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四卷 |
第六百五十四卷目錄
江寧府部彙考二
江寧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四卷
江寧府部彙考二
編輯江寧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編輯句容縣
茅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周一百五十里。初名句曲山,又名「己山」,以山形似「己」字也。相傳漢永和間,有茅氏兄弟學僊來止此山,故名茅山。三峰連峙,最高者曰大茅峰,次曰中茅峰,又次曰小茅峰。大峰之巔有泉曰天池,大旱不涸,禱雨即應。南垂泉流作乳色,曰「饋飲泉。」其下為柏枝壟,壟之中曰華陽南洞,又南為茅洞,其側曰眾真岩。又黃龍洞、黑虎洞,在九錫牌左右。有水,自峰左支流縈紆達於菖蒲潭。潭生九節菖蒲,食之可長生。一名石墨池。潭下九曲澗,潭之上為華蓋岩,其北垂方池數尺,客至水即湧沸,名喜客泉。峰之北相連為抱朴峰,有葛洪煉丹處。東曰飆輪峰,舊傳東海青童君曾乘獨飆飛輪之車駐於此,今有跡,故名。兩垂有二泉,冬日一冰一溫,曰玉蝶泉。又有華蓋峰、疊玉峰,石色如玉。昔宋真宗嘗遣左璫詣茅山祈嗣,遇異人,言王真人即古燧人氏,來生宋朝章懿皇后,亦夢羽衣數百擁一僊官至。及生,宮中火光燭天。學步時,嘗持槐木以箸鑽之,真宗問故,曰:「試鑽火耳。」帝顧後曰:「異人言不虛也。」乃遂名元符宮。峰之下舊為崇壽觀,觀後有碧岩洞,候山居下為霧豹岩,曲水穴出焉。大峰、中峰間,長阿連石,曰積金峰。故山有金壇、金陵之號,邑名由此起也。梁時陶弘景居此。東有橫壟,石形甚瓌,奇壁坼開成洞,入數丈漸狹,而颼颼有風,所謂華陽西洞也。由西洞而南,又有玉柱洞,中積石乳,旁徑容人跡。壟之東南,有徑自竇出,曰「鶴臺澗。」折而西,又有楚王澗,亦自石壁出,以楚威王嘗憩此,故名。峰之頂有靈泉,曰「天窗洞。」其陰曰「道祖峰。」東南一峰,傑然秀出,與積金對峙,曰「五雲峰」,甚峭峻。中峰之東,又有華陽洞,小石穴僅容人。有澗曰「宜春」,有泉曰「玉沙峰。」東北有拱辰峪,峪中有百丈泉,其西乃為白雲峰,水龍洞在其下。自中峰至小峰長阿而西,曰黑虎峪。峰之北林壑幽邃,春時花卉紛敷,曰「桃花崦。」西有硃砂泉,上有小青龍洞。又有岡在峰側,長緩而隱障,曰「長隱岡」,又名伏龍岡。東南近許長史宅。山之中復以山名者曰金菌山,在積金東凹,小山獨出如菌。西有羅姑洞、高居洞。華姥山在丁公山南,良常山在山北垂。始皇東巡,登此歎曰:「巡狩之樂,自今以後,良為常也。」遂名其山。上有良常洞。按《山志》:直山嶺南行二百步,有始皇埋藏白璧一雙,上有小盤石,以覆埳處。方隅山在良常東南,三峰隅峙,有燕口洞、方隅洞。龍尾山,自大峰一嶺直至山東金壇界,宛如臥龍。曰「平山」在大峰之西南,有洞穴,曰方臺、海江山、慶雲洞之上,其東為碧玉岩,岩下曰丹谷泉。鬱岡山在小峰東北,林木蔥鬱,故名,又名大橫山,山下有泉,山東有古越翳王塚。麻姑山在岡西,青山在岡東。三角山在華林峰北,有皇峪海泉洞,又北為楂子谷。三公山在燕口洞東。雲堆山在皇甫峪南。僊韭山在大峰西。姜叔茂種五辛菜以易丹砂,今山產大韭,遺種也。又呼「石龍山。」鱉足山在僊韭西。大靈山、小靈山並在鱉足西。雷平山在伏龍之東。周時有雷氏豢龍於此,下有雷平泉。又有柳汧泉,一名「田公水」,以田公嘗居此。伏龍山在柳、汧之間,與中峰近,即所謂伏龍之地,在柳谷之西,金壇之右,可以高居者也。丁公山積金山西麓,丁令威止此。丁山拱辰谷東。虎爪山在丁山西,宋禁樵採,有碑。秦望山在良常北。銜珠山在雷平南。獨公山在小峰北。小竹山在小峰東。吳山在大峰南。《陶隱居》云:大茅峰南,僊韭山、竹山、吳山、方山,從此疊障,達於吳興天目諸山矣。以上山皆在茅山左右,上下故相緣以書。絳岩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周迴二十四里,高一百二十五丈,一名赭山。按《地誌》,漢丹陽縣北有赭山,其山色赤,故名。按《寰宇記》:唐天寶中改絳岩山,頗險峻,上有龍穴,五季之亂及建炎時
鄉人皆避兵於此
華山 ,在縣北六十里。梁武帝至此,問:「華山何如蔣山高?」 薛對曰:「華山高九里,似與蔣山等。泉水倍多。」 秦淮源本此。舊有寶公庵。明萬曆三十二年,李太后忽夢一山皆蓮,因下部遍訪名山,禮部以此山對。後敕建銅殿一座,供大士,與武當金殿同,其工麗宏峻焉。賜額「聖化昌隆寺上人妙峰。」 後賜紫衣。至今御筆、緣冊及欽頒《藏經》俱存。
竹里山 在縣北六十里。道塗傾側,號曰翻車峴。按《郡國志》,山間有長澗,高下深阻,舊說似洛陽金谷。晉王恭舉兵京口,使劉牢之督顏延為前鋒,至竹里,斬延以降,還襲恭。宋武帝起義兵,破桓元將吳甫之於竹里,即此。
花碌山 ,在縣北五十里,舊產礬。
五綦山 ,在縣北五十里。下有石穴,入丈許,豁然,中設石榻。元元統元年,崩於大水。
戍山 在縣北六十里。相傳宋沈慶之戍守於此。
青龍山 在縣南七十里,一名洞山。上有石窟。《真誥》云:「與華陽洞相通。」 其中堂臺簾竈及僊人掌之屬,俱因石狀以名。旁有峴曰牧門。洞前怪石森列,而流泉貫其中,大旱不竭。
虎耳山 在縣東三十里,舊名苦耳山。山有井,聞人聲則沸,名「沸井。」
泰山 ,在縣南三里。麓有明月灣,通秦淮。舊傳謝安月夜乘舟垂釣於此。
甲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峰巒競秀,甲於左右諸山。宋景定間,僧行昱愛其山奇秀,故名。射烏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湯水二泉皆源此。白和山 在縣北七十里。按《抱朴子》:「僊人白和居此。」
瓦屋山 ,在縣南七十里。李白曾登此山,望長蕩湖。
丫頭山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麓有石埂,與溧陽為界。
崙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南連駒驪,四十二福地也。唐肅宗謁者伍達靈在此山得道記於後頂,石壁髣髴可辨,山下有達靈潭。駒驪山 東北六十里。吳諸葛恪獵,見一小兒,眾莫識。恪引《白澤圖》曰:「兩山間,其精如小兒,名曰係囊。」
彭山 南七里。峰巒聳秀,泉水環流,白崖古剎,佳木異卉,參差掩映,遊覽勝地也。
姜石山 ,西北二十五里,上有梁南康簡王墓。嚴山 ,西北五十里。
石鹿山 南七十里,有石形如鹿。
空青山 「西連五綦山。」
竈石山 在良常山東。石壘如竈,中生一木如曲蓋。
土石山 :在龍山東三十里。
驤首山 、塗山 俱在龍山四十里。《外周》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仇山 ,在縣南四十里。土壤,種松極茂。
「石麓山 。」 白馬山 。棠梨山。
白沙山 、石角山 、浮山 俱在縣南七十里。浮山上有朝陽洞,洞有流泉,灌溉利甚溥。亭山 ,在縣北三十里。
胄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牛頭山 。七星山 。石幢山。
官峴山 俱在縣西北鳳壇鄉。
古漕河 ,在縣北七十里,西入江。
官塘河 在縣東五十里,東北流入延陵。新河 ,在縣東四十里。其源出駒驪山,由丁角入長塘湖,注太湖。
黃堰河 在縣西十五里,流入絳岩湖。
崛河 在縣東移風鄉
絳岩湖 一名赤山湖,在縣西南三十里,周百二十里,下通秦淮,上元、句容兩縣,溉田二十四圩。南去百步,有盤石為水,疏閉之節。吳赤烏中創。宋明帝復使沈瑀築赤山塘,即此。唐麟德中,令楊延嘉因梁故隄置,後廢。大曆十三年,令王聽復置,周百里,立二斗門,以節旱潦。明萬曆二十九年,縣令茅一桂欲咨訪水利,以圖民生永賴。議得「高鄉以地之凸凹為水之盈涸,相地置閘,謹啟閉,時蓄洩灌溉之利,不勞餘力。低鄉自秦淮河以西,麻培橋以東,相距數里,若濬為一河,自可直達。仍東西置閘,防其壅涸,從中經紀其波池鱗次其塍壟,不失前代築隄建二斗門之意。」 議上,不報。
江城湖 西北六十里
周家湖 南五十里,今為圩。
白李溪 :東南四十里。
《上容》溪 南三十里,源出中茅峰,經蘆江橋、赤山湖入秦淮。
斗溪 南七十里。源出瓦屋,入蒲里溪。
龍淵溪 南四十里,源出仇山,入絳岩湖。高平溪 在後。白溪南四十里,出浮山,入絳岩湖。
石溪 在縣北五十里。出胄山,入絳岩湖。「楚王」 東西二澗 在大茅峰下。
冷水澗 在茅山玉晨觀北,即蒼龍溪。水漱石出,其色如玉,即今茅山石也。
破岡瀆 在縣東南二十里。吳鑿上下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寧界。晉、宋、齊如故。梁湮之,更開「上容瀆。」 陳高祖復修破岡瀆,至隋乃廢。
九曲溝 在縣東一里。泉水清泠,瀠迴九曲,土不崩湮。中有一培,形如龜,雖大水不沒。茂林修竹,掩映春和,士人觴詠,竟日忘歸。
龍潭 在縣北八十里,臨大江,今設巡檢司。「菖蒲潭 」 ,在茅山許長史學道處。
下蜀港 :在縣北六十里。
葛公煉丹井 在縣南
陶隱居井 在茅山華陽宮前,歲久湮沒。政和初,道士莊慎修索而得之,瓦井,闌雖破,合之尚全,環刻大字云:「先生丹陽人,仕齊奉朝請,壬申歲來山,自號隱居。」
沸井 在縣東三十里虎耳山。周十二丈,聞人聲則沸。
《甪里丹井 》在潭家橋澗底,甪里先生煉丹處。井方圓十餘處,昔有西域人飲水,取其土囊之去。
梁昭明太子「福鄉井 」 在茅山鴻禧院東市。「曹義井 」 ,在坊郭東南隅。唐李衛公屯兵於此,所鑿,飲之益人壽。
《喜客泉 》、「撫掌泉 」 在茅山,二泉客至撫掌,則有珠連貫而起。
田公泉 ,在茅山玉晨觀。《真誥》言:「華陽田公泉,飲之除腹中三蟲。」
「玉蝶泉 」 在茅山飆輪峰西,至冬一冷一熱。又名「陰陽泉。」
硃砂泉 ,小茅峰西,泉色赤。按《西山記》:司命君埋西湖玉門丹砂於中茅峰之巔,泉水赤。石龍泉 ,在仁信鄉石龍岡南,有石山,自西轉北,若龍自天而下,有洞如口,深數十丈。泉自洞中,淙淙下味,比錫山惠泉、句曲最勝境也。湯泉 :湯山之麓,東南皆有泉,噴而出熱,不可手探。
放生池 宋紹定間建,邑令張偘《記》。「拗月灣」 池 縣西葛僊庵,每中秋月圓,則水中月影方半,相傳葛稚川幻術也。
洗心池 茅山乾元觀西池,下石壁陡立,下石坡斜衍,池在其中,相傳為魏元君洗心處。石壁上有「洗心池」 三字,筆法遒勁,隱而不見,必以池水洗之方見,真奇蹟也。
《郭干塘 》,水常滿,鄉人涸之,必有震電。
溧陽縣
金雞山 在縣東五里
雲泉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下山。」 山有泉,嘗出雲氣。下有雲泉寺,唐貞觀舊蹟。
鐵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按:《唐書地里志》,「溧陽有鐵」 ,即此。
新婦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銅官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按《唐書》「溧陽產銅。」 今土中有屑,瑩然如麩狀。舊因產銅設官,故名。三鶴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舊經》云:「潘氏兄弟三人得道於此,皆化鶴去,故名。」 上有潘真君祠。燕山 南八里,形如飛燕,上有雲鶴庵。南有駙馬岕,數松高秀,石路磷磷,傳為前朝王駙馬墓錫。華山 南四十五里,峰崖秀出,流泉縈遶。《登臨》勝地
石屋山 南六十里。按《圖經》:「吳王使歐冶子鑄劍於此。」 今山西有鑄劍坑。
雞籠山 :西南十二里。以形似名。
大石山 西南十四里。山麓有龍洞、龍池,雩禱輒應。元蔣時中有《大石龍洞詩》。
盤白山 西南四十里,下有太虛觀碑,載盤白真人事。真人姓李名盤桓,隴西成紀人,避魏武之役,隱居高邃峰之西,鬢髮皤然,故名盤白。三王山 西南五十里,按《說苑》,楚威王與眉間尺井一客同葬此。按《烈士傳》,「眉間尺名赤鼻楚。」
人,干將子,按《吳越春秋》,三王塚在汝南宜春縣,按《晉北征記》,又以為魏惠王任敬,均不可據也。伍牙山 西南六十里,按《輿地廣記》,子胥伐楚還吳,經此山,故名。按《建康志》,子胥齒美,避楚,慮人識以石擊牙,山神護之不毀,故又名護牙山。元阿剌罕攻破銀樹東壩,至護牙山,敗宋兵,即此。
鐵冶山 西南七十里,前代鑄錢處。
青山 西南七十里。山孑然峻削,上有雲岫庵,幽閴絕塵。明太祖曾駐蹕於此。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茭山 西六里。上有龍潭,東畔石壁臨溪,勢如削成。宋丞相趙南仲父子宴遊於此,子趙稟題石。字徑四寸,筆法似晦翁、南仲書,今水石剝落矣。
岩山 西十里。晉李閎追張健、韓晃,即此。姥山 與岩山接。
平陵山 西三十五里。平陵城在其西。晉王允之斬蘇逸於此。
黃山 ,西四十里,按《建康志》,「吳赤烏時,有黃鶴僊人得道於此,山下有黃鶴池。」
芝山 西八十里。山產芝草。上有十數洞,或有沸泉,或有石燕,雨則飛,晴則止。或洞中設石枰石子,或洞中復見天宇,或洞中滴水不沾衣,大者容數千人。梅僊洞前一觀音石,尤異。
分界山 西北八十里,與溧水分界。
土山 北三十五里,一名「獨秀」 ,有白龍道院。雷公山 北三十七里,泉石秀潔,昔有雷公鑄劍於此。
瓦屋山 北八十里,以形似名。李白詩:「朝登北湖亭,遙望瓦屋山。青天白露下,始覺秋風還。」 丫髻山 北八十里,兩峰如髻。按《句容志》作「帢幘山」 ,蓋二邑相接孔道也。
山 東北二十五里洮湖之上。按《周風土記》,昔有姥得道於此,因名。山巔有優曇岕,北望湖光,空明如洗,有泉甘洌。宋時設巡檢柵。按《廣韻》烏後切,音毆。山名,在溧陽。《集韻》云:「在陽羨。」或作𠙶山。漢建武中,封蔣澄為𠙶亭侯,故一名𠙶亭山。冠山, 在縣西五里。
金雞山 在縣西七里
僊人山 ,在縣西十里。
落霞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有聖塔院。
張㳇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屏風山 在縣南十里,山右新建法輪寺。庭子山 、城子山 、辰山 俱在縣十里。神山 、泉山 俱在縣南二十里。
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氳里山、 結都山、 懸鼓山。
銀方山 、金山 俱在縣南五十里。
松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有惠明院,亦名松山寺,李白改題曰「五松山。」
石門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茅尖山 :在縣西南十九里。
朝山 、呂望山 俱在縣西南二十里。桂林山 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山後有大盤石二:一曰太古元貞,一曰留雲。宋汪藻《挹秀堂記》云:「南則翠巘晴嵐,與人應接者,桂林山也。」 大壞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一名大巫,一名大浮,在洮湖中。按周處《風土記》,「洮湖中有大壞山。」 按《地里志》:溧陽有湖山。陶隱居云:「石孤聳以獨絕,岸」 垂天而似浮。
小壞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一名小巫,一名「小浮」 ,在洮湖中,高五丈,周迴四十步。按《輿地誌》,延陵永世界有小壞山,山有石室,室有虎蹟,水涸即見。
大篛山 、小篛山 俱在洮湖,山形如釜。龍潭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有潭,澄泓一碧,直見潭底。潭側有龍王祠,旱禱輒應。
荊山 :在縣治四十里。有二柱峰石怪峻。山有靈氣出雲必降霖雨。
虎山 :在縣治五十里。
獨山 :在縣治六十里。形勢聳秀,為金陵發脈之宗。
秀山 在縣西七里
投龍山 :在縣西十一里。
漁父山 ,在縣西十五里。
烏山 在縣西二十里
谷山 ,在縣西四十里。
花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翼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曹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一名曹姥山,瀨水發源於此。按《建康志》:「昔曹姥獨居此山,卒於石室,後人為立聖母祠。」
橫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
小山 ,在縣北六十里。
黃金山 ,在縣北七十里句容界。按《真誥》,金陵古伏龍地,以句曲積金山生黃金,一名句金,所謂金壇之地肺,居者可以度世,因號金陵雲。按《地紀》,「秦始皇望秣陵有天子氣,埋金寶以鎮之。」 非也。
落馬嶺 在縣南七十里。
茶曹嶺 在縣南十七里。
胡冶嶺 在縣南十九里。
頭陀嶺 在縣南二十里。
高官嶺 在縣南六十里。
金牛嶺 在縣南七十里,四面皆山,一嶺長亙十五里,連廣德界。按《縣志》,「故老相傳,有僧逐金牛至此,牛入洞不出,僧立化為石,峙於洞門。遇夜陰晦,則有天燈見。」
駟馬嶺 :在縣治三十五里。
鵓鴣嶺 :在縣治三十七里。
鷺鷥嶺 :在縣治三十八里。
草鞋嶺 在縣治四十里。
金冶嶺 出鐵山謙之《丹陽記》:「今揚州鼓鑄之嶺以冶名」 ,即此也。
白沙嶺 :在縣治五十五里。
僊人嶺 、石畝嶺 、重九嶺 俱在縣治六里。
釭垚嶺 在縣南六十里。〈垚音遙,高貌。〉
長岡嶺 、年荒嶺 在釭垚嶺旁。
鯉魚嶺 在縣南三十里。
丁山嶺 在縣南四十里。
松嶺 在縣南六十里
碧嶺 在縣南七十里
上湖嶺 在縣南三十里。
新婦嶺 在縣西二十里。
伏脊嶺 在縣西八十里。
溧水 ,一名瀨水,在縣西北四十里。按《前漢地里志》,「溧水出南湖,水北曰陽。」 今宣城南湖正在固城湖北,故曰溧陽。
中江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相傳古三江之一。桑欽《水經》云:「中江出蕪湖縣西南,東至陽羨入海。」 《符志》誤引《禹貢注》之松江、婁江、東江為三江,似非。
投金瀨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名瀨陽江。源出曹姥山,入長蕩湖,為吳王漕道,楊行密時漕運所逕也。或以為吳王闔閭雲。《唐書音訓》云:投金瀨,今之潁陽江。昔伍子胥避難溧陽道中,有女子擊綿瀨上,子胥乞餐曰:「掩爾壺漿。」 女子遂投瀨死,以明不洩。後子胥欲報德,不知其家,投金瀨水而去。
五堰 西八十里。堰即廣通鎮。春秋時,吳王闔閭伐楚,用伍貟計,開河以運糧,今尚名胥溪河。旁有伍牙山。按《左傳》襄公三年,楚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哀公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吳,至洞汭。蓋由此道。自是河流相通,東南連兩浙,西入大江。後漸湮。唐景福二年,楊行密據宣州,孫儒圍之,五月不解。密將臺濛作魯陽五堰,拽輕舸饋糧,故軍得不困,卒破儒。魯陽者,銀、淋、分水等五堰壩左右是也。壩西北有吳漕水,言吳王行密所漕也,至宋時不廢。
謝公渰 ,在城北下傳為「謝朓洗硯池。」
謝婆渰 在城南下即齊宣城太守謝脁故宅。長蕩湖 在縣北二十里,舊名洮湖,其水東連震澤。按酈道元《水經注》以此為五湖之一。一作長塘湖,與金壇、宜興界。張籍詩:「一斛水中半斛魚」 ,言鮮食之廣也。中有山,望之若浮,名浮山,亦名大壞山。
黃山湖 在縣西三十七里黃山下,周五十里。三塔湖 ,在縣西七十里,周四十里,一名梁城湖,西南與昇平湖接,俗名「三塔渰。」
昇平湖 在縣西七十里。一名昇平渰水,自五渰東流入湖,又有溪水南自建平梅渚來會。《縣志》作「昇平壩。」
瀨陽渰 在縣西北四十里,即瀨溪也。按《縣志》,上接三塔諸渰水,東入太湖。
朱湖 ,在縣東南八里。郭璞《江賦》云:「其傍則有具區、洮滆、朱滻、丹漅。」 《水經注》云:「朱湖在溧陽。」 或雲即曹蕩圩是。
千里湖 ,在縣東南十五里,一名千里渰。陸機云:「千里蓴羹,末下鹽豉。」 沈文季云:「千里蓴羹,豈」
「關魯衛」 皆指此,今湖已淤蓴不復生。
百丈溝 在縣南三里。一名「百步溝。」 源出燕山,東流入白雲溪。舊有壩三十四,儲水以灌高田,歲久淤塞。明弘治初,知縣楊榮開濬八百餘丈,中存九壩,民賴其利。
黃墟蕩 ,在縣南十里,周五里,東北流入白雲溪。
繰車涇 在縣南十里,連黃墟蕩,下屬白雲溪,歲久淤塞。明成化間,知縣熊達疏濬。
高友溪 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廣德,下經黃墟蕩,合白雲溪。
舉善溪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廣德,東北入高友溪。
白雲溪 在縣東南十里,一名「白雲涇。」 清流澄澈,雲色輝映,東流入荊溪。
香苗塘 在縣西南六里。
宋塘 在縣西南二十里,廣三十五畝。
丁家塘 西六十里,廣一百五十畝。
葛培渰 ,在縣西十五里,周四十五里,西連西昌渰,今成圩,僅存一派,可以通舟楫。
新昌渰 ,在縣西三十里。
舊縣江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水自分界入上興埠,東流至南渡渰會。
沙漲渰 在縣北十里。按《縣志》,在縣北二十里。明嘉靖癸卯、乙巳間大旱,史太僕際募民築塘聚食者,八閱月存活萬計,更其名曰「救荒渰。」 復於塘上建書院以待遊學之士。唐順之為之記。溧水縣
中山 在縣東十里。孤聳不與群山伍,一名濁山。按《輿地誌》,溧水縣濁山有濁水,流演不息。舊志云:濁山即獨山,獨山又即中山,謂獨立於中也。而邑志又云:「舊志雲中山即獨山者誤。」 按《郡國志》,「山出兔毫,為筆精妙。」 《唐史》:至德二載,江寧郡、《宋史》建炎三年,建康府皆貢筆。時溧水隸二郡,製筆之說,所由來也。
東廬山 以形名,在縣東二十里。相傳嚴子陵曾結廬於此。有水源三:一入秦淮,一入馬沉港,一入丹陽湖。《隋史》設縣,止名廬山山。謙之《丹陽記》:縣東有廬,故又名東廬山。邑人袁艮有詩。官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一名官塘山。有大塘,築堰以資灌溉。
馬鞍山 在縣東南十二里。一名「溧陽山。」 石城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舊有石城書院、冷水亭,今廢。
回峰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渟淥一泓曰「龍池」 ,濡縷一流曰「龍泉」 ,東有水注平陸。
仙杏山 在縣東南四十三里。《一統志》云:「巔有杏林,又有三仙壇及丹井清泉,流入丹陽湖,又名仙壇山。」
芝山 在縣東七十里。按:芝山跨溧陽、溧水二縣境。
荊塘山 在縣南十里
㔶船山 在縣南十二里。一名感泉。山陰有青絲洞,泉脈澄泓,四時不竭。有張、沈二士讀書堂,不知其人,井臼尚存。㔶音感船,泉又同韻,「㔶船」 無字義,似即「感泉」 之誤也。
杜城山 在縣南十二里。隋大業間,杜伏威屯兵於此,築石城,故名。有戰場。近有僧結廬其巔,名「巢雲庵。」 泉木幽勝。
無想山 在縣南十五里。上有南唐韓熙載讀書堂。古檜、古銀杏,皆唐宋間植。有元謝瑛《招雲亭碑記》。山頂有泉,下注成瀑布。
澳洞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龍潭。石羊山 在縣西南三十七里。舊《志》云:「金華山即黃初平起石羊處,有牧羊仙洞。」
銅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昔產銅。
李墅山 在縣東三十里。
浮山 ,在縣東三十七里。
烏龍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落步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蘆塘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
清洪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邑人韋炳以《形家》言「山為縣脈,不宜斬鑿」 ,請示嚴禁。
馬占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赭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東破山 在縣東南五十五里。《縣志》又有靈嶽山、方山、荊山、雲鶴山、大山,俱在六七十里外。據縣疆東南至溧陽分界山五十里,則諸山不得書。
土山 ,在縣南五十里。
紫雲山 ,在縣南六十里。
東壘山 ,在縣南六十五里。
玉泉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
丁公山 在縣西十二里。山頂石有宋潘並刻「乙亥三年潘並過旺竹岩,看山望馬」 十六字。稟丘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泉及唐太和古寺,石龕方丈尚存。
岐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靈龜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梅山 、上義山 ,俱在縣西北四十里。琛山 在縣西十五里,產玉。
烏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雞籠山 :在縣北三十里。
左仙山 ,在縣西四十里。
鸞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巔有育德泉,渟渟一窟,味甚甘,洌中有蜥蜴。歲旱取水,祈雨輒沛。下建龍霖庵,山影倒潭,兩翼飛舞,狀如青鸞。臘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跨石臼湖。東接鳳棲,西朝雀壘,一望煙波萬頃。西北諸峰皆成遠黛,可並芝山諸洞,稱「溧水兩勝。」
鳳棲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昔有鳳止山巔,故名。
雀壘山 ,在縣西二十里。
遊子山 在縣南六十里。舊《志》云:「孔子適楚,曾經此山,故名。」 山有石壇。
段家山 在縣南六十里。上有仙壇,名「石南社。」 小茅山 在縣西南三里。一名玦山。
電山 :在縣東十五里南頂有天池,四面天然石嵌。
荊山 ,在縣東二十里。東南亦有荊山。
觀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形陡峻,有石屋可容數十人,有泉不竭。
乳山 在縣西三十里。岩石巉削,山下有玉乳泉,渟注澄澈,味極佳處。士林古度曾隱居於此。西山 一名「竹絲山」 ,在縣南三十里。
平安山 半山 :在縣南十二里。
箬帽山 、大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圓山 在縣北一十里。
白石山 ,在縣北二十里。
臥龍山 在縣北二十三里。
錢山 、南山 、鳥山 ,俱在縣北二十五里。
雞籠山 、秀山 、六姑山 :俱在縣北三十里。
赤龍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大人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夾山 ,在縣北三十里。
軍山 、塔子山 ,俱在石臼湖中。
嶢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陡峻,因名。
華山 ,在縣西十五里。
石山 冶山 ,在縣西三十里。
橫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百丈,周百里,跨上元界。
葛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白蓮山 茅蓮山 ,在縣西三十里。
唐家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
溧水 在縣東南九十里溧陽境內,分於溧水。吳王漕水 ,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東廬山,南流入吳漕馬沉港,入丹陽湖。
大山水 ,在縣南六十里,源出固城湖。《圖經》云:「經五堰東入溧陽三塔港。」
橫山水 ,在縣西三十五里。兩源東會於望湖山下,至石湫壩入秦淮大河。
秦淮河 詳載《上元》。
胭脂河 在縣西十里。明初定鼎金陵,欲通蘇、浙糧運,乃命崇山侯李新焚石鑿河,引石臼湖水,會秦淮以入於江。自永樂遷都,運道遂廢。丹陽湖 ,在縣西七十里。《春秋左氏傳》哀公十九年,「楚子西、子朝伐及桐、汭。」 杜預註:「廣德州有桐水,出白石山,入丹陽湖。」
石臼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湖中有軍山、塔子山、馬頭山、雀壘山,處士邢昉隱居處。
砂湖 在縣南六十里。今開堰,周五十畝。龍潭 在縣西南二十里,南通石臼湖,北連胭脂河。歲旱,雩禱有應。
石龍潭 在縣南九里。源出青洪山,北流入秦淮河。
蒲塘港 :在縣南二十里。
還步港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按《縣志》二源出自方山,西流入石臼。按《金陵志》,方山在六十五里之外,似為未確。
馬沉港 :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源出分界山西。
流入石臼湖
花溪港 在縣西南四里。源出左山,入石臼湖。石湖澗 在縣西南三十里。源出琛山,入石臼湖。
丁公澗 在縣南三十五里。自丁公山流入胭脂河。
冷水澗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荊山塘,西流石臼湖。
「稟丘泉 」 在稟丘山頂。
長山泉 :在縣南六十里。其味清淡,四時不絕。育德泉 ,在鸞山頂。
鳳泉 :在無想山,知縣王從善鑿。
龍泉 在縣西迴峰山下。
官塘 在上原鄉
草塘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仙壇鄉。
土塘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上原鄉。
兩重塘 在縣東南四十五裏白鹿鄉。
尚書塘 周數十畝,淵深莫測,大旱不涸。藕絲堰 南與高淳連界,內有羅城等九圩、六垾、四堰,舊有土壩,數為洪水衝沒。明末造石閘,春閉秋開,永無水患。
上方井 在縣西二十里上方寺中。井上刻字雲「唐貞元記。」 相傳即孫鍾種瓜井。
江浦縣
鳳凰山 :在縣治後,一名「曠口山。」
陸家山 在縣西一里。歲旱則禱雨其上。馬鞍山 ,在縣西十里。端凝秀峙若屏。邑人石淮有《詩》。
福龍山 在縣北十二里。孤峰插漢,群嶂連雲,大江帶前,長河繞後,中饒岩洞,為江北大觀。萬曆間,建真武行宮於其巔。前有獅山、象山、西華、皂纛、七星岩、香爐峰諸勝。兩澗夾天門。有杏花邨、桃源洞。東有靈泉。西華山 在縣西十五里,矗起平地。
龍洞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上有泉,泉中有小青蛇,稱為「神龍之種」 ,求雨立應。
天井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石罅,深不可測。峨眉山 ,在縣西三十里。
孟澤山 ,在縣西五十里。
《翠雲山 》一名「北大山。」
陰陵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即項羽失道處。赭落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四潰山 ,在縣西七十里。項羽敗走至東城,漢兵追之,羽依山為陣,即此。一名「四馬山。」
東龍山 、西龍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白子山 在縣南四十八里。
定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跨六合境,即六合之六合山。屬縣者曰獅子峰。西南麓有卓錫泉、達摩晏坐石。山陰有平遠樓,為浦人李嗣聃隱居耕讀處。珠泉一泓,寒玉藻荇如浮鏡中,中吐珠連貫而起,拊掌則愈多。一名喜客泉。樓臺松竹甚隹,今皆圮。孫國敉纂有《定山志》《珠泉志》。邑人定山先生莊㫤居此,㫤建七亭於山,皆賦有詩。金家山 ,在縣東二十里,壁立數百丈,望江南諸峰如畫。下有金賢文漪樓,湯賓尹題額有記。象山 在縣北五里。
獅子山 在縣北七里
七孔山 ,在縣北十里。
石洞山 在縣北十二里。山頂有龍池,南有香岩,極幽勝。
黃悅嶺 在縣北十五里。明初鑿通江淮東葛驛路,為南北一孔道。
駱駝嶺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龍洞嶺 在縣西三十里。
白篠嶺 《東華山》北一十五里。
大江 在縣治東三里。上曰「揚子江」 ,抵浦子口曰「宣化江。」 其中流為鰻鯬洲,與江寧界。
王家套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上通三山,下通八字溝,為往來要渡。
三㲼河 在縣北三十里。滁河與黃山水合流於此,經六合瓜埠口入江。
浦子口河 在縣東二十里。源出定山「卓錫、珍珠」 二泉,由浦子口城西入江。
新開河 在縣東二十里。自三㲼河由六合出瓜埠口入江。
沙河 在縣東三十里。宋天禧間開,引江水支流,下至瓜埠入江。舊《志》云:「范仲淹領漕時,以大江風濤之險,乃開此河,通瓜埠入江。」 明初,新開路,建沙河橋。
穴子河 在縣南四十裏白馬鄉界。南自大江通芝麻河、石蹟橋河水合流至西江口入江。
芝麻河 在縣南六十里。由大江入遵教崇德鄉,合白馬河入江。
白馬河 在白馬鄉,通石蹟橋,出西江口。後河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源出廬州舊梁縣,至境內茅塘橋,出瓜埠。
八字溝渡 在縣東八里,濱江。
虎跑泉 、白鼉泉 俱在定山獅子峰下。「卓錫泉 」 ,在定山寺內樓下,暗流出池。世傳梁時初祖達摩晏坐石崖,思西域水,以錫杖卓地,遂得泉。
珍珠泉 詳《定山》下。
湯溝泉 在縣北三十里,北流入三汊河。湯泉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水溫有香氣,昭明太子嘗浴此,呼為太子泉,明高祖賜名「香泉。」 泉上有松二株,昭明太子手植,極攫拏之勢。東龍塘 、西龍塘 俱在遵教鄉。
孤塘 在狄家坪
義井 在縣西南六十里。宋張某為觀察司,其家析後,族人漸貧乏,復同居聚飲於一井。鐫其上曰「義井。」 事聞旌表,今井尚存。
六合縣
六合山 即江浦定山,在縣南六十里。有六峰拱合,曰寒山、獅子、石人、雙雞、芙蓉、妙高,高二百六十丈,巑岏拱合,邑所由名也。張和《志》云:「真州六峰」 ,元時縣屬真州。明初又割六合地置江浦,故山南西屬江浦。有達摩崖、晏坐石、珠光峽、卓錫泉、虎跑泉、一人泉、白鼉泉、珍珠泉,皆勝地。晉置秦郡。南朝王元初,僭號齊伯,生獲璽。宋崔皋敗金人,皆於此山。
靈岩山 在縣東十里。高一百二十一丈,常有靈氣,故名「靈岩。」 有偃月岩、磨盤石,兩石相疊,懸立欲落。龍王泉、鹿跑泉、蔡老人洞、白龍池、瑪瑙磵,產五色文石。有雲霞草木、人物鳥獸狀,甚至篆楷,字畫工好,天然一石可直數金。邑人以山為市,近不易見。知縣張啟宗建塔,湯賓尹撰《碑記》。
石帆 在縣東南四十里。矗起江中,通體皆石,若張帆然。舊《志》云:「山北有出佛洞,唐會昌中,因汰浮屠教曾藏僧神建肉身於此。宋鮑照有《石帆山銘》。」
瓜步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表裏江河,為六合五十三道水重鎮。廬州滁陽水皆出山下。宋鮑照稱其「因迥為高,㨿絕作雄。」 魏主燾侵宋,鑿井與蟠道,址尚存。按《揚州志》:瓜步城,在儀真縣,陳宣帝太建五年置。蓋因地利,當水陸之衝,當守也。今但有巡檢司。
冶山 在縣北五十里。巑岏九十九峰,峰迴障合,聳青曳翠。鎮六合、天長、江都三邑界。相傳吳王濞鑄錢所,故名。上有天井、白龍池、鐵牛洞、通臂泉。
「赤岸山 ,一名紅山,東三十五里。」 《南兗州記》:「赤岸山南臨江中,濤水自海入江,衝激六七百里至赤岸,其勢始衰。」 羅含詩:「赤岸若朝霞。」 郭瑛《江賦》:「『鼓洪濤於赤岸』。杜甫《山水圖歌》:『赤岸水與銀河通』。」 王維《送封太守》詩:「忽解羊頭削,聊馳熊首轓。揚舲發夏口,按節向吳門。帆映丹陽郭,楓攢赤岸邨。石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皆指此。孫汧如曰:「《南兗州記》云:『海潮至赤岸始衰』。《南徐州記》云:『京江,《禹貢》北江也。春秋朔朢,輒有大濤,聲勢駭伏,極為奇觀。濤至江北,激赤岸猶為迅猛。衰猛二說相反,則真州東有二赤岸也』。」
方山 在縣東三十里。按舊志,宇文周置方州,隋置方山府,皆於此山。梁建寺其上,曰興雲,後更名曰梵天。古樂府云:「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 即此。
橫山 在縣東三十里。拓拔魏置橫山縣。宋建炎間,劉綱常保聚咸淳施忠等立功,俱在此。上有禪證寺,梁天監中建,即昭明太子讀書堂。馬頭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絕頂一石,高丈餘,嵬然矗起。中一穴,方徑尺,渟水清旨不竭,里人懸絲。石投之,莫量其淺深。唐公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一山突起,作金星伏田。五里南起為屏山,而結縣治。
牛頭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
峨眉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塔山 》唐貞觀間,敕改「塔子山。」
子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桂子山, 在縣四十里。
吳沛山 ,在縣三十里。
尖山 在縣五十里
黃董山 在縣三十五里。
西陽山 ,在縣二十五里。
東龍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綿亙入來安界。烏石山 上有烏石寺,寺有古桂,極奇。
練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熨斗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地龍山 ,在縣三十里。
盤石山 ,在縣四十五里。
巴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黃宏,字巴山,家此。天啟間,秋山庵僧夢堂所奉地藏菩薩,右趺下生蓮花一莖,凡四十餘瓣,如栗玉色,逾月又生一枝。
桃葉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隋開皇間,置六合鎮於此山。
盤城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旁有郭汾陽「玉帶樓。」
平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立江滸,波濤渢渢,亦大觀也。
宣化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按《嘉定志》,「晉安帝隆安初,置秦令於六合之宣化鎮」 ,六合之名始此。
晉王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沿江蜿蜒。隋焬帝嘗為晉王,總兵伐陳,兵出六合,駐於此,故名。今山造塔。
馬鞍山 ,在縣北二十里,以形名。
屏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盤旋若屏,頂皆作阡陌,多泉竇,中有寶勝古剎、銅佛,皆唐像。昔有盜銅佛,以石擊佛使碎,佛大呼如雷。
牟尼峰 ,在縣南二十五里。達摩初祖折蘆渡江,止長蘆寺。今佛齒《貝葉經》尚存。前有鐵參沙神牟尼峰庵,乃寺之下院也。
苻融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按《嘉定志》,「秦苻融嘗城此,因名。」
蜀岡 在縣東北三十里。南接儀真,東連江都,綿亙數十里。一名崑崙岡。鮑昭《蕪城賦》云:「軸以崑岡。」 即此。蓋六合為蜀岡之首,而蕪城其尾也。唐右衛將軍陸孟俊自常州將兵萬餘趨秦州,進攻揚州,屯兵蜀岡,即此。
「大江 」 自唐家渡至瓜埠、東溝一帶,皆屬縣境,巡哨江界。
滁河 在縣西南。自廬州府發源,經滁、和界,會五十四流入縣境,東南三十餘里至瓜埠入江。冶浦河 在縣東二里,源出冶山,北通天長,自縣東關帝廟前與滁水合,出瓜埠。知縣顧高嘉因縣民貧瘠,用形家言,欲於二水及出處河東西築石為基,堆土瀕河,以作捍門之勢。已捐買石百丈,後以位置異議,不果行。邑人因唐獨孤及清風亭之舊,重建亭於河畔,顏曰「秀水顧公清風亭。」 吳偉業撰《碑記》。
皂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
濁河 在縣四十里。皆自北合滁河。
馬昌河 在縣南五十里。南與滁河合。
「西河 」 在長蘆鎮,即今九家灣。範文正領東南漕計始開。又名「沙河。」
河子溝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稱「急流江」 ,今稱「急水溝。」 宋淳熙間開新河,即此。
岳子河 在河子溝北。昔岳飛遣子雲鑿此以襲金人,俗呼「鴨子河。」
東溝 在瓜埠山東二十里。宋紹興間,淮南運判沈調開以艤舟。今為防江口岸衝要處。程駕港 在縣西二十里,入滁河,米穀帆檣往來處。
芳草澗 在縣東北三里,通沈家湖、橫塘,入冶浦河。
《泠泛澗 ,近屏山》。
「瑪瑙澗 」 靈岩山中產五色文石。
石腳灘 在滁河東岸,以河底有石,故名。宋紹興間,嘗造浮橋於此,以達瓦梁。今呼為「張果灘」 ,以張果曾灌園於此。
惜水灣 在縣東南十五里。縈迴曲折,三繞靈岩,即今大小長灣也。宋隆興間,鑿其灣,曰「過盤洋。」
葫蘆套 在縣西五里,地形如葫蘆,浮水束處,相望僅數十步,河身則遠數里。此滁水來處,亦如去水之大小長灣也。
龍池 在縣南五里。水清可鑑,淵邃莫測。相傳神龍居之,靈岩塔影臥其中。大中丞佟國器佃為放生池。翰林鄧旭捐金五十兩,勸募建大悲閣、放生庵。知縣顧高嘉刻碑立庵,永禁盜竊,歲活生命以數百萬計。
敬德洗馬池 在冶浦橋西。相傳為尉遲敬德洗馬處。瀕池草水涸,冬榮。
石樑溪 ,按《寰宇記》,「在六合縣西北,自滁州清流界流入。」 宋元嘉中,於溪中得古銅鐘九口,如人行列,引次向南。刺史臨川王以獻。
瓦梁堰 在縣西南五十里。北齊嘗置郡,金、元屯兵於此。
劉城堰 在縣東五里。南接崇岡,中築城茆。城堰 在岡上,與劉城堰相對。
草塘 在縣西五里。天旱無水,必產一物以濟人。
冶山井 在大聖寺,有「章武二年」 字。
《屏山泉 》:山北嶺下,沙石瀠流五、六里,溪中藥苗,四時皆春。
「寶勝寺泉 」 山坳泓然,味甘洌冠諸泉之上。《高淳縣》
鎮山 在縣東北一里。縣原為高淳鎮,因以名。山。從石臼湖迤𨓦而來,濱於固城。今縣治在下。學山 在縣東一里。儒學在山麓。
馬鞍山 在縣東二十里。
鳳棲山 在縣二十五里。《縣志》作「鳳凰山。」 橫山 ,在縣三十里。
大遊山 ,在縣三十七里,南有石牛古蹟。遊子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小遊山,即溧水遊子山,中有介子推墓。
城門山 ,在縣五十里。
大山 在縣六十里。有水入固城湖,經五堰東入溧陽三塔港。
遮軍山 ,在縣東五十里。
荊山 ,在縣六十里,按舊志,即卞和獲玉處,界溧水朱之蕃有碑記。
秀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舊名禿山。按《舊志》,「有仙過此,以鞭畫路形如之」 字今見存。
禪林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木城山 ,在縣東六十里。突起平地,甚奇峻。昔紅巾之亂,民樹柵其上守之,故名。
花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高出諸山,上產白牡丹,舊有「看花臺。」
饒山 在縣東六十里。山勢聳秀,下有天泉。秀,水也。天旱,遠近皆取汲於此。
象山 在縣東五十里。明崇禎九年三月風雨起一龍,土裂路分,首尾鬚爪遺跡宛然。有醫士汪姓者,掘其首,下之土,煎取冰片數斤。
官溪河 自縣南,西環四門,即淳水,與固城湖相連,北入石臼湖。
漆橋河 在縣東三十里。
胥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按《縣志》,「春秋時伍貟伐楚,鑿河由鄧埠抵廣通鎮,故名。」 河之南岸屬建平,北岸屬高淳。
澄溝河 在縣西三十五里。宣水由此入蕪湖太平。近宣岸水濁,近此岸水清。
石臼湖 詳見《溧陽》。
丹陽湖 在縣西南三十里。中流與當塗縣分界,東連石臼、固城二湖。其源有三:出黟縣者為舒泉;出廣德白石山者為桐水;出溧水;東廬山者為吳漕水。三湖匯合,其流分二:一西出蕪湖,一北出當塗、姑孰,出江。唐李白常遊此湖,愛其風景,每張帆載酒,任意往來,有詩:「湖與元氣運,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龜遊蓮葉上,鳥入蘆花裏。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固城湖 在縣西南五里,北通石臼、丹陽二湖,與當塗、宣城分界。按《縣志》,與宣城慈谿相界。《府志》誤載與當塗界。湖東有廣通鎮壩,壩外有河,築五堰,設閘啟閉,導湖水由常州宜興入太湖。後因蘇、常水患,乃以石窯五堰鎔鐵以錮石。明洪武間,復疏通之,以便蘇、常、松、浙糧運。永樂元年,蘇、常被水,乃築壩設官管理,湖水遂不入太湖
橫溪 在縣東
白龍潭 在縣南十五里秦家圩內。每白龍見則有水變。
牛兒港 、於家港 、東溪 俱在縣南。蘆溪 、煉溪 俱在縣西北。
官溪河 龍潭灣 、月潭灣 俱在縣西。王母澗 在縣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