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茶餘客話‧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二

編輯

書問具語

編輯

宋人書問,自尊與卑曰不具,以卑上尊曰不備,朋友交馳曰不宣。此見《東軒筆錄》。今人多不辨此。然三字之分,意義亦殊難解。沈存中《筆談補》云:前世風俗,卑幼致尊長,長者但批紙尾答之,謂之批反。如詔書批答之意,故紙尾多作敬空,謂空紙尾以候批耳。今之投官文書者,另執批回一紙,乃批反之遺意。或謂敬空之空,乃《周禮·春官》九拜中之空首拜也,非空洞之謂。殊無定說。《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尺牘稱字

編輯

王弇州云:往與子與輩尺牘相聞以字,然不過知己十餘人。至於詩文稱字稍廣,亦施之年位輩行相若者。今貧士書生,不見錄於有司,輸粟富家兒不識一丁,口尚乳臭,輒戴紫陽巾,衣忠靖衣,挾行卷詩,題尺牘,俱稱於鱗、伯玉。而究之尚未識面。

凶問不實

編輯

李中麓在濟南,海內皆傳其已死。唐荊川養屙家居,柯雙峰語王遵岩曰:「應德死矣。」遵岩方飯,投箸哭失聲。後乃知其訛也。遵岩嘗詒其弟京師書云:「唐、李凶問皆不實,度京師亦必有傳予死者矣。」

王慎中標榜唐順之

編輯

王遵岩稱應德,謂上下二千年間,直接季劄、子遊。其標榜如此。

宋文

編輯

馮時可云:宋儒於文也,嗜易而樂淺。於論人也,喜核而務深。於奏事也,粗翹拂遂貴直而少諷。所以去古愈遠,而不能經天下。

居易錄

編輯

王漁洋《居易錄》,雜書官職遷除,直抄朝報。不嫌淩雜,蓋仿《文昌雜錄》也。前輩為一書,其體例必有所本,未有漫然落筆者,未可非議。

白簡

編輯

古之彈文,白簡者其罪重,黃簡者其罪輕。故云:「臣輒用白簡以聞。」

依樣畫葫蘆

編輯

宋初,陶穀久在翰林,意希大用。左右言穀宣力實多。太祖曰:「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見《東軒筆錄》。

屏風兒

編輯

又周必大《玉堂雜記》,內製名色不一,儤直時或未詳其體式,故凡詞頭之小者,院史必以片紙錄舊作於前,謂之屏風兒。若是猶勝於「紫微失卻張君房」也。

應製詞須忌諱

編輯

應製之詞,切須忌諱。鄧潤甫撰祝壽詞,用「負黼扆,憑玉幾」下句顧命中語。劉嗣明作皇子剃胎頭文,用「克長克君」語。吏持以請,曰:「內中讀文書,最以語句為嫌。既克長,又克君,殆不可用也。」柳永詞「漸亭皋木下」,首見漸字。神宗不喜。至「太液波翻」,怒曰:「何不用波澄耶!」又姑蘇守臣進蟹,程奎章批答云:「新酒菊天,惟其時矣。」高廟不悅,曰:「茅店酒旗語,豈王言耶!」令陳藏一擬聞,援筆立成,略曰:「內則黃中通理,外則戈甲森然,此卿出將入相之象也。」上乃喜。明僧來復應製詩,有「殊域」二字。太祖以「歹朱」怒,賜自盡。如《弇州史料》所載,代言之臣,殆刻刻有殺身之懼矣。

不中用

編輯

亭林謂俗語不中用三字,晉時已有之。引《左傳》「無能為役」,杜預註:言不中為之使役。按漢以前已有之。《外戚世家》云:「武帝擇宮中人不中用者斥去。」又《始皇本紀》:「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竟去之。」阮亭又稱董斯張博雅,引所著《吹景集》一條,云供養二字始見《嵇中散集》。按《左傳》已有,雲昭十二年傳,子服惠伯曰:「供養三德為善。」

上中下浣

編輯

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蓋本唐制,十日一次沐浴故也。韋嘉州詩云:「九日馳驅一日閑。」然此乃唐制,今豈可襲用乎?況唐人亦第在官者言之耳。今之江湖散人、墨客遊僧,一聯一箑,亦書款曰上浣下浣,不以為怪矣。

千字文

編輯

《封氏聞見記》載唐進士周逖,改次《千字文》,為《天寶應道千字文》。右相陳希烈以枇杷二字未翻破,黜之。董宗伯有更次《千字文》之刻。仁和卓人月亦更次《千字文》,作《大人頌》,以紀崇禎初元之政。曰:「大人禦天,君子名世,立千秋基,興諸夏利。」中枇杷字析用云:「鬱尊黃金,膳枇素木,姑婦任績,夫男秉杷。」餘姚呂裁以為事止於一年,再取而更次之,而明代二百七十年之事略具。其首云:「大明洪武,受命配天。」末云:「臣呂成章,頓首敬書。」仁和王錫復次為《毛西河傳》讚曰「東土鉅士,西河毛公」者是也。其中警句如夏荷珠滴,冬芥劍抽,稷惟枇植,穡要杷收,嵇房聞琴,綺園晉履。康熙六十萬壽,時秀水馮□□作《增壽千字文》,擬獻而未果進。除重用之潔字,而增壽字,惜未見其文。康熙間,趙恭毅公申喬巡撫兩浙,生員項溶集《千字文》以頌德政,即剪趙松雪千文石刻帖為卷子,一時以為雅製。吳興姚承庵(舜牧)另作《千字文》而不用原字,便無味,且才窘可知矣。

百家姓

編輯

坊刻《百家姓》,村塾蒙童奉為訓典。或云乃宋初錢唐人所撰,時錢俶據浙,故首趙次錢。孫乃俶妃家,李則南唐主也。明編修吳沈作《千家姓》。凡一千九百六十八姓。

名刺拜帖

編輯

《南史》,何思澄每宿昔作名一束,曉便命駕,朝賢無不悉狎。投晚還家,齎名必盡。今人以小紅箋作名紙,遍投朝士,思澄殆為之濫觴也。《七修類稿》云:少時見公卿刺紙,皆白錄紙二寸,間有一二蘇箋。而書簡摺折,亦不過一二寸。今之用紙,非表白錄羅紋,則大紅銷金,且長五尺,闊五寸。更用一棉紙封袋遞送,上下通行,否則不敬。噫,一拜帖而用三厘之費,可謂暴殄矣。當時紙價之賤,觀此可見。今日之全帖封袋,闊七八分,將費至一分。若副啟手本一套,更不止一分矣。《後漢書·李雲傳》:露布三書,移副三府。即今揭帖先呈部科者也。

堂聯

編輯

洪武時,賜學士陶安堂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又賜徐達一聯:「破敵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葉水東日記》載楊文定(溥)題桃符云:「黎庶但教無菜色,官居何必用桃符。」按堂聯起於宋而盛於明,蓋由座右銘而為春帖,由春帖而有堂聯。朱子齋聯曰:「為善最樂,讀書便佳。」可證也。

春聯

編輯

陳雲瞻《雜說》:明太祖都金陵,於除夕前詔公卿士庶家,門外悉加春聯,帝微行出觀以為樂。此或有之。然謂春聯即始於此,非也。

詠桃符詩

編輯

章楓山詠桃符詩:「正要鬼神司屋漏,何須茶壘衛門庭。」

張延登家門聯

編輯

張忠定延登,為司空,以功名顯。劉理順、吳麟徵、夏允彝、周延儒,皆所拔士。家署門聯云:「門多將相文中子,身係安邦郭令公。」

王守仁書于謙祠聯

編輯

王文成少時,題於忠肅祠一聯云:「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書法遒逸,杭人傳為文成真筆。文成父海日先生,晚年偶書堂聯云:「看兒曹整頓乾坤,任老子婆娑風月。」

湯李二聯

編輯

明湯東穀胤績廳題一聯云:「東坡居士休題杖,南郭先生且濫竽。」明李實君(日華)贈書賈一聯云:「行藏半是銜書鶴,生計甘為食字魚。」

申涵光二聯

編輯

申鳧盟自見蘇門先生回,大書於堂曰:「真理學從五倫做起,大文章自六經得來。」又題書室曰:「學古之志未衰,每日必擁書早起。幹世之心已絕,無夕不飲酒高歌。」觀此則飲酒高歌正非易易。

書聯受知

編輯

龔合肥司寇所寵橫波夫人,生女嬰痘殤,司寇為建醮於城外佛寺。時江南某上舍適寓寺中,寺僧以幡幢屏聯囑其代書,及女嬰靈前一聯云:「已現童女身,而無壽者相。」次日司寇見之,詢其名籍,贈百金,力揄揚之,遂知名。

錢謙益壽聯

編輯

蒙叟亂後生日,獻壽者猶如山海。歸玄恭贈一聯云:「居東海之濱,如南山之壽。」無恥喪心,必蒙叟自為。

太白樓題詩

編輯

采石磯太白樓,過客題詩滿壁,令人見之欲嘔。有一秀才過此題一聯:「吾輩到此惟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遊客見之咸閣筆。

贈聯得金

編輯

蟂磯,為後漢孫夫人投江處,有祠。池陽一明經饑驅經過,阻風往遊,題其柱云:「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夜夢夫人來謝,並囑其速赴吳藩,當有所獲。時三桂建府第,未有堂聯,投句云:「痛哭秦庭緣楚覆,歸心漢室為韓仇。」吳大喜,贈之萬金。

朱彝尊京寓聯

編輯

朱竹在京師,除夕署一聯云:「且將酩酊酬佳節,未有涓埃答聖朝。」魏善伯徵士題范覲公中丞廁云:「成文自古稱三上,作賦於今過十年。」

○周稚廉門聯

編輯

華亭周綸,字膺垂,才士不偶。有子名稚廉,字冰持,少年以錢塘觀潮賦知名。除夕署門云:論家世如閣帖官窯可云舊矣,問文章比談箋顧繡換得錢無。二物皆松江產,稚廉好食生蝸牛。

清帝賜聯

編輯

馬三奇任京口將軍,康熙四十二年,上南巡,賜聯云:「丹青誌業箕裘重,雨露恩華歲月深。四十四年南巡,又賜聯云:聲訖扶桑皆入貢,威揚滄海久無波。三奇為馬得功子,得功即與田雄縛福王來獻者。

李漁撰老子祠聯

編輯

李漁以女樂遊公卿間,偶以文字結納,初無足觀。武昌老子祠至今懸其一聯,亦有別致:「天下名山僧占多,還須留一二奇峰贈吾道友。世間好話佛說盡,又誰知五千道德出我尊師。」

贈徐乾學聯

編輯

徐東海為司寇時,有人贈以聯云:「萬方玉帛朝東海,一點丹誠向北辰。」謝病歸,仁廟書光芒萬丈四字,以寵其行。

賜李光坡聯

編輯

李茂夫光坡,文貞之弟,不仕,潛心《三禮》。仁廟賜聯云:「道通月窟天根裏,人在清泉白石間。」

馮溥贈聯

編輯

徐仲山召試歸,馮益都書聯以贈曰:「北闕上書,識盡西京才子。東軒賜食,歸貽南國佳人。」仲山夫人商氏,明塚宰等軒幼女,後年八十,容貌如二三十歲好女。朝夕惟飲乳汁,猶耽花讀書不衰。

頌王士禎聯

編輯

殷彥來(譽慶)頌王阮亭一聯云:「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時名士盡出其門。」近日王西莊復以之書贈沈歸愚宗伯(○十二卷本無此句,另有聞錢亮功名世遊京師,除夕以聯送王文簡云:「尚書天北斗,司寇魯東家。」由是知名。後送權貴句云:「分陝旌旗周太保,從天鍾鼓漢將軍。」因之謫官)。

魏象樞邸堂聯

編輯

魏環極先生邸堂聯云:「欺人即欺天,毋自欺也。負民真負國,安忍負之。」

雍正帝聯

編輯

憲廟賜桐城相公春聯曰:「天恩春灝蕩,文治日光華。」相公及諸張氏家皆歲歲貼之。後來京官家度歲易桃符,多書此二語。近則比戶皆然。

古人名作對

編輯

朱竹童時,塾師以王瓜命對,答曰後稷。後在館閣行酒令,以古人名作對,層出不窮。世所傳者:顧野王、沈田子。鄭虎臣、沈麟士。蔡興宗、沈慰祖。蕭子雲、任伯雨。魏知古、顏相時。吉中孚、溫大有。楊完者、晁補之。杜審言、蕭思話。貢師泰、齊履詩。任蠻奴、張亞子。金安上、鄭居中。劉辰翁、逢醜父。韓擇木、李棲筠。蔡有鄰、徐無黨。王岩叟、阮佃夫。李思齊、石作蜀。柳三變、張九成。鄭櫻桃、郭芍藥。王僧綽、馬仙卑。秘彭祖、廋黔婁。劉方平、徐圓朗。劉仁本、範道根。

明宰臣聯語

編輯

張江陵廳聯:「上相太師一德輔三朝功光日月,狀元榜眼二難登兩第學冠天人。」諂近於俗。又上賜聯云:「誌秉純忠正氣垂之萬世,功昭捧日休光播於百年。」癸未則已籍沒矣。徐華亭自書聯云:「庭訓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國恩未報歸來猶抱慚惶。」語甚謙抑。殷曆城罷相歸,江陵寄以聯云:「山中宰相無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孫。」諛而兼嘲。沈四明家居用李適之語云:「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未免憤懣。葉福清邸中聯云:「但將藥裹供衰病,未有涓埃答聖朝。」又明神宗時一中貴堂聯云:「無子無孫盡是他人之物,有花有酒聊為卒歲之歡。」

樓鑰門聯

編輯

樓攻愧書門前桃符云:「門前莫卻頻來客,座上同觀未見書。」

題梅鹿聯

編輯

山陰朱四輔題梅鹿一聯云:「紛紛者誰知誰愚,須認雷州此路崖州此路。擾擾者幾忠幾孝,試問王尊何人王陽何人。」

題三蘇祠聯

編輯

長泰戴方伯暐題三蘇祠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山人墨客聯

編輯

王伯穀遊袁相之門,時論薄之,而得肥遁名。嘗自書門聯:「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幹。」奔走勢利心和盤托出。吳中山人錢象先書門云:「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無知不通。陳眉公書聯云:「天為補貧常與健,人因見懶誤稱高。」予謂眉公初不貧,可惜太健;初不懶,並無稱高者。所謂不足則誇,當時稱「天下歇家王伯穀,山中驛吏趙凡夫。」實為地方之蠹。故神宗時遇有慶典頒恩詔施惠大赦,內必有一條云:「盡逐山人墨客歸籍。」正與民除害之意。

海寧譙樓聯

編輯

海寧縣譙樓前一聯:「寬一分則民多受一分賜,取一文則官不值一文錢。」乃博羅侍郎張津知南安時所書之語,後人令海寧者復書之耳。

滄浪亭聯

編輯

徐撫軍(士林)在蘇州,每年秋晚,宴同官於滄浪亭,題聯云:「三秋方報賽,請諸公閑談談,商此日土俗民風孰因孰革。五簋可留賓,教百姓都看看,問平時誇多鬥靡誰是誰非。」

吏部堂聯

編輯

明神宗時,張瀚題吏部堂聯:「功名身外事,大就何妨小就何妨。富貴眼前花,早開也得遲開也得。」

平山堂長聯

編輯

乾隆六年,揚州太守曹某,山東人。與商賈往來,日宴遊於平山堂。有董秀才者,題一長聯於廳事前云:「一派竹西歌吹路,自古好繁華。試看奢如煬帝,徒令人笑徒令人悲。要有些雅度高文,方領略得廿四橋頭簫聲月色。幾堆江上畫圖山,於今頻仰止。正須品似廬陵,方為可傳方為可法。莫漫把穠花豔酒,錯認作六一居士餘韻流風。」太守見之大怒,誘秀才至,責二十板,毀其聯。自是遂不與商人同遊宴矣。

江聲閣聯

編輯

燕子磯江聲閣上兩楹聯云:「江水滔滔,洗盡千秋人物。看閑雲野鳥,萬象俱空。說甚麼晉代衣冠,吳宮花草。天風浩浩,吹開大地塵氛。倚片石孤鬆,一關獨閉。也不管故人祿米,鄰舍園蔬。」傳係明末一老僧作,萬年少所書。

布袋和尚廟聯

編輯

東門外布袋和尚廟一聯云:「這身邊一具空囊,若果包得住往古來今,何不將他打開,也好教大家看看。那手中半根小杵,業已撐不起上天下地,只合索性放倒,莫只顧一味哈哈。」

徐達江上園長聯

編輯

徐開平江上園長聯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看檻外名山,山外白雲,何處覓吳宮晉闕。小苑春回,簾捲起一庭風月。對池邊綠樹,樹邊紅雨,即此是舜日堯天。」

荒村門聯

編輯

孫藩使(含中)太翁爾周,宰浙時,獨行杭州城外荒村中。一望土塚累累,見粉牆一家,即往索茶。一小婢舉竹椅出令坐,捧苦茶一盞飲之。須臾去,呼之不出。見門上一聯云:「兩口居山水之間,妻忒聰明夫忒怪。四面皆陰燐所聚,人何寥落鬼何多。」

唐宋詩人第行

編輯

酒令,即席舉唐宋詩人第行可考,且可入之篇詠者。裴寂曰裴三,宋濟曰宋五,李白曰李十二,杜甫曰杜二,鄭虔曰鄭十八,嚴武曰嚴八,韋應物曰韋十九,鄭賁曰鄭十八,蘇溪曰蘇四,張建封曰張十三,唐診曰唐十五,裴虯曰裴二,李禦曰李十一(○十二卷本作十二),王涯曰王二,李建曰李十一,李程曰李二十,崔立之曰崔二十六,李商隱、溫岐、段成式皆曰十六,熊署曰熊十一,熊籍曰熊十八,李正封曰李二十八,馮宿曰馮十七,侯喜曰侯十一,韓愈曰韓十八,張署曰張十一,張籍曰張十八,柳宗元曰柳八,元稹曰元九,白居易曰白二十二,陸贄曰陸九,李澹曰李十九,徐晦曰徐十八,李勸曰李四,李勉曰李七,劉天敦曰劉三十二,李大略曰李二十,王昚夫曰王十八,崔玄亮曰崔十八,杜勝曰杜二十七,李潘曰李十七,趙滂曰趙十五,令狐曈曰令狐八,張旭曰張九,王無競曰王二,韋虛乙曰韋五,趙真固曰趙六,李崇嗣曰李三,王維曰王十三,鄭湛曰鄭三,張千客曰張八,韋穆曰韋十八,潘邠老曰潘十,蘇轍曰蘇二,秦少遊曰秦七,陳無己曰陳三,歐陽修曰歐九,黃庭堅曰黃九。

因諱改姓

編輯

古人生則稱名,死則諱之,故曰諱。今人書簡稱某諱某,大不祥。古人之諱,亦有不可為訓者。二名不偏諱,而唐人諱世為代,諱民為人,改王世充為王充,李世勣為李勣。高祖名淵,改淵明為泉明。褚淵、劉淵皆以字稱,此猶可也。漢明帝名莊,改莊助為嚴助,莊光為嚴光。宋欽宗名桓,改齊桓公為齊威公,文潞公本敬暉後,以翼祖諱而分為苟、文二姓。高宗名構,凡嫌名者改為勾氏、句氏,或加金加糸。西山本姓慎,避孝宗諱,改姓真。此在當時風會如是,而不知其背於義也。近日成都苟編修華南,自言係出潞國,呈請復姓敬,部議準行。聞苟編修在吏部具呈時,蔣虞山相國閱稿,戲之云:「苟編修欲改姓,恐歸侍郎未肯準行也。」時歸昭簡公方為少宰,同在座中。《金石錄》云生而稱諱見於石刻者甚眾,引孝宣元康二年詔「其更諱詢」。西漢時已如此。

諱亦禮讓

編輯

鄂西林相公父名拜,其子孫寫名刺,止用頓首,不寫拜字。近則凡與鄂氏通往來者,俱避此一字。莊滋圃(有恭)侍郎撫江南。屬吏稟白,概不用恭惟字。此非有所嫌禁,亦禮讓之一端也。

歌女犯諱被責

編輯

宋楊誠齋為監司,妓歌《賀新郎》詞,中有「萬里雲帆何日到」句。誠齋遽曰:「萬里昨日到。」守大慚,監係此妓。誠齋之善謔也。

阮氏世籍

編輯

偶閱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內記阮氏一則云:按後漢巴吾令阮敦生瑀,字元瑜,漢司空祭酒。二子:熙,武都太守;籍,字嗣宗,晉步兵校尉。熙生咸,字仲容,晉散騎郎,始平太守。二子:瞻,字千里,晉太子舍人;孚,字遙集,晉丹陽尹,鎮南將軍,廣州刺史。孚從孫廣。籍生渾,字長成,晉太子庶子。渾生深。籍從祖諶生武,字文業,魏清河太守。籍從祖略,齊國內史。生覬,汝南太守。二子:放,字思度,晉交州刺史,贈廷尉;裕,字思廣,晉金紫光祿大夫,東陽太守。放生晞之,南頓太守。裕三子:傭,州主簿;寧,鄱陽太尉;普,驃騎諮議參軍。傭生歆之,中領軍。歆之生彌之。寧二子:腆,秘書監;萬齡,郡從事。普生長之,宋中書郎。族人修,字宣子,太子洗馬。種,字德猷,平原侯。鬆,漢侍中。胥八世孫共,字伯彥。子侃,字德如,與嵇康友善,位至河內太守,皆望書陳留尉氏也。

阮昌齡年少聰穎

編輯

宋阮思道子昌齡,醜陋吃訥,聰明絕人。年十七八,海州試《海不揚波賦》,即席一筆而成,文不加點。中云「收碣石之宿霧,欽蒼梧之夕雲。八月靈槎,泛寒光而靜去;三山神闕,湛清影以遙連。」見《堯山堂外紀》。

阮氏派系

編輯

李石台《阮氏族譜序》:阮之得姓,肇自沃丁,而望著於陳留。商、周、秦、漢見於紀傳者,可考而知。典午弗競,中原士族聚於江左,一時聞人如嗣宗、千里、仲容、遙集輩,與王、謝諸賢後先輝映,族望可知矣。由皖桐而徙臨川之瀧岡者,自宋僉判允盛公始。其後西廨、鄧林、瑾溪、瀾湖,支蕃派衍,皆以瀧川為鼻祖云。

婦人無名

編輯

古士大夫婦人皆名,近代皆氏而不名,與市井閭閻無異,好禮者恥之。《五雅》及《本草》所載草木鳥獸,多有數名,未有無名者。婦人亦人也,而草木鳥獸之不若耶!

妻之稱謂

編輯

邦君之妻,古人稱矣,不知夫人何以稱邦君也。士庶夫婦,遠呼近稱,茫無可謂。或借兒女,或用其鄉語諢聲,甚非居家之禮。先儒語錄文集,無用語言汗牛充棟,獨於此不定一字,不已疏乎!沈休文詩云:「還家問鄉里,詎堪持作夫。」鄉里,妻也。《南史》張彪云:「我不忍鄉里落他處。」亦六朝時方言耳。張曲江《感遇詩》「衾枕即鄉縣」,似即鄉里意。

半子之稱

編輯

婿稱半子。見《吐蕃傳》。可汗上書:「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

兄弟排行

編輯

《日知錄》:兄弟二名而用一字為排行,如德宗、德文,義符、義真之類,起自晉末,漢人所未有也。《水經注》:昔北平侯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避亂隱居,後封五侯,元才、益才、顯才、仲才、季才,是後人追撰妄說,東漢人二名者亦少。又云:單名以偏旁為排行,見於劉琦、劉琮,此後應璩、應瑒、衛瓘、衛玠之流,踵之而出。又兄弟行次,稱一為大,不知始自何時。漢淮南厲王常謂上大兄孝文帝,帝行非第一也。

漢晉不避先諱

編輯

陳球,子名瑀。劉瑜,子名琬。黃瓊,孫名琬。應珣,字季瑜。其子瑒,字德璉。瑒弟璩,字休璉。漢、晉不避先諱,此類甚多。至王逸少父子祖孫,皆以之字聯名,不知何取義也。意即古人單字之字,乃語助耳。亭林又謂東漢人無二名者。《杜根傳》有尚書郎成翊世,《張衡傳》有校書郎劉涘禋。

細君

編輯

《東方朔傳》顏師古註:朔妻名細君。烏孫公主亦名細君。漢樊崇,字細君。唐博士細君,則姓與名。今概稱人妻可乎?妓女入宜春院曰內人,今自稱其妻可乎?

親家

編輯

妻父曰婚,婿父曰姻,二父相呼曰親家。親,去聲,五代時即有是稱。

側室

編輯

今人稱妾為側室,謂本於漢文帝詔南粵王語,是也。《禮記》:後將孕生子,遇齋,則遷於側室。《後漢書·蔡邕傳》謂生產無廢祭之禮,蓋文帝乃齋期遷側室而生者。

古人稱呼與同姓名者

編輯

樂毅稱樂生,賈誼稱賈生,相如稱馬卿,太史公稱馬遷,武侯稱葛亮,李膺稱李君,阮籍稱阮公、阮生,嵇康稱嵇生,山濤稱山公,王導稱王公,郗愔稱郗公,安石、康樂、元暉皆可稱謝公,庾亮稱庾公,杲之稱庾郎,生凝之稱王郎,袁粲稱袁公,江淹稱江郎,徐陵稱徐君,杜甫稱杜公、杜子、老杜,李白稱李侯、李生,孟浩然稱孟公,韓愈稱韓公、韓子,韋應物稱韋公,白居易稱白公、白傅,元稹稱元相,李紳稱短李,劉禹錫稱劉郎、老劉,溫岐稱溫郎,杜牧稱小杜之類,各有所本,不可假借移易。假令稱甫曰杜生,白曰李郎,知復為誰耶?不但此也,古今人姓名相同,而賢奸雅俗,一薰一蕕,不可少混。如兩張敞,一京兆尹,一令史匿竇武者。兩張詠,一乖厓,一為孫皓所殺。兩李綱,一隋臣,一宋相。兩張儉,一漢黨人,一唐臣。兩李膺,一漢黨人,一梁武時人。兩廉頗,一趙將,一梁將戰沒為神。兩藺相如,一趙臣,一梁武時人為父報仇者。兩董仲舒,一江都相,一齊直閣將軍。兩韓安國,一武帝時,一成帝時。兩謝安,一漢下邳人,一晉人。兩徐邈,一景山,一東晉中書侍郎。兩江革,一漢孝子,一梁貞臣。兩王嘉,一子年撰《拾遺記》,一漢相。兩張載,一孟陽,一橫渠。兩薛仁貴,一武將,一文人注《易》。兩劉宏,一漢司空,一晉都督。兩朱熹,一文公,一晉龍驤將軍。兩葉夢得,俱號石林,一姑蘇,一貴溪。三邵平,一陳勝將,一齊相,一東陵侯。三劉毅,一東漢平望侯,一西晉司隸校尉,一東晉南平郡公。又有兩王褒,兩王猛,兩劉向,兩劉旂,兩陳遵,兩韓翃,殆未易更仆數矣,然皆君子人也。兩李定,一害蘇子美,一害蘇子瞻。兩胡廣,一漢,一明。兩蔡京,一唐,一宋。兩張昌宗,一昌齡兄,一易之弟。兩朱買臣,一漢太守,一梁臣。兩趙普,一王莽將軍,一宋相,皆小人也,亦復不少。至若漢有埋輪之張綱,宋有棄官之張綱,南燕有殺母之張綱。漢有研京之張衡,隋有弒主之張衡。晉有陳情之李密,唐有作亂之李密。漢有飛將軍李廣,北魏有文士李廣,明又有賊帥南嶽太師李廣,明又有宦官李廣。有亡秦之趙高,光武時又有清河太守趙高。有降虜之李陵,又宋太常李陵。臧洪為莽太保,三國又有義士臧洪。吉頊為唐酷吏,又大曆時詩人吉頊,則美惡殊科,不第孔子似陽貨矣。更有不倫者,梁太常唐堯,漢臨武長虞舜,不更誕耶!此類不可勝記。昔人有同姓名錄,所載亦不能全。

命名宜慎

編輯

入塾命名,宜請教尊行中有學者。童時一差,終身不可易。故犯昔賢,誠非厚俗;誤同往奸,尤為鄙陋。辛稼軒帥長沙,見舉子名趙鼎者,擲卷於地曰: 「忠簡佐國元勳,胡又一趙鼎耶!」庚寅舉人有張照者,上閱《題名錄》云:「張照舊日大臣,學問字法,近所罕有,豈新進後生所能幾及!即心存慕藺,亦不應矜妄若此,著禮部更名注冊。」煌煌天語,可為孤陋寡聞者警戒也。文徵仲,以字行,亦悔其命名不慎,矧今人耶?命名必須擇其易諱者,如韓文公集無益字,歐公集無觀字,介甫《字說》無蓋字,坡公改序為敘,有替字則可。秦修撰,號劍泉,予告以此鄢懋卿之字也,乃改鑒泉。然亦有不能防避者。明天啟時,崔、魏欲罪錢受益,又欲罪黃願素,後左右呈其籍貫,則南北各異,乃知非謙益、遵素兄弟,得脫禍。是亦曷從而避之耶?

以私諱改郡名

編輯

《梁書》張稷,字公喬,父名永稷,為新興、永寧二郡太守。郡犯私諱,遂改永寧為長寧。以人臣私諱而改郡名,古今未有二也。

姓名並稱

編輯

劉紫庭嘗戲言兩姓兩名並稱,必平聲在上,仄聲在下,而平者必擾於仄。如巢許、遷固、王謝、韓柳、元白、朱陸之類。予記古人曾有此謔,但謂平必在上,亦不盡然。如禹皋、孔顏、馬揚、惠莊、孟韓、孔聃、孔程、管蕭、璩瑒、董遷、鄧張、尹班、阮何,當亦不少。若以此定優劣,則昔人所謂安見馬不如驢也。

柳劉米薛

編輯

宋景文筆記言李淑之文高一代,最愛劉禹錫文章,嘗謂唐稱柳、劉,劉宜在柳之上。柳劉是亦仄在上也。米元章詩云:「世言米薛或薛米,猶言弟兄與兄弟。四海論年我不卑,品定多知定如是。」善夫!

伯仲甫子

編輯

范淳父母夢鄧禹而生,故名祖禹,字夢得。溫公與之帖云:「按鄧仲華傳內文明篤行淳備,輒欲更表德曰淳備。既協吉夢,又可止訛,且與令德相應。」次日復一帖云:「昨夕再思,淳備字太顯而盡,不若單字淳,臨時配以甫子而稱之。五十則稱伯仲,亦猶子路或稱季路是也。如何如何?」範遂,字淳甫。劉仲原父、貢父、錢穆父,皆只一字。或謂仲原父,用程伯休父三字之法,非也。伯休父亦只一字耳。蓋伯仲與甫之類,本語助,特後世以便於稱謂,非以表其德也。凡今以伯、仲、甫、子為助者,皆取單字,蓋古之遺意。見《梁溪漫志》。

子之用法

編輯

子者,男子之通稱。若文字間稱其師,則曰子某子,復冠子字於其上者,示特異於常稱。《列子》乃門人所集,故曰《子列子》。公羊之書,其弟子稱為《子公羊子》。至隱十一年,稱子沈子,何休注曰:子沈子後師沈子,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不但言子曰者,辟孔子也。其不冠子者,他師也。陳後山以南豐瓣香稱子曾子,蓋用此法。劉夢得自為傳,乃加子於上者非是。而今人承其誤,亦多以自稱,或稱其朋友,皆失之。

帝王別號

編輯

古帝王不聞有別號,宋高宗署其室曰損齋,即別號耶?明武宗自號錦堂老人,世宗自號天池釣叟,詞臣各賦詩。興化李文定詩最當上意:「拱極眾星為玉餌,懸空新月作銀鉤。」世宗道號雷軒子,又世宗號堯齋,穆宗號舜齋,神宗號禹齋,尤發笑。

僧名

編輯

僧名以上一字為姓,下一字為名。人稱之,則以下字加公字,如惠遠稱遠公,惠休稱休上人,是也。

呼父妾為姨,六朝已有此語。《南史·齊宗室傳》:衡陽王鈞,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飠半飴之。不肯食,曰:「須待姨差。」今淮揚人尚沿是稱。

同名誤認

編輯

宋王履道安中,見題壁有名安中者,題詩於後云:「蜀客更名緣好尚,漢臣書姓為同官。孟公自合名驚座,子夏尤宜辨小冠。益號文章緣兩李,雄書制誥為諸韓。二元各自分南北,付與時人仔細看。」古人同名而後人誤認者多矣。近日中翰林徐鄰哉前輩,因末僚中有徐觀光者,在司坊,頗不謹,惡之,自更名曰徐良。

古人名字考

編輯

神農名大魁,虞舜字都君,舜妹名嫘,見《說文》。天皇名獲,字子潤。地皇鑒嶽,字子元。人皇愷胡,字文生。後稷字庚辰,蜚廉字虔父,文種字子禽。文翁名黨,微子名開,箕子名胥餘。子產字子美。孫叔敖名饒。百里奚字井伯。孤竹君姓墨,名胎(見《孔叢子》注,又《論語疏》,夷齊其諡也。墨胎父名初,字子朝,見《呂氏春秋》)。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知,字公達(見《論語疏》)。易牙姓雍,名巫(見孔穎達《左傳疏》)。接輿姓陸,名通。計然姓辛,名研,字文子。介子推姓王,名光。華周名旋。杞梁名植。朱張字子弓。杜康字仲寧。鬼穀子姓王,名誗,一作詡(見《續仙傳》)。申公名培(《史記》注),項伯名纏(《漢書》注),叔孫通名河(見《漢楚春秋》)。東園公園秉,字宣明(見《陳留志》)。夏黃公崔廣,字少通(見《鄞縣志》)。綺裏季朱暉,字文季。羑裏先生周術,字玄道(並見皇甫謐《高士傳》)。侯芭字鋪子。壺公姓施,名存。嚴君平姓莊,名遵(見《漢書·王貢兩龔傳》注)。莊周字子休,又名艾,字文獵(見《列子》注)。陳仲名已,字子終。許由字仲武。李斯字通古。魏武帝小字吉利,又小名阿瞞。佛印姓謝,名端卿。陶侃小字溪狗,漢光武小字呼,庾信小字蘭成,崔灝小字桃簡。相如名犬子,庾信兒名狗,範蔚宗小名磚頭,白香山侄名龜,又女名羅子,東坡孫名楚老。子由子遲,小名梁,適小名羅,遠小名虎兒(見《小字錄》東坡詩「高談到梁羅。詩律 □阿虎」)。文天祥字宋瑞,小名雲孫,小字從龍(見《偃曝談餘》又《夢占類考》云:文天祥大父夢一兒垂紫雲而下,已而復上行,生天祥,名雲孫,字天祥,後以字行,字履善。及廷試第一,理宗見其名曰:「天之祥,宋之瑞也。」字之曰宋瑞)。宋孝宗小名羊(見《埤雅》)。辛稼軒有印曰六十一上人。(見《名跡錄》)。朱子小名沈郎,小字季延(見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王佐榜朱子第五甲第九十名)。陶穀小字鐵牛,仲雍字熟哉(見《史記》注)。墨子姓翟名烏(母夢烏而生。故名。以墨為道)。

以山水五行命名

編輯

謝莊以風月山水景名五子:颺、朏、顥、嵸、瑀也。宋子虛名五子鑫、森、淼、焱、堯。

老泉非蘇洵號

編輯

東坡得鍾山泉公書,寄詩云:「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果老蘇號老泉,敢作爾語乎?惜不令焦文端聞之也。

古人僕婢名字

編輯

顏魯公僕名銀鹿,柳公權竊僕名海鷗,蕭穎士奴名杜亮,秦檜小奴名研童,婢興兒(見《三朝北盟會編》)。辛稼軒侍者名錢錢(見本集)。方萬里二婢,曰周勝雪、劉玉榴(見《癸辛雜識》)。蘇小小一名簡簡(見《雙名志》)。秦檜妻王氏自號衝正先生(見陸務觀《王佐墓誌》)。白香山婢名春草。愛妾換馬之鮑生,二妾名夢蘭、小倩。

歡宴被諫敗興

編輯

古今事有絕相類者。南齊太祖曲江宴群臣,褚淵彈琵琶,王僧虔彈琴,沈文季歌,張敬兒舞,王敬則拍。王儉云:「臣無所解,惟解誦書。」因跪帝前,誦相如《封禪書》。帝大笑云:「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宋陳亞之詩:「曲江歡宴侍華裾,舞拍琴歌藝有餘。獨有純臣王叔寶,解陳封禪一篇書。」是也。唐中宗張近宴,令各獻伎。張錫為談客娘舞,宋晉卿舞渾脫,張洽舞黃獐,杜元琰誦婆羅門咒,李行吉唱駕車西河,盧藏用效道士上章,郭山惲誦古詩鹿鳴蟋蟀未畢,李嶠以詩有「好樂無荒」語,止之。叔寶、山惲呶呶誦古,得不謂俗物敗人意乎?又《金國志》:四月三日,金主與太子諸王在京苑賞牡丹賦詩,和者十五人。完顏偉,兀朮子,探知其意,直前頓首曰:「國家君臣將帥,皆以勇力戰爭雄略,故能滅遼滅宋,混一南北,諸番畏懼。自近年多用遼、宋遺臣,以富貴文字壞我土俗。先臣昔在順昌,為劉抃所敗,歎用兵已不如天會時,皆是年來貪安,漸為人侮。今皇帝既一向不說著兵,使說文字人朝夕在側,遺宋所傳之主,是有誌報復。今朦骨不受調役,夏入亦復侵邊,陛下舍戰鬥之士,謂其不足與語。不知三邊有急,把作詩人去當得否?」金主默然。內省事余萬福前抶之云:「皇帝方歡飲,郎君卻作苦惱人耶!」偉言礌礌硠々,直震雷不暇掩聰矣。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