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301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三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三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三百一卷目錄

 潛水部彙考

  考

 涪水部彙考

  考

 涪水部藝文一

  涪漚賦         晉左九嬪

 涪水部藝文二

  涪江汎舟送韋班歸京得山字 唐杜甫

  涪江汎舟         明楊慎

  涪江秋汎         黃鳳翔

 涪水部選句

 涪水部紀事

 梓潼江部彙考

  考

 青衣水部彙考

  考

 青衣水部紀事

 劍津部彙考

  考

 劍津部藝文

  劍津          唐歐陽詹

  前題            胡曾

 劍津部紀事

山川典第三百一卷

潛水部彙考

編輯

《禹貢》
荊州之潛水

編輯

潛水者,從漢水而分出之者也。以其潛伏,故名潛水。 其水源出今四川保寧府廣元縣木葉山,至順慶府 渠縣界,合渠江水,流至合州,與嘉陵江水會。又東流 合漢水,至湖廣安陸府潛江縣界,又與漢分流至沔 陽州界入於江。

按:《書經夏書禹貢》:「沱潛既道。」蔡傳水自漢出為「潛。」大全王 氏炎曰:《隋志》,南郡松滋縣有涔,涔即古「潛」字,故《史記》 云:「沱涔既道。」今松滋分為潛江縣矣。

按《爾雅釋水》:「漢為潛。」《書》曰:「沱潛既道。」郭氏《音義》 云:「有水從漢中沔陽南流,至梓潼、漢壽,入大穴中,通 峒山下,西南潛出,一名沔水。」舊俗云:「即《禹貢》雲潛也。」 按《漢書地理志》:巴郡宕渠。符特山在西南,潛水西 南入灊。

按《水經》,「潛水出巴郡宕渠縣。」潛水,蓋漢水枝分潛 出,故受其稱耳。今爰有大穴,潛水入焉。通峒山下,西 南潛出,謂之伏水。或以為古之潛水。鄭元曰:漢別為 潛,其穴本小,水積成澤,流與漢合。大禹自通漢,疏通, 即為西漢水也。故《書》曰:「沱潛既道。」劉澄之稱白水入 潛,然白水與羌水合入漢,是猶漢水也。縣以延熙中 分巴立宕渠郡,蓋古賨國也。今有賨城。縣有渝水,夾 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漢祖入闕,從定三秦。其人勇健, 好歌舞,高祖愛習之,今巴渝儛是也。縣西北有不曹 水,南逕其縣,下注潛水。縣有車騎將軍馮緄、桂陽太 守李溫冢。二子之靈,常以三月還鄉,水暴長,郡縣吏 民莫不於水上祭,今所謂「馮李」也。

又南入於江。庾仲雍云:「墊江有別江,出晉壽縣,即 潛水也。其南源取巴西」,是西漢水也。

按:《明一統志》:湖廣承天府潛江在潛江縣。《爾雅》:「水自 江出為沱,漢出為潛。」今潛江、漢水循源而下,經本縣 界入大江。

漢江在荊門州東九十里。源自陝西漢中為漢水,至 荊山東為滄浪水,過潛江與潛水合。

漕河在沔陽州西南,江水潛水所入。

按《續文獻通考》:「四川順慶府渠江在渠縣東,源出巴 山,經達蓬等州至此。又東經府界,流至合州,與嘉陵 江水會。又五十里為潛水。」

按《四川總志》:順慶府渠縣潛水,在縣治東五十里。 保寧府廣元縣潛水源出木葉山,下流五里入神宣 驛龍洞,至朝天驛北有穴出,流入嘉陵江。《書》所謂「沱 潛既道」者,即此。

按《湖廣通志》:「安陸府潛水即漢水分流,始名為蘆洑 河,逕府界東南流為上新口、下新口,入沔陽州界。又 自排沙渡東流為深江,入沔陽州界,南流為恩江,十

里許復與潛合,縣令敖鉞所開
考證

涪水部彙考

編輯

《水經》
之涪水

編輯

涪水源出今松潘衛風洞頂,逕岷山分水嶺,東達小 河,又東過龍安府城西,折而南流,逕成都府綿州界, 又東過重慶府城東,會於大江。

按:《漢書地理志》:「廣漢郡梓潼。」五婦山,馳水所出,南 入涪。

涪。應劭曰:「涪水出廣漢,南入漢。」

《剛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墊江入漢。

按:《後漢書郡國志》:「巴郡涪陵出丹。」《巴漢志》曰:涪陵, 巴郡之南鄙,從枳南入,折丹涪水,水與楚商於之地 接。

廣漢屬國都尉《剛氐道》。《華陽國志》曰:涪水所出。 按《水經》,「涪水出廣魏涪縣西北。」涪水出廣漢屬國 《剛氐遊》徼外,東南流,逕涪水西。按漢書地理志廣漢郡剛氐道注此當作 剛底道徼外東南流逕涪縣西王莽之統睦臧宮進破涪城,斬公孫 恢於涪自此。水上。縣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銀礪。 當作礦「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銀。」潺水歷潺亭而下注涪 水。涪水又東南,逕綿竹縣北,臧宮溯涪至平陽,公孫 述將王元降,遂拔綿竹。涪水又東南,與建始水合,水 發平洛郡西谿,西南流,屈而東,西流入於涪。涪水又 東南,逕江油戍北,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 入蜀,逕江油、廣漢者也。涪水又東南,逕南安郡南,又 南與金堂水會。水出廣漢新都縣,東南流入涪,涪水 又南枝出焉。西逕廣漢五城縣,為五城水。又西至成 都入於江。

南至《小廣魏》,與梓潼合。《小廣魏》即廣漢縣地,王莽 更名曰《廣信》也。

按《華陽國志巴志》,「涪陵郡,巴之南鄙,從枳南入折丹 涪水,本與楚商於之地接,秦將司馬錯由之,取楚商 於地,為黔中郡也。」

《漢中志》:「剛氐縣,涪水所出,有金銀礦。」

按:《隋書地理志》,「平武郡平武。」有涪水、潺水。

北海郡「臨朐。」有逄山、汴山、穆陵山、大峴山。有汶水、 涪水。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涪水源出剛氐道西徼外, 經綿州巴西縣至合州入漢。」

按《金史地理志》:「密州安丘。」有安丘山、瀏水、汶水、濰 水、涪水。

按:《續文獻通考》:「涪江源出西羌,從保寧府漁溪寨南 經江油至劍州南入綿州界。」

按《四川通志》:「涪水源出松潘衛,東流逕龍安府城東 北,折而東南,逕綿州城東,又東逕合州至重慶府城 東,與大江合流。」

按《龍安府志》:「涪江源發松潘衛風洞嶺,逕岷山分水 嶺,東達小河,經府城北二里,環繞從西,自南而東,下 接綿江,過重夔,出巫山峽而匯荊湘,凡數千里。」 鎮南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七里。

君子山在府治南,渡涪江東三十里。

長春山在府治南,渡涪江東五里。

伏龍山在府治南,渡涪江東二十里。蜿蜒蟠伏如龍。 延賢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二十里。

清漪江:源出藥叢山,至彰明縣合涪江。

官渡河,源發自赤山關竹絲嶺,至泠浸壩與涪水合 流。

火溪河,源發自白馬路西番界,源流最遠。經天生橋、 胡空關,至垂虹橋入涪水。

古城河源發自鐵鎚關番界,出羊盤至古城與涪江 合流。

高村河:源發自西番界。出高村經大壩至白草鋪,與 涪水合流。

大印河:源發自白草番界,出三灘至彰明與涪江合 流。

東溪源發自藥叢,北流與涪江合流。

西溪源發自藥叢,與東溪合流入涪江。

北溪源發東山,東出明月關,與涪江合流。

按《江油縣志》:「龍門洞在縣治北五里,中有龍床石筍 泉,流入涪江。」

龍潭溪,發源竇圌山,流至石舍崖,合於涪江。

按《潼川州志》:「涪江在州城北,源自吐蕃,下歷綿州,入 本州東南合中江為一,至遂寧縣東南合嘉陵江。」 東山在州治東四里,隔涪江,層崖修阜,勢若長城。 浮山在州治南二十里,涪江水面突起一峰。

郪江在州治南。源自銅山赤巖,至飛烏,會眾流入涪 江。

桃花溪:在州治東二十里。春日桃花夾岸,掩映清流, 由稻花壩入涪江。

衛江在州治東五十里。源自衛城,歷映江、古樓二山, 至慈雲寺二里許,合瀰江到射洪神溪口入涪江。 按《射洪縣志》:「涪江在縣治東五十步,從郪來至獨坐山,與射江合。」

獨坐山:在縣治東南二十里。射洪、涪江左右合流,此 山卓然孤立。

射江,在縣治東南一十五里。《水經》云:「涪江東南流,合 射江。」

按《鹽亭縣志》,「梓潼水在縣治南,源自劍州陰平縣竇 圌山,經綿州入本縣界,下白馬河入涪水。」

按《遂寧縣志》:「赤溪在縣治北一十五里,源自蓬溪,經 治東流入涪水。」

倒流溪在縣治西十五里,其水旋繞向北入涪江。 按《蓬溪縣志》:「明月山在縣治西二百二十里,兩峰對 峙,涪水相映。」

按《遵義府志》:「烏江在府治南八十里,源出水西閩地, 繞播州南湘、洪、仁三江合流,經思南府轉入涪江。」 按《綏陽縣志》,「小烏江在縣治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 南流入涪江。」

按《成都府志》:「涪水在綿州治東南,源自龍州山下流 入潼川界。」

安昌水在綿州,一名「龍安水。」自石泉縣流至州,與涪 水合。

潺水在綿州治東五里,源出潺山,下流入涪水。 按《簡州志》:「大江,蜀之三江為外水,岷江為中水,涪江 為內水。」

按《安縣志》:南城河在南茶坪,蘇、包二水會此,共入涪 江。

按:《綿州志》,涪水,源自龍州,下流至州治西北,折而東 南,入潼川界。應劭云:「涪水出廣漢,南入漢水。」

按《彰明縣志》:涪江源發龍州,自江油縣羅漢院入縣 王家鋪東界。

按《重慶府志》:「合州涪江,自梓潼流經潼川射洪縣、遂 寧縣,過白禪交安居縣接流五十里至兜溪河,三里 至安居縣城東北,十里至陽壽鋪交合州界,又四十 里至合州城東,與嘉陵江合流東注。」

按《合州志》:「嘉陵江自廣元流經保寧府閬中縣、順慶 府南充縣,至李渡場交定遠縣界,接流一百八十里, 至定遠縣城西。又自定遠縣順流十里,至南溪口,交 州界接流一百九十里,至宕渠江會合。又十里至合 州城東,與涪江合流東注。」

按《大足縣志》:「沙河溪,在縣治東南七十五里,溪水自 玉口山石谷發源,流十五里至沙河溪,合赤水溪,經 流五里至舊石壩交銅梁縣接流,穿城東注涪江,合 流不通舟楫。」

單石溪在縣治南九十里。溪水自玉口山下發源,經 流五十里至烏龍灘,交永川縣接流至銅梁,東注涪 江,不通舟楫。

按《銅梁縣志》,「馬灘河,溪水自六羸山谷發源,流四十 里至大足縣普安場,過赤水溪,合流沙河溪,仍入本 縣舊石壩,接流經東淮遠洞河,六十里至縣西門入 城,流平淮溪半里,與巴川河合流,出城,二十里至合 灘,十里至樓灘,五十里至侯溪,與涪江合流東注。」 按《安居縣志》,「兜溪河在縣治東北,隔江三里,發源自 合」州龍多山下山谷流出一百里至兜溪河下,與涪 江合流,不通舟楫。

關箭溪在縣南城外。自潼川州屬遂寧縣流至陽馬 橋,交安居縣界,接流六十里,至縣南關箭溪,與涪江 合流。

按《巴縣志》,「涪江西北來,自嘉陵江,經合州至縣城北 入岷江。江邊多細石。」

魚鹿峽,在縣城西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一石狀 如魚,一石狀若鹿,故名。

原闕詳考證

考證

涪水部藝文二

編輯

《涪江汎舟送韋班歸京得「山」 字 》唐杜甫

追餞同舟日,傷春一水間。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天涯故人少,更益鬢毛斑。

涪江泛舟         明楊慎

編輯

明月沉清露,秋風起白雲。蘭橈乘溜急,木葉下江聞。 爽籟金懸奏,遙峰翠積氛。碧潭留鴈影,錦汭散江紋。 旅望隨天豁,幽阿與歲分。登臨知自好,寂寞共誰雲。

涪江秋汎         黃鳳翔

編輯

秋江雨過氣蕭爽,買棹夷猶成獨往。鷗鷺高眠芳草 洲,鱖鱸紛入漁人網。一聲斷鴈涼飆來,十里平疇皎 月上。銀海潮生騰碧濤,陰崖木落振清響。亂流駕浪 時張帆,避石穿橋力。蕩槳。浮白歡呼𢬵醉歸,櫂歌互 答愜心賞。請君莫羨三島遊,老我今為五湖長。

涪水部選句

編輯

唐杜甫《寓潼川》詩:「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 濱。」

《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時,臂槍走馬誰家兒。」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詩:「無數涪江筏,鳴橈總發時。」 李洞《弔侯圭常侍》詩:「涪江弔孤塚,片月下峨眉。」

涪水部紀事

編輯

《華陽國志》:「司馬錯自巴涪水取楚商於之地,為黔中 郡。」

《四川總志》:「李嚴,蜀漢時以裨將鎮巴郡,修郡城,又鑿 南山,欲通汶、涪二水,使城在孤洲上。」

《魏書世宗宣武帝本紀》:正始二年:「六月甲寅,蕭衍冠 軍將軍李畋等置營始平郡東涪水之北,王足逆擊 敗之。」

《周書叱羅協傳》:「魏廢帝元年,東益州刺史楊辟邪據 州反。二年,協率所部兵討之,軍次涪水。又有五城郡 氏酋趙雄傑等,扇動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結二萬 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據槐林山,置柵拒守。梓潼郡 民鄧朏、王令公等,招誘鄉邑萬餘人,復在州東十里 涪水北置柵以應之,同逼州城。城中糧少,軍人乏食」, 協撫安內外,咸無異心。遣儀同伊婁訓、大都督司馬 裔等將步騎千餘人,夜渡涪水擊雄傑,一戰破之。 《唐書馮宿傳》:「宿字拱之,嫠州東陽人。擢東川節度使, 完城郛,增兵械十餘萬。詔分餘甲賜黔巫道。涪水數 壞民廬舍,宿修利防庸,一方便賴。」

《宋史五行志》:「淳化四年九月,梓州元武縣涪河漲二 丈五尺,壅下流入州城,壞官私廬舍萬餘區,溺死者 甚眾。」

《潼川州志》:「趙士陴知遂州,苦涪水暴漲,為居民患。公 相視地形,築隄數十丈捍之,民賴以安。」

《四川總志》:「錢氏二烈女,州民錢汝吉女也。長菊秀,年 十七;次粉橋,年十五。俱有殊色。天順間,賊吳昇流刦 鄉村,汝吉遇害,二女不肯辱,投涪江死。」

梓潼江部彙考

編輯

梓潼縣之潼江

梓潼江源出今四川保寧府劍州「竇圌山,下流逕成 都府綿州界,又逕潼川州梓潼縣西南,又至鹽亭縣 南與白馬河合流。又至射洪縣與涪江合流。又至重 慶府城東入於岷江。」

按:《漢書地理志》:「廣漢郡梓潼。」五婦山,馳水所出,南 入涪。應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墊江。」

按:《水經》,「涪水南至小廣魏,與梓潼合。梓潼水出其縣 北界,西南入於涪。」故廣漢郡也,公孫述改為梓潼 郡。劉備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廣漢以北別為梓 潼郡,以峻為守。縣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見 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壓五丁及五女,因是。一作 氏山為五婦山,又曰:五婦侯,馳水所出。一曰五婦水, 亦曰潼水也。其水導源,南逕梓潼縣,王莽改曰子同 矣。自縣西逕涪城東,又南入於涪水,謂之五婦水口 也。

又西南至小廣魏縣南,入於墊江。亦言「涪水」,至北 入漢水,亦謂之為「內水」,北逕墊江。昔岑彭與臧宮自 江州從涪水上,公孫述令延岑盛兵於瀋水。一作沅水宮 左步右騎,夾船而進,勢動山谷,大破岑軍,斬首溺水 者萬餘人,水為濁流,瀋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也。 按《華陽國志漢中志》:「武都郡,本廣漢西部都尉治也。 元鼎六年別為郡,東接梓潼。」

按:《方輿勝覽》。利州東路隆慶府,「潼江水在梓潼縣西 四里,源出陰平馬閣山。」《蜀志》:「夏禹於泥陳山伐梓樹神化為童子。故其水曰潼水。」

按:《明一統志》四川潼川州,「可波水在射洪縣東合梓 潼水。」

按:《續文獻通考》:四川潼川州「梓潼水在鹽亭縣南,源 自劍州陰平縣竇圌山,經綿州入本縣界,下白馬河 入涪水。」

按《四川總志》:潼川州射洪縣龍穴在治內梓潼江濱。 按《潼川州志》:鹽亭縣,「梓潼水在治南二里,源出劍州 廢陰平縣竇團山,經梓潼過鹽亭,至白馬河,與涪江 合流。」

按《梓潼縣志》,「梓潼江在縣治西四里,出營溪,經縣西 南入涪江。」

青衣水部彙考

編輯

《水經》
之青衣水

編輯

青衣水,源出西徼外六番,東南流,逕靈關,至雅州飛 仙關,與邛崍水合,又與周公水及花溪諸水合,入南 安縣逕夾江,下九盤,至雙湖,逕嘉定州,與沬水合,同 入於江。

按:《漢書地理志》:「蜀郡臨邛。」應劭曰:「邛水出嚴道邛 崍山,東入青衣。」

《嚴道》。邛崍山,邛水所出,東入《青衣》。

按:《後漢書郡國志》,「蜀郡屬國。漢嘉,故青衣,陽嘉二年 改。有蒙山。」《華陽國志》曰:「有沬水從西來,出岷江,又 從岷山西來入江,合郡下青衣江入大江。」

按:《水經》,青衣水出青衣縣西蒙山,東與沬水合也。 縣故有青衣羌國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 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漢武帝天漢四年,分沈 黎郡西部都尉、青衣之王。漢公孫述之有蜀也,青衣 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為郡。安帝延光元年, 置蜀郡屬國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漢制,上求內附。順 帝陽嘉二年,改曰漢嘉,得此良臣也。嘉字下當又有嘉字縣有 蒙山、青衣。疑脫水字所發,東逕其縣,與沬水會於嶲郡。當作 越巂郡之靈關道。青衣水又東。邛水注之。水出漢嘉嚴 道邛來山。東至蜀郡臨邛縣東。入青衣水。

至犍為南安縣入於江。青衣水逕平鄉,謂之平鄉 江。《益州記》曰:「平鄉江,東逕峨眉山,在南安縣界,去成 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峨眉焉。」青 衣水又東流,注於大江。

按:《明一統志》四川眉州「慈姥巖在青神縣東五里,下 臨青衣水。」

按:《續文獻通考》:「四川嘉定州青衣水,在夾江縣西九 十里,源自盧山徼外,東南流經嚴道、洪雅夾江,至龍 游與岷江合。」

雅州平羌江在州城北,其東南二里為長濆江,一名 邛水,西五十里為沬水,東南為青衣江。

按《四川總志》:「敘州府南溪縣,青衣江,在治南一十五 里,古有青衣國,與敘州相鄰,其商賈之蜀,見漢衣冠, 遂求內附焉,江因以名。」

嘉定州陽江,在州治南二百五十步,源出大渡河,一 名峨水。按《玉海》,水出夷方,入中國,與青衣水合入江 中。

洪雅縣花溪,在縣西六十里。發源峨山之後,流合青 衣江。

按《嘉定州志》:「青衣水在州城西。青衣,古縣名,在蒙山 之西,故以名。水源出六番,經靈關至雅州飛仙關,與 邛崍水合,行五里與周公水合,又百里與花溪水合, 入南安界,經夾江下九盤至雙湖,距州十五里,與沬 水合,抵九峰山下,會於江。」

沬水在州城西。至雙湖與青衣水合,同會於江。 蘇溪在州城西二十里。蘇稽鋪,皆以蘇名,重東坡也。 自峨眉麤石河來,至七孔山下與符文水合,至尖山 與青衣水合,又至雙湖與沬水合,同達於江。

張公堰舊名「牛特堰」,在州城西二十里,楠木園引青 衣水入焉。

永豐堰在州城北十五里,起風洞子至白巖壩止,亦 穿山為洞,如隧,引綿竹鋪青衣水。

按《雅州志》:「青衣江源出蘆山,東南流至嘉定州入大 江。」

按《眉州志》:啞㜑灘在青衣江中,近嘉定州界 青神縣。青衣水在中岩下,一名平羌水。蘇轍詩:「想見 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

青衣水部紀事

編輯

《竹書紀年》:「周顯王八年,入河水於圃田,又為太溝而 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劍津部彙考

編輯

《晉雷煥子沉寶劍》之《劍津》。

劍津一名「劍溪」,又名「劍潭」,在今福建延平府南平縣 城東南,其源一來自汀州府長汀縣棲派嶺,流逕將 樂、順昌、沙縣諸境,合邵武溪、濉江及沙溪諸水,流至 建寧府。一來自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境,凡五派合流 於建寧府城南,俱會於劍津。由此東流,又合尤溪水 至福州府古田縣之水口溪,又合嵩溪水,東達於海。

按《三才圖會劍津圖考》:「劍津在延平府南平縣治東, 建寧、邵武二水合流之所。晉雷煥得二劍於豐城,以 一與張華,留一自佩,華死,失劍所在。其後煥子佩劍 渡延平津,劍躍入水化為龍,因名劍潭。」

延平書院在劍津之陽。宋嘉定間,郡守陳宓建於南 山下,因稱李侗為延平先生,故名。後守董洪徙建於 此。中有禮殿、祠堂、明誠、忠恕、中和、敬義四齋及光風 霽月亭。明永樂初重建。

按:《續文獻通考》:「劍津在南平縣治東,建寧、邵武二水 合流之所。」

沙源在沙縣南。源出汀州寧化縣,過縣東,至劍津合 建溪,下福州。

按《八閩通志》:邵武府建寧縣「濉江縣,古名綏城,後訛 綏為濉江者,邑人侈其稱也。俗名大溪,源出寧化 中順山,經龍下保曰寧溪,東北流至縣治南,曰濉江。 自是又東北會泰寧縣水,東下將樂,出順昌達於劍 津。」

福州府古田縣水口溪,溪流自縣而出,與嵩溪會,均 名「水口。」宋太平興國中,嘗遷縣治於此。蓋水勢至此 稍緩,濱溪之地稍寬,劍溪之水至此漸平,下無灘石, 故上下舟楫於此泊焉。

按《福建通志》:「延平府南平縣劍溪,一名劍津,在府城 東南。晉雷煥得二劍於豐城,一與張華留,一自佩。華 死,失劍所在。煥子為建安從事,佩劍經此,劍忽於腰 間躍出入水,變為龍,逐視之,見二龍相隨。」

西溪源出長汀縣,經將樂、順昌二縣界,與邵武溪合 流,經王臺驛前,至沙溪口與沙縣水合,四十里至劍 溪。

東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凡五派合流於建寧 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劍溪。

永安縣燕溪二水分流,中隔一岡,有似燕尾,故名。其 源有四:一西出寧化縣境,過清流下九灘,謂之「龍溪; 一西南出連城縣境,由吉山謂之吉溪,俱至瀨口合 流;一南出寧洋縣境,由黃歷車坡至燕溪。一東自大 梅溪至塔下與燕溪會流,過貢州,經沙縣入劍溪。」 汀州府寧化縣大溪在縣南,源有六正西自贑之石 城塹頭,西南自長汀棲派嶺下,西北又自石城界,三 派為溪上流,東北自臺田嶺合建寧分水而來。正北 自苦竹嶺,正東自熱水窯頭,三派匯而為一,東至清 流會劍江。

按《延平府志》:「南平縣三溪,在府城南。西溪源出長汀 縣,經將樂縣東流至順昌縣西,與邵武溪合。又東流 經王臺驛前,至沙溪口,與沙縣溪合,四十里至劍潭。 東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凡五派合流,會於建 寧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劍潭,遂合流而下,俗呼 為丁字水者,曰南溪。又九十里與尤溪水合,直抵福」 州而入海,謂之「三溪。」

藏春峽在府城東崇福里,劍溪之東。

東溪諸灘:曰汾、曰《竹林後》、曰「高桐」、曰鑿、曰「黯淡」,此下 直至劍津接西溪。

西溪諸灘,曰「石柱」,曰「扛緒」,曰「張八嫂」,曰「三門」,曰「小黃 口」,曰「大黃口」,曰「張岩」,曰「虎口」,曰「樟槎口」,曰「蘇坑口」,曰 「星窟」,曰「大湍」,曰「小湍」,曰「城門」,曰「將軍」,曰「黃墩頭」,曰「慈 油。」此下直至劍津接東溪。

放生池一在府城東,迎恩亭之前,舊為宋南劍州放 生池。一在溪南元妙觀下,舊為宋劍浦縣「放生池。」即 劍津上下水深處,禁漁捕。

順昌縣西南。溪一名「大溪」,源出將樂縣,至縣治與罐 砧溪合流,又六十里會沙縣溪,東流至劍溪,因名「雙 流。」

按《汀州府志》:寧化縣大溪在縣南,東會劍江水,抵福 州以入於海

劍津部藝文

編輯

《劍津          唐》·歐陽詹

想像精靈欲見難,通津一去水漫漫。空餘昔日凌霜 色,長與澄潭生晝寒。

《前題》
胡曾

編輯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危岑一萬重。昨夜七星潭底 見,分明神劍化為龍。

劍津部紀事

編輯

《八閩通志》:「唐貞元十一年,劍池水赤如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