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齋初學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五十四

卷第五十三 牧齋初學集 卷第五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崇禎癸未刊本
卷第五十五

牧齋初學集卷第五十四

 墓誌銘五

  李長蘅墓誌銘

長蘅姓李氏諱流芳其先徽州歙縣人也其祖

贈奉訓大夫諱文邦始徙嘉定文邦之子諱汝

筠繼室以陳氏生長蘅長蘅風流儒雅海內知

名者垂三十年其歿也識與不識皆聞而悲之

然長蘅之生平孝於親友於兄弟澹蕩於榮利

而篤摰於君臣朋友則世未必盡知之也長蘅

少有高世之志才氣宏放不可紲覊自其兄翰

林君蚤世始撫心下氣求工應舉之業以慰其

父母更十餘年與予偕舉南京當是時長蘅之

年漸長而又以爲不逮其父雖橋褐趨時其中

固已不能無厭薄之矣再上公車不第又再自

免歸皆賦詩以見志自是絶意進取誓畢其餘

年暇日以讀書養母謂人世不可把翫將刳心

息影精硏其所學於雲棲者以求正定之法未

久而病作猶焚香洮頮手書華嚴不輟又以其

閒寫唐宋大家詩至數十帙皆未就而卒嗚呼

其可悲也長蘅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

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顧不修事

飭邊幅以孝謹取名與人交落落穆穆不以握

手出肺肝爲信磨切過失周旋患難傾身瀝腎

一無所鯁避平居不入公府譚居閒竿牘之事

輒頭靣發赤家貧資修脯以奉母稍贏則以分

窮交寒士卒未嘗立崖岸之行以潔廉自表襮

也性好隹山水中歲於西湖尤數所至詩酒塡

咽筆墨錯互揮灑獻酬無不滿意山僧榜人皆

相與欵曲軟語閒持絹素請乞忻然應之其爲

人和樂易直外通而中介少怪而寡可其於君

臣朋友之閒大節確然不可得而犯干也歲壬

戌廣寧陷都城震驚遂喟然束裝南歸其意以

爲母老身未仕猶可以無死也以可以無死而

歸則其不可以無死而死焉必也假令世不幸

而有有唐天寶之事苟受一命如王維鄭䖍之

爲我知其必不忍也丑寅之交每竊歎曰事不

可爲矣往往縱酒無聊至於泣下遂病喀血不

能止病且革聞余被放撫枕歎詫亡何遂不起

崇禎二年之正月也享年僅五十有五嗚呼其

尤可悲也長蘅交知滿天下其少所與游處曰

鄭胤驥閑孟王志堅弱生故其子娶閑孟之女

而其女歸弱生之子其尤敬愛者曰程嘉燧孟

陽孟陽謂長蘅書法規橅東坡畫出入元人尤

似吳仲圭詩彷彿斜川香山晚於格律更細尤

歎賞臯亭南歸諸篇以爲非今人可及也長蘅

旣亡三年以今年二月某日葬南翔之祖塋其

子杭之泣而言曰宜銘吾先人者誰乎有先人

之友程與錢在孟陽曰吾老矣過時而悲不能

文也銘莫如錢氏宜於是杭之纍然喪服來徵

銘孟陽助之請尤力嗟乎長蘅精勤學佛旣了

然於去來之際矣余銘之不勝其悲其以余爲

怛化已夫銘曰

雲棲之敎落日懸鼓西方爲家華嚴樓閣涌現

筆端重重開遮人世璅碎譬大海水跳擲魚鰕

姱修介節紛然建竪猶算河沙命耶才耶簸頓

屈信其又奚嗟文章紛繪留世閒者燦爛春花

後千斯年與此銘章倬爲雲霞

  王淑士墓誌銘

余爲諸生時與嘉定李流芳長蘅崑山王志堅

淑士交巳而與長蘅同舉於鄕萬曆庚戌與淑

士同舉進士三人者器資不同其嗜讀書好禪

說標置於流俗勢利之外則一也長蘅沒余哭

而銘之今又哭吾淑士而其子又以銘爲屬嗟

乎余衰遲無用久居此世天其憖遺之以銘吾

友乎其可哀也已淑士初任戴冠其字曰弱生

與長蘅同硏席爲詩文已知法唐宋名家而𭰹

鄙嘉隆之剽賊塗墍者以爲俗學窮經辨志有

古先儒者之風及官南駕部雅不欲以游閒談

讌把翫日月而又謂隨俗詩文徒以勞神譁世

非有志者所爲乃要諸同舍郞爲讀史社九日

誦讀一日講貫移日分夜矻矻如諸生時少閒

借金陵焦氏藏書繕寫勘讎盈箱堆幾嘗爲詩

懷長蘅曰一編餘故簏字畵麻姑細彷彿共丹

鉛𭰹夜重門閉亦自狀其居官況味如此也通

籍二十餘年服官僅七載後先家居薄榮進寡

交遊壹意讀書而其讀書最爲有法先經而後

史先史而後子集其讀經先箋疏而後辨論讀

史先證據而後發明讀子則謂唐以後無子當

取說家之有禆經史者以補子之不足讀集則

刪定秦漢以後古文爲五編尤用意於唐宋諸

家碑誌援據史傳摭採小說以參覈其事之同

異文之純駁蓋淑士𭰹痛嘉隆來俗學之敝與

近代士子苟𥳑迷謬之習而又恥於挿齒牙樹

壇墠以明與之爭務以編摩繩削爲易世之質

的其自任最重讀佛書硏相而窮性闡敎而閟

宗手寫華嚴至再著太上感應篇續傳以輔翼

因果之書闇以榰柱世之盲禪而不輕與之辨

駮亦此志也南駕部秩滿陞僉事提學貴州辭

疾不赴用言者薦起浙江以母憂歸再起提學

湖廣卒於官淑士恂恂體若不勝衣居官執法

屹然如山南駕部典司勘合不以片紙假人所

至守律令謝請託理𡨚抑問疾苦手削爰書雖

老於文法者無以過其在浙也議鹽法者欲行

溫州票鹽以佐餉議水利者欲盡隳諸𭐏客艘

直達會城皆名美而實不便力陳其不可而止

其奉職循理不欲爲好名生事皆此𩔖也督楚

學惇行崇禮好古敎化楚士聞其公而喜覩其

明而服習其反覆敎誨出於至誠莫不洗心回

靣誓不忍負方奉 㫖紀錄爲海內學政第一

而竟以勤其官死嗚呼其斯以爲文學政事彬

彬文質之君子歟往長蘅語余子才高意廣近

於通淑士小心精潔近於固我通不及子固不

及淑士然居二子之閒者必我也今長蘅之風

流儒雅與淑士之束修好古皆足以傳於後世

而余獨棲遲連蹇老而無成執筆而志其葬其

能無愧色巳乎王氏出琅邪十六世祖某爲崑

山州學正始家於崑曾祖諱三錫知河南光州

祖重鼎贈奉直大夫父諱臨亨知杭州府母張

氏生三子淑士其長也仲志長季志慶皆舉於

鄕以文行有聞妻朱氏封安人子四人偲偕傚

皆有聲膠序而衎尚幼一女嫁顧錫眉淑士卒

崇禎六年八月八日年五十有八次年十二

月葬吳縣西山之眞珠塢銘曰

鄧尉之山有宅一區君今葬焉空山老屋梅花

千樹礀戸依然展如之人焚膏宿火落月殘編

我懷君詩南園北郭竊比前賢鈎玄提要著書

滿家朱黃騈闐以方水心次則石礀誰曰不然

過而式者徵於斯銘後千斯年

  都察院司務無回沈君墓誌銘

萬曆時杭有三士焉曰胡胤嘉休復卓爾康去

病沈守正無回奮乎流俗之中以文章志節相

摩厲海內稱之如唐人所云四夔者休復舉進

士選翰林庶吉士踰年卒去病無回皆不第無

回官都察院司務卒於官其子尤含屬去病爲

行狀而謁銘於于于之諾其請者蓋十年於此

去無回之歿十九年矣嗚呼去病之稱無回備

矣稱其行誼則曰爲子而孝也初舉於鄕痛父

之未葬衰絰而襄事不以公車爲解鄕之稱孝

者歸焉爲友而信也視友如其兄弟視朋友之

父母如父母視朋友之子如子鄕之論交者準焉

爲舉子而廉也公車二十年不以名刺謁監司

不以竿牘干縣令自守泊如也鄉之自好者觀

焉稱其經濟則曰爲學官於黃巖以文墨而精

吏事學田之伏匿者八百畝一昔而鉤得之台

卒之譟也設方略購死士佐兵使者定變老於

兵閒者莫及也稱其立朝則曰爲司務四十餘

日以散寮而著風節嘗朝之日司㕔應奏事者

不至無回獨被糾免冠待罪口不置一喙皆得

不坐人謂古大臣風彷彿錢若水欲與如州陪

奉贖銅事也嗚呼無回之可稱者如是而巳乎

余爲舉子與休復無回方舟而北休復蕭閒淡

漠如定僧靜女無回神宇高徹顧盻風生余居

其閒兩相得也已而與無回游處觀其所撰著

鈎玄提要朱黃盈帙知其人博學𭰹思而好古

者也盱衡揚眉指畫天下事其辨博如環之無

端其斷割若觿之能解客散辨息端居燕處若

風之已過而水波湛如也車蓋成隂生徒成市

道廣智周人人以爲親巳介性所至戒標榜絶

依附如松栢之獨立人未嘗不望而自遠也嘗

以宋人儗之休復似孫明復去病似尹師魯無

回似蘇子美明復諸人其所遇斯巳窮矣三君

者之自見於後世與諸人孰多才耶命耶其可

爲歎息者不獨無回而巳也今年余過休復故

宅其寡嫂具特羊之饗去病居主位尤含以子

婿行酒炙明燈促坐譚休復無回游跡相顧涕

洟而罷去病方罷官歸門仞蕭然意殊不自得

而余亦巳老矣尤含諄復以銘墓爲請去病助

尤力余之嘅歎於無回以謂去病稱之未盡

者余之文果足以盡之耶天之厄無回也使其

可稱者如是而止余與去病又將若之何嗚呼

其可悲也巳無回之先自南宋巳家臨安父煙

江公諱某母某氏天啓癸亥三月二十八日卒

娶謝氏子二人長尤含次美含某年某月葬於

某地之阡所著雪堂集濬河防倭議行於世他

著作皆燬於火銘曰

祿命之術通天咫煙江有讖詒厥子玄(⿰黑戈)涒灘

發麟趾鹿鳴之秋歳陽癸有才無命一官死五

十一年昔夢耳請視巾箱尺蹏紙我作銘詩歌

蒿里有如不信問瞽史

  大中大夫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運使李君

  墓誌銘

崇禎丁丑予有牢修朱竝之獄時相設刀俎以

待道路洶駭君老且病矣輕舟走三百里追送

於吳門淚淫於睫唾交於頥語喃喃不可了曰

天道神明公必無恙我且死有墓中之石以累

公再拜鄭重而別戊寅放歸君復造余山中諈

諉如前請益力語益不可了明年已卯六月二

十日君卒其子光垓孫鏡以少司寇朱公行狀

來請銘余爲之泣下曰君於余瀕死時祝以不

死而且以其死累余也非余其誰銘君諱衷純

字玄白其先世建炎中自江隂徙長水遂爲嘉

興人祖某父敷以君贈奉政大夫前母徐母張

竝贈宜人君以萬曆壬子舉於順天謁選知揚

州府如臯縣行取授南京工部主事轉兵部車

駕司員外郞陞福建邵武府知府擢兩淮都轉

運鹽使司運使致仕君少警悟六歲授曲臺禮

日誦數千言父歿其兄游國學君以孤僮執喪

含殮盡禮哀毀骨立來觀者皆異之從父諸兄

皆奮跡科第衣冠都雅君自傷幼孤蚤夜呼憤

讀書倍文才名蔚起歸安茅順父太倉王元美

皆以字呼之令其子折節事焉庚子試北闈不

中館閣諸公賦詩贈行者數十人壬子放牓葉

文忠公在內閣語公卿曰李玄白得舉矣萬曆

中黨論鋒起淛人與東林相枝柱而君與長興

丁長孺游於顧端文之門淛人𭰹嫉之曰此操

室中之戈反而內向者也如臯考最將入爲給

事御史逆奄之黨羣相譏揣曰此應山虞山之

朋徒宿爲黨魁者也應山謂故楊忠烈公虞山

則余也君聞之急自引匿得南曹郞以去迨其

後鞅掌外吏浮湛窮老而其以部黨爲人指目

則自爲舉子時已然君亦不自悔也君諳習吏

事老於文法才具通明果辨憿絶如臯濵海膏

腴千畝爲豪右占匿丈而歸之官邑多盜以沈

命法購捕禽獮無遺種堤郭外牙橋以絶盜販

瓴甓土石畢具一夕而就在南曹𣙜蕪關理街

道管鼓鑄爬搔蠧弊咸有聲績在邵武申明條

要齊和寛猛杉關有稅歲飽冗從之槖而守因

緣爲市君請充餉以省加派不肯名一錢也兩

淮鹽政蠱壞商竈俱困君𥳑胥史覈商賈句稽

侔漁淸理支借三月解冬課三十餘萬半載解

遼餉六十餘萬持籌握算仰屋畫地唇舌燥蜇

心氣耗潰得風病手足奇右遂移疾以歸客有

過淮者余問君治狀客曰君晨起視事按治豪

商宿吏伍伯林立棓棒呼謈之聲殷動墻宇抵

暮入會校文書達旦不知其橐中裝云何也余

笑曰淮海鹽利以商吏爲囊橐轉運使與通酒

食握手呴嘔恐失其驩今放手決罰一切以威

猛從事吾有以知李君之窮也君歸財逾年盡

典其章服幣帛以供朝夕死而家無餘貲人以

余言爲信君少喜爲歌詩多名章麗句有激楚

齋若干卷長而淹經術負經濟文人通儒也其

爲吏顧不屑爲襃衣博帶舒緩養名以廉辨幹

濟爲能事昔趙廣漢擇吏好用彊壯蠭氣見事

無所迴避而張武謂梁國吏民凋敝當用柱後

惠文彈治之其兄敞以爲必辨治梁以君之材

力不得射策甲科欲以彊力自效一吐其偪塞

而年至慮耗精華銷耎矯首於功名之會而衰

落不振豈不悲哉此其所以重有屬於余而庶

幾有聞於後也與君卒之歲享年七十有六妻

呂氏贈宜人子四人長光陛先卒次光垣光垓

光基女五人孫三人鏡錡鍔光垓與鏡俱有文

能繼先志者也銘曰

過都之足係於籬樊剸犀之器鈍於草菅才耶

志耶比土一棺贏其子孫旣固且安

  張元長墓誌銘

君諱大復字元長世家蘇之崑山祖誥父維翰

世爲儒生君生三歲能以指畫腹作字十歲講

論語至假我數年一章告塾師曰仲尼至是韋

編三絶始知易道𥳑易本無太過故曰可以無

太過矣大當作太非大小之雲也塾師避席曰

此非吾所及也旣長治科舉文詞不務爲抄掠

應目前自漢唐以來經史詞章之學族分部居

必剖恨本見始終而又能通曉大意不爲章句

舊聞所糾纏其爲文空明駘蕩汪洋曼衍極其

意之所之而卒不詭於矩度吳中才筆之士莫

敢以鴈行進者文益奇名益噪家亦益落中年

不得志於有司又以哭父喪明乃謝去諸生垂

簾瞑目溫習其巳讀之書有不屬則使侍者雒

誦繼之關節開解氷釋理順繇是益肆力於文

辭若壅江河而決之沛然莫之能禦也所居梅

花草堂古樹橫斜席門蔽虧軒車至止戸屨相

錯君從容獻酬談諧閒作眸子矇矇然光芒猶

映射四座久之蔬炙雜進絲肉競奮參橫月落

笑語如沸家人問晨炊有米乎曰未也相視一

笑而已壯年再游長安登呂梁過齊魯覽宮闕

之盛觀東征獻俘思奮臂功名之會晚而病廢

自號病居士名其庵曰息詩壇酒社歌塲伎舘

扶杖拍肩人以爲無車公不樂酒酣曲奏劃然

長歎若有不舍然者雖篤老猶未巳也嗚呼其

可哀也巳君之爲古文曲折傾寫有得於蘇長

公而取法於同縣歸熙甫非如世之作者傭耳

剽目苟然而已撰崑山人物誌焚香隱几如見

其人衣冠笑語期畢肖而後止記容城屠者濟

上老人及東征獻俘諸篇雜之熈甫集中不能

辨也君未歿其書已行於世人但喜其璅語小

言爲之解頥捧腹未有能知其古文者也君嘗

語余莊生蘇長公而後書之可讀可傳者羅貫

中水滸傳湯若士牡丹亭也若士遺余書曰讀

張元長先世事略天下有眞文章矣蓋文章家

之眞賞如此君卒於崇禎三年七月廿九日年

七十有七娶顧氏生三女無子以弟之子桐爲

子桐有文能筆授君所著書天啓五年自爲誌

文而卒桐二子安淳守淳以崇禎十四年九月

葬君於祖塋持歸昌世行狀來請銘君與先君

生同年友余於弱冠呼先君爲叔父其何忍不

銘銘曰

秋風蕭蕭兮秋露漙漙葬此秋士兮於彼秋原

我銘斯石兮千秋永安

  金府君墓誌銘

嘉定唐時升叔達爲金君子魚記所居福持堂

曰子魚生百世之下而尚友百世之上自聖賢

所以和順於道德與經綸曲成之務者皆默而

識之矣古今興衰成敗得失之故莫不畢觀而

於天人之際幽明之故感應之理晚而尤究心

焉至於非法不言非禮不履與人居未嘗以其

博識愧寡聞之徒以其篤行恥浮薄之俗其中

則與古爲徒而其外則油油然不求自異於鄕

人蓋其可見者成人之美必彌縫其所不備稱

人之善必覆䕶其所不及導人以義若恐傷之

振人之急若恐聞之不求多於天不取盈於人

故其至行有以感動神明而聲譽及於里巷兒

童婦女之閒當是時君年七十矣吳之賢士大

夫登君之堂皆以爲無愧詞君讀而喜曰他日

雖取以誌我可也又十有二年君年八十有二

崇禎戊寅二月卒次年三月其子德開德衍

葬君於界涇之祖塋屬程嘉燧孟陽爲行狀而

謁銘於余孟陽之狀君敘述其束修勵行積習

於家庭而發聞於鄕里者可謂至矣要不出於

叔達所云予又欲別爲之誌不巳多乎無巳則

以叔達爲徵而以孟陽之狀足之按狀君諱兆

登字子魚世居嘉定羅店鎭曾祖諱棣祖諱翊

以孝弟力田起家父諱大有嘉靖戊午鄕貢母

傅氏此君之族出也少爲文章汲古振奇大變

吳中舉子熟爛之習萬曆壬午舉鄕貢十上不

第授都察院都事以老此君之履歷也罷公車

年力方富迄不復往以有母在也年七十舉觴

流涕謝絶賀客痛父之無年也偕計吏北上夜

亡其行橐有司窮治勒主家賣驘以償君憐而

舍之年幾艾生子德開人以爲冥報君之孝友

忠信仁心爲質皆此𩔖也余於孟陽之狀取其

與叔達相證明者數端而已蓋余之所以誌君

者如此君爲人𭰹中隱厚與人交不翕翕𤍠皆

有終始余之下吏也君旣病矣每刺探獄之緩

急爲加損一飯病革猶數問余歸期何如也余

何忍不銘銘曰

周官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一曰六德二

曰六行最君之生平醇和粹美庶幾乎三代之

遺民使其比肩七十子揖讓於聖人之門吾夫

子不以爲君子則必以爲善人 天子方行徵

召之典玄纁備禮公車交辟而君顧老死於荒

江寂寞之濵嗚呼後世尚有考於斯文

  張異度墓誌銘

崇禎十四年正月六日吳郡張異度卒於泌園

之書舍年七十有四友人錢謙益題其銘旌曰

鄉貢士孝節張先生之柩某年某月葬於花園

邨之新阡仲子奕冡孫邕泣而來告曰先人有

墜言曰銘必以錢氏錢知我者可無庸以狀也

余曰諾爲序而銘焉序曰君諱世偉字異度南

安府太守諱銓之曾孫鄕貢士贈翰林院侍詔

諱基之孫太學生諱尚友之子也君總角明惠

善屬文太學君攜之游婁江弇州太原兩王公

歎息以爲國器久之其聲籍甚江廣交粵之士

有知張異度者不以名有知異度者不以姓此

君之始年也萬曆中門戸科塲之議鋒起君扼

腕拊頰多所題覈裁量壬子舉順天出新城王

季木之門黨人大譁御史遂呈身排擊卒不能

有所連染坐罰三科累試不第謝公車以老此

君之生平也世居吳江之越來溪君⺊居吳門

得陳惟寅之淥水園誅茅灌畦卻掃誦讀淸談

竟日樵蘇不爨爲古文辭取裁韓柳每一削稿

伸紙點筆不知老之將至此君之晚節也君七

歲喪母朝夕上食號慟塾中書生皆爲流涕其

祖歿六十年表襮遺行用陳公甫例得贈官立

祠事其父如其祖事其兄如其父此君之內行

也吳中以名行相鏃礪者文文起其執友也姚

孟長則其高弟周忠介朱德陞其後輩也忠介

遭奄禍周旋經紀奮臂出入視緹騎惡子市駔

伍伯如也鄕邦有大利病搢紳相顧囁嚅必自

君發之其歿也家無餘貲司理倪君往賻乃得

發喪此君之大節也君娶徐氏男子二人長弇

次奕弇早世邕其長子也女子二人嫁崑山顧

咸建長洲姚宗典君嘗讀范史黨錮傳至於蘊

義生風鼓動流俗未嘗不廢書而歎也君以一

老孝廉屛跡丘園十餘年來吳之吏有所規士

有所倣民有所賴相與俯躬抑氣曰彼有人焉

文姚旣歿風流益長奚其爲政斯可以興矣君

七十時余坐告訐下請室君戒子弟徧謝賀客

罷酒不樂語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謂忠實

心誠信於士大夫者非偶然而已也爲之銘曰

惟孝與節古有良謚仲車二反君則有四高冠

崔嵬細行不墜介居沉冥市義若嗜輕財涕唾

取無施易安居美食家無委積少不踐石老而

畫字耳非兩門孰雲我瞶揭德振華加彼康惠

我作銘詩流詠淸泌

  徐元修墓誌銘

崇禎已卯正月吾師高陽公狥國報至余爲位

加衰而哭之是月江隂徐元修以哭母死訃亦

至嗚呼居今之世忠孝之道不絶如綫天柱將

恐折矣地維將恐裂矣吾師死忠元修死孝元

修雖一逢掖方諸吾師是亦枝天柱立地維之

一人也是可使之無傳耶元修諱時進其先公

輔國初爲右副元帥戰歿贈東海郡侯公輔之

弟按察使公弼繇鳳陽徙江隂曾祖亮進士官

知縣祖旦父某母馮氏元修以諸生久次將貢

於京師而母馮氏以疾卒元修自傷爲子無狀

幾得微祿以養其親而不待也號呼擗踴促數

呌絶越七日庚午一慟仆地其子卿卿麒環

呼之形神離矣年五十有八遠近哀之皆致賻

乃克殮葬二月某日葬於繇里山之祖塋元修

長身美鬚髯易直退讓與人語惟恐傷訔訔如

也善飮酒與之飮未嘗不醉三爵之後油油衎

衎如也矯志勵行奮乎流俗之中以師友之道

爲已任遇不可奮髯掉臂必達其志決非苟然

者自元修抗顏爲人師摳衣升堂收威夏楚而

師道於是乎始尊自元修與其友黃介子錫余

輩鏃礪文行死生患難奮身相收卹而友道於

是乎始著其事親也盡志與物不以亡爲解所

得修脯不下百金其父每呼盧博塞緣手而盡

一夕自悔恨召諸少年酹酒謝絶之居亡何元

修窺其父微瘠意默默不自聊跪請於父復召

諸少年袓跣飮博其父乃大喜旦而腴澤如故

自是不復言戒博矣 今上下詔辟召兵使馮

公徐公將以元修應固辭不可曰小人有母他

日有廣文升斗在比將貢而親沒此其所以傷

而死孝也余嘗爲容城孫奇逢敘其所撰取節

錄曰忠臣孝子人世之砥柱也末世之人薄視

忠孝名節反加挫抑焉者譬如楊焉之治河患

砥柱而欲鐫之者也嗚呼兵刃鋒鏑戎狄鐫之

也䜛謗機穽小人鐫之也死䘮禍患天鐫之也

具是三者其鐫之也不遺餘力矣而吾師與元

修猶相望於世斯世道之不幸也夫其亦世道

之幸也夫元修將葬介子爲行狀而以書屬余

曰是當應銘法請爲之銘余曰諾銘曰

七尺者身三尺者墳後千百年視此刻文

  聞子將墓誌銘

子將姓聞氏諱啓祥杭州之錢塘人也子將生

而神姿高秀所至能隱數人工於應舉之業揮

灑落筆雲煙月露生動行墨閒馮祭酒開之方

提學孟旋以經義爲一世師子將皆入其室於

是子將之名藉甚武林東南一都會江廣閩越

之士躡屩負笈胥挾其行卷是正於子將子將

鑒裁敏品題精丹鉛甲乙紙落如飛士之側古

振奇隱鱗戢羽者得子將一言其聲價不踁而

走游武林者得一幸子將如登龍門之阪而子

將亦傾身延納庀舟車潔酒食請謝賔客如置

驛然雖後門寒士落薄無聞者人人以子將爲

親已也子將性故淡蕩厭棄濁穢思出世閒法

雲棲標淨土法門子將篤信之外服儒風內修

禪律酬應少閒然燈丈室趺坐經行佛聲浩浩

儼然退院老僧也⺊築龍泓淸平之閒將誅茅

以老焉買舡西湖倣掘頭五㵼之制爲文以要

同志風流婉約爲時所傳爲諸生祭酒二十年始

舉於南京偕李長蘅上公車及國門興盡而返

余遣人要止之兩人掉頭弗顧也卒時年五十

有八祖諱鎭年九十五而卒父諱淶有賢豪長

者之風子二人淡明淡成女四人余觀東漢之

季太學士數萬人噓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

節下之三府辟召嘗出其口卒有黨錮之禍唐

宋之季亦然萬曆中子將以一書生握文章之

柄一言之褒誅近秦市而遠雞林奉之如金科

玉條可謂盛矣然而卒以無咎者何也職思其

居言不出位有古人讀書尚友之志而無今人

游光揚聲之習也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淸其

子將之謂乎余於子將之葬敘而銘之於稽其

世蓋俛仰三歎焉銘曰

玉輝於璞兮珠媚於流西湖之山熊熊兮與子

千秋麟傷斯哀兮鳳衰則憂西湖之水洋洋兮

閟子一丘

  周府君墓誌銘

吳江周永年葬其先人於高景山之阡排纘其

行事而來告曰吾父躬令德享高壽謚曰康孝

吾子以爲允若其精修密行世出世閒法具備

則固非節惠所可盡也有墓中之石在敢固以

請余謹按永年之狀其書族出壽年者曰君諱

祝字季華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謚恭肅諱用之

孫國學生諱乾南之季子少而工文爲名士長

而稱詩爲詩老晚而負經濟修長者之行爲鄉

先生其歿也崇禎十三年七月廿九日享年八

十有六娶楊氏生三男子長卽永年永言永肩

其次也二女子嫁楊士修金之鎔葬以十四年

之三月其書其世法者曰君三歲而孤宛轉母

膝前能相其悲哀而慰解之母嘗謂曰汝孩幼

能慰我汝父服玩當多𢌿以償汝稍長果如其

言君泣涕交頥弗忍受也談文師馮開之談詩

友王百穀湯若士談經濟交徐孺東萬和甫於

中甫中年蹭蹬省試扣囊底之智爲其鄕人勾

會賦調櫛爬垢病旱澇凶饑閭井恃以無恐少

孤兩世父撫之如子世父老且多難周旋扶侍

不啻其子也於羣從篤愛宗建宗建忤奄考死

君歎曰得死所矣勝老人槁項牖下也其風義

激昻如此書其出世法者曰君少游袁了凡王

龍谿之門知有性命之學長師事達觀可公觀

神姿嚴重鉗錘棒喝如雷風之狎至口授偈頌

傾寫千言侍者目瞪聽熒轉盼錯誤君闇記默

誦借書於手伸紙執筆運肘如飛觀之門無兩

子也觀自寶林游攝山命車中記八識䂓矩頌

三鼓入室授以指要諸弟子遙矚之燈光煜然

隱見庭戸以爲傳燈有人也扣擊日久悟門歷

然研精相宗終其身不拈禪宗隻字母薛夫人

蚤修淨業君聞毗舍半偈之義於本師歸爲母

覆說證合於圓覺普眼一章母繇是發悟丁亥

秋持佛名號三十晝夜泊然坐脫君提唱之力

爲多雲棲宏公歎曰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其周

氏母子之謂手於有爲功德不以有漏之因小

之復古剎刻大藏立懺飯僧皆竭蹷以從事小

築太湖之濵架木爲閣徜徉其閒客至不裹頭

不布席晚尤矍鑠憎杖而卻扶臨終示微疾從

容燕語吉祥而逝謙益曰府君之令德不可以

悉數白樂天有言外以儒行修其身內以釋敎

治其心旁以山水風月歌詩琴酒樂其志此三

言者庶幾盡之矣余與永年兄弟游皆工詩文

小詞孝友順祥人也君不置妾媵三子者日視

膳夜侍寢十日一踐更蓋十餘年而君卒君之

安樂令終亦其子之力也銘曰

億萬佛土從母往生如子赴家是母是子如淸

淨地生寶蓮華世出世法如寶羅網重重開遮

我作斯銘現文句身於彼塵沙



牧齋初學集卷第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