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008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八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八卷目錄

 禮儀總部總論二

  禮記郊特牲 玉藻 祭義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坊記

  孝經廣要道章

  管子立政

  子華子陽城胥渠問

  荀子修身篇 王霸篇 君道篇 禮論篇

禮儀典第八卷

禮儀總部總論二

編輯

禮記

編輯

《郊特牲》

編輯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適諸侯,諸侯膳用犢;諸侯 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貴誠之義也。故天子牲孕 弗食也,祭帝弗用也。

陳注《禮》有以少為貴者,故此二者皆貴特牲而賤大牢也。犢未有牝牡之情,故云「貴其誠愨。」

大路,繁纓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饗腥,三 獻爓,一獻孰。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

諸侯為賓,灌用鬱鬯,灌用臭也。大饗尚腵修而已矣。

陳注諸侯來朝,以客禮待之,是為賓也。廟中行三享畢,然後天子以鬱鬯之酒灌之。諸侯相朝亦然,明貴氣臭之義也。《周禮》作「祼」字。上公再祼而酢,侯伯一祼而酢,子男一祼不酢。祼則使宗伯酌圭瓚而祼之,酢則賓酢主也。此大饗,謂王饗諸侯也。脯加薑桂曰腵脩。行饗之時,雖設大牢之饌,而必先設腵脩於筵前,然後設餘饌,故曰:「尚腵脩」也。

大饗,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獻之介,君專席而酢焉。此 降尊以就卑也。

陳注《大饗》,是諸侯相朝,主君饗客之禮。諸侯之席三重,今兩君禮敵,故席三重之席,而受客之酢爵也。若諸侯遣卿來聘,卿禮當三獻,其上介則是大夫,故謂之三獻之介。大夫席雖再重,今為介降一等,止合專席。君席雖三重,今徹去兩重,就單席,受此介之酢爵,是降國君之尊,以就大夫之卑也。

饗禘有樂,而食嘗無樂,陰陽之義也。凡飲,養陽氣也; 凡食,養陰氣也,故春禘而秋嘗,春饗孤子,秋食耆老, 其義一也;而食嘗無樂,飲養陽氣也,故有樂;食,養陰 氣也,故無聲;凡聲,陽也。

陳注饗,春饗孤子也。禴,春祭宗廟也。孤子死事者之子孫。食,秋食耆老也。嘗,秋祭宗廟也。《周禮》「春祠、夏禴、秋嘗、冬烝。」春禴,夏殷之禮也。饗禮主於酒,食禮主於飯。周制則四時之祭皆有樂。

「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籩豆之實,水土之品 也。不敢用褻味而貴多品,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

陳注一鼎至九鼎皆奇數。其十鼎者,陪鼎三,則正鼎亦七也。十二鼎者,陪鼎三,則正鼎亦九也。正鼎,鼎別一俎,故云「鼎俎奇」也。「籩豆偶」者,據《周禮掌客》及前篇所舉,皆是偶數。

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樂闋,孔子 屢嘆之。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 貴人聲也。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 萬物得。

陳注《燕禮》則大門是寢門,饗禮則大門是廟門。「卒爵而樂闋」,謂賓至庭而樂作,賓受獻爵拜而樂止,及主人獻君,樂又作,君卒爵而樂止也。歎之,歎美之也。「奠酬而工升歌」,謂奠置酬爵之時,樂工升堂而歌,所以發揚主賓之德,故云「發德」也。匏,竹笙也。樂所以發陽道之舒暢,禮所以肅陰道之收斂,一闔一闢而萬事得宜也。

「《旅》幣無方」,所以別土地之宜,而節遠邇之期也。龜為 前列,先知也。以鍾次之,以和居參之也。「虎豹之皮」,示 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陳注《旅》,陳也。庭實,所陳之幣,非一方所貢,故曰「無方。」前言金次之,此言鍾次之,蓋金之為器,莫重於鍾,故變文言之也。金示和,而參居庭實之間,故云「以和居參之」也。「君子於玉比德,往德」者,言往進此比德之玉於有德之人也。

《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

陳注以下言朝聘失禮之事。「庭燎」者,庭中設炬火,以照來朝之臣夜入者。

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趙文子始也。

陳注諸侯之禮,今大夫之僭,自晉大夫趙武始。

朝覲大夫之私覿,非禮也。「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 也;不敢私覿,所以致敬也。而庭實私覿,何為乎諸侯 之庭?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陳注朝覲之禮,君親往而大夫從,則大夫不當又以己物而私覿主君,故曰:「非禮也。」若大夫執其君之命圭而專使,則當行私覿之禮,以申己之信,故從君朝覲而不敢私覿,是敬己之君也。今從君以來

考證

而施設庭實以為私覿,大夫何可為此於諸侯之庭乎?譏其與君無別也。

大夫而饗君,非禮也。大夫強而君殺之,義也。由《三桓》 始也。

陳注大夫富強,具饗禮以饗君,以臣召君,故曰非禮。

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 有其室也。《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 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陳注《覲禮》,「天子負斧依南面,侯氏執玉,入不下堂,見諸侯也。惟春朝夏宗」,以客禮待,諸侯,則天子以車出迎。夷王,康王之元孫之子。

諸侯之宮縣,而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干,設錫,冕而舞 《大武》,乘大路,諸侯之僭禮也。

陳注天子之樂,四面皆縣,謂之宮縣。諸侯軒縣,三面而已。白牡,殷祭之正牲,後代諸侯當用時王之牲也。又諸侯當擊石磬、玉磬,天子樂器。諸侯雖得舞《大武》,但不得朱干設錫,冕服而舞也。干,盾也。錫者,盾背之飾,金為之。大路,殷祭天所乘之車也。大全長樂陳氏曰:「天下有道,禮樂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自諸侯出。言諸侯僭禮,則樂可知矣。

臺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禮也。」

陳注此皆諸侯之禮。兩旁起士為臺,臺上架屋,而門當其中,故曰「臺門」,旅道也。樹屏也。立屏當所行之路,以蔽內外為敬。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坫在兩楹之間,兩君好會獻酬,飲畢,則反爵於其上,故曰「反坫。」舊讀「繡」為綃,今如字。繡黼者,繡刺為黼文也。丹朱染繒為赤色也。繡黼為中衣之領,丹朱為中衣之緣。中衣者,朝服祭服之裡衣也,制如深衣,但袖小長耳。冕服是絲衣,則中衣用絹。素皮弁服,朝服元端是麻衣,則中衣用布。

故天子微,諸侯僭,大夫強,諸侯脅。於此相貴以等,相 覿以貨,相賂以利,而天下之禮亂矣。諸侯不敢祖天 子,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公廟之設於私家,非禮也,由 三桓始也。

陳注相貴以等,謂擅相尊貴,以等列也。諸侯不敢祖天子,而《左傳》云:「宋祖帝乙,鄭祖厲王。」魯襄十二年吳子壽夢卒,臨於周廟,禮也。魯以周公之故,立文王廟耳。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左傳》云:「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記者以禮之正言之,而又有他義者,舊說謂天子之子,以上德為諸侯者,得祀其所出,故魯以周公之故,立文王廟。公子得祖先君,公孫不得祖諸侯,故公子為大夫者,亦得立宗廟於其采地,故曰:「邑有宗廟,先君之主也。」其王子母弟,雖無功德,不得出封為諸侯,而食采畿內者,亦得立祖王廟於采地,故《都宗人》家,宗人掌祭祖王之廟也。由三桓始,謂魯之三家立桓公廟也。

《玉藻》

編輯

《禮》不盛,服不充,故「大裘不裼,乘路車不式。」

陳注《禮》之盛者,則以充美為敬。《大裘》《路車》,皆祭天所用,不裼而襲,是欲掩塞其華美也。「不式」,敬天之心,不可他用也。

《祭義》

編輯

《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 讓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 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致讓,以去爭也。 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治者則 微矣。

陳注和,謂百姓和諧。用,謂財用豐足。「致物用,以立民紀」者,民豐於物用,則知榮辱禮節,故可以立人紀也。奇,謂奇異,邪,謂邪惡,皆據異行之人,言用此五事為治,假令有異行,不從治者亦當少也。應氏曰:「致者,推致其極也。致反始,所以極吾心報本之誠,致鬼神,所以極鬼神尊嚴之理。」

《經解》

編輯

「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 規矩之於方圓也。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 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審 禮,不可誣以姦詐。」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 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 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 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 善於禮。」此之謂也。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 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 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昏姻 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 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 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昏 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 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喪祭之禮 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 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 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 若毫釐,繆以千里。」此之謂也。

《哀公問》

編輯

哀公問於孔子曰:「大禮何如君子之言禮,何其尊也?」 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禮。」君曰:「否,吾子言之也。」 孔子曰:「丘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 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 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昏姻疏數之交也。君 子以此之為尊敬然,然後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廢其」 會節;有成事,然後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其順之, 然後言其喪筭,備其鼎俎,設其豕臘,修其宗廟,歲時 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節醜其衣服,卑其宮 室,車不雕幾,器不刻鏤,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昔之 君子之行禮者如此。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 子曰:「今之君子,好實無厭,淫德不倦,荒怠敖慢,固民 是盡。午其眾以伐有道,求得當欲,不以其所。昔之用 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後。今之君子莫為禮也。」孔 子侍坐於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然 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 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 「政者正也,君為政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 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 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 之矣。」公曰:「寡人雖無似也,願聞所以行三者之道,可 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 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昏 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 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 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公曰:「寡人願有言,然冕而 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 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 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寡人慾問,不 得其辭,請少進。」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 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 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 上下之敬。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為政先禮, 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 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 親之後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 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 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 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則愾乎天 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則國家順矣。」公曰:「敢問何謂 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 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公曰:「敢問何謂 成親?」孔子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 謂之君子之子,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是為成其親之 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 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 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公曰:「敢問何謂成身?」孔 子對曰:「不過乎物。」公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 子對曰:「貴其不已,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 道也;不閉其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 成而明,是天道也。」公曰:「寡人惷愚冥煩,子志之心也。」 孔子蹴然辟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 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 子成身。」公曰:「寡人既聞此言也,無如後罪何?」孔子對 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仲尼燕居》

編輯

仲尼燕居,子張、子貢言、游、侍縱,言至於禮。子曰:「居!女 三人者,吾語女禮,使女以禮周流,無不遍也。」子貢越 席而對曰:「敢問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 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子曰:「給奪慈仁。」 子曰:「師,爾過而商也不及。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 之,不能教也。」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 者也?」子曰:「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子貢退言。游進 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與?」子曰:「然。然則何如?」 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 穆也;饋奠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所以仁鄉 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子曰:「明乎郊社之義, 嘗禘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處 有禮,故長幼辨也;以之閨門之內有禮,故三族和也; 以之朝廷有禮,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 閑也;以之軍旅有禮,故武功成也。是故宮室得其度, 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時,樂得其節,車得其式,鬼神得 其饗,喪紀得其哀,辨說得其黨,官得其體,政事得其 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得其宜。」子曰:「禮者何 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 譬猶瞽之無相與,倀倀乎其何之?譬如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見?若無禮,則手足無所錯,耳目無 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是故以之居處,長幼失其別, 閨門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獵戎事失其 策,軍旅武功失其制,宮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 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 辨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 前,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子曰: 「慎聽之!女三人者,吾語女,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 苟知此矣,雖在畎畝之中事之聖人已,兩」君相見,揖 讓而入門,入門而縣興;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下 管《象》《武》,《夏》籥序興,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 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還中矩,和鸞中采齊,客 出以雍,徹以振羽。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禮矣。「入門 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 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

陳注知者,知其理也。事者,習其儀也。「聖人已」者,言可以進於聖人禮樂之道也。兩君相見,諸侯相朝也。縣樂器之縣於筍簴者也。興,作也。「升堂而樂闋」者,賓升堂,主人獻賓酒,賓卒爵而樂止也。此饗禮之一節也。賓酢主君,又作樂,主君飲畢則樂止,此饗禮之二節也。下管《象武》之上,缺「升歌清廟」一句,或記者略耳。「升堂而」歌《清廟》之詩,是三節也。堂下以管吹《象》《武》之曲,是四節也。《夏籥》,禹,大夏之樂曲,以籥吹之也,與《象》《武》次序更迭而作,故云「《夏籥》序興。」言禮而必曰「君子知仁」,使三子求節文於天理之中也。「行中規」,第五節也。「還中矩」,第六節也。《采齊》,樂章名。和鸞,車上之鈴也。車行整緩,則鈴聲與樂聲相中,蓋出門迎賓之時,此第七節也。客出之時歌《雍》詩以送之,此第八節也。《振羽》即《振鷺》,禮畢徹器則歌《振鷺》之詩,九節也。九者之禮,大饗有其四,一是賓卒爵而樂闋,二是賓酢主卒爵則樂又闋,三是升歌《清廟》,四是下管《象武》,餘五者則非饗禮所得專也。方氏曰:「《雍禘》,太祖之詩也。其用為大,故歌之以送客;《振鷺》助」祭之詩,其用為小,故歌之以徹器而已。二詩本主於禘太祖與助祭,而又用之於此者,猶《鹿鳴》本以燕群臣,而又用於鄉飲也。然《論語》言「以雍徹」,其用與此不同,又何也?蓋彼言天子饗神之事,此言諸侯饗賓之事,重輕固可知矣。「示情」者,欲賓主以情相接也;「示德」者,欲賓主以德相讓也;「示事」者,欲賓主以事相成也。

子曰:「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 不作。不能《詩》,於《禮》繆;不能樂,於《禮》素;薄於德,於禮虛。」 子曰:「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子貢越席 而對曰:「敢問夔其窮與?」子曰:「古之人與?古之人也。達 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達於樂而不達於禮,謂之 偏。夫夔達於樂而不達於禮,是以傳於此名也,古之 人也。」子張問政。子曰:「師乎!前!吾語女乎?君子明於禮 樂,舉而錯之而已。」子張復問。子曰:「師!爾以為必鋪幾 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 興羽籥,作鍾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 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 太平也,諸侯朝萬物,服體,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禮 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目巧之 室則有奧阼,席則有上下,車則有左右,行則有隨,立 則有序,古之義也。室而無奧阼,則亂於堂室也;席而 無上下,則亂於席上也;車而無左右,則亂於車也;行 而無隨,則亂於塗也;立而無序,則亂於位也。昔聖帝 明王,諸侯辨貴賤、長「幼、遠近、男女、外內,莫敢相踰越」, 皆由此塗出也。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 若發矇矣。

《坊記》

編輯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 為之坊,民猶踰之。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 坊欲。」

大全馬氏曰:「禮所以制中,故禮以坊德;刑所以禁過,故刑以坊淫;命所以知分而安之,故命以坊欲。」

子云:「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斯盜,驕斯亂。禮者,因人 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故聖人之制富貴 也,使民富不足以驕,貧不至於約,貴不慊於上,故亂 益亡。」

陳注方氏曰:「富者不以有餘而慢於人,貧者不以不足而窮其身,貴者不以在上而慊於物,有禮故也。家富不過百乘,所以制富而不使之驕也。一夫受田百畝,所以制貧而不使之約也。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所以制貴而不使之慊也。」大全慶源輔氏曰:「慊謂滿足,貴不慊於上,如滿而不溢,高而不危之意。

子云:『貧而好樂,富而好禮,眾而以寧者,天下其幾矣』! 《詩》云:『民之貪亂,寧為荼毒』。故制國不過千乘,都城不 過百雉,家富不過百乘,以此坊民,諸侯猶有畔者。子 云:『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 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子」云:「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 《春秋》不稱楚越之王喪。《禮》,君不稱天,大夫不稱君,恐 民之惑也。《詩》云:『相彼盍旦,尚猶患之』。」子云:「君不與同 姓同車,與異姓同車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此坊民, 民猶得同姓以弒其君。」子云:「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 不辭貧,則亂益亡。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 人浮於食。」子云:「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齒;衽席 之上,讓而坐下,民猶犯貴;朝廷之位,讓而就賤,民猶 犯君。《詩》云:『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已斯 亡』。」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故 稱人之君曰『君』,自稱其君曰寡君。」子云:「利祿先死者 而後生者,則民不偝;先亡者而後存者,則民可以託。 《詩》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以此坊民,民猶偝死而號 無告。」子云:「有國家者,貴人而賤祿,則民興讓;尚技而 賤車,則民興藝。故君子約言,小人先言。」子云:「上酌民 言,則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則犯也,下不天上施,則 亂也。故君子信讓以蒞百姓,則民之報禮重。《詩》云:『先 民有言,詢於芻蕘』。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 爭;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怨益亡。《詩》云:『爾卜爾筮,履 無咎言』。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讓善。《詩》云:『考 卜維王,度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子云『善則稱 君,過則稱己,則民作忠』』』。」《君陳》曰:「爾有嘉謀嘉猷,入告 爾君於內,女乃順之於外,曰:『此謀此猷,惟我君之德』。」 於乎!是惟良顯哉!子云:「善則稱親,過則稱己,則民作 孝。《太誓》曰:『予克紂,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紂克予,非 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 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高 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子云:「從命不忿,微諫不 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詩》云:『孝子不匱』。」子云:「睦於父 母之黨,可謂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詩》云:「此令兄 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瘉。」子云:「於父之執,可 以乘其車,不可以衣其衣,君子以廣孝也。」子云:「小人 皆能養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子云:「父子不同位,以 厚敬也。《書》云:『厥辟不辟忝厥祖』。」子云:「父母在,不稱老, 言孝不言慈。閨門之內,戲而不歎。君子以此坊民,民 猶薄於孝而厚於慈。」子云:「長民者朝廷敬老,則民作 孝。」子云:「祭祀之有屍也,宗廟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 修宗廟,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猶忘其親。」 子云:「敬則用祭器。故君子不以菲廢禮,不以美沒禮。 故《食禮》,主人親饋則客祭;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故 君子苟無禮,雖美不食焉。《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 之禴祭,實受其福。」《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以此示 民,民猶爭利而忘義。子云:「七日戒,三日齊,承一人焉 以為屍,過之者趨走,以教敬也。醴酒在室,醍酒在堂, 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屍飲三,眾賓飲一,示民有上 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觀乎 堂,堂下觀乎上。《詩》云:『禮儀卒度,笑語卒獲』。」子云:「賓禮 每進以讓,喪禮每加以遠,浴於中霤,飯於牖下,小斂 於戶內,大斂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所以示 遠也。殷人弔於壙,周人弔於家,示民不偝也。」子云:「死, 民之卒事也。吾從周。以此坊民。」諸侯猶有薨而不葬 者,子云升自客階,受弔於賓位,教民追孝也。未沒喪, 不稱君,示民不爭也。故《魯春秋》記晉喪曰:「殺其君之 子奚齊及其君卓。」以此坊民,子猶有弒其父者。子云 孝以事君,弟以事長,示民不貳也。故君子有君不謀 仕,唯卜之日,稱二君喪父三年,喪君三年,示民不疑 也。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 故天子四海之內,無客禮,莫敢為主焉。故君適其臣, 升自阼階,即位於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父母在,饋 獻不及車馬,示民不敢專也。以此坊民,民猶忘其親, 而貳其君。」子云: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 也。先財而後禮,則民利;無辭而行情,則民爭。故君子 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易》曰:『不耕穫,不菑畬, 凶』。以此坊民,民猶貴祿而賤行。」子云:「君子不盡利以 遺民。《詩》云:『彼有遺秉,此有不斂,穧伊寡婦之利。故君 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 不坐犬。《詩》云:『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 死』。以此坊民,民猶忘義而爭利,以亡其身』。」子云:「『夫禮, 坊民之淫,章民之別,使民無嫌,以為民紀者也。故男 女無媒不交,無幣不相見,恐男女之無別也。《詩》云:『伐 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蓺麻如 之何?橫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以此坊民,民 猶有自獻其身』。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別也』。故買 妾不知其姓則卜之。以此坊民,《魯春秋》猶去夫人之 姓,曰吳,其死曰孟子卒。」子云:「禮,非祭,男女不交爵。以 此坊民,陽侯猶殺繆侯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 之禮。」子云:「寡婦之子不有見焉,則弗友也;君子以辟 遠也。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則不入其門。 以此坊民,民猶以色厚於德。」子云:「好德如好色。諸侯 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為」民紀,故男女授受不親,

御婦人則進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
考證
與同席而坐,寡婦不夜哭。婦人疾,問之不問其疾。以

此坊民,民猶淫泆而亂於族。子云:《昏禮》「婿親迎,見於 舅姑。」舅姑女之父母舅姑承子:子女也以授婿。恐事之違也。以 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孝經

編輯

《廣要道章》

編輯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弟;移風 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 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 也。」

《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敬者,禮之本也。居上敬下,盡得懽心,故曰「悅也。」正義曰:雲「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序」者,此依魏注也。《禮》云:「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非禮無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親」是也。雲「故可以全上化下也」者,釋安上治民也。

管子

編輯

《立政》

編輯

「度爵而制服,量祿而用財,飲食有量,衣服有制,宮室 有度,六畜人徒有數,舟車陳器有禁。修生則有軒冕 服位穀祿田宅之分,死則有棺槨絞衾壙壟之度。」雖 有賢身貴體,毋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毋 其祿不敢用其財。天子服文有章,而夫人不敢以燕 以饗廟,將軍大夫以朝,官吏以命。士止於帶緣,散民 不敢服雜采,百工商賈不得服長鬈貂刑餘戮民不 敢服絻,不敢畜連乘車。又曰:「禮者因人之情,緣義 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

子華子

編輯

《陽城胥渠問》

編輯

郯子以達於禮聞於諸侯。子華子亟往從之,見郯子 焉。子華子曰:「異乎吾所聞。夫《禮》,先王所以定之也,非 所以搖之也;夫《禮》,先王所以開之也,非所以暴之也。 青黃黼黻,文章之觀盡,而五色渝;宮徵還激,生生之 聲足,而八音汨,陸有」請幫助識別此字。罝!水有網罟,而飛羽伏鱗無 以幸其生矣。《詩》不云乎:「潛雖伏矣,亦孔之昭。」今郯子 非徒搖之也,又從暴之也。郯子而達於禮樂,異乎吾 所聞。肅駕而起,遵塗而歸。

荀子

編輯

《修身篇》

編輯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悖亂。提 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 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趣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 避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 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 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 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 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 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 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 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 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 之則。」此之謂也。

《王霸篇》

編輯

「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 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故錯 之而人莫能誣也。

《君道篇》

編輯

「請問為人君,曰:『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請問為人臣, 曰:『以禮待君,忠順而不懈。請問為人父,曰:寬惠而有 禮。請問為人子,曰:敬愛而致文。請問為人兄,曰:慈愛 而見友。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請問為人夫,曰: 『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請問為人妻,曰:『夫有禮則 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也。此道也,偏立而 亂,俱立而治,足以稽矣』。」「請問兼能之奈何?」曰:「審之禮 也。古者先王審禮,以方皇周浹於天下,動無不當也。 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 驕,並遇變應而不窮,審之禮也。故君子之於禮,敬而 安之。其於事也,經而不失;其於人也寡怨,寬裕而無 阿;其為身也謹,修敕而不危,其應變」也,齊給便捷而 不惑;其於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致善用 其材;其於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爭能,而致 善用其功。其侍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 不偏;其交遊也,緣義而有類;其居鄉里也,容而不亂。 是故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 閔,明達用塞天地,理萬變而不疑,血氣和平,志意廣 大,行義於天地,仁知之極也。夫是之謂「聖人審禮」也。

===
《禮論篇》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

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 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 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 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 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雕琢刻鏤,黼黻文章, 所以養目也。鐘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疏房 檖》請幫助識別此字。古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養體也。故禮者養也。 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 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 養體也。側載睪芷,所以養鼻也。前有錯衡,所以養目 也。和鸞之聲,步中武象,趨中《韶》濩,所以養耳也。龍旗 九斿,所以養信也。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 養威也。故大路之馬必倍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 安也。孰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出費 用之所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 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故人苟生之為見, 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為 安,若者必危;苟情說之為樂,若者必滅。故人一之於 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故儒者, 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兩喪之者也。是儒 墨之分也。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 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 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 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故王者天太祖,諸 侯不敢懷,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別貴始,貴始得之本 也。郊止乎天子,而社至於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別。 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具,宜小者別。故有天 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 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 所以表積厚,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大享 尚元尊,俎生魚,先大羹,貴食飲之本也。享尚元尊而 用酒醴,先黍稷而飯稻粱,祭嚌大羹而飽庶羞,貴本 而親用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 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故尊之尚元酒也,俎之尚 生魚也,豆之先大羹也,一也;利爵之不醮也,成事之 俎不嘗也,三臭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發齊也,太 廟之未入屍也,始卒之未小斂也,一也;大路之素未 集也,郊之麻絻也,喪服之先散麻也,一也;三年之喪 哭之不文也,《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也,縣一鐘,尚拊 之膈朱紘而通越也,一也。凡禮始乎脫,成乎文,終乎 梲,校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 歸大一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 順,以為上則明,萬物變而不亂,貳之則喪也。禮豈不 至矣哉?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本末相 順,終始相應,至文以有別,至察以有說。天下從之者 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 亡。小人不能測也。《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 焉而溺,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說,入焉而喪, 其理誠高矣;暴慢恣睢輕俗之屬,入焉而隊。故繩墨 誠陳矣,則不可欺以曲直;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 重;規矩誠施矣,則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於禮,則不 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規矩者方 圓之至;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 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禮之中焉能思 索,謂之能慮;禮之中焉能勿易,謂之能固。能慮能固, 加好者焉,斯聖人矣。故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 也;無窮者,廣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也。故學者固學 為聖人也,非特學為無方之民也。禮者以財物為用, 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文理繁,情用 省,是禮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禮之殺也。文理情 用相為內外表裡,並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故君子 上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步驟馳騁厲騖不 外是矣,是君子之壇宇宮庭也,人有是士君子也,外 是民也,於是其中焉。方皇周挾曲,得其次序,是聖人 也。故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 明者禮之盡也。《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 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 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 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 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 親乎?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 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故事生不 忠厚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君 子賤野而羞瘠。故天子棺槨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 重,士載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 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足以為人願。 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天子之喪動四海,屬 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大夫;大夫之喪動一國,屬修士;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庶人之喪合族黨,動 州里,刑餘;罪人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妻子。棺槨三 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 埋之反無哭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月數之等, 各反其平,各復其始。已葬埋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 謂至辱。禮者,謹于吉凶,不相厭者也。紸纊聽息之時, 則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閔已。然而殯斂之具未有求 也,垂涕恐懼,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輟也。 卒矣,然後作具之故雖備,家必踰日,然後殯。三日而 成服,然後告遠者出矣,備物者作矣。故殯久不過七 十日,速不損五十日。是何也?曰:遠者可以至矣,百求 可以得矣,百事可以成矣,其忠至矣,其節大矣,其文 備矣。然後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後葬也。當是時也, 其義止,誰得行之?其義行,誰得止之?故三月之葬,其 貌以生,設飾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 隆思慕之義也。《喪禮》之凡,變而飾,動而遠,久而平。故 死之為道也,不飾則惡,惡則不哀。尒則翫,翫則厭,厭 則忘,忘則不敬。一朝而喪其嚴親,而所以送葬之者 不哀不敬,則嫌於禽獸矣。君子恥之。故變而飾,所以 滅惡也;動而遠,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優生也。禮 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 義之美者也。故文飾、麤惡、聲樂、哭泣、恬愉、憂戚,是反 也。然禮兼而用之,時舉而代御,故文飾、聲樂、恬愉,所 以持平奉吉也;麤衰哀泣憂戚,所以持險奉凶也。故 其立文飾也,不至於窕治;其立麤衰也,不至於瘠棄; 其立聲樂恬愉也,不至於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 也,不至於隘懾傷生。是禮之中流也。故情貌之變,足 以別吉凶,明貴賤,親疏之節,期止矣。外是姦也雖難, 君子賤之,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帶之,相高以毀瘠, 是姦人之道也,非禮義之文,非孝子之情也,將以有 為者也。「故說豫娩澤,憂戚萃惡」,是吉凶憂愉之情發 於顏色者也;「歌謠謸笑,哭泣啼號」,是吉凶憂愉之情 發於聲音者也;「芻豢稻粱酒醴餰鬻魚肉,菽藿酒漿」, 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飲食者也;「卑絻黼黻,文織資 麤衰絰,菲繐菅屨」,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衣服者也。 疏房檖䫉越席,床笫几筵,屬茨倚廬,席薪枕塊,是吉 凶憂愉之情發於居處者也。兩情者,人生固有端焉。 若夫斷之繼之,博之淺之,益之損之,類之盡之,盛之 美之,使本末終始,莫不順比,足以為萬世,則是禮也, 非順敦修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性者,本始材 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 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 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 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 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詩》 曰:「懷柔百神,及河喬嶽。」此之謂也。喪禮者,以生者飾 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存如 亡,終始一也。始卒沐浴,鬠體飯唅,象生執也。不沐則 濡櫛,三律而止;不浴則濡巾,三式而止。充耳而設瑱 飯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術矣。說褻衣,襲三稱縉紳 而無鉤帶矣。設掩面儇目,鬠而不笄矣。書其名,置於 其重,則名不見而柩獨明矣。薦器則冠有「鍪而毋縱, 罋廡虛而不實,有簟席而無床笫,木器不成斲,陶器 不成物,薄器不成內,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張而不均, 輿藏而馬反告,不用也。具生器以適墓,象徙道也。略 而不盡,貌而不功,趨輿而藏之,金革轡靷而不入,明 不用也。象徙道,又明不用也。」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 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凡禮,事生,飾歡也;送死, 飾哀也;祭祀,飾敬也;師旅,飾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 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故壙壟,其貌象 室屋也;棺槨,其貌象版蓋斯象拂也;無帾絲歶縷翣, 其貌以象;菲帷幬尉也,抗折,其貌以象。請幫助識別此字。「茨、番閼」也。 故喪禮者無他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 也。故葬埋,敬葬其形也;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銘誄繫 世,敬傳其名也;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 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刻 生而附死謂之惑,殺生而送死謂之賊。大象其生,以 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 式也,儒者是矣。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 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不可益損也,故曰無適不 易之術也。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 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 席薪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 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禮以是斷之者,豈不以 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凡生乎天地之間者,有血 氣之屬莫不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今夫大鳥 獸則失亡其群匹,越月踰時則必反鈆,過故鄉則必 徘徊焉,鳴號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後能去之也。小者 是燕爵,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能去之也。故有血氣 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將由夫 愚陋淫邪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縱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將 由夫修飾之君子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駒 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是故先王聖人安為 之立中制節,一使足以成文理,則舍之矣。然則「何以 分之?」曰:「至親以期斷。」是何也?曰:天地則以易矣,四時 則以遍矣,其在宇中者莫不更始也,故先王案以此 象之也。「然則三年,何也?」曰:「加隆焉,案使倍之,故載期 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案使不及也。故三年以為隆, 緦麻小功以為殺,期九月以為間。上取象於天,下取 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故。三年之 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 古今之所一也。君之喪所以取三年,何也?君者,治辨 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盡也,相率而致隆之,不 亦可乎?《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者固有為民 父母之說焉,父能生之,不能養之;母能食之,不能教 誨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誨之也,三年畢矣哉! 乳母飲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 君曲被之者也,三年畢乎哉?得之則治,失之則亂,文 之至也;得之則安,失之則危,情之至也。兩至者俱積 焉,以三年事之,猶未足也,直無由進之耳。故社祭社 稷祭稷郊者,並百王於上天而祭祀之也。三月之殯, 「何也?」曰:「大之也,重之也,所致隆也,所致親也。將舉錯 之,遷徙之,離宮室而歸丘陵也,先王恐其不文也,是 以繇其期足之日也。故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士 三月,皆使其須足容事,事足容成,成足容文,文足容 備,曲容備物之謂道矣。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愅詭 唈僾,而不能無時至焉。故人之歡欣」和合之時,則夫 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動 也,案屈然已,則其於志意之情者,惆然不嗛,其於禮 節者,闕然不具。故先王案為之立文,尊尊親親之義 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敬愛之至矣, 禮節文貌之盛矣,苟非聖人,莫之能知也。聖人明知 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 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故鐘鼓管磬 琴瑟竽笙,《韶夏》濩武酌,桓箾簡象」,是君子之所以為 《愅詭》,其所喜樂之文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 塊」,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哀痛之文也。「師旅有 制,刑法有等,莫不稱罪」,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 敦惡之文也。卜筮視日,齋戒修塗,几筵,饋薦告祝,如 或享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嘗之,毋利舉爵。主人有 尊,如或觴之;賓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 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狀乎無形, 影然而成文。愅音革變異感動之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