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316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十六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三百十六卷目錄

 香部彙考二

  本草綱目櫰香 沈香 蜜香 檀香 降真香 龍腦香 茅香 白茅香 薰

  陸香乳香 甘松香 安息香 必栗香 艾納香 詹糖香 蘇合香 篤耨香 兜納香

   排草香 迷迭香 返魂香 線香 甲煎

  廣東通志片腦 伽南香

草木典第三百十六卷

香部彙考二

編輯

《本草綱目》

編輯

《櫰香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櫰香,江淮湖嶺山中有之。木大者近丈許, 小者多被樵採。葉青而長,有鋸齒,狀如小薊葉而香 對節生。其根狀如枸杞根而大,煨之甚香。《楞嚴經》云: 「壇前具列小爐,以兜婁婆香煎水沐浴。」即此香也。

根氣味

苦澀平無毒。

根主治

李時珍曰:「頭癤腫毒,碾末,麻脂調塗,七日腐落。」

《沈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木之心節置水則沈,故名瀋水,亦曰水沈。 半沈者為棧香,不沈者為黃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 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名「阿迦嚧香。」

集解

蘇恭曰:沈香、青桂、雞骨、馬蹄、煎香,同是一樹,出天竺 諸國。木似櫸柳,樹皮青色;葉似橘葉,經冬不凋;夏生 花,白而圓;秋結實似檳榔,大如桑葚,紫而味辛。 陳藏器曰:沈香,枝葉並似椿,雲似橘者,恐未是也。其 枝節不朽,瀋水者,為沈香。其肌理有黑,脈浮者,為煎 香。雞骨、馬蹄,皆是煎香,並無別功,止可熏衣去臭。 蘇頌曰:「沈香、青桂等香,出海南諸國,及交廣崖州。」沈 懷遠《南越志》云:「交趾蜜香樹,彼人取之,先斷其積年 老木根,經年其外皮幹俱朽爛,木心與枝節不壞,堅 黑瀋水者,即沈香也。半浮半沈與水面平者,為雞骨 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幹為棧香,其根為 黃熟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此六物」同出一 樹,有精粗之異爾,並采無時。劉恂《嶺表錄異》云:「廣管 羅州多棧香樹,身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其 皮堪作紙,名香皮紙。灰白色,有紋如魚子,沾水即爛, 不及楮紙,亦無香氣。沈香、雞骨、黃熟、棧香,雖是一樹, 而根幹枝節各有分別也。」又丁謂《天香傳》云:「此香奇 品最多,四香凡四十二狀,出」於一木。木體如白楊,葉 如冬青而小。海北竇、化、高、雷,皆出香之地,比海南者 優劣不侔。既所稟不同,復售者多而取者速,其香不 待稍成,乃趨利伐賊之深也。非同璚管,黎人非時不 妄剪伐,故木無夭札之患,得必異香焉。

寇宗奭曰:「嶺南諸郡悉有,傍海處尤多。交幹連枝,岡 嶺相接,千里不絕。葉如冬青,大者數抱。木性虛柔,山 民以搆茅廬,或為橋梁,為飯甑,為狗槽,有香者百無 一二。蓋木得水方結,多在折枝枯幹中,或為沈,或為 煎,或為黃熟。自枯死者,謂之水盤香。南、息、高、竇等州 惟產生結香,蓋山民入山,以刀斫曲幹斜枝成坎,經」 年得雨水浸漬,遂結成香。乃鋸取之,刮去白木,其香 結為斑點,名「鷓鴣斑」,燔之極清烈,香之良者,惟在璚 崖等州,俗謂之「角沈。」黃沈乃枯木得者,宜入藥用。依 木皮而結者,謂之「青桂」,氣尤清。在土中歲久,不待創 剔而成薄片者,謂之「龍鱗」,削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 之「黃蠟沈」尢難得也。

陳承曰:「諸品之外,又有龍鱗、麻葉、竹葉之類,不止一 二十品,要之入藥,惟取中實。瀋水者,或瀋水而有中 心空者,則是雞骨,謂中有朽路,如雞骨中血眼也。」 李時珍曰:「沈香品類,諸說頗詳。」今攷楊億《談苑》、蔡絛 《叢話》、范成大《桂海志》、張師正《倦遊錄》、洪駽父《香譜》、葉 廷珪《香錄》諸書,撮其未盡者補之。云:「香之等凡三,曰 沈」,曰棧、曰黃熟是也。沈香入水即沈,其品凡四:曰熟 結,乃膏脈凝結,自朽出者;曰「生結」,乃刀斧伐仆;膏脈 結聚者;曰「脫落」,乃因木朽而結者;曰「蟲漏」,乃因蠹隙 而結者。生結為上,熟脫次之,堅黑為上,黃色次之;角 沈黑潤,黃沈黃潤,蠟沈柔韌,革沈紋橫,皆上品也。海 島所出,有如石杵、如肘、如拳、如鳳雀龜蛇、雲氣、人物 及海南馬蹄、牛頭、燕口、繭栗、竹葉、芝菌、梭子、附子等 香,皆因形命名爾。其棧香入水半浮半沈,即沈香之 半結連木者,或作煎香,番名婆木香,亦曰弄水香。其 類有蝟刺香、雞骨香、葉子香,皆因形而名。有大如竹 者為蓬萊香,有如山石枯槎者為光香,入藥皆次於 沈香。其黃熟即香之輕虛者,俗訛為速香是矣。有生 速斫伐而取者,有熟速腐朽而取者。其大而可雕刻 者,謂之水盤頭,並不堪入藥,但可焚爇。葉廷珪云:「出 渤泥、占城、真臘者,謂之番沈,亦曰舶沈,曰藥沈,醫家多用之,以真臘為上。」蔡絛云:「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 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 下,謂之」海南沈,「一片萬錢。」海北高、化諸州者,皆棧香 爾。范成大云:「黎峒出者,名土沈香。」或曰崖香,雖薄如 紙者,入水亦沈。萬安在島東,鍾朝陽之氣,故香尤醞 藉,土人亦自難得。舶沈香多腥烈,尾煙必焦。交趾海 北之香,聚於欽州,謂之欽香,氣尤焦烈,南人不甚重 之,惟以入藥。

正誤

李時珍曰:按:李珣《海藥本草》謂沈者為沈香,浮者為 檀香。梁元帝《金樓子》謂「一木五香,根為檀,節為沈,花 為雞舌,膠為薰陸,葉為藿香」,並誤也。五香各是一種, 所謂五香一木者,即前蘇恭所言「沈、棧、青桂、馬蹄、雞 骨」者是矣。

修治

《雷斆》曰:「凡使沈香,須要不枯,如觜角硬重,沈於水下 者為上,半沈者次之,不可見火。」

李時珍曰:「欲入丸散,以紙裹置懷中,待燥研之。或入 乳缽以水磨粉,曬乾亦可。若入煎劑,惟磨汁臨時入 之。」

氣味

辛微溫無毒。

李珣曰:「苦溫。」

《大明》曰:「辛,熱。」

張元素曰:「陽也。有升有降。」

李時珍曰:「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

主治

《別錄》曰:「風水毒腫,去惡氣。」

李珣曰:「主心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並宜 酒煮服之。諸瘡腫,宜入膏中。」

《大明》曰:「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止轉筋,吐瀉, 冷氣,破癥癖,冷風麻痹,骨節不任,風濕,皮膚瘙癢,氣 痢。」

張元素曰:「補右腎命門。」

《李杲》曰:「補脾胃及痰涎。血出於脾。」

劉完素曰:「益氣和神。」

李時珍曰:「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 淋,男子精冷。」

附方

諸虛寒熱,冷痰虛熱:冷香湯:用沈香、附子炮等分,水 一盞,煎七分,露一夜,空心溫服。醫壘元戎

胃冷久呃:沈香、紫蘇、白豆蔻仁各一錢,為末,每柿蔕 湯服五七分。活人心統

心神不足,火不降,水不升,健忘驚悸,朱雀丸:用沈香 五錢,伏神二兩,為末,煉蜜和丸小豆大。每食後人參 湯服三十丸,日二服。百一選方

腎虛目黑,暖水臟用沈香一兩,蜀椒去目炒出汗四 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普濟 方

胞轉不通,非小腸、膀胱、厥陰受病,乃強忍房事,或過 忍小便所致,當治其氣則愈,非利藥可通也。沈香、木 香各二錢為末,白湯空腹服之,以通為度。醫壘元戎 大腸虛閉,因汗多津液耗涸者:沈香一兩,肉蓯蓉酒 浸焙二兩,各研末,以麻仁研汁作糊,丸梧子大。每服 一百丸,蜜湯下。濟生方

痘瘡黑陷,沈香、檀香、乳香等分,爇於盆內,抱兒於上 熏之,即起。鮮于樞鉤元

《蜜香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蜜香,生交州,大樹節如沈香。」《法華經注》云: 「木蜜,香蜜也。樹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 《異物志》云:「其葉如椿樹,生千歲,斫仆之,四五歲乃往 看,已腐敗,惟中節堅貞者是香。」

李珣曰:「生南海諸山中。種之五六年便有香。」《交州記》 云:「樹似沈香無異也。」

李時珍曰:按:魏王《花木志》云:「木蜜號千歲樹,根本甚 大,伐之四、五歲,取不腐者為香。」觀此,則陳藏器所謂 「生千歲乃斫者」,蓋誤訛也。段成式《酉陽雜俎》云:「沒樹 出波斯國拂林,國人呼為阿䰈樹。長丈餘,皮青白色。 葉似槐而長,花似橘花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酸 甜可食。」《廣州志》云:「肇慶新興縣出多香木,俗名蜜香。 辟惡氣,殺鬼精。」《晉書》云:「太康五年,大秦國獻蜜香樹, 皮紙微褐色,有紋如魚子,極香而堅韌。」觀此數說,則 蜜香亦沈香之類,故形狀功用,兩相髣髴。《南越志》謂 交人稱沈香為蜜香,《交州志》謂蜜香似沈香,《嶺表錄》 言棧香皮紙似魚子,尤可互證。楊慎《丹鉛錄》言蜜樹 是密蒙花樹者,謬也。又枳椇木亦名木蜜。不知亦同 類否。詳見果部。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去臭,除鬼氣李珣曰:「辟惡去邪鬼,屍注心氣。」

《檀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檀,善木也,故字從「亶。」亶,善也。釋氏呼為旃 檀,以為湯沐,猶言離垢也。番人訛為真檀。雲南人呼 紫檀為勝沈香,即赤檀也。

集解

陳藏器曰:「白檀出海南,樹如檀。」

蘇恭曰:「紫真檀出崑崙盤盤國。雖不生中華,人間遍 有之。」

《蘇頌》曰:「檀香有數種,黃、白、紫之異,今人盛用之,江淮、 河朔所生檀木即其類,但不香爾。」

李時珍曰:按:《大明一統志》云:「檀香出廣東、雲南及占 城、真臘、瓜哇、渤泥、暹羅、三佛齊、回回等國,今嶺南諸 地亦皆有之。樹葉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澤。」葉廷珪 《香譜》云:「皮實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 檀,皮腐而色紫者為紫檀。其木並堅重清香,而白檀 尢良,宜以紙封收,則不洩氣。」王佐格《古論》云:「紫檀諸 溪峒出之,性堅。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文。新者 以水浸之,可染物。真者揩壁上,色紫,故有紫檀色。黃 檀最香,俱可作帶骻、扇骨等物。」

白旃檀氣味

辛溫無毒。

《大明》曰:「熱。」

張元素曰:「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足少陰,通行陽明經。」

白旃檀主治

陶弘景曰:「消風熱腫毒。」

陳藏器曰:「治中惡鬼氣,殺蟲。」

《大明》曰:「煎服,止心腹痛,霍亂腎氣痛。水磨塗外腎並 腰腎痛處。」

張元素曰:「散冷氣,引胃氣上升。進飲食。」

《李時珍》曰:「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漿水洗拭 令赤,磨汁塗之,甚良。」

發明

李杲曰:白檀調氣,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最宜 橙橘之屬,佐以薑棗,輔以葛根、縮砂、益智、豆蔻,通行 陽明之經,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間,為理氣要藥。 李時珍曰:《楞嚴經》云:「白栴檀塗身後,除一切熱惱。」今 西南諸番酋,皆用諸香塗身,取此義也。杜寶《大業錄》 云:「隋有壽禪師,妙醫術,作五香飲濟人。沈香飲、檀香 飲」、丁香飲、澤蘭飲、甘松飲,皆以香為主,更加別藥,有 味而止渴,兼補益人也。《道書》檀香謂之「浴香」,不可燒 供上真。

紫檀氣味

鹹微寒無毒。

紫檀主治

《別錄》曰:「摩塗惡毒風毒。」

陶弘景曰:「刮末傅金瘡,止血止痛,療淋。」

《大明》曰:「醋磨傅一切卒腫。」

發明

李時珍曰:「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 脾肺,利胸膈。紫檀鹹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 消腫毒,治金瘡。」

《降真香釋名》

編輯

李珣曰:「《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 燒此香為第一度,籙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李時珍曰: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沈香 同名。

集解

唐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李珣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 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 者為良。」

李時珍曰:「今廣東、廣西、雲南、安南、漢中、施州、永順、保 靖及占城、暹羅、渤泥、琉球諸番皆有之。」朱輔山《溪蠻 叢話》云:「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 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周達觀《真臘記》云:「降香生 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其外白,皮厚 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又嵇含《草木狀》云: 「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 莖截置煙焰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按:嵇氏所說,與 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 與番降不同乎?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李珣曰:「燒之,辟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辟邪 惡氣。」

李時珍曰:「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發明

李時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 不著其功用。今折傷金瘡家多用其節,雲可代沒藥血竭。按《名醫錄》云:「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 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 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 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之最佳者,曾 救萬人。羅天益《衛生寶鑑》亦取此方雲「甚效也。」

附方

金瘡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傅之。」醫林集要 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甚 妙。」集簡方

《龍腦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龍腦者,因其狀而貴重之稱也。以白瑩如 冰及作梅花片者為良,故俗呼為冰片腦,或雲梅花 腦。番中又有米腦、速腦、金腳腦、蒼龍腦等稱,皆因形 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腦油,《金光明經》 謂之羯婆羅香。

蘇恭曰:「龍腦是樹根中乾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舊 出婆律國,因以為名也。」

集解

蘇恭曰:「龍腦香及膏香出婆律國。樹形似杉木,腦形 似白松脂,作杉木氣明淨者善,久經風日,或如雀屎 者不佳。或雲子似豆蔻,皮有錯甲,即杉脂也。今江南 有杉木,未經試,或方土無脂,猶甘蕉之無實也。」 蘇頌曰:「今惟南海番舶賈客貨之,南海山中亦有之。 相傳雲,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圍,如積年杉木狀, 旁生」枝,其葉正圓而背白,結實如豆蔻,皮有甲錯。香 即木中脂也。膏即根下清液,謂之婆律膏。按段成式 《酉陽雜俎》云:「龍腦香,樹名固不婆律,無花實。其樹有 肥有瘦。瘦者出龍腦,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 斯國亦出之。斷其樹,剪取之,其膏於樹端流出,斫樹 作坎而承之。」兩說大同小異。唐天寶中,交趾貢龍腦, 皆如蟬蠶之形。彼人云:「老樹根節方有之,然極難得, 禁中呼為瑞龍腦。」帶之衣衿,香聞十餘步外。後不復 有此。今海南龍腦多用火。請幫助識別此字。成片。其中亦容雜偽。入 藥惟貴生者。狀若梅花片。甚佳也。

李珣曰:「是西海婆律國婆律樹中脂也,狀如白膠香。 其龍腦油,本出佛誓國,從樹取之。」

寇宗奭曰:「《西域記》云:『西方抹羅短叱國,在南印度境, 有羯布羅香,幹如松株,而葉異,花果亦異。濕時無香, 木乾之後,循理折之,中有香狀類雲母,色如冰雪,即 龍腦香也』。」

李時珍曰:龍腦香,南番諸國皆有之。葉廷珪《香錄》云: 「乃深山窮谷中千年老杉樹,其枝幹不曾損動者,則 有香,若損動則氣洩無腦矣。土人解作板,板縫有腦 出,乃劈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清者名腦油。」《江南異 聞錄》云:「南唐保大中貢龍腦漿,雲以縑裳貯龍腦,懸 於琉璃瓶中,少頃滴瀝成水,香氣馥烈,大補益元氣。」 按此漿與腦油稍異,蓋亦其類爾。《宋史》:熙寧九年,英 州雷震,一山梓樹盡枯,中皆化為龍腦。此雖怪異,可 見龍腦亦有變成者也。

修治

蘇恭曰:龍腦香合糯米炭、相思子貯之,則不耗。 李時珍曰:「或言以雞毛相思子同入小瓷罐密收之, 佳。《相感志》言:以杉木炭養之更良,不耗也。今人多以 樟腦升打亂之,不可不辨也。」相思子見本條。

氣味

辛苦微寒,無毒。

李珣曰:「苦、辛,溫,無毒。」

張元素曰:「熱,陽中之陽。」

主治

《別錄》曰:「婦人難產,研末少許,新汲水服,立下。」

《唐本草》曰:「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赤翳。」 李珣曰:「內外障眼,鎮心祕精,治三蟲五痔。」

王好古曰:「散。心盛有熱。」

《李杲》曰:「入骨治骨痛。」

張元素曰:「治大腸脫肛。」

李時珍曰:「療喉痹腦痛,鼻瘜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 陷,通諸竅,散鬱火。」

蒼龍腦主治

李珣曰:「風瘡䵟勠,入膏煎良。不可點眼傷人。」

婆律香膏主治

《蘇恭》曰:「耳聾,摩一切風。」

發明

寇宗奭曰:「此物大通利關隔熱塞,大人、小兒風涎閉 塞,及暴得驚熱,甚為濟用。然非常服之藥,獨行則勢 弱,佐使則有功,於茶亦相宜,多則掩茶氣。味甚清香, 為百藥之先。萬物中香,無出其右者。」

朱震亨曰:「龍腦屬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達其熱 而輕浮飛越,喜其香而貴細,動輒與麝同為桂、附之 助。然人之陽易動,陰易虧,不可不思。」

李杲曰:「龍腦入骨,風病在骨髓者,宜用之。若風在血 脈肌肉,輒用腦麝,反引風入骨髓,如油入麪,莫之能出也。」

王綸曰:「龍腦大辛善走,故能散熱通利結氣。目痛、喉 痹、下疳諸方多用之者,取其辛散也。人慾死者吞之, 為氣散盡也。世人誤以為寒,不知其辛散之性,似乎 涼爾。諸香皆屬陽,豈有香之至者,而性反寒乎?」 李時珍曰:「古方眼科、小兒科皆言龍腦辛涼能入心 經,故治目病驚風方多用之。痘瘡心熱血瘀倒黶者, 用引豬血直入心竅,使毒氣宣散於外,則血活痘發。」 其說皆似是而實未當也。目病、驚病、痘病,皆火病也, 火鬱則發之,從治之法,辛主發散故爾。其氣先入肺, 傳於心脾,能走能散,使壅塞通利,則經絡條達,而驚 熱自平,瘡毒能出。用豬心血能引龍腦入心經,非龍 腦能入心也。沈存中《良方》云:「痘瘡稠密,盛則變黑者, 用生豶豬血一橡斗,龍腦半分,溫酒和服。」潘氏云:「一 女病發熱腰痛,手足厥逆,日加昏悶,形證極惡,疑是 痘候。時暑月,急取屠家敗血,倍用龍腦和服,得睡,須 臾一身瘡出而安。若非此方,則橫夭矣。」又宋文天祥、 賈似道皆服腦子,求死不得,惟廖瑩中以熱酒服數 握,九竅流血而死。此非腦子有毒。乃熱酒引其辛香 散溢經絡。氣血沸亂而然爾。

子氣味

辛溫,氣似龍腦。

子主治

蘇恭曰:「下惡氣,消食,散脹滿,香人口。」

附方

目生膚翳:龍腦末一兩,日點三五度。聖濟總錄 目赤目膜:龍腦、雄雀屎各八分,為末,以人乳汁一合 調成膏,日日點之,無有不驗。聖惠方

頭目風熱上攻,用龍腦末半兩,南蓬砂末一兩,頻㗜 兩鼻。御藥院方

頭腦疼痛:片腦一錢,紙卷作撚,燒煙熏鼻,吐出痰涎, 即愈。壽域方

風熱喉痹:「燈心一錢,黃蘗五分,並燒存性,白礬七分, 鍛過,冰片腦三分,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處。」此《陸一 峰家傳》《絕妙方》也。集簡方

鼻中息肉垂下者,用冰片點之自入。集簡方

傷寒舌出過寸者,梅花冰片半分,為末摻之,隨手即 愈。夷堅志

中風牙噤,無門下藥者,「開關散揩之。」五月五日午時 用冰片、天南星等分為末,每以一字揩齒二三十遍, 其口自開。

牙齒疼痛:梅花、冰片、硃砂末各少許,揩之,立止。集簡方 痘瘡狂躁心煩,氣喘妄語,或見鬼神,瘡色赤未透者, 《經驗方》:用冰片一錢細研,旋以豬心血丸芡子大,每 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發 《總微 論》用豶豬第二番血清半杯,酒半杯,和勻,入龍腦一 分,溫服良久,利下瘀血一二行,瘡即紅活。此治痘瘡 黑黶候惡,醫所不治者,百發百中。

內外痔瘡:片腦一二分,蔥汁化搽之。簡便方

酒皶鼻赤,腦子真酥頻搽。普濟方 夢漏口瘡:經絡中火邪,夢漏恍惚,口瘡煙燥:龍腦三 錢,黃蘗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麥門冬湯下十丸。 摘元方

附錄元慈勒

陳藏器曰:「出波斯國。狀似龍腦香,乃樹中脂也。味甘, 平,無毒。主心病流血,合金瘡,去腹內惡血,血痢下血, 婦人帶下,明目,去翳障,風淚弩肉。」

茅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蘇頌《圖經》復出香麻一條,云:「出福州。煎湯 浴風甚良。」此即香茅也,閩人呼茅如麻故耳。今併為 一。

集解

《馬志》曰:「茅香,生劍南道諸州。其莖葉黑褐色,花白色, 即非白茅香也。」

蘇頌曰:「今陝西、河東、汴東州郡亦有之,遼、澤州充貢。 三月生苗似大麥,五月開白色。亦有黃花者,有結實 者,有無實者。並正月、二月采根,五月採花,八月采苗。」 寇宗奭曰:「茅香,根如茅,但明潔而長,可作浴湯,同槁 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李時珍曰: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種香茅也。其白茅香, 別是南番一種香草。唐慎微《本草》不知此義,乃以白 茅花及白茅香諸註引入茅香之下,今並提歸各條。

花氣味

苦溫無毒。

花主治

《開寶》曰:「中惡,溫胃,止嘔吐,療心腹冷痛。」

苗葉主治

《開寶》曰:「作浴湯,辟邪氣,令人身香。」

附方

冷勞久病:茅香花、艾葉四兩,燒存性,研末,粟米飯丸 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九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後用棗湯下,立效。聖濟總錄

白茅香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白茅香,生安南。如茅根,道家用作浴湯。 李珣曰:「《廣志》云:『生廣南山谷。合諸名香,甚奇妙,尤勝 舶上來者』。」

李時珍曰:「此乃南海白茅香,亦今排香之類,非近道 之白茅及北土茅香花也。」

根氣味

甘平無毒。

根主治

陳藏器曰:「惡氣令人身香。煮湯服,治腹內冷。」

李珣曰:「小兒遍身瘡。」請幫助識別此字。合桃葉煎湯浴之。

《薰陸香乳香釋名》

編輯

寇宗奭曰:「薰陸,即乳香,為其垂滴如乳頭也。」鎔塌在 地者為「塌香」,皆一也。

李時珍曰:「佛書謂之天澤香,言其潤澤也。又謂之多 伽羅香,又曰杜嚕香。」李珣言「薰陸是樹皮,乳是樹脂。」 陳藏器言「乳是薰陸之類」,寇宗奭言「是一物。」陳承言: 「薰陸是總名,乳是薰陸之乳頭也。」今考《香譜》言乳有 十餘品,則乳乃薰陸中似乳頭之一品爾。陳承之說 為近理。二物原附沉香下,宋《嘉祐本草》分出二條,今 據諸說,合併為一。

集解

蘇恭曰:「薰陸香形似白膠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單于 者夾綠色。香亦不甚。」

李珣曰:按《廣志》云:「薰陸香是樹皮鱗甲,采之復生。乳 頭香,生南海,是波斯松樹脂也。紫赤如櫻桃,透明者 為上。」

陳藏器曰:「乳香,即薰陸之類也。」

掌禹錫曰:按《南方異物志》云:「薰陸出大秦國。在海邊 有大樹,枝葉正如古松,生於沙中。盛夏木膠流出沙 上,狀如桃膠。夷人採取,賣於商賈,無賈則自食之。」 寇宗奭曰:「薰陸木,葉類棠梨,南印度界阿叱釐國出 之,謂之西香。南番更佳,即乳香也。」

陳承曰:「西出天竺,南出波斯等國。西者色黃白,南者 色紫赤。日久重疊者,不成乳頭,雜以沙石。其成乳者, 乃新出未雜沙石者也。薰陸是總名,乳是薰陸之乳 頭也。今松脂、楓脂中,亦有此狀者甚多。」

李時珍曰:乳香,今人多以楓香雜之,惟燒之可辨。南 番諸國皆有。《宋史》言:乳香有一十三等。按:葉廷珪《香 錄》云:「乳香,一名薰陸香,出大食國南。其樹類松。以斤 斫樹,脂溢於外,結而成香,聚而成塊。上品為揀香,圓 大如乳頭透明,俗呼滴乳,又曰明乳。次為瓶香,以瓶 收者;次為乳塌,雜沙石者;次為黑塌,色黑;次為水濕」 塌、水漬、色敗氣變者。次為斫削,雜碎不堪。次為纏末, 播揚為塵者。觀此則乳有自流出者,有斫樹溢出者。 諸說皆言其樹類古松,寇氏言類棠梨,恐亦傳聞,當 從前說。《道書》乳香、檀香謂之浴香,不可燒祀上真。

修治

《蘇頌》曰:「乳性至粘難碾。用時以繒袋掛於窗隙間,良 久取研,乃不粘也。」

《大明》曰:「入丸散,微炒殺毒,則不粘。」

李時珍曰:或言乳香入丸藥,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飛 過,曬乾用;或言以燈心同研,則易細;或言以糯米數 粒同研;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或言以乳缽坐 熱水中研之,皆易細。《外丹本草》云:「乳香以韭實、蔥、蒜 鍛伏成汁,最柔。」《五金丹房鑑源》云:「乳香,啞銅。」

氣味

微溫,無毒。

《大明》曰:「乳香,辛,熱,微毒。」

張元素曰:「苦、辛,純陽。」

朱震亨曰:「善竄。入手少陰經。」

主治

《別錄》曰:「薰陸,主風水毒腫,去惡氣伏屍,癮𤺋癢毒,乳 香同功。」

陳藏器曰:「乳香,治耳聾,中風,口噤不語,婦人血氣,止 大腸洩澼,療諸瘡,令內消。能發酒,理風冷。」

《大明》曰:「下氣,益精,補腰膝,治腎氣,止霍亂衝惡,中邪 氣,中腹痛,疰氣。煎膏,止痛,長肉。」

徐之才曰:「治不眠。」

張元素曰:「補腎,定諸經之痛。」

李珣曰:「《仙方》用以辟穀。」

李時珍曰:「消癰疽諸毒,托裡護心,活血定痛伸筋,治 婦人產難折傷。」

發明

李時珍曰:乳香香竄,能入心經,活血定痛,故為癰疽 瘡瘍心腹痛要藥。《素問》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是 矣。產科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爾。陳自明《婦 人良方》云:「知蘄州施少卿,得神寢丸方於蘄州徐太 丞云:『婦人臨產月服之,令胎滑易生,極有效驗。用通 明乳香半兩,枳殼一兩,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三十丸。李嗣立治癰疽初起,內托護心散云:「香 徹瘡孔中,能使毒氣外出,不致內攻也。」方見穀部綠 豆下。按:葛洪《抱朴子》云:「浮炎洲在南海中,出薰陸香, 乃樹有傷,穿木膠流墮。夷人採之,恆患狤𤟎獸啖之, 此獸斫刺不死,以杖打之,皮不傷而骨碎,乃死。」觀此, 則乳香之治折傷,雖能活血止痛,亦其性然也。楊清 叟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藥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

附方

口目喎斜乳香燒煙熏之,以順其血脈。證治要訣 祛風益顏。真乳香二斤,白蜜三斤,瓷器合煎如餳,每 旦服二匙。奇效方

急慢驚風:乳香半兩,甘遂半兩,同研末,每服五分,用 乳香湯下,小便亦可。王氏博濟方

小兒內釣腹痛,用乳香、沒藥、木香等分,水煎服之。阮氏 小兒方

小兒夜啼:「乳香一錢,燈花七枚,為末」,每服半字,乳汁 下。聖惠方

心氣疼痛不可忍用乳香三兩,真茶四兩為末,以臘 月鹿血和丸彈子大,每溫醋化一丸服之。瑞竹堂經驗方 冷心氣痛:乳香一粒,胡椒四十九粒,研入薑汁,熱酒 調服。潘氏經驗方

陰證呃逆:乳香同硫黃燒煙臭之。傷寒蘊要

辟禳瘟疫,每臘月二十四日五更,取第一汲井水浸 乳香,至元旦五更,溫熱從小至大,每人以乳一塊,飲 水三呷,則一年無時災。孔平仲云:「此乃《宣聖》之方,孔 氏七十餘代用之也。」

夢寐遺精:乳香一塊,拇指大,臥時細嚼含,至三更咽 下,三五服即效。醫林集要

淋癃溺血:取乳香中夾舌者,研細,米飲服一錢。危氏得效 方

難產催生:《簡要濟眾方》:「用黃明乳香五錢為末,母豬 血和丸梧子大。每酒服五丸。」 《經驗方》:「用乳香以五 月五日午時,令一人在壁內奉乳缽,一童子在壁外, 以筆管自壁縫中逐粒遞過,用缽內研細,水丸芡子 大,每服一丸,無灰酒下。」 《聖惠方》:「用明乳香一豆大, 為末。新汲水一盞,入醋少許,令產婦兩手捉石燕,念 慮藥」三遍,乃飲之,略行數步即下。 《海上方》用乳香、 硃砂等分為末,麝香酒服一錢,良久自下。

咽喉骨鯁:乳香一錢,水研服之。衛生月著方

香口辟臭,滴乳含之。摘元方

風蟲牙痛不可忍者,《梅師方》:「用薰陸香嚼嚥英汁,立 瘥。」 《朱氏集驗方》:「用乳香豆許,安孔中,燒煙著烙化 立止。」 又方:「乳香、川椒末各一錢,為末,化臘和作丸, 塞孔中。」 《直指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和蠟丸塞之。」

《聖惠方》:「用乳香、枯礬等分,蠟丸塞之。」

大風癘疾:摩勒香一斤,即乳頭內光明者,研細,入牛 乳五升,甘草末四兩,瓷盒盛之,安棹子上,置中庭,安 劍一口,夜於北極下祝禱,去盒子蓋露一夜,次日入 甑中蒸炊三斗,米熟即止。夜間依前祝露又烝,如此 三次乃止。每服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溫酒調服。服 後當有惡物出,至三日三夜乃愈也。聖惠方

漏瘡膿血:白乳香二錢,牡蠣粉一錢,為末,雪糕丸麻 子大,每薑湯服三十丸。直指方

斑豆不快:乳香研細,豬心血和丸芡子大,每溫水化 服一丸。聞人規痘疹論

癰疽寒顫:乳香半兩,熟水研服。顫發於脾,乳香能入 脾故也。仁齋直指方

甲疽弩肉,膿血疼痛不愈:用乳香為末,膽礬燒研等 分傅之,內消即愈。靈苑方

玉莖作腫:乳香、蔥白等分,搗傅。山居四要

野火丹毒自兩足起,乳香末羊脂調塗。幼幼新書 𤻤瘍風駁:薰陸香、白蘞同研,日日揩之。並作末,水服。 千金方

杖瘡潰爛:乳香煎油搽瘡口。永類鈐方

《甘松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產於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金光明經》謂: 「苦彌哆。」

集解

《馬志》曰:《廣志》云:「甘松,出姑臧、涼州諸山。細葉引蔓叢 生,可合諸香及裛衣。」

《蘇頌》曰:「今黔、蜀州郡及遼州亦有之。叢生山野,細葉 如茅草,根極繁密。八月采之,作湯浴,令人身香。」

根氣味

甘溫無毒。

王好古曰:「平。」

主治

《開寶》曰:「惡氣卒,心腹痛滿,下氣。」

陳藏器曰:「黑皮䵟勠,風疳齒𧏾,野雞痔,得白芷、附子 良。」

王好古曰:「理元氣,去氣鬱。」

李時珍曰:「腳氣膝浮,煎湯淋洗

發明

李時珍曰:「甘松芳香,能開脾鬱,少加入脾胃藥中,甚 醒脾氣。」《杜寶拾遺錄》云:「壽禪師妙醫術,作五香飲,更 加別藥止渴兼補益最妙。一沈香飲,二丁香飲,三、檀 香飲,四澤蘭飲,五甘松飲也。」

附方

勞瘵熏法:「甘松六兩,元參一斤,為末,每日焚之。」奇效方 風疳蟲牙,蝕肉至盡:甘松、膩粉各二錢半,蘆薈半兩, 豬腎一對,切炙為末,夜漱口後貼之,有涎吐出。聖濟總錄 腎虛齒痛:甘松、硫黃等分為末,泡湯漱之,神效。經效濟世 方

面䵟風瘡:香附子、甘松各四兩,黑牽牛半斤,為末,日 用洗面。婦人良方

《安息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此香辟惡,安息諸邪,故名。或雲安息,國名 也。梵書謂之「拙貝羅香。」

集解

蘇恭曰:「安息香出西戎。狀如松脂,黃黑色,為塊。新者 亦柔韌。」

《李珣》曰:「生南海波斯國。樹中脂也。狀若桃膠,秋末采 之。」

掌禹錫曰:「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安息香樹,出波斯 國,呼為辟邪樹。長二三丈,皮色黃黑,葉有四角,經寒 不凋。二月開花黃色,花心微碧,不結實。刻其樹皮,其 膠如飴,名安息香。六、七月堅凝,乃取之。燒之通神,辟 眾惡』。」

李時珍曰:今安南三佛齊諸番皆有之。《一統志》云:「樹 如苦棟,大而且直,葉似羊桃而長,木心有脂,作香。」葉 廷珪《香錄》云:「此乃樹脂形,色類胡桃穰,不宜於燒,而 能發眾香,故人取以和香。」今人和香有如餳者,謂之 安息油。

《汪機》曰:「或言燒之能集鼠者為真。」

氣味

辛苦平無毒。

主治

《唐本草》曰:「心腹惡氣鬼疰。」

《大明》曰:「邪氣魍魎,鬼胎血邪,辟蠱毒,霍亂風痛,男子 遺精,暖腎氣,婦人血噤,並產後血運。」

李珣曰:「婦人夜夢鬼交同臭黃燒熏,丹穴永斷。」 蕭炳曰:「燒之去鬼來神。」

李時珍曰:「治中惡魘寐。勞瘵傳屍。」

附方

卒然心痛,或經年頻發:安息香研末,沸湯服五分。危氏 得效方

小兒肚痛,曲腳而啼,「安息香丸」用安息香酒蒸成膏, 沈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 仁、炙甘草各五錢為末,以膏和,煉蜜丸芡子大。每服 一丸,紫蘇湯化下。全幼心鑑

小兒驚邪:安息香一豆許,燒之自除。奇效良方 歷節風痛:用精豬肉四兩切片,裹安息香二兩,以瓶 盛灰,大火上著一銅版片隔之,安香於上燒之,以瓶 口對痛處熏之,勿令透氣。聖惠方

《必栗香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必栗香,生高山中,葉如老椿。搗置上流,魚 悉暴腮而死。木為書軸,白魚不損書也。」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鬼疰心氣,斷一切惡氣。煮汁服之。燒為香, 殺蟲魚。」

《艾納香集解》

編輯

《馬志》曰:《廣志》云:「艾納出西國,似細艾。又有松樹,皮上 綠衣,亦名艾納。可以和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 不散。」而與此不同。

掌禹錫曰:按《古樂府》云:「『行胡從何方?列國持何來?氍 毹毾㲪五木香,迷迭艾納及都梁』。是也。」

氣味

甘溫平無毒。

主治

《馬志》曰:「惡氣,殺蟲,主腹冷洩痢。」

李珣曰:「傷寒五洩,心腹注氣,止腸鳴,下寸白。燒之辟 瘟疫。合蜂窠,浴腳氣,良。」

陳藏器曰:「治癬辟蛇。」

《詹糖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詹言其粘。糖言其狀也。

集解

陶弘景曰:「出晉安、岑州。上真淳者難得,多以其皮及 蠹蟲屎雜之,惟軟者為佳。皆合香家要用,不止入藥。」 蘇恭曰:「詹糖樹似橘,煎枝葉為香,似砂糖而黑。出交、 廣以南,生晉安,近方多用之。」

李時珍曰:「其花亦香。如末利花。香氣

氣味

苦微溫,無毒。

主治

《別錄》曰:「風水毒腫,去惡氣伏屍。」

陶弘景曰:「治惡核惡瘡。」

李時珍曰:「和胡桃、青皮搗,塗髮令黑如漆。」

附錄結殺

陳藏器曰:「結殺生,西國樹之花也。極香。同胡桃仁入 膏,和香油塗頭,去頭風白屑。」

《蘇合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按:郭義恭《廣志》云:「此香出蘇合國,因以名 之。」梵書謂之「咄魯瑟劍。」

集解

《別錄》曰:「蘇合香,出中臺川谷。」

蘇恭曰:「今從西域及崑崙來。紫赤色,與真紫檀相似, 堅實,極芳香,性重如石,燒之灰白者好。」

蘇頌曰:「今廣州雖有蘇合香,但類蘇木,無香氣。藥中 只用如膏油者,極芬烈。陶隱居以為獅子矢者,亦是 指此膏油者言之爾。」《梁書》云:「中天竺國出蘇合香,是 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國人採得蘇 合香,先煎其汁,以為香膏,乃賣其滓與諸國賈人。是 以展轉來達中國者,不大香也。」然則廣南貨者,其經 煎煮之餘乎?今用如膏油者,乃合治成者爾。

李時珍曰:按《寰宇志》云:「蘇合油出安南、三佛齊諸國。 樹生膏,可為藥,以濃而無滓者為上。」葉廷珪《香譜》云: 「蘇合香油,出大食國,氣味皆類篤耨香。」沈括《筆談》云: 「今之蘇合香,赤色如堅木,又有蘇合油,如黏膠,人多 用之。」而劉夢得《傳信方》言:「蘇合香多薄葉,子如金色, 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蟲動,氣烈者佳。」如 此則全非今所用者。宜精攷之。竊按沈氏所說。亦是 油也。不必致疑。

正誤

陶弘景曰:「蘇合香,俗傳是獅子屎,外國說不爾。今皆 從西域來,亦不復入藥,惟供合好香爾。」

蘇恭曰:「此是胡人誑言,陶不悟也。」

陳藏器曰:「蘇合香色黃白,獅子屎色赤黑,二物相似 而不同。獅子屎極臭。或云:獅子屎是西國草木皮汁 所為,胡人將來,欲貴重之,故飾其名爾。」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別錄》曰:「辟惡,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癇痓,去三蟲,除邪, 令人無夢魘。久服,通神明,輕身長年。」

發明

李時珍曰:「蘇合香氣竄,能通諸竅臟腑,故其功能辟 一切不正之氣。」按沈括《筆談》云:「太尉王文正公氣羸 多病,宋真宗面賜藥酒一瓶,令空腹飲之,可以和氣 血,辟外邪。公飲之大覺安健,次日稱謝。上曰:『此蘇合 香酒也。每酒一斗,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和 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宜飲一杯』。」自此臣 庶之家皆倣為之。此方盛行於時。其方本出唐元宗 開元廣濟方。謂之白朮丸。後人亦編入《千金外臺》。治 疾有殊效。

附方

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 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痢,瘀血月閉,痃癖 丁腫,小兒驚癇,客忤,大人中風中氣,狐狸等病。用「蘇 合油一兩,安息香末二兩,以無灰酒熬成膏,入蘇合 油內白朮、香附子、青木香、白檀香、沈香、丁香、麝香、畢 撥、訶梨勒煨去核、硃砂、烏犀角鎊各二兩,龍腦、薰陸」 香各一兩為末。以香膏加煉蜜和成劑。蠟紙包收。每 服旋丸梧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 老人小兒一丸。惠民和劑局方

水氣浮腫:蘇合香、白粉、水銀等分搗勻,蜜丸小豆大。 每服二丸,白水下,當下水出。肘後方

篤耨香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篤耨香出真臘國,樹之脂也。樹如松形,其 香老則溢出,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篤耨。盛夏不融,香 氣清遠。土人取後,夏月以火炙樹,令脂液再溢,至冬 乃凝,復收之。其香夏融冬結,以瓠瓢盛置陰涼處,乃 得不融。雜以樹皮者則色黑,名黑篤耨,為下品。」

氣味

缺。

主治

李時珍曰:「面黧,䵟勠同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 等分為末,酒浸三日,洗面後傅之,久則面瑩如玉。」

附錄膽八香

李時珍曰:「膽八樹,生交阯、南番諸國。樹如稚木犀,葉 鮮紅,色類霜楓。其實壓油,和諸香爇之,辟惡氣。」

《兜納香集解》

編輯

李珣曰:按《廣志》云:「出西海剽國諸山。」《魏略》云:「出大秦國。草類也。」

氣味

辛平無毒。

陳藏器曰:「甘,溫。」

主治

陳藏器曰:「溫中,除暴冷。」

李珣曰:「惡瘡腫瘻,止痛生肌,並入膏用。燒之辟遠近 惡氣。帶之夜行,壯膽安神。與茅香、柳枝煎湯浴小兒 易長。」

《排草香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排草香出交阯,今嶺南亦或蒔之草根也。 白色,狀如細柳根,人多偽雜之。」按:范成大《桂海志》云: 「排草狀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人亦用以合諸香,無 及之者。」又有麝香木,出占城,乃老朽,樹心節氣頗類 麝。

根氣味

辛溫無毒。

根主治

李時珍曰:「辟臭。去邪惡氣。」

附錄瓶香

李珣曰:按:陳藏器云:「生南海山谷,草之狀也。其味寒, 無毒。主鬼魅邪精,天行時氣,並宜燒之。水煮,洗水浮 氣。與生薑、芥子煎湯,浴風瘧甚效。」

耕香

陳藏器曰:「生烏許國。莖生細葉。味辛,溫,無毒。主鬼氣, 調中,去臭。」

李時珍曰:二香皆草狀,恐亦排草之類也,故附之。

《迷迭香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廣志》云:「出西海。」《魏略》云:「出大秦國。」

李時珍曰:「魏文帝時,自西域移植庭中,同曹植等各 有賦。」大意其草修幹柔莖,細枝弱根,繁花結實,嚴霜 弗凋,收采幽殺,摘去枝葉,入袋佩之,芳香甚烈,與今 之排香同氣。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去惡氣。令人衣香燒之,去鬼。」

李珣曰:「性平不溫。合羌活為丸燒之,辟蚊蚋。」

《返魂香集解》

編輯

李珣曰:按《漢書》云:「武帝時,西國進返魂香。」《內傳》云:「西 海聚窟洲有返魂樹,狀如楓柏,花葉,香聞百里。采其 根於釜中水煮取汁,鍊之如漆,乃香成也。其名有六: 曰返魂、驚精、回生、振靈、馬精,卻死。凡有疫死者,燒豆 許熏之再活,故曰返魂。」

李時珍曰:張華《博物志》云:「武帝時,西域月支國度弱 水,貢此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葚。值長安大疫,西 使請燒一枚辟之。宮中病者聞之即起,香聞百里,數 日不歇,疫死未三日者,熏之皆活,乃返生神藥也。」其 說雖涉詭怪,然理外之事,容或有之,未可便指為謬 也。

附錄兜末香

陳藏器曰:「《漢武故事》云:『西王母降,燒兜末香。末乃兜 渠國所進,如豆塗宮門,香聞百里。關中大疫,死者相 枕,聞此香,疫皆止,死者皆起。此乃靈香,非常物也』。」

《線香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線香可入瘡科用, 其料加減不等。大抵多用白芷、芎藭、獨活、甘松、三柰、 丁香、藿香、槁本、高良薑、角茴香、連翹、大黃、黃芩、柏木、 兜婁、末香之類為末,以榆皮麪作糊和劑,以喞筩笮 成線香,成條如線也。亦或盤成物,象字形,用鐵銅絲 懸爇者,名龍掛香。」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熏諸瘡癬。」

附方

楊梅毒瘡:龍掛香、孩兒茶、皂角子各一錢,銀硃二錢, 為末,紙卷作撚,點燈置桶中,以鼻吸煙,一日三次,三 日止。內服解毒藥,瘡即乾。集簡方

《甲煎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甲煎,以諸藥及美果花燒灰和蠟成口脂。 所主與甲香略同,三年者良。」

李時珍曰:甲煎,以甲香同沈、麝諸藥花物治成,可作 口脂及焚爇也。唐李義山詩所謂「沈香甲煎為庭燎」 者,即此也。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甲疽,小兒頭瘡,吻瘡,口旁嚵瘡,耳後月蝕 瘡,蜂蛇蠍之瘡,並傅之。」

==
《廣東通志》
==

《片腦》

編輯

產暹邏諸國,惟《佛打泥》國為上。其樹高者三二丈,葉 如槐而寸,皮理類沙柳,腦則其皮間凝液也。好生窮 谷,香味清烈,瑩潔可愛,是以謂之「梅花片。」

《伽南香》

編輯

香品雜出海上諸山,蓋香木枝柯竅露者,木立死而 本存者,氣性皆溫,故為大螘所穴。螘食石蜜,歸而遺 香中,歲久漸漬,木受蜜氣,結而堅潤,則香成矣。諸香 惟此種不入藥,《本草》不錄。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