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25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二十五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五卷目錄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二

  後漢

  郭玉       李助

  韓康       張伯祖

  張仲景      杜度

  衛沈       李常在

  葛越       王遙

  沈建       壺翁費長房

  華佗       李當之

  吳普       樊阿

  魏

  句驪客      封君達

  吳

  董奉       負局先生

  呂博       葛仙公鄭隱 鮑元

  晉

  王叔和      皇甫謐

  李子豫      程據

  張華       裴頠

  支法存      阮請幫助識別此字。

  張苗       於法開

  蔡謨       殷浩

  范汪       宮泰

  劉德       史脫

  鄞邵       殷仲堪

  葛洪       許遜

  宋

  徐熙       蘇家

  徐秋夫      徐道度徐叔嚮

  羊欣       薛伯宗

  僧深       秦承祖

  劉涓子

  南齊

  褚澄       徐文伯

  徐嗣伯      徐雄

  顧歡       腳腫醫

  徐玉

  梁

  許道幼

藝術典第五百二十五卷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二

編輯

後漢

編輯

郭玉程高

編輯

按《後漢書方術傳》:「郭玉者,廣漢雒人也。初有老父,不 知何出,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 者,時下鍼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鍼經診脈法》傳於世。 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高亦隱蹟不仕。玉少 師事高,學方診六徵之技,陰陽不測之術。和帝時為 太醫丞,多有效應。帝奇之,仍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 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曰:「左陰 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帝歎息稱善。玉 仁愛不矜,雖貧賤廝養,必盡其心力,而醫療貴人,時 或不愈。帝乃令貴人羸服變處,一鍼即差。召玉詰問 其狀。對曰:「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鍼石 之間,毫芒即乖。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 言也。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懷怖懾以承之,其為 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 二難也;骨節不彊,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 也;鍼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 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於病哉?此其所為不愈也。」帝 善其對。年老,卒官。

李助

編輯

按《梓潼士女志》:「李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醫術, 作《經方頌》。說名齊郭玉。」

韓康

編輯

按《後漢書》本傳:韓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采藥 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時有女子從 康買藥,康守價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韓伯休耶?乃不 二價乎』?康歎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 何用藥為』?」乃遯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徵不至。桓 帝乃備元纁之禮,以安車聘之。康因道逃遯,以壽終。

張伯祖

編輯

按《古今醫統》:「張伯祖,南陽人,性志沈簡,篤好方書,精 明脈證,療病十全,當時所重,張仲景從而師之。」

===張仲景===
考證
按《何顒別傳》:同郡張仲景,總角造顒,謂曰:「君用思精

而韻不高,後將為名醫。」卒如其言。顒先識獨覺,言無 虛發。仲景之方術,今傳於世。

按皇甫謐《甲乙經序》,漢有張仲景奇方異治,施世者 多,不能盡記其本末。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 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 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曰: 『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 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 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仲景論廣伊尹為數十卷。用 之多驗。

按《襄陽府志》:「張機,字仲景,南陽棘陽人。學醫於同郡 張伯祖,盡得其傳。靈帝時,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少 時與同郡何顒客遊洛陽,顒謂人曰:『仲景之術,精於 伯祖。仲景宗族二百餘口,自建安以來,未及十稔,死 者三之二,而傷寒居其七。乃著《傷寒論》十卷行於世。 華佗讀而喜曰:『此真活人書也』。又著《金匱玉函要略》』」 三卷,漢魏迄今,家肄戶習,論者推為醫中亞聖。而范 蔚宗《後漢書》不為仲景立傳,君子有遺憾焉。

杜度

編輯

按《古今醫統》:「杜度,不知何郡人,仲景弟子,識見宏敏, 器宇沖深,淡於矯矜,尚於救濟。得仲景禁方,名著當 時。」

衛沈

編輯

按《古今醫統》「衛,沈仲景弟子,好醫術,有才識,疏撰《四 逆三部厥經》《婦人胎藏經》《小兒顱䪿經》行世,名著當 時。」

李常在

編輯

按《神仙傳》:「李常在者,蜀郡人也。少治道術,百姓累世 奉事,計其年已四五百歲而不老,常如五十許人治 病,困者三日,微者一日,愈。人世世見之如故,故號曰 常在。」

葛越

編輯

按《神仙傳》:「黃盧子姓葛名越,甚能治病,千里寄姓名 與治之,皆愈,不必見病人身也。善氣禁之道,年二百 八十歲。一旦與親故別,乘龍而去,遂不復還。」

王遙

編輯

按《神仙傳》:「王遙者,字伯遼,鄱陽人也。頗能治病,病無 不愈者。亦不祭祀,不用符水針藥。其行治病,但以八 尺布帊,敷坐於地,不飲不食,須臾病癒便起去。其有 邪魅作禍者,遙畫地作獄,因召呼之,皆見其形入在 獄中,或狐狸鼉蛇之類,乃斬而燔燒之,病者即愈。」

沈建

編輯

按《神仙傳》:「沈建,丹陽人也,父為長史。建獨好道,不肯 仕宦,學導引服食之術,還年卻老之法。又能治病,病 無輕重,治之即愈。奉事之者數百家,如此三百餘年, 後不知所之。」

壺翁費長房

編輯

按《後漢書》本傳,「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 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 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 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 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 酒甘殽,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 入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 乃驅使社公。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

按《神仙傳》,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軍符、 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自公,故總名 壺公符。時費長房見公從遠方來,入市賣藥,人莫之 識。賣藥口不二價,治病皆愈。每語人曰:「服此藥必吐 某物,某日當愈。」言無不效。常懸一空壺於屋上,日入 跳入壺中。長房知非常人,乃日掃公座前地及供饌 物,公受不辭。積久,長房不少懈,亦不敢有求。公知長 房篤信,謂曰:「暮更來。」長房如其言。公為傳《封符》一卷, 付之曰:「帶此可主諸鬼神,常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 長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

華佗

編輯

按《後漢書方術傳》:「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請幫助識別此字。 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 壯容,時人以為仙。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 不就。精於方藥,處齊不過數種,心識分銖不假稱量, 鍼灸不過數處。若疾發結於內,鍼藥所不能及者,乃 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 聚積,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 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佗嘗行道,見 有病咽塞者,因語之曰:「向來道隅有賣餅人,萍虀甚 酸,可取三升飲之,病自當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 懸於車而候佗。時佗小兒戲於門中,逆見,自相謂曰: 「客車邊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進,顧視壁北懸蛇 以十數,乃知其奇。又有一郡守篤病久,佗以為盛怒 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功,無何棄去,又留書罵之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佗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數升 而愈。又有疾者詣佗求療,佗曰:「君病根深,應當剖破 腹,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相殺也。」病者不堪其 苦,必欲除之,佗遂下療,應時愈,十年竟死。廣陵太守 陳登忽患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 有蟲,欲成內疽,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再服,須臾 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所苦,便 愈。佗曰:「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可救。」登至期疾動, 時佗不在,遂死。曹操聞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積苦頭 風眩,佗鍼隨手而差。有李將軍者,妻病,呼佗視脈。佗 曰:「傷身而胎不去,將軍言間實傷身,胎已去矣。」佗曰: 「案脈,胎未去也。」將軍以為不然。妻稍差,百餘日復動, 更呼佗。佗曰:「脈理如前,是兩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後 兒不得出也。胎既已死,血脈不復歸,必燥著母脊,乃 為下鍼,並令進湯。」婦因欲產而不通。佗曰:「死胎枯燥, 勞不自生。」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識,「但其色已 黑。」佗之絕技,皆此類也。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 見業。又去家思歸,乃就操求還取方,因託妻疾,數期 不反。操累書呼之,又勑郡縣發遣,佗恃能厭事,猶不 肯至。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詐疾,乃收付獄訊。考驗 首服。荀彧請曰:「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操 不從,竟殺之。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 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亦不彊,索火燒之。初,軍吏李成 苦欬,晝夜不寐,佗以為腸癰,與散兩錢,服之,即吐二 升膿血,自此漸愈。乃戒之曰:「後十八歲當疾發動,若 不得此藥,不可差也。」復分散與之。後五六歲,有里人 如成先病,請藥甚急,成愍而與之,乃故往譙更從佗 求,適值見收,意不忍言。後十八年,成病發,無藥而死。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普依準佗療,多所全 濟。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 穀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請幫助識別此字。顧引挽腰體。動 諸關節。以求難老。我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 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請幫助識別此字。「足以 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 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 齒牙完堅。阿善鍼術,凡醫咸言背及胸臟之間不可 妄鍼,鍼之不可過四分。而阿鍼背入一二寸,巨闕胸 臟乃五六寸,而病皆瘳。阿從佗求方可服食益於人 者,佗授以漆葉青黏散,漆葉屑一斗,青黏十四「兩,以 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臟,輕體,使人頭不白。阿 從其言,壽百餘歲。漆葉處所而有青黏,生於豐沛彭 城及朝歌間。漢世異術之士甚眾,雖雲不經,而亦有 不可誣,故簡其美者,列於《傳》末。冷壽光,唐虞、魯女,生 三人者,皆與華佗同時。壽光年可百五六十歲,行容 成公御婦人法,常屈頸鷮息,鬚髮盡白,而色理如三 四十時,死於江陵唐虞道。赤眉張步,家居里落,若與 相及,死於鄉里不其縣。魯女生,數說顯宗時事,甚明 了,議者疑其時人也。董卓亂後,莫知所在。

按《三國志》本傳:「鹽瀆嚴昕與數人共候佗,適至,佗謂 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疾見於 面,莫多飲酒』。坐畢歸,行數里,昕卒,頭眩墮車,人扶將 還,載歸家中,宿死。故督郵頓子獻得病已差,詣佗視 脈,曰:『尚虛,未得復,勿為勞事,御內即死。臨死當吐舌 數寸』。」其妻聞其病除,從百餘里來省之,止宿交接,中 間三日發病,一如佗言。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 謂佗曰:「昨使醫曹吏劉租鍼胃管訖,便苦欬嗽,欲臥 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 救。」遂如佗言。東陽陳叔山小男二歲得疾,下利,常先 啼,日以羸困問佗。佗曰:「其母懷軀,陽氣內養,乳中虛 冷,兒得母寒,故令不時愈。」佗與四物女宛丸,十日即 除。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呻呼無賴。佗令溫湯 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數為易湯,湯令煖 之,其旦即愈。軍吏梅平得病除名還家,家居廣陵,未 至二百里,止親人舍。有頃,佗偶至主人許,主人令佗 視平。佗謂平曰:「君早見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結,促去, 可得與家相見。」五日,卒應時歸,如佗所刻。佗本作士 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 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家 思歸,因曰:「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到家,辭以妻病,數 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勑郡縣發遣。佗恃能厭食, 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 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於是傳付許 獄考驗首服。荀彧謂曰:「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 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邪?」遂考究佗。佗死 後,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 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終當不為吾斷此根原耳。」及 後愛子倉舒病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彊 死也。」

按《佗別傳》,人有見山陽太守廣陵劉景宗說,數見華 佗,見其療病平脈之候,其驗若神。琅邪劉勳,為河內太守,有女年幾二十,左腳膝裏上有瘡,癢而不痛,瘡 發數十日愈。愈已復發,如此七八年。迎佗使視,佗曰: 「易療之。」當得稻糠色犬一頭,好馬三匹,以繩繫犬頸, 使走馬牽犬,馬極輒易。計馬走犬三十餘里,犬不能 行。復令步人拖曳,計向五十餘里。乃以藥飲女,女即 安臥不知人,因取犬斷腹,近後腳之前,所斷之處,向 瘡口令去三二寸。停之須臾,有若蛇者從瘡中出,便 以鐵錐貫蛇頭,蛇在皮中搖動良久,須臾不動,牽出, 長三尺許,純是蛇,但有眼處而無瞳子,又逆鱗耳。以 膏散著瘡中,七日愈。又有人苦頭眩,頭不得舉,目不 得視,積年,佗使悉解衣倒懸,令頭去地一二寸,濡布 拭身體,令周匝,候視諸脈,盡出五色。佗令弟子數人, 以鈹刀決脈,五色血盡,視赤血出乃下,以膏摩被覆, 汗出周匝,飲以葶《藶犬》,血散立愈。又有婦人長病經 年,世謂「寒熱注病」者也。冬十一月中,佗令坐石槽中, 且用寒水汲灌,雲當滿百,始七八灌,戰欲死。灌者懼 欲止,佗令滿數至,將八十灌,熱氣乃蒸出,囂囂高二 三尺。滿百灌,佗乃燃火溫牀,厚覆良久,汗洽出,著粉, 汗糝便愈。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餘日中鬚眉墮 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養療也。」佗便飲藥,令臥破 腹,視脾半腐壞,刮去惡肉,以膏傅創,飲之藥,百日平 復也。又有人病腳躄不能行,佗切脈,便使解衣,點背 數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寸,從邪不相當言,灸此各七 壯,灸創愈即行也。後灸愈,灸處夾脊一寸,上下行端 直均調如引繩也。吳普從佗學,微得其方,魏明帝呼 之使為禽戲。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語 諸醫。普今年將九十,耳不聾,目不冥,牙齒完堅,飲食 無損。青黏者,一名地節,一名黃芝。主理五臟,益精氣。 本出於迷,入山者見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為佳,語 阿阿又祕之。近者人見阿之壽而氣力強盛,怪之,遂 責所服食,因醉亂誤道。之法一施,人多服者,皆有大 驗。本字書無「黏」字,相傳音女廉反,然今人無識此者, 甚可恨惜。

按《魏志》:「故甘陵相夫人有身六月,腹痛不安。佗視脈 曰:『胎已死。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則男,在右則女。人 雲在左』。」於是為湯下之,果下男形,即愈。縣吏尹世苦 四肢煩,口中乾,不欲聞人聲,小便不利。佗曰:「試作熱 食,得汗即愈,不汗後三日死。」即作熱食而汗不出。佗 曰:「臟氣已絕於內,當啼泣而絕。」果如佗言。府吏倪尋、 李延,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 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療之宜殊。」即各 與藥,明旦並起。

按鄧處中《中藏經序》:「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 喜味方書,多遊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 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 潛逼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可付焉』。復有 一人曰:『此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 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 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 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 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云: 「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 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後可脫子 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 二老笑指東洞云:「石牀上有《書》一函,子自取之,速出 吾居,勿示俗流,宜祕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 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雲奔雨瀉,石洞摧塌。 既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試,無不神效。先生未六 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余迺先生外孫 也。因弔先生寢室,夢先生引余坐,語:「《中藏經》真活人 法也,子可取之,勿傳非人。」余覺,驚怖不定,遂討先生 舊物,獲石函一具,開之,得書一帙,迺《中藏經》也。予性 拙於用,復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實。甲寅秋九月序。 按皇甫謐《甲乙經序》,漢有華佗奇方異治,施世者多, 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 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 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 按《獨異志》:「魏華佗善醫,嘗有郡守病甚,佗過之,郡守 令佗診候,佗退謂其子曰:『使君病有異於常,積瘀血 在腹中,當極怒嘔血,即能去疾,不爾無生矣。子宜盡 言使君之』。」請幫助識別此字。我。疏而責之。其子曰:「若獲愈,何謂不言?」 於是具以父從來所為乖誤者盡示佗,佗留書責罵 之。父大怒,發吏捕佗,佗不至,遂嘔黑血升餘,其疾乃 平。又有女子極美麗,過時不嫁,以右膝常患一瘡,膿 水不絕。華佗過其父,問之,佗曰:「使人乘馬,牽一栗色 狗,走三十里,歸而熱,截右足拄瘡上。俄有一赤蛇從 瘡出而入犬」足中,其疾遂平。

按《志怪》,後漢末有得心腹瘕病,晝夜切痛,臨終勑其 子曰:「我氣絕後,可剖視之。」其子不忍違言,剖之,得一 銅鎗,容數合許。後華佗聞其病而解之,因出巾箱中 藥以投鎗,鎗即成酒焉按《襄陽府志》:華佗洞曉醫方,年百餘歲,貌有壯容。關 羽鎮襄陽,與曹仁相拒,中流矢,矢鏃入骨,佗為之刮 骨去毒,後為曹操所殺。

李當之

編輯

按《古今醫統》:「李當之,華佗弟子,少通《醫經》,得佗之傳, 尤為精工。」

吳普

編輯

按《後漢書華佗傳》:「廣陵吳普從佗學,依準佗療,多所 全濟。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 則糓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 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 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 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請幫助識別此字。足 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 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 明,齒牙完堅。

按《佗別傳》:「吳普從佗學,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為 禽戲。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語諸醫。普 年將九十,耳不聾,目不冥,牙齒完堅,飲食無損。」

樊阿

編輯

按《後漢書華佗傳》:「彭城樊阿從佗學,善鍼術。凡醫咸 言背及胸臟之間不可妄鍼,鍼之不可過四分。而阿 鍼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臟乃五六寸,而病皆瘳。阿從 佗求方可服食益於人者,佗授以漆葉青。」請幫助識別此字。《散》「漆葉 屑。一斗青。」請幫助識別此字。「十四兩,以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 臟,輕體,使人頭不白。」阿從其言,壽百餘歲,漆葉處所 而有青請幫助識別此字。生於《豐沛彭城》及《朝歌》間。

句驪客

編輯

按《酉陽雜俎》。「魏時有句驪客善用鍼取寸髮斬為十 餘段,以鍼貫取之。言髮中虛也。其妙如此。」

封君達

編輯

按《神仙傳》:「封君達年百餘歲,往來鄉里視之,年三十 許人,常騎青牛行,聞有疾病死者,識與不識,遇便以 藥治之,應手皆愈。不以姓字語人,能乘青牛,故號青 牛道士。」

按《古今醫統》:「封君達,隴西人,號青牛道士,服黃連五 十餘年。又入鳥鼠山服汞,百歲如童。常騎青牛,有病 殆死者,藥之即活。以衛矛之術授魏武,入陣不傷,後 入丘山仙去雲。」

董奉

編輯

按《三國志?士燮傳注》:「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 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頤搖消之,食頃即開目動 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奉字 君異,候官人也。」

按《神仙傳》:「董奉者,字君異,候官人也。吳先主時,有少 年為奉本縣長,見奉年四十餘,不知其道,罷官去。後 五十餘年,復為他職,行經候官,諸故吏人皆老,而奉 顏貌一如往日,問言:『君得道邪?吾昔見君如此,吾今 已皓首,而君轉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士燮為交州 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時在彼,乃往與藥三丸, 內在口中,以水灌之,使入,捧舉其頭,搖而消之。須臾 手足似動,顏色漸還,半日乃能起坐,後四日乃能語, 云:死時奄忽如夢,見有十數烏衣人來收燮上車去, 入大赤門,徑以付獄。獄各一戶,戶纔容一人,以燮內 一戶中,乃以土從外封塞之,不復見外光。恍忽聞戶 外人言云:「太乙遣使來召士燮,又聞」除其戶士,良久 引出,見有車馬赤蓋,三人共坐車上,一人持節呼燮 上車,將還,至門而覺,燮遂活,因起謝曰:「某蒙大恩,何 以報效!」乃為奉起樓於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棗, 飲少酒。燮一日三度設之。奉每來飲食,或如飛鳥騰 空來坐,食了飛去,人每不覺。如是一年餘,辭燮去,燮 涕泣留之不住。燮問「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 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為具之。至明日,日中時奉 死,燮以其棺殯埋之。七日後,有人從容昌來,奉見囑 云:「為謝燮,加自愛理。」燮聞之,乃起殯,發棺視之,唯存 一帛,一面畫作人形,一面丹書作符。後還豫章,廬山 下居,有一人,中有癘疾垂死,載以詣奉,叩頭求哀之。 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蓋之,使勿動。病者 云:「初聞一物來䑛身,痛不可忍,無處不咂。量此舌廣 一尺許,氣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使往 池中,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當愈,勿當風。」十數日, 病者身赤無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 愈,身如凝脂。後忽大旱,縣令丁士彥議曰:「聞董君有 道,當能致雨。」乃自齎酒脯見奉,陳大旱之意。奉曰:「雨 易得耳。」因視屋曰:「貧道屋皆見天,恐雨至何堪?」令解 其意,曰:「先生但致雨,當為立架好屋。」明日,士彥自將 人吏百餘輩,運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擬數里 取水,奉曰:「不須爾,暮當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 皆平,方民大悅。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得十 萬餘株,鬱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獸游戲其下,卒 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後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倉, 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奉。」但將糓一器置倉中, 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糓來少而取杏去多 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傾覆至 家,量杏一如糓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嚙 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還。奉叩頭謝過,乃卻使活。 奉每年貨杏得糓,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 歲二萬餘人。解縣令有女為精邪所魅,醫療不效,乃 投奉治之。「若得女愈,當以侍巾櫛。」奉然之,即召得一 白鼉,長數丈,陸行詣病者門。奉使侍者斬之,女病即 愈。奉遂納女為妻。久無兒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獨住, 乃乞一女養之,年十餘歲,奉一日聳身入雲中去,妻 與女猶存其宅,賣杏取給。有欺之者,虎還逐之。奉在 人間三百餘年乃去,顏狀如三十時人也。

按《南康府志》:「董奉,字君異,候官人。有道術,隱廬山,為 人治病,不受謝,惟令種杏一株,數年成林,杏熟易糓, 以濟貧民。永嘉中仙去。」今廬山杏林乃其遺蹟。

負局先生

編輯

按《列仙傳》:負局先生者,莫知姓名,負磨鏡局循吳中 磨鏡,遇人輒問得無有疾苦乎,有即出紫丸赤丸與 之,病無不差。如此數年後,吳有大疫,先生家至戶到, 與藥,活數萬人。後上吳山絕頂,與人語曰:「吾還蓬萊 山,為汝曹下神水愈病。」既去,一日崖頭有水,色白,從 石間流下,病者服之,果驗。

呂博按攖寧集又名廣未知孰是故並錄俟考

編輯

按《玉匱經序》:「呂博少以醫術知名,善診脈論疾,多所 著述。吳赤烏二年,為太醫令,撰《玉匱針經》及註《八十 一難經》,大行於代。」

按《攖寧集》,「呂廣,吳太醫令,著《難經註解》。」

葛仙公鄭隱 鮑元

編輯

按《晉書葛洪傳》:「洪從祖元,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 公,以其煉丹祕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 焉。後以師事南海太守上黨鮑元,元亦內學,逆占將 來,見洪,深重之。洪傳元業,兼綜練醫術。」

王叔和

編輯

按皇甫謐《甲乙經序》,「漢張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 十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 甚精,指事施用。」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 有《鍼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 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比。 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素問》。《論病微》九卷,是原本經 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又有《明堂孔穴鍼灸治要》。皆 黃帝、岐伯選事也。

按高湛《養生論》。「王叔和性沉靜。好著述。考覈遺文。採 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編為三十 六卷。大行於世。」

按甘伯宗《名醫傳》:「晉王叔和,高平人,為太醫令。性度 沉靜,通經史,窮研方脈,精意診切,洞識修養之道。撰 《脈經》十卷、《脈訣》四卷、《脈賦》一卷。仲景作《傷寒論錯簡》, 迨叔和撰次成序,得成全書。」

皇甫謐

編輯

按《晉書》本傳: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居 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 寡慾,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號元晏先生。著 《禮樂聖真》之論。後得風痹疾,猶手不輟卷,究賓主之 論以解難者,名曰《釋勸》。曰:若黃帝創制於九經,岐伯 剖腹以蠲腸,扁鵲造虢而屍起,文摯徇命於齊王,醫 和顯術於秦晉,倉公發祕於漢皇,華佗存精於獨識, 仲景垂妙於定方,徒恨生不逢乎若人,故乞命訴乎 明王。」武帝頻下詔敦逼不已,並不應。太康三年卒,時 年六十八。所著詩賦誄頌論難甚多。又撰《帝王世紀》 《年歷》《高士》《逸士》《列女》等傳,《元晏春秋》,並重於世。 按謐自序「《甲乙經》,近代王叔和按《黃帝內經》十八卷, 今《鍼經》九卷,《素問》九卷,其義深奧。又有《明堂孔穴鍼 灸治要》,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錯互非一。甘露中吾病 風,加苦聾百日方,《治要》皆淺近,乃撰三部,使事類相 從,刪其浮辭,去其重複,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易》曰: 「觀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見矣。」況物理乎?事類相從, 聚之義也。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 此所謂「遊魂」耳。若不精通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 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 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其本論, 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若必精要,俟某 閒暇,當撰覈以為《教經》雲爾。

按《古今醫統》:「皇甫謐得風痹疾,因而學醫,集覽經方, 手不釋卷,遂盡其妙,所著《甲乙經》及《鍼經》行世。」

李子豫

編輯

按《搜神記》:李子豫,不知何許人,少善醫方,當代稱其通神。時許永為豫州刺史,其弟患心腹痛十餘年,殆 死。忽一日夜間,自屏風後有鬼謂腹中鬼曰:「何不速 殺之?明日李子豫從此過,以赤丸殺汝,汝其死矣。」腹 中鬼對曰:「我不畏之。」於是使人候子豫。子豫至,未入 門,患者自聞腹中有呻吟聲。及子豫入視,曰:「鬼病也。」 遂出《八毒赤丸》與服。須臾腹中雷鳴疏轉,大利數行, 遂愈。今《八毒赤丸》是也。

程據

編輯

按《古今醫統》:「程據,不知何郡人,志性沉毅,雅有度量, 少以醫術知名,為太醫令。」

張華

編輯

按《古今醫統》:「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學業優博,辭 藻溫麗,精於經方本草、診論,工奇,理療多效。」

裴頠

編輯

按《晉書裴秀傳》:「秀子頠,字逸民,弘雅有遠識,博學稽 古,兼明醫術。荀勗之修律度也,檢得古尺短,世所用 四分有餘。頠上言,宜改諸度量,若未能悉革,可先改 太醫權衡。此若差違,遂失神農岐伯之正。藥物輕重, 分兩乖互,所可傷夭,為害尤深。古壽考而今短折者, 未必不由此也。卒不能用。」

按《古今醫統》:「裴頠,河東人,多學術,善醫經,診處,通明 方藥,精富於時,名臣碩學,咸敬服之。官至尚書僕射。」

支法存

編輯

按《千金方序》:「支法存,嶺表僧人,少以聰慧入道,長以 醫術擅名。自永嘉南渡,晉朝士夫不習水土,所患皆 軟腳之疾,染者無不斃踣,惟法存能拯濟之,天下知 名。」

按《古今醫統》阮請幫助識別此字。字德如,陳留尉氏人。以秀才為郎, 博學方技,無不通會,於《本草》經方治療之法,尤所耽 尚。官至河內太守。

張苗

編輯

按《古今醫統》:「張苗,不知何郡人,雅好醫術,善消息診 脈,為時所重。陳廩丘得疾,連服藥特發汗不出。或曰: 『汗不出者死』。苗教以燒地,加桃葉於上蒸之,即得大 汗而愈。」

於法開

編輯

按《紹興府志》:「於法開,好仙釋,後避支遁,居剡,更學醫, 醫術明解。嘗旅行,暮投主人,其家妻臨產而兒積日 不墮,法開曰:『此易治耳』。殺一肥羊,食十餘臠而鍼之, 須臾兒下,羊膋裹兒出。」

蔡謨

編輯

按《古今醫統》:「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也。以儒道自 達,吏治知名,有道風。性尚醫學,常覽本草方書,手不 釋卷,授揚州刺史。」

殷浩

編輯

按《醫學入門》:「殷浩妙解經脈,著方書。」

范汪

編輯

按《古今醫統》:「范汪,字元平,潁陽人。少孤,依外家新野 庾氏,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燃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 遂博通百家之言。性仁愛,善醫術,嘗以診恤為事,凡 有疾,不以貴賤皆治之,所活十愈八九,撰方書百餘 卷。」

宮泰

編輯

按《古今醫統》:「宮泰,不知何郡人,好醫術,有一藝長於 己者,必千里求之。善診諸病,療上氣尤奇異。製三物 散方,治喘咳氣逆最效,世所貴雲。」

劉德

編輯

按《古今醫統》:「劉德,彭城人,少以醫方自達,長以才術 知名,切治眾疾,隨手而愈。官至太醫院校尉。」

史脫

編輯

按《古今醫統》:「史脫,不知何郡人,氣性沉毅,志行敦簡, 善診候,明消息,多辨論,治疸證為最高,官拜太醫院 校尉。」

鄞邵

編輯

按《古今醫統》:「鄞邵,不知何郡人,性聰明,有才術,本草 經方誦覽,無不通究,裁方治療,有出眾見。制五石散、 礐石散等方,晉朝士大夫無不敬服。」

殷仲堪

編輯

按《晉書》本傳:「殷仲堪,陳郡人也。父師,驃騎諮議參軍、 晉陵太守、沙陽男。仲堪能清言,善屬文,每云:『三日不 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其談理,與韓伯康齊名,士 咸愛慕之。父病積年,仲堪衣不解帶,躬學醫術,究其 精妙,執藥揮淚,遂眇一目。居喪哀毀,以孝聞。服闋,孝 武帝召為太子中庶子,甚相親愛。仲堪父嘗患耳聰』」, 聞牀下蟻動,謂之牛鬥,帝素聞之而不知其人,至是 從容問仲堪曰:「患此者為誰?」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 退維谷。」帝有愧焉。授仲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 威將軍、荊州刺史、假節,鎮江陵。後為桓元兵所逼,令 自殺。仲堪少奉天師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財賄,而怠

行仁義,嗇於周急。及元來攻,猶勤請禱。然善取人情
考證
病者自為診脈。分藥而用計。倚伏煩密。少於鑒略。以

至於敗。

葛洪

編輯

按《晉書》本傳:「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好神仙導 養之法。從祖元,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煉 丹祕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後以師 事南海太守上黨鮑元,元亦內學,逆占將來,見洪,深 重之。洪傳元業,兼綜練醫術,凡所著撰,皆精覈是非, 而才章富贍。洪見天下已亂,禮辟皆不赴。以年老欲」 煉丹以祈遐壽,聞交阯出丹,求為句漏令。帝以洪資 高,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洪遂將子 姪俱行,乃止羅浮山煉丹。著《金匱藥方》一百卷,《肘後 要急方》四卷。

按《古今醫統》:「葛洪字稚川,丹陽人,自號抱朴子。廣覽 群書諸子百家之言,下至雜文,誦記萬卷。好神仙導 引之法,煉丹以期遐年。所著有《神仙傳史》集五經諸 史百家之言,《金匱方》《肘後方》百卷。年八十餘人言屍 解仙去。」

許遜

編輯

按《古今醫統》:「許遜,字敬之,為旌陽縣令時,郡民患疫, 十死八九,敬之以神方拯濟,符咒所及,皆登時愈,至 於沉疴,亦無不愈者。傳聞於他郡,有疾者連路而求 療,日以千計。敬之於是標竹於郭外十里之江,置符 於中,令飲皆愈。老稚羸憊之不能至者,汲水歸以飲 之,皆獲痊癒。積功成道,白日飛昇。」

徐熙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東海徐熙,濮陽太守,好黃老,隱於秦 望山。有道士過求飲,留一瓠。」請幫助識別此字。與之曰:「君子孫宜以 道術救世,當得二千石。」熙開之,乃《扁鵲鏡經》一卷,因 精心學之,遂名震海內。

蘇家

編輯

按《千金方》中古巫妨小兒《顱䪿經》。小兒方。逮於晉宋。 江左推諸蘇家。傳習有驗。流於人間。

徐秋夫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徐熙生子秋夫,彌工其術,仕至射陽 令。嘗夜有鬼呻聲,甚悽愴,秋夫問何須,答言姓某,家 在東陽,患腰痛死,雖為鬼,痛猶難忍,請療之。秋夫曰: 『云何厝法?鬼請為芻人按孔穴鍼之。秋夫如言,為灸 四處,又鍼肩井三處,設祭埋之。明日見一人謝恩,忽 然不見。當世服其通靈』。」

按《江南通志》:「徐秋夫,工醫善鍼。鹽城人為射陽令,夜 聞鬼聲,呻吟甚苦,叱問之,曰:『身是斛律斯,雖死患腰 痛,聞君善醫求拯拔』。徐曰:『汝鬼也,術何從施』?曰:『以草 束形,呼我名治之。如其言,下二鍼,里人夜聞鬼來謝 云:疾已愈』。」時謂其術能通神。

徐道度徐叔嚮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徐秋夫生道度、叔嚮,皆能精其業。道 度有腳疾,不能行,宋文帝令乘小輿入殿,為諸皇子 療疾,無不絕驗。位蘭陵太守。宋文帝云:「天下有五絕, 而皆出錢唐。」謂杜道鞠彈。請幫助識別此字。范悅《詩》「褚欣遠,模書褚 引圍。」請幫助識別此字。徐道度療疾也。

羊欣

編輯

按《宋書》本傳:「羊欣,字敬元,素好黃老。嘗自書章,有病 不服藥,飲符水而已,兼善醫術,撰《藥方》十卷。」

按《古今醫統》:「羊昕,字敬元,好文藝,敦方藥,蒞事詳審, 治疾尤精,能以拯濟奇功,累遷中散大夫、義興太守。」

薛伯宗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時薛伯宗善徙癰疽,公孫泰患背,伯 宗為氣封之,徙置齋前柳樹上。明旦癰消,樹邊便起 一瘤如拳大,稍稍長二十餘日,瘤大膿爛,出黃赤汁 斗餘,樹為之痿損。」

僧深

編輯

按《千金方序》:「僧深,宋齊間人,少以醫術鳴,善療腳耎 之疾,當時所服,撰錄支法存等書,諸家舊方三十餘 卷,經用多效,時人號曰深公方雲。」

秦承祖

編輯

按《古今醫統》:「秦承祖,不知何郡人,性耿介而精於方 藥,不分貴賤,咸治療之如一。」

劉涓子

編輯

按《古今醫統》:「劉涓子,不知何郡人,晉末於丹陽郊外 射獵,忽有物高二丈許,因射而中之,走如電激,聲如 風雨,夜不敢追,明日率弟子數十人尋其蹤跡,至山 下,見一小兒云:主人昨夜為劉涓子所射,取水以洗 瘡。因問小兒,主人為誰,答曰:『是黃老鬼』。乃窺小兒還 將至,聞搗藥聲,遙見三人,一人臥,一人閱書,一人搗」 藥,即齊聲呼突而前,三人並走,止遺一《帙癰疽方》,並 一臼藥。涓子得之,從宋武帝北征,有被金瘡者,以藥 塗之,隨手而愈。論者謂聖人作事,天必助之,天以此 方授武帝也。演為十卷,號曰《鬼遺方》雲。

===南齊===

褚澄

編輯

按《南齊書褚淵傳》:「淵弟澄,字彥道。初,湛之尚始安公 主,薨,納側室郭氏,生淵。後尚吳郡公主,生澄。淵事主 孝謹,主愛之。湛之亡,主表淵為嫡。澄尚宋文帝女廬 江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官清顯,善醫術。建元中,為吳 郡太守。豫章王感疾,太祖召澄為治,立愈。尋遷左民 尚書。淵薨,澄以錢萬一千就招提寺贖太祖所賜淵」 白貂坐褥,壞作裘及纓。又贖淵介幘犀帶,及淵常所 乘黃牛。永明元年,為御史中丞袁彖所奏,免官禁錮, 見原。遷侍中,領右軍將軍,以勤謹見知。其年卒。澄女 為東昏皇后。永元元年,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按《南史》本傳:「褚澄為吳郡太守,百姓李道念以公事 到澄見謂曰:『汝有重疾』。答曰:『舊有冷疾,至今五年,眾 醫不差。澄為診脈,謂曰:『汝病非冷非熱,當是食白』』。」請幫助識別此字。 雞子過多所致。令取蘇一升煮服之。始一服乃吐得 一物如升,涎裹之動,開看是雞雛,羽翅爪距具足,能 行走。澄曰:「此未盡,更服所餘藥。」又吐得如向者雞十 三頭,而病都差,當時稱妙。

按《河南通志》:「褚澄,陽翟人。所著《醫論》十篇,世稱《褚氏 遺書》。」

按《古今醫統褚氏遺書》謂「女人脈反,男子以心肺候 兩尺。」此其妄謬,疑後人託名以欺人,學者審之。

徐文伯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徐道度生文伯,叔嚮生嗣伯。文伯亦 精其業,兼有學行,倜儻不屈意於公卿,不以醫自業。 融謂文伯、嗣伯曰:『昔王微、嵇叔夜並學而不能。殷仲 堪之徒,故所不論。得之者,由神明洞徹,然後可至,故 非吾徒所及。且褚侍中澄當貴,亦能救人疾,卿此更 成不達』。答曰:『惟達者知此可崇,不達者多以為深累。 既鄙之,何能不恥之』。」文伯為效,與嗣伯相埒。宋孝武 路太后病,眾醫不識。文伯診之曰:「此石博小腸耳。」乃 為水劑消石湯,病即愈。除。鄱陽王常侍,遺以千金,旬 日恩意隆重。宋明帝宮人患腰痛牽心,每至輒氣欲 絕。眾醫以為肉癥。文伯曰:「此髮癥,以油投之即吐,得 物如髮,稍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掛門上適盡, 一髮而已,病都差。宋後廢帝出樂遊苑門,逢一婦人 有娠,帝亦善診之曰:「此腹是女也。」問文伯,曰:「腹有兩 子,一男一女。男左邊青黑,形小於女。」帝性急,便欲使 剖,文伯惻然曰:「若刀斧,恐其變異,請針之立落。」便瀉 足太陰,補手陽明,胎便應針而落,兩兒相續出,如其 言。

徐嗣伯

編輯

按《南齊書褚淵傳》:「時東陽徐嗣,妙醫術,有一傖父,冷 病積年,重茵累褥,床下設爐火,猶不差。嗣為作治,盛 冬月,令傖父髁身坐石上,以百瓶水從頭自灌。初與 數十瓶寒戰垂死,其子弟相守垂泣,嗣令滿數得七 八十瓶,後舉體出氣如雲蒸,嗣令徹床去被,明日立 能起行,雲此大熱病也。又春月出南籬門戲,聞笪屋」 中有呻吟聲。嗣曰:「此病甚重,更二日不治必死。」乃往 視一姥稱舉體痛。而處處有請幫助識別此字。黑無數。嗣還煮升餘 湯。送令服之。姥服竟痛愈甚。跳投床者無數。須臾所 請幫助識別此字。處皆拔出長寸許。乃以膏塗諸瘡口。三日而復。雲 此名釘疽也。事驗甚多。過於澄矣。

按《南史張邵傳》:「徐嗣伯,字叔紹,有孝行,善清言,位正 員郎、諸府佐,彌為臨川王映所重。時直閤將軍房伯 玉服五石散十許劑無益,更患冷,夏日常複衣,嗣伯 為診之曰:『卿伏熱,應須以水發之,非冬月不可』。至十 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夾捉,伯玉解衣坐石,取冷水 從頭澆之,盡二十斛。伯玉口噤氣絕,家人啼哭請止」, 嗣伯遣人執杖防閤,敢有諫者撾之,又盡水百斛,伯 玉始能動,而見背上彭彭有氣,俄而起坐曰:「熱不可 忍,乞冷飲。」嗣伯以水與之,一飲一升,病都差。自爾恆 發熱,冬月猶單褌衫,體更肥壯。常有嫗人患滯冷,積 年不差,嗣伯為診之,曰:「此屍注也。當取死人枕煮服 之乃愈。」於是往古冢中取枕,枕已一邊腐缺,服之即 差。後秣陵人張景年十五,腹脹面黃,眾醫不能療,以 問嗣伯,嗣伯曰:「此石蚘耳,極難療,當死人枕煮服之。」 依語煮枕,以湯投之,得大利,並蚘蟲頭堅如石五升, 病即差。後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見鬼物,以問嗣伯,嗣 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於故 處。」如其言又愈。王晏問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 枕,而俱差,何也?」答曰:「屍注者,鬼氣伏而未起,故令人 沈滯。得死人枕投之,魂氣飛越,不得附體,故屍注可 差。石蚘者,久蚘也,醫療既僻,蚘中轉堅,世間藥不能 遣,所以須鬼物驅之,然後可散,故令煮死人枕也。夫 邪氣入肝,故使眼痛而見魍魎,須邪物以鉤之,故用 死人」枕也。氣因枕去,故令埋於冢間也。又春月出南 籬間戲,聞笪屋中有呻聲。嗣伯曰:「此病甚重,更二日 不療,必死。」乃往視,見一老姥,稱體痛而處處有。請幫助識別此字。黑 無數。嗣伯還。煮斗餘湯。送令服之。服訖。痛勢愈甚。跳 投床者無數。須臾所請幫助識別此字。處。皆拔出釘。長寸許。以膏塗諸瘡口。三日而復雲。此名釘疽也。

徐雄

編輯

按《南史張邵傳》:「徐文伯子雄,亦傳家業,尤工診察,位 奉朝請,能清言,多為貴遊所善,事母孝謹,母終,毀瘠 幾至自滅。俄而兄亡,扶杖臨喪,撫膺一慟,遂以哀卒。」

顧歡

編輯

按吳均《齊春秋》:顧歡,字元平,吳都人也。隱於會稽山 陰白石村。歡宿性仁愛,素有道風。其濟人也,或以禳 厭,而多全護。有病者造之,歡問:「君家有書乎?」答曰:「惟 有《孝經》三篇。」歡曰:「取置病人枕邊,恭敬之,當自瘥。」如 言果愈。後問其故,歡曰:善禳禍正勝邪故爾。

腳腫醫

編輯

按《齊諧錄》:有范光祿者,得病,兩腳並腫,不能飲食。忽 有一人,不自通名,徑入齋中,坐於光祿之側。光祿謂 曰:「先不識君,那得見詣?」答云:「佛使我來理君病也。」光 祿遂發衣示之,因以刀針腫上,倏忽之間,頓針兩腳 及膀胱百餘下,出黃膿水三升許而去。至明日,並無 針傷,而患漸愈。

徐玉

編輯

按《千金方》。齊有徐玉者。有小兒方三卷。故今之學者。 頗得傳授。然徐氏位望隆重。詳其方意。不甚深細。

許道幼

編輯

按《隋書·許智藏傳》:智藏祖道,幼嘗以母疾,遂覽醫方, 因而究極,世號名醫。戒其諸子曰:「為人子者,嘗膳視 藥,不知方術,豈謂孝乎?」由是世相傳授。仕梁,官至散 騎員外侍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