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一百三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目錄
水災部總論
春秋四傳〈莊公二十五年〉
王充論衡〈順鼓篇〉
水災部藝文一
應詔上大水災疏 唐宋務光
賑救諸道水災德音 編制
遣使賑卹天下遭水百姓敕 編制
賑卹遭水災百姓敕 編制
大水記 呂周任
救沈志 劉禹錫
哀溺 柳宗元
再論水災狀 宋歐陽修
水災疏 前人
汝水漲溢說 秦觀
論都城積水疏 李綱
答林擇之 朱熹
庚申大水賦 熊熾
水災請蠲疏 明歐陽東鳳
水患疏 宣國柱
水災部藝文二
東平路中大水 唐高適
王澤嶺遭洪水 孔德紹
漢隄詩 盧肇
大水 薛逢
漢水傷稼 許渾
水旱吟 宋邵雍
江亭侯施倅醇翁阻水漲作詩寄之
王庭珪
戊子大水 唐庚
河防行 金劉迎
觀浙江漲 元好問
新隄謠 元葛邏祿迺賢
行水災郊外 張養浩
涿州道中錄野人語 明程敏政
答費鵝湖水災歌 鄭毅
庶徵典第一百三十一卷
水災部總論
編輯春秋四傳
編輯《莊公二十五年》
編輯
《春秋》,「秋大水,鼓、用牲於社於門。」
《左傳》:亦非常也,凡天災有幣無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公羊傳》其言於社、於門何?於社,禮也;於門,非禮也。 《穀梁傳》下有水災曰:「大水既戒,鼓而駭眾,用牲可以 已矣。救日以鼓兵,救水以鼓眾。」
〈大全〉張氏曰:「比年大水,陰盛陽微之變極矣。莊公若思先王正厥事之意,謹內外之防,嚴夫婦之別,使陰沴無浸長之漸,則後日之禍猶可及止也。徇其文而無實,徒以牲牷求免,不恐懼修省以正其本,而禮文亦且繆戾,此魯之所以亂也。」
王充論衡
編輯《順鼓篇》
編輯
《春秋》之義,大水鼓,用牲於社。說者曰:「鼓者,攻之也。或 曰脅之。脅則攻矣。陽勝,攻社以救之。」或難曰:「攻社謂 得勝負之義,未可得順義之節也。人君父事天,母事 地,母之黨類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以政令失道,陰 陽繆盩者,人君也,不自攻以復之,反逆節以犯尊,天 地安肯濟?使湛水害傷天,不以地害天,攻之可也。今 湛水所傷物也,萬物於地卑也,害犯至尊之體,於道 違逆。」論《春秋》者曾不知難。案雨出於山,流入於川,湛 水之類,山川是矣。大水之災,不攻山川,社土也。五行 之性,水土不同。以水為害而攻土,土勝水。攻社之義, 毋乃如今世工匠之用椎鑿也?以椎擊鑿,令鑿穿木, 今儻攻土令厭水乎?且夫攻社之義,「以為攻陰之類 也。甲為盜,傷害人民,甲在不亡,舍甲而攻乙之家,耐 止甲乎?」今雨者水也,水在,不自攻水,而乃攻社。案天 將雨,山先出雲,雲積為雨,雨流為水。然則山者父母, 水者子弟也。重罪刑及族屬,罪父母子弟乎?罪其朋 徒也。計山水與社,俱為雨類也。孰為親者?社,土也,五 行異氣相去遠。殷大「戊,桑穀俱生。或曰:高宗恐駭,側 身行道,思索先王之政,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明養 老之義,桑穀消亡,享國長久。」此說者《春秋》所共聞也水災與桑穀之變何以異?殷王改政,《春秋》攻社,道相 違反,行之何從?周成王之時,天下雷雨,偃禾拔木,為 害大矣。成王開金縢之書,求索行事,周公之功,執書 以泣,遏雨止風,反禾,大木復起,大雨久湛,其實一也。 成王改過,春秋攻社,兩經二義,行之如何?《月令》之家, 蟲食穀稼,取蟲所類象之吏,笞擊僇辱,以滅其變,實 論者謂之未必真是,然而為之,厭合人意。今致雨者, 政也,吏也,不變其政,不罪其吏,而徒攻社,能何復塞? 苟以為當攻其類,眾陰之精,月也,方諸鄉月,水自下 來,月離於畢,出房北道,希有不雨。月中之獸,兔、蟾蜍 也,其類在地,螺與蚄也。月毀於天,螺蚄《舀缺》,同類明 矣。雨久不霽,攻陰之類,宜捕斬兔蟾蜍,椎被螺蚄,為 其得實。蝗蟲時至,或飛或集,所集之地,穀草枯索。吏 卒部民,塹道作埳,榜驅內於塹埳杷。蝗積聚以千斛 數,正攻蝗之身,蝗猶不止,況徒攻陰之類,雨安肯霽? 《尚書大傳》曰:「煙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祀,風雨不時,霜 雪不降,責於天公。臣多弒主,孽多殺宗,五品不訓,責 於人公;城郭不繕,溝池不修,水泉不隆,水為民害,責 於地公。」王者三公,各有所主,卿大夫各有分職,大水 不責卿大夫,而擊鼓攻社,何知不然?魯國失禮,孔子 作經,表以為戒也。公羊高不能實,董仲舒不能定,故 攻社之義,至今復行之。使高尚生,仲舒未死,將難之 曰: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使人君也,宜改政易行,以 復塞之。如人臣也,宜罪其人,以過解天。如非君臣陰 陽之氣,偶時運也,擊鼓攻社,而何救止?《春秋說》曰:「人 君亢陽致旱,沉溺致水。」夫如是,水則為沉溺之行,旱 則為亢陽之操,何乃攻社?攻社不解,朱絲縈之,亦復 未曉。說者以為社陰,朱,陽也;水陰也,以陽色縈之,助 鼓為救。夫大山失火,灌以壅水,眾知不能救之者,何 也?火盛水少,熱不能勝也。今國湛水,猶大山失火也。 以若繩之絲,縈社為救,若以壅水灌大山也。原天心, 以人意,狀天治,以人事。人相攻擊,氣不相兼,兵不相 負,不能取勝。今一國水使,直欲攻陽,以絕其氣,悉發 國人,操刀把杖以擊之,若歲終逐疫,然後為可。楚漢 之際,六國之時,兵革戰攻,力彊則勝,弱劣則負。攻社 一人擊鼓,無兵革之威,安能救雨?夫一暘一雨,猶一 晝一夜也,其遭若堯、湯之水旱,猶一冬一夏也。如或 欲以人事祭祀,復塞其變,冬求為夏,夜求為晝也。何 以效之?久雨不霽,試使人君高枕安臥,雨猶自止;止 久至於大旱,試使人君高枕安臥,旱猶自雨。何則?陽 極反陰,陰極反陽。故夫天地之有湛也,何以知不如 人之有水病也?其有旱也,何以知不如人有癉疾也? 禱請求福,終不能愈;變操易行,終不能救。使醫食藥, 冀可得愈。命盡期至,醫藥無效。堯遭洪水,《春秋》之大 水也。聖君知之,不禱於神,不改乎政,使禹治之,百川 東流。夫堯之使禹治水,猶病者之使醫也。然則堯之 洪水,天地之水病也;禹之治水,洪水之良醫也。說者 何以易之?攻社之義,於事不得。雨不霽,祭女媧,於禮 何見?伏羲、女媧,俱聖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媧,《春秋》不 言。董仲舒之議,其故何哉?夫《春秋經》但言鼓,豈言攻 哉?說者見有鼓文則言攻矣,夫鼓未必為攻,說者用 意異也。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孔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攻者,責也,責 讓之也。六國兵革相攻,不得難此,此又非也。以卑而 責尊,為逆矣,或據天責之也。王者母事地,母有過,子 可據父以責之乎?下之於上,宜言諫,若事臣子之禮 也,責讓上之禮也。乖違禮意,行之如何?夫《禮》以鼓助 號呼,鳴聲響也。古者人君將出,撞鐘擊鼓,故警戒下 也。必以伐鼓,為攻此社,此則鐘聲鼓鳴,攻擊上也。大 水用鼓,或時再告。社,陰之太盛,雨湛不霽,陰盛陽微, 非道之宜。口祝不副,以鼓自助,與《日食》鼓用牲於社 同一義也。俱為告急,彰陰盛也。事大而急者用鐘鼓, 小而緩者用鈴荻,彰事告急,助口氣也。大道難知,大 水久湛,假令政治所致,猶先告急,乃斯政行。盜賊之 發,與此同。操盜賊亦政所致,比求闕失,猶先發告鼓 用牲於社,發覺之也。社者眾陰之長,故伐「鼓使社知 之。」說鼓者以為攻之故攻母,逆義之難,緣此而至。今 言告以陰盛陽微,攻尊之難,奚從來哉?且告宜於用 牲,用牲不宜於攻告事用牲,禮也。攻之用牲,於禮何 見?朱絲如繩,示在暘也。暘氣實微,故用物微也。投一 寸之鍼,布一丸之艾於血脈之蹊。篤病有瘳,朱絲,如 一寸之鍼,一丸之艾也。吳攻破楚,昭王亡走,申包胥 間步赴秦,哭泣求救,卒得助兵卻吳,而存楚擊鼓之 人,伐如何耳。使誠若申包胥一人擊得,假令一人擊 鼓,將耐令社與秦王同感,以土勝水之威,卻止雲雨, 雲雨氣得與吳同恐,消散入山,百姓被害者,得蒙霽 晏,有楚國之安矣。迅雷風烈,君子必變,雖夜必興,衣 冠而坐,懼威變異也。夫水旱猶雷風也,雖運氣無妄, 欲令人君高枕幄臥,以俟其時,無惻怛憂民之心。堯 不用牲,或時上世質也。倉頡作書,奚仲作車,可以前 代之時無書車之事,非後世為之乎?時同作殊,事乃可難。異世易俗,相非如何。《俗圖》畫女媧之象為婦人 之形,又其號曰女。仲舒之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 者也,男陽而女陰,陰氣為害,故祭女媧求福祐也。《傳》 又言:「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 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 足以立四極。」仲舒之祭女媧,殆見此傳也。本有補蒼 天、立四極之神,天氣不和,陽道不勝。儻女媧以精神 助聖王,止雨湛乎?
水災部藝文一
編輯《應詔上大水災疏》宋·務光
編輯
後王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樂聞過則下情通, 下情通則政無缺,此所以興也。拒諫則群議壅,群議 壅則上孤立,此所以亂也。臣嘗觀天人相與之際,有 感必應,其間甚密,是以教失於此,變生於彼。《易》曰:「天 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竊見自夏以來,水氣勃戾,天 下多罹其災,洛水暴漲,漂損百姓。《傳》曰:「簡宗廟,廢祠 祀,則水不潤下。」夫王者即位,必郊天地,嚴配祖宗。自 陛下御極,郊廟山川,不時薦見。又水者陰類,臣妾之 道,氣盛則水泉溢。頃虹霓紛錯,暑雨滯霳,陰勝之沴 也。後庭近習,或有離中饋之職以干外政。願深思天 變,杜絕其萌。又自春及夏,牛多病死,疫氣浸淫。《傳》曰: 「思之不睿,時則有牛禍。」意者萬幾之「事,陛下未躬親 乎?」晁錯曰:「五帝其臣不及,則自親之。今朝廷賢佐雖 多,然莫能仰陛下清光。願勤思法宮,凝就大化,以萬 方為念,不以聲色為娛,以百姓為憂,不以犬馬為樂。 臣聞三、五之君,不能免淫亢,顧備禦存乎人耳。災興 細微,安之不怪,及禍變已成,駭而圖之,猶水決治防, 病困求藥,尚何救哉!」夫塞變應天,實繫人事。今霖雨 即閉坊門,豈一坊一市能感發天道哉?必不然矣。故 里人呼坊門為宰相,謂能節宣風雨,天工人代,乃為 虛設。又年來公私之竭,戶口減耗,家無接新之儲,國 無俟荒之蓄。陛下近觀朝市,則以為既庶且富,試踐 閭陌,則百姓衣馬牛之衣,食犬彘之食,十室而九空。 丁壯「盡於邊塞,嫞孤轉於溝壑,猛吏奮毒,急政破資, 馬困斯佚,人窮斯詐,起為奸盜,從而刑之,良可嘆也。 今人貧而奢不息,法設而偽不止,長吏貪冒,選舉以 私,稼穡之人少,商旅之人眾。願坦然更化,以身先之。 凋殘之後,緩其力役,久弊之極,訓以敦龐,十年之外, 生聚方足。臣聞太子者,君之貳,國之本,所」以守器承 祧,養民贊業。願擇賢能,早建儲副,安社稷,慰黎元。姻 戚之間,謗議所集,積疑成患,憑寵生災,愛之適以害 之也。如武三思等,誠不宜任以機要,國家利器,庸可 久假於人!祕書監鄭普思、國子祭酒葉靜能挾小道 淺術,列朱紫,取銀黃,干國經,悖天道。《書》曰:「制治於未 亂,保邦於未危。」此誠治亂安危之秋也。願陛下遠佞 人,親有德。乳保之母,妃主之家,以時接見,無令媟黷。
《賑救諸道水災德音》編制
編輯
敕:「朕以寡德,臨御萬邦,宵旰憂勤,匪敢自暇。然仁未 及物,誠不動天,陰陽失和,水潦為敗,致茲災沴,害及 生靈。江淮之間,滁和尢甚,當寧軫惕,永言疚懷。其淮 南道滁和兩州應水損縣,據所申奏漂溺人戶處,委 本道觀察使與本州刺史子細檢勘,全放今年秋稅 錢米,仍以義倉斛斗逐便據戶賑接。其浙西、浙東、宣」 歙、鄂岳、江西、鄜坊、山南東道,並委觀察使與所在長 吏,「據淹損田苗,漂壞廬舍,及蟲螟所損,節級矜減,指 實奏聞。如沒溺甚處,亦以義倉量事賑救。其京兆府 河南府所損縣,即據頃畝,依常例檢覆,分數蠲減。州 縣牧宰,各務撫安,必令均濟,稱朕意焉。」
《遣使賑卹天下遭水百姓敕》編制
編輯
敕:「王者欽若天道,惠綏下人,修己以導其和平,推心 以恤乎災患,康時濟理,何莫由斯。朕以薄德,託於人 上,勵精庶政,思致雍熙,而誠不動天,政或多闕,陰氣 作沴,暴風薦臻,自江淮而及於荊襄,歷陳宋而施於 河朔。其間郡邑,連有水災,城郭多傷,公私為害,損害 廬舍,浸敗田苗,或親戚漂淪,或資產沈溺,為之父母, 所不忍聞,興言疚懷,良深愧憫,夙夜祗畏,悼於厥心。 用是寢不獲安,食而忘味,特加軫恤,庶洽幽明。宜令 中書舍人奚陟往江陵府及襄、郢、復、隨、鄂、申、光、蔡等 州,左庶子姚齊梧往陳許、宋、亳、潁、徐、泗、濠等州,祕書 少監常咸往恆冀、德、棣、深、趙等州,京兆尹常武往揚 楚、廬、滁、潤、蘇、常等州宣慰。應諸州百姓,因水漂蕩,家 業淹損,田苗交至,乏絕不能自存者,委宜撫使,量與 賑給。沈溺死者,各加賜物,仍並以所在官中兩稅錢 物地稅米充給。其溺死人,所在官為收斂埋瘞,用申 惻隱,以慰幽魂。其田苗所損,亦與宣撫使、觀察使、刺 史約所損多少,速具聞奏。」於戲!一夫不獲,一物失所, 刑罰不中,賦斂不均,「皆可以損陰陽之和,致水旱之 沴。其州縣應有繫囚及獄訟久未決者,委所在長吏 即與疏理,務從寬簡,使絕滯冤。貪官暴吏,倚法害公,
特加懲肅,用明典憲。被災之後,切在撫綏,咨爾方鎮之臣,洎於州縣守宰,咸知悉乃心力,設法救人,以恤凶災,以補傷敗,庶令安集,式副憂勤。《宣布朕懷》,使各 知悉。」
《賑恤遭水災百姓敕》編制
編輯
敕:「惠下卹人,先王之政典;視年制用,有國之恆規。故 有出公粟以賑困窮,弛歲征以寬物力,救患之道,何 莫由茲。頃以諸道水災,遣使宣慰,中心是屬,夕惕彌 勤。省覽條奏,載懷憫惻,用加救恤,以濟吾人。應諸道 遭水漂蕩,家業淹損,田苗乏絕戶,宜共賜米三十萬 石。所司各據州府乏絕戶多少,速分配,每道合給米 數聞奏,並以度支見貯米充度支,即與本道節度觀 察使計費各隨便近支付」,委本使差清幹官請受分 送合給州縣,仍令縣令及本曹官同付人戶,務從簡 便,無至重擾,速分給訖,具狀聞奏。其州府水損出苗 及五六分者,今年稅米及諸色官田租子,並減放一 半。損七分以上,一切全放。其所減放「米,如是支用數 內,應令度支及本道以諸色錢物充填,並委度支條 件聞奏。其兩稅錢,所司準舊例處分。朕撫臨兆庶,思 致和平,理化未臻,良增寅畏。方鎮守宰,職在親人,所 宜分憂,以救艱食。必躬必信,副朕意焉。」貞元八年十 二月。
《大水記》呂周任
編輯
《春秋左氏傳》曰:「天反時為妖,地反物為災。」其於水也, 反利為害矣。在唐堯時,包山陵而浩滔天;在漢武時, 浮齧桑而浸鉅野。皆震蕩上心,昏墊下人。其故何哉? 天其或者警休明而表忠誠也。皇唐貞元八年歲在 壬申夏六月,上帝罰茲東土,浩淼長瀾,周亙千里。請 究其本而言之。是時山泐桐柏,發谼歕湧,下注淮瀆, 「平湍七丈。浮壽逾亳,下連滄波。東風駕海潮而上,濺 濤倒流,矗縮迴薄,衝塞淮泗。積陰驟雨,河瀉汎逆,不 舍晝夜,至於浹旬。乾坤合怒,雲雷為屯。以水濟水,吞 洲漂防。走不及竄,飛不及翔,連甍為河,《宮噍》類如魚 鱉。事出慮外,孰能圖之?」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右散騎 常侍兼御史大夫泗州刺史武當郡《王張公伾》,其始 至也,聚邑都以訪故,搴薪楗石以禦之;其漸盛也,運 心術以馭事,維舟編桴以載之。遂連舳促櫓,斂邑之 煢嫠老弱,州之庫藏圖籍,官府之器,先置於遠墅;軍 資甲楯,士女馬牛,遽遷於水次;將健丁壯,任便而自 安。公獨與左右十數人,纜舟於郡城西東隅女牆濕 堵上,以當衝波之來。公之左右失色,同辭請移。公曰: 「伾,天子守土臣也。苟有難而違之,若君命何?且南山 隔淮幾五六里,吾往別境,雖死不為。」公於是使部內 十驛,遷於虹城西鄙,傍南而東四百里,達淮揚之路, 俾星郵無壅。又東北直渡,經下邳五百里,至於徐州, 通廉察之問。又移淮南城,將令斷扁舟往來,立標樹 信,以虞寇盜之變。公每端拱對水而訴曰:「伾奉聖主 明詔,司牧此州河,公何為不仁,降此大沴,伾之罪也。」 厲聲正色,阽危不撓。歷再旬而水定,又再旬而水耗。 自水始至及水耗,已六時矣,又一時而復流。郊境之 內,無平不陂;郛郭之間,無岸不穀。尺椽片瓦,蕩然無 有可異者。唯公之路寢與內寢,巋然存焉。「斯則神仰 公之仁,先庶物而遺己;賞公之忠,臨大難而守節;高 公之義,動適權以成務。故保其聽政晏安之所,旌公 之善也。昔召伯之理也,人愛甘棠而勿剪。方茲神靈 扶持,不亦遠乎!」公乃捨車而徒,棄輴而泥,弔亡恤存, 遠軫聖慮。詔左庶子姚公弔而賑之。於是修府庫,建 城池,命有司計功而償緡,立廛市,造井屋,申飭科程 以貰貸,纔逾年,而城邑復常矣。其縮板為垣,樹柳為 麗,端衢四達,廨宇雙峙,雙闕雲聳,瓊臺中天,即公之 新惠也。天災流行,何代無之。逢昏即盛,遇賢即退,故 劉昆反風而火滅,王尊臨河而水止,蓋忠誠之至也。 公嘗領羸兵,守孤城,以百當萬,俾國家全山東之地, 名載《青史》。公即國之長城也。今以一葦之航,維於危 堞之上,以當漲海之勢,城頹而一塊不傾,水溢而所 濟獲全。公即國之貞臣也,固知賢主之委任於公也, 皆感而通焉。周任不敏,學於舊史,氏借古以喻公,謹 述而紀之。
《救沈志》劉禹錫
編輯
貞元季年夏,大水,熊、武五溪𩰚泆於沈突舊防,毀民 家。躋高望之,溟滓范華。山腹為坻,林端如莎,湍道駛 悍,不風而怒。崱嶷前邁,浸淫旁掩。柔者靡之,固者脫 之,規者旋環之,矩者顛倒之,輕而汎者硠磕之,重而 高大者前卻之。生者力音,殪者施形。蔽流而東,若木 柹然。有僧愀焉,擔於路曰:「浮圖之慈悲,救生最大。能 援彼於溺。我當為魁里中兒,願從」三四輩,皆狎川勇 游者。相與乘堅舟,挾善器,維以修。於崇丘,水當 洄洑,人易寘力,凝矑執用,俟可而拯。大凡室處之類, 穴居之彙,在牧之群,在豢之馴,上羅黔首,下逮毛物, 拔乎洪瀾,致諸生地者,數十百焉。適有摯獸如鴟夷 而前攫持流枿者,用不陷隅目旁睨,其姿弭然,甚如 六擾之附人者。其徒將取焉,僧趣訶之曰:「弟無濟,是為目之可里所,而不能有所持矣。」舟中之人曰:「吾聞 浮圖之教貴空,空生普,普生慈。不求報施之謂空,不 擇善惡之謂普,不逆窮困之謂慈。曏也生必救,而今 也窮見廢,無乃計善惡而忘普與慈乎?」僧曰:「甚矣,問 之迷且妄也。吾之教,惡乎無善惡哉?六塵者,在身之 不善也,佛以賊視之。末伽聲聞者,在彼之未寤也,佛 以邪目之。佛惡乎無善惡耶?吾曏也,所援而出死地 者眾矣。形乾氣還,各復本狀,蹄者躑躅然,羽者翹蕭 然,而言者諓諓然,隨其所之,吾不屍其施也。不得吾 則已,焉能害為?」彼形之乾,髬髵之姿也;彼氣之遷,暴 悖之用也。是必反噬而齒甘最靈,是必肉吾屬矣。庸 能躑躅《諓諓》之比歟?夫虎之不可使知恩,猶人之不 可使為「虎也,非吾自遺患焉,爾且將遺患於眾多,吾 罪大矣。」子劉子曰:「余聞善人在患,不救不祥;惡人在 位,不去亦不祥。僧之言遠矣,故志之。」
《哀溺》〈並序〉柳宗元
編輯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後為?」 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後。」 曰:「何不去之?」 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於是作《哀溺文》,
吾哀溺者之死貨兮,惟大氓之為憂。泄濤鼓以風湧 兮,浩滉蕩而無舟。不讓祿以辭富兮,又旁窺而詭求。 手足亂而無如兮,負重踰乎崇丘。既浮頤而滅膂兮, 不忍釋利而離尤。呼號者之莫救兮,愈搖首以沉流。 髮披鬤以舞瀾兮,魂倀倀而焉遊?龜黿互進以爭食 兮,魚鮪族而為羞。始貪贏以嗇厚兮,終負禍而懷讎。 「前既沒而後不知懲兮,更攬取而無時休。哀茲氓之 蔽愚兮,反賊己而從讎。不量多以自諫兮,姑指幸者 而為謀。夫人固靈於鳥魚兮,胡昧罻而蒙鉤。大者死 大兮,小者死小,善遊雖最兮,卒以道夭。與害偕行兮, 以死自繞。推今而鑒古兮,鮮克以保其生。衣寶焚紂 兮,專利滅榮。豺狼死而猶餓兮,牛腹」屍而不盈。民既 貿貿而無知兮,故與彼咸諡為「氓。」死者不足哀兮,冀 中人之為余《再更》噫。
《再論水災狀》宋·歐陽修
編輯
右。臣伏睹近降手詔,以水災為變,上軫聖憂,既一人 形罪己之言,宜百辟無遑安之意。而應詔言事者猶 少,亦未聞有所施行,豈言不足採歟?將遂無人言矣? 豈有言不能用歟?然則上有詔而下不言,下有言而 上不用,皆空言也。臣聞《語》曰:「應天以實不以文,動民 以行不以言。」臣近有實封應詔,竊謂水入國門,大臣 「奔走,渰浸社稷,破壞都城,此天地之大變也,恐非小 有所為,可以消弭。」因為陛下陳一二大計,而言狂計 愚,不足以感動聽覽。臣日夜思維,方今之弊,紀綱之 壞非一日,政事之失非一端,水災至大,天譴至深,亦 非一事之所致。災譴如此,而禍患所應於後者,又非 一言而可測,是則已往而當救之弊甚眾,將來而可 憂之患無涯,亦非獨責二三大臣所能取濟。況自古 天下之治,必與眾賢共之也。《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 寧。」《書》載堯舜之朝,一時同列者夔、龍、稷、契之徒二十 餘人,此特其大者爾,其百工在位,莫不皆賢也。今欲 救大弊,弭大患,如臣前所陳一二大計,既未果為,而 又不思眾賢以濟庶「務,則天變何以塞,人事何以修?」 故臣復敢進用賢之說也。臣材識愚暗,不能知人,然 眾人所知者,臣亦知之。伏見龍圖閣直學士、知池州 包拯,清節美行,著自貧賤,讜言正論,聞於朝廷,自列 侍從,良多補益。方今天災人事,非賢罔乂之時,拯以 小故,棄之遐遠,此議者之所惜也。祠部員外郎、直史 館、知「襄州張瓌,靜默端直,外柔內剛,學問通達,似不 能言者,至其見義必為,可謂仁者之勇。此朝廷之臣, 非州郡之才也。祠部員外郎、崇文院檢討呂公著,故 相夷簡之子,清靜寡慾,生長富貴而淡於榮利,識慮 深遠,文學優長,皆可過人,而喜自晦默。此左右顧問 之臣也。太常博士、群牧判官王安石,學問文章,知名 當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論議通明,兼有時才之用, 所謂無施不可者。凡此四臣者,難得之士也。拯以小 過棄之,其三人者,進退與眾人無異,此皆為世所知 者猶如此。臣故知天下之廣,賢才淪沒於無聞者不 少也。此四臣者,名跡已著,伏乞更廣詢採,亟加進擢, 置之左右,必有裨補。凡臣」所言者,乃願陛下聽其言, 用其才,以濟時艱爾,非為其人私計也。若量霑恩澤, 稍陞差遣之類,適足以為其人累耳,亦非臣薦賢報 國之本心也。臣伏見近年變異,非止水災,譴告丁寧, 無所不有。董仲舒曰:「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 出災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 知變,而傷敗乃至,斯言極矣。」伏惟陛下切詔大臣,深 圖治亂,廣引賢俊,與共謀議,未有眾賢並進而天下 不治者,此亦救災弭患一端之大者。臣又竊見京東京西皆有大水,並常存恤,而獨河北遣使安撫,兩路 遂不差人,或雲就委轉運使,此則但虛為行遣爾。兩 路運司只見河北遣使,便認朝廷之意,有所輕「重,以 為不遣使路分,非朝廷憂恤之急者。兼又放稅賑救, 皆耗運司錢物,於彼不便;兼又運使未必皆得人,其 才未必能救災卹患;又其一司自有常行職事,亦豈 能專意撫綏?故臣以為虛作行遣爾。伏乞各差一使 於此兩路安撫,雖未能大段有物賑濟,至於興利除 害,臨時措置,更易官吏,詢求疾苦,事既專一,必有所 得,與就委運司,其利百倍也。又聞兩浙大旱,赤地千 里,國家運米,仰在東南,今年災傷,若不賑濟,則來年 不惟民饑,國家之物亦自闕供,此不可不留心也。竊 聞三司今歲京師糧米,已有二年備準外,猶有三百 五十萬餘未漕之物。今年東南既旱,則來年少納上 供,此未漕之米,誠不可不惜,然少輟以濟急,時亦未 有所闕。欲下三司勘會,若實如臣所聞,則乞量輟五 七十萬石物與兩浙一路,令及時賑救,一十三州只 作借貸,他時米熟,不妨還官,然所利甚溥也。此非弭 災之術,亦救災之一端也。臣愚狂妄,伏望聖慈特賜 裁擇。」
《水災疏》前人
編輯
臣伏睹近降詔書,以雨水為災,許中外臣寮上封言 事,有以見陛下畏天愛人,恐懼修省之意也。竊以雨 水為患,自古有之。然未有水入國門,大臣奔走,渰浸 社稷,破壞都城者,此蓋天地之變也。至於王城京邑, 浩如陂湖,衝溺奔逃,號呼晝夜,人畜死者不知其數。 其幸而免者,屋宇摧塌,無以容身,縛筏露居,上雨下 「水,纍纍老幼,狼藉於天街之中。又聞城外墳塚,亦被 浸注,棺槨浮出,骸骨漂流。此皆聞之可傷,見之可憫。 生者既不安其室,死者又不得其藏,此亦近世水災, 未有若斯之甚者。此外四方奏報,無日不來,或雲閉 塞城門,或雲衝破市邑,或雲河口決千百步闊,或雲 水頭高三四丈餘,道路隔絕,田苗蕩盡,是則大川小 水,皆出為災,遠方近畿,無不被害。此陛下所以驚懼 莫大之變,隱惻至仁之心,廣為諮詢,冀以消復。」竊以 天人之際,影響不差,未有不召而自至之災,亦未有 已出而無應之變。其變既大,則其憂亦深。臣愚謂非 小小有為可以塞此大異也,必當思宗廟社稷之重, 察安危禍福之機,追「已往之闕失,防未萌之患害,如 此等事,不過一二而已。自古人君,必有儲副,所以承 宗廟社稷之重,而不可闕者也。陛下臨御三十餘年, 而儲嗣未立,此久闕之典也。近聞臣寮多以此事為 言,大臣亦嘗進議。陛下聖意久而未決,而庸臣愚士 知小忠而不知大體者,因以為異事,遂生嫌疑之論, 此不」思之甚也。且自古帝王,有子至二三十人者甚 多,材高年長羅列於朝者亦眾,然為其君父者,莫不 皆享無窮之安,豈有所嫌而斥其子耶?若陛下鄂王、 豫王皆在,至今則儲宮之建久矣。世之庸人,偶見陛 下久無皇子,忽聞此議,遂以云云爾。且《禮》曰:「一有元 良,萬國以正。」蓋謂定天下之根本,上承宗「廟之重,亦 所以絕臣下之邪謀。自古儲嗣,所以安人主也,若果 如庸人嫌疑之論,則是常無儲嗣則人主安,有儲嗣 則人主危,此臣所謂不思之甚也。」臣又見自古帝王 建立儲嗣,既以承宗廟之重,又以為國家美慶之事, 故每立太子,則不敢專享其美,必大赦天下。凡為人 父後者皆被恩澤,所以與天下同其慶喜,然則非惡 事也。漢文帝初即位之明年,群臣再三請立太子,文 帝再三謙讓而後從之。當時群臣不自疑而敢請,漢 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者,臣主之情通故也。五代 之主多出武人,如後唐明宗,尤惡人言太子事,群臣 莫敢正言。有何澤者,嘗上書乞立太子,明宗大怒,謂 其子從榮曰:「群臣欲以汝為太子,我將歸老於河東。」 由是臣下更不敢言。然而文帝立太子之後,享國長 久,為漢太宗,是則何害其為明主也?後唐明宗儲嗣 不早定,而秦王從榮,後以群兵窺覬,陷於大禍,後唐 遂亂,此前世之事也。況聞臣寮所請,但欲擇宗室為 皇子爾,未即以為儲貳也。伏惟陛下神聖聰明,洞鑒 今古,必謂「此事國家大計,當重慎而不可輕發,所以 遲之耳,非惡人言而不欲為也。」然朝廷大議,中外巳 聞,不宜久而不決。昨自春首以來,陛下服藥於內,大 臣早夜不敢歸家,飲食醫藥,侍於左右,如人子之侍 父,自古君臣未有若此之親者也。下至群臣士庶、婦 女、嬰孩,晝夜禱祈,填咽道路,發「於至誠,不可禁止。以 此見臣民盡忠,蒙陛下之德厚,愛陛下之意深,故為 陛下之慮遠也。今之所請,天下臣民所以為愛君計 也,陛下何疑而不從乎?中外之臣,既喜陛下聖躬康 復,又欲見皇子,出入宮中,朝夕問安,侍膳於左右,然 後文武群臣奉表章為陛下賀;詞人墨客,稱述本支 之盛,為陛下歌之頌之,豈不美哉!伏願陛下出於聖 斷,擇宗室之賢者,依古禮文,且以為子,未用立為儲 副也。既可以徐察其賢否,亦可以俟皇子之生。」臣又見樞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如初,議者已為 不可。今三四年間,外雖未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 之名。且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臣 前有封奏,其說甚詳,具述青未是奇材,但於今世將 率中稍可稱耳。雖其心不為惡,不幸為軍士所喜,深 恐因此陷青以禍,而為國家生事。欲乞且罷青樞務, 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蓋緣 軍中士卒及閭巷人民,以至士大夫間,未有不以此 事為言者,惟陛下未之知爾。臣之前奏乞留中,而出 自聖斷,若陛下猶以臣言為疑,乞出臣前奏,使執政 大臣公議。此二者,當今之急務也。凡所謂五行異之 學,臣雖不深知,然其大意可推而見也。《五行傳》曰:「簡 宗廟則水為災。」陛下嚴奉祭祀,可謂至矣。惟未立儲 貳,《易》曰:「主器莫若長子。」殆此之警戒乎?至於水者陰 也,兵亦陰也,武臣亦陰也。此推類而易見者。天之譴 告,苟不虛發,惟陛下深思而早決,庶幾可以消弭災 患而轉為福應也。臣伏睹詔書曰:「悉心以陳,無有所 諱。」故臣敢及之。若其他時政之失,必有群臣應詔為 陛下言者。臣言狂計,愚惟陛下裁擇。
《汝水漲溢說》秦觀
編輯
汝南風物甚美,但入夏以來,水潦為患,異時道路化 為陂池。汝水漲溢,城堞危險,濕氣薰蒸,殆與吳越間 不異,郡人歲歲如此。《漢書》稱「汝南有鴻隙陂,翟方進 為相,始奏罷之,郡人怨之。」竊意鴻隙陂者,非特灌溉 之利,茭芡蒲魚之饒,實一郡瀦水處也。大陂既廢,水 無歸宿,則自然散漫為害。又《水經》稱:「汝水至汝南郡」 西北,枝左別出一枝,又屈而東轉南,形如垂瓠,故號 「懸瓠城。」今汝水故道已亡,惟存別枝,水潦暴降,則有 泛溢之患,亦其勢然也。在漢時為豫州刺史治之。諸 邑皆春秋時沈江道柏之國,事跡甚多,未睱為作記, 文字可檢。
《論都城積水疏》李綱
編輯
臣伏睹陛下以積水暴集,淹浸民居,迫近都城,累降 御筆處分,遣官固護隄防,拯濟漂溺,仰見陛下聖慮 焦勞,曲盡防患之理。臣竊謂國家都汴,百有六十餘 年,未嘗有變故,今事起倉卒,遠邇驚駭,誠大異也。臣 嘗躬謁郊外,竊見積水之來,自都城以西,漫為巨浸, 東拒汴隄,停蓄深廣,湍悍浚激,東南而流,其勢未已。 以宗廟社稷之靈,恃雉堞防守之固,萬無他虞。然或 浸淹旬時,因以風雨,有不可不慮者。此誠陛下寅畏 天戒,博詢眾謀之時,而群臣竭智效力,捐軀報國之 秋也。累日以來,傾耳以聽,缺然未聞,臣竊怪之。夫變 異不虛發,必有感召之繇;災害非易禦,必有銷去之 策。《周官》於國危,則有大詢之禮。臣愚「伏望陛下斷自 淵衷,特詔廷臣各具所見以聞,擇其可採者,非時賜 對,特加施行。因眾智,協眾力,濟危圖安,上以答天地 之戒,下以慰億兆之心,天下不勝幸甚。」臣仰荷陛下 天地父母之恩,親加識擢,得侍清光。常思奮不顧身, 以徇國家之急,輒有己見急切利害,事須面奏。伏望 聖慈降旨,閤門,許臣「來日因侍立次直前奏事,庶幾 得盡狂瞽,仰裨聖意之萬一。」
《答林擇之》朱熹
編輯
熹以崇安水災,被諸司檄來與縣官議賑恤事,因為 之遍走山谷間,十日而後返。大率今時肉食者漠然 無意於民,直是難與圖事。不知此箇端緒,何故汨沒 得如此,不見頭影?因知若所學不明,天下事決無可 為之理。王丞文字足罷去,因力薦何叔京攝其事。若 得此人來,將來檢放一段事,須有條理。但只恐才不 足,然終是勝今日諸公耳。此水所及不甚廣,但發源 處皆是高山裂石湧水,川原田畝無復東西,皆為巨 石之積,死傷幾百人。行村落間,視其漂蕩之路,聽其 冤號之聲,殆不復能為懷。
《庚申大水賦》熊熾
編輯
嗟哉!鄂渚之水也,澮楚蜀之巨浸,泝吳越之上游。會 三江之宗派,匯七澤之洪滺。數間稔而一漲,孰若今 歲之橫流。始媚涸而洊至,歷秋夏而浮浮。溢諸兩崖 之上,泛諸三事之丘。黃雲沉而焯焯,蟬鳴寂而瀏瀏。 國計委諸鯽鱷,民天殞諸。爾乃「漸漬乎岡阜,沮 洳乎門竇,浸淫乎」灌溉乎苑囿,蜎伊威蛸蛩於 松桷。奚貓鼠蝸鼓於堂構。牣鰷鯉鰋於錡釜漾菱 芡苔萏於廷廐。棲積羊犬豖於瓦礫。浴鴻鳧鶩鴈於 屋漏。爾乃歷乎《仲謀》之殿,泛濫乎《熊紅》之城。涾 乎庾公之館㴸。乎「《漫叟》之門,淫液乎鄒尉之井,混 沌乎《武子》之庭」,其行則艎艇桴筏。《䒀艣相》。 渡蟻,而紛紜。其業則《絲緡縲》,䌐絡縸綱紀,相與漁釣 乎其絲綸。其事則扶老攜幼,濡首洗足,相衙衙乎水 陸以潘騰,朝騣邁乎「博原」而夕《隰昨》跨躋乎隑而 今漘,東防土陀、雲蓋之為谷,西捐白鹿白馬之為濱, 南怮金牛石鼓之就溺,北隱《渡石》盤石之粼粼。懮鞋 山乎望夫而難倚,沖劍石之焦渚而難憑。穹鄂境之
東山,而詷慒狼狽;思濯足乎弱水,而散髮乎崑崙。《闠閉》至而不易輜,轙投轄而弗啍黨閾劘?而不睦,煙爩煨燼而掇飧。疑淮揚之閘道而無餉吏,疑蘇杭 之水市而無貿緡,頓驚乎登州之開海市,胡為乎其 在市程。予乃圜居桑梓之故,寢處江濊之宅。《滊》。 乎臺階,撫魚鱉乎臧獲,能《漁招》乎伉儷,群鷗鷺乎簪 列。覽院宇乎水晶,跡廛肆乎水國。靡靡乎不可徜徉, 蹙蹙乎不可歷越。予乃登九曲以摛鬱,陟樊巔以肆 觀。潤澤匪賓乎陸海,道體疇偶乎在川。流惡豈併乎 汾澗,感孝孰侔於醴泉。爾乃長江泛其北,洋湖潰其 南。七湖溪沼,又縱橫千百浩汗於其間。灝溔潢洋,滭 沸澐灑,茫茫乎如馮虛之御封疆,如雨河之連碧海。 濞涆涫淢潝滵汨,滔滔乎魚龍所不能居,騏驥所 不能及。灌潫湷瀜沖瀏沕,泓泓乎其瓦礫之所當 浮,丈人之所不沐。瀑𤃫氻湱,灣沆沸濍,潺潺乎如洊 雷之霆雷霹靂,如狂風之旋空。予乃誤江湖為 溟海,山嶽為蓬峰。城郭為舟楫,煙樹為帆蹤。陽侯鼓 沴濤於寰宇,風師駕颶飄於崆峒。馮夷侈吞噬於塵 世。河伯沉溺於城。決嚙溝洫,衝割垣墉,魚鱉骸 骨,溝壑疲癃,劙裂胼胝,汨沒貲悰。爾乃朱門之議,橫 瓠決之籌,駿曀隤之渝,乘《我來》之書。振新鬼守狐丘 而號月,商旅失津溢而望雲。官司弛征榷而瞻漢,黔 庶束高阜而待薨。嗟嗟!上帝不康,天吳降戮。合窳厲 膴,商羊虺毒。幾見於《麟經》,迭降於末俗。從古恫之,今 何踵乎此躅。既不獲禹於江漢,又無借賈乎江潯。精 衛不來,西山以起土;女媧不更,積蘆以禦淫。左慈不 禁氣以速逆,苻堅不投鞕以瀦停。雖若呵而奚裨?命 神禹之空盈,欲呼桄而靡騁,設布囊之何昏?非一釜 之激暴,仰三策之誰陳?豈建武之烈已湮,王尊之翊 已沒。想像丁罕之偉功,山斗蕭瞻之感谷。日夜謝麟 之石障,《夢寐大中之引》。《噫噫》!匪蒼昊之不慵,羌若 人之不穀。安得元狩之令頒,俾一路以不哭。
《水災請蠲疏》明·歐陽東鳳
編輯
臣。惟君有民,猶父、有子相依為命,猶元首有四肢相 待而存。故「一指痛,則元首岑岑若弊;一子病,則父母 皇皇靡寧。」況痛而多於一指、病而濱於死亡,則其痿 痹倉皇之狀,又當何如矣?興化一邑,僻在海隅,視萬 重天閽,誠邈然不相及,而以當於一指一子之義,諒 亦皇上所甚隱也。頃者,大水困城,閭閻騷然,十去九 死。賴皇上從諸臣之請,霈然下蠲賑之詔,視他處尢 加。然蠲舊逋矣,而新租未除,寬存留矣,而起運如故。 臣亦知秋災現在勘議,皇上非常之恩,或有所待。顧 小民身處湯火,以日為歲,望皇上拯援,如望上天膏 澤,日復一日,恨不旦暮遇之。此何等情狀,而尚可以 揖讓雍容處之也?臣又知江北州邑「被水者眾,何獨 喋喋以自干斧鉞?顧他邑或有豐年,而興化則永為 歉歲;他邑猶存高原,而興化則盡為洿池;他邑僅存 阡陌,而興化則殃及廬舍。他邑之水,旬日可消,而興 化則匯為巨浸。即今受水三月所矣。遍觀鄉村,週遭 二百餘里,竟成湖海,而橫目之民,悉為魚鱉。即有僅 存孑遺,或移居城頭,或借棲佛舍,或結葑水面,而叫 號波濤之中;或繫舟樹杪,而薰蒸風日之下。欲刈草 而無草可刈,欲罟魚而無魚可罟。欲賣兒而誰買其 兒,欲鬻田而誰受其田?有屋者拆屋賣其薪,有牛者 殺牛賣其肉。醫瘡剜肉,苟延旦夕。今日如此,明日何 以為策?今月如此,來月何以為生?婦子相泣,莫必其 命。」此何等光景,而尚可他邑例之也。臣奉皇上德意, 非不孜孜矻矻,救死扶傷。然平糶而所糶幾何,勸借 而所借幾何,發稻而所發幾何,賑粥而所賑幾何,瘡 痍何時可起,流亡何時可復,沮洳何時可遠,耕藝何 時可興?早夜維思,黔驢之技已竭。臣惟有官民相安 無事,則見在遺黎,或可須臾勿致流徙。若「復追併錢 糧,則輸納後期,不足為異,逃亡接踵,不足為憂。臣所 大恐者,綠林赤眉、黃巾黑山之徒,自何而有?皆此頻 遭饑饉,復疲稅斂,困窮無聊之眾耳。萬一東嘯西聚, 日滋月蔓,乃始勞心安集,不亦難哉!」臣查十九年至 二十一年止,拖欠漕折,鳳陽軍餉草馬四司等銀凡 一萬五千餘兩,以豐年尚「不能供之全稅,而取盈於 大祲之凶歲,臣知其必不能也。即今漕米三萬二千 八百有奇,無論本色,亦無論改折七錢,即以五錢計 之,便當折銀一萬六千有餘。以大州大邑所不能當 之重賦,而誅求於彈丸之窮邑」,臣又知必不能也。臣 愚以為軍餉草馬四司、鳳陽等銀,無論舊逋新租,存 留起運,凡「未完者,似當盡行蠲免。其漕折銀兩,雖不 可盡蠲,亦當寬假三五年之後。俟瘡痍已起,或值豐 收,始量力帶徵。不然,則有隆慶二三年抵借事例可 援。」是在司國計者一查議之耳。且興化非獨苦水也, 又苦糧重。夫揚州一府,為州縣者十,而興化特居其 一,是疆域之大小不侔也。一府凡七百餘里,而興化 僅六十二里,是戶口之殷耗不侔也。一府共田一十 三萬三千三百頃,而興化僅二萬頃,是田地之多寡 不侔也。九州縣俱處上游,而興化獨居釜底,是等則之上下不侔也。使則壤而賦則民猶可支,乃概府陞 科,每頃不過六斗,而興化獨至二石二斗;概府額糧, 不過二十萬六千石有零,而興「化則五萬二千石有 餘;概府漕米,不過九萬七千石有零,而興化則三萬 二千有餘。是總論額糧,則居一府四之一;專論漕糧, 則居一府三之一矣。倒行而倍取,欲勿困得乎?」先是, 今提督撫臣李戴知興化時,目擊民艱,具奏均攤,併 請抵換,不意牽於成法,竟爾寢閣。臣今就中酌量,議 均攤則開分擾之門,議抵換則滋聚訟之端,不得已 而求《黃葉》止啼之術,則惟有歸復協濟而已。蓋興化 僻處一隅,雖免迎接夫馬之苦,然而錢糧偏重,則其 苦已十倍於江、儀、高、寶等處,不翅相當而已。乃復派 協濟各驛館支水夫等銀一千四百餘兩,是本縣無 衝要之名而有衝要之實。然則本縣偏重之糧其誰 「協濟之?」臣愚以為各驛協濟銀兩宜盡免派,協濟江、 儀者,即派於江、儀;協濟高、寶者,即派於高、寶。以各州 縣應徵之銀還之各州縣。此不過與各州縣求其平, 非欲興化獨享其逸,於理甚順,於情甚安,固今日所 當急議者也。至於宣洩水患,則石䃮口其趨海之門, 近雖議開,而旁邑不無撓阻之計。芒稻河為入江之 路,亦有成議,而當事難為無米之炊。闔邑士民引領 此舉,有如饑渴;此臣所為痛心疾首,欲默不能者也。 伏乞皇上俯念垂亡赤子,敕下該部破格勘議,仍乞 正臣位卑言高之罪。冒干天威,不勝望闕叩禱之至!
《水患疏》宣國柱
編輯
兵科給事中宣國柱題為「《東南水患異常,皖地罹災 獨苦,仰祈聖旨,亟敕撫按覈實以救遺黎、以靖亂萌 事》:竊照安慶一府,屏蔽陪京,壤連楚豫,頻年中寇,民 不聊生。丙子之冬,丁丑之春,焚殺蹂躝,積骸遍野,雞 犬斷絕,望無炊煙。戊寅、己卯年,賊騎去來無常,人心 風鶴不定,廬舍強半毀棄,田園強半荒蕪,而民之流」 徙四方者,又不知幾何。已仰皇上恩賜蠲恤,獲以更 生。兼以撫道捍衛於外,郡縣安輯於內。近來流亡稍 復,瘡痍稍甦;竭力稱貸以耕,所望穡事有秋。不料今 四、五月間,淫霖不止,江水暴漲,乘舟入市,濱水田禾, 俱成巨浸。即高田之不被淹沒者,當含華擢穗之時, 傷於多雨,亦復萎敗成秕。其被水諸民,有舟居露處, 蒸濕成病者;有不及移徙,枕藉溺死者;有糊口無計, 賣兒鬻女者。往年猶賴大小二麥,接舊續乏。今則正 值麥秋,盡遭漂沒。以故米價騰貴。小民或併日一飧, 或枵腹待斃。菜色鳩形,觸目堪涕。臣鄉人來者,傳聞 若此,況又有傳聞所不盡者乎?夫水患泛濫,江南北 所同,而至於兵燹之餘,遭此荼毒,則安慶府所獨。歷。 稽臣鄉水患,惟萬曆三十六年,彼時干戈無警,物力 猶充,然猶請改折、請帶徵,企望皇仁,獲延民命。今茲 十室九空之時,正不知國課從何取辦,而饑寒所迫, 挺而走險。且皖地新設督撫,軍士雜遝,以嗷嗷待哺 之民,當虎視耽耽之侶,一不足以給其求,即脫巾之 呼,或亦有出於意外者。臣恐所憂不獨在水患也,在 地方諸臣諒必繪圖入告。臣職在言路,仰體皇上救 民水火之仁,不敢不為溺人一呼籲耳。伏乞皇上亟 敕撫、按實覈被災分數,作何蠲賑。臣鄉幸甚,臣愚幸 甚!
水災部藝文二〈詩〉
編輯《東平路中遇大水》唐·高適
編輯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雲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黽聲啾啾》 「仍憐穴蟻漂,益羨雲禽遊。農夫無倚著,野老生殷憂。 聖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 我心胡鬱陶,征旅亦悲愁。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王澤嶺遭洪水》孔德紹
編輯
地籟風聲急,天津雲色愁。悠然萬頃滿,俄爾百川浮。 還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驚濤遙起鷺,迴岸不分牛。 徒知懷趙景,終是倦陽侯。木梗誠無託,蘆灰豈暇求。 思得乘槎便,蕭然《河漢遊》。
《漢隄詩》〈並序〉盧肇
編輯
上元年秋,漢水大溢,齧襄隄以入,既沈,漢郛遂滅。峴趾棟榱且流,壓溺無算。襄之城僅以門免,三日水去,陷為大塗。餘民棲於楚山,號不敢下,餒躓相挽,其能全者什六七。上大憂曰:「襄惟東南,實脰荊海,若氣不息,吾躬曷瘳。今天下災於有漢,庭垣盡瀦,胔骼在淖,有嬰墜井,母實號之。今襄人盡墜吾號尚及哉!咨乃卿士,疇能振之,以易吾亂?」 咸以地官范陽公舊理南粵,島裔率化,甘於民心,俾踐於襄,必克底又。上俞以往。公既至,省漢之溺,由舊防之不固,幾五十載。又詢之漢水之不犯襄郛,惟是甚災,既魚士庶,災或能嗣,孰以遏之?募民新漢之隄,食敵其功,資三其食,因故隄之址,廣倍之,高再
倍之,距襄之郊,繚半百里。明年春,隄成,公具以疏,上大歡,復襄之疲民一祀,賑穀十萬斛。民既保寧,謳歌怡愉。既而舒蘇,不知曩之災也。「昔狄敗衛侯於滎澤,齊桓公帥諸侯城緣陵以居之,而衛國忘亡,君子是以稱桓公之德。」 今公之為是隄也,襄有衛人之思焉,而況宣天子之慈以生厥民,曷齊桓之尚哉!噫!五材之生沴也,必極於物。物之既極,天必資明哲以蘇之,理之常也。古之人有力保一邑,勇禦一寇,謂之有功,尚以金石載之,況捍大災,救大患,其美若是,豈得無稱焉?是宜以聲詩播之,登於樂府。惟漢亦有《瓠子》之歌,是可類之。謹按正考甫作《商詩》,公子奚斯命太史克請於周,作《魯詩》,皆其國之公族也。肇於公為族孫,幸力於文,所不宜默。「惟峴」 之《碑》曰「羊公」 ,《惟隄》之《詩》曰「盧公」 ,是古今之相光昭也,其誰曰不然?《詩》曰:
陰沴姦陽,來暴於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鋩。觸厚摧高, 不知其防。駭潰顛委,萬室皆毀。竈登蛟鼉,堂集鱣鮪。 惟恩若讎,母不能子。洪潰既涸,閈閎其虛。以隳我堵, 以剝我廬。酸傷顧望,若踐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顧。 流災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嬰孺。」於惟餘甿。 饑傷喘呼。斯為淫痍,孰往膏傅。惟汝元寮,僉舉明哲。 我公用諧。苴茅杖節,來視襄人,噢咻提挈。不日不月, 咍乎抃悅。乃泳故隄,陷於沙泥。缺落坳圯,由東訖西。 公曰「嗚呼,漢之有隄,實命襄人。不力乃力,則及乃身。 具鍤與畚,漢隄其新。帝廩有粟,帝府有緡,爾成爾隄, 必錫爾勤。」襄人怡怡,聽命襄滸。背囊肩杵,奔走蹈舞。 分之卒伍,令以麾鼓。尋尺既度,日月可數。登登嶪嶪, 周旋上下。披峴斲楚,飛石輓土舉築。殷雷駭汗,霏雨 疲癃。鰥獨奮有筋膂,呀吁來助。提筐負筥,不勞其勞。 雜沓笑語,咸曰「盧公」,來賜我生。斯隄既成,蜿蜿而平。 確爾山固,屹如雲橫。漢流雖狂,堅不可蝕。代千年億, 與天無極。惟公之隄,昔在人心。既築既成,橫之於南。 萌渚不峻,此門不深。今復在茲。於漢之陰,斯隄已崇。 茲民護祐,齯童相慶,室以完富。貽於襄人,願保厥壽。 繄公之功,赫焉如晝。捍此巨災,崒若京阜。天子賜之, 百姓載之。族孫作詩,昭示厥後。
《大水》薛逢
編輯
暴雨逐驚雷,從風忽驟來。浪驅三島至,江拆二儀開。 勢恐圓樞折,聲疑厚軸摧。冥心問元化,天眼幾時回。
《漢水傷稼》〈並序〉許渾
編輯
《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秋八月,天清日朗,漢水泛濫,人實為災。軫念疲羸,因賦四韻》。
西北樓開四望通,殘霞成綺月懸弓。江村夜漲浮天 水,澤國秋生動地風。高下綠苗千頃盡,新陳紅粟萬 廒空。才微分薄憂何益,卻欲回心學「釣翁。」
《水旱吟》宋·邵雍
編輯
「堯水九年,湯旱七載。」調燮之功,此時安在。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非堯與湯,民死過半。
《江亭侯施倅醇翁阻水漲作詩寄之》
編輯
王庭珪
夜雨漲溪碧,天明望歸舟。飛帆出木梢,浩蕩兀中流。 洪崖仙人姿,謂落《滄海》游。興盡卻回棹,待此霖潦收。 抱琴出竹迎,倒披翠雲裘。風濤正可久,煙波生暮愁。
《戊子大水二首》〈錄一首〉唐·庚
編輯
踏歌喧喧雜鐃鼓,潭邊呼龍令作雨。龍嗔揮水十餘 丈,千邨萬落幾為魚。寄謝龍神且安處,熟睡深潭不 驚汝。
《河防行》金·劉迎
編輯
「南州一雨六十日,所至川源皆汎溢。黃河適及秋水 時,夜來決破陳河隄。河神憑陵雨師借,晚未及晴昏 復下。傳聞一百五十邨,蕩盡田園及盧舍。我聞禹時 播河為九河,一河既滿還之他。川平地迥勢隨弱,安 流是以無驚波。祗今茫茫餘故跡,未易區區議疏闢。」 三山橋壞勢益南,所過泥沙若山積。大梁今世為陪 京,財賦百萬資甲兵。高談泥古不須爾,且要築堤三 百里。鄭為頭,汴為尾,准備他時漲河水。
《觀浙江漲》〈浙水今在鄖陽見水經注非浙江也〉元·好問
編輯
「一旱千里赤,一雨垣屋敗。」浙故以江名,暴與眾壑會。 初驚沙石卷,稍覺川谷隘。雷風入先驅,大塊供一噫。 千帆鼓前浪,萬馬接後派。崩崖不暇顧,拔木無留礙。 憑陵如藉勢,洄洑各有態。平分乍舒徐,怒觸忽碎壞。 雲蒸楚樹杪,雪映商嶺背。彷彿千丈潮,怳與海門對。 佽飛𩰚蛟鱷,燃犀出鱗介。陽侯富陰族,萬首露光怪。 翠蕤淡偃蹇,鉦鼓亂𥔀磕。永懷疏鑿力,重歎神禹大。 乾坤海為壑,未礙變橫潰。納汙非無處,流惡聊自快。 投詩與龍盟,滌盪煩一再。
《新隄謠》〈並序〉元·葛邏祿迺賢
編輯
近歲河決白茅,東北氾濫千餘里,始建「行都水監於鄆城,以專治之。少監蒲從善築隄建祠,病民可念。」予聞而哀之,乃為作歌。〈黃河決道時,有清水先流至,名曰「漸水。」 曹、濮之人見此水,皆遷居高丘,預避。〉
「老人家住黃河邊,黃茅縛屋三四椽。有牛一具田一頃,藝麻種穀終殘年。年來河流失故道,墊溺村墟決 城堡。人家墳墓無處尋,千里放船行樹杪。朝廷憂民 恐為魚,詔蠲徭役除田租。大臣雜議拜都水,設官開 府臨青徐。分監來時當十月,河冰塞川天雨雪。調夫 十萬築新隄,手足血流肌肉裂。監官號令如雷風,天」 寒日短難為功。南村家家賣兒女,要與河伯營祠宮。 陌上逢人相向哭,漸水漫漫及曹濮。流離凍餓何足 論,只恐新隄要重築。昨朝移家上高丘,水來不到丘 上頭。但願皇天念赤子,河清海晏三千秋。
《行水災郊外》張養浩
編輯
雲駁疏陰漏日華,曨曨晨色散林鴉。馬前怪底猶明 月,路轉滿川蕎麥花。
《涿州道中錄野人語》明·程敏政
編輯
我行范陽道,水次遇老叟。時當孟冬盡,破褐露兩肘。 邂逅一咨諏,向我再三剖。哭言「『水為沴,天意苦難究。 今年六月間,一日夜當丑。山水從西來,聲若萬雷吼。 水頭高十丈,沒我堤上柳。手指官路旁,瓦礫半榛莽。 昔有十數家,青簾市村酒。人物與屋廬,平明蕩無有。 水面沈沈來,忽見鐵樞牖。數日得傳聞,水蝕紫荊口』。 老稚隨波流,積屍比山阜。遠近皆湯湯,昏墊弗可救。 如此數月餘,乃可辨疆畝。下田盡沮洳,高田剩稂莠。 農家一歲計,不復望升斗。官府當秋來,催租不容後。 嗟嗟下小民,命在令與守。更有觀風使,仰若大父母。 見此如不聞,恐或坐其咎。」我民千餘人,血首當道叩。 始獲免三分,有若釋重負。奈何急餘征,日日事鞭毆。 夫征又百出,一一盡豪取。悲哉一村中,竄者已八九。 老夫家無妻,一兒並一婦。兩孫方提攜,儘可慰衰朽。 豈期天不弔,一旦遂窮疚。一兒水中沒,一婦嫁鄰某。 兩孫鬻他人,償官尚難勾。老身自執役,有氣孰敢抖。 反羨死者安,苦恨生多壽。詔書開賑濟,奉者有賢否。 終為吏所欺,此食亦「難就。與其餒填壑,不若舉身走。 一飽死即休,寧復念丘首。呼天一何高,呼地一何厚。 我聞老叟言,垂涕者良久。恭惟天子聖,化澤被寰囿。 聲色勿自御,游田敢誰誘。稼穡深所知,真如古明後。 庶徵豈不諳,一變故非偶。無乃諸皋夔,此責當敬受。 誰謂斯民痛,不可事焫灸。亦既食人祿,深慚結朱綬。 豈無」致澤心,無地司藉手。立馬野踟躕,悲風動林藪。
《答費鵝湖水災歌》鄭毅
編輯
「忽聽扣門聲,呼童進來問。問童客何如,雲客頭已白。 衣裳半泥沙,面貌渾菜色。自言昔遭兵,今又逢水厄。 家業付東流,世味吞黃蘗。欲死已無棺,求生又無策。 鄉邦有仁人,扶筇訴艱棘。我一聞此言,寸心真怵惕。 倉皇為披衣,相見坐以席。亟欲問其詳,未語淚先滴。 雲今歲庚辰,六月當九日。雷鼓震天鳴,電旗翻地赤。」 風雨驀然來,天地都昏黑。高嶂起驚濤,層巒崩巨石。 溪石山上浮,山石田中積。水漲高如山,莫計尋與尺。 低田盡為溪,高地皆成磧。或謂起山蛟,或雲騰蜥蜴。 突然到吾廬,浸沒牆與壁。大兒亟升木,顧婦已無跡。 少婦牽孤兒,登樓梯已失。兩弟逐豬牛,一去無消息。 夫妻子母情,悠悠竟何極。哀哀鴻鴈「群,今作魚龍食。 老父豈前知,預辦登山屐。」餘生幸苟存,晚計何能畫。 屋破基已荒,沙礫難為拾。竈沈倉則浮,米粟無遺粒。 呼天天已傾,呼地地已坼。官衙似海沈,門屏多遮隔。 妻子訴衷情,三見三遭斥。鄉人似予家,不止二三百。 欲語氣不充,欲行腳無力。無田尚有糧,無丁猶有役。 里胥肆徵求,雞犬無寧夕。倘念同一鄉,幸為施陰德。 「嗟我無官守,嗟我無言責。雖濟杖無錢,欲賑舟無麥。 汝饑由我饑,汝溺由我溺。官若聽我言,我豈為汝惜。 相送淚盈把,不但青衫濕。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