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青庄馆全书
卷三
作者:李德懋
1809年
卷四

婴处文稿

编辑

西湖烟月篇序

编辑

西湖有清士。貌秀而心洁。好读书以自乐。人不知吾独知之。又敬爱焉。沈君平甫是也。昔余弱冠。侨于江湖。平甫少于吾三四年。为邻以居。自谓气味之相适。见辄谈古事。又吟哦焉。它事不知也。余去年春。移家木觅山下。多病不出门。今往见。其诗格古而韵长。今世此道之绝久矣。盍写之篇。平甫笑曰。惟君其序之。遂题清士西湖烟月篇。勉之哉。吾岂独知之。辛巳上巳。完山李明叔。序。

茶溪诗文序

编辑

士之衣布带韦。茹糗啜糟。偃蹇于蓬蒿之下。不汲汲于名利者为难。有志于古人。以文章自娱者。亦为难。持道学中正之见。不为众欲所驱驰者。尤为难见。既志于文章。又以道学自卫者。此尤最难见者也。吾同宗有正夫者。幼失怙。而能有志于文与学。家贫不以为病。务古人自期。守之以正。断之以理。余尝闻其名。不得见其面。虽不得见其面。其愿交之诚。常在于中也。今年孟秋。邂逅于南磵之堂。初见其貌。瞿瞿若不胜其衣也。试与之语。果尔博又简。有大理焉。余于是心醉而师友之。又论文章。不骎骎乎雕绘之末。以和平纯雅为大旨。余又跃如也。犹以但闻其语。不见其发之以为书者为恨。请之见。正夫曰。小有制作。隐而自好。不愿显于人。今子乐吾。吾示之子。不惜焉。余受以读。果尔如其言。以平和纯雅为大旨也。其诗清简幽婉。得风人之旨。其词赋古而洁。其文有和正平温奇奥典雅之軆。余于是叹曰。有德者其有言乎。此吾所谓偃蹇于蓬蒿之下。既以文章自娱。又以道学自卫者欤。其真见之。尤最难也。君子哉。是人。吾舍此。孰与游哉。正夫其勖而进焉。今书其卷。以志吾之于正夫有厚意也。辛巳八月。序。

送朴叔游绵州序

编辑

汝秀氏。西海豪士。南游于绵。绵距京九百里。山川丽。人物秀。恨未之从而游。余自幼。志于古。尝欲历观名山川。求异人者以游。生今二十一岁。不出百里外。但奇气盘郁于胸中而愿未遂。人有说名山川异人者。辄喜闻之。汝秀氏其为我访诸十室之邑。亦有忠信者。况九百里。岂独一二人。又人迹之不到。必有奇山水可隐居。北归之日。其告我曰。某乡某士。有某行。某州有某山。可结庐以读书。吾虽不亲到。若睹也。适吾愿。若五音之谐于磬。心焉恰恰。奚必亲睹。为汝秀氏其为我访诸。

饯辛巳序

编辑

岁云暮矣。频瞻北斗之回杓。夜如何其。忽惊南城之击柝。鱼欲振陟冰之鬣。蛇已没赴壑之鳞。惟其检思邈之庵名。屠苏割腐。读荆楚之岁记。胶牙僻邪。虽家家共守岁之欢。亦人人有流年之感。是以飞腾暮景。堪悲杜工部之盍簪。萧索东风。谁怜苏内翰之剪彩。问今夕其何夕。童幼之欢虽深。实增年而减年。老大之怀不少。耿如别故人于千里。青荧之烛影方长。怅乎迎新春于五更。悠扬之锺声最远。然惟普天欢乐。宴岁功之遂成于二阳。匝地喧哗。贺星记之周回于三始。而况幸际升平于家国。奈无燕喜于弟兄。秩初宴而散红牙。争传呼于五百。拜高堂而祝黄发。竟进寿于八千。喜舞彩于斑斓。堪夸慈母手中之线。笑把镜而怊怅。不问丈夫鬓边之丝。灵花臻祥。痴欲卖于今夜。鬼丸僻恶。贫可除于明年。所慨家君远游。咏西海而瞻慕。阿叔阔阻。想南州而驰怀。佳辰难陪。春树之祝徒永。远方所叹。竹林之会惟稀。玆迺值浪仙祭诗之辰。聊以续子瞻饯岁之句。且夫处白屋而思大庇。望丹阙而献微诚。愿万邦之屡豊。曰旸曰雨曰寒曰燠。祝九重之遐寿。如陵如岗如阜如山。呜呼。年来去以有期。奚叹壮岁之添齿。物终始其相谢。秪俟新德之润身。

雪夜文会诗序

编辑

壬午二月十五夜会者。郑氏子城,南氏汝修汝华。鸡既鸣。命余序之。

清䜩高堂。古人所以秉烛。狂歌半席。志士为之击壶。白雪阳春。久浑淆于下里。清湍修竹。长莾没于空山。如小石之在山。嗟大块之劳我。乐琴书于暇日。只自喜乎茶熟香清。视轩冕于浮云。亦奚恤乎锺鸣漏尽。于时也。圆月始展。诵希逸之词赋清新。微雪乍零。想道蕴之诗思飘逸。太守行部。虽无问于洛阳。良友乘舟。亦有访于剡曲。匪曰较才于战白。聊可慰意于拭青。郊瘦岛寒。虽同工而异曲。陈迟秦速。各短律与长篇。诸君子风流妙年。举皆如金如锡。啸歌半世。任彼呼马呼牛。甫里先生寒厨之杞菊无𧏮。锺山隐士晓帐之猿鹤自如。仆迳开蓬蒿。幸相随于二仲。形如土木。羞共列于七贤。任流出于性情。兴而比也。见沕合于声气。书庸识哉。追继金谷胜游。列书字姓。留为紫阁故事。详记年时。

孝暇杂稿序

编辑

坡山子携其集。请名于完山子。完山子思之三日。迺以浓墨秃毫。大书其巓曰孝暇杂稿。善事父母之为孝。孝而有馀力之为暇。有馀力而之诗也之文也。述之而载于策。是之为杂稿。孝乌可一日无哉。文章乃其馀事尔。虎虽有皮斑斑。无其乙。安得施其威也。龙虽有鳞灿灿。无其珠。安得行其神也。人而无孝。虽有郁郁之文章。亦安所称其德哉。故君子先修乎孝。修乎孝而百行具。百行具而发之为文章。必和而悦。澹而静。读之。使人蔼蔼然滋其善心也。如其先才华而后行实。其为言也虽炳炳烺烺。理俱邪。不足以服于人。坡山子年幼冲。志孝顺。每日东方欲明。适父母所。下气怡声。问安否。退而归。端坐敛膝。志气方旺。读圣贤书一两篇。沉潜鼓舞。有乐于心而自不能已者。诵韩欧文。咏陶杜诗。其蓄之中而发之外者。大而为序记。小而为律绝。高吟朗诵。乐斯之深。少焉婢报饭侍馔而归。如朝之为。日既入。昏定而归。如昼之为。篇既成。每使完山子读而评之。此其所孝之暇。述诗文而为杂稿者也。完山子申言曰。坡山子先于行而后于才。乃其言和而悦。澹而静。不独炳炳而烺烺也。坡山子坡山子。毋使失虎之乙龙之珠。时壬午月建子庚午。完山子。撰。

迎春序

编辑

壬午十二月二十二日。明年癸未之春日也。一气迺至。天地山泽草木禽虫。咸与为春。春日之始为春日。才一日之间尔。夫人者亦物中之一类。而最灵者也。虽与万物同其春。而亦有所不同者焉。岂独以隩者析。郁者畅。惨者舒。塞者通。枯者滋。蛰者蠢。乃可谓同其春哉。此同之一段。安足道最灵。而亦有所不与之同者乎。若夫菜盘以尝新。土牛以送寒。亦假借之习。苟简之俗。安所益吾人心与身哉。蘧大夫。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如以一年较蘧大夫之平生。今二十二日之昨日。即蘧大夫四十有九之年。今二十一日之明日。即蘧大夫恰满五十之年。人非圣人。孰无其过。知非迁善。其在此一日之间乎。且夫时之春。即人之仁。知非迁善。其为仁之始乎。

婴处稿自序

编辑

稿曰婴处。稿之人其婴处乎。曰。稿之人。男子之逾冠者。曰婴处。非稿之人。而稿独曰婴处可乎。曰。是近乎自谦。而迺自赞者。曰否。婴之夙者。当自赞曰长者。处之慧者。当自赞曰丈夫。未闻男子而逾冠者。反以婴处自赞也。遂自述曰。昔。题稿之首篇曰。何异婴儿之娱以弄。宜如处女之羞自藏。是寔近自谦。而寔自赞者昭矣。维余自童子日。性无它所好。能嗜文章。亦不能善文章。惟嗜也。故虽不能善。有时著文章自娱。又不喜浮夸。耻向人要名誉。人或诮其怪。盖余夙弱多疾。不能勤读。诵习固陋。无师友以教导。家贫不藏书。无以长知。见嗜虽深。其为学。亦可闷也。夫婴儿之娱弄。蔼然天也。处女之羞藏。纯然真也。玆岂勉强而为之哉。婴儿岁四五及六七。日以弄为事。插鸡翎。吹葱叶。为官人戯。排豆列俎。规旋矩步。为学宫戯。咆吼踊跃。睁目掀爪。为彪子狻猊戯。从容揖逊。登堂陟阶。为宾主接对戯。篠为骖。䗶为凤。针为钓。盆为池。凡耳目所接。莫不学效焉。方其天然自得也。幡然笑。翩然舞。呜呜然宛喉而歌时乎。而𢞣然啼。忽然咷。作无故悲变化日百千状。莫知其为而为也。处女自始鞶丝。至于笄。雍容闺阁。礼防自持。馈馔缝织。非母仪不遵。行止言笑。非姆教不服。夜烛行昼。扇拥垂云。罗掩雾縠。肃穆如朝廷。绝远如神仙。羞不读夭桃死麕之诗。恨不说文君蔡姬之事。非姨姑娣妹之亲。不与之坐同筵。䟱亲戚自远方来者。父母命使之见。随兄弟强施拜。背灯面壁。羞不自胜。有时游中门内。遥闻跫咳响。走深藏。不自暇。噫。婴儿乎。处女乎。孰使之然乎。其娱弄果人乎。其羞藏果假乎。稿之人。著文章。不要见。其亦类是也。夫磨一丸煤。挥三寸管。掇菁华。拾琼瑶。其写胸。如画工欣畅郁悒。合幷暌离。啸歌笑骂。山水之明媚。书画之奇古。云霞雪月之繁丽皎洁。花草虫禽之靓鲜叫翔。一于是发之。独其性不猛厉。不作乖激愤戾狠愎诮谤之语。亦不以不自满。辄坏弃之甲之乙之丹之绿之。签而帙之。囊而检之。枕藉而提携之。赞颂而讽歌之。亲之如朋友。爱之如兄弟。皆自适性灵。不足照它人眸。尝不幸为客探胠。对面聆赞誉声。色忽頳。过逊让。心嵲屼不能安。客既去。愧随以深。反自怒。欲投水火无惜也。怒稍已。复自笑曰。昔缄之箱。犹不固。迺里十重纸。用金钥锁木龛。忽正色而誓曰。今后若为人索夺。当投水火。固无惜也。咄其亦怪之流乎。然恶敢以灭裂龌龊。萤爝微明。蹄涔馀滴。肆然自骄。衒媒无耻。夸矜不逊。妄以为吾前既无。吾后何有。以取识者之诮哉。自古善于文章者。无不傲然高大。妒者四起。横遭谤毁。坐此蹇滞。甚至丧身名辱父母。况不能善者哉。吁其可畏也已。吁其可畏也已。余既于娱弄羞藏。兼有之以自赞。娱弄。婴儿也。长者不为嗔。羞藏。处女也。外人无敢议。嗟乎。或责余以广求人自炫燿者。虽讽规之深切。恐惧愈深。藏悔愈坚。或责余以只自娱不与人共者。独不为辨。固自如也。虽戒谨详审。以婴儿处女自居。犹不免人诮责。恧哉恧哉。然若不以此自居。其诮谤恶可胜道哉。复自慰曰。娱之至者。莫如乎婴儿。故其弄也。蔼然天也。羞之至者。莫如乎处女。故其藏也。纯然真也。人之嗜文章。至娱弄至羞藏者。亦莫如乎余。故其稿曰婴与处。或曰。凡嗜之者。善之者也。子其果善之而故自谦也欤。曰。请以食喩。夫宰夫之供绮馔也。封熊之掌。翰音之跖。鲤尾猩唇。金薤玉脍。杂姜桂。和盐梅。烹熬适时。酸醎合味。献之于公侯。莫不嗜而不饫。夫公侯虽知嗜绮馔。安知供绮馔。如宰夫之善乎。余之所嗜。其亦与公侯之所嗜同乎。淹醋当酸。渍酱当醎。虽公侯。亦粗知是也。余之粗知著文章。当类此也。安在其故自谦而不自赞欤。然则婴与处。无为丈夫为妇人之日乎。遂哂曰。虽为丈夫为妇人。其天之蔼然。真之纯然。至白头固自若也。尚章执徐日躔大梁之次糓雨。序。

送李仲五读书北汉序

编辑

余于文。嗜无所不至。惟欧阳文忠文最焉。于山水。嗜无所不至。惟北汉百济王故都最焉。盈天地间。文与山水者。非欧阳北汉而止。不徒嗜。嗜惟最。不其取大方之笑哉。是有由。余素陋寡闻。生二十二岁。始从邻人。获窥欧公文。读而大乐。辄夸向人。私以为嗜之。不终身弛也。不耐清羸。静杜衡门。步屧所到。远不过十里。岁辛巳秋。共南君子休,汝修。赍粻携手。始步入北汉山中。游十二寺。心欣欣如有得。总三日而归。犹有惜别意。或自以为天下之山水萃于斯。夜往往有北汉梦。至于今然也。是见之也始。故其嗜之也最焉。今年冬十月。友人李仲五携欧公文。上北汉。为岁暮课读计。适与余夙所最嗜者幷符焉。且请余偕往。余虽欲乐从之。每冬寒。辄患慈母病以熬煎。于今纵未发。其忧虑不少弛。未尝斯须离也。空山静寂。灯火青荧。吾身虽不到。其思想或相来往。仲五亦境与神会。端居潜默。细细焉想之哉。普光法堂藻井。有辛巳游三人字姓。其至今无𧏮否。幸拂蛛网。如觌吾三人面也。嗟乎。子休遭丧。汝修南游。三人者落落不易合矣。仲五于三人者。皆友善。怆与我同之。文之慷慨者。莫欧公若也。山水之清旷者。莫北汉若也。读欧文。舍北汉。奚之。噫。仲五之读。其亦得所也欤。癸未阳月二十有五日。友人。序。

野馁堂记

编辑

野馁谁号。吾友白永叔自号也。吾见永叔。奇伟之士。何故自处其鄙夷。我知之矣。凡人见脱俗不群之士。必嘲而笑曰彼人也。颜貌古朴。衣服不随俗。野人哉。语言质实。行止不遵俗。馁人哉。遂不与之偕。举世皆然。其所谓野馁者。独行于于。叹世人之不我与也。或悔而弃其朴。或愧而弃其质。渐趋于薄。是岂真野馁哉。野馁之人。其亦不可见矣。永叔古朴质实人也。不忍以质慕世之华。以朴趋世之诈。崛强自立。有若游方外之人焉。世之人群谤而众骂。乃不悔野。不愧馁。是可谓真野馁哉。孰知之。吾能知也。然则野馁云者。世人之所鄙夷。吾之所期于君也。向吾所谓自处其鄙夷者。激乎心而言也。永叔以为吾知其心。请其说。书而归之。幸以此示巧其言令其色者。必笑且詈曰。作此者。尤野馁哉。吾何愠也。辛巳月建寅庚申。寒栖幽人。书。

渐斋记

编辑

永叔既字其楣曰渐。仍求其说于余。余询曰渐之为室名。子心乐而自取欤。先生长者。命之以为号欤。有旨哉。其真永叔号也。非重厚宽舒之人。不足当。卦序曰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又曰。缓进为渐。进以序。不越次。所以缓也。余以为天下之万类万事。不出乎有终始焉。有本末焉。外乎此。吾未见其成就也。吾尝拱手敛容。舒舒以步。入乎门。进乎庭。陟乎阶。升乎堂。然后奠乎席。俨然端坐。休休而言。其言必有理。是日用威仪之终始本末也。无遑急迫蹙之意。缓进不越次。斯可见如异乎玆。冠带褐被。步趋挑挞。不但有颠沛踬蹶之患。必不时而笑。不度而言。渐之义斯蔑焉。可不大惧也哉。世未有不正其心。欲身修家齐者也。自小学进于大学。亦由乎斯焉。不独是然也。古圣贤千言万语。诱掖于人。训诲于后者。究其用心。亦不外于此。呜呼。永叔有心者。既号曰渐。又请我阐其义。其立志岂浅劣也哉。如不以我为妄。盍试之日用细微之事乎。幸为我拱手敛容。舒舒以步入门升堂如法。休休而言。既久必有所得。子必曰明叔不妄人也。吾试之而如斯乎。吾亦从以喜曰。永叔勉之哉。愿成其末与终。如不从。必整色以箴曰。永叔何其浅也。渐之义安在。小大学次第之言扫如也。子必耸然而惧。幡然而改乎不乎。吾于此。决妄言与不妄言也。辛巳六月初六日。记。

守真轩记

编辑

余读守真子烛台之说。至人皆以巧取于物。物亦以巧用于人。未尝不叹息也。又至余虽生于斯世。所好在古非今也。亦不觉赞颂之不已焉。守真子之所以为守真。斯足以知之矣。夫事物之近乎巧者。流以为诈。诈者真之反也。且守真子。生于斯世。志尝好古焉。好于古者。必取朴与素。维朴与素。非今之所好。而亦巧与诈之相反者也。其好古而取朴素者。舍乎真而安所守欤。此余所以读其文而知之乎守真子之为守真也。守真子既以斯为号。复题其轩。为守真之轩。甚矣。犹恐其真之不能守。题其轩而寓目也欤。然斯须之暇。其或趋巧诈而外驰。亦或违朴素而内沦。是假焉而非真焉也。失之而非守之也。失之与假。斯易焉。守之与真。斯难焉。请子易其难而难其易哉。如有人升子之轩。瞻轩之题。入子之室。见子之言行若多巧诈。器用若不朴素。人必诘之曰。言行多巧诈。其所谓守其真乎。器用不朴素。其所谓守其真乎。子何以应之。然其貌瞿瞿乎若不胜其衣。其言呐呐乎若不出其口。察其貌与言。可以审夫心与行。恶可虑其名实之不相副哉。如不相副。余当以烛台之说。质于子。究其言之不难而行之不易焉。龙集壬午一阳月。鹤上村夫。记。

八分堂记

编辑

主人之室楹凡四。且郁湿。客不频至。至亦语不移时。即揖去。非意亹亹相洽然者。来不再。室之陋。乃如是。夫主人性拙俭不暇忧。昼兀坐。夜安寝。意自适。与华屋同。主人之安分。亦如是。夫冬寒盛风刮入隙。灯摇摇然不定。妨照字。用素屏隔十之七。三居其外。七居其内。内自寝处焉。器用书帙。贮其外。主人犹不以低挟叹。杜门读古人书不辍。客有来者。入户欲举手揖。屏将触其额。客盱衡而嘲主人曰。隘哉主人。昔吾嘱子以广其室。今不能广之。乃反隔之。子居涧滨。名屋以蝉壳橘皮。志其小。此室亦奚名。主人笑曰。八分之堂。曰奚居。曰吾且小迟。子当自求。客沉吟少间。东顾而笑曰。其此壁乎篆二楷八。是为八分。今子书揭焉名之意。其此壁乎。曰否否。奚在其名屋之小。更求焉。客颇嗫嚅。乃言曰。屏之外馀几尺地。若十之二。屋之名。斯在焉。主人乃粲然曰。屏之外十之三。屋之名非七分。安在其八分。曰。然。何居乎名。主人于是太息曰。余不佞。非以屋之大小焉为名。今若慕其大矣。当名之以泰山之室。若慰其小矣。当名之以秋毫之室。是谲诡怪僻。君子不取焉。且蝉壳橘皮。心爱夫高洁芳香。不徒慕而慰之。夫数之满为十。而百而千万亿及秭。皆不逃乎十之数焉。人之初降。天与其衷。无不有十分之性善。曁乎壮大。为气质拘。湎外物。沦本性。恶之势骎骎。垂八九分。其去十分者几希。若王莾,杨广。元㐫大恶。小人之无忌惮。是恶之满十分者。彼亦初岂无善之十分者哉。但为恶日甚。日亡其善。夫如是。安得不大惧。常人者。有善与恶互五分者焉。有善与恶互四分六分者焉。善之七分八分。至于十分。在进之如何尔。朱夫子曰。颜子去圣人九分九釐。邵先生曰。君实九分人。是皆论亚圣大君子之断案实录焉。亚圣与大君子。犹不满一厘一分。其十分者难矣哉。然到十分。只欠一厘一分。与常人较。其亦难矣哉。余不佞其或善与恶互五分者。若能耻为小人。至死为善。幸庶几到六分七分乎。其否乎。若八分者。去九分只一分。余不佞乌乎敢。乌乎敢。然以五分。跂九分。奈僭逾何。以五分居六分七分。奈立志不高何。孟子曰。余何人。舜何人。余不佞。逊而不敢焉。周子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余不佞。若或士而希贤者乎。其然乎。仰而慕之。跂而及之。不高不卑。雍容周旋于七分九分之间者。非八分而何。余不佞。奚暇忧郁湿低狭。以广其居哉。客莫隘余之室。幸求余之志。客曰。敬闻命。余之揣子浅哉。客去。遂记而藏诸古箧。时尚章执徐上巳。

玉瓢斋记

编辑

瓠之半为瓢。最器之俭。而善于盛水。贫者易得以用。观许由颜渊。可知也。后世凿楠瘤藤瘿。范牛革。髹而丹之。象半瓠。强名为瓢。是岂真瓢哉。然俗皆以瓢呼之。无异名。如鸱夷。偏提军持扑满。耆老髫𩫷。既呼之以瓢。贤俊蠢痴。亦呼之以瓢。不独真瓢可以瓢呼也。然则石刘,金铸,土陶,草织凡物之可器而象半瓠者。安往而非瓢哉。天山吕佐伯。志洁食贫。家无长物。有占蓄玉瓢一枚。色水苍。前小尖若桃核。指弹之。韵清越。窈而远。使人心涤滓秽。宜佐伯之爱而蓄焉。其大可容水半升。佐伯酌清泉。日漱其齿。而沃其喉。佐伯意君子欤。玉惟君子爱之。瓢惟君子之贫者。亦能安而作器用。佐伯贫而蓄玉瓢。其为君子。不可以辞焉。佐伯尝有言曰。余观古今人。无贤愚。咸有室名。或夸而扬之。或谦而抑之。纷然昌炽。无或得中。余也愚而无所善。不宜有室名。纵欲名其室。将夸而扬之。吾性不乐焉。将谦而抑之。无才德可以谦。欲用吾饮水之器。为玉瓢之斋。君其教我。余于是贤其志。而为之勉曰。士生于世。贫不可羞也。许由颜渊。古之君子之最名。而贫又甚焉者也。瓢饮无累。遁世乐道。人到于今。想慕其清风。其视贪饕货利。富而无耻者。羞恶困乏。贫而无守者。其轻重高下何如也。且盍观乎玉之温润而泽。缜密而栗。以自追琢。人以为玉之为瓢。甚华侈。非贫者所当有也。是徒知贫者之无长物。不知君子之有所比德瓢。若𮢞金珠镂凤鸾。贫者不宜蓄。而君子之所不取。今玆瓢。虽许由颜渊。必不以侈斥。酌而饮之。与真瓢同。何者以其玉也。佐伯无惑乎此而弥进之。勿以贫失其所守。尚章执徐律中姑洗哉生明。完山后人。记。

阳厓记

编辑

海包纳三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水。水盖属阴而惟海阳。其象乎八部八柱八埏八纮八极之互内外者。皆不逃乎东南西北四位之外也。东果属阳乎哉。而南较极矣。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十二宫二十八宿之所罗列为经纬者。皆生于日。为阳之荣也。北斗司命。为天枢柄。阳又阳也。凡天地之数。分釐丝忽亿兆京秭。皆莫不黄锺以生之。黄锺者。九数也。迺阳之成欤。距汉师西而南百里。巨海粘天。䧺府介于旁。号曰南阳。海既阳矣。地又曰南之阳。不其阳太赫赫乎。有里焉。曰斗九。海而南之阳。阳既盛矣。里又曰斗之九。不其阳太炎炎乎。其村正南向。日恒暖炙。是谓阳地之村。有崖陡起峭绝。日之光偏受焉。我舅氏合以名之曰阳崖。厓又岩岩竦立。有阳之象也。海而南之阳。里而斗之九。阳既爀爀且炎炎矣。村与崖。又各以阳名。厓更有阳之象。不其亢于阳乎。立天地之道。曰阳与阴。有日必有月。有火必有水。有长必有消。有盈必有亏。日焉而不月。月焉而不日。火焉而不水。水焉而不火。长焉而不消。消焉而不长。盈焉而不亏。亏焉而不盈。天地之道堕矣。凡玆者。阳与阴幷其行。不独立之。大全也。今夫阳亢矣。无有一阴。己乎独立。岂不惧也哉。计一岁。晴旸雨曀。孰居多。计一月。一日言笑宴乐忧患疾疹。孰居多。古昔以来。治与乱。多者为谁。戴大圆。履大方。君子者小人者。孰为多而孰为少也。噫。夫吉与善。恒不足。㐫与恶。恒有馀。廓哉太虚。窅而难问。惟当循天往复。顺受其命。毋敢疾怨尔。假使贪恋长生。无少须臾病且死。其可得乎。余也浅薄。虽不得大道之原。然窃尝以为芸芸穰穰。参天地而为人者。统乎为君子而无一小人。是无伤也。凡为君子者。自修正吾身心始。大而忠信孝敬。微而动静云为。万善具足。虽无丝毫恶。是无伤也。上古之世。十日五日风雨一之。民物煕皥。能善而寿。不幸有一小人为恶。朝廷屏之。乡党弃之。惟恐一恶之在己。铭之以盘盂。儆之以韦弦。是所谓封屋之治。经曰。惠迪吉。从逆㐫。犹影响。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然则反乱㐫。为治吉。亦在夫修之如何尔。是吾所谓生天地间者。无一小人。无丝毫恶。皆无伤也。如其援阴阳而乘之。无奈阳属于善而独立者耶。今立四通九达之道。终年阅来且去者。日累千万。其修善而为君子者。凡几何。且南阳者。海之滨也。土瘠民贫。其生所资。但鱼渔盐煮尔。故其俗强狠薄恶。善欺诳。好事讼。挟诗书而诵先王者。百才一二。嗟哉。我舅氏。不忍汩汩于俗习之若狂。矫之而为善。且其子相洪始弱冠。能耻为小人。性慎重。好读书。期于君子。何其壮也。咄君子之为善。其亦难也已。夫一日而起子时止亥时。一月而起朔日止晦日。合推之以一岁。起于元朝止于除夕。当细检吾身。所以为君子小人阳与阴之间尔。事上也。御下也。待人也。言语也。饮食也。行步也。果纯乎善欤。纯乎恶欤。或善多而恶少欤。恶多而善少欤。纯乎善。甚幸焉。是阳之纯如者。纯乎恶。甚不幸焉。是阳之不纯如者。阳不胜阴。甚不幸焉。是恶多而善少者也。惟善多而恶少者。是阴不胜阳。是始虽少幸。终不幸者也。善居九。恶居一。亦非君子人。斯非吾所谓阳之独立而且纯如者。善与恶。其机甚危。君子以之惧。心惕惕。虽早夜为善。特立独行。死而后已。愈往而愈恐其不纯乎也。以其吾身虽独善。奈众人之不善何。是其天下之人。虽不幸而不为善。惟吾所以作君子者。当爀爀炎炎。以至于极。恐其不善而象阴也。既不能使天下之人。皆修极其善。以至君子象阳之纯如。而只独善其身。不留一恶。象阳之纯如者。我舅氏曁相洪之所当勉焉者。呜呼。其亦重且大哉。日月水火。消长盈亏。阳与阴之大全。毋敢议焉。晴旸雨曀。言笑宴乐。忧患疾疹。治乱吉㐫。阳少阴多。天之所运。无如之何矣。惟善与君子之属阳者。虽太刚而亢。不害于天地之道也。是故。南海之旁。南阳府斗九里阳地村。阳崖之积象阳。而微阴不见于象。是大无伤也。或曰。地之名适然。何必区区强以象之。对曰。昔之君子。不饮盗泉。里名胜母。回车以辟。名之设。亦有象。非徒适然。君试为我读阳厓记。龙集癸未二阳月初吉。舅氏之甥。再拜撰。

七十里雪记

编辑

岁癸未季冬二十有二日。李子跨黄马。将往忠州。朝逾利富之岘。冻云枳天。雪始浮浮而作横卧飞。如机上纬婀𭒅栖鬓。有殷勤意。余爱之。仰天张口而吸。山之细迳。最先白。远松黑色。其青青欲染。知近松也。败薥黍。离立田中。雪挟风猎之飕飗然叫啸。頳皮倒拖。为自然草书丛木之挐。乾鹊䧺雌五六七八。坐甚闲暇。或埋咮于臆。半掩眼。似睡未睡。或枝之。又砺厥咮。或匝脰。仰爪刮其眼胞。或矫胫。刷旁鹊之肩羽。或雪积其顶。振动之。使飞坠。仍定睛。凝看飞势。断崖马赴。为缺瓮仄松打肩。仰手五粒嚼。乃清馨。咳唾于雪。雪为之碧。投积于拱。将亘颐。不忍拂也。马头来者。颊頳不皱。左髯如煤。右髯如。眉亦效之。余笑哑哑。欲绝缨拱之。积泻马鬣也。余笑于雪西向飞。偏集右眉髯。又从眉。非其人耆而皓也。幸余无须。翻余眸。瞻吾眉。居左偏皓。又笑哑哑几坠。彼来余往。眉易其皓。丛薄幽幽。皱石佝偻顶盖雪。腹凹不受。乍黝如嚬。非鬼非佛。有时肖虎。马皼鼻不前。仆夫厉声叱。始勉强步。逌然任蹄。凡七十里。匪峡则野。伐木之韵出虚。四顾而其人翳不见也。天与地衬。黯澹叙水墨状。滉且漾。孰为是浓沫。入眺平远。暮江烟汀之势。忽生于峡野之间。或使人疑之。帆樯隐隐时出烟末。有叟蓑笠。荷鱼曳竿。隐映村口。青凫咿嘎。历飞集树。遥辨晒网。旖旎柽林。余不堪疑。咨于仆夫。仆夫吾同。询于旅者。旅者如仆。哂然鞭马而东。俄之。远者。迫在睫前。暮江烟汀。暗赴暝也。帆樯隐隐。败屋历霖。栋楹森立。民贫不葺。叟拖蓑笠者出峡。虞人鱼为翟也。竿为拐也。青凫非凫。鸦之黑焉。野氓织篱。横纵文理。类渔网也。旅者之哂。哂余惑也。书于昆珠店灯。

知非斋记

编辑

云章为非。云章能知之乎。为夫非易。知夫非难。知夫非易。真知夫非难。真知夫非易。去夫非难。去夫非易。真去夫非难。天下人之多不尽人道。甚或至于夷狄禽兽之域者。皆从不知非始。始知知夫非为大机括。云章果能独知夫云章之非乎。人人孰不曰吾知吾非。吾未见其人之真知夫非也。何其淟涊傝䢇。犹依旧也。稍慧者。殊能出入于知夫去夫间。其至于真。尚远矣。或有极愚且妄。如长夜如土木。不全然知夫非。虽父教而君谕。激成愤怒。是可诛之民也。如能真知夫非。则其真去夫非随之焉。能以真知夫非显者。在乎古。何寥寥也。惟蘧瑗氏。能以是闻。呜呼。惟蘧瑗氏。可谓能既真知夫非而复真去夫非者也。五十以前非全然不知者。想惟出入焉。释然豁然于四十九年之后。不大过人。何能与于此。今云章。迺敢以知非。揭其斋甚容易。其亦大过人乎否。然云章非徒然曰吾知吾非者。处贫贱。啖糟糠。而不愿富贵荣达以致其身。惟知非是愿。余亦不以贫贱恤云章。只自真知夫非。以至真去夫非。勉云章而喜之。且有时忧。嗟云章。慎勿为吾文所羞也。合以箴之曰克己复礼。甲申清明日。谨撰。

甲申除夕记

编辑

余志夫刻意读古人书而不遑焉。夏蒸炎。坐湫卑屋。矻矻攻举子文。岂余心洒然哉。建戌之月。始抑余劻勷浮浮之思。匡坐读中庸之书。夫性命费隐知仁诚明之奥。余盖梦梦云。中庸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余观郑忠信北迁日记。白沙李文忠公。以先王之老大臣。主废母后不可议。窜北青以死。未尝不黯然伤心。诵强哉矫而吊之也。余尝叹曰。大哉。书之有庸。其犹经之有易也欤。小子颛蒙。何入焉。于是著观读日记。夫观读日记者。记日之观且读焉者也。读焉而有得。则敢以𭿲说陈之。又暇而旁观它书。有论赞之者矣。盖睹读日记。起于甲申九月九日。止于十一月三十日。凡三卷。方子仲通曰百人于此。具读书之质者。有几乎。有其质矣。苟无读书之地。则何能读。有其质。有其地矣。苟无读书之时。则何能读。有其质。有其地。有其时矣。苟无读书之资。则何能读。有其质。有其地。有其时。有其资矣。苟无书可读。则又何能读。余尝诵方子仲通之言而嗟之也。余百无一技可列于中士者。惟谓之嗜古人之书。则或庶几焉。然羸也。父母忧也。余亦栗栗惧也。是始有质而未全其质者也。有地乎。未也。仰屋而明星垂焉。顾壁而凌冰绕焉。柴煤蓊杂。而冠衣缁乎也。是果有地乎未也。太恭人肺气不调而咳咯矣。于是熬煎于中。不忍须臾离其侧。且家大人南游乎大海之滨。陟岵之思。岁暮而剧焉。吊丧贺婚。问讯笔牍之劳。十又八九也。粤自我高曾之世。廪不豊积。其无资也。宜矣。既无资矣。则无其书固也。虽然。余于当世之务。盖迂阔哉。惟诗书之薮。则能有心也。故借夫人之书。尝左右鳞鳞。拥累数百卷云矣。书或不继借焉。虽帐簿历日。惟披阅之不厌。余尝有言曰。群圣贤之籍及左右信史。可游泳上下。得其蕴奥而后已也。其它稗官野乘杂家言涉猎之。则庶几驱除盈天地之书矣。质诸我执友茶溪子李正夫。心溪宗人汝范。俱曰。可云矣。余于今年冬之游泳之涉猎之。幷行哉。余试观性理大全书矣。浩浩乎渺渺乎不见其涯涘乎。太极图,正蒙,皇极经世等书及性命理气鬼神之篇。盖大而不可名欤。于是乐观为学之方。而未之能也。又观陈北溪之书。迺愈条畅而愈精炼。又观栗谷李文成公先生圣学辑要书。源源乎关闽之派哉。冬至至后。读乾卦彖象文言。始感于元亨利贞循环周复不已之妙。又叹潜龙勿用之著象。初九日。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遂太息曰。圣人之攸为也。贤者。亦可学而行之欤。近者。与宗人平昌公之孙。同读书于其室。讲孟子书。遂美滕公之有志于学。悲许行陈良之胶固。又与宗人軆仁氏讲韩子。叹其卓然高拔于俗习。群嘲众詈而不少低垂。余三复释言篇。而疾其谗者之罔极。仍抽其架书。有三苏文焉。余读而论之曰。洵其怒乎。轼其悟乎。辙其铺乎。然苏氏之策。洋洋乎晁贾公孙之緖也。又抽笠泽陆务观南唐书矣。入蜀记矣。其杂著矣。则余遂多其闲旷之薮。而慷慨之块矣。又抽元白氏长庆集矣。昔人曰。元轻矣。白俗矣。余则曰元浅而巧矣。白衍而详矣。开天以后之变调矣。呜呼。文章之艺。其多方乎哉。代代而殊。伦伦而不相侔也。老子翼庄子翼者。焦弱侯辑众家语。羽翼夫南华道德二书者也。曹德芳之言曰。圣人之言道也。犹人之名天也。中国谓之天矣。彼匃奴则谓之撑犂矣。岂有异哉。特其辞异耳。余笑之曰。是曲护其所私。欲白焉而反眩焉者也。胡之天。中国之天。虽曰一也。尧舜周孔之道。岂可与蒙庄苦李之道。一乎哉。余颇习蝇头细字矣。有暇而手书退溪文纯公李先生圣学十图矣。南壶谷箕雅诗人名矣。卢苏斋夙兴夜寐箴䟽矣。许穆眉叟经说矣。清士列传矣。李于鳞杂軆诗累百篇矣。余读于鳞集。而感夫相推与于王元美,许殿卿焉。读献吉集。而感夫相投分于徐昌糓,黄省曾焉。呜呼。朋友之益。盖不可无矣。顾余则朋友鲜焉。可悲也。心溪子汝范者。余宗族而朋友之者尔。近盖与汝范会。三昼夜剧谈之。夜既中。语次到蜀汉丞相亮。永安宫中。受遗诏事。汝范之眶泪始含矣。余欲观汝范之为。更促膝谈厓海之舟。载宋之三百年宗庙社稷。飓母风起。陆秀夫负六尺衮龙袍帝。翻然投于漰汹之中。余大声曰。壮哉。陆秀夫。若裂金石而撼星斗。汝范瞋目。急整其缨。泪滂霈而涌出来矣。余思所以解之。宛宛而诵曰。曾点铿然舍瑟而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汝范始粲然笑矣。汝范之文章险涩奇拔。猝然相搏。不可以入。余引秦人斲五石牛诱巴蜀人者。作书累数百言以说之。汝范引星宿海波斯市之说复之。而终不服也。吁。汝范其名士欤。吁。汝范其名士欤。王元美曰。檀弓圣于文者。袁悦之。赍战国策曰。天下要惟此书。余于徐汝温。许借檀弓。李明五。许借战国策试读之。正而奇者。其檀弓乎。诈而奇者。其战国策乎。余欲知东国文献。观海东野言,许氏记言,国朝典故焉。于东国古事。稍知一二焉。余欲知馆阁之文。宣仁之世。观月沙李相国集。肃景之世。观玉吾宋尚书集。读皇明史。叹仁宗昭皇帝之祚不长。仍悲夫䆠官之炽。党锢之惨。驯致乎甲申三月寿皇亭事也。草木禽虫土石之名。不可不知。余观本草焉。余于芝峰之书。知幽怪变异之事。叹天下之事物。无所不有也。古人风流之照耀。余所乐也。观欧阳文忠公,苏长公,王介甫尺牍矣。草琐雅一卷。妄以𫍲闻。论古今文章得失也。草壳皮篇若干条。记风谣谈论名物典章诸可考之事也。草国朝盛事三十六条。著各軆诗五十馀篇。余又尝读鲁陵志六臣传。而太息焉。又尝爱郑东溟善歌行长篇。击节而讽诵之矣。余尝高秋登西山。忆张元帅破逆适之事。近日凌晨驰马雪中。行一百二十里。歇于古唐城。谒诸葛孔明祠。吊古尹府使立节之地。携内弟穉川。登阳厓。望见天登,摩尼,三角诸山。壮观七山大海层涛弥弥与青齐接也。此皆自重九日讫除夕凡百有馀日。余之所为事也。以外士友谈论及丛碎诸书之涉猎者。皆不与焉。重九以前。盖烦而不暇及矣。余每恨夫古今人家子弟。蜡纸之窗。设文木高足案。缃帙牙签丛如也。头束幅巾。偃卧白毡褥。浮谈细唾。终年不读一字书也。此岂向所谓其质其地其时其资其书。皆无者哉。传曰。饱食暖衣。逸居无教。即近乎禽兽。杨子云曰。人不学虽无忧。其于禽何。其所谓而教而学。皆诗书之事也。故圣人贤人。以无教不学。即方之禽兽也。谚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蠧。言其勤也。古人曰。一日不读书。毛孔尽窒。甚言其不可不读书也。昔赵岐避乱安丘。孙嵩见之。藏之复壁中数年。诸唐死赦。出在壁。作孟子章句。其设心盖亦善矣。使余无疾病忧患之苦。专攻乎诗书之学。则向所云者。可四五十日当之矣。何必百有馀日哉。余之执友。有东方子金锡汝者。今年冬。读书山寺。不盈三旬。读柳子厚文九十馀篇。苏子瞻文七十馀篇。各读五十遍。有李明五者。自今年元月一日。而一诗止于今除夕。诗盖三百五十四篇。其轴与其身齐焉。二人者。虽小事。其勤劬俱可爱也。吴幼清曰。通天地人曰儒。一物不知。一事不能。耻也。洞观时变。不可无诸史。广求明理。不可无诸子。游戯词林。不可无诸集。旁通多知。不可无诸杂记录。而其要惟在圣人之经。圣人之经。非如子史文集杂记杂录之供涉猎而已。必饮而取其醇。食而饱其胾。呜呼。儒者之任。其亦重矣乎。或稍解俗文字。扬扬自满。目之语而额之瞬。妖冶飘忽。自以为得意者。此鼹鼠之饮黄河而腹便便也。君子唾之。夫稍解俗文者。画之而不能广。目不识丁者。安之而不自惕。其为心也皆褊浅。无故而怒詈乎勤劬自立者则均矣。其所谓勤劬自立者。既逢怒詈而必较之。或矜持而骄生焉。骄始生而祸随至矣。故君子如𥌒如聋。愈读书而愈谦如也。或畏而中废。则是弱矣。可羞之甚也。甲申除夜。谩记。

记福建人黄森问答

编辑

己卯冬。福建商人黄森等四十三人。漂泊于康津。时大寒。有一二人死者。明年春正月二十五日。乘传诣汉师。馆于南别宫。余于二月初四日。往见。画地通言语。记之左。时观者如堵。未尽问中国风土可恨。森稍通文字。故酬酢焉。

问。姓名云何。

答。贱姓黄。名森。

问。从那里来。

答。以商人。经过山东。漂泊于贵国。

问。几昼夜到此。

答。二日二夜。

余已闻森莆田人。故问莆田。有郑氏大族。至今然乎。

森遂吐舌。惝恍而答曰。信有之。吾之外祖亦郑姓。何以知之。

余答曰。古书有之故尔。

问。尔祖先亦有名臣乎。

答。在宋时。有布政壮元。

问。其祖名。

答。布政讳忠。壮元讳光远。

问。尔乡中。有名儒乎。

答。有郑芝芳,郑芝远。

问。读何书。

答。四书。

问。亦读三经否。

答。不读。

问。三经名。

答。诗经,书经,易经。

问。读左传否。

遂逡巡嗫嚅。对不甚分明。

问。能看八大家否。

答。有大家。亦有小家。意以为人家之家。不知是书名。故仍不更问焉。

问。读通鉴史略否。通鉴。即少微通鉴节要也。我俗蒙学。必先授通史。故问焉。

答不知。柳于子曰。通史我国尚之。中国绝无而仅有。今见此人答。信然。

问。有妻妾。亦有子否。

答。有妻有妾。亦有子。仍凄怆含涕。

问。尔能思大明否。

遂掉头微哂曰。不知不知。今之世大清尔。时时探问明事。仍循忌讳。意有禁欤。

问。年几。

答以三十七。

时旁人。问森何业。写业字。先双点。次一画。是俗用也。森以手拭之曰。非也。其人惝恍复写。森又拭之。乃写业字。先作草头。次一画。虽画地。字甚端正。森短少稀髯。面赤色。貌甚宽和。无东人涩态。其服多黑色。裔之长。与膝上下。衽无领而直。头剃垂双条编发。或垂一条。或无之。戴白羊毛帽。卷其边寸许。或黑羊皮为之。青行缠。青布鞋。有綦而系。是独中国古制。见我阔袖垂绅。有嘲笑者。亦有叹慕者。见扇子则大爱。人皆怜而赠之。书画赠者淡婆。与钱赠者亦有之。皆藏于槖。我人偸窃。必搔头顿足。呼诉有司。东人轻薄如此。上赐衣各一袭。皆叩头以谢。计其程。自我国达于北京。自北京抵于其乡。七八月可归也。经年而归。生者。乐矣。死者。亦可悲也。其语音重浊。缓者。如鸦。促者。如燕。出于舌底。不可模仿。华东殊音。何异聋者。恨森不能文章。不得问中国之新制作也。顾今六合之内。浑为戎夷。薙发左衽。无一干净地。独我东。尚礼义而冠带之。于今觉幸生东国也。

记游北汉

编辑

二宿五飡。观山内外寺十一。庵与亭楼各一。不见者一庵二寺。曰奉圣。曰辅国。僧曰是刹之最下者。偕游者。子休,汝修曁吾三人。诗共四十一。庵,寺,亭,楼各有记。山盖百济古都。我祖宗。炼兵峙糓。为保障之地。距汉师三十里。从文殊门以入。出城西门。时辛巳九月晦也。

洗釰亭

编辑

缘万石以上。亭在大磐陀。石白色。溪闲石以流。倚棂而眺。水声掠衣履去也。亭名洗釰。左有立石。镌曰炼戎台。

小林庵

编辑

亭之北数十兮。右室开。三石佛坐焉。古以往香火不绝也。余幼时见窟而无龛。今以小屋覆之。苾蒭曰净和。

文殊寺

编辑

日晡至文殊。瞰平地。疑到天半也。佛龛当大石窟。仍龛左右。逶迤以行。水如雨滴人衣。行尽有石泉绀寒。左右五百石罗汉坐累累也。窟名普贤。或曰文殊。有三佛。石曰文殊。玉曰地藏。金涂者。为观音菩萨。以是亦曰三圣窟。窟旁有台。名七星。留以饭。北入文殊城门。

普光寺

编辑

日暮抵城门。乃山之臬处。门以下地稍底。多枫楠松杉。旷然谷易应。寒气始袭人也。遂抵普光法堂。右藻井。大书三人字姓。和尚皆谈兵。壁室。贮枪刀弓矢。黄昏。抵太古寺宿。

太古寺

编辑

寺东峯下。有高丽国师普愚碑。牧隐撰。书者。权铸也。师谥曰圆证。太古为号。辛旽用事。上书论其罪。为时君所逐。卓乎桑门之有节者。既寂。舍利百枚。三浮屠以庄之。碑阴有我太祖微时爵姓讳。爵曰判三司事。上之今年。持命阁以覆焉。有肃敏上人者。稍识字冲澹。可与语。朝饭向龙岩寺。

龙岩寺

编辑

是寺最北汉之东隩也。北有五峯。大者三。曰白云,万景,露积。故三角名焉。仁寿,龙岩小者。

重兴寺

编辑

舍龙岩。遵去路以下。地稍平。有寺焉。曰重兴。丽时建也。十一寺最为古且大。金佛坐者。过丈。僧将开府以处。领八路僧兵。名曰轨能。识曰摠摄。旁有磨石。仍岩石以刻。

山映楼

编辑

迤重兴以西。林木翳然。溪清而鸣。多大石如冠如舟。积而为台者。间有之。盖如洗釰亭奥过之。

扶旺寺

编辑

寺在汉之南奥。洞名曰青霞洞。门其幽而寂。它皆难与之侔。有壬辰僧将泗溟师像。据梧执白麈尾。落发而存其髯过腹也。西壁有敏环像焉。憩而午饭。

圆觉寺

编辑

登南城门。见西海。与天接也。摩尼诸山。间于海。如拳也。有罗汉峯。巍然如浮屠立也。其下有寺墟。丽时三千僧处焉。仍名曰三千僧洞也。

镇国寺

编辑

背山映楼。崎岖而北。三丈石。铭白云洞门。循石路。到寺门。红树白石。壑而泠泠。

祥云寺

编辑

自镇国到祥云。岭以间之。曰积石。日入抵寺。饭而宿。朝向西岩谷。行三四里。水成瀑逶迤。以卧槩岭之左右。殊其旷奥也。

西岩寺

编辑

近城西门。大楼临水石之交。风湍松籁。旷而生韵。翛如雨。对语不辨音也。寺最卑。独以清旷闻。饭向津宽。

津宽寺

编辑

出西门十里。野多田。高处为人圹。南寻小壑。始有林木。寺是高丽津宽大师居也。大石柱数十。尚列溪左焉。林石之佳。虽不如内山。佛画之灵异。独不让也。

记号

编辑

三湖居士。弱冠豪气。有志于庄敬日强。尝号敬斋。有志。斯有指而欲至焉。于是。又号八分堂。八分。其庶几乎君实之九分也。家贫。屋如斗小而亦乐焉。乃弓诸玄蝉之壳。二叟之橘。又号蝉橘轩。欲所遇而修焉。又号以亭嵓。燕其遁也。又号乙广。而欲遁焉。其心欲水镜焉。故又号烱庵。夫敬事而修。庶几乎古人。而清心如水。遁卧于矮屋下。厨烟萧瑟。而点笔为文章。烨然如朝华。斯人乎犹不居焉。哂曰是婴儿之好弄也。吾将守之如处子焉。于是题其稿曰婴处。其与群居也。鞱真而晦光。憨憨如也。于端人庄士。欢焉。于市人。亦欢焉。盖虚舟独汎。无𨓏而不逍遥游矣。于是人又为之号憨憨子。亦号汎斋居士。尝家三湖。自谓三湖居士。斯号之始。

记海印寺八万大藏经事迹

编辑

宝志道人者。萧梁之佛弟子也。以名释著于佞佛之世。将灭。出踏山歌一篇。付弟子之高足者曰。吾寂后。当有新罗名僧来。以歌传之也。果数年。顺应,利贞二大师者。闻志公风。从新罗来。北谒于志公。志公已寂矣。其弟子汪然戚也。奉所藏歌。仍传志公戒。二师恭承歌及戒。汪然戚也。合掌立志公瘗者三易昼夜。梵咒念佛惟勤。墓开而志公见曰。新罗牛头山。福地也。尔其建刹。异应多矣。二师惕然迺归。牛头山者。陜州之伽倻山也。谷口逢樵老人。问讯宜建刹地。樵老人笑曰。彼转数崖。有水汇焉。上有铁瓦万万。盍往胥宇。二师谢而进。果地平衍。而铁瓦堆鳞鳞也。相谓曰。有地而又有瓦。奈无人何。谁能助是役者。秪念咒。放光瑞气。直亘于空外而已。是时。哀庄王之后。疽于背。医药技殚无可已。命求异人技圣。而伏于草莱岩穴者。使者遍于国里矣。一使者。觇瑞气直亘于伽倻山顶。稽首致命于二师。请偕往。师辞不敢。仍探槖中。取红丝之鲜如血色者一。传与之曰。一端系于后苑梨花树。一端接于疽。疽乃已矣。使者归试之。梨树枯而疽则瘳矣。哀庄王德之。遣使者谢。问师之愿者。将以酬之也。师以建刹复。王命大匠。损金建之。后有陜州里丁李居仁者。路见狗之幼者三目而蹒跚。居仁怜而畜之。狗也每日停午吃一饭。主人出入。必数里迎送焉。后三年毙。居仁凄之。敛诸棺。葬祭如人礼。居二年。居仁不病而溘然。魂惝恍入于佛氏所谓冥府者。门内有官者。俨然具公服。下堂接殷勤曰。吾主人胡为来哉。居仁视之。素所昧而但三其目焉。又曰。昔吾有谴。被毛于阳界。幸蒙主人恩过三年。复此官矣。居仁谢仆仆曰。余𪷇劣。阎王殿前。奚辞以供哉。三目人。付之曰。秪言在阳界日。意欲刊八万大藏经。而不遂云尔矣。居仁如其言供之。阎王大奇。命削鬼簿名。释之。三目人别而语曰。还阳界。写八万大藏经化主劝善。券踏陜州印以藏置。它日。庶相逢矣。居仁甦。如其言岁寘。时哀庄王贵公主兄弟。俱病痘。忽恍惚曰。如得藏寘八万大藏经劝善文者。吾疾瘳矣。王命求之。陜州守以居仁。应。椉传谒公主。主作地中三目人语曰。别后平安。因谓王曰。八万大藏经者。阴界之所贵也。阎王所以释斯人出阳界。使图之也。愿王助斯人成之。仍别居仁曰。自此其永隔矣。已而疾获瘳。是时巨济洋中。有大舟浮。自何国来。满载八万大藏经。皆金银字也。王命发国中匠。偕居仁往岛中刊。移藏于陜州海印寺。海印寺者。迺顺应,利贞之所营云。

李先生曰。吾夫子未尝言怪力乱神。君子岂可以言怪哉。言犹不可。况载之策哉。逮张华博物志,于宝搜神记,王子年拾遗记,段成式酉阳杂组,苏轼仇池笔记出。而言怪者辈出矣。是记而溺者也。从而信之。今余记八万大藏经者。所以贬谎诞。而为谈幽怪者戒焉。

己巳秋宣传从侄书彬洛瑞书十五张借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