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園叢話/11上
叢話十•收藏 ◄ | 履園叢話 叢話十一上•書學 |
► 叢話十一下•畫學 |
叢話十一上•書學
編輯鍾鼎文
編輯三代已有文字,而今不傳,所傳者惟《大禹岣嶁山碑》、《比干銅槃銘》、《周宣王石鼓文》、《穆王壇山刻石》、《孔子延陵十字碑》及《詛楚文》之類,前人有信之,有疑之。即如薛尚功《鍾鼎款識》刻本載有夏雕戈鉤帶銘及商器各種款識,余亦未敢信也。惟周鍾周鼎及尊彝壺爵卣鬲斝觶觚敦簠簋盉甗匜盤之文,尚有可據,雖後世亦有依式仿造者,而其銘文之古奧,字畫之精嚴,決非後人所能偽作。故讀書者當先讀《六經》為文章之源流,講篆、隸者當先考鍾鼎文為書法之源流也。
小篆
編輯學篆書者當以秦相李斯為正宗,所謂小篆是也。惜所傳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邪台刻石》十二行而已。自程邈一變小篆而為隸書,篆學漸廢。蓋篆體圓,有轉無折,隸體方,有折無轉,絕然相反。今人有認漢器款識印章及五鳳題字、《三公山碑》為篆書者,誤矣。觀徐鼎臣所模《繹山》、《會稽》、《碣石》諸刻,尚得秦相三昧,而唐之李少溫、宋之夢瑛、張有、元之周伯琦、明之趙宦光,愈寫愈遠矣。本朝王虛舟吏部頗負篆書之名,既非秦非漢,亦非唐非宋,且既寫篆書,而不用《說文》,學者譏之。近時錢獻之別駕亦通是學,其書本宗少溫,實可突過吏部。老年病廢,以左手作書,難於宛轉,遂將鍾鼎文、石鼓文及秦漢銅器款識、漢碑題額各體參雜其中,忽圓忽方,似篆似隸,亦如鄭板橋將篆、隸、行、草鑄成一爐,不可以為訓也。惟孫淵如觀察守定舊法,當為善學者,微嫌取則不高,為夢瑛所囿耳。獻之之後若洪稚存編修、萬廉山司馬、嚴鐵橋孝廉及鄧石如、吳山子俱稱善手,然不能過觀察、別駕兩公中年書矣。
隸書
編輯隸書之名,見《前後漢書》,又曰八分,見《晉書•衛恆傳》。八分者,即隸書也。蓋隸從篆生,程邈所作,秦時已有,亦謂之佐書,起於官獄事繁,用隸人以佐書之,故曰隸書,取簡易也。篆用圓筆,隸用方筆,破圓為方,而為隸書。故兩漢金石器物俱用秦隸,至東京漢安以後漸有戈法波勢,各立面目,陳遵、蔡邕,自成一體,又謂之漢隸。其中有減篆者,有添篆者,有篆、隸同文者,有全違篆體者,魯魚之惑,涇渭難分。真書祖源,實基於此,迨鍾傅一出,又將漢隸變為轉折,畫平豎直,間用鉤,漸成楷法,謂之真書,篆、隸之道,發泄盡矣。自此兩晉六朝,從事真書。真書一行,隨有行草,行草紛雜,隸學自掩。唐人習者雖多,實與漢法愈遠,何也?唐人用楷法作隸書,非如漢人用篆法作隸書也。五代、宋、元而下,全以真、行為宗,隸書之學,亦漸泯沒。雖有歐、趙、洪氏諸家著錄以發揚之,而學者殊少。至元之郝經、吾衍、趙子昂、虞伯生輩,亦未嘗不講論隸書,然郝經有云:「漢之隸法,蔡中郎已不可得而見矣,存者惟鍾太傅。」又吾衍云: 「挑撥乎硬如折刀頭」;又云:「方勁古拙,斬釘截鐵,方稱能事。」則所論者,皆鍾法耳,非漢隸也。至文待詔祖孫父子及王百穀、趙凡夫之流,猶剿襲元人之言,而為鍾法,似生平未見漢隸者,是猶執曾玄而問其高曾以上之言,自茫然不知本末矣,曷足怪乎?國初有鄭谷口,始學漢碑,再從朱竹輩討論之,而漢隸之學復興。然谷口學漢碑之剝蝕,而妄自挑,竹學漢碑之神韻,亦擅自增損,識者病之。惟長洲顧南原《隸辨》一作,能以諸碑參究,其法已開,又有吳江陸虔實贈公、吳縣徐友竹處士為昌其學,而終未純耳。蓋古碑雖在,用筆不傳,無有授受淵源,親承指畫,如花之初蕊,色香未備,栽培既久,群豔爭芳,其勢然也。今北平有翁覃溪閣學,山左有桂未谷大令,吳門有錢竹汀宮詹,揚州有江秋史詩御,閩中有伊墨卿太守,天都有巴雋堂中翰,浙江有黃小松司馬及江香孝廉,皆能以漢法自命者,而常者自此日益盛云。
隸書生於篆書,而實是篆之不肖子,何也?篆書一畫一直,一鉤一點,皆有義理,所謂指事、象形、諧聲、會意、轉注、假借是也,故謂之六書。隸既變圓為方,改弦易轍,全違父法,是六書之道,由隸而絕。至隸復生真、行,真、行又生草書,其不肖,更甚於乃祖乃父,遂至破體雜出,各立支派,不特不知其身之所自來,而祖宗一點血脈,亦忘之矣。老友江艮庭征君常言,隸書者,六書之蟊賊。余亦曰,真、行、草書,又隸書之蟊賊也。蓋生民之初,本無文字,文字一出,篆、隸生焉。余以為自漢至今,人人胸中原有篆、隸,第為真、行汨沒,而人自不知耳。何以言之?試以四五歲童子,令之握管,則筆筆是史籀遺文,或似商、周款識,或似兩漢八分,是其天真,本具古法,則篆、隸固未嘗絕也。惟一習真、行,便違篆、隸,真、行之學日深,篆、隸之道日遠,欲求古法,豈可得乎?故世之學者雖多,鮮有得其要領,至視為絕學,有以也夫!
唐人隸書,昔人謂皆出諸漢碑,非也。漢人各種碑碣,一碑有一碑之面貌,無有同者,即瓦當印章以至銅器款識皆然,所謂俯拾即是,都歸自然。若唐人則反是,無論玄宗、徐浩、張廷珪、史惟則、韓擇木、蔡有鄰、梁昇卿、李權、陸郢諸人書,同是一種戈法,一種面貌,既不通《說文》,則別體雜出,而有意圭角,擅用挑踢,與漢人迥殊。吾故曰唐人以楷法作隸書,固不如漢人以篆法作隸書也。
或問漢人隸書,碑碣具在,何唐、宋、元、明人若未見者?余答曰,猶之說經,宋儒既立,漢學不行;至本朝顧亭林、江慎修、毛西河輩出,始通漢學,至今而大盛也。
顧南原作《隸辨》,實有功於隸書,近人所學,賴為圭臬。惟所引漢碑,半用《字原》、《隸韻》,或無原碑可考,其中亦有沿誤;而翁覃溪先生排擊之,幾至身無完膚,未免過當。
許叔重云:「秦滅經書,滌除舊典,官獄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余亦曰,三國既分,圖籍無征,鍾法一變,遂有真書,流為行草,而隸書由此絕矣。
書法分南北宗
編輯畫家有南北宗,人盡知之,書家亦有南北宗,人不知也。嘉慶甲戌春三月,余至淮陰謁阮雲台先生。時先生為七省漕務總督,款留者竟日,論及書法一道,先生出示《南北書派論》一篇,其略曰:「書法變遷,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反於古。蓋由篆變為隸,隸變為真書、行草,其轉移皆在漢末、魏晉之間;而真書、行草之分為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隋為北派也。南派由鍾繇、衛瓘及王羲之、獻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北派由鍾繇、衛瓘、索靖及崔悅、盧諶、高遵、沈馥、姚元標、趙文深、丁道護等以至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南派不顯於齊、隋,至貞觀初乃大顯。太宗獨喜羲、獻之書,至歐陽、虞、褚皆習《蘭亭》,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然此時王派雖顯,縑楮無多,世間所習,猶為北派。及趙宋閣帖一行,不重碑版,北派愈微。故竇臮《述書賦》自周至唐二百七人之中,列晉、宋、齊、梁、陳一百四十五人,於北朝不列一人,其風遷派別,可想見矣。不知南北兩派,判若江湖,不相通習。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宜於啟牘;北派則中原古法,厚重端嚴,宜於碑榜。宋以後學者,昧於書有南北兩派之分,而以唐初書家舉而盡屬羲、獻,豈知歐、褚生長齊、隋,近接魏、周,中原文物具有淵源,不可合而一之也。」真為確論。余以為如蔡、蘇、黃、米及趙松雪、董思翁輩亦昧於此,皆以啟牘之書作碑榜者,已歷千年,則近人有以碑榜之書作啟牘者,亦毋足怪也。
六朝人書
編輯晉、宋、南北齊、梁、陳、隋之間,工書者林立。兩晉稱二王之妙,南北重崔、盧之書,又羊欣、阮研、徐淮南、陶隱居、姚元標、丁道護等,皆其選也。據《金石萃編》所載六朝碑刻,有一百四十餘種;近阮宮保、孫淵如、黃小松、趙晉齋諸家所藏,又益二三十種。其間如刁遵、高湛、鄭昭道、元太僕、《啟法寺》、《龍藏寺》諸碑,實歐、虞、褚、薛所祖。惟時值亂離,未遑講論文翰,甚至破體雜出,錯落不檢,而刻工之惡劣,若生平未嘗識字者,諸碑中竟有十之七八,可笑也。
唐人書
編輯有唐一代之書,今所傳者惟碑刻耳。歐、虞、褚、薛,各自成家,顏、柳、李、徐,不相沿襲。如詩有初盛中晚之分,而不可謂唐人諸碑盡可宗法也。大都大曆以前宗歐、褚者多,大曆以後宗顏、李者多,至大中、咸通之間,則皆習徐浩、蘇靈芝及集王《聖教》一派,而流為院體,去歐、虞漸遠矣。然亦有刻手之優劣,一時之好尚,氣息之相通,支分派別,難以一概而論。即如經生書中,有近虞、褚者,有近顏、徐者,觀其用筆用墨,迥非宋人所能跂及,亦時代使然耳。今之學書者,自當以唐碑為宗。唐人門類多,短長肥瘦,各臻妙境;宋人門類少,蔡、蘇、黃、米,俱有毛疵,學者不可不知也。
有唐一代,崇尚釋氏,觀其奉佛念經,俱承梁、隋舊習,非高祖、太宗輩始為作俑也。有唐一代,崇尚法書,觀其結體用筆,亦承六朝舊習,非率更、永興輩自為創格也。今六朝、唐碑具在,可以尋繹。
宋四家書
編輯董思翁嘗論宋四家書皆學顏魯公,余謂不然,宋四家皆學唐人耳,思翁之言誤也。如東坡學李北海,而參之以參寥。山谷學柳,誠懸而直,開畫蘭畫竹之法。元章學褚河南,又兼得馳驟縱橫之勢。學魯公者,惟君謨一人而已。蓋君謨人品醇正,字畫端方,今所傳《萬安橋碑》,直是魯公《中興頌》,《相州晝錦堂記》,直是魯公《家廟碑》;獨行、草書,又宗王大令,不宗《爭坐帖》一派。乃知古人所學,人各異途,變化莫測,不可以臆見論定。總之,宋四家皆不可學,學之輒有病,蘇、黃、米三家尤不可學,學之不可醫也。
坡公書,昔人比之飛鴻戲海,而豐腴悅澤,殊有禪機。余謂坡公天分絕高,隨手寫去,修短合度,並無意為書家,是其不可及處。其論書詩曰:「我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自謂不學可。」又曰:「端莊雜流麗,剛健含阿娜。」真能得書家玄妙者。然其戈法殊扁,不用中鋒,如書《表忠觀碑》、《醉翁亭記》、《柳州羅池廟碑》之類,雖天趣橫溢,終不是碑版之書。今類帖中所收及陳眉公集刻《晚香堂帖》,有真跡,有偽跡,夾雜其中。若《秋碧堂》所刻之《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孔氏《玉虹樓》所刻之小字《表忠觀碑》,全是惡劄,何嘗是坡公真跡耶?故友蔣藝萱中進士後酷喜蘇書,余勸之不可學,藝萱不以為然。余問之曰:「君自學蘇書後,每書一幅,心中可得意否?」曰:「實自得意。」余告之曰:「此即受病處也。」藝萱深服余言。餘年過五十,自分無有進境,亦不能成家,擬以蘇書終其身,孰知寫未三四年,毛疵百出,旋復去之,乃知坡公之書未易學也。
余弱冠時,輒喜學山谷書,雖老學見之,亦為稱賞不置,心甚疑焉,因求教於林蠡槎先生。先生一見泳書,便云:「子錯走路頭矣!」因問曰:「將奈何?」先生曰:「必學松雪翁書,方能退轉也。」後見馮定遠論山谷詩,以為江西粗俗槎椏之病,一入筆端,便九牛拔不出,必以義山《西崑》諸體退之,乃悟先生之言之妙。由此觀之,山谷之詩與書皆不可沾染一點。余謂文衡翁老年書亦染山谷之病,終遜於思翁,沈石田無論矣。
米書不可學者過於縱,蔡書不可學者過於拘。米書筆筆飛舞,筆筆跳躍,秀骨天然,不善學者不失之放,即失之俗。如國朝書家,盛推姜西溟、汪退谷、何義門、張得天諸公,皆一時之選。余謂西溟拘謹少變化,退谷書能大而不能小,義門書能小而不能大。惟得天能大能小,然學之殊令人俗,何也?以學米之功太深也。至老年則全用米法,至不成字。即如查二瞻本學思翁,老年亦用米法,終不能成家也。
趙松雪
編輯或問余:「宋四家書既不可學,當學何書為得?」余曰,其惟松雪乎。松雪書用筆圓轉,直接二王,施之翰牘,無出其右。前明如祝京兆、文衡山俱出自松雪翁,本朝如姜西溟、汪退谷亦從松雪出來,學之而無弊也。惟碑版之書則不然,碑版之書,必學唐人,如歐、褚、顏、柳諸家,俱是碑版正宗,其中著一點松雪,便不是碑版體裁矣。譬如清廟明堂,林居野館,截然兩途,豈可渾而一之哉?或曰:「然則何不徑學唐人而必學松雪,何也?」余曰,吾儕既要學書,碑版、翰牘,須得兼備。碑版之書其用少,翰牘之書其用多。猶之讀《三百篇》,《國風》、《雅》、《頌》,不可偏廢,書道何獨不然。
總論
編輯余嘗論工畫者不善山水,不能稱畫家,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家。書畫雖小道,其理則一。昔人謂右軍《樂毅論》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確有理據。蓋《黃庭》、《曹娥》、《像讃》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樂毅》衝融大雅,方圓適中,實開後世館閣試策之端,斯為上乘。如唐之虞、褚,元之趙,明之文、祝,皆能得其三昧者也。
碑榜之書,與翰牘之事,是兩條路,本不相紊也。董思翁云:「余以《黃庭》、《樂毅》真書放大,為人作榜署書,每懸看,輒不佳。」思翁不知碑、帖是兩條路,而以翰牘為碑榜者,那得佳乎?古來書碑者在漢、魏必以隸書,在晉、宋、六朝必以真書,以行書而書碑者,始於唐太宗之《晉祠銘》,李北海繼之。北宋之碑,尚真、行參半,迨米南宮父子一開風氣,至南朝告敕、碑碣則全用行書矣。總之,長箋短幅,揮灑自如,非行書草書不足以盡其妙;大書深刻,端莊得體,非隸書真書不足以擅其長也。
思翁於宋四家中獨推服米元章一人,謂自唐以後未有過之。此所謂僧讚僧也。蓋思翁天分高絕,趙吳興尚不在眼底,況文征仲、祝希哲輩耶?元章出筆實在蘇、黃之上,惟思翁堪與作敵。然二公者皆能縱而不能伏,能大而不能小,能行而不能楷者,何也?余謂皆坐天分過高之病,天分高則易於輕視古人,筆筆皆自運而出,故所書如天馬行空,不受羈束,全以天分用事者也。
米元章、董思翁皆天資清妙,自少至老,筆未嘗停,嘗立論臨古人書不必形似,此聰明人欺世語,不可以為訓也。吾人學力既淺,見聞不多,而資性又復平常,求其形似尚不能,況不形似乎?譬如臨《蘭亭序》,全用自己戈法,亦不用原本行款,則是抄錄其文耳,豈遂謂之臨古乎?
凡應製詩文箋奏章疏等書,只求文詞之妙,不求書法之精,只要勻稱端正而已,與書家絕然相反。元章自敘云:「古人書筆筆不同,各立面目;若一一相似,排如算子,則奴書也。」
或有問余云:「凡學書,畢竟以何碑何帖為佳?」余曰,不知也。昔米元章初學顏書,嫌其寬,乃學柳,結字始緊,知柳出於歐;又學歐,久之類印板文字,棄而學褚,而學之最久,又喜李北海書,始能轉折肥美,八面皆圓;再入魏、晉之室,而兼乎篆隸。夫以元章之天資,尚力學如此,豈一碑一帖所能盡。
虞道園云:「坡、谷出而魏、晉之法廢。米元章、黃長睿乃知古法。」雖過高之論,然其言甚確。
張醜云:「子昂書法,溫潤閑雅,遠接右軍,第過為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非正論也。褚中令書,昔人比之美女嬋娟,不勝羅綺,而其忠言讜論,直為有唐一代名臣,豈在區區筆墨間以定其人品乎?
一人之身,情致蘊於內,姿媚見乎外,不可無也。作書亦然。古人之書,原無所謂姿媚者,自右軍一開風氣,遂至姿媚橫生,為後世行草祖法。今人有謂姿媚為大病者,非也。
思翁書畫,俱是大作手。其畫宗北苑,而兼得大小米之長,尚在第二乘;惟書法無古無今,不名一格,而能卓然成家,蓋天資高妙,直在古人上也。余嘗見思翁一畫卷,用筆淹潤,秀絕人寰,後有款云「時年八十有一」。又見一書卷臨鍾、王、虞、褚、顏、柳及蘇、黃諸家,後有題云:「此數帖,余臨仿一生,才得十之三四,可脫去拘束之習。」書時亦年八十一。夫以思翁之天資學力,尚作書作畫,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
近日所稱海內書家者有三人焉,一為諸城劉文清公,一為錢塘梁山舟侍講,一為丹徒王夢樓太守也。或論文清書如枯禪入定,侍講書如布帛菽粟,太守書如倚門賣俏。余謂此論太苛。文清本從松雪入手,靈峭異常,而誤於《淳化閣帖》,遂至模稜終老,如商鼎周彝,非不古而不適於用。侍講早年亦宗趙、董,惟自壯至老,筆筆自運,不屑依傍古人,故所書全無帖意,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至太守則天資清妙,本學思翁,而稍沾笪江上習氣,中年得張樗寮真跡臨模,遂入輕佻一路;而姿態自佳,如秋娘傅粉,骨格清纖,終不莊重耳。三公者,余俱嘗親炙,奉為圭臬,何敢妄生議論,然見文清笑侍講為灶下老婢,侍講亦笑文清為滕公佳城,太守笑兩公,兩公亦笑太守,雖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而謂三公必傳,可與松雪、思翁爭席者,則吾未敢信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