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五年/十一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1月1日

編輯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只晝講。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還收李佑給牒之命事。答曰,不允。新啓,注書辛應望,以槐院新進之人,去邠之日,不爲扈從,還授本職,已有物議,受由往來南方,亦多貽弊之事,請命罷職。答曰,遞差。

○院前啓,請還收李佑給牒之命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晝講入侍,知事李廷龜,參贊官鄭經世,特進官張維,參贊官李景憲,檢討官吳端,假注書鄭復吉,記事官鄭百亨、全克恆。講《中庸》,自何爲而作也,至新安朱熹序。

○副校理沈之源再度呈辭。入啓。加給由。以上經筵日記

○備邊司啓曰,伏見江原監司吳䎘狀啓,以李仁居討捕事,發兵守令及捕捉日時,與傍縣道里遠近參商,則果如狀啓內事意,別無査處之事,敢啓。傳曰,知道。《忠勳府謄錄》

11月2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安時賢。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只朝講。

○晝講時,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崔晛之罪,固重矣,故前已言其罪之重爾,但昏昧所致,非故犯之事,其情可恕,古人有言曰,眚災肆赦,此亦肆赦之意也。

○府前啓,請注書辛應望罷職事。答曰,旣已遞差,不必罷職。

○院新啓,亂初,都監所儲米布,散給於士大夫及下輩之願受者,待事定後,以爲收用之地矣。至於今日,殆無還上者,請令該曹,一一抄出,刻期徵納。答曰,依爲之。終始不納者,法府糾檢,可也。

○領議政申欽箚子大槪,春初南下時,前注書辛應望,啓請帶去辭緣事。入啓。答曰,觀卿箚辭,臺諫論啓,殊甚無謂矣。以上朝報

○朝講。入侍,領事吳允謙,知事李貴,特進官李曙,大司憲鄭光績,特進官金自點,參贊官李如璜,侍講官尹墀,司諫鄭弘溟,侍讀官權濤,假注書安時賢,記事官全克恆、鄭維城。講《中庸》,自中者不偏不倚,至亦此意也。經筵日記

○朝講時,特進官金自點所啓,知彀官,若有數三人,則可以轉次敎鍊軍兵,而訓鍊都監,只送一員,故鍊習之際,常患不足,數三員,使之給料送於本廳,以便敎鍊,何如?上曰,知彀官,則使訓鍊都監,加送一人。《訓局謄錄》

○夜五更,流星出角星下,入巽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五六尺許,赤光照地。已上《春坊日記》

11月3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孫必大。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曰,明日常參、經筵,取稟。傳曰,晝講爲之。

○自昧爽至辰時,有霧氣。巳時至未時,日暈,暈上有戴色,內赤外靑。申時,日暈兩珥。

○禮曹啓曰,卽見安景深、成俊耉狀啓,天朝之事,與張魁所給小紙,如出一口,似無可疑,但大臣皆以爲,毛督衙門旣不擧哀,以待撥報文書雲。前日旣已下諭於平安監司、接伴使,得其的報後擧哀爲當雲,何以爲之?傳曰,依啓。

○禁府,尹命之元情公事,判付,除刑推,査覈議處。以上朝報

○副修撰吳端,以身病辭職上疏。入啓。遞差。經筵日記

11月4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只晝講。

○辰巳時,日暈兩珥,暈上有冠,冠上有戴色,皆內赤外靑,有白氣,指北方,長十餘丈。午時,日暈。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辛應望罷職事。答曰,人所共知之事,猶且失實論啓,其他隱微之罪,則推此可知也。旣以此事,幾盡見遞,而今又如此論之,殊甚不當,更勿瀆擾。

○平安監司書目,鐵山所報內,都督差官金成選等,率百餘名,前往義州事。以上朝報

○晝講入侍,知事金尙容,特進官尹暘,參贊官鄭經世、金壽賢,侍讀官李行遠,假注書安時賢,記事官全克恆、鄭維城。講《中庸》,自道也者,至以終此章之義。

○謝恩,修撰趙絅。

○副校理沈之源三度呈辭。入啓。遞差。以上經筵日記

11月5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尹絳。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執義權濤,掌令金聲發、金南重,刑曹正郞徐佑申,同經筵朴東善,開城經歷崔有淵,軍資正韓禹臣,應敎嚴惺,注書尹絳,輔德趙邦直,弼善金地粹,奉敎鄭百亨,直講權潗、沈之源。

○備忘記,前執義韓必遠,爲執義時,搆成虛事,陷人不義,事甚可駭矣,罷職不敍。

○政院啓曰,韓必遠,以辛應望事,旣已見遞,自上又下罷職不敍之命。初不知大臣啓請率去之由,有此論啓,則其情可恕,請還收成命。傳曰,知道。只罷其職。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新啓,海南縣監李時敏,爲人徒泛濫,居官縱恣,託以喪需,橫斂無藝,請命罷職。答曰,風聞不必盡實,此時守令,不可輕遞,勿煩,可也。以上朝報

○朝講,特進官金自點所啓,所管御營廳,公事不備,旗麾等物,無看守之人,專藉於摠戎廳庫直。且御營軍兵,其數甚多,文移之際,必有書吏,然後方可擧行,而本廳只有一名,故不及周旋,亦借於摠戎廳,而使喚事,多苟簡矣。且旗麾等所備之物,本廳無出處,故木同借於摠戎廳,而亦不足。至於軍兵試才,必有賞格,然後可以勸奬,而亦無出處,以致激勵之擧,請匠人價布題給。且知皷官,若有數三人,則可以輪次敎鍊軍兵,而訓鍊都監,只送一員,故鍊習之際,常患不足,數三員使之給料,送於本廳,軍需所用匠人價布,令備局,量宜題給。上曰,庫直則摠戎廳庫直兼察,可也。知皷官,使訓鍊都監加送一人,書吏則姑徐,使令則二名令兵曹定給。《御營廳謄錄》

11月6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貞淑翁主卒逝,自當日,至七日,停朝市。啓。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前執義韓必遠,以辛應望事發論,當初大臣之啓請帶去,□□去鄕,蒼皇之日,人人不及聞知,則勢固然矣。必遠之啓,初出於誤認,罪之以搆成,則不亦冤甚?請還收罷職之命。答曰,頃日論啓之事,設或無意於搆陷,論事失實,亦不可無罪,勿煩,可也。

○院前啓,請海南縣監李時敏罷職事。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今年應立御營軍中,限幾名召集事,別單稟上。答曰,知道。減其立番朔數,分二運立番,似爲便當,議處,傳敎矣。新抄之軍,未査者尙多,前頭所査,未能預料。前後所分之數,雖不相均,大槪元軍中,今年當番六百名,及降倭二十五名,新抄軍中,如京畿、江原道,卽今到京揀擇者爲後運,新抄軍中,三南在本道揀擇,及帖文募得者,撫軍司所募者,在陣上擧米人等爲先運,召集宜當,而朔數則徐觀邊上事情,臨時分限,亦或便當,而不敢擅便,伏候上裁。答曰,依啓。《御營廳謄錄》

○政院啓曰,原州牧使洪靌,今已承召入來,令該曹稟旨定奪,何如?傳曰,依啓。《忠勳府謄錄》

11月7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誕日。

○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答曰,知道。

○都督接伴使書目,都督所送小紙,天啓皇帝八月二十三日崩逝,崇禎新皇帝二十四日御極的報事。平安監司書目,鐵山報內,都督差官崔士元,率軍兵二十三名,鴨綠江越邊,伏兵排設進去事。

○回答官朴蘭英書目,本月初一日渡江事。以上朝報

○吏曹啓曰,傳敎矣。自前勘勳,大臣、元勳命招爲之,而本曹別無干預之事,敢啓。傳曰,知道。《忠勳府謄錄》

11月8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曰,卽見接伴使南以恭狀啓,皇上崩逝之奇的實,今日擧哀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大殿擧哀,三嚴巳正。

○巳時,上擧哀於崇政殿,百官,以烏紗帽、白團領、黑角帶,擧哀於殿庭。

○禮曹啓曰,《五禮儀》,第四日成服時,殿下、世子俱衰服,百官則四品以上服衰,五品以下仍服白袍,三日而除,依此擧行,何如?傳曰,知道。

○禮曹,自今日至成服日,停朝市。啓。

○慶尙監司書目,興海郡守李宜溪,身死事。

○接伴使書目,走回人王之橋所言賊情,奴賊九月二十九日,西犯天朝,合氷後欲東搶,深入取糧,由北道而還云云事。以上朝報

11月9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世子嘉禮納徵吉日,今月二十日改付標。啓。

○吏曹,毛都督問安使尹絅。啓。以上朝報

11月10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大殿成服殿坐,正時辰初。以上朝報

11月11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上御崇政殿,行成服禮。百官四品以上服衰,五品以下仍服白袍行禮。

○備邊司啓曰,赴京使臣,將相望入往,而海路之行,異於旱路,陳慰使、進香使兼差一員,入送,何如?傳曰,依啓。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都督問安使尹絅,出去。

○明日□□擧臨出宮,三嚴辰初。

○夜自一更至四更,月暈。以上朝報

○侍講院啓曰,司書沈東龜,聞外四寸妹喪,將爲出去,下番,無替直之員,以上番推移,姑降入直,何如?傳曰,依啓。已上《春坊日記》

11月12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五更,流星出器府星下,入坤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一二尺許,色黃白。

○府新啓,昨日成服擧動時,東西班列稀疏。分明老病人外,請竝命推考。答曰,依啓。

○江華留守書目,唐船一隻十七名,到泊唜島事。

○明日擧臨出宮,三嚴辰初。以上朝報

○擧臨後,大殿、東宮,玉堂問安。

○副提學鄭經世初度呈辭。入啓。給由。經筵日記

11月13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除服擧動,三嚴五更三點。以上朝報

○擧臨後,大殿、東宮,玉堂問安。

○副提學鄭經世再度呈辭。入啓。加給由。以上經筵日記

○夜五更,流星出器府星下,入坤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一二尺許,色黃白。已上《春坊日記》

11月14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五更,上行除服禮。

○大妃殿誕日。

○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答曰,知道。

○吏曹啓曰,登極使,例以時任議政差送,而天啓初年,始以二品借銜差送,今則何以爲之?敢稟。傳曰,依近例爲之。

○吏曹又啓曰,義穀,自二百九十九石,四品官,自一百六十石至一百九十九石,五品,自百石至百五十九石,六品官,自七十石至九十九石,直長,自四十石至六十九石,奉事、別坐,自十五石至三十九石,參奉除授,何如?敢啓。傳曰,依所啓施行。

○明日冬至望闕禮出宮,三嚴五更三點。以上朝報

○除服後,大殿、東宮,玉堂問安。經筵日記

○義禁府啓曰,判下矣。崔精一、尹連生、陳戒奉三賊,以謀反大逆,依律處斷,宣傳官持標信下去,眼同行刑。崔大衡、洪迎等,用次律減死邊遠定配,啓下行移,相考差使員差定,咸鏡道初面官,安邊府交付後,受到付啓,聞億、見夢、還多勿、沙里祿、孫玉守、奉孫、允奉、宮巾、唜男等九名,論以脅從,竝爲分揀事,下諭,何如?傳曰,依啓。《禁府謄錄》

11月15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中宗大王忌辰。

○五更,上行望闕禮。

○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答曰,知道。

○明日,王世子,率百官,大妃殿誕日陳賀,出宮,辰初。

○平安監司書目,義州報內,鴨綠江合氷事,成川府使安景深,本月十二日身死事。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本廳把摠徐佑申,今差刑曹正郞。當此冬月待變之日,將兵之官,不可頻數遞易。請除本司仕上直,俾專操鍊侍衛等事,宜當,敢啓。答曰,使之兼察,可也。《御營廳謄錄》

11月16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未時,日暈,日上有冠,色內赤外靑。

○巳時,王世子,率百官,陳賀於大妃殿。

○有政。

○登極使權昐,副使閔聖徽,書狀官金聲發,進香兼陳慰使韓汝溭,書狀官金尙賓,大司憲朴東善,執義趙邦直,掌令權潗,持平任絖,成川府使李崇元,碧潼郡守申溢,利城縣監柳舶,興海郡守卞三近,司僕內乘辛宗述,海南縣監具義俊,同知趙公瑾,禮曹佐郞林得說,司諫嚴惺,司書鄭弘溟,司藝金南重,直講宋時吉、李省身,校理權濤,知事鄭光績。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禮曹啓曰,自前,世子冠禮、冊封、嘉禮後,有設科取人之規。今此嘉禮後,亦設科取人,爲當,敢啓。傳曰,依啓。以上朝報

○副提學鄭經世三度呈辭。入啓。加給由。經筵日記

11月17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姜翯。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雪。

○傳曰,召對爲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尹知敬,侍讀官李行遠,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恆、鄭維城。講《中庸》,自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右第三章。經筵日記

11月18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安時賢。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夜四更,月暈。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終日陰霧暄暖。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金蓍國,侍講官尹墀,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安時賢,記事官全克恆、鄭維城。講《中庸》,自子曰道之不行也,至右第六章。

○謝恩,校理權濤。以上經筵日記

11月19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黑氣一道,起自北方,直指艮方,長十餘丈,廣尺許,良久乃滅。自三更至五更,月暈。

○有政。

○司諫鄭弘溟,持平沈之源、林堜,司成嚴惺,禮曹正郞任絖,刑曹佐郞金孝誠,原州牧使李廷臣,直講李景義。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禁府啓曰,忠淸監司狀啓,今此李安直、張晩,當在蒙放中,不敢擅便,上裁,何如?傳曰,依所啓施行。

○明日納徵殿坐,三嚴巳正。以上朝報

11月20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四更,月暈,月入太微垣。

○巳時,上殿坐於崇政殿,行世子嘉禮納徵禮。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明日告期殿坐,三嚴巳正。

○禮曹,嘉禮後設科,咸聚京師,分三所,各取二百人,初場論、賦具篇,中場策問一道,講經,四書中抽栍,三經自願一書。啓。

○禁府,前縣令李唯宗元情,刑推得情啓。傳曰,允。前縣監李行議啓判付,分揀放送。

○傳曰,明日告期,權停例爲之。以上朝報

11月21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自三更至五更,月暈。

○世子嘉禮告期,巳時。以權停例爲之。

○接伴使書目,差官金承忠,駭散官兵崔文煥等査報事,上京事。

○平安監司書目,姜、朴兩女率去毛差官毛永盈等,已爲乘船入去,開諭不得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副護軍洪靌上疏大槪,請還收錄勳之命事。入啓。

○禁府,赴西軍領將,羅州出身金大福,軍人處收布行賂罪,當日鍾樓前路行刑梟示。啓。以上朝報

○副提學鄭經世,身病出仕。經筵日記

○行護軍洪靌上疏,伏以,螻蟻微臣,當聖上反正之初,冒占嵬科,驟躋頂玉之列,寵榮已極,涯分已溢。常懷糜粉,報答洪造,而濫叨州牧之任,徒積瘝曠之誚。不意玆者,因小醜討平之擧,至下錄勳之命,使臣乘馹上來,臣誠惶恧,措身無地。臣竊伏惟念,凶逆之變,猝起於隣境,則身爲主鎭之官,發兵勦滅,是不過臣子職分內事。而實賴於國家之威靈,有何可紀之功乎?姑以近例言之,則如李夢鶴、李适兩凶賊征討之功,無愧汗靑,合置盟府,今玆仁居之變,不過窮峽中一鬼火耳。撲滅何難,擒捕何功?無功濫賞,臣實知愧。臣雖欲貪榮苟冒,竊恐朝家賞功之典,從此益輕也。伏願聖明天地父母,俯諒微臣懇迫之情,亟收成命,以安愚分,國家幸甚,微臣幸甚。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批答見下《忠勳府謄錄》

11月22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任有後。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日暈。申時,日有兩珥。夜五更,下雪。

○傳曰,召對爲之。

○有政。

○大司諫金尙憲,舍人鄭弘溟,持平李景義,右參贊李睟光,說書鄭百亨,承旨李民宬,副校理沈之源,司諫尹墀。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新啓,貢案用甲辰詳定,其所蠲省甚多,而列邑或有因舊案上納者,請令該曹,明査貢案,俾無彼此濫僞之弊。兵曹除番布,漸至濫觴,闕軍,直爲徵布,請自今以後,一切禁斷。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李景憲,侍讀官李行遠,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任有後,記事官金汝鈺、全克恆。講《中庸》,自子曰人皆曰予知,至以起下章經筵日記

○義禁府啓曰,崔精一、尹連生、陳戒奉等三賊,以謀反大逆,用極律,當爲破家瀦澤,緣坐、籍沒,而第未及承服取招,本府遽爲啓稟,揆以法例,似爲未安,議大臣處置,何如?答曰,知道。依前例,誅止其身,可也。《禁府謄錄》

11月23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都督差官接伴官李景賢,西下。

○答副護軍洪靌疏曰,省疏具悉。今番逆變之凶慘,古所罕有,爾登時進兵,不日討滅,功莫大焉。予甚嘉歎。有功必酬,國之常事,爾其安心勿辭。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鄭經世、尹知敬,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任有後,記事官金汝鈺、全克恆。講《中庸》,自子路問強,至餘見第二十章。經筵日記

○傳曰,明日大臣、元勳命招,勘勳爲之。《忠勳府謄錄》

11月24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大臣、元勳命招,勘勳。

○賓廳勘勳,封入勘勳,一等洪靌,二等李擢男、元克咸,三等辛慶英、李胤男。

○禮曹,世子嘉禮後,別試,初試來戊辰年二月初四日,講經同月二十一日,殿試同月二十八日,放榜三月初九日推擇。啓。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禮賓別坐金㙉,爲人悖戾,多行不義,奪人田莊,圖奸其寡妾,請削去仕版。答曰,罷職。

○平安監司及副元帥書目,遼東偵探人趙岩所告內,奴賊方治兵秣馬,似爲西犯云云事。

○初更,傳曰,完豐府院君李曙、綾城君具宏引見,引見後,承旨以下竝命宣醞。以上朝報

○賓廳大臣啓曰,臣等以勘勳事,承命詣闕,而洪靌,欲與李擢男同謀磨勘雲。李擢男招來同參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大臣又啓曰,勘勳單子封入矣,變初,有告變儒生,此人,於李擢男往原州之時,直來京城進告。故洪靌等,不得査勘雲,何以爲之?敢稟。答曰,知道。議處。

○回啓曰,陳克一之進告,雖在李擢男知機奔往原州之後,而其能自拔於逆藪,直上京師,上變於狀啓未到之前,則其爲國效誠,有足多者。酬賞之典,固不可無,而考之前例,則有以告變,得參勳籍者,亦有報以除職者,唯在上裁。答曰,知道。六品實職除授,錄於原從一等,似當。以上《忠勳府謄錄》

11月25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曰,已爲勘勳,依前例大提學命招,勳號製之,何如?傳曰,依啓。

○勳號落點,輸忠奮義決策淸亂昭武。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禮賓別坐金㙉削去仕版事。新啓,頃者僉知宋英望,乞歸其鄕,鐵原府使李義傳,求解其職,皆是猥濫之疏,而政院矇然入啓,請色承旨推考。答曰,竝依啓。以上朝報

○謝恩,副校理沈之源。

○校理權濤初度呈辭。入啓。給由。經筵日記

○完豐君李曙啓曰,新番,將上來矣。似當有顧恤之事,以工匠價布,雇立百餘名,使新番軍士,得其歡心,宜當矣。上曰,兵布價布絶無雲矣。曙曰,工匠價布收捧者三十餘同。以此,一二番雇立極苦處三四十名,則庶慰新軍之望也。上曰,此事,上年欲行,而因亂停寢矣。若干處,欲爲雇立之意,曾已言之,使該曹更爲量處。

○兵曹啓曰,引見時因李曙所啓,雇立事,傳敎矣。義禁府、典獄、典涓司、內三廳,汲水爲極苦之處,而一朔雇立之價三同有零。本曹所儲匠人價布,雖甚些少,亦足爲數朔雇立之資,而曾因備局啓辭,上項匠人價布,不許本曹擅用,今不敢任意處置。上裁,何如?傳曰,知道。此等苦處,爲先雇立,使軍士輩,知雇立之意。《兵曹謄錄》

11月26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二更,艮方、巽方,有氣如火光。

○有政。

○大司諫李聖求,校理李省身,溫陽郡守沈昶,淸道郡守鄭𪰙。豐寧君洪靌超資憲,鰲山君李擢男超嘉善,前司果辛慶英、李胤男超通政,元克咸超承訓,以上功臣加資。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兵曹啓曰,新籍一番軍士,本月二十五日都摠府堂上一同點考,則騎兵,元數一千八百七十七戶內,公頉一百六十七戶,逃亡絶戶三戶,都目後闕點二戶,實入一千七百五戶。忠順,元數八十名內,公頉十二名,闕點一名,實入六十八名。忠贊,三十九名內,公頉五名,實入三十四名。定虜衛,九十戶內,公頉五戶,實入八十五戶。甲士,二十五戶內,公頉一戶,實入二十四戶。吹螺赤,二十二戶內,公頉四戶,實入十八戶。其中老殘只四十五名,餘皆丁壯可用之軍,係是新籍軍士,故敢啓。傳曰,知道。《兵曹謄錄》

○吏曹,錄勳都監堂上洪靌。《忠勳府謄錄》

11月27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尹知敬。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持平李坰,正言吳端,良材察訪池德海,直講李景義,典籍李命雄,工曹佐郞林垍。

○問慰使尹絅書目,海中氷澌蔽塞,萬無得達之理,何以爲之事?

○差官接伴官李景賢,入來。

○禁府,李惟宗刑問一次,裵斗雲刑問三十一次,不服加刑得情。啓。傳曰,允。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新啓,今此逆賊勦捕之功,由於洪靌等一二人之盡心。右營將外,他兩營將,則賊魁就捕時,皆未及到,請更爲勘定,右營將外,勿錄正勳。靖社、振武兩功臣原從勘勳時,各司典僕冒錄者,不可殫擧。請令錄勳都監,無踵前習,痛禁奸僞之弊。答曰,議勳時,大臣與元勳,參酌厥功,已爲勘定,今難更改,勿煩,他事依啓。以上朝報

○校理權濤再度呈辭。入啓。加給由。經筵日記

○兵曹啓曰,新籍已行,積年逃故,隣族之弊,一時蠲滌。此正與民更始之日,而京上番諸色軍士,闕番價布未納者尙多。今若依例往督,則隣族被侵之患,猶未盡除,所得甚寡,而貽弊甚多。今十一月以前,闕布退立,一切蕩滌,而外方兵水營及各浦軍士闕布退立等事,亦爲一體蕩滌,則施惠之大,無過於此。此意移文各道施行,宜當,敢啓。傳曰,依啓。《兵曹謄錄》

○御營廳啓曰,今月二十五日,提調臣李曙,夜對時,御營軍中,擇其壯士,或鐵椎、偃月刀、鞭棍等,短兵,技藝敎鍊事,親承傳敎矣。退與大將金自點相議,方爲抄擇敎習矣,偃月、鞭棍等技,必有敎師然後,可以爲之。訓鍊都監能才敎師六名,除省記移屬,限軍兵罷去間,使之相替敎訓之意,敢啓。答曰,允。《御營廳謄錄》

○諫院啓曰,今此逆賊勦捕之功,由於洪靌等一二人之盡心,而右營將之前進捕賊者,則猶可預錄,至於其他營將,則賊魁就捕時,皆未及到,有何犄角搏戰之功,而俱參正勳乎?帶礪之盟,是何等事,而少涉猥濫,則勳籍不重,恐非功懋懋賞之道。祖宗朝或有一二人錄勳之時,其愼賞重勳之意,可爲後世法也。請命更爲勘定,右營將外,兩營將勿錄正勳,以重名器。靖社、振武兩功臣原從勘勳時,各司典僕等,圖免本役,或有行賂下吏而得之者,或有給價於諸色匠人而買得者,或稱以匠人奉足,畫員隨從而冒稱者。如此等類,不可殫擧,勳藉重事,豈宜如是?各司之殘弊無形,實由於此。旣往之失,雖不可救,而來者猶可及止。請令都監,毋踵前習,痛禁奸僞之弊。批答見上朝報所謄《忠勳府謄錄》

11月28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日出時,赤氣一道,直立日上,長丈餘,廣尺許,良久乃滅。辰時,有霧氣。巳時,日暈。夜一更,東南方,有氣如火光。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本曹啓辭,沔川騎兵二戶逃亡,請罪事。

○傳曰,依事目施行事,傳敎矣。去十月二十日,因軍籍廳啓辭,今此新籍每戶,俱充三丁,戶首雖或有故,一戶兩保,必無皆有事故之理。一名闕到,官吏科罪之意,曾爲下諭,而別無分輕重擬律之事。且考辛丑年啓下事目,諸色軍士,逃亡稱頉。各官大邑則十名以上,小邑則五名以上,守令罷職雲,而此則軍籍前事目,似不可援以爲例,伏惟上裁。傳曰,罷職,可也。《兵曹謄錄》

○訓鍊都監啓曰,提調臣李曙夜對時,御營軍中,擇其壯士,或鐵椎、偃月、鞭棍等短兵,技藝敎鍊事,親承傳敎矣。退與大將臣金自點相議,方欲抄擇敎習矣。偃月、鞭棍等技,必有敎師然後,可以爲之,訓鍊都監能才敎師六名,除省記,移屬限軍兵罷去間,使之相替訓敎之意,敢啓。傳曰,依啓,依數,定送。《訓局謄錄》

11月29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有霧氣。巳時,日暈。以上內下日記

11月30日

編輯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魂宮親祭擧動,三嚴三更二點。

○副元帥書目,安州、義州等處,癘疫大熾,相當藥物下送事。

○平安監司書目,嘉山郡馳報內,毛差官李千摠,率家丁七十餘名,稱以上京出來事。

○毛差官及通事,江原道逃軍唐人査還事,出去。以上朝報

○謝恩,校理李省身。經筵日記郞廳李鎭儀校。郞廳南鶴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