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林廣記/後集/卷07

目錄 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
◀上一卷 後集 卷之七 下一卷▶

○文籍類 【 經 子 史】

  經史述作

上古之世結繩而治自龍馬負圖伏羲視河圖而畫八卦神龜授書大禹因洛書而闡九疇文籍之生蓋始諸此河圖洛書實出於天六經則出於聖人之手其後諸子百家之書十七史紀傳之作與夫文人才士之所紀著第第相因前作後述上下四千年間見諸載籍者浩如也然皆有所本始今考其製作之原各以序列於左使來者有攷焉是亦記聞之一助也

   河圖

龍馬出於孟河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旁有垂尾聖人在位天不愛道地不愛寶龍馬出焉 見圖

   洛書

堯沉璧於洛玄龜負書出焉背上赤文朱字 【書注云】天錫禹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皆九 見圖

   河圖

見圖 【晦庵曰】河圖之數一與六居北二與七居南三與八居東四與九居西五與十居中蓋其為數不過一陰一陽一奇一偶以兩其五行而巳陽數奇故一三五七九屬天陰數偶故二四六八十屬地天數五地數五各以類相求五位之相得然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謂各有合也積五奇為二十五積五偶為三十是為五十有五之數

   洛書

見圖 【邵康節曰】圓者星也河圖之數方者土也洛書之文 【蔡】【元定曰】洛書九宮之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正龜背之象也関子明邵康節皆以十為河圖九為洛書惟劉牧意見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其易置圖書並旡明驗但謂伏羲兼取圖書則為可疑其實天地之理一而已圖象圓圓者天也書象方方者地也圖數十偶贏而奇乏全數也書數九奇贏而偶乏変數也

   伏羲八卦圖

見圖 乾 三 連 坤 六 斷 震 仰 盂 艮 覆 椀 離 中 虛 坎 中 滿 兊 上 鈌 巽 下 短

   大禹九疇圖

見圖 九疇本河圖之數一合九而為十二合八而為十三合七而為十四合六而為十河圖以虛數相合而為四十九疇則以實數相合而為五十自然之數也

  文籍本末

   千文

南史文斈傳周興嗣傳雲武帝以三橋舊宅為光宅寺敕興嗣與陸倕各製等碑及成俱奏帝以興嗣所製自題及銅表銘柵塘碣檄魏文王羲之書千字並使興嗣為文每奏帝稱善賜金帛劉禹錫嘉話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一片紙雜碎敘帝召興嗣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次進上鬚髮皆白賞賜甚厚囯朝寶訓太宗甞行草千文賜李至至請模刻太宗曰千文乃梁武得鍾繇破碑非垂世立教之道

   孝經  【 唐明皇注】

按書序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之宅以廣其居壁中得所藏古文孝經凡十有八章共一千九百單三字

   論語   【 何晏集觧】

孔子弟子記諸善言凡二十篇成於曾子有子之門人有斉論又有魯論又有古論斉論有問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古論分堯曰下章子張問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孔子魯人故謂之魯論魯語又謂之論語共一萬五千九百一十六字

   孟子   【 趙歧注並序】

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記其師弟子難疑荅問為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大抵皆言仁義道德闢楊墨之異端明夫子之正斈孟子鄒人也名軻故謂之鄒書軻書又謂之孟子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周易   【 王□注】

自伏羲氏王天下龍馬負圖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文王重三爻為六爻推八卦為六十四卦後夫子作十翼凡更三聖而成書其書言吉凶作咎悔吝之象可以占卜故秦人焚書而易以卜筮之書獨全其經十翼者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是也其書畫於伏羲謂之羲經羲易文王作卦辝周公作爻辝謂之周易其書分上下經共二萬四千一百丹七字

   六十四卦緫栝歌

易卦八八六十四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與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及臨觀噬嗑貴剝復妄大畜頤 大過而後坎離継 咸恆遯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觧損益 夬姤萃升困井革 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次及兊渙節 中孚小過既済來 未済終焉緫包括

   尚書  【 孔安囯序並傳注】

舊有百篇起於三墳載伏羲神農黃帝之事自孔子刪去斷自唐虞以下迄於周所存四十九篇虞書五篇謂之五典夏商周之書皆訓誥誓命之文秦人焚書孔子以此書藏於屋壁至魯共王壞孔子舊宅因得所藏之書皆科斗文字文能知者済南伏生口以傳授二十五篇孔安囯考其文義定五十八篇並序五十九篇末二篇乃秦魯書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共二萬五千七百字

   毛詩  【 鄭康成注】

古者有釆詩之官天子廵狩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其詩蓋出婦人女子小夫賤隸之口如今田野里巷歌詠之意大抵皆美剌時事托物見意多鳥獸草木之名有風賦比興雅頌六義囯風大雅小雅三頌初有三千餘篇孔子刪錄凡三百一十一篇後亡六篇故藝文志雲三百五篇論語所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邪者蓋言其大數也毛萇訓詁故謂之毛詩共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周禮   【 鄭康成注】

周成王時周公所作謂之六典蓋其書有六官天官家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禮夏官司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禁冬官司空掌邦土每官其屬六十共三百六十官是書專言周官之職掌百工技藝纖悉皆具惟冬官考工記專言車輿等制或雲冬官乃秦火後漢儒所纂起於周故謂之周禮共四萬五千八百六字

   禮記  【 鄭康成注】

多言冠昏喪祭鄉射燕享等禮故謂之禮記今其書四十九篇非出一人之手中庸則出於孔子之孫子思王制則出於漢儒剌六經而為之緇衣則公孫尼子制月令則出於秦人呂不韋皆因秦火散亡難以稽考今之記出於二戴 【 大戴德小戴聖】 故謂之戴經共九萬九千二十字

   春秋   【 杜預注】

紀周末十二諸侯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周衰天子不能任賞罰之權故孔子褒善貶惡尊王黜伯內夏外夷可筆則筆可削則削以匹夫代天子賞罰其書編年月日時錯文春秋二時以名其書時有獲麟之瑞孔子以麟出非時見傷而絕筆於此故謂之麟經共一萬八千字

   三傳

【左氏】或以為左丘明者非北單姓左名未聞魯人受經於仲尼為經作傳 公羊名高斉人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 【穀梁】名赤魯人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 又有所謂【五傳】者乃上三傳並鄒氏傳郟氏傳是也

   囯語 【 鄭玄訓注】

乃左氏採世本戰囯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邦囯成敗陰陽律呂天時人事逆順之數以為囯語凡五十一篇其文不主於經故號外傳包羅天地探測禍福發啟幽微章表善惡昭然甚明與經藝並陳非特諸子之倫也

   家語   【 王肅注】

孔子二十二世孫孔猛家藏之書皆聖人實事之跡五帝之德三王之盛冠昏喪祭刑政獄訟山川物類與夫門弟子之荅問而成書皆類乎論語凡四十四篇

   爾雅  【 郭璞注】

周公所作孔子所增子夏所足凡二十篇所以通詁訓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緫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鎋斈覽者之潭奧摛翰者之華苑可以慱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莫近於

   離騷   【 朱文公注】

楚屈原所作屈原名平字靈均為楚懷王左徒上官大夫讒之王怒疏平平嫉王聽之不聦也故憂愁思慮而作離騷第一篇為經其餘皆傳

   太玄經

楊子雲作凡一十九篇觀玄者數其畫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之數也其用自天玄一晝一夜陰陽度數律曆之紀與太初曆相應揲之以三策関之以休咎絣之以象類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德仁義禮智主無名要合五經

   七書   【 魏武帝注】

孫子吳子司馬法唐太宗季衛公荅問尉繚子黃石公三畧太公六韜共一百一十四篇皆武經也三畧者上畧中畧下畧六韜者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是也囯子司業朱服奉聖旨校定合七書為一故謂之七書

   老子   【 傳弈注】

周末老聃所著上下八十一章凡五千餘文其書微妙難識皆原於道德之意故謂之道德經又曰老子

   莊子   【 郭象注】

周未莊周所著有內篇外篇雜篇凡三十三章其言內聖外王之道深根固蔕之理所不備故謂之南華經又謂之莊子

   荀子   【 楊倞注】

戰囯荀況所作其書尊王黜伯貴仁義而賤功利韓退之讀荀篇曰其辝若不粹要其歸與孔子異者鮮矣抑猶在軻雄之間荀子甞作蘭陵令故謂之蘭陵書又曰荀子

   揚子   【 五臣注】

西漢揚雄所作其書擬論語荅問之意其序雲揚子之文簡而奧韓愈讀荀篇曰揚雄書益尊信孟氏則雄者亦聖人之徒揚子設或人之問自謂之法言又曰揚子

   文中子   【 院逸注】

隋季王通所作碑曰孟子踵孔聖而贊其道後千世而可継孟氏者復何人哉先生亭述六經敷為中說講道於河汾門人自遠而至者千餘人其書曰河汾書又曰文中子

   列子   【 張湛注】

鄭人列禦寇所作其書名曰沖虛至德經

   孔叢子   【 宋咸注】

孔子八世孫鮒所作鮒字子魚仕陳勝為慱士

   管子  【 房玄齡注】

管仲所作

   文子   【 默希子注】

姓辛名妍字文子周平王時蔡丘漢上人其先晉公子也甞南遊范蠡得而事之老子弟子也著通玄真經

   劉子

名晝字孔昭梁朝大夫劉孝標撰

   抱朴子

晉葛洪稚川仙道之斈

   韓非子

韓之諸公子也刑名法術之斈而帰其本於黃老作說客解

   淮南子

劉安厲王長子也著鴻烈解

   公孫龍子

戰囯時辯士趙平原之客也

   鄧析子

鄭人著刑名之書

   子墨子

孔子之弟子也

   鬻子

名熊楚人也

   子華子

名本晉人也

   尹文子

周人斉宣王時居稷下與宋鈃彭蒙由駢同斈於公孫龍公

   商子

名到例陽人也

   鶡冠子

著道家之書

   聱隅子

著歔欷瑣微論聱隅者枿物之名也歔欷者兼歎之瑣微者述之之謂也

   亢倉子  【 何粲注】

著洞靈真經

   十七史

<史記> 【 係一史】 司馬遷 【 漢武帝時人續父太史公之業作史記】  裴駰 【 宋人】  司馬貞 【 唐明皇時人撰史記索隱三皇記】  劉向 【 著新序說苑】  孔安囯 【 前漢人諫義大夫】  徐廣 【 晉人】  譙周 【 蜀人】  張晏 【 魏晉□人】  韋昭 虞翻 【 並吳人】  鄭玄 賈逵 馬融 【 並後漢人】  王肅 【 魏人】 以上並裴駰注所引

   西漢史   【 係一史】

班固 【 廣父彪續史作前漢書】  劉德 荀悅 應劭 文頴 李奇 大儼 【 並後漢人】  鄧展 張楫 孟康 如淳 崔浩 【 並魏人】  郭璞 劉寶 晉灼 【 並晉人】  蘇林 【 宋人】  蔡謨 【 東晉人】  巨瓚 【 不詳所出】  張晏 韋昭 李裴 鄭氏 項昭 【 以上並頭注引用】

   東漢史   【 係一史】

范曄 【 宋文帝時人】  章懷太子賢 【 唐高宗子集諸儒注】  劉珍 【 安帝朝校定東觀記撰建武以來名臣傳】  謝氶 【 吳人】  謝沈 薛瑩 華嶠 袁崧 司馬彪 【 並晉人】  劉昭 【 梁人】  劉義慶

   三國志   【 魏蜀吳係三史】

陳壽 【 東晉人撰】  習鑿齒 孫盛 【 並東晉人】  裴松之 【 宋人記三囯志】  魏澹 梁祚 環済 以上並裴注引用

   東西晉史

唐太宗 【 稱制撰晉書】  高希嶠 【 注晉書】  何超 【 撰晉書義】  王隱 虞預 【 並東晉人】  於寶 【 東鄒人】  謝靈運 【 宋人】  朱鳳 並晉史所引

   南北史   【 南史宋斉梁陳北史後魏北斉後周係七史】  

李延壽 【 唐人追父志作南北史】  沈約 【 梁人】  魏收 【 隋人】  徐爰 【 撰宋書】  孫嚴 【 撰宋書】  李德林 【 □此斉書】  顧野王 【 陳人】  蕭子顯 【 撰□書】  謝昊 【 撰梁書】  傳緯 【 撰陳書】  以上並南北史所參附

   隋史   【 係不史】

魏徵 【 唐太宗時人撰帝紀列傳】  長孫忌 【 唐人撰隋志】  王劭 【 隋人】  張太素 以上並隋史參附

   唐史

歐陽脩 【 宋朝人撰唐書】  劉昫 【 後唐人撰舊唐史通鑑多引用】  蔣係 【 撰舊唐史贊】  宋祁 【 宋朝人撰新唐書列傳】  韓愈 【 唐人撰順宗實錄】  王綝 【 唐人撰魏鄭公諫錄】  吳兢 【 唐人撰貞觀政要唐春秋】  竇評 董衝 吳填

   五代史   【 孫一史自史記五代共十七史】

歐陽脩 徐無黨 【 並宋朝人同撰】

   通鑑

司馬光 【 撰資治通鑑】  劉恕 【 撰外紀】  史炤 【 撰釋文】  朱熹 【 撰綱目】  李燾 【 蜀人撰長編並宋朝人】

   唐鑑

范祖禹 【 撰一十卷】 石介 【 撰五卷並宋朝人】

   史通

劉知幾 【 唐中宗時人撰】

   通典

杜佑 【 唐德宗時人撰】

   編年通載

章衡 【 宋朝狀元作】

   兩漢刊誤

三劉 【 歌攽奉世刊誤互注漢唐節】  朱繪 【 宋朝人撰歷代帝王年運銓要】

  經籍名數

   二經

春秋 孝經

   三經

論語 孟子 孝經

   六經

周易 尚書 毛詩 周禮 禮記 春秋

   二禮

周禮 禮記

   三易

連山 【 夏】  歸藏 【 商】  周易 【 周】

   八卦

乾 坤 艮 巽 震 離 坎 兊 【 伏羲始畫八卦文王重易作六十四卦】

   十翼

上彖 下彖 上象 下象 上繫 下繫 文言 說卦 序卦 離卦 【 孔夫子作所以輔翼易道也】

   書十例

典 謨 貢 歌 誓 誥 訓 命 征 範

   二典

堯典 舜典

   三謨

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九疇

一五行 二五事 三八政 四五紀 五皇極 六三德 七稽疑 八庶徵 九五福六極

   四詩

囯風 小雅 大雅 頌

   六義

風 賦 比 興 雅 頌

   四始

周南 【 囯風之始】  鹿鳴 【 小雅之始】  文王 【 大雅之始】  清廟 【 周頌之始】

   十五囯風

周南 召南 邯 鄘 衛 王 鄭 斉 魏 唐 秦 陳 檜 曹 豳

   二雅

小雅 大雅

   三頌

周頌 魯頌 商頌

   周禮六官

天官 地官 春官 夏官 秋官 冬官

   禮記二戴

大戴禮 【 戴德】  小戴禮 【 戴聖】

   春秋五始

元 【 言之始】  春 【 時之始】  王 【 命之始】  正 【 政教之始】  即位 【 三囯之始】

   三傳

左氏傳 公羊傳 穀梁傳

   五傳

左氏 公羊 穀梁 鄒氏 郟氏

   五子

老子 莊子 揚子 荀子 文中子

   十七史

史記 西漢 東漢 蜀志 【 三囯】 魏志 吳志 西晉 東晉 晉書 宋史 斉史 梁史 陳史 後魏史 北斉 後周 隋書 唐書 五代史

   八書

禮書 樂書 律書 歷書 天官書 封禈書 河渠書 平準書

   十志

律歷志 禮樂志 刑法志 食貨志 郊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地理志 溝洫志 藝文志

   兩都賦

西都賦 東都賦 【 班固作】

   二京賦

西京賦 東京賦 【 張平子作】

   三都賦

蜀都賦 吳都賦 魏都賦 【 左思作】

○辭章類

  文章緣起

【梁太常卿任眆彥升曰】六經素有歌詩書□箴銘如尚書帝庸作歌毛詩三百篇左傳叔向詒子產書魯哀公孔子誄孔俚鼎銘虞人箴之類是也此蓋取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為文之始故因錄之凡八十五條抑亦新好事者之目耳 【詩三言】晉散騎常侍夏侯湛 【詩四言】前漢楚王傳韋孟諫楚夷王戊詩 【詩五言】漢騎都尉季陵與蘇武詩 【詩六言】漢大司農谷永 【詩七言】漢武帝相梁殿聯句 【詩九言】魏高貴卿公 【賦】楚大夫宋玉 【歌】戰囯荊卿作易水歌 【離騷】楚三閭大夫屈原 【詔】秦始有之 【璽文】秦始皇傳囯璽 【策文】漢武帝三皇策文 【表】淮南王安諫伐閩表 漢東平王蒼上表讓驃騎將軍 【上書】秦丞相李斯上治安書 【書】漢太史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對賢良策】漢太子家令晁錯 【上疏】漢中大夫東方朔 【啟】晉吏部郎山濤作選啟 【奏】漢江都相董仲舒詣公孫弘奏記 【牋】漢護軍班固說東平王牋 【離合詩】漢孔融作四言離合詩 【連珠】漢揚雄作 【篇】漢司馬相如作凡將篇 【歌詩】漢枚皋作麗人歌詩 【遺命】晉散騎常侍江統作 【圖】漢河間相張衡作玄圖 【勢】漢済北相崔瑗作草勢 【約】漢王褒僮約 右文章緣起一卷梁新安太守樂安任公書也按隋經籍志公文章始一卷有錄無書郡之為郡且千歲守將不知幾人獨公至今有名字並城四十里曰村曰溪皆以任著旁有僧坊亦借公為則遺愛在人蓋與古循吏比後公六百年而適為州甞欲會粹遺文刻識木石以慰邦人亡窮之思而不可得三館有集六卷悉見蕭氏類書中疑後人掇拾傳著於傳亡益獨是書僅存可藏去古所傳墓誌皆東漢人大隸此雲始於晉蓋丘中之刻當其時未露見也紹興三十年四月二日鄱陽洪适識

  聲律類格

【詩苑類格序畧】五七言體起於漢施於斉梁始類以病前賢著評式論之詳矣宋真宗皇帝研精題詠傳合格範謹取聖製五七言二篇條解律為常格別二篇為変格為天下萬世之矜式兼釆古賢雜體四十餘篇編於左方以備詩壇之需

   常格

凡吟詩約此格其平側在右者全葉律在左者亦通大抵偶對上下須平仄相應即為律詩也

    上元

青陽初屆候 素魄正流輝 列肆俱明燭 重城盡啟扉 管絃宵不絕 車馬曉慵歸 若匪憑天祐 安能致囯肥 【明文】漢太山太守應劭作 【樂府】古詩 【對問】楚宋玉對楚王問 【傳】漢東方朔作非有先生傳 【上章】後漢孔融上章謝太中大夫 【解嘲】漢揚雄作 【訓】漢丞相主簿繁欽祠具先生訓 【辭】漢武帝秋風辝 【旨】後漢崔駰作達 【勸進】魏尚書令荀攸勸魏王進文 【喻難】漢司馬相如喻巴蜀並難蜀父老 【誡】後漢杜篤作女誡 【弔文】漢賈誼弔屈原文 【告】魏阮瑀為文帝作舒告 【傳贊】漢劉歆列女傳贊 【謁文】後漢別部司馬張超謁孔子文 【析文】後漢傳毅作高闕祈文 【祝文】漢董仲舒祝日蝕文 【行狀】漢丞相倉曹傳朝幹作楊元伯行狀 【哀策】漢樂安相李尤作和帝哀策 【哀頌】漢會稽東部尉張紘有陶侯哀頌 【墓誌】晉東陽太守殷仲文作從弟墓誌 【誄】漢武帝公孫弘誄 【悲文】蔡邕作悲溫舒文 【祭文】後漢車騎郎杜篤作祭延鐘文 【哀詞】漢班固梁氏女哀詞 【挽詞】魏光祿勳繆襲挽詞 【七發】漢枚乘作七發 【謝恩】漢丞相魏相詣公車謝恩 【令】漢淮南王有謝群公令 【奏】漢枚乘奏書諫吳王濞 【駮】漢侍中吾丘壽王駮公孫弘禁民不得挾弓弩言乂 【論】漢王褒四子講道德論 【言乂】漢韋玄成奏罷郡囯廟言乂 【反文】漢揚雄作反文 【彈文】晉冀州剌史王深集有雜彈文 【薦】後漢雲陽令朱雲薦伏湛 【教】漢京兆尹王遵出教告屬縣 【封事】漢魏相奏霍氏專權 【白事】漢孔融主簿作白事書 【移書】漢劉歆移書讓太斈慱士論左氏春秋 【銘】秦始皇登會稽山刻石銘 【箴】漢揚雄九州五官箴 【封禪書】漢文園令司馬相如作 【讚】漢司馬相如作荊軻讚 【頌】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 【序】漢沛郡太守作和熹鄧後序 【引】古琴操有箜篌引 【志錄】漢揚雄作 【記】漢揚雄作蜀記 【碑】漢惠帝四皓碑 【碣】晉潘尼作潘黃門碣 【誥】漢司隸從事馮衍作德誥 【誓】漢蔡邕作艱誓 【露布】漢賈洪為馬超代曹操作 【檄】漢丞相祭酒陳琳作檄曹操文

    南嶽

紫蓋高高稱福地     朱陵杳杳據炎洲    盤根迤邐周荊楚 疊山獻參差至鬥牛   萬壑煙雲常蔽日    千峯桂栢不知秋 曾聞大禹求金蕳     夢與元夷使者遊

   変格

上篇前一韻末一韻皆對偶下篇以前第一第二韻為隔對入各成一體其五言前一首第一句以平字起故為常格此後一首第一句以仄字起故為変格也

    元日

首序開堯歷 元辰屇夏正 梯航琛盡至 椒栢壽盃盈 瑞氣清宵布 初陽應律生 因時思貺祐 恭巳紹隆平

    賜楊億

瑣闥往年司制誥 共嘉藻思類相如 蓬山此日詮墳史 還仰多聞過仲舒 報政列城歸覲後 疏恩高閤拜官初 諸生済済瞻望 鈆槧諮詢辯魯魚

    藏頭廻文拆字詩 【玉連環】

見圖 花字藏頭雙呼三喚五七成章左右通貫

    藏頭廻文借字詩 【錦纏枝】

見圖 寒字藏頭左右貫串借韻讀之自然流轉

    織錦璇璣圖

見圖 竇滔扶風人妻蘇氏符堅委滔以心腹之任拜南安將軍留鎮襄陽蘇氏不與偕行廼攜寵姬趙陽臺之任蘇氏悔恨自傷因織錦為回文五綵相宣瑩心輝目縱橫反覆皆為文章超今□古名璇璣圖斉至襄陽以贈□

    六府體 【 陳沈廻作】

【水】廣南山暗 杖策出蓬門 【火】炬村前發 林煙樹下昏 【金】花散黃蘂 蕙草雜芳蓀 【木】蘭露漸落 山芝風屬翻 【土】膏行巳此 抱甕憶中園 【穀】城定若近 當終黃石言

    八音體 【 沈廻】

【金】屋貯阿嬌 樓閣起迢迢 【石】頭足年少 大道跨河橋 【絲】桐緩節 羅綺自飄飄 【竹】生低薄暮 花色亂春朝 【匏】疋 神女嫁蘇韶 【士】地皆妍冶 鄉里足塵 【革】木末相識 論動風飈 【木】桃堪底用 寄以荅瓊瑤

    十干體 【 沈廻】

【甲】坼聞眾果 萬物具敷榮 【乙】飛上危幙 雀鳥出空城 【丙】魏舊勳業 申韓事刑名 【丁】翼陳謌罷 公綏作賦成 【戊】巢花巳秀 滿塘草自生 【己】乃忘懷客 榮樂豈関情 【庚】庚聞鳥囀 肅肅望鳬征 【辛】酸多憫惻 寥落少逢迎 【壬】蒸懷太古 覆妙佇無名 【癸】巳空施立 詎以召幽亨

    十數 【 宋鮑昭作】

【一】身仕関西 家族滿山東 【二】年從車駕 斎祭甘泉宮 【三】朝囯慶畢 湯沐還舊封 【四】牡躍長路 輕蓋若飛鴻 【五】疾相餞送 高會集新豐 【六】樂陳廣坐 組帳揚春風 【七】盤起長袖 庭下列歌鍾 【八】珍盈彫俎 綺肴紛錯重 【九】族咸瞻遲 賓友仰徽容 【十】載斈就 善宦一朝通

    建除體 【 鮑昭】

【建】旗出燉煌 西討屬囯羗 【除】去徒輿騎 戰車羅方箱 【滿】山又填谷 投鞌合營牆 【平】原千里 旌鼓轉相望 【定】舍後未休 候騎前飭裝 【執】戈暫頓 彎弧不解張 【破】滅西零囯 生俘郅支王 【危】亂悉平蕩 萬里置関梁 【成】軍入王門 女獻玉壺漿 【收】功在一時 歷世荷餘光 【開】垮寵朱紱 左右佩金章 【閉】帷草太玄 茲者殆愚強

    十二屬 【 沈廻】

【鼠】跡生塵桉 【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 【兔】月向牎開 【龍】隰遠青翠 【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 【羊】負始春土 【猴】藥羞芳果 【雞】砧引青杯 【狗】其懷物外 【豬】蠡窅悠哉

    郡縣名 【 梁范雲】

撫戈【金城】外    解佩【玉門】中   【白馬】騰遠雪    【蒼松】壯寒風 【臨涇】方辨渭   【安夷】始平戎     取禾【廣田】北    駈獸【飛狐】東 罄節疇【盛德】    宣力照【武功】    還飲【漁陽】水    歸轉【杜陵】蓬

    道里名 【 宋謝莊】

山經亟旋覽 水牒勌敷尋 青溪如委黛 黃沙似舒金 觀道雷池側 訪德茅堂陰 魯顯開微跡 秦良芳音 訊遠慱望崖 採賦梁山岑 崇館非陳宇 茂苑豈舊林

    宮殿名 【 梁元帝】

杏間花欲燃 竹徑露初圓 鬪雞東道上 外馬北場邊 合歡依暝巷 蒲萄向日鮮 旗亭覓張放 香車迎董賢 定隔天淵水 相思夜不眠

    將軍名 【 梁元帝】

虎旅皆成陣 龍驤盡北征 鳴鞭俱破虜 決勝往長榆 細柳浮輕暗 大樹繞棲烏 樓船寫退蠲 檣鳥狎飛鳬 渡河還自許 偏與功名俱

    卦名 【 梁文帝】

櫛比園花滿 徑復水流新 豐壺要上客 鵠鼎命嘉賓 車由泰夏闥 馬散咸陽城 蓮舟欲未済 分密巳同人

    姓名 【 梁元帝】

征人習水戰 辛苦配戈船 龍吟徹水度 虹光入夜圓 濤來如陣起 星上似烽燃 經時事南越 還復討朝鮮

    屋名 【 梁元帝】

梁園氣色和 斗酒共相過 玉柱調新曲 畫扇掩餘歌 深潭影菱葉 絕壁掛輕蘿 含情戱芳節 徐步待金波

    舡名 【 梁元帝】

夭暝浮雲飛 三翼自相返 池模白鵠舛 簷知青雀帰 松間流星影 桂窓斜月暉 思君北極 高樓淚染衣

    車名 【 梁元帝】

佳人坐椒屋 接脞對闌薰 繞砌縈流水 邊梁圖畫雲 錦色乘殊眾 衣香遙出群 日暮輕帷下 黃金妾贈君

    寶名 【 唐崔融】

鼎城煙雨霽 圭苑物華滋 地連金水白 人契玉山時 珠浦荷如蓋 銅街樹似帷 琴歌待明月 丹石有深期

    藥名 【 唐王融】

重臺信嚴敞 陵澤乃閑荒 石蠶終未蟲 垣衣不可裳 秦芃留近詠 楚蘅棲遠翔 韓原結神草 隋庭衘夜光

    酒名 【 員半千】

帝卿徒事隙 薄暮中山開 地勝荊南記 人多豫北才 蘭英晚虹上 竹葉清風耒 雲物行可惜 落日顧霞杯

    星名 【 王融】

眇歎屬辰移 端憂臨歲永 久慙入漢客 每愧尊河影 仙羽誠不返 蓬襟良未整 誰謂正心 大陵有霜頴

    風名 【 閭丘虳】

玉階王道泰 金門詞藻多 文雄自指引 美景相經過 野氣連空谷 春色滿長河 方從君子會 終宴且當哥

    山名 【 唐王勔】

麗景斜中嶠 晴華泛晚春 琴抽楚雪 哥曲下梁塵 傾蓋彫炎遠 班荊密契新 方氶綺筵暮 煙上落橋津

    水名 【 宇文正】

江湖思舊好 河洛賞遺風 共託金門暇 來遊白社中 竹霞開樽綠 桃花落緩紅 故鄉渺天漢 應在霸池東

    樹名 【 梁元帝】

趙李兢返隨 輕杉露弱枝 杏梁始東照 柘火未西弛 椏葉生眉上 朱璫搖鬂垂 逄君桂枝馬 車下覓新知

    草名 【 梁元帝】

胡王迎娉主 途經薊北遊 初控游龍馬 仍移卷柏舟 江中離思切 蓬鬂不堪秋 況度菖蒲海 落月似垂鉤

    鳥名 【 梁元帝】

方舟去鳷鵲 鵠引欲相要 晨鳬移去舸 飛燕動帰橈 雞人憐夜刻 鳳女念吹簫 復聞朱鷺曲 鉦管雜廻潮

    獸名 【 梁元帝】

豹韜求祕術 虎畧選良臣 水涉黃牛浦 山過白馬津 推峰上狐塞 畫像入麒麟 王孫及父子 熊席復橫陳

    大言 【 唐權□與】

華嵩為佩河為帶 南交北朔跬步內 博鵬作臘巨鼇膾 伸舒軼出元氣外

    小言

醯雞司晨駕蛟翼 毫端棘剌分畛域 蛛絲結網聊自息 蟻垤崔嵬不可陟

    難言 【 唐韋應物】

掬土移山望山盡 投石填海望海滿 持索捕風幾時得 將刀斫水幾時斷

    易言

長風如刀剪枯葉 大河似箭浮輕舟 投石入水豈有礙 走丸下坂安得留

◀上一卷 下一卷▶
事林廣記/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