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04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四卷目錄

 九河部彙考

  考

 九河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九河論一 九河論二 九河論三 逆河論一 逆河論二

 九河部紀事

 九河部雜錄

 九河部外編

 洛水部彙考

  考

 洛水部紀事

山川典第二百四卷

九河部彙考

編輯

禹疏之九河

自九河之名見於《書經》,詳於《爾雅》,而後世之論遂紛 紛不一。今直隸、山東所屬,各就名字之偶同者遷就 而附會之。今考定當以永平府之碣石為準,以《水經 注》所引王璜之言為確。則九河逆河當在今直隸永 平府之地,而直隸、山東一二名稱之同者,或為九河 之上流,亦未可知。有者不妨兼存,無者不必附會。

按:《書經夏書禹貢》:「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河水分 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是。正義曰:河從大陸 東畔北行,而東北入海。冀州之東境,至河之西畔,水 分大河東為九道,故知在兗州界,平原以北是也。《釋 水》載九河之名云:「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 盤、鬲津。」

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此分為九河,以 殺其溢。在兗州界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於《渤 海》。

按《爾雅釋水》。「徒駭。」今在成平縣,義所未聞。

太史。今所在未詳。

馬頰。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

《覆鬴》。水中可居住,而有狀如覆釜 胡蘇。東莞縣今有「胡蘇亭」,其義未詳。

簡。《水道》簡易。

《絜》。水多約絜。

《鉤盤》。「水曲如鉤」,流盤桓也。

《鬲津》。水多阨狹,可隔以為津而橫渡。按《禹貢》云: 「九河既導」,故此釋其名,下即題雲「九河」也。李巡曰:「徒 駭者,禹疏九河,以徒眾起,故曰徒駭。太史,禹大使徒 眾通其水道,故曰太史。馬頰。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 頰也。」覆釜,水中多渚,往往可處,形如覆釜。胡蘇,其水 下流,故曰胡蘇。胡,下也。蘇,流也。簡,大也,河水深而大 也。絜,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絜,苦也。鉤「盤,言河水 曲如鉤,屈折如盤也。鬲津,河水狹小,可鬲以為津也。」 孫炎曰:「徒駭,禹疏九河,用功雖廣,眾懼不成,故曰徒 駭。胡蘇,水流多散,胡蘇然,其餘同。」李巡簡云:「徒駭今 在成平東光縣,今有胡蘇亭,馬頰覆鬴。」鬲津之名同。 李巡簡云:「水多約絜。鉤盤,水曲如鉤流盤桓也。餘名 皆云,其義未詳。」計禹疏九河,雲復其故道,名應先有, 不宜徒駭太史因禹立名,此郭氏所以未詳也。或九 河雖舊有,至禹治水,更別立名,即此所云是也。《漢書 溝洫志》:「成帝時,河隄都尉許商上書曰:『古記九河之 名,有徒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縣界中。自 鬲津以北至徒駭,其間相去二百餘里』。」是知九河所 在,徒駭最北,鬲津最南,蓋徒駭是河之本道,東出分 為八枝也。許商上言三河,下言三縣,則徒駭在成平, 胡蘇在東光,鬲津在鬲縣,其餘不復知也。此九河之 次,從北而南,既知三河之處,則其餘六者,《太史》馬頰、 覆釜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簡絜、鉤盤在東光之南, 鬲縣之北也。其河填塞,時有故道。鄭元雲「周時齊桓 公塞之,同為一河。今河間弓高以東至平原鬲津,往 往有其遺處。」《春秋緯寶乾圖》云:「移河為界在齊,呂填 閼八流以自廣。」鄭元蓋據此文為齊桓公塞之也。言 閼八流拓境,則塞其東流八枝,並使歸於徒駭也。此 九河之名義也。按胡蘇在東光定本註作「東莞」,「莞」當 作「光」,字之誤也。按九河名義,已多穿鑿,而舉三河之地,以定六河處所,更為附會。《塞河緯》。

文尤不可信。姑存以備參考。

}}

按《水經·河水注》《尚書禹貢》曰:「夾右碣石入於河。」《山海 經》曰:碣石之山,繩水出焉,東流注於河。河之入海,舊 在碣石,今川流可導,非禹瀆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 瀆,故班固曰:「商、碣周移也。」又以漢武帝元光二年,河 又徙東郡,更注渤海,是以漢司空掾王璜言曰:往昔天嘗連北風,海水溢西南出,侵數百里,故張君云:「碣 石在海中」,蓋淪於海水也。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 城屆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半。王璜之言,信而有徵, 碣石入海,非無證矣。

按:《續文獻通考》:「順天府:磁河,源自安州,聚九河之水, 至雄縣為瓦濟河,至保定縣為磁河,入直沽。」

按《畿輔通志》。廣平府古黃河在清河縣北一里,舊黃 河又名黃蘆河。按真定府《南宮縣志》載,黃蘆河即九 河之馬頰,上通瓠子口,下達天津入海。

按《山東通志》,濟南府九河河皆湮塞,今其故道多在 濟南各縣。曰馬頰河,環繞於平原縣之東南,商河縣 之北三十里。《輿地記》曰:「即篤馬河也。」今東昌府高唐、 堂邑、莘縣亦有馬頰河。曰覆鬴河,在陵縣西三里,至 海豐縣北二十五里。《寰宇記》云:在無棣縣界。蓋陵與 海豐即古無棣境也。曰鉤盤河,在德平縣西南,東至 「陵縣東五十里,今尚謂之盤河店。又東至樂陵縣南 入海。曰鬲津河,在陵縣南一里,東至樂陵縣北,樂陵 今有鬲津鄉。又東北至海豐縣北九十里,今涸為蔬 圃。」又海豐有大枯河,即鬲津河之下流也。曰徒駭河, 在齊河縣八十里,即所謂徒河者是也。今直隸滄州 亦有徒駭河。按九河在濟南者惟五,其徒駭,胡、蘇簡 絜《寰宇記》皆以為在滄州,惟太史河不知所出。蔡九 峰曰:「自漢以來,講求九河者甚詳。漢世近古止得其 三,唐人集累世積傳之語,遂得其六,歐陽忞《輿地記》 又得其一。」或新河而載以舊名,或一地而立為兩說, 要之皆似是而非,無所依據。至其顯然謬誤者,則班 固以滹沱為徒駭,而不知滹沱不與古河相涉,樂史 馬頰乃以漢篤馬河當之。鄭氏求之不得,又以為九 河,齊桓塞其八流以自廣。夫曲防,齊之所禁,塞河宜 非桓公之所為也。河水可塞而河道果能盡平乎?皆 無稽考之言也。惟程氏以為九河之地已淪於海,引 碣石為九河之證,以為滄州之地北與平州接境,相 去五百餘里。禹之九河,當在其地,後為海水淪沒,故 其跡不存。方九河未沒於海之時,從今海岸東北更 五百里平地,河播為九,在此五百里中。又上文言「夾 右碣石」,則九河入海之處,有碣石在其西北岸。九河 水道變遷,難於推考,而碣石通趾頂皆石,不應仆沒。 今兗、冀之地,既無此石,而平州有山名碣「石者,尚在 海中,去岸五百餘里,卓立可見。」則是古河自今以為 海處,向北斜行,始分為九,其河道已淪入於海明矣。 漢王璜言:「昔天常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百 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水所漸。」酈道元亦謂「九河、碣石, 苞淪於海。」後世儒者知求九河於平地,而不知求碣 石有無以為之證。故前後異說,竟無歸宿。蓋非「九河」 之地,而彊鑿求之,宜其支離而不能得也。

東昌府馬頰河在高唐州西二十里。《爾雅》云:「上廣下 狹,狀如馬頰。」《禹貢》九河之一,亦名舊黃河。自大名府 頓丘北過朝城,又北經莘縣、堂邑、觀城、清平諸縣界, 入州境。又東北過津期,東達於樂陵入海。今其故道 尚存。按《元和志》:在德州安德、平原之境。《寰宇記》雲在 棣州商河北。《通志略》載:馬頰水北過臨邑、盧城、蒲臺、 鄒平、樂安諸縣界入海。蓋九河支流散漫所歷非一 處雲。

按《濟南府志》九河,曰徒駭、曰太史、曰馬頰、曰覆釜、曰 胡蘇、曰簡、曰絜、曰鉤盤、曰鬲津河皆湮塞。今其故道 多在濟南各縣。

徒駭河《齊河縣志》曰:「在齊河縣北八十里,即所謂徒 河者是已。」《臨邑縣志》曰:「徒駭由齊河縣經下口,至城 東南二十五里,俗名土河。」《樂陵縣志》曰:「徒駭河經縣 南十二里,自齊河縣來,經德平,歷樂陵,至慶雲入海。 今城南有名徒河者是也。」《山東通志》曰:「今直隸滄州, 亦有徒駭河。」

馬頰河《山東通志》曰:「環繞於平原縣之東南,商河縣 之北三十里。」《輿地記》曰:「即篤馬河也。」《平原縣志》曰:「在 縣西北,源發於濟。或即《漢書》之所謂篤馬河也。」《濟陽 縣志》曰:「土河在濟陽西北三十里,其水西自禹城,東 至陽武屯,遇夏秋水漲,則浩漫無際。或曰:即古馬頰 河。」《臨邑縣志》曰:「馬頰北過臨邑、盧城、蒲臺、鄒平、樂安 諸城界入海。」《德州志》曰:「篤馬河在縣東四十里。」《漢地 志》:「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溝洫志》:「丞相史孫禁 請決平原金隄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水經屯 氏別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 謂之篤馬河。東北逕安德故城西,今俗呼為土河。如 濟寧黑馬溝水漲,自東昌魏家灣溢出,則循故道東 北注於海,不則常枯。《陵縣志》曰:「馬頰河按《元和志》在 德州安德,今去縣東南三里,環繞而北,通於神頭店, 俗呼為土河。」蓋德州即今陵縣,安德即州附郭也。 覆釜河又名覆鬴陵。《縣志》曰:「按《通典》,在德州安德山 東。」《通志》曰:「覆鬴河在陵縣西二里,至海豐縣入海。《寰 宇記》云:在無棣縣界。蓋」陵與海豐,即古無棣境也。 胡蘇河,《海豐縣志》曰:「自慶雲南十里流經海豐,夾河里會入於海。」

鉤盤河《山東通志》曰:「在德平縣西南,東至陵縣東五 十里,今尚謂之盤河店。又東至樂陵縣南入海。」《德平 縣志》曰:「鉤盤在縣南門外,遶西門永豐橋下。」《武定州 志》曰:「鉤盤河距州北十里。」《霑化縣志》曰:「鉤盤即久涸, 形固在也。自長河西平,商河、宜城,抵霑化城之北一 里許。」《臨邑縣志》曰:「鉤盤自德州經臨邑、德平,過陽信」, 入海陵。《縣志》曰:「鉤盤河在縣東四十五里,今尚謂之 盤河店。」《海豐縣志》曰:「《寰宇記》云:鉤盤河自陵縣東南 臨邑分為二,其一經德平商河北行至陽信南二十 里而斷,為截河鋪。其一自德平西北樂陵東南經海 豐,南過霑化,北至久山鎮入海。」《輿地記》曰:「鉤盤在無 棣」,今海豐縣北有無棣村。或曰覆鬴,即鉤盤之一支 也。《樂陵縣志》曰:「鉤盤河在縣東南。」

鬲津河《山東通志》曰:「在陵縣南一里。」《陵縣志》曰:「按《史 記》雲在鬲縣。今相傳在陵縣南布政分司前,即其故 跡。明弘治間,填建儒學。」禹城,《縣志》曰:「即西河。禹城西 門曰鬲津門,西石橋曰鬲津橋。」《海豐縣志》曰:「自齊河 禹城平原西來,北行經德州德平,至樂陵北三十里 舊縣南。又東過慶雲南,東北至崔家口,入海豐境。經」 馬谷、騮山之間,北至大沽河入海。大沽河,即鬲津下 流入海處。《山東通志》作「大枯河。」《樂陵縣志》曰:「鬲津河 在樂陵東。」《平原縣志》曰:鬲津河。按《通典》「自安德流至 平原界。」《德平縣志》曰:「鬲津河在德平縣東南里許,其 道與鉤盤河同。」《漢書溝洫志》云:「九河之名,有徒駭、胡 蘇、鬲津。」鬲津,今在平成、東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 駭,相去二百里。顏師古曰:「鬲津,言其順小,可鬲以為 津而渡也。」「鬲」與「隔」同。

《齊乘》云:朱文公《九歌註》曰:「禹治河,至兗州,分為九道, 以殺其溢。其間相去二百餘里,徒駭最北,鬲津最南。 徒駭是河之本道,東出分為八枝也。」《胡氏大記》曰:「大 陸澤北九河之地,平延漫流易淤,故禹多與之地,使 下流通曠。齊桓擅一時之利,適河行徒駭,因以入河 之地,充樹藝,立城邑,下流始迫溢為患。」今按河過大 陸趨海,勢大土平,遷徙不常。自播為九,禹因而疏之, 非河獨行經流,禹於旁近支鑿以殺其溢也。禹後歷 三代,至齊桓時,千五百餘年矣。支流漸絕,經流獨行, 亦理勢如此,非齊桓冒曲防之禁,故塞九河,實九河 自為平陸,可樹藝耳。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砱礫。漢 世漸決而南。元帝永光中,決於清河,「分流入博州。後 又決於平原,乃東入青、齊二州之境,遂由漯川與濟 並行入海。宋紹熙以後,乃南連大野,並泗入淮。金初, 又改由渦,近歲復由泗入淮。河濁,淮、泗俱清,清淮勢 大,可以吞伏,故下流無淤塞之患。惟汴、宋之郊,盤屈 平壤,潰決如故。自定王以來,又千五百餘年,河自北 而南,徙千餘里。今按」桑田之地,講求變遷之陵谷,欲 盡合古書,難矣。漢世去古未遠,河隄都尉許商言九 河故道,謂徒駭在成平

今獻州樂壽縣景城鎮。古有成平城。

「胡蘇」在東光。

今景州東光縣,東連滄州。古有胡蘇亭。

鬲津在鬲縣。

德州有鬲縣城

曰:「太史,曰馬頰,曰覆釜,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曰簡, 曰絜,曰鉤盤,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斯言簡而近實。 後世圖志雖詳,反見淆亂。余嘗往來燕、齊,西道河間, 東履清、滄,熟訪九河故道,蓋西北流,衡漳注之。

今之御河。漢初猶入河。漢魏時名「漳水。」 隋唐以來名「御河。」

河既東徙,漳自入海,安知北流之漳,非古徒駭河歟?

《宋會要》:神宗熙寧三年,議開御河。臣寮奏云:「可於恩州武城縣開約二十餘里,入黃河北流故道,下五股河。」 詳此,則御河入黃河北流故道無疑也。

踰漳而南,清、滄二州之間,有古河隄岸數重,地皆沮 洳沙鹵,《太史》等河當在其地。滄州之南,有大連澱。

今曰大梁五龍堂《宋碑》作「大連」 ,疑即隋末群盜所據之豆子䴚也。

西踰東光,東至海,此非胡蘇河歟澱。南至西無棣縣, 百餘里間有曰「大河」,曰「沙河」,皆瀕古隄,縣北地名「八 會口。」

土人云:「因河會得名。」

縣城南枕無棣溝,茲非簡絜等河歟。

無棣溝通海,隋末廢塞,唐薛元鼎開之,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 凡此溝澱,今皆為鹽司堰塞。平時瀦水不通,纔遇霪雨,水即潰溢,故河間清、滄之地,常被水患,無有寧歲。昔有言於執政者曰:「撥丁河數場鹺課,與山東運司帶辦廢堰泄水,則河間永無患矣。」 惜執政無識,竟阻之,良可歎矣。

東無棣縣北有河道闊數里,西通德、棣,東至海,茲非 所謂「鉤盤河」歟

德州有盤河鎮

濱州北有士傷河,西踰德、棣,東至海茲非鬲津河。歟 士傷河最南,比他河差狹,是為《鬲津》無疑也。

所謂士傷者,土人云:「昔日戰場,因傷賢人」 ,故云。

蔡氏《書傳》乃曰:自漢以來,講求九河,皆無依據。祖王 璜之言,引碣石為證,謂九河已淪於海。今按《禹貢》文, 北過洚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 海。大陸在邢、趙、深三州之地,《爾雅》之廣,河澤也,去海 岸已數百里。

大陸又曰鉅鹿。《呂氏春秋》曰:「鉅鹿之北,遂分為九河。」 《路史》云:「九河始元城大名縣西三里有故瀆。」 鄭夾漈謂:「大陸非趙地之廣,河澤乃汲郡之吳澤也。」 如此,則又遠之矣。

又東至海中,始敘九河,則大陸與九河相離千里,如 是之遠而絕無表志,不合《禹貢》之文,其不可信一也。 王璜謂「海溢出浸數百里,而青、兗、營、平郡邑不聞有 漂沒之處,而獨浸九河」,其不可信二也。今平原迤北 清、滄之間,雖為樹藝城邑相望,而地形河勢高隱曲 折往往可尋。但禹初為九,厥後或三或五,變遷多寡 不同,必欲按名而索,故致後儒紛紛之論,不得不辨。

九河部總論

編輯

程大昌《禹貢論》。

九河論一

編輯

九河之名,《爾雅》有之,曰「徒駭、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 盤、鬲津」是也。漢世許商案求其故,於成平、東光、鬲界 中,徒駭、胡蘇、鬲津,謂有跡道,而三河以外,李尋解光 平,當皆有意尋求,竟不知其地,則舉而付之,無可推 求,曰「故跡今滅難明。」暨漢以後,儒者以知人所不知 為博。凡河流名字,稱與九名有略相近似,則隨其所 見,並緣文致,以為某河某河。至杜佑會歷世增絫之 言,謂真可信而著之。《通典》曰:「徒駭、鬲津、鉤盤、胡蘇在 唐之景城,而馬頰、覆釜在平原,蓋九得其六。所不知 者,太史簡絜而已。」夫河患惟漢最甚,其講求禹跡亦 為最詳,又與三代耳目略接,其所得知者,廑廑三河, 而亦不能真確。不知後世日遠於古,凡有載籍,皆非 漢儒之所不見,則其所得河道,何從而增多於漢?此 殆難以輕信也。又如漢人所名三河,其一謂為徒駭 者,班固明著以為得之民言,而其河乃滹沱也。夫滹 沱發源代之鹵城,至渤海之文安,別為一流,以入於 海,自與大河不同源委,則安得謂為分河而九者之 一也?又如平原篤馬河,《漢志》第名「篤馬」,本不與九河 參預,漢以後乃因其名與「馬頰」相近,遂又增變其目, 以為馬頰。諸如此類,皆不悉九河之所以九,故說雖 多而卒無底止也。

九河論二

編輯

漢世既不得九河之實,最後鄭康成出,則盡黜漢人 所言不用,而別為一說。謂八河者,故嘗為齊威公所 塞,則不可復尋矣。酈道元宗用其說,而孔穎達因又 推本緯書以證之曰:「移河為界在齊呂,填閼八流以 自廣。」是二語也,即鄭所主執,以違漢世之所共傳,而 獨以齊威填塞為然者也。然緯書起哀平間,既非古 經正史,自不足據。而又揆之以理,知齊威之力,決有 不能堪任此役,而鄭氏之論未確也。漢時河決瓠子, 合濱河數州民力,以萬乘之尊,親負薪率塞,尚有山 平地溢之歎,則塞決之難,從可知矣。若其九河既已 為九,歷三代盛世,聽其自爾,而齊威公一國之力,獨 能塞八歸一,為三代之所不能為,有其理歟?況隄左 右對立,塞左必衝右。故明帝詔曰:「左隄彊則右隄傷, 左右俱彊則下方傷。」是以河流入汴,則幽冀蒙利;河 決瓠子則鄃無水患。其理然也。若威公之時,八流同 見隄塞,鄰境對立,隨受決灌,其肯坐視不爭與?秦灌 梁,梁不能自救,則梁遂以滅。若齊塞九河之八,鄰國 必且為壑。威公之時,不聞有鄰國受灌之事,而亦無 有以河隄致戰者,則謂齊塞之,固無其理矣。而漢人 賈遜之論,又有可稽者也。曰:「齊與趙魏為鄰,齊作隄, 去河二十五里,水抵隄,汎趙魏,趙魏亦為隄,去河二 十五里,則其當時對河捍水者,至漢而故隄猶在也。 夫齊病河溢,方作隄自衛,而趙、魏受之,已設對隄以 與之抗。若元有八河齊力,借能遽塞,而此八河者驟 壅而趨趙、魏,趙、魏其肯斂手而聽齊人之訖役乎?蓋 至此而知其理與事之皆不然者也」,則九河者,《經》明 書之,而漢以後極累世講求,莫能盡知其地,至其舉 而歸諸齊人之所塞,則其理又傷乖礙如此,豈終無 以要其歸宿也乎?臣嘗以為古今之失,在於以他水常理而論九河,特不知九河之所從播,非他水安流 之比,則究九河之所從塞,亦不可以常情而加之臆 度也。且《禹貢》書水無言溢者,獨濟有之;其書導川無 言播者,惟九河有之。又如逆河之逆,匯澤之匯,皆單 出義例,絕無他比。臣於是得本《經》旨而為之說曰:「河 小而容受狹,狹則溢,溢則越河而旁出其上流溢於 滎者是也;激則震駭,震駭則裂河,而枝分下流之謂 播為九河」者是也。其溢其播,非如曰導有致力之義。 臣以是知禹皆因其事之適然,而無所創意焉。蓋有 見於《經》,而非臣自為若言也。且以大禹而比齊威,毋 論其賢知高下,姑以所據之地言之。齊威之所欲為, 豈如禹力之厚?齊威之所欲遂,豈如禹勢之該?河之 播九禹至於任其自播,而齊威乃能遏而塞之,有是 理乎?此不待載籍傳言,而人情決其可料者也。

九河論三

編輯

許商之《論九河》曰:「自鬲津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 餘里,今河雖數移徙,皆不離此域。」關並亦言:「河決率 常於平原、東郡左右,其地形下。聞禹治河時,本空此 地,以為水猥盛則放溢,少稍自索,雖時易處,猶不能 離此。」據此二者而言,雖未能得九河實地,而謂兗在 九州最下,河決率當未能手出者,古今事情之實也。 彼其狹地不能以受多水,則裂一為九,雖禹亦不能 禁遏也。且使禹而欲創為九河也,其必慮一河不能 容受而汎冒旁地也。慮其汎冒,則於上流所經有地 可以分殺水害者,早為之所,猶有救也。舍上流不為, 暨其去海甚近,乃姑為之施救溢之術於無用之地, 禹又卻肯爾乎?故《關並所聞》,以為禹治河時,常空此 地以待水之放溢,知臣之謂,非禹致力者信矣。本朝 李垂《上河書》曰:「兩漢而下,屢欲求九河故道而疏之。」 今考圖志,九河並在平原而北,且河壞澶、滑,未至平 原,而上已決矣,九河奚利哉?垂之若言,深究事情,漢 以後行河者皆不能及也。或疑九河既道,與濰、淄其 道之道同,既曰道矣,必昔有其跡,今復其故也。是不 然。九河之初播也,自河口數之則為九,過此以往,則 漫衍妄行,無復津畔,禹度不能回轉也。因從而疏瀹 之,如道山、道江淮然,因其勢而利道之,使循其派,不 致氾濫妄行,則其疏瀹者效矣,是以謂之「既道。」唐人 顏籀實常言之,意正如此,不必謂古跡今復,乃得謂 之「既道」也。

逆河論一

編輯

「水非一河能容,故播為九,安有一水能受九河,而名 為逆河也?」曰:「此皆水之變,非可以常理言也。逆河,世 所謂渤海者也,既以兗、冀最下處矣,逆河者,又當九 河之最下處也。既為九河,凡旁地稱高者,水不能由 其故,猶可以九數數之。至於逆河之地,比九河又特 窪下,故九水傾注焉。雖其兩旁當有涯岸,其實己與」 海水相合,不止望洋向若而已。惟其未為海也,故未 可名之以海。雖其猶為河也,而他水所向,不能與之 比大,故本其實而命之曰逆河。逆河者,言逆受九河 之河也。本其言,想其處,是且播且逆,皆於海濱空地 次為分合,非可用他為義例商度。故曰「水之變也,非 禹而實為此出。」蓋天下事固有近似而可相發揮者。 後世漁陽之泉州雍奴,去海不遠,北境之水驟注,其 地清湛,宜易濡沾浭。請幫助識別此字。隨所遇,自下溢流旁出,鍾 為藪澤,其支脈注受,不復可辨。說者謂為九十九澱, 又目之以為派河尾也。夫水之鍾為淤澱,其多至九 十有九,豈有致功而陂蓄之者哉?水聚而地卑,其藪 澤之多,固其所也。《水經》至此,不能別為何水何名,而 總以派河目之,則亦九河合一,而概為逆河之義也。 派河之派雖多,尚有枝條可指,故立派以為之目。逆 河受九道而一之,不復更有派別,則以迎受命之。其 跡雖殊,理則一也。

逆河論二

編輯

《詩頌》之祀四嶽河海,有所謂「翕河」者,即逆河也。逆河 之翕九河,猶喬嶽之總嶞山,舉其大可以該其小也。 鄭氏不達,顧謂合九河以為一,祭溺於時,見知九河 之大於他河,而忘翕河之能該九也。王莽於南皮建 迎河亭,其地非矣。其名之「迎河」,得逆河之義為多,而 於《禹貢》特有發明也,臣故有取焉。若夫逆河之比九 「河,其容受之多,合併之怒,幅員之廣,必有地焉。能兼 厭九大派,使無決溢,乃適為稱。則夫逆河之當講求 其比九河,益為機要。而漢世儒者詳於播九,既不能 得九者之所宿,略於合一,則置逆河而不敢擬議。以 是知漢儒之於九河,皆浮揣泛證,而實無所究竟,故 昧於緩急如是其甚也。」臣為此故,常不安於漢儒隨 事傅致之論,而思得愜當事情之實者,以與經義為 底。其究求久之,乃有得於王璜之論焉。先時,韓牧欲 即《禹貢》九河處穿深河以殺水怒,其說曰:「縱不能為 九,但為四五,宜有益。」璜闢之曰:「河入渤海,渤海地高 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 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璜之若言也,以當時親見而破萬世傳聞之惑,世之言《禹貢》者 失稽焉。臣於是用其說,博求諸古,知其精確可信也。 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漢元光三年,河水徙從頓丘 東南流入渤海。則是周、漢已前河入海故道,不在漢 世所指渤海之地矣。遷固親考周、漢河徙,見之紀、志。 而其記《禹貢》導河語,輒自忘之,乃曰「九河逆河,入於 渤海。」薛瓚從而正之曰:「《禹貢》九河入海,乃在碣石。元 光河徙,始注渤海,禹時不注也。」然則欲知漢河、禹河 入海之實,從碣石求之,則可見矣。九河歷世滋久,借 曰通塞徙移,不可主執。而碣石者,通一山,冢趾皆石, 無有徙移曲折之理也。漢河既不並碣石入海,而平 地亦無碣石,則九河逆河,其與碣石俱淪於海,王璜 之言,其已信矣。

九河部紀事

編輯

《河間府志》:「唐中宗神龍六年,宇文融為御史中丞,充 九河使,循九河故道開稻田。」

宋真宗時,著作郎李垂上《導河形勢書》三卷,欲復九 河故道,時論重之。

《畿輔通志》:「王之寀,朝邑人,字心一,萬曆三十九年,知 慶雲縣。邑為九河下流,水患積歲,寀令民挑濬疏導 入河,始不為霪雨所苦。」

九河部雜錄

編輯

《鹽鐵論》:「晉有河、華九河而奪於六卿。」

河間府《河道志》:陳士彥曰:「古稱《禹貢》九河,河名不經 見,《爾雅》祇載其八,謂其一則河之經流也。自漢以來, 尋禹跡者多矣,即馮逡、許商自領河堤,酈道元著《水 經注》,已言故道湮滅,不能盡考。今合《尚書註》及各舊 誌而遍索之」,徒駭河在滄州廢清池縣西北二十里, 太史河在南皮縣治北,馬頰河在東光界,胡蘇河在 慶雲西南,簡河亦在其南二十里。絜河在南皮。鉤盤 河、鬲津河亦在慶雲城南,又在山東樂陵縣西三十 里。覆鬴河,《通典》云:在德州德安,第河脈自長,不拘於 一。故寧津亦有胡蘇簡絜、鬲津河,東光亦有胡蘇河, 鹽山亦有馬頰河,而馬頰河又見於高唐、鄆城、安德、 樂陵、商河諸州縣,鉤盤河又見於樂陵、將陵、陽信諸 處簡河、絜河,故是二河,則九河未始闕也。第世代綿 邈,水派無常,遷徙隱見,難以執一,徒披紙上之言,如 履夢中之境矣。顧《禹貢》有「九河,同為逆河入海」之文, 說者以為海水逆潮而得名,意亦近之。乃靜海舊志 有逆河,余再考《濬川圖》,則逆河即在九河東赴海之 口。竊意海水每日再上,皆有定時,如浙江然。但江浪 掀空而來,海水第暗增尺寸,故曰漲海。此河在海口, 每潮至則盈,潮退則涸。若虛其位以迎海水者,古以 迎為逆,豈其命名以此耶?《春秋》:「單伯逆王姬」,迎戰曰 逆戰,迎旅曰逆旅,皆迎之之義也。河名逆甚古,蓋九 河未播之前,禹必先得此,而後於大陸下手分為九 派以注之耳。後王莽改渤海為迎河,疑亦惡逆之一 字。而孟堅《溝洫志》遂因新名,並更《禹貢古文》曰:北播 為九河,同為迎河,以入於渤海。然則逆河之名,其來 固已遠矣。此臆說,聊附於末,以俟博雅君子采擇焉。 洪景盧論禹治水曰:「禹治九州之水,自冀東,必先兗 之濟河者。說者謂兗最下故獨先,雍最高故獨後。」是 固然矣。又嘗聞之《禹貢》敘治水,以冀、兗、青、徐、揚、荊、豫、 梁、雍為次。考之《地理》,豫居九州中,與徐、揚接境,何為 自徐之揚,顧以豫為後乎?蓋禹順五行而治之耳。冀 為帝都,既在所先,而帝居北方,實於五行為水。水生 木,木東方也,故次之以兗、青、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 次之以荊、揚;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 金西方也,故終於《梁雍》。所謂「彝倫攸敘」者此也。與《鯀》 之汨陳五行,相去遠矣。

鄭元云:「齊桓公塞九河為一河,今河間弓高以東至 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春秋緯寶乾圖》云:「『移河為 界,在齊呂鎮。閼八流以自廣』,言閼八流拓境塞其東 流八枝,並使歸於徒駭也。是曲防之禁,桓自犯之,又 為百世之害,由於重好利,輕變古也。」楊升庵云:「按《河 源考》亦云:齊桓公塞九河以廣民田,故廣川、館陶、貝」 丘、信都、東光、河間以東,城池九河,舊跡猶存。漢代沙 河、金堤南北多罹其害,則疑管仲既歿之後,桓公無 復有霸心耶?先儒曾駁其說,今存之以備考

九河部外編

編輯

《拾遺記》:「九河分流,南有赤陂紅波,千劫一竭,千劫水 乃更生也。」

洛水部彙考

編輯

廣平府之洛水

「洛水」,源出山西遼州太行山,有南北二河,南洛河在 河南彰德府武安縣南八里,自縣西北十八盤山下 流至柏林里,又東至洛遠里南繞東經靈山紫山石 逼口,與北洛合。北洛河在武安縣北八里西山一帶 泉水會流便伏,至兩洛交會復出,受彰德之儒教、響 水諸河,又受順德府平鄉縣之落漠河,經廣平府城 北,東經真定府之鉅鹿縣界,入「滹沱河。」

按:《金史地理志》:「洛州永年。」有洛水。

雞澤。有洛水。

按:《續文獻通考》:「廣平府洛河在府城北三十五里,源 出遼州太行山,流經武安縣東北入永年縣北境,至 雞澤縣與沙河合。」

按:《明一統志》廣平府:「漳河,源出河南磁州西山,流經 本府成安、廣平、肥鄉、曲周四縣,下流入洛河。」

按《河南通志》:「彰德府洛河,源出遼州太行山,至武安 縣柏林里,伏流至洛遠里復出,東經鉅鹿縣境,入滹 沱河。」

儒教河源出太行山麓,流經武安縣沙窩里,伏流至 儒教里,復出入《洛河》。

響水河源出沙河縣趙村,流經武安縣境入洛河。 通利渠在武安縣城西一里許,值霖雨輒遭水患,縣 令柰永昂注水入洛河,民德之,謂其渠曰「通利。」 按《彰德府志》:「南洛河在武安南八里,源出縣西北十 八盤山下,至柏林里,伏流至洛遠里復出,旋南繞東, 經靈山、紫山、石逼口,合於北洛,至鉅鹿縣界入滹沱 河。」

北洛河在武安縣北八里。源自西山一帶,泉水會流, 泉初出尚顯,下流便伏,至兩洛交會之處復出。當夏 秋間,因雨水暴漲,波濤淜湃。登儒山嶺望之,一大觀 也。

按《畿輔通志》:「廣平府洛河,在府城北二十里,源出遼 州,經武安三門達紫山北,二流雙導,匯而為一,東流 雞澤,入寧晉泊。」

沙河在府城北五十里。上從沙河縣界流入永年縣 北境,下達雞澤縣界,與洛河合。

洛水渡在府城北二十里。

按《順德府志》:平鄉縣「落漠河在縣西南十八里,古薄 津也。本洛河分派,與南和滏陽河合流入大陸澤。 洛河在廣宗縣東南十五里,源出山西遼州太行山, 流經廣宗境內,東入寧晉泊。」

洛水部紀事

編輯

《唐書李晟傳》:「晟字良器,洮州臨潭人。世以武力仕廣 德初,擊党項有功,授特進,試太常卿。建中二年,魏博 田悅反,晟為神策先鋒,與河東馬燧、 昭義李抱真合 兵攻之,斬楊朝光。晟乘冰渡洛水,破悅,又戰洹水,悅 大敗,遂進攻魏,加檢校左散騎常侍。」

《羅士信傳》:「士信,齊州歷城人。授絳州總管,封郯國公, 從秦王擊劉黑闥洛水上。」

《廣平府志》:「宋神宗元豐四年,洛水溢,壞城郭軍營。」 《元史本紀》:「泰定元年秋七月丁未,順德路任縣沙澧 洛水溢。」

《廣平府志》:「馬翰如,陳留進士。萬曆初,令永年。以洛水 多溢,為之築堰,開拓滏陽稻田,增千餘畝,至今利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