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第134卷

曆象彙編 曆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一百三十四卷
曆象彙編 曆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數目部彙考六

  五類下

曆法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數目部彙考六

編輯

五類下         小學紺珠

編輯

《五經》又曰「五學」:《易》 《書》 《禮》 《詩》 《春秋》, 揚子

《法言》:惟五經為辯:《詩 》《書 》《禮 》《樂 》《春秋》。《漢·藝文志》:「五者,五常之道,《易》為之原。」五學,世有變改。《周易 》《尚書 》《毛詩 》《左氏春秋 》《禮記》。《唐五經博士》:《書 》《詩 》《禮 》《易 》《春秋》。《公羊》。漢建元五年,立《五經》博士。

五經正義《周易》 《尚書》 《毛詩》 《禮記》 《春秋》

唐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凡一百七十卷,詔改為《正義》。

《五典左傳書序》:「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言常道。」

《周禮》
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張平子說五典

編輯

五帝之常道 《馬融說》五典五行。

五、《禮》禮五經《舜典》「修五禮。」註:「吉十有二,凶五賓。」

八軍五嘉六。《皋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 註:

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 。《春官》註:《曲禮》五,其別三十有六 。《祭統》:「禮有五經,謂吉、凶、賓、軍、嘉,大司徒以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 唐五禮》:吉、賓、軍、嘉、凶。」

五射, 《周禮保氏》註:「白矢,矢貫侯,過見其鏃白 參。」

《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 ,剡注羽頭高鏃低而去剡,剡然襄尺。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襄君一尺而退。《襄》,音讓。 井儀四矢貫侯,如井之容儀

五馭。《周禮保氏》註:「鳴和鸞,和在式,鸞在衡,升車則」

馬動,馬動則鸞鳴,鸞鳴則和應 。逐水曲,御車隨逐水勢,屈曲而不墜水 。過君表,《毛詩傳》曰:「褐纏旃以為門。」 君表,即褐纏旃也 。「舞交衢」 ,衢道也。謂御車在交道,車旋應於舞節 。逐禽左御,驅逆之車,逆驅禽獸,使左當人君以射之。

樂語五均。《漢食貨志》註:河間獻王樂元語云:「天子。」

取諸侯之士,以立五均,則市不二賈,四民常均。

五樂《漢·郊祀志》:「舜修五樂。」註:「琴瑟春,笙竽夏。」

鼓「季夏鐘,秋磬,冬《鬻子》。禹以五聲聽治鼓。」

鐘鐸磬鞀

五傳:《左氏》 《公羊》 《穀梁》 並鄒氏、夾氏為「五傳。」

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藝文志》:「《春秋》分為五,武帝立五博士。《春秋公羊》,孝宣立穀梁,平帝立《左氏》。」

五始《漢書》注。「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

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春秋》正月書,王者九十一,二月書,王者二十二,三月書,王者十九。

五例:一曰「微而顯,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

章,四曰「盡而不汙」 ,五曰「懲惡而勵善 。」 《左傳序》:發《傳》之體有三,為例之情有五。

五家《穀梁說》漢賈逵兼通五家,《穀梁》說尹更始。

劉向:《周慶》:丁姓:《王亥》

《古易》五家:呂大防十二篇。晁說之並十二為「八。」

睢陽王氏、《東萊呂氏》各定為十二篇。周燔

又改更次序 ,《續書目》言古《易》者為五家。

禮五傳弟子鄭康成《六藝論》高堂生傳蕭奮孟

「卿」 后蒼,「戴德戴聖。」

五說唐·劉迅《詩》 《書》 《春秋》 《禮、 樂》

《辨正》五門。群經音辯賈昌朝《辨正》凡五門,辯,字同音異。

辯,字音清濁。「辯」 ,彼此異音,「辯」 ,字音疑混。

辯字訓得失

《書五變》《隋志》:「古文蒼頡大篆,史籀小篆李斯。」

隸書「程邈」 ,草書「漢初。」

字五體。《唐六典》古文廢而不用,大篆石經載之。

小篆,印璽旛碣所用。八分石經,碑碣所用。

隸書,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庾肩吾曰:「隸書,今之正書。」

五志荀悅《漢紀序》:「立典有五志,達道義,章法式。」

通古今,著功勳,表賢能。

《古琴五曲》:「鹿鳴 伐檀, 騶虞 鵲巢」, 《白駒》 五曲,「遊春 淥水, 坐愁 秋思」, 幽居 嵇康。

《琴賦》註:「俗傳蔡氏五曲。」

《五體》,《千文》,《范度》,篆,《八分》,真、行草。

《申鑒》五篇。政體、時事、俗嫌、雜言上下 後。

漢荀悅作。《申鑒》本傳載《政體》篇。

《五家史》唐令狐德棻建言「修《五家史》」,周、齊、梁
考證

陳隋

《五題賦詩》、制書批荅 《金鑾密記》「唐翰」

林學士入院試文五。《藝文志》:「杜元穎五題一卷。」

五詩班固《東都賦》「五篇之詩:《明堂》《辟雍》《靈臺》。」

寶鼎白雉

五頌班固,賈逵,《傅毅》,楊終、侯諷、《論衡》。

永平中,詔上《神雀頌》,百官文皆瓦石,唯五頌金玉,孝明覽焉。

《五帝帝王世紀》。少昊金天氏。《史記》有黃帝,無少昊。

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史記》:「黃帝、顓頊、帝嚳、帝堯。」

帝舜《月令》:「太皞木,炎帝火,黃帝土。少。」

皞金:顓頊,水。《皇王大紀》:「包犧,神農,黃帝。」

堯舜

五代黃帝、堯、舜、禹、湯,祭法並顓頊、嚳。

為七代 魯《靈光殿賦》唐虞,夏殷、周。

五伯又曰五霸。《左傳》:「五伯之霸也。」註:「夏伯昆吾。」

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孟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註:「齊桓 、晉文、宋襄、秦穆。」

楚莊《荀子五霸》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

越勾踐《漢諸侯王表》註:齊桓、宋襄、晉文。

秦穆吳夫差

五王,《大戴禮》此四代五王之取人。堯取人以狀。

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湯取人以《聲文》。

王取人以度

五宗。《楊賜傳》「二祖、五宗、太宗、世宗、中宗。」

顯宗肅宗

《五代》又曰「五季,梁、唐、晉、漢、周五十六。」

年,更《八姓》、十有四君。

五龍: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春秋》。

命曆序五姓同期俱駕龍,號曰「五龍。」

五世王符《潛夫論》唐、虞、夏、殷、周

「五聖」:《淮南子》,堯、舜、禹、湯,周文王。

五賢:孟軻、荀卿、揚雄、王通,韓愈、 孔道。

輔繪《五賢》於兗州夫子廟 。元豐七年,孟子配享,荀、揚、韓從祀。

五先生周二程、張朱熹元晦, 淳祐元年。

列於從祀

五臣《論語》:「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禹、稷、契。」

皋陶伯益

《五佐》:武王 《呂氏春秋》:「武王之佐五人,周公、召公。」

太公畢公高蘇公忿生《淮南子》註:「太公。」

周公、召公、畢公、毛公

《五臣》文武虢叔閎夭《泰顛》。散宜生南宮适。

《孔叢子》:「五臣同寮比德,以贊文武 。」 《書君奭》註:

五臣,佐文王為胥附、奔走、先後、禦侮之任 。《書大傳》散宜生、閎夭、南宮适三子學乎太公。武王立,虢叔先死,故曰「惟茲四人。」

《晉文公五士》,又曰:「五臣五賢」:狐偃、趙衰、顛頡。

「魏武子犫 」 ,司空季子。胥臣臼季 ,《左傳》叔向。

曰:「文公生十七年,有士五人 。」 袁宏云:「五臣顯而重耳霸 。」 劉越石詩:「重耳任五賢。」

齊桓公五子《齊語》:「管夷吾、甯戚、隰朋、賓胥。」

無鮑叔牙《新序》。「甯戚為田官,隰朋為大行。」

「《東郭牙》為諫臣,《弦寧》為大理王」 ,子《成甫》為

大司馬

秦五子:「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

《史記》:李斯上書曰:「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戌。」

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

《孟獻子五友》:孟子、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忘之。

越五大夫,《國語》:「越王句踐召五大夫問戰舌庸。」

《苦成大夫種》,范蠡皋如。

《楚五臣》《戰國策》:「莫敖子華對威王:令尹子文 葉。」

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蘇、蒙穀、

《五公西都賦》:「太尉田蚡,長陵人,大司馬張安世。」

「大司空朱博」 ,杜陵人。大司徒平晏,大司馬。

韋賢平陵人

河西五守:武威太守梁統、金城太守庫鈞、《張》

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竺曾,燉煌太守辛肜,

五人共推竇融為河西大將軍,歸心世祖。

五伯,南陽號曰「五伯。」鄧彪,字智伯,與同郡宗武伯。

《翟敬伯》《陳綏伯》《張弟伯》齊名。

「五處士」:後漢豫章徐穉《孺子》彭城姜肱伯淮。

汝南袁閎、夏甫,京兆韋著休明,潁川李曇子雲,陳蕃、胡廣薦五處士。

「五君」,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張承吳。

周昭著書稱五君

《五雋》:薛兼、紀瞻、閔鴻、顧榮、賀循。

五公始興王導,廬陵謝安,始安,溫嶠,長沙。

《陶侃康樂》謝元,宋武帝改晉封爵,獨置五公。

奉導安嶠侃元之祀

《五王》又曰:「五龍:扶陽桓彥範,士則,平陽敬暉仲。」

煜。博陵崔《元暐》,漢陽張《柬之》《孟將》,南陽袁

恕己呂溫頌狄仁傑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潛授五龍,夾之以飛 。」 李邕以仁傑《五王》為《六公篇》。

卓行五人:元德秀,紫芝權皋,士繇,甄濟、孟成。

《陽城亢》宗,司空圖表。聖卓行傳,節義為天。

《下大閑》,士不可不勉。

五相:裴垍,王涯杜元穎,崔群李絳 白。

居易《上李絳詩》云:「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

五君。李至為《五君詠》,徐鉉、李昉、石熙載

王祐李穆

五鳳:李穆,宋白,賈黃中,呂蒙正,李至。

《同入翰林扈蒙詩》,「五鳳齊飛入禁林。」

五賢紹興中太學為《五賢詩》。王十朋龜齡、馮方

《圓仲》,胡憲,原仲,查籥,元章,李浩,德遠。

盛德五人:「富文忠、司馬文正、趙清獻、范忠。」

文鎮、張文定方平 、蘇文忠公曰:「軾於天下未嘗誌墓,獨銘五人,皆盛德故。」

《五君子》:漢諸葛亮《忠武侯》,唐杜工部顏文忠。

公、韓文公、宋范文正公朱文公《序》。王龜齡

《集》「此五君子,其心光明正大,疏暢洞達。」

《南都五老》:「杜祁、公衍、王渙、畢世長、朱貫。」

馮平

《西京五老:文潞公范景仁鎮》。「張仲巽。史中。」

輝照劉伯壽幾

四明五先生楊適、杜醇、王致、樓郁、王說

五賢:陶潛、淵明,劉渙,凝之,李常,公擇,劉恕。

道原陳瓘瑩中 ,朱文公守南康,祀《五賢》。

《五絕》太宗稱「虞世南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

文辭書翰

五大夫,《說苑》:「魏翟黃進五大夫,吳起、西門豹。」

《北門可樂》《羊李克》。

《五臣》,王華、劉湛、《王曇首》《殷景仁》俱為侍。

中《文帝》曰:「四賢,一時之秀。」 黃門侍郎謝弘微與華等,號曰「五臣。」

五侯王譚平阿商成都立。紅陽根曲陽。

逢時,高平,成帝舅。五人同日封,世謂之「五侯。」

後魏五姓:「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義。」

《太原王瓊》,孝文重門族,四姓衣冠所推並「趙。」

郡、李為五姓。《趙郡》諸李,人物尤多,世言「高華者以五姓」 為首。

五馬琅邪,西陽,汝南,南頓,彭城, 晉五。

王渡江,太安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元帝自琅邪登大位。

五姓:宮、商、角、徵、羽。 按《堪輿經》黃帝對。

天老始言五姓,《春秋》以陳、衛、秦為水姓,齊、衛、宋為火姓,或所出之祖,所分之星,所居之地 。呂才《卜宅篇》:「張、王為商,武、庾為羽」 ,以音相諧附。至柳為宮,趙為商,則又不然,其間一姓而兩屬,「複姓」 數字,不得所歸 。《禮記大傳》註:「始祖為正姓,高祖為庶姓。正姓若姜、姬,庶姓若三桓、七穆。」

五宗。《史記五宗世家》:「景帝子十三人為王而母。」

五人同母者為宗、滎、德、閼、干。《栗》。餘非端。

彭祖勝。發。越《寄乘舜》。

《五王宅》,「唐睿宗,五子宋申楚。」元宗岐、薛。

五名。《左傳申繻對》:「有信以名生,若唐叔虞 有義。」

「以德命」 ,若文王、武王。「有象。」 「以類命」 ,若孔子「有假,取於物」 ,若伯魚「有類」 ,「取於父」 ,若子同。

五世相韓。《史記》「五世為相。」五王,張良大父開地相。

《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中山五王:王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

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水經注》。王。

譚,《北平侯不同》,王莽子興生五子,並避亂隱居涿郡故安縣西山,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光武即位,封為五侯,所謂「中山五王」 也。

齊、楚五姓: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

《漢·高祖紀》「九年,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

袁氏五公《荀氏傳》「四世」「五公」:袁安,字邵公,安子。

敞字叔平,敞子湯,字仲河,湯子逢字周陽。

逢弟隗字次陽

五龍,《汝南先賢傳》「號五龍,周燕五子,子輿子。」

羽子仲子明子良公《沙穆》五子,並有令。

《名京師》,號曰《公沙》。「《五龍》紹,孚恪逵樊。」

《濟北英賢傳》:「時人號為五龍」 濟北汜昭 ,戴祁、徐晏、夏隱、劉彬 ,晉燉煌五龍,索靖,汜衷。

張甝、索紒、索永 ,宋張裕五子,號「張氏五」

龍演鏡,永辯岱 。秦雍為之語曰「五龍。」

一門:金友玉,昆涼辛攀,兄鑒曠,弟寶迅。

五常。蜀漢《蜀志》:「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

《里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五世盛德》魏王昶,字文舒,子湛,字處沖。湛子。

承字安期,承子。述,字懷祖。述子坦之,字文度。

《世說注》:《中興書》曰:「自王渾至坦之,六世盛德。」

《杜畿》字伯侯,子恕字「務伯,恕子預字元凱。」

預子錫,字「世嘏。」 錫子乂,字弘治。

五荀五陳《世說》「五荀方」「五陳」荀淑方「陳寔荀。」

《靖方》,陳諶,荀爽方,陳紀,荀彧方,陳群,荀顗。

方陳泰

「五之」,王凝之,叔平,渙之,徽之,子猷,操之子。

重獻之子敬,羲之有子七人,五人書跡傳世。元之、肅之二人,未見《東坡詩》,「羲之生五之。」

《五竇五龍》「竇常中行,牟貽周《群丹》列庠胄。」

卿鞏友封為《連珠集》,義取兄弟若五星然。

《五代竇禹鈞》五子:儀、儼、侃、偁、僖,皆登。

進士第,號《竇氏五龍》。

《五明經》「張知謇、知元、知晦、知泰、知默。」

兄弟五人,皆明經高第。

《五世吏部南史》何尚之偃、戢、昌、㝢敬容。

五世為吏部尚書

《五豸》:唐坰,祖肅,父詢,叔介,兄淑問繼。

為御史

南都五姓:「宋、杜、正獻、衍、趙、康靖、概、王、文忠、堯。」

臣蔡敏肅挺,張文定《方平》。

五桂范致君、致明、致虛、致祥、致厚、《相》

繼登第,有《五桂堂》。

《一門五侯》晉周札、《懋贊》《縉勰》

五世侍中《南齊陸慧曉傳》陸玩,萬載仲元。

五官: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

元冥土正后土 。《左傳》,蔡墨曰:「五行之官,是謂五官 。」 《楚語》,觀射父曰:「天地神民類物之官,謂之五官。」

五爵五等五侯。《孟子》:「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

里,子男五十里 。《書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 注同《孟子 》。陸機《五等論》曰:「五等之制,始於黃唐 。」 《周禮》:「公方五百里,侯方四百里,伯方三百里,子方二百里,男方百里 。」 《孟子》指邦國實封之地而言之,《周禮》兼附庸之地而言之。《漢諸侯王表序》:「周立爵五等,封國八百 。」 《史記三王世家》:「周爵五等」 ,《春秋》「三等公侯伯 。」 《漢表注》:「五侯」 、五等諸侯。

五儀,《典命》「掌諸侯之五儀。」注「公、侯伯子男之儀上。」

公九命為伯 ,侯、伯七命,子、男五命。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出封皆加一等 。《典命》:「掌諸侯之五儀注。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為二伯,大夫為子、男,卿為侯伯,四命。」 中、下大夫:王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

五等之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

士壹命 ,侯伯之卿大夫亦如之 ,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壹命,其士不命 。《典命》諸侯之五等之命註:「五等,謂孤以下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左傳注》:「古制,公為大國,侯伯為次國,子男為小國。」

五史《隋史》周天子之史有五:「大史,小史,內史。」

外史御史

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曲禮》。」

天子之五官,典司五眾。注殷制。《史記》古公作「五官有司。」

五長,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王制》「五國為屬。」

屬有長

五正,《左傳》「五官之長」,分唐叔職官五正。

尚書:五曹:三公曹,尚侍曹。改吏曹《二千石曹》:

民曹、客曹。成帝置,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四曹,又有三公曹,為五曹六人。後又分客曹為南北,主客,為六曹。

「五校」《南齊志》:「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

隋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祕書、殿內」, 又

《尚書門下集書》《中書祕書》

魏五曹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

晉五尚書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

《梁五尚書》梁天監九年,尚書五部殿中劉納。吏。

部劉顯,《金》部孔虔孫,左右戶蕭軌,中兵王

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 後

《漢·樊準傳》註:「太傅闕,則謂之四府 。」 《前漢·趙充國、段會宗杜鄴傳》:「五府,謂左、右前後將軍二人及三公。」

「五監」:隋國子少府、將作都水長秋。唐

國子少府、將作軍器都水

《五衛》:五府《五仗》:親衛府一,勳衛府二,翊衛府。

二,凡五府、三衛分為五仗,供奉親、勳翊、散手,號「衙內五衛。」

《五使宣諭》五使劉大中、胡蒙、朱異、《明橐

薛徽言,紹興二年,按吏七十九人,薦士五十七人。

「五吏」晉五吏文職,《左傳》卿之屬。

省郎五等,前、中、後行,郎中員外《陸宣公奏》。

議郎有五等之殊

祕書五屬。《宋·職官志》:「祕書省,其屬有五,修纂日曆。」

則著作郎佐郎主之 ;刊寫集賢院、史館、昭文館、祕閣圖籍,則祕書郎主之 ;編校正誤,則校書郎、正字主之。

五房:吏、樞、機、兵、戶、刑、禮、 《百官志》:《開元》

「中書門下」 ,列五房於後分曹主眾務。

五美:《論語尊》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

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左傳》。子產曰。大

《適小有》五美,宥其罪戾 ,赦其過失,救其菑患。

賞其德刑教其不及

五先:《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宜先者五。」

治親報功,舉賢,使能,存愛 ,祭義,先王。

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 ,貴貴,貴老,敬長。

慈幼

五法,《家語》:「仁、義、禮、智、信」之法。

五則象天儀,地和民順時共神《國語》。

周太子《晉》曰:「蔑棄五則。」

五刑:墨劓剕宮。大辟。 書《舜典》。注《呂刑》。

周公之五刑,其屬二千五百。穆王之五刑,其屬三千。《周禮疏》:漢文帝除肉刑、宮刑,至隋乃赦 。《周禮》:大司寇:「糾萬民、野、軍、鄉官、國 司刑、墨。」

劓宮刖殺 。《國語》,臧文仲曰:「甲兵斧。」

鉞、刀、鋸、鑽、笮、鞭朴 、《後周大律》仗鞭

徒流死 唐用刑有五:笞杖徒、流。

五禁《周禮》:士師「掌五禁之法,以左右刑法宮 官。」

國野軍

《五聽》:《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辭色氣。

耳目

五罰墨百鍰,劓惟倍,二百鍰,剕;倍差,五百鍰。

宮六百鍰,大辟千鍰。《呂刑》「五刑不簡正於。」

正罰罰贖也

五戒《周禮士師》「以五戒先後、刑罰、誓軍旅、誥、會。」

《同禁田役》,糾國中,憲都鄙。

《五教祭義》,「五者天下之大教。祀明堂,教諸侯孝。」

食「三老五更」 ,於大學教弟;「祀先賢」 ,於兩學教德。

「耕籍教養」 ,「朝覲教臣。」

五「善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

咨事為諏,咨難為謀 。《左傳》:穆叔如晉,晉侯享之,歌《鹿鳴》之三,三拜曰:「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必咨於周,臣獲五善,敢不重拜』?」 穆叔,叔孫豹 。《國語》:重之以六德,謂諏、謀、度、詢、咨、周。

五輔。《管子》注。「五者可以輔弼國政。」德有六興義。

有七體,《禮》有八絃,《法》有五務,《權》有三度。

五、《論臣下職君法明刑稱「陳言有節」上》

「通利 」 :《荀子成相君論》有五約以明

五事,《孫子經》之以五事道民。與上同意。 天,陰陽。

寒暑時制,地遠近、險易、廣狹、死生,將智信仁勇,嚴法曲制,官道主用。

《五德劉子兵術》「五德:智。信。仁。勇。嚴。」

五材《六韜》:「將有五材:勇、智、仁、信、忠。」

「五政」:荀悅《申鑒》:「興農桑以養其生, 審好惡以正」

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

明賞罰以統其法

五事:身治、正閨門。治左右。正功賞得德。

《厚吏良漢谷永對》。「五者,王事之綱紀。」

《五規》:司馬文正公「保業惜時,遠謀重微。」

務實

五禁:《孟子》:「桓公葵丘之會,今之諸侯皆犯此五禁。」

《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 《再命》

曰:「尊賢育材,以彰有德 。《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

「五權」,《荀子議兵》:「無欲將而惡廢,無怠勝而忘敗。」

「《無威》內而輕外」 ,「《無見利》而不顧害」 ,慮事欲。

熟而用,財欲泰,是之謂「五權。」

《五要》唐陸贄說黜陟使「以五要簡官事、廢兵之冗。」

《食,蠲法》之撓人。「省官之不急,去物之不用。」

罷事之非要

《五事》邵康節謂本朝五事,自唐虞以下所未有革。

命之日,「市不易肆 ,克服天下。」 在即位後,未嘗殺一無罪。「百年《方四葉》,百年無腹心患。」

五兵:《文子》「用兵有五: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敗。」

貪兵破驕兵滅

功五品,《史記功臣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

宗廟定社稷曰「勳。」 以言曰「勞。」 用力曰「功。」 明

其等曰「伐」 ,積日曰「閱。」

「五物」,《周禮小行人》。萬民之利害為一書 禮俗政。

事、教治、刑禁之逆順為一書 ,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札喪、凶荒、厄貧為一書,康樂、和親、安平為一書。此五物,每國辨異之。

「為國五要」:文德、武功。法度、防固、刑賞。

後魏高閭《上表》「為國之道,其要有五。」

《五瑞》又有五玉五器:「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音身

圭,伯執躬圭,各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各五寸 。《舜典》「輯五瑞。」 註:「公侯伯子男之瑞,圭璧,修五禮,五玉三帛。」 五玉即五瑞,如五器。注謂圭、璧五玉,禮終復還。諸侯以物言曰玉,以寶言曰瑞,以形言曰器 。《周禮大行人》:「上公執桓圭,九寸;諸侯執信圭,七寸;諸伯執躬圭,諸子執穀璧,五寸;諸男執蒲璧。凡大國之孤執皮帛,以繼小國之君。」

《五服書皋陶謨》,鄭康成註:「十二章,天子 九章公。」

侯自《山》而下七章,伯自《華蟲》而下五章,子男自《藻》而下三章,卿大夫自《粉米》而下。

五冕:袞鷩毳希又作絺。《元 司服弁師》。

言五冕,冕者首飾尊也。公自袞而下,侯伯自鷩而下,子男自毳而下,孤自希而下,卿大夫自元而下。

五章:「青與赤文,赤與《白章》,白與《黑黼》,黑與」

青黻五色備繡,出《左傳考工記》。「畫繢之事,繡以為裳。」

《深衣》五:法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

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禮記深衣》,「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

五玉:《月令》謂冠飾及所佩之衡璜。春服蒼玉。夏

服赤玉,季夏服黃玉,秋服白玉,冬服元玉。

《書顧命》:「玉五重,弘璧、琬琰,大玉,夷玉。」

天球

五路:「玉建,大常,金建,大旂,象建,大赤,革建。」

大白木建大麾 。《周禮巾車》王之五路:書:大輅,玉輅也。綴輅,金輅也。先輅,木輅也。次輅,象輅革輅也 。《月令》:「春乘鸞路,夏乘朱路,季夏乘大路,秋乘戎路,冬乘元路 。五時輅。」

王后五路。《周禮·春官》:「巾車、重翟、厭翟、安車。」

翟車輦車

五戎:《周禮》:車僕:「戎路、廣車、闕車、革車。」

輕車

五時車,青赤黃白、黑 立安車,合十乘。

漢制,「坐乘者安車,倚乘者立車。」

五旗:黃帝五旗。《河圖》:「東曰旗,西曰典,南曰獵。」

北曰「旂」 ,中央曰「常。」

五鐘:《管子》:「黃帝作五鐘,青鐘大音,赤鐘重心。」

「黃鐘灑光。」 「景鐘昧其明,黑鐘隱其常。」

左右五鐘,天子將出,撞黃鐘之鐘,右五鐘皆應入。

則撞蕤賓之鐘,左五鐘皆應 。《尚書傳》,右五鐘,林鐘至應鐘,右陰主靜。左五鐘,大呂至中呂,左陽主動。

五祀句芒,重木正蓐,收,該金正元,冥脩熙水。

正「祝融犁。」一作「犁。」 火正后土句龍。土正。《左傳》蔡墨對五祀,大宗伯五祀。註:「五官之神。」

門:「秋行。」 冬戶。春竈。「夏 中。」 霤,中央。季夏。《月令》《曲禮》注,《周禮小祝》注

司命中霤門。行《厲 王制》:「大夫祭五祀。」

門、井。戶、竈,中霤 。《白虎通漢郊祀志》《後漢社祀志注》:太元《淮南子》《唐月令》:「冬祀井,不祀,行禘,郊宗祖報 。」 《國語展禽》曰:「此五者國。」

之典祀

五社:大社,松中門外東社,柏八里南社,梓七。

里:西社栗九里,北社槐六里 。白虎通「《尚書》七篇」 云:「《續漢志》注。馬融《周禮注》」 :五者,五社。

五畤,漢文帝始幸雍,郊見五畤。鄜畤,秦文公作「祭。」

《白帝密畤》,秦宣公作,《祭青帝上畤》秦靈公作,《祭黃帝下畤》秦靈公作,《祭炎帝》《北畤》漢高祖作,《祭黑帝》

五供。《續漢志》:「南郊、北郊、明堂、高廟、世祖。」

五門《周禮》註:「王有五門:皋、雉、庫、應、路、路。」

門一曰畢門。《明堂位注》:「魯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歟。」

五學:東學上。親貴仁,西學上。賢貴德,南學上。

齒貴信,北學,上尊貴爵。太學,承師問道 ,《保傅篇》,賈誼疏:陸農師曰:「辟雍居中,其南為成均,其北為上序,其東為東序,其西為瞽宗 。」 《三禮義宗》:周有五學,東序,瞽宗 、上庠,此大學也。《文王世子》《王制》:「東膠虞庠。」

五館,明山賓陸璉、沈峻、嚴植之、賀瑒為

《五經》博士各主一館 。梁武帝開五館,有數百生。

五、冕服章:宋元豐元年,《詳定禮文》,袞冕之章九:

「《鷩冕》之章七,毳冕之章五,希冕之章三 」 :《元冕》,衣無章,裳刺黻。爵弁,緇衣,纁裳。

五禮《梁書》「五禮八千十九條吉,一千五條凶。」

五千六百九十三條,賓五百四十五條,軍二百四十條,嘉五百三十六條《唐六典》《開元禮》:五禮之儀一百五十二,吉五十五賓,六軍。

二十三,《嘉》:五「十」 ,「凶」 :十八

符節五等。《唐六典》:「銅魚符、傳符、隨身魚符。」

木契旌節

五宮,《周書作雒篇》:「乃位五宮,大廟、宗宮、考宮。」

路寢明堂

五旗仗《唐儀衛志》:「左右衛黃,驍衛赤,武衛白。」

威衛黑領軍衛青

五兵《通典》:「魏置五兵:尚書,中兵、外兵、騎兵。」

別兵都兵 。晉分中兵、外兵,各為左右,後魏為「七兵尚書。」

《北齊五兵尚書》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

外兵都兵

《五陣周書》:「牝,春方夏;圓季夏;牡,秋伏冬。」

《左傳》:晉荀吳五陣:「兩前伍,後專右角參。」

左角偏前拒 ,唐志講武。李靖問答五行陣,方白圓黃曲,黑直青銳赤。

五庫蔡邕《月令章句》:「審五庫之量,車兵祭器。」

樂宴器宋軍器五庫:衣甲、槍、弩。

《五府》:明堂五名赤曰《文祖》,黃曰《神斗》,一作計白曰:《顯》。

紀:黑曰元矩,蒼曰靈府 。《隋·宇文愷傳》,《尚書帝命驗》曰:「帝者承天,立五府。」注云:「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皆同 。」《牛弘傳》:「黃帝曰合宮,堯曰五府 。」《通典》:「唐虞祀五帝於五府文祖,周曰明堂。」南: 《神斗周》曰:「太室。」《顯紀》周曰總章。西《靈府》,《周》曰「青陽。」元矩《周曰:元堂》:

《史記正義》

編輯

明堂言「五堂」 者,據《考工記》言「九室」 者,案:《大戴·盛德》篇 李謐《明堂論》:

東曰《青陽》,南曰《明堂》,西曰《總章》,北曰《元堂》。

中曰:「太室牛弘《明堂議》,雖有五名,而主以明。」

鄉射五物:和容,主皮。和容,興舞。 《周禮》。

鄉大夫詢眾庶。《論語注》:「射有五善:二曰和容,四曰和頌。」

五兵又曰五戎。《周禮》「司右用五兵。」《月令》「季秋習五」

《戎注》:「弓、矢 、殳、矛、戈、戟 ,司兵車之五兵。」

戈、殳、戟。酋矛。夷矛 。《穀梁傳》:「救日陳五。」

丘註:「矛、戟、鉞、楯、弓矢 。」 《淮南子五戎》注。

刀劍矛戟矢 《國語》五兵註:「用兵有五。」

義兵。應兵。忿兵。貪兵。「騎兵 。」 《魏》五兵《尚》

《書》中兵、外兵、驕兵、別兵、都兵。

《五監百官表》:「龍馬、閑駒,橐泉、騊駼,承華。」

《井田》五義《公羊傳注》。「無泄地氣。無費。」一家同。

《風俗》合巧拙,通財貨。

鼓吹五部《唐儀衛志》:「鼓吹羽葆,鐃吹大橫。」

吹《小橫吹》總七十五曲。

禁衛五重:《東齋記》事親從官、天武官、《御龍弓》

「箭直」 、「弩直、御龍骨。」 「朵子直,御龍直。」

五賦《國史志》:歲賦有五:公田、民田、城郭、雜

變丁口

服車五乘。《周禮》:「巾車,服事者之車,夏篆孤夏。」

縵:「卿墨車,大夫棧車,士役車,庶人。」

五車,戎路,廣車,闕車。苹車,輕車。《車僕》。

「《掌戎》路廣《闕苹》輕車之萃。」 五車,皆戎車。

五郊:宋氏含文嘉注云:「《周禮》:王畿內千里二十。」

分其一為近郊。近郊五十里,倍之為遠郊 。漢不設王畿,以其方數為郊處:東郊八里,木數 ;南郊七里,火數;西郊九里,金數;北郊六里,水數。

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土數 。後魏劉芳上疏五郊里數。

五布《周禮廛人》「斂布之五,絘布列肆之稅。」絘音次。

總布,守斗斛銓衡,著之稅質。布質人所罰犯。

質劑者之泉,罰布,犯市令者之泉,廛布,貨賄諸物邸舍之稅。藏曰泉,行曰布。

五盾《周禮司兵》掌五盾。疏云:「朱干,中干;櫓大。」

盾其二者未聞

五幾,《周禮》註:「玉彫彤漆素。」

五材:《考工記》「飭五材」,註:「金、玉、皮、木、土。」

五席《周禮》註:「莞藻次,桃枝有次,列成文,蒲。」

熊《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

再重

「五刄」,《齊語》「隱五刀」註:「刀劍矛戟矢五劍純鉤一作鈞。湛盧豪曹,或曰盤郢魚。

腸巨闕,《吳越春秋》越歐冶子作「五劍。」

五王帳。元宗友愛,於殿中設五幄,與諸王更處。其

中 五王:宋王成器、申王成義,兄也。岐王範,薛王業,弟也。豳王守禮,從兄也。

五等帳《唐六典》:「口帳,大帳、次帳、小次帳。」

小帳五等。帳各二,是為三部 。《郊特牲》註:「《禮》: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

五齊《周禮酒正》辨五齊之名,酒人為五齊泛醴。

盎緹音體沈司尊彝,鬱齊獻酌祼醴。

《齊縮》酌朝,盎,《齊涗》酌饋。凡酒修酌,諸臣自酢。

《五飲》玉藻水漿酒醴酏。

五齏昌本脾析蜃,豚拍深蒲 醢人共。

五齊註:「五齊」 當為「齏。」 《楚辭注》:「醢醬所和,細切為齏。」

五俎少牢禮,羊豕魚臘膚。

五獻《左傳正義》。「子男五獻。」

五鼎:《少牢饋食禮》:「雍人陳五鼎,羊豕膚魚。」

臘 《漢書》「五鼎食」 註:「牛羊豕魚麋。」

《聘禮》「眾人行五鼎,羊豕腸胃魚臘 孟。」

子註:「士祭三鼎,大夫祭五鼎。」

五秉《論語》:「冉子與之粟五秉。」註:「十六斛曰秉。」五秉。

合為八十斛

五兩五兩,十端也。《周禮媒氏》:「入幣純帛無過五。」

兩。注云:「必言兩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然則每端二丈 ,純側其反。依字從《系才》。《內宰序制》註:天子巡守禮云:「制幣丈八尺,純四。」請幫助識別此字。純,謂幅廣。制,謂正長。

五交梁劉峻孝標《廣絕交論》云:「利交有五術勢。」

賄談窮量

五知宋李繹作《五知先生傳》:「知時、知難、知命。」

知退知足

五慎:薛儀著《五慎文》以自儆,言動交進。

《五事》勉齋黃先生榦家訓孝友,讀書謹行。

《勤儉 》橫浦張先生九成戒子。謹禮法,存忠厚,親正直,勤學問,守家業。

《五恥雜記》:「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有其言。」

《無其行》,既得之而又失之,地有餘而民不足。

眾寡均而倍焉 。《國語》,泰伯曰:「為禮而不終。」

「《中不勝貌》,華而不實。」 「不度而施,施而不濟。」

五不韙:《左傳》:「息犯五不韙而以伐人,不?度德不?」

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

《五箴》韓文公「《五箴》游言行、好惡知名。」

《五失柳玭戒子弟》一自求安逸靡甘澹泊二不

知儒術不悅古道。三「勝己者厭,佞己者悅;四崇好優游,耽嗜麴糵;五急於名宦,暱近權要。」

五、《過呂氏鄉約》不修之過交非其人,遊戲怠惰

動作無儀。臨事不恪。用度不節。

《五誡》,《文苑英華》唐姚元崇《五誡持衡彈琴對》

鏡辭金冰壺

《五靈禮運》,「麟金鳳火,龜水龍木。」《尚書緯》。

並白虎為五靈 。《左傳序》:「五靈,王者之嘉瑞。」

五蟲《月令》:「鱗龍蛇屬木,三百六十,而龍為長 羽。」

飛鳥屬火,三百六十而鳳為長 。一作倮。蛙螾屬土,三百六十而人為長 。毛獸屬金,三百六十而麟為長 介。龜鱉屬水,三百六十而龜為長。

五牲:《左傳》:「五牲不相為用。」註:「牛羊豕犬。」

雞 《左傳》「六畜五牲」 註:「麋鹿麏狼兔。」 《服虔注》:「麏鹿熊狼野豕。」

五穀五種。《周禮疾醫》。「五穀。」《漢食貨志》。「五種。」註:「麻金。」

黍火稷土麥木豆水 《月令》五時食穀。

「春麥夏菽」 「季夏稷」 ,「秋麻冬黍 。」 《楚辭》大

招五穀。注「稻稷麥豆麻 」 ,《史記?黃帝藝》

五種,黍、稷、菽、麥、稻 ;四種,兗州無菽。

三種:幽州無菽麥,《莊子計然》:「東方多麥稻,西方多麻,北方多菽,中央多禾 稷,五穀之長。」

《穀梁傳》
一穀不升謂之嗛二穀不升謂之饑

編輯

「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康」 ,五穀

不升謂之大侵

《五果》,魏鄭渾為魏郡太守,益樹五果,桃、李、杏。

栗棗

五菜《穀梁傳》註:「家作一園,以種五菜。」《疏》云:葵藿。

薤蔥韭

「五鳩」:《左傳》少皞名官:「祝鳩鷦鳩雎鳩,王鳩鳲。」

鳩鴶鵴爽鳩,鷹鶻鳩,鶻鵰。

五雉《左傳》少皞名官:「西方鷷,東方鶅,南方翟。」

北方鵗,伊、洛之南翬。

動植五物:《周禮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

生動物植物毛貂狐貒貉屬。皁柞栗屬。山林鱗魚龍屬。膏楊柳屬。一云:當為櫜。蓮芡川澤

羽,翟,雉屬。覈李梅屬,丘陵。介龜鱉屬。莢齊。

莢王棘屬墳,衍贏虎豹貔。請幫助識別此字。「屬《淺毛》」者,叢萑葦,屬原隰。

大獸五。《考工記》匠人:「脂,牛羊屬,膏,豕屬,為牲。」

贏虎豹貔。請幫助識別此字。淺,毛屬羽,鳥屬鱗,龍蛇屬為筍簴

五石霣石於宋,五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

則五 。《公羊傳》僖十六年《穀梁傳》:「君子之於物,無所苟而已。石鷁且猶盡其辭,而況於人乎?故五石六鷁之辭不設,則王道不亢矣。」

五方神鳥:《說文》:「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

鵊:「北方幽昌,中央鳳凰 。」 《後漢五行志》《樂葉圖徵說》:「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

百朋五貝。古者貨貝。五貝為朋。《詩》。錫我百朋。《箋》。

云云:正義曰:《漢·食貨志》:「大貝、壯貝、麼貝、小貝,不成貝為五。小貝以上四種,各二貝為一朋,而不成者不為朋。」 鄭箋言「五種之貝相與為朋」 ,非總五貝為一朋也。《漢書注》「兩貝為朋。」

雞《五德新序》:「頭戴冠文,足傅距武,敵在前敢。」

「《𩰚勇》見食相呼仁」 夜守不失時信。

鼯鼠五技。《說文》:「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

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

先人,《荀子》:「梧鼠五技而窮。」 蔡邕《勸學篇》:「鼫鼠五能,不成一技術。」 《易釋文》:「鼫鼠,五技鼠也。」

五禽:《後漢》華佗有「五禽之戲,當導引虎鹿熊。」

猨鳥

五藥草木蟲食穀, 《周禮疾醫》注「其治」:

「合之齊。」 存乎神農、子儀之術。《文選》沈休文《詩五藥注》。「草木金石穀。」

五芝《後漢馮衍傳》註:「龍伯芝、參成芝、燕脂芝。」

夜光芝。玉芝 。《本草經》。「青芝生泰山。」 《文選注》。

紫芝一名「木芝。」 赤芝生衡山,一名「丹芝。」 黃芝生嵩山,一名「金芝。」 白芝生華山,一名「玉芝。」 《黑芝》生常山,一名「元芝。」

五方異氣。《爾雅》:「東方有比目魚,鰈。南方有比翼。」

《鳥鶼鶼》:「西方有比肩,獸蟨與卭卭。」 《岠虛記》:「北方有比肩,民中有枳首蛇。」

五鳳《後漢蔡衡對象》:「鳳者五,赤者鳳,黃者鵷雛。」

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鵠。

「五坊」:唐閑,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鵰鶻、鷂。

鷹狗

五方弧《賈誼書》「太子生懸弧之禮,東方弧以梧牲。」

「以雞 」 :「南方弧以柳,牲以狗;中央弧以桑,牲以牛;西方弧以棘,牲以羊;北方弧以棗,牲以彘。」

「五柳」:晉陶潛《五柳先生》。

《五客談苑》:李文正公昉五禽,以「客」名「閑客白鷴。」

《雪客鷺》《仙客鶴》《南客》《孔雀》《隴客》《鸚鵡》。

蟬五德陸雲。《寒蟬賦序》。「頭上有緌文也。」含氣飲。

《露》,清也。「黍稷不食」 ,廉也。《處不巢居》,儉也。《應》

候守節信也

《五總龜》:唐殷踐猷博學,賀知章號為「《五總龜》 龜。」

千年五聚問無不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