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國家
2024年5月30日於北京市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於2024年5月30日在北京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以下稱「雙方」)的外長及阿盟秘書長出席了會議。雙方高度讚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閣下、巴林國王哈馬德陛下、埃及總統塞西閣下、突尼斯總統賽義德閣下、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殿下出席部長會開幕式。雙方認可論壇歷屆部長會、高官會和其他各項機製發表的聲明和成果文件中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和促進雙方務實合作所達成的共識。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探討雙方未來合作前景,並強調:

一、在本屆部長會期間,雙方慶祝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對話和集體合作的平台——中阿合作論壇成立二十周年,並對二十年來論壇各項機制在政治、經濟、社會、新聞和發展等領域成功促進中阿集體關係予以積極、滿意評價。雙方表示支持論壇繼續發展,支持其為進一步密切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伴關係發揮重大作用,推動其實現更廣闊前景,造福雙方人民。

二、雙方高度評價2022年12月9日在沙特利雅得成功舉行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強調峰會達成的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共同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反對以「人權」、「民主」為藉口干涉他國內政、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等一系列重要共識和三份成果文件中涵蓋的全部成果,上述共識對提升中阿關係水平發揮了重要戰略引領作用。

三、雙方對習近平主席倡議的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和峰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全面合作規劃綱要》落實情況感到滿意,高度評價中國同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阿拉伯議會建立交流機制,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與阿盟秘書處發表關於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聯合聲明,中國外交部和阿盟秘書處簽署關於建立中阿智庫聯盟的諒解備忘錄以及雙方如期全部落實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各項成果。

四、雙方強調願根據領導人在峰會上達成的重要共識,繼續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阿拉伯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實現互利共贏,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踐行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雙方重申重視和讚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雙方強調願就此深化重點領域合作,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貢獻,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五、雙方祝賀巴林王國2024年5月16日成功舉辦第33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巴林峰會」),並就加強阿拉伯集體合作、促進成員國之間團結與互補、維護共同利益和民族安全達成諸多成果和決議。雙方強調,支持巴林峰會通過的倡議,包括呼籲召開由聯合國主持的國際會議,旨在以「兩國方案」為基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敦促世界各國儘快承認巴勒斯坦國,支持巴勒斯坦作為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國家獲得聯合國正式會員資格。

六、雙方重申堅定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其中包括相互尊重各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原則,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尊重睦鄰友好原則,不干涉別國內政。

七、雙方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持續侵犯。加沙地帶已有超過12.5萬巴勒斯坦平民死傷,居民區、醫院、學校、大學、清真寺、教堂、基礎設施被毀,令巴勒斯坦人民遭受飢餓、封鎖和強制遷移。雙方譴責對巴勒斯坦城市、村鎮和難民營的沖闖侵犯。雙方要求安理會出台有約束力的決議,實現在加沙地帶全面持續停火,停止強制遷移巴勒斯坦人民,保障救援物資運送至加沙全境,支持國際法院於2024年1月26日、3月28日、5月24日發布的臨時措施命令,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強調巴勒斯坦問題的正義性和核心地位,應基於國際法、有關國際決議、土地換和平原則、「兩國方案」和2002年阿拉伯和平倡議實現巴勒斯坦問題的公正、持久、全面解決,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被占領土、敘利亞被占戈蘭高地以及黎巴嫩剩餘被占領土的占領,恢復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巴勒斯坦難民根據聯合國1948/194號決議享有的回歸權和被賠償權、巴勒斯坦人民命運自決權,以及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獨立建國權。強調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的以色列定居點是非法的。呼籲召開國際和會。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應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國際保護。強調巴勒斯坦國對被占領的東耶路撒冷及其聖跡的主權。面對以色列採取的旨在改變耶城人口結構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基督教屬性的政策和行徑,應繼續努力對其進行保護。反對並譴責以色列對阿克薩清真寺的沖闖侵犯,應維護耶路撒冷及其聖跡的歷史和法律現狀。雙方認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聯合聲明》是《北京宣言》的一部分。

八、雙方決心就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繼續堅定相互支持。阿方強調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一切形式的「台獨」,不與台灣建立任何官方關係或進行任何官方往來,堅定支持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阿方支持中方在涉港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方在「一國兩制」框架內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完善香港民主的努力。阿方堅定支持中方在涉疆問題上的立場,堅決反對借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雙方讚賞雙方為關懷少數民族作出了重要努力。中方強調堅定支持阿拉伯國家維護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支持阿拉伯國家加強戰略自主和團結自強,支持阿拉伯國家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阿拉伯國家維護中東安全與穩定。

九、雙方強調應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地區國家間分歧,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應維護阿拉伯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方強調支持阿拉伯國家團結協作解決地區安全問題。阿方讚賞中方為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所作努力,特別是高度評價中方為支持沙特和伊朗實現和解所作努力並讚賞伊拉克、阿曼在主持多輪和解對話上發揮的積極作用,希望中方在支持阿拉伯事業、尋求和平解決地區危機中發揮更大作用,維護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

十、雙方強調,在黎巴嫩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之際,應予黎巴嫩全力聲援,支持黎各憲法機構,以維護黎國家統一、安全、穩定以及在所有黎領土上的主權。雙方強調應施加國際壓力,敦促以色列結束對黎巴嫩剩餘被占領土的占領,撤回至國際公認邊界後方,停止侵犯黎巴嫩海、陸、空主權。雙方表示支持全面、充分落實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

十一、雙方強調應堅持維護敘利亞的主權、統一、穩定和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和任何非法在敘軍事存在。雙方要求以色列停止侵犯敘利亞領土,強調支持敘利亞努力打擊恐怖主義、行使捍衛其領土和人民的權利。

十二、雙方強調堅持利比亞的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干涉其內政。強調「利人所有」的政治進程,應遵守2015年在斯希拉特簽署的《利比亞政治協議》、憲法宣言及其修正案和安理會有關決議,以儘快實現同期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雙方對2024年3月10日應阿盟秘書長邀請、由阿盟主持召開的利比亞領導人會議表示歡迎。雙方強調支持「5+5」軍事委員會,所有在利比亞的外國軍隊、外籍僱傭兵和作戰人員都應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在特定期限內撤離,反對軍事解決。呼籲支持利比亞總統委員會主持的民族全面和解進程及其實現政治穩定的努力。

十三、雙方強調堅持也門的統一、主權、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支持總統領導委員會主席拉沙德·阿里米領導的也門合法政府,呼籲重啟政治磋商,根據三大共識基礎,即海合會倡議及其實施機制、也門全國對話會議成果文件、安理會有關決議,特別是第2216號決議,全面政治解決也門局勢。

十四、雙方全力支持蘇丹維護自身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並維護所有不同的蘇丹國家機構,呼籲執行《吉達宣言》以達成停火,保障人道主義救援通道開放和保護平民。同時,雙方敦促蘇丹政府和快速支援部隊認真、有效參與解決危機的吉達談判、蘇丹鄰國機制等倡議,以結束當前衝突,恢復蘇丹安全穩定,結束蘇丹人民的苦難。

十五、雙方強調支持索馬里的安全、穩定、統一和主權,完全反對任何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犯。

十六、雙方強調支持一切和平努力,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旨在根據國際法準則進行雙邊談判以和平解決三島(大通布、小通布、阿布穆薩)問題的倡議和努力,從而根據國際法理解決該問題。

十七、雙方強調,阿拉伯國家同伊朗的合作關係應建立在睦鄰友好和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基礎上,應尊重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十八、雙方強調,應重視阿拉伯國家水資源安全,所有河流沿岸國家都應遵守應適用的國際法準則,在此框架下通過對話協商及有關共識達成一致。支持埃及、蘇丹等阿拉伯國家維護自身水安全的正當權利。

十九、雙方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致力於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捍衛發展中國家權利。雙方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強調全球經濟治理應順應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要求,同意加強協調合作,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堅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解決發展失衡問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二十、雙方讚賞阿聯酋任安理會2022—2023年非常任理事國工作,歡迎阿爾及利亞當選安理會2024—2025年非常任理事國。歡迎巴林參選安理會2026—2027年非常任理事國。

二十一、雙方強調譴責和打擊一切形式、形態和動機的恐怖主義,剷除恐怖主義根源。反對將恐怖主義同任一民族、宗教、國籍、文明掛鉤,反對反恐「雙重標準」,反對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支持中阿雙方採取的預防性反恐措施和去極端化努力。

二十二、雙方強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的基石,重申支持一切旨在實現無核武器世界和防止核武器擴散的努力,且不應侵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和平利用核能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呼籲以色列等未加入該條約的國家儘早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條約,強調支持一切旨在實現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的努力。

雙方強調應落實《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與延期大會作出的有關中東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作為1995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無限延期條款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實現其目標前將一直有效。肯定2000年、2010年兩次審議大會成果。強調未加入該條約的有關地區國家應儘快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將其所有核設施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面保障監督之下,儘快在中東建立無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

雙方歡迎《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讚賞中方60年來始終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政策,強調上述努力為減少戰略風險、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做出重要貢獻。支持核武器國家早日談判達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或就此發表政治聲明。支持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早日就向無核武器國家提供消極安全保證達成法律文書。

二十三、雙方強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開展國際人權合作,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和以人權為工具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以推動促進人權。通過加強公平、公正、非歧視和包容的價值觀推動全球人權治理發展。雙方歡迎摩洛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24年輪值主席,摩洛哥成為擔任這一重要職務的首個阿拉伯國家。

二十四、雙方強調應加強文明對話,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根據2023年12月簽署的中阿關於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聯合聲明,推動在論壇框架內設立「全球文明倡議中國—阿拉伯中心」。譴責針對各國和各國人民不同信仰和宗教儀式的各類仇恨敵對言論,讚賞聯合國大會通過的A/RES/78/264號關於打擊伊斯蘭恐懼症措施的決議,讚賞就打擊該現象任命聯合國特使。雙方嚴正呼籲世界各國在立法中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禁止仇恨言論和宗教狂熱行為,禁止以宗教和信仰為由煽動和使用暴力。

二十五、雙方呼籲根據安理會2023年6月14日通過的第2686號決議,採取震懾措施,打擊極端主義以及仇恨和煽動性言論。上述行為對社會安定和世界長治久安造成負面影響,助長了世界各地衝突的擴散、升級和循環往復,破壞了安全與穩定,因此無論在何處發生,都應予以譴責。雙方呼籲各國推動包容、和平共處和人類博愛議程,摒棄各種形式的仇恨、教派主義、狂熱、歧視和極端主義。

二十六、阿方歡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贊同其基本理念原則,讚賞中方為增強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權利所作努力。雙方均認為應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原則,不斷彌合智能鴻溝,共同做好風險防範,探討形成以聯合國為主渠道的人工智能國際治理框架。雙方反對構建排他性集團,反對利用技術壟斷製造發展壁壘,惡意阻撓他國人工智能發展。雙方願加強政策協調,建立相關對話機制,不斷深化相關務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造福於人類。

二十七、雙方讚賞阿爾及利亞於2024年3月2日舉辦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七次峰會,多個阿拉伯國家出席,歡迎天然氣出口國論壇下屬天然氣研究院在阿爾及利亞落成。

二十八、雙方強調應加強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等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內的國際努力。支持中國提出的綠色絲綢之路倡議、沙特「綠色中東」倡議等旨在實現綠色發展的各項倡議。雙方積極評價阿聯酋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

二十九、歡迎卡塔爾於2023年10月2日至2024年3月28日以「綠色沙漠,更好環境」為主題,舉辦2023年多哈世界園藝博覽會。這一博覽會是國際舞台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也是一個實現阿拉伯國家和全世界願景的國際平台,以制定可持續計劃,加強環境意識,通過使用先進技術、減少水消耗、保護自然資源等方式尋求農業區擴大受阻方面的創新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和荒漠化。

三十、雙方歡迎阿聯酋於2024年2月29日發起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水資源倡議」,該倡議旨在加強對水資源短缺危機及其全球危害的意識,發展創新性科技手段予以應對,推動增加投入,以克服這一挑戰,確保國際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

三十一、雙方提及2024年2月5日至6日在拉巴特召開的中等收入國家高級別會議發表《拉巴特宣言》,該宣言呼籲國際發展合作實現質的飛躍,服務中等收入國家,呼籲加強中等收入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力度。歡迎將中等收入國家之友小組升級為就發展議題進行對話、探索和協調正式官方平台的決定。

三十二、雙方強調應加強環保領域和氣候變化問題合作,特別是在「綠色經濟」框架下包容性使用各種能源、技術和方案,包括碳氫化合物排放管理技術。開展綠氫生產合作,綠氫仍是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使用清潔燃料等目標的重要選擇。雙方讚賞摩洛哥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部大臣擔任2022—2024年度第六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6)主席期間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三十三、雙方強調應在衛生和社會事務領域開展合作,通過開展經驗交流和專題活動等方式,從關愛家庭與兒童、婦女賦能、青年發展、增加殘障人士權利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多角度減少貧困。鑒此,雙方歡迎摩洛哥被任命為即將於2025年召開的全球社會峰會國家間政治宣言起草工作系列談判協調員。

三十四、雙方歡迎在突尼斯召開中阿合作論壇第十一屆部長級會議。

三十五、雙方歡迎於202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召開第二屆中阿峰會的建議。

三十六、雙方歡迎科威特表示願舉辦中阿合作論壇第十三屆部長級會議。

三十七、雙方注意到科威特表達願舉辦中阿峰會的願望。

三十八、雙方歡迎通過《中阿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及其涵蓋的在政治、經貿、投資、金融、基礎設施、能源、環境、農業、水資源、糧食安全、旅遊、人力資源開發、知識產權、文化、文明對話、圖書館、信息、科研、科學、教育、科技、航空航天、衛生健康、數據和技術創新、新聞、人文交流、婦女、青年和體育、人口政策和災害管理等領域共同活動,造福中國和阿拉伯各國人民。

三十九、雙方對本次會議取得的成果深表滿意,強調應將各項協議和共同倡議落到實處,阿方讚賞並感謝中方的熱情接待和盛情款待以及為本次會議所作的精心準備,這為會議成功並取得豐碩成果作出了貢獻。

本宣言於二〇二四年五月三十日通過,一式兩份,每份均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寫成,兩種文本同等作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表
阿拉伯國家聯盟
代表
王毅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
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