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2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二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三卷目錄

 鳳翔府部彙考一

  鳳翔府建置沿革考

  鳳翔府疆域考有圖形勝附

  鳳翔府星野考

  鳳翔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五百二十三卷

鳳翔府部彙考一

編輯

鳳翔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周岐周故地。秦初,建都於雍。始皇併天下,以屬內史。漢初,更內史地為中地郡,尋復為內史。景帝分屬右內史,武帝改曰右扶風,為三輔之一。魏為扶風郡。晉為秦國。後魏置平秦郡,又於郡東置雍城鎮,後改鎮為岐州。西魏改平秦為岐陽郡。隋初為岐州。天寶間為扶風郡,後改鳳翔郡,尋為鳳翔府,號西京。寶應間,罷京名,屬關內道。五代屬關西道。宋仍為府,屬秦鳳路。金置天興軍,屬陝西西路。元為鳳翔路。明為鳳翔府,領州一,縣七:

皇清因之。

鳳翔縣:附郭。

周,雍邑。召康公之采地。秦置雍縣。漢屬右扶風。南北朝後魏為平西郡治。隋為扶風郡治。唐至德二載,改雍為鳳翔縣,仍析置天興縣,復省鳳翔入天興。宋仍為天興縣。金復改為鳳翔縣。元仍舊。明因之,為鳳翔縣。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九里。

岐山縣

周岐周故地,周公采邑。漢為雍縣地。南北朝後周割涇州鶉觚縣地,置三龍縣,屬岐州。隋始名岐山縣。唐初改為岐陽縣,至德間,復為岐山縣。五代宋、金、元俱屬鳳翔府。明因之,亦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寶雞縣

周岐周地。秦屬內史,為陳倉縣。漢屬右扶風。三國魏為重鎮。晉縣廢。苻堅於縣界置苑川縣。南北朝後魏移苑川於陳倉故城,復為陳倉縣。後周於此置顯州,未幾州縣俱廢。隋復置陳倉縣,屬岐州。唐至德二載,因秦文公獲石雞之異,改為寶雞縣,屬鳳翔府。宋金元仍舊。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九里。

扶風縣

周為岐陽鎮。漢為右扶風。晉廢為美陽縣。南北朝後周天和元年,置燕州,省美陽縣。隋末州廢。唐武德三年,析岐山縣更置湋川縣。貞觀八年,改為扶風縣。五代宋、金、元仍舊。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郿縣

周為郿地。《詩》崧高「王餞於郿。」 即此。漢武帝置郿縣,屬右扶風。南北朝後魏改平陽郡。西魏改郿城縣,尋廢入周城縣。隋置郿城縣。唐改郡為郇州,尋廢州為郿縣,屬稷州。後改屬鳳翔府。宋因之。金初屬𢘆州,後屬京兆府路。元初,升為郿州。至元初,復為縣,屬安西路。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麟遊縣

漢為杜陽縣地,屬右扶風。隋義寧元年,置鳳棲郡。二年,以仁壽宮獲白麟,更郡曰麟遊,及置麟遊縣。唐初,廢郡為麟州。貞觀元年州廢,省靈臺入麟遊,屬岐州,後屬鳳翔府。宋、金、元、明俱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汧陽縣

漢隃麋縣地,屬右扶風。晉省隃麋。南北朝後周置汧陽郡及縣,以在汧水之陽,故名。尋廢郡,以縣屬隴州。唐、宋、金、元皆因之。明初,屬隴州。嘉靖四十年,改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隴州

周為岐隴之地。秦屬內史。漢為郁彝縣,屬右扶風。三國魏晉屬扶風郡。南北朝後魏置隴東郡及汧陽縣,兼置東秦州,後改為杜陽縣。西魏改為隴州。隋初郡廢,大業三年州廢,以其地入扶風郡。唐復為隴州。天寶元年,改曰汧陽郡。宋為隴州,屬秦鳳路。金屬熙秦路。元改屬鞏昌路。明洪武六年,併汧源入隴州,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原闕詳考證

鳳翔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

東至西安府武功縣界一百六十五里,至省城三百五十里,至

京師三千里

西至鞏昌府清水縣界三百一十里。

南至漢中府鳳縣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平涼府靈臺縣界二百二十里。

東西廣四百六十里,南北袤四百二十里。《鳳翔縣》:

鳳翔,附邑也。東至岐山縣界四十五里,至縣五十里。

西至汧陽縣界四十里,至縣七十里。

南至寶雞縣界四十里,至縣九十里。

北至麟遊縣界四十五里,至縣九十里。

岐山縣

東五十里為「岐山」 ,東至扶風縣界四十里,至縣六十里,路通武功縣,至省城三百里,至

京師二千九百五十里

西至鳳翔縣界八里,至府城五十里,通汧陽縣,南至桃川五里坡一百九十里。

北至麟遊縣界七十里,至縣九十里,通靈臺縣。東南至郿縣四十里,路通盩厔縣。

東北至扶風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鳳翔府七十里

西南至寶雞縣十里,路通鳳縣。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寶雞縣

府西南九十里為「寶雞。」 東至岐山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三十里,至省城四百四十里。

西至秦州界九十里,至州五百里。

南至漢中府鳳縣界一百三十里,至縣二百里;北至汧陽縣界四十里,至縣七十五里。

東南至郿縣界一百里,至縣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漢中府鳳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九十五里。

東北至

京師由河南二千八百九十里,由山西二千六百

六十里

西北至隴州界四十五里,至州一百五里。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五里。《扶風縣》

府東一百里為扶風,東至西安府武功縣界四十里,至縣五十五里,路通興平縣,至

京師由河南二千八百三十里,由山西二千六百

六十里

西至岐山縣界二十五里,至縣六十里,至鳳翔縣治一百一十里。

南至郿縣界三十里,至縣三十五里,路通盩厔縣。

北至麟遊縣界七十里,至縣九十里,路通靈臺縣。

東南至西安府盩厔縣九十里,路通鄠縣。西南至寶雞縣一百八十里,路通鳳縣。

東北至西安府乾州九十里,路通永壽縣。西北至平涼府華亭縣三百里,路通平涼府。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里有奇。

郿縣

府東南九十里為郿縣。東至西安府盩厔縣界九十里,至省城三百里。

西至寶雞縣,一百三十里。

南至太白山五十里

北至岐山縣五十里

西南至漢中府鳳縣四百里。

東北至扶風縣,三十里。《至》

京師二千八百里

西北王鳳翔,縣九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麟遊縣

府東北一百二十里為麟遊。東至西安府乾州界七十里。

西至汧陽縣界,一百里。

南至岐山、扶風界,俱四十里。

北至平涼府靈臺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鳳翔縣界六十里,至府城一百二十里,至省城三百里。

東北至西安府邠州永壽界,俱四十五里。東西廣二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汧陽縣》

府西六十里為「汧陽。」 東至鳳翔縣界二十五里,至省城四百一十里。

西至:無考。

南至寶雞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平涼府靈臺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隴州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隴州

府西一百六十里為「隴州。」 東至汧陽縣界五十五里,至省城五百里。

西至鞏昌府清水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無考。

北。至。無考。

東南至寶雞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平涼府華亭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鳳翔縣附郭。

《唐·地理志》:「原田肥美,物產富饒,乃成周興王之地。」

《王承元傳》:「鳳翔右袤涇原,地平,少巖阻。」

《寰宇記》
渭汧岐漆雍五水皆會於郡界

編輯

蘇軾詩云:「山如犬牙,原如長蛇。」

《舊志》
雍有三秦鳳翔其一也又雲隴關阻其西

編輯

益門扼其南

鳳翔縣 橫水,東環靈山,西拱汧河,縈帶於前,君坡倚屏於後,《鳳翔縣》建乎其中。

岐山縣 天柱後擎,太白前峙,鳳脈西繞,龍尾東環,周原奠其中,渭水瀠乎外,風氣清淑,人文秀發,誠天作之盛地,誕聖之名邦也。

寶雞縣 左金陵,右玉澗,面渭水,背原陵,地形險阻之處也。

扶風縣 東臨漆水,西接岐山,南阻渭流,北據鳳嶺。

郿縣 橫渠鎮跨於東,五丈原據於西。太白聳其前,渭水繞其後。

麟遊縣 因山為城,因澗為池,「麟川繞而鳳臺峙,四山環而道路險。」

汧陽縣 南臨汧水,北倚馮河,五里坡蜿蜒於左,月曲山盤踞於右,山嶺重複,溪澗險阻。《隴州 》左隴山而右汧河,面五峰而枕靈谷,為秦、鳳要害之地,昔始皇嘗表此以為西門。

鳳翔府星野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府屬總

《史記天官書》:「東井、輿鬼為雍州之地。」

《漢?地理志》云:「秦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東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馮翊、扶風、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酒泉、燉煌,西南有越嶲、牂牁,俱屬之。」

《舊志天文圖及晉天文志》
附載魏太史令陳卓

編輯

著郡國所入宿度,自東井十六度起,至柳八度為鶉首,於辰在未,秦之分野,屬雍州。嘗於歷代占驗考之,莫不皆然,則鳳翔之入於井宿無疑也。

《岐山縣志》,岐屬雍州,古稱井鬼分野,歷考諸說未見。井鬼為雍,秦所入。至於柳七星,張屬周三輔,則曰:「弘農入柳一度。」 蓋柳九度辰方,在午為周。然則三輔之地,去弘農不遠,豈不在柳宿之內乎?歧屬周三輔之右,扶風地攷其次,當繫之以柳,而《廣輿記》及《天文志》皆稱屬井鬼,今姑仍之。

《寶雞縣志漢地理志》
自東井十六度至柳八度

編輯

為鶉首,於辰在未,秦之分野,本岐州故地。《天文圖》載郡國所入準此。《舊志》云:寶雞實當井度,非柳鬼也。夫井九度入巨蟹之舍,以益門、散關排拶推步,則寶雞正當井九度十九分。

《扶風縣志天官書》
東井輿鬼之分野也其界自

編輯

弘農故關以西,京兆、馮翊、北地、上郡、安定、天水、隴西,南有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燉煌皆屬焉。晉《天文志》云:「自東井十六度至柳八度為鶉首。」於辰在未,秦之分野,屬雍州。唐薛昌序《法門寺浮圖記》云:「鳳鳴之境,鶉首之郊。」按「餘州縣相同。」

鳳翔府山川考水利附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鳳翔縣附郭。

雍山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四面積高曰雍,又四面不見四方曰雍。春秋為雍地,山之名以此。按《縣志》雍水所出,秦漢以此名縣。

杜陽山 在府城東北二十五里。杜水所出,下為老君坡。山北有杜陽谷,地穴至深。

雞冠山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以形似名。靈山 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按《縣志》,上有寺,亦名靈鷲。

迴龍山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落城村。

紫荊山 :在府城東北十五里。

展誥山 在府城西北,以形類展誥,故名。老君坡 ,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杜陽川水所出。

五里坡 在府城西四十里。隴右都護張嚴追金兵,戰於此,敗沒。

黃山谷 在府城北二十里。

西平原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宋將吳玠與金人撒離喝相持處,撒離喝登高觀戰,嘆曰:「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難與爭也。」 遂引去。按《明一統志》寶雞亦載在縣東北十里。

彭祖原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

雍水 在府城西。源出雍山,一名「返眼泉」 ,平地東流至湋川,同漆水入於渭。

橫水 在府城東三十里。自杜陽南流入渭,俗呼「夜叉河。」

鄧水 在府城北十里,合塔寺水入渭。

中牢水 ,《水經注》云:「雍水又歷中牢溪谷,亦名中牢水。」

塔寺河 在府東郭。小水從西來,轉南達於渭。汧陽河 ,在城西三十里。河東屬本縣,河西即寶雞。

七里河 自城西七里泉浦村發源,水漸大,東南過岐入渭。

白雞河 自城西北湧出,環流東南入七里河。民惡其損田,引入西城壕溝渠。現存。

曲家河 在城北,水聲可驗陰晴。

東湖 在府城東。宋蘇軾官鳳翔時八觀之一也。

橐泉 在府城內東南隅。《爾雅》云:「無底曰橐。」 此泉注水不盈,屢盈屢涸,有似無底,故名。秦穆公建宮於上,又號橐泉宮。《皇覽》曰:「秦穆公塚在橐泉宮下。」

謙泉 在東關門外。《爾雅》曰:「滿而不溢曰謙泉。」

泉在東關。關中井多鹹苦。此泉澄澈清甘,作豆粥軟美,尢宜烹茶,居民汲取者甚眾,巷名「通津」 以此。然時汲時盈,盈而不溢,有似人之不放縱者,故名謙。

虎跑泉 在府坡東北十五里大像寺前。一名「金沙。」

鳳凰泉 :在城西北,繞城四圍,南合塔寺河,東流入渭。

返眼泉 ,在城西北三十里,出雍山下,即雍水,水出似轉眼,故名。世稱西水。《水經注》曰:「左陽水行十里至西平,伏不見,越三十里,至三岔復出,東流合塔寺河,至湋川同漆水入於渭。」

玉泉 有二,一在城北三十里牛缽谷,其水流如玉。後人就此掘得。隋開皇八年郡守強《猛虎》所造《玉佛》一尊,建寺其上,號「玉泉寺」 ,禱雨輒應,又號觀音湫。一在城西三里,今俱湮沒。

忠孝井 在舊文昌宮內,後改為「分守道」 ,今湮。佛兒溝 ,在城東。

風伯廟溝 在城北

柳林鋪溝 在城西

窯店子溝 在城西

金銀溝 在城南。相傳暴雨後,曾有於此拾金銀者,因以名之。

秤溝灣 :在城西三十里。極險峻。

岐山縣

岐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山有兩岐,故名。其一曰天柱山,峰峻若柱,太王遷邑於此。《說文》曰:「太華以西名山七之一。」 《河圖括地象》稱為地乳。鳳凰山 ,在縣北十五里周公廟後,即鳳鳴處。上有爪跡,山出五色土。

青峰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峰巒蒼翠,故名。上有青峰寺。

石橋山 在縣南五十里寶雞縣界。

石樓山 在縣南五十里,形如樓閣。按《縣志》:「上有湫池,禱雨輒應。」

崛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多石穴,一名「耆闍山。」

梁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有箭括嶺。按《縣志》即亶父遷岐所踰者。秦建梁山宮於上,今廢。南山 在縣南七十里,東連郿鄠,西抵大散關。按《明一統志》即終南山。

五將山 ,在縣北五十里,連亙扶風、長安界,即後秦苻堅信讖避兵處,上有五將廟。

三龍山 在梁山西,後周因以名縣。

書卷山 在縣北十里駱駝巷口。其石層折秀麗,似書籍疊卷。

奧山 在太白山西。高峻深邃,人跡罕到。天柱山 ,在縣北十里,屹立如柱,群山朝拱。太白山 ,在縣南八十里,盛夏積雪不消,上有湫池神廟,禱雨輒應,東連郿縣武功界。又《晉天文志》:「大梁實沈,其神主於此,而太白位焉。」 耆闍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北四十里。

箭括嶺 在梁山,有缺,因名。金將汲立攻此,吳玠遣兵敗之。

石壩嶺 在崛山後

白玉嶺 在縣南五十里五丈原之西。

三刀嶺 在縣南三十里。

五星坡嶺 在桃川西界。

八里漫嶺 在桃川東界,下有學田、水陸地二頃八十餘畝。

龍尾坡 在縣東二十里。鄭畋破黃巢兵於此。令狐坡 ,在縣南三十里,一名「渭陽坡。」

田家坡 在縣南三十里,今名「蔡家坡。」

永樂洞 ,在縣境二十五里,下即珍珠泉。「朝陽洞 」 ,在鳳凰山下,周公廟東。

景陽洞 ,在金仙洞之東十里。前建閣,後有流泉。

張仙洞 ,相傳張三丰曾寓此,在周公廟西。「鳳山洞 」 ,在張仙洞南。

勺泉洞 在奧山之麓。滴水如珠,清冷甘洌,不溢不涸。

金仙洞 ,在崛山中。有滴泉,盈而不溢。前有《臥佛》一軀,因名。

周原 ,在縣東北四十里岐山之陽,東西橫亙,肥美寬平,即《詩》謂「周原膴膴」 者,乃太王營邑之處。

五丈原 在縣南五十里。漢諸葛武侯伐魏屯兵處,上有武侯廟。按:《明一統志》郿縣亦載「在縣西三十里。」

鼇川 ,在縣北三十里。

麟川 鳳川 二川未詳。

桃川 在縣南百五十里。出大山中,東西四十里,南北三里。秦滅虢,為縣,即此。一名桃虢川。渭水 ,在縣南三十五里。按《縣志》即渭之南北岸水灌溉,地頗肥饒。

岐水 在縣西。繞南東流。按《縣志》,發源麟遊普潤里廢縣,東南流入漆水,一名巒水。

湋水 ,在縣東北六里。源出湋谷,南流入扶風縣界。唐湋水縣以此名。一名「白水。」

潢水 在縣南三里,俗傳太公釣處。東南流與濉水匯,名交河。按《縣志》一名水南河。

斜谷水 ,源發桃川,經太白斜谷關,北流入渭,名石頭河。按《縣志》,「其水灌稻米,潔白甲於他處。亦產魚。」

渭河 在縣南四十里。發源渭源縣,東流至同州入河。司馬懿屯渭濱,即此。

濉河 ,在縣南十里。一名「後河」 ,東流入潢河,經茂陵入渭。

朱石澗 ,在斜谷關內四十里,有路達桃川。青峰澗 ,在桃川西。

「雙溪 」 即「潢、濉」 二河相會處,今名「交河。」

虎溪 未詳

不溢池 按《明一統志》:「縣治南引潤德泉注於池,久而不溢。」

「仰天池 」 在周公廟山後。

珍珠泉 在永樂洞前。泉水清微,如珠迸出,深丈餘。一在令狐庵。

瀑布泉 :在桃川勺泉洞。

潤德泉 在縣西北十五里周公廟東。相傳「世治則出,否則竭。」 唐大中初,復湧出,敕賜「潤泉。」 魯班溝 在縣東十里,有小水南流入交河。龍尾溝 在縣東二十里,有小水流入交河。麻葉溝 在縣東二十五里,有小水南流入交河。

南寺溝 在縣西郭門外。下有泉水,經實相寺南入潢河。

佛兒溝 在縣西七里。源自周公廟「潤德泉」 ,流入潢河。

白玉溝 ,在縣南五十里。有山,水出五丈原西涼廬山下,北流入渭。

寶雞縣

陳倉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一名雞峰山。秦穆公使髦頭騎伐梓樹,即此。傳山有石雞,與山雞不別。趙高燒山,山雞飛去,石雞不去,晨鳴山頭,聲聞三十里。

石鼓山 在縣南二十里。石如鼓者十,周宣王田獵時所鑿,因名。按《府志》:「唐鄭餘慶得其八,置於學宮。宋皇祐間,復求之,得其二。大觀中,徙置開封辟雍。靖康末,金人取歸燕,置大興學宮。元皇慶初,移置國子監學宮戟門內左右。今仍在國子監。」 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字。

蛇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其山多蛇。

煎茶平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俗傳漢高祖引兵由故道出,駐馬煎茶於此。

青峰山 在縣治東南八十里,其峰秀麗常青。石樓山 在治東南一百二十里,形如樓閣。亦見《岐山縣》。

益門山 ,在縣南十五里。故益州境。由此而入,即秦嶺北峪。

石塔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其形如塔,上有石盆,遇旱禱雨輒應。

溫水谷 ,按:《明一統志》「縣東南四十里,渭水之南。」

麥澗谷 在治西七十里。明洪武三年出瑞麥。「陵原 」 在縣後,以金陵河經其左,故曰「陵原。」 其脈自吳山綿亙而來,至此結形如屏。

和尚原 在縣西南四十里。按《府志》,「大散關之東,宋吳玠、楊政大破金兵於此。」

八角原 ,在縣西二十里。其原八角,故名。西平原 ,在縣東北十五里。

八魚原 在縣東南三十里。俗傳太公釣時,有八魚追釣至此。

渭水 ,在縣南一里。按《縣志》,「源出渭源縣南谷,經鳥鼠朱圉數百里,至此遂為巨浸。」

汧水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隴州山下,東南流入渭。

金陵水 在縣東五里。源出五峰山,南流入渭。清澗水 ,在縣南六里,源出煎茶坪,東北流入渭,勢甚洶湧。

洛谷水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南山,北流入渭。箕谷水 ,在縣東南。源出箕谷,北流入渭。陸川 ,在縣西二十五里秦地平川盡處。

考證

虢川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即古虢川。清水河 ,在縣東南二十里。

馬谷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河旁有石窊處如馬跡,故名。

塔河 在縣西南十五里。岸上有古寺,水遶寺下。

磻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北流注渭,太公釣此。今石上隱隱見兩膝痕,東南隅有石室,蓋其所居。

流玉澗 在縣西二里。源出陵原之下,入於渭,泉流如玉。

玉女潭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瀑布泉 在縣西南七十里。源出煎茶山,從巔流下,若玉虹然,即清澗河源。

九眼泉 在縣南六里,泉出九眼,其水清洌。溫泉 按《縣志》:「在治東四十里,泉出高嶺,其水四時皆溫。」

婆羅泉 ,出金台之麓。世傳張三丰養真於觀中,惡蛙聲,至今產蛙不鳴。

《雞跑泉 》,秦穆公神雞曾飲於此,天旱,浚之即雨。

阿谷泉 在縣東五里

滴水泉 在縣東三十里。

高泉 ,在縣東八十里。其水出於高巔,因以名之。

東、西官井 二。井在城南門,相距百餘步,闊五尺,深不及丈,清泉湧湧不絕,邑民咸取足焉。《扶風縣》

梁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即太王自邠遷岐所踰處。

美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美水出焉。產怪石,青紺嵌空,比於「靈璧。」

吳雙山 ,在縣北五十五里。有接辰聯斗,翠旭落照,四峰插入雲表,陰屬麟遊界。

義會山 在縣西北十里。

茂陵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林壑秀美。漢末馬超居此,有廟,今毀。

明月山 在縣北五十里。有石似玉,光輝燦爛,映照如月。頂有清風洞。按《縣志》,「洞口徑尺許,風長吼,其深莫測。」

賢山 在縣南二十里。昔有賢者隱此,洞跡尚存。按《縣志》:「谿徑幽奇,峰巒峻秀,對眺終南渭水,如畫圖然。」

飛鳳山 在縣南一里,隔湋川。一峰孤峙,兩腋如翼,儼如飛鳳,俯瞰城闉。按《縣志》,「上有遠愛亭遺址及班馬祠。」

三畤原 在縣南二十里,東連武功縣界。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靈公作吳陽上畤,因名。按縣志在東北三十里,即耿弇所封地。《說文》:右扶風好畤、密畤、鄜畤,皆軒轅帝所築,以祭天地之所。舊址在今縣東北,柳公權書《劉沔碑》尚存。飴原 在縣西,取《詩》「蓳荼如飴」 之義,即周原也。美水 ,源出美山,經美陽故城,至縣東五十里浪店,南,入於湋。

泰川 在東北十五里呂宅村後,南流入美水。其地宜蘆葦,舊有溫泉,今漸移深澗矣。

龍泉 在縣西北三十里。其泉有九,亦禱雨之處,士民多瞻禮焉。一雲在鳳泉東。

馬泉 在鳳泉東十里

水碗泉 在鳳泉後。水自石罅下注於石,形如碗,故名。一雲在明月山陰。

信義泉 在縣東二十里信義村東。渠中形如盆石,隨汲隨盈,不汲亦不溢,味甘洌,可瀹茗。石槽澗 在鳳泉西。兩山壁立,古柏從石孔中出,狀如虯龍。下為石澗,光瑩可鑑,波濤漱激。湋水 在縣南門外,東流入於渭。按《縣志》:「城數患水,水勢衝激。」 明知縣黃鉉築隄,植柳障水。今柳剪伐無餘,隄尚存。

漆水 在縣東門外,又名「畤溝」 ,南流與湋水合,入渭。

萬楊池 在縣西二十里。其水發源岐麓潤德泉,池邊舊有楊柳萬株,望之蔚然。

鳳泉 在天度鎮北十里山巔。文王時,鳳鳴岐山,飲於此。泉為瀦水,時或溢出檻外,已復縮入。按《縣志》,有禱輒應,時稱靈異。

浪杏溝 在縣東十五里。南入湋。

郿縣

四嘴山 在太白山北。山巒若疊障,迤邐凌高,比登太白峰,俯瞰如岡阜然。

終南山 在縣境

瓦窯山 :在太白山西。

熨斗山 :在縣西北十里。產防風。

太白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四時積雪,望之皓然。初有金精墜圭峰西,化為白石,若美玉,故名。巔無草木,有湫三區,禱即雨。山半有橫雲如瀑布,即大澍。語曰:「南山瀑布,非朝非暮。」 按《縣志》:「山下軍行,不鳴角鼓,鳴則疾風暴雨立至。」

武功山 在太白南,今訛為鏊山,又曰垂山。《語》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衙嶺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馬嶺山。」 駝羊峰 在太白山西抵斜谷,接岫連麓,周圍五百里不絕,為關中名山。

秦王嶺 在縣東十里。唐太宗為秦王時屯兵處。或謂秦文公營邑處。《晉書》為姚萇屯兵處。按《縣志》:稍西曰小秦王嶺,表石曰東西嶺。堠積石原 ,在縣西南五里。諸葛亮出斜谷,郭淮筭其必登積石原,遂先據之。亮至,果不得上。響璫坡 在縣西十里。人行則有聲,故名。鍾呂坪 在縣東五十里,南山內極為寬平,人登此地,「心曠神怡。」 俗傳鍾呂傳道處,

大振谷 ,俗訛為「泥谷」 ,源發掃箒嶺北合大振谷水入渭。溉務平里,包伏溝西。

渭水 ,在縣北三里。東流入於河。按《縣志》,徑縣北則入西磑汶家村,出橫渠潼關寨,凡七十餘里。其餘多發源南山,注於渭。

斜谷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源出衙嶺,經斜谷,由縣西境北流入渭。金明昌八年,郿令孔天監開導一派,自谷北流,經縣城東,以給一縣汲溉。年久渠淤。明景泰二年,典史高瑄復開,至今通流,甚便於民。

清湫水 ,在縣東二十五里。源出太白山,北流入渭。

清水 出斜谷,北流入渭。

魚龍泉 在縣東北湯谷。每歲穀雨日,先有金鯽數對出遊,後有大魚湧出,三日乃止。

清遠泉 在縣東十里。按《明一統志》:與柿林、紅崖諸泉俱有灌溉之利。

溫泉 在縣東南五十里,源出太白山下,沸湧如湯,今名「湯谷。」 有疾者多往浴之。

蓮花灣 在縣南。入山五十里,有水成灣,中生五色蓮花,風動香聞數十里。今不復見。

磨渠河 ,《經》景家橋,與蒼龍谷水合,今止稱「蒼谷。」

南河 在蒼谷南,有泉源,北抵官村庵,逕老虎溝,東入乾溝河,以在城南,故名。

乾溝河 在郭東五里,為曹太學莊。《注》:「五穀水」 ,蓋山麓支谷也。一曰「磨石谷。」 出滴水崖,合併索谷水,出觀音池,逕曲元堡,合萬戶谷水,逕西涼谷,合桐谷水。稍東又合駱谷水,自西南逕東北,逕洪寺,合流紆曲四十餘里,雨澇澗集,五穀皆會,旱則絕焉。

紅河 在駱谷東曰赤谷,俗呼紅河。源出太白湫,名太白峽。水來山巖,噴飛類瀑布,一名瀑布泉。泉產魚,岐背,斑文若梅,名七星魚。人不食洪溝河 ,逾石嘴,升高阪,支延墜落,僅給食用。或曰「齊相甯戚導之」 ,又名甯戚河。

教坊河 產螃蟹,伏石下,續骨者取之。

山河 在清湫東。源發太白湫,出潭谷口,西注渭,湍急病涉,故俗名「山河。」

湯谷河 。谷水逕鐘呂坪,俗傳為「臥眺長安處。」 出谷口,循立阪北流二十里注渭。

一灣泉 在縣東一里

槐芽泉 在縣東三十里。

柿林泉 在縣東四十里。

龍舞泉 在縣東六十里。

崖下泉 在縣北一里

紅崖泉 在縣西五里

五眼泉 在縣西六里

觀音泉 在縣西南十里。

一碗泉 在縣西南十一里。

「仰天池 」 在四嘴山上。

荷池 ,按:《明一統志》「縣東北十里。」

麟遊縣

天臺山 在縣西五里,即唐九成宮故墟。按《縣志》:「其陽崇巖崛起,後覆以土,漸就坦夷。懸崖古柏,縈以蔦蘿,古松亭亭,連雲干霄。今構浮圖於上。」 九成、萬年兩古碑尚存。

鳳臺山 在縣西五里。小巒傑出,狀如島嶼。隋文帝時,鳳凰鳴於其上,亦名鳳鳴山。按《縣志》:暴雨時,萬壑俱下,雷鼓爭喧。絕頂下瞰清流,則波光射日。

石臼山 ,在縣南十五里。有靈湫,祈之輒應上。

考證

有石臼存焉,相傳仙人杵藥於此。按《縣志》:兩腋拱起,復際至巔。長櫟連陰,扶疏數里。將雨雲深,境內遍澤,否則沾溉。一方山臍中臥石上一人足跡,有如印泥;四旁隆起,層層剝落指紋,真逼隆寒時,六花見之即鎔。絕頂石壁千尋,邠乾入望,上有唐徐茂公軍壘。太宗幸九成時,駐兵山頭,以防不測。

青蓮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九成宮之屏山也。負嶮相望,曲折墳起,若半開蓮形,四時皆青。寶玉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山有石,紅白相雜,宛然如玉。

龍鳳山 在縣西八十里。

馬鞍山 在縣東南十里,形似得名。

童山 :在縣外城內之坎方,軒然直上,自靈臺蜿蜒起伏百里許,至此結脈。

屏山 在鳳臺之北。蒼崖百尺,攢列如屏。巨石臨危若墜,復依清流一泓,自崖半《石罅》中出泉百顆,吐珠噴玉,涓潔若醴。皎月冰凝,則玉枝倒掛。又名「滴水崖。」

五將山 ,在縣南五十里。秦苻堅所奔處,連亙岐山縣界。

吳雙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四峰爭高,斗聳相錯,青崖百仞,碧樹千尋。

紫石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自邑之龍首發脈,二水交會。山至此窮山足,凡石皆紫,可入繪事。瀑布自石腹出,伸縮幻化,不可逼視。其地較四境特溫。山光柔妍,秀色可餐。

箭括山 ,在縣南五十里,連亙岐山縣界。紫荊山 ,在縣西十里。

火石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

加伏山 在縣西北,連絡數十里,群山環拱,北鄰靈臺。

鳴鳳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與天台山相連,舊傳嘗有鳳鳴其上。」

「接辰峰 」 在吳雙山北遊者至絕頂始,天日皎然,半造但在雲光嵐氣中降心磨眼,以認線路,時防蹶跌。

聯斗峰 在吳雙山南。佳木蔚薈,木隙中宿霧簇簇,聚散無時。

《萃旭峰 》在吳雙山東。奇葩異卉,錦砌繡鋪。風到調絃,雨來洗翠。

落照峰 在吳雙山西。「紆曦留月,若去復來」 ,三峰連絡嚴整,此少蜿蜒委蛇間,產名藥異花。催木嶺 在縣東北四十里,隋修。仁壽時,自渭上運木經此,舊為鎮市,今無人煙,市亦廢。百尺崖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峻絕駭人,青碧可繪。

龍窩峽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水奇麗,曲折轉旋。

魚塘峽 ,在縣南二十里。層稜如削,恠石百出,望之常有落勢。

石鼓峽 在縣北十里。澄水所經。峽凡三折,不容旋馬,飛濤激浪,如喧雷鼓。西上石龕中,因石作如來佛,刻。永徽四年郎將薛仁貴奉旨督建。杜水 ,在縣南城下,源出縣西招賢里杜山之陰,東入於渭。

澄水 ,在縣東城下。源出縣北澄名里,合杜水入渭。

岐水 ,源出縣西舊普潤縣之東,流入漆水,一名「巒水。」

漆水 ,出縣西一百二十里舊普潤縣西之青山下,合普潤水以東入於渭。

西海口 在九成宮西,鳳臺山及屏山之間,水至此一平無波,唐宮中匯水行舟處。

尉遲澗 在縣東三十里。入長安便道,兩山險阻,中橫一澗,太宗幸九成宮,尉遲敬德開修,左右盤折,以達山上。古路尚存,人皆從徑道往來,獨其名在耳。

玉女潭 在縣南二十里。傳則天浴此,敕賜今名。按《縣志》:在縣西南十五里魚塘峽內。其水自永安宮流入,從半山飛下,聲震巖谷,四面屏山,圍繞如畫。隋文帝時,宴此觀濤,武后幸萬年,浴焉。

醴泉 在縣西五里九成宮內。唐太宗避暑於此,一日醴泉湧出。

「五龍泉 」 在縣西門外。水極清洌,烹茶作酒,珍於餘味。

舊井 在興國寺東南

汧陽縣

龍泉山 在縣東十五里,有泉出其下。按《縣志》:「泉頗清,不耐越宿,以出土穴中耳。」 山有寺,舊名

普濟禪院,《宋碑》具在。

臥虎山 在縣東二里,以形似名。

馬鞍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以形似得名。馬脊山 在縣南二十里,亦以形似得名。龜兒山 在縣東三十里。其形似之。

蛇兒嶺 在縣東五里,勢如長蛇。

箭筈嶺 在縣南十里。蜀將陳彥成敗李茂貞兵於此,其地可資戰守。

柳家原 ,在縣北十五里。

歇馬原 在縣東二十里。

付家原 在縣北十里

龍槐原 ,在縣西二十里。

楚作原 在本里

中作原 在本里

馬坊原 在本里

大、小石門 ,汧水奔騰,經汧河至玉清宮前有石峽對峙,鎖束之,使不得逞。霖雨水發,則波勢洶湧,聲徹晝夜,里人稱為「大石門。」 東一里許為小石門,或傳導汧入渭,禹之所鑿也。

秦王洞 在縣南二十里。有石穴,下深數丈,行數里,聞水聲滴瀝,寒不可入,傳為秦王避暑處。石墨洞 在縣東三十里,產石墨。漢尚書令僕丞日給隃麋墨二枚,此也。按《縣志》:「墨產不類,煙頗粗,不堪用。」 當時或別有製法,浸失其傳。遠近多採取,里人不知,詢訪乃識。

暉川 自馬坊里來,南流入汧。按《縣志》:「為北山水所聚,勢極猛迅。」 舊有暉川橋跨河上,今廢。留坊川 在本里。

汧水 在縣境。《禹貢》「導汧及岐」 ,謂此。東南至寶雞入渭。

東江水 在縣西門外。按《縣志》,今堙塞。

澗口河 自楚作原由南入汧河。

吳姑泉 在縣西二十里,又名「雨露泉。」

冽古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發源澄清,四時不竭。

《三泉 》在三泉里。泉有三眼,長流不竭。

《馬跑泉 》在馬跑泉鋪前。

馬跡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泉旁石上有人馬跡,近有秦王鑄劎爐。珍珠泉 在縣南三里,泉湧如珠。按《縣志》:「泉從山罅迸出,墜落石盤,飛灑噴吐,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致,味清洌,較勝諸水,相傳飲此可消癭。」 新碧潭 在縣西北馬坊原三十五里。按《通志》:其水洞黑莫測,王國璋疏鑿,直達暉河,遂濟灌溉。

亂石灘 舊有「亂石廟」 、《透影碑》,今毀。

草壁峪溪 :在縣西三十里。

隃麋澤 ,在縣東八里。漢以此澤名縣。

曲子澗 在縣東十八里。

天池溝 在縣東五十里,水流不涸。按《縣志》,今止可十餘里,傍有長渠,引水入城,最有濟益。石魚溝 在縣西三十里,掘地破石,魚形宛然。辟衣蠹,須敬潔牲醴求之,否則不全。按《縣志》,有神曰石魚娘娘,在草壁峪北。

三川溝 在歇馬里東北。原為歇馬楚作,中作各里,近多湮沒。

大魚溝 在龍泉里

礦峪溝 在龍槐里。各里多荒沒,其溝源不可考。

隴州

吳山 在州南七十里。山有峰一十七,得名者五,曰鎮西、大賢、靈應、會仙、望輦比諸峰最秀。上有五湫,四洞、二錦屏。《水經》:吳山之峰,秀出雲霄,山頂相捍,望之常有落勢,是為西鎮。按《州志》:「唐天寶八年封為成德公,至德乾元封為天嶽王,永泰年間封為靈應王,元大德十一年封為成德永靖王,明洪武三年悉去之,直」 稱曰「西鎮吳山之神。」

皇清因之。

隴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山高而長,其頂有泉四注,即天水大坂。其坂九回,欲登者七日乃得越。按《州志》,漢屬漢陽刺史治,有大坂,名隴坁,即王元屯兵處。《秦州記》曰:「隴山,東西一百八十里,登山嶺東望秦州四百五十里,極目怋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瞻顧者,莫不悲思興歌。」

岍山 ,在州西四十里。汧水所出。《禹貢》「導汧及岐」 ,即此。

紫堆山 在州南四十里,望之紫翠成堆。慈山 ,在州西四十里。汧水所經。

關山 ,在州西八十里,高峻長五十里,盤折而登,路通臨、鞏,為秦鳳要害之地,頂即分水嶺。按

考證

《州志》:「嶺西有石嘴驛。」 又《明一統志》:「山多鸚鵡。」 西秦山 ,在隴山西,舊縣北二十里,內有秦王試劍崖。

青崖山 在州北四十里。高險聳秀,上有清涼寺,清泉湧流。歲旱禱雨有應。

牛心山 在州南五十里。形似牛心,故名。牛頭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以形似牛頭,故名。總兵楊麟破流賊處。

龍盤山 在州南吳山舊縣之東南七里。山勢盤曲如龍,為一州之勝。

天井山 在州西百里。山巔有井曰「天井」 ,雖旱不涸。

金門山 在州南一百里。兩山如門,渭水經焉。秦嶺山 ,在州隴安舊縣西南,其山高於諸岫。按《州志三秦記》:「秦嶺東起商洛,西盡汧隴,東西八百里。」 《山海經》云:「秦嶺乃天下之大阻也。」 見《雍大記》。

小隴山 在州西。巖嶂高險,不通軌轍,即張衡所謂隴阪也。按《州志》《雍大記》云:「南踰汧隴,北接沙漠」 ,其名有四:一搶竿頭,二米高山,三湫頭山,四龍江峽。

景福山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亦名龍門山。中有「鳳爪」 、「乾元」 、「定心」 三峰。

相公山 在州東三十里。山頂有宰輔墓,故名。峰台山 在州東四十里,上有一峰雄峙。筆架山 在吳山廟前。山勢逶迤,宛如筆架。一名「小五峰。」

鎮西峰 在吳山四峰之中,卑而獨秀,諸峰列峙。初錫封號,即此峰也。按:以下諸峰名,已見《吳山》條,茲特載其詳。大賢峰 在吳山鎮西峰之左,凝峭插天,秀拔突起,有儼然拱肅之狀,因名為「大賢峰。」左有四小峰。

靈應峰 在吳山鎮西峰之右。峰下有湫池,歲旱鄉民禱之,靈雨輒應。峰左有二峰,右有一峰。會仙峰 在吳山靈應峰之南。層巒疊翠,林壑幽窈,時有逸士高人遊棲於此。北一小峰,南四峰。

望輦峰 ,在吳山大賢峰之左,秀並群峰,形若北顧,相傳名為「望輦」 ,示翠華在咫尺也。左有一小峰。

「凝翠峰 」 在吳山大賢峰左。

「毓秀峰 」 與凝翠峰近。

擎天峰 。凌雲峰 ,在吳山靈應峰左右。晴映峰 。鸚鵡峰。

「來鶴峰 」 俱在吳山望輦峰左右。

王師嶺 在筆架山北二里。

還魂嶺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

分水嶺 在關山頂上

朝天嶺 在州東南三十里。

麥棗峪 ,在州西南十五里。

黃花峪 在州南十二里,產黃花,可烝為「茹。」 大蟲峪 ,在州西南十里。

沙金峪 在州西北十五里。

白環峪 ,在州西汧源舊縣界。白環水所出。蒲峪 ,在州西二十里。

白牛峪 ,在州南十里。

水峪 在州南十三里

桐樹峪 在州西南二十里。

「餐霞洞 」 ,在吳山一天門右,世傳吳真人修煉於此,洞傍遺碑尚存。

雷神洞 ,在吳山靈應峰上。

「玉皇洞 」 ,在吳山雷神洞右。

丹陽洞 ,在州北一里許。傳為馬丹陽成仙處。中建三清殿,丹墀下有柏,分十股,根枝長茂。柏中有一清泉,四時不涸。

龍門洞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俗傳為婁景棲真之所。

寒居洞 ,在縣頭鎮北山下,有《嵩陽居士記》。「小錦屏 」 ,在大錦屏之傍。

「大錦屏 」 ,在吳山望輦峰下,相去一里許,聳峭如壁。

棲霞島 在吳山,倚雲北陟嘯月臺西上,在靈應峰前。一阜突起,時有霞光繚繞,故名。

閆王窆 從棲霞島而上,石磴巉巖,險阻難登,世傳云:

牛心石 在吳山會仙峰山陰,狀若牛心。方山原 ,在州西一百里。宋將吳玠與金人戰於此。楊政嘗知方山原,軍儲芻粟悉貯其中。汭水 ,在州城西北,源出弦蒲藪西北。周職方雍州,「其川涇汭」 ,即此。

渭水 在州境內

汧川 ,自州汧源縣至寶雞,幾二百里,經鳳翔一帶,雖寒冬,蔬草如春,號「長青。」

魚龍川 源出小隴山,東北流,中有五色魚,人不敢取,因謂之魚龍川。按《州志》:「金人立柵於川口,宋將楊政率精兵攻卻之。」

長蛇川 ,在吳山舊縣境內。其水委曲,流如長蛇,後魏以此川名縣。

北河 在州城北。源出州外諸山,其流最細,會溫泉水南入汧。

一「水河 」 ,發源於吳山望輦峰,左旋遶廟前,入於渭。

甘露泉 在州西北五十里景福山下。按《州志》:「味如甘露,故名。」

丹泉 在州北二里穀神觀東。

金泉 在州南四十里,東北注汧水,一名「白龍泉。」 俗傳昔人得金鞭於此,故名。

溫泉 在州西北十五里,隆冬不冰。按《州志》,一名湯池。池水湧沸如湯,出太乙山,見《雍大記》。《水經注》。杜彥達曰:「可治百病。」 然水清即愈,濁則不驗。

白龍泉 在州東南。泉所湧出,徑五尺,源流不竭,東北注於汧河。

涼泉 ,出涼甫里,以四時清涼名。

弦蒲藪 在州西四十里。《周禮職方》雍州,「其澤藪曰弦蒲。」 《晉書地理志》有蒲谷鄉弦中谷,即此。神岔溝 在吳山閬苑西三里許,一通五峰山壑,一通一水河源。

真人湫 ,在吳山真人洞上,樹心內有水一池,旱澇不竭。

西鎮靈湫 ,在吳山靈應峰下。廣丈餘,禱雨輒應。崖下刻「雲根」 兩「脈」 字。

「大王湫 」 ,在吳山會仙峰左。

雷神湫 ,在吳山靈應峰右。

「玉皇湫 」 ,在吳山雷神湫右。

「判官池 」 ,在吳山,晴巖飛雨下。

雙蓮池 在州北門外,有二池,種紅白蓮,構亭館於中。每遇佳節,士人多遊賞之。

水利附           通志

編輯

本府。鳳翔縣附郭。

雍水 在府城西北

橫水 在府城東三十里。

鄧水 在府城北一十里。

東湖 :在府城東一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俱並見《山川考》內。

岐山縣

通濟渠 在縣南三十里。明成化間,參政謝公綬開渠引渭,自寶雞閻家營北達岐、郿諸縣,東流經扶風、武功至三江口,東西二百一十里,溉田一千一百六十頃有奇。又南開斜谷關口,以溉南麓;南開太白峽東西二渠,溉普濟、教坊;東開大振谷口,溉溫泉。約五百三頃有奇。渠成,名曰「通濟。」

寶雞縣

磻溪水 ,在縣東南八十里。

渭河 在縣南一里。以上二水見資灌溉。金陵河 ,在縣東五里。

汧陽河 ,在縣東三十里。

清澗河 在縣南六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高泉 ,在縣東八十里。

溫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以上二泉,見資灌溉。俱並見《山川考》內。

扶風縣

成國渠 詳見前西安府興平縣。

通濟渠 詳見前

溫泉 在縣東南五十里。

清遠泉 在縣東一十里。

紅崖泉 在縣西五里

柿林泉 在縣東四十里。

北崖泉 在縣北一里

槐芽泉 在縣東三十里。

觀音泉 在縣西南三十里。以上諸泉,見資灌溉。

郿縣

成國渠 在縣東九里,至上林苑入蒙渠。清遠渠 在縣東北一十里。以上二渠與渭流相表裏,民獲沾溉之利。

孔公渠 在縣西南三十里。金明昌八年,郿令孔天監導斜谷口水,經縣城東,以資一邑汲溉。年久渠淤。明景泰二年,典史高瑄復開,至今通流,甚便於民。

韋谷水 ,源出掃箒嶺,北合大振谷入渭溉務。

平里包伏溝田,東界盩厔分導。清化時有水訟。清湫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

教坊河 在縣東。以上諸水,頗資灌溉。俱並見《山川考》內。

「井田渠 」 、橫渠張夫子所濬,年久堙塞。康熙八年,知縣梅遇溯流窮源,尋其故道,募工造橋渡水,廣為溝洫,遂復東西二渠,約可溉田數百頃。甯曲渠 在縣東,其地俱係沙石,不能鑿,居民艱於食水。水源甚小,僅可給村堡之用,旱則絕流。康熙八年,知縣梅遇捐俸募工,鑿石開圳,穿高阪地使深,以通水之來路,其流遂浩蕩洋溢。自甯曲以上,為居民食水,不許溉田。甯曲以下,約可溉阪下之田數百頃。又於本縣西磑里半山之上,尋有水源,亦捐俸募工鑿石開導,長引通流,可溉田百頃餘。又潭谷口至槐芽開渠一道,可灌田三百頃。

麟遊縣

五龍泉 在縣西北二里。居民資汲。

醴泉 ,在縣西五里。俱並見《山川考》內。

汧陽縣

汧河 ,源出岍山,東南至寶雞入渭,可資灌溉。並見《山川考》內。

暉川河 自馮坊里南入汧河。

天池溝 在縣東五十里。旁有長渠,引水入城。並見《山川考》內。

隃麋澤 ,在縣東八里。其地近水,宜秔稻。並見《山川考》內。

隴州

五節堰 唐武德八年,水部郎中姜行本引隴水通漕,今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