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8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卷目錄

 荊州府部彙考三

  荊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荊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卷

荊州府部彙考三

編輯

荊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編輯

興山縣

羅經山 ,在縣治後。高二十里有奇,週五十里。上有雙峰,直干霄漢。峰迴壑轉,聳青曳翠。遙而望之,如兩戟然。

青龍山 :在縣治東首。峰巒雄秀,草木鮮華,蜿蜒聳出,邑之東臂也。

高頭山 :在縣治西三十里。一峰侵漢,萬木留雲;對峙青龍,拱揖羅經。雖脈發於萬朝山,而綿亙迴繞,屏翰邑治之西。

仙侶山 在縣東三十里。峻峭特表,幽靜曲折。昔有人入山採藥,愛其竹樹蔥蒨,雲暖泉寒,留居數載焉。一日,相挈而出,摘蘭葉化木舟,泛溪水而去,故名。

老君山 ,在縣西,高三十里,周約百里。產赤色蛇,長五寸,群行如索,見人不驚。有蟠羊大千餘斤,獨角。明崇禎間,人獲之,遂大亂。及癸巳復出,邑絕火煙,上有老君足蹟。

萬朝山 ,自老君山分派六十六峰,而茲山特出,高五十里,群山環拱,萬木蒼森。山後積雪,經年不溶,相傳真武曾修道於上。

天柱山 ,在縣北五十里。孤峰獨立,形宛如柱,因名。

天竹山 在縣北七十里,高聳難量。元至正三年,民奔山採蕨,見其中有一大池,旁出竹二竿,大數圍,詫為「天竹」 ,因名。

茅蘆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皇清順治甲申歲,「獻賊」由楚入蜀。丙戌春,復至興山。

走施州衛,出彝陵,由常、澧遁於廣。癸巳年,李來亨等復奔興山,往七連坪,盤踞十有一年。康熙壬寅歲,各路官兵四出進勦,賊踞山固守,至甲辰仲秋,兵破寨,逆賊盡殲。茲山週圍百里,高三十里,皆峻壁陡巖,為邑諸山之最險者。

靈霽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卦子山 ,在縣東一百里。雙峰如卦,民避亂於上。

池山 在縣東四十里。四圍壁立,一線通頂,最為幽邃。上有一池,雖極旱而水不涸。

五指山 在縣東五十里。一山五峰,宛如一掌,故以「五指」 名。上有鐵瓦殿、仙人橋、萬壽宮、玉皇閣。夾路石欄,人扳鐵而上。旁有一小石柱,高百餘丈。頂上老松數株,雀巢如壘,可望而不可至。開東山 在縣治東十里。

雨珠山 :在縣治北六十里。

北城山 :在縣治北七十里。

金子山 :在縣治北八十里。

青山 ,在縣北一百里。

仙侶山 高數千丈,峰巒凌雲,頂上又平衍如地,相傳有群仙聚其上,故名。

爛柴山 ,在縣西四十里,四面皆崇山峻嶺。九衝山 、練城山 、盤龍山 、華榮山。

清風山

明月巖 :在縣治之西,與清風山並立。

富貴巖 :在縣治之東,與華榮山並立。

《簝葉塢 》長亙二百里,怪石橫插,叢林蔥鬱,路通襄鄖,行者必聚眾而入。

響水洞 在縣東五里。洞在懸崖門,僅容人入,內平坦如屋,冷氣襲人。山後復有小穴可入,有石級百步,級盡則平坦,方約里許。緣木而下,有石柱數根,如蓮花蓋托之狀,再進少許,似一石橋,懸架於兩岩。其下波沸如雷,世傳有龍居焉。屈老洞 在縣東五十里,瀑布懸空,夏涼冬暖,山花野草,四時鮮妍,可容人居。

「建陽峽 」 ,源出寧都,曲折四十八度,約十餘里,至建陽村流入香溪。

龍口峽 ,在縣北二百五十里。

東陽河 ,在縣東五十里。

南陽河 在縣西三十里。紆折於縣治之前,由青龍山下十數里西至屈家鋪,合建陽河而入大江。

建陽河 源出寧都,曲折建陽峽,四十八度,南流香溪入江。

夏陽河 ,在縣東六十里。

響巖河 在縣東一百里。

三堆河 在縣西七十里。

點軍河 ,在縣北五十里。

三溪河 在縣北七十里。

公保河 在縣北五十里。

平水河 ,在縣北七十里。

麻林河 在縣北九十里。

深渡河 ,在縣西十里,源出龍潭,怒濤驚波,隨山曲折二百餘里,達縣

珍珠潭 :在縣治南一里。昔王昭君常於此處滌妝,偶遺珍珠一顆於潭。

白龍潭 在縣北一百里。潭邊有大樹,白龍時掛於上,故名。

龍口潭 在縣北一百里。周圍方四十里,深邃莫測。水從石澗流出,即縣西河之源。

黃龍潭 在縣西七十里。

南陽溪 ,自鄖陽房縣來,逕縣治下,會流入大江。

彈子溪 :在縣東關外。

水磨溪 在縣北四十里。

《新奔灘 》。《白馬灘》。

龍池 ,在縣北六十里。

洗墨池 在縣北三十里。相傳宋狀元洗墨池也。

積魚池 ,在縣東四十里。

「清泉 」 在學宮之後。引流遶殿後,環入泮池,至南關門外會香溪入大江。

巴東縣

巴山 在縣治南境,又名金字山。一峰分三岡,形如金字。縣治依之。

石門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徑,深若重門。漢昭烈為陸遜所敗,走此門,追者甚急,乃燒山斷道,僅以得免。

桐水山 ,在縣南五十里。

向王山 ,山勢高大,上無樹木,常有雲氣,冬則先有雪。古向王耕於此山,因名。

小戒山 勢極高峻,惟一道從巖間過,止容一人,過此則平曠,可容百家,昔人多避兵於此。長豐山 懸崖峭壁,高千萬仞,上有石蜜。鐵爐山 ,在縣東三百二十里。

虎頭山 在縣南三百里。

羊乳山 ,在縣北三十里。

金蓋山 ,在縣北七十里。

石柱山 ,在縣南二百五十里。

高大山 ,在縣南三百里。

「苦竹山   。」 梁臺山   。石羊山。

刀尖山 ,在縣西三百三十里。

青銅山 ,去縣一百二十里。

安居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馬鞍山 在縣西南三里。

招蜂山 ,在縣西北十里。

三盆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飛鳳山 在縣北五里

紫陽山 ,在縣北四十里。

雙城山   。天寶山   。明月山。

野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

羅頭山 在縣東七里

雙磏山 ,在縣西三百里。

七寶山 ,在縣東八十里。

「畫眉山   。」 《蜀口山》。

覆磬山 ,在縣西四十里。

金龍山 ,在縣東三百四十里。

鎮南山 ,在縣西三百一十里。

紅葵山 ,在縣東三百二十里。

西嶺 長嶺 俱在縣東南三百一十里,長子嶺 在縣西南三百二十里。

馬嶺 ,在縣西南四百二十里。

東峰   、鐵峰   、大峰。

白虎洞 相傳有異人至,白虎輒鳴,因名。下馬洞 ,在縣北十里。

秋石洞 ,在縣北二十里。

羅頭洞 在縣東五十里。

鎖洞 ,在縣西北二十里。

三潮水 ,石間有水,一日「三潮」 ,因名。

《清江河 》,江水皆濁,惟此獨清,故名。

三壩河 源出九府坪,一流入房縣,一流入大寧,一流入西瀼溪,會合大江。

東瀼溪 在縣東

西瀼溪 在縣東西二水入大江。唐杜甫常居此。今草堂基址尚存。

赤溪 在縣北

龍窩溪 在縣南

九安溪 在縣西

東嬴溪 在縣西南

白磁潭 :在縣南二百一十里。

石門灘 中有巨漩萬餘丈,舟行不慎,則有覆溺之患。

「青水灘 」 江水泛急,觸而為漩,故舟人戒嚴於此。

八斗灘 有二:上八斗近香爐灘,下八斗近橫梁灘,俱在縣東十五里。

橫梁灘 在縣東二十里。

渦龍沱 ,在縣東。其水清深不可測,相傳有靈物宅焉。

大沱石 在縣西北大江旁。歐陽修《硯譜》云:「巴東大沱石,其色青黑斑斑,其文微粗,亦頗發墨,通幽井 。相傳飲此可以療疾,其下常有鼓樂聲。」

《陰晴井 》:其上有雲則雨,無雲則晴。

舊鹽井 ,在縣北八十里。元時置鹽課司。溫涼井 ,在縣南三百里。

施州衛

龍回山 在衛城東。昂然奇秀,如龍回顧。山下有圓通寺,寺有龍回井。

象耳山 在衛城內,一名「舵樓山」 ,有修篁佳樹。城南一里有象鼻山,下有流觴曲水。

龜山 :在衛城內。本衛城隍廟在其上。

成山 :在衛城內,本衛土主廟在其上。

連珠山 在衛城東。五峰如貫珠,亦名五峰山。宋政和間,封山神為惠嘉侯,賜廟額曰「永福。」 與此山相接控清江之口者,曰龍首山。

文筆山 在衛城南二里。卓立如筆,亦名「雙翠山。」 此山之西,又有丹鳳、玉女二山,在衛境內。客星山 在衛城西五里。複嶺重嶂,蜿蜒盤薄,南連雪嶺,高出雲霄。

飛鳳山 在衛城北,以形似名。

翠濤山 在文筆山西南。山如波濤層湧,故名。山石高起數十尋,有竅,南北透明,俗號「明山。」 宜山 ,在衛城西北,與月臺相對。

猿啼山 在客星山南。丹崖碧嶂,林木叢箐,猿聲最多。宋黃知命詩:「大猿叫罷小猿啼,箐裏行人白晝迷。」 春夏常積雪,又名雪嶺。

天成山 在衛城南十五里,上有天生橋。藥山 在衛城西二十里,下瞰麒麟溪。山產藥物。

金瓦山 :在衛城東四十里。崖石鱗次,然類瓦屋而色黃。

畫屏山 在衛城東六十里,景色如畫。

石盤山 :在衛城東四十九里,山頂有大石如盤。

天樓山 :在衛城東五十六里。山勢聳拔,如危樓倚天。

羅盞山 去衛城五十六里。崒然數峰,如覆螺杯。

金柱山 :在衛城西南七十二里,有峰峭直,其色如金。

香城山 :在衛城北七十四里。多麝香。

銅甕山 在衛城西七十六里,以形似名。金樓山 在衛城北八十里,崖石層疊如樓。羊角山 在衛東百餘里,尖峰高峙天半。赭馬山 在衛西北一百一十二里。

金雞山 :在衛城南一百四十里。

巾子山 在城東一百六十里,峰頂狀如巾。石乳山 ,在衛城西一百七十里。週迴百里餘,山石層壘,多生石乳。

都亭山 在衛城北二百里。崇岡深麓,映帶左右,山之下多良田廣囿。後周置亭州,因山以名。東門山 ,在衛城東南一百餘里。舊有關在山之東,名「東門關。」 相傳土蠻以此分界。

秀屏山 在大田所前。青峰高聳,若屏障然。積翠山 在大田所北。峰巒秀麗,林木蒼翠,為境奇觀。

朝陽山 在大田所北門外,與所城內山連。小關山 在大田所東百里。古置關其上,遺壘尚存。

七藥山 在衛城西四百里,與支羅所相近,施夔可以分望。

瘦驢嶺 在衛城西七里,嶺高路險。宋黃庭堅詩:「艱危寧度瘦驢嶺,奔走莫隨肥馬塵。」 謂此。

朝霞嶺 在大田所東五十餘里。峻嶺巍峨,曙色將分,每有霞彩。

通天岩 在衛城南十五里。岩上有竅,可以通天,因名。

洪岩 在衛城南三十里。上有真武觀,高出群山,俗呼「小武當。」

「碧波峰 」 東抱衛城,曲折逶迤,如波濤層疊,因名。

旗峰 在衛城北十里,與鼓水俱近演武場。石通洞 在衛西。黃庭堅詩:「古木蕭蕭洞口風,昔人曾此出樊籠。岩前況有涓涓水,好滌塵埃去效翁。」

影娥洞 ,在衛城南十餘里,日影水光相盪,照入洞,境甚異。

雙城洞 在衛北四十餘里。又衛東十里有雙城山,下有雙洞。

大龍洞 :在衛城東十五里。洞內澄潭,歲旱禱雨多應。

清江 在衛城東。一名彝水。源出舊州開蠻界,經建始縣流入長陽,至宜都入大江。蜀江水皆濁,惟此獨清。唐元和,智者廩君浮土舟,即此。西北江 在大田所西二十里,有二溪合流,下入洞。又有橋,高十餘丈,若天生然。

頭渡河 在大田所東十里。源出龍洞口,流為河。

鐵溝水 在衛城東。宋蘇軾《贈喬太傅》云:「城東坡隴何所似?風吹海濤低復起。城中病守何所為,走馬來尋鐵溝水。」

朝貢水 :在衛城東六十里。

盤龍溪 :在衛城東北。俗傳云:「昔有龍盤於此」 ,因名。

麒麟溪 在衛城南。源自西山,由崖洞激奔直下城溪,至夏水極冷,亦名「冷水河。」 俗傳宋雍熙中,有麒麟出此。

通潮溪 在連珠山北。源發大龍洞,其水日消,長若潮然。

腰帶溪 在衛城西數里。源自西山,由宜山下曲折縈環,故名。溪有流觴之所。

菖蒲溪 在衛城西南一百九十里支羅寨。黔黎溪 ,在衛城西南三百四十里,源從北荒中出。

萬頃湖 在大田所西南二百里,與酉陽接界。其湖深險,行之週圍動搖。

嘉蓮池 在衛前,一名鼓角池。《符瑞志》:「宋端拱元年七月,施州鼓角池生嘉蓮。」

龍池 在衛城西一百六十里。相傳池中有龍居焉,人不敢採捕。

蝦䗫池 在衛城南一百二十里。池多蝦䗫,方春水生,輒跳躍出岸間,後距、先爪,前趾變羽,隨眾禽飛去,土人常得於雀網中。

馬公泉 在衛城北一里。

宜泉 在衛城北,泉味為諸水第一。

清水泉 在衛大田所東。泉有二,其水如藍靛。去所東三十里蒼岩間有飛泉如迸素練,名曰「瀑布泉。」

龍回井 在龍回山下。明景泰中,鑿此井,清冽甘美。

文明井 在儒學內

廣利井 在大田所,城中居民日汲焉。

荊州衛

八嶺山 在城西北二十餘里。崇嶺八道,蜿蜒勢若遊龍,或雲即龍山也。明諸王陵墓皆在焉。德勝山 在遠安所屯內。

香爐山 :在遠安所屯內。

西彌山 在彝陵所屯內。

百里洲 在郡西六十餘里,左右有十數洲,盤布江中,而此洲最為平曠。桑田甘泉映江依湄梁,陸法和隱此,而衛屯多繡錯於中。《特記》浩子口 一作「蒿口」 ,沔水逕此入湖,當潛江之界。舊有橋曰「通仙」 ,相傳呂希聖故蹟也。

荊州右衛

紀山 去城四十里,荊之主山也,西北與當陽之山相接。

百里洲 在郡西六十里。

白龍潭 在紀山寺後。潭右黑暗,泉流齒齒。相傳中有伏龍,皎若素練。歲旱取水,祈雨輒應。梅花港 ,江水支流,逍遙湖分入此港,逕祕師橋、石斗門,達於城西之隍。

水利附

編輯

府總

《水經》云:「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又東逕信陵。」

「縣南。又東,過彝陵縣南,歷峽逕宜昌縣之插竈下。」 又東,逕宜昌縣北。又東,過彝道縣北。彝水從《佷山縣》北注之。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注之。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又東,逕郢城南,又逕南北郡孱陵之樂鄉城北。又東逕油河口。又東逕公安縣北。大江又得龍穴水口,右逕石首山,又東逕赭要,又左逕白螺山南。

江陵城池東南傾陷,故緣以全隄,自靈溪始。桓溫令陳遵監造。遵善於防攻,使人打鼓聽之,知地勢高下,依傍創造,略無差池。

江陵東北七十里有廢田,傍漢古隄,壞決凡二處,每夏為浸溢。唐貞元八年,節度使嗣曹王皋始命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千頃,畝收一鍾。人規江南廢洲為廬舍,架江為二橋。

宋乾道七年十月,湖北漕臣李燾修江陵潛江里社虎渡二堤。

張孝祥知荊南兼荊湖北路安撫使,築「《寸金堤》以免水患。」

宋汪葉倅江陵郡,郡有三海八櫃,恃為險固,豪右據以為田,力復之,又築寸金堤以捍江。按《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迤北會為匯,東為中江,入於海。」 今澧州巴陵,正澧與九江東陵故地也。江水方出三峽口,如建瓴勢,夏秋一漲,頃刻千里。然愬彝陵而上,山阜夾岸,勢不能溢。嘉魚「而下,江面浩闊,順流直注,中間郡縣,兩岸俱平衍下濕,水易漫流。但江當江陵、公安、石首、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迂迴。至岳陽,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荊州。夾江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堤,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磯隄,凡長亙六百餘里,北岸自當陽至茅埠隄,凡長亙七百餘里,咫尺不堅,千里為壑。且決口四通湖泊,盜賊竄伏其間。江陵之龍灣市,監利之分監所,公安石首,澧州、安鄉之四水口,嘉魚之簰洲、東江腦,俱為盜賊藪。蓋以隄防不修則津渡散漫,盜可四出故也。自元大德間,決公安竹林港,又決石首陳瓮港,守土官每議築堤,竟無成績,始為開穴口之計。」 按江陵舊路,有九穴十三口,其所可開者,惟「郝穴《赤剝》、楊林、宋穴調弦」 、「小岳」 六處,餘皆湮塞。迨明初,六穴復湮其五,故隄防不時泛決,然未甚也。惟嘉靖三十九年決後,殆無虛歲,荊岳之間,幾為巨澤矣。

「江水之患,全在荊州一郡,夾岸南北凡六縣。北岸則江陵監利隄,凡四萬九千餘丈;南岸則枝江、松滋、公安、石首隄,凡五萬四千餘丈。明嘉靖庚申年,洪水決隄,無慮數十處,而極為要害者,枝江百里洲,松滋之朝英口,江陵之黃潭虎渡,公安之搖頭鋪、艾家堰、石首、藕池諸隄,衝塌深廣,最難為力者也。每歲有司隨」 築隨決,訖無成功。至四十五年十月,知府趙賢佑議請築務期堅厚。自丙寅歷戊辰,凡三冬,六縣隄稍就緒,始立隄甲法:「每千丈隄老一人,五百丈隄長一人,百丈隄甲一人,夫十人。江陵北岸總共隄長六十六人,松滋、公安石首南岸總共隄長七十七人,監利東西岸總共隄長八十人,夏秋守禦,冬」 春修補,歲以為常。然荊州郡治,濱江郡西上一決直衝郡城西上六十里有萬城隄,在當陽、江陵之界。嘉靖十一年一決,直衝郡西城,不沒者三版。十二年有司挽築,更築李家埠重隄護之。二十九年又決此隄,乃郡治之大要害也。後江陵縣專為修理,始得無虞雲。

五代時,高季興節度荊南,築堤以障漢水,自荊門蘆麻山至潛江,延亙百三十里,因名「高氏堤。」 荊州郡治。濱江郡西上六十里有萬城堤,界江陵、當陽二邑。嘉靖十二年,決水入郡西城,不沒者三版。十三年,有司築之,復築李家埠堤以固其勢。南岸則枝江、松滋、公安、石首堤五萬四千餘丈,而稱險者虎渡為最。北岸則江陵監利堤,凡四萬九千餘丈,而黃灘李家埠為最。江水東自沙市,有砥,突出大江數十丈,捍激江水,水為之稍紆抱,而黃灘之水稍殺,至今亦淤塞。正德十一年,知府姚隆增築月隄三處,約千餘丈,而黃灘之水復殺。嘉靖四十五年,大水,隄防蕩洗殆盡,民之溺死者不下數十萬,後復稍葺之。隆慶丁卯,大水,黃灘將潰。知府趙賢泣曰:「黃灘潰災吾民及他郡邑。」 因出郡帑銀穀以散諸里胥。躬冒風雨,十餘日不櫛沐。水漫堤如漏巵,將潰,賢於其處止,軍,民惴惴謂賢去,公曰:「堤潰則無民,無民安用守?天實罪予,予願以身請命。」 言訖,水稍稍縮去,而堤以無虞。至今父老言者猶淫。

淫淚下也。萬曆辛卯,大水,黃灘決,民之溺死者不下數萬,其他房屋畜㹀無算。公安堤上接江陵,下接石首、楊林口,凡萬有二千餘丈。其艾家堰沙堤,薄城不過三五十丈,正當水衝。邇因水勢南齧,危若葭莩。每歲築堤,而弊蠹盤據,牢不可破。萬曆壬辰冬,郡學楊景淳視掾公安,條陳《粘連類竊》之法,集各里胥鳩工築之。明年癸巳,水溢吳家灣軍堤,以軍官未築,潰後議遷城未竟。石首縣治,一面濱江,勢復下濕。自元陳瓮港堤決,為害特甚。嘉靖元年潰雙剅垸,至今亦時有潰決。其接公安堤,經楊林市、朱老灣、藕池至接官亭,共四千四百丈。始化門、丁家潭、宋穴鋪、雙剅垸南堤,至調弦口,共七千七百丈有奇。而其間楊林、藕池等處尤為要害。監利則西北有堤以障漢水,東南有堤以障江水。其要害者,若東水、火把、新興、黃師堤等處,皆視他堤為最,而亦時遭潰決。知府陳全之、邑令王纘宗增築焉。以龐公渡新增橫堤,江漢不能合流,水迅則他堤盡潰。郡推官萬建崑議開龐公渡堤以流水道,未果。松滋當公安、石首之上流,縣東五里有古堤,自堤首橋抵江陵之古牆鋪,長亙八十餘里,惟余家潭之七廟、何家洲之朝英口、古牆之漕珊口為最枝江,江水至此分派,若水之分枝也。縣治舊依高阜無隄防,而東南有百里澌洋等洲,延袤廣曠。其堤之最要害者,莫過於古城腦、蔣斗灣二處,係通治上流,一決則汎濫莫可捍禦。若長陽之清江,宜都之漢洋河,皆各流於江而不能為害,故不詳載。夫堤南起松滋至城陵磯,長亙六百餘里;北起逍遙湖,至茅埠堤,長亙一百餘里,中多險阨衝突,又歲決而歲增,故水入於松滋則溢公安、石首、安鄉、華容諸邑,而公安、石首、監利倚若輔車,水入則互相為害以溢他郡邑,而公安為甚。水自李家埠入江陵,則頃灌城下,由江陵、監利及潛江、荊門,而漢江湫隘,水復上壅,則江陵上六十里亦不免矣。至漢水迅漲,則由夜汊口達三湖,過龍灣市,其害中於江陵、監利。夏水溢,則自監利入沔達於漢,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 者是也。故處草澤之區者,水積而害劇;「居上流之地者,水洩而害淺。勢使然也。南北之民,皆恃堤為命,而所謂堤者,又皆絫土寸壤所積,非有溝洫以殺之,山林以阨之。況水勢突決,倏若風馳,急若奔馬,春夏霪澇,股灌而支注者,不可勝計。一或失守,則浩蕩千里,墊溺漂塌,民慮為魚鱉,幸不死者,其何以聊生焉?」 宋孟珙知江陵,修三海八櫃,而荊州稱為天險。後豪右據以為田,汪熚力復之,又築寸金堤以捍江。元薩德彌賢以忠翊授石首縣,大德七年五月視掾,六月,堤決縣東之陳瓮港。本官急築內之閘口,再築黃金、白楊。九年,陳瓮港再潰,議復築,不果。吏民咸曰:「開穴便,塞不便。」 遂委陳瓮港弗築。十年夏潦盛,得陳瓮港以分其勢,乃力陳古穴必合疏導之利。於是郡守趙《荊湘》、湖北道宣慰使司脫孛孛、山南山北肅政廉訪副司孕兒只僉謀請於上,而開六穴之令下矣。江陵則郝穴,監利則赤剝,石首則楊林、宋穴,調弦、小岳與焉。其後所稱凡穴十三口者,亦僅存一二,其他盡墾為田,或不復識故道。自嘉靖來,至於清丈後,田日墾,水道漸隘。巡撫都御史趙賢、御史李拭《上荊南道右》參政楊伯各疏陳,「開荊州府宋穴、新衝二口,承泗港、謝家灣各穴口,以分水勢。皆不果。豈勢重者難卒反?而江陵有漕河,可引水通城壕,又自草市達沙市為龍門河。或雲晉元時所鑿,自羅堰口入於大漕河,以通沔水。」 近因諸口淤塞,漢水溢而江陵病。萬曆五年,部使者王豫議自沙市至草市,約不過數里而濬其淤塞,觀察使馬文煒止之,亦不果。賈讓曰:「大川無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為汙澤,使秋水多得所休息,左右遊波,寬緩不迫,誠治水之上策也。荊州自嘉靖來,數十餘年水患,無歲無之。一遭衝決,則湖河淤淺,水道閉塞,垸堘倒塌,田畝萊蕪。民內顧則虞賦,外顧則虞力。今日之民害,莫此為甚。上則監司暨郡邑專銜而領水利,厥職誠重。顧草澤僻遠,多以不獲跋涉委之一吏,任吏安得不溺其職乎?」 邇因水患,黃灘諸堤益圮。知縣孔貞一置總督,圩長築之,秋冬繕治。一遇水發,則遠近之民鱗集而響應。乃明年癸巳五月江溢。六月漢溢。七月,江水加盈焉。知府凃嘉會,同知徐萬仞、繆守之,各分治要害。而沙市新堤障部公署,部使者盛萬年亦捐緡發粟以救之。知縣孔貞一守黃灘堤十餘里,隨竇隨塞,水不得入。獨逍遙湖,以當陽民竊發。

「堤,因灌城河入於漕河。居下者稍稍沒,而恃以不盡沒者,則保堤之功多焉。」 按楊景淳所言堤防形勢甚詳。百年以來,水道之趨塞,歲易月遷,與景淳所見之時不侔。非大者江隄,小者垸堤,多方捍蔽之,則國賦民生皆無所賴。如三海八櫃,昔以用武之際資為設險,田廬在所不恤也。今當昇平之世,尺寸皆屬井稅,若復瀦水以為澤,開穴以棄地,是無故而自困耳。泥古者戾於今,刻舟求劍。賈讓治河之策,非陳遵防江之法也。

新開堤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明成化間修,後圮。正德間,布政司周李鳳築,長四百五十丈寸金堤 ,在龍山門外。五代時,蜀孟昶將伐高氏,欲作戰艦巨筏,衝荊南城。梁將軍倪福可築是堤,激水以捍之。宋吳獵嘗分高沙、東漿之流,由此堤外,歷南紀、楚望諸門,東匯沙市,為南海。黃潭堤 ,在縣東南二十里,上當江流二百餘里之衝,一決則江陵、監利、荊門、潛沔皆受其害,至險至要。明成化初,知府李文儀沿堤甃石。正德十一年,知府姚隆增築月堤三處,約千餘丈,後漸傾頹。

李家堤 在縣西三十里。自萬城至鎮流砥六十里,當水勢之衝。明弘治十三年,堤決,淹溺甚眾。知府吳彥華修築堅厚,至今賴焉。諺云:「水來打破李家堤,荊州便是養魚池。」 關係至重文村堤 ,去黃潭堤東三十里。明弘治十四年,水決,知府吳彥華修築四百餘丈。正德十一年,水決,知府姚隆重為修築。

萬城堤 在縣西六十里。堤因城址,險扼上流。嘉靖十一年,堤決,郡城不浸者三版。萬曆壬子,水盛,江陵令石應嵩宵晝防造,賴以無虞。鎮流砥 在縣東十五里。突出大江數十丈,捍激江水,聲如迅雷。蓋江勢東下,鎮砥於此則水勢延緩,而黃潭之衝少殺,沙市之地可保。一名「象鼻嘴。」

「江出岷山,漢自嶓冢櫳萬川以東注,而荊州正當其衝,稱澤國焉。」 蓋江水在瞿塘、灔澦間,為諸山所束,屹崒盤曲,雷響而電激。既出峽口,始得展逸勢以前驅。夏秋一漲,頃刻千里,而經江陵、公安、石首、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迂迴。至岳陽,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荊州。夾江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堤,以禦水勢,由來久矣。江北之堤,自當陽以下之逍遙、萬城,以至監利,不下四百餘里。而江陵之黃灘堤,在縣東南二十餘里。一決則江陵、潛江、監利、沔陽、荊門皆為魚鱉。蓋古所謂「衝巫峽以迅激,擠江津而起漲」 者。以東至沙市,有砥突出大江數十丈,捍蔽江水,水為之稍紆,抱黃潭之怒差殺,其後蕩焉無存,而水之向黃灘者駭崩浪而相𥗬矣。稽古大禹,灑沉澹災,以奠高山大川。自漢晉以暨有明,南郡大水,荊州大水,史不勝書。而萬曆十九年辛卯,江陵黃灘堤決,民之溺死者無筭。二十一年癸巳,逍遙堤旋潰,距今九十餘載。

皇清庚寅年,江水大漲,時幸瓦全。嗣後癸巳夏,江水。

決於萬城,郡城東數百里,茫然巨浸,戶遍逃亡矣。癸卯秋,江決於周尹店。逮丙辰之五月,麥秋方止,而郝穴之江堤潰矣。犬哭鳥散,鳩面鵠形,真繪圖所難盡者。展轉數年,流移略集,而辛酉七月,黃灘倏決。百年難堪之殃,從天而降,驚心駭目,一望直溟渤尾閭耳。集中澤之鴻鴈,填崩穴之螻蟻。人自為築,役用不擾,功爰告成,安瀾共禱。詎意九仞,果虧一簣,致使長江,復行平地。壬戌六月,江堤復決。比之辛酉,為時更早。禾香於畝,蛟舞於廬。繼而風雨頻作,室廬蕩盡。或身飽於波臣,或田歸於沙壓。背鄉井者,已不可問;守墳墓者,更復何之?爰核糧夫,毫髮無遺,以赴補救之急。工人之自為計也,神之將安輸乎?嗟乎!決堤者,民之大害也;築堤者,民之大利也。而利害相反,誠有如闔境士民痛哭「屢控」 之所云者。今幸當事上臺,目擊顛連,而太守許公實心胞與,躬親挽築,於堤址則寬而大,以便後來之加增;於堤工則恤而察,以杜一時之冒濫。蕭憺之擬身塞,趙賢之願請命,不過也。按堤老堤甲之法,自太守趙「賢始議行之。夏秋守禦,冬春修補,歲以為常。蓋田廬於斯,聚族而處,以長子孫,故重土而習知水性,法至善也。而堤夫之出於糧石者,視其工之難易,以為徵收之多少,今昔之間,未可概論。而夫之修築於堤上者,買土、並土、抬土,其法不一,買土為最上。但慮散給工資之數難以悉楚,並土則民之淳者勞而黠者逸。」

「抬土,則奸人得以高下其手,夫苦憊而堤之罅隙者復多。」 夫修堤所以拯民,非以苦民也;而立法不善,則夫受修築之苦,而民視築堤為畏途矣。三者綜而論之,惟並土之法可以垂久,第須董其役者審高下遠近之地勢,以均其勞逸,除其弊端乃可。而弊端誠未易除,則所謂治人而行治法者,存乎其人之愛民以心,先民以身,委員則量其材,遴役則嚴其汙,徵夫則釐其侵蝕,修築則稽其包攬。必以每年所徵之堤夫,用之於每年所修之堤,將捧土可為丘山,豈必求夸、娥二子而置之乎?善夫清軍陳公之言曰:「修堤惟是人事,斷不可諉之於天災。」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所列七條,皆實實可見之施行者。夫荊州之地,綿亙延曼,緣以大江,而漢水復自夜汊口分派以達於三湖,汲引沮、漳、會揚水、長湖、羅堰諸陂澤之水,春夏霪澇,股灌支注,不可勝計。其沿湖渚澤畔而居者,廬舍畎畝,形如盂中之底。蓋自五代時高季興節度荊南,築堤以防漢水,由荊門蘆麻山至潛江,延亙百三十餘里。於今之互為垸堤者,總恃堤為命。而漢水其奇在曲,又多泥沙,遷徙淤塞,自古不常。明嘉靖二十六年,沙洋堤決後,水之在荊、潛、沔間者,殆無虛歲。

皇清順治甲午,漢水決沙洋之下。戊戌,大水。康熙癸

「卯水,丁未秋水,戊申夏水,己酉、壬子秋俱水,丙辰則郝穴堤潰,洚洞滔天,饑溺遍於巢窟。辛酉、壬戌江堤連潰,漢水並溢。」 所謂隄防者,衝決漂流,於斯為盡。而室丙、室丁、潭字、八井等莊,地勢漥下,沉塌之慮,尤有不可言者。今合江漢而籌之,自荊襄而下,江以北之地,如江陵、監利、潛江、沔陽、荊門,皆如建瓴之勢。而大江之悍,黃潭之險為尤甚。其所謂堤者,又皆纍土負壤所積,非有岡陵以扼之,一遇水勢突奔,咫尺不堅,千里為壑。楊景淳《舊志》,詳哉言之。其門穴疏流之說,已萬不可行於今日。而江陵昏墊疲苦之民,荷鍤操杵,力殫膏枯,為水歸其壑、土反其宅之計。是蓋以一邑之勞為監利,潛江、沔陽、荊門禦患於門戶,而處堂奧者,曾不助一臂而坐享其逸焉。若使江陵非以剝膚之痛,不得不為之築,勢不至於載胥及溺不止,此協濟江堤之費,四邑雖不待請,亦當各自為計者也。夫防江之工,等於防河,今江陵已為其難者鉅者矣,而漢水之隄防不固,其害旋中於潛、沔、荊門綢繆而圖其全,則江、漢朝宗,而「萬世永賴矣。」

漢水瀠洄潛江江陵之境,抵監利,入沔陽界,居民各築子垸,目為「邊江堤」 窄小不堅定,須九月種麥以往,三月布穀以前,土膏未動,百堵皆興,各隨其罅隙而為之計。且使豪強者不得楚瓜梁灌,奸猾者不得鯨吸蝦腹。雖人夫不出於官,而勸懲一按以法,庶利得而害除矣。

公安縣

趙公堤 在縣東三里

斗湖堤 在縣南半里

油河堤 在縣西三里

倉堤 在縣東北二里

橫堤 在布政分司後。以上五堤,俱宋端平三年孟珙築。

沙堤 ,在縣東北八十里。

大江禦水堤 在縣東北,上接江陵,下抵石首,長一百里。

《孟珙堤 》宋都督孟珙開閫荊襄沿江一帶,築堤為營壘。邑稱澤國,當荊江東流之衝,倚珙為長城。

太子廟堤 潰口三百六十六丈,下有龍窩,深莫可測。舊例修築,應安鄉、石首、華容三縣助工。順治己亥,邑侯楚煜偕水利衙聶瑛督理修築,不用三縣之協濟,祇詳請九甲、十甲兩年之夫,數月堤成,邑永遠賴之。

楊公堤 邑侯楊雲才築,年遠崩潰於順治甲午年,邑侯衡、戴天、楚煜先後修築,綿亙一十二里。

黃家灣堤 順治十四年,通判趟攀勝築塘二 :一在廖解村,一在平樂村。按縣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地皆平曠。縣治舊在柴林街,因避三穴橋水患,移至江皋,勢若原隴。宋端平三年,孟珙築堤防以禦水。有趙公堤在縣東,斗湖堤在縣西,油河堤在縣西北倉堤在縣東北。橫堤在布政分司後,世傳為「五堤」 雲。至元大德七年,竹林港堤大潰,自是堤不時決迨。明,修築沿江一帶堤堘,西北接江陵上灌洋,東南接石首新開堤隄,凡萬有二千五百餘丈。其間雷勝、旻灣、窯頭鋪、艾家堰、竹林寺、二

考證

「聖寺、江池湖,狹堤淵、沙堤鋪、新淵堤、郭家淵、施家淵諸堤,俱為險要。成化五年,決施家淵。弘治年間,決狹堤淵。正德十一年,決郭家淵。嘉靖十一年,決江池湖。三十五年,決新淵。三十九年,決沙堤鋪。四十年,決深淵堤。四十四年,決大湖淵及雷勝旻灣。四十五年,傾洗竹林寺。隆慶元年,傾洗二聖寺。二年,決艾家堰。」 水患殆無虛歲。縣境內有軍湖、貴湖、紀湖、重湖、大金、洋溪諸湖。其大金湖通虎渡支河,河漲湖溢毛穗諸里,軍民苦之。

石首縣

黃金堤 在縣東五里

萬石堤 在縣西五里,下有萬石灣。

新興堤 在縣西南七十里,防竹林港水患。楊林堤 在楊林,長百丈有奇。

風火堤 在縣南二十里。

百家堤 在縣北四十里。其地為水所圮,百家合築此堤,因名。

鄭家垸 在縣南三十里。元時里民鄭淵率眾築此,以防洞庭水患。

「黃金堤   」 、橋堰堤   、白洋潭 ,皆在城南,以防洞庭水患者。

張堰堤   、逍遙堤   、高家垸。

郝家垸   西垸    里「平垸。」

官莊垸   、陳磯礑   、丁家塌。

黃牛塌   、鯽魚口 以上諸堤垸皆築之,以防水患、以衛民間田畝者。

「江北毛老垸 」 ,計長九百八十丈,去縣七十里,堤界江監堤之間。

梅肇垸 計長三千九百丈,在河北洲田中,距縣二十里,堤高不盈尺,不大水則有年

按:縣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里,俱夾江南北。而縣治一面濱江,勢復下濕。自「元大德七年決陳瓮港堤,薩德彌實挽築,再築黃金、白陽二堤護之。不一歲陳瓮再決,趙通議始開楊林、宋穴、調弦、小岳四穴,水勢以殺。」 迨明初,四穴故道俱湮,隄防漸頹。嘉靖元年,決雙剅垸,三十四年,衝洗戴家垸。三十五年,決車公腦,四十五年決藕池。頃年始修,南岸自公安沙堤至調弦口堤,凡四千一百餘丈。北岸自江陵洪水淵至監利金果寺堤,凡千餘丈。其間楊林、瓦子灣藕池、袁家長剅,尤為險工。監利縣

新沖河 通江陽漕河,民居輻輳,賴以溉田。盛洪堰 ,在縣北八十里。

黃金堰 在縣北

黃師堤 在縣西四十里,濱大江。明正德十一年修築。

新沖堤 在縣西南五十里,濱大江,極為險要。朱家埠 在縣東三十里。

龍潭口堤 在縣北五里。

把火堤 在縣北五里

車水堤 宋末大水決堤,夜大雨,明日得雷車轂於堤上,邑人循轂跡為堤,至今賴之。

按:縣東至沔陽,西至江陵,南至華容,北至潛江,「周遭四百五十里,正江湖匯注之地,勢甚汙下,鄉民皆各自築堤以居。而縣治臨江,有一支河流貫城中,歲苦水患。元大德間,趙通議開赤剝穴江流以殺迨。明初,此穴已湮,乃築大興、赤射、新興等二十餘垸。成化間,又修築黃師廟、龍潭、夏鼉淵等一帶諸堤。嘉靖十八」 年築,塞十八灣河,又塞祝家壋,其壋隨決。至四十四年,堤決黃師廟、李家埠、何家壋、文家垸、金家湖諸堤,而大興垸亦大潰。嘗一修築,自龍窩嶺至白螺磯,凡二百六十餘里。頃年江勢南齧,水勢漸消。松滋縣

「川江 」 、岷江至此分為三派,復合達江陵入大江。蓋峽水到此展蕩,大不利於漲溢矣。

大堤 自堤尾橋直扺虎渡,延袤八十餘里。七里廟新堤 長十里,起高家套止江亭寺,瀕河一帶,正當澌洋洲、馮口兩河交射之衝,老堤年年崩洗,恃加修目,堤得以無患。

涴市新堤 ,起自楊四廟,五里至關帝廟,老堤崩洗,深入堤裏。《目》堤之修,逐歲最急。

支水堤 按大河命堤,捍禦荊江,所以防川水之瀑漲也,自是河內皆屬成賦田畝。萬曆間,大堤之裏復作支堤,既足以制山水之橫,更足以疏諸湖之滯也。

宋穴支堤 ,「從靈濟寺起,十里至懶龍堤,又十五里至沙道觀」 ,共二十五里,高一丈,廣一丈五尺,北通荊、襄,南達常、澧,積久間有崩壞。

灘寺險堤 四十二丈,每年用夫二百四十名修築。

范家坑險堤 五十丈,每年用夫二百一十八名修築。

「史家灣險堤 」 一百一十八丈、每年用夫一百五十七名修築。

朱家埠險堤 五十丈,每年用夫一百六十八名修築。

江灌子險堤 計四十丈。每年用夫一百三十三名修築

楊潤口險堤 、計四十五丈、每年用夫一百二十名修築

「余頂兒險堤 」 計二十五丈,每年用夫六十六名修築

《易家灣險堤 》計四十五丈。每年用夫四百一十六名修築

王滿灣險堤 計四十丈、月堤八十五丈。每年用夫三百一十七名修築

陳遠坑「險堤 」 計四十五丈。每年用夫一百六十七名修築。

鴉雀壋   、方便壋 俱在縣境。「杜老壋   、殷瓦壋   、李公壋 ,俱可溉田。」 按縣地勢平衍,三峽之水迸流至此,始得展蕩,勢若櫪馬脫韁,隨性奔逸,最難防禦。而本縣又當公安、石首諸縣之上流。江堤一決,正衝諸縣胸腹而下,其形勢尤為要害。縣東五里有古堤,自堤首橋抵江陵之古牆鋪,長亙八十餘里,且舊有宋穴一口,宋、元時故道湮塞。迨明洪武二十八年決後,時或間決。自嘉靖三十九年以後,決無虛歲,下諸縣甚苦之。較堤要害,惟余家潭之七里廟、何家洲之朝英口、古牆之曹珊口為大。其餘五通廟、胡思堰、清水坑、馬黃岡等堤凡十九處,中多獾窩蟻穴,水易浸堤。

枝江縣

沱水 在縣南四里。有堆烏灘,水漲湍急如雷,舟經此最險,濱水者危之。

老鴉湖 在縣西。半屬民田,半屬官民牧地。普安塘 在縣南三十里。水可灌田。

華洲 在洋洲上

浰洲 在縣東五里大江之中,流入店間口、香積寺口  、響龍潭   、八畝灘。

上百里洲堤 ,南渚洲堤  ,偏灞洲堤,澌洋洲堤  ,下百里洲堤 ,徐舊總堤,瓦剅河   四十八汊。以上諸堤河汊,灌溉糧田五千一百石。

「一都大溪壋  」 、李家壋   、胡家壋、甯家壋   、張家壋   、朱文壋、鍾家壋   、郭家壋   、蔡家壋、石龍壋   、花溪官壋  、劉家泉頭壋、張家溪。

二都《五蟲壋 》,張家壋   構林灘圩岸,金沙灘圩岸 ,沱泥灣圩岸 ,蔣斗灣圩岸,紅山廟圩岸 ,磚灘圩岸  ,毛岸圩岸,關洲圩岸。

三都鶴巢壋 、黃土壋   ,李榮壋,江四壋   ,何家壋   、映馬壋、瓦壚壋   ,楊家壋   、李官壋、草達壋   ,萬㕛壋   ,楊五壋,孫家壋   ,沙洲壋,四都牛渡壋 ,石獅壋   ,大湖壋,侯家壋   ,新興壋   ,蕭家壋,魚羊壋,五都百里洲石閘 澌,洋洲石閘 ,五里洲圩岸   澌,洋洲圩岸。

「六都黃陂壋 、李陂壋   、長沙壋、王家壋   、鱔魚壋   、張家壋、褚陂壋   、瓦口壋   、佛善壋、何馬壋   、杜陂壋   、野貓壋、白馬壋   、陳家壋」 ,「七都土臺堤 」 ,魏家堤   ,楊家洑堤,破堤口   ,滑泥口   ,麻黃堤口,丁家坑   ,母豬湖堤  ,流店口堤,向家口堤。

八都陳老壋 、蕭家壋   、下盤壋、長陂壋   、符箋壋   、董馬壋、土陂壋   、大湖壋   、上盤壋、新陂壋   、於工壋   、大河壋、楊五壋   、牛渡壋   、白陂壋、蓮荷壋   、土官壋   、唐沙壋、石堰族壋。按《志》,『江流至此,分派如水之有枝,故以名縣。縣』

東至江陵,南至松滋,西北直至宜都,週圍廣三百八里。縣治頗依高阜,向無堤防,惟縣東南有「百里洲」 ,延袤百里,南有蘆洲、澌洲、洋洲、華洲,皆夾注大江之內者。故北自百里洲、楊林洲、賽磚灘、蔣斗灣、窯子口至流店驛,復轉北,自董灘口、古臺土城腦而下,至罐嘴灘、流店湖。又自罐嘴灘而南,轉至澌洋洲、觀音寺,直抵松滋米家埠,對岸皆有堤舉。其最要害者,莫過於古城腦、蔣斗灣二處,係通洲上流,一決則勢若建瓴,莫能捍禦。又洲內軍民雜處,互相規避,故堤功視他縣為難。

彝陵州

浣沙河 與赤溪東合,水泛則濱河者受害。二公堤 在州東門外三里,當荊襄巴蜀之衝,旁有民田。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周肅築,行旅便之。

長陽縣水利無考

宜都縣

蒼茫溪 ,在縣東五十里。大江東金子坡,灌田可千餘頃。

王家堰 在縣北三十里,地名「十方」 ,闊二十五丈,長二十九丈,堤厚八尺。

苦竹壋 今名「堰」 ,在縣四十里青莊坪。闊一十五丈,長五十丈,堤厚七尺。俱明洪武二十七年督修。

曹家陂 在縣南二十里洋津。闊九丈七尺,長七十五丈,堤厚五尺。

峰山陂 在縣三十五里,地名「峰山陂。」 闊二十一丈,長二十八丈,堤厚七尺。

黃土壋 在縣西十五里黃土坡,闊三十丈,長八百七十五丈,堤厚二丈。

遠安縣

洪巖洞 ,洞泉流出油溪,可溉田千餘畝。筧水湖 源出雞頭山石孔中,土人為筧,引出灌田。

靈水溪 在舊城西北十里,源出洞中,有深潭,東至談家渡,與沮水合。

東莊坪堰  、石洋河堰  、後砦堰。

觀音寺堰  、白馬峪堰  、塚坪堰。

馬家坪堰  ,鹿苑寺堰  ,上許家莊堰,下茅坪堰  ,壽隆寺堰  ,下許家坪堰,敻家莊堰  ,鄧家灣堰  ,筧口長灘堰,霖水洞堰  ,鹿溪堰   ,茅坪堰。

羅漢峪堰  。青谿堰   、白土堰。

油溪河堰  、福河堰   、桑平堰。

安洋坪塘  上馬家壩塘 上佈園塘下佈園塘  上筧口塘  傅家坪塘「土門堊塘  淨音寺塘  桃李溪塘中筧口塘  南襄城塘  佈園紅巖塘以上俱荒圮,邑侯安可願申飭修復。」

歸州、興山、巴東三州縣《水利》俱無考。

荊州衛

流火口 ,坐松滋縣,計分汛二十九丈。

楊潤口 坐松滋縣,計分汛二十三丈。

江罐子 坐松滋縣,計分汛一十五丈。

《白廟兒 》坐江陵縣,計分汛六十六丈。

黃家灣 坐公安縣,計分汛二十七丈。

田家灣 坐公安縣,計分汛四十八丈。

雷四灣 坐公安縣,計分汛一十二丈。

文章垸 坐潛江縣,計分汛一百九十六丈。皇木嶺 坐松滋縣,計分汛一百三十二丈。《軍民界 》,坐石首縣新開鋪之南,計分汛一百八十丈。北抵右衛堤。

荊州右衛

皇木嶺 九十六丈

《江灌子 》,一十五丈。

史家灣 二百三十八丈。

馬家壋 七十五丈。以上俱抵松滋界「白家灣 」 四百四十丈;

崔家套 二百二丈五尺;

民安驛 七十丈。以上俱抵公安界。

白廟兒 六十六丈七尺,抵江陵界。

荊州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本府。江陵縣附郭。

荊州府城 ,自楚熊渠長子康國句亶始。按《一統志》以為漢關羽所築,晉桓溫增修。唐元和中,裴宇瘞石室,後人掘得,其狀與江陵城同。宋蘇軾言:「江陵城南門外有石狀床若宇,陷地中而有其脊,繕南城乃得之。」 故識者謂此城規度似有所受,更閱時代,未敢輒增減。明洪武甲辰,平章楊璟依舊基修築,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

計三千三百九十九丈,高二丈六尺有奇。嘉靖九年重修,為門樓各六。新東門曰「鎮流」 ,樓曰「賓陽。」 東南曰公安門,舊名「楚望」 ,樓曰「四望。」 南則南紀門,樓曰「曲江」 ;西門舊名「龍山」 ,樓曰「九陽。」 小北門曰「古漕」 ,舊名「維城」 ,樓曰「景龍。」 大北門曰朝宗,舊名「柳門」 ,樓曰「拱辰。」 城形若環門重關,四面皆濬隍以通流。昔孟珙帥荊湖,通三海,修十隍,池流如帶,後漸淺渫不治。城西為明湘王城,可五里許,即高季興子城也。天啟七年,惠藩建國,因之。崇禎十六年癸未,獻逆驅民男女平其城。

皇清順治三年,巡道李棲鳳、總鎮鄭四維率兵民完。

城垣址如之。康熙二十三年奉。

旨「特設滿洲將軍都統。領八旗大兵駐防荊州。」駐《東》

城「其西為官署民居,設有間牆。」

外州縣

公安縣城 邑,自柴林街徙孱陵城,無可考。杜詩:「野曠呂蒙城,江深劉備營。」 或謂孱陵城為呂蒙所築。明正德間,周鉞築土為城,尋圯。嘉靖二年,知縣周臣奉議疊磚石築之。以邑濱江衝決,城漸潰。知縣楊雲才議遷椒園,至知縣高鳳翔始改遷,乃以鄒錦衣衛議,復徙祝家岡,知縣張大韶修砌。崇禎庚辰,知縣趙繼鼎修築有加。癸未,賊陷荊州,而公安殘燬殆盡。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王百男建署於舊邑《斗湖堤八》。

年始移祝家岡之新城

石首縣城 邑,舊無城。明弘治間,知縣何洽始築土為垣。嘉靖七年,水漲牆圮,知縣徐汝圭重修,後復易以磚城。至萬曆乙巳,因《形家》言,移縣署於北城,遂以舊北門為譙樓,乃拓東北隅之地,更立北城樓,臨大江,城加廣焉,周一千五十六丈,高一丈一尺,女牆四尺,門樓五,池繞城。崇禎末,兵燹傾圮至。

皇清順治中,知縣黃大年重修,歲久傾圮,至康熙七

年復修壞垣一百八十五丈,缺口十三處。城樓垛堞完固,周迴計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四尺

監利縣城 明正德中,巡撫秦金檄縣丞杜漸築土為城。萬曆初,知縣李純樸奉巡撫檄,始建磚城,周一千八十丈,高九尺有奇,厚一丈有奇,為門五,南曰朝宗,北曰「望京」 ,東曰「朝陽」 ,西曰「阜民」 ,東北曰「保和。」 崇禎甲戌,知縣唐復加高三尺,浚濠環遶,濠深二丈,一面小河,一通大江。迨明季兵火,圮燬殆盡。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藺完瑝率眾繕修缺毀,重建城。

樓東曰「光華復旦」 ,南曰「江漢澄清」 ,西曰「鴻雁翔集」 ,北曰「鎖鑰深嚴」 ,東北曰「神聽和平。」

松滋縣城 舊無城,明成化間,始築土城,名「楊城。」 周五里,高一丈二尺,為門建樓,有四池,闊二丈五尺,深八尺。北一面臨大江。崇禎間,知縣何志孟因四方寇警,具狀上聞,修築磚石。明末獻賊屠城,蕩為平地。

皇清康熙六年,始議修復,漸次創興。

枝江縣城 ,明洪武二十二年,設枝江守禦千戶所,防容美洞蠻,創築土城。成化四年,指揮李震、許英築磚城,周千有餘丈,高一丈五尺,為門五,各建有樓池。東臨大江,西臨峻嶺。弘治三年,知縣李智開鑿,欲通江水遶城以便舟楫。將成,智遷去,議遂寢。

彝陵州城 舊在江左。宋徙江右。元復徙江左。明洪武十二年,千戶許勝因舊基甃砌,周八百六十二丈,高二丈二尺。為門七:曰東門,曰中水,曰大南,曰小南,曰大北,曰小北,曰鎮川。各建有樓。東南北三面皆壕,闊四丈五,深二丈,惟西一面臨大江。成化間,知州周正復修,高五尺,外甃以磚,內築土,為臥羊坡。崇禎末,獻賊平城至。

皇清順治十三年,奉委修葺。康熙六年,知州鮑孜繕。

修完鞏

長陽縣城 前後有東峰、鳳凰諸山,壁立環繞,四面阻塞。西則施州、建始諸水,奔流赴壑,會為清江,東出大河,而治中域焉,誠天然城塹也。宋、元築土城,明因之。至崇禎十六年,知縣朱方乾請詳修築,於臨江,一面甃以石,並建東南、西門城樓。後山一面累土為城,覆以瓦。十七年,土官唐鎮邦率蠻兵攻城,陷之。明末墮於「闖賊。」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樊維翰修復。

宜都縣城 :三國時吳陸遜拒蜀,屯戍宜都,見滄茫溪產異石,紅如瑪瑙,綠似玻璃,見而喜曰:「此地露文章。」 遂築城於此,號曰陸城。明成化間,都憲楊璿因舊基築土城,周六百五十餘丈,高一丈一尺。立門五:東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太平,北曰臨川,東北曰合江。乙未,縣令王濬增建。

門樓,戊戌重修之。嘉靖壬午,知縣葉建合江門樓。丙午、丁未間,建朝天、迎薰舊東門於學宮之左,重建大亨門。萬曆丙子,知縣許夢熊以王城不堪防禦,始易以磚石,周五百餘丈,高二丈有奇。易舊東門為「應雷」 ,易「迎薰」 為大觀,易太平為保泰,易合江為佑治,易臨川為明威,建樓櫓十八座。《宜人碑》曰:「許公城。」 癸巳霪雨異常,東北隅傾頹三十餘丈,勢逼於江,難以修復。知縣經世文稍遷於內。崇禎癸未被賊屠陷,盤踞不一。

皇清順治四年,移寓白羊,城垣盡圮,虎穴其中。康熙

元年壬寅,總督張長庚檄知縣葉茂生修築,創建城樓。

遠安縣城 ,古城臨沮,在南漳界,元遷亭子山下。明成化間,築城東莊,砌以磚石,周八百餘丈,高一丈八尺,為東西南北門四,建有樓。千戶朱綱增築護城堤以防水。池闊二丈餘,深丈餘。崇禎甲戌,寇至,城陷。癸未,闖賊復陷。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周會隆蒞任,露處山麓,請修城。

堞因河為池。十一年,水漲城圮,知縣盧連昌營築。十五年,復大水,城復,圮知縣安可願重修歸州城 舊城原在江南,明嘉靖四十年地忽陷裂,城舍傾圯,始遷江左,今丹陽地。周圍六里一千八十一丈五尺,高一丈九尺。為門四:東曰迎和,南曰興賢,西曰瞻夔,北曰「拱極。」 明季為流寇往來盤踞,城垣頹廢。

皇清康熙三年,知州曹熙衡始入城招集捐設城門。

興山縣城 舊無城,明弘治初,知縣劉孜築土城。正德中,知縣譚溥、胡安、葉槐繼修。高一丈,厚七尺,周圍三百三十四丈。為門三:東曰「迎恩」 ,南曰「觀瀾」 ,西曰「來遠。」 嘉靖九年,知縣李廷實因北山麓增築土城,礱石為基,闢北門以守禦。然山水驟漲,頹修頻仍。自崇禎甲戌變亂後,傾廢殆盡已久。

皇清康熙十年,前知縣胥遇殫力經營。

巴東縣城 ,舊無城。按巴東前臨川江,後聳崇山,自然之城塹也。

施州衛城 ,宋舊城,即今元妙觀及睡師崖,下因山為之。元仍舊。明洪武十四年,指揮朱永拓址甃石,周九里有奇,高二丈五尺。東北帶清江,南環溪水,皆天然城塹。上設串廊警鋪女牆。為門四:東曰清江,西曰西順,南曰南陽,北曰「拱北。」 今傾頹過半。

大田千戶所城 ,明洪武二十二年,千戶鄭瑜用石甃「築,周五百丈有奇,闊一丈,高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為東西南北四門。」

荊州衛城 ,荊城,樓雉相望,周圍七十餘里。明初甲辰,平章楊璟修。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為門六,而三衛屬築其二。北之朝宗,俗曰「小北」 ;西北曰「古漕」 ,俗曰「大北。」 餘四門、荊三衛不與焉。

荊州右衛城 ,始自楚王長子句亶王,更閱時代,歷有修築。明初甲辰,平章楊璟繕修有差,而拓地更新,則在萬曆十年。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為門六:東曰鎮流,樓曰「賓陽。」 東南曰「公安」 樓曰「四望。」 南則「南紀」 樓曰「曲江。」 西則「龍山」 樓曰「九陽」 ;而北則古漕樓曰「景龍。」 東北朝宗樓曰「拱辰。」 城形若環門重關,四面皆濬隍以通流。城中之西為明湘王城,可五里許,即高季興子城也。今大北、小北兩門版築屬之三衛,四門則隸之有司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