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占穀〈《鳳山志》占作尖〉,有赤、白二種。粒小蚤熟,種於二、三月,成於六、七月,田中種之〈《臺灣府志》〉。
埔占穀,殼白、米赤、皮厚,種於三、四月,成於八、九月,園中種之〈同上〉。釀酒尤佳〈《鳳山縣志》〉。
圓粒穀〈《鳳山志》作圓粒早〉,米白而軟、粒短而肥,種穫與埔占同〈《臺灣府志》〉。
尖仔穀,純白者佳,諸稻中極美者。種於五、六月,成於九、十月,田中種之〈同上〉。皮厚而堅,可以久貯,有赤、白二色〈《鳳山縣志》〉。
烏尖穀,殼黑,粒穗長,米堅潤,價昂諸稻〈同上〉。
三杯穀,形似尖粟〈《臺灣府志》〉。皮軟薄,不耐久貯〈《鳳山縣志》〉。
三杯擇穀,形似三杯,早熟。時或雨澤稀少,諸稻鮮穫,此種獨茂,近多種之〈同上〉。
天來穀〈《鳳山志》作天來早〉、內山早穀、清游早穀〈《鳳山志》一作清流早〉、紅腳早穀,俱早成〈《臺灣府志》〉。
清游早穀,有大粒小粒二種,一作清油〈《淡水廳志》〉。
紅腳早穀,腳紅、米白〈同上〉。
安南早穀、白肚早穀、一伎早穀,俱早成〈《鳳山縣志》〉。
銀魚早穀,種於早春,七十餘日成熟,亦名七十日早〈《淡水廳志》〉。
大頭婆穀,米粒圓而味香〈《臺灣府志》〉。
大伯姆穀,白而大,種窪下田,水高隨長,不能浸〈《淡水廳志》〉。其名不可曉〈《噶瑪蘭廳志》〉。種穫同占仔〈《諸羅縣志》〉。
過山香穀,粒大倍於他米,極白,用少許雜他米,炊盡香美〈《鳳山縣志》〉。一名香米,桃仔園有之〈《淡水廳志》〉。
呂宋占穀,種自呂宋,有赤、白二色,粒小而尖,種穫同埔占;但藏久則腐,種之下者〈《諸羅縣志》〉。
花螺穀,殼斑粒大,有大小二種〈《淡水廳志》〉。
荘猴穀,粒長有紅白二種〈同上〉。
萬根獻穀,四季成穀,歷四時而成。
唐山早穀,種出內地。
霜降早穀,霜降收。
格仔穀,有大小粒二種。
棉仔穀,粒尾有紅鬚,長五、六寸,不畏鹽水,宜塭田。
銀硃紅穀,米紅心白,七十餘日收。
園早穀,似銀硃紅,種園中百餘日收〈俱同上〉。
糯稻,粘稻也。水田多種之,有高足卑足之殊;可釀酒為粢,蒸 熬餳〈《彰化縣志》〉
糯米,即秫米〈《噶瑪蘭廳志》〉。
赤殼秫,殼赤、米白,一名占仔秫,一名金包銀〈《淡水廳志》〉。
虎皮秫,殼赤有文,米白粒大。
竹絲秫,米青色白,故名。
生毛秫,穀有毛,俗呼為大武誚秫。
鴨母潮秫,性極黏。
禾秫,鳳山八社種於園,米獨大。
鵝卵秫,粒短、殼薄、色白、性甚軟;諸秫中最佳者。
番仔秫,粒甚大,土番摘穟藏之以釀酒〈《臺灣府志》〉。
牛索秫,殼微黑,粒穗俱長。
芒花秫,與牛索秫略同〈《鳳山縣志》〉。
烏秫〈《噶瑪蘭廳志》〉。
白秫,南路最多〈《鳳山縣志》〉。
──以上稻之屬〈謹案:臺地穀種來自占城,故以占名穀;其作尖者,乃占之轉聲耳〉。
附考
編輯臺縣俱種晚稻,諸羅地廣及鳳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並可資贍內地。居民止知逐利,肩販舟載,不盡不休,所以戶鮮蓋藏〈《使槎錄》〉。
稻有岻糯、岻稻,種於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種於園者,曰埔占,色赤。糯稻種於水田者,曰赤秫,殼色赤;種於園者曰禾秫,粒大,色白〈《赤嵌筆談》〉。
穀之產有數種:一曰黏穀,皮厚而堅,可以久貯。一曰埔黏,兼可種於旱園。一曰三杯,皮薄而粒大,不耐久貯。臺、諸兩邑皆種黏穀;鳳邑黏穀埔穀並種;彰化北路,止種三杯。穀種早晚,性各不同;早者六月可收,晚者九月始穫。南路下淡水間有三冬,種四月即收者名為雙冬,又為他邑之所無也〈《臺灣志略》〉。
番黎愛種糯稻,八月可收〈同上〉。
土壤肥沃,不糞;種糞則穗重而仆。移稙後聽其自生,不事耘鋤,惟享坐穫,每畝數倍內地。近年臺邑地畝,水衝沙壓,土脈漸薄,亦間用糞培養。下淡水以南,悉為潮州客莊,治埤蓄洩,灌溉耕耨,頗盡力作〈《赤嵌筆談》〉。
近歲糴價不賤,居民坎釜頗艱,則以逐利者祗貪越販,故蓋藏鮮焉〈《海東札記》〉。
稻米有粒大如豆者;露重如雨,旱歲遇夜轉潤;又近海無潦患,秋成納稼倍內地〈《裨海紀遊》〉。
占稻俗名占仔。《湘山野錄》:宋真宗以福建地多高仰,聞占城稻耐旱,遣使求其種,使蒔之。按《宋會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穀分給江、淮兩浙,則種入中國;似更前有赤、白二色:白者皮薄易舂,六、七月始種,十月收,稻之極美者〈《諸羅縣志》〉。
言全臺則內地賴之,邑地狹而人眾,常仰食於南北二路;故穀不及遠,其種類之多與內地同〈《臺灣縣志》〉。
大麥,立冬種、清明收〈《臺灣縣志》〉。
小麥,有二種:曰怕燒,八、九種,二月成。曰深根,十二月種,三月成〈《淡水廳志》〉。大者為麰、小者為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小者可以磨棄,大者亦可作食〈《彰化縣志》〉。
蕎麥〈一作荍麥〉,實三稜而色微黑。秋花、冬實,粒亞於麥棄,俗謂能去冷汗〈《諸羅縣志》〉。嬰兒有疾,每用蕎麥棄少許,滾湯沖服,立瘥。謂能解肌袪熱也〈《彰化縣志》〉。
番麥,狀如黍,實如石榴子,一葉一穟;一穟數百粒〈《臺灣府志》〉。熟則色黃,煨食頗香美,此非麥屬,姑名之耳〈《諸羅縣志》〉。
──以上麥之屬〈謹案:《玉篇》麥,有芒之穀。是麥亦穀類也。夏小正:三月祈。《麥實傳》云:麥實者,五穀之先見者,故急祈而祀之也。今臺地種麥有以二月成者,蓋地暖,故較早耳〉。
附考
編輯麥有大麥、小麥;而小麥最佳。南萬麥花多開於夜,臺則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覺熱,麥米夜間開花,居民多不食。蕎麥種植亦少,嬰兒有疾,每用棄少許滾湯沖服,立瘥;謂能解肌袪熱。間有為飯者〈《赤嵌筆談》〉。
南路地熱,二麥不宜;北路稍寒,可以種麥。三月告成,與淮北各省麥秋迥異〈《臺灣紀略》〉。
南路地熱不宜麥;北路種者甚多,三月可收,不待麥秋也。小麥開花,北地以晝、南方以夜。臺麥如北地,故其性最良〈《海東札記》〉。
麥晝開花,異粵、閩而同於齊、魯,故特美。然少種,價數倍於穀。番麥、番人種之,美亦遠遜常種〈《臺灣縣志》〉。
蘆黍,俗名薯黍《寧化志》云:蘆粟高與黍等,葉如蘆,粒差大於黍、色赤,有二種:黏者可和秫作酒;不黏者可作糕煮粥。黔、蜀間名高梁〈《諸羅縣志》〉。
黑黍,舊志作薯黍,即秬黍,一名蘆黍,西北方名高梁〈《鳳山縣志》〉。邵氏曰:秬秠為黍,黍即高梁,一稃二米,勢若相背而實相承。去其黑稃,二米即見,他穀所無也〈《噶瑪蘭廳志》〉。
高粱,俗名蘆黍,《本草》名蜀黍;春種夏收,莖高丈許,狀似蘆荻而內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有紅、白二種,稍可作帚;莖可為薪。澎人以供半歲糧〈《澎湖廳志》〉。
鴨蹄黍,穗似鴨蹄,故名。釀酒甚美〈《臺灣府志》〉。俗名黃小米,性與糯米同〈《澎湖廳志》〉。釀酒能袪風〈《彰化縣志》〉。
番黍,穗似鴨蹄黍,摘穗去皮,可作粿品〈《鳳山縣志》〉。
番蘆黍,穗大六、七寸,粒亦大,俗名番黍〈《澎湖廳志》〉。
桶鉤黍,與番黍同,低穗屈曲如鉤〈《鳳山縣志》〉。
狗尾黍,穗長如狗尾,即北方小米;俗呼稷仔,番多種食〈《淡水廳志》〉。
稷,有黃、白二種,俗呼為粟〈《鳳山縣志》〉。
黃粟,稷之別名,當即鴨蹄黍也〈同上〉。
地瓜,俗名蕃薯,薯生;瘠土、沙地皆可種。有文萊薯、朱薯、黃梔薯、金薯。澎人遍地皆種,穫而切片,或鑢成細絲,曬乾;謂之薯米。其藤可飼牛羊,可為薪〈《澎湖廳志》〉。皮有紅白二色,結實在根,瘠土沙礫之地皆可種〈《鳳山縣志》〉。生熟皆可食,亦可釀酒、作粉;又有文來薯,皮白、肉黃而鬆,種出文來國〈《臺灣府志》〉。
番薯〈一名甘藷〉,切片曬乾以代飯充糗,荒年人賴此救饑。或去皮磨之,曝為粉〈《諸羅縣志》〉。番薯另一種,皮白而帶黑點,乃地瓜中之最甜者,名文來薯,一名金薯〈《噶瑪蘭廳志》〉。
朱薯,出呂宋國,被野連山,不待種植,彝人率取食之。莖蔓生如瓜蔞、黃精、山藥之屬,潤澤可煮而食。或磨為粉,亦可釀酒〈《淡水廳志》〉。又有一種田薯,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彰化縣志》〉。
芝麻〈一作脂麻〉,即胡麻,有黑、白二種〈《鳳山縣志》〉。俱可作油。其莖皆方,花白或帶紫艷;結殼長寸許,有四稜、六稜者,房小而子少。七稜、八稜者,房大而子多〈《彰化縣志》〉。
──以上黍之屬〈謹案:《韓非外儲》說: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然則黍亦穀類。《說文》:黍,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蓋黍暑聲相近。故說文謂黍以大暑得名;但說文以黏者為黍,今臺地之黍有不黏者。蓋惟蘆黍有此別種,餘皆黏也。地瓜本非黍之屬,但臺地多以此攙米作糧。芝麻古有所謂胡麻飯者;舊志入五穀類,今仍之〉。
附考
編輯稷之屬有細米,黃白二種。蕭誚、麻豆諸社有之〈《使槎錄》〉。
北路多種黃粟,穟似鴨掌,粒頗細碎〈《臺灣志略》〉。
番薯結實於土,生熟皆可噉。有金姓者,自文萊攜回種之,故亦名金薯〈《臺海采風圖》〉。
薯長而色白者,是舊種;圓而黃赤者,得自文萊國〈《赤嵌筆談》〉。
澎人以地瓜為終歲糧,故入於穀類。何喬遠《閩書》云:皮紫味甘,可生熟食,亦可釀酒。自明萬曆甲午歲荒,巡撫金學曾從外國飩種歸,教民種之,後乃繁衍〈《澎湖廳志》〉。
民所最重者五穀,而澎湖稻、麥、黍、稷、菽之不全,僅以高粱、小米、地瓜雜糧為種植之本,養命之源。蓋土地既已磽瘠,而風多雨少,又無霑足之潤,雖有上農,亦何所施其力也哉〈《澎湖紀略》〉。
黃豆,粒大倍於內地,和白豆可作醬〈《淡水廳志》〉。
白豆,種自港岡出者最佳,下淡水次之〈《諸羅縣志》〉。可為豆腐〈《淡水廳志》〉。
黑豆,粒不甚大,四、五月種,八、九月收,可為豉〈《鳳山縣志》〉。
綠豆,三、四月種,八、九月收,磨粉最佳〈同上〉。粒小於內地〈《噶瑪蘭廳志》〉。生涼能解毒〈《諸羅縣志》〉。可浸芽〈《彰化縣志》〉。番豆,粒似綠豆而差大,花銀紅色,土人最為粉餈餡〈《鳳山縣志》〉。埔荊豆,木本,實似番豆,用同〈同上〉。
菜豆,莢長,亦名長豆;蔓生下垂,有青、紫二種〈《臺灣府志》〉。一名紅公豆,一名裙帶豆,青者菜豆、紫者紅公豆〈《淡水廳志》〉。莢長尺餘,蔓下生,亦名長豆,即福州所謂豆角也〈《澎湖廳志》〉。
九月白豆〈一作米豆〉,可和米作飯〈《鳳山縣志》〉。皮白腰長,九月收,《泉州志》即呼為九月豆〈《噶瑪蘭廳志》〉。
九月珠,有黑、白二種;五、六月種,九月成〈《淡水廳志》〉。
青仁豆,皮黑肉青〈同上〉。
荷蘭豆,色新綠而味香嫩;種出荷蘭,土音訛為和蘭豆〈《噶瑪蘭廳志》〉。
觀音豆,俗呼赤小豆,一名御豆〈《噶瑪蘭廳志》〉。
扁豆,一名蛾豆,俗名肉豆,又曰乳豆;有紫、白二色〈《鳳山縣志》〉。白者入藥能補脾〈《諸羅縣志》〉。
虎爪豆,蔓生,一莖四五莢,狀如虎爪,故名〈《鳳山縣志》〉。
刀豆,莢長而扁似刀,故名〈同上〉。
加雪豆〈《臺灣府志》〉。
烏鬼豆,莢長色深紫,有半月痕,亦名半月豆〈《鳳山縣志》〉。
土豆,即落花生,出西國;蔓生,花微黃,花有心絲,謝入地,結實一房可二、三粒。用充果品,或以榨油〈《諸羅縣志》〉。形如莢豆,一莢三、四子,惟宜沙土。《本草》:辛能潤肺,香能舒脾。澎人植此尤多,用以榨油;其渣為圏,可糞田;籐可為薪,可飼牛羊,利尤溥焉〈北方名長生果,冬月收實《淡水廳志》〉。
──以上菽之屬〈謹案:菽,《說文》作縮。解云:豆也《淮南說林訓》高誘注云:菽,豆總名。是統言之為菽;析言之為豆。《夏小正》五月種黍、菽、糜;今臺地黑豆種於四、五月,綠豆種於三、四月,米豆種於九月;時各不同。《呂氏春秋審時篇》謂:得時之菽,長莖而短足。則蓻菽者當審其時矣〉。
附考
編輯荷蘭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其餘如黃黑豆、小米、芝狀、綠豆、赤豆之屬,悉同內地;而收穫較早〈《臺灣志略》〉。
田中藝稻之外,間種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居人非口嚼檳榔,即啖落花生。章峺將炒熟者用紙包裹,鬻於街頭,名落花生包〈《赤嵌筆談》〉。
荷蘭豆,種出荷蘭,可充蔬品。熬食,其色新綠、其味香嫩〈《臺海采風圖》〉。
裙帶豆,子黑,豆莢綠。紅公豆,子紅、莢紫;原只一種,莢長尺餘,可充蔬菜。福州名豆結〈同上〉。
御豆,一名觀音豆,熬食蒸豚,味尤鬆甘〈同上〉。
番豆,花銀紅色,殼硬粒圓,土人取為粉餈等餡,較綠豆價為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