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云坪先生文集
卷四
作者:宋能相 纯祖初
卷五

与李判书秉常○丁巳十二月

编辑

明公今日之行。无愧于党锢诸贤矣。昔人曰。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未知身为李杜者其心复如何。矧尔一出。历览表里山河。岩岩者如高人。渊渊者如至德。以壮我心目而助我道义。则其视隐默官京都。遇寒疾不汗五日而死者。得失亦甚辽绝也。天时闭塞。坚冰已至。恭惟北土风寒。懔栗何堪。固知平昔忠诚可仗。而处患难之道。更宜加慎。幸愿高明行吟之暇。兼抄药方君子汤,正气散之类。不撤飮于朝夕之间何如。远游参同。曾已痛理会否。此与劝读佛书者无异。然朱夫子亦尝有味于其言。不审尊意云何。平生眷私。感激有素。而适到仙庄。瞻望松筠。益令人彷徨慷慨。慕义无竆。玆奉千里之书。以伸起居。馀惟岁寒。益懋高节。以慰见慕之徒之心。

答李判书鼎辅○丙寅六月

编辑

别子藏主家礼。是朱子初年所作。而晩节与门人编成通解。则却复致严于宗庙之制。祖不可迁而庙不可外。此沙翁所以不敢从迁于墓所之论也。祧高祖。自古已然。近世大贤亦有从国制祭止曾祖者。夫岂不孝而贤者为之。于情于礼。未见其有不合。何谓情。以尊则太祖。以亲则祢。二者未有可离之道。何谓礼。在古则宫庙。在今则龛。二者未有可分之理。为高祧而迁就于尊亲之间。方便于庙龛之际者。似非情礼。礼有古有今。今则今。古则古。古礼今礼。岂可错置而并行之也。所谓官师一庙与无庙。不可谓僭者。殆如郢书燕说。所谓在世不在龛与归重高祖者。其亦思之不审矣。大抵吾先子之论主家礼。沙溪先生之论主仪礼。何不择于斯二者而别求依违路径也。制礼作乐。周公能之。次者朱子。朱子以后无此手段耳。○高祖虽祧而干祫同及。古礼然耳。

答李判书台重○戊辰十一月

编辑

阻阂积岁。瞻昂靡已。即因再从昆至。远辱手书。赐教郑重详密。慰荷深矣。第伏审向来示病。尚未复常。公私灾患。所祟有在。固安得神丹妙剂而袪此幽忧。下怀贡虑。若恫在己也。近日纷纷。实有源委。不可以本事辨争者。教意诚然诚然。区区于此。窃有所甚惑者。春秋恶攻战而莫恶于阴谋诡遇。宋室南渡。天下岌岌。谋国者欲以讲和为名。而修自治之实。朱子斥之曰。内外心迹。判为两涂。幸而成功。亦儒者之所讳也。仁人之用心。此可见矣。敌国尚然。况同室乎。今日士大夫。盖皆儒门之秀。而读孔,朱书。言必称先圣贤祖。乃若其情则诡秘莫甚。换面迭出。且战且和。潜构暗煽。无所不至。毕竟飞书来见者。莫不以含默二字相游说。而背面则辄以为某已绝其师。首先声罪者。非他人也。夫劫子弟而攻父兄。捩手足而伤头目。其计不亦巧且憯乎。此能相所以不能终默而一出与辨也。其书故在。今可案覆。而辞说诪张。转益骇愕。来谕所谓千奇百怪不如无竞者。敢不仆仆拜嘉。至若以此身为𥚁根。而谓累及于师门者。恐未必然。此身无似。无所有无。何足以为人喜。亦何足以为人恶也。前日怀乡之所㤪恶八人。而声罪传檄则不过是吾师一身。彼虽一时知难而止。末梢连人之檄文。太半呑吐前日语句。窃以是知韩丈之见恶于人久矣。且以韩丈文字本不如此。而谓能相之怂恿取舍者。此非欲归狱于无似之此身。适所以构诬韩丈。有若无主见而为人所动者然。人之为言。何至此甚。浩嘅浩嘅。

与兪知礼彦宗○庚午十一月

编辑

千万意外。伏承有令胤惨戚。惊愕涕泗。不省所以仰譬。然古人有桐里子者。丧其子而不忧曰。未生子时未尝忧也。生子而丧之。与未生时同。何必忧哉。其为达识大观。百世之下。犹有生气。如此然后方可自在。而不为造化儿所困殢。未知雅意以为如何。庄生所谓安之若命。诚亦明快。幸无徒以为异端之说也。至若曾夫子责子夏之言。尤严截醒人耳。此皆下执事所已知者。果何如。侄病与岁深。闭户呻喟。一者躬慰。末由遂计。可恨。就此友生。当世隐君子也。小少同学。熟知其经行绝出等夷。半世牢关之馀。今欲一览名山大川。以壮其心目。助其道义。而竆不能自赍。要侄周助。然侄何能助之。仍念先辈最戒关节。而犹为行脚僧折简守宰。劝令资给。僧行尚有赆。况士之穷者乎。幸伏望另念优助。以生光于枯涸之地如何。此似是不识世情而干冒于悲挠中。尤涉非便。然侄若往凤谷道峯则下执事想必不恝视。此友之行。与侄躬往无异。伏望勿徒以不识世情下责。而必思有以曲副焉如何。馀在由还日迎拜路左。

答曺侍直世鹏○辛未正月

编辑

教意谨悉。盛稿大体尽好。无容更议。然于其间有大不可者二焉。夫以能相之年少学识而参错于诸长老之间。诸老年次各有其序而错乱序列。未厌人心。曾谓吾丈与许兄主事。而乃有此不审思之举也耶。夫学问亦有久勤。能相之尚少也。已闻诸长老。卓然有立于斯学。诸老之应举从宦也。又闻韩丈早已立脚。盖自其未弱冠时。遂翁见之于镇川。已许其将为大儒老友。而及其往留江上也。先生每对士友。辄称以韩某好学。四方贤儒毕萃门下。而先生独称韩某为好学者缕缕。可见于诸家语录中。其于冠人之时。亦必择而自从。乙酉春大报坛御制诗章。京外学士大夫赓和者何限。而先生独拣韩丈诗。亲书于先生自作之下。以送丈岩。编入于华阳尊周录中。至今人称为权,郑,韩三诗。丁酉温宫行幸时。经学被荐。又乃居首。而筮仕后当当宁策东宫时。以最初宫僚。实有甘盘之旧。此皆著于公私文字。而顷日元尚书温宫奏对时。圣教亦以为熟知其学问高明实是可用之才者也。圣上既知其耆德。至谓之可用之才。而不思进用。故京外有识之士。所以因圣教而欲进言者也。向年圻儒之疏。已先有例。今何必用意颠倒。不循其久勤常例也哉。此必尊家诸少年出入屏门之故。而其在事体。恐不必然。此岂可一毫容私处耶。记昔牛溪,同春两先生之平生。盖皆官不及栗,尤。有如今日二老之与闵丈者。而只为其年齿居先。当时每称以牛,栗。称以春,尤。必俟后来诸士类称量。然后乃有先栗先尤之定论。今此二老之事亦然。待得异日公眼者出。称量定例。而在今道理则只当从一世恒称。称以年次。序以久勤可也。虽使可以一人之私。挠公尊家少年之师。何如尊先师遂翁之平日最所许可者。而乃今抹𢫬之。无乃不可乎。此等事无论彼此。只当从一世公议。吾无一毫与夺于其间。以俟后世之定论为可。可不念哉。向来圻儒之疏。于尹丈叙列道德。颇不能尽分。实如胡文定之状明道。故吾辈辄以为不足。尹令叔侄亦以为言。尹丈夷然一笑。有所戒诲于厥季与子。如尝对太白台而言者。士类闻之。莫不叹服。盖尹丈之所为。兄事韩丈。不徒以其两情磁铁。实由于详知遂翁意故也。今者令胤诸公无乃不知长老之心耶。幸平心回思而处之也。至若师生幷举。虽于死后请享。道理犹不可。其见于尤,遂二先生文字。不啻伙然。高明岂或忘之耶。堂堂全岭之士。必将取笑于一世。若以私言则执事之作此举。人其谓吾辈不知不闻耶。人必以为某也与某人居近戚连。又其侄谪居岭外。自图得儒疏。而不复以弁髦先义。参簉师长为难矣。此果何等骇惋举措也。此不可一刻仍存以骇人眼。故用敢唐突墨抹。幸亟改而勿咎也。不料以执事之高明。而乃有此不可闻人之举也。凡此云云。布尽赤心。不蒙听信。鄙等请从此辞焉。假曰公议。假曰非本意。而乃以执事笔书出。尊家诸少年主事。则此岂非以无道理相处者耶。既不以道理相处。则何敢复有旧谊也。

与金伯春元行○庚申二月

编辑

十年丧病。干没苟生。人事都绝。其不见弃于当世之君子者无几。平生亲戚之素相厚者。皆不复记数。而亦不敢以平昔之心为心。杜门深山。只自吟病。不闻老兄边消息亦几岁矣。不谓兄南来有年。进德修业之中。间以丧威病忧之挠。一惊一喜。种种不可为怀。梦窝大爷洗冤。天恩感激。然当日筵教。犹未免缴绕旧见。且物有本末。事有轻重。而其不能洞辨圣诬。明正大憝之诛。则区区复爵。岂足以慰忠魂于九原也。惜乎。今日诸公无有以此謦欬于圣聦者。而尊戚诸闵丈方且汨没于辨争报复之说。所秉大义。反为之掩蔽不明。亦可叹也。信乎不为避嫌。非大贤则不能也。伏惟老兄此怀。尤有倍于凡人之所见否。能相宿抱奇疾。近益添苦。恒为望八老人之忧。实无馀力可及于身心工夫。末由面承诲责。徒自悲叹。

答宋晦可明钦○乙卯二月

编辑

别来遽已新月。瞻咏正苦。忽蒙垂帖。审得静里进道益福。欣慰之馀。倾羡继深。能相亲癠尚今沉痼。食飮全却。药不见效。焦煎之私。如何胜喩。理气说。深荷提警之意。而大体亦甚好。可敬服也。然于遂翁本指则全失照勘。玆敢辨复。以兾更详。盖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推之于前。不见始合。引之于后。不见终离者。一读太极图。人孰不知。故其言曰。理气只是一个大流行。实未尝有无动静之时。无阴阳之地。太极安得以独立于其先乎。此大小大明白。而至其论体用动静则以为太极图解。言道之体用者。其义多端。阴静阳动而为体用一也。流行不已与一定不易。为体用一也。太极凾动静。动静凾太极。为体用一也。又曰。有动有静而妙动静者。以乘气言。太极之用也。无动无静而含动静者。以本然言。太极之体也。此之体用。固不可分属动静。虽然冲漠无眹。道之本体。寂然无为者也。一动一静。道之大用。乘机流行者也。以本体无为者。对大用流行者。而一属之静。一属之动。亦无不可矣。然而寂然无为之中。乘机流行之理具焉。岂非静中之动也。乘机流行之中。寂然无为之妙存焉。亦非动中之静乎。不能详记。而大意如此矣。横竖推说。十分精微。而门下诸贤之各见一偏。互相疑贰者。始皆豁然而得归于一。能相每以为遂翁之见道分明。可征于此也。何故。以其质前言而不悖也。幸愿高明更取濂溪太极图说首二节及朱子太极说。南轩存斋记等篇。精思而密察之如何。来书所引朱夫子说。谓太极含动静。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以流行而言也者。诚可谓一言而尽之。钦叹钦叹。其馀六条说。皆是夫子之随人所见而各救其偏者。亦好参看也。盖道理无穷。言语难尽。既主一说。不容复有他义。才执一言。不复徐究其意者。要皆非君子之事。未知如何。仲思书多感。转示。不徒为替面而已。不宣拜覆。

答宋晦可乙卯四月

编辑

来谕曰。以本体无为。恐非朱子之意。

朱子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眹。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理则一也。自见在事物而言则阴阳含太极。推原其本则太极生阴阳。盖须有此实理。方始有阴阳矣。生阴阳之前。其理已悉具。生阴阳之后。其理亦无眹。岂非所谓太极凾动静而动静凾太极者耶。又曰。体用一原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则冲漠无眹而万象昭然已具也。显微无间者。以至著之象言之。则即事即物而此理无乎不在也。言理则先体而后用。盖举体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为一原也。言事则先显而后微。盖即事而理之体可见。是所以为无间也。又曰。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又曰。天地未有。万物已具。此是体中有用。天地既立。此理亦存。此是显中有微。又曰。以形而上者言之。则冲漠者固为体。而其发于事物之间者为之用。此言皆何谓也。朱子又曰。人只是合当做底便是体。人做处便是用。曰体静而用动。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曰太极动而二气形。此虽出于门人者。而质之凾丈。批以论得甚分明。何可谓非夫子言也。凡此等处幸更加意而察之。夫体用也动静也。一而二二而一。而各须对待以得名者也。不与用对。岂成为体乎。不与静对。岂成为动乎。由是。论太极者。只从本体上而统指其蕴。则固当谓之该动静以不偏。若对流行处而就言其分。则亦何病乎属一边以为静也。譬如观山。横看则成岭。侧看则成峯。今若以横准侧。以侧准横。而只信其所已看。不复信其所未看。则未知其于道果何如也。程子论仁。所以有专言偏言之不同耳。

来谕曰。体用固多端。对待之静而已。

此端义理。似甚丛杂。有非浅陋者所可识其端倪也。然来命勤挚。请且条质。盖闻古之论道理者。多是就见在事物动静。事也。阴阳。物也。而言其大体。故以为有局定底。有流行底。孰为局定。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也。孰为流行。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也。横直说去。自然有体用之分。而非是为分体用发也。亦非谓此二者外更无体用也。今欲以此而为一大例则非所可识者一也。又欲以二者分属于阴阳。二者固皆无独而必有对者也。分阴分阳。不可移易。故谓之局定。一动一静。循环不已。故谓之流行。无阳之阴。何必谓局定。而无阴之阳。岂独谓流行耶。此则非所可识者二也。全体者。自是合一之称。而在动在静。一定不易者。正一先一后一彼一此。对待分立之地也。乃今以合一之名。加之于分立之实。则方圆凿枘。不能相入。此又非所可识者三也。动静互为根。而仁义相为用。一仪一德。莫不各具体用者。其为推说。固甚精详。而折之于向上断例则又当何以分属。此非所可识者四也。且既曰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曰或以动静言。或以终始言。而旋复以为其体常立乎对待之静。上下言义。自相矛盾矣。此又非所可识者五也。更愿足下于是数者。猛下检省。而一一订诲。使得幷进于昭旷之域焉。能相不胜冀仰。

来谕曰。所谓无为者。对大用之本体也。

无为者。只是有为之对称。固非可以别占地位者。而亦何可以不属乎静也。周子,朱子之书备矣。元来论此者。煞有不同。以理与气对而言。则气有为而理无为。故曰动静阴阳。皆只是形而下者。动静非太极耳。以理为气主而言。则理有为而气有为。故曰一阴而一阳者。是乃道体之所为也。理无动静。气何自而动静乎。以动静分体用而言。则静无为而动有为。故曰实理该贯动静。而其本体则无为。动则有为而善恶形矣。许多曲折。正好各随言义而通变观之。何必为一例硬说有所不行也。以此。诸教甚有隔靴爬痒之叹。而说来说去。全没了主宰二字。若其所引两在之妙无动静等话。反失周,朱二夫子本意矣。且能相所谓无动静者。自来有异于二夫子之说。二夫子之说。顾乃谓理之无形而不囿于器者也。能相则直指其源头而超然本体。不落方所云尔。夫在阳为动。在阴为静。而阴阳未生。却不可言动静。此则论其情实者然也。虽含万象而未有一物。本然真体。无所偏倚。则其比一有动静而万化生焉。流转大用。无时可息者。体用动静。又安得不分说。此则论其界至者然也。今足下乃欲一之。所以有意义眩掉本源騈叠之患。而如所谓为至静及一味偏枯空寂之类。殆无异自作元只而以速其讼矣。理明心空者。那复如是。良可嘅耳。

来谕曰。故朱子斥南轩至静之说。岂不艰涩乎。

南轩之说。甚有偏着之病。如非失传。想是其旧说矣。何则。太极本无方所。无形迹。无定体可名状者。今若以为其体至精。则是不识动而无动。静而无静之妙也。又以为贯乎已发未发。则是不识非不动不静之实也。朱子之斥以尖斜不正当。岂有一毫驱抑底意哉。能相幸生朱子之后。得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义。而亦已言之详矣。足下乃不少见察。深可惑耳。朱子答杨子直书。正合商量。当初濂翁之著图书也。却就动静循环之中而抽开太极。以为万化根本者。是盖有不得已焉。朱子之解之也。若复直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则截得上下太煞分明。岂不真如先有太极而别生阴阳者也。从来论理气者。只是从大流行上截断一阴一阳始生之初。而推原其未生之前。故见得有源头而谓之由体而达用。从微而至著耳。其实无形者未尝顷刻先立于有形者之前。而才动便是阳。才静便是阴。非先有此而后有彼也。故程子曰。器亦道。道亦器。此其意虽无害。而言却有病矣。后来改定。始得完备。而其置水不漏之密。反有胜于程子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之言。然是特就其间而添个曲折宛转周详已矣。未必以初说为全无理义也。故于改本中。节节有此意。而此书下文亦以为太极含动静。以本体而言也。太极有动静。以流行而言也。何故。高明者乃欲执一而废百欤。若所谓太极说。又是不察言者之本意也。此段上头。既以一动一静。相对说下天人命性之分。而末复合之者。所以明夫天人一理。而命即是性。性即是命也。岂必有意于体用之分哉。体用虽可分。而亦不合以一定字论得行乎动静真实无妄底道理也。然以能相前日之云。只要足下有察于静亦动之息一句。不复深攻太极动而阴阳形之说耳。未知何如。且足下每以论性答藳后记。为破瞽说之证。案此固有不当者。而今书所谕尤涉拖长。只愿明者之平心更思焉。

来谕曰。高明平日。痛加刮磨焉。

能相前书。以寂然无为。解冲漠无眹之本体者。正为其方论界分而属之于静故耳。然于其下便以为乘机流行之理具焉。则足下何故隔绝其首尾。而随语生解。诮责至此也。至于遂翁云云。尤非平日所望于足下者。谚所谓舂之簸之。无乃谓此类耶。更愿足下对勘前日彼此之书。而察其有一毫用意者否焉。大抵讲论者。只是求是之道也。但得在不间今与古物与我。而悫实精约。据事论理而已。不必用多少枝叶皮面之语。以相苟难也。而况吾辈相与何如。而犹为如许不知心之言也。流俗之习。虽是能相实病。而区区仰虑于足下者。亦不能十分无疑耳。僭悚僭悚。更观盛教。其所以反复究极于体用之间者。可谓备矣。而终未知上面又有本然已具之体。乃与下梢乘机流转之用作对。则无或有未尽于朱子之意耶。能相尝就前日三言者。而各为之目。阴静阳动处。名以全体大用。局定流行处。名以实体妙用。本然乘机处。名以本体实用。今请因是而正其当否也。然于用字上有可以通称者。而于体字上不可有互换矣。未知如何。最是动静互为体。而仁义相为用。一仪一德。各自有体用者。说得煞密。深所叹服。谨以愚意为之解说曰。主阴静而言。则阴静固为体而阳动固为用矣。主阳动而言则阳动反为体而阴静反为用矣。盖见在底便是体。后来生底。便是用也。且夫自仁而言则仁是心之全德。而义乃商量裁制底。自义而言则义是收敛把定。而仁乃发动流行处。全德把定。岂不是体。而商量发动。岂不是用也。中与正也莫不然矣。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则正为体而中为用也。性之静而为中。情之发而得正。则中为体而正为用也。若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者。便是动静之体。而动而能静。静而能动者。便是动静之用也。所谓寂然不动者。仁义中正未发之体。而感而遂通者。仁义中正已发之用也。如是推去。果不悖于尊意否。

答宋晦可乙卯闰四月

编辑

答稿谨已。移本呈纳。未知其得失竟如何也。盖观前后教语。似或有先寻非处。不尽人言底意。令人嗟惋。久不能已。承谕难言镌责等说。故敢此卒言之。然只是才涉纸墨。觉无精彩。愿足下之审究于所不能及处。而不以人废言。千万千万。大率足下于理气无先后处。看得已到。而于有先后处。看得不到。理之无作为处。说得已破。而有作为处。说得不破。是以。只喜程子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之论。而不察濂翁挑出太极以为枢纽根柢之意。偏信动静者所乘之机之言。而独昧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之训。一何其拘泥而不知变通也。无乃于离合二字。终欠了商量故耶。此二字正是平日已陈之刍狗。然今所争者。其关棙亦只在此。望更平心而一番痛理会过如何。苟如是则必当有莞尔而笑。以从前彼此之纷纭。为都不济事。而一本万殊。天人物我之理。灿然昭呈于高明之眼。自觉有观会通以行典礼底气象矣。待得此时节。更以见教。以幸浅陋者。而幷慰仲思诸友之望也。能相窃深冀待耳。

答宋晦可士行文钦○丙辰正月

编辑

能相山行四五日。历沃涉永。周观先垅近地。而卒未得合意处。悯叹何喩。昨过祖妣忌日。尤令人悲感。昔者童子时。每见诸父历叙前列。而如仆行辈地逼无所立矣。今已转占深位。后生辈参事者且过半挨迫失措。恍若畴昔自身事。而第四叔父独立哀伤。前月无恙之季父。已不可复见。流光如水。世次迭迁。由情一哭。自不觉其越礼也。奈何。因窃思惟。世事易变。义理难明。凡百外物。都不须说。而一个心地尚患芜薉。动静为二。表里相妨。居然近而立之岁。而自觉忝辱于先人者多矣。此际得师门书。乃以明道立心之弘。伊川制行之严。见责朋友。亦有强以为师者。矢心苦辞。终未相舍。哀而悔惧而恧缩。一心实不能须臾自安。到头益叹平日涵养之功甚浅。触境龃龉。便未得天理安处耳。执事仁明。曲察人情。顷者书意。亦可见矣。幸为之深念。幷赐诲谕。使得依本分奉以周旋。至望至望。昔尝承教于先辈。常以敛晦自修为志。命既多舛。行又不力。谁谓竟坠于自欺欺人之归耶。方今之势。正如大病。里虚者。自不堪百证交作。昏瞀愦劣。只胡叫乞怜于良医。冀下得回生起死之药。良可哀也。临纸情激。不免𫌨缕。伏惟矜察。

答宋晦可士行丙辰二月

编辑

能相顿首。雨后风凉。恭候峡旆已旋。侍学珍吉。次房设弧。真是新年第一消息。深为之慰幸。能相近省病姊于韩山。归次属耳。而亲癠代指。尚未见瘳。季父窆期不远。前丧启墓。只隔数日。日夕忧怆。何所胜喩。顷日教帖。其所以慰晓之甚中窽曲。百回披读。自令人感激涕淫也。至于末端劝诫。有未能尽察微情者。而季氏之语。尤少曲折。殆无异以水济水。不有近于强僬侥以千匀之任耶。能相少读内则。甚喜古人教学次第。及今无一着实得力处。而徒觉群疑日滋。宿志日隳。先生长辈之教。且患于不堪。安能复为人师。添却无限困愧哉。不能自立而立人者否矣。尊慈乃犹云尔。可谓非知我者。几年共学。而不蒙垂察。宜乎他人之苦未能谅也。即闻父丧在殡改葬母者。新旧几筵用肉以奠否。其幷有父母丧若昆弟丧者。亦当何如。虞前若不用肉则遣奠亦废包牲之节否。以生人则不飮酒不食菜果者。死将何以为之。古礼残缺。未得明证。而儒先之论。并无的确齐整者。深可疑惑。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切愿佥尊十分商究而教之。勿以汰哉为嫌。幸幸甚甚。迁葬祖遣奠。更思之当无。追惟顷年妄言之失。至使孝孙为过礼之举。前训为无当之归。僭率之罪。可胜自讼。奔走服勤。无暇往质。详赐证谕。千万拱俟。

答宋晦可丙辰七月

编辑

父在母丧被发之节。更无所谕。岂其不改于前书之义耶。似与鄙意有少异者。鄙意窃以为礼时为大。今之行者。虽不能一反古道。而要于其间有所裁制已。如饭含。设有生虫之虞。而从少为宜。不可遂废。其举之古礼也。被发或无儒先之论。而同俗不为。因以渐革。非礼之旧弊也。则此乃大易所以扶阳而抑阴。为衰世之意也。未知如何。顷答从昆书。略摅此意。敢以草呈。幷望砭诲。○更思饭含出于古人不忍虚之至意。然终归腐烂。不必唯盈。而今俗之例用糯米者何也。岂有取于秫灰辟毒之意耶。

答宋晦可丙辰九月

编辑

所谕挽诔事。今而后始觉能相之不信于朋友若是矣。如何愧缩。虽然。能相岂敢或以非礼不诚而干君子哉。只缘亡嫂之贤。有不忍泯没者。而哀章之转为不朽图也久矣。私家与执事事契同一家。家嫂之于贤阁。戚又不远。则平日声闻之相及。有不足言矣。肆其即远之辰。欲得一言为重。以相哀送之礼。真诚所发。自不能已。此岂可与世间寻常虚夸而广求之者比哉。伏愿高明更入商量。如不以为不可则终思副惠幸甚。抑因有所禀焉。挽歌之生。始于斥苦。而其辞则专以嘅伤人死者不可复回。所由来远矣。降自唐宋而渐为诔行之具。是亦出于黄鸟惜贤之遗意。而初不害义。其流之弊卒至于丧家冒请而亲旧不复自为焉。则殊失古道。而大无谓矣。然居今之世。不请则不为。如欲略丐于族姻契旧。当如丘仪。而主丧者自发耶。求之情礼。尽有所未安。故尝窃以为此统于祝相护丧之职。而径自私家行之。今有非之者。未知如何。细加思议而教之。不胜幸甚。

答宋晦可丁巳四月

编辑

疑礼下询。实仰谦德。而卤莽近甚。心志日荒。旧来所闻。思量不起。虽欲竭其愚知。而恐涉于汰哉。请以浅见反质之可乎。夫出后于人者。纵不可尽绝其私恩。而名服大体。终是傍亲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则以己之私戚而欲伸之于尊统者。无乃有不可乎。然于诸父兄弟之丧。永卒哭不许归家。则使人代行。情礼两得。而妻若子之祭。恐亦不可偏废矣。未知如何。若所谓朔望之参。正宗子伸情之礼。非关于祖考事。而代行之渐已成俗。抑或有所据耶。幸更详思而教之。近日乡间事。置之无足言。而至于尊门诸食客。专以辱人为业。辱其人而不足。又节次推上。无所不至。此岂梦寐之所尝料者耶。他人何暇言。仆既不幸不死。足下亦已归家。而事之难言。如此其甚。天下宁有是哉。诗人所谓尚寐无讹者。真先获语也。承欲送骑相邀。足下胡不察人之情也。向日一出。专为问丧。而与在客位者。太半是可怕人。迨今悚仄。不啻如鍼毡耳。数日间左右如无他客。窃拟乘月一进。以诉苦抱耳。不备布谢。

答李仪韶凤祥○丁丑十一月

编辑

顷蒙宠临。吊孤致奠。荷意良勤。而悲扰之甚。恨不得良诲稳承。路中还书。尤致缱绻。三复感浣。如更款晤。不审归税后一味平胜。孤哀。忍死卒事而归。仍值岁暮。号陨益甚。疾势乘剧。无复一分生意。尚何喩哉。礼固有以书代谢之文。且承俯询。往复讲难。则在浅陋尤岂非幸。而人事都绝。久稽报往。深用愧仄。玆作数字以请教。幸更反复之。方丧二字。窃恐不察而过引之。小君之丧。于执事为不杖期。然于令胤则不过素服而已。依婚娶借吉而弁首。恐无不可。主人与宾。亦无不去衰麻之令。既许以白衣冠视事。则以此服而行礼。有何甚未安者耶。一加既不成礼。只当不献酬以变常礼。未知如何。至若家礼期以上云云。恐只论士庶家私丧。须与大全君臣服议参看。元意各别否。

答权亨叔震应○辛未五月

编辑

文字事。兄行承与方伯巡历相违。可叹。然目今时势。决不可迟缓。常夫之意。亦与之合。谓当还京。使述甫书议于巡营。未知其竟如何也。常夫又自任真像事。必欲于秋前移摹数本。择其最逼真者。送来于此间。此事若成。弟当专伻报兄矣。兄须躬来相会于华阳。共审其真逼与否。仍为奉去。藏之于寒斋诸先生真帧所藏处如何。时伯哀虽有病。而专意于编摩之役。虽不能得书手。空册则果为送去否。遗文影帧二事若粗就緖。则弟虽甚病。必欲躬带入华。兄可来会对校而取去深藏耶。近因人得所谓冠峯文字。其所逼切于老先生处。一如嵬说。而至若舟中说一段。大有惊骇者。老先生性理之论。若果不合于己见。则一如渊翁之农岩说例。何所不可。而必如是强援捏合。有如篁墩所谓晩岁定论也。老先生果若冠峯之言。前迷后获而快释前见。则何不明白立论。如晦翁之中和说也。此甚骇惑。而为说丁宁。多立证援。疑乱后世。必不止于篁墩所引尊德性铭而已。其在子孙门人之道。不可不从头痛辨。以解世人之惑。而在尊丈分上。尤有关涉当身事。不可不辨。未知如何。义理。天下之公。不妨有异同。而事实则决不宜翻转爽误也。原文字玆以录奉。馀不宣。○冠峯文字。或恐有少补于聦明。略以浅见批评以上。此是一门内事。望更回示诸凡委折。其辨也。亦必先示草本以议之也。

与金士廸汉喆○甲戌八月

编辑

西门锁钥。既云巩固。塞北长城。复得其人。台之此行。圣朝更无北顾之忧矣。未知龙㫌已税咸关。而宣布上仁。能使士民感泣否。北人尝沐李敬宪,闵文忠惠泽。又经重峯与吾老祖过化。其俗固尝以仁义忠孝为务。不幸光佐诳诱其豪杰。蠧坏其风俗。而宗城,文秀辈相继煽惑。彼其耳目涂塞。心术陷溺。只知有利害而不知有义理。只知有少党而不知有士类。骎骎然尽化为贼边之人。祖宗朝眷念爱养之盛意。果安在哉。而前辈遗风。扫地尽矣。诚非等闲事。而前后按藩者。皆无远虑。不复以道理相处。而贱恶之蹴踏之。无所不至。彼固悍然而不服。窃恐他日不复为朝廷之有也。今幸朝家更遣长者。拊摩得宜。宁不能服其心。平生读书。正须此时。幸愿深考乎前辈旧政。有若划一而勿失。亦宜阐明乎先贤正道。不惮家喩而户说。期有所振作一变焉如何。当今人才。咸,永不如吉,镜。吉,镜不及六镇。六镇士类如韩耻庵,吴德村后承皆愿得重峯,尤庵集以读久矣。幸于巡路必携此二集许示之。俾得居接于锺山忠谷等院。而给其粮资。助其诵习。以兴其守死善道之良心。则其为国家保障计。必贤于山谿之险。兵革之利矣。民不委去。只在于使之知方而已。至于年谱及经礼问答。尤宜传誊。以藏于云田,龙津诸院。广示一路之士如何。抗义新编。老祖尝付朱寝郞汝井藏弆于云院耳。其他昔日从游先门者。别录以呈。望于㫌节之过。询访其后孙而存恤之。仍为收教于都会所。而俾不坠其先业为幸。彼皆先德既不草草。而己巳祸故时。千里奔走。同破败。共患难。人情每自难忘。故如是。幸幷曲谅焉。西伯文教。传闻赫赫。不料今世乃有安尚书,金黄冈以上人也。馀闻成侄去。力疾口占。不宣。

与赵和叔明鼎

编辑

北儒无论兄之教养与本自成立者。如以孔门四科拟之。忠信刚果。不先利而重义者有几人。文才通敏。能会思而强志者有几人。亦有胆力精悍练事而谙古者耶。风采辞理辨志而孚物者耶。非必优为。而可以企及者。条列示之。俾得以与闻高明鉴识精力之所及如何。此非如弟者所可与。而他日吾兄之还朝。清问或及于人才。则非有所预虑而临时无跲耶。古之人能知此义。眷眷以山川人物相讲确。此其所以出而当事。能有所为。而其处者亦能坐策于千里外而无遗。顷年某台之荐北人则乃反以尚口牟利屡憎多怨者。苟然充数枢机之应。无远不笑。此其过在于询谋不广。而初不知圣门言语政事之科本领有在也。人不忠信。百事无实。吾兄识透。焉能廋哉。居夷既久。得人既广。他日圣朝北顾之忧。窃恐高明终不得辞其责。弟于兄情深。安得不预叩。幸勿以为非尔所知也。昔在仁庙朝。金景瑞能知郑凤寿于侧微。以为我国若将此人。虏不敢近。后果如其言。而其不知有郑公者。一遇丁卯。褫魄于千里之外。茫然不知所出。朝家之每访西北人才有以夫。弟固草莽垂死之病喘。无容坐策。而只愿闻兄范围所拟耳。

与赵和叔壬申七月

编辑

弹丸小域。南北无万里。忞忞之传。每月一及。矧惟慈闱春秋未甚高。而立名显亲。自省不疚。使世之贤母。各为其子祝。一时废远。非忧伊荣。老兄之孝思。可以知足。而犹于书面。辄露得戚嗟色。何也。主恩不及于三江枯骨。北伯至以是遭弹罢官。世道至此。惟愿老兄益励马文渊竆坚老壮之节。丕承尊先德致思复心之学。毋徒以随得随失自解也。苟其实得。筌蹄何用焉。如弟之安居畎畞。所业没没者。只诵老杜生无所成头皓白之句。悲叹不自克耳。示谕京乡通患。只以大小科为究竟法者。虽可哀痛。而前世之从游于老峯,畏斋者。亦安知真知真学之所在也。惟其门路得正。所以平生不落于纲常名义之外耳。开千眼者必有后。幸卒随分而成就之。摩天以北。想无异于南关。文学义理。岂是今世人所长。独有前昔李持平文稿。果可与鲜于遁庵相埒者否。幸望誊取以见。亦以示及其胤涵也。想亦不比韩金辈之无渊源耳。兪判官,李正言文雅风采。已矣奈何。伏惟塞外承凶。悲惜尤至千万。适闻有点便。忙草不备。

与赵和叔别纸

编辑

北路本以圣朝肇基之地。实有常山首脊之势。而民俗朴直强悍。惟上之所化。有如朱子所论雍州之风习。在昔孝庙。尝谕于先祖曰。国家欲有作为则西北人可用。急宜奖拔其尤者以劝进之。其后老峯观风。畏斋树谷。或出守或佐幕。相与专意于教化。至乃选其翘秀而劝送于华阳。积年讲学。卒底有成。虽不能一变至道。无逊于文王之化雍。而所讲不出于笃孝敦弟居仁服义尊主御侮亲上事长之道。故其能卓然变夷者。如咸兴之陈尚渐,韩纪百,朱宅正,南老汝奎,汝斗,汝井。永兴之张永纪,文烱朴虎卿,朱必大,陈庆传,金光白。德源之朴敏章时膺。安边之李世文,吴宇达,宇逸。文川之赵文弼。定平之李天䧺。稳城会宁之吴尔游,崔慎诸人。莫不淬砺礼义。之死不变。徒步相随于南窜北谪颠沛佗傺之辰。至今岭湖间人传说北儒从行者。最苦节苦行。历历如前夕事。自是以后。北路之文风儒教。绵绵不绝。卒至有镜城李持平壬寅树立卓卓。无愧昔人。彼其风俗。虽云强直。而如微熏陶于儒贤。习成于礼教。则遐乡人士。焉能知干名决科之外。别有读书修行。为其所当为之实学。而能得自拔于颓波奔流利欲百端之中。从周用夏。一至于是耶。世以壬辰倭乱。关北尤甚。而许珍,金国信,李鹏寿诸人倡义吉庆。为重峯谪居讲学之效。以郑农圃文孚能脱虎口而屡建奇功。为其平日得儒士心之故者。岂不信哉。信知忠孝义节。本非一朝夕可成。而无君子斯焉取者。圣人不我欺也。不幸自数十年来。光佐之徒。连按北藩。专意于收人心而教党论。所在风动。乃复一变。周秦夷夏。相反如昼夜。虽以诸朱之服习馀教。亦多反本背先趍时射利者。李持平一家何能当众咻。间有士类之按北者。不究观源本之所在。而徒自愤激于反背辈所为。先威任刑。无复远虑。人心积失。莫可收拾。彼皆辄指为贪虐无道之党矣。近有从北来者。为传其俗。说及于光佐则必皆正冠衣更坐。及于文秀则曰吾使道吾使道。宗城则不觉涕汍澜。下而说及于近世按节之老论一人则莫不切牙努眼。又及于一人则反唇奋拳。乃作街童丑辱人之状。传说不啻分明。噫。士类之失人心。何至此甚。少辈异日若能为国家而不与反虏则庶无他忧。而不然则我国家肇基首脊之地。将未免土崩瓦解。此岂非吾侪士流为国家世道深忧远虑处也。未知今亦有出入于泉黎门下如吾先祖时者。而泉黎丧后。尚守其说。不受变于光佐之徒者耶。咸永则无非光党。而吉,镜人士犹有能从事重峯书院。而读先祖之记文。得知忠义孝节之可尚云。金许诸人之后承亦能有可望者否。恐其必不如李涵父子矣。大抵远违君亲。孤坐塞垣。既无可以寓怀者。则振民育德一事。恐终有不得辞其责者矣。曺芝山谪居西塞。专意于教化上。壬辰收功。一如重峯。有光竹帛。前辈道义气脉可见也。重峯后虽不幸败没。而其平日奖砺诱掖于西北者。卒致有申恪,李廷馣,郑文孚奇功。而收复诸路。其功岂在于清州破贼之下哉。幸毋徒以吟哢咿唔为高。而留意于重峯,芝山之遗烈。熟复拙斋先生抵沧溪书。劝𢽾南士一段如何。恐行中不带往全集。玆敢录呈。以广尊意。幸伏望一览而破颜也。

与闵履之百祥○戊寅六月

编辑

备无交极。蒸溽无前。伏惟旬宣体履对时增卫。瞻傃未闲。能相一身疾苦。本非不足。而意外壮奴之纪纲于一行者。竟死路中。同行士子亦病颊肿。久在危域。息心冥栖。初计大坏。奈何。骁尉今始还之。玆有海伯许书。欲通家信。烦为之入褫。百岭事。计将安出。康生有真帧改摹之议。此则不然。仁贤书院本以路傍。恐有不虞如壬丙时。前辈远虑。以建百岭之庙。则山庙与书院。表里一体。今所藏于书院柜中者。重叠无义意。此柜及此时移藏山庙。而另择其完好本改奉似好。凡事可以为可以不为。则不必为也。未知如何。前告李时恒私稿事。果已俯施否。尝见家集有香山云社记。似是先曾考大爷按藩时所受以揭者。今见时恒也。自以为博采众议而撤去之。僭以汗颜代斲。无严莫甚。欲考其岭种与否耳。其所谓同议人姓名录呈。槩皆岭人而怂恿时恒中军。想知其为某某人耳。试问之如何。始欲直抵国内城。循鸭江登览奉天台山。访赠参判崔孝一古迹。见其不书年号官诰而归。奴毙马病。贱疾亦难远去。可叹。台于巡历时。岂尝招见崔车安诸义士后孙而奖进之否。闲叩之。不宣。

答宋公厚载万○庚申正月

编辑

丧服小记。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年也。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祭不为除丧也。

注。正月存亲。亲亡至今而期。期则宜祭。期天道一变。哀恻之情益衰。衰则宜除。不相为也。疏曰。祭不为除丧也者。言为此练祭。自为存念见亲。不为除丧而设。除丧自为天道减杀。不为存亲。两事虽同。一时不相为也。又曰。祭除丧。同日不相为。元意各别也。又曰。祭为存亲。除丧为天道之变。庾氏贺氏幷云祭为存亲。幽隐难知。除丧事显。其理易识。恐人疑祭为除丧而祭。故记者特明之。云祭不为除丧也。

据此则祭为死者而设。不可以长子自身受服之后时而差过思亲事死之礼也。

士虞记。荐此常事。

注言。常者期而祭礼也。疏曰。一期。天气变易。孝子思之而祭。是其常事。故谓小祥祭为常事也。

据此则死者之祭。初不为生人之变除。不可以除丧不除丧而异其飨辞也。

朱子答曾无疑书。在今练祥之礼。却当计日月实数为节。但其间忌日。却须别设祭奠。始尽人情耳。

据此则练祥之祭。似本为生人除服而设。虽使闻丧于练前一月。犹当退待后年闻丧之期而始举殷祭矣。

沙溪慎斋两先生力主朱子之训。举世遵述久矣。后来先高祖答郑丈德雨氏书。始虽印可于遵述之论。而终又难之曰。如中原则或于三年垂毕之时。有始闻丧者矣。若然则其几筵之设。当至几年耶。此甚可疑。不肖窃尝因是而考求圣人制礼之意。盖自初终袭敛以至于葬。自馈奠虞卒祔以至于练祥。无非所以送死之礼而慎终之道也。又自始死易服笄纚徒跣。厥明。小敛括发绖带。厥明。大敛说髦弁绖。至三日而成服。自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去麻服葛。期而小祥。练冠练衣。男子除首绖。妇人除腰绖。至于大祥。朝服缟冠素纰。乃是生人居丧之制而顺变之节也。盖丧死与居服二者不同。故曰。生与来日。死与往日。曰送死有礼。复生有节。今若谓练祥为主人除丧而设则是朝奠亦当为成服而设。卒哭亦当为变服而行。一切事死之礼。举皆为生人而作耶。遭丧与成服。在于一时。故练祥与除丧。又在一时。此则其常礼也。不幸主人在外。闻丧于久远之后者。此变礼也。成服既后于初丧。除丧亦宜与练祥异时。何则。二十五月之制。天下之通丧也。贤者不敢过。不肖者俛而及。生死之事虽异。而中制之限有常。为思亲事死之礼。而因短生人丧服之纪者。固无义矣。以生人致丧之故。而不举死者当行之祭者。尤为不可。若以死者之期而设其祭。生人闻丧之期而除其服。似得礼意。两无所妨矣。区区浅见。虽则如是。而恨未能奉质于先贤。不敢自信。顷在师门。偶语及此。师门深为颔可。后于甲寅。复因晦可质之于陶庵。陶庵亦以为是。自是其门下士及湖中士友稍稍信用。渐成通行之礼。窃意此虽出于古礼。而为今世礼家之所行者。然而朱子沙溪之训既不然。先君之论。又无明白断决之辞。后生小子有不敢以擅便取舍者。顷答兪纯甫之问。所以开陈典故。使自择焉。今承来谕。却似有取于古礼之义。而更欲详闻诸先贤之说。好礼慎重之意。深有感于微衷。既诵所闻。复陈浅见。以俟高明之裁教之也。

与金伯衡相甲○乙卯十二月

编辑

恭惟夜来。侍傍佥候珍毖。此书谨已一览还呈。检纳如何。尝窃有感于汉之季世多高人逸士。而最喜管幼安穿榻誓海之真功。发于梦寐。形于歌咏。今观本传。殊为之失图也。呜呼。国之云亡。人伦坠丧。襄阳遁世之士。辽左避兵之客。太半是凡庸无识改度失节之徒尔。令人愕然。若在己病。寒宵耿耿。达朝不能成寝。未知佥兄以为何如。别告仲陟兄。曾读晦翁与伯恭诸书否。此真今日高明者之苦药良鍼。幸留心焉。抑又念高明者近舍沙溪而远学退陶。无乃犯古人野𮬾之讥耶。相爱之切。毕露衷悃。伏愿恕谅。悚息悚息。

答金叔甘相庚○乙丑

编辑

顷便既忙挠。不克修候。及辱询牍。披告甚悉。三复慰感不自已也。岁更。不委侍下静履益膺庆福。弟病且无骑具。尚此蹲淹。而慈候之不宁亦频仍。私闷私闷。嘉事。以晩春行古礼尽好。而老亲在此。难复往桥上。未知如何。冠礼时望必邀致尹中丞。而两房礼事。亦先后日子。不相騈碍。为宜。酒馔则务从简俭。数日团圝于仪文间。岂非美事。宾亦各戒之为是。而虽责之于一人。此则恐无大害矣。如愚者。一犹难任。况可再耶。仍告此间礼笄内宾无可请者。彼中新居如未粗完。来住善州。以便凡事相议之道如何。老人心弱。不可久离女息。而此身之不能远违亲侧。其情亦然。栖皇江滨。未决归乡之计。若得吾兄来。许为鸥社长。相与讲质所疑。日交修余则此幸当如何。年少辈往来省觐。似为便甚。幸加之意焉。善真乐土。而鸬洲鹤亭之胜。甲于东南。得于此数年结夏也非恶事。如何如何。千万便忙。不宣。

与金叔甘乙丑

编辑

催租吏想不至方夜叩门。雪屋青灯。未委趣味作么生。令胤相携累日。讲究颇多。今日送之岭表。怅怅。凡事申嘱。幸勿虑。所示中庸疑目。傍无书册。从当检考仰复。第念鬼神一章。自来多说。盖皆不能察理气妙合之实。而徒拘拘于文字语言之间耳。阴阳合散。何莫非气。而其所以然者则是理也。理也气也。一而二二而一。故古之论道器者。未尝不互见而相发矣。程子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诚至言也。如以此章言之。不见不闻者鬼神。而其理有至隐。体物如在者鬼神。而其理有至费。苟或不察。而以鬼神为费隐。则非孔朱之意也。未知如何。

答金叔甘季说相丁○戊辰

编辑

春来怀仰益新。便中拜书。获审侍傍佥履用安。胜慰当如何。戚病劣依昔。而近遭京居从姊之丧。悲怛何言。贤郞久与相守。深用慰满。而所业日有程课。但见其童心未尽祛。俗见未尽除。频有揠助速成之意。能笑答以岩谷老丈冬不炉夏不扇牢坐三十年之工。只得成就此个讲论。仆亦着力此经已八九年矣。贤读此未数岁。辄有惮烦厌久意耶。今之世天荒地老。华夷未分。士大夫安居养德。立朝行义。手不释心经家礼。身不离荣名令闻者。考其终始。一切得罪于圣笔尊攘之义。骎骎然日入于被发左衽之俗而不自知也。殆所谓有世不如无世。有人不如无人。娼家讲礼。屠儿念佛。何益之有。人生斯世。必须先了此一书。透得人兽关。然后方可以抬头举足。行立于天地间。此诚人生大界分。域中第一义。栗翁所谓朝廷之上。识见为主者。正此类也。不然而徒区区于寻行数墨。涉猎文史者。虽多奚为哉。令郞逌尔一笑。益加勉焉。方期一读尽后。与岩老鼎会于葩泉仙洞之间。通阅剧论而罢。其计亦不小。过此以往。安用我辈劝𢽾。只输渠具一正法眼藏。一目流览五经子史。游刃恢恢。肯綮迎解。如仆辈浅敝者。安得无后生可畏之叹也。未知高明闻此果以为如何耶。适有人来讥先史学者。诵此问答语。更以奉质于明者。信口腾笔。幸谅教之也。不宣。

答安士定杓○戊辰三月

编辑

云云。大抵今日世道之害。无如人物性同之论。此自有言语文字以来。所未曾有。无论吾道与异端。古人何尝有以人物之性为同者。如以孟子生之谓性章见之。孟子本以理为性。告子以气质为性。其所指拟者虽各有异。而若以犬牛人性不同则同一语意。观于其问答之辞可知矣。孟子正以人物之性为不同。故其迫诘之言曰。犬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所见。亦本自以人物之性为不同。故不敢曰然。如从白之论而语遂塞矣。惟于释氏话头。乃有狗子佛性之论。然其意亦何尝偏着于有无方所也。一自阳明之徒叛经侮圣。务尚新奇。为说支离。转益缪戾。进不得为儒。退不得为释。狼狈失据。以至于章大力而郞当极矣。艾千子见其弊而辨之曰。程朱诸儒言性处。大力既不看。五经语孟言性处。大力亦不看乎。大力自认其性与禽兽等也。则禽兽。父子无亲。夫妇无恩。师生长幼无序。大力果自认与禽兽等乎。书生侮圣言排先儒之罪。不待如佛氏之说报应。而自不觉其身之堕落畜生道耳。晩村吕子闻而善之曰。艾先生此言。非骂也。仁也。痛哭流涕而道之。亲爱之也。彼其不考前言。而误惑于阳明。身入禽兽之域而不自知焉。则同为人类者。不呼号激直以救之。不仁也。此即中土论性家始终异同之大略也。今之纷挐者。辄以古人论性处。尽归之于兼指气质。其亦太卤莽矣。何不一看孟子生之谓性章下统论之朱注也。分明分开理气二者。各就孟子告子所指之意而分说出来曰。以其气而言之则人与物若不异。以其理而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以全哉。所谓若不异者。即告子不敢曰然之意。而非真以为同者也。所谓岂得以全者。即孟子问其犹与之意。而明白以为不同者也。孟朱二子固皆指理一边而谓之不同。则今其曰兼指者。果何所见。顷年权尚书之使燕也。至通州。见一儒家童子读中庸章句。问曰。人物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单指其理。无不全否。童子曰。各之一字可见矣。人物偏全绝不同。盖其学专主朱子。而有得于思孟之指也。至今彼中之自处以诵法先圣贤者。一无有以人物性道为同者。独姚江一派喧豗不已。谁谓此论东来。举世风靡。其所谓大儒先辈。亦不免胥溺之患也。岂天之将丧斯文。人心先为迷盲而然耶。退,栗,沙,尤诸儒先之苦口辨明者。今皆一切被后人䵝昧之。而寒水,三洲两先生之定论则尤不见信。重可叹也。虽然。此在儒林公共讲学上事。非有一毫可以容私好胜者。而黄吻年少辈乘时跳踉。敢辱宿师。竟至有崔妄人告墓之举。于妄人何难焉。而误认其性之弊。诚无所不有也。馀具别纸云云。

别纸

编辑

或举中庸首章注。问于朱子曰。健顺五常。言物之性。如健顺字。亦恐有碍否。朱子曰。如牛之性顺。马之性健。即健顺之性。虎狼之仁。蜂蚁之义。即五常之性。但只禀得来少。不似人禀得来全耳。

朱子答徐子融曰。惟人心最灵。故能全此四德而发为四端。物则气偏驳而心昏蔽。固有所不能全者矣。答余方叔曰。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

答赵师夏曰。若论本源则有理而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也。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而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是气多则是理多。是气少则是理少。又岂不可以偏全论耶。

又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民之秉彛。这便是异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须是存得这异处。方能自别于禽兽。不可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与自家一般。

黄勉斋曰。仁义礼智。特因人心而立名耳。

栗谷李先生曰。万物则性不能禀全德。心不能通众理。

老祖尤庵先生曰。天下万物。莫不配属于五行。谓五行之理赋于人而为五性。可也。因以为凡配五行者。皆具仁义礼智信则大不可。凡配五行者。或以形。或以气。或以臭。或以味。今味之甘者皆属土。遂以蜜为具信之性。可乎。

右古今诸儒贤所论人物之性偏全不同。

朱子答程正思曰。犬牛人之形气既具。而有知觉能运动者。生也。有生虽同。然形气既异。则有生而有得乎天之理亦异。盖在人则得其全而无有不善。在物则有所蔽而不得其全。是乃所谓性也。今告子曰。生之谓性。如白之谓白。而凡白之白。无异白焉。则是指形气之生者以为性。而谓之物之所得于天者亦无不同矣。故孟子以此诘之。而告子理屈辞竆。不能复对也。

又曰。知觉运动者。形气之所为。仁义礼智者。天命之所赋。学者于此。正当审其偏正全阙。而求知所以自贵于物。不可以有生之同。反自陷于禽兽。而不自知己性之大全也。

右朱子所论孟子生之谓性章说。与集注相表里。

与任仲思圣周○乙卯闰四月

编辑

涂谷从游。思之如梦。别来多故。未遂一会之约。怀仰德义。实为心痗。不意晦可示以所被别纸。就审迩来益加精进。而许多见晓之意。抑有令人感奋者。能相虽甚愚。岂不知君子之惠也。望风拜谢。不能自已。然于迷滞之见。有未能释然者。大要朱子定论。见于经传注解,大全,语类等诸书。不啻百千。而未尝有谓人物性道之同者。只是于大全。有数段初年说。说得听莹耳。尊兄何故必欲据此而为正也。是以诸喩一味好高伤快。反少深潜缜密底意思。令人嘅然。盖朱子于徐元聘,胡广仲二书。尝斥知言中说性不一之非。而所谓子思子曰一章是尔。故曰昨来知言疑义中已论之。今观于疑义。却删去此段何也。其他大全语类之中。列数知言言议之病。而亦未见有论此者。或者又举其此即子思子曰之章说性首句而问之。则便答以亦未有害。至于平日所自言见录于性理等门者。又多是知言旧说。然则知言之言。不全无义。而徐书所评恐未必为一生之定论。未知如何。且朱子尝论理与性之有分。而能相亦每谓理是公共底名。性即因气之称。尊兄今以朱子之说为能相私言。而复以因气之言便作和气底物事者。亦何故耶。昔有问于朱子者曰。先生说太极。有是性则有阴阳五行云云。此说性是如何。答曰。想是某旧说。近思量又不然。此性字为禀于天者言。若太极。只当说理。自是移易不得。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则谓之善。至于成之者。方谓之性。此谓天所赋于人物。人物所受于天者也。朱子说止此又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幸愿于此等处明着眼目如何。一本万殊。一而二二而一等说。更是古人的见道理劲正确实。颠扑不破底话言。而今之君子举皆好高厌卑。喜分恶合。槩以一理而不信分殊。只见不杂而未见不离。故多少所论。未甚的当。源头禀赋。阶级紊焉。本性气质。漠无交涉。天命流行。元是一般。而人物所禀。气质不同。故理亦随而有别。只得各为其气之理而已。此所谓各正性命。而亦不是混融污杂底物也。今若以为万物之生。性自同而气自异。则性气二物。判然分开。而一原万殊。混幷极矣。说得虽快而听者滋惑。此岂天下不易之定理。而人心所同然之实也。伏望高明者更着精彩而猛下理会于周朱二先生之书。只求所谓各一其性。所谓随其气质自为一性者。是单指之物耶。是兼指之物耶。久久商量。当自有一副见解觉得洞然矣。未知以为何如。朱子尝曰。不是一本处难认。是万殊处难认。又曰。须是存得这异处。方能自别于禽兽。此正吾辈之所可着力者也。恃眷及此。僭易僭易。伏惟尊兄平心恕察。属方远游。不能尽所欲言者。正暑自爱。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