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9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卷目錄

 曲靖府部彙考一

  曲靖府建置沿革考

  曲靖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曲靖府星野考

  曲靖府山川考水利附

  曲靖府城池考

  曲靖府關梁考

  曲靖府公署考

  曲靖府學校考

  曲靖府戶口考

  曲靖府田賦考

  曲靖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卷

曲靖府部彙考一

編輯

曲靖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戰國為滇國地。漢為夜郎味縣地。東漢仍之。蜀漢置興古郡。晉屬寧州,分置平彝郡。宋屬河陽郡。梁時爨瓚據之,為西爨地。隋置恭州、協州。唐南寧州,改恭州為曲州,分協州置靖州,俱屬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沒於蠻。南詔蒙氏置石城郡。宋為段氏據,後為磨彌部據。元初,置磨彌部萬戶。至元間,改中路,後又改曲靖「路宣撫司。」 明改為曲靖軍民府。領州四。縣二:

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亦佐」縣入《羅平州》,改「尋甸府。」

為州併隸府。康熙三十四年,改設「平彝縣。」 領州五、縣二

南寧縣:附郭。

漢益州郡味縣地。東漢律高縣地。晉同樂縣地。隋恭州,改協州。唐置南寧縣。天寶末,沒於蠻。元置千戶所,隸磨彌部萬戶。至元中,陞南寧州,後改為縣。明洪武末,省越州石堡山地入縣。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裁「曲靖衛。」康熙二十六年,又裁。

平彝衛分境屯賦併縣

霑益州

漢牂牁郡宛溫縣地。蜀漢屬興古郡。唐初,置西平州。貞觀中,改為盤州,屬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沒於蠻,為僰、剌二種所居。後磨彌部奪之。元初,置磨彌部萬戶。至元中,改置霑益州,領交水、石樑、羅山三縣。明併三縣及越州入州。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平彝衛分境屯,賦《併州》。

陸涼州

漢牂牁郡平彝縣地。蜀漢屬興古郡。晉分置平彝郡。唐屬盤州,天寶末,沒於蠻。南詔時號落溫部。元初內附,置落溫千戶所,屬落蒙萬戶。至元中,改置陸涼州,領河納、芳華二縣。明為陸涼州,裁河納、芳華二縣入州。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裁陸涼衛屯賦併州。

羅平州

漢牂牁郡宛溫縣地。蜀漢興古郡,晉因之。唐沒於蠻,名塔敝納彝甸。相傳盤瓠後裔羅雄居此。元內附,隸普摩千戶。至元中,割夜郎苴部為羅雄州,隸曲靖路。明萬曆中,改土設流,為羅平州。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定「雄所」屯賦併州。康熙八年

裁亦佐縣入焉

馬龍州

漢益州郡地。蜀漢興古郡地。晉因之。唐時沒於蠻,撒巨白剌居之。後盤瓠裔納垢部逐舊蠻而有其地。元內附,置納垢千戶所。至元中,改為馬龍州,領通泉縣。明併縣入州。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平彝、馬龍四衛所。

「分境屯賦」 《併州》。

尋甸州

漢滇國地,僰剌蠻居此,其地曰仲扎溢源,後烏蠻之裔新丁奪之。晉新丁部。唐蒙氏為尋甸。宋段氏改仁德部。元初,置仁德萬戶府。後改仁德府,領為美、歸厚二縣。明尋甸軍民府尋省二縣入焉。成化中,改設流官。

皇清因之。康熙八年降為州,改隸曲靖府。康熙二十

六年,裁平彝、木密、鳳梧三衛所分境屯賦,併州平彝縣。

漢牂牁宛溫縣地。蜀漢興吉郡。梁爨瓚據為阿芋路部。隋內附,為開邊縣,隸犍為郡。唐蒙氏據為磨彌部,又改夜苴部。元設普摩千戶,改羅山縣,又改亦佐縣,隸曲靖軍民府。明改平彝衛。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衛。」三。十四年,以平彝廢。

衛亦佐廢縣。及析霑益州之久安、長治二里寄莊余家堡,建《平彝縣》

曲靖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曲靖府疆域圖

曲靖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貴州普安州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雲南府嵩明州界二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府界一百七十里。

北至貴州烏撒衛界三百六十里。

由府至省三百里

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五百三十里。《南寧縣》:附郭。

東至平彝縣界,七十五里。

西至馬龍州界二十里

南至陸涼州界一百里

北至霑益州界二十五里。

霑益州

東至舊平彝界,八十里。

西至東川土府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南寧縣界五里

北至烏撒衛界四百二十里。

陸涼州

東至羅平州界八十里

西至馬龍州界五十里

南至路南州界七十里

北至本府舊越州衛界五十里。

羅平州

東至普安州界九十里

西至師宗州界五十里

南至廣南府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南寧縣界九十里

按《州志》,「東至黃草壩二百里。」

南至八達河,廣西交界九十里。

西至師宗州一百里

北至越州衛,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陸涼州二百里

東南至霑益州,羊腸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師宗州五羅河一百里。

東北至平彝,二百四十里。

考證

自州至府三百里,至省五百里。

馬龍州

東至南寧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木密所界,七十里。

南至陸涼州界六十里

北至霑益州界三十里

尋甸州

東至馬龍州界五十里

西至祿勸州界三百里

南至嵩明州界六十里

北至四川東川土府界,七十里。

平彝縣

東至貴州普安州界十五里。

西至南寧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羅平州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霑益州界十五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舊志》:四封之山,謂青龍負金勝峰,自東自南自西以為固,而北據白石江,當一面之阻,控制二爨。

帶水環山,平疇廣野,為全滇之鎖鑰,作兩迤之門庭。城池高深,烏川接壤,實西南之重鎮,視諸郡為最衝。

霑益州

層山遶其西北,二水交於東南。郡臨黔蜀之衢,地接烏蒙之險。

陸涼州

雄山東峙,石門西扃,疆原曠衍,實興古之要鎮。《羅平州》。

大渡河瀠遶三隅,白蠟山俯臨八部,郡東關鎖於是乎在。

馬龍州

「屏山如墉,通道如線。」 《省東》要害之郡。

尋甸州

地連中慶,壤接曲州,獨當東川一面。

平彝縣

神馬擁前,翠屏列後。清溪環流,蒼崖峭立。黔界所分,滇疆首邑。

曲靖府星野考        通志

編輯

府總

唐僧一行以山河兩戒論星野,謂「南河、北河分夾東井,為天之闕門,所以界天之南北也。故北河曰北戒,南河曰南戒,兩戒之間,七曜之中道出焉。春分昏中,兩河當於午位,就此時之中星觀之,井在赤道之北,黃道經其內,恰值嵩高之上。」 以是知天之高者惟北辰,而井與北極最近;地之高者惟崑崙,而秦蜀滇與崑崙為近,故定分野者必以此為準矣。南河、北河兩星列於井之南北,於此求之,秦在西北,則黃道所經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則近參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近鬼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鬼之間明矣。

曲靖府山川考        通志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負金山 在城西二里。明請幫助識別此字。川侯傅友德、西平侯沐英勝達里麻駐軍於此,改名勝峰。石皆青色,可琢為硯。又有石穴,狀類馬跡,水深尺許,童子取以注硯,則學書易成。按《明一統志》:在城西南一十五里。其東北有山,高百餘仞,上有望夫石。

分秦山 即石保山。在城南二十里。四維平原,孤峰獨立。藤蘿掛壁,鳥道紆迴。舊傳武侯會盟之所。

青龍山 在府東二十里,又曰「朗目山。」 山色蒼翠,遠望若畫。

真峰山 在城南二十里,山半有彌陀崖,怪石嵌空,類黔中飛雲。崖後有普賢洞。按《明一統志》,「峰巒秀麗,多產花木。」 按《明通志》,「在府城南二十里。」

翠峰山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層巒疊嶂羅列。

如畫屏障府城

龍華山 在城北二十里。按《明通志》有二,一在城北,一在霑益州南五十里。

龍泉 在府南十里。泉分兩派,灌溉之利甚溥,春秋祀焉。

白石江 在城北五里。明西平侯沐英擒達里麻於此。按《明一統志》:在城北八里。「洪武十四年,西平侯沐英征雲南,聞元司徒平章達里麻擁兵十餘萬屯曲靖,遂進師白石江,與之大戰,擒達里麻,俘甲士二萬。」

雙河 在城北三十里,源發崖口,多灌溉之利。南河 ,在城東南二十里,通北海,流入陸涼。溫泉 在分秦山下,闊二丈許。按《明一統志》:在城南五十里,俗呼熱水塘。

瀟湘江 在城南。源出馬龍州山箐,遶勝峰山下入府境,至陸涼,過石門山,會廣西師宗水達南海。按《明通志》:夏秋之交,江水泛漲,汪洋瀰漫,若洞庭瀟湘之勢,故名。

霑益州

石龍山 ,在舊霑益州東七里。按《明一統志》,「其西麓有一石,蜿蜒如龍。」

東山 在州東二十里。按《明通志》:「在州南二百里」 ,山色蒼翠,宛然如畫。

交河 自舊霑益花山洞發源,經州東北,會盤江、臘溪二水,南流入府境陸涼,達於廣西。按《明一統志》在州南一百八十里,合盤江、臘溪二水,故名。

車翁江 源出楊林海子,過州境北流入金沙江。

鴉扒箐水 在舊州南,北流會車翁江。

陸涼州

丘雄山 在州東七里。上有方池,水無盈縮,下有十八泉,歲旱禱雨。

部封山 在州西四十里。按《明一統志》,「故芳華縣近此。」 山高聳,多花木。

石門山 在州東南四十里。石筍森布,行者穿其中,故曰「石門。」 又東出數百步,有離石,狀類西嶽三峰。

木容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蒼秀可挹。中涎澤 在州東南,匯瀟湘江水於此。按《明一統志》:在丘雄山下。源自南盤江,經府東南,合瀟湘江,至是匯焉。十八泉與南澗皆注其中。羅平州

鐘山 在州南二十里。巍峨嶷峙,峭拔端嚴。群峰羅列,宛如畫屏。

樓閣山 :在州南二十里。屏障學宮。

白蠟山 ,在州北十里。

八部山 在州北八十里,高二百餘丈,其麓百餘里。按《明通志》:「岡巒八聳,故蠻呼為八部。」 喜舊溪 在州東,源發矣都勒,流入,東南會盤江按《明一統志》:源出龍甸村,流環州境,西至普安州入盤江。

馬龍州

伯刻山 在州北六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州南六十里,其東北有多羅山,皆峰巒峻峭,怪石巉巖。按《州志》:州東十里側立如屏,州之望山也。又名黑泥山。

多羅山 在州西北。山石奇瑰,林木茂密,州之望山也。按《州志》,正北八里與白刻相連,孤峰插漢,宛然天柱。外有數峰如峭

楊磨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又名關索嶺。中和山 發脈,自宜良,蜿蜒起伏,至此結而為二。其中峰前後突兀,左右層巒環列,如旗鼓狀。後枕尋甸群山大海,而小山曲水迴繞於前,儼然龜蛇盤辟。又有仙人洞、五龍潭,上下平田千頃。按《州志》,相傳昔有祖師止此顯靈,因上建靈峰觀,下建萬壽寺。

靈泉 按《明一統志》:「在州西南三里,水色清碧,民賴灌溉之利。」

東河 按:《明一統志》在州治東。

西河 按《明一統志》:「在州治西,東流合東河,入尋甸軍民府界。」

大龍井 按《州志》:「在州西南二里,其潭出自林家山下,周圍數十步,水清潔甘涼。」

小龍井 諸水,俱無源流,隨時泛溢,灌溉民田。《尋甸州》

月狐山 在州西北八里,迴合五十里許,山頂雲可以占雨,一名「鳳梧山。」

玉屏山 在州西北五里,為州主山。

勇克山 在州西八里。林壑幽邃,積雪不消,俗呼雪山。按《明一統志》下有泉為倘奉溪。

隱毒山 在州西八里。山無嵐瘴,鄉人避暑。按《明一統志》:「其麓有泉,亦名隱毒。」

哇山 在州東。聳秀如劍鋒,土人築寨於上,險不可攻。亦名安樂城。按《明一統志》:「落隴雄山在故歸厚縣治西南,綿亙五十餘里,其東有哇山」 云云。

三稜山 在州西亦郎里。上有九十九泉。怒勒峰 在乞曲里,中有海,多漁利。界達霑益,陸寨乾彝居之。

額吾峰 在乞曲里。上有清泉,下有溫泉乾彝往來兩峰之間,以為窟宅。

那多峰 在乞曲里,有大石寨,接連東川俱乾彝潛處,下有龍泉。

矣部烏泉 在州東,由月狐山發源,出七星橋,分二派入州車翁江。

清水海 在州西北,入金沙江。

車湖 在州西。山環水聚,可資灌溉。

平彝縣

巒岡山 ,在縣東八里。高十餘里,雄視諸山。揚威嶺 ,在縣西五里。多毒蛇。

清溪洞 在縣驛旁。洞深十餘里,洞中之石,險異萬狀,題詠甚多。

紫泉洞 在清溪洞內,寬敞有臺數重,水勢曲折,可以流觴。

定南山 在縣西十里。明西平侯沐英曾駐兵於此,遺址見存。

桂花洞 在縣北十里。洞穴幽深,洞口有老桂,芳馨清遠。

清溪水 在縣南

《通志未載山川      明一統志》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妙峰山 在府城西

郎目山 :在府城東二十里。山高岫遠,如障如屏。

石坡山 在府城南二里。上有望夫石。

《東海子 》,在府城東五里許,輪廣五十餘里。每秋雨,水汪濊浩淼,亦曲陽之巨浸也。

黑龍潭 在府東二十餘里。旁有石洞,其上怪石巉巖,林木茂密,潭水淵深,多資灌溉之利。北沼 在府城北迎恩門外。

霑益州

堆湧山 在州東南一百里,延袤二百餘里,峰巒堆突,如湧出然。

龍華山 ,在州南五十里。

羅山 在州東北九十里。

伯蒙山 在州東南二百里,高出諸山之上。炎方山 ,在州南七十里。

盤江 有二源,北流曰「北盤江」 ,南流曰「南盤江」 ,環繞諸山,各流千餘里,至平伐橫山寨合焉。州據二江之間。

東山河 源出本州,旁有洲,平坦肥沃,約百餘頃,旱澇無虞。

阿交合溪 ,舊名些丘溢派江,其源有二:一出嵩盟州,一出馬龍州,至府東南十五里,合流入霑益界。

陸涼州

滿戍山 ,在州北二十里。高出群山,林木鬱茂。《羅平州》

淑龍山 在州東七十里。四面險峻,惟東西二門可上下土酋負固之處。

瑞霞山 在州東五十里。山後有泉,水氣時入林麓間,映日如霞,因建「白雲庵。」

天馬山 在州南二十里。

五臺山 ,在州南三十里。

磨盤山 在州西北隅一里。平地獨出,高百尋,州境盡歸望中。下有美泉,清潔可嘉。闔郡建玉皇閣於上,鐘鼓之聲遠達四境,遊人不絕。筆架山 在州北七里。

玉屏山 在州北五里

紗帽山 在州北十里

馬把山 在州北五十里。四面皆山,一峰特出,其上甚靈,禱之即應。

魯泥河 在州南一里,旋繞城外。

石壩河 在州南四里

清水河 在州東八十里。

以則河 ,在州東北六十里。

江底河 為羅平。黃坪大渡。

請幫助識別此字。鮓八達河, 下廣南、廣西,大渡六恰革河, 往竜洞、法烏大渡、乾河, 凡二處,夏秋則泛溢,春冬則乾涸。一在州北十五里,一在州南十里

太液湖 在城北,築堤聚水,周圍三里,波濤萬狀,可制蠟山、火星。

以則江 往,亦佐大渡。

以竜江 往臘莊、竜甸、歹魯大渡響水 ,在州西五十里。

白龍潭 在州西五里

沂泉 在西門外

溫泉 在州北六十里。後山如壁,前逼河,地不能數武,而石池天然,水清見底,浴能除病人,雲當在安寧之上。

馬龍州

木蓉山 在州南十里。平巒疊起,山多木蓉花,故名。

連雲山 一名「松子山」 ,在州東南十五里。晨夕雲氣多聚其上,故名。

鐵嶺山 在州西南十五里。北至黃土坡,南至安南鄉,上下二十里,陡如峭壁,石色似鐵。華蓋山 ,一名「寒坡嶺」 ,在州西十里,舊有興龍寺,今廢址僅存。

石寶山 在州西四十裏白塔鋪界。形似寶珠,突起平田之中,澗水遶麓,樹石參差。

連珠山 在州西六十里。

雲錦山 在州南五十里,上有雲巖寺。

龍鼎山 在州東四十里。山形如鼎,故名。「摩天峰 」 在州西二十五里烏龍箐旁。孤峰聳出眾山之巔。登眺其上,曲靖、霑益、尋甸、陸涼諸境之山,瞭若指掌。

紅石巖 在州南六十里。其山陡峻,中有石壁,廣數十丈,怪石嶙嶙,蘿樹蔥蓊。

龍陽洞 在州西十五里。旁有村名「土官寨」 ,乃涉氏之舊址也。

觀音洞 ,在州東三十五里。上下絕壁,人跡難到。

龍洞 在州東南四十里。其洞皆東向西上,有大栗樹、湯郎二處之水,從洞後門流入,聲吼如雷。洞中漾成大潭,深數丈。中產龍鬚魚,細鱗金色,大額長鬚,味異常魚。相傳洞中有龍,故名。時旱禱求必應。

疊水洞 在州南四十五里。水從巖上疊下,約有數十丈,懸巖瀑布,不啻長空白練,聲似雷鳴,形若噴珠,足稱異觀。

折宗洞 ,在州南八十里。洞極高敞,明亮可容萬人。

九股龍潭 在州西五十里,即古通泉縣之舊地。其潭周圍二百餘步,泉水雜出,約有九股,碧波蕩漾,渾如玉盤,居民資其灌溉。旁有河水,出州境大山村山澗,經流潭邊,西向至左所屯,出下板橋,至中和山,合馬龍之水,入尋甸州七星橋,成巨津矣。

滌硯溪 :在紅石巖中。前有名僧松巖滌硯其中,因名。

三岔江 在州北一里。一源出雞頭村,一源出楊官田,一源出繆家田,三水會合,因名。

《瀟湘河 》即南門外觀音橋下河也。

龍潭河 在州西八里。即瀟湘水之下流也。響水 在州東二十五里。水從石峽中出,近聽如鐘鼓聲。

尋甸州

洗馬山 在州西亦郎里。俗傳土人曾據此山。漢兵攻之,謂其無水,土人以「米花洗馬」 ,攻者疑不敢逼。

仙人巖 在州乞曲里。其山多紅綠,翠色可觀,故名。

仙人洞 在州西四里許。內有神仙磑碓、石床、石凳、石桌,深二十里,下有水洞,俗呼法吐。白龍洞 在州北五里,水泉湧出,灌溉一州田畝。洞口有一雀,土人呼為龍雀。木落一葉入潭,鳥即銜出。每旱祈禱於此,流為螳螂河。知府鍾扁其名曰「湧珠洞。」 三春遊賞,絡繹不絕。

排額洞 在州東北三十里,自七星橋大河順流而下,近河半里。其洞中深寬約二丈,高一丈五六尺許,有石筍琳瑯,獸蹄鳥跡。

三龍泉 :在州西十里。周圍石如砌,其水穿山流出,即為「淑水拖藍。」

果馬溪 在州西南六十里。有泉為溪,名「果馬」 ,源出果馬山。

磨浪水 在廢為美縣西三十里。

龍吸水 在廢歸厚縣東一百里。二水俱見《明一統志》。

平彝縣

龍馬山 :一名「白馬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高十

五里,三峰峙立,中峰獨出。昔有白龍馬見其間,至今石槽尚存。鄉人結廬於其上,曰「萬山雄鎮。」 席帽山 俗名老哈坡,在城西南一里許,以形如席帽得名。

蒙洞山 在城西北五里。下有洪源洞,高二十餘丈。

落蒙山 在城西一里。今名古城寨。元初建《羅山縣》於此。

宗孟山 在亦佐城東南五里。彝呼山之至尊者為《祖慕》,訛為《宗孟》。

旱改山 :在亦佐城東十五里。遇旱,縣人禱之輒應。

矣層山 在亦佐城西三里。山有清泉,居人皆汲飲之。《彝》語水為「矣」 ,因名。

法圖山 :在亦佐城東南百里。巖壁聳高,彝民禱祀祈年處。

龍馬山 在亦佐城東五里。石巖壁立,每遇微雨,石上如物蠕蠕欲動。相傳龍馬出現,故名。塊澤坡 在亦佐城西十里。山坡崇陡紆迴盤屈之徑劃成鳥形,故名。其巔為鸚鵡嘴。舊亦佐知縣邢偉作亭於上,額曰「若凌霄漢。」

以則坡 在亦佐城南一百五十里,山峻而險,其上有石,或蹲或眠,如人物狀者,不可勝紀。其地產蘭,四時幽香不絕,亦荒服之勝概也。五里坡 ,在亦佐城東百里,陡峻難行。康熙四十年,知縣任中宜督工治平,可通輿馬。

宣威嶺 在城東十五里。滇黔交界迎送之盡。境有亭,曰「萬里亭。」 明景泰中,巡按御史洪弼立坊其際,曰「滇南勝境。」 學道壽以仁重修。黔旅至此,覺山平天闊,東望則箐霧嶂雲,天限二方也。獅子洞 在城南十里。水從洞出,波光蕩漾,上下相映,可舟可漁。

三門洞 :在城西北三十里。

落水洞 ,在城西北十五里,有竅九十九,水溢,從竅出。「洪源洞。」

天生洞 :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

韜光洞 ,在亦佐城東南二里。必然火,然後可入,不知深遠。程封題曰「韜光洞。」

「響水河 」 源出白水,有深潭,天生石壩。

多羅海 長五里許,遇霪雨,則氾濫汪注若海。滇人見陂澤即雲「海」 ,故名。

十里河 在城西南二里。合清溪河水至羅平,由廣西泗城達廣東入南海。

黃泥河 在亦佐城東百里,一名「小黃河」 ,四時水色常黃。源由樂民所,北繞東歸,南入羅平江。蒲織河 在亦佐城東南九十里,中生九節蒲,其狀如龍,又如織成,屈曲迴環,盤繞水面。塊澤河 在亦佐城西南十五里,源發白水驛,達羅平江。

以則江 :在亦佐城南八十里。

雙碧潭 :在城東一里。

鯉魚潭 在清溪之上。天將雨,則水渾,既清即晴。

響水潭 :在城西八里。

黃龍潭 :在巒岡山下。

古城潭 在古城寨下

水利附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北沼堤 在府城北門外。

西湖壩 在城東北十里。明洪武間,作閘瀦水,啟閉以時。按《明通志》:後為冨人所占。弘治十二年,同知胡光具其事陳當道,始覈出。

天生壩 有二:一在城南瀟湘水上,一在城北四十里,灌溉之利甚溥。

暗洞堤 在府東十里

霑益州

交水壩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平蠻鄉。塊步、臘溪二水相合,又名交水河。明宣德間,千戶梅用鑿石為壩以行水。

大壩 水出木容箐。明洪武初,指揮劉璧築壩釃渠為三閘,以蓄洩水道,灌東南三鄉四堡之田。

小壩 在州治西五里

阿龍溝 ,在州東三里。灌河東諸田。

陸涼州

楊福村壩 在州東三里。知州陳文著建。冷水塘閘 。按《州志》:「在州東北六里,郡田多資灌溉之利,即洗馬河源。」

龍洞壩 按《州志》:「在州北五里,田畝多資灌溉」 ,今改名湧珠洞。

羅平州

趨吉堤 在州北八里。明崇禎七年,庠生周士麟、《鄉約》張戩、貢生吳魁南重修。夏秋水漲,以便往來,行人樂之。

魯沂堤 在州南一里。水低田高,築堤分水,東西灌溉。

水車閘 順江田高水低,於江中淺水之處安閘製水車日夜自轉,汲水灌溉。

響水壩 田中無水,鄉紳李猶龍由山鑿石,引水灌田。

太液湖壩 壩下有田,水漲多致湮沒,築壩防之。

《土白勒山水 》。山水從石路分三路而出,視沂水尤大,一路平坦可引至州,其水如前數坑泄漏。知州張含章捐百金築堤引水,今已至康虐村,改水田居半。

歹魯村 在州西五十里,即三峽江水。民間鑿山開石,築堤蓄水,以資灌溉。

馬龍州

楊柳壩 在州東七里,灌西鶴樓田。

石橋壩 在州北十五里。

史家閘 在城東三里,積瀟湘江水。

梅家閘 在城東二十里,積太平橋水。

土壩 在城東一里。積瀟湘、北沼二水。

恭家壩 在城東三十里,入南海圩田。

尋甸州

歸龍堤 在州南二里。明萬曆間,知府李遇春砌石堤三十餘丈。民德之,名「李公堤。」

龍潭閘 在州北四里馬街,引水為學宮襟帶,亦灌田畝。

曲靖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曲靖府城池 ,明洪武二十年建,周六里三分,高三丈,設四門:東曰「樂耕」 ,南曰「來薰」 ,西曰「勝峰」 ,北曰「迎恩」 ,增二敵樓於城北,久圮。

皇清康熙二年,總督卞三元、巡撫袁懋功、安普道趙

廷標,副將白世彥、遊擊董朝祿、單繼唐、知府李率祖捐俸重修,有池。

外州縣

霑益州城池 ,即交水城。明天啟三年,巡撫閔洪學建,周三里三分,高一丈九尺。

皇清順治十六年,遷霑益州治於內。其舊《霑益州城》

為《尋霑》營遊擊,駐防無池。

陸涼州城池 ,即陸涼衛城。明洪武三十一年建,周六里。

皇清康熙六年,裁衛歸州,移州治於《內無池》。

羅平州城池 ,明萬曆十五年建,周四百六十丈,高二丈,壕引河水。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王鴻勳修。按《州志》,明萬曆庚寅

年,始遷州城於鑞山之下。周圍三里,門四:東名「賓曦」 ,南名「阜民」 ,西名「沂浴」 ,北名「拱極」 ,惟此門未開。池寬二丈,引沂水入池,旋繞周匝,更從城中穿流,以防風火。今已廢弛。西北樓久傾,東、南二樓為遠近所瞻矚。知州王鴻勳修未久而傾頹殆盡,知州張含章改為平房。

馬龍州城池 明萬曆四十年,知州張鑑建,周四百五十丈,高一丈三尺,無池。

尋甸州城池 明成化十九年,知府屈伸創築土城。嘉靖六年,為安銓所破。十二年,撫按檄知府劉秉仁等相地改築,砌以磚石,周三里三分,無池。按《州志》:「周三里三分,中穿一里三分,背西面東。」

皇清康熙七年二月,火災東、北二門,城樓,皆燬西、南。

二門城樓傾圮。三十三年,知州黃肇新重修。《平彝縣城池 》:「明弘治七年建,正德二年遷建。周圍二里一百六十步,高一丈二尺,垛口八百六十四,無池。開東、南、大西、小西四門,建東、南、北、大西、小西城樓五座,鋪樓十八座。」 天啟二年,為霑益土婦設科等焚毀,明年,參將袁善重修。

皇清康熙三十八年,知縣任中宜重修,及東南、大西

小西城樓四座

曲靖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白水關 在府城東北八十里。

三岔關 在府城西十五里。

澄清橋 有三:上橋在府治西九里,中橋在府治東南七里,下橋在府治西北三岔驛,俱明弘治十七年建。

鳴鳳橋 在城西觀音洞下,離城二十五里。明萬曆三十年,陳政建。

瀟湘江橋 跨瀟湘江之水。明景泰三年建。弘治間,知府焦韶、同知胡光重建。

白石江橋 在府城北八里。明洪武二十五年建。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李率祖重修。

石堡山橋 :在府城南二十里,跨大河。

飛虹橋 在儒學大門外之左。

駕虹橋 在儒學大門外之右。

蒙家橋 在府城西二里。

胡家橋 在府城南十里。

新橋 在城北二十里,屯田道募工修理。勝峰橋 在府城西門外。

響水橋 近響水一里

中所營橋 :在府城三十里。

紅花海橋 在府城東二十二里。

高橋 有二:一在城東二十里;一在新橋前一里。

石喇橋 在府東三十里。

迎恩橋 在府城北雙沼之間。橋下有閘,明洪武初建。

朝陽橋 在府城東北二十五里,長十餘丈,寬三丈。明萬曆甲午,知府高公薦,委衛經歷黃子敬督修。

砥道連虹橋 在府城北十八里,地名「小路口。」 夏秋水漲,河岸衝決,淹沒軍民田廬,行旅甚苦。明萬曆庚子,經歷李廷捐貲督眾築堤一截,修路四百丈,建石橋三座以洩水勢,行者稱便。中河橋 在府城東十三里。

鎮海寺橋 在城東十五里。

箐口橋 在城東八十里。一名「魏家墩橋。」 石墩子橋 在城東二十里。

吳六橋 在城東十五里。

巴家橋 在城東十五里。

猓玀橋 :在城北三十里。

鄧官橋 在城北十三里。

柳家壩橋 在城東北五里。

濟眾橋 在城西十五里三岔關。康熙九年,驛鹽道趙廷標暨闔郡人等同建。

中正石橋 在城西南二十里,水通瀟湘河源。康熙六年,廩生沈鑑開,同眾新建。

霑益州

松韶關 在州南一百里。

阿幢橋關 在州南三十里。

太平橋 在州東門外。長二丈,闊一丈,塊步溪水流其下。

石龍橋 在州東半里河東大路,砌以石,水洞三。

堡子橋 :在州城西三里。

乾河橋 在州城東十里。

馬龍橋 在州城南五里。

王家橋 在洪橋鋪

水西橋 在州城北三十里。

江溪橋 在來賓鋪

山塘橋 在州城南一百七十里。塘溪山之水過焉。

衍嗣橋 在州城南部。明御史繆文龍以石易木。

山橋 在州城東一里,架木為之。

儻塘橋 在州北八十里,架木為之。

可渡橋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跨可渡河,甚險。康熙二十八年,總督范承勳、巡撫王繼文仝建。永安橋 在越州衛南,老軍吳成建,弄泥溪水流其下。

「鎮彝橋 」 ,在衛城南,長三十餘丈,今砌石。「中洲橋 」 ,在衛城南。

東嶽橋 在衛城南

周家橋 在衛城南七里。共橋十一,俱越州衛老軍聞世春捐資建,往來便之。

陸涼州

木容關 在州西十五里。

曾伽坡關 屬州境

石嘴頭關 在州北三十里。

天生關 在州南八十里。

土橋 去州一里

南橋 去州二里

串橋 去州五里

板橋 去州城三里

羅平州

龍見橋 在州北三十里。

魯圻河橋 在州西二里。

連步橋 在學宮左一里。俱明萬曆十七年建。「塊澤橋 」 因兩山豎立,下流湧水,夾岸之間砌石嵌木,飛駕而渡。

天生橋 :在塊澤江上渡。

永平橋 在塊澤江

《大渡    》:「以《則渡   》」 七、革渡。

乃革渡 俱在羅平州

馬龍州

分水關 按《州志》,「在州西三十五里」 ,今名青石坡。舊有巡檢,今裁。

三岔關 按《州志》,「在州東三十里。」

觀音橋 在州南,明成化間建。

昌隆橋 在州南十五里。

關東橋 在州南二十五里。建於魯伽婆嶺巡檢司之東,故名。

關西橋 在巡檢司之西。

仁濟橋 在州南四十里,即白塔橋。

下板橋 在州南五十里。

青石橋 在州南七十里。

高橋 在州西二里

雙橋 在州東二里

石岑鋪橋 有三。明萬曆間,千戶田嘉禾、軍人周良用、吳大金建,至今利之。

紅崖璋河橋 在衛東三里。明萬曆間,軍人葉汝貴建。

「遇順」 小橋 有三,明萬曆間,軍人張大雲建。尋甸州

靖遠橋 在州北三里。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重修。

迎恩橋 在舊州南,初架木為之。明成化丁未,知府謝紹易以石。

通靖橋 在州東二十里。長三丈,闊五尺。按《明一統志》:「跨阿交合溪。」

溫泉橋 在州南三十里,長十五丈,闊八尺,明嘉靖初年建,萬曆二十七年重修。按《明一統志》:「跨溫泉下流。」

原木橋 ,知府林斌易以石。

洗馬橋 在州東四里,初木橋。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易之以石。

蔡濟橋 在州南十五里。明嘉靖二十六年,軍人蔡永建。

三板橋 在州南五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王尚新易以石。

日甲橋 在州南二里

太平橋 在州治東北三里。明弘治間,知府謝紹建。

南安橋 在木密所東二十里。

獨樹雙橋 在州東半里。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重修。

七星橋 去州城二十里,郡民劉璁建,長十丈,闊三丈。

代磚橋 在木密所東十五里。

南安橋 在所東三十里。

普集橋 在所北十五里。

引鳳橋 按《州志》:「在城南三十五里。康熙四十九年,塘子屯士民建。」

平彝縣

豫順關 在城北二里

宣威關 在城東十五里。

分水關 在城北二里

界牌鋪橋 在城北十五里。明萬曆五年,指揮李厚、千戶田嘉禾創建,至今利涉。

界牌橋 在城西北八里。明萬曆二十四年,分巡道高薦捐資檄經歷湯廷良督建,仍作亭三楹。

曲靖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曲靖府治 舊在城中,明末為流賊所毀,借駐民居。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天璣修於南門內。《舊察》

同知署 借駐民居

通判署 舊同府治,今移駐平彝衛城內,明弘治七年建。天啟二年,叛酋設科李賢焚燬,巡撫閔洪學檄參將袁善修復。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衛」,移通判,分防於內就衛署。

居之,後復縣通判署。無考。

經歷司署 今頹壞

司獄司署 舊在府治內。明末兵燬。

廣盈倉 在府城南門內。

公館 霑益、馬龍、平彝、舊俱設於城內,今皆毀廢。

督學道考場 舊在察院西,因兵毀,今以舊府寓為之。

南寧縣治 舊在城內東,明洪武十四年建,久焚燬,今移駐於曲靖衛舊署。

養濟院 按《明通志》:「在府治南城外,一在尋甸道源村書院左。嘉靖間,知府王尚用建。」

演武場 按《明通志》:「一在曲靖衛城北,一在馬龍守禦千戶所,一在越州衛城東,一在平彝縣城東,一在陸涼衛治東。」

外州縣

霑益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七年建,久廢。今移駐交水城內。

吏目署 在州治

陸涼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間建。

皇清康熙八年,裁衛署為「州署」,知州江維祥重修。

吏目署 在州治

羅平州治 在城內。明萬曆間建,後燬。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王鴻勳重建。二十九年,知州陳

柿祚重修

吏目署 在州治

馬龍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八年建。

吏目署 在州治

協鎮府署 按《州志》,在州署右。左營在東門外,右營在南門外。

察院行館 在城中,久廢。

軍糧倉 在州署左,知州王鴻勳建。

貯運倉 在軍糧倉右,署州事唐光椿新建。義濟倉 附「軍糧倉」 左。署州事周蔚新建,知州張含章成之。

尋甸州治 在城內。明成化十九年建,後徙魯兀山下。嘉靖六年,逆銓之變,復徙今署。

吏目署 在州治內

舊制,推官一,照磨一,俱在府治內;縣一,在亦佐縣城內。巡檢司三,一在松韶關,一在阿幢橋,一在魯婆伽嶺。稅課司一,在交水。陰陽醫學俱全。今皆廢。

平彝縣治 ,即衛守備衙。康熙十二年,守備李之陞建大門、二門各三間,大堂五間,辦事房八間,川堂三間,後樓五間,廂房十四間。三十二年,駐劄通判沈宏緒於署左增建花廳三間,書房三間,廂房三間。四十一年十月,知縣任中宜於書房後建廚房三間,花廳右建書房二間。典史衙 在縣右,舊驛官署。

駐防衙 在縣左,舊千總署。

廣會倉 在署前,原貯左所屯糧。

交水倉 在交水城內,貯右所屯糧。

曲靖府學校考        通志

編輯

本府。南寧縣附郭。

曲靖府儒學 「在府治東水閘口。明洪武十七年建,永樂元年重修。景泰五年,巡撫都御史鄭顒重修。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朱皚、知府張純重修。弘治七年,巡按御史何琛、章忱增修。嘉靖二十九年,巡按御史趙炳然、副使熊楫遷啟聖祠於廟東北,建名宦鄉賢祠。萬曆七年,巡按御史劉維建進賢樓。十三年,巡按御史」 李廷彥加修。萬曆二十九年,南寧縣知縣李藻增修,崇禎十三年,兵備道王敬錫重修。土寇沙定洲焚燬殆盡,郡人士議遷於城之中白馬廟。丁亥三月,流寇屠城,復成灰燼。

皇清順治十七年,教授楊克猷、教諭李維鉉申請知

府李率祖議以舊衛址建學詳允。於康熙六年倡率同知張皋謨、通判劉孔學、南寧知縣程藎、教授陳蒙俞,捐俸置《經籍大全》及「《性理》《通鑑》」 諸書。今復散失。康熙二十二年,奉

旨郡邑重修廟學,因其地湫隘,將議遷焉。

靖陽書院 在府城外西北山麓,今廢。

興古書院 在府城東,東山寺右,郡人吏部郎李希揆建。明崇禎間,兵道王敬錫建水閣以配之。

府義學 有三:一在明倫堂左,康熙二十四年,同知王俟建屋七楹,二十九年,知府李天璣捐俸,延師訓課。一在城東南隅文昌宮,總兵劉廷傑、遊擊張國勳、黃光德、夏遠、吳勝同捐設。一在十王殿,二十九年,同知鄭國諶捐設,延師訓課。縣義學 有四:一在城西三岔堡,康熙二十九年,巡撫王繼文捐俸,知府李天璣、知縣呂琨,各捐建屋置租。一在城東斗閣,知縣呂琨捐設。一在四鄉,知縣張為煥捐設。一在平坡,典史王憲捐設,延師訓課。

外州縣

霑益州儒學 在州治南。明嘉靖二十八年,巡撫都御史顧應祥、巡按御史林應箕奏建。萬曆六年,知州秦文緒改建於城北驛址。天啟七年,移建交水,燬於兵。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作楫、學正黃世春重修。《十一》

年知州高璘增修

義學 有五:一在本城白衣閣,一在東郊諸天寺,一在南郊真武觀,一在西郊玉皇閣,一在北郊關聖宮。康熙二十九年,知州馬真德捐穀延師訓課。

陸涼州儒學 在舊衛左。明嘉靖二十一年奏建。二十五年始銓官頒印。學宮齋舍,規制具備,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八年,署衛印守備張名弼教授柳志沉詳

請遷建於「舊衛址。」 十一年,知州汪維祥、學正張昌英修。

義學 ,在三元街。康熙二十九年,知州江藻捐俸延師訓課。

社學 在州治北

羅平州儒學 在州治北,舊軍營址。明萬曆十五年,府同知黃宇建。後燬於兵。

皇清康熙七年,知州王鴻勳、學正尹嗣陟重建《十一》。

年,知州張英重修,增置祭器。按《州志》:「明萬曆年,建於城北太液湖之上,山明水秀,兩科三舉。」 迨兵燹後,遷於白鑞寺之旁,又遭兵毀。

皇清康熙三年,知州王鴻勳修正殿三楹。八年,知州

張英重修戟門、兩廡。二十三年,知州康孟侯改修正殿五間,兩廡十間,大成門五間,啟聖宮及明倫堂俱缺。三十一年,知州孫士禎遷於城東南角,大殿五間,兩廡十四間,大成門五間。三十七年,知州張含章修啟聖宮三間,明倫堂三間,置木祭器,遷義學白鑞寺旁。

義學 ,在學街。康熙二十九年,署州事楚雄府通判周蔚捐俸延師訓課。

社學 在州治東

馬龍州儒學 在州治南。明嘉靖二十一年建,知州張棟董其成,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李率祖勸僚屬紳士捐金檄學。

正、李湜、趙英相繼修葺。

義學 有三:一在城內州前鋪,一在黃土坡,一在大莊。康熙二十九年,知州王友德捐俸延師訓課。

社學 在州治北

尋甸州儒學 在州治西北。舊為府學。明正德九年,知府戴鰲奏建。嘉靖六年,為賊燬。十一年遷於州治南。隆慶二年,復遷於州治東北。萬曆間,知府林及祖、金待先後重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李朝柱、教授張人龍重修,今改。

為州學。按《州志》,三十二年知州黃肇新重修。至四十年因科第乏人,紳士請遷於州治西玉屏山麓。

萃華書院 在州治東五里,知府王尚用建。義學 在名宦祠。康熙二十九年,兼攝州事霑益州知州馬真德捐穀延師訓課。

平彝縣儒學 :康熙四十二年,知縣任中宜建草房三間,瓦房三間。

平彝書院 即舊平彝學宮。康熙二十七年,裁學歸府,即以舊學為書院,春秋備牲醴致祭。

曲靖府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府總

康熙三十年分,原額「人丁」 並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八千四百六丁;額徵丁銀一千六百三十一兩九錢。

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十二丁,應徵丁銀一兩六錢六分。二共人丁八千四百一十八丁,共銀一千六百三十三兩五錢六分。又額外康熙二十五年編審,增出沐莊人丁二百五十五丁,應徵丁銀四十五兩七分。

康熙七年奉裁越州衛、曲靖衛、陸涼衛、定雄所軍舍人丁,歸併府州縣徵收。

原額軍舍人丁及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五千六十三丁,額徵丁銀二千二百一十六兩一錢四分。

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百一十二丁,徵銀五十八兩六錢二分;二共丁五千一百七十五丁,共銀二千二百七十四兩七錢六分。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平彝三衛木密、馬隆二所,分歸州縣徵收。

原額軍舍人丁及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一千一百五丁,額徵丁銀四百七十六兩七錢六分。

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丁二十丁,應徵丁銀七兩四錢二分;共丁一千一百二十五丁,共銀四百八十四兩一錢六分。

曲靖府田賦考    通志州志合載

編輯

府總

原額民賦田地共五千八百六十五頃二畝一分八釐四絲一忽一纖三塵九渺五漠。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折麥一千四百九十三石三斗六合七勺一抄三撮八圭三粒四顆五粟。

實徵秋糧本折米六千九百六十五石六升五合七勺六抄六撮九圭二顆八粟。

實徵《條編》等銀八千六百四十七兩九錢五分八釐一毫二絲六忽三微五塵三渺六漠。又,額外增出沐莊田地共四百一十頃五十七畝五分九釐五毫三絲六忽六微四纖二塵二渺二漠。

實徵夏稅本折麥五十七石四斗二合一勺九抄三撮一粟。

實徵秋糧本折米三百五十八石四斗三升三合三勺二抄三圭七粒五顆。

實徵《條編》銀一百三十二兩五錢五分七釐二毫三絲六忽三微九纖六塵八渺七漠。

《夏稅》額徵一千三百七十二石八斗二升一勺三抄四撮七圭七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五十四石九斗六升一合一勺七抄八撮七圭八粒。

起運本府庫,折色五百八十九石六斗七升六合一勺二抄八撮五圭六粒。

存留各州縣倉本色五百二十八石一斗八升二合八勺二抄八撮三圭三粒。

《秋糧》額徵六千五百四十九石七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撮七圭。

起運本府倉本色二千四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升七合四勺八抄二撮六圭。

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五十五石一斗三合七勺七抄九撮八圭二粒。

存留各州縣倉本色三千三十六石三斗三升二合一勺四抄四撮八圭二粒。

尋甸府官民田地、共二千四百六十三頃四十五畝三分六釐二毫二絲二忽。

《夏稅》額徵六百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百三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存留本府倉本色二百四十石:

存留本府庫、折色二百四十石

《秋糧》額徵二千一百五十二石四斗九升九合三勺一抄八撮六圭二粒。

起運木密所倉本色八百三十六石四斗九升八抄八撮六圭二粒。

存留本府倉本色一千三百一十六石九合二勺三抄。

附額徵

除懸額無徵並沒官莊租刪除各款名色外,觀場田租銀九兩六錢一分二釐二毫,全徵。

《差發》銀二百三十二兩三分九釐五毫。「全徵年例彝租穀」 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全徵。

商稅、鹽課、交水稅課、茶稅、米課、酒課銀一千九百六十兩四錢四分三釐五毫,遇閏加銀一百一十一兩八錢一分,全徵

魚課銀七十七兩五錢七分。遇閏加銀八兩四錢三分二釐。全徵

丈報陸地納租充餉銀八兩七錢九釐,全徵稅契原無定額,遇有民間投納,按季彙解。新增曲靖衛馬場租穀七百一十七石八斗九升,全徵

尋甸州四十八哨蕎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全徵亦佐縣商稅等銀一十四兩九分四釐九毫。霑益州商稅米銀、共一十三兩二錢。俱各州縣徵解。

本府差發《花斑竹》銀八十三兩。

銀五百五十七兩四錢九分四釐五毫,係各州縣額辦。內霑益、馬龍二州留充兵餉,陸涼、羅平二州解司亦佐縣,二百六十二兩六錢存額,免徵。尋甸徵稅銀十五兩七錢,俱貯庫搭放差發。花斑竹銀三十五兩,銀五十一兩二分五釐。康熙七年奉裁,越州衛、曲靖衛、陸涼衛、定雄所,歸并州縣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公田、田地共一千五百四十七頃九十八畝三分六釐七毫五絲六忽。查額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色麥一千三百六十石六升七合九勺二抄五撮四圭四粒四顆。

實徵本色豆一十三石五斗三升。

實徵秋糧本色米一萬二千二百二十三石一斗六升九合三勺六抄四撮四圭七粒九顆六粟。

實徵折色夏稅秋糧麥米穀共四千二百八十八石九斗六升八合七勺八抄三撮一圭六粒四顆五粟,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一千五百二十九兩七錢八分七釐三毫五絲四忽五纖三渺附額徵除懸額無徵外。

原額馬場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四百六十一兩九分五釐。

原額牙稅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十兩。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平彝、左前三衛,木密、馬隆、鳳梧三所,分歸州縣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等田地共六百七十九頃一十九畝二分七釐一毫六絲一忽。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色麥二百一十四石三斗六升五合七勺八抄二圭九顆四粟。

實徵秋糧本色米二千九百五十四石六斗二升三合七勺一抄一撮八圭七粒。

實徵本色穀八十九石五斗四升二合。

實徵折色夏稅秋糧麥米,共六百九十四石七升一合一勺二抄八撮八圭八粒,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二百五十三兩一錢三分三釐八毫一絲六微四纖五渺。

附:「額徵」 除懸額無徵外,

原額馬場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百四兩二錢九分八釐。

以上額徵共銀一萬三千二百九十四兩六錢四分六釐四毫九絲九微九纖六塵一渺六漠。又,額外增出《沐莊條編》銀一百三十二兩五錢五分七釐二毫三絲六忽三微九纖六塵八渺七漠。

又《人丁》項下額徵銀四千三百九十二兩四錢八分。

又額外增出丁銀四十五兩七分。四項共銀一萬七千八百六十四兩七錢五分三釐七毫二絲七忽三微九纖三塵三漠。

起運

《布政司》項下 起運銀一萬一千一百九十八兩五錢七分二釐五毫六絲二忽七微二塵二渺三漠。

《糧道》項下 ,銀一千七百八十二兩九錢二分一釐一毫六絲四忽六微九纖八渺。

存留

《俸工》項下 官役俸食,共銀四千六百七十三兩七錢六分。

「支給」 項下 鞭祭等銀一百七十一兩。

鋪兵工食銀三十八兩五錢。

本色

額徵夏稅秋糧本折麥米穀豆、共二萬五千三百一十三石六斗七升一合二勺六抄二撮七圭四粒一顆三粟

額外增出

實徵夏稅秋糧本折麥米四百一十五石八斗三升五合五勺一抄三撮三圭七粒五顆一粟。「附徵《六款》」 項下:

額徵租穀、蕎共二千七百一十一石八斗八升。以上麥米聽糧儲道支用報銷。

羅平州

按《州志》,「經制徵《條編》」 各款,二千一百三十九兩八錢。奉裁所田為民田,新增條銀一百六十八兩八錢九分零。

夏稅正耗麥糧一百六十石三斗三升

秋糧本折正耗米四百九十三石六斗二升,彝租無耗穀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經制》額軍舍丁銀一百零一兩六錢。

新增丁差銀一兩六錢六分。

官田折色銀四十四兩四錢一分五釐。

課程

魚課銀四兩

《商稅》銀三百九十兩。

馬龍州

秋稅糧、六百六十五石一斗三升零

《條丁》銀一千二百九十二兩一錢五分零。酒課銀一兩八錢五分九釐。

尋甸州

原額、夏稅、民地、六百三十八頃三十七畝一分八釐七毫三絲三忽三微六纖三塵

該夏稅麥四百五十石九升二合九勺九抄九撮六圭一粒。

原額民田一千二百一十二頃一十五畝四分五釐六毫九絲二忽一微八纖七塵八渺六漠。該秋糧一千七百七十五石九斗八勺六抄二撮四粒四顆四粟。

原額屯地九頃五十畝四釐三毫三絲八忽,該屯稅麥五十三石五斗五升四合三勺一抄二撮五圭九粒九顆八粟。

原額、屯田四十四頃七十五畝八分三釐五毫三絲五忽

該秋糧四百七石六斗二升九合七勺一抄六撮六圭九粒六顆。

自康熙三十一年起,至四十八年止,新墾民地二頃三十二畝二分四釐七毫八絲一忽四微七纖八塵八抄二漠。

該夏稅麥一石五斗八抄九撮二圭二粒四顆。新墾民田四頃七畝三分六釐三毫

該秋糧五石三斗四升九合二抄三撮二圭八粒。

附徵前衛、木密、鳳梧三所新墾屯地一頃一十四畝五分一釐。

該夏稅麥一石一斗八升六合六勺二抄九撮四圭八粒。

《新墾》屯田六頃六十五畝三分五釐。

該秋糧一十二石五斗八升八合五抄二撮二圭七粒七顆五粟。

平彝縣

原額、屯地九十頃五十二畝六分七釐二毫一絲七忽

該夏稅本色麥一千一百三十三石九斗一升三勺八圭八粒。內除荒蕪無徵外。

「成熟屯地」 三頃四十五畝九分六釐。

該原徵夏稅本色麥四十三石八升二合三勺三抄六撮二圭九顆四粟。康熙三十四年內巡撫石文晟題「照河陽縣民地上則」 ,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

該實徵夏稅本色麥二十石四斗八升四合二勺九抄一撮六圭。每麥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實徵《條編》銀十三兩一錢一釐四毫四忽六微七纖四塵四渺一漠。

原額成熟官地四十畝

該原徵夏稅本色麥十二石。今照《河陽縣上則》、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

該實徵夏稅本色麥二石三斗六升八合四勺。每麥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條編銀一兩五錢一分四釐七毫八絲八忽三微七纖七塵二渺。

原額、屯田二百六頃三十六畝三分九釐七絲

五忽

該秋糧本色米六千四百一十五石七斗五升九合七勺八撮八圭三粒。折色三錢二分米四百三十石,該銀一百三十七兩六錢。內除荒蕪無徵外,

成熟屯田三十三頃五十七畝三釐七毫六絲七忽六微五纖。

該原徵秋糧本色米一千一百一十三石九斗一升一合四勺八抄。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

該實徵秋糧本色米二百七十四石七斗六合三勺九抄三撮六粒八顆。每米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實徵《條編》銀一百七十五兩六錢九分七釐五毫三絲八忽九微九纖七塵六渺二漠。原額官田二十頃六畝六分。

該秋糧本色米四百二十一石三斗八升六合,折色六錢米一百八十五石五斗九升四合,該銀一百八兩三錢五分六釐四毫。除荒蕪無徵外,

成熟官田四頃四十四畝六分二釐;

該原徵秋糧本色米九十三石三斗七升二勺。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

該實徵秋糧本色米三十六石三斗八升三合二勺五抄四撮六圭。每米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實徵《條編》銀二十三兩二錢七分一釐一絲一忽一微二纖六塵八渺三漠。

原額馬場銀二百六十六兩六錢一分六釐七毫。內除荒蕪無徵外,

實徵銀一百四兩二錢九分八釐。

亦佐原額民地五十六頃五十九畝三分四釐七毫二絲。每畝科稅五合五勺三抄。

該夏稅本色麥三十一石二斗九升六合一勺九抄一粒六顆。

原額「彝方原無地畝,免丈,照納夏稅本色麥四十石」

原額、民田五頃六十八畝六分五毫

該秋糧本色米一十一石九斗四升七勺五撮。原額「彝方原無田畝,免丈」 照額辦納秋糧本色米九十石三斗三升六勺。

原額《條編》俱係營火村寨辦,納銀七百五十五兩三錢七分五釐九毫。又額辦金價銀二兩九錢四釐六毫二絲四忽五微一塵六渺。又額辦「協濟站」 銀二十二兩。又每石編地畝銀一錢一分四釐八絲三忽,該銀十九兩八錢一釐九絲九忽九微六纖三塵五渺。共條編銀八百兩八分一釐六毫二絲四忽四微六纖五塵一渺。霑益州額內就近割歸中下二五營彝地免丈額辦夏稅本色麥九石六斗四升一合八勺,該條銀二兩八錢九分二釐五毫四絲。

平彝寄莊夏稅本色麥一石五升。

余家堡田二十五畝

該秋糧本色米七斗五升一合七勺七抄五撮,條銀三錢七分五釐三毫九絲五忽九微一纖四塵三渺三漠。

平彝寄莊免丈田畝秋糧本色米二十二石六斗九升六合三撮。

條銀一十一兩八錢五分七釐四毫七絲三忽九微八纖八塵六渺四漠。

中、下二、五營彝田免丈,照額辦納秋糧本色米二百七十九石七斗五升九合九勺七抄四撮。除荒蕪無徵外,

實徵秋糧本色米二百四十三石四斗一升九合六勺一抄六撮。

實徵條銀七十三兩二分五釐八毫八絲四忽八微。

以上額徵《條編》馬場銀一千二百六兩一錢三分六釐五毫六絲二忽三微四纖四塵一渺三漠。

額徵丁差銀三百一十四兩七錢八分。

起運

銀八百四十四兩四錢九分五釐六毫六絲二忽三微四纖四塵一渺三漠。

存留

銀六百七十五兩八錢四分。

額徵本色夏稅麥一百四石八斗四升六勺八抄一撮六圭一粒六顆。

本色秋糧米六百八十石二斗二升八合三勺四抄六撮六圭六粒八顆。

考證

鹽法

每年行銷黑井鹽三萬三千六百觔。每觔課銀一分六釐。歲該徵銀五百三十七兩六錢。遇閏、照加

課程

《亦佐商》稅銀七兩七分四釐。

茶稅銀七兩

曲靖府風俗考        通志

編輯

府總

舊《總志》山川平曠,士風漸盛,科第人材,後先相望。

志:草黽,勉耕織,兼事商賈,習尚簡樸,頗信釋教。元志婚姻,論門第,力耕致冨。《郡志》:士尚廉恥,與物和平,民少遊惰,其性易使。《羅平州志》:元旦祀神祗,宗祖貼桃符,往來賀歲。上元觀花燈,清明插柳墓祭。午日飲蒲酒,置艾於門,為角黍相餽贈,邀遊山水,為百草戲。六月二十四日作生肉食,飲酒張火把為樂,名星回節。中元祀先於家,焚冥衣、楮鏹,九日登高。孟冬墓祀,至十五日止。長至相賀,以糍餌讌客。除夕飲,分歲酒,煨爐守歲彝俗,拜節,以豬首、糍餅為敬,與各郡同。婚娶仍行六禮。

正月初九日有《玉經會》,十五日有「天官會。」 二月初三日有文昌會,是月大風設醮。三月初三日有祀龍之舉,兼詣元真觀進香。四月初八日,婦女有「浴佛會。」 五月十三日有關帝會,二十八日城隍會。六月初六日有白蠟會,七月有地官會,九月自朔旦至九日朝斗,十月有水官會。喪禮多用浮屠,弔客設讌待之,祭葬不無踰分,且延僧道諷經,習俗相沿,莫之能禁。彝民俱火葬,今亦知卜地矣。

祭祀,隨力竭誠,但愚民多有惑於淫祀者。《堪輿星》相教讀,多為異鄉人所惑;師巫邪說,尤足駭俗動人。家庭設神祗尊像,相沿已久,未易變之。

邑中有廛即有市,商賈絡繹不斷。至四方偶集,另有場期。如申日曰「猴場」 ,寅日曰「虎場」 之類。即村落高闊適中處,亦多設之。雉兔獐麂可以鹽易。彝民男婦俱集,市罷,非醉不歸。

羅平地近蠻煙瘴癘之區,四面崇岡複嶺,羊腸鳥道,多諸種彝猓。其居室、言語、服飾、婚喪、飲食,俗尚各異。自設流後,風氣漸開,各省商賈輳集,與土著民彝錯雜而居。由是薰陶漸染,始識文物衣冠之製,而教化通焉。迄今治以民牧,董以師儒,君子儉而知禮,小人習稼穡而服教,風俗又丕變矣。

尋甸州昔民多好訟,數年來改移殆盡。民勤農桑,士習《詩》《書》,不事逐末遠商。

昔原「紡織」 自土酋沙定洲變後,遂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