头,结绪茸杂,引其端辄连茧跃起,足以撞断茧系。一蛆钻,攻刺成穴,灌水即沈,无从牵掣。其绪斯皆不中为丝,而成绵料者也。絮之茧三:一凹赤,疲软漂薄,不堪挪辗。一映头,臭腐秽浊,污丝损茧,贻累滋多。一绵茧,蓬松棼乱,入水翩捞纽结成片。斯皆不中丝绵,而止成絮材者也。惟剖晰分储,不使薰莸同器,斯临事无罣碍之患。

做丝 编辑

煮茧抽丝,古曰缫,今曰做。头蚕丝光而韧,二蚕丝松而多类,各乡所出有麤有细,麤者两绪做,细者三绪做。凡茧初采,蚕𧍪皆嫩,丝不易做,过七八日蚕𧍪已老,亦不易做,惟四五日间为恰好时候,当并工急做,迟则恐茧之出蛾也。

澄水 编辑

丝由水煮,治水为先。治水无他道,止有一字诀曰清,清则丝光洁白。须于半月前,用旧𤭛贮蓄以待清。做丝之候,恒多雨水,河流涨溢,浑浊难清,故须先时预贮之,𤭛旧则水不汎。如或不及预贮,临时欲其澄澈,当取螺数升许投之,螺涏最能洁水。大忌用矾,丝遇矾水,色即红滞。又须辨明水性,使水不为丝疵。山水性硬,其成丝也刚健。河水性软,其成丝也柔顺。流水性动,其成丝也光润而鲜。止水性静,其成丝也肥泽而绿。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止水不宜独用,须用流水对半调合,以其色太绿也。各宜分别用之。

安灶 编辑

做丝之灶,不论𤭛灶、竹灶、砖灶,总宜于数日前砌就,使泥皆干燥,方易透火。𤭛灶、竹灶须安置平稳,不可少有倾折。釡宜大宜旧,大则可多容水,旧则见水不鏥。釡鏥则污丝,新釡见水即鏥,须先以油擦之。

排车 编辑

安顿车床宜贴近灶基,傍灶一面床脚须垫高三四寸,使床身少侧,高则牌坊可架,釜面侧则车轴利于旋转。床脚之横档用绳缠绊,以石压定,石不可轻,恐车床移动,又,不可高,恐碍贯脚之转运。贯脚中朾木须重击使紧,不紧则贯脚为丝所束,或遍逼入轴中,即与朾木龃龉,难脱车矣。牌坊、丝称、牡娘镫并踏脚诸器,各须逐一布置周正,所谓事前定则不困也。

打绪头 编辑

古人缫丝,两人对做。麤者用热盆,细者用冷盆,详见《士农必用》诸书。湖地惟用热水,无两人对做者。丝釡中贮水须八九分满,架粗块干柴烧之,水热下茧,用做丝手就水中,将茧左挑右拨,令茧推荡滚转,挑惹起丝绪,谓之打绪头。随以一手捻住麤绪头,就水面上略提掇数度,抽起各茧松浮之系,看绪头下之丝光洁,即将麤绪头摘去,是为丝经头,亦曰丝挓头。《农桑辑要》所称之囊头是也。凡挑泼绪头,用手宜轻,如重手搅拨,或以做丝手缠缴数过,及提掇起四五尺长,是茧上好丝十分中已为绪头去其一,丝之铢两焉得不减。

分绺上轴 编辑

抽绎茧丝惟凭轴运,绪头既理清,即须分绺上轴,以引其端而竟其委,雨绪做者分两绺,三绪做者分三绺,各穿过牌坊板上之丝眼,引上响绪,将丝头于响绪下交互缴一转,使响绪随丝运动,遂牵上车轴,举足踏动脚板,往来伸屈以运车轴,轴转丝抽,咿哑有声,《农桑通诀》所云:“非弦非管声咿𠵣,村北村南响相答。”也。顾丝之上轴,不可直运,直运则系缠于一处,并而难分,不堪供经纬之用。当取丝捺入称上之送丝钩称,左右移丝,亦左右移其上轴也,方横斜交错,不致有直缕。

匀茧窝 编辑

丝以匀为上,或麤或细,须使始终如一。麤丝以二三十茧为一窝,细丝以六七茧为一窝,多则损之,少则益之,总要茧窝之大小长匀不得乍多乍少。

捞著衣蚕𧍪 编辑

凡茧做薄而见蚕𧍪者,谓之著衣,须捞去,不可使𧍪脱出。𧍪若脱出,其衣即粘连蚕蜕上,抵丝眼,足以撞断丝绺否,或径过丝眼,与绺相并,使光洁之丝突增粗类,实丝之病也。然去之,须待其薄如纸,若太早则衣厚而损丝之分两。又脱出之𧍪浮沈在釡,其水易浑,亦宜速去,毋使污丝。

理野丝 编辑

凡丝上轴,不可随手乱搭,乱搭则丝板上多纵横游飏之丝,是为野丝,虽无甚害,终觉不美观瞻。惟于上轴时,将丝引之使直,然后入送丝钩,自不致杂乱无章。

添丝接绺 编辑

茧窝抽绎良久,必有丝先尽而脱𧍪者,有丝中断而飏开者,茧渐减少,丝即失之太细,宜酌量增添。况飏开之茧浮游釡面,若不搜绪归窝,适足使茧煮熟,须掠聚一处,添入生茧,飏开之茧系已光滑,不易打捞,须以生茧伴打,方能惹起丝绪,俗谓之伴茧。另打起绪头,将净丝抽出,斟酌肥细分搭窝中,自能蝉联而上,无接续之痕。

架火 编辑

丝灶架火宜紧对茧窝,或旺或微须熟察茧性,茧有宜凉汤者,有宜热汤者,极要斟酌。凡汤之凉热,以蚕𧍪之浮沈为准,𧍪沈则汤凉,𧍪浮则汤热。大要在火力长匀,无忽旺忽微之失,斯为善于调剂,而丝亦易做矣。

煽车火 编辑

丝从水出,必用火炙干,轴上约做丝两许,即以砂盆热炭培之,谓之煽车火,亦曰车头火。火宜大,炭盆离轴约半尺,紧对丝板安放,用石垫高稍侧向,里火益旺益佳,时时加炭。炭之爆者须取出,恐飞火伤丝。丝之颜色全在此火,火旺则色鲜明,火微则僵边而色滞。丝潮则边相并而硬,谓之僵边。

换汤 编辑

丝之色在水,汤清则丝鲜,汤浑则丝滞,故汤不可不频换,然待其已浑而后换,则清浊悬殊,丝即不能一色到底矣。今之精于治丝者,时时察看汤色,见其微变,即取出三之一,以清热水添满,频频添换,谓之走马换,如此则汤之色始终如一,丝之色亦始终如一,而无鲜与滞之层见叠出矣。

生熟轻重 编辑

凡茧生则丝重,熟则丝轻。茧之熟由于缫之缓,手迟脚钝,转运不捷,茧在釡久适足煮热,故打绪宜速,脚踏宜紧。尝论读书有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做丝亦有三到,眼到、手到、脚到。眼专覻窝,手频拨茧添搭,紧踏紧转,则茧皆归绪,即时绎尽而不煮熟,丝成自增铢两矣。

挑花 编辑

丝著贯脚须错综其绺,则丝松而易分,方不碍于络纬。若牡娘绳宽纵,则镫随轴转,镫之棱角盘旋处不能变动即绺,绺著于原路而成花纹,或大块,或小块,其绪并而不可分矣。惟用油注于绳上,绳得油则潮而紧,转移之间自能参错,并将丝称频频抬动,即不成花。绳上亦可用水,然水易干,不如油之常润也。

走板 编辑

车之有称,所以约束丝绪,使之错综旋转,然称之移动全凭一牡娘绳,绳之宽紧始终如一,则运丝于轴板爪整齐,丝著贯脚之梁者谓之板爪。起棱鬭角殊耸观瞻。如宽紧不常,则称亦左右无定,丝板即有偏东偏西之处,是为走板,虽无损于丝,终是一病。

盖面 编辑

丝将脱车,须拣取紧厚圆净之茧数两做丝盖之,谓之盖面。细丝板板缚开不相套袭,宜逐板盖用。拣出之茧,打一绪分入各窝中,将熟茧绪摘出,俟抽至半,又另以生茧打一绪续之,仍摘出熟茧,如此则窝中无一熟茧,其丝自生而有光。摘出之熟茧,以水养之,另做一车之底。麤丝两板相套,可止盖一板,用拣出之茧打一绪,搭入熟茧窝中,俟上丝眼,将熟茧尽摘出并归一窝,更替抽换,一窝纯生,一窝纯熟,茧尽脱车,以生者外袭,倍觉光采。此为求售计,不妨有内外生熟之殊。今之作伪者,恒以苎麻椎软,搭入板爪中,或更镶入铁片以增铢两,此则小人之诪张为幻矣。

脱车 编辑

凡丝脱车,先须除去野丝,挑净粗类,用苎皮或粗线松缚。丝板以硬树为送朾木,抵住朾木之小头,用锤重击朾,即脱矣。击不可偏,恐伤丝,随取车轴离床,将丝连车衣布揭之,揭不可重,亦不必速,恐裂破板爪。

各茧做法 编辑

茧有飏绪者,抽绪上轴,数转即断,宜笼火焙燥,以沸汤做。有生参者,上轴即参,宜洒水润潮,以温汤做。有熟参者,上轴不参,缲至中,突然上撞,宜摘出,免致参断绪头。有飏且参者,汤热即参,汤凉即飏,须烧火者微旺得中,耐性缓做。至尿绪本属好茧,但为溺所污,须择其斑点少者,用醋微洗之,即可做。若为死蚕所染,其色浊,不可与好茧杂,须拣出另敝做,勤换清汤。他如黄茧,其丝染色极鲜,惟不得与白茧杂做。绿茧,色肥嫩,用以盖面极增光采。能识茧性,斯各得其宜矣。又有野蚕茧,系桑上野蚕所成,各乡皆采,惟双林镇人以之缫丝,其法:取茧晒燥,用大钵贮之,以滚水泡透,打捞起丝绪,分一簇入釡,如常法缫之,至中又取一簇续之。釡中之水不必架火烧热,止须略温。

剥绵 编辑

绵与丝同为服御之所需,凡茧之不中为丝者,既已拗出,缫丝毕,即当以之剥绵。头蚕之绵韧,二蚕之绵松,亦有以茧𦀠为之者。古者年五十始衣帛,今湖人无老无幼俱借此以御寒,其轻煖适体,远胜木棉也。

淋灰汤 编辑

煮茧须灰水,用稻秆烧灰入萝,取水再四淋之。欲辨浓淡,用碗盛香油半杯,冲以澄清灰汁,淡者黄,洒者白,以色如豆腐浆,无一点浮油为度。

煮茧 编辑

茧必熟煮方可成绵,同功为上,尿绪、映头、绵茧次之,蛾口又次之。出蛾之茧为蛾口。同功茧十觔成绵一觔,细茧十觔止得十三四两。则用绵包裹,不包易乱。煎滚灰水下釡煮之,候将熟,以大碗盛香油一杯,入灰水冲满,分一半水匀浇釡中,煮数沸,将茧翻转,以所留之一半油灰水浇入再煮,务使极熟。亦有用桕油者。凡煮茧,灰水轻则绵浊,重则绵霉,加油轻则绵涩,煮不熟则绵成块而不匀,太熟则绵又㱫,须得恰好为佳。老农云:油以猪油为上,桕油次之,香油为下,以绵经香油即黄也。灰水亦能变色,近故有纯以清水煮者。

淘洗 编辑

茧洁净则绵白,煮既熟,茧中秽浊悉已沸出,宜乘热取置河中淘洗之。淘用筛盛,茧放于水面,荡涤数次,不得揉搅,即连筛掇起,就岸上按去浊水,再荡再按,须按出之水清,茧方洁净。

剥手绣 编辑

绵套于掌者为手绣。用大木盆一具,上铺蚕筛,取净茧置筛中,逐个剥开,翻套于手掌,摘去蚕𧍪、蚕蜕。大率同功茧可套十五六个,小茧可套三十馀个。更取清水一桶,将掌上所套者就水中双手拓之,使圜转宽大,以便上绵豁。若茧多,一日不能尽剥,须用淡油灰水浸至次日再剥。

上豁 编辑

绵不上豁则小而不适于用,以大木盆满贮清水,中置绵豁,取重石或铁器压定,两人以手绣就水中对扯,约长尺馀,复移转对扯使方,即带水上于豁上,各用力拉下,则弯环如兜,名曰绵兜,凡上四个手透,可成一厚绵兜。大要不可使边独厚,或中独厚,须层层展匀,内外如一,最忌有茧片成块,或穿破如网。又须即日晒燥,方洁白有光采,若遇天阴,纵白亦终带滞色。

治絮 编辑

丝釡中捞出之著衣、上岸,茧薄者为著衣。厚者为上岸,亦称推出。及乌㱫茧、茧𦀠之属,俱不堪为丝为绵,是以俗通名之曰下脚,以其不材而贱之也。然煮而治之为絮,既足御寒,复可绩线,以供经纬之用。蚕之所吐,实无弃物也。

煠汰头 编辑

汰头即著衣丝,釜中捞出,人手众即可随捞随剥,除去蚕𧍪,使薄茧空洞洁净。若无人翻剥,晚须以清水煮之,俟半熟,翻转再煮,极熟取出,将蚕𧍪㪗净,自成片段,随于河中汰去污浊,故曰汰头,次日晾干。凡蚕𧍪之留馀不尽者,必先剖剥使尽,做丝毕,乘暇以水浸去污浊,仍于河中汰净,置于筛上,用细竹竽就河中击之,至丝系飏开,洁白如玉,方取起晒燥。衣被中皆可袭之以御寒。

煮茧𦀠丝经 编辑

茧𦀠拗出,须晒燥,㪗去蚕沙叶屑,用清水熟煮,河中净洗之。堆置檐下阴处五六日,每日以清水淋洗,不淋色不白,随就河中敲击成絮。丝经头煮熟,即向河中洗击,不必如茧𦀠之堆淋数日也。

煠软茧 编辑

软茧,茧之无𧍪者也。上岸、乌㱫等茧,悉先焙燥去𧍪,止存茧壳,故名软茧,亦称掺花。用清水煮极熟,乌㱫茧宜隔宿用水浸去污浊。向河中澣洗击松,较汰头更莹净。

忌油灰水 编辑

灰水最去浊,亦极能损物,治絮用灰,取其剥秽。然絮之易霉,实由于此油,取润茧,日久必变黄色,故治絮宜用清水煮,不宜用油灰水。絮成后,用以绩线,虑其涩滞,则以猪脊髓布裹,揉擦于清水中,使水如浆,取絮浸之使润,不惟无霉㱫之患,抑且肥腻粹白,永不变色。

打绵线 编辑

绩絮成线,谓之打绵线。软茧为上,汰头丝经次之,茧𦀠为下,湖地所产之绵绸借此织成。凡线不论粗细,以光洁匀紧为贵。绩者先撕絮令松,置之绵叉之上,分一缕系于芦管,以右手紧撚坠梗使之旋转,随条分缕晰,逐渐放下,长则缴于芦管。乡村妇女宵作晨攻,昔人有湖妇吟云:蛾口不作丝,作绵还打线,左手擎绵叉,右手芦锤旋,缕转如妾心,一日几千遍。盖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诚作家之至计也。

祠神 编辑

物必有神,故蚕亦有神。《汉旧仪》云: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人。《蚕书》云:卧种之日,升香以祷天驷,先蚕也,割鸡设醴以祷妇人寓氏公主,盖蚕神也。夫祠农曰:先农祠蚕亦惟曰先蚕,此报本反始之义。《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为丝,黄帝西陵氏始养蚕。《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作衣裳,因此始也。是先蚕定当属之西陵氏,外此诸说俱可存而不论。湖俗佞神,不指蚕神之所属,但事祈祷卜筮巫祝之流,又以祸福之说动人,愚民无知,任其蛊惑,不知享祀之道,藉以报本,非所以祈福免祸也。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惧其亵也,祀之数则凟,凟则亵矣,神岂据我哉。或曰蚕月人力辛勤,正须劳以酒食,屡借祠神之名以享馂馀之福,是亦一道也。

退白虎 编辑

清明前一日,育蚕之家各以粉饵祠白虎神,谓之退白虎。盖《蚕书》以蚕为龙精,龙属木,虎属金,木畏金克,故退之。

拜栋柱 编辑

鼠能耗蚕,自初生至成茧并受其害,时届寒食,乡人设酒食以祷栋柱,谓可驱鼠耗。按《岁时记》云:世人正月十五日作粥祷之,加以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此为蚕逐鼠也,栋柱之拜即其遗风。

蚕花忏 编辑

村乡祠宇各塑蚕神像貌妇人坐马,谓之马明王。案《搜神记》云:太古有人远征,家有一女并一马,女思父,戏马云:能为迎我父,吾将嫁汝。马绝缰而去,至父所,父乘之而还。马后见女辄怒而奋击,父怪之问女,女以告。父屠马,晒皮于庭,女至皮所,皮蹷然起,卷女而行。父失女,后于大桑树枝间,得女及皮尽化为蚕,绩树上,茧厚大异常。又《传灯录》云:富那夜奢,昔为毗舍利国王,其国有一类人如马倮露,王运神力分身为蚕,后乃得衣,王复生中印度,马人感恋悲鸣,因号马鸣大士。此塑像之所本也。昔郑氏注《周礼》禁原蚕,云天文辰为马,蚕与马同气,禁原蚕者为伤马也。贾疏曰:辰则大火,房为天驷,故辰为马。〈祭义〉大昕之朝,奉种浴于川。大昕为季春朔日之朝,乃建辰之月。蚕与马俱取大火,是同气也。由斯观之,则马头娘、马面菩萨、马鸣大士诸名号,不过因蚕马同气一语,而傅会之耳。俗每于腊月十二日、二月十二日,礼拜经忏于神前,谓之蚕花忏。僧人亦以五色纸花馈送,谓之送蚕花。

拜蚕花五圣 编辑

湖地淫祠通称五圣,如堂子五圣、利市五圣之类,至蚕神亦以五圣称之,殊属不经。乡人祈福之心胜,竞事祷赛,每遇蚕眠及上山、回山、做丝之日,俱祀之,统谓之拜蚕花五圣,奉牲奉醴比户皆然,亦足见土风之重蚕事也。

掇冷饭 编辑

自古有蚕忌生人之说,一缘蚕性喜静恶喧,一缘蚕月人忙,客至则人事牵率贻误蚕工,故概以忌生人谢绝之,非生人之能为蚕𥚢也。今人不明此意,辄如小儿忤客,禁忌太甚,收蚕之日,即以红纸书育蚕二字贴于门,或书蚕月知礼四字,亲戚不相往来,庆吊之礼俱废,虽随官府勾摄征收亦罢不行,是为蚕禁,亦谓之关蚕房门。猝遇客至,即惧为蚕𥚢,晚必以酒食祷于蚕房,弃之野外,谓之掇冷饭,又谓之送客人。谚云:引𩴆入蚕房。盖指蚕月客至而言也。

占验 编辑

占候古法也,蚕与田并重,故农家推测田之外惟蚕。术士之说与谣谚所陈,或验或否,然量晴较雨、探节数时、蚕桑之丰歉若皆可以前知者,正不必尽斥之为无稽也。

占蚕 编辑

湖俗信卜,每正月中旬辄延阴阳家掷钱布卦,以卜蚕事。旧有相种法,就子之整斜、疏密,拟其形似,以定吉凶,大率皆虚诞之词,十无一中。又有所谓蚕姑把蚕者,以寅、申、巳、亥年为大姑把蚕,子、午、卯、酉年为二姑把蚕,辰、戌、丑、未年为三姑把蚕。大姑多损伤,二姑最吉,三姑则吉凶无定。村夫村妇共相推论,而于古人占候之书罕有明其术者,案《淮南子》云:摄提格之岁,寅,蚕不登。单阏之岁卯,蚕昌。执除之岁,辰,蚕闭。大荒落之岁,巳,蚕小登。敦牂之岁,午,蚕登。协洽之岁,未,蚕登。涒滩之岁,申,蚕登。作鄂之岁,酉,蚕不登。阉茂之岁,戌,蚕不登。大渊献之岁,亥,蚕闭。困敦之岁,子,蚕、稻、麦昌。赤奋若之岁,丑,蚕不出。此以岁阴论。《史记》天官书云:正月上甲,风从东方,宜蚕。《周益公日记》云:正月内有三子,叶少蚕多;无三子,叶多蚕少。《田家五行》云:谷雨日辰值甲辰,蚕麦相登大喜忻,谷雨日辰值甲午,每箔丝绵得三觔。《群芳谱》云:元日值巳,蚕伤。此以日辰论也。《便民书》云:元日霞气,主蚕少。《陶朱公书》云:二月虹见在西,主蚕贵。此以云物论也。《田家五行》云:清明午前晴,早蚕熟;午后晴,晚蚕熟。《五行书》云:欲知蚕善恶,三月三日天阴而无日不雨,蚕主大喜。《臞仙神隐》云:立春天阴无风,蚕麦十倍。此以节候阴晴论也。余每欲取诸书之说逐一验之,卒亦因循未果,至俗所傅流郎歌、地母经,多隐语鄙词,不足尽信。

占桑 编辑

桑叶贵贱,俗以正月上旬之木日占之。木在一日,则为蚕食一叶,主贵。木在九日,则为蚕食九叶,主贱。此说本诸《陶朱公书》。或以岁支之所属占之,岁支在丑属牛,在卯属兔,在午属马,在未属羊,并主贵,以其皆食刍也。或又以枯叶占之,枯叶贵则次年之叶亦贵,贱则亦贱,同条者无二价也。《便民书》云:元日有雾,主叶贵。《通考》云:二月十六日西南风,主桑叶贵。《田家五行》云:谚曰“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成苔脯。”又云:“雨打石头斑,桑叶钱价难。”言蚕损,叶无用也。《种树书》云:俗以三月三日雨卜桑叶之贵贱,谚云:雨打石头遍,桑叶三片。或曰三日尚可,四日杀我。言四日雨尤贵。今俗不卜此数日,专以三月十六日为主,谓是日为天做叶市,终日晴或终日雨则叶价贵贱有常,若乍阴乍晴则贵贱无定,朝更暮改也。

占丝绵 编辑

丝绵之贵贱,由于蚕之荒熟,亦由于商佑之聚散。古人有测候法,《陶朱公书》云:元日,日出时有红霞,主丝贵。《群芳谱》云:元日值丁,丝绵贵。《农政全书》云:重五日雨,主丝绵贵。今农家者流,官租私债凭此以偿,丝脱车即公私交迫矣,岂能推测以待价哉,然亦不可不知。

择吉 编辑

日之吉凶,不必拘泥。然昔人亦重诹吉,如《诗》所云:“吉日庚午,吉日维戊。”是也。今考五行各书,有浴种吉日,为甲子、丁卯、庚午、壬午、戊午五日。有出蚕吉日,为甲子、甲寅、甲午、乙巳、乙未、乙酉、丙午、丁未、戊午、戊申、庚午、壬午、癸卯、癸酉十四日。有缫丝吉日,为子、寅、午、申、酉、亥日及成、收、开日。又庚午为蚕父生日,尤吉。庚戌为蚕姑死日,忌铺蚕房。盖蚕事自初至终各有凶吉,并当知所趋避也。又陈藏器《本草舍遗》云:二月上壬日,取士泥屋之四角,宜蚕。此亦可为修蚕房诹吉之法。


蚕桑辑要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