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齋先生集/卷六
箴、銘
編輯元朝五箴幷序
編輯蓋聞古之聖賢,其進德也,靡日不新,無歲不化,惟日孜孜,死而後已,蓋欲盡爲人之道而無負於天之所與也。餘生二十有七歲矣,行不中矩,言多違法,學苦而道不成,年長而德不進,其不至於聖賢而卒爲衆人之歸也昭昭矣。噫!今日又是元朝也,歲且除矣,我獨依舊而不自新乎?作五箴以爲終身之憂雲。
其一,畏天箴
編輯天生我人,付畀者大。
明命赫然,罔有內外。
悖凶修吉,敢不祗畏?
不言而信,不動而敬。
無微不察,無隱不省。
從事於斯,潛心對越。
一動一靜,順帝之則。
永言配命,俯仰無怍。
斯須有間,便是自絶。
罔而倖免,生也可愧。
毫釐有差,便是獲罪。
禱旣無所,盍反諸己?
克己復禮,是曰無墜。
存心養性,所以順事。
不顯亦臨,其敢或欺?
日乾夕惕,於時保之。
其二,養心箴
編輯惟心之德,至虛至靈。
原其本體,廣大高明。
內具衆理,外應萬變。
放之六合,斂之方寸。
善養無害,與天地似。
養之伊何?曰敬而已。
敬之伊何?惟主乎一。
當其不動,渾然太極。
敬以一之,其體乃直。
不偏不倚,無貳無適。
勿忘勿助,從容自得。
廓然大公,鳶飛魚躍。
洞開重門,不見邪曲。
天理以全,人慾不萌。
大本旣立,達道乃行。
惟敬之妙,宅心之地。
久而旣誠,純乎一理。
位育極功,實本於此。
人生稟賦,初無二致。
一指肩背,鮮知貴賤。
養小失大,禽獸不遠。
我旣知此,敢不自勉?
造次顚沛,服膺勿失。
一念或怠,神明在側。
其三,敬身箴
編輯我有我身,至重至貴。
受之父母,命於天地。
參爲三才,匪萬物比。
旣知其然,敢不自敬?
敬之伊何?持之以正。
容貌必莊,衣冠必整。
視聽有則,言動有法。
淫樂慝禮,不接心術。
姦聲亂色,不留耳目。
非禮之地,非正之所。
足不敢履,身不敢處。
進退周旋,必於理合。
出處行藏,一以義決。
富貴不動,貧賤不移。
卓然中立,惟道是依。
是曰能敬,不辱不虧。
無忝所生,庶全而歸。
惟彼衆人,昧於自持。
淫視傾聽,惰其四支。
褻天之畀,慢親之枝。
營營食色,無廉無恥。
遑遑利名,無命無義。
不有其躬,惟欲之汨。
我其監此,惕然自飭。
洞洞屬屬,臨深履薄。
聖賢有訓,曰誠曰修。
敢以此語,爲終身憂。
其四,改過箴
編輯人非上聖,誰能無過?
過而能改,其過斯寡。
寡之又寡,可至於無。
無過曰聖,多過曰愚。
爲聖爲愚,在我而已。
是以君子,必誠其意。
心無過念,矧有過事?
如或有之,卽改不吝。
過消善全,其德日進。
胡彼衆人,知過者鮮?
知且憚改,矧曰遷善?
恥過作非,過久成惡。
我其監此,不遠而復。
一念之萌,一言之發。
必思合理,惟恐有差。
夜以思過,晝以改之。
武公自悔,《賓筵》是作。
蘧瑗欲寡,知非五十。
子路喜聞,顔淵不貳。
聖賢猶戒,矧余愚鄙?
齒之尙少,庸有不知。
今其壯矣,曷不自規?
其五,篤志箴
編輯人有厥性,本乎天理。
初無不善,孰愚孰智?
乃知聖賢,與我同類。
求之則得,不求則失。
其機在我,敢不自勖?
成湯日新,仲尼忘食。
文王亹亹,伯禹孜孜。
矧余後學,志大力微?
一墮悠悠,造道可期。
井不及泉,九仞奚益?
學不希聖,是謂自畫。
欲罷不能,顔氏之竭。
任重道遠,曾氏之篤。
我師古人,死而後已。
彼何人哉?爲之則是。
立箴幷序
編輯正德庚辰冬,余在廬次逢除夕,感歲序之流易,而自嘆道德之不修,無以及時而有立。因箴以自警雲。
恭聞仲尼,十五志學。
至於三十,乃克有立。
曰立伊何?心定道得。
充實於內,直方於外。
卓然不倚,居廣行大。
富貴不淫,貧賤不易。
天下萬物,莫我撓屈。
是謂能立,進聖之基。
繼天建極,實本於斯。
閔余後學,惟聖是慕。
志學苦晩,聞道亦暮。
功疏力淺,學未收效。
任重道遠,志猶不舍。
援聖比度,反躬省過。
驗之於心,能立耶否?
涵養未充,操存不固。
天理流行,未免違失。
人慾消去,有時萌起。
驗之於身,能立耶未?
氣習稍化,義理猶弱。
言行多過,表裏未一。
事物外撓,酬應或差。
驗之於行,立耶未耶?
爲臣爲子,不盡其職。
爲禮爲義,不用其極。
動靜語默,多不中節。
進退周旋,或失其則。
歲月如流,一往不復。
究我年數,奄迫三旬。
及此未立,寧免衆人?
是用自省,竟夕不眠。
鍾鳴山寺,又是新年。
天道旣變,時物亦遷。
我其法天,思新厥德。
滌去舊習,一遵聖法。
矯輕警惰,人一己百。
眞積力久,期入聖域。
自今以往,四十五十。
又無幾何,轉眄忽及。
到此無聞,已矣可追?
是用耿耿,箴以自規。
標志誓心,爲終身事。
上帝實臨,我心敢貳。
自新箴戊申元日,書於謫所。
編輯學求造道,志在體仁。
行負神天,災及其身。
忠虧報國,孝缺違親。
反躬省咎,有慕古人。
天道循環,絶徼回春。
中宵發憤,思新厥德。
有赫其臨,潛心對越。
有幽其室,肅然祗慄。
上戴下履,不欺毫髮。
一念思誠,萬事盡職。
克己復禮,俯仰無怍。
箴以自警,服膺勿失。
定靜銘丁未正朝
編輯直養氣,和養性。
樂天理,安義命。
志有定,心自靜。
處萬變,主一敬。
無絃琴銘
編輯理契天載,樂寓吾心。
妙得其趣,不假於音。
冥然寂然,萬物皆春。
神遊太古,手撫天眞。
知恥銘
編輯君子之道,貴乎知恥。
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始自屋漏,達於天地。
戒懼謹獨,俯仰無愧。
卓然中立,惟道是依。
不幸有過,在於隱微。
白中一黑,雖若無累。
其心忸怩,甚於撻市。
如或無妄,身遭患厄。
裔夷之竄,朝市之戮。
甘受無恧,浩氣充塞。
世不我容,知我者天。
安土樂天,其中泰然。
小人心事,一切反是。
不恥不仁,不畏不義。
惟利是競,惟惡是肆。
有靦面目,略無愧恥。
吮癰簒弒,何所不至?
羞惡之心,本於天性。
一存一喪,斯判狂聖。
其機如此,敢不自省?
毫釐之差,天壤以謬。
無恥之恥,庶無大咎。
記
編輯海月樓記
編輯邑之有樓觀,若無關於爲政,而其所以暢神氣,淸襟懷,以爲施政之本者,亦必於是而得之。蓋氣煩則慮亂,視壅則志滯。君子必有遊覽之所、高明之具,以養其弘遠淸虛之德,而政由是出,其所關顧不大哉?
淸之爲縣,僻在海隅。客館之東,古有小樓,陿隘低微,隱在雉堞中,四顧無眼界,無以宣暢湮鬱、導迎淸曠,至使浩渺無涯之壯觀,礙於咫尺而莫收,所見者半畝方塘、數叢梅竹而已。嘉靖戊子冬,縣宰金侯自淵始欲改構,增其舊制,峻而寬之,滄溟浩汗,擧眼斯得,人之登斯樓者,不知樓之高,而怳然如天開地闢而敞豁也,遂名爲臨溟閣。第以匠不得良,築址不牢,營構失宜,不數年而傾側。厥後柳茂繽繼之,支撐起正,未久旋頹,賓客之至縣者,雖當夏月,困於炎蒸,而徘徊卻立,不敢登者,殆將十年矣。歲丁酉秋,鐵城李侯股,以親老出紐縣章,遊刃之餘,慨然有志於重修,尙慮邑殘力薄,重勞疲氓,乃搜吏民之欠科納者,隨其多少而稱其役之輕重,又求助於水使李公夢麟,得隣境戍卒之闕防應罰者百名,除其罰而用其力,不煩民而事集。累土築基,結構精緻;碧簷丹檻,玲瓏宛轉,材頗仍舊,而製作一新。乃改扁爲海月樓,屬余記之。
余惟吾鄕距縣纔數程,庶幾一往登覽,以滌塵煩,而繫官於朝,願莫之遂。然茲樓之勝狀,因其名而求之,亦可得其一二矣。憑欄縱目,萬景森羅,邇延野綠,遠混天碧,鬱然而峙於北者,內延山也;巍然而秀於西者,回鶴峯也。松林遠近,蔥翠可玩;煙嵐朝暮,變態萬狀,而獨取二物以爲名者,志其所見之大者也。見其大而有得於懷,豈但快目玩物而已哉?若乃桑暾照波,煙霧初消,淼淼漫空,一碧萬里,浟㴒瀲灎,浮天浴日,浺瀜滉瀁,不見涯岸,憑高而極目,渺茫邈乎如凌虛御風而臨河漢,使人心境廓然廣大寬平,而浩然之氣,充塞於兩間,此則觀海之善者也。至若氣霽坤倪,雲斂乾端,氷輪輾碧,暮靄橫白,水天混光,星河韜映,霽色嬋娟,澄輝皎潔,人在危樓,愛而玩之,寄身於淸高之域而寓目於虛明無盡之境,杳然如離世絶俗而登蓬瀛,使人胸次灑落,査滓淨盡,而本然之天,浩浩於襟靈,此則玩月之善者也。
嗚呼!君子之觀物,異於俗眼,觀其物,必悟其理而體於心,故觀天行而不遑寧息,察地勢而思厚其德。侯之以海月名樓,夫豈徒然哉?海以取其寬,月以取其明,寬以弘吾量,明以昭吾德,雖以之治天下可也,而況於爲一邑乎?登斯樓者,目其額而思其義,則庶免於俗眼矣。
嘉靖癸卯三月下澣,資憲大夫、議政府右參贊驪江李彥迪記。
祭文
編輯改葬先府君祭文
編輯維正德十六年歲次辛巳二月甲申朔十九日壬寅,孤子迪敢昭告於顯考成均生員府君之墓。
伏以生育恩深,昊天罔極。
風樹悲纏,已矣無及。
憶在昔年,遭天凶禍。
思之心痛,言亦涕下。
往事如夢,幼不盡記。
銘骨難忘,唯有一事。
當其疾病,念子無已。
恐慮薰染,戒兒避出。
兒承諭命,不敢違越。
及其將去,心竊憂憫。
力疾而起,依依不忍。
手裹棗栗,畀余袖去。
坐以目送,愍然無語。
出門反顧,中心是惻。
豈知此別,乃是永訣?
言念及此,肝摧膈裂。
及其捐館,子不在側。
弟齡纔七,一妹在乳。
親戚莫入,誰其瞻護?
唯母獨守,號慟無訴。
嗚呼痛哉!
人誰不死?父兮未老。
婦雖多寡,母益無賴。
有子二人,不能爲子。
自殯及葬,事多草率。
斂不憑棺,窆不臨穴。
附身附棺,孰誠孰信?
穿壙營墳,亦多未盡。
蒿葬荒山,二十餘年。
追惟昔日,懷痛窮天。
仰瞻丘壟,荒草寒煙。
頹崩慘目,有不忍視。
久欲修改,未成厥志。
子職虧闕,負罪天地。
方居祖服,冞增永慕。
春秋霖雨,每懼淋漏。
地又滋潤,慮有水濕。
夙夜未寧,憂慕難抑。
是用斷意,思改宅兆。
去春起役,情由俱告。
事蹇時乖,未遂志願。
幸至今年,天助人贊。
竭心畢力,無所阻艱。
今將啓墓,奉以移安。
旣卜美地,又擇吉辰。
棺槨改陳,衣服惟新。
無驚無動,卽新舍舊。
千秋萬歲,以安以保。
謹以淸酌庶羞,用伸虔告。尙饗。
祭姪元慶文
編輯維年月日,叔父某祭於猶子元慶之靈。
嗚呼!
汝質溫良,汝志潔淸。
庶幾勤學,立身成名。
雲胡不祥,天禍斯酷?
嗟我兄弟,俱鮮兒息。
有汝一身,庶繼家業。
汝今雲亡,宗祀無托。
余心之慟,曷其有極?
汝病湖南,我有召命。
握手臨分,腸摧淚逬。
豈知是別,乃是永訣?
人誰無死?於汝則冤。
夭閼異鄕,返葬古原。
道路崎嶇,汝父護柩。
間關千里,行路掩涕。
有母在家,幽明永隔。
嗚呼痛哉!
天不可必,理不可知。
門衰祚薄,有至於斯。
言念及此,痛若割肌。
臨穴一慟,萬古長辭。
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
嗚呼哀哉!尙饗。
祭金府尹緣文
編輯嗚呼!
有生有死,人理之常。
處理之常,公獨可傷。
鍾秀崇嶽,稟才雄剛。
志存忠孝,操守正直。
際會昌期,歷敭華秩。
蜚英翰院,振綱臺憲。
入司喉舌,出典方面。
克允出納,流化《甘棠》。
寵眷方隆,期望遠長。
白雲入望,軒冕羽輕。
乞符便養,牛刀一城。
闔境謳歌,如兒得乳。
彼蒼漠漠,理冥難究。
善不得報,仁不必壽。
一疾三秋,竟至不救。
四境悲號,如喪父母。
道路咨嗟,耄艾涕滂。
鶴髮在堂,已矣誰將?
室人遠離,逝不永訣。
抱恨窮泉,曷時瞑目?
嗚呼痛哉!
才不展時,位不滿德。
邦家不幸,生民無福。
如我疏愚,志契斷金。
昔忝臺僚,獻替同襟。
逮至置散,屛處山林。
屢枉皁蓋,同尋巖壑。
春山朝榮,秋堂夜寂。
十載懷抱,殘燈半壁。
往事如昨,尤堪起憶。
今蒞我邦,情義益深。
公今已矣,斷絃投琴。
踽踽一世,誰識我心?
銜哀致誠,遙奠一酌。
不亡者存,庶紆歆格。
嗚呼痛哉!尙饗。
祭先妣孫夫人文
編輯維嘉靖二十八年歲次己酉十月日,孤哀子彥迪遠具時羞之奠,使姪李純仁敬祭於顯妣貞敬夫人孫氏之靈。
伏以恩深生育,昊天罔極。
日迫西山,兒情冞切。
休官侍藥,不忍離側。
庶遂終養,以盡子職。
行負神明,誠未格天。
獲譴淸朝,身遭遠遷。
母兒相持,號哭永訣。
天地慘色,鬼神亦泣。
地角天涯,消息斷絶。
水阻山重,魂消心折。
夢魂飄颻,夜夜飛馳。
華髮斑衣,省侍萱闈。
衰顏慘慘,鶴髮依依。
手撫肌體,宛如平昔。
惘然驚覺,身在絶域。
中宵撫膺,淚凝成血。
仰天號籲,天亦漠漠。
庶存殘性,承歡有日。
晨昏默禱,望幸千一。
不弔昊天,遽奪所恃。
罪大惡極,禍至於此。
日望平書,訃音奄至。
失聲隕絶,五內焚裂。
扣地叫天,竟無逮及。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未離懷抱,呱呱膝下。
恩斯勤斯,鬻兒閔斯。
寸草情深,莫報春輝。
每恨平生,承順多違。
少孤無賴,有志講習。
割慈忍愛,許兒遊學。
衣縫密密,歸恐遲遲。
定省久曠,音問又稀。
夜對孤燈,念兒涕揮。
及其遊宦,薄祿是縻。
歲歲春秋,登高送兒。
瞻望不及,佇立霑衣。
昏朝倚閭,日望兒歸。
傷懷斷魂,衰疾催迫。
義重徇國,退不勇決。
日短奉親,痛悔莫及。
念此摧心,如焚如割。
當其疾病,子女俱侍。
兒獨不在,默念何已?
冥漠有知,曷時瞑目?
精靈不昧,來返飄忽。
絶徼相尋,不遠千里。
窮廬薄奠,宛見容止。
奄忽不見,儀刑無跡。
攀號莫追,萬山風雪。
人生斯世,誰無此哭?
萬里茹痛,惟我獨兮。
一別終天,幽明永隔。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天長地久,亦有涯盡。
惟此怨痛,粉骨難泯。
斂不憑棺,窆不臨壙。
子職虧闕,負罪天壤。
煢煢一身,生亦無裨。
願從泉下,復見容儀。
天冥地漠,不知所之。
霜露丘壟,宿草已蕪。
慟望天涯,絶而復蘇。
嗚呼痛哉,嗚呼痛哉!伏惟尙饗。
祭亡弟子容文
編輯維嘉靖三十二年歲次癸丑四月朔,兄及第某使嗣子應仁遠具時羞之奠,遙祭於亡弟松羅道察訪子容之靈。
嗚呼!人生必有死,死生有命,吾豈不知?吾所以聞汝之喪,號慟隕絶、撫膺摧裂而不能禁者,非但鴒原之情迫,平生之事,有可痛怛者非一二也。念吾先君子蚤歲捐館,吾與汝俱在幼稚,斂殯之際,皆不得親見,附身附棺,多有未盡,常以爲終天之痛。幸得侍奉先妣四十餘年,承顏順色,又多未盡,家貧甘旨屢闕,奉養又不如意,心常慨歎。吾兄弟俱無子女,先妣每見吾與汝,歎曰:「汝等何無兒息耶?」慘然有不樂之色。吾兄弟雖在側,無以慰悅慈顏,是又平生一痛也。
吾以不才,濫被國恩,繫官於朝,屢曠晨昏之奉,尙賴汝之在側,奉養無違,吾得以從宦。寵過災生,歲丁未秋,身遭投竄,遠離鶴髮病親,號慟永訣,痛迫之懷,有難形言,尙賴汝之在側,慰奉備至,稍寬千里遠懷。聞汝每夕焚香禱天,汝之愛兄,精誠格天,吾之獲全軀命,以至於今,蓋有以也。緣吾罪逆深重,天不顧佑,禍延先妣,千里聞訃,五內焚烈,叩地叫天,無所逮及。聞汝病重,尙能扶持,親自斂殯,附身附棺之物,靡有後悔,至於營墓窆葬,天助人贊,亦無所不盡,廬守三年,盡心奉奠,誠禮俱盡。吾雖不能親葬祭之事、葬祭之禮,汝能盡之,吾雖在焉,有何加焉?
纔畢喪制,泣血柴毀之餘,羸病深痼,形容枯槁,僅存殘喘,念我未忘,千里間關,指死爲限,遠冒險阻,來見病兄,相對號哭,不知所言,淹留數月,懇惻情懷,有難言盡,相對噓唏,隕涕不已。夏盡秋來,天氣漸涼,羸病之人,勢難久留,嚴冬寒苦,又難經度,不得已辭去,重見難期,臨別慘慟,天地變色,鬼神亦泣。別後見月傷魂,看雲抆淚,只憑魂夢,千里相尋,六載痛迫之懷,何可勝言?
安土樂天,吾以自勉;寬懷調病,每以勉汝。汝猶憫吾久阻天恩,悲痛難堪,夜夜號泣於天,每欲具疏訴冤,以死自處。吾恐禍延無益止之,汝不果爲,常自慨慨。去秋及冬,又寄書來言:「古人有兄弟爭死者,吾欲忘生訴冤於朝,庶有格天之理。」吾又止之,使不得爲。汝必因此鬱結,未遂所懷,沈痾轉增,奄至大故,汝實由我之故,至於此極。汝何不念吾之所勉,不自保愛,而使吾永抱無涯之痛耶?
嗚呼!人誰不喪父母,不亡兄弟?如吾之事,古今所無。七年之中,哀傷痛迫,地角天涯,消息茫茫,汝每念我,日夜悲慘號泣,竟至於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兄弟之情,人誰不厚?汝之愛我念我,至隕性命,古今所未聞也。汝之孝友之誠如此,宜格神天,使吾兄弟復見,神不顧佑,天又漠漠,以至於此,天何不仁如是耶?
先妣辭堂,奄經六霜,尙未得奔哭,一灑血淚於宿草,不孝之罪極矣。吾自是無意人間事久矣,猶得不廢食飮,強自扶持,以至於今者,庶得生還,復見弟妹,相對一哭。今汝已矣,無所可望,吾又安能久於斯世耶?生不能連襟終養父母,至於大事,又不得同哭殯前,以盡送終之禮,平生隔闊又多,同枕共衾之日有幾,言念及此,痛怛窮天。今欲葬汝於先壟之下,吾死亦欲葬於汝墳之右,庶得相從於泉下,是吾之志也。
嗚呼!吾投絶徼,七年於今。奉先之事,惟汝是恃,今汝又遽逝,春秋霜露,宿草雙壟,誰其省謁?四時俗節,家廟享獻,誰其主之?吾平生積惡,行負神明,禍至於此,尙復誰尤?汝之去冬寄書三道,辭意懇惻,疏章上書之草,又甚激切。吾常披見,隕涕者多矣,今則何忍復見此書耶?嗚呼!天長地久,亦有涯盡,惟我與爾,幽明痛裂,曷有窮已?兩地迥隔,夢魂亦稀相接,汝亡三月而始得聞訃,南望遙慟,萬古長辭。惟願與汝世世爲兄弟,又結來生未了之因,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
嗚呼痛哉!嗚呼痛哉!尙饗。
行狀
編輯仁宗大王行狀
編輯國王姓李氏,名諱,恭僖王長子也。母妃尹氏,府院君汝弼之女,以正德乙亥二月癸丑生王。王生有異質,三歲始讀書通字義,不事遊戲,動作有度,人以爲生知,恭僖王奇愛之,以勤學克己之意,作箴以誨之。年六歲德器已成,恭僖王請封世子於朝。十六年辛巳,先皇帝遣太監金義、陳浩,錫以七章之服。其勑曰:
朕惟立嫡以長,古之義也。有爵土者,預定繼嗣,以繫群情,亦率是道。然必請命於朝而不敢專,則君臣父子之倫正矣。比得王奏,欲因擧國臣民之請,立嫡長子諱爲王世子事。下禮官議奏,特賜允兪,茲命太監金義爲正使、陳浩爲副使,齎勑幷紵絲紗羅等件,封諱爲朝鮮國王世子。
夫藩邦之職,莫先乎事上恤下,王自祖父以來,允克蹈之。今旣立世子,宜明示茲訓,俾習與性成,業由德進,秉禮遵義,世享有邦,庶幾不負朕命,亦無忝於前人。
越明年嘉靖元年壬午春,行冠禮,入學於成均館,陞降周旋,雍容中禮,觀者莫不咨嗟悅服。恭僖王博選師、傅、賓僚,使之朝夕與處,一以格致、誠正之學輔養導迪。自是德業愈崇,檢身、制事,動遵聖訓,雖在宴私,常凝然端坐,左右近習,未嘗一見其惰慢之色;終日淵默,嚬笑不形,雖臨下寡簡,而宮庭之內肅如也。事父王極其誠敬,自在沖年,問寢視膳,雖祁寒盛暑,未或一廢。母妃尹氏生王七日而薨,恭僖王冊尹氏爲繼妃,王事之如親母。年十三,令宮僚書程頤《四箴》、范浚《心箴》曁《書》之《無逸》、《詩》之《七月》篇,列諸左右以觀省,常與僚屬講讀日三,或不時夜對,亹亹不已。
嘗賜生薑於宮僚,付以手札,曰:
予觀《論語》,有曰「不撤薑食」,爲其通神明、去邪穢也。諸君子動慕夫子者,雖於飮食之末,必有所取法焉,故以是送之。
其尋常言語類如此。凡賓客、僚屬之喪,未嘗不爲之傷悼素食。恭僖王以王有賢德,嘗欲禪位,王號泣固辭,止。王幼時有庶母朴氏挾妖術謀欲危王,事覺,恭僖王大怒,卽命竄殛,而其子嵋及二女亦得罪。王及長始知之,手爲疏以訟其冤,恭僖王乃感而從之,外人初不知有疏,久而後得見。其略曰:
伏以天顯之親,一氣而分,喘息呼吸,相爲流通,友愛之情,自不容已,雖或有非常之變出於慮外,而古之人猶有以恩掩之者。妖孼之作,雖曰朴氏,嵋也焉得而知之?嵋之一女子棄在民間,與庶人無異,孩提之女,亦何罪也?二妹年幼,不預其事明矣,而屬籍亦絶,思念至此,不覺涕零。由臣一身而兄弟之變至於如此,此平日恆懷痛悼者也。
孟軻有言曰:「身爲天子,弟爲匹夫可乎?」今臣侍居東宮,恩寵極矣,使二妹一姪尙班下賤,反躬思之,顏厚有忸怩。仁人之於兄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如臣者又何怨怒於兄弟而不得親愛乎?至於籩豆之儐、飮酒之飫,亦不得和樂且湛焉,惻然之念,益切於中。前此微達此意,未蒙允兪;更瀝微衷,以瀆聖聰,伏惟垂憐焉。
疏辭懇惻,發於誠激,臣民見之者,無不感泣。娣延城府主卒,王過於傷悼,幾至成疾,蓋其天性之篤如是。
二十三年甲辰,恭僖王遘疾彌留,王侍側,晝夜不解冠帶,進藥必先嘗,粥飮亦爲之廢,形瘁面墨,侍人無不泣下,知其必傷。王分遣宰執,遍禱宗社山川,請釋囚以祈命。時方沍寒,沐浴齋潔,親於殿庭,露立祝天,自昏達朝。及薨,散髮跣足,仆於庭下,大臣憂憫,進以素襦巾,亦不肯着,水漿不入口者六日。大臣以恭僖王遺命,請權署國事,奉國寶以進,王號哭不受;群臣更請,寶至則輒哭,至於終日,在庭之臣莫不摧痛。遣陪臣閔齊仁、李浚慶,告訃於朝,且請承襲。凡國家機務,一委大臣,非關喪事,不許啓稟。
王自初喪至卒哭,只啜飦粥,不食鹽醬,夜不臥寢,哭不絶聲。旣葬,猶不離喪次,所侍者,唯小宦數人,屛絶宮人,使不得近前。王欲行三年之喪,而自侍疾之初,羸瘁已甚;及遭大故,毀瘠骨立,殆不能救。大臣擧先王遺敎,請從權進肉,答曰:「予之誠孝未孚,致有此言,哀慟愈深。」臺諫、侍從伏閤以請,不聽;議政尹仁鏡率百官立庭以請者,至於累日,亦不聽。母妃親自泣勸,王爲一勉從,而竟不之進。時首相有缺,以手書諭大臣曰:
輔相之職,百責所萃,相得其人則治,否則亂亡隨之。是以古之明君,皆重相臣之選,必廣擇鴻儒碩德之人而任之,至有拔於版築之中者。今兩相次陞,當卜其代。我先王培養人材,可謂盛矣。擢而授之,必有其人,當愼擇有德望者,以宅其位。予以否德,慘遭大變,懵無所察,凡經邦重事,皆恃大臣,如得賢輔,國之福也。
四月天旱,下敎求言,減宮膳恆供之半。又敎吏曹、禮曹曰:
彰善、罰惡,爲政之所當先。其有忠孝卓異者及爲吏淸白者,廣問以啓,隨才擢敍,其身已沒,錄用其後,以奬方來。
又令大臣薦逸士之懷才抱道者,將欲擢用,大臣難於其薦,將先朝舊規以稟。王曰:
賢人君子之懷才抱道者,雖重於出處,而唯在人君求之誠不誠如何耳。得而果賢,則擢置宰相,亦何難哉?如或拘於舊例,置賢人君子於不可求之地,則古人所謂野無遺賢,其亦誣後世之言耶?
太學生等以儒臣趙光祖在先朝非罪竄死,累疏請復其職。王手書答曰:
汝等居首善之地,好古而論時,疏章三上,辭懇義直。所學之正,何以加此?我先朝敎育之澤,亦可想矣。然言之不從,有意存焉。且太學雖曰公論所在,是非之定,自有朝議。汝等言是非,則得矣;期於定是非,則非諸生事也,姑退而更思之。
五月,皇帝遣太監郭𪻯、行人司行人張承憲,賜祭若諡賻於恭僖王,又遣太監張奉、吳猷,冊封王爲朝鮮國王。其勑曰:
朕奉天明命,主宰寰宇,凡推行於庶政,必率循乎舊章。其於錫封之典,未嘗以海內外而有間焉。故朝鮮國王姓諱,往膺世爵,藩守東方,職貢恪修,粵逾三紀。邇者陪臣告訃禮部,以襲封請,念茲爵土,宜有攸屬。今特封王之世子諱爲朝鮮國王,嗣理國政,本國大小臣民,其悉奉敎令以佐。王修身謹行,遵我王度,輯寧疆境,克紹先緖,庶共享大平之休。
時詔使分二起而至,王方有疾,以帝命之重,力疾迎接,極其誠敬,畢力盡禮,未嘗少懈,病遂彌重。詔使纔還,又將親祭於魂殿,仍省母妃於昌慶宮。大臣以王羸疚已劇,固請停行,答曰:「近以接待詔使,兼有疾病,虧闕子職已久,予甚痛焉。」遂不聽而行。
自後病日篤,至於大漸。大臣尹仁鏡等入內問疾,王必整衣冠然後見之。病革,絶而復蘇者三,若稍省人事,輒使人問安於母妃。時雷震宮苑樓柱,左右慰王驚動,答曰:「予則無驚,亟令問安於母妃。」
六月二十九日,敎於大臣曰:「予疾不可爲,旣無嗣子,其傳位於弟慶原君諱。」又敎曰:「趙光祖事予未嘗忘於心,第以事在先朝,不敢輕改。今予疾至此,其復光祖爵秩。」大臣等將入受遺敎,王欲下床冠帶而未能。臨薨遺敎曰:「父王薨逝未久,予又至此,未克終孝。予死必葬於父母塋域之側,以終予志。且纔經大喪,民力已竭,予之葬事,務從樸素。」氣且盡,猶諄諄說爲民除弊之意,語已澁。左右莫能記。以七月朔辛酉,薨於正寢,享年三十一。
薨之日,都中士庶塡咽號慟,雖愚夫愚婦無不哭之如私親。太學諸生奔哭闕外,畿內儒士聞而來哭者不絶,遐方僻鄕,亦皆奔走悲號。化未一期,而德之入人者如此其深,求之於古,實所罕聞。嗚呼!聖賢之生不偶,而得之侯王之位尤不偶。王之至德篤行,所以受於天者,如是其厚;任於己者,如是其重。其始也若有所爲而生,其終也不假以年,嗚呼痛哉!
碑銘
編輯先祖考贈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李府君墓碑銘
編輯公諱壽會,驪州人,鄕貢進士世貞之後。祖諱權,龍驤衛司中領副司直;考諱崇禮,贈嘉善大夫、兵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參判娶縣監楊培之女,有明宣德辛亥三月丁卯,生公於迎日,公天資寬厚,志氣剛毅。少業武登科,授權知訓鍊院參軍,不樂仕宦,遂棄官歸,優游田裡以自娛。居家以儉約,處鄕以忠信,接人遇物,任眞不矯飾,人無少長咸敬慕焉。正德戊寅十二月丁丑,以疾卒,享年八十八。以己卯三月四日丁酉,窆於慶州治東阿倍耶洞明活山之原。
公配慶州李氏,生員點之女,生二男一女,長曰先公,諱蕃,成均生員,贈左贊成;次曰苾,別侍衛;女適忠順衛權希顏。先公生二子一女,彥迪爲長;次彥適,松羅道察訪;女適察訪李師益。苾生四子三女,通爲訓鍊院判官;道忠順衛;遇萬戶;運幼;女長適崔德崇;次適權希範;次適權德麟。內外孫曾孫男女凡三十二人。嘉靖乙巳十二月,贈吏曹判書。銘曰:
薄榮利,樂畎畝。
頤眞性,保遐壽。
畜未施,仁有後。
恩自天,耀重泉。
積善厚,餘慶綿。
銘墓石,諭後賢。
先祖妣贈貞夫人李氏墓誌銘
編輯夫人姓李氏,慶州人,高麗侍中齊賢之後。祖諱之帶,嘉善大夫、漢城府尹;考諱點,生員。生員娶主簿崔仲雲之女,以宣德癸丑月日生夫人。夫人資稟秀異,婦德純備。適驪州李氏諱壽會,訓鍊院參軍、贈吏曹判書。夫人閨範端嚴,宗族欽慕。成化丁未六月二十五日,以疾卒,享年五十五。以是年月日,葬慶州治東阿倍耶洞明活山之原。生二男一女,長曰先公,諱蕃,成均生員、贈左贊成;次曰苾,別侍衛;女適忠順衛權希顏。內外孫曾孫男女凡三十二人。嘉靖壬寅正月,贈貞夫人。銘曰:
性稟柔靜,德全貞淑。
以孝以慈,宜家宜族。
天嗇壽祿,慶綿後裔。
銘以刻石,爲示來世。
先妣貞敬夫人孫氏墓碣銘
編輯先夫人姓孫氏,慶州人,實大樹部之後。曾祖考諱登,司憲監察、贈通政大夫ㆍ戶曹參議;祖考諱士晟,折衝將軍副司直、贈純忠積德補祚功臣ㆍ嘉善大夫ㆍ兵曹參判ㆍ雞城君;考諱昭,精忠出氣敵愾功臣、嘉善大夫、雞川君、贈資憲大夫ㆍ吏曹判書ㆍ兼知義禁府事,諡襄敏公。雞川娶豐德柳氏,萬戶復河之女。有明成化己丑正月丁巳,生夫人於漢京。
先夫人生稟懿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年旣及笄,適驪州李氏先公諱蕃,字叔翰,成均生員,蚤歲魁本道都會。成宗好文,見先公所述詩賦嘉賞之,卽命乘傳詣闕,賜衣一襲、細綿布十匹、紙筆等物,使留國學,多士榮之。先公性喜閑適,不以擧業爲急,還鄕奉親,怡愉盡孝,日以敎誨鄕人子弟爲事,閨庭雍穆,相敬如賓客。先夫人柔順執婦道,事舅姑盡孝敬,宜家人以慈愛,宗族欽慕焉。
弘治庚申二月十四日,先公以疾捐館。先夫人蚤寡,子女俱幼,無計生活,常撫諸兒而慟,曰:「吾所以未亡者,爲汝輩也。」撫養孤兒,雖甚憐愛,不廢敎訓,許令從師遊學。彥迪少蒙義方之訓,粗解文句,獲忝科第,歷事三朝,濫荷誤恩,官至贊成,追贈三代。中廟朝,令本道監司備給養母之資,今上初,例爵父母,先公贈崇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判義禁府事,先夫人授貞敬夫人。
先夫人性仁恕,喜施惠,隣族有求,不計有無而周之。兄弟八人,皆先夫人亡,先夫人每遇兄弟忌日,思念悲悼,流涕不進肉,早夭無嗣者,則必具酒饌,親自酌奠。聞中廟諱音,時年七十六,號慟不進肉,蓋其眞性仁慈乃如是也。雖孀居四十年,敎養孤兒,眼見顯揚,鄕國稱慕焉。嘉靖戊申六月十八日辛酉,考終於正寢,享年八十。以己酉二月庚申,葬興海郡治南達田裡禱陰山之原先公墳後。
生二子四女,彥迪爲長,次彥適爲察訪,三女早夭,末女適察訪李師益。先夫人疾病時,子女諸婦俱侍,彥迪適遭無妄之災,獲譴於朝,削爵遠竄,曠省逾歲,幽明永隔,天道冥冥有是哉!斂不憑棺,窆不臨穴,子職虧闕,負罪天地。慟望天涯,絶而復蘇,瀝血爲銘,以寓窮天之痛。銘曰:
孫啓大樹,積慶綿綿。
策勳光前,赫於雞川。
有子英俊,名世顯貴。
有女貞淑,先妣其次。
稟資端莊,宜家雍穆。
儀範閨庭,仁施隣族。
敎子義方,不勞三遷。
克享脩齡,寵渥自天。
盈虛消息,理冥難詰。
無妄生災,門遭患厄。
一訣終天,幽明永隔。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天長地久,亦有涯盡。
惟此怨痛,粉骨難泯。
人生斯世,誰無此哭?
萬里茹痛,惟我獨兮。
銘以刻石,以寓罔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