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後漢文/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

田羽 編輯

  羽,扶風人。仕順帝時,官爵未詳。

薦法真真字高卿,雄之子。同郡田羽薦真。前後四徵,皆不屈。 編輯

  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將蹈老氏之高縱,不為玄屈也。臣願聖朝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後漢·法真傳》

郭正 編輯

  正,爵里未詳。

法真頌 編輯

  真友人郭正頌真,乃共刊石頌之。

  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後漢·法真傳》

陳蕃 編輯

  蕃,字仲舉,汝南輿興人。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母憂棄官。州辟別駕從事,復棄去。公府舉方正,不就。徵拜議郎,再遷樂安太守,以忤梁冀,左轉修武令,遷尚書,出為豫章太守。徵拜尚書令,遷大鴻臚,坐救李雲免。復徵拜議郎,遷光祿動,免。徵為尚書僕射,轉太中大夫,代楊秉為太尉,坐救李膺等免。竇後臨朝,以為太傅,錄尚書事。建寧初,與竇武等謀誅宦官,事泄,為曹節等矯詔反殺,年七十餘。

駁討零陵桂陽山賊及州郡一切得舉孝廉茂才疏 編輯

  昔高祖創業,萬邦息肩,撫養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說陛下之赤子也。致令赤子為害,豈非所在貪虐,使其然乎?宜嚴敕三府,隱核牧守令長,其有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即便舉奏,更選清賢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愛惠者,可不勞王師而群賊弭息矣。又三署郎吏二千餘人。三府掾屬過限未除,但當擇善而授之,簡惡而去之。豈煩一切之詔,以長請屬之路乎!《後漢·陳蕃傳》

薦徐稚等疏 編輯

  臣聞善人天地之紀,政之所由也。《詩》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天挺俊,為陛下出,當輔弼明時,左右大業者也。伏見處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閎、京兆韋著、潁川李曇、德行純備,著於民聽。若使擢登三事,協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後漢·徐稚傳,又袁宏《後漢紀》二十二,又《御覽》六百三十引《續漢書》

救李雲疏 編輯

  李雲所言,雖不識禁忌,幹上逆旨,其意歸於憂國,但違將順之禮。禮譏暴諫,然亦有狂狷愚忠,不顧誅族之禍者,古今有之。是以高祖忍周昌不諱之言,孝成皇帝赦朱雲腰領之誅。二主非不忿此二臣,以忠不思難,皆不罪之。今日殺李雲,天下猶言陛下誅諫臣,所以臣敢觸龍鱗也。袁宏《後漢紀》二十一,又《後漢·李雲傳》作今「日殺雲,臣恐剖心之譏複議於世矣。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

諫封賞內寵疏 編輯

  臣聞有事社稷者,社稷是為;有事人君者,容悅是為。今臣蒙恩聖朝,備位九列,見非不諫,則容悅也。夫諸侯上象四七,垂爍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高祖之約,非功臣不侯。而聞追錄河南尹鄧萬世父遵之微功,更爵尚書令黃雋先人之絕封,近習以非義授邑,左右以無功傳賞,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紀其功,至乃一門之內,侯者數人,故緯象失度,陰陽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臣知封事已行,言之無及,誠欲陛下從是而止。又比年收斂,十傷五六,萬人饑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數千,食肉衣綺,脂油粉黛,不可貲計。鄙諺雲「盜不過五女門,」以女貧家也。今後宮之女,豈不貧國乎!是以傾宮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西宮災。且聚而不御,必生憂悲之感,以致並隔水旱之困。夫獄以禁止奸違,官以稱才理物。若法虧於平,官失其人,則王道有缺。而令天下之論,皆謂獄由怨起,爵以賄成。夫不有臭穢,則蒼繩不飛。陛下宜采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使褒責誅賞,各有所歸,豈不幸甚!《後漢·陳蕃傳》

諫幸廣城校獵疏 編輯

  臣聞人君有事於苑囿,唯仲秋西郊,順時講武,殺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違此,則為肆縱。《袁宏紀》作「則為逸游,肆樂情意。故皋陶戒舜「無教逸游,」周公戒成王「無於游田」。虞舜、成王猶有此戒,況德不及二主者乎!夫安平之時,尚宜有節,況當今之世,有三空之厄哉!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是謂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離散,是陛下焦心毀顏,坐以待旦之時也。豈宜揚旗曜武,騁心輿馬之觀乎!又前秋多雨,民始種麥。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禽除路之役,非賢聖恤民之意也。齊景公欲觀於海,放乎琅邪,晏子為陳百姓惡聞旌旗與馬之音,舉首顰眉之感,景公為之不行。周穆王欲肆車轍馬跡,祭公謀父為誦《祈招》之詩,以止其心。誠惡逸游之害也。《後漢·陳藩傳》

因火災上疏 編輯

  古之火,皆君弱臣強,極陰之變也。前始春而獄刑慘,故火不炎上。前入春節連寒,木冰,暴風折樹,又八九州郡並言隕霜殺菽。《春秋》晉執季孫行父,木為之冰。夫氣弘則景星見,化錯則五星開,日月蝕。災為已然,異為方來,恐卒有變,必於三朝,唯善政可以已之。願察臣前言,不棄愚忠,則元元幸甚。《續漢·五行志二》注補引《袁山松書,延熹八年,連月有火災,諸宮寺或一日再三發。又夜有訛言,擊鼓相驚。陳蕃、劉矩、茂上疏諫云云。「書奏不省」。

理劉質等疏 編輯

  臣聞齊桓修霸,務為內政;《春秋》於魯,小惡必書。宜先自整敕,後以及人。今寇賊在外,四支之疾;內政不理,心腹之患。臣寢不能寐,食不能飽,實憂左右日親,忠言以疏,內患漸積,外難方深。陛下超從列侯,繼承天位。小家畜產百萬之資,子孫尚恥愧失其先業,況乃產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輕忽乎?誠不愛己,不當念先帝得之勤苦邪?前梁氏五侯,毒遍海內,天啟聖意,收而戮之,天下之議,冀當小平。明鑑未遠,覆車如昨,而近習之權,復相扇結。小黃門趙津、大猾張汜等,肆行貪虐,奸媚左右,前太原太守劉質南陽太守成晉,糾而戮之。雖言赦後不當誅殺,原其誠心,在乎去惡。至於陛下,有何ぉぉ?而小人道長,熒惑聖聽,遂使天威為之發怒。如加刑訁,已為過甚,況乃重罰,令伏歐刀乎!又前山陽太守翟超、東海相黃浮,奉公不撓,疾惡如讎,超沒侯覽財物,浮誅徐宣之罪,並蒙刑坐,不逢赦恕。覽之縱橫,沒財已幸;宣犯釁過,死有餘辜。昔丞相申屠嘉召責鄧通,洛陽令董宣折辱公主,而文帝從而請之,光武加以重賞,未聞二臣有專命之誅。而今左右群豎,惡傷黨類,妄相交構,致此刑譴。聞臣是言,當復啼訴。陛下深宜割塞近習豫政之源,引納尚書朝省之事,公卿大官,五日一朝,簡練清高,斥黜佞邪。如是天和於上,地洽於下,休禎符瑞,豈遠乎哉!陛下雖厭毒臣言,凡人主有自勉強,敢以死陳。《後漢·陳蕃傳》

  臣聞昔齊桓公任管仲,將正諸侯,先為政令。今寇賊在外,四肢之疾耳。臣竊寢不能寐,食不能飽,憂陛下內政未治,忠言日疏。前梁冀五侯弄權,天啟陛下,收而戮之。當時天下,號為小清。其前鑒未遠,旋起覆車之軌矣。往年地動、日蝕、火災,皆陰盛之應,願陛下割塞左右豫政之原,引納尚書朝省之事,簡練高潔,斥退佞邪。如此則天和上,地洽於下矣。從陛下踐阼以來,大臣誰敢舉左右之罪?往者申屠嘉召鄧通,文帝遣詣嘉府,乃從而請之。三公之識,何所不統?但今左右驕忿,欲令三公不得舉筆。臣蕃今擢自閭閻,特為陛下日月所照,柰何受恩如臣,而當避難苟生,不敢正言?陛下雖厭臣毒言,人主有自勉強。袁宏《後漢紀》二十二,校本傳語次不同,多出十三句。

理李應等疏 編輯

  臣聞賢明之君,委心輔佐;亡國之主,諱聞直辭。故湯、武雖聖,而興於伊、呂;桀、紂迷惑,亡在失人。由此言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同體相須,共成美惡者也。伏見前司隸校尉李膺、太僕杜密、太尉椽范滴等,正身無玷,死心社稷。以忠忤旨,橫加考案,或禁錮閉隔,或死徙非所。杜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秦焚書坑儒,何以為異?昔武王克殷,表閭封墓。今陛下臨政。先誅忠賢。遇善何薄?待惡何優?夫讒人似實,巧言如簧,使聽之者惑,視之者昏。夫吉凶之效,存乎識善;成敗之機,在於察言。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舉動不可以違聖法,進退不可以離道規。謬言出口,則亂及八方,何況髡無罪於獄,殺無辜於市乎!昔禹巡狩蒼梧,見市殺人,下車而哭之曰:「萬方有罪,在予一人。」故其興也勃焉。又青、徐炎旱,五穀損傷,民物流遷,茹菽不足。而宮女積於房掖,國用盡於羅紈,外戚私門,貪財受賂,所謂「祿去公室,政在大夫。」昔春秋之末,周德衰微,數十年間無復災眚者,天所棄也。天之於漢,忄良忄良無已。故殷勤示變,以悟陛下。除妖去孽,實在修德。臣位列台司,憂責深重,不敢尸祿惜生,坐觀成敗。如蒙採錄,使身首分裂,異門而出,所不恨也。《後漢·陳蕃傳》

讓封高陽侯疏 編輯

  使者即臣廬,授高陽鄉侯營印綬,臣誠悼心,不知所裁。臣聞讓,身之文,德之昭也,然不敢盜以為名。竊惟割地之封,功德是為。臣熟自思省,前後歷職,無它異能,合亦食祿,不合亦食祿。臣雖無素潔之行,竊慕「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若受爵不讓,掩面就之,使皇天震怒,災流下民,於臣之身,亦何所寄?願惟陛下哀臣朽老,戒之在得。《後漢·陳蕃傳》。

上竇太后疏 編輯

  臣聞言不置而行不正,則為欺乎天而負乎人。危言極意,則群凶側目,禍不旋踵。鈞此二者,臣寧得禍,不敢欺天也。今京師囂囂,道路訁宣嘩,言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等與趙夫人諸女尚書並亂天下。附從者升進,忤逆者中傷。方今一朝群臣,如河中木耳,汛汛東西,耽祿畏害。陛下前始攝位,順天行誅,蘇康、管霸,並伏其辜。是時天地清明,人鬼歡喜,柰何數月復縱左右?元惡大奸,莫此之甚。今不急誅,必生變亂,傾危社稷,其禍難量。願出臣章,宣示左右,並令天下諸奸,知臣疾之。《後漢·陳蕃傳》

  昔明帝時,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賜錢千萬。左右問之。帝曰:「郎,天官也。以當敘德,何可妄與人邪?」今陛下以郎比一把菜,臣以為反側也。《御覽》二百十五引《汝南先賢傳》

責諸尚書書 編輯

  古人立節,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諸君柰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於義不足,焉得仁乎!《後漢·陳蕃傳》。

周景 編輯

  景,字仲饗,廬江舒人。辟大將軍梁冀府,遷豫州刺史、河內太守,入為將作大匠。延熹中,冀誅,坐免官禁錮。尋拜尚書令,遷太僕、光祿大夫、衛慰,代劉寵為司空,免。復代陳蕃為太尉。建寧初卒,追封安陽鄉侯。

與尚書邊韶議奏楊秉韋著 編輯

  秉,儒學侍講,常在謙虛;著,隱居行義,退讓為節。俱徵不至,誠違側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進之風。夫明王之世,必有不召之臣,聖朝弘養,宜用優遊之禮。可告在所屬,喻以朝廷恩義。如遂不至,詳議其罰。《後漢·楊震附傳》。

鄭郴 編輯

  郴,字伯林,潁川陽城人。和平初,為朝歌長。

張公神道石闕銘 編輯

  於穆張公,含和泰清。受符皇極,乾綱巛靈。何天之休,元亨利貞。無□□貴,神躍洞□。□度□泉,殷商北。岳朝綦陽,厥土敞平。芝草茂木,氵肅氵肅滋榮。群萌勛分火,激川通□。□□懷□,□□□□。□□□廟,克儉損盈。詔命有司,祭以中牲。歲聿再薦,公其饗零。興來億載,歷數萬君。□□□□,□□太□。□□顯猶,招拂英動。□錫介福,惠此吏民。國無災寇,屢獲豐年。皇帝眉壽,干祿於天。牧守皆升,握台輔辰。長與丞尉,超遷相因。休□烈烈,無□□□。《隸釋三·張公神碑》。

爰延 編輯

  延,字季平,陳留外黃人。初為縣廷掾、鄉嗇夫。桓帝時,徵博士,舉賢良方正,再遷為侍中,拜五官中郎將,轉長水校尉,遷魏郡太守,徵拜大鴻臚,以病乞還。靈帝復特徵,不行。

星變上封事 編輯

  臣聞天子尊無為上,故天以為子,位臨臣庶,威重四海。動靜以理,則星辰順序;意有邪僻,則晷度錯違。陛下以河南尹鄧萬案《鄧禹傳》、《陳蕃傳》並作「鄭萬世」,此脫「世」字。有龍潛之舊,封為通侯,恩重公卿,惠豐宗室。加頃引見,與之對博,上下黷,有虧尊嚴。臣聞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故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與也。昔宋閔公與強臣共博,列婦人於側,積此無禮,以致大災。武帝與亻幸臣李延年、韓嫣同臥起,尊爵重賜,情慾無厭,遂生驕淫之心,行不義之事,卒延年被戮,嫣伏其辜。夫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知其善,所以事多放濫,物情生怨。故王者賞人必酬其功,爵人以甄其德。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邪臣惑君,亂妾危主,以非所言則悅於耳,以非所行則玩於目,故令人君不能遠之。仲尼曰:「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蓋聖人之明戒也。昔光武皇帝與嚴光俱寢,上天之異,其夕即見。夫以光武之聖德,嚴光之高賢,君臣合道,尚降此變,豈況陛下今所親幸,以賤為貴,以卑為尊哉!惟陛下遠讒諛之人,納謇謇之士,除左右之權,寤宦官之敝。使積善日熙,佞惡消殄,則乾災可除。《後漢·爰延傳》

編輯

  ,字仲弓,潁川許人。少為縣吏都亭刺佐,後為督郵,復為郡西門亭長,轉功曹。司空黃瓊辟選理劇,補聞喜長,復再遷除太丘長。坐黨事逮捕,遇赦。靈帝初,大將軍竇武闢為掾屬,後復坐黨事免。累徵不起。中平四年卒,年八十四,私諡曰文范先生。

異聞記 編輯

  郡人張廣定者,遭亂常避地。有一女,年四歲,不能步涉,又不可擔負,計棄之固當餓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冢,上巔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縋之,下此女於冢中,以數月許乾飯及水漿與之而捨去。候世平定,其間三年,廣定乃得還鄉里。欲收冢中所棄女骨,更殯埋之。廣定往視女,故坐冢中,見其父母,猶識之,甚喜。而父母猶恐其鬼也。入就之,乃知其不死。問之從何得食。女言糧初盡時甚飢,見冢角有一物,伸頸吞氣。試效之,轉不復飢。日月為之,以至於今。父母去時所留衣被,自在冢中。不行往來,衣服不敗,故不寒凍。廣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龜耳。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嘔逆,久許乃習。《抱朴子內篇·對俗》。

陳紀 編輯

  紀,字元方,子。獻帝初,拜五官中郎將,遷侍中。出為平原相,追拜太僕,又徵為尚書令。建安初,拜大鴻臚。

肉刑論 編輯

  漢除肉刑而增加笞,本興仁惻而死者更眾,所謂名輕而實重者也。名輕則易犯,實重則傷民。《書》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易》著劓、刖、滅趾之法,所以輔政助教,懲惡息殺也。且殺人償死,合於古制;至於傷人,或殘毀其體,而裁翦毛髮,非其理也。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蠶室,盜者刖其足,則永無淫放穿窬之奸矣。《魏志·陳群傳,又見袁宏《後漢紀》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