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渚先生集/卷十四
啓辭二十四首
編輯輪對口陳啓辭癸亥
編輯小臣身在草野。反正初。除臣爲銓郞。小臣不勝感激。卽爲上來隨行。今三月矣。頃嘗入參於常朝參。而泛然隨衆。不敢有所陳達。今幸受點於輪對。非泛然常朝參之比。區區微忱。可以仰陳。且旣至上前。則似不必只陳本司之事。區區芹曝之誠。竊願自上務爲學問。殿下聖知首出。近日發號處事。皆當人心。皆非群下所能及。然資質之美有限。學問之益無窮。漢唐以下。人主質美。以致一時治安者亦有之。然不能及於三代者。以其無三代帝王學問也。願殿下以三代以上自期。微臣亦不敢以三代以下望殿下也。領相以臣爲裁省廳郞廳。而使掌宣惠廳之事。近者逐日仕進磨鍊。過三四日當完了。此事若行則國家當有蓄積。民亦當甚便之。然所取於民者雖少。必年穀登豐。民之出之也輕。而今旱災至此。此誠莫大之憂。自昨日頗有雨徵。而今尙無下雨之意。若今明不雨。則伏願更致誠親祭祈雨。伏聞頃日筵中有鄭澈復職之議。經筵官尹知敬曰。此事若行。則當有決去就者。此言非也。臣前年八月。在新昌。尹知敬外三寸柳永詢往牙山農莊。忽來訪臣。因留宿。臣感長者來訪。亦往見於牙山。又與之同宿吐出心肝。柳永詢謂李潑老母弱子受刑之時。吾爲問事郞廳。其時松江已敗矣。松江。鄭澈別號也。李潑與逆賊書札。吾皆親見之。筵中所言。無不通之。以是。宣廟極怒。謂鄭澈構殺者眞虛言也。又稱鄭澈爲人淸潔。忠誠貫日雲。臣嘗入玉堂。謂尹知敬曰。曾聞柳江陵所言如是。應敎在一家。亦嘗聞之乎。尹知敬曰。此言吾則常常聞之矣。今若伸冤。誰復異議。今筵中所達乃如是。廢朝時天地閉塞。人理滅絶。尙不決去就。今欲以鄭澈復官之事決去就。豈非過也。今日可謂群賢滿朝。頃者儒生被罪者及潔身守正之人旣書啓。出六品除職矣。廢朝十年。群兇當路。以利誘之。擧世靡然從之。於此之時。乃能甘心窮困。守正自守之人。實爲可貴。第以書生出六品。事體重難。不可不愼。故所書啓不多。其餘善士亦必多。有國法非生進及取才。則不敢擬望。彼自守之士。豈肯來就本曹取才。且其人豈不及於疑心詩賦次下以上入等及取才之人哉。請幼學之賢而可用者。更爲抄啓。以備參下擬望。
論大同啓辭乙丑
編輯大同之設。初出於領議政臣李元翼之議。而其勘定節目。則臣實與焉。及其議論不一。可否未定。則臣至於疏陳利害。請斷而行之。此臣之愚有以見其必便於民。必利於國。必可以致治也故耳。若不然而其利害得失。尙在冥冥之中。則臣豈敢以其所疑之事。於衆論不同之中。獨保其可行如是哉。大槪此法。防納人,貪官汚吏,豪強品官則必惡之。而小民則必好之者也。夫或惡或好。非同然好之。而臣以爲必可行者。以多寡言之。則防納貪官豪強少而小民多。是惡者少而好者多也。以曲直言之。則防納貪官豪強。皆害小民而自利者也。皆不直者也。此輩得其利。則小民受其害。在王政。當制而抑之者也。小民無辜而被侵於人。至於失所者多矣。此皆可憐。而在王政。當救之者也。貪官豪民遂其欲。而小民失其所。則其世爲亂。貪官豪民不得肆其欲。而小民得其所。則其世爲治。此臣之所以必欲行之者也。此法行之旣一年矣。而中間因飢饉事變。屢變其制。以當初本意觀之。則乃行其半矣。外方有半大同之說。是也。然民情便否。亦略可見。江原道則大悅之。湖南相距遠。其地無相識者。故臣未及詳知。而湖西則臣嘗居之有年。相識者多。故臣察知其民情。小民則皆好之。至於小邑之民。悅之者幾如江原道。兩班則不便者多。以湖西推之。則湖南亦可知矣。大槪民情便否有三等。有惡之者。有好之者。有便之而猶恨其未盡。以爲不便者。其惡之者。乃豪強自前不應役者也。不可據此以爲不便者也。好之者。小民自前不勝徭役之苦者也。故此法雖有未盡。比之前日之不勝其苦。則大段輕歇。故不暇議其未盡。而唯知好之也。此亦未可據以爲盡善也。其便之而恨其未盡者。凡兩班之論皆然。至於小民之情。亦頗有如此者。此則其言不爲無理。而不可不採擇者也。蓋當初磨鍊。則京外一應諸役。皆在所捧之中。要使貢稅。大同外更無徵捧之事。而其後變通。則大同所捧。只以供京貢物而已。至於本邑本道需用。則皆令於大同外收捧用之。此亦因飢饉變亂之餘民窮財竭。不得已而爲此變通也。當時事勢。固不得不如此也。而外方所用。旣無所定限。令各道各官依前自捧。守令善惡不同。其所徵捧。多不免濫數。京貢物防納之弊雖除。而外方橫斂。猶自依舊。此其所以未盡者也。而外方之人。所以有半大同之說。不免於怨苦者也。然則民之不便也亦宜。而其所以不便者。非此法本不便也。乃行之未盡之故也。本廳以是爲慮。外方所捧。將爲定製。分遣郞廳李庾俊,南銑於兩湖。令與監司。道內大小諸役。一一尋討。參酌磨鍊。成冊以來。而竊料外方所用。每結捧五斗。則足以支給而有餘矣。李庾俊歲前還來。果以五斗磨鍊。而各營各官所分給之數。雖比前頗減。其於一年支用。則俱各優足。外方一應諸役。皆以此五斗應之。而又有餘米頗多。夫邑無大小。民無強弱。所捧皆止於此數。其均一爲如何哉。而且所捧旣有定數。而一應諸役。皆以此應之而有餘。則雖有貪吏。更無可憑依徵捧之事矣。夫賦役旣均一。而又無橫侵加徵之患。如此而後此法乃無不盡。而臣竊料雖今之不便者。亦皆便之。而民情翕然大定也。此規本欲行之於兩湖。非欲獨行於湖西。而適所遣郞廳。先爲上來。故欲先行於湖西。湖南則待南銑磨鍊上來施行矣。此法之行不行。於臣一身。了無損益。而臣終始以爲可行而不可罷者。此豈有私意哉。誠以防納貪官豪強之害。爲生民膏肓之疾。久矣。不救此弊。則上澤不得以下流。生民決無蘇復之望。國家決無治平之期。而當今救民圖治之術。此法之外更無他策。行此則將來致治有望。不行則將來更無可望。竊念方今民生。纔出於湯火。而聖心專於救治。此正可以有爲之時也。誠宜革弊救民。以圖治安。豈合因循積弊。無所變革。使弊日益深。民日益困哉。然若只行於京中。而不行於外方。則法制未純。弊未盡祛。其爲救民。亦不過百步五十步間耳。宜其有半大同之譏。而民之怨言不止矣。夫爲法祛弊。猶恐未盡也。豈可知其爲弊。而不盡革。使弊猶未祛。民猶有怨哉。朱子與張南軒書曰。莫如明降詔旨。令逐州逐縣各具所收金穀摠計幾何。諸色支費摠計幾何。類會考究而大均節之。使州縣貧富不至甚相懸。則民之慘舒亦不至大相絶矣。如此然後先王不忍人之政。庶乎其可施也。今日養民之政。恐無出於此。今此法正是朱子所欲行者也。請就李庾俊持來成冊。略加潤色。定爲規式。下送於忠淸監司處。使之自今春爲始施行。而全羅道則待南銑上來。一體施行宜當。敢啓。
大同廳啓辭
編輯大同事目。當初啓下行會。而以其時秋月將盡。各官官廳所納。已捧必多。且前年凶歉。三道皆然。故前年秋等。減捧四斗。而官廳所納。則姑許依前收捧矣。至今春還都之後。又以民間飢饉方甚。故春等又減。而京貢物外他役。則令於大同外爲之矣。蓋當初事目。則凡民結所出之役。皆在於大同中。其後變通則特以民飢難捧之故耳。近者竊聞外方多便之。而第以法令未純。新舊相雜爲未盡。且天感聖心。雨澤時降。秋成有望。自今秋大行爲當。而當初事目。多有當改者。且行之半年。驗其便否益審。今當更爲磨鍊。以爲一代定製。臣等相與參商。謹成事目。別單書啓。蓋當初磨鍊。則一結所捧十六斗。今所定則十三斗。而八斗輸來。以爲京中支用。五斗捧於本倉。以爲道內之用。年豐則加至三斗。以盡十六斗之數。年凶則量宜蠲減。蓋一結十六斗。本不爲重。而人或有多之者。今定以十三斗。則比前頗減。人必益輕之。而中外經用。皆在此中。爲此之後。更無徵捧。民間自然無事。而竊計以此所捧之數。供中外經用。亦當有贏餘。行之數年。則中外皆有蓄積。雖遇水旱。不爲患矣。且其捧皆在冬前。米穀未貴。民之出之不以爲難。而至於三農之月。則更無徵督之擾。可專意農作矣。臣等竊計。以此爲定製爲便當。自今秋依此施行。而必須於各官官廳所納。未捧前頒下。使之依此遵行。三道監司處。以此行會。而慶尙道。前年磨鍊時議論不一。待明秋施行事。有傳敎矣。自今秋當爲施行。慶尙監司處。亦爲行會。使之一體施行宜當。敢啓。
請號牌斬罪減律啓辭
編輯近以號牌姦僞之罪。死者非一。而以依事目處斷。行移於外方者。亦非一也。城門捉入。囚繫者又滿獄。其中當死者。又不知其幾人也。臣等竊聞外方之人漏落者。甚多。今雖下自首之令。開其生道。然竊恐愚民不能皆自首也。然則此後死者。又不知其幾也。夫人生至可憐也。人命至可惜也。古之聖人。制誅斬之刑。所以待夫亂逆殺人等凡罪大惡極者耳。其餘各以其情犯。輕重施罰。以法令有違。至於誅斬。不亦太重乎。今此犯法之人。眞所謂愚下之民。不辨菽麥者也。而察其情。則不過窮而爲詐。而其詐亦出於愚。其愚不足責。而其情誠可哀也。夫旣愚下。又窮無恆產。又久散之民。一朝束之以其曾所不見聞之法。其中姦僞。勢所必有。夫行愚且窮散之民勢所易犯之法。而從而殺之。不幾於罔民乎。如此者雖少。殺之猶不可忍。況不知其幾乎。惟天愛民。人君代天以養民爲職。故古者聖賢。論人君之德。莫不以仁愛爲貴。論政。莫不以緩刑薄斂爲美。亦莫不以殺伐爲深戒。今者殺人如是之多。竊恐有損於好生之德。有害於寬仁之政也。亦恐非所以得人和也。非所以順天意也。非所以召福而致祥也。齊宣王不忍殺牛。孟子謂是心可以王矣。宋哲宗偶折柳枝。程子進諫以爲不宜折方長之木。仁人於草木禽獸。猶有所不忍。況於人而可忍乎。且古之帝王。凡事務順天時。故月令。春掩骼埋胔。死人之骨猶埋之。況斬截生人乎。漢法。春夏不行刑戮。故罪人當死者。得踰冬則不死。大明律。立春以後。立秋以前。不許斷死刑。方當春夏發生長養之節。多斬生人。竊恐大違先王之法也。如使古之聖賢。生於今之世。見今之事。則必以爲大可悶也。凡事度聖賢所不喜者。則皆非好事也。臣等竊見近者城中之人。無貴賤大小。皆凜然喪氣。相見語及於此。無不悶然嚬蹙。戚然傷嘆。氣象殊爲愁慘。城中如此。則外方之情。亦可知也。此等人與死者。非相識有情分也。然皆如是。足見民吾同胞。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而其有識者。固知朝廷之意特爲欲行法制耳。非樂於殺人也。至於小民。豈能知朝廷之意如此哉。必謂國家輕忽人命。曾不愛惜。不無怨苦離散。如是則竊恐其失人心甚大也。古人以人心之於國家。譬魚之有水。燈之有油。木之有根。魚無水則死。燈無油則滅。木無根則枯。國家失人心則危。此譬喩誠爲切近也。臣竊恐此深爲可慮也。昔隋高祖貌閱戶口。唐玄宗時。撿括逃移戶口。卽與今號牌相似。而其犯法者。皆遠徙而已。未有斬法也。又按唐太宗勅選人詐冒資蔭者自首。不首者死。旣而有詐冒事覺。太宗欲殺之。大理卿戴胄。奏據法應流。太宗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胄曰。勅者。出於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於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初欲殺之。旣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喜而從之。今此法旣已施行。誠難更改。然旣知其不可。則雖十易之無傷也。漢高祖刻印銷印。有同兒戲。然漢之爲漢。實決於此。如使高祖難於改易。因遣酈生立六國後。則非惟不能得天下。亦將有潰散之患。與其不改而有患。孰與改之而有益乎。故臣等之意。竊以爲宜改事目中斬條。減死定罪。一以免民命之死。一以全殿下好生之德。而以次律施之。法令未必不行也。聖意如以臣等之言爲可。伏願下廟堂商論通變。幸甚。臣等俱以愚庸。待罪近密。無絲毫裨補於聖治。而區區所見如是。故惶恐敢啓。
日食。請寢親行啓運宮朔祭啓辭。丙寅
編輯日月之食。皆有常食之期。可推算而知也。則似是常事。而古人以爲變者。盛治之世。時平氣和。陰不勝陽。則當食而不食。至於衰世。人事有失。陰盛陽微而後當食必食。然則日月之食。雖有常數。而其實大變也。古人以是爲大變也。故詩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又雲。彼月而微。則維其常。此日而微。於何不臧。然則日食比月食。其爲變尤大也。孔子於春秋。必謹書之。終春秋凡三十六。羲和怠於救食。胤侯承王命征之。古人重日食如此。來七月朔朝。法當有食。而有魂宮朔祭親行之命。夫人君一動一靜。皆當順天。孔子匹夫。迅雷風烈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所以敬天怒也。況日食乃天之示警之大者。人主於此時。唯當恐懼修省。靜而俟之。且日食時刻。正與行祭之時相値。適當救食之時。親臨行事。竊恐其爲慢忽天戒。深爲未安也。魂宮朔祭。今番則只令喪主行之。恐爲宜當。臣等非不知殿下哀慕之情無所不至。而人君敬天之道。亦不可少忽。故惶恐敢啓。
請寢親行虞卒哭祭啓辭
編輯臣等伏承前頭虞,卒哭竝爲親行之敎。相顧憂悶。不知所出。殿下自侍湯之日。憂瘁已累月矣。創巨之後。哀毀過制。閭里傳聞。孰不感聖孝之極至。而亦孰不憂聖躬之傷損。比及送終。皇皇莫及。攀號頓撼。自不覺玉體之消減日以益深。而至於襄奉祭奠。節目微細。無不勞煩聖慮。夜以繼日。以致耗傷氣血。亦已不貲矣。臣等自哭送之日。始得竊仰天顏。羸瘠柴毀。頓異前日。固已不勝憂慮。前頭自三虞至卒哭。五六日之間。祭有五次。若皆親行。其致傷豈可言哉。殿下雖緣至情之發。自不顧玉體之損傷。獨不念王者之孝與匹夫不同。而殿下一身爲宗社神人之所託乎。若任其至情。不爲節抑。不覺至於傷毀之深。則其於孝道。不亦反有所害乎。虞,卒哭。令喪主祭官行之。自無不盡。不必親臨而後爲盡於心也。親行別祭已擇日。盡誠哀臨。自有其所。虞,卒哭則勿盡爲親行。以調聖躬。以副臣民之望。不勝幸甚。且詔使之臨已迫。若哀毀之中。調護失宜。或有不安之節。則接待王人。不免有欠闕。此亦不可不慮。臣等不勝區區憂慮。惶恐敢啓。
請留護軍金長生啓辭
編輯行護軍金長生。欲於今日下去雲。今之宿德老成。無出於其右者。使在朝廷。爲益必多。其在山林。固當召致。今旣上來。遽卽還去。在聖上貪賢好德之道。似不當任其去留。不知其亡也。且曾於其辭職之疏。有春和上來之敎。今使之下去。似與前日下敎之意不同也。臣等區區之意如是。故惶恐敢啓。
論李億夫事啓辭
編輯曾於四月間。刑曹。李億夫公州布四十餘同受來。以升麤尺短者換納罪。照律處斬事啓目呈院。臣竊詳其公事。其所謂換納雲者。別無他明白證驗。只以升麤尺短之故。謂之換納。臣竊疑其冤也。臣曾爲大同廳都廳。以近年木花大無之故。民間綿布極貴。兩湖山郡。江原道嶺東大同木及嶺南兩西移定貢物價五結布來納於大同廳者。率皆升麤尺短。郞廳多欲退送。臣以爲民間綿布極貴。其麤短。勢所然也。遠方艱備來納。退送不可。且布甚貴。各司主人。亦不敢求好布矣。其中極麤者退送。其餘悉令捧之。尺短者。使之連尺以納也。豈有四道百餘邑大同所納之布。皆以麤短者捧送。而獨公州戶曹所納四十餘同。皆以升細尺準者捧送之理乎。以是。臣竊疑公州所送。或本自麤短。非必換納也。其必戶曹郞廳捧納之時。怒其麤短。遂疑換納。乃以換納入啓也。然則其雲換納者。乃出於一時揣度耳。非有明驗也。人命至重。罪疑惟輕。臣竊不忍其以疑罪被斬刑。卽招刑曹色郞廳。出給其啓辭曰。必須證驗明白。然後可用此律矣。其後臣以天使迎慰往開城府。未還之間。其公事入啓。以減死照律判下矣。臣意以爲旣得免死。不必更明其冤。且臣未幾改戶房。則刑獄之事。非所預矣。故不復致察矣。昨者伏見戶曹啓目。雲李億夫全家定配。令該司家口推刷入送。臣不覺惻然有動於心也。夫徙邊之罰。其子孫永爲邊人。苟非實有罪犯者。豈不是至冤極痛乎。王者用法。要使無冤民。況徙邊重法。豈可不愼。其換納與否。實不難辨也。戶曹捧布時郞廳,書吏及公州捧布時監官,色吏必皆在。若公州收捧時。皆捧升細尺長者。而戶曹捧納時。無本州印跡署押。則其換納。明矣。若公州所捧本麤短。而戶曹捧納時有印跡。則其非換納。亦明矣。請以此更推問戶曹當該官吏及公州當該監官,色吏等。其換納證驗明白。然後斷以徙邊。恐爲宜當。古之人一夫不獲。若已推之。臣心疑億夫之冤。而不言而默。則是亦若臣陷之也。故惶恐敢啓。
諫院論白大珪等罪啓辭戊辰大司諫時
編輯臣等伏見鄭之經,白大珪等元情公事。判付云云。夫國家所以爲治者。唯在政刑。政刑壞亂。何以爲國。有國以來。自有法律。古今之所傳守。天下之所通行也。若棄其公共之法律。而從其一時之意見。則天下用法。皆爲之輕重矣。政刑安得而不壞亂乎。罪之小者。猶必斷之於律。況罪之大者。其可不以法從事乎。京外各衙門印信盜踏者。其罪猶重。況冒踏君上啓字。其罪如何。此前古所未有之事。豈非可駭之極乎。白大珪追挾鄭之經之上言。旣已首服。其罪當誅。雖以不可食言。而不處之以本律。亦當用次律。豈可止於削職決杖而已乎。至於鄭之經。則交通內官。請囑冒挾。以成其欺罔。其姦慝極矣。之經旣甘爲此事。而又欲歸罪於他人。其凶譎不測。又莫甚焉。豈可謂之識見不高。而不以其罪罪之乎。凡天下之爲惡者。以其初心言之。皆出於識見之失也。若不論其所犯之大小。而皆以初心恕之。則天下豈有被罪者乎。且其應死則何可不置之於死。夫罪之輕重大小。各有其律。人君用法。當一視夫律而已。不可着吾私意於其間也。所謂物各付物。是也。若彼罪自輕。而重之者固私意也。彼罪自重。而輕之者亦私意也。之經所犯。必有其律。處此之道。亦律而已。不知何故棄其律。而施以輕罰乎。蓋古者用法。或法重而情輕。則有以其情而輕之者矣。如書所謂刑故無小。宥過無大。及所謂非眚惟終。自作不典。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惟眚災。旣道極厥辜。乃不可殺。諸葛亮。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是也。今之經之罪。前則爲非眚惟終。自作不典。後則爲游辭巧飾也。其情豈有可宥者乎。夫人臣請囑內官。欺罔啓下。乃古今天下大可駭之事。如此大罪。若無故而輕之。則竊恐政刑自此大壞。而凡國內被罪者。皆懷不服之心也。請白大珪。於本律降等論罪。鄭之經。依禁府回啓。刑推得情。依律定罪。
李宗仁子得華上言回啓
編輯晉州戰亡之人。其精忠大節烈烈宇宙。無愧於古之巡遠。蓋淸正之來攻晉州也。悉其精銳。數踰十萬。實天下之劇賊也。其精且強。非特如尹子奇,令狐潮之衆也。賊將平行長及沈游擊。皆諭以空城以避。其時將帥亦多避去。而金千鎰,黃進等數人。非有朝廷之令必守之責也。城非甚堅不可毀也。兵皆殘破之餘。烏合之衆也。而以義相激厲。誓以死守。賊四面圍城。日夜百道攻之。城中亦百道禦之。殺賊無數。至於旬日。城壞力盡而死。非如職當守地。不戰而潰。不免於兵刃者。則自古忠臣義士。豈有過於此數人者哉。且其時非晉州蔽遮沮遏。使賊之鋒銳殆盡於此。則其禍之被於湖南者。何可勝道哉。宣廟嘉其忠愍其死。旣命贈職旌門。又命祀於其地。其所以崇奬之者。可謂至矣。第金千鎰,黃進,崔慶會三人祭於廟。其餘皆祭壇。蓋其時之議。必以死義者多。不可盡以廟享。故只以大將三人入廟也。非謂忠烈有優劣也。今此李得華。以其父宗仁節義與三人同。而不得同入於廟。累次陳疏。未蒙採擇。今又此上言。蓋其忠節不下於三人。而職秩非偏裨之比。則在於人子之情。其籲呼而不已者。固所不可已也。然歲月已久。當時之事。人不能記其首末。宗仁之事。聞之者亦多。而猶未能得其詳。又未得可信文籍。獨以其子之言。賜之施行。於事體有未安。故臣曹自前回啓。未敢決而許之。近得安邦俊所撰晉州敍事。其記當時之事甚詳悉。觀此益見金千鎰等忠義大節。凜烈宇宙。爭光日月。可以起敬於百代也。金千鎰等三人。固無間然。而其餘高從厚,張潤,李宗仁,吳宥,李潛,姜希悅,姜希輔,梁山璹,金俊民等。無非忠義之士也。而其中宗仁所爲。似尤壯且烈。其子之稱冤亦宜也。世衰道失。人慾肆而天理滅。人人皆以趨利爲事。其能捨生取義。視死如歸。不負其爲臣死忠之道者。豈非天下之可貴可敬者乎。安邦俊窮居山野。無求於世。而慕忠義之行。出於至誠。悉力掇拾。具得其實。曾聚集壬辰死節臣趙憲起兵討賊時文字及其平生言行可法者。爲抗義新編。又錄湖南死節者之事。爲湖南義錄。又記此晉州事。欲使忠烈之蹟垂於不朽。亦可謂當世之義士。其晉州敍事。別單書啓。以備乙覽。竊見唐時旣爲巡,遠立雙廟。而南霽雲亦得與於廟食。柳宗元撰其碑文。今此晉州廟享。三將之外更取一二人追入於廟。竊恐未爲不可也。若追入則宗仁之事似尤壯。其官金海府使。贈戶曹判書。且高從厚以書生雖無戰功。而一門死義。忠孝俱備。可謂從容就死。其職爲復讎義兵大將也。以此兩人追入。似爲宜當。而事係重大。非自下所敢擅便。上裁何如。
論平壤致祭事啓辭癸酉
編輯天朝之人。爲我國事。死於我土地。誠可悶惻。副摠致祭之言。固爲有理。國家凡擧措。自有規例。當倣前古。自古祀典未聞爲戰亡人別立常祀於其地者如睢陽之祀巡,遠。則以其忠義之節烈烈宇宙。可以起慕於百世也。非泛然爲戰亡立祀也。蓋世亂之日。戰死者甚多。盡爲常祀。勢所不及也。然自國都至州縣。厲祭戰死者亦在其中。則是未嘗不祭戰亡也。征倭時天朝人戰亡。非止平壤。如南原,順天,蔚山等處。死者尤多。其死雖可悶。然各處皆設常祀。則實前古所未有之事。亦勢有所不及也。今獨於平壤。每歲遣官致祭。實爲無據。然副摠旣有言。因此一番致祭。則恐未爲不可也。然此亦非臣等所敢斷定。上裁何如。
前判書張顯光上疏回啓
編輯張顯光以高年宿德之人。身在林下。感激聖恩之隆。憂念國勢之危。陳此樹立永固之計。可見其心未嘗忘世。其曰。立心以誠。脩己以敬。作事以正。出政以公雲者。本末兼擧。意義精當。雖千古聖賢所論。爲學爲治之道。實無以加於此。果能此道。則天地之佑。臣民之服。上國之信。隣域之孚。豈不可以必得。而今日轉移振奮之要。孰有過於此者哉。其雲殿下於三不忘。有或忘焉。群臣於三忘。有或不忘。尤爲今日藥石之言。君臣上下皆當警省而深戒之者也。不能忘其身忘其家忘其私之罪。臣等誠有之。然則今日國事之所以不振。誠由臣等無狀。有此罪過。臣等實合萬死。至於聖明。忘其所宜不忘。則臣等竊未知殿下有此失否也。臣等竊願自此痛自刻責。庶幾有以自新。少贖其前此事國無狀之罪。而亦願殿下以此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敢少有忽焉。不勝幸甚。其所引中庸致中和之語。則乃子思論道之第一義。聖門傳授格言。而萬世心學之源也。朱子論之詳矣。誠能存養於未發之前。省察於已發之際。一動一靜。交致其功。無頃刻之間毫釐之差。則大本於是而立。達道於是而行。所謂立心以誠。修己以敬。作事以正。出政以公者。皆於是而得。而所以不忘危不忘亂不忘亡者。豈外於此哉。以此二者之功。爲日用用力之方。自闇室屋漏之中。至於萬幾紛沓之際。無不深體而密察之。不令少有間斷。以爲立極之要出治之本。何如。
平安道儒生請褒贈韓禹臣事上疏回啓
編輯韓禹臣之爲善人。京中士大夫擧皆聞之。第其人生於遐方。出身之後。來京從仕之日絶少。其來京之日。亦不事於謁。以是。擧朝士大夫見面者極少。無以詳知其行義之實。見此疏辭。此乃出於一道士類之公論。而宣廟朝旣蒙旌表之典。適賊之變。置毒酒以死自誓。則於此二事。可見其忠孝大節令人起敬也。卽孔子所謂宗族稱其孝。鄕黨稱其弟。子夏所謂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者也。至於終身杜門讀書。不治家業。安於屢空。則其學問造詣。雖不可知。而其淸潔之操。好學之篤。豈非世之至鮮者乎。遐方寒微之人。能力於爲善。樹立如是。使一道士類翕然推服。於此見人性之善無間於內外貴賤。而苟有爲善之實。則自令人敬服也。其生也。旣不能見用於世。其死也。又未有表異之典。使其名堙滅而不傳。則豈非可惜之甚。亦何以勸爲善者哉。此多士之情所以懇懇有望者也。夫爵祿之設。所以待有德者也。王者褒寵善人之道。雖不及於其生時。亦可追錄於身後。此實五服五章之意也。韓禹臣所立如是。誠宜參酌贈職。以發其潛德之幽光。以副多士好德之誠。使一方之人有所矜式。何如。
論各陵改莎草啓辭
編輯臣等頃因本曹郞廳各陵擲奸書啓。陵上有雜草而無莎草處。待開春次第修改事覆啓蒙允矣。臣等竊見其書啓。東西各不同。西道各陵。則皆云莎草茂盛。不言有雜草。東道各陵。或雲莎草全無而雜草茂盛。或雲莎草雜草相雜。其雲莎草茂盛者。不過一二陵。一樣山陵。而東西道不應如是之殊。臣等初固竊疑之。其後反覆思量。則必是東西道擲奸郞廳所見不同。其書啓如是之異耳。其實東西無不同之理也。其所謂莎草者。慕華館草也。此草其葉細而其根連結。被於地面。處處有之。而在慕華館者尤精。故國陵所用。必取於此。所謂雜草者。此草外他草也。他草中其細草。則亦與莎草無異也。莎草雜草本相雜而生。而人所踐踏之地。則雜草不得生。而莎草獨存。慕華館莎草最精者。以人尤多踐也。陵上之地。人所不踐。他草自當繁茂。他草茂則此草自至消滅。凡年久之墳。莎草或少或全無。實理勢之所必然也。然則此草有無。由葬之久近而異也。由是觀之。則西道各陵所謂莎草茂盛者。必非皆眞莎也。蓋不分眞莎與他草。只見陵上草生茂密。便謂莎草茂盛也。東道郞廳。分別眞莎與雜草。故或雲莎草無而雜草茂。或雲相雜。如使西道郞廳。見東道所謂莎草無而雜草茂處。則亦必謂之莎草茂盛矣。大槪公私墳墓。必覆以莎草者。以其根凝結。使土面堅固。其葉茂密。雨不破土。以防崩頹耳。如是則苟生草茂密。被於墳上則斯可矣。不必眞莎獨好而他草皆不好也。自古及今。公私之墓。未聞有以眞莎無之故改之者。然則自古不以眞莎與他草爲有間。可知也。但蓬艾及雜草木。則所見荒雜。且恐其根深入。故不可不拔去也。臣等竊聞山陵古規。每年寒食。只拔去蓬艾。雜草無除去之規。惟莎草枯損則修改雲。此所謂莎草枯損者。泛言草死土露耳。非獨謂眞莎也。一二百年來。任他草之繁茂。而未嘗去之。則今眞莎之無。理所固然也。自古實不以此爲害也。故未嘗以此改之也。今若以此改之。則東西各陵。無不改也。且今雖改之。不數年他草又生。則又當改之。陵官畏被不告之罪。紛然請改。竊恐自今以後。改陵之役。每年必有也。百年安厝之陵。今後每年必改。則民弊雖不足計。每每驚動陵上。不亦未安之甚乎。孔子曰。古者不修墓。然則修墓非甚不得已者。不可數數爲之也。古今禮書。未見有墳墓必用某草之文。且健元陵莎草則異於慕華館莎雲。然則陵上不必獨存此草。而異於此者皆當去之也。臣等區區愚慮。竊恐凡陵上草茂密無虧缺處。不論莎草雜草。皆不改爲宜也。但英陵雜草則乃草之長大者雲。此則非細草之比也。恐不可不改。陵寢之事。體面重大。其改與不改。非臣等區區之愚見所敢斷定。議大臣定奪何如。
因李喜熊上疏論敎士啓辭
編輯頃者前縣監李喜熊上疏論敎育之道。臣等回啓。以爲其言深得古昔聖賢遺意。苟能行之。必有其效。而大臣之意。以爲敎養官若循常差遣。則必無成就人才之效。勿拘科第。務得經明行修之人。依童蒙敎官議薦之規。差遣之後考其成效。優異者別樣陞遷。聖批旣許之矣。臣曹卽當奉行之矣。謹詳李喜熊所論。本程子論爲敎之言。而其施設之方。條理節目。甚爲詳備。果能行之。卽是三代美政。復行今日。豈非千載之盛事也。然凡事當務切實。亦當行之以漸。蓋其爲師者。必得可師之人。乃能以正學敎人。而有成就之效。若徒設其任而所任非其人。則安能有實效。亦徒爲文具而已矣。方此學絶道喪之日。其有學有行可爲人師者。何處得之乎。竊觀程子之言。蓋爲訪得天下賢士。萃於京師。俾相與講學。而又以其中成德者爲之師。其未及於是者。使之受業。至於敎育。而後擇其尤者爲太學之師。次以分敎天下之學。然則必先講學於京師。學成而後分敎天下。其行之亦有漸矣。竊想三代爲敎亦必以漸。豈行之於朝夕之間。而責效於朞月之內哉。惟其所敎者。道德之純。義理之正。而行之以不息。積以歲月之久。則其效自當漸著。俗化之善。有不覺其然者矣。今行此之道。京中太學師儒之職。必擇其經學節行爲人所畏敬者。日與諸生講五經四書近思等書。而必使求其文理意義。不徒誦其吐釋爲科擧之計而已。又必久於其職。行之不已。則爲士者漸知向方。而窮經飭行之士。稍稍可見。風俗亦當漸變矣。外方諸邑。可爲人師者。誠爲難得。若未得其人。而每道設學敎之官。如喜熊所論。恐未免苟充。難得有實效。此則恐當以漸行之。而竊念今世德業充備者雖難得。然人性皆善。十室有忠信。遠方山野之間。亦必有慕古自守。杜門讀書。居家孝友之人。令各道監司悉心搜訪。得如是之人。具錄其人所行啓聞。察其學行淺深高下。其尤者。依宋時書院主敎者之事。授以山長之號。或優以廩料或復其戶役使敎其地後生而必敎以聖賢之訓學者脩身立行之方。如是則草野爲善之人。得蒙褒顯。不至空老。國家待善人之道不爲落莫。而後生小子皆知學行可慕。必多感發興起而勉於爲學者。士習鄕俗。漸可變而之善矣。夫王者代天理物之道。其大端養與敎而已。然則敎豈可忽者哉。今世敎道全廢。雖時或有勸課諸生之事。其所勸只是科文而已。儒者所以窮理明善治心修身之法。則絶不之及焉。如是則士習之不正。風俗之不美。無足怪也。今者李喜熊。慨然欲行古昔聖賢爲敎之法。千里上章。而大臣之議。亦許其爲敎者不拘科第。務得經明行修之人。此正古道可行之機會也。實斯文之幸也。世道之幸也。臣等竊思其施行之道。要在切實有漸。謹反復參量。得當今可行者。仰備睿裁。而此亦事係新設。更議大臣定奪。何如。
憲府請放姜碩期等啓辭甲戌○大司憲時
編輯姜碩期,金光炫等。固守前見。言語過激。則固有之矣。然此何大罪也。而殿下乃施之以流竄之罰。四凶之罪。此豈非殿下喜怒不能中節處也。此等皆一時善士。難得之人也。一朝以論事之故。未有大罪而投竄極邊。此誠殿下之大過擧。朝廷之大不幸。國人之所大失望者也。當初爭論之時天怒之發殿下亦自不覺其爲過也。及今事過之後。反而思之。則殿下亦必自知其爲過度矣。當今擧措得失之大者。孰有過於此者乎。三司爭之累月。殿下堅執至此。此無非誠意淺薄。辭不達意不足以感悟聖心而然也。臣等之罪大矣。而亦竊恐殿下於改過不吝。從諫不咈之道。或有所未盡也。此人等皆是善人也。其言雖過激。其情豈是深可惡也。且兩司。出入禁闥。與殿下爭是非者也。經幄。朝夕論思之地也。皆是近臣也。殿下罪之太甚。待之太薄。此豈群臣素所望於殿下者乎。凡事旣知其爲過。則惟當卽改之。以殿下之明聖。豈不能覺此乎。若蒙賜察蒭蕘。翻然改悟。渙發大號。賜之放還。則殿下改過從諫之盛德。光明磊落。可與古之帝王同垂百代。而其於國家之幸。群情之感悅。爲如何哉。昨者李尙質病重狀啓入來。聞者莫不悶然嗟嘆。惻然哀憐。若或至於溘然而死。則聖心亦豈能無追悔乎。今者嚴冬漸迫。塞上寒苦異甚。中土之人。不耐其風氣。此亦甚爲可慮。請少霽天威。特垂矜察。姜碩期,趙廷虎,蔡裕後,林埬,金時賢,廉友赫,尹鳴殷,金光炫,李尙質,李時楷,申敏一等。亟命放釋。
請別試分京外試取啓辭乙亥
編輯明春別試。依壬寅年規例磨鍊啓下矣。臣等更爲商量。則有不便者三。二月正當春耕之時。遠方擧子來往。動經時月。其妨農大矣。此不便一也。遠方貧寒之人。難於資糧。來者必少。大擧取人。而使國中擧子有不能赴者。事甚不均。其不便二也。雖分三所。擧子極多。考官疲於閱視。不能精察。取捨必多失當。其不便三也。竊恐莫如分京外各取三百。如是則外方之人。各於道內赴擧。往來不過旬日。無廢農之患。亦無不能赴者。考官亦可得以精察矣。實爲便甚。自前別試。固有咸聚京師之時矣。然其不便如是。而內外分取之時亦多。當此連歲失稔。公私貧乏之時。尤當愛惜農功。依某年例。分內外試取。而令日官改擇日。使初試講經之間稍遠。何如。
上疏不下後拜都憲引避啓辭
編輯臣於頃日。上章陳李珥,成渾兩賢臣德行之懿。只願聖明知其有可敬可慕之實。無愧於古之賢人。而小人毀謗之言。不可信也。聖明曾不省錄。迄無一言之批。此誠由臣之庸陋無狀。不足以取信於君父也。臣何敢冒處風憲之地。爲笑於一時乎。請命罷斥臣職。
論監試罷場後處置啓辭丙子
編輯今此生進初試榜。臺諫請罷。論列兩月。而終未蒙允。旣已停止。蓋臺諫之意。以二所罷場。初出於若干悖妄之徒。而千餘擧子。無辜而被停。合取一所。未免苟且。擧子參榜者。奸巧敗露。此實宜罷之端也。而殿下終始不許者。乃欲革士習耳。然其作亂擧子。旣被充軍之罰。則其治之亦已甚矣。其於革弊習。已無不足。何必仍存其榜。而後乃革其弊乎。第目今京外公私物力。同然耗竭。而一番設場。爲弊極多。外方旣皆無事出榜。罷而更設。誠爲重難。竊恐殿下之所以不許者。亦必慮此也。第其中有不可不改者。蓋兩所元額。竝生進各二百六十人。今者以二所二百六十之額。合取於一所。其不可取者。豈不多乎。凡試場考文之規。三下以上爲入等。不及於入等者爲次等。次下之下爲有圈更。蓋更中稍勝者。爲圈而別之。其下爲無圈更及外也。此則其最下者。違則違格者也。此三者皆決不可取者也。每監試。可取之作常少。有圈更以上。不能滿其額數。令軍士抽取於更外已棄之軸以足之。如是者恆然也。夫元額之內。猶取更外已棄者苟充之。則其額外加取之數二百六十。全是更外等不可取者也。設科試士。本欲選擇而得才也。元額內苟充。猶是不得已也。今乃取其決不可取者。至累百之多。此豈選擇之意也。蓋二所罷場。則減去其數。可也。何必取一所充數之外更無可取者。以充其數。以失擇選之道乎。此則決不可不改者也。去此加取之數。則初試元數。減縮多矣。至於會試。依聖敎減數亦可。然自前有外方一二道罷場之時。未嘗減會試也。且外方每年有都會。京中亦有輪次陞補。都合則其數不少。比之增廣初試之數。無不及焉然則會試亦不當減也。且二所擧子非其罪而見停者。亦實冤抑。令成均館爲輪次取四五十。一以補元數之縮。一以慰多士之心。竊恐爲宜也。臣等區區之意如是。而科擧重事。不敢擅便。上裁何如。
論接遇黃監軍事啓辭
編輯臣等竊聞接伴使李敏求以監軍前平安道例納衾枕。稱以自上別送而納之。監軍喜甚稱謝雲。臣等竊以爲未安也。若監軍接見之日。以此爲謝。則不知殿下當何以答也。若或以爲果是特送也。則監軍雖或暫時爲喜。非久當回到椵島。島中人曾隨天使來京。知接待規例者必多有之。卽覺其欺矣。且非但島中人。帝都人曾隨天使來者豈亦少也。如是則非但監軍怒其欺侮。擧中國人皆將不直我國矣。此事雖若微細。竊恐其所係非細也。雖使彼終不覺。人主待人之道。豈當如是欺僞。獨不愧於心乎。況必無終不覺知之理。蓋凡待人之道。當以誠信爲主。豈有欺人而可者乎。凡人有欺僞不實之事。人且惡之。況人主自行之。則群下何則焉。待凡人猶不可欺。況待王人乎。近年王人之來。率多貪求無厭。或至竭一國之力。而猶不足者。此無理之甚也。其無理徵求。雖據理而拒之可也。若其自古接待規例所當爲者。則當謹遵之。猶恐不盡。何可有所減損。爲輕忽王人之歸乎。黃海道所備衾枕亦不納雲。竊恐其於敬待王人之道。所損爲大也。凡事力所不及者。雖或有不盡。非爲慢忽也。人亦當恕之。此衾枕至微細之物。已備而不納。不納固不可。況欺之以別送。愛惜一微細之物。使中朝人視我爲不直。且或至以忽待王人爲罪。則將何辭以對。此豈非所惜者至微。而所害則甚大乎。臣等竊以爲自上宜言關西所備衾枕。例也非別送也。伴臣失辭耳。海西所備者。回還時亦使納之。如是則彼知殿下之不欺。必誠服矣。臣等竊見此事所失非細。恐或不以實言。將來爲害必大。故不敢不言。敢啓。
請留領敦寧金尙憲啓辭己丑
編輯臣等伏見領敦寧府事金尙憲。國之蓍龜。百僚師表。乃今之大老也。久處郊外。奔喪入來。聞今明將還去。當聖上嗣服之初。宿德老成之臣。宜在朝廷。凡典禮政令之可疑者有所詢問。而朝廷卿士大夫有所矜式。雖其筋力已衰。不能供仕。遠近聞之。皆以爲賢人在朝。無不拭目觀化。其爲新化之裨補豈不大哉。大行大王諡號。今將議定。尤宜使之與議。請特爲懇留。以示敬賢好德之誠。
請從權啓辭
編輯親喪固所自盡也。蓋人子終天之痛。其悲哀慘怛之情。豈有其極。宜其盡乎其哀而無所不至也。然哀之過而至於傷其生。則其害又莫大焉。故盡哀之中。又不可無自保之道也。夫盡乎其哀而無所不至。固孝之至也。記曰。視不明。聽不聰。行不正。君子病之。故有疾。飮酒食肉。又曰。毀瘠爲病。君子不爲也。又曰。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視聽不衰。註曰。先王制禮。毀不滅性。毀瘠形。視聽衰。幾於滅性。送死之大事。且將廢而莫之行。則罪莫大焉。然則過毀而傷其生。實非所以爲孝也。伏惟殿下哀戚之情。奉奠之誠。居處之陋。飮食之惡。衰絰之不脫。哭泣之無數。雖閭閻匹夫爲之。亦恐不堪。乃以至尊行之。雖其誠孝之至出於萬萬。奈其居養氣體與凡人萬萬不侔何。此擧國臣民所以無任感悅之至。而亦無任憂懼之至也。積毀成疾。理所必然。臣等近聞聖體惡寒之候。久而不解。此氣血不足之症也。行步無力。或至顚仆。哭泣之際。不能成聲。此氣力微弱之症也。飮食強進。不能進醬羹。此脾胃極敗之症也。外而柴毀已極。內而傷敗已甚。竊恐病根已至深重也。凡人治病。必自其未深而圖之。乃可爲也。至於深痼之極。則雖兪扁亦難爲也。此豈非悶迫之甚者乎。且凡病患輕重。當人不能自知也。惟醫者知之。他人知之。俚語雲。傍觀者明。當局者迷。其理亦猶是也。臣等竊聞聖候如此。遑遑悶迫。肝膽如墜。無復情地。若不爲之變通。則竊恐其難爲也。變通之說。臣等固知殿下所惡聞也。事勢如是。安敢以殿下之惡聞而不以言乎。有疾則飮酒食肉之文。載於禮經者非止一二處。此若非道而害於孝。則聖人豈以此爲敎。而丁寧之如是乎。唯其不以此。無可爲也。不如此。不可以爲孝也。君臣猶父子。父子之間。豈可有所隱諱。有所忌避。唯當以眞情相告。臣等此言。實是肝血之誠也。古人云。至誠動天。臣等竊冀區區寸誠庶有以上動天聽也。此事可否是非。人人皆可知之。豈以殿下之聖智。有所不達於此乎。古人士類名賢。在喪用權。以救其生者甚多。此豈皆不孝之人。人亦孰非之哉。匹夫猶如此。況人主之重。爲天地宗廟擧國臣民所依賴者乎。殿下每雲聖疾不甚重。然御醫日日議藥者憂之。外庭聞之。莫不憂之。然則殿下所謂不甚重者。竊恐殿下或不自知也。亦恐殿下恐有以權制聞也而諱之也。二者皆至危之道也。今日之憂。豈有大於此者乎。夫牽於哀痛之情。不忍有所裁製。不顧其傷害。以大義言之。則不過區區小節也。亦反有害於孝也。從禮制變通。以救深痼之症。使聖躬強健。得無憾於大事。而因又善繼善述。脩擧先王之德政。又安先王之生民。使國勢安於泰山。國祚傳於無窮。如此乃是大孝也。以聖賢垂訓禮經之意觀之。當爲彼乎。當爲此乎。以常情事理言之。彼爲是乎。此爲是乎。臣等此言。非獨臣等之心也。實擧國之情也。非獨人心如此。皇天祖宗之意。望於殿下者。決如是也。臣等區區賤誠。必欲感動天聽。反覆覼縷。不自知止。不覺至於支離罪合萬死。請少垂睿察。少回天意思聖人禮經之制。思孝子終孝之道。思事理大小輕重之殊。斷以大義。裁製少不忍之情。勉從權制。上以慰宗社神靈眷顧之意。下以副臣民億兆顒望之情。
請從權啓辭
編輯從權之請。實是臣等區區犬馬愛君之至誠不能自已者。而誠未格天。不得少蒙察納。臣等之悶鬱久矣。昨者竊感聖批懇惻。相議停止。而近日伏審聖上不寧之候少無差減。憊敗之甚。不能躬行祭奠。群下憂遑悶迫之情。豈有其極。臣等竊見世間喪中之病。非用權無以救。蓋凡疾病由於外感風寒暑濕之類。可以藥物治之。若脾胃大敗。氣力內耗者。豈草木根皮之所能療哉。必須以肉味輔之。自古權制之用。誠出於不得已也。今我聖上不豫之症。實是無可爲之策。此臣等所以終始懇懇悶悶不能已者也。此乃世間賢人孝子尋常爲之者也。決非敗禮傷敎不可忍爲之事也。竊計聖明非不達此理。而堅拒若此。臣等竊惑之甚。而不能曉也。禮制之當然。事理之當然。聖躬之不可自輕。皇天宗廟之付託。不可不念。億兆臣民仰戴之情。不可不顧。則臣等前日籲呼。已盡之矣。殿下亦皆已察之矣。今不敢更爲煩瀆。而只陳其區區渴悶之淸而已。請深加睿察。特賜一兪。以救積傷之症。不勝幸甚。
備局啓辭庚寅
編輯臣前日所陳三條。聖批以稟議而處之爲敎。而啓下備局。當自備局議啓。而臣忝在備局。採聽衆議。察其可否以啓。亦臣之任也。敢此陳聞。所陳三條。其一大同也。竊見諸人之論頗爲不一。甚可慮也。自古擧措之大者。論議必不能齊一。蓋人之所見。長短得失。有萬不同。其不一也。勢所必至也。處此之道。惟當於衆論不一之中。察其長短得失之所在。取其長且得者耳。夫此法。使民出役一切均平。無偏歇偏苦之患。眞王者之政也。若因循今日已行之前例。則邑之貧富。民之苦歇。大相懸絶。而民之困窮。無以救之矣。以此思之。則其長短得失。不待卞而明。且此法乃先朝相臣李元翼所制也。元翼實近世賢相。必不爲病民之法也。昔朱子與張南軒書曰。此所謂類會考究而大均節之者。正是大同之事也。先正臣李珥東湖問答。此亦正是大同之事也。元翼此法。實與朱子,李珥之意暗合。然則其爲良法也無疑矣。今當聖明求治之日。救民之政。不可不急急行之。而論議如是不同。伏願深察其可否。有以決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