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16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六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十六卷目錄

 泰山部藝文二

  秩祀典詔         明太祖

  洪武十年初建國祭泰山文   同前

  洪武十一年秋報祭泰山文   同前

  洪武二十八年討廣西蠻酋告泰山文

                同前

  洪武三十年討西南苗民告泰山文

                同前

  永樂五年征安南告泰山文   成祖

  宣德十年時祭泰山文     宣宗

  正統元年即位祭泰山文    英宗

  正統三年時祭泰山文     同前

  正統九年禱雨祭泰山文    同前

  景泰三年河決祭泰山文    代宗

  景泰六年災沴告泰山文    同前

  成化六年旱告泰山文     憲宗

  成化十三年災沴告泰山文   同前

  成化二十一年地震告泰山文  同前

  弘治四年旱禱泰山文     孝宗

  弘治七年河決禱泰山文    同前

  御製重修東嶽廟碑      同前

  正德五年旱告泰山文     武宗

  正德六年水旱盜賊告泰山文  同前

  嘉靖十一年祈嗣告泰山文   世宗

  嘉靖十七年毓儲謝泰山文   同前

  嘉靖三十二年河決告泰山文  同前

  嘉靖三十三年河工告成謝泰山文

                同前

  嘉靖三十三年災變告泰山文  同前

  隆慶三年水災告泰山文    穆宗

  萬曆元年即位告泰山文    神宗

  岱山賦有序      蘇志乾

  登泰山賦          陳璉

  日觀賦           唐肅

  登泰山記          李裕

  題卻封禪頌槁後       王直

  游泰山記          喬宇

  游泰山記          尚絅

  游泰山記          高誨

  九日登岱記         黃鰲

山川典第十六卷

泰山部藝文二

編輯

《秩祀典詔》
明·太祖

編輯

「朕永惟為治,必本於禮,考諸《祀典》,知五嶽、五鎮、四海、 四瀆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有加。在朕思之, 則有不然。夫嶽、鎮、海、瀆皆高山廣水,自天地開闢以 至於今,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皆受命於上帝,幽微 莫測,豈國家封號之所可加?瀆禮不經,莫此為甚。今 命依古定製,凡嶽、鎮、海、瀆,並去前代所封名號,止以」 山水本名稱其神。「五嶽,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 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 五鎮,稱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中鎮霍山 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無閭山之神。四海,稱東 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四瀆,稱東瀆 大淮之神,南瀆大江之神,西瀆大河之神,北瀆大濟 之神:庶幾神人之際,名正言順,於理為當。用稱朕以 禮祀神」之意。

《洪武十年初建國祭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朕荷上天后土之眷命,蒙神之效靈,以致平群雄,息 禍亂,君主黔黎於華夏,統控蠻夷,於今十年,中國康 寧。然於神之祀,若以上古之君言之,則君為民而禱, 歲有春秋祈報之禮。於斯之際,有望於神而祭者,有 巡狩於所在而燎瘞者。今予自建國以來,十年於茲, 國為新造,民為初安,是不得親臨所在而祀神也。特」 遣開國忠臣李文忠、道士吳永輿、鄧子方以代予行, 奉犧牲祝帛於祠下,以報效靈。自今以後,歲以仲秋, 詣祠致祭,惟神鑒之。

《洪武十一年秋報祭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惟神靈峙方嶽,鍾秀後祇,主司生民,厥功允大。時維 仲秋,禮當報祀。特命使者奉犧牲、祝帛,詣祠致祭。伏 惟鑒之。

《洪武二十八年討廣西蠻酋告泰山文》

編輯

同前

昔者元運將終,英雄並起,民患兵殃,時予亦與群雄 並驅,輯兵保民。上帝默相山川,受命效靈,所在必克。 轉戰五年餘,方乃兵偃民息,眾樂生生之計,天下太平,二十八年矣。今洪武乙亥四月間,廣西布政司報, 「蠻夷酋長龍川趙宗壽、奉議州黃世鐵,不循治化,負 國殃民。兵革之事,本重既行,不敢不告。所以告者,兵 行十萬,各離父母妻子,途間飢飽勞逸,山嵐瘴氣,患 者有之。此兵行之難,兵入其境,良民受害。且大軍所 過,荊棘不生,民驚且疑,未有不傷者也。此其所以告 也。但欲瘴癘之方,化煙嵐為清涼之氣,俾殄渠魁,良 民安業,軍士速回,各得完聚,以養父母」,是其禱也。然 予未敢輕告上帝,惟神鍳之,為予轉達。謹告。

《洪武三十年討西南苗民告泰山文》

編輯

同前

昔元末兵爭,傷生者眾。予荷皇天眷命,嶽鎮海瀆山 川效靈,諸將用命,偃兵息民,今三十年矣。兵燹之餘, 民方安定。邇來西南戍守諸將不能昭布仁威,但知 肥己虐人,致令諸夷苗民困窘,而奮怒攻屯戍,致傷 戍守善民者。予非敢用兵,由是不得已指揮諸將帥 兵進討。然山川險遠,彼方草木茂盛,煙嵐雲霧,蓊鬱 「之氣,吞吐呼吸,則人多疾疫。此行人眾,各辭祖父母、 父母妻子,涉險遠以靖邊夷,以安中夏。萬冀神靈轉 達上帝,賜清涼之氣,以消煙嵐,早定,諸夷速歸營壘, 得奉祖父母、父母眷屬團圓」,是其禱也。今年九月二 十六日兵行,特遣人專香帛牲醴,先詣神所。謹告。

《永樂五年征安南告泰山文》
成祖

編輯

「比者安南逆賊黎季釐及子孫黎蒼,逞兇肆暴,屢壞 邊疆,侵奪思明府、祿州等處地方,予加寬貸,不肯興 師問罪,但遣使諭使還地。黎賊巧詞支吾,所還地多 非其舊。還地之後,復據西平州,又侵寧遠州,逼脅命 吏,占管人民,劫掠資財,殺虜男女。邊境之民,受其殘 酷,安南之人並被其害。誅求百端,老幼不寧。占城之 地,累年遭其劫掠,予數遣人告諭,冀其改過;而賊稔 惡日甚,罔有悛心。予為天下主,視民塗炭,安忍不救! 乃命將出師,聲罪致討,志在弔民,豈敢用兵,實出於 不得已。賴皇天后土眷佑,嶽鎮海瀆效靈,將士奮志 賈勇,悉掃蕩其孽黨,撫安其良善。尚念將士暴露於 外,離其父母妻子,山川險阻,道里迢遞。今天氣炎熱, 恐嵐瘴鬱蒸,起居失調,易於感疾。予夙夜念此,寢食 不寧。萬冀神靈,鑒予誠悃,聞於上帝,賜以鴻休,潛消 瘴癘,俾降清涼,使將士安寧,百疾不作。」特遣人致香 帛牲醴,先詣神所祭告。

《宣德十年時祭泰山文》
宣宗

編輯

「予嗣祖宗大位,統理下民,夙夜惓惓,養民為務。」上祈 神靈,陰隆助相。俾雨暘時順,災沴不生,百穀用成,民 用康濟。國家清泰,永賴神庥。謹以香帛,達予至誠,惟 神鑒格。

《正統元年即位祭泰山文》
英宗

編輯

越此東土,泰嶽惟崇。民物奠安,厥功允茂。予嗣承大 統,謹用祭告。惟神歆格,永佑家邦。

《正統三年時祭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朕祗御下民,永懷保恤,百穀長育,茲惟厥時。顓冀明 靈,特隆敷佑,無災無沴,時雨時暘,作歲豐穰,以穀黎 庶。

《正統九年禱雨祭泰山文》
同前

編輯

予奉天育民,愧涼於德。致茲久旱,災及群生。夙夜省 躬,中心惓切。神司方嶽,憂憫諒同。雨農以時,冥任其 責。特茲致禱,尚冀感通。弘布甘霖,用臻豐稔。匪予之 惠,時乃神庥。

《景泰三年河決祭泰山文》
代宗

編輯

茲者河流泛溢,自濟寧州以南至於淮北,民居農畝, 皆被墊溺。所在救死不贍,朕實傷切於懷。夫朕敷政 以惠民,神出泉以澤物,皆上帝所命。今泉流溢於淮 泗,災害及於公私,伊誰之責?固朕不德所致,神亦豈 能獨辭。必使泉出得宜,民以為利而不以為患,然後 各得其職。仰無所負,而俯無所愧。專候感通,以慰懸 「切。謹告。」

《景泰六年災沴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恭承天命,重付眇躬,民社所依,災祥攸繫。志恆內省, 政每外乖。或寒燠愆期,或雨暘踰度,田疇失利,穀麥 不登。憂切民心,妨及國計。究推所自,良由在茲。然因 咎致災,固朕躬罔避;而轉殃為福,實神職當專。夫有 咎無功,過將惟一;轉殃為福,功孰與均?特致懇祈,幸 副懸望。謹告。

《成化六年旱告泰山文》
憲宗

編輯

邇者山東地方,爰自去秋訖於今夏。天時久旱,泉流 乾涸,夏麥無成,秋田未種,運河淺澀,船運艱難,中心 皇皇深切朕念。惟神,奠鎮一方,人所恃賴,睹茲旱暵, 寧不惻然!茲特遣官齎香帛以告於神,「冀體上帝好 生之德,默運化機,弘施雨澤,使田野霑足,河道通行。 用紓朕慮,大慰民望。庶幾神之休聞,永永無窮,神其 鍳之。」

《成化十三年災沴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國家敬奉神明,聿嚴祠祀,所期默運化機,庇佑民庶乃近歲以來,或天時不順,地道欠寧;或雷電失常,雨 暘爽候;或妖孽間作,疫癘交行。遠近人民,頻遭饑饉。 流離困苦,痛何可言。惻然於衷,罔知攸措。惟神奠鎮 一方,民所恃賴,睹此災沴,能不究心。是用特具香帛, 遣官祭告。尚冀體上帝好生之德,鍳予憂憫元元之 意,斡旋造化,洪闡威靈,捍患禦災,變禍為福,庶幾民 生獲遂,享報無窮,惟神鍳之。

《成化二十一年地震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惟神自開闢來,作鎮東土,興致雨雲,茂育萬物。靈明 克昭,蒸民攸賴。是以歷代報祀之典,有隆無替。乃今 歲二三月間,震動數次。意者人事不修不齊,瀆神弗 安弗寧。守臣疏達,朕心憂惶。祗備香帛,命官往祭。望 喬嶽以虔祈,冀鑒臨而奠位。助司元化,誕福斯人。夫 古今瞻仰者在茲,國家欽崇者在茲。謹告。

《弘治四年旱禱泰山文》
孝宗

編輯

伏自去歲一冬無雪,今春天時亢旱,雨澤愆期,田苗 枯槁。黎庶憂惶,予甚兢惕。用是「側身修省,虔致禱祈。 維神矜憫下民,斡旋大造,早霈甘澤,潤滋禾稼,弘濟 民艱。」庶民有豐稔之休,則神亦享無疆之報。謹告。

《弘治七年河決禱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比者黃河不循故道,決於張秋,東注於海,既壞民田, 又妨運道。特遣內外文武大臣循行潰決之處,督工 修築。神其默相,用成厥功,使農不失業,國計不虧。不 勝惓惓願望之至。謹告。

《御製重修東嶽廟碑》
同前

編輯

朕聞自古天子報祀鬼神之禮,載在典冊。自郊祀而 下,復有所謂名山大川之祭。蓋名山大川兩間,物形 之最鉅者,形鉅則氣之所鍾亦鉅,而神必依之。於是 有雨澤之潤,有財貨之生,有年穀水旱之祈禱焉,以 利生人。此報祀之所由起也。惟泰山在古兗州,於方 為東,故稱東嶽;於時為春。春主生萬物之始,群嶽之 長,又稱岱宗。古者天子巡狩,秩祭之所,先而東方諸 侯在其封內,亦得以祭。然其禮視三公,蓋以別於天 地也。降及後世,乃崇以美號。至於帝王,則與天地無 別矣。我聖祖高皇帝有天下之初,詔定祀典,始復其 號曰東嶽泰山之神。禮嚴報祀,著令至今。大聖人超 卓之見,蓋出尋常萬萬,豈特朕所當「恪守,雖萬世子 孫莫之能易也。」東嶽之廟,今遍於天下。其在泰山者 為專祀,歷代所重。故廟之規制,甲於他方,香火特盛。 我祖宗列聖自國初以來,報祀惟謹,廟宇屢加修葺。 然歷歲既久,風侵雨剝,棟宇榱桷,蓋瓦級磚,與夫丹 雘藻繪之飾,未免傾圮漫漶。弘治已未冬,朕承祖宗 禮神之意,遣御馬監太監苗逵往修祀事,具以為言, 即發內帑銀八千餘兩,並在廟積貯香錢,命逵會山 東鎮巡等官葺之。未幾,西陲告警,逵有督軍之行,工 不時就。壬戌冬,再以祀事往,乃與巡撫右副都御史 徐源等議,委右布政使俞俊專董其役,而分巡副使 王宗錫往來協同,吏勤工善,越明年夏乃就訖。自三 殿而下,若廊廡、若門垣等,凡傾者以易,圮者以完,漫 漶者以鮮「以潔。金碧輝映,廟貌深嚴。泰嶽明靈,既尊 且安。自是以往,陰佑顯相,我國家之嗣祚,一方之生 靈益有賴於無窮矣。」逵暨鎮、巡等官咸奏是舉之盛, 宜有述以示後。爰識巔末,並繫之詩曰:「鴻蒙未判,一 氣渾然。清升濁降,始肇乾坤。賦形之大,惟」山與川。氣 隨形鍾,神乃在焉。巍巍泰山,高入雲煙。群岳宗之,靡 或與肩。自古天子,秩祭孔虔。禮視三公,祀典攸傳。降 及唐宋,縟禮相沿。殊名美號,益謹益專。於惟我祖,志 復古先。秩祀有詔,功邁前編。朕承先烈,精誠彌堅。祀 事載修,廟貌增妍。神心鑒悅,降福綿延。壽我後嗣,光 我化甄。蕩蕩平平,億萬斯年。

《正德五年旱告泰山文》
武宗

編輯

比者暵厲踰時,雨澤少降,水泉枯涸,運道良艱。意者 「政有乖違,上干葉氣。予心警惕,內自省循。爰飭有司, 各修乃事。」粵惟齊魯之地,泉源是鍾;名山大川,神所 居守。敬將「香帛,特遣廷臣。仰冀明靈,斡旋大化,沛施 膏澤,濬發河流。」庶使國餉疏通,田禾暢茂。民生有賴, 邦本無疆。謹告。

《正德六年水旱盜賊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去歲以來,寧夏作孽,命官致討,逆黨就擒。內變肅清, 中外底定。非承洪佑,曷克臻茲。因循至今,未申告謝。 屬者四方多事,水旱相仍,餓莩載塗,人民困苦,盜賊 嘯聚,勦捕未平。循省咎由,實深兢惕。伏望神慈昭鑒, 幽贊化機。災沴潛消,休祥葉應,佑我國家,永庇生民。 謹告。

《嘉靖十一年祈嗣告泰山文》
世宗

編輯

惟神鍾靈孕秀,鎮奠一方,陰翊國家,其來尚矣。朕以 寡昧,恭承天命,十有一年於茲,敬事神祇,罔敢少懈。 顧儲宮未立,恆切於懷。茲者特具牲帛醴齊,遣官虔 禱,伏望茂著神功,錫予元嗣,則我國家綿慶祀於無 窮,而神亦享福祚於有永矣。

===
《嘉靖十七年毓儲謝泰山文》
同前
===
考證
比歲嘗命官禱嗣於神。「昨丙申孟冬之吉,仰荷天賜

元儲,亦神所贊佑者。茲用致謝,神其鑒歆,而永惟默 佑焉。」

《嘉靖三十二年河決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朕祗奉天命,主宰萬民,夙夜兢惕,靡敢怠荒。茲者淮、 徐守臣奏稱,「去夏以來,黃河漲溢,水患異常,堤岸衝 決,民舍渰沒,運道淤塞,百姓阻饑,不能聊生。」朕聞之 惻然。惟神雄鎮一方,永享秩祀。茲宜體上帝好生之 德,捍患禦災,俾濬築功成,水循故道,民安常業,漕運 疏通,惟神之顯庥。幣帛將誠,神其鑒之。謹告。

《嘉靖三十三年河工告成謝泰山文》

編輯

同前

「比因河水漲溢,糧道梗阻,已經遣官祭告。茲者明神 顯應,修濬功成,河通運達,國計有裨。茲特致謝,惟神 歆鑒。」謹告。

《嘉靖三十三年災變告泰山文》
同前

編輯

「朕奉天命,子育萬民,所冀歲稔時和,災害不作。爾者 各處地方,水旱兵荒,人民遭阨,危亡載路,災變異常, 朕心憂惕。惟神上奉帝命,奠濟一方,諒垂矜憫。爰命 潔士,齎捧香帛,特遣撫臣備儀,竭虔詣祠致祭,所冀 明神大彰靈應,潛斡化機,俾氣序順調,雨暘時若,弭 解災劫,溥資豐泰。庶同朕奉天子民」之意,而神亦享 惠於無窮矣。

《隆慶三年水災告泰山文》
穆宗

編輯

「邇者水災異常,殃及黎庶、良軫朕懷。茲特遣官祭告、 惟神鑒佑、永福邦民。」謹告。

《萬曆元年即位告泰山文》
神宗

編輯

惟神毓秀鍾靈,永表東土。奠安民物,萬世允賴。茲予 嗣承大統,謹用祭告。神其歆鑒,佑我國家。

《岱山賦》有序
蘇志乾

編輯

泰山,五嶽之東岳也。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召人魂魄世界貴賤修短之事,又為岱宗群岳之長。王者膺受符命,報告成功,必秩而祭之。七十二君嘗有事焉。日月之所隱避,雷雨之所鬱蒸,帝王之所升封,聖哲之所鍾孕,億兆之所奔走,品彙萬有之所蕃滋,功化弘矣,勝概具焉。余以計偕,紲馬山椒,縱目眺覽,五色炫煇,四時翕備,遂為賦以叩《山靈》。

粵稽靈岳,峮嶪陰陽。璿璣齊政,角離伊疆。晃煜元枵, 歲星位彰。青徐兗鎮,嵫釐東方。巖巖矗矗,以臨徬徨。 荷天衢以拓宇,恢地紘而張皇。宣雝龢之瀏協,靄絪 縕之淳光。其狀則嵬崛屴崱,㠥𡸖敞落,嶙嶒巃嵷。請幫助識別此字。 請幫助識別此字。《𡼕》。請幫助識別此字。其「曠洞綿邈」,則寥廓轇轕,歙赩驤騰。請幫助識別此字。《岢馺 娑》,窈窕嶒崚。亙以百六十里,紆以五十餘。盤譎坱圠 而偨紛糾。請幫助識別此字。磡而巑岏族雲氣幻宮闕。盎合膚鯈,請幫助識別此字。 浡梁父,長白羅以為輔。濟《河》《齊》。請幫助識別此字。骫以為臬。三宮空 洞,帝座蓬元,胚胎元命,兼總群仙。府神閾鬼,石室遼 懸。靈真九萬崷,崒四千封。云云者霞蔚禪,亭亭者雲 聯。丹房阿閣,金床玉幾。寶策瑛圖,蟲綠蝌紫。出震奠 卯木,德王青。玉繩上顯,倒景下經。五祠三廟,璚墄綺 櫺。金鋪獻曜觚稜。請幫助識別此字。莖。駕景福之爣閬陋靈光之巋。 形《碧霞》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其《翬映青帝》奕翥而軒亭。爌琛璧與瑬, 請幫助識別此字。翌瓀玟而瑲玎,雕甍磊砢而鱗煥。朱楹熠爚以髹 彤。枅櫨戢孴而璀璨。栭柱杈枒而絢翰。霐崢嶸以俶 儻。侐懿濞以罨藏。齕舑請幫助識別此字。「而奮噬,蹲躨跜而骯髒。於 是日觀岳峙,則夜半天雞叫玉雞鳴,出於暘谷,浴金 漾精,微茫掣電,島嶼驚瞪。扶桑拂景,車輪紅晶,蕊淵, 出血陽烏。炎明發皇耳目,披盪心神。天柱昂霄碧落, 撐擎長劍,直倚天外,鼇極永藉弗傾。開顥涆於參寥, 垂文虹於蒼垠。月朏《庚方》,觀自西成。三壺縣圭,八鴻 縈襟,瓠子帶衍,滄海杯呈。」其山則鳳凰石閭,徂徠嶛 羨。石馬象鹿,青黃纚轉。峰有丈人,周秦互弁。蓮花芙 蓉,屹屼連卷。石有試劍,龍蟠虎踐。臙脂紅門,硉矹屹 搢,崑崙不足比,閬風不足戀。其洞則水簾迎陽,黃華 䆗窱。其紆餘崖則仙影御帳,鵓鴿嬋媛。其枝旟?嶺有 青嵐黃峴。十笏絡㻬,巖峪嵣。請幫助識別此字。仙阯如如,金陀椒子, 峛窱沬趄。弄月鎖雲,彌高仙閭走。請幫助識別此字。窞於杳淼,軋蓊 蒙而崎嶇。拱臺《登仙》峙其隈,鳳凰《贍魯》踞其側。天門 元武之瑰琦,醴泉碾駝之漻洫。渿泮梳洗,濈欱以砏 洋。藥園仙寨,碁布而繡織。橋步天以漱玉,灣飲馬而 忽雷井。請幫助識別此字。「馨以渟泓,澗匯溪而汊洄。大龍十八之盤 詰,迎天升中之徘徊。瑤草琪花之爛漫,奇禽怪獸之 兟焞。秦松漢柏之蚴蟉,大夫處士之鬨豗。爰有梨栗 棗柿櫻梅,林禽中黃文冠,翼翼繁陰。石榴銀杏,芍藥 玉簪。紫薇牡丹,吐芳耀珍;萱葵蘭蕙,芬披層嶔。青芝 赤箭,遠志長卿,太乙餘糧,鍾乳,人葠,黍稷稻麥,黃茂, 綠菁,胡麻」巨勝,種各異名,綿絲黂葛,桐芽苔清,石焦 黃白,寶藏駢臻。鷽鴇鴛鷺,鸝鶩鸇鷹,翡翠布穀,巧婦 山僧,獐狪貛兔,斑文凝冰,探之而靡竭,按之而彌深。 天地帡幪其籧篨,日月升沉其戶牖,煙霞玩弄其幾 席,風雨灑埽其墟藪。超然而遠凝,曠然周覽,入無而 出有,挾仙飛羽,浴日御風,問天而搔首,握震旦於彈丸,吞雲夢者八九。瞰青疇於獲麟之野,連翠屺於辨 馬之峰。祥洽五雲之太甲,茅開三脊之丰茸。北里鄗 上,彧彧蓬蓬;蒼麟赤鳳,鰈鰈鶼鶼。不求而自足,不召 而咸從。搜《河圖》赤符之緯讖,討玉牒石檢之元蹤。覓 金泥銀繩之誥籙,演嶧亭雲甫之登封。郕有榮期之 歌,側無苛虎之哭。何逃聲於霖「雨崩山之音,亦兆符 於巖巖墜雲之覆。」稷丘濯質而煉形,老父服朮而絕 穀。散神樓安期之七寶,崔文赤丸之馥,餐芝餌石者, 安道於永嘉;林檎繫裙者,列籍於仙族。元氣浩瀚,太 虛無倪,虎豹九關,閶闔上梯。白榆析木,揮手允擠,玉 京元闕,清微弗迷。蕣華菱彩,蔭霞逼霓,金波素舒,飛 璧淨奎,遊河射目,聚《井霅》題,金翹紅蕊。請幫助識別此字。靉朝隮。播 景風之習習,霮紫露之瀼瀼。濛濛乎滲膏龍澤,皚皚 乎玉馬銀獐。投蜺則化玉流彩,齊騖則披錦盝光。生 煙漠漠,滃霧零霜。泰階玉燭,六氣調襄。匒匌乎坤軸 乾門,瀺灂乎祝融篸嶺。硉矹乎嵩華二室,洊澱乎恆 藩霍屏。又何八海之瀿瀷,十岳之𨇾騁。怳𢠳乎氣馬 尻輪,岑暈乎九垓八極。濫觴乎員嶠壺嶺,斟酌乎《神 瀵》《水碧》。魁梧長者,頎晳大人。白毫金粟,法流化津。蔚 藍瑤水,征僑隱淪,霧光龍威。煙客羽臣,凌空,栩栩扶 搖。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戴勝而出尊,吉量以延辰。祝餘迷《穀鹿》,蜀猼 訑麢。請幫助識別此字。《鸚鸓》:𪁺《鵂羬脂》,鸞鳥載。請幫助識別此字。玗琈陸離,嬰玉瑾 瑜。紅光是司。莫不輻輳而沓遝,《蜂午》而充馳。飄飄乎 矯《列缺》以輕舉。䍚䍚乎?汎磅礡於雲螭。此亦天下之 瑋麗壯觀也。爾其皇風載融,帝道郅理。鄂煜乎雲官, 緝熙乎鳥紀。湳㳌烽絕,狼胥望已。有銘鼎糞車之醇, 無白雲黃竹之靡。八駿𡸅《驊驥之乘》,諧媚杜酈。請幫助識別此字。《之 啙》。「屈軼生庭,蓂莢挺戺萐。蒲飌搖瑞,芝華起觟。」請幫助識別此字。騶 虞循,陸游沚。龍盈孔沼之流,鳥駢三足之踦。穆穆藹 藹,清寧康泰。埒造化而受功,德二儀而躋大。一人有 慶,兆民共賴。皇哉皇哉,猗歟休哉!是泰山靡記,而梁 甫靡幾,管仲之所不必諫,長卿之所不必書者也。《亂》 曰:「元元黠閟,廓上真兮。黼芾焜煌,散澄凝兮。」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 《昦展》庨豁兮,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邋。請幫助識別此字。終。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兮。「會心爽塏,鑿形骸 兮。洸洸蕩蕩,豁我懷兮。時聖道韙,盛孰涯兮。」請幫助識別此字。字,查《字典》無。

此字

《登泰山賦》
陳璉

編輯

「巍乎高哉!岱宗之為山也,嶔岑磅礡,峻極高崇,為齊 魯之巨鎮,奠后土之龐鴻。蓋清淑之氣,至此凝而不 散;乾坤閤闢之機,由此蘊而無窮。此其紀名載籍,為 群山之宗者乎?宜乎廣也無朋,高也無匹。」東蒙遜其 森秀,徂來讓其紆鬱。夾以梁父,輔以長白。巍巍之高, 四萬餘尺。齊州九點,視猶螘蛭。陰陽轇轕,日月出沒; 「煙霞嵐靄,吞吐鬱勃,神奇靈異,變化莫測。揆耳目之 聽觀,曾不究其萬一。所以表七十二君封禪之壇,為 三千餘里鬼神之宅也。」時余典司桂籍,旋斾瑤京,行 尋洙泗,思訪祖庭。招白雲而徑進,乘飆輪而迅征。既 載臨於社首,遂弭節乎巖扃。於焉披榛莽,陟崢嶸,雖 一冒於垂堂,償夙願於平生。信飛步「之自然。履嶮巇 而如平。喜上躋於天門,紛鸞鶴之來迎。遂登絕頂,以 縱大觀。東臨日觀之峰,西陟月華之巒。肅瞻岱宗之 主,行尋封禪之壇。玉牒何在?金泥已乾。望仙山兮延 佇,撫秦松兮盤桓。振塵衣兮巖際,舒長嘯兮雲端。」維 時季秋,金氣始肅。天風號寒,響振林木。倏陽光之熹 微,漸華星之熠煜。嬉遊已契乎夙心,棲息喜安乎幽 獨。爰假榻於洞房,喜清夢之方熟。儼群真之下臨,來 麾幢之聯屬。參以青鸞,導以白鹿;招我乎瓊臺,宴我 乎瑤屋。擘麟脯以薦霞觴,歌《洞章》而鳴絲竹。從而遺 以元圃之芝,贈以崑崙之玉。語以象外之言,授以《長 生之籙》。嘉會未終,歸興何速。倏焉璧月西流,天雞吚 喔。琪「林飛烏,玉關控鶴。悵仙馭之迢迢,夢蘧蘧而如 覺。是知仙可遇而不可求,道可悟而不可學。」孰能違 正理、越天常而超冥漠也邪?爰念岱宗,鍾靈厚地。望 祭之名,始於虞氏;歷代因之,禮有常祀。夫何封禪之 名,盛於秦漢諸帝。燦珪璧之有光,紛壇墠之有制,玉 檢金書,期存永世。豈知時有盛衰,運有隆替。睹遺跡 之荒涼,悼流光之易逝。壇壝荒兮綠草積,碑碣老兮 紫苔翳。因登山兮弔古,增余心兮《歔欷》。

《日觀賦》
唐·肅

編輯

漢征和之四年,帝親耕鉅定,返駕泰山,封禪既畢,還 朝甘泉。於是東方大夫上千萬壽,已而言曰:「臣等昨 奉國家,告成岱宗,因得覽觀於巖之東。臣詢其名,是 曰日觀,其高莫窮,上薄雲漢,當宵分之未幾,瞰蒼溟 之有爛,浴初日於咸池,詫人世之未旦,蓋茲岳之華 精,實天下之奇玩也。」帝曰:「嘻!若是則高矣極矣,大矣 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子能抽祕思,騁妍辭,想像 彷彿,為余賦之乎?」大夫乃置觴肅衽,修辭而對曰:「臣 聞元黃肇分,清濁殊位,元精峙結,限隔風氣。山惟岳 尊,岳惟東最,矧斯巖之旁出,奠巽隅而特異。東介丘 之近連,西石門之迥對,眺地壇之不遙,俯天關之猶 墜,緣緪道之百盤,猶可仰而未至。其為體也,嶔崟崱屴,巀嶪岧嶢,若鏟五丁,若戴六鼇。矗乾運而莫極,鎮 坤維而不搖。畝孰計其延廣,仞孰測其崇高?雲煙在 下,羲娥可招,宿星辰於廉隅,吐風雨於巖㟼。飛猱之 臂,不得而陟,巨鵬之翼,不能以超。蓋將吞西華,壓南 衡,駕中嵩,軼北恆。微九河其線委,小七澤其桮盈。彼 王屋、太行、終南五老」、岷嶓。鴈蕩之秀拔,天台會稽之 奇峭。不啻「堆阜之爭雄,培塿之呈巧。斯俊偉以絕倫, 諒形容之莫表。若乃夜氣正寂,陰魄既淪。萬籟絕響, 六合同昏。悄漏刻之既平,忽靈雞之一鳴。睇東方之 漸豁,窺赤曜之上騰。」丹轂微露,赬盤欲呈。踆烏刷翮 以習飛,燭龍銜光而迅征。走神丹於寶鼎,擁玉帳於 金鉦。「爾其吐暘谷,拂扶桑。沸鯨波,蕩洪荒。圓規閃爍 以上下,列彩絢爛而周章。一沐而水府為之震搖,再 沬而蛟龍為之遁藏。淪重光而益晃,澡五色而逾光。 赫赩璀璨,曈曨炳煌。勢將歷九阿以朏明,越《曾桑》而 載驤。」當是時也,九州未明,萬國猶晦。群動尚戢,眾象 莫會。「匪是山之獨高,曷斯睹之為快。宜命名之有義, 昭靈異於紀載。且臣聞日者眾陽之宗,大君之象,出 入以時,昕夕靡爽。故能燭萬物而發生,齊天地而彌 朗。況居至高者,見理於未形,據太上者觀下於至深。 彼處庳而混濁,孰先睹夫大明。故臣願於國家陳焉。」 帝聞之曰:「善哉大夫之辭。信覽物足以知道,因寓目 可以契心。故宣尼有小魯之歎,孟軻示觀瀾之箴。苟 惟遊觀之是樂,夫豈聖哲之所任。」乃喜而賦《日觀》之 詩曰:「日觀穹窿,太山東兮。未曙而日,覽陽德兮。居高 察卑。我其幾兮。由闇處側,豈人極兮。」大夫乃賡歌曰: 「帝出震兮東方,破曾陰兮奠元蒼。登日觀兮民樂康, 帝之德兮如陵如岡。」歌竟,天顏悅怡,聖衷攸啟,悟至 道之昭晰,「念前行之或昧。」乃詔郡國,詢政理,培一德 以隆基,明四聰以廣視,收遠討之疲兵,罷求仙之淫 祀。大開明堂,垂拱而治。

《登泰山記》
李裕

編輯

成化乙酉春,同年御史李景賢來按山東。是歲三月 朔,同自濟南往謁闕里。回抵泰州公館夜酌。景賢曰: 「喜茲和煦,明當同登泰山,一覽奇勝,可乎?」余諾之。明 晨起,與景賢聯轡出州城,北望輕煙薄靄,橫帶山腰。 適參政葉拱宸、副使莊尚源邂逅而至,遂與偕往。北 行二里,過白鶴泉。泉出石罅,湁潗鼎沸,久旱則滲漉。 距西百餘步曰「梳洗樓」,不知刱於何時,惟存故址。從 西折北二里,有王母池,泉甘而洌,瀵沸潾㵾󠄀,不竭不 溢。鄉人取水禜雨,頗驗。又北五十餘步,曰呂公巖,有 呂仙石像。宋時建樓閣,堙圮,獨荒基破礎存。今圍以 石垣,其中深林茂草,森布蒙密,曄曄猗猗,頗有佳致。 至山麓,時日出扶桑,雲霞絢綵。目前「群峰錯立,遠近 異態,景物之奇,似快心意。」自山麓抵迴馬嶺十餘里, 群峰對峙,巀薛崢嶸,勢相噬齧。中夾溪流,轉騰潎洌, 觸崖石,激堆琦,其聲澎湃,滈滈浤浤,縈迂數里入汶。 又有巨石,大者如輪,小者如甕,硉矹碨礧,偃臥路徑, 難以數計。策馬單行,崎嶇至嶺下。是嶺岌嶪陡絕,車 騎不可前馳。餘四人神思覺疲,僕從亦有倦色。少憩 石上飲茗,易肩輿,穿深林,踰大石,行可四里,陡崖劖 削,中夾石徑,請幫助識別此字。陀險阨,有石磴可躋。復行二里許,即 宋真宗東封帳宿處,曰「御帳。」其地夷衍,嘉木請幫助識別此字。橠,繁 陰布地。前即深澗,黛蓄膏渟,水光映天,巉石錯雜如 齗齶。有小魚色青黑,浮遊水面,臨溪觀之。時羅道士 獻茶餅,余試以餅餌投之,翕然聚。已而尚源,投以小 石,悉潛去。「復三里餘,至黃峴山。秦時有松五株,始皇 登山,封五大夫枯沒。後人續植者百有餘年,老幹拳 曲擁腫,宛若蒼龍,勢欲飛騰。餘四人休憩其下,嗟賞 奇態。」又行二百餘步,曰「百丈崖」,崖廠如屋,可容十餘 人臨瞰道傍,紫蔓青蘿,搖綴蒙絡。傍有石洞,谽谺而 黑,莫測深廣,人亦慴愳不敢窺。又經石壁峪,至十八 盤,兩峰對插,峭削如壁,其間累石為徑,盤繞至南天 門,幾五里,遠望如梯,懸倚山畔,此最險絕。易小轎盤 道而上,入天門,東行數里,詣昭真觀,易冠服,薦碧霞 元君。問道士,云:「不知創始,每歲春月,四方謁者踵至, 心弗虔,立致奇報。」余聞而驗之,數矣。已,即祠後觀磨 崖碑。是碑唐元宗紀《泰山銘》,字大如手,歲久風雨多 剝蝕,其字距東十數步,觀始皇封泰山制,李斯所篆。 其石埋植土中,高五尺,形制似方非方,四面廣狹不 等。余刮磨垢蝕而細觀之,總二十二行,行各十二字, 多不可識。又西行數步,上太平頂,此泰山最高處。上 有盤石方丈,廉隅尚整,黧色光潤可愛。餘四人坐石 上。少頃,拱宸、尚源足疲力怯,還昭真觀。余與景賢褰 裳徑往頂上。俛瞰群峰攢簇,伏地若培塿。獨神霄兩 峰,嶾嶙特起,佳花異草,舍丹吐白者,駢羅列布於巖 谷。靈禽怪獸,啾鳴嘯號之聲,雜沓盈耳,最為泰山奇 勝。又有三峰,曰「日觀、吳觀、周觀。」余與景賢因縱目四 顧,渺然無極,而嵩、華、恆、霍諸山,以及江、漢、河、濟諸水, 皆可指數,誠天下諸山莫踰其高。時日正午,風清氣 爽,徘徊既久,頓覺神思飄灑,迥隔塵寰,而不知身踞青霄上也。復從頂東下數十步,有玉女泉,水清甘美, 道士時汲瀹茗。又東行二十步,曰「龍口泉」,大石有罅, 如龍哆其口,水自中出,其流㵿㵿,有聲潨然。復從險 徑南行四十步,懸崖請幫助識別此字。峍,下臨絕壑,古木蒙蔽。余俯 身覘之,毛髮豎聳。有怪石,形如大匱,虛倚崖畔,風至 搖撼。問道士,云:「此捨身崖人修道,從茲捨身入仙境。」 余與景賢深惻道士惑世者戕人之生,遂命州官塞 路徑,絕往來。崖之西有五峰,嶙峋巉簇,其狀若蓮,名 蓮花峰。自西山小山折旋而東,層嶂疊出,泉湧石上, 奔瀉數十丈,縷縷如簾,名「水簾泉。」其雞籠諸峰、桃花 諸峪,多有靈跡,奇勝。獨嶺嶠巃嵷,巖壑嵽嵲,荊蓁交 迷,路徑不可到。時日過未,余與景賢往觀,會二公同 飲,各賦詩二首,書於觀之東壁。從天門盤舊道而下 至半嶺,正夕陽西照,回視山色玲瓏,水光蕩漾,樵翁 牧子,隱隱樹林間,恍若畫圖中人物。欲乘餘興往徂 徠,尋竹溪六逸堂故基石,守道隱居,日已暮矣。嗟夫! 余少時嘗讀《孟氏書》,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公羊傳》, 「泰山之雲,不崇朝而雨遍天下。」觀子美《望岳詩》「造化 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之句, 想像泰山之高峻,峰巒之雄秀,草木之奇妍,仙蹤靈 跡之怪異,古今賢人達士登覽之題詠。何能得登茲 山?窮探廣索,親覽奇勝,徒縈諸夢想者,十餘年矣。昔 程明道幼聞「泰華奇秀,在鄠縣未得遊覽。及登第,請 為是縣主簿,以償素願,又自記其始末。」今余無庸於 時,幸叨總憲是邦,且喜聖德廣被,地方居民咸蒙雨 露之庇。更喜諸公皆同朝舊僚,乘茲休暇,得覽奇勝, 以償夙昔之願,何其幸歟!是亦《張弛》之道,豈其荒耽 而忘返者足比哉。

《題卻封禪頌槁後》
王直

編輯

右《卻封禪頌》,槁前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文穆胡公 作也。昔太宗文皇帝在位時,太常臣有言曰:「古者聖 人治天下,功德盛隆,則必興封禪之禮,以告於神明, 垂美於萬世。今陛下繼統,天清地寧,民物咸遂,聖德 神功,古無與讓。而乃封禪未講,何以繼前代帝王之 盛?請命禮部行之。」上曰:「封禪非古也。帝王之有聞於 後者,在德不在封禪。」不許。公聞之曰:「此盛德事也。乃 本封禪非古之說,與後世賢君良臣所以闢而不行 之美,作此詩以獻。皇上聖性高明,真知灼見,足以破 千古之謬,為百王之明。」監覽之喜曰:「是朕心也。」於是 言者沮,而封禪卒不行。君子之尊君,務引其君以當 道,若公是也。彼秦皇漢武,肆其侈心,以瀆擾上下,天 地厭之,顧乃以是為說。此為邦者所以遠佞人,而公 之所深慮也。

《游泰山記》
喬宇

編輯

正德五年,燕、齊大旱,運河滯阻。天子爰舉祈方之典, 命戶部侍郎臣宇於五月十四日往東方祭告嶽鎮, 暨於東海。予夙願泰山一登,又懼此行以昭假明神, 周救百姓而往。苟祀而無雨,則又不可登矣。因齋心 而前,過德州,即沛然下雨。過平原、禹城、泰安州、濟南 之境,雨皆達旦,農夫歡踴。予亦展顏,謂可以償其願 矣。二十九日,沐浴,更明衣,省牲演禮於季夏朔,雞鳴 後,致祭於東嶽廟畢。祭時,雷電合作,予又懼,曰:「秦漢 以前,登封泰山者七十二家,實為靈墟,著於簡冊。雖 始皇以虎狼之威,千騎萬乘以從,上中阪,遇暴風雨, 不得上封。今且雷電矣,登而雨作,疲夫羸馬不得登 矣。但頗自謂秉誠肅恭,嶽豈無鑒耶?」竟與胡、張二君 同登。時陰霾蔽空,行五里余,至紅門以入,則雲漸開 朗。遂由石陂西北行二十里,過嶺二,曰回馬黃峴。又 五里至御帳,觀始皇所休樹,五大夫松,神根古,幹高 皆二丈許。自御帳而上皆石磴。飯訖,上小大龍口。又 盤曲十五里,至南天門,又三里至絕頂,凡五十盤而 上。晴晦開闔,氣候萬「態,不可雲狀。謁禱於碧霞元君」, 稍上,是為東嶽廟,磨崖碑在焉。碑高二丈,廣一丈五 尺,其文乃唐元宗御製《泰山銘》,其書隸,其立之年為 天寶,遂題名於上。又上為極高處,有玉皇殿,殿南為 始皇封禪碑。即除道至山巔,覽秦頌功德碑。碑高二 丈許,其文祕石套內。殿中有宋真宗石匣,內藏玉檢 十六,成化間曾入御覽,驗為祀泰山后土文也。再東 為日觀峰,有小碑,亦刻名焉。數步許,為望海石,是為 越觀,可望會稽。石在頂,巋然蹲跱,愛而登之,為題「望 海石」三大字。又轉登仙人橋、五花嶺。是時天日光麗, 碧漢萬里,豁然四望,胸恢意廣。見濟南城東北華不 注山,如小屋建於水上。俯觀白雲,英英渺渺自山腰 而出,冒於下方,北望京師,南瞰淮、徐,西顧燕、趙,東眺 海上,以至於空峒丹穴、太平太蒙之際,誠天下之奇 觀也。飯於道院,又題名篆詩於小石碑,徘徊至晚方 回。遇崖石可愛者,輒留書下山,至州城,則已報更矣。

《游泰山記》
尚絅

編輯

成化丙午春,藩臬將巡行郡邑,余與少參王君世用、 憲僉劉君廷珪、潘君應昌約日偕行。乃以正月丁卯 發濟南,戊辰抵泰安州。庚午黎明,詣草參亭拜東嶽祠,遂肩輿出城,北行五里,及泰山之麓。由紅門路過 高老橋,傍有水簾洞,洞左有巖巖亭。少憩,經馬棚崖、 回馬嶺,路漸陡峻。再行至黃峴嶺,陟嶺東下,徑路平 坦,俗謂之「快活」三延。轉而上及御帳,蓋宋真宗駐蹕 之所。蜿蜒而上,歷十八盤,至南天門,東北行二里,及 昭真宮,謁碧霞元君。由宮後稍北,有東嶽神祠,祠陰 刻唐開元磨崖碑,遂上登封臺。有玉帝殿,前建石表, 高丈餘,或雲秦之無字碑。復轉東南,至日觀峰,捨身 崖在峰之下,西望則有月觀、秦觀諸峰,北望則有獅 鴉、鵓鴿二崖。若西南之丈人峰,東南之徂徠山,尤其 秀拔。其青嵐、鴈飛二嶺,馬蹄、桃花二峪,與東西二神 霄山,大小二懸石,蛻仙巖、明月嶂、龜陰埠、楊老園,皆 在指顧間。而下瞰汶、泮二河,如拖練耳。人云:「秋氣晴 肅,可以見海。」余與世用、廷珪、應昌酌昭真宮之別室, 再酌於巖巖亭。酒力「微醺,夕陽欲墜,神思飛爽,飄然 跨滄溟、凌宇宙」之氣概也。山下有呂巖洞、王母池、白 鶴泉,則以薄晚不能及。其他峰崖林壑幽邃之地,佳 景尚多,不能悉記。辛未,出城西門,禮玉女殿,即宋天 書觀。遂至蒿里山,探鬼仙洞,令道士執燭以往。陰氣 侵人,不可深入。時諸君各有事於東西,乃布席張樂 為別。

《遊泰山記》
高誨

編輯

泰山「在州治北,高四萬餘尺,延袤幾二百里,名峰七 十有二。其巑岏列巘,森然而拱秀者,弗可勝紀,古為 東鎮,天下山莫高焉。」予往歲登謁,時甚寒,未獲盡觀, 奇勝為恨。嘉靖壬午冬,予承臺檄督岱宗事。癸未三 月六日,肩輿出北城門,踰小橋二里,道左右亂石棋 布,近麓有祠廟池館,俱壯麗。左有老柏數株,相傳「漢 武帝東封時植也。又二里,至紅門,跨道為飛雲閣。道 傍為更衣亭,褉扁曰『宗嶽』。」循溪產天麻、黃精諸藥。又 五里,至高老橋,有漢壽亭侯祠,祠前桃李始華。稍前 為水簾洞,泉自天紳巖出,飛流垂練,聽之泠泠然。下 有小石橋,通泉於溪左為巖巖亭登之,畢見景物。又 四里,至馬棚崖。稍前為回馬嶺,山石漸峻且奇,林木 亦幽邃,溪崖有椒,有梅杏櫻桃,山居者資以為利。又 五里,至黃峴嶺,西行折東北,上而復下。又西行折東 北,則下而復上。雖盤曲下上率坦易,凡三以里計亦 三。遊人疲於峻陟,至是舒快,名曰「快活三。」及過西巖, 有竹繁茂。又五里,至御帳,宋真宗駐蹕之所。五松高 數丈,秦皇避雨其下,封大夫雲。竹林僧獻茶,問之,曰: 「東巖所產,味亦清苦。」又五里,至大小龍口。兩山懸削, 水從石峽噴瀉,上有古松偃臥,若蟠虯然。又五里,至 十八盤,崖間楸、槲、野棠、山榴彌桃,或花或實,石磴齒 齒。倚空仰視,似有不可至者。乃傴僂攀援以上。盤盡 至峽口高處,石門題曰「南天門,有三靈廟。」又東北二 里,為元君祠。左側石方池曰玉女泉,一名聖水,甘寒 清洌,汲以烹茗,可比浮槎龍泉。又東北至嶽神廟,祠 後有唐磨崖碑二,一為《開元紀泰山銘》,一為《乾封朝 覲頌》,側多古人題詠,蘚蝕不可讀。又北上至絕頂,有 玉帝宮,宮前石表丈餘,一名秦皇無字碑。又東南行 至日觀峰,人云雞鳴時見日出。有石函方丈許,人云 「成化間雨水衝決,得玉檢以獻。」命中使瘞舊所,即此。 峰之西,巍然而突出者,秦觀峰也。稍南而獨見者,越 觀峰也。峰之下,壁立萬仞者,捨身崖也。崖之右,則試 心石,仙人橋也。延佇四望,滄溟東圻,河流天傾,而汶 水湯湯,祇環一線。西南萬山伏地,殆如米撮,惟徂徠 尼父僅霧脊可指耳。近顧諸峰,若丈人、若回鴈、若蓮 花、若明月、若東西神霄,雲煙相盪,勢若爭雄。其不能 以一峰名而附之以見者,如拱如揖,凜然有夔夔聽 命之狀,真奇觀也。予始至,瘦石嶙峋,剛風怒號,溪竹 崖松,宜雪宜月。其尤足聽聞者,樵斧之聲,與《崆峒》應 答。既而鳥鳴花麗,萬谷皆春,泉香可啜,蔬美可饌。山 容於是乎忻忻然而人亦得以樂之。至於溪雲出沒, 而陰晴變化於立談之頃,此又造物者之翕張而莫 知其所以然也。夫山之景象奇於春,而遊人或拘於 時止於暫予公事久於斯而又頻於上下,則夫山之 情狀,景之變態,古人遊豫登眺之跡靡不襲其芳而 踵之。茲遊也可不謂獨勝乎!

《九日登岱記》
黃鰲

編輯

嘉靖乙巳夏,予以防秋董戍德州。九月朔,聞侍御南 渠黃公東巡,既遍,由沂而北,歷兗濟以至泰安。予迎 而待之,適未至而重陽且屆期焉。刺史仲言永曰:「九 日登高,舊事也,請追之。」予然而告之曰:「九日,天之勝 也,凡一丘一阜,皆足以記時令。泰山,地之勝也,自古 封而禪之,凡得以躡其巔者,皆足以齒壯遊。」予閩產 也,乃逢是日而獲登之,顧不勝與!於是改制登山之 輿,詰旦爰登,而刺史從焉。是日也,天朗氣清,金風載 爽,坐玉皇之頂,撫沒字之碑,則見聯絡岳頂,翼我皇 圖,黃河控秦吳之盛,崑崙壯夷夏之觀,廓如也。既而 日忽忽其將暮,景翳翳以偕入,百靈萬籟之噓作焉, 吾馮而夷猶之,心曠神怡。景物偕融,灝氣同流,若有以揖太乙而參之焉者,不敢以荒也。退而就館舍,旦 復躡日觀峰,則見心房之野,昧爽朏明,黑雲驅而上 浮,黃雲擁而下升。朦朧晻靄之間,忽有點若朱丹若 火焰,破重霧而耀紅光,奇觀也。須臾而半出雲間,則 天明景藏,予且歸矣。歸而下歷水簾洞,聞其東有《石 經》,為王右軍所筆,但「山峻峪深,不可以行耳。」乃息肩 輿,攀援而上,杖屨而下,則見盤石若礪。大書蒼拙,體 莊而神思飛逸,歷千萬載,爛然與天文上下,日相昭 回,鬼神呵護之功哉!間有為顛石落而破壞者,有為 水浸溜而就平者,豈造化亦有所忌也歟?世傳真草 小書,與此大相迥別,或疑其未必出諸右軍雲。既而 西訪竹林禪剎,無以觀也。惟有所由之峪,則恍若山 陰《蘭亭》之狀,泉落百丈之崖,若拖練而下。篤齋湯子 題曰:「瀑布淵深,白龍之池。」雩則取水迎而禱之。予題 曰:「霖原」細流屈曲而出,可以浮觴。夾流獨石,可以盤 坐。溪山掩映,嵐光洸瀁,可以題詠。又出而磐石橫亙, 粹若白璧。方之經石為小,聞有前人之作,求之弗得, 則天又且暮而歸,惘惘然有未盡之懷也。吾徒春元 劉一桂者,知其處,旦攜匠搨之以獻,乃元初天曆間 辟世之士之所作也。噫予南人,獲遊上國,最晚,信宿 盡得天地古今之勝,豈非遇與?刺史君曰:「九日登泰 山,閱諸編帙,未之前睹也,可以無紀乎?」遂記之而為 之詞曰:「泰山兮崔嵬,九日兮淒清。登絕頂兮巃嵷,乘 天風兮震驚。雜芳佩兮陸離,飲菊酒兮酩酊。追遺蹤 兮不可見,問太空兮冥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