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0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一卷目錄

 彰德府部彙考一

  彰德府建置沿革考

  彰德府疆域考有圖

  彰德府星野考

  彰德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四百一卷

彰德府部彙考一

編輯

彰德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禹貢》「冀州之域,商河亶甲居相」 ,即此。春秋時,為晉之羛陽地。戰國魏之鄴地。秦為邯鄲郡之南境、上黨郡之東境。漢置魏郡,而以冀州刺史領之。東漢仍舊。魏曹操受封於此,稱為鄴都。晉復置魏郡,以司州刺史領之。後趙石虎、前燕慕容雋並據之以為都。南宋武帝滅燕,盡有其地,仍僑置魏郡。後魏改置相州,東魏靜帝徙都,改曰魏尹及司州牧。北齊又都之,改為清都郡。後周復曰相州,兼置魏郡。隋因之。唐置相州,或為鄴郡,屬河北道。五代梁置昭德軍節度。晉改彰德軍。宋仍為相州。金陞彰德府。元改彰德路總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為府。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六。

安陽縣。附郭。

殷。本紂都之地。《周左傳》「羛陽」 即此。戰國為魏寧新中邑。秦始置安陽縣,屬邯鄲郡。漢省入蕩陰縣。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復置安陽、長樂二縣,屬魏郡。南北朝劉宋仍舊。後魏併入蕩陰,尋復置。後周移相州治此。隋開皇十年,析置相縣,大業初省入。唐天寶元年,改長樂為永定,屬相州鄴郡。五代梁置昭德軍。晉置彰德軍。熙寧五年,省永定縣入焉,仍屬相州彰德軍。金明昌三年,陞軍為府,縣如故治。元改府為路,縣屬如故。明屬彰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十四里。

湯陰縣

商羑里地。周戰國時為魏蕩陰地。漢置蕩陰縣,以臨蕩水為名,屬河內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改屬魏郡。南北朝、後魏、北齊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汲郡。唐貞觀元年,始改曰湯陰,屬相州鄴郡。宋屬彰德軍。元改府為路,縣屬如故。明屬彰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二里。

臨漳縣

周為鄴地。戰國魏文侯封於此。漢置鄴縣,屬魏郡。東漢、三國魏皆因之。晉避愍帝諱,始改曰臨漳縣,以其北有漳水,故名。南北朝劉宋大明初,復置鄴縣,屬魏郡。七年,改屬高陽郡。東魏析置臨漳,與鄴並附郭,屬魏尹。後周仍屬魏郡。隋因之。唐屬相州鄴郡。宋熙寧五年,省鄴縣入焉,屬彰德軍。金屬彰德府。元改府為路,縣屬如故。明屬彭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林縣

漢置隆慮縣,屬河內郡。東漢避殤帝諱,改曰林慮縣。三國魏屬朝歌郡。晉屬汲郡。南北朝、後魏、北齊俱屬林慮郡。東魏省入鄴縣。隋開皇初,復置,又析置淇陽縣,十六年改置巖州。大業初,州又廢,省淇陽縣入焉,屬魏郡。唐武德二年,復置巖州,五年廢,州仍置林慮,屬相州。鄴郡唐武德二年,復置巖州,五年廢,州仍置林慮,屬相州鄴郡。宋屬彰德軍。金貞祐三年,陞為林州,又析安陽地置輔巖縣屬焉。元省輔巖入安陽縣,以州屬彰德路。明初,降為縣,屬彰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五里。

磁州

秦為邯鄲郡地。漢、東漢、三國、魏、晉俱為武安縣地。南北朝後魏置臨水縣,屬林慮郡。東魏改屬魏尹。北齊改屬清都郡。後周割臨水置滏陽縣及成安郡。隋開皇十年,罷郡,始置磁州。大業初州罷,以二縣屬魏郡。唐武德元年,復為磁州。永泰元年,改臨水曰昭義縣。天祐三年,改磁州曰惠州,以滏陽、昭義二縣並治之。五代梁因之。唐復改曰磁州,二縣屬如故。宋熙寧六年,以昭義縣省入滏陽,屬磁州。金仍舊。元初,陞為滏源軍節度,屬廣平路,後復為磁州。明省滏陽縣入焉,改屬彰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一里。領縣二

武安縣

漢始置武安縣,屬魏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俱屬廣平郡。南北朝東魏屬魏尹。北齊屬清都郡。隋開皇十年,析置陽邑縣,大業初,復省入,屬武安郡。唐初屬洺州,後改屬惠州。宋、金俱屬磁州。元初省入邯鄲縣,尋復置,仍屬磁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涉縣

上古沙侯國地。漢初置沙縣。後因漳水人民徒涉,遂名涉縣,屬魏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俱屬廣平郡。南北朝、後魏併入臨水縣。隋開皇十八年,復置,屬上黨郡。唐、宋皆因之。金貞祐三年,陞為崇州。四年,復置縣,屬潞州。元初復為崇州,尋廢州為縣,屬真定路。明屬磁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彰德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彰德府疆域圖

彰德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內黃一百一十里,為「直隸大名府。」

西至壺關,一百六十里,為「山西潞安府。」

南至洪縣,一百三十里,為「本省衛輝府。」

北至邯鄲一百四十里,為「直隸廣平府。」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安陽縣》。

東至內黃縣界,七十里。

西至林縣界六十里

南至湯陰縣界三十里

北至磁州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湯陰縣

在府南四十五里

東至內黃縣界,六十里。

西至林縣界七十里

南至濬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安陽縣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臨漳縣

在府東北七十里

東至魏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磁州界三十五里

南至安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成安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林縣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東至安陽縣界,四十里。

西至壺關縣界五十里

南至輝縣界一百里

北至涉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磁州

在府北七十里

東至臨漳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涉縣界一百里

南至安陽縣界,四十里。

北至武安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武安縣

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

東至邯鄲縣界,二十八里。

西至涉縣界八十里

南至磁州界五十里

北至沙河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涉縣》:

在府西北二百七十里

東至磁州界一百里

西至黎城縣界,四十里。

南至林縣界七十里

北至武安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彰德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星躔室壁之分

《帝王世紀》:「黃帝分星次,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一名娵訾,於辰在亥,謂之大淵。」 《爾雅》:「娵訾之口,室壁也。」

《輿地彰德府建置志》:「《禹貢》冀州之域,天文室壁分野。」

《漢書·地理志》:「營室、東壁,衛之分野。」

《晉志分野》曰:「昴、畢,趙、冀魏郡,入昴一度。」

《唐·地理志》:「河北道,蓋古幽、冀二州之境,孟、懷、澶、衛及魏、博、相之南境,為娵訾分;邢、洺、惠、貝、冀、深、趙、鎮、定及魏、博、相之北境,為大梁分。」

《文獻通考》:「營室、東壁衛分野,兼得魏、宋、齊、趙之交;昴、畢、趙分野,兼得衛、魏之交。」

《清類分野書》云:「澶、懷、衛、相」 ,皆衛分也。

《明一統志》:「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大名府,俱室壁分野。」

斗樞冀州之域

鄭樵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一曰天樞,二曰璇,三曰璣,四曰權,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瑤光。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

《春秋緯文耀鉤》曰:「太行以東至碣石、王屋、砥柱、冀州屬樞星。」

丹元子《步天歌》曰:「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冀為樞星。」

天市垣,東垣第十一星,主魏。

《宋天文志》曰:「天垣星在房心東北,下照二十二處,其東西各列十一星。東垣曰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趙、魏;西垣曰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中。」

「女」 分十二國「星」 ,「晉」 北一星主「魏。」

《宋天文志》曰:「牛女下有十二諸侯之星,晉北一星曰魏。」

鄭樵曰:「十二國分野,隨其所隸,其星有變,各以其國當之。」

彰德府山川考    府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安陽縣附郭。

韓陵山 在安陽縣東北十七里。父老云:漢韓信嘗屯兵,故號韓陵。或曰:有塚曰韓陵,故名山也。後魏普泰間,高歡破爾朱兆,於此山下立定國寺,旌功令溫子昇作碑。陳徐陵奉使過此,讀之歎賞不置。及南歸,人問北朝人物何如,曰:「唯韓陵一片石耳。」

龍山 ,在縣西四十里。周四十里,高五里。晉左思《魏都賦》云:「鴛鴦交谷,虎澗龍山。」 即此。山東南有村曰善應,洹水洑流出焉。

寶山 在龍山西南十餘里。山產白石,陶人取以為器,至今不窮。山有八峰,峰下有泉,古曰「白石谷。」 山之西北有山,曰「清涼」 ,曰「馬鞍」 ,高出諸山,而清涼山尤絕聳拔。

銅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舊產銅。

魯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相傳春秋時,魯般居其下,亦稱魯般谷。《水經注》云:「蒼石溪出魯般門,入林慮界。」

高望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山最高聳,遠望儼立雲表。

蒙賚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後魏孝文帝南遷洛陽,於山下頒賚從臣。

艾山 ,在艾口,去縣七十里。

愁思岡 ,在縣南十五里,周七里,高二丈二尺。曹魏陳思王植不為文帝所容,嘗陟此岡,愁思悲吟,因名。隋文帝改為崇義岡,岡上有防城,周

迴五里六十步,高一丈八尺。《史》曰:「紂囚文王於羑里」 ,又城此以防之,故又曰「防城岡。」

野馬岡 ,在縣北三十三里。故老云:「勢如馳馬。」或曰:古嘗牧馬焉。岡下塚纍纍,皆葬王侯也。岡東南有黃衣水,入於鸕。請幫助識別此字。陂。清流澗經岡北,又過爛石山下,在故鄴縣西南五十里,折而東,入於漳。

洹水 一名安陽河,在府北四里,深者三丈,淺者不能沒脛。其源出上黨故洹氏縣,經林慮洑而瀑於善應、高平,自城西南遶城而東,經永和、曲店、伏恩村入衛河。《戰國策》:「紂將甲百萬,左飲於淇谷,右飲於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 《史記》:「蘇秦令天下將相盟於洹水之上。」 指此。明崇禎間,河決姚家灣,在府東北二十里。不由故道,屢築屢決,垂三十年,舟楫不通,民生窮困。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府吳肇新、知縣武烈申「請撫」

院閻興邦捐俸築堰,河歸故道,形勢始成。漳水 去府四十里,源有二:一出山西潞安府長子縣,名濁漳,自林縣西北入境;一出山西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自涉縣西入境。俱東至林縣合流東過臨漳,又東北至館陶縣入衛河。明正德庚辰秋,水汎溢南決,自顯王村南流,折而東至崔家橋,又東過永和呂村入衛。袤百餘里,廣至四十里,其患甚鉅,至今臨漳猶屢被焉。虎澗 ,在縣西三十里野馬岡下,因避石虎諱,改名「彪澗。」

珍珠泉 ,周二十步,在縣西四十里。《舊經》曰:「後魏時引水鼓爐,名水冶」 ,僕射高隆之監造,深一尺,廣一步半,泉東北流十里,入於洹民,激水為磨,凡數十,灌田數百頃,故又名廣遂渠。

聖水 ,在縣西南大禧鎮東北三泉寺中有井泉,冬夏常溫,俯手可挹。

零泉水 在縣西南四十里。有零泉縣舊址。防水 ,在縣西南,東經防城,故名。

《西河 》在安陽縣境內,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遊之地,故呼為「西河。」

防水 ,在縣西南二十里。水出西山馬頭澗,東經防城。

墨井 在府城西南郭村。井中有石如墨,晉左思賦「墨井鹽池」 是也。

陷馬泉 在府城西南置度村。《鄴都故事》:「爾朱兆與高歡戰,兆敗走經此,馬為所陷。」

拔劍泉 在府城西水冶村。相傳宋韓琦以劍插地,後拔劍泉隨湧出。

長鳴溝 在府城西二十里。魏武帝引漳水入城,經銅雀臺下相激,水聲長鳴。

萬金渠 舊在縣西北二十里。魏武帝起石堰,引洹水入鄴,逕臨漳,東達洹水縣。當時溉田有「萬金利。」

高平渠 在縣西三十里,即今之萬金渠。唐李景自高平堰洹水入渠,東流溉村二十,至郡西南流,越官道入廣潤陂,仍東流與衛水合。蜀渠 ,在安陽縣二十里,源出蜀村。

青龍河 在安陽、臨漳二縣界。康熙三十四年,知府湯傳楷、知縣馬國楨疏濬,水得所歸,民享其利。

廣潤陂 在府東南四十里,安、湯二縣界。地勢窪下,湯河及萬金渠水注焉。盈則入洹,以達於衛。後漳水南下,塞洹故道,陂水不能入洹,而洹水反注於陂,陂日益廣,夏秋霖潦,沒田數千畝,民甚病之。萬曆庚辰歲,知府常存仁覽地形水勢,特為疏治。由葛家莊鑿渠,導湯水至高城河口入衛。自汪流橋至楊家莊補築舊堤以障渠水,又自戴家溝疏濬淤塞,導陂水入洹,由是二水有歸而不為患。陂多退壤可耕,給民徵賦,遂成水利。

湯陰縣

太行山 ,在縣西五十里,綿亙數千里,峰谷岩洞,景物萬狀。

五岩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有五穀,東南一窟,孫登室也,即五岩洞。

牟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海經》曰:「谷頂似牟,因以名焉。」

飛鳳山 ,在縣西五里,以形名。

柏尖山 在縣西五十里。孤峰特峙,群山環拱。洪水奔流其下,匯為深潭。怒號之聲,響振林谷。土人呼為「白龍潭。」

黑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長沙溝水發源於此。相傳犢子遊息邑西黑山中,後與連眉女相合俱去。左思《魏都賦》曰:「連眉配犢者」 是也。枉人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水經注》曰:「長沙溝。」

水又東經枉人山,俗傳為博望岡,因上舊有祀漢蕩陰令張遷祠,遂訛為博望侯也。

鶴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世傳雙鶴棲此,故名。

淺山 在縣西南之盡處,與林縣接境,蓋太行之麓也。

博望岡 在縣

蕩水 在縣北二里。《水經注》曰:蕩水在縣西石尚山,東流經縣城北,縣因水名。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又改名湯。《魏都賦》所謂「溫泉毖湧」 者也。羑水 ,在縣北八里,源出西山。《水經注》曰:「羑水出蕩西北韓大牛泉。」

宜師溝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即長沙溝水也。水殊寒,士人名曰「冷泉。」 《圖經》曰:「魏文帝幸洛,道病,有巫師以水飲之,立愈,故名。」

青岩池 在師家溝西石岩下。周迴二畝許,深三、四尺,久旱不涸,居民賴之。

淇水 ,在縣西七十里。《水經》曰:「淇水出林慮大號山。」

衛水 ,在縣東南五十里。

龍泉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龍井 在縣西。相傳晉孫登嘗居此社。時亢陽,農夫禱於龍洞,得雨,將祭謝之。登曰:「此病龍雨,安能蘇禾稼乎?如弗信,請嗅之。」 水果腥穢。龍時背生大疽,聞登言,變為一翁,求治曰:「疾痊當有報。」 不數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蓋龍穿此井以報也。

臨漳縣

東崓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滏水 ,在縣西十五里。

汙水 在縣西

西門渠 ,在縣西南。西門豹為鄴令時所鑿,引漳水以溉田。

菊花渠 在縣東南垣橋社。《唐志》:「咸熙四年,縣令李仁綽開。」 今廢。

《利物渠 》在縣南看臺社。

百陽渠 在縣西南

金鳳渠 在縣西南

鸕鶿陂 在縣東北四十里。有蒲葦魚鱉之利。天井堰 ,在縣南看臺社。

景公堤 在縣西南。弘治年,知縣景芳築,以防漳水。

漳城堤 在縣西南

林縣

隆慮山 ,在縣西二十里,一名「林慮。」 東漢時與縣名同改此。山。南負太行,北連恆岳,景物雄奇,秀絕一郡。

黃華山 在縣西二十里。相傳云:「每秋晚黃華滿谷,故名。」 谷之西南有通聖谷,谷有逕,上通天平山。又有桃花溪、獅子峰、漏天岩、石闕、蒲泉、澄潭、神囷山、爭秀峰、雞翅洪、碧玉溪、通仙路、試劍石、抱螺峰、三聖洞、王母池、鐵鏡池、碧陰溪、紫玉喦、插天峰、熊耳峰、瓮肚梯、飛雪岩、玉女峰、玉女洞、鳳尾峰、龍鬚泉、龍口泉、白玉溪、浮屠峰、石屏峰、仙人樓、迸珠簾、桃花巖、摩雲峰、玉女樓、「連屏峰」 諸名勝。

天平山 ,在黃華谷南二十里,東至林縣二十六里。自黃華山迤邐登涉,深澗峻嶺,「西山之盛,其最著也。上有桃源店、呂谷、步虛壇、倚空石、照碧池、釣臺、長者崖、朝元臺、醉仙崖、獻花崖、漱玉磯、層雲壁、將軍山、逗雪泉、十八盤路、紫砂纏、甘露泉、流砂嶺、倚屏峰、碧霄峰、煙霞峰、連雲峰、朝陽峰、羅漢峰、仙居峰、仙人岩、歸雲」 洞、天柱峰、清涼岩、舞獸石、崑閬溪、白龍潭、九曲灘、玉虹岩、五鳳岩、琴臺、觀音岩、真珠簾、飛蓋岩、燕子巖、冷風門諸名勝。

玉泉山 ,在天平山呂谷南五里,上有「望仙峰、朝霞峰、迎露峰、滴乳泉。」

澤陽谷 在玉泉谷南七里。

谼峪谷 在澤陽谷南七里。谷有數峰,曰「爭秀峰、擎天峰、聚仙峰、玉柱峰、紫霄峰、望帝峰、拱翠峰、石城峰。」 又有碧陰溪、真隱洞。

棲霞谷 在谼峪南七里,距縣四十里。兩山相合,中有溪水,故俗名「合澗。」 泝溪而上六七里,兩山對峙,中豁然坦夷,居民數百家,是為棲霞谷。魯班門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兩山相去五十步,峰勢峻巧,缺然如門。

倚陽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周迴八十里,有水泉七十餘處。山巔一峰突兀,又名「蟻尖寨。」 東有路,可通太行,絕頂平坦,可以避兵。

寶泉巖 ,在縣西北三十里太行山。半漢夏馥。

棲隱處

大頭山 在魯般門西北,乃九州之絕險,為四十五福地。山磴攀蘿而上,則庾袞眩墜處。紫團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山產紫團參,人呼為「截谷參」 ,蓋生必在山谷之口也。

聖符山 在縣東南四里。宋宣和間,道人張常清煉真於此,能書符活人,因名。

萬泉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多泉,聲振岩谷,故名。

礦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有青鐵礦,申村煽爐,至今鐵滓尚在。

柏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其山產柏茂盛,因名。礪山 在縣北六十里。其山有礪石,資為世用。樓兒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山有大樓、小樓,每夏秋間有雲霧結成樓閣,因名。

流沙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其嶺多沙,遇暴風飛走如流。

將軍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黃水 ,在縣北五里。《水經》曰:「源出黃花谷北崖,下雞翅洪。」

武平水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武平寺後。「葦泉 」 ,在縣西北十五里。源出川澤,東南流與洹水合,因生葦特茂,故名。

雙泉 在縣西北二十里。

三擁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

淅水 ,在縣南三十里。

滄溪 ,在縣西北四十里。《水經注》云:「滄水北經魯班門西北,至偏橋東,又北合白溪水,過磻陽城西北流注於漳水。」

羊兒池 ,在縣東南五十里。世傳「池水清,邑有兵。」

漳河 其源有二:一出山西潞河長子縣,名濁漳;一出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合流經臨漳館陶縣界,入衛河。

七泉 在縣東南。七泉社地出泉有七竅。洗參池 在縣治西。相傳為王母洗藥之地。照碧池 在縣治西南。池水清徹,可以照物。新開水 即天平山水,與黃華山水。元至元五年,知州事李漢卿鑿渠,導天平山水,自西南引入城濠,人汲甚便。

桃源水 在縣天平山之龍洞,由元都觀前東流,注南關阜民池,引入縣署學宮泮池。

磁州

神麇山 在州西四十里。形如鹿麇,故名。賀蘭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宋賀蘭真人隱居於此,故名。

白土山 在州西六十里。地產白土,如粉可繪。滏源泉 在州西四十里。湧沸翻瀾,如湯出釜,隆冬則溫,盛夏則冷。

黑龍洞泉 在州神麇山底石罅中,如龍之噴水。

開河 在州東北五里

滏陽河 即龍洞、鼓山二泉匯而為一。

賀蘭河 在州西北三十里。其水從賀蘭山出流泉 ,在州西白土裡。群山翠擁,有泉下流。八字澗 ,在州西北七十里,支分泒引流為八字。

五瓜渠 ,在州西十里。

西閘 在州西十二里

東閘 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武安縣

紫金山 在縣東二十里,下有紫泉出焉,泉色蒼碧,山色返照則赤如金,生九節菖蒲及烏石。有晉王喬洞,元太保劉秉忠隱室。

磁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宋置滏陽,元以名州。產鐵及磁石。

靈山 ,在縣東二十里。

粟山 ,在縣南十二里。秦白起拒趙廉頗於此。起將絕糧,命將士以布囊盛粟積山巔,趙軍乃退。土人呼為「粟山。」

赭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山石皆赤,故名。脫甲嶺 ,在縣南三十里。隋軍敗竇建德,解甲此山。

鷟駐嶺 在縣南三十里。鳳常止此,故名。玉峰山 ,在縣西十八里。其山草木不生,岩石望之如玉。

香爐山 在縣西五十二里。山畔有石,形如鼎立,上有雲氣旋繞,如煙篆然。

青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

滴翠岩 在縣西十五里。泉懸石壁,滴如鍾乳。天井嶠 ,在縣西八十里。適晉要途,削壁四圍。

如井狀,下有「黑龍洞。」 昔撫按因其險,檄縣築隘以禦,迄今雉堞如故。

皇母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相傳趙太祖西下河東,聖母隨之。

白雲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絕壁獨徑,可避兵燹。

定靜岩 ,在縣西北八十里,舊名「定晉岩」 ,其山高百餘仞。

鼓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二石如鼓,南北相當,叩之有聲。《冀州圖經》:「鄴城西有石鼓,鳴則兵起。」 高齊之末,此鼓常鳴,而齊遂滅。隋末,鼓又鳴,聲聞數百里,而隋亡。

寖水 ,在縣東三十里。

南洺河 在縣南八里

北洺河 ,在縣北八里。

響水河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水注石岸,淙聞數里。

聖水池 ,在縣西六十里。其地無井,居民千家,仰給不匱。

化癭池 ,在縣西四十里,闊十八畝,有癭者飲之可化。

白龜泉 在縣東北二里。北有龍王廟,歲旱禱雨,有白龜現,雨即降。

曹公泉 在縣東北八里。元曹生隱此,故名。「儒教河 。」 源出太行山,流至武安縣沙窩里,伏流至洺河。

通利渠 在縣西里許。每值霖雨,輒遭水患。明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李永昂注水入洺,民賴之,謂其渠曰「通利。」

涉縣

青頭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熊耳山 在縣南十里。山峰有石,形如熊耳。風洞山 在縣西南十里。洞口時出大風。山上建龍王廟,有司致祭。

龍山 在縣東北,形如龍。

符山 ,在縣北四十里。

唐王山 ,在縣西二十里。傳唐王駐蹕此山,故名。

神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

台科山 在縣。即李鑑遇仙處。

鐵馬岩 在縣西三十五里。可避兵。

搖鈴岩 在縣南二十里。亦可避兵。

虎頭山 ,在縣東一里。《魏都賦》雲「虎澗」 ,即此。韓王山 ,在縣東五里。《通鑑》云:「韓信擊魏豹,定河東,北舉燕、趙,駐兵於此,故名。」

紫雲洞 ,在縣東南四十里。中有潭,水極清冷,遇旱取之輒雨。洞似龍口,僅容一人,常出紫色雲氣。

玉泉 在縣東一里。其源大小不一,湧如珠玉,因以得名。

水溢河 在縣北四十里符山麓。

城西渠 在縣

王公堤 在縣城東南。歲被河水衝崩,民不寧居。元延祐間,知縣王琚仁作堤一道,以防河患。「城西渠 ,金承安三年縣令李遹所開,溉田可千畝,引入城中,以資民用,積久湮廢。嘉靖末,疏濬通行,民咸利之。」 今雖阻塞,故跡猶存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