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121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留都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漢世祖一則

  魏文帝一則

  吳大帝一則

  晉惠帝一則

  北魏太祖三則 孝文帝二則

  北周宣帝一則

  隋煬帝一則

  唐高宗一則 元宗二則 肅宗四則

  後梁太祖一則

  後唐莊宗一則

  後晉高祖一則

  後漢高祖一則

  後周太祖一則

  遼太宗二則 聖宗一則 興宗一則

  宋太祖一則 真宗一則 仁宗一則 高宗一則

  金太祖一則 熙宗一則 廢帝一則

  元世祖一則

  明太祖一則 成祖二則 世宗一則

坤輿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留都部彙考

編輯

成王七年置東都

編輯

按《書經序》:「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 誥》。」

「武王既克殷,遷九鼎於洛之郟鄏。」《史記·周本紀》載武王之言曰:「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於洛邑而後去。是宅洛者,武王之本志也。武王雖有宅洛之志,然天下未集而遽即世,成王以幼沖嗣立,周公攝政,宅洛之事未能為也。至攝政七年,周公將歸政於成王,故營洛邑以卒武王之志,而後歸政也。《史記》曰:「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營築,居九鼎焉。」《左傳》亦曰:「成王定鼎於郟鄏。」是其宅洛者,以卒武王之志也。《周禮》曰:「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然則武王有宅洛之意,而周公、成王成之者,誠以洛為地中,五服諸侯之朝覲貢賦,道里為均,故建以為都,以居九鼎,而會諸侯於此焉。篇內有曰:「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車攻》之詩,美宣王復會諸侯於東都,而其詩謂之《復古》,則自宣王之前其會諸侯蓋皆於此,而王則在於鎬,以宗廟社稷之所在,而王業之所本故也。周之西土,迫近邊徼,常有戎狄之患,太王以來,至為之遷都去國以避之。自豳而岐,自岐而之豐、鎬,皆自西而東,周公猶以為未也,又東營洛邑,以逆為後世之備。及平王「卒,遷而居之,雖其孱弱,無以紹文、武、成、康之緒,而其所以遷者,是亦周公之意也。」婁敬曰:「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居洛,以為此天下中,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夫人之愛其子孫,天下之常情也。先王奄有天下,以傳之子孫,固宜綿綿延延,萬年不絕。雖其子孫之賢不肖,歷祚之」短長,不可得而必,然其創業垂統,深根固蔕,為不可拔之勢,以遺之者,未嘗不盡也。乃謂周公之心,苟其無德,則欲其易以亡,必無此理。當三監之難,雖其元惡渠魁,皆已殲夷,而其黨姦同惡之人,頑梗未能遽革,將使之密邇王室,以馴服其心,而洛距妹邦不遠,則不難於遷居,故其宅洛也,瀍水之「西,則建以為都而居九鼎,謂之郟鄏,亦謂之東都,亦謂之王城。瀍水之東,則以居殷頑民而遷之,謂之成周。」《漢·地理志》河南郡河南縣注云:「故郟鄏地。周成王遷九鼎,周公營以為都,是為王城。」至平王居之。洛陽縣注云:「周公遷殷民,是為成周。」《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於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蓋王城與成周雖已營之而未都也。平王始遷王城,至敬王與王子朝爭國,子朝之黨多居王城,敬王始都成周。成周之地,自敬王以前未建為都,至敬王始居之,此晉所以合諸侯而城之也。王城、成周雖皆洛地,然王城在西,成周在東,故子朝在王城,謂之「西王」而敬王

「謂之東王也。」 是則周自太王至敬王,其遷都建國,皆是自西而東。說者乃謂周公營洛,即自遷鎬而居之,此說太史公已辨之矣。其言曰:學者皆稱周伐紂以營洛邑,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則成王未嘗都洛也明矣。《周官》曰:「歸於宗周」 ,「《畢命》曰宗周,鎬京也。」 豈得為成王都洛也哉?說者又謂幽王之前蓋有自洛遷鎬之事,故幽王之敗,而平王東遷。此事雖無所經見,而周之遷徙,皆自西而東,未有自洛而遷於鎬者也。成王當是時在於豐,欲居於洛邑以為東都,使召公先往相其所居之地,因卜而營之。王與周公繼至,召公乃於庶殷丕作之時,取幣以錫周公,因告王以歷年享國之長短,無不自己求之者。時周公欲成洛邑,而後歸政於王,王將總萬機,治天下,故欲王戒慎恐懼,以祈天永命,此《召誥》所以作也。

按《書經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 則至於豐。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 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 營。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越五日 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於洛,則達觀於新 邑營。越三日丁巳,用牲於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 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 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太保,乃 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曰:「拜手稽首,旅 王若公,誥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嗚呼!皇天上帝,改厥 元子,茲大國殷之命。惟王受命,無疆惟休,亦無疆惟 恤。嗚呼!曷其奈何弗敬?天既遐終大」邦殷之命,茲殷 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後王,後民玆服厥命。厥終,智藏 瘝在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以哀籲天,徂厥亡出執。 嗚呼!天亦哀於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相 古先民有夏,天迪從子,保面稽天,若今時。既墜厥命, 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時。既墜厥命,今沖 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 稽謀自天?嗚呼!有王雖小元子哉?其丕能諴於小民。 今休王不敢後用顧畏於民。碞王來紹上帝,自服於 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時配皇天,毖祀於上下,其 自時中乂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王先服殷御事,比 介於我有周御事,節性,惟日其邁。王敬作,所不可不 敬德」,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我不 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 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 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 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王乃 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今天其 命哲,命吉凶,命歷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 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 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 小民乃惟刑用於天下。越王顯,上下勤恤,其曰:『我受 天命,丕若有夏歷年,式勿替有殷歷年』。欲王以小民 受天永命。」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 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顯我, 非敢勤,惟恭奉幣,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按《書經序》:「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 《洛誥》。」

按《書經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王如弗 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引保大相東土其基,作民明 辟。予惟乙卯,朝至於洛師。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 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伻來 以圖!及獻卜,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來 相宅,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伻來來視?予卜休恆吉。 我二人共貞。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 誨言。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咸秩無文。予齊 百工,伻從王於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記功 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篤弼,丕視功載。乃汝 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無若火始燄 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厥若彝及撫事如予,惟以在周 工,往新邑,伻嚮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 辭』。」公曰:「已!汝惟沖子,惟終。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 有不享,享多儀,儀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於享。 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頒朕不暇,聽 朕教,汝於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篤敘 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汝往敬哉茲,予其明 農哉!彼裕我民,無遠用戾。」王若曰:「公!明保予沖子,公 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恆四方 民,居師,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惟公德明光 於上下,勤施於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 予沖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迪篤,罔不若時。」王曰: 「公,予小子,其退即辟於周,命公後四方迪亂,未定於 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 武,受民亂為四輔。」王曰:「公定,予往已公功肅將祇歡公無困哉!我惟無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來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 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殷獻 民亂,為四方新闢作周恭先,曰:其自時中乂,萬邦咸 休,惟王有成績。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篤前人成烈,答 其師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伻來毖殷 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 敢宿則禋於文王武王,惠篤敘,無有遘自疾,萬年厭 於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敘,「萬年其永觀朕子 懷德。」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 一。王命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後王賓殺禋,咸格。 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惟 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 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 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 之地中。」

訂義史氏曰:「虞以璿璣玉衡齊七政,求天之中;周以土圭正日景,求地之中。」中於天地者為中國,先王建國,所以致意焉。然必以玉為之,以其溫潤廉潔,受天地之中氣,以類求類也。 鄭康成曰:「土圭所以致四時日月之景。測猶度也,不知廣深,故曰測。」

鄭司農曰:「測土深,謂南北東西之深 。」 王氏曰:

「土圭之法,所以度天之高,四方之廣,測土之深。舉測土深,則天與四方可知矣 。」 鄭鍔曰:「凡地之遠近里數侵入,則謂之深,土圭尺有五寸耳。日景於地千里而差一寸。尺有五寸之土圭,則可以探一萬五千里,而地與星辰四游升降於三萬里之中,故以半三萬里之法而測之也。」 愚嘗聞土圭測日之法於師,今載於此。「冬夏二至,晝漏正中立一表以為中。東西南北,各立一表,其取中表,皆以千里為率,其表則各以八尺為度,於表之傍立一尺五寸之土圭焉。日南」 者,南表也。晝漏正而中表之景已與土圭等,其南方之表,則於表南得一尺四寸之景,不及土圭之長,是其地於日為近南,故其景短;南方偏乎陽,則知其地之多暑。日北者,北表也,晝漏正,而中表之景已與土圭等。其北方之表,則於表北得一尺六寸之景,有過乎土圭之長,是其地於日為近北,故其景長;北方偏乎陰,則知其地之多寒。日東者,東表也,晝漏正而中表景正矣,東表之景已跌,是其地於日為近東,故晝而得夕時之景也。箕者東方「之宿,箕星好風,則知其地之多風。日西者,西表也。晝漏正而中表景正矣。西表之景猶未中,是其地於日為近西,故晝而得朝時之景也。畢者,西方之宿,畢星好雨,故知其地之多陰。陰雖未必雨,然陰則雨意也。凡此皆偏於一方,非建王國之所也 。」 愚案:此即發明疏說,考之《洛誥》但言卜河朔、黎水、澗「水、瀍水,惟洛食而已,未聞置四表於千里之外。」 《疏》又謂:「今潁川陽城縣,周公度景之處,古跡猶存,不知四方立表之跡,果何地乎?此未足信也。日月之行,分同道也。至,相過也。景晷相過,則有可候之理,故致日必以冬夏。今建國測景,只於夏至,而不於冬至,以冬至景長三尺,過於土圭之制,未若夏至之日,晝漏之半。立八尺之表,表北尺有五寸,正與土圭等,則為地中,故於此時植之以表,測之以圭」 ,假如表北得尺四寸,是地於日為近南,景短於表南為陽。粵地常多暑,假如表北得尺六寸,是地於日為近北,景長於表北為陰。胡地常多寒,正中時表其景已跌,是地於日為近東,先夕景也。東近海卑下,故多颶風,正中時表,其景未中,是地於日為近。西猶朝景也。西則近山幽陰,故多積雪。多者不得夫氣之中,而偏勝之謂。日南日北,蓋假借言之以證。必如下文「地中」 ,斯無偏勝之患。若以四表而驗中表之正,萬一與土圭不協,四方相去各千里而遙,必非頃刻所能取會,苟失其時,地中何時而可求耶?

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 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訂義王昭禹曰:「夫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有餘不足,皆非天地之中。惟得天地之中,然後天地於此乎合。土播於四時,所以生長收藏萬物,一時之氣不至,則偏而為害。惟得天地之中,然後四時於此而交通。風以散之,雨以潤之,偏於陽則多風,偏於陰則多雨。惟得天地之中,然後陰陽和而風雨以序而至。獨陰不生」,獨陽不成,陰陽之和不成,則反傷。夫形惟得天地之中,則無愆陽伏陰,陰陽以調而不乖。合以體言,交以序言,會以時言,和以氣言。如此則無乖戾之氣,無疵癘之災,有生者遂,有形者育,萬物阜安,以之建國,適其所矣。 鄭鍔曰:「有天下者,必建京畿以為根本,然後建邦國,造都鄙,大司徒之職。蓋周公」記其作洛邑之制,以其掌天

下之土地,因而載建國之法耳,非謂常有建國之事也。

按《史記周本紀》: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 邑。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 寐』?王曰:『告汝,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 鹿在牧,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殷,其 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我未定 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 王。受日夜勞,來我西土。我維顯服,及德方明。自洛汭, 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索隱》曰:言自洛汭至於伊汭,其地平易,無險固,是有夏之舊居。

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 室。

徐廣曰:《周書度邑》曰:「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詹望於有河』。」 《索隱》曰:「杜預曰:『三塗在陸澤南,嶽蓋河北太行山鄙都』。」 鄙謂近嶽之邑。《正義》曰:粵者,審慎之辭。言審慎瞻雒、伊二水之陽,無遠離此為天室也。

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正義曰:《括地誌》云:「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鄏,周公新築,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內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遷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 《帝王世紀》云:「王城西有郟鄏陌。」 《左傳》云:「成王定鼎於郟鄏。」 郟,山名。鄏,邑名。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成王在豐,使 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 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作《召誥》 《洛誥》。

按《地理通釋》:「武王伐紂,營洛邑而定鼎焉。今洛陽西 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觀是也。周公相成王,以酆鎬偏 處西方,乃使召公卜居洛水之陽,以即土中,遂築新 邑,定九鼎,以為王之東都。」《洛邑書》:「我乃卜澗水東,瀍 水西,惟洛食,是為王城,名曰東周。」

呂氏曰:孔子序《洛誥》曰:「周公往營成周」,則成周乃東都總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陽,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時會諸侯則虛之,下都則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周人朝夕受事,習見既久,遂獨指以為成周矣。

世祖置西都及南都

編輯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十九年,修西京宮室。」 按《通志》,光武又以南陽為別都,謂之南都。

按:《地理通釋·漢都》註:「張衡《南都賦》,『陪京之南,居漢之 陽,摰虞曰南陽郡,治宛,在京之南』。」

文帝黃初二年置都於譙於鄴於長安於許昌

編輯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二年春正月,改許縣為 許昌縣。」

《魏略》曰:「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

按:《地理通釋》:「文帝黃初二年,以譙為先人本國。」今亳州譙縣 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跡,鄴為王業 之本基,與洛陽號曰「五都。」

大帝黃龍元年置留都於武昌

編輯

按《三國吳志吳主傳》:「黃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徵 上大將軍陸遜輔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惠帝永興元年立留臺於洛陽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永興元年冬十一月,張方劫帝幸 長安,唯僕射荀藩、司隸劉暾、太常鄭球、河南尹周馥 與其遺官在洛陽為留臺,承制行事。」

按《通鑑綱目》:「永興元年十一月,僕射荀藩立留臺於 洛陽。」

按惠帝為張方刦遷故不入建都部但帝在長安則洛陽留臺誠不可少綱目大書僕射荀藩立留臺於洛陽予之也特據此以入留都雲

北魏

編輯

太祖天興元年置鄴都

編輯

按《魏書太祖本紀》:「天興元年春正月,克鄴。庚子,車駕 自中山遂幸於鄴。帝至鄴,巡登臺榭,遍覽宮城,將有 定都之意,乃置行臺,以龍驤將軍日南公和跋為尚 書,與左丞賈彝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鎮鄴。」

四年,罷鄴都。

按:《魏書太祖本紀》:「四年夏四月辛卯,罷鄴行臺。 天賜三年,置灅南都。」

按《魏書太祖本紀》:「天興六年九月,幸南平城,規度灅 南面夏屋山,背黃瓜堆,將建新邑。天賜三年六月,發 八部五百里內男丁,築灅南宮門闕高十餘丈,引溝 穿池,廣苑囿,規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經塗洞 達,三十日罷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復置鄴都

編輯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十七年:「『八月己丑,車駕發京師 南伐,冬十月癸卯,幸鄴城』。初,帝之南伐,起宮殿於鄴 西,十一月癸亥,宮成,徙御焉。十八年春正月丁未朔, 朝群臣於鄴宮澄鸞殿。」

太和  年,置北京。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不載。

按《韓麒麟傳》,「麒麟子顯宗,除著作佐郎,兼中書侍郎。 既定遷都,上言曰:昔周王東遷河洛,鎬京猶稱宗周, 以存本也。光武中興,西京尚置京尹,亦不廢舊。今陛 下光隆先業,遷宅中土,稽古復禮,於斯為盛,豈若周 漢出於不得已哉!按《春秋》之義,有宗廟曰都,無則謂 之邑,此不刊之典也。況北代宗廟在焉,山陵托焉,王 業所基,聖躬所載,其為神鄉福地,實亦遠矣。今便同 之郡國,臣竊不安。愚謂代京宜建畿置尹,一如故事, 崇本重舊,以光萬葉。」高祖善之。

北周

編輯

宣帝大象元年置東京

編輯

按《周書宣帝本紀》:「二月癸亥,詔曰:『河洛之地,世稱朝 市。上則於天,陰陽所會;下紀於地,職貢路均。聖人以 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五代,世歷千祀,規摹弘遠, 邑居壯麗。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風, 小人深懷土之思。我太祖受命酆鎬,胥宇崤函,蕩定 四方,有懷光宅。高祖神功聖略,混一區宇,往巡東夏, 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氣序。朕以眇身,祗承寶祚, 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嘗 遊覽,百王制度,基趾尚存。今若因脩,為功易立,宜命 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義。 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謂經營,今宜停罷』。」於是發山 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役 四萬人,以迄於晏駕。並移相州六府於洛陽,稱東京 六府。辛卯,詔徙鄴城《石經》於洛陽。又詔曰:「洛陽舊都, 今既修復,凡是元遷之戶,並聽還洛州。此外諸民欲 往者,亦任其意。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受東京 六府處分。」

煬帝大業元年置東都

編輯

按《隋書煬帝本紀》,仁壽四年七月,即皇帝位,十一月 乙未,幸洛陽。癸丑,詔曰:「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 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 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釐萬姓?《易》不云乎?『通其變 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雒邑自古之都,王 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 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雒 陽。」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雒,日復一日,越暨於今, 念茲在茲,興言感哽。朕肅膺寶曆,纂臨萬邦,遵而不 失,心奉先志,因機順動,今也其時。群司百辟,僉諧厥 議。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可於伊雒營建東京,便 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夫宮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棟 下宇,足避風露,高臺廣廈,豈曰適形?故《傳》云:「儉德之 共,侈惡之大。」宣尼有云:「與其不遜也,寧儉。」豈謂瑤臺 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 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國本,本 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 雕牆峻宇,復起於當今。欲使卑宮菲食,將貽於後世。 有司明為條格,稱朕意焉。」大業元年三月丁未,詔尚 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 按《食貨志》,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為營作大監,每 月役丁二百萬人,徙洛州郭內人及天下諸州富商 大賈數萬家以實之。新置興洛及迴洛倉。又於皁澗 營顯仁宮,苑囿連接,北至新安,南及飛山,西至澠池, 周圍數百里。課天下諸州,各貢草木花果、奇禽異獸 於其中。開渠引榖,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於洛。又自 板渚引河,達於淮海,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以柳。 又命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諸州採 大木,引至東都。所經州縣,遞送往返,首尾相屬不絕 者千里,而東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斃者十四五焉。時 帝將事遼、碣,增置軍府,掃地為兵,自是租賦之入益 減矣。

按《大業雜記》:大業元年,敕有司於洛陽故王城東營 建東京,以越國公楊素為營,東京大監安德公宇文 愷為副。廢三崤舊道,令開葼柵道。時有術人章仇太 翼表奏云:「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衝,不可久 住。聞開皇之初,有童謠云:『修治洛陽還晉家,陛下曾 封晉王,此其驗也』。」帝覽表,愴然有遷都之意。即日車 駕往洛陽,改洛州為豫州。

東都大城,周迴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西拒王城,東 越瀍澗,南跨洛川,北踰谷水。宮城東西五里二百步, 南北七里。城南東西各兩重,北三重,南臨洛水,開大 道對端門街,一名「天津街」,闊一百步,道傍植櫻桃、石榴兩行。自端門至建國門,南北九里,四望成,行人由 其下。中為御道,通泉流渠,映帶其間。端門即宮南正 門。重樓上重,名「太微觀」,臨大街,直南二十里,正當龍 門。出端門百步有黃道渠,闊二十步,上有黃道橋三 道,過渠二百步,至洛水,有天津浮橋,跨水長一百三 十步,橋南北有重樓四所,各高百餘丈,過洛二百步, 又疏洛水為重津渠,闊四十步,上有浮橋,津有時開 闔,以通樓舡。入苑重津南百餘步有大隄,南有民坊, 各周四里。開四門,臨大街,門並為重樓,飾以丹粉。洛 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縱橫相對。 自重津南行盡方坊,有建國門,即羅城南正門也。門 南二里有甘泉渠,疏洛入伊。渠上有通仙橋五道,時 人亦謂之「五橋。」橋南北有華表,長四丈,各高百餘尺。 建國門西二里有白虎門,西二里至苑城傍城行三 里有天經宮,南二里有仙都宮,並置先帝廟堂。建國 門東五里有長夏門,南二里至丹水渠,南五里至伊 水,東北流十餘里入洛端門西一里有右掖門,門南 過黃道渠橋南道西有右侯衛府出右掖門門傍渠 西二里有龍天道場,南臨石瀉口,即煬帝門師濟闍 黎所「居石瀉,東西二百餘步,闊五十餘步,深八尺,並 用青大石,長七八尺,厚一尺,自上至下積三重,並用 大鐵為細腰」,互相鉤牽,非常牢固。正當瀉口三十步。 初造瀉之時,鑿地得大窖,容千斛許,於是填塞瀉成, 不過一年即破碎。上令濟闍黎咒之,後更修補,得立 二年,闍黎亡,還復毀破,前後計用四十萬工,以瀉三 城池水,下黃道渠入洛。端門東有左掖門,南道左有 左候衛府。左掖門東二里有承福門,即東城南門。南 洛水有翊津橋,通翻經道場。新翻《經》本從外國來,用 貝多樹葉,形似枇杷葉而厚大,橫作行書,約經多少, 綴其一邊,如牒然,今呼為「梵夾道場。」北府道術坊,並 是陰陽梵咒,有道術人居之,向有百餘家。東城東有 宣仁門,臨大道,大小與天津街相似。東行盡六坊,有 上春門,外夾道,南北有東西道。諸郡邸百餘所,每年 朝集使停止之處,並新戶坊東至雙槐樹三里。宮城 正門曰則天門,南去端門五百步。則天門東行二百 步有興教門,門東一里有重光門,即東光正門,門東 二百步有泰和門,並重觀。門內即左右藏。左藏有庫, 門六重,重二十五間,間一十七架,總一百五十間。右 藏屋兩重,總四十間,屋大小如左藏。出則天門南橫 街直東七百步,有東太陽門,東即東城門。東街北行 三里,有含嘉門,門北即含嘉城。城北德猷門。出含嘉 西有圓璧門,西有圓璧城。城正南有曜儀門,南即曜 儀城。城南元武門,門內即宮。出則天門南,橫街直西 七百步西太陽門,出門道西南行,第一院齊王宅、第 二院、燕王宅、第三院陳王宅、第四院、代王宅、第五院、 越王宅。宅西拒周王古城,城西即入苑則天門南八 十步,過橫街道東有東朝堂,道西有西朝堂,西連內 史省,省西連謁者臺,臺連右翊衛府、府西抵右掖門 街,街西有輦庫,庫西即西馬坊,坊西抵西城西朝堂 第二街北壁第即右驍衛府,府西連右禦衛府,府西 抵右掖門街,街西有子羅倉,倉有鹽二十萬石,子羅 倉西有粳米六十餘窖,窖別受八千石窖。西至西城 西朝堂南第三街第一御史臺,臺西連祕書省,省西 連尚食庫,庫西連右監門、府、府西連長秋監,監西抵 右掖門街,街西即掌醯署,署西連良醞署,署西至粳 米窖坊東朝堂東連門下省,省東殿內省,省東連左 掖衛府、府東抵左掖門街,街東即西錢坊,坊東連東 錢坊。東朝堂南第二街、第一左驍衛府,府東連左備 身府,府東左武衛府,府東連左屯衛府,府東連左禦 衛府,府東抵左掖門街。街東少府監,監東即城東朝 堂。南第三街第一司隸臺,臺東連光祿寺,寺東連左 監門府,府東連太府寺,寺東抵左掖門街。街東少府 監連南監,監東至城,出東太陽門。街北道東第一街 有鴻臚寺,寺東有司農寺,寺東連太常寺,寺東抵城 第二街即宣仁門大道,大道北即尚書省第三街將 作監,監東連太僕寺,寺東至城第四街有衛尉寺,寺 東連都水監,監東宗正寺,寺東連大理寺。寺東抵城 則天門兩重觀,觀上曰「紫微觀」,左右連闕,闕高二十 尺,門內四十步有永泰門,門東二百步至會昌門,永 泰西二百步至景運門,並步廊連帀,坐宿衛兵。永泰 門內四十步有乾陽「門並重樓。乾陽門東西亦軒廊 周帀,門內一百二十步,有乾陽殿,殿基高九尺,從地 至鴟尾高一百七十尺。又十三間二十九架,三陛軒, 文掍鏤檻,欒櫨百重,楶拱千構,雲楣繡柱,華榱碧檔, 窮軒甍之壯麗。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垂蓮,仰之者 眩矅。南軒垂以珠絲網絡,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飛鳥, 四面」周以軒廊,坐宿衛兵。殿庭左右各有大井,井面 闊二十尺。庭東、南、西、南各有重樓,一縣鐘,一懸鼓,刻 漏即在樓下,隨刻漏則鳴鐘鼓。大殿北三十步有大 業門,門內四十步有大業殿,規模小於乾陽殿,而雕 綺過之。乾陽殿東有東上閤,閤東二十步,又南行六十步有東華門,門東四十步,道北有文成門,門內有 文成殿,周以軒廊。東華門南四十步,左延福門,出門 東行一百步,至章善門街。乾陽殿西有西上閤,入內 宮閤西二十步,又行六十步,有西華門,出門西三十 步道有武安門,門內有武安殿,周以軒廊。西華門南 四十步,右延福門,出門西行一百步,至明福門街。大 業、文成、武安三殿御座,見朝臣則宿衛隨入。於其內 殿庭並種枇杷、海棠、石榴、青梧桐及諸名藥奇卉。東 有大井二,面闊十餘尺,深百餘尺。其三殿之內,內宮 諸殿甚多,不能盡知。則天門東二百步有興教門,門 北三十步有會昌門,門北二百步有章善門。入內尚 食進食、尚藥進藥、內尚進物,皆由此門。會昌門內道 左有內殿。內省、少府、內監、內尚、光祿、內廚道、右門下 內省、左六衛、內府、左監門。內府入章善門,橫街東百 二十步有重潤門,東有東宮、則天門,西二百步有光 政門,門北三十步有景運門,門北二百步有明福門。 入內宮,命婦入朝,學士進書,皆由此門入景運門,入 道左有內史、內省、祕書、內省、學士館。右監門、內府、右 六衛,內府,鷹坊、內甲庫,道右命婦朝堂,惠日、「法雲二 道場,通真、玉清二元壇」,接西馬坊,入明福門,北行三 十步,有元靖門。門內有元靖殿,周以軒廊,宮內別供 養經像之處。出元靖門,橫街,東行四十步,有修文殿, 西行百步,有閶闔重門,門南北並有仰觀臺,高百尺。 門西即入寶城。城內有儀鸞殿,殿南有烏桲林、栗林。 有葡萄架四行,行長百餘步。架南射堂,對閶闔門,直 西二百二十步,有寶城門出址。傍城三里,有方諸門, 門即員壁城。出寶城門西行七里,至青城宮,即西苑 之內也。

按《地理通釋》《東都通典》云:「故都城自周至隋大業以 前,常為都邑。今都城隋大業元年新築。」

《兩京記》:「煬帝登北邙,觀伊闕,曰:『此龍門耶?自古何為不建都於此?蘇威曰:『以俟陛下』。大業元年,自故都移於今所。其地周之王城,初謂之東京,改為東都』。」《六典》:「煬帝詔楊素、宇文愷移故都創造,南直伊闕之口,北倚邙山之塞,東出瀍水之東,西出澗水之西,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都十八里。」《太平御覽》:「煬帝遷」洛陽於故周之王城,即今東都城也。

高宗顯慶二年置東都

編輯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二年春正月庚寅,幸洛陽。二月 辛酉,入洛陽宮。十二月丁卯,手詔改洛陽宮為東都。 洛州官員階品,並准雍州。」

按《唐書地理志》:「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六年號 洛陽宮,顯慶二年曰東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龍元 年復曰東都,天寶元年曰東京,上元二年罷京,肅宗 元年復為東都。」

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宮垣,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衛,曰「紫微城。」武后號「太初宮。」上陽宮在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聽政。都城前直伊闕,後據邙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以象河漢。東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西連苑,北自東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周二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

按:《通鑑綱目》:「顯慶二年,以洛陽宮為東都。」

發明此《武氏志》也。武氏忌王、蕭之死,不居京師,故高宗崇飾別宮以處之。

元宗開元九年置中都

編輯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九年春正月丙辰,改蒲州 為河中府,置中都。」

秋,七月,戊申,罷中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唐書地理志》:「河中府,河東郡,赤。本蒲州上輔,開元 八年,置中都為府,是年罷都,復為州。」

按《蒲州志》:「元宗開元九年,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 以姜師度為尹。是年六月,罷中都,復為蒲州。肅宗乾 元二年,復改蒲州為河中府,以蕭華為尹。寶應元年, 號河中為中都。憲宗元和三年,罷中都,復為河中府。」

按唐書本紀不載中都廢置茲以舊唐書及朱子綱目為據然與唐書地理志所載歲月又不合考蒲志開元罷都後又載寶應元和廢置之事今並存之

十一年,置「北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一年正月己巳,如并州。辛 卯,次并州。改并州為北都。」

按:《地理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龍元年罷,開元十一 年復置,天寶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罷,肅宗元年復 為北都。」

晉陽宮,在都之西北,宮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

崇四丈八尺,都城左汾右晉,潛丘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四丈。汾東曰東城,貞觀十一年長史李勣築。兩城之間有中城,武后時築,以合東城。宮南有大明城,故宮城也。宮城東有起義堂,倉城中有受瑞壇。唐初,高祖使子元吉留守,獲瑞石,有文曰「李淵萬吉築壇,祠以少牢。」

按《冊府元龜》,十一年并州置北都詔曰:「經邦創制,建 國設險,必因時順人,統物立極。我國家以神武聖德, 應天受命,龍躍晉水,鳳翔太原,建萬代之模,為億兆 之主,猶成湯之居亳,有周之興岐。朕以眇身,纂承昌 運,守祖宗之大寶,恢中興之弘業。葉時卜守,經始此 都,事本因心,情兼惟舊。近者嘉祥薦至,休瑞屢臻,此 皆宗祏降靈,神祇潛暨,豈伊菲德,獨享厥休。昔堯理 唐郊,式建丹陵之地;漢居雒邑,更表南陽之都。今王 業方興,宮觀猶在,列於編郡,情所未安,非所以廓大 聖之鴻規,展孝思之誠敬。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為 太原府,刺史為尹,司馬為少尹,太原、晉陽為赤縣,諸 縣為畿縣。」官吏品第,視京雒兩府。

按《文獻通考》:「開元以後,增置太原府,官屬制置,悉同 兩京。初,武太后長壽元年,以并州後之故里,改為北 都,神龍初廢。開元十一年,又以并州高祖起義之始, 復置太原府,號曰北京。」

按北都置自長壽元年乃斷自開元十一年始何也不以建置予武氏也長壽之置神龍之廢皆略而不書可也

肅宗至德二年置南都及西都

編輯

按:《唐書肅宗本紀》:「至德二載十二月戊午,以蜀郡為 南京,鳳翔郡為西京。」

按《地理志》:「成都府,蜀郡,赤。至德二載曰南京,為府,上 元元年罷京。鳳翔府,扶風郡,赤。上輔。本岐州,至德元 載更郡曰鳳翔,二載復郡,故名,號西京,為府,上元二 年,罷京,元年曰西都,未幾復罷都。」

按《冊府元龜》:至德二年十二月詔曰:「頃以上皇在蜀, 朕亦居岐,蜀郡宜改為南京,鳳翔改為西京,西京為 中京,蜀郡改為成都府。鳳翔府尹已下官寮,並同三 京名號。」

上元元年,更置「南都。」

按:《舊唐書肅宗本紀》,「上元元年九月甲午,以荊州為 南都,州曰江陵府,官吏制置,同京兆。其蜀郡先為南 京,宜復為蜀郡。」

按《唐書地理志》,「江陵府江陵郡,本荊州南郡,天寶元 年更郡名。肅宗上元元年,號南都為府,二年罷都,是 年又號南都,尋罷都。」

按《冊府元龜》,上元元年九月詔「荊州大都督府宜改 為江陵府,仍為南都。江陵縣為赤縣,諸縣為畿縣,長 史為尹,司馬為少尹」,餘官屬名位並同。京兆府及京 畿赤縣並依舊。

二年九月罷東都西都及北都。

按:《唐書肅宗本紀》:「二年九月壬寅,停四京號。」

按:《冊府元龜》二年九月詔曰:「唐虞之代,肇有九州,王 者所都,文無異制。其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三京之 號宜停。其鳳翔先為西京,亦宜准此。」

寶應元年,復置東都、西都及南都、北都。

按:《唐書肅宗本紀》:「寶應元年建卯月辛亥,以京兆府 為上都,河南府為東都,鳳翔府為西都,江陵府為南 都,太原府為北都。」

後梁

編輯

太祖開平元年置西都

編輯

按:《五代史梁本紀》:「開平元年夏四月戊辰,以唐東都 為西都。」

按:《地理志》,「洛陽,唐故為東都,梁為西都。」

按:《地理通釋·五代都註》:「梁以唐東都為西都,廢京兆 府為雍州。」

後唐

編輯

莊宗同光元年置東都西都北都

編輯

按《五代史唐本紀》,「同光元年,夏四月,以魏州為東京, 太原為西京,鎮州為北都。十一月乙巳,復北都為鎮 州,太原為北都。辛酉,復永平軍為西都。三年三月辛 酉,改東京為鄴都。」

按《地理志》:「雍州,唐故上都,昭宗遷洛,廢為佑國軍。梁 初改佑國軍曰永平。唐滅梁,復為西京。魏州,唐故曰 大名府,置天雄軍。後唐建鄴都,府曰興唐。并州,後唐 建北都,其軍仍曰河東。」

按《大名府志》:「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以魏州為興唐 府,以魏博節度判官王正言為禮部尚書,行興唐尹。 三年,以興唐為鄴都。明宗天成四年,罷鄴都。」

後晉

編輯

高祖天福三年置西都鄴都

編輯

按《五代史晉本紀》:「天福三年冬十月庚辰,以洛陽為 西京。十一月辛亥,升廣晉府為鄴都。」

按《地理志》:「後唐建鄴都,晉因之,府曰廣晉按《通鑑綱目》,「晉主患楊光遠跋扈難制,桑維翰請分 天雄之眾,遂建鄴都於廣晉府,置彰德軍於相州,以 澶、衛隸之;置永清軍於貝州,以博、冀隸之。以高行周 為鄴都留守。」

後漢

編輯

高祖天福十二年置西都北都鄴都

編輯

按:《五代史》《漢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洛陽,晉為西京,漢因之。魏州,唐故曰大名 府,置天雄軍。後唐建鄴都,晉漢因之。」

按《冊府元龜》:「高祖以天福十二年二月即位於太原 宮,以太原為北京。」

後周

編輯

太祖廣順元年仍置西都

編輯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洛陽,晉為西京,漢、周因之。」

太宗天顯三年置南京

編輯

按《遼史太宗本紀》:「三年十二月,升東平郡為南京。 會同元年,更置南京,以故南京為東京。」

按《遼史太宗本紀》:「會同元年十一月,晉以幽薊、瀛莫、 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十六州,並圖籍來獻。 於是詔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

按《地理志》:「東京遼陽府,本朝鮮之地。周武王釋箕子 囚,因以封之,傳四十餘世,秦屬遼東外徼。漢武帝元 封三年,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元菟四郡。漢末為 公孫度所據。晉陷高麗,後歸慕容垂子寶,以勾麗王 安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 遼東京本此。唐高宗平高麗,於此置安東都護府,後 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婁之東牟山。武后萬 歲通天中,為契丹盡忠所逼,有乞乞仲象者,度遼水 自固,武后封為震國公,傳子祚榮,建都邑,自稱震王, 併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數十萬。中宗賜所都曰「忽 汗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彝震,有五京、十五府、 六十二州,為遼東盛國。忽汗州即故平壤城也,號中 京顯德府。太祖建國,攻渤海,拔忽汗城,俘其王大諲 譔,以為東丹王國,立太子圖欲為人皇王以主之。神 冊四年,葺遼陽故城,以渤海、漢戶建東平郡,為防禦 州。天顯三年,遷東丹國民居之,升為南京,城名「天福」, 高三丈,有樓櫓。幅員三十里。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 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德,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 北曰懷遠,東北曰安遠。宮城在東北隅,高三丈,具敵 樓。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里。宮 牆北有讓國皇帝御容殿。大內建二殿,不置宮嬪,唯 內省使副判官守之。《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在宮 門之南,外城謂之「漢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晨集南 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大悲寺、駙馬寺、鐵幡竿 在焉。趙頭陀寺、留守衙、戶部司、軍巡院,歸化營軍千 餘人,河朔亡命,皆籍於此。東至北烏魯虎克,四百里。 南至海邊鐵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縣海口,三百 六十里。北至挹婁縣范河,二百七十里。東西南三面 抱海。遼河出東北山口,為范河,西南流為大口,入於 海。東梁河自東山西流,與渾河合為小口,會遼河入 於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渾河在東梁、范河之 間。沙河出東南山,西北流徑蓋州入於海。有蒲河、清 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芊濼水,多蓒芊之草。駐蹕 山,以唐太宗征高麗,駐蹕其巔數日,勒石紀功焉。俗 稱「手山。」山巔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 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橫山。」天顯十三年,改 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陽氏謂之幽陵,陶唐 曰「幽都」,有虞析為幽州。商併幽於冀,周分並為幽。《職 方》東北幽州山鎮:醫巫閭澤藪豯養川,河泲浸菑時, 其利魚鹽,其畜馬牛豖,其穀黍稷稻。武王封太保奭 於燕。秦以其地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漢為燕國。歷封臧茶、盧綰、劉建、劉澤、劉旦。常置涿郡、 廣陽國。後漢為廣平國。廣陽郡或合於上谷,復置幽 州。後周置燕及范陽郡。隋為幽州總管。唐置大都督 府,改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李懷仙、朱滔、劉怦、 劉濟相繼割據。劉總歸唐,至張仲武、張允仲以正得 民,劉仁恭父子僭爭,遂入五代。自唐而晉,高祖以遼 有援立之勞,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獻,太宗升為南京, 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敵 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 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皇城內有 景宗、聖宗御容。殿二:東曰宣和,南曰大內。內門曰「宣 教」,改「元和。」外三門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萬春」,右 掖改千秋門,有樓閣。毬場在其南。東為永平館。皇城 西門曰顯西,設而不開。北曰子北。西城巔有涼殿,東 北有燕角樓。坊市廨舍寺觀,蓋不勝書。其外有居庸、 松亭、榆林之關,古北之口、桑乾河、高梁河、石子河、大 安山。燕山中有瑤嶼,府曰幽都按《契丹志》,南京本幽州地,自晉割棄,建為南京,又為 燕京析津府,置都總管府,「節制馬步軍控鶴指揮使, 都統軍司,牛欄監軍砦,石門詳穩司,南北皮室司、猛 拽剌司,並隸總管府,備禦宋。」

聖宗統和二十五年置中京

編輯

按《遼史聖宗本紀》:二十五年「春正月,建中京。冬十月 丙申,駐蹕中京。」

按《地理志》:「中京大定府,虞為營州,夏屬冀州。周在幽 州之分。秦郡天下,是為遼西。」漢為新安平縣。漢末步 奚居之,幅員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險足以自固。其後 拓拔氏乘遼建牙於此,當饒樂河水之南,溫渝河水 之北。唐太宗伐高麗,駐蹕於此,部帥蘇支從征有功。 奚長可度率眾內附,為置饒樂都督府。咸通以後,契 丹始大,奚族不敢復抗。太祖建國,舉族臣屬。聖宗常 過七金山土河之濱,南望雲氣,有郛郭樓闕之狀,因 議建都。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歲,郛郭、宮掖、樓閣、府 庫、市肆、廊廡,擬神都之制。統和二十四年,五帳院進 故奚王牙帳地。二十五年,城之,實以漢戶,號曰「中京」, 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廟、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 池湫濕,多鑿井泄之,人以為便。大同驛以待宋使,朝 天館待新羅使,來賓館待夏使。有七金山、馬盂山、雙 山、松山、土河。

興宗重熙十三年置西京

編輯

按,《遼史興宗本紀》:十三年十一月「丁卯,改雲州為西 京,十二月己丑,幸西京。」

按《地理志》: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并州,夏 復屬冀州。周《職方》正北曰并州。戰國屬趙,武靈王始 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後為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 仍屬雁門。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 於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為司州牧,置代尹,遷都洛 邑,改萬年,又置恆州。高齊文宣帝廢州為恆安鎮,尋 復恆州。周復恆安鎮,改朔州。隋仍為鎮。唐武德四年, 置北恆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移雲中定襄縣於此。 永淳元年,默啜為民患,移民朔州。開元十八年,置雲 中州。天寶元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曰雲州。乾符三 年,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子克用為雲中守捉使,殺 防禦使,據州以聞。僖宗赦克用,以國昌為大同軍防 禦使,不受命。廣明元年,李琢攻國昌,國昌兵敗,與克 用奔北地。黃巢入京師,詔發代北軍,赦國昌使討賊。 克用率三萬五千騎而南,收京師,功第一。克用子存 勖,是為唐莊宗。同光三年,復以雲州為大同軍節度 使。晉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為 賂,大同來屬,因建西京敵樓棚櫓具,廣袤二十里。門 東曰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元魏宮垣, 占城之北面,雙闕尚在。遼既建都,用為重地,非親王 不得主之。清寧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 又有天王寺。留守司衙南曰西省。北門之東曰大同 府,北門之西曰大同驛。初為大同軍節度,重熙十三 年,升為西京,府曰「大同。」

太祖建隆元年仍置西京

編輯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西京,唐顯慶間為東都,開元改河南府。宋 為西京,山陵在焉。宮城周迴九里三百步,南三門:中 曰五鳳樓,東曰興教,西曰光政,東一門曰蒼龍,西一 門曰金虎,北一門曰拱宸。」五鳳樓內東西門曰左、右 永泰門。外道北有鸞和門,右永泰門,西有永福門,興 教、光政門內各三門,曰左、右安禮,左右興善,左右銀 臺、蒼龍、金虎。門內第二隔門曰膺福、千秋。膺福門內 道北門曰建禮,正殿曰太極殿,前有日月樓、日華、月 華門又有三門,曰太極殿。門後有殿,曰「天興」,次北殿 曰武德。西有門三重,曰「應天」、乾元、「敷教。」內有文明殿, 旁有東上閤門。西上閤門前有左、右延福,門後又有 殿,曰垂拱。殿。北有通天門,柱廊北有明福門,門內有 天福殿,殿北有寢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 曰延春。東又有廣壽殿,視朝之所也。北第二殿曰明 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天福殿西有金鸞 殿,對殿南廊有彰善門殿。北第二殿曰壽昌,第三殿 曰玉華,第四殿曰長壽,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 陽,第七殿曰善興。西有射宮殿,千秋門內有含光殿, 拱宸門內西偏有保寧門,門內有講武殿,北又有殿 相對。內園有長春殿、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臺、娑 羅亭。宮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餘。東二門:西曰賓暉, 北曰啟明,西二門:南曰金曜,北曰乾通。宮室合九千 九百九十餘區。皇城周迴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 面三門:中曰端門,東西曰左、右掖門。東一門曰「宣仁。」 西三門:南曰「麗景」,與《金曜》相直;中曰「開化」,與《乾通》相 直;北曰「應福。」內皆諸司處之。京城周五十二里九十 六步。南三門:中曰「定鼎」,東曰「長夏」,西曰「厚載。」東三門: 中曰羅門,南曰建春,北曰上東。西一門:曰關門。北二 門:東曰安善,西曰徽安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置南京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七年春正月丙辰,建南 京歸德殿。」

按《地理志》:「大中祥符七年,建應天府為南京。宮城周 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門曰重熙,頒慶殿曰歸德。京城 周迴一十五里四十步。東二門:南曰延和,北曰昭仁。 西二門:南曰順城,北曰迴鸞。南一門曰崇禮,北一門 曰靜安。中有隔城。又有門二:東曰承慶,西曰祥輝。其 東又有關城,南北各一門。」

《燕翼貽謀錄》:真宗皇帝東封西祀,思顯先烈。大中祥 符七年正月乙卯,詔陞應天府為南京,建行宮正殿, 以「歸德」為名,以聖祖殿為鴻慶宮,奉太祖、太宗像,侍 立於聖祖之傍。其後遂開高宗皇帝中興之祥,此正 殆非偶然者矣。

仁宗慶曆二年置北京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二年五月戌午。建大名府為 北京。八月戊子。出內藏庫緡錢十萬修北京行宮」 按《地理志》,慶曆二年,建大名府為北京宮城。周三里 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駐蹕行宮。城南三門。中曰順 豫。東曰省風,西曰展義。東一門曰東安。西一門曰西 安。順豫門內東西各一門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 殿前東西門二:東曰凝祥,西曰麗澤殿。東南時巡殿 門。次北時巡殿,次靖方殿,次慶寧殿。《時巡》殿前東西 門二:東曰景清,西曰「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六 步,門一十七。

按《地理通釋》:「北京大名府,漢屬魏郡,後周置魏州,唐 置天雄軍,後唐建鄴都曰興唐府,晉建鄴都曰廣晉 府,後漢曰大名府,慶曆二年升為北京,正殿曰班瑞。」

高宗紹興四年置行都於建康府

編輯

按:《宋史高宗本紀》,「四年二月癸未,作建康府行宮。」五 年「春正月戊午,趣修建康行宮。七年三月辛未,帝至 建康。夏四月癸巳,築太廟於建康。戊戌,修濬建康城 池。秋七月乙酉,即建康,權正社稷之位。」

按,《宋史紀事本末》:紹興六年七月,建行營於建康府。 時張浚奏:「東南形勝,莫重於建康,實為中興根本。且 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嘗懷憤惕,不敢暇逸。而臨安 僻在一隅,內則易生玩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繫 中原之心。請臨建康,撫三軍,以圖恢復。」帝從之。詔以 秦檜為行營留守,孟庾副之。

按《江寧府志》:「高宗建炎三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又 徙上元於城東隅。紹興三年,高宗駐蹕。明年,徙府治 於東錦繡坊。今舊內處以府治地為行宮,設留守,命 守臣兼之,安撫、制置、總領、轉運、提領御前馬步軍諸 司,皆治於此。行宮即南唐宮地。前內橋,今改天津橋。 其下引青溪水,由東虹橋周繞大內東西三隅,經西」 虹橋,復合青溪,曰「護龍河城」,皆偽吳順義中所築。由 尊賢坊出東門,由鎮淮橋出南門,由武衛橋出西門, 由清化坊出北門,由斗門橋出龍光門。以上元江寧 為赤縣,溧陽為畿縣,比西京故事。

太祖天輔六年仍置西京

編輯

按《金史太祖本紀》:天輔六年三月「壬申,遼西京降,乙 亥叛,四月辛卯,復取西京。十二月,詔西京官吏 按《地理志》,西京留守司,晉雲州大同軍節度,遼重熙 十三年,升西京府,名大同,金因之。皇統元年,以燕京 路隸尚書省,西京及山後諸部族隸元帥府。舊置兵 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置本路都總管府,後更置 留守」司。

大定五年建宮室,名其殿曰「保安。」 其門南曰「奉天」 ,東曰「宣仁」 ,西曰「阜城。」 天會三年,建太祖原廟。

熙宗皇統四年置東京

編輯

按:《金史熙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東京留守司,本渤海遼陽故城,遼完葺之, 郡名東平。天顯三年,陞為南京,府曰遼陽。十三年,更 為東京。太宗天會十年,改南京路平州軍帥司為東 南路都統司之時,嘗治於此,以鎮高麗。皇統四年二 月,立東京新宮,寢殿曰保寧,宴殿曰嘉惠,前後正門 曰天華,曰乾貞。七月建宗廟,有孝寧宮。七年建御容」 殿。後置兵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為本路都總管 府。後更置留守司。

廢帝貞元元年置北京

編輯

按:《金史廢帝本紀》:「貞元元年三月乙卯,改中京為北 京。」

按《金史地理志》:「北京留守司,遼中京,統和二十五年, 建為中京,國初因稱之。海陵貞元元年,更為北京,置 留守司。」

世祖中統四年置上都

編輯

按《元史世祖本紀》,「四年五月戊子,陞開平府為上都, 其達魯花赤兀良吉為上都路達魯花赤。總管董銓 為上都路總管兼開平府尹按《地理志》,上都路,唐為奚契丹地。金平契丹,置恆州。 元初為札剌兒部兀魯郡王營幕地。憲宗五年,命世 祖居其地,為巨鎮。明年,世祖命劉秉忠相宅於桓州 東灤水北之龍岡。中統」元年,為開平府。五年,以闕庭 所在,加號「上都」,歲一幸焉。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 升上都路總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 總管府事。

太祖洪武二年置中都

編輯

按:《明大政紀》:「二年九月,詔以臨濠為中都。」

上詔諸老成問以建都之地。或言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里適均,汴梁亦宋舊京。」 又或言「北平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 上曰:「所言皆善,惟時有不同耳。長安、洛陽、汴梁,實周、秦、漢、魏、唐、宋所建國,但平定之初,民未甦息。朕若建都於彼,供給力役,悉資江南,重勞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宮室不能無更作亦未易也。今建業長江天塹,龍蟠虎踞,江南形勝之地,足以立國。臨濠則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 群臣皆稱善。至是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焉。

按《明一統志》:「中都,古塗山氏之國,即大禹會萬國諸 侯之所。東連三吳,南引荊汝,外有江湖之阻,內保淮 淝之固。山川環拱,鍾靈毓秀,太祖高皇帝龍興之地, 如周之岐豳,漢之豐沛也。洪武三年,建為中都,尋定 都金陵,乃設留守司於此。」

按《弇州山人稿》:「鳳陽國初欲都之,不就,今為中都留 守司。周三十里,城門九:正南曰洪武,南之左曰南左 甲第,右曰前右甲第,北之東曰北左甲第,西曰後右 甲第,正東曰獨山,東之左曰長春,右曰朝陽,正西曰 塗山。」按鳳陽地平坦,多風沙,易水易旱,蒿萊不剪,此 固非帝王都也。

成祖永樂元年置北京

編輯

按《成祖實錄》,「永樂元年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言: 『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 其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寔皇上 承運興王之地,宜遵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制 曰:可,其以北平為北京』。」

按《明大政紀》:「元年正月,禮部請立北平布政司為京 都,詔陞為北京。二月,革北平都、布、按三司,設北京留 守後軍都督府。」

永樂十八年,以京師為「南京。」

按:《明大政紀》:「十八年十一月,以明年御新殿受朝賀, 詔改京師為南京。」

世宗嘉靖十一年置興都

編輯

按《明大政紀》:「嘉靖十一年春正月,陞安陸州為承天 府。」

按:《明一統志》:「興都舊安陸州,春秋為鄢郢名都,晉為 石城重鎮,近扼襄鄧,遠控黃、鄂。漢水瀕其西,漫匯如 襟帶,歷潛沔入大江,洞庭、建業皆下游也。我世宗肅 皇帝龍飛於此。嘉靖十年,陞承天府,遂為興都,設留 守司,如鳳陽中都故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