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122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一百二十二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錄

 山異部彙考一

  周禮春官大司樂

  春秋緯感精符

  山海經中山經

  婁元禮田家五行論山

  觀象玩占山崩 山雜變

  管窺輯要

 山異部彙考二

  夏后氏帝癸一則

  商帝辛一則

  周襄王一則 定王一則

  漢高后一則 文帝一則 成帝建始一則 河平一則 元延一則

  後漢和帝永元二則 殤帝延平一則 安帝永初一則 延光三則 桓帝建和一則

  和平一則 永興一則 永壽一則 延熹二則 靈帝光和一則 獻帝初平一則 建

  安一則

  魏陳留王咸熙一則

  吳大帝赤烏一則

  晉武帝泰始二則 太康二則 惠帝元康一則 懷帝永嘉二則 元帝太興四則 成

  帝咸和一則 穆帝永和二則 哀帝隆和一則 孝武帝寧康一則 安帝義熙一則

  南齊高帝建元一則 武帝永明一則

  北魏太祖天賜一則 世祖太延一則 世宗景明二則 正始一則 延昌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仁壽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中宗嗣聖二則 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一則 代

  宗大曆二則 德宗建中二則 憲宗元和二則 僖宗光啟一則

  後唐明宗長興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一則

  遼聖宗太平一則

  宋太宗雍熙一則 淳化一則 真宗咸平四則 景德一則 天禧一則 神宗熙寧二

  則 哲宗元祐一則 光宗紹熙二則 寧宗慶元一則 嘉泰一則 嘉定二則 理宗寶

  慶一則 度宗咸淳一則

  元世祖至元三則 成宗大德二則 武宗至大一則 仁宗延祐五則 英宗至治二則

  泰定帝泰定三則 文宗至順二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元三則 至正十三則

  明成祖永樂一則 英宗正統二則 天順二則 憲宗成化六則 孝宗弘治六則 武

  宗正德二則 世宗嘉靖二十則 穆宗隆慶五則 神宗萬曆十四則 熹宗天啟三則

  愍帝崇禎六則

 山異部總論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春秋四傳僖公十四年 成公五年

  搜神記

 山異部藝文

  陽山          後漢黃憲

  為涇州李使君賀慶山表   唐崔融

 山異部紀事

 山異部雜錄

庶徵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山異部彙考一

編輯

《周禮》

編輯

《春官》

編輯

《大司樂》,「凡四鎮、五嶽崩,令去樂。」

四鎮:山之重大者,謂揚州之會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荊州,嵩在豫州,華在雍州,恆在并州。

《春秋緯》

編輯

《感精符》

編輯

「《山冬》大霧十日已上不除者,山崩」之候。

《山海經》

編輯

《中山經》

編輯

態「山有穴焉,恆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冬啟乃 必有兵。

今「鄴西北有鼓山,下有石鼓,象懸著山旁,鳴則有軍事」,與此穴殊象而同應。

《婁元禮田家五行》

編輯

《論山》

編輯

久雨在半山之上,山水暴發,一月則主山崩,卻非尋 常之水。

《觀象玩占》

編輯

《山崩》

編輯

「山崩。」《五行傳》曰:「陰乘陽,弱勝強,厥妖山崩。山崩者,離 散之象。」《災異書》曰:「山者,宰相之位;山崩者,宰相失職 也。」劉向曰:「山崩者,臣下皆叛,散落不事其上之象。」《春 秋運斗樞》曰:「山崩者,陰毀失墓。」《春秋考異郵》曰:「山者君之位;崩者,毀也;君失其道,為臣所陵。」《尚書中候》曰: 「山崩水潰,納小人也。」《地鏡》曰:「山崩,人君位消,不出三 年,有兵集之。」京房曰:「山崩,人辟亡。」又曰:「其國山崩,君 失政,女戚擅權,五年敗。」又曰:「邑山崩,邑有戰,主亡,有 大水。」

「山春崩,其國有伐城;夏崩,天下大水,國主亡;秋崩,有 大兵;冬崩,大饑。」京房《易妖占》曰:「春山崩,國有亡,邑有 拔城;夏崩,亡君,大水;秋崩,人主有殃;冬崩,兵起,人饑。 一曰,山崩,臣去。又曰:山以二月崩,其邑有兵戰;八月 崩,兵起;十一月崩,國主降,民流亡。」

《山雜變》

編輯

「山無故自陷」,其地有兵,大水。

山徙《傳》曰:「臣不用道,祿去公室,賞罰自下,女主專政, 是謂皇之不極。厥妖山徙,不出五年,有走王。」《地鏡》曰: 「山徙,直臣亡,佞臣用政,出私門,不出五年,天下有兵, 社稷亡。」

山鳴,其地大亂賊起。

山有聲如哭,有大兵死喪。

山作聲如雷,不出一年賊起。

「山有光」,臣子不良。

山忽生於石上,其邑有賊,人暴貴。

山上忽生大石,其邑喪至。

山出火熾人,是謂「鬼熒」,亡國之徵。

山石自動,其地有暴兵。

山徙動,其地有兵亂起。

《山見葆江》,於邑有兵,狀如人頭,赤色。

無故壅土如山,是謂「陽反陰」也。人君好淫,為女子所 謀,不出一年,有易君。

《管窺輯要》

編輯

《山》

編輯

山春崩,有征伐,傷五榖;夏崩,有大兵火災;秋崩,有大 兵。又曰:「物不收;冬崩,大饑。」凡山崩,臣下背叛,弱勝強 也。

《山自亡》,人主失政。

國中山分,君臣相背。一曰:「山分裂」,女主有謀,君臣奪。 山中見物類非人曾見者各有形名音聲。其占為大 水,或饑,或兵,邑亡。

「山忽自動」及生樹木,並象物類及大小移動,或濕或 血,皆天下亂。

「山忽生大石」,邑有喪。

山石忽化為人形,及六畜飛鳥皆為國虛。

山穴作雷聲,不出一年有賊。

「山忽生光」,「臣下不吉。」

山忽赤如血,諸侯逆。

山異部彙考二

編輯

夏后氏

帝癸七年泰山震

編輯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云云。

帝辛四十三年嶢山崩

編輯

按《史記殷本紀》不載。 按《竹書紀年》云云。

襄王六年晉沙鹿崩

編輯

按《春秋》,魯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按《左 傳》,「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按《公羊傳》:「沙 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此邑也,其言崩何?襲邑也。沙鹿 崩,何以書?記異也。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下記異 也。」 按《榖梁傳》:林屬於山為鹿。沙,山名也,無崩道而 崩,故志之也。其日,重其變也。

按:《漢書五行志》:釐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榖 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鹿,沙其名也。」劉向以為臣下背 叛,散落不事上之象也。先是,齊桓行伯道,會諸侯,事 周室。管仲既死,桓德日衰。天戒若曰,伯道將廢,諸侯 散落,政逮大夫,陪臣執命,臣下不事上矣。桓公不寤, 天子蔽晦,及桓死,天下散而從楚。王札子殺二大夫, 晉敗天子之師,莫能征討,從是陵遲。《公羊》以為,沙鹿, 河上邑也。董仲舒說略同。一曰,河,大川象;齊,大國。桓 德衰,伯道將移於晉文,故河為徙也。《左氏》以為,沙鹿, 晉地;沙,山名也。地震而鹿崩,不書震,舉重者也。伯陽 甫所謂「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不過十年, 數之紀也。」至二十四年,晉懷公殺於高梁。京房《易傳》 曰:「小人剝廬,厥妖山崩。茲謂陰乘陽,弱勝強。」

定王二十一年晉梁山崩

編輯

按《春秋》,魯成公五年夏,梁山崩。 按《左傳》:「梁山崩,晉 侯以傳召伯宗,伯宗辟重曰。辟傳。重人曰:『待我不如 捷之速也』。」問其所,曰:「絳人也。」問絳事,曰:「梁山崩,將召 伯宗謀之。」問將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國 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為之不舉,降服乘縵,徹樂,出 次,祝幣,史辭以禮焉。如此而以雖伯宗,若之何?伯宗

請見之,不可,遂告而從之。 按《公羊傳》:「梁山者何?河
考證
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大也。何大

爾?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 下記異也。 按《榖梁傳》不日,何也?高者有崩道也。有 崩道則何以書也?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晉君 召伯尊而問焉。伯尊來,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車右下 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矣。」伯尊下車 而問焉,曰:「子有聞乎?」對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 伯尊曰:「君為此召我也,為之奈何?」輦者曰:「天有山,天 崩之;天有河,天壅之。雖召伯尊,如之何?」伯尊由忠問 焉。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 矣。」伯尊至,君問之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為之 奈何?」伯尊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 流矣。」孔子聞之曰:「伯尊其無績乎?」攘,善也。

大全梁山,韓國也。《詩》曰:「奕奕梁山,韓侯受命。」而謂之韓奕者,言奕然高大,為韓國之鎮也。後為晉所滅,而大夫韓氏以為邑焉。書而不繫國者,為天記異,是以不言晉也。《左氏》載絳人之語,於禮文備矣,而未記其實也。夫降服,乘縵,徹樂、出次,祝幣,史辭,六禮之文也。古之遭變異而外為此文者,必有恐懼修省之心主於內。若成湯「六事檢身」,高宗克正厥事,宣王側身修行,欲銷去之是也。徒舉其文而無實以先之,何足以弭災變乎?夫國主山川至於崩竭,當時諸侯未聞有戒心而修德也。故自是而後六十年間,弒君十有四,亡國三十有二,其應亦憯矣。《春秋》不明著其事應,而事應具存,其可忽諸?

按《漢書五行志》:「成公」五年「夏,梁山崩。」《榖梁傳》曰:「壅河 三日不流,晉君帥群臣而哭之,迺流。」劉向以為,山陽, 君也;水陰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壤,下亂百姓,將失 其所矣。哭然後流,喪亡象也。梁山在晉地,自晉始而 及天下也。後晉暴殺三卿,厲公以弒。湨梁之會,天下 大夫皆執國政。其後孫甯出衛、獻三家,逐魯昭、單、尹, 亂王室,董仲舒說略同。劉歆以為:「梁山,晉望也;崩,弛 崩也。古者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吉凶禍福,不是過也。 國主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美惡周必復。」是歲歲 在鶉火,至十七年復在鶉火。欒書、中行偃殺厲公而 立悼公。

高后二年武都山崩

編輯

按《漢書高后本紀》:「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 道山崩。」 按《五行志》,「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殺七 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文帝元年齊楚山崩

編輯

按《漢書文帝本紀》,元年四月,齊楚地震,二十九山同 日崩,大水潰出。 按《五行志》,文帝元年四月,齊楚地 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潰出。劉向以為近水沴 土也。天戒若曰,勿盛齊、楚之君,今失制度,將為亂。後 十六年,帝庶兄齊悼惠王之孫文王則薨,無子,帝分 齊地,立悼惠王庶子六人皆為王。賈誼、晁錯諫,以為 違「古制,恐為亂。至景帝三年,齊、楚七國起兵百餘萬, 漢皆破之。《春秋》四國同日災,漢七國同日眾,山潰,咸 被其害。不畏天威之明效也。」

成帝建始三年山崩

編輯

按:《漢書成帝本紀》:建始三年「十二月,越巂山崩。」

河平三年犍為山崩

編輯

按《漢書成帝本紀》,「河平三年春二月丙戌,犍為山崩, 壅江水逆流。」 按《五行志》,「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為 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壞城。」

元延三年岷山崩

編輯

按《漢書成帝本紀》,「元延三年春正月丙寅,蜀郡岷山 崩。」 按《五行志》,元延三年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 江,江水逆流,三日迺通。劉向以為周時岐山崩,三川 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興也。漢家本起於蜀漢,今 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星孛又及攝提、大角,從參至辰, 殆必亡矣。其後三世亡嗣,王莽篡位。

後漢

編輯

和帝永元元年會稽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永元元年七月乙未,會稽山崩。」

按:《五行志》,永元元年七月,會稽山崩,會稽南方大

名山也。京房《易傳》曰:「山崩,陰乘陽,弱勝強也。」劉向以 為:「山陽,君也;水陰,民也,君道崩壞,百姓失所也。」劉歆 以為,崩猶地也。是時竇太后攝政,兄竇憲專權。 永元十二年,秭歸山崩。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十二年閏四 月戊辰。南郡秭歸山高四百丈,崩填谿,殺百餘人。明 年冬至,蠻夷反。遣使募荊州吏民萬餘人擊之。」

殤帝延平元年恆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殤帝本紀》:「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東恆山 崩。」

恆縣,今絳州縣也。《古今注》曰:「山崩,長七丈,廣四丈。」

按《五行志》:「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東恆山崩。是時鄧太后專政。秋八月,殤帝崩。」

安帝永初六年豫章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永初六年「六月壬辰,豫章員谿 原山崩。」

延光二年丹陽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延光二年七 月。丹陽山崩。四十七所。

延光三年,巴郡山崩。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延光三年六月庚午,巴郡閬中 山崩。」

延光四年,順帝即位,越巂山,崩。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延光四年三月乙酉即位,冬十 月丙午,越巂山崩。 按《五行志》,四年十月丙午,蜀郡 越巂山崩,殺四百餘人。丙午,天子會日也。是時閻太 後攝政,其十一月,中黃門孫程等殺江京,立順帝,誅 閻後兄弟。明年,閻後崩。

桓帝建和三年郡國五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

和平元年廣漢梓潼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

永興二年東海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永興二年六月,東海胊山崩。」 按《五行志》,「永興二年六月,東海胊山崩。冬十二月,泰 山、瑯琊盜賊群起。」

永壽元年六月巴郡益州郡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

延熹三年夏五月甲戌漢中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延熹三年五 月戊申。漢中山崩。是時上寵恣中常侍單超等。 延熹四年。岱山山解。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四年六月庚子,岱山及博尢來 山並頹裂。」

靈帝光和六年五原山崩

編輯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六年秋,五原山岸崩。」

獻帝初平四年華山裂

編輯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四年六月,華山崩裂。」

建安七年醴陵縣山鳴

編輯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安七八年, 長沙醴陵縣有大山,常大鳴如牛呴聲,積數年。後豫 章賊攻沒醴陵縣,殺略吏民。」

干寶曰:《論語擿輔象》曰:「山土崩川,閉塞漂淪,移山鼓哭,閉衡夷,庶桀合兵王作。」時天下尚亂,豪傑並爭,曹操事二袁於河北,孫、吳創基於江外,劉表阻亂眾於襄陽,南招零桂,北割漢川,又以黃祖為爪牙,而祖與孫氏為深讎,兵革歲交。十年,曹操破袁譚於南皮;十一年,走袁尚於遼東;十三年,吳禽黃祖。是歲,劉表死,曹操略荊州,逐劉備於當陽。十四年,吳破曹操於赤壁。是三雄者,卒共三分天下,成帝王之業,是所謂「庶桀合兵王作」者也。十六年,劉備入蜀,與吳再爭荊州。於時戰爭四分五裂之地,荊州為劇,故山鳴之異,作其域也。

陳留王咸熙二年太行山崩

編輯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五行志》。「咸熙二 年二月。太行山崩。」此魏亡之徵也。其冬晉有天下。

大帝赤烏十三年丹陽等郡山崩

編輯

按《吳志孫權傳》:「赤烏十三年八月,丹陽、句容及故鄣、 寧國諸山崩。」

按《晉書五行志》,赤烏十三年八月,丹陽旬容及故鄣、 寧國諸山崩,鴻水溢。按劉向說,「山陽,君也;水陰,百姓 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壞,百姓將失其所。」與春秋梁山 崩,漢、齊、楚眾山發水同事也。夫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吉凶禍福,不是過也。吳雖稱帝,其實列國。災發丹陽, 其天意矣。劉歆以為國主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 後二年而權薨,又二十六年而吳亡。

武帝泰始三年三月太山石崩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泰始四年秋七月,泰山石崩。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泰始三年三月 戊午,太山石崩。四年七月,泰山崩墜三里。京房《易傳》 曰:「自上下者為崩,厥應泰山之石顛而下,聖王受命, 人君鹵。」及帝晏駕而祿去王室,惠皇懦弱,懷、愍二帝 俱辱鹵庭,淪胥於北,元帝中興於南,此其應也。

太康六年冬十月南安山崩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太康六年十月。 南安新興山崩。湧水出。

太康七年,朱提山崩。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七年秋七月,朱提山崩。」 按

《五行志》:「七年二月,朱提之大瀘山崩,震壞郡舍,陰平
考證
之仇池崖隕。」

惠帝元康四年蜀郡壽春上庸諸郡山崩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元康四年夏五月,蜀郡山移。淮南 壽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壞城府及百姓廬舍。六月,上 庸郡山崩,殺二十餘人。」 按《五行志》,「元康四年,蜀郡 山崩,殺人。五月壬子,壽春山崩,洪水出,城壞地陷,方 三十丈,殺人。六月,壽春大雷,山崩地坼,人家陷死。上 庸郡亦如之。八月,居庸地裂,廣三十六丈,長八十四 丈,水出,大饑;上庸四處山崩地墜,廣三十丈,長百三 十丈,水出殺人。」皆賈后亂朝之應也。

懷帝永嘉三年九月宜都夷道山崩

編輯

按:《晉書懷帝本紀》云云。

永嘉四年四月,湘東請幫助識別此字。黑石山崩 按《晉書懷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元帝太興元年山崩

編輯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興元年二月, 廬陵、豫章、武昌、西陽地震山崩。」

太興二年,祁山崩。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年五月,祁山 地震,山崩殺人。」

太興三年,南平山崩。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南平郡山 崩。出雄黃數千斤。時王敦陵傲。帝優容之。示含養禍 萌也。」

太興四年八月,常山崩。

按《晉書元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四年八月。常山 崩。水出。滹沱盈溢。大木傾拔。」

成帝咸和四年十月廬山崩

編輯

按《晉書。成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咸和四年十月。 柴桑廬山西北崖崩。十二月。劉引為郭默所殺。

穆帝永和七年秋九月峻平崇陽二陵崩

編輯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永和十二年,峻平陵埏道崩。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和十二年十 一月。遣散騎常侍車灌修峻平陵。開埏道。崩壓。殺數 十人。」

哀帝隆和元年浩舋山崩

編輯

按《晉書哀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隆和元年四月 丁丑。浩舋山崩。」張天錫亡徵也。

孝武帝寧康二年秋七月涼州山崩

編輯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安帝義熙十一年五月己酉霍山崩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義熙十一年五 月。霍山崩。出銅鐘六枚。

南齊

編輯

高帝建元二年夏廬陵山崩

編輯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元二年,廬 陵石陽縣長溪水衝激山麓崩,長六七丈,下得柱千 餘口,皆十圍,長者一丈,短者八九尺。頭題有古文字, 不可識。江淹以問王儉,儉云:『江東不閑隸書,此秦漢 時柱也。後年宮車晏駕,世變之象也』。」

武帝永明二年秋始興曲江縣山崩

編輯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明二年秋, 始興曲江縣山崩,壅底溪水成陂。京房占:「山崩,人主 惡之。」

北魏

編輯

太祖天賜六年春三月恆山崩

編輯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世祖太延四年華山崩

編輯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太延四年四月 己酉,華山崩。占曰:「山嶽配天,猶諸侯之係天子;山嶽 崩,諸侯有亡者,沮渠牧犍將滅之應。」

世宗景明元年太陰山崩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景明元年五月 乙丑,齊州山茌縣太陰山崩,飛泉湧出,殺一百五十 九人。」

景明四年十一月丁巳,恆山崩。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正始元年十一月癸亥恆山崩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延昌三年肆州鴈門郡山鳴泰山崩

編輯

按《北史魏世宗本紀》,延昌三年春二月乙未,詔曰:「肆 州秀容郡敷城縣,鴈門郡原平縣,並自去年四月以 來,山鳴地震,於今不已,告譴彰咎,朕甚懼焉。可恤瘼 寬刑,以答災譴。」

按《魏書靈徵志》:延昌三年八月辛巳,兗州上言,「泰山 崩頹,石湧泉十七處。泰山,帝王告成封禪之所也,而 山崩泉湧,陽黜而陰盛。岱又齊地也,天意若曰,當有 繼齊而興受禪讓者,齊代魏之徵也。」

====文帝開皇十三年連雲山鳴====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北史慕容紹宗傳》:「紹宗 子三藏,隋開皇元年授吳州刺史,後遷廓州。十三年, 州界連雲山響稱萬歲者三,詔頒郡國,仍遣使醮山 所。其日景雲浮於上,雉兔馴壇側。使還以聞,上大悅, 改封河內縣男。」

仁壽三年梁州就谷山崩

編輯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梁州就谷 山崩。《洪範五行傳》曰:「崩,散落背叛不事上之類也。」梁 州為漢地,明年漢王諒舉兵反。

煬帝大業七年底柱山崩

編輯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七年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

按《五行志》:「大業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數十里。」

劉向《洪範五行傳》曰:「山者,君之象,水者,陰之表,人之 類也。天戒若曰,君人擁威重,將崩壞,百姓不得其所。」 時帝興遼東之師,百姓不堪其役,四海怨叛。帝不能 悟,卒以滅亡。

高祖武德七年雋州山崩

編輯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七年七月甲午,雋州地震,山 崩,遏江水。」按舊五行志作六年事

太宗貞觀八年山崩

編輯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八年七月,隴右山崩。」

按《舊唐書五行志》:貞觀八年七月七日,隴右山崩。太 宗問祕書監虞世南曰:「是何災異?」對曰:「春秋時梁山 崩,晉侯召宗伯而問焉。對曰:『國主山川,故山崩川竭, 君為之不舉降服出次祝幣以禮焉』。晉侯從之,卒亦 無害。」漢文帝元年,齊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文帝出 令郡國無來獻,施惠於天下,遠近歡洽,亦不為災。今 唯修德,可以消變。

中宗嗣聖三年即武后垂拱二年新豐縣有山踴出按唐書武后本紀垂拱二年十月己巳有山出於新豐縣改新豐為慶山 按舊唐書五行志則天時新

編輯

豐縣東南露臺鄉,因大風雨雹,震有山踴出,高二百 尺,有池周三頃,池中有龍鳳之形,禾麥之異,則天以 為休徵,名為「慶山。」荊州人俞文俊詣闕上書曰:「臣聞 天氣不和而寒暑隔,人氣不和而贅疣生,地氣不和 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居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 隔塞,山變為災。陛下以為慶山,臣以為非慶也。」 嗣聖六年。即武后永昌元年華州《山徙》。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五行志》,「永昌中, 華州敷水店西南坡,白晝飛四五里,直抵赤水,其坡 上樹木禾黍,宛然無損。」

按《文獻通考》:永昌中,華州赤水南岸大山,晝日忽風 昏,有聲隱隱如雷,頃之移東數百步,壅赤水壓張村 民三十餘家,山高二百餘丈,水深三十丈,坡上草木 宛然。《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祿去公室,賞罰不 由君,佞人執政,政在女主,不出五年,有走王。」

元宗開元十七年山崩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七年四月乙亥,大風震藍 田山崩。」

按《文獻通考》:「藍田,畿內山也。國主山川,山摧川竭,亡 之證也。」占曰「人君德消政易則然。」

天寶十三載女媧墓移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五行志》,乾元二 年六月,虢州閿鄉縣界黃河內女媧墓,天寶十三載 因天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今年六月一日夜,河濱人 家聞風雨聲,曉見其墓踴出,上有雙柳樹,下有二巨 石,二柳各長丈餘。郡守圖畫以聞,今號風陵堆。 按《文獻通考》:占曰:「塚墓自移,天下破。」

代宗大曆九年山徙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大曆九年十 一月戊戌,同州夏陽有山徙於河上,聲如雷。」

大曆十三年,山崩。

按《唐書代宗本紀》:大曆十三年,「是歲郴州黃岑山崩。」

德宗建中二年霍山裂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云云。

建中 年,魏縣土長。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五行志》,「建中初, 魏州魏縣西四十里,忽然土長四五尺數畝,里人駭 異之。明年,魏博田悅反,德宗命河東馬燧、潞州李抱 真討之,營於陘山。幽州朱滔、恆州王武俊帥兵救田 悅,王師退保魏縣西,朱滔、武俊、田悅引軍與王師對 壘。三年十一月,朱滔僭稱冀王,武俊稱趙王,田悅稱 魏」王悅時,壘正當土長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長 土為壇以祭,魏州功曹韋稔為《益土頌》以媚悅。馬燧 聞之,笑曰:「田悅異常賊也!」

憲宗元和八年山崩

編輯

按:《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八年五月丁丑,大隗山崩。 元和十五年,土山崩。」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十五年丁未, 苑中土山摧,壓死二十人

僖宗光啟三年維州山崩

編輯

按《唐書僖宗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光啟三年四 月,維州山崩。累日不止,塵坌亙天。壅江水逆流。占曰 「國破。」

後唐

編輯

明宗長興三年赤甲山崩

編輯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長興三 年七月。夔州奏「赤甲山崩。」

後周

編輯

太祖廣順二年蜀青城山崩

編輯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 按《十國春秋。後蜀後 主本紀》。廣政十五年。即廣順二年七月,青城縣「鬼城山崩。」

世宗顯德五年山闢

編輯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五 年十二月「丁丑朔,朗州上言,醴陵縣玉仙觀山門中 舊有田二萬餘頃,久為山石閉塞,昨於七月十七日 夜有暴雷霹開,其路復通。詔褒之。」

聖宗太平二年嵬白山裂

編輯

按《遼史聖宗本紀》:「太平二年三月,嵬白山裂數百步, 泉湧成流。」

太宗雍熙三年常峽山圯

編輯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雍熙三年,階州 福津縣常峽山圯壅白江水,逆流高十丈許,壞民田 數百里。」

淳化二年登遼山崩

編輯

按《宋史太宗本紀》,淳化二年八月己丑,雅州言「登遼 山崩。」 按《五行志》,「淳化二年五月,名山縣大風雨,登 遼山圮,壅江水,逆流入民田,害稼。」

真宗咸平元年寧化軍山圮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咸平元年七月 庚午,寧化軍汾水漲壞北水門,山石摧圮,軍士有壓 死者。」

咸平二年,靈寶山崖圮。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年七月庚寅, 靈寶縣暴雨崖圮,壓居民死者二十二戶。」

咸平三年,三陽砦崖摧。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三月辛丑 夜,大澤縣三陽砦大雨,崖摧,壓死者六十二人。」 咸平四年,成紀縣山摧。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正月,成紀 縣山摧,壓死者六十餘人。」

景德四年成紀縣山崖圮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景德四年七月, 成紀縣崖圮壓死居民。」

天禧五年襄州道土湧起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天禧五年五 月,襄州鳳林鎮道側地湧起,高三尺許,長三丈,闊八 尺。知州夏竦以聞。

神宗熙寧元年山裂

編輯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熙寧元年,潭 州益陽縣雷震山裂出米。

熙寧五年,少華山崩。

按《宋史神宗本紀》,五年九月丙寅,少華山崩。詔壓死 者賜錢,貧者官為葬祭。 按《五行志》,「五年九月丙寅, 華州少華山前阜頭峰越八盤嶺及谷,摧陷於石子 坡,東西五里,南北十里,潰散墳裂,湧起堆阜,各高數 丈,長若堤岸,至陷居民六七社,凡數百戶,林木廬舍 亦無存者。並山之民言,數年以來,峰上常有雲,每遇 風」雨,即隱隱有聲。是夜初昏,略無風雨,山上忽霧起, 有聲漸大,地遂震動,不及食頃而山摧。按華山崩通考作熙寧五

年事

按《聞見後錄》:「熙寧中,少華山崩,壓七村之人不可勝 計。先是,穴居虎豹之屬盡避去,人獨不知,遂罹禍。山 以夜崩,聲震百里外,州距山才二十里,初不聞其異 如此。」

哲宗元祐元年十二月戊戌華州鄭縣小敷谷山崩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編輯

光宗紹熙四年祝融峰劍門關山摧

編輯

按《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紹熙四年秋,南 岳祝融峰山自摧,劍門關山摧。」

紹熙五年,南高峰摧。

按《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十二月,臨 安府南高峰山自摧。」

寧宗慶元二年黃巖山徙臨海清潭山移

編輯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慶元二年六月 辛未,台州黃巖縣大雨水,有山自徙五十餘里,其聲 如雷,草木冢墓皆不動,而故址潰為淵潭」,時臨海縣 清潭山亦自移。

按:《文獻通考:唐志》載金縢曰:「山徙者,君不用道,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侯人執政也。」此韓𠈁冑擅朝之應。

嘉泰二年建安縣山摧

編輯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嘉泰二年七月 丁未,閩建安縣山摧,民廬之壓者六十餘家。」

嘉定六年淳安縣山摧

編輯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嘉定六年,嚴州 淳安縣長樂鄉山摧水湧。」

嘉定九年,馬湖、黎州山崩。

按:《宋史寧宗本紀》:「嘉定九年二月甲子,馬湖夷界山 崩八十里,江水不通。六月乙未,黎州山崩。」

理宗寶慶二年遂安休寧山裂

編輯

按《宋史理宗本紀》:「寶慶二年秋七月戊辰,遂安、休寧 兩縣界山裂,洪水壞公宇、民居、田疇。」

度宗咸淳十年恭帝即位天目山崩

編輯

按《宋史瀛國公本紀》:「咸淳十年七月即位,八月癸丑, 天目山崩,水涌流。」

世祖至元六年奉化州桃源山崩

編輯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至元六年 九月,奉化州山崩,水湧出平地,溺死人甚眾。松陽、龍 泉二縣水漲入城中,深丈餘,溺死五百餘人。遂昌縣 尤甚,平地三丈餘。桃源鄉山崩,壓溺民居五十三家, 死者三百六十餘人。」

至元九年,龍興靖安山裂。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至元九年。龍興 靖安縣山石迸裂湧水。人多死者。」

至元二十七年,沂州靈川縣山崖崩。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七年六月 丁卯。「沂州東蒼山有巨石。大如屋。崩裂墜地。聲震如 雷。七月丙戌。廣西靈川縣臨江石崖崩。」

成宗大德元年衡州酃縣山崩

編輯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十一年,營道縣山裂。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一年三月,道 州營道縣暴雨。山裂百三十餘處。」

武宗至大三年荊門州山崩

編輯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三年六月,襄陽峽州路荊門 州大水,山崩,壞官廨民居二萬一千八百二十九間, 死者三千四百六十六人。」

仁宗延祐二年成紀縣山移

編輯

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二年五月乙丑,秦州成紀縣 山移,是夜疾風電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川,次日再移, 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丈,陷沒民居,敕遣官覈驗 賑恤。 按《馬祖常傳》,「秦州山移,祖常言:山不動之物, 今而動焉,由在野有當用不用之賢,在官有當言不 言之伎,故致然爾。」疏聞,大臣皆家居待罪。

延祐四年,成紀縣山崩。

按《元史仁宗本紀》:「四年七月己丑,成紀縣山崩,土石 潰徙,壞田稼廬舍,壓死居民。」

延祐五年,泰安、隴西、寧遠山崩。

按《元史仁宗本紀》:「五年二月,泰安縣山崩。五月己卯, 鞏昌、隴西大雨,南土山崩,壓死居民,給糧賑之。七月 戊子,鞏昌路寧遠山崩。」

延祐六年八月,伏羌縣山崩。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祐七年,英宗即位,成紀縣山崩。

按《元史英宗本紀》:「七年三月庚寅即位,是歲秦州成 紀縣暴雨山崩,朽壞墳起,覆沒畜產。」

英宗至治元年成紀縣山崩

編輯

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元年八月壬戌,秦州成紀縣 山崩。」

至治二年,建昌山崩。

按《元史英宗本紀》:「二年十二月甲子朔,南康建昌州 大水,山崩,死者四十七人。」

泰定帝泰定元年定州成紀縣山崩

編輯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元年七月戊申,定州山崩。 八月癸未,秦州成紀縣大雨,山崩水溢,壅土至來谷 河,成丘阜。」

泰定二年,「奉《安山》移。」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二年六月丁未,秦州奉安山移。」 泰定四年,天全道通渭縣山崩。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四年八月,鞏昌府通渭縣山崩。」

按:《五行志》:「四年八月,天全道山崩,飛石擊人中者。」

輒死。

文宗至順元年通渭山崩

編輯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七月己未,通渭山崩,壓 民舍。」

至順四年,順帝即位,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四年六月己巳即位。八月,鞏昌徽 州山崩。九月庚申,秦州山崩。十月丙寅,鳳州山崩。十 一月丙申,鞏昌成紀縣地裂山崩。辛亥,秦州地裂山崩。」

順帝元統二年雞鳴山崩

編輯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年八月辛未,雞鳴山崩,陷為池, 方百里,人死者眾。」

至元二年,秦州山崩,宿松山裂。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元二年春正月乙丑,宿松縣山 裂。五月壬申,秦州山崩。」

至元四年,信州山裂,鞏昌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四年六月。信州路靈山裂。 按《五 行志》。「四年七月丙辰。鞏昌府山崩。」

至元六年,「成紀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六年六月己亥,秦州成紀縣山崩 地裂。」

至正二年濟南惠州山崩

編輯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年六月壬子,濟南山崩水 湧。七月庚午,惠州路羅浮山崩 按《五行志》,「至正二 年七月,惠州雨水,羅浮山崩,凡二十七處,壞民居,塞 田澗。」

至正三年,秦州、鞏昌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三年二月,秦州成紀縣、鞏昌 府寧遠伏羌縣山崩水涌,溺死人無筭」 按《五行志》, 「三年六月乙巳,秦州奉安縣南坡崩裂,壓死人畜。七 月戊辰,鞏昌山崩,人畜死者眾。」

至正六年,羅浮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六年六月,廣州 增城縣羅浮山崩,水湧溢,溺死百餘人。」

至正八年,廣西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八年五月庚子,廣西山崩水涌。 至正九年七月,靖海寧州山裂。永春縣象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七月庚寅, 泉州大風雨,永春縣南象山崩,壓死者甚眾。」

按:《續文獻通考》:「九年,靖海寧州山巖俱裂,湧水,人多 死者。」

至正十年,寧州、瑞州山崩,泉州山鳴。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年五月甲子。 龍興寧州大雨。山崩數十處。丙寅瑞州上高縣蒙山 崩。十一月乙酉,泉州安溪縣侯山鳴。」

至正十二年,霍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二年十月丙 午。霍州趙城縣霍山崩。湧石數里。前三日。山鳴如雷。 禽獸驚散。

至正十三年七月,汾州「白彪山坼。」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至正十五年。四月。寧國敬亭。麻姑。華陽諸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至正十七年,鵝鼻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十七年十月,靜江路山崩地陷,大 水。十二月丁酉,慶元路象山縣鵝鼻山崩。」

至正二十六年,吳山、臥龍山、沂水山、三秀山、鞏縣山、 蒲城洛岸、和順崖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六年六月壬子,紹興路山陰 縣臥龍山裂。 按《五行志》:「二十六年三月,贛榆縣吳 山崩。丙辰,泉州同安縣大雷雨,三秀山崩。是月,河南 府鞏縣大霖雨,地震山崩。十一月辛丑,華州蒲城縣 洛岸崩,壅水絕流三日。十二月庚午,華州之蒲城縣 洛水和順崖崩,其崖戴石,有岩穴可居。是日壓死辟 亂」者七十餘人。

按:《續文獻通考》:「二十六年六月,沂水山崩。」

至正二十七年,沂州山、《大藏》山崩。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七年六月丁卯,沂州山崩」 按《五行志》:「二十七年六月,沂州山石崩裂。有聲如雷。 七月丙戌,靜江靈川縣大藏山石崖崩。」

至正二十八年,靜安忻州《靈川山》石崩裂。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二十八年 龍興靜安縣山石迸裂湧水。人多死者。六月忻州蒙 昌山有巨石。大如屋。崩裂墜地。聲震如雷。七月廣西 靈川縣臨江石岩崩。」

成祖永樂十三年大岩山呼

編輯

按明《昭代典則》:永樂十三年貴州布政使蔣廷讚言: 「去年北征班師,詔至思南府婺川縣大岩山,有聲連 呼萬歲者三,咸謂皇上恩威遠加,山川效靈之徵。呂 震請率諸臣上表賀,上曰:『人臣事君當以道,阿諛取 容,非賢人君子所為。呼譟山谷,空虛之聲相應,理或 有之。布政司不察以為祥,爾為國大臣,不能辯其非, 又欲進表媚朕,非君子事君之道也』。」

英宗正統八年紹興山移陝西山崩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正統八年冬十一月,浙江紹興山移 於平田。是年,陝西二處山崩,壓人家數千戶,山叫三 日移數里。時畏王振不敢奏。」

正統十四年,貢山𩰚,鐘山裂按《江南通志》,正統十四年,太湖中大貢小貢二山𩰚, 開合數次,共沈於水,起復𩰚,踰時乃止。 按《江西通志》,正統十四年,湖口縣鐘山裂。

天順二年瑞州山崩

編輯

按《江西通志》:「天順二年夏四月,瑞州山多崩。」

天順五年,「南山崩。」

按《陜西通志》:「天順五年七月,南山崩,大夏河水數日 不流。」

憲宗成化二年小孤山崩

編輯

按《江西通志》:「成化二年,小孤山北岸崩約三里餘,壞 民居數百。」

成化六年,「霍山崩。」

按《山西通志》:「成化六年,霍山土谷崩。」

成化八年山吼。

按:《續文獻通考》:「成化八年七月,陝西隴州大雹。州北 有山吼,三日裂成溝,長半里。」

成化十六年,白石山裂,移江中。長樂平地山起,鍾山 崩。

按《續文獻通考》,成化庚子五月,雲南麗江軍民府巨 津州白石山約長四百餘丈,去金沙江二里。一日山 忽裂,分其半走金沙江中,山上木石依舊,江水壅塞, 淹田漂廬,府州具報察院以聞。時滇中邊報日急,識 者以為山徙之兆。六月,長樂縣平地起小阜,人畜踐 之輒陷。明年尋湧起一高山。占者雲,「武后時曾有此」 異,乃女主為男之兆。時裕陵宮人萬氏,冊為貴妃,每 侍宸遊,戎服男飾以從,此其應與?

按《明昭代典則》:「成化十六年夏四月,雲南麗江白石 雲山裂,半移金沙江中水溢,沒田苗。六月,福建長樂 平地山起。」

按《江西通志》:成化十六年,湖口縣上鍾山崩。

成化十八年「《半占》山崩。」

按《福建通志》:「成化十八年,長樂半占山崩,壓居民廬 舍,有死者。」

成化二十一年,泰山震。

按《山東通志》:「成化二十一年二月三月,泰山屢震,遣 官祭之。」

孝宗弘治元年虞山鳴

編輯

按:《江南通志》云云。

弘治三年,施州山崩。

按《湖廣通志》,「弘治三年春二月,施州山崩,怪石出江 塞。石信山崩,有大石二,類人形,卓立路旁,距五里清 江南岸山崩,大石塞江,水為不流,遂壅為灘。」

弘治六年,龍泉昴山崩。

按:《浙江通志》云云。

弘治十年,榆次山崩,安溪山崩。

按《山西通志》,「弘治十年,榆次縣孫家山移南,移二十 里許。」

按《福建通志》:「弘治十年,安溪縣三公峰崩如雷, 弘治十四年,午山崩。」

按《福建通志》:弘治十四年,安溪縣午山崩。

弘治 年,「太湖小山移。」

按《吳縣志》:「弘治間,太湖濱小山自移,初緩漸急,望湖 而趨。一村民見之大呼,眾皆錯愕,山亦隨止,離舊址 約數畝。」

武宗正德元年太原山移袁州山崩

編輯

按《山西通志》:「正德元年,太原山移。太原閑居寺口山 移數十步,土人見有物如羊,一目一角,雲霧數日方 散。」

按《江西通志》:「正德元年秋七月,袁州山崩。」

正德十一年,馬攔寺「《山午》山崩。」

按《湖廣通志》。「正德十一年夏四月,馬攔寺山崩。」 按《福建通志》。正德十一年八月,安溪午山大崩。

世宗嘉靖元年全州山崩

編輯

按《廣西通志》:「嘉靖元年夏五月,全州大水,萬鄉四都 山崩水涌,陷田數百頃。」

嘉靖三年,「太谷山崩。」

按《山西通志》:嘉靖三年秋八月,太谷山崩,民居翻沒。 嘉靖六年,高明山崩,雲南山崩。

按《廣東通志》:「嘉靖六年夏四月,高明山崩,凡二百丈, 壞民田四十頃。」

按《雲南通志》:「嘉靖六年,雲南縣久霖,山崩。」

嘉靖八年,陽朔山崩。

按《廣西通志》:「嘉靖八年,陽朔縣邑山崩,白面山崩,壓 死民人張鳳銀妻女三口,屋宇牛羊俱碎。」

嘉靖九年,大常山鳴,漳浦山有變。

按《福建通志》:「嘉靖九年四月,長樂大常山鳴,漳浦四 都有海嶼,三峰並列,其日忽沒於海,不見。頃之,三山 並為一峰,屹立騰空,有樓臺巍煥之狀,變態不常,浮 沈不一,如是者凡三日。識者以為蜃氣見雲。」

嘉靖十四年,滁州山鳴。

按《江南通志》:「嘉靖十四年,滁州州西諸山,夜鳴如雷嘉靖十六年,松陽山裂。」

按:《浙江通志》云云。

嘉靖二十一年,羅源清溪山崩。

按《福建通志》。「嘉靖二十一年,羅源山崩,沙壓田。」 按《四川總志》,「嘉靖二十一年,武隆清溪左山崩。」 嘉靖二十三年,雞山崩,移

按《陝西通志》,「嘉靖二十三年秋八月,雞山崩,移塞雞 川,水不流年餘。」

嘉靖二十五年,恭門山裂。

按《陝西通志》:「嘉靖二十五年夏,清水縣恭門山裂,深 二百丈。」

嘉靖二十六年,「澄城山裂。」

按《明昭代典則》,「嘉靖二十六年冬十一月,澄城山裂, 東南移四五里。」

按:《續文獻通考》:「嘉靖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陝西 澄城縣麻陂山界頭嶺晝夜大吼如雷。至二十七日 夜,山忽中斷百丈,移走東西三里,南北五里。」

嘉靖二十七年,全州山裂。

按《廣西通志》:「嘉靖二十七年夏六月,全州萬鄉四都 山裂水三道,汎衝民屋土田成河。」

嘉靖二十九年,「澄城山崩。」

按《陝西通志》:「嘉靖二十九年十月,澄城山崩,東西分 馳三四里,遺址平陷。」

嘉靖三十一年,山產珠,山鳴。

按《福建通志》:「嘉靖三十一年二月,烏石、九仙二山土 中產珠,郡人競取之,著手輒碎。」

按《山西通志》:「嘉靖三十一年六月,中條麓介谷,夜半 山鳴如雷。」

嘉靖三十六年,樂清蓋竹山崩。

按:《浙江通志》云云。

嘉靖三十九年,「羅浮山崩。」

按《廣東通志》:「嘉靖三十九年夏四月,羅浮山崩,凡三 十餘丈。」

嘉靖四十年,「南安山鳴。」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十年,南安安竜山鳴,聲聞數里。 明年有嘯聚焚掠之變。」

嘉靖四十一年,「紫帽山鳴。」

按《福建通志》:「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初旬,紫帽山鳴三 夜。」

嘉靖四十三年,「大帽山鳴,龍隱山崩。」

按《福建通志》,嘉靖四十三年六月,南靖縣北大帽山 鳴三夜,及移縣於此山之麓,人以為遷建之兆。 按《廣西通志》,嘉靖四十三年,龍隱山崩。「十二月古田 賊首韋銀豹越城。」

嘉靖四十四年,「武康山移。」

按《浙江通志》:「嘉靖四十四年,武康山移數百步。」

穆宗隆慶元年岐山崩

編輯

按《福建通志》:「隆慶元年,永春四五都岐山崩。」

隆慶三年,延安山崩。

按《陝西通志》:「隆慶三年,延安黃土」請幫助識別此字。「二山崩裂成湫。」 隆慶四年,湖州山崩。

按《明昭代典則》:「隆慶四年八月,浙江湖州府山崩成 湖。」

隆慶五年,黔陽「獨秀山崩。」

按《湖廣通志》:「隆慶五年,黔陽山崩,水湧出,漂沒民居 無筭。」

按《廣西通志》:「隆慶五年,獨秀山崩,石約一丈餘,布政 司地陷。」

隆慶六年,「堯山崩。」

按:《廣西通志》云云。

神宗萬曆六年黃巖小樊山崩

編輯

按:《浙江通志》云云。

萬曆十一年,「武鄉山崩。」

按《山西通志》:「萬曆十一年,武鄉山崩,李莊北石山夜 崩數十丈。」

萬曆十四年,「三黃嶺《岳山麓》崩。」

按《江西通志》:「萬曆十四年,三黃嶺迸裂。」

按《廣西通志》:「萬曆十四年三月,懷集、古城大水,岳山 麓崩,魚鱉盡絕,人涉水多生疽。」

萬曆二十五年,黃陂坡忽平。

按《湖廣通志》:「萬曆二十五年七月,荊門災,黃陂坡山 高數尋,一夕平地」

萬曆二十七年,「狄道山崩。」

按《續文獻通考》:「萬曆二十七年九月,狄道山崩成坑, 更於平地湧出大小山五座。」

萬曆二十八年,「臨洮、楚雄山崩。」

按《陝西通志》:「萬曆二十八年,臨洮鸚哥山崩。」

按《雲南通志》:「萬曆二十八年,楚雄西山崩。」

萬曆二十九年,「羅漢山崩。」

按《雲南通志》:「萬曆二十九年冬十一月,昆明羅漢山 岩石崩萬曆三十年,筆架山突出一山

按《福建通志》:「萬曆三十年閏二月二十日,大金筆架 山突出一山,自巳至未,形體變幻不一,觀者圖之。」 萬曆三十五年,武定山鳴。

按《雲南通志》:「萬曆三十五年二月,武定獅子山與鷓 鴣山鳴,南北互應,如松濤。」

萬曆四十一年,《紫帽山鳴》。

按《福建通志》:「萬曆四十一年,立春日,行禮於城樓。六 月,倭入寇,參將戚繼光來援,斬獲千級。八月初旬,紫 帽山鳴三夜。」

萬曆四十二年,「平陽山崩。」

按《浙江通志》:「萬曆四十二年,平陽仙壇山崩。」

萬曆四十三年,恭城縣山崩。

按《廣西通志》:「萬曆四十三年七月,恭城縣勢江山崩, 出蛟,平樂河水暴漲,魚死塞江,水不可食,民掘泉取 水。」

萬曆四十四年,「延安山崩。」

按《陝西通志》:「萬曆四十四年六月,延安翠屏山崩。」 萬曆四十六年,「雲龍山崇山鳴如雷。」

按:《雲南通志》云云。

熹宗天啟元年武定獅子山鳴

編輯

按:《雲南通志》云云。

天啟三年,華嶺昆明山崩,雲龍山鳴。

按《江西通志》,天啟三年五月,瑞昌華嶺山崩塞水口 按《雲南通志》。「天啟三年三月,雲龍三崇山鳴如轟雷。 十一月昆明羅漢山崩三十餘丈。」

天啟四年,霍山崩。

按:《江南通志》云云。

愍帝崇禎二年交城平地生山

編輯

按《山西通志》,「崇禎二年,交城平地生山西山大足底 村突起橫山十餘丈。」

崇禎三年夏五月,「羅浮山崩。」

按:《廣東通志》云云。

崇禎七年,蕭縣山鳴。

按:《江南通志》云云。

崇禎十年,《羊祜嶺自移》。

按《湖廣通志》:「崇禎十年五月,京山羊祜嶺自行五十 餘步。」

崇禎十一年,唐縣山崩,徐州「西山鳴。」

按《畿輔通志》:「崇禎十一年,唐縣葛洪山崩。」

按《江南通志》:「崇禎十一年,徐州西山鳴者三聲,隱隱 如鼙鼓,又如虛甕迎風自子至辰。」

崇禎十六年,「東山石崩,獅子山鳴。」

按《江西通志》:「崇禎十六年五月,餘干東山石崩,壓壞 民居多家。」

按《雲南通志》:「崇禎十六年六月,武定府獅子山鳴。」

山異部總論

編輯

《詩經》。

《小雅十月之交》

編輯

百州川騰山冢崒崩。

山頂曰「冢。」「山頂崔嵬者崩」,君道壞也。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言《易位》也。「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

春秋四傳

編輯

《僖公十四年》

編輯

《春秋》:「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公羊傳》:「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此邑也,其言崩何?」

據梁山言崩。

襲邑也。

《襲》者,嘿陷入於地中。言「崩」者,以在河上也。河崩有高下,如山有地矣,故得言「崩」也。

沙鹿崩,何以書?記異也。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下 記異也。

土地者,民之主,霸者之象也。河者,陰之精,「為下所襲」者,此象天下異。齊桓將卒,宋襄承其業,為楚所敗之應。而不繫國者,起下異。

《榖梁傳》:「林屬於山為沙鹿」,山名也。無崩道而崩,故志 之也。其日,重其變也。

《胡傳》:卜偃曰:「期年必有大咎,國幾亡。《詩》稱『百川沸騰, 山冢崒崩』,言西周之將亡也。書沙鹿崩於前,書獲晉 侯於後,雖不指其事應,而事應具存。此《春秋》畏物之 反常為異,使人恐懼修省之意也,其垂戒明哉。」

===
《成公五年》
===
考證
《春秋》,梁山崩。

《公羊傳》「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書?記異 也。何異爾?大也。何大爾?梁山崩,壅河三日不㳅。」音流

故不日以起之。不書「壅河」者,舉崩大為重。

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下記異也。

山者陽精,德澤所由生,君之象。河者四瀆,所以通道中國,與正道同。《記》「山崩壅河」者,此象諸侯失勢,王道絕,大夫擅恣,為海內害。自是之後,六十年之中,弒君者十四,亡國三十二,故溴梁之盟,遍刺天下之大夫。

《榖梁傳》「不日,何也?」

據《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書日。

高者,有崩道也。有崩道,則何以書也?曰:梁山崩,壅遏 河,三日不流。晉君召伯尊而問焉,伯尊來,遇輦者,輦 者不辟,使車右下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 道遠矣。」

所用「鞭我之間」,行道則可遠。

伯尊下車而問焉,曰:「子有聞乎?」對曰:「梁山崩,壅遏河, 三日不流。」伯尊曰:「君為此召我也,為之奈何?」輦者曰: 「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壅之。雖召伯尊,如之何?」伯 尊由忠問焉。

「用忠誠之心」問之。

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矣。」

「素衣縞冠」,凶服也。所以凶服者,山川,國之鎮也。山崩川塞,示哀窮。

伯尊至,君問之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為之奈 何?」伯尊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 矣。」孔子聞之曰:「伯尊其無績乎?」攘,善也。

《胡傳》:「梁山,韓國也。《詩》曰:『奕奕梁山,韓侯受命』。」而謂之 韓奕者,言奕然高大,為韓國之鎮也。後為晉所滅,而 大夫韓氏以為邑焉。書而不繫國者,為天下記異,是 以不言晉也。《左氏》載絳人之語,於禮文備矣,而未記 其實也。夫絳服、乘縵、徹樂、出次、祝幣、史辭六者,禮之 文也。古之遭變異而外為此文者,必有恐懼修省之 心主於內,若成湯以「六事檢身」,高宗「克正厥事」,宣王 「側身修行」,欲銷去之是也,未聞有戒心而修德也。故 自是而後,六十年間,弒君十有四,亡國三十二,其應 亦憯矣。《春秋》不明著事應,而事應具存,其可忽諸?

搜神記

編輯

《山》

編輯

夏桀之時,厲山亡;秦始皇之時,三山亡;周顯王三十 二年,宋大丘社亡;漢昭帝之末,陳留昌邑社亡。京房 《易傳》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亂,社稷亡也。」故會稽山 陰琅邪中有怪山,世傳本琅邪東武海中山也。時天 夜風雨晦冥,旦而見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 山。時東武縣山亦一夕自亡去,識其形者,乃知其移 「來。今怪山下見有東武里,蓋記山所自來以為名也。 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凡山徙皆不極之異也。此 二事未詳其世。」《尚書》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 賢者不興,或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私門成群不救, 當為《易世變號說》曰:『善言天者必質於人,善言人者 必本於天。故天有四時,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轉運 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散而為露,亂而為霧,凝而為 霜雪,立而為蚳。請幫助識別此字。「此天之常數也。人有四肢五臟,一 覺一寐,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 色,發而為聲音,此亦人之常數也。若四時失運,寒暑 乖違,則五緯盈縮,星辰錯行,日月薄蝕,彗孛流飛,此 天地之危診也。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 踴,此天地之瘤贅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衝 風暴雨,此天地之」奔氣也。「雨澤不降,川瀆涸竭」,此天 地之焦枯也。

山異部藝文

編輯

《陽山》
後漢·黃憲

編輯

陽山崩,楚王問於左右曰:「晉人有釁於楚國,夙夜憂 惴,況徵君不復?徐淵囚而死,周岑乞食於楚市,乘浮 於湘江,不知其所矣。是以海內賢士皆棄楚而賓鄰 國,無以南扞寡人奈何?今陽山告崩,楚國無所鎮,是 寡人之禍彰矣。無亦詭於晉者,或不得求與抑王室 之故也。」左右對曰:「君以晉釁而日夜求徵君,用心疑 之,是君之勞過矣。夫徵君游諸侯,諸侯皆信之,而楚 獨疑,使楚國不能為盟主,以光耀王室,《陽山》之崩,不 其疑乎?」楚王長息而言曰:「寡人將修好於晉而聘徵 君,則楚之禍,庶乎爾眾。為寡人畫之。」左右對曰:「鄰國 之好,可以修也,若徵君之聘,夫奚就乎?死其弟子而 困其師,露其詭計而飾其聘,不可為也。」楚王遂修好 於晉。晉人殺楚使,懸其首於關門之木。楚王聞晉人 無禮於楚,謀諸左右曰:「梟鄰不睦,賊我使臣,何以報 之?」左右稽顙而謝曰:「釁其分矣,又何報焉?願君毋忘 讎於晉也。」楚王怒。寵姬陽華諫曰:「不可。妾聞之:寤口之言若羹,寤心之言若冰。今左右之諫,雖不甘君之 口,其亦寒心哉!夫寤口者求譽而養禍;寤心者,忍恥 而奮功。是以明君樂聞寤心之言,而去甘口之士,故 功施昭明,而令聞廣譽也。君若誅左右而擁其心,無 乃嗜甘之疾乎?楚之使晉人戮之,罪也。君誠怒矣,君 獨不思晉之使猶楚也。不告於天皇而私戮之,亦與 晉均也。而君則欲晉之不怒,何君之遠恕耶?」楚王慚 而釋之,遂田於四望。明年,楚王飲毒而卒。

《為涇州李使君賀慶山表》
唐·崔融

編輯

臣某等言:「某日奉某月詔書,新豐縣有慶山出,曲赦 縣囚徒,改新豐為慶山縣,賜天下酺三日。」凡在含生, 孰不慶幸。中賀微臣詳窺《海記》,博訪《山經》。方丈、蓬萊, 人跡所罕到;增城、元圃,道家之妄說。伏惟皇太后陛 下應天順人,正位凝命。中外咸一,陰陽以和。嘉禾四 方而平春,露草三旬而候月。沖恩浹洽,嘉貺駢闐。當 雍州之福地,在漢都之新邑,聖渚潛開,神峰欻見。政 平而湧,自蕩於雲日;德茂而生,非乘於風雨。游龍蜿 蜿,疑呈八卦之圖;鳴鳳嗈嗈,似發五音之奏。仙蠶曳 繭,美稼抽芒,一人有合於天心,百姓不知其帝力。方 驗鎮星垂象,山萌輔地之徵;太歲加年,水兆載坤之 應。天人交際,影響合符,雷雨既作,喜氣沖於三象;鍾 石以陳,歡心動於萬物。臣幸忝簪帶,濫守藩隅,不獲 馳蒼闕而拜手,望紫庭而繼足。殊祥踵至,寶筭無疆, 厚賚旁霑,群生幸甚。不任悚踴之至。謹遣某官奉表 以聞。

山異部紀事

編輯

《左傳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 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物類相感志》:漢武帝時,未央宮殿前鐘無故自鳴三 日三夜。君問東方朔,朔曰:「銅者土之子,以類言之,母 感而相應,山恐有崩者」,故鐘先鳴二日,南郡太守上 言山崩,帝大笑之。

《水經注》:「汶水又西,逕危山南,世謂之龍山也。」《漢書·五 行志》曰:「哀帝時,無鹽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馳道狀。又 瓠山石轉立。」晉灼曰:「《漢注》作『報山。山脅石一丈,轉側 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高四尺』。」東平王雲:及後 謁,自之石所祭,治石象報山,立石朿倍草,並祠之。建 平三年,息夫躬告之,王自殺。後謁棄市,國除。《漢書》:石 「立,宣帝起之象也。」

《異苑》:魏時殿前大鐘無故大鳴,人皆異之,以問張華, 華曰:「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尋蜀郡上其事, 果如華言。

《前趙錄》:劉曜光初四年夏五月,終南山崩。長安人劉 終於崩所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曰:「皇亡皇亡,敗趙 昌,井水竭,構五梁,咢酉小衰困囂喪。嗚呼嗚呼!赤牛 奮靷,其盡乎!」時群臣咸賀,以為勒滅之徵。曜大悅,齋 七日而後受之於太廟,大赦境內,以終為奉瑞大夫。 中書監劉均進曰:「臣聞國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國君 為之不舉。終南,京師之鎮,國之所瞻,無故而崩,其凶 焉可極言!昔三代之季,其災也如是。今朝臣皆言祥 瑞,臣獨言非,誠上忤聖旨,下違眾議。然臣不達大理, 竊所未同。何則?玉之於山石也,猶君之於臣下。山崩 石壞,象國傾人亂,此其誡悟蒸蒸,欲陛下勤修德化 以禳之耳。」曜憮然改容。

《三水小牘》:汝州魯山縣西六十里小山間,有祠曰「女 靈」,觀其像獨一女子焉,低鬟嚬蛾,艷冶而有怨慕之 色。祠堂後平地怪石,圍數畝,上擢三峰,皆十餘丈,森 然肖泰華也。詢之老人,云:「大中初,斯地忽暴風驟雨, 襄丘陵,震屋瓦,一夕而止,遂有茲山。其神見形於樵 蘇者,曰:『吾商於之女也。帝命有此百里之境,可告鄉 里,為吾立祠於山前。山亦吾所持來者,無曠時祭當 福汝』。」鄉人遂建祠官,書祀典。

《夢溪筆談》:「登州巨嵎山,下臨大海,其山有時震動,山 之大石皆頹入海中,如此已五十餘年,土人皆以為 常,莫知所謂。」

《宋史呂大防傳》:大防知華州,華嶽摧,自山屬渭河,被 害者眾。大防奏疏援經質史,以驗時事。其略曰,畏天 之威,於時保之,先王所以興也。我生不有命在天,後 主所以壞也。《書》云:「惟先格王正厥事。」願仰承天威,俯 酌時變,為社稷至計。

《老學庵筆記》:「熙寧癸丑,華山阜頭峰崩。峰下一嶺一 谷,居民甚眾,皆晏然不聞,乃越四十里外平川,土石 雜下如簸揚,七社民家壓死者幾萬人,壞田七八千 頃,固可異矣。紹興間,嚴州大水。壽昌縣有一小山,高 八九丈,隨水漂至五里外,而兩旁草木廬舍比水退 皆不壞,則此山殆空行過也。」

《續夷堅志》:「宣和末,華山下石子岡地震之後,東西易 位,摧壓十八村,土人謂神物所移,為立移山祠。蘭泉

張吉甫賦弔之。明昌四年秋,渭南之間,一日晨起,居
考證
人忽聞數千人呼聲,望之有雲如大幃幕蔽空而過,

少頃開霽,並山南原已移為北原矣。孫通祥為文記 之。」近天興癸巳麥秋後,恆山公治軍鄧之五朵山,置 倉《聖朵砦》,以受軍租,臨大屋已置二萬餘斛矣。有日 寅卯間,人見西北有黑雲低空而過,聲勢甚惡,迤漸 墮澗上,倉屋隨亦崩潰,雲起而雨。雨後人奔視之,元 是大石片,方廣數畝,自天而下,橫兩澗之間。麥倉崩, 乃無一麥可尋。又一異也。

名山藏。燕王還北平,傳檄天下曰:「太孫即位,十月山 崩水溢。」《占書》曰:「山崩水溢者,五行失序也。此公輔之 象,賢人退,小人進,則山崩;山無故自崩,國易政,人主 失位,民流散也。」

《明外史憲宗貴妃萬氏傳》:「梁芳等懼他日太子立,將 治己罪,說貴妃勸帝易太子而立興王。貴妃然之,因 要帝易儲。會泰山震,群臣奏應在東宮,帝心懼,事乃 寢。」

《馬文升傳》。「文升鈞州人。正德五年六月卒。年八十五。 卒前數日。州西大劉山忽崩。」

《明狀元事略》:「茅瓚嘗讀書寶覺寺,借山巔舊屋居之。 始至之夜,雷雨大作,崖崩數十丈,獨所居儼然無恙。」

山異部雜綠

編輯

《淮南子覽冥訓》:「嶢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區冶生而淳 鈞之劎成。」 焦氏《易林》:「屯之蒙,山崩谷絕,大福盡竭,涇渭失紀,王 曆盡已。」

《元包經傳》「剝屵氏於陵。」屵音業氏音支也蜀謂山欲墮曰氏《傳》曰:「屵氏 於陵,山崩於地也。」

《煮泉小品》:「咸,感也。山無澤則必崩,澤感而山不應,則 將怒而為洪。」

《物類相感志》:白馬開山圖云:「鄭地白馬山上有白馬, 群行悲鳴,馳走則山崩。嘗結隊群行飲食,或將白駒 夜半悲鳴,晝日群走,若人驚逐出,則山崩。」

《太平清話》:京房《易傳》云:「山自上下者為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