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靑莊館全書
卷三
作者:李德懋
1809年
卷四

嬰處文稿

編輯

西湖煙月篇序

編輯

西湖有淸士。貌秀而心潔。好讀書以自樂。人不知吾獨知之。又敬愛焉。沈君平甫是也。昔余弱冠。僑於江湖。平甫少於吾三四年。爲隣以居。自謂氣味之相適。見輒談古事。又吟哦焉。它事不知也。余去年春。移家木覓山下。多病不出門。今往見。其詩格古而韻長。今世此道之絶久矣。盍寫之篇。平甫笑曰。惟君其序之。遂題淸士西湖煙月篇。勉之哉。吾豈獨知之。辛巳上巳。完山李明叔。序。

茶溪詩文序

編輯

士之衣布帶韋。茹糗啜糟。偃蹇於蓬蒿之下。不汲汲於名利者爲難。有志於古人。以文章自娛者。亦爲難。持道學中正之見。不爲衆慾所驅馳者。尤爲難見。旣志於文章。又以道學自衛者。此尤最難見者也。吾同宗有正夫者。幼失怙。而能有志於文與學。家貧不以爲病。務古人自期。守之以正。斷之以理。余甞聞其名。不得見其面。雖不得見其面。其願交之誠。常在於中也。今年孟秋。邂逅於南磵之堂。初見其貌。瞿瞿若不勝其衣也。試與之語。果爾博又簡。有大理焉。余於是心醉而師友之。又論文章。不駸駸乎雕繪之末。以和平純雅爲大旨。余又躍如也。猶以但聞其語。不見其發之以爲書者爲恨。請之見。正夫曰。小有製作。隱而自好。不願顯於人。今子樂吾。吾示之子。不惜焉。余受以讀。果爾如其言。以平和純雅爲大旨也。其詩淸簡幽婉。得風人之旨。其詞賦古而潔。其文有和正平溫奇奧典雅之軆。余於是歎曰。有德者其有言乎。此吾所謂偃蹇於蓬蒿之下。旣以文章自娛。又以道學自衛者歟。其眞見之。尤最難也。君子哉。是人。吾舍此。孰與遊哉。正夫其勖而進焉。今書其卷。以志吾之於正夫有厚意也。辛巳八月。序。

送朴叔遊緜州序

編輯

汝秀氏。西海豪士。南遊於緜。緜距京九百里。山川麗。人物秀。恨未之從而遊。余自幼。志於古。甞欲歷觀名山川。求異人者以遊。生今二十一歲。不出百里外。但奇氣盤欝於胷中而願未遂。人有說名山川異人者。輒喜聞之。汝秀氏其爲我訪諸十室之邑。亦有忠信者。況九百里。豈獨一二人。又人跡之不到。必有奇山水可隱居。北歸之日。其告我曰。某鄕某士。有某行。某州有某山。可結廬以讀書。吾雖不親到。若覩也。適吾願。若五音之諧於磬。心焉恰恰。奚必親覩。爲汝秀氏其爲我訪諸。

餞辛巳序

編輯

歲雲暮矣。頻瞻北斗之回杓。夜如何其。忽驚南城之擊柝。魚欲振陟氷之鬣。蛇已沒赴壑之鱗。惟其檢思邈之菴名。屠蘇割腐。讀荊楚之歲記。膠牙僻邪。雖家家共守歲之歡。亦人人有流年之感。是以飛騰暮景。堪悲杜工部之盍簪。蕭索東風。誰憐蘇內翰之剪綵。問今夕其何夕。童幼之歡雖深。實增年而減年。老大之懷不少。耿如別故人於千里。靑熒之燭影方長。悵乎迎新春於五更。悠揚之鍾聲最遠。然惟普天歡樂。宴歲功之遂成於二陽。匝地喧嘩。賀星記之周回於三始。而況幸際昇平於家國。奈無燕喜於弟兄。秩初宴而散紅牙。爭傳呼於五百。拜高堂而祝黃髮。竟進壽於八千。喜舞綵於斑斕。堪誇慈母手中之線。笑把鏡而怊悵。不問丈夫鬢邊之絲。靈花臻祥。痴欲賣於今夜。鬼丸僻惡。貧可除於明年。所慨家君遠遊。詠西海而瞻慕。阿叔濶阻。想南州而馳懷。佳辰難陪。春樹之祝徒永。遠方所歎。竹林之會惟稀。玆迺値浪仙祭詩之辰。聊以續子瞻餞歲之句。且夫處白屋而思大庇。望丹闕而獻微誠。願萬邦之屢豊。曰暘曰雨曰寒曰燠。祝九重之遐壽。如陵如崗如阜如山。嗚呼。年來去以有期。奚歎壯歲之添齒。物終始其相謝。秪竢新德之潤身。

雪夜文會詩序

編輯

壬午二月十五夜會者。鄭氏子城,南氏汝修汝華。鷄旣鳴。命余序之。

淸讌高堂。古人所以秉燭。狂歌半席。志士爲之擊壺。白雪陽春。久渾淆於下里。淸湍脩竹。長莾沒於空山。如小石之在山。嗟大塊之勞我。樂琴書於暇日。只自喜乎茶熟香淸。視軒冕於浮雲。亦奚恤乎鍾鳴漏盡。於時也。圓月始展。誦希逸之詞賦淸新。微雪乍零。想道蘊之詩思飄逸。太守行部。雖無問於洛陽。良友乘舟。亦有訪於剡曲。匪曰較才於戰白。聊可慰意於拭靑。郊瘦島寒。雖同工而異曲。陳遲秦速。各短律與長篇。諸君子風流妙年。擧皆如金如錫。嘯歌半世。任彼呼馬呼牛。甫里先生寒廚之杞菊無𧏮。鍾山隱士曉帳之猿鶴自如。僕逕開蓬蒿。幸相隨於二仲。形如土木。羞共列於七賢。任流出於性情。興而比也。見沕合於聲氣。書庸識哉。追繼金谷勝遊。列書字姓。留爲紫閣故事。詳記年時。

孝暇襍稿序

編輯

坡山子攜其集。請名於完山子。完山子思之三日。迺以濃墨禿毫。大書其巓曰孝暇襍稿。善事父母之爲孝。孝而有餘力之爲暇。有餘力而之詩也之文也。述之而載於策。是之爲襍稿。孝烏可一日無哉。文章乃其餘事爾。虎雖有皮斑斑。無其乙。安得施其威也。龍雖有鱗燦燦。無其珠。安得行其神也。人而無孝。雖有鬱郁之文章。亦安所稱其德哉。故君子先修乎孝。修乎孝而百行具。百行具而發之爲文章。必和而悅。澹而靜。讀之。使人藹藹然滋其善心也。如其先才華而後行實。其爲言也雖炳炳烺烺。理俱邪。不足以服於人。坡山子年幼沖。志孝順。每日東方欲明。適父母所。下氣怡聲。問安否。退而歸。端坐斂膝。志氣方旺。讀聖賢書一兩篇。沉潛皷舞。有樂於心而自不能已者。誦韓歐文。詠陶杜詩。其蓄之中而發之外者。大而爲序記。小而爲律絶。高吟朗誦。樂斯之深。少焉婢報飯侍饌而歸。如朝之爲。日旣入。昏定而歸。如晝之爲。篇旣成。每使完山子讀而評之。此其所孝之暇。述詩文而爲襍稿者也。完山子申言曰。坡山子先於行而後於才。乃其言和而悅。澹而靜。不獨炳炳而烺烺也。坡山子坡山子。毋使失虎之乙龍之珠。時壬午月建子庚午。完山子。撰。

迎春序

編輯

壬午十二月二十二日。明年癸未之春日也。一氣迺至。天地山澤草木禽蟲。咸與爲春。春日之始爲春日。才一日之間爾。夫人者亦物中之一類。而最靈者也。雖與萬物同其春。而亦有所不同者焉。豈獨以隩者析。欝者暢。慘者舒。塞者通。枯者滋。蟄者蠢。乃可謂同其春哉。此同之一段。安足道最靈。而亦有所不與之同者乎。若夫菜盤以甞新。土牛以送寒。亦假借之習。苟簡之俗。安所益吾人心與身哉。蘧大夫。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如以一年較蘧大夫之平生。今二十二日之昨日。卽蘧大夫四十有九之年。今二十一日之明日。卽蘧大夫恰滿五十之年。人非聖人。孰無其過。知非遷善。其在此一日之間乎。且夫時之春。卽人之仁。知非遷善。其爲仁之始乎。

嬰處稿自序

編輯

藁曰嬰處。稿之人其嬰處乎。曰。藁之人。男子之踰冠者。曰嬰處。非藁之人。而藁獨曰嬰處可乎。曰。是近乎自謙。而迺自贊者。曰否。嬰之夙者。當自贊曰長者。處之慧者。當自贊曰丈夫。未聞男子而踰冠者。反以嬰處自贊也。遂自述曰。昔。題藁之首篇曰。何異嬰兒之娛以弄。宜如處女之羞自藏。是寔近自謙。而寔自贊者昭矣。維余自童子日。性無它所好。能嗜文章。亦不能善文章。惟嗜也。故雖不能善。有時著文章自娛。又不喜浮誇。恥向人要名譽。人或誚其怪。葢余夙弱多疾。不能勤讀。誦習固陋。無師友以敎導。家貧不藏書。無以長知。見嗜雖深。其爲學。亦可悶也。夫嬰兒之娛弄。藹然天也。處女之羞藏。純然眞也。玆豈勉強而爲之哉。嬰兒歲四五及六七。日以弄爲事。揷鷄翎。吹蔥葉。爲官人戱。排豆列俎。規旋矩步。爲學宮戱。咆吼踴躍。睜目掀爪。爲彪子狻猊戱。從容揖遜。登堂陟階。爲賓主接對戱。篠爲驂。䗶爲鳳。針爲釣。盆爲池。凡耳目所接。莫不學效焉。方其天然自得也。幡然笑。翩然舞。嗚嗚然宛喉而歌時乎。而𢞣然啼。忽然咷。作無故悲變化日百千狀。莫知其爲而爲也。處女自始鞶絲。至於笄。雍容閨閤。禮防自持。饋饌縫織。非母儀不遵。行止言笑。非姆敎不服。夜燭行晝。扇擁垂雲。羅掩霧縠。肅穆如朝廷。絶遠如神仙。羞不讀夭桃死麕之詩。恨不說文君蔡姬之事。非姨姑娣妹之親。不與之坐同筵。䟱親戚自遠方來者。父母命使之見。隨兄弟強施拜。背燈面壁。羞不自勝。有時遊中門內。遙聞跫咳響。走深藏。不自暇。噫。嬰兒乎。處女乎。孰使之然乎。其娛弄果人乎。其羞藏果假乎。藁之人。著文章。不要見。其亦類是也。夫磨一丸煤。揮三寸管。掇菁華。拾瓊瑤。其寫胷。如畵工欣暢欝悒。合幷暌離。嘯歌笑罵。山水之明媚。書畵之奇古。雲霞雪月之繁麗皎潔。花草蟲禽之靚鮮叫翔。一於是發之。獨其性不猛厲。不作乖激憤戾狠愎誚謗之語。亦不以不自滿。輒壞棄之甲之乙之丹之綠之。籤而帙之。囊而檢之。枕藉而提攜之。贊頌而諷歌之。親之如朋友。愛之如兄弟。皆自適性靈。不足照它人眸。甞不幸爲客探胠。對面聆贊譽聲。色忽頳。過遜讓。心嵲屼不能安。客旣去。愧隨以深。反自怒。欲投水火無惜也。怒稍已。復自笑曰。昔緘之箱。猶不固。迺裏十重紙。用金鑰鎖木龕。忽正色而誓曰。今後若爲人索奪。當投水火。固無惜也。咄其亦怪之流乎。然惡敢以滅裂齷齪。螢爝微明。蹄涔餘滴。肆然自驕。衒媒無恥。誇矜不遜。妄以爲吾前旣無。吾後何有。以取識者之誚哉。自古善於文章者。無不傲然高大。妬者四起。橫遭謗毀。坐此蹇滯。甚至喪身名辱父母。況不能善者哉。吁其可畏也已。吁其可畏也已。余旣於娛弄羞藏。兼有之以自贊。娛弄。嬰兒也。長者不爲嗔。羞藏。處女也。外人無敢議。嗟乎。或責余以廣求人自炫燿者。雖諷規之深切。恐懼愈深。藏悔愈堅。或責余以只自娛不與人共者。獨不爲辨。固自如也。雖戒謹詳審。以嬰兒處女自居。猶不免人誚責。恧哉恧哉。然若不以此自居。其誚謗惡可勝道哉。復自慰曰。娛之至者。莫如乎嬰兒。故其弄也。藹然天也。羞之至者。莫如乎處女。故其藏也。純然眞也。人之嗜文章。至娛弄至羞藏者。亦莫如乎余。故其藁曰嬰與處。或曰。凡嗜之者。善之者也。子其果善之而故自謙也歟。曰。請以食喩。夫宰夫之供綺饌也。封熊之掌。翰音之跖。鯉尾猩唇。金薤玉膾。雜薑桂。和鹽梅。烹熬適時。酸醎合味。獻之於公侯。莫不嗜而不飫。夫公侯雖知嗜綺饌。安知供綺饌。如宰夫之善乎。余之所嗜。其亦與公侯之所嗜同乎。淹醋當酸。漬醬當醎。雖公侯。亦粗知是也。余之粗知著文章。當類此也。安在其故自謙而不自贊歟。然則嬰與處。無爲丈夫爲婦人之日乎。遂哂曰。雖爲丈夫爲婦人。其天之藹然。眞之純然。至白頭固自若也。尙章執徐日躔大梁之次糓雨。序。

送李仲五讀書北漢序

編輯

余於文。嗜無所不至。惟歐陽文忠文最焉。於山水。嗜無所不至。惟北漢百濟王故都最焉。盈天地間。文與山水者。非歐陽北漢而止。不徒嗜。嗜惟最。不其取大方之笑哉。是有由。余素陋寡聞。生二十二歲。始從隣人。獲窺歐公文。讀而大樂。輒誇向人。私以爲嗜之。不終身弛也。不耐淸羸。靜杜衡門。步屧所到。遠不過十里。歲辛巳秋。共南君子休,汝修。齎粻攜手。始步入北漢山中。遊十二寺。心欣欣如有得。總三日而歸。猶有惜別意。或自以爲天下之山水萃於斯。夜往往有北漢夢。至於今然也。是見之也始。故其嗜之也最焉。今年冬十月。友人李仲五攜歐公文。上北漢。爲歲暮課讀計。適與余夙所最嗜者幷符焉。且請余偕往。余雖欲樂從之。每冬寒。輒患慈母病以熬煎。於今縱未發。其憂慮不少弛。未甞斯須離也。空山靜寂。燈火靑熒。吾身雖不到。其思想或相來往。仲五亦境與神會。端居潛默。細細焉想之哉。普光法堂藻井。有辛巳遊三人字姓。其至今無𧏮否。幸拂蛛網。如覿吾三人面也。嗟乎。子休遭喪。汝修南遊。三人者落落不易合矣。仲五於三人者。皆友善。愴與我同之。文之慷慨者。莫歐公若也。山水之淸曠者。莫北漢若也。讀歐文。舍北漢。奚之。噫。仲五之讀。其亦得所也歟。癸未陽月二十有五日。友人。序。

野餒堂記

編輯

野餒誰號。吾友白永叔自號也。吾見永叔。奇偉之士。何故自處其鄙夷。我知之矣。凡人見脫俗不羣之士。必嘲而笑曰彼人也。顔貌古樸。衣服不隨俗。野人哉。語言質實。行止不遵俗。餒人哉。遂不與之偕。擧世皆然。其所謂野餒者。獨行于于。歎世人之不我與也。或悔而棄其樸。或愧而棄其質。漸趨於薄。是豈眞野餒哉。野餒之人。其亦不可見矣。永叔古樸質實人也。不忍以質慕世之華。以樸趨世之詐。崛強自立。有若遊方外之人焉。世之人羣謗而衆罵。乃不悔野。不愧餒。是可謂眞野餒哉。孰知之。吾能知也。然則野餒雲者。世人之所鄙夷。吾之所期於君也。向吾所謂自處其鄙夷者。激乎心而言也。永叔以爲吾知其心。請其說。書而歸之。幸以此示巧其言令其色者。必笑且詈曰。作此者。尤野餒哉。吾何慍也。辛巳月建寅庚申。寒棲幽人。書。

漸齋記

編輯

永叔旣字其楣曰漸。仍求其說於余。余詢曰漸之爲室名。子心樂而自取歟。先生長者。命之以爲號歟。有旨哉。其眞永叔號也。非重厚寬舒之人。不足當。卦序曰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又曰。緩進爲漸。進以序。不越次。所以緩也。余以爲天下之萬類萬事。不出乎有終始焉。有本末焉。外乎此。吾未見其成就也。吾甞拱手斂容。舒舒以步。入乎門。進乎庭。陟乎階。升乎堂。然後奠乎席。儼然端坐。休休而言。其言必有理。是日用威儀之終始本末也。無遑急迫蹙之意。緩進不越次。斯可見如異乎玆。冠帶褐被。步趨挑撻。不但有顚沛躓蹶之患。必不時而笑。不度而言。漸之義斯蔑焉。可不大懼也哉。世未有不正其心。欲身修家齊者也。自小學進於大學。亦由乎斯焉。不獨是然也。古聖賢千言萬語。誘掖於人。訓誨於後者。究其用心。亦不外於此。嗚呼。永叔有心者。旣號曰漸。又請我闡其義。其立志豈淺劣也哉。如不以我爲妄。盍試之日用細微之事乎。幸爲我拱手斂容。舒舒以步入門升堂如法。休休而言。旣久必有所得。子必曰明叔不妄人也。吾試之而如斯乎。吾亦從以喜曰。永叔勉之哉。願成其末與終。如不從。必整色以箴曰。永叔何其淺也。漸之義安在。小大學次第之言掃如也。子必聳然而懼。幡然而改乎不乎。吾於此。決妄言與不妄言也。辛巳六月初六日。記。

守眞軒記

編輯

余讀守眞子燭臺之說。至人皆以巧取於物。物亦以巧用於人。未甞不歎息也。又至余雖生於斯世。所好在古非今也。亦不覺贊頌之不已焉。守眞子之所以爲守眞。斯足以知之矣。夫事物之近乎巧者。流以爲詐。詐者眞之反也。且守眞子。生於斯世。志甞好古焉。好於古者。必取樸與素。維樸與素。非今之所好。而亦巧與詐之相反者也。其好古而取樸素者。捨乎眞而安所守歟。此余所以讀其文而知之乎守眞子之爲守眞也。守眞子旣以斯爲號。復題其軒。爲守眞之軒。甚矣。猶恐其眞之不能守。題其軒而寓目也歟。然斯須之暇。其或趨巧詐而外馳。亦或違樸素而內淪。是假焉而非眞焉也。失之而非守之也。失之與假。斯易焉。守之與眞。斯難焉。請子易其難而難其易哉。如有人升子之軒。瞻軒之題。入子之室。見子之言行若多巧詐。器用若不樸素。人必詰之曰。言行多巧詐。其所謂守其眞乎。器用不樸素。其所謂守其眞乎。子何以應之。然其貌瞿瞿乎若不勝其衣。其言吶吶乎若不出其口。察其貌與言。可以審夫心與行。惡可慮其名實之不相副哉。如不相副。余當以燭臺之說。質於子。究其言之不難而行之不易焉。龍集壬午一陽月。鶴上村夫。記。

八分堂記

編輯

主人之室楹凡四。且欝濕。客不頻至。至亦語不移時。卽揖去。非意亹亹相洽然者。來不再。室之陋。乃如是。夫主人性拙儉不暇憂。晝兀坐。夜安寢。意自適。與華屋同。主人之安分。亦如是。夫冬寒盛風刮入隙。燈搖搖然不定。妨照字。用素屛隔十之七。三居其外。七居其內。內自寢處焉。器用書帙。貯其外。主人猶不以低挾嘆。杜門讀古人書不輟。客有來者。入戶欲擧手揖。屛將觸其額。客盱衡而嘲主人曰。隘哉主人。昔吾囑子以廣其室。今不能廣之。乃反隔之。子居澗濱。名屋以蟬殼橘皮。志其小。此室亦奚名。主人笑曰。八分之堂。曰奚居。曰吾且小遲。子當自求。客沉吟少間。東顧而笑曰。其此壁乎篆二楷八。是爲八分。今子書揭焉名之意。其此壁乎。曰否否。奚在其名屋之小。更求焉。客頗囁嚅。乃言曰。屛之外餘幾尺地。若十之二。屋之名。斯在焉。主人乃粲然曰。屛之外十之三。屋之名非七分。安在其八分。曰。然。何居乎名。主人於是太息曰。余不佞。非以屋之大小焉爲名。今若慕其大矣。當名之以泰山之室。若慰其小矣。當名之以秋毫之室。是譎詭怪僻。君子不取焉。且蟬殼橘皮。心愛夫高潔芳香。不徒慕而慰之。夫數之滿爲十。而百而千萬億及秭。皆不逃乎十之數焉。人之初降。天與其衷。無不有十分之性善。曁乎壯大。爲氣質拘。湎外物。淪本性。惡之勢駸駸。垂八九分。其去十分者幾希。若王莾,楊廣。元㐫大惡。小人之無忌憚。是惡之滿十分者。彼亦初豈無善之十分者哉。但爲惡日甚。日亡其善。夫如是。安得不大懼。常人者。有善與惡互五分者焉。有善與惡互四分六分者焉。善之七分八分。至於十分。在進之如何爾。朱夫子曰。顔子去聖人九分九釐。邵先生曰。君實九分人。是皆論亞聖大君子之斷案實錄焉。亞聖與大君子。猶不滿一釐一分。其十分者難矣哉。然到十分。只欠一釐一分。與常人較。其亦難矣哉。余不佞其或善與惡互五分者。若能恥爲小人。至死爲善。幸庶幾到六分七分乎。其否乎。若八分者。去九分只一分。余不佞烏乎敢。烏乎敢。然以五分。跂九分。奈僭踰何。以五分居六分七分。奈立志不高何。孟子曰。余何人。舜何人。余不佞。遜而不敢焉。周子曰。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余不佞。若或士而希賢者乎。其然乎。仰而慕之。跂而及之。不高不卑。雍容周旋於七分九分之間者。非八分而何。余不佞。奚暇憂欝濕低狹。以廣其居哉。客莫隘余之室。幸求余之志。客曰。敬聞命。余之揣子淺哉。客去。遂記而藏諸古篋。時尙章執徐上巳。

玉瓢齋記

編輯

瓠之半爲瓢。最器之儉。而善於盛水。貧者易得以用。觀許由顔淵。可知也。後世鑿楠瘤藤癭。範牛革。髹而丹之。象半瓠。強名爲瓢。是豈眞瓢哉。然俗皆以瓢呼之。無異名。如鴟夷。偏提軍持撲滿。耆老髫𩫷。旣呼之以瓢。賢俊蠢痴。亦呼之以瓢。不獨眞瓢可以瓢呼也。然則石劉,金鑄,土陶,草織凡物之可器而象半瓠者。安往而非瓢哉。天山呂佐伯。志潔食貧。家無長物。有占蓄玉瓢一枚。色水蒼。前小尖若桃核。指彈之。韻淸越。窈而遠。使人心滌滓穢。宜佐伯之愛而蓄焉。其大可容水半升。佐伯酌淸泉。日漱其齒。而沃其喉。佐伯意君子歟。玉惟君子愛之。瓢惟君子之貧者。亦能安而作器用。佐伯貧而蓄玉瓢。其爲君子。不可以辭焉。佐伯甞有言曰。余觀古今人。無賢愚。咸有室名。或誇而揚之。或謙而抑之。紛然昌熾。無或得中。余也愚而無所善。不宜有室名。縱欲名其室。將誇而揚之。吾性不樂焉。將謙而抑之。無才德可以謙。欲用吾飮水之器。爲玉瓢之齋。君其敎我。余於是賢其志。而爲之勉曰。士生於世。貧不可羞也。許由顔淵。古之君子之最名。而貧又甚焉者也。瓢飮無累。遁世樂道。人到於今。想慕其淸風。其視貪饕貨利。富而無恥者。羞惡困乏。貧而無守者。其輕重高下何如也。且盍觀乎玉之溫潤而澤。縝密而栗。以自追琢。人以爲玉之爲瓢。甚華侈。非貧者所當有也。是徒知貧者之無長物。不知君子之有所比德瓢。若𮢞金珠鏤鳳鸞。貧者不宜蓄。而君子之所不取。今玆瓢。雖許由顔淵。必不以侈斥。酌而飮之。與眞瓢同。何者以其玉也。佐伯無惑乎此而彌進之。勿以貧失其所守。尙章執徐律中姑洗哉生明。完山後人。記。

陽厓記

編輯

海包納三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九水。水葢屬陰而惟海陽。其象乎八部八柱八埏八紘八極之互內外者。皆不逃乎東南西北四位之外也。東果屬陽乎哉。而南較極矣。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十二宮二十八宿之所羅列爲經緯者。皆生於日。爲陽之榮也。北斗司命。爲天樞柄。陽又陽也。凡天地之數。分釐絲忽億兆京秭。皆莫不黃鍾以生之。黃鍾者。九數也。迺陽之成歟。距漢師西而南百里。巨海粘天。䧺府介於旁。號曰南陽。海旣陽矣。地又曰南之陽。不其陽太赫赫乎。有里焉。曰斗九。海而南之陽。陽旣盛矣。里又曰斗之九。不其陽太炎炎乎。其村正南嚮。日恆暖炙。是謂陽地之村。有崖陡起峭絶。日之光偏受焉。我舅氏合以名之曰陽崖。厓又巖巖竦立。有陽之象也。海而南之陽。里而斗之九。陽旣爀爀且炎炎矣。村與崖。又各以陽名。厓更有陽之象。不其亢於陽乎。立天地之道。曰陽與陰。有日必有月。有火必有水。有長必有消。有盈必有虧。日焉而不月。月焉而不日。火焉而不水。水焉而不火。長焉而不消。消焉而不長。盈焉而不虧。虧焉而不盈。天地之道墮矣。凡玆者。陽與陰幷其行。不獨立之。大全也。今夫陽亢矣。無有一陰。己乎獨立。豈不懼也哉。計一歲。晴暘雨曀。孰居多。計一月。一日言笑宴樂憂患疾疹。孰居多。古昔以來。治與亂。多者爲誰。戴大圓。履大方。君子者小人者。孰爲多而孰爲少也。噫。夫吉與善。恆不足。㐫與惡。恆有餘。廓哉太虛。窅而難問。惟當循天往復。順受其命。毋敢疾怨爾。假使貪戀長生。無少須臾病且死。其可得乎。余也淺薄。雖不得大道之原。然竊甞以爲芸芸穰穰。參天地而爲人者。統乎爲君子而無一小人。是無傷也。凡爲君子者。自修正吾身心始。大而忠信孝敬。微而動靜雲爲。萬善具足。雖無絲毫惡。是無傷也。上古之世。十日五日風雨一之。民物煕皥。能善而壽。不幸有一小人爲惡。朝廷屛之。鄕黨棄之。惟恐一惡之在己。銘之以盤盂。儆之以韋弦。是所謂封屋之治。經曰。惠迪吉。從逆㐫。猶影響。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然則反亂㐫。爲治吉。亦在夫修之如何爾。是吾所謂生天地間者。無一小人。無絲毫惡。皆無傷也。如其援陰陽而乘之。無奈陽屬於善而獨立者耶。今立四通九達之道。終年閱來且去者。日累千萬。其修善而爲君子者。凡幾何。且南陽者。海之濱也。土瘠民貧。其生所資。但魚漁鹽煮爾。故其俗強狠薄惡。善欺誑。好事訟。挾詩書而誦先王者。百才一二。嗟哉。我舅氏。不忍汩汩於俗習之若狂。矯之而爲善。且其子相洪始弱冠。能恥爲小人。性愼重。好讀書。期於君子。何其壯也。咄君子之爲善。其亦難也已。夫一日而起子時止亥時。一月而起朔日止晦日。合推之以一歲。起於元朝止於除夕。當細檢吾身。所以爲君子小人陽與陰之間爾。事上也。御下也。待人也。言語也。飮食也。行步也。果純乎善歟。純乎惡歟。或善多而惡少歟。惡多而善少歟。純乎善。甚幸焉。是陽之純如者。純乎惡。甚不幸焉。是陽之不純如者。陽不勝陰。甚不幸焉。是惡多而善少者也。惟善多而惡少者。是陰不勝陽。是始雖少幸。終不幸者也。善居九。惡居一。亦非君子人。斯非吾所謂陽之獨立而且純如者。善與惡。其機甚危。君子以之懼。心惕惕。雖早夜爲善。特立獨行。死而後已。愈往而愈恐其不純乎也。以其吾身雖獨善。奈衆人之不善何。是其天下之人。雖不幸而不爲善。惟吾所以作君子者。當爀爀炎炎。以至於極。恐其不善而象陰也。旣不能使天下之人。皆修極其善。以至君子象陽之純如。而只獨善其身。不留一惡。象陽之純如者。我舅氏曁相洪之所當勉焉者。嗚呼。其亦重且大哉。日月水火。消長盈虧。陽與陰之大全。毋敢議焉。晴暘雨曀。言笑宴樂。憂患疾疹。治亂吉㐫。陽少陰多。天之所運。無如之何矣。惟善與君子之屬陽者。雖太剛而亢。不害於天地之道也。是故。南海之旁。南陽府斗九里陽地村。陽崖之積象陽。而微陰不見於象。是大無傷也。或曰。地之名適然。何必區區強以象之。對曰。昔之君子。不飮盜泉。里名勝母。回車以辟。名之設。亦有象。非徒適然。君試爲我讀陽厓記。龍集癸未二陽月初吉。舅氏之甥。再拜撰。

七十里雪記

編輯

歲癸未季冬二十有二日。李子跨黃馬。將往忠州。朝踰利富之峴。凍雲枳天。雪始浮浮而作橫臥飛。如機上緯婀𭒅棲鬢。有慇勤意。余愛之。仰天張口而吸。山之細逕。最先白。遠松黑色。其靑靑欲染。知近松也。敗薥黍。離立田中。雪挾風獵之颼飀然叫嘯。頳皮倒拖。爲自然草書叢木之挐。乾鵲䧺雌五六七八。坐甚閑暇。或埋咮於臆。半掩眼。似睡未睡。或枝之。又礪厥咮。或匝脰。仰爪刮其眼胞。或矯脛。刷旁鵲之肩羽。或雪積其頂。振動之。使飛墜。仍定睛。凝看飛勢。斷崖馬赴。爲缺甕仄松打肩。仰手五粒嚼。乃淸馨。咳唾於雪。雪爲之碧。投積於拱。將亘頤。不忍拂也。馬頭來者。頰頳不皺。左髯如煤。右髯如。眉亦效之。余笑啞啞。欲絶纓拱之。積瀉馬鬣也。余笑於雪西向飛。偏集右眉髯。又從眉。非其人耆而皓也。幸余無鬚。翻余眸。瞻吾眉。居左偏皓。又笑啞啞幾墜。彼來余往。眉易其皓。叢薄幽幽。皺石佝僂頂葢雪。腹凹不受。乍黝如嚬。非鬼非佛。有時肖虎。馬皼鼻不前。僕夫厲聲叱。始勉強步。逌然任蹄。凡七十里。匪峽則野。伐木之韻出虛。四顧而其人翳不見也。天與地襯。黯澹敍水墨狀。滉且漾。孰爲是濃沫。入眺平遠。暮江煙汀之勢。忽生於峽野之間。或使人疑之。帆檣隱隱時出煙末。有叟簑笠。荷魚曳竿。隱映村口。靑鳧咿嘠。歷飛集樹。遙辨曬網。旖旎檉林。余不堪疑。咨於僕夫。僕夫吾同。詢於旅者。旅者如僕。哂然鞭馬而東。俄之。遠者。迫在睫前。暮江煙汀。暗赴暝也。帆檣隱隱。敗屋歷霖。棟楹森立。民貧不葺。叟拖簑笠者出峽。虞人魚爲翟也。竿爲拐也。靑鳧非鳧。鴉之黑焉。野氓織籬。橫縱文理。類漁網也。旅者之哂。哂余惑也。書於昆珠店燈。

知非齋記

編輯

雲章爲非。雲章能知之乎。爲夫非易。知夫非難。知夫非易。眞知夫非難。眞知夫非易。去夫非難。去夫非易。眞去夫非難。天下人之多不盡人道。甚或至於夷狄禽獸之域者。皆從不知非始。始知知夫非爲大機括。雲章果能獨知夫雲章之非乎。人人孰不曰吾知吾非。吾未見其人之眞知夫非也。何其淟涊傝䢇。猶依舊也。稍慧者。殊能出入於知夫去夫間。其至於眞。尙遠矣。或有極愚且妄。如長夜如土木。不全然知夫非。雖父敎而君諭。激成憤怒。是可誅之民也。如能眞知夫非。則其眞去夫非隨之焉。能以眞知夫非顯者。在乎古。何寥寥也。惟蘧瑗氏。能以是聞。嗚呼。惟蘧瑗氏。可謂能旣眞知夫非而復眞去夫非者也。五十以前非全然不知者。想惟出入焉。釋然豁然於四十九年之後。不大過人。何能與於此。今雲章。迺敢以知非。揭其齋甚容易。其亦大過人乎否。然雲章非徒然曰吾知吾非者。處貧賤。啗糟糠。而不願富貴榮達以致其身。惟知非是願。余亦不以貧賤恤雲章。只自眞知夫非。以至眞去夫非。勉雲章而喜之。且有時憂。嗟雲章。愼勿爲吾文所羞也。合以箴之曰克己復禮。甲申淸明日。謹撰。

甲申除夕記

編輯

余志夫刻意讀古人書而不遑焉。夏蒸炎。坐湫卑屋。矻矻攻擧子文。豈余心灑然哉。建戌之月。始抑余劻勷浮浮之思。匡坐讀中庸之書。夫性命費隱知仁誠明之奧。余葢夢夢雲。中庸曰。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余觀鄭忠信北遷日記。白沙李文忠公。以先王之老大臣。主廢母后不可議。竄北靑以死。未甞不黯然傷心。誦強哉矯而吊之也。余甞嘆曰。大哉。書之有庸。其猶經之有易也歟。小子顓蒙。何入焉。於是著觀讀日記。夫觀讀日記者。記日之觀且讀焉者也。讀焉而有得。則敢以𭿲說陳之。又暇而旁觀它書。有論贊之者矣。葢覩讀日記。起於甲申九月九日。止於十一月三十日。凡三卷。方子仲通曰百人於此。具讀書之質者。有幾乎。有其質矣。苟無讀書之地。則何能讀。有其質。有其地矣。苟無讀書之時。則何能讀。有其質。有其地。有其時矣。苟無讀書之資。則何能讀。有其質。有其地。有其時。有其資矣。苟無書可讀。則又何能讀。余甞誦方子仲通之言而嗟之也。余百無一技可列於中士者。惟謂之嗜古人之書。則或庶幾焉。然羸也。父母憂也。余亦慄慄懼也。是始有質而未全其質者也。有地乎。未也。仰屋而明星垂焉。顧壁而凌冰繞焉。柴煤蓊雜。而冠衣緇乎也。是果有地乎未也。太恭人肺氣不調而咳咯矣。於是熬煎於中。不忍須臾離其側。且家大人南遊乎大海之濱。陟岵之思。歲暮而劇焉。吊喪賀婚。問訊筆牘之勞。十又八九也。粵自我高曾之世。廩不豊積。其無資也。宜矣。旣無資矣。則無其書固也。雖然。余於當世之務。葢迂濶哉。惟詩書之藪。則能有心也。故借夫人之書。甞左右鱗鱗。擁累數百捲雲矣。書或不繼借焉。雖帳簿曆日。惟披閱之不厭。余甞有言曰。羣聖賢之籍及左右信史。可游泳上下。得其蘊奧而後已也。其它稗官野乘雜家言涉獵之。則庶幾驅除盈天地之書矣。質諸我執友茶溪子李正夫。心溪宗人汝範。俱曰。可雲矣。余於今年冬之游泳之涉獵之。幷行哉。余試觀性理大全書矣。浩浩乎渺渺乎不見其涯涘乎。太極圖,正蒙,皇極經世等書及性命理氣鬼神之篇。葢大而不可名歟。於是樂觀爲學之方。而未之能也。又觀陳北溪之書。迺愈條暢而愈精鍊。又觀栗谷李文成公先生聖學輯要書。源源乎關閩之派哉。冬至至後。讀乾卦彖象文言。始感於元亨利貞循環周復不已之妙。又嘆潛龍勿用之著象。初九日。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遂太息曰。聖人之攸爲也。賢者。亦可學而行之歟。近者。與宗人平昌公之孫。同讀書於其室。講孟子書。遂美滕公之有志於學。悲許行陳良之膠固。又與宗人軆仁氏講韓子。歎其卓然高拔於俗習。羣嘲衆詈而不少低垂。餘三復釋言篇。而疾其讒者之罔極。仍抽其架書。有三蘇文焉。余讀而論之曰。洵其怒乎。軾其悟乎。轍其舖乎。然蘇氏之策。洋洋乎晁賈公孫之緖也。又抽笠澤陸務觀南唐書矣。入蜀記矣。其雜著矣。則余遂多其閒曠之藪。而慷慨之塊矣。又抽元白氏長慶集矣。昔人曰。元輕矣。白俗矣。余則曰元淺而巧矣。白衍而詳矣。開天以後之變調矣。嗚呼。文章之藝。其多方乎哉。代代而殊。倫倫而不相侔也。老子翼莊子翼者。焦弱侯輯衆家語。羽翼夫南華道德二書者也。曹德芳之言曰。聖人之言道也。猶人之名天也。中國謂之天矣。彼匃奴則謂之撐犂矣。豈有異哉。特其辭異耳。余笑之曰。是曲護其所私。欲白焉而反眩焉者也。胡之天。中國之天。雖曰一也。堯舜周孔之道。豈可與蒙莊苦李之道。一乎哉。余頗習蠅頭細字矣。有暇而手書退溪文純公李先生聖學十圖矣。南壺谷箕雅詩人名矣。盧蘇齋夙興夜寐箴䟽矣。許穆眉叟經說矣。淸士列傳矣。李於鱗雜軆詩累百篇矣。余讀於鱗集。而感夫相推與於王元美,許殿卿焉。讀獻吉集。而感夫相投分於徐昌糓,黃省曾焉。嗚呼。朋友之益。葢不可無矣。顧余則朋友鮮焉。可悲也。心溪子汝範者。余宗族而朋友之者爾。近葢與汝範會。三晝夜劇談之。夜旣中。語次到蜀漢丞相亮。永安宮中。受遺詔事。汝範之眶淚始含矣。余欲觀汝範之爲。更促膝談厓海之舟。載宋之三百年宗廟社稷。颶母風起。陸秀夫負六尺袞龍袍帝。翻然投於漰洶之中。余大聲曰。壯哉。陸秀夫。若裂金石而撼星斗。汝範瞋目。急整其纓。淚滂霈而湧出來矣。餘思所以解之。宛宛而誦曰。曾點鏗然捨瑟而對曰。暮春者。春服旣成。童子六七人。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汝範始粲然笑矣。汝範之文章險澁奇拔。猝然相搏。不可以入。余引秦人斲五石牛誘巴蜀人者。作書纍數百言以說之。汝範引星宿海波斯市之說復之。而終不服也。吁。汝範其名士歟。吁。汝範其名士歟。王元美曰。檀弓聖於文者。袁悅之。齎戰國策曰。天下要惟此書。余於徐汝溫。許借檀弓。李明五。許借戰國策試讀之。正而奇者。其檀弓乎。詐而奇者。其戰國策乎。余欲知東國文獻。觀海東野言,許氏記言,國朝典故焉。於東國古事。稍知一二焉。余欲知館閣之文。宣仁之世。觀月沙李相國集。肅景之世。觀玉吾宋尙書集。讀皇明史。歎仁宗昭皇帝之祚不長。仍悲夫䆠官之熾。黨錮之慘。馴致乎甲申三月壽皇亭事也。草木禽蟲土石之名。不可不知。余觀本草焉。余於芝峰之書。知幽怪變異之事。歎天下之事物。無所不有也。古人風流之照耀。余所樂也。觀歐陽文忠公,蘇長公,王介甫尺牘矣。草瑣雅一卷。妄以謏聞。論古今文章得失也。草殼皮篇若干條。記風謠談論名物典章諸可攷之事也。草國朝盛事三十六條。著各軆詩五十餘篇。余又甞讀魯陵誌六臣傳。而太息焉。又甞愛鄭東溟善歌行長篇。擊節而諷誦之矣。余甞高秋登西山。憶張元帥破逆適之事。近日凌晨馳馬雪中。行一百二十里。歇於古唐城。謁諸葛孔明祠。弔古尹府使立節之地。攜內弟穉川。登陽厓。望見天登,摩尼,三角諸山。壯觀七山大海層濤瀰瀰與靑齊接也。此皆自重九日訖除夕凡百有餘日。余之所爲事也。以外士友談論及叢碎諸書之涉獵者。皆不與焉。重九以前。葢煩而不暇及矣。余每恨夫古今人家子弟。蠟紙之牕。設文木高足案。緗帙牙籤叢如也。頭束幅巾。偃臥白氊褥。浮談細唾。終年不讀一字書也。此豈向所謂其質其地其時其資其書。皆無者哉。傳曰。飽食暖衣。逸居無敎。卽近乎禽獸。楊子雲曰。人不學雖無憂。其於禽何。其所謂而敎而學。皆詩書之事也。故聖人賢人。以無敎不學。卽方之禽獸也。諺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蠧。言其勤也。古人曰。一日不讀書。毛孔盡窒。甚言其不可不讀書也。昔趙岐避亂安丘。孫嵩見之。藏之複壁中數年。諸唐死赦。出在壁。作孟子章句。其設心葢亦善矣。使余無疾病憂患之苦。專攻乎詩書之學。則向所云者。可四五十日當之矣。何必百有餘日哉。余之執友。有東方子金錫汝者。今年冬。讀書山寺。不盈三旬。讀柳子厚文九十餘篇。蘇子瞻文七十餘篇。各讀五十遍。有李明五者。自今年元月一日。而一詩止於今除夕。詩葢三百五十四篇。其軸與其身齊焉。二人者。雖小事。其勤劬俱可愛也。吳幼淸曰。通天地人曰儒。一物不知。一事不能。恥也。洞觀時變。不可無諸史。廣求明理。不可無諸子。游戱詞林。不可無諸集。旁通多知。不可無諸雜記錄。而其要惟在聖人之經。聖人之經。非如子史文集雜記雜錄之供涉獵而已。必飮而取其醇。食而飽其胾。嗚呼。儒者之任。其亦重矣乎。或稍解俗文字。揚揚自滿。目之語而額之瞬。妖冶飄忽。自以爲得意者。此鼴鼠之飮黃河而腹便便也。君子唾之。夫稍解俗文者。畫之而不能廣。目不識丁者。安之而不自惕。其爲心也皆褊淺。無故而怒詈乎勤劬自立者則均矣。其所謂勤劬自立者。旣逢怒詈而必較之。或矜持而驕生焉。驕始生而禍隨至矣。故君子如𥌒如聾。愈讀書而愈謙如也。或畏而中廢。則是弱矣。可羞之甚也。甲申除夜。謾記。

記福建人黃森問答

編輯

己卯冬。福建商人黃森等四十三人。漂泊於康津。時大寒。有一二人死者。明年春正月二十五日。乘傳詣漢師。館於南別宮。余於二月初四日。往見。畫地通言語。記之左。時觀者如堵。未盡問中國風土可恨。森稍通文字。故酬酢焉。

問。姓名云何。

答。賤姓黃。名森。

問。從那裡來。

答。以商人。經過山東。漂泊於貴國。

問。幾晝夜到此。

答。二日二夜。

余已聞森莆田人。故問莆田。有鄭氏大族。至今然乎。

森遂吐舌。惝怳而答曰。信有之。吾之外祖亦鄭姓。何以知之。

余答曰。古書有之故爾。

問。爾祖先亦有名臣乎。

答。在宋時。有布政壯元。

問。其祖名。

答。布政諱忠。壯元諱光遠。

問。爾鄕中。有名儒乎。

答。有鄭芝芳,鄭芝遠。

問。讀何書。

答。四書。

問。亦讀三經否。

答。不讀。

問。三經名。

答。詩經,書經,易經。

問。讀左傳否。

遂逡廵囁嚅。對不甚分明。

問。能看八大家否。

答。有大家。亦有小家。意以爲人家之家。不知是書名。故仍不更問焉。

問。讀通鑑史略否。通鑑。卽少微通鑑節要也。我俗蒙學。必先授通史。故問焉。

答不知。柳於子曰。通史我國尙之。中國絶無而僅有。今見此人答。信然。

問。有妻妾。亦有子否。

答。有妻有妾。亦有子。仍悽愴含涕。

問。爾能思大明否。

遂掉頭微哂曰。不知不知。今之世大淸爾。時時探問明事。仍循忌諱。意有禁歟。

問。年幾。

答以三十七。

時旁人。問森何業。寫業字。先雙點。次一畫。是俗用也。森以手拭之曰。非也。其人惝怳復寫。森又拭之。乃寫業字。先作草頭。次一畫。雖畫地。字甚端正。森短少稀髯。面赤色。貌甚寬和。無東人澁態。其服多黑色。裔之長。與膝上下。衽無領而直。頭剃垂雙條編髮。或垂一條。或無之。戴白羊毛帽。卷其邊寸許。或黑羊皮爲之。靑行纏。靑布鞋。有綦而係。是獨中國古製。見我濶袖垂紳。有嘲笑者。亦有歎慕者。見扇子則大愛。人皆憐而贈之。書畵贈者淡婆。與錢贈者亦有之。皆藏於槖。我人偸竊。必搔頭頓足。呼訴有司。東人輕薄如此。上賜衣各一襲。皆叩頭以謝。計其程。自我國達於北京。自北京抵於其鄕。七八月可歸也。經年而歸。生者。樂矣。死者。亦可悲也。其語音重濁。緩者。如鴉。促者。如燕。出於舌底。不可模倣。華東殊音。何異聾者。恨森不能文章。不得問中國之新製作也。顧今六合之內。渾爲戎夷。薙髮左衽。無一乾淨地。獨我東。尙禮義而冠帶之。於今覺幸生東國也。

記遊北漢

編輯

二宿五飡。觀山內外寺十一。菴與亭樓各一。不見者一菴二寺。曰奉聖。曰輔國。僧曰是剎之最下者。偕遊者。子休,汝修曁吾三人。詩共四十一。菴,寺,亭,樓各有記。山葢百濟古都。我祖宗。鍊兵峙糓。爲保障之地。距漢師三十里。從文殊門以入。出城西門。時辛巳九月晦也。

洗釰亭

編輯

緣萬石以上。亭在大磐陀。石白色。溪閒石以流。倚欞而眺。水聲掠衣履去也。亭名洗釰。左有立石。鐫曰鍊戎臺。

小林菴

編輯

亭之北數十兮。右室開。三石佛坐焉。古以往香火不絶也。余幼時見窟而無龕。今以小屋覆之。苾蒭曰淨和。

文殊寺

編輯

日晡至文殊。瞰平地。疑到天半也。佛龕當大石窟。仍龕左右。逶迤以行。水如雨滴人衣。行盡有石泉紺寒。左右五百石羅漢坐累累也。窟名普賢。或曰文殊。有三佛。石曰文殊。玉曰地藏。金塗者。爲觀音菩薩。以是亦曰三聖窟。窟旁有臺。名七星。留以飯。北入文殊城門。

普光寺

編輯

日暮抵城門。乃山之臬處。門以下地稍底。多楓楠松杉。曠然谷易應。寒氣始襲人也。遂抵普光法堂。右藻井。大書三人字姓。和尙皆談兵。壁室。貯鎗刀弓矢。黃昏。抵太古寺宿。

太古寺

編輯

寺東峯下。有高麗國師普愚碑。牧隱撰。書者。權鑄也。師謚曰圓證。太古爲號。辛旽用事。上書論其罪。爲時君所逐。卓乎桑門之有節者。旣寂。舍利百枚。三浮屠以莊之。碑陰有我太祖微時爵姓諱。爵曰判三司事。上之今年。持命閣以覆焉。有肅敏上人者。稍識字沖澹。可與語。朝飯向龍巖寺。

龍巖寺

編輯

是寺最北漢之東隩也。北有五峯。大者三。曰白雲,萬景,露積。故三角名焉。仁壽,龍巖小者。

重興寺

編輯

捨龍巖。遵去路以下。地稍平。有寺焉。曰重興。麗時建也。十一寺最爲古且大。金佛坐者。過丈。僧將開府以處。領八路僧兵。名曰軌能。識曰摠攝。旁有磨石。仍巖石以刻。

山映樓

編輯

迤重興以西。林木翳然。溪淸而鳴。多大石如冠如舟。積而爲臺者。間有之。葢如洗釰亭奧過之。

扶旺寺

編輯

寺在漢之南奧。洞名曰靑霞洞。門其幽而寂。它皆難與之侔。有壬辰僧將泗溟師像。據梧執白麈尾。落髮而存其髯過腹也。西壁有敏環像焉。憇而午飯。

圓覺寺

編輯

登南城門。見西海。與天接也。摩尼諸山。間於海。如拳也。有羅漢峯。巍然如浮屠立也。其下有寺墟。麗時三千僧處焉。仍名曰三千僧洞也。

鎭國寺

編輯

背山映樓。崎嶇而北。三丈石。銘白雲洞門。循石路。到寺門。紅樹白石。壑而泠泠。

祥雲寺

編輯

自鎭國到祥雲。嶺以間之。曰積石。日入抵寺。飯而宿。朝向西巖谷。行三四里。水成瀑逶迤。以臥槩嶺之左右。殊其曠奧也。

西巖寺

編輯

近城西門。大樓臨水石之交。風湍松籟。曠而生韻。翛如雨。對語不辨音也。寺最卑。獨以淸曠聞。飯向津寬。

津寬寺

編輯

出西門十里。野多田。高處爲人壙。南尋小壑。始有林木。寺是高麗津寬大師居也。大石柱數十。尙列溪左焉。林石之佳。雖不如內山。佛畵之靈異。獨不讓也。

記號

編輯

三湖居士。弱冠豪氣。有志於莊敬日強。甞號敬齋。有志。斯有指而欲至焉。於是。又號八分堂。八分。其庶幾乎君實之九分也。家貧。屋如斗小而亦樂焉。乃弓諸玄蟬之殼。二叟之橘。又號蟬橘軒。欲所遇而修焉。又號以亭嵓。燕其遯也。又號乙廣。而欲遯焉。其心欲水鏡焉。故又號烱菴。夫敬事而修。庶幾乎古人。而淸心如水。遯臥於矮屋下。廚煙蕭瑟。而點筆爲文章。燁然如朝華。斯人乎猶不居焉。哂曰是嬰兒之好弄也。吾將守之如處子焉。於是題其藁曰嬰處。其與羣居也。鞱眞而晦光。憨憨如也。於端人莊士。歡焉。於市人。亦歡焉。葢虛舟獨汎。無𨓏而不逍遙遊矣。於是人又爲之號憨憨子。亦號汎齋居士。甞家三湖。自謂三湖居士。斯號之始。

記海印寺八萬大藏經事蹟

編輯

寶誌道人者。蕭梁之佛弟子也。以名釋著於佞佛之世。將滅。出踏山歌一篇。付弟子之高足者曰。吾寂後。當有新羅名僧來。以歌傳之也。果數年。順應,利貞二大師者。聞誌公風。從新羅來。北謁於誌公。誌公已寂矣。其弟子汪然戚也。奉所藏歌。仍傳誌公戒。二師恭承歌及戒。汪然戚也。合掌立誌公瘞者三易晝夜。梵呪念佛惟勤。墓開而誌公見曰。新羅牛頭山。福地也。爾其建剎。異應多矣。二師惕然迺歸。牛頭山者。陜州之伽倻山也。谷口逢樵老人。問訊宜建剎地。樵老人笑曰。彼轉數崖。有水滙焉。上有鐵瓦萬萬。盍往胥宇。二師謝而進。果地平衍。而鐵瓦堆鱗鱗也。相謂曰。有地而又有瓦。奈無人何。誰能助是役者。秪念呪。放光瑞氣。直亘於空外而已。是時。哀莊王之後。疽於背。醫藥技殫無可已。命求異人技聖。而伏於草萊巖穴者。使者遍於國裡矣。一使者。覘瑞氣直亘於伽倻山頂。稽首致命於二師。請偕往。師辭不敢。仍探槖中。取紅絲之鮮如血色者一。傳與之曰。一端繫於後苑梨花樹。一端接於疽。疽乃已矣。使者歸試之。梨樹枯而疽則瘳矣。哀莊王德之。遣使者謝。問師之願者。將以酬之也。師以建剎復。王命大匠。損金建之。後有陜州里丁李居仁者。路見狗之幼者三目而蹣跚。居仁憐而畜之。狗也每日停午吃一飯。主人出入。必數里迎送焉。後三年斃。居仁悽之。斂諸棺。葬祭如人禮。居二年。居仁不病而溘然。魂惝怳入於佛氏所謂冥府者。門內有官者。儼然具公服。下堂接慇懃曰。吾主人胡爲來哉。居仁視之。素所昧而但三其目焉。又曰。昔吾有譴。被毛於陽界。幸蒙主人恩過三年。復此官矣。居仁謝僕僕曰。余𪷇劣。閻王殿前。奚辭以供哉。三目人。付之曰。秪言在陽界日。意欲刊八萬大藏經。而不遂雲爾矣。居仁如其言供之。閻王大奇。命削鬼簿名。釋之。三目人別而語曰。還陽界。寫八萬大藏經化主勸善。券踏陜州印以藏置。它日。庶相逢矣。居仁甦。如其言歲寘。時哀莊王貴公主兄弟。俱病痘。忽怳惚曰。如得藏寘八萬大藏經勸善文者。吾疾瘳矣。王命求之。陜州守以居仁。應。椉傳謁公主。主作地中三目人語曰。別後平安。因謂王曰。八萬大藏經者。陰界之所貴也。閻王所以釋斯人出陽界。使圖之也。願王助斯人成之。仍別居仁曰。自此其永隔矣。已而疾獲瘳。是時巨濟洋中。有大舟浮。自何國來。滿載八萬大藏經。皆金銀字也。王命發國中匠。偕居仁往島中刊。移藏於陜州海印寺。海印寺者。迺順應,利貞之所營雲。

李先生曰。吾夫子未甞言怪力亂神。君子豈可以言怪哉。言猶不可。況載之策哉。逮張華博物志,於寶搜神記,王子年拾遺記,段成式酉陽雜組,蘇軾仇池筆記出。而言怪者輩出矣。是記而溺者也。從而信之。今余記八萬大藏經者。所以貶謊誕。而爲談幽怪者戒焉。

己巳秋宣傳從侄書彬洛瑞書十五張借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