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247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四十七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四十七卷目錄

 神仙部列傳二十四

  唐七

  楊越公弟        馬湘

  買藥道士        詹妙容

  韓湘子附朱拾得 韓愈田鸞

  文氏女         蔡尋真

  李騰空         謝自然

  鄭仙姑         盧眉娘

神異典第二百四十七卷

神仙部列傳二十四

編輯

唐七

編輯

楊越公弟

編輯

按《逸史》:唐建中初,楚州司馬楊集,自京之任,至華陰 宿。夜有老人戴大帽到店就鑪向火。楊君見其耆耄, 因與酒食,問姓氏,曰:「姓楊。」又詰其祖先,云:「『越公最近』。 楊公乃越姪孫。復重問曰:『為君所迫,我乃盡言,我是 越公季弟也。遭兄亡命,遂遇道真。集聞姓氏,再拜復 坐曰:『吾亦知汝過此,故來相看。祖母與姑數人悉在, 汝欲見否?吾先報去』』。」少頃復至。明旦與楊君入山,約 里餘有大澗,闊數丈,老父超然而越,迴首謂楊君曰: 「當止此,吾與汝喚阿婆去。」逡巡間,老母及女與六七 人遶巖而至。楊君望拜,隔水與語,皆嗟嘆,亦有泣者。 良久曰:「且去,妨汝行役。」楊君乃拜。迴數十步,卻望猶 有揮淚者。明日復來,深水高峰,並不見矣。

馬湘

編輯

按《續仙傳》:「湘字自然,杭州鹽官人也。世為縣小吏,而 湘獨好經史,攻文學,治道術,遍遊天下。後歸江南。嘗 醉於湖州,墜霅溪,經日方出,衣不沾濕,坐於水上而 言曰:『適為項羽相召,飲酒,欲大醉方返。溪濱觀者如 堵,酒氣猶衝人,狀若風狂,路人多隨看之。又時復以 拳入鼻,及出拳,鼻如故』。」又指溪水令逆流,食頃,指柳 樹令隨溪水來去,指橋令斷復續。後遊常州,會唐宰 相馬植謫官,量移常州刺史,素聞湘名,乃邀相見,延 禮甚異之。植問曰:「幸與道兄同姓,欲為兄弟,冀師道 術,可乎?」湘曰:「相公何望?」植曰:「扶風。」湘曰:「相公扶風,馬 湘則風馬牛,但且相知,無徵同姓。」亦言與植風馬牛 不相及也。植留之郡齋,益敬之。或飲食次,植請見,小 術乃於席上以磁器盛土種瓜,須臾引蔓,生花結實, 取食眾賓皆稱香美,異於常瓜。又於遍身及襪上摸 錢,所出錢不知多少,擲之皆青銅錢,撒投井中,呼之 一一飛出。人有收取,頃之復失。又植言此城中鼠極 多。湘書一符,令人貼於南壁下,以著擊盤長嘯,鼠成 群而來,走就符下俯伏,湘乃呼鼠。有一大者近階前, 湘曰:「汝毛蟲微物,天與粒食,何得穿牆穴屋,晝夜擾 於相公?且以慈憫為心,未能盡殺汝,宜便相率離此。」 大鼠乃迴,群鼠皆前,若叩搕謝罪。遂作隊,莫知其數, 出城門去。自後城內更絕。鼠後南遊越州,經洞巖禪 院,僧三百方齋,而湘與婺州永康縣牧馬巖道士王 知微、弟子王延叟同行。僧見湘單僑箕踞而食,略無 揖者,但資以飯。湘不食,促知微、延叟急食而去。僧齋 未畢,乃出門。又促速行,到諸暨縣南店中,約去禪院 七十餘里。深夜聞尋道士聲,主人遽應,此有三人,外 面極喜,請於主人,「願見道士。」及入,乃二僧,但禮拜哀 鳴云:「禪僧不識道者,昨失迎奉,致貽譴貴。三百僧到 今下床不得,某二僧主事不坐,所以得來,固乞捨之。」 湘唯睡而不對,知微、延叟但笑之。僧愈哀乞,湘乃曰: 「此後無以輕慢為意,迴去入門坐僧,當能下床。」僧迴, 果如其言。湘翌日又南行,時方春,見一家好菘菜,求 之不能得,仍聞惡言,命延叟取紙筆。知微遂言:「求菜 見阻,誠無訟理,況在道門,詎宜施之?」湘笑曰:「我非訟 者也,作小戲耳。」於是延叟授紙筆,湘畫一白鷺,以水 噀之,飛入菜畦中啄菜。其主趕起,又飛下再三。湘又 畫一猧子走趕,捉白鷺,共踐其菜,一時碎盡。其主見 道士嘻笑,曾求菜致此,慮復為他術,遂來哀乞。湘曰: 「非求菜也,故相戲耳。」於是呼鷺及犬,皆飛走投入湘 懷中,視菜如故,悉無所損。又南遊霍桐山,入長溪縣 界,夜投旅舍宿,舍少而行旅已多。主人戲言:「無處宿, 道士能壁上睡,即相容。」已逼日暮,知微、延叟切於止 宿,湘曰:「爾但於俗旅中睡。」而湘躍身樑上,以一腳掛 樑倒睡。適主人夜起,燭火照見,大驚異。湘曰:「樑上猶 能,壁上何難?」俄而入壁,久之不出。主人拜謝。移知微延叟入家內凈處安宿。及旦,主人留連,忽失所在。知 微延叟前行數里尋求,已在路傍。自霍桐迴永康縣 東天寶觀駐泊。觀有大枯松,湘指之曰:「此松已三千 餘年,即化為石。」自後松果化為石,忽大風雷震,石倒 山側,作數截。會楊發自廣州節度謫授婺州,發性尚 奇異,乃徙兩截就郡齋,兩截致之龍興寺九松院,各 高六七尺,徑三尺餘。其石松皮鱗皺,今猶存焉。或人 有疾告者,湘無藥,但以竹拄杖打痛處,腹內及身上 百病,以竹杖指之,口吹杖頭如雷鳴,便愈。有患腰腳 駝曲,拄杖而來者,亦以竹拄杖打之令放,拄杖應手 便伸展。時有以財帛與湘者,推讓不受,固與之,復散 與貧人。所遊行處,或宮觀巖洞,多題詩句。其《登杭州 秦望山》詩曰:「太一初分何處尋,空留曆數變人心。九 天日月移朝暮,萬里山川換古今。風動水光吞遠嶠, 雨添嵐氣沒高林。秦皇漫作驅山計,滄海茫茫轉更 深。」復歸故鄉省兄。適兄出嫂,姪喜叔歸,湘告曰:「吾與 兄共此宅,歸來要分此地,我唯愛東園耳。」嫂異之,曰: 「小叔久離家歸來,兄猶未相面,何言分地?骨肉之情, 必不忍如此。」駐留三日,嫂姪訝不食,但飲酒而已。待 兄不歸,及夜遽卒。明日兄歸,問其故,妻子具以實對。 兄感慟,乃曰:「弟學道多年,非歸要分宅,是歸託化於 我,以絕思望耳。」乃棺殮。其夕,棺輷然有聲,一家驚異, 乃窀穸於園中,時大中十年也。明年,東川奏劍州梓 潼縣道士馬自然白日上昇。湘於東川謂人曰:「我鹽 官人也。」敕浙西道杭州覆視之,發塚視棺,乃一竹杖 而已。

按《聞奇錄》:馬自然貌醜,齇鼻禿鬢,大口,飲酒石餘,醉 臥即以拳入口。人有疾病告之,折薪呵而與食,無不 瘥者。嘗吟曰:「昔日曾隨魏伯陽,無端醉臥紫金床。東 君謂我多情懶,罰向人間作酒狂。」後往梓潼上昇。 按《金華府志》:馬湘,為人若風狂狀,每賒酒於白塔巷 酒肆。一日沉湎,謂主人曰:「我今得仙矣,所逋酒價,焉 敢輕酬!」遂出囊中藥,化賣酒鐵器,並為紫金。

買藥道士

編輯

按《原化記》:唐貞元初,廣陵人馮俊以傭工資生,多力 而愚,直故易售。常遇一道士於市買藥,置一囊,重百 餘斤,募能獨負者,當倍酬其直。俊乃請行至六合,約 酬一千文,至彼取資,俊乃歸告其妻而後從之,道士 云:「從我行,不必直至六合,今欲從水路往彼得舟,且 隨我舟行,亦不減汝直。」俊從之,遂入小舟,與俊並道 士共載出江口數里。道士曰:「無風上水不可至,吾施 小術。」令二人皆伏舟中,道士獨在船上,引帆持楫。二 人在舟中聞風浪聲,度其船如在空中,懼不敢動。數 食頃,遂令開船召出。至一處,平湖渺然,前對山嶺重 疊。舟人久之方悟,乃是南湖廬山下星子灣也。道士 上岸,令俊負藥,即付舟人船價。舟人敬懼不受,道士 曰:「知汝是潯陽人,要當時至,以此便相假,豈為辭耶?」 舟人遂拜受之而去,實江州人也。遂引俊負藥於亂 石間。行五六里,將至山下,有一大石方數丈,道士以 小石扣之數十,下大石分為二。有一童出於石間,喜 曰:「尊師歸也。」道士遂引俊入石穴。初甚峻,下十丈餘, 旁行漸寬平。入數十步,其中洞明,有大石堂,道士數 十,弈棋戲笑。見道士皆曰:「何晚也。」敕俊捨藥,命左右 速遣來人歸前。道士命左右曰:「擔人甚饑,與之飯食。」 遂於瓷甌盛胡麻飯,與之食。又與一碗漿,甘滑如乳, 不知何物也。道人遂送俊出,謂曰:「勞汝遠來,少有遺 汝。授與錢一千文,令繫腰下。至家解觀之,自當有異 耳。」又問家有幾口,雲妻兒五口。授以丹藥,可百餘粒, 曰:「日食一粒,可百日不食。」俊辭曰:「此歸路遠,何由可 至。」道士曰:「與汝圖之。」遂引行亂石間,見一石臥如虎 狀,令俊騎上,以物蒙石頭。俊執其末,如執轡焉。誡令 閉目,候足著地即開。俊如言騎石道士以鞭鞭石,遂 覺此石舉在空中而飛。時已向晚,覺足躡地,開目已 在廣陵郭門矣。人家方始舉燭,比至舍,妻兒猶驚其 速,遂解腰下皆金錢也。自此不復為人傭工,廣置田 園,為富民焉。里人皆疑為盜也。後他處有盜發,里人 意俊同之,遂縶以詣府。時節度使杜公亞重藥術,好 奇說,聞俊言,遂命取其金丹。丹至亞手,如墜地焉而 失之。兼言郭外所乘之石猶在,遂捨之。亞由是精意 於道,頗好燒煉,竟無所成。俊後壽終,子孫至富焉。

詹妙容

編輯

按《衢州府志》:「妙容,本番陽人女,唐貞元初,來江山,登 真巖修鍊,衣楮衣,食草木實,後騰雲而去。」

韓湘子附朱拾得 韓愈

編輯

按《韓仙傳》:予大周之韓原人,始氏以國。秦楚迸滅,後 有叔通子者,奔武城,遂姓韓氏。因契夙器,遊於海東, 卒成仙聖。枝蔓蘿蒂,牽連不已。漢之東西,晉之前後, 史譜已載。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先祖曰仲卿者,刺史 江南人,受德濟,遂家於鄧州之南陽松水焉。元宗天 寶壬午九日,先父生有異質,既長,以孝著,名諱曰愍, 尋改曰會應。代宗廣德元年癸卯鄉舉。大曆二年丁未秋,仲卿祖薨,先父盡大禮櫬掩於匡廬之五老峰 下,卜者曰:「得此者位極人臣。」二十年後,有仙者出,先 父與姑子蕭存築舍於西林寺守墓焉。蕭存歷官至 郎中,惡裴延齡不仕,歸養於茲。明年戊申上元,繼祖 母賀氏生叔愈。五年庚戌,叔三歲而賀母死,先父撫 之。先父歷官起居舍人。十二年丁巳五月,先父坐元 載貶嶺表,既歸南陽,叔日記數百言,通《六經》百學。建 中四年癸亥,朱泚亂,先父攜叔奔遷韶嶺。先父為人 善清言,有文章高世。江南宣城有別業,先父亦就居。 八月,有詔徵先父以衰頹不可就,因二辭,遂為訕謗 不用。及韶嶺兵剋,復歸,苦勵叔以讀。興元元年甲子 登薦,時叔年十八也。貞元元年乙丑,謂叔曰:「吾蚤失 怙恃,吾母清河崔氏亦卒。汝母生汝,即捐而幸成大 人矣。我年過半,所不盡恨者,汝嫂呂氏之不嗣也。天 欲何為?」言已淚下。叔曰:「弟所得生,兄之育也;弟之成 人,兄之教也。弟立身過望,兄德勝天矣。德必厚福,況 垂世乎?兄其毋憂。」先父稍解。七月為叔娶扶風之竇 女焉。先父禱於嶽神之西,《夢》曰:「虎榜中鄉闈,庭分桂 一枝,最憐雙遂後,賓鴈各於飛。」明年丙寅三月七日 甲寅之辰,而吾嬸竇氏忽見丹鶴飛入中庭,先父亦 見;隨入方舍,絕無影跡。六月乙未七日庚申之酉,而 予生時也。天垂五異,地應百祥。鄉里有見老鶴翔空 者,先父以鶴為名,謂叔曰:「昔卜吾父五老葬地者,開 府子儀郭公也。謂我有仙者,出丁未,迄今二十載,合 其讖矣。」叔曰:「異教也。神仙杳茫,兄何獨取乎?吾聞周 孔正世,餘不復知矣,未聞以黃老之無君無父者,可 以定天下也。弟每深恨此輩,他日有望,必人其人,火 其書,明道以導,盡去其教而後已。」先父嘿然。初蒼梧 之野賓龍峰西北,有洞曰皇老。東華李公、西城王公, 相傳道煼,合煉神丹。予以《太素》稟質《太易》,賦性,太極, 會形沖沖冥冥,莫可先悟,遂托形於胎仙氏。時東漢 之明帝永平庚申中秋也。西晉惠帝元康九年己未, 予生二百有四,噓吸踵固,輕翮虛靜,故獲遠考。龍沙 起運,有仙者迭出。予於皇老洞遇李、王二翁在焉,予 翱翔空際,倏忽漢落,穿雲漠,舞松風,上下於紫翠之 間。是夕七夕也,月影垂鉤,織星半渡,電光羅動於銀 津間,人籟家家,寒光拂拂,露含山草,猿抱枯藤,二翁 對酌,童子捧符,一童進朱橘嚼酒。談及妙旨,略曰:「人 稟先天,溺於後天,雖一草一木,莫不皆然。但能回神 於外明,定神於內官,馳神於空窟,知神之舍,返神之 遊,則天地之精華,可收吾神之妙用,亦能沈潛以和, 對谷以應,明而靈,靈而神,神而至神,而又至於身外 飛神,則得仙矣。」西城曰:「所以謂其能明能靈者何?」翁 曰:「人物最關性命者,神也。生虛則為氣,生濕則為精, 生夢則為魂,生形則為魄,生想則為意。至於肌膚四 大,莫不曰神而感也。於此上安身,天地之自然,聖神 之造化,自得矣。」談至東方欲白,天景漸收,《啟明》高可 丈許。予聞之,心竅洞明,長唳數聲。翁不覺失聲曰:「是 兒悟矣,悟矣。」予得領微旨,即以神神之道治於洞口。 仙翁去矣。香風閴閴,瀑布乍響,洞煙裊裊,梅魂如恍。 予饑茹渴吸,自擔清賞。時有蒼猿公元元丈人寓焉, 遂為誓好。然山崣峰岌,雲深樹合,雖老樵熟獵,無能 見者。唐貞元元年乙丑,又四百八十六年矣。上帝若 曰:「延康立極,赤明開圖,仙當用薦,厥補神都。用敕汝 無量大通神霄仙卿呂喦,遍訪塵寰,超凌上品,以佐 太上無為元元至化,惟卿勿怠。如敕恪行。」純陽翁遂 飛歷八都,無地不涉。忽一日,憩於蒼梧之陽,予已洞 識矣。予更名冰壑老人,與元元丈人共謁焉。翁固知 之,偽問曰:「子何人耶?」予口致詞曰:「山林老隱,端悟性 宗,幸值三生,何逢仙聖。雖飲松流,啖雲實,獨甘恬苦。 願剖冰壺,開玉藏,發我盲聾,是為野人之至望。」翁笑 曰:「子野則野矣,人或未然,姑試子。」遂示詩曰:「兩口談 元並是虛,山高下品亦非居。洞前。縱有千年計,濱海 蓬萊總不如。」其意諭以「蒼梧雖美塊中耳,不若蓬萊 之能久居。」而其中微示以呂喦洞賓字意,猿初不悟 也,遂輕之。予跪進曰:「公非純陽呂翁耶?」翁曰:「子言是 也,可教。」遂以鐵丸三枚,命曰:「二子服之,可立死而化 於人道。予將度汝為」仙。猿畏拒之。予欣受而次第吞 之,但覺神凌至虛,翁乘之而起,猿哀號不已,予再瀆 之,翁曰:「子仙緣猶隔一世耳,托質於人,吾當再度汝 矣。」飄飄而上,越東海,入方丈之顛,見東華翁曰:「美則 美矣,恨毛團耳,可更其身,當躋上域。」遂命翁送之。翁 領予神逕,抵唐國之松水,投予於呂母之懷,囑予曰: 「汝勿言,吾來視汝。」遂降生焉。蓋吾母,乃翁之從孫也。 未幾,先父與叔棲扶風竇館。次年丁卯苦疫,先父卒 於八月十二,死,經時復起。索書囑叔曰:「賀母生伊亦 此時,我於此上獨堅持今朝長歎歸乎數,惟汝憐,孤 立我兒。」叔曰:「分內事也,兄何憂耶?視弟為不義耶?」遂 囓指為誓,先父揮淚而逝。時人有議叔傷「遺體者,叔 曰:『不然,兄何瞑安耶』?」聞者皆歎服。叔慟毀將絕,親鄰 百計慰問,遂上山陽《野雲》葬焉,蓋以匡廬之遠故也叔侍先母以母道,晨夕問寢。先母頗識字句,亦嘗勸 學。貞元五年己巳,先母亦歿,時予年四歲,淑儀慈色, 尚可記十之二。予抱負宿興,皆委於叔也。八年,予七 歲矣,然猶記翁不言之囑,終不呼一字。叔不悅,曰:「是 兒癡物也。寧馨耶?芻靈耶?何日得清爽耶?」強笑而負 之,遂爽為小字。十年甲戌,叔舉進士,歸予喜失聲曰: 「叔歸矣。」予叔母趨視,果然,與叔大以為樂。是夜恍惚 瞢矇,次辰遂瘖,不能出一聲,但哭咷而已。叔百計求 之,莫可瘳。午陰,正庭忽有道人黃裳紫冠來謁,謂能 發我聲,蓋呂翁也。叔喜,襁予與視,翁笑曰:「而忘予勿 言之訓耶?」予不覺律管發輝,答曰:「有罪有罪。」遂為予 名曰可,名湘可字清夫,他日當為我方外弟子。叔大 誕之,叱之出,予遂能言。次年乙亥,叔譏陽城,作《諍臣 論》,拜御史大夫。十四年戊寅,大夫孟東野,張籍叔友 也,媒於東閣學士林圭國甫之女,於予而娶之。女善 談詠,小字蘆芳。予年少,不喜女容,近之則自赧,終不 一與予十三歲矣。叔日以經史為訓,予頗敏擇,潁上 先生師焉。先生死,予舍於家,叔親教之。四月十四壬 申,呂翁變名,宮無上謁叔,談及群書百家,無不熟獵。 叔延三宿,大以為奇,遂命館側予師之。既居,晝則訓 予修身治國之道,夜則授予內《鍊童真之道》,予深信 之。翁曰:「修身可人爵,而老死迷真;修真可登仙,而長 生不朽。二者不可並學,子欲何擇?」予曰:「貴不可久,仙 願學焉。」翁喜而教之,然蒼梧之事,予皆忘矣。未幾,為 叔宴集,時階下有匠者用銅錢汁補鐵甑者,時翰林 虞公命予對曰:「銅鏹補鐵甑。」予對曰:「鉛汞合金丹。」座 上皆詫,叔曰:「汝何以知之?」予曰:「師教之也。」言未已,侍 兒進曰:「宮先生夜夜教公子以神仙之事。」叔愈怒,撻 予,索翁責之曰:「吾兒儒外之習,吾不之講。始吾以汝 為高士也,禮之。汝敢以惑世誣民之事以搖其心耶? 速去,勿致辱耳。」翁笑而去,囑予曰:「子能憶昔蒼梧之 苦,當來終南之碧雲峰求我,去此三百里,子不屑,則 一大失矣。」予日夜慕之,甚於父母。中宵,予亦遁,叔號 泣大索,三月不能得。予道經鄠南峰,老嫗一宿,嫗惑 予以美女,予力卻之,彼策杖而逼,予終不伏。天曉則 茅屋嫗女皆不見,予始去。蓋翁一試也。又過太白嶺 下,是時聞有虛言,叔覓官,追者不敢晝行。是夜月明 當空,忽見前林密處,燈火交遞。予趨進,則白骨叢雜。 有一厲鬼執予曰:「子非韓爽乎?」予跪曰:「是也。」鬼曰:「子 父母得汝而亡,子叔撫汝而生。恨不汝撐天破浪,以 光世代,子欲迯何地耶?汝不肖子也。」予得而食之。予 曰:「我所以逃者,宮仙人之教也。」鬼曰:「宮仙人,妖士也。 汝聽其惑,汝父令我先食之矣。」予曰:「宮仙人教我以 善,既死,我已捨心事彼,我亦當死以求見耳。請食之。」 鬼曰:「汝歸去,吾或可恕。」予曰:「有死不歸。」言已,鬼曰:「吾 去喚同輩來,當分食汝。」言已不見。予奔,蓋翁二試也。 入長樂坡,道見一布裹,予開視之,烹羊蹄一具,酒一 壺。時予甚饑,思必有主坐守之。少焉,一婢遠哭而來, 予還之,拜謝而去,即不見,蓋翁三試也。轉沙溝界,予 餒甚,坐石下,有二夫逐豕見予曰:「子為我守此豕片 時,我有遺豕往尋之。」復遺予以熟食,予飼而飽。二夫 去,中餉不至,有一虎自叢莽中出,欲搏豕,予曰:「受人 之託而為汝搏,是不忠也,願自代。」因納豕於蓁刺中, 而自當之。虎回首大吼,遂入巖穴,莫知所之。少焉,二 夫長笑而來,牽豕而去。蓋翁四試也。予前不十里,路 岐岔甚,有農夫罔以逆路,不覺逃至扶風柳林,有丐 者酗酒極醉,當於要路,詈罵千百,以至萬計。予不敢 答,索予錢,予罄囊與之;又索米,予止二升一合,並與 之。方稍解而去。蓋翁五試也。既達終南界,問碧雲峰 於樵人。時一羸樵甚醜,答予曰:「子欲訪誰耶?」予曰:「宮 先生耳。」曰:「宮先生,吾故識也。始以美名重世,人皆畏 之。既而久居犬彘不為也。因淫盜無常,人不與食,今 將死矣,子訪何益?彼不死,吾輩欲執於官以誅耳。子 勿貽池魚之禍,速去之。」予曰:「予此來欲相見,後雖有 禍,願為之死。」彼曰:「子非智士也,去去去!彼可於紅樹 下蓁中求之。」言已而去數步,復回顧予曰:「惜哉,此子 送命九泉也。」予雖信之,心終不退進。山壑極險,攀緣 而上,蓋翁六試也。已而挽煙蘿,步劍石,迴紜苔草,涉 歷蒲蘆,雖狼窮虎止之地,無不經涉。果見盤陰之下, 有紅樹焉,蓋老楓也。下得一破茅舍,遠睨煙火微出。 予手分刺棘而入,則破壁敗爐,藤榻石枕。先生弱瘦, 不可目視,雙眸不開,釜有殘豆羹,案有書半卷。視之, 命書也。先生狂呼大哭,不省人事。予再三喚之,先生 曰:「汝鬼耶?取我耶?」予拜泣曰:「弟子湘也。自先生教我 而來,如亡父母。今日帶月披霜,未避險夷,求見先生, 以復昔約,先生何外我耶?」先生曰:「我記之矣。我先以 文學有罪於世而迯,既而衣食不給,復肆張於汝叔, 而復以妄言誘汝,以至今日。老天使我受此苦者,正 此報也。子可回,勿誤青芳光景也。我頭下有金二餅, 可供歸費。子速歸,可薦我於九泉下。況此地虎狼交 雜,蛇虺出入,雖一薪一汲,必逢百度,子不可久。」予曰「弟子此遇,心方得已。雖虎蛇餐啖,甘苦不辭。先生昔 為我師,今日既見先生,困憊而離禽獸,不為也。願以 死同。」先生泣曰:「子今日好心矣,我死何以報之?」予曰: 「先生但安心以自保耳。」三日後,先生謂予曰:「我思泉 水,子往求之。」予遂去。山壑之下,群草交翠,密封湍流, 予方就汲,忽一蛇長計丈許,盤旋,張口如箕,欲相啖 狀。予跪祝曰:「人世萬物,必有靈識。我師得罪天地,以 致疾疚,思飲甘泉,命之於我,我已委身師事,敢不忠 罄。子既我傷,將賜我水,以周師急,我必返身,任汝啖 也。」言已,蛇蜿蜒數折,草蔓皆伏,威聲如風,灌耳而去。 蓋翁七試也。得水而歸。先生飲之,遽起而大笑曰:「子 非下品人也,吾非宮無上也。宮字無上,呂也。吾初唐 之洞賓也。七度試子,皆合天格。子可教矣。」遂引予出 舍。不二里,山景異常,指一峰巒曰:「此碧雲峰也。」一喝 而白壁開。曳予視,即如王宮帝闕,金紫交映,彤碧混 合,如白晝焉。少焉,二童曰:「翁待師久矣。」攜入大殿下。 一翁居上,環目方面,高冠坐首。先生曰:「此東華李公 也,吾昔年事汝知否?予都不悟。」先生命再拜。東華翁 曰:「可取飲飲之。」少頃,童進醴,予飲之,肌骨皆寒,先二 世事無不記憶。方再拜曰:「一迷不覺十二載矣。」翁笑 而納之。時貞元十五年八月中秋也。予年十有四。翁 復引予謁雲房鍾離翁、西城王翁、火龍鄭翁,而授予 以道。越一百二十有四日而成道。予謁上帝,帝曰:「子 來授汝《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卿》。」予謝而退遊 蓬島,但見琳宮貝闕,天影彩霞,自然吟詠,仙侶徘徊。 誠所謂「試向崑崙巔上望,十二樓臺無處尋」也。三十 日復召,謂曰:「卿叔韓愈,乃吾仙甫沖和後身也。微過 謫世,子何不往度乎?」予遂領旨而下,則山川變態,人 物流移,恍然腥塵中耳。永貞元年乙酉,因叔先十四 年言旱,獲罪於德宗,黜為山陽令。次年取歸,經湖南, 遊衡山,宿二日。雲房純陽翁更為二道士勸叔曰:「人 世轉丸命數飛燕,光陰不可得,美官不可久,公胡不 相將猿鶴,久世以長生耶?」叔叱之曰:「何物妖士,敢興 蠱語!」二翁遁去。元和五年,進官河南方西令,轉國子 博士。十年乙未,叔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十二年丁酉, 憲宗正旦朝賀,留宰相裴度妻父林圭及叔宴之,問 曰:「今歲豐儉若何?」叔失對曰「儉。」上曰:「何以知之?」叔曰: 「去冬無雪,故知儉。」上曰:「可禱乎?」叔曰:「人主致誠,熒惑 失度,尚從之,況雪乎?」時諷諫耳,不意憲宗出旨,遂的 限叔於三日精禱致雪,叔大惶懼,予喜曰:「叔可度矣。」 時高弟百餘,日肆雌黃,老氏之教,言必深惡予遂出 牓擔頭曰:「賣風雲雨雪。」市夫訝予妄報於叔,叔收予, 予已異形,叔不能識,詰之曰:「上以年歉,預禱雪以示 豐,汝何人耶?敢謾言乎?」予鼓掌胡盧而笑曰:「人以為 難。吾身中先天坎離太極,混合乾坤,尚可顛倒,況後 天之雨雪乎?」叔曰:「沙可祈,則為我試。」予曰:「諾。」索酒大 醉,遂登壇。半日,靉雲漫野,寒氣侵骨,天光一合,大雪 立降,深可尺許。裴張諸公大以為異。叔謬曰:「人君至 誠,人臣至專,所為耳,豈一道士之力耶?」眾皆不服其 論,予大笑而退。是日,拜刑部侍郎,宴賀。予謁之始也 善待,既而接待,中微語勸以急流之說,叔果大怒而 斥之。予曰:「神仙有變化之妙,公不可為泛。」叔曰:「汝能 盡一杯之酒,能致諸公醉耶?」予曰:「甚易耳,公當隨我。」 叔曰:「汝為之。」予遂取所佩葫蘆,徑可一寸,高可寸許, 盛酒半杯即滿。因而遍席勸之,凡三十人,各計三十 巡,中宵不竭。眾皆駭。叔曰:「此民間漏酒法也。」叔復曰: 「汝可召二妓飲舞乎?」予曰:「亦易」予面空召之,仙妓立 降。眾又異。叔曰:「幻術也。」又曰:「可召鶴乎」予即召鶴下 舞,尋化為羊,口出歌賦其中無過勸叔之修省也。叔 皆以為幻。予大言曰:「公欲為天子耶?貴極人臣,尚不 知避禍而早退,一旦誅貶,風塵千里,凍餒而死,妻子 榮祿可復得耶?」叔大怒,叱予出。次日復謁,則已重門 鎖鐍,不可入矣。予飛空而入,至中霤而下。眾皆驚,叔 曰:「何來?」予曰:「上壽耳。」叔曰:「何貺?」予曰:「金蓮耳。」遂索火 一缶。予投以丹砂。頃,蓮花大發,高可三尺,碧盤寶華, 靡一不具,中一葉自然成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 擁藍關馬不前。」叔視之曰:「此何語也?」予曰:「公遭誅竄, 可當驗之。」叔大忌之,執予供。予立《書》曰:「供狀列仙,年 甲不具,生於松水,長入蓬萊,三台護生,五炁全體。身 朝元始,出入雲衢,恭東華為主,歸鍾呂為師。丹藥度 群黎,跨鶴遊海島。因愈叔遭險,命入刑囚。暫假下瑤 池,拔救來鄉貫。一報鞠育,二謁祖宗。今承供審大羅 天甫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卿、松水昌黎郡仲 卿嫡孫清夫謹狀。」叔再三視之,不覺淚下。予遂示以 原形,叔大哭曰:「子何風顛如是耶?吾慕汝念汝如刃 碎中心,子何忍心耶?」予曰:「姪上朝天帝,今為仙宰,思 叔之德,慮叔之難,特」相援耳。叔曰:「汝勿妄言。」既而見 竇母,則蒼顏矣,而予妻尚在,予不之顧,諸公為之大 慶。一日叔誕,時上元也,予捧蟠桃一枚為壽,眾為奇 遇。叔曰:「此冬桃耳,善藏者能留之,何異?」予知不可度, 呈以詩曰:「青山雲水窟,此地是吾家。寶鼎藏金虎,元田養白鴉。一瓢藏世界,三尺斬妖邪。解造逡巡酒,能 開頃刻花。有人如效此,同往翫仙葩。」叔曰:「子去家二 十年,尚荒涼貧窶如是,而更復誘我耶?」百計諭之,終 不就。予留詩於壁曰:「我欲隨公去,千言固不從。藍關 雪深處,來歲更相逢。」叔覽之,揮泣而罷。十三年戊戌, 叔進吏部侍郎。時鳳翔寺塔有佛指骨放光,上遣中 使迎之,叔面諍之,上不聽,罷朝。次年,骨至,上留禁中 二月,送諸寺,人皆大惑。叔表諫數百言,陳梁武故事, 上怒,收欲誅之。宰柑、裴度、崔群、林圭為言,乃貶潮之 刺史。叔別家往官,經藍關、秦嶺,正值大雪,馬憊於道, 從者二人皆遁去,叔獨無倚,待死而已。予冒雪見之, 叔號呼百狀,悲喜交集,始曰:「子先言有驗矣,予迷耳。」 遂成完詩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 為聖朝除弊政,豈知衰朽喪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 邊。」予勸曰:「叔今上不得於君王,中致離於祖禰,下不 及於妻子,近有頹於千金軀,正此可隨姪以效長生 耳。」叔曰:「君命謫潮,予當匍匐事。命力不足,死亦理順。 而欲我隨遁,是逐君怒,逐君怒,是不忠。縱仙可學,安 可成乎?予有死而已,汝勿言。況違君限,有罪於家。汝 嬸母置何地耶?予囊有餱,可旬日待雪霽,乞諸郵驛 耳。」予感其忠,請命於帝。帝曰:「卿當隨事,可緩化之。」予 得旨,遂謂叔曰:「可攜姪往乎?」叔曰:「此過望也。」越七日, 過嶺,予為之買蹇僕而行,逾月入潮。訟政之間,予有 神識,叔得振威二廣。溪有鱷魚食人及畜,叔作文以 祭予敕神殺之,懸首以示民,大奇叔方知敬於予也。 予日以勇退為勸,叔曰:「吾但得歸見宗祖,即當隨侍 任所之耳。」予曰:「不然。姪之來者,報叔舊德也。方今吾 叔窮極,叔尚不知從他日歸有妻子之私,何言及此?」 叔曰:「予負今日語,天當殛誅。雖今日之潮陽,亦不可 得。」予信之,不更瑣,常教之導引禦瘴,復教之守神,叔 從之。穆宗立,長慶元年辛丑,徙叔於袁州,予隨去。時 袁有盜群百,哨於山林,害占二縣,民奔之。予議叔收, 叔失策。予曰:「易也。」予雪夜獨騎,仗劍入巢際,賊遙見 大懼,予命神吏縛其首者三人,餘皆縱其散遁,救民 萬計。叔得功,觀察王公表之,二年召歸。叔過匡廬之 五老峰,謁祖墓,經蕭存舊址。存初與先父共廬於茲, 字伯誠,隱此而死。叔少為所俯,存有子,早死,遺女蕭 小貞,出家為尼於西林庵。叔訪之,號泗終日,勸其復 俗,終不就。因遺金二十兩於家,立其孫凌漢焉。叔見 小貞之操,題其壁曰:「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 保家。今日匡山過舊隱,空將衰淚灑煙霞。」予進曰:「此 女可度之。」叔曰:「能乎?」予遂贈藥一粒曰:「汝孝敬可重, 吾叔吾父汝父所愛,吾固報汝以此也。」女再拜而退。 是夕服之,神思精爽。見寺神謂曰:「韓相公姪非人也, 見位天仙也,汝可師之。」次辰,女羅地而告曰:「妾父之 死,妾獨捐生,欲報至恩,故假於釋。今者吾師大仙也, 願度頑形,願補陋濁。」予愍之,遂以丹餌之。是夕,化叔 泣而瘞之,予因送於龜臺,金母易名瓊瓊侍衛以長 生焉。叔入朝見主,拜國子祭酒。時叔已皓首矣,始見 家族,予妻已卒於元和十五庚子矣。叔二子源、滾,滾 死。明年,勸之,叔曰:「神仙可唾手於功名乎?」予曰:「何難?」 叔曰:「子欲我從道,但能取進士。」予傾服之,予曰:「諾。」叔 遂薦予於太學。明年甲辰,予以《天馬》《長門》《泰階》三賦, 登《柏耆》榜,列名十二。予不仕,詭以風症,上疏辭曰:「臣 以猥木得薦,天匠危棟,既倖疲癃忽作,思輔神綏,末 膺台化。天命止在,空苦微軀。臣松水有尺壑,可保勞 頓,乞恩歸祿,以藏筋骨,無任感躍。」上宣旨曰:「卿以巂 英,作朕高柱,艾年微困,何致重辭?命諸方藥,以瘳肺 腑,卿其尚忠,勉進針石,是為朕快。」醫工來治予,示以 死脈,醫果復命,上遂允歸,叔始誠信。五月,拜吏部侍 郎,得復舊爵。時蒼梧之元元丈人已生於霸陵西村 朱氏,年三十,呂翁遊五臺,來為貧道者,乞食於家。朱 氏名拾得,敬之,飲餘,翁命之飲,遂啜之。翁復以劍囊 寄之,出舍遺金二餅,彼遂封之,翁至而還。翁領之,過 灃水,誤墜劍於深波,命取之,彼即捨生以赴,未及中 流而劍自浮,隨至新豐。翁醉甚,逐之,跪而不去,既而 引劍欲殺之,亦不去,並無逆色,翁方解。翁過涇水,道 見一乞兒索食,翁撻之,即死。尋又一丐者來,見之,即 曳翁以償,翁不辭,謂拾得曰:「子可歸,吾就死矣。」彼嚎 哭曰:「撻之者我也。汝何以誣我師耶?」遂拔劍自刎。翁 大喝一聲,二乞兒俱不見。謂曰:「子可教。」遂相持而來 京師之長安門,見予曰:「子何久於風塵耶?」予曰:「盡在 三日。」翁曰:「是兒,汝友也,當於藍關,可並度之。」予諾。翁 去,留拾得於藍關之九曲溪洞曰:「子待七日,子師至 矣。」予歸,是夜下元,寒魄穿櫺,燈清籟靜,紙帳梅花,槐 風竹戞,清入兩耳。時有孤鶴倚苔,斷琴在壁,與叔寢 於書屋。再諭之曰:「上帝以叔仙根道骨,昔者命姪往 度,叔堅不從,故有大患。今叔大事已矣,潮陽叔之親, 誓又完矣,何不去之?」叔曰:「仙人不常見,吾老死於鄉 黨足矣。吾恐朽骨不可長修,衰氣不可壽世,棄於山野,死無名也。姪有至諒,幸為我思。」予曰:「姪隨叔有年, 叔猶不知耶?姪之大道,可以窮桑田,朽山嶽,竭海源, 雖日月更變,不致敗此身也。叔如不學,恐貽譴於天, 天必加誅,又豈憲宗之法耶?」叔曰:「易則易矣,何物色 可隱去耶?」予遂以竹杖化叔之形,了無一缺。死臥於 席,叔遂隨遁。予餌以飛舉之藥,風騰於藍關之巔,安 之仙景。相與拾得為友,而復命於帝。帝曰:「卿可度之。」 予歸,遂授叔以至道。百日而神識洞達,始有沖和之 悟焉。時長慶四年甲辰冬十一月也。叔年五十有七, 而予年三十有九。其家見其死,源弟尚幼,門人李漢, 隴西人也。葬叔,假屍於鄉。上愍其忠,祿其子源,追贈 禮部尚書、昌黎伯,諡曰文。予方蛻其舍於終南,飛其 神於衡嶽之頂上。帝詔之,始入太清。而拾得得道,亦 就隨去。帝曰:「子功成矣,向何迷耶?不贅叔於上仙列」, 遣予送於崑崙為使焉。叔方大悔。予復奏舉祖考,皆 允取予之父母前七代,予後一代,皆附以太陰煉形 之妙,皆入崑崙。予相繼送之而去,拾得命為神霄仙 伯焉。

田鸞

編輯

按《原化記》:柏葉仙人田鸞,家居長安,世有冠冕,至鸞 家富,而兄弟五六人,皆年未至三十而夭。鸞年二十 五,母憂甚,鸞亦自懼,常聞道者有長生術,遂入華山, 求問真侶,心願懇至,至山下數十里,見黃冠自山而 出,鸞遂禮謁,祈問隱訣,黃冠舉頭指柏樹示之曰:「此 即長生藥也,何必深遠,但問志何如爾。」鸞遂披尋仙 方,云:側柏服之,久而不已,可以長生。乃取柏葉曝乾 為末,服之稍節葷味,心志專一,服可至六七十日,未 有他益,但覺時時煩熱,而服終不輟。至二年餘,病熱, 頭目如裂,舉身生瘡。其母泣曰:「本為延年,今反為藥 所殺。」而鸞意終不捨,尚服之。至七八年,熱疾益甚,其 身如火,人不可近,皆聞柏葉氣,諸瘡潰爛,黃水遍身 如膠。母亦意其死,忽自云:「體今小可步,須一沐浴。」遂命 置一斛溫水於室,數人舁臥斛中。自病來十餘日不 寢,忽若思寢,乃命左右掩戶勿驚。遂於斛中寢,三日 方寤。呼人起之,身上諸瘡皆已掃去,光彩明白,眉鬚 紺綠,頓覺耳目鮮明。自云:初寢,夢黃冠數人持旌節 導引謁上清,遍禮古來列仙。皆相謂曰:「柏葉仙人來 此。」遂授以仙術,勒其名於玉牌金字,藏於上清。謂曰: 「且止於人世修行,後有位次,當相召也。」復引而歸。鸞 自此絕穀,並不思飲食,隱於嵩陽。至貞元中巳年百 二十三歲矣。常有少容,忽告門人,無疾而終,顏色不 改,蓋屍解也。臨終異香滿室,空中聞音樂聲,乃造青 都《赴仙約》耳。

文氏女

編輯

按《廣東通志》:「文氏女,四會人,世稱為貞烈仙。貞元三 年,父母許鮑氏子,未嫁而鮑斃於虎,乃歸夫家,服喪 三年,奉其舅姑甚謹。父母欲奪其志,遂潛遯貞山,居 於絕巘,藝蔗芋蕉竹以自給。親黨求之,莫知所在。貞 元十七年,高秋九月,天氣澄徹,俄有異雲起山西南, 遙望杳靄間,幡華管磬,擁一婦人而去,僉謂文氏登」 仙,鄉人構祠其下,祀之曰「貞烈仙祠。」水旱祈禱輒應。

蔡尋真 李騰空

編輯

按《九江府志》:「蔡尋真,侍郎蔡某女也。李騰空,宰相李 林甫女也。幼並超異,生富貴而不染。貞元中,同入廬 山。蔡居詠真洞天九疊屏南,李居九疊屏北,並以丹 藥符籙救人疾苦。三元八節會於詠真洞,以相師資。 九江守許渾以狀聞,昭德皇后賜柬,賜金幣,闢土田。已而 蛻去,門人收簪簡瘞於舊居,鄉俗歲時祀之不」絕。其 後昭德崩,許渾入朝,因請賜觀額,以昭追奉。詔以詠 真洞為尋真觀,騰空所居為「昭德觀。」

謝自然

編輯

按《墉城集仙錄》:「謝自然者,其先兗州人。父寰,居果州 南,克舉孝廉,鄉里器重。建中初,刺史李端以試祕書 省校書表為從事。母胥氏,亦邑中右族。自然性穎異, 不食葷血。年七歲,母令隨尼越惠,經年以疾歸。又令 隨尼日朗,十月求還。常所言多道家事,詞氣高異。其 家在大方山下,頂有古像老君,自然因拜禮,不願卻」 下。母從之,乃徙居山頂。自此常誦《道德經》《黃庭內篇》。 年十四,其年九月,因食新稻米飯,雲「盡是蛆蟲。」自此 絕粒。數取皁莢煎湯服之,即吐痢困劇,腹中諸蟲悉 出,體輕目明。其蟲大小赤白,狀類頗多。自此猶食柏 葉,日進一枝。七年之後,柏亦不食。九年之外,乃不飲 水。貞元三年三月,於開元觀詣絕粒道士程太虛,受 五千文《紫靈寶籙》。六年四月,刺史韓佾至郡,疑其妄, 延入州北堂東閤,閉之累月,方率長幼開鑰出之,膚 體宛然,聲氣朗暢。佾即使女自明師事焉。先是父寰 旅遊多年,及歸,見自然修道不食,以為妖妄,曰:「我家 世儒風,五常之外,非先王之法,何得有此妖惑。」因鎖 閉堂中四十餘日,益加爽秀,寰方驚駭焉。七年九月, 韓佾轝於大方山置壇,請程太虛具三洞籙。十一月, 徙自然居於州郭。貞元九年,刺史李堅至,自然告雲「居城郭非便,願依泉石。」堅即築室於金泉山,移自然 居之。山有石嵌竇,水灌其口,中可澡飾形神,揮斥氛 澤。自然初駐山,有一人,年可四十,自稱頭陀,衣服形 貌不類緇流,云:「速訪真人。」合門皆拒之,云:「此無真人, 頭陀但笑耳。」舉家拜之,獨不受。自然拜施錢二百,竟 亦不受。乃施手巾一條受之,云:「後會日當以此相示。」 須臾出門,不知所在。久之當午,有一大蛇,圍三尺,長 丈餘,有兩小白角,以頭枕房門,吐氣滿室,斯須雲霧 四合,及霧散,蛇亦不見。自然所居室,唯容一床,四邊 纔通人行。白蛇去後,常有十餘小蛇,或大如臂,或大 如股,旦夕在床左右,或黑或白,或吐氣,或有聲,各各 盤結,不相毒螫。又有兩虎,出入必從人,至則隱伏不 見。家犬吠虎凡八年。自遷居郭中,犬留方出。上昇之 後,犬不知所在。自然之室,父母亦不敢同坐其床,或 輒詣其中,必有變異。自是呼為仙女之室。常晝夜獨 居深山窮谷,無所畏怖。亦云誤踏蛇背,其冷如冰,虎 在前後,異常腥臭。兼言常有天使八人侍側,二童子 青衣戴冠,八使衣黃。又二天神衛其門屏,如今壁畫 諸神手執鎗鉅,每行止,則諸使及神驅斥侍衛。又云: 某山神姓陳名壽,魏晉時人。並說真人位高,仙人位 卑,言己將授東極真人之任。貞元十年三月三日,移 人金泉道場。其日雲物明媚,異於常景。《自然》云:此日 天真群仙皆會。金泉林中長有鹿,未嘗避人,士女雖 眾,亦馴擾。明日,上仙送白鞍一具,縷以寶鈿。上仙曰: 「以此遺之,其地可安居也。」五月八日,金母元君命盧 使降之,從午至亥。六月二十日,聞使從午至戌。七月 一日,崔張二使從寅至午,多說神仙官府之事,言上 界好奕棋,多音樂語笑,率論至道元妙之理。又云:「此 山千百蛇蟲,悉驅向西矣,盡以龍鎮其山。」道場中常 有二虎、五麒麟、兩青鸞,或前或後,或飛或鳴。麟如馬 形,五色,有角,紫鱗騣尾。白者常在前,舉尾苕箒。七月 十一日,上仙杜使降石壇上,以符一道丸如藥丸,使 自然服之。十五日可焚香五爐於壇上,五爐於室中。 至時真人每來,十五日五更,有青衣七人,內一人稱 中華雲食時上真至。良久,盧使至,云:金母來。須臾,金 母降於庭,自然拜禮。母曰:「別汝兩劫矣。」自將几案陳 設,珍奇溢目,命自然坐。初,盧使侍立久,亦令坐。盧云: 「暫詣紫極宮,看」《中元道場》。官吏士庶,咸在逡巡。盧使 來云:「今時全勝已前齋。」問其故,云:「此度不燒乳頭香。 乳頭香天真惡之,唯可燒和香耳。」七日,崔、張二使至, 問:「自然能就長林居否?」答云:「不能。」二使色似不悅。二 十二日午前,金母復降云:「為不肯居長林,被貶一階 長林仙宮也。」戌時,金母去,崔使方云:「上界最尊。」金母 賜藥一器,色黃白,味甘自然,餌不盡,卻將去。又將衣 一副,朱碧綠色相間,外素內有文,其衣縹緲,執之不 著手,且卻將去,已後即取汝來。又將桃一枝,大於臂, 上,有三十桃碧色,大如碗,雲此猶是小者。是日金母 乘鸞,侍者悉乘龍及鶴,五色雲霧浮泛其下。金母云: 「便向州中過。」群仙後去,望之皆在雲中。其日,州中馬 坊廚戟門皆報雲「長虹入州。」異日,李堅問於《自然方》 驗之,紫極宮亦報虹入,遠近共見。八月九日、十日、十 一日,群仙日來傳金母,敕速令披髮,四十日金母當 自來。所降使或言「姓崔,將一板闊二尺,長五尺,其上 有九色。每群仙欲至,牆壁間悉熒煌似鏡,群仙亦各 自有几案隨從。自然」每被髮,則黃雲繚繞其身。又有 七人黃衣戴冠,侍於左右。自八月十九日已後,日誦 《黃庭經》十遍,誦時有二童子侍立,每一遍即抄錄,至 十遍,童子一人便將向上界去。九月一日,群仙又至, 將桃一枝大如斗,半赤、半黃半紅,雲鄉里甚足,此果 割一臠食,餘則侍者卻收。九月五日,金母又至,持三 道符令吞之,不令著水,服之覺身心殊勝。金母云:「更 一來則不來矣。」又指旁側一仙云:「此即汝同類也。」十 五日平明,一仙使至,不言姓名,將三道符傳金母,敕 盡令服之。又將桃六臠令食,食三臠,又將去,其使至 暮方還。十月十一日,入靜室之際,有仙人來召,即乘 麒麟昇天,將天衣來迎,自然所著衣留在繩床上,卻 回著舊衣,置天衣於鶴背,將去,雲去時乘麟,回時乘 鶴也。十九日,盧仙使來,自辰至未方去。每天使降時, 鸞鶴千萬,眾仙畢集。位高者乘鸞,次乘麒麟,次乘龍。 鸞鶴每翅各大丈餘。近有大鳥下長安,鸞之大小幾 欲相類,但毛彩異耳。言下長安者名曰天雀,亦曰神 雀,每降則國家當有大福。二十五日,滿身毛髮孔中 出血,沾漬衣裳皆作通帔,山水橫紋,就溪洗濯,轉更 分明。向日看似金色,手觸之如金聲。二十六日、二十 七日,東嶽夫人併來,勸令沐浴,兼用香湯,不得令有 乳頭香。又云:「天上自有神,非鬼神之神。」上界無削髮 之人,若得道後,悉皆戴冠,功德則一。凡齋食,切忌嘗 之,尢宜潔「淨,器皿亦爾。上天諸神,每齋即降而視之, 深惡不精潔,不唯無福,亦當獲罪。」李堅常與夫人於 几上誦經,先讀外篇,次讀內篇,內即《魏夫人傳》中本 也。大都精思講讀者,得福,麤行者招罪立驗。自然絕粒,凡一十三年,晝夜寐,兩膝上忽有印形,小於人間 官印四壖,若有古篆六字,粲如白玉。今年正月,其印 移在兩膝內,並膝則兩印相合,分毫無差。又有神力, 日行二千里,或至千里,人莫知之。冥夜深室,纖微無 不洞鑒。又不衣綿纊,寒不近火,暑不搖扇,人問吉凶 善惡,無不知者。性嚴重深密,事不出口,雖父母亦不 得知。以李堅崇尚至道,稍稍言及,云:「天上亦欲遣世 間奉道人知之,俾其尊明道教。」又言:「凡禮尊像,四拜 為重,三拜為輕。」又居金泉道場,每靜坐則群鹿必至。 又云:「凡人能清淨一室,焚香諷《黃庭道德經》,或一遍, 或七遍,全勝布施修齋。凡誦經在精心,不在遍數。多 事之人中路而退,所損尢多,不如元不會者,慎之慎 之。人命至重,多殺人則損年夭壽,來往之報,永無休 止矣。」又每行常聞天樂,皆先唱步虛詞,多止三首,第 一篇、第五篇、第八篇,步虛訖,即奏樂,先撫雲璈,雲璈 形圓,似鏡有絃。凡傳道法,必須至信之人。《魏夫人傳》 中切約,不許傳教,但令祕密,亦恐乖於折中。夫藥力 只可益壽,若昇天駕景,全在修道。服藥修道,事頗不 同。服柏便可絕粒,若山谷難求,側柏只尋常柏葉,但 不近丘墓,便可服之。石上者尤好,曝乾者難將息。旋 採旋食,尚有津潤,易清益人。大都伯葉、茯苓、枸杞、胡 麻,俱能長年久視,可試驗。修道要山林靜居,不宜俯 近村柵。若城郭,不可以其葷腥。靈仙不降,與道背矣。 煉藥飲水,宜用泉水,尤惡井水,仍須遠家及血屬,慮 有恩情忽起,即非修持之行。凡食米體重,食麥體輕。 辟穀入山,須依眾方,除三蟲伏屍。凡服氣,先調氣,次 閉氣,出入不由口鼻,令滿身自由,則生死不能侵矣。 是年九月,霖雨甚自然自金泉往南山省程君,凌晨 到山,衣履不濕。詰之,云:「旦離金泉耳。」程君甚異之。十 一月九日詣州,與李堅別,云:「中旬的去矣。」亦不更入 靜室。二十日辰時,於金泉道場白日昇天。士女數千 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子李生,聞 其訣別之語,曰:「勤修至道。」須臾,五色雲遮亙一川,天 樂異香,散漫彌久。所著衣冠簪帔一十事脫,留小繩 床上,結繫如舊。刺史李堅表聞,詔褒美之。李堅述《金 泉道場碑》,立本末為傳云:「天上有白玉堂,老君居之。 殿壁」上,高列真僊之名,如人間壁記。時有朱書注其 下云:「降世為帝王,或為宰輔者。」又自然當昇天時有 堂內東壁上書記五十二字云:「寄語主人及諸眷屬, 但當全身,莫生悲苦,自可勤修功德,併諸善心,修立 福田,清齋念道,百劫之後,冀有善緣,早會清原之鄉, 即與相見。」其書跡存焉。

按《尚書故實》,江州謝真人上昇前,玉帝錫以鞍馬為 信意者,使其安心也。刺史李堅遺之玉念珠,後問念 珠在否,雲「已在紫皇之前矣。」一日真人於紫極宮置 齋,金母下降,郡郭處處有虹霓雲氣之狀,至白晝輕 舉,萬目睹焉。

鄭仙姑

編輯

按《處州府志》:「鄭仙姑姊妹二人,同心學道,求謝自然 師之,每靜夜焚香求度,忽一女奴歌曰:『坎離坤兌分 子午,須認取自家宗祖。地雷震動山頭雨,要洗濯黃 芽出土。捉得金精牢閉固,煉丹庭要生龍虎。他人問 汝甚人傳,但說先生姓呂』。」姊妹聞而習之,又得葉法, 善授雲屩之法,白日可以騰空,凌雲化鶴,神妙莫測。

盧眉娘

編輯

按《杜陽雜編》:「唐永貞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 歲,眉娘生眉如線且長,故有是名。本北祖帝師之裔, 自大定中流落嶺表,後漢盧景裕、景祚、景宣、景融兄 弟四人,皆為皇王之師,因號帝師。眉娘幼而慧悟,工 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 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 矣。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鉤,分為三段,染成五色,結 為金蓋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臺殿麟鳳 之像,而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其蓋闊一丈,秤 無三兩。煎靈香膏傅之,則堅硬不斷。唐順宗皇帝嘉 其工,謂之「神姑」,因令止於宮中,每日止飲酒二三合。 至元和中,憲宗嘉其聰慧而又奇巧,遂賜金鳳環以 束其腕。眉娘不願在禁中,遂度為道士,放歸南海,仍 賜號曰「逍遙。」及後神遷,香氣滿室,弟子將葬,舉棺覺 輕,即徹其蓋,惟見舊履而已。後人見往往乘紫雲遊 於海上。羅浮處士李象先作《盧逍遙傳》,而象先之名 無聞,故不為時人傳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