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 河南五 歸德府 汝寧府 下一卷▶

河南五

編輯

歸德府,東至江南徐州五百十里,南至江南亳州一百三十里,西至開封府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開封府陳州二百八十里,北至山東曹縣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山東兗州府四百十七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二百三十里,至南京八百五十里,至布政司見上。

《禹貢》豫州地。古曰商丘《左傳》:「高辛氏子閼伯居商丘。商湯爲亳邑地。周武王以封微子啓,是爲宋國。戰國齊滅宋,與楚魏三分其地。秦置碭郡。漢改爲梁國。後漢因之。晉亦爲梁國。後魏曰梁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置宋州,煬帝復曰梁郡王世充亦置梁州於此。唐初仍爲宋州。天寶初,曰睢陽郡。乾元初,復曰宋州。五代梁爲宣武軍治唐建中二年置宣武軍,治宋州。興元初,宣武軍移治汴州。梁改汴州爲東京,因移宣武軍於此。唐改爲歸德軍。宋仍曰宋州亦曰河南郡歸德軍。景德二年升爲應天府以太祖由歸德節度使受命也。大中祥符七年建爲南京。金曰歸德府。元因之。明初降爲州。嘉靖二十四年復爲歸德府,領州一、縣八。今仍曰歸德府。
府據江淮之上游,爲汴洛之後勁。春秋時,宋以亡國之餘,爭長於山東諸侯者數百年。楚、漢之相距滎陽、成皐間也,彭越爲漢徇梁地,往往攻下睢陽、外黃等城,絕其軍後,破其積聚,楚是以敗。景帝時,七國之變,梁實當其衝,吳楚兵不敢過而西,卒以破滅。後漢初,劉永擅命於睢陽,號召東方,居然強敵。晉永嘉以後,中原淪喪,王師出於彭城,梁、宋爲必經之道。而胡、羯、氐、戎,亦由此以震動淮泗。蕭樑因元魏之衰,嘗道出梁國,席捲汴洛而不能保也。蓋睢陽襟帶河濟,屏蔽淮徐,舟車之所會。自古爭在中原,未有不以睢陽爲腰膂之地者。唐天寶末,張巡、許遠力守睢陽以抗賊鋒,賊圍益急,或議棄城東走,巡、遠曰:「睢陽者,江淮保障。若棄之,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論者謂睢陽堅守,既足以挫賊之鋒,使不敢席捲東下,又即以分賊之勢,使不得併力西侵,江淮得以富庶全力贍給諸軍。賊旋盪覆,張、許之功,於是乎偉矣。興元末,李希烈僭逆,劉洽以宋州之兵西入大樑。及咸通之季,龐勳據彭城以倡亂,勢甚張,而王師厚集於宋州,賊以平定。宋建陪京於此。其後蒙古攻金汴京,遣偏師陷睢州,攻歸德,歸德殘破,汴亦不守。郡之形勢,與徐、汴相表裡,不較然哉?
今府城,春秋宋國城也。其城東門曰揚門《禮•檀弓》:「元公入自揚門。《左傳》昭二十一年宋元公以華、向之亂,公自揚門見公徒,下而巡之。漢時東門猶曰揚門,又東北門曰蒙門《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於蒙門之外,是也,南門曰盧門《左傳》桓十四年宋伐鄭,取大宮之椽,歸爲盧門之椽。又昭二十一年華氏居盧門,以南里叛。杜預曰:「睢陽有盧門亭,東南門曰垤澤門即《孟子》魯君所呼門也。《括地誌》:「宋東城南門曰澤門。《左傳》襄十七年宋皇國父爲平公築臺,築者謳「澤門之,實興我役」者也。魯君所呼當在此,西北門曰曹門《左傳》成十八年鄭伯侵宋,及曹門外,是也,北門曰桐門《左傳》襄十年楚及鄭圍宋,門於桐門。又昭二十五年宋樂大心居桐門,稱桐門右師。又哀二十六年宋景公無子,蓄公孫周之子得與啓;景公卒,啓立,得夢啓北首而寢於盧門之外,已爲烏而集於其上,朱加於南門,尾加於桐門,是也,又外城門曰桑林門《左傳》昭二十一年宋城舊及桑林之門而守之。又而彡門,或曰宋郊外門。宋武公時,而彡班禦皇父充石獲長狄緣斯,宋公以門賞而彡班,使食其徵,謂之而彡門,是也。漢梁孝王都於此本封大樑,以地卑濕,徙睢陽。《北征記》:「城方三十七里,南臨水即睢水,凡二十四門《漢書》:「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太康地記》:「城方三十里。唐建中時,亦爲宣武軍城,城有三長慶二年宣武叛將李介攻宋州,陷南城,刺史高承簡保北二城,與賊戰卻之。咸通十年徐賊龐勳襲攻宋州,陷南城,刺史鄭處衝守北城以拒賊。宋爲南京城。城周十五里四十步,東二門:「南曰延和,北曰昭仁;西二門:「南曰順成,北曰回鑾;南一門曰崇禮,北一門曰靜安。內爲宮城,周二里三百十六步,門曰重熙、頒慶。京城中有隔城,門二:「東曰承慶,西曰祥輝。東有關城東面外城也,周二十五里八十三步,東、南、北各有一門。金之將亡也,以汴京危急,謀出幸。或言歸德四面皆水,可以自保,既而金主出頓歸德,復走蔡州。《志》曰:「舊城周十二里三百六十步。明初,少裁四分之一。弘治十五年圮於水。正德六年重築,乃徙而北之。城周九里有奇,今南門,即舊北門故址也府東門曰賓陽門,南拱陽門,西垤澤門,北拱辰門。
商丘縣,附郭。古商丘,爲閼伯之墟。春秋宋國都也。秦置睢陽縣。漢因之,梁國都於此。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宋城,屬宋州。大業初,還屬梁郡。唐仍爲宋州治。後因之。金人復曰睢陽。明初,省入歸德州。嘉靖中,昇州爲府,復置今縣,編戶二十七里。
睢陽城,《括地誌》:「在州治南二里外城中。秦縣治此。項王拔外黃,東至睢陽,皆爭下項王。漢文封子武於此。景帝三年吳楚叛,引兵攻睢陽,不能克。自漢以後,皆爲梁國治。後魏主子攸永安二年梁將陳慶之送北海王顥北還,進至梁國,魏將丘大千分築九城以距之。慶之拔其三壘,大千降,顥遂即帝位於睢陽南,旋克梁國。隋始改縣曰宋城,亦治南城中。宋建東京,宋城縣移入郭內。
蒙城,在府東北四十里,亦曰大蒙城。《國語》:「楚申無宇曰:「宋有蕭、蒙。又有蒙澤,在城東北三十五里。《左傳》莊十二年宋萬弒閔公於蒙澤。漢置蒙縣,屬梁國。晉因之。永嘉五年苟晞奉豫章王端爲皇太子,自倉垣徙屯蒙城,置行臺,尋爲石勒所虜。劉宋屬譙郡。後魏因之,亦曰北蒙縣。永安初,梁將陳慶之送北海王顥北還,自釒至城進拔滎城,遂至梁國。滎城,即蒙城之訛矣。後齊廢。又有小蒙城,在府南二十五里。《志》云:「中有漆園。莊周嘗爲園人城,亦名漆丘。晉義熙十二年劉裕遣王鎮惡等入秦境,秦將王苟生以漆丘降,即此。釒至城,見江南宿州。○貰城,在府西北。《左傳》僖二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貰。杜預曰蒙縣西北有貰城,是也。今詳見山東曹縣。
亳城,在府西北。杜預曰:「在蒙縣西北,故湯都也。春秋時宋邑。莊十二年宋公子禦說以宋萬之亂,奔亳。亦曰薄。《左傳》僖二十一年楚執宋襄公以伐宋,冬會於薄以釋之。哀十四年桓請以鞍易薄,宋景公不可,曰:「薄,宗邑也。漢置薄縣,屬山陽郡。後漢改屬梁國。晉省。《括地誌》:「熟西南三十里有南亳故城。《書》所稱三亳者,蒙縣之亳曰北亳,湯所興;熟之亳曰南亳,湯所都;偃師之亳爲西亳,湯所遷也。又諸家皆以蒙縣之亳爲景亳。按:「《商頌》明言瞻彼景山,爲高宗寢廟所託,則指偃師之亳無疑,況景山至今未改乎?指爲北亳,悞矣。鞍亦在亳西,蓋之食邑。
熟城,在府東南四十里。漢睢陽縣地。後漢建武二年封更始子歆爲熟侯,邑於此;尋爲熟縣,屬梁國。晉因之。後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熟縣,屬宋州。唐武德二年置南州治焉;四年州廢,仍屬宋州。宋開寶五年汴水決於此,遷治城南,仍曰熟縣。元省。今爲熟鎮。
橫城,在府西南。《左傳》昭二十一年宋華、向之徒亂,樂大心、豐愆、華禦諸橫。杜預曰:「睢陽縣南有橫亭,世謂之光城,聲相近也。○新城,在城南。《左傳》文十四年晉趙盾盟諸侯於新城。杜預曰:「熟縣西有新城。
商丘,在城西南三里,周三百步。《左傳》閼伯居商丘,是也。世稱閼臺。○丘,在城南四十里。《左傳》桓十二年公會宋公、燕人盟於丘,是也。
黃河,在府北三十里丁家道口。自開封府儀封縣東流,入府境之睢州考城界,流經此,又東至虞城、夏邑北,而東入徐州境,爲豐、沛間之漕河。
汴河舊,在城南。自開封府杞縣東流,經睢州考城界,又東入寧陵界,至府城南而東南流,入江南鳳陽府界。宋開寶五年汴決熟,害民田。太平興國三年汴水決宋城縣。淳化二年汴復決於宋城。景德元年宋州復言汴河決溢,皆命有司修塞。《寰宇記》:「睢水在城南,汴水在城北,梁孝王廣睢陽城,開汴河,始經城南爲洪蓬澤。今詳見大川汴水。又《水經注》:「睢陽有渙水,亦汴水之支流也。今見永城縣界。
睢水,在府城南。自開封府陳留縣東南,經睢州寧陵縣之南流入境,又東至夏邑永城之南,而入江南徐州南界。《春秋》僖十九年宋襄公用曾阝子於次睢之社。成十五年宋華元討盪澤之亂,其黨魚石等出舍於睢上。元止之,不可,則決睢ㄛ,閉門登陴以備之,魚石等皆奔楚。漢建安七年曹操軍譙,遂至浚儀,治睢陽渠。胡氏云:「睢水於浚儀首受莨盪水,東過睢陽,故曰睢陽渠。
孟諸澤,在府東北,接虞城縣界。今虞城縣西北有孟諸臺,亦故澤地也。《禹貢》:「導荷澤,被孟豬。《爾雅》十藪,宋有孟諸。《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玉夢河神賜以孟諸之麋。又文十年宋道楚子田孟諸。哀十四年宋皇野語向巢:「跡人來告,逢澤有介麋焉。或曰:「逢,猶遇;澤,即孟諸。《周禮》謂之望諸,《史記》謂之明都,《漢志》謂之盟諸。○漆溝,在府城北,一名隕石河。《左傳》:「隕石於宋五。相傳水涸時,五石猶存。
堤,在府西北七里。,一作蓼。梁孝王所築。宇文周末,楊堅使於仲文擊尉遲迥將檀讓於河南,軍至堤,去梁郡七里,進拔之。《志》云:「府城南六里有南湖,梁孝王園池故址也。
白沙渠,在府東。又有石樑渠。宋張亢知應天府,治此二渠,民無水患。○趙渠,在府東南。《志》云:「即賈魯所開大河故瀆也。自商丘虞城縣而東,達蕭縣至徐州。嘉靖末,始北徙。萬歷初,潘季馴議復開之,以費重而止。二十六年劉東星復浚趙渠,功未竟而卒。
武津關,府東南三十五里。路通徐、亳,有巡司。又府北三十里曰丁家道口,當黃河之津要。今有丁家道口渡巡司,在府北十里。《志》云:「府城西有商丘驛,明初置。
陽梁聚,在城東南三十里。《左傳》襄十二年楚會齊師伐宋,師於陽梁。杜預曰:「陽梁在睢陽東。又鴻口亭,在府東。《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於鴻口。杜預曰:「睢陽東有鴻口亭。
蠡臺,在府城南。司馬彪曰:「睢陽有盧門亭,城內有高臺,甚秀廣,巍然介立,超焉獨上,謂之蠡臺,亦謂之升臺。《續述徵記》:「回道似螺,故曰蠡臺。《水經注》:「蠡臺傍又有女郎臺、涼馬臺。晉永和九年姚襄降晉,屯於歷陽,殷浩惡其強盛,遷襄於梁國之蠡臺。又燕昇平四年燕以慕容垂爲征南將軍、荊州刺史,鎮梁國之蠡臺,是也。又有平臺,在府東北二十五里,寬廣而不甚高。《史記》:「梁孝王大治宮室,爲復道,自宮連屬於平臺,三十餘里,即此。司馬貞曰:「平臺,一名修竹院。
竹圃,在府東南。《水經注》:「睢水自睢陽東南流,歷竹圃,水次綠竹蔭渚,菁菁彌望,世謂之梁王竹園。官收其利,因名官竹。梁中大通四年遣羊侃送元法僧北還,侃至官竹,聞譙城爲魏所陷,引還。

寧陵縣,在府城西六十里,又西至開封府杞縣一百里,北至睢州考城縣七十里。古葛國,後爲宋之寧邑。戰國時屬魏。漢曰寧陵,高帝封呂臣爲侯邑。元狩初,置縣,屬陳留郡。後漢屬梁國。晉因之。劉宋屬譙郡。後魏仍舊。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宋州。唐因之。宋初屬拱州,後屬應天府。今城,明初築,周九里有奇,尋圮於水。成化二十二年改築,截去北城,周僅五里。編戶七里。

寧城,在縣城西。春秋時宋之寧邑也。戰國時,魏公子無忌封信陵君,而食邑於寧。秦楚之際,周市欲立故魏公子寧陵君咎爲王,即此。漢置寧陵縣。後漢初平四年曹操敗袁術於封丘,術自襄邑走寧陵。唐至德初,張巡自雍丘東守寧陵,大破賊將楊朝宗等於此,即今縣矣。○葛城,在縣北十五里。古葛伯國。《孟子》:「湯居亳,與葛爲鄰。春秋時亦爲葛國。桓十三年葛人來朝。漢爲葛鄉。又縣南三十里有東、西二期城,相去五里,戰國時梁楚之邊邑也。
己吾城,在縣西南三十里。《風俗傳》云:「寧陵縣之種龍鄉也。後漢永元十一年置己吾縣,屬陳留郡。中平末,魏武初起兵於己吾,即此。晉省縣而城猶存。永嘉五年石勒紿斬王彌於己吾,即此。後魏復置縣,屬馬頭郡。東魏置仁州及臨淮郡治焉。北齊州郡俱廢,省縣入下邑縣。蓋廢徙不一,非故縣地也。
沙隨城,縣西北六里。《左傳》成十六年晉會諸侯於沙隨。襄二十二年復會於沙隨。亦曰沙陽亭,或謂之棠陽城,俗謂之堂城。梁大通三年陳慶之送元顥北還,自釒至城進拔滎城,胡氏以爲即堂城也。其西有白沙堝。唐至德初,張巡守雍丘以抗賊,賊衆屯白沙堝,巡乘夜襲擊,大破之。○汋陵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左傳》成十六年鄭子罕伐宋,宋將Θ樂懼,敗諸汋陂,退舍於夫渠,不儆,鄭人覆之,敗諸汋陵,是也。
大棘城,縣西南七十里。《左傳》宣二年宋華元、鄭公子歸生戰於大棘,即此。漢景帝三年七國反,吳、楚共攻梁,破棘壁,即大棘也。
始基城,在縣南。晉豫州刺史祖逖督護衛策所置。策大破乞活陳川於水南,謂人曰:「吾從祖公北伐,功始基此。因名。相去五里有仇留城,川將仇留所戍處。按:「水,一名谷水。《水經注》,汴水又東,谷水入焉,又東南經己吾城者也。今涸。
甘露嶺,在縣西五里。隋文帝幸岱,至此,甘露降,因名。
汴河舊,在縣北八里,又東入商丘縣界。唐至德初,張巡守寧陵,大敗賊將楊朝宗等,流屍塞汴而下。又興元初,李希烈圍寧陵,引汴水灌城,濮州刺史劉昌堅守,鎮海節度韓遣將王棲曜赴救。棲曜以強弩數千,遊汴水夜入城,希烈卻走。宋太平興國三年汴河溢,壞寧陵堤岸,詔有司修塞。今涸。又縣南七里有賈魯堤。元時黃河南決,流經縣界,魯築此堤障之,因名。
睢水,在縣南。自睢州界流經此,又東入商丘縣界。○巴河,在縣北。舊自睢州流經縣境,入於大河。
桃園關,縣北四十里。舊嘗設關於此,並置巡司。今廢,其地仍曰桃園集。縣北三十里又有柳河集,舊設公館於此。又寧城驛,在縣城北。○儀臺,《括地誌》:「在縣西南。《史記》:「魏惠王六年伐取宋儀臺。一作義臺。郭象云:「宋之靈臺。
鹿邑縣,府南百二十里,東至江南亳州百三十里。漢鄲縣地,屬沛郡。東漢析置武平縣,屬陳國。晉屬梁國。後魏屬陳留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鹿邑縣,屬陳州。唐屬亳州。宋以後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三十四里。
鹿邑城,在縣西南。宋白曰:「在縣西十三里。春秋時陳邑,本曰鳴鹿。《左傳》成十六年晉知武子以諸侯之師侵陳,至於鳴鹿。隋因以名縣。唐中和三年宣武帥朱全忠與黃巢黨戰於鹿邑,敗之,遂入據亳州。《志》云:「縣東北四十里有武平故城,後漢置縣治此。建安元年封曹操爲武平侯,此其食邑雲。
苦縣城,縣東七十里。即楚之苦縣。漢因置縣,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晉仍曰苦縣,屬梁國。咸康三年改曰谷陽,屬陳郡。後魏仍曰谷陽縣,屬陳留郡。後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谷陽,屬亳州。唐乾封初,改曰真源縣;載初元年改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改曰衛真縣:「俱屬亳州。元併入鹿邑。《九域志》:「縣在亳州西六十里。
寧平城,在故苦縣西南。漢縣,屬淮陽國。後漢屬陳國。晉省縣而城猶存,亦曰寧平。《水經注》:「城在沙水北。永嘉五年東海王越卒於項,王衍等奉其喪,還葬東海。石勒自許昌追之,及於苦縣寧平城,是也。近《志》訛曰安平,在縣西北四十里。
鄲縣城,在縣東北。漢置鄲縣,屬沛郡。鄲,音多。後漢仍屬沛國。晉省。隋開皇六年復置鄲縣,屬陳州。唐初省。今爲鄲城鎮。《志》雲故鄲城在縣西南七十五里,悞。
潁水,在縣南,與陳州沈丘縣接界。《春秋》成十六年晉知武子以諸侯之師至鳴鹿,遂侵蔡,諸侯遷於潁上,即此。蔡河亦自開封府太康縣流合焉,古所謂蔡河口也。
渦水,在縣西北。自太康縣東南流,經柘城縣境,又東南流經縣界,又東入亳州境。《水經注》:「渦水東徑大棘城南,又東徑寧平故城北,又東徑鹿邑城北。是也。今縣北有渦河渡。
賴鄉,在廢苦縣東。《九域志》:「真源縣有賴鄉及曲仁里,相傳老子所居也。賴,一作厲,音賴。梁中大通六年遣元慶和克魏賴鄉,據之,即此。《志》雲賴鄉城在縣東十里,悞。○頤鄉,在縣東。漢初,灌嬰攻苦、譙,與漢王會頤鄉。徐廣曰:「苦縣有頤鄉。

夏邑縣,府東百二十里,東至江南蕭縣百五十里,北至山東單縣七十里。戰國時下邑地。秦屬碭郡。漢置下邑縣,屬梁國。晉因之。劉宋兼置梁郡於此。後魏初,屬梁郡。孝昌二年於此置碭郡。隋屬亳州。開皇十六年改屬宋州。唐、宋因之。金曰下邑縣,仍屬宋州。元初,併入睢陽縣,尋復置,屬歸德府。明初,改下爲夏。今縣城周八里,編戶十四里。

下邑故城,在縣西南。秦二世二年沛公取碭,攻下邑,拔之。又彭城之戰,呂后兄周呂侯軍於此,高祖敗還,從周軍於下邑,尋置下邑縣。景帝三年吳、楚攻梁,走條侯軍,會下邑,欲戰,條侯堅壁不戰。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徐州部將席毘羅之攻拔下邑。皆此城也。後移今治。
栗城,在縣東。秦縣也。二世二年章邯破楚軍至栗,又沛公將周勃攻栗,取之,既而沛公引兵西,與彭越俱攻秦軍,戰不利,還至栗,即此。漢亦置栗縣,屬沛郡。武帝封趙敬肅王子樂爲侯邑。後漢省。《寰宇記》:「今縣城,本栗城。碭山縣,漢下邑縣也。後魏明帝置碭郡於下邑,移下邑縣治此。
譙城,在縣北三十一里。或曰漢譙縣初治此。東晉初,祖逖屯淮陰,進據太丘城,遂克譙城而居之,即此城矣。○祁城,在縣東北,秦邑也。漢初,曹參取祁善置。《括地誌》:「置,驛也;善,即驛名。蓋祁縣之善置。今夏邑東北有故祁城。
黃河,在縣北二十二里。有巴堤,黃河之南岸也。東接徐州之蕭縣,北接兗州府之單縣,東南爲運河。
睢水,在縣東南二里。自商丘縣流入境,又東達永城縣南境。
黍丘亭,在縣西南。《左傳》襄七年宋圍曹,築五邑於其郊,黍丘其一也。杜預曰:「夏邑縣西南有黍丘亭。《志》云:「今縣南三十五里有會亭驛。

永城縣,府東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江南碭山縣百二十里,東南至江南宿州百三十里,西南至江南亳州百十五里。春秋芒邑地。漢爲芒縣,屬沛郡。高祖初封而彡蹠爲侯邑。而彡,音而。後漢改芒曰臨睢,屬沛國。魏廢。晉爲譙郡鄲縣地。隋末,置永城縣,屬譙郡。唐屬亳州,宋因之。金興定五年升永城爲永州。元至元二年復降爲永城縣,改今屬。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二十四里。

ガ縣城,在縣西南。本秦縣,屬泗水郡。陳勝初起攻ガ,下之。漢亦爲ガ縣,屬沛郡。後漢屬沛國。建武三年蓋延等圍劉永於睢陽,永突出,將走ガ,其將慶吾殺之以降,即此。晉屬譙郡,魏置下邑縣,屬馬頭郡。北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ガ縣,屬亳州。唐因之。開元二十六年移治於汴城之垣陽驛。宋因之。金改屬永州。元至元二年併入永城。ガ,音嵯,本作阝,非蕭何食邑也。今有ガ城橋,在縣南二十里。
太丘城,在縣西北三十里。《春秋》襄元年鄭子然侵宋,取大丘。杜預疑其遠。按:「是時楚方侵宋呂留,鄭服楚,蓋爲楚取也。呂留,今見江南徐州。漢爲敬丘縣,屬沛郡。東漢曰太丘,仍屬沛國。陳爲太丘長,即此。晉縣廢城存。東晉初,祖逖自蘆州進屯太丘,是也。今有太丘集,與夏邑縣接界,大河經此,東北流入江南碭山縣境。蘆州,詳見江南亳州。
建平城,在縣西南。漢置縣,屬沛郡。景帝封程嘉爲侯邑,又昭帝封杜延年爲建平侯。後漢仍屬沛郡。晉析置馬頭郡,治建平城。齊廢入ガ縣。章懷太子曰:「建平故城,今馬頭城。劉昫曰:「永城舊治在馬浦城東北三里。唐武德五年移於馬浦,或曰即馬頭城也。芒城,在縣東北。《志》云:「漢縣治此,俗呼大睢城。
碭山,縣北八十里,與徐州碭山縣分界。其北八里爲芒山,山有紫氣岩,即漢高避難處。其東南有保安鎮,相傳高祖斬蛇於此。《邑志》云:「碭山別名,有磨山、白毛、石洞、黃土、戲山之稱,連亘幾二十里。
磨山,在縣東北。碭山之別阜也。唐咸通九年徐州叛卒龐勳作亂,民逃匿其上,勳遣其黨張玄稔圍之,會旱,山泉竭,數萬口皆渴死。又虞山,在縣北九十里,《隋志》謂之魚山。
睢水,在縣南。自夏邑縣流入,又東南入徐、宿二州之界。《水經注》:「睢水在縣北,與碭縣分界。蓋故道已湮矣。
渙水舊,在縣東南。睢水之支流也。東入鳳陽府宿州西南境,一名水。《戰國策》:「楚宣王時,魏拔趙邯鄲,楚救趙,取睢、之間。唐咸通九年康承訓討龐勳,屯新興,濟渙水,與賊戰,賊伏兵圍承訓,朱邪赤心擊卻之,是也。
澮水,在縣南二十里。自鳳陽、亳州界來,經縣界柏山,又東入宿州界。又南二十五里有泡河,亦自亳州來,經縣境東入宿州界,會於澮水。縣南有黃溝、清溝,西南有大小澗溝,縣北有洪溝、漬溝,皆流入於澮、泡兩河。
新興鎮,在縣南。唐咸通中,康承訓討龐勳,引兵屯於新興,賊將姚周屯柳子拒之,承訓退屯宋州,是也。自新興東至鹿塘,又東至柳子,相距各三十里。柳子,見江南宿州。
鹿塘寨,在縣東南。康承訓將諸道兵屯柳子之西,自新興至鹿塘,壁壘相屬。既而賊將王弘立引兵渡睢水,圍承訓於鹿塘,爲沙陀所敗,蹙之於睢水,賊死者甚衆,自鹿塘至襄城,伏屍五十里。襄城,即今江南宿州之相城。○太丘驛,在縣東,以太丘故城名。
棘亭,在故ガ縣東北。《左傳》襄二十六年吳克棘入州來。又昭四年吳伐楚,入棘。杜預曰:「即棘亭也。○費亭,在縣西。《水經注》:「沛國ガ縣有費亭。漢延熹中,封中常侍曹騰爲費亭侯,騰養子嵩襲父封。建安初,曹操亦襲封於此。

虞城縣,府東北六十里。北至山東單縣六十里。古虞國,禹封商均於此。漢置虞縣,屬梁國。晉因之。後魏屬沛郡,改曰蕭縣。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置虞城縣,屬宋州。唐武德四年置東虞州,州旋廢,仍屬宋州。五代梁屬輝州。宋仍屬宋州。金廢。元復置,屬東平路,後屬濟寧路。明初改今屬。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八里。

虞城,在縣南三里。舊縣治此。《史記》,漢王敗於彭城,還軍碭西,過梁地,至虞,是也。自漢以後,皆爲縣治。明嘉靖九年以河患,始營今城,移縣治焉。
綸城,在縣西三十五里。夏時虞國之邑。《左傳》少康奔有虞,邑諸綸,是也。又西五里有熟城。闞る《十三州志》:「熟城,漢縣。未詳所據,或熟之訛矣。
廣樂城,在縣西。漢時有此城。建武二年更始故將蘇茂據廣樂,降劉永。三年吳漢率七將軍擊茂於廣樂,大破之。隋避煬帝諱,改曰長樂城。
空桐山,《寰宇記》:「在縣東三十里。《郡國志》:「縣南五里有空桐亭。《左傳》哀二十七年宋景公遊於空澤,卒於連中,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是也。杜註:「空澤,邑名;連中,館名。俱在虞城境內。
黃河,在縣北十三里。自商丘縣東流入境,又東入夏邑縣境。○汴河,《志》云:「舊自歸德東北流,經縣城北,後轉而東南流。五代以後,縣境之河遂涸。
孟諸臺,在縣西北十里。縣境,古孟諸之地也,臺因以名。○石榴固驛,在縣南六十里,明初置。
附見
歸德衛,在府城內。洪武二十三年置,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屬中都留守司。

睢州,府西一百二十里。南至開封府陳州二百里,西北至開封府一百七十里,北至山東曹州一百七十里。

春秋時宋、陳二國地。秦置襄邑縣。漢屬陳留郡。晉屬陳留國。劉宋屬譙郡。後魏屬梁郡。東魏屬陽夏郡。隋屬宋州。唐初,屬杞州。貞觀初,屬宋州。宋屬開封府。崇寧四年升拱州,建爲東輔亦曰保慶軍。大觀中廢。政和四年復置。金改睢州。元因之。明初,以州治襄邑縣省入編戶四十里,領縣二。今仍曰睢州。
州界梁、宋之中,據汴河之會,土田平衍,舟車絡繹。宋人置州於此,屏衛京邑。兗、豫有事,此亦馳驅之所矣。
襄邑廢縣,今州治。故宋承匡、襄牛之地。《左傳》僖二十八年衛侯出居於襄牛。又襄十年楚、鄭伐宋,衛侯救宋,師於襄牛。後以宋襄公葬此,亦曰襄陵。戰國時,屬魏。《魏世家》:「文侯三十五年齊伐取我襄陵。《齊世家》:「威王使田忌伐魏襄陵。又魏惠王十九年諸侯圍我襄陵。楚懷王六年柱國昭陽將兵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秦置襄邑縣。漢因之,屬陳留郡。更始二年立成丹爲襄邑王。建武二年封更始子述爲侯邑。晉仍舊,後廢。魏景明元年復。東魏屬陽夏郡。北齊省入雍丘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唐因之。宋爲拱州治。金爲睢州治。明初省。州城周十里有奇,有門四。
承匡城,在州西三十里。《左傳》文十一年叔仲、惠伯會晉缺於承匡。《戰國策》:「犀首以樑與齊戰於承匡。秦爲承匡縣,後以承匡之地卑濕,徙縣於襄陵,城遂廢。亦曰匡城。○廣鄉城,在縣東。圈稱曰:「襄邑有蛇丘亭,即廣鄉也。後漢順帝封摯填爲侯國。
金鎖嶺,在州治後。昔人避水患者,多居其上。又駱駝岡,在城西,有襄公檯,其形起伏如駝。岡後有西湖,周回十四里。
黃河,在州北七十里。自開封府儀封縣流入境,又東入考城縣界。
汴河,在州北四十五里。自開封府杞縣東流至此,又東入考城縣界。今堙。
睢水,在州北。自開封府陳留、杞縣之南境,流入州界,又東入寧陵縣境。今上流漸淤矣。○巴河,在州北五十里。舊自儀封東南流入境,達寧陵縣,入於河。今堙,其餘流自州境至考城縣,西北入於河。
東澗,在州東。晉太和四年桓溫伐燕,不克而還,燕兵追之,及於襄邑。慕容德伏兵東澗中,與慕容垂夾擊溫處也。
巢亭,在州南二十里。春秋時鄭地。又有曾阝亭,在州東南,亦鄭地。《左傳》襄元年晉會諸侯伐鄭,東諸侯之師次於曾阝,以待晉師。晉師自鄭以ガ之師侵楚焦夷及陳,是也。焦夷,見江南亳州。
滑亭,在州西北。《春秋》莊二年次於滑。杜預曰:「襄邑西北有滑亭。又有盂亭。《左傳》僖二十一年諸侯會宋公,盟於盂。
首鄉,在州東南。《春秋》桓十八年齊侯師於首止。僖五年齊桓公會王世子於首止。成十五年楚侵衛,及首止。又十七年諸侯伐鄭,楚子重救鄭,師於首止。杜預曰:「即首鄉也,衛地。○葵丘驛,在州城南,明洪武初置。

考城縣,州東北九十里,西南至開封府杞縣九十里,北至直隸東明縣百二十里,東至山東曹縣七十里。本周之戴國。《春秋》隱十年鄭取戴。《陳留風俗傳》曰:「秦置縣,漢改爲甾縣,屬梁國。東漢章帝改名考城,屬陳留郡。晉省。後魏改置考陽縣,屬北梁郡。北齊省入成安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考城縣,屬宋州。唐初,置東梁州,尋廢,以縣屬曹州。五代梁改曰戴邑,屬開封府。後唐復曰考城。宋因之。崇寧中,改屬拱州。大觀中,仍屬開封府。金復屬曹州,又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十一里。

考城故城,在縣東南五里。本漢之甾縣。王莽遣兵擊翟義,東至陳留甾。後漢曰考城。後魏永安二年梁將陳慶之送元顥北還,至梁國。魏元暉業軍於考城,慶之攻拔之。唐元和十三年宣武帥韓弘討淄青叛帥李師古,圍曹州,拔其考城。皆此城也。明正統十三年以河患徙今治。
成安城,在縣東北。《漢志》有成安縣,屬陳留郡。後魏孝昌中,復置成安縣,爲北梁郡治。北齊廢郡,以考陽縣省入,屬濟陰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又省縣入考城縣。
斜城,在縣東。《陳留風俗傳》考城縣有斜城。又東三里有周塢,舊汴水經塢側。《續述徵記》:「晉義熙中,劉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緣汴故溝,斬樹穿道七百餘里,以開水路。停泊於此,故茲塢流稱矣。
黃河,在縣北三里。自開封府儀封縣而東,縣爲衝決之所,堤防最切。
汴河,在縣南。《水經注》:「汴水東經考城縣故城南,而爲獲渠。亦兼丹水之稱。《竹書紀年》:「宋殺其大夫皇瑗於丹水之上。今爲平陸矣。《漢志》註:「獲渠,自蒙縣東北至彭城入泗,過郡二,行五百五十里。
黃溝,在縣西。《水經注》:「河水舊於白馬南,通濮、濟、黃溝。魯惠公敗宋師於黃,黃,蓋溝名也。又《國語》吳子掘深溝於商、魯之間,以會晉公午於黃池,亦即此矣。薛瓚曰:「外黃以黃溝而名。蓋溝近外黃。《漢志》註:「考城縣有黃溝。《寰宇記》:「在縣西三十六里。
葵丘亭,在縣治東。《左傳》僖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杜預曰:「在外黃東。蓋晉省考城入外黃也。今縣西去故外黃城四十里。○蒲亭,在縣界。東漢仇香爲蒲亭長,即此。

柘城縣,在州東南九十里。東北至寧陵縣七十里。古朱襄氏邑。春秋爲陳株野地。戰國時爲楚柘邑。《史記》:「陳涉攻楚柘、譙,皆下之。漢置柘縣,屬淮陽國,以邑有柘溝而名。後漢屬陳國。晉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改曰柘城,屬宋州。唐貞觀初,省入熟、寧陵二縣。永淳初,復置,仍屬宋州。宋屬應天府。崇寧中,改屬拱州。金屬睢州。今縣城,明初〔築〕,周十二里。嘉靖二十一年水壞重築,周五里有奇。編戶九里。

鄢城,在縣北。《漢志》有鄢縣,屬陳留郡。應劭曰:「鄭伯克段於鄢,即此。《寰宇記》:「柘城縣北三十里,有故鄢城。又藏甲城,在縣西三十里。相傳項羽藏兵於此。城西有岡,亦曰霸王岡。
睢水,在縣北。自睢州流入境,北接寧陵縣界。○泓水,在縣北。《寰宇記》:「鄢城北里許有泓水。《春秋》僖二十二年宋人及楚人戰於泓,是也。
渦水,在縣南三十里。自太康縣流經縣境,又東南入鹿邑縣界。
附見
睢陽衛,在州城內。洪武二十二年置,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

汝寧府,東至江南潁州三百里,南至湖廣黃州府五百里,西至南陽府二百九十里,北至開封府許州二百六十里,東北至開封府陳州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六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一千二百五十里,至京師二千三百里。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爲沈、蔡二國地。戰國時爲楚、魏二國之境。秦屬潁川郡。漢置汝南郡。後漢、魏、晉因之。劉宋立司州於汝南元嘉末,僑置於此,號其城曰懸瓠《唐書》作垂瓠,以爲重鎮。後魏得之,改爲豫州東魏置行臺於此。後周亦曰豫州置總管府,後改曰舒州,尋復曰豫州,又改溱州時改洛州爲豫州,因以豫州爲溱州,復改曰蔡州,而汝南郡如故。隋初廢郡,仍曰蔡州。大業初,復改爲汝南郡治汝陽縣。唐初置豫州。天寶初,改汝南郡。乾元初,復爲豫州。寶應初,又改蔡州避代宗諱也。是後爲淮西節度使治所。尋又曰淮寧軍,後又爲彰義軍,皆治此。宋仍曰蔡州亦曰汝南郡淮康軍。金因之亦曰鎮南軍。元仍爲蔡州。至元三十年升汝寧府《志》云:「元以汝水氾溢,截斷上流,水患得寧,因改今名。明因之,領州二、縣十二。今仍曰汝寧府。
府北望汴、洛,南通淮、沔,倚荊楚之雄,走陳、許之道,山川險塞,田野平舒,戰守有資,耕屯足恃,介荊、豫之間,自昔襟要處也。春秋時,楚文王縣申、息,朝陳、蔡,封畛於汝,與晉爭鄭,夾潁水而軍。是時楚之強,中國諸侯皆惴惴焉,其能與楚競者,惟有晉耳。秦漢以降,汝南皆爲雄郡。及晉室多故,南北瓜分,懸瓠之地,恃以屏蔽淮、泗,控帶潁、洛。宋大明中,懸瓠喪敗,而淮北之地,遂成荒外,中原聲聞,日以隔遠。歷齊、梁、陳之際,南國之勢往往折而入於北者,懸瓠不復之故也。唐之中葉,淮西抗命,李希烈縱橫搏噬,河、洛、淮、漢之交,諸州悉被其患。其後吳元濟以申、光、蔡三州,拒天下之兵,四面攻圍,四年乃克。說者謂:「自希烈據蔡,以迄於元濟,蔡州不被王化者,幾四十年其風俗獷戾,雖居中土,過於奚貊。此亦山川險阨,有以致之矣。秦宗權以狼戾之資,竊有蔡州,肆其凶虐,毒螫所及,幾半天下。朱溫平之,遂成篡奪之勢。宋人南渡以後,岳武穆自安、隨北出,克復蔡州,大河以南,次第響應。陳亮亦嘗欲以荊、襄之師,進規潁、蔡,爲復取京、洛之計。及女真之衰,乃寄息蔡州。宋人會蒙古之兵,犄角益進,而後克之。然則蔡州之險固,爭衡於南北門者,所必有事也。乃悵望三京,卒不復振。宋之覆轍,可深慨哉!

汝陽縣,附郭。漢爲上蔡縣,屬汝南郡。晉初因之。東晉徙汝南郡來治。宋、魏因之。隋改故汝陽爲殷水。大業初,遂改故上蔡爲汝陽,仍爲汝南郡治,即今縣也。自唐以後,皆爲郡治。編戶三十三里。

女陽城,即府城也。漢女陽縣,在今陳州商水縣境。今城本漢上蔡縣地。東晉時,謂之懸瓠城。興寧二年燕李洪等攻汝南,敗晉兵於懸瓠,郡守朱斌棄城走宋。元嘉二十年魏人入寇。時豫州刺史南平王鑠鎮壽陽,遣其屬陳憲行汝南郡事,守懸瓠。魏人力攻,壞其南城,憲隨方拒守,積四十餘日,卒不能拔。明年,魏人南寇,陷懸瓠。尋復得之。泰始三年汝南太守常珍奇以懸瓠降魏。齊建武末,魏主宏取沔北諸郡,復如懸瓠,既又詔州郡發兵集懸瓠。梁天監七年魏懸瓠軍主白皂生殺其豫州刺史司馬悅,求救於梁。徐州刺史馬仙卑遣兵赴之,尋復爲魏邢巒所取。中大通三年南、北司二州刺史陳慶之圍魏懸瓠。太清初,侯景降梁,自潁州引兵屯懸瓠,既而梁將羊鴉仁入懸瓠,詔以懸瓠爲豫州。明年,侯景敗於渦陽,鴉仁以東魏兵漸迫,棄懸瓠還義陽,頓軍淮上。自晉以來,嘗爲汝南郡治。隋始改置縣於此,仍爲汝南郡治。後因之。城東北有月旦裡,漢許虔、許邵所居,亦名二龍鄉。今城,明初洪武六年置,周五里有奇,惟東西南三門。八年拓爲九里有奇,增闢北門,又爲水門二,一在南門之東,一在北門之東,以洩城中積水於汝河。成化二十年增築高厚。正德九年流寇薄城,知府畢昭以磚石,增埤浚隍。隆慶三年又復修治。崇禎七年復增置守御之備,益浚舊隍,開南堤石門,引汝入壕,頗爲完固。十五年爲賊所陷。
平輿城,在府東南汝水北岸。春秋沈國地。定四年蔡滅沈。《史記》,蔡昭侯十三年與晉滅沈,是也。後屬楚。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平輿。明年,王翦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漢置縣,爲汝南郡治。光武封姚銚爲侯邑。晉仍爲平輿縣,屬汝南郡。高齊縣廢。隋大業初,析新蔡縣復置,仍屬汝南郡。王世充置輿州。唐初州廢,縣屬豫州。貞觀初,縣廢。天授二年復置。宋仍屬蔡州。元省入汝陽縣。杜預曰:「平輿縣北有沈亭,古沈國也。沈,當作阝。近《志》:「平輿城,在府東南七十里。又江南《潁州志》:「州西百四十里有平輿城,與新蔡縣接界。
宜春城,在府西南。漢縣,屬汝南郡。東漢改曰北宜春,安帝封後父閻暢爲侯邑。晉亦曰北宜春縣,屬汝南郡。後省。《括地誌》:「在府西南六十七里。
安成城,在府東南七十里汝水南。漢爲安成縣,武帝封長沙定王子蒼爲侯邑,屬汝南郡。三國魏豫州治安成。晉平吳州,徙陳國,而安成仍屬汝南郡。後魏因之。高齊廢。又富波城,在府東。漢縣,屬汝南郡。光武封王霸爲侯邑。晉省。
陽城縣城,在府界。漢縣,屬汝南郡。東漢初,岑彭封此,後省入汝陽。又汝南城,在府城西。後魏興和中,置縣,屬汝南郡。高齊廢。唐貞元中,復置。元和中,省入汝陽。
天中山,在城北三里。亦名天臺山。高止尺餘,上土下石,以在天地之中,故名。自古考日景,測分數,以此爲正雲。
汝水,在城北。自開封府許州郾城縣界,流經西平、上蔡縣界,又東南流經此,入新蔡固始縣界,又東入於淮。《水經注》:「汝水自上蔡縣東徑懸瓠城西北,汝水枝別左出,西北流,又屈西東轉,又西南會汝,形若垂瓠,因以名城。魏主宏太和二十二年得疾於懸瓠,彭城王勰密爲壇於汝水之濱,祈以身代,既而疾間,乃發懸瓠,舍於汝濱。梁天監七年懸瓠來降,魏將邢巒渡汝水,圍懸瓠,復取之。太清初,司州刺史羊鴉仁自義陽趣懸瓠,應接侯景前軍至汝水,侯景遂自潁川出屯懸瓠。秦觀曰:「汝水故道已亡,惟存別枝,水潦暴降,郡城恆有漲溢之患。今城西北有黃公堤,又有岳公堤,皆在汝河東岸,逶迤五十里,廣四丈,高倍之。水漲時,百里內皆蒙其利。萬歷中,按察司黃煒、邑令岳和聲所築,因名。餘詳大川汝水。
練水,在府西十里。亦曰練江,一名黃酉河。源出確山縣之樂山,東流至府西,有斷濟河、寨河、冷水諸小川匯入焉,至府城西北,入於汝。或曰:「舊有練家河,流合於此,因兼練江之名。宋端平初,孟珙會蒙古兵攻金蔡州,珙決柴潭,蒙古決練江,即此。
澺水,府東四十里。俗名洪河。源出西平縣周家泊,東流合汝水支流,又東南經上蔡縣東,而入於汝。復支分而東南出,經府東北十里,有洪河橋跨其上,復東流至新蔡縣,入於汝。○荊河,在府東北二里。源出天中山,匯懸瓠池水,經城北大堤外,東流六十里,南入澺水。又府西北十二里有馬常河,亦東流入於澺水。
溱水,在府南十八里。源出南陽府桐柏縣之桐柏山,一名沙河。東流經朗陵故城西,又徑宜春故城南,又東北經溱口店入汝。復分流東南出,徑平輿、安城故縣北,又折而南入真陽縣境,復東南流入息縣界,又東北經新蔡縣之官津店,復入於汝。梁中大通二年陳慶之圍懸瓠,破魏兵於溱水,即今府西南之溱口矣。
瀙水,府西北三十里。俗名泥河。源出南陽府唐縣之中陽山,流經舞陽、泌陽縣境,而入遂平縣界,至縣南狼家口,分二流:「一東北出,至府西北四十里黃埠西,復折而南入汝;一東南受傅家溝諸水,至府西姚家灣,亦入於汝。又半截河,在府西南十六里,一名英河,下流亦入於汝。
南湖,在府城南。周十餘頃,長堤亘其前。又西湖,在城西南。城東北又有三角湖,中多菱芡,俗謂之菱角湖。城北十里有十家湖,水產魚、蓮,旱種粳稻,居民賴之。《宋志》謂之車輞湖。
陂,在府東十里。淮北諸水,溢爲大陂,郡以富饒。漢成帝時,關東數水,陂溢爲害。翟方進爲相,議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費而無水憂,奏罷之。後歲旱,民失其利。建武十八年鄧晨爲汝南太守,修復舊陂,使許揚掌其事。揚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立,郡以沃饒。亦曰鴻隙陂,亦曰鴻池陂,又爲洪池陂。安帝永初三年詔以鴻池陂假與貧民,自是陂遂廢。宋秦觀曰:「鴻池陂非特灌溉之利,菱芡蒲魚之饒,實一郡瀦水處也。陂既廢,水無歸宿,汝水所以散漫爲害歟。○青龍陂,在府東。《志》云:「府東百三十里有亢陂港,自青龍陂入汝。又府南二十里有汶河,源出真陽縣境,亦自青龍陂入汝,今謂之汶口。
賈侯渠,在府東。魏賈逵爲豫州刺史,南與吳接,修水戰之具,遏鄢、汝之水,造新陂,又通運渠二百餘里,時稱爲賈侯渠。又城西南有蒼陵堰。唐刺史夏夔堰汝水,灌田千頃。今廢。
柴潭,在城南三里。宋紹定六年孟珙與蒙古共攻蔡州,珙進逼柴潭,立柵潭上,遂奪柴潭樓。蔡州恃潭爲固,外即汝河,潭高於河五六丈。珙鑿潭堤,決入汝水,潭涸,實以薪葦;蒙古亦決練江。於是兩軍皆濟,攻破其外城,又墮其西城,蔡州旋拔。
鵝鴨池,在城北。汝水之曲也。李愬夜襲蔡州,擊鵝鴨池,以亂軍聲。一名懸瓠池。○栗渚,在城西南。汝水之灣,有地數頃,樹栗其中,謂之栗洲。傍有溪曰錦繡溪。
楊埠關,府東八十里。有巡司。亦曰楊埠鎮。下臨洪河。○韓莊店,在縣西。正德六年賊劉六等犯境,千戶方瑤拒戰於韓莊,敗死。萬歷十二年守備熊世錦擊盜史世華於韓莊,擒之。又汝陽驛,在府城西,洪武中置。

真陽縣,府南百二十里。南至信陽州羅山縣百十五里。漢置滇陽縣,屬汝南郡。高帝封欒說爲侯邑。東漢永平中,訛曰慎陽縣。滇、慎,俱讀真。晉仍曰慎陽。劉宋因之。後魏初,仍屬汝南郡。永安三年置郢州於此。天平四年罷州,置義陽郡,兼置淮川郡。後齊廢郡,又並縣入保城縣。隋開皇十一年廢保城縣。十六年復置真丘縣,屬蔡州。大業初,改曰真陽。唐屬豫州。載初元年改曰淮陽。神龍初,復故。宋仍屬蔡州。金改屬息州。元省入息州。明成化十六年復置今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五里。

白苟城,在縣東南。梁置白苟戍城,又爲白苟堆。後魏將堯雄謂白苟堆,梁北面重鎮,請備之,即此。魏收《志》:「梁置西淮州,治豫州界白苟堆;又淮川郡亦治焉,領真陽、梁興二縣。高齊廢州置齊興郡,郡尋廢,改爲白狗縣。隋改縣曰淮川。大業初,省入真陽。唐初復置淮川縣,屬息州。貞觀初廢。元和十二年李愬攻蔡州,遣兵下白狗柵,即故白苟城也。○慎陽廢縣,在縣北四十里,自漢以來縣皆治此。明改置今縣。
新陽城,在縣西南四十二里。應劭曰:「地在新水之陽,故名。陳涉歿,其將呂臣起新陽,攻陳,下之,復以陳爲楚,即此。漢爲縣,屬汝南郡。光武封陰就爲侯邑。晉省。○保城廢縣,在縣西北。劉宋孝建三年置寶城縣,屬義陽郡。後魏改爲保城縣,屬汝南郡。高齊因之。隋省入汝陽縣。
安陽城,在縣東,與光州息縣接界。信陽北出之道也。杜預曰:「安陽,本春秋時江國。漢置安陽縣,屬汝南郡。文帝封淮南厲王子勃爲侯邑。後漢仍曰安陽縣。晉改爲南安陽,以河北有安陽也。劉宋仍曰安陽縣。北魏仍屬汝南郡,後屬義陽郡,又置安陽郡,屬郢州。《梁書》:「大通元年夏侯夔自廣陵進屯安陽,遣別將屠楚城,義陽北道遂絕。是也。隋廢入真陽。《括地誌》:「安陽故城,在新息西南八十里。廣陵、楚城,俱在息縣界。
江城,在縣東南。春秋時江國也。《左傳》文四年楚滅江。應劭曰:「安陽有江亭。○建安城,在縣南五十里。魏收《志》建安縣屬南郢州馮翊郡,蓋東魏僑置郡也。又《志》云:「縣南八十里有臨淮城,今爲朱家店。又有固城,在縣東北七十里。建置未詳。
南龍岡,在縣南三里。勢頗高峻,拱峙如屏。
淮水,在縣南八十里。自確山縣流入,又東經息縣境。淮河南岸,即羅山縣界也。詳見川瀆異同及大川淮水。
滇水,縣東北二十里。源出縣西王家衝,經縣南一里,東北流,入於汝。漢以此名縣。《志》云:「汝水在縣東北七十里,接新蔡縣境。又汶水,在縣北三十里,亦東北流經安陽縣之青龍陂,而入於汝。○塘下溝河,在縣北二十五里。源出確山縣東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流經縣北,又東北入於汝。
清水港,縣南四十里。源出確山縣之橫山。縣南二十五里有閭河,亦出確山縣界。縣南諸小水,俱附二河東流入於淮。
龍陂港,縣東六十里。舊《志》:「源出遂平縣之洪山,流入縣境,合清水港而入於淮。唐元和十三年以蔡州牧地爲龍陂監,蓋因龍陂港而名。○石塘陂,在縣西北二十里。東漢永平五年汝南太守鮑昱石堰水,灌田數百頃。今堙。
汶港柵,在縣東北汶水上。唐時淮西拒命,立柵於此。元和十二年李愬攻蔡,遣兵下白狗、汶港二柵,即其處也。

上蔡縣,府北七十五里。西北至許州郾城縣百里。故蔡國。楚併其地,謂之上蔡。漢因置縣,屬汝南郡。應劭曰:「九江有下蔡,故此稱上。後漢安帝封鄧騭爲侯邑。晉仍屬汝南郡。宋爲汝南郡治。魏因之。隋大業初,復分置上蔡縣,屬汝南郡。唐仍屬蔡州。宋因之。今縣城周六里有奇,編戶三十六里。

蔡城,縣西南十里。《志》云:「蔡國舊城,周二十五里。蔡叔度始封此,其子蔡仲即封焉。春秋時爲楚所侵,遷於新蔡,因以此爲上蔡。《竹書紀年》:「魏章率師及鄭師伐楚,取上蔡。亦謂之蔡陽。秦昭襄三十三年客卿胡傷取魏蔡陽。孔氏曰:「蔡城在蔡水之陽也,漢因置上蔡縣。宋武分置臨汝縣,仍屬汝南郡。高齊省入上蔡縣。隋開皇六年改置武津縣。大業初,改上蔡爲汝陽,因徙改武津爲上蔡。後因之。
武津城,在縣東。劉宋置縣於此,屬汝陽郡。泰始四年魏將趙懷仁率衆寇武津,豫州刺史劉π遣將擊破之。後魏亦曰武津縣。北齊廢。隋改置於廢臨汝縣。○定潁城,在縣北。漢安帝永初二年分上蔡縣置,屬汝南郡。延光中,封尚書令郭鎮之爲侯邑。晉仍屬汝南郡。後廢。《志》云:「縣東北八十里有晉王城,相傳李克用屯兵處。
蔡岡,在縣東十五里。周二十里。又縣西五里有蘆山岡,俗名原王岡,亦曰蘆岡。陵阜峻聳,南北綿延,周四十餘里。
汝水,在縣西五十里。自西平縣流入境,又東南入汝陽縣界。又澺水,在縣東。亦自西平縣流入境,南入汝陽縣界。
沙河,在縣西南三十里。出遂平縣岈山,流入縣境,至縣西南十二里蔡家埠口,又東北至姚家灣,入汝。元至正十二年也先帖木兒討劉福通,復上蔡,駐兵沙河,軍中夜驚,遂北奔汴梁朱仙鎮。○朱馬河,《志》云:「有二,一在縣西二十七里,一在縣東二十七里,俱東合戚橋河,至新蔡三義河,入於汝。
杜溝,在縣東。舊有溝凡五,東流入於澺水。後漢初,縣令杜詩所浚,因名。蔡地西亢而東卑,五溝浚,民始無泛溢之患。故址猶存。○蔡溝,在縣東南三十里。又小茅河,在縣東六十里。下流俱入於澺水。
鐵丘臺,縣西南五十里。相傳漢光武曾駐此。又縣東北有厄臺,相傳孔子絕糧處。

新蔡縣,在府東百四十里,東北至陳州項城縣百二十里,東至南潁州七十里。古呂國。春秋時蔡平侯徙都此,故曰新蔡。漢置縣,屬汝南郡。光武封吳漢爲侯邑。曹魏分屬汝陰郡。晉惠帝分立新蔡郡。劉宋因之。後魏仍爲新蔡郡。東魏兼置蔡州。高齊州廢,改郡爲廣寧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置舒州及廣寧縣。仁壽初,改縣爲汝北縣。大業初,州廢,復曰新蔡縣。唐初仍置舒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屬豫州,後屬蔡州。宋因之。金屬息州。元省入息州。明洪武四年復置,改今屬。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二里。

陽城,在縣北五十里。漢縣,屬汝南郡。,水名也。漢明帝封陰慶爲侯邑。晉屬汝陰郡,後屬新蔡郡。劉宋及後魏因之。東魏武定八年置財州治此。北齊州縣皆廢。隋開皇十一年復置,屬陳州。唐初屬瀋州。貞觀初廢。今爲陽村。《寰宇記》:「陽城在沈丘縣西北三十五里。
楚王城,亦曰楚王戍,在縣東北。《水經注》:「葛陵城東北有楚武王塚,民謂之楚王岑。北魏時嘗於此置戍,謂之楚王戍。蕭齊建武四年魏兵南寇,豫州刺史裴叔業攻魏楚王戍,爲傅永所敗。又梁天監七年魏三關、懸瓠俱來降,梁將馬仙卑進頓楚王城,遣兵助守懸瓠。既復,遣別將張道凝屯楚王城,魏取懸瓠,道凝棄城走。八年魏楚王城主李興國以城降,即此。
櫟城,在縣北二十五里。今名野櫟店。《左傳》昭四年吳伐楚,入櫟。南北朝爲戍守之所。蕭齊建武三年魏寇司州,齊櫟城戍主魏僧珉拒破之,即此。
葛陵城,在縣北。後漢建武十五年徙封姚丹爲侯邑。又壺丘城,在縣東北。《左傳》文九年楚侵陳,克壺丘,是也。○毛城,在縣西。梁大通二年義陽來降,以夏侯夔爲北司州刺史,鎮義陽。夔進拔魏毛城,逼新蔡。蓋是時戍守處。
舒城,在縣東。隋開皇六年置舒縣,屬舒州。大業初,廢。又永康廢縣,在縣東南。高齊置,屬廣寧郡。後周改曰澺水縣。隋大業初,廢。○四望城,在縣東二十五里。後魏景明初,王肅於四望陂南築之以御齊。魏收《志》:「新蔡郡治四望城。
塚岡,在縣西四里。岡勢聳峙,上多古塚,因名。又縣東二十五里有頓家岡,俗呼爲鄧家岡。
汝水,在縣南。自汝陽縣東流至此,又東南入息縣界。《志》云:「汝水經縣南十里,有官津,即魯昭公二十年夫子自楚反蔡問津處。今地名官津店。
澺水,在縣北四里。上承汝水支流,經葛陵故城,又東南至縣東,注於汝水。《志》云:「澺水注於汝,又東南徑下桑裡,迤左爲橫塘陂。又縣北四十里有延河,亦自汝陽縣境流入界,又東北至項城縣,入於潁河,不通舟楫。
東湖,在縣城東。周四十餘里。今堙廢,僅餘十之一。
陽渠,在縣北七十里。《水經注》:「葛陂東出爲水,俗謂之三丈陂,自陂東注而爲富水。漢和帝時,何敞爲汝南太守,修陽舊渠溉田,增三萬餘頃,是也。
葛陂,在縣西北。舊時陂方數十里。漢中平五年鮑鴻破黃巾於葛陂。晉永嘉末,石勒掠豫州諸郡,臨江而返屯於葛陂,因築壘於陂上,課農造舟,將攻建業,琅邪王睿集兵於壽春以御之。《一統志》:「汝陽縣西南三十里有葛陂,即費長房投杖化龍處。
青陂,在縣西南。其接汝陽縣境者,亦曰青龍陂。或曰即古青波也。秦二世二年秦兵復攻陳,下之。陳將呂臣走,收兵復聚,與鄱盜當陽君黔布復擊秦,破之青波,復以陳爲楚。蓋瀦水之處。後漢時,陂廢。建寧三年新蔡長李言請復此陂。陂上承真陽之滇水,入縣境,又東南經息縣而爲牆陂,灌溉凡五百餘頃。今廢。
繁陽亭,在縣北。《左傳》襄四年楚師在繁陽,以陳叛楚即晉也。又定四年吳敗楚舟師,楚大夫子期又以陵師敗於繁陽。杜預曰:「繁陽,楚地,在陽南。又大呂亭,亦在縣北。《續漢志》云:「故呂國也。

西平縣,府西北百三十里。北至許州郾城縣六十里,西至裕州舞陽縣百里。古柏國。漢置西平縣,屬汝南郡。宣帝封於定國爲侯邑。更始時,立李通爲西平王。後漢建初中,置西平國,尋復故。建安八年曹操擊劉表,軍於西平。晉仍屬汝南郡。劉宋及後魏因之,後又置襄城郡於此。北齊改文城郡。隋初郡廢,以縣屬蔡州。大業初,縣廢。唐初復置。貞觀初,省入郾城。天授二年復置,屬蔡州。元和中,改隸溵州,尋復故。今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二十七里。

冶爐城,在縣西七十五里。戰國韓鑄劍處。晉於此置鐵官。唐元和十二年李澺遣將破吳元濟於岈山,進取冶爐城,又破西平,是也。
武陽城,在縣西南。後魏置武陽縣,屬襄城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爲吳房縣,屬蔡州。大業初,廢。唐初置北武縣,屬道州。貞觀初,復廢。
諸石山,縣西一百里。勢甚高峻,其南曰雲莊山。近《志》云:「汝水源出二山間。蓋汝水故流變易,後世即以二山溪谷之水,目爲汝水源耳。
汝水,在縣北。自許州郾城縣南流入縣界,又東南入上蔡縣境。《邑志》云:「汝水在縣城西。水漲時派分入城,自西水門入,由東水門出。後數泛溢,侵城郭,乃移水道於城北二里。
㶏陽河,縣西五十里。東北流入於汝水。《志》云:「縣西二十里有官橋河,縣西北十八里有金水河,縣北十五里有閼泥河,皆匯縣北境之水,下流入汝。又縣西五十里爲流堰河,經縣南,合縣南二十里之雙義河,東流入汝。
周家泊,縣北二十五里。縣以北諸水,多匯流於此。水則多魚,涸則多葦,民賴其利。澺水之源出焉。《寰宇記》:「縣西七十二里有二十四陂,魏典農都尉鄧艾所造以溉民田,支分而東,凡二十有四。亦曰鄧艾陂。今淤。
棠溪村,在縣西北,接郾城縣界。昔時產金甚精,所謂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戰國策》:「蘇秦曰:「韓之劍戟,出於棠溪,即此矣。又縣西舊有龍淵水。《太康地記》:「西平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堅利,故劍有龍泉之名,蘇秦所稱龍淵之劍也。司馬貞曰:「天下之寶劍,韓爲衆,其劍皆出西平縣。《漢志》注,西平有鐵官,蓋以此。○西平驛,在縣城南,明初置。
柏亭,在縣西南。應劭曰:「西平縣有柏亭,故柏國也。杜預曰:「春秋時柏國,縣之柏亭是。

確山縣,府西南九十里。西至南陽府泌陽縣百八十里,南至信陽州百七十里。漢朗陵縣地,屬汝南郡。宋置安昌縣及初安郡,後廢。魏延興二年復置安昌縣及初安郡。孝昌中入梁,置陳州。東魏廢州。齊改置荊州,尋廢。周又改置威州,後亦廢。隋開皇初,廢初安郡。十年改安昌曰朗山縣,屬豫州。唐初,置許州。貞觀初,州廢,屬蔡州。宋因之。大中祥符五年改爲確山縣。明初,省入汝陽。洪武十四年復置。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戶十二里。

朗陵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漢縣治此。光武封臧宮爲侯邑。晉仍屬汝南郡。武帝封何曾爲朗陵公,是也。宋因之,後廢,置安昌縣。《宋志》豫州有綏城郡,領安昌縣。魏收《志》安昌縣屬初安郡。隋改置朗山縣,以安昌縣併入。唐元和十一年討吳元濟,唐鄧帥高霞寓奏敗淮西兵於朗山。十二年李愬攻蔡,遣兵襲朗山,敗之,既而夜襲蔡州城,分兵絕朗山道,即今縣城矣。
陽安,在縣東北。春秋時道國,所謂江、黃、道、柏也,後爲楚所滅。漢置陽安縣,屬汝南郡。後漢因之。初平三年曹操分汝南二縣,置陽安都尉,尋罷。晉仍爲陽安縣,屬汝南郡。宋及後魏因之。北齊省。章懷太子曰:「陽安故城在朗山縣東北。《寰宇記》確山縣北二十里有道城,是也。
蟠山,縣南二里。環繞邑城,其形如龍,亦名蟠龍山。又縣東南二里有登高山,縣東五里有五里山,皆峰巒秀聳,爲邑之勝。
確山,縣南十里。一名浮丘山。宋以此名縣。舊《志》云:「溱水蓋出於此。又朗陵山,在縣南四十里。漢以此名縣。山之西北,即故朗陵城也。一名大明山,俗呼爲馬鞍山。○三山,在縣南三十里。與馬鹿山、會龍山並峙,因名。又縣南五十里有走馬嶺,嶺上有平岡數里,可以走馬。
樂山,縣西北四十里。本名朗山,隋縣以此名。宋避諱,改曰樂山。山頂有皓月池及雙龍泉,又有紫花澗,練水出於此。山之麓多軍營石壘。唐時淮西拒命,所置以御官軍處也。又秀山,在縣西北十里。浮煙積翠,視諸山特秀。○佛光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勢極高峻,常有光焰。縣東南六十里又有橫山,以南北橫亘而名。清水源於此。
淮河,縣南四十里。自信陽州流入縣境,又東入羅山、真陽縣界。淮河南岸即信陽州境也。○溱河,在縣南三十里。自南陽府桐柏縣流入境。一名沙河,又謂之吳寨河。東流入汝陽縣界。
黃酉河,縣北三十里。源出樂山,即練河之上流也。東流合諸小水,入汝陽縣界。又有馬莊河,亦出樂山,東流至汝陽縣西十五里,謂之寨河,又北入於練河。
清河,縣東南三十五里。源出橫山,東流入真陽縣境,合塘下溝河而入於汝。又十里河,在縣南十里,源出縣西南十五里大儀山,東北流,至汝陽縣界。又三里河,出縣北三里中泉山,亦東入汝陽縣界,俱合溱水而入於汝。又黑河,在城北,源出秀山,東流合於三里河。
竹溝鎮關,縣西南九十里。又縣南九十里有明港鎮關。明港河之水,自信陽州流經此入淮也。二關俱有巡司戍守。
桑裡亭,在縣東。《左傳》成六年晉侵蔡,楚救蔡,禦諸桑隧。杜預曰:「朗陵東有桑裡,亦近上蔡西南。
鷹窩寨,縣西南五十里。山嶺高險,惟一徑可通,乃昔人避兵處。相接者又有連珠寨。山嶺參錯,蜿蜒數十里,諸寨相接,若連珠然。

遂平縣,府西九十里,南至確山縣九十里。春秋時房國。楚靈王遷房於荊。昭十三年平王復爲房國。漢爲吳房縣,屬汝南郡。晉因之。後魏改置遂寧縣,屬襄城郡。隋大業初,復改吳房縣,屬汝南郡。唐貞觀初,縣廢,尋復置,屬蔡州。元和中,改遂平縣,屬唐州。長慶初,還屬蔡州。宋金仍舊。元初省入汝陽。大德間復置,屬汝寧府。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二十八里。

吳房城,今縣治。故房國,楚併其地。《春秋》定五年吳王闔閭弟夫概奔楚,封此,故曰吳房。漢置縣,高帝封功臣楊武爲侯邑。後魏爲遂寧縣。隋復故。唐貞元十五年山南東道帥於ν,討淮西叛帥吳少誠,奏拔吳房、朗山,是也。元和十二年李澺攻吳房,克其外城而還。既平吳元濟,因改縣曰遂平。○義綏廢縣,在縣北。後魏置,屬襄城郡。北齊省入遂寧縣。
灈陽城,在縣東南。漢置縣,屬汝南郡。南有灈水,因名。光武封吳漢孫旦爲侯邑。晉仍屬汝南郡。劉宋及後魏因之。北齊廢。
棠溪城,在縣西北百里。應劭曰,吳房有棠溪亭,是也。楚昭王封闔閭弟夫概爲棠溪氏,因城之。後漢建武中,封劉澺爲棠溪侯,邑於此。《括地誌》云:「棠溪城,在郾城縣西八十五里。蓋自縣北接西平、郾城,皆棠溪地也。
奧來山,縣西七十里。亦曰崍山。其相連者爲槍峰垛,下有黑龍潭,即石洋河之源也。山之西二里,爲平頭垛,平衍可佃,有二池,水常不竭,昔人避兵於此。層巒疊嶂,爲一邑偉觀。又有牛心山,與平頭垛相接。○橫山,在縣西四十五里。一名玉山。西有黃花山,下有烏槍洞。
查牙山,縣西南七十里。亦曰岈山。以山勢がテ,亦名嵯峨山。又狀類蓮花,亦曰蓮花山。又孔穴玲瓏,風噓則鳴,一名玲瓏山。其東南十里曰馬鞍山。唐元和中,唐鄧節度李愬遣將董少玢等分兵攻淮西,下馬鞍山,拔路口柵,別將馬少良等下查牙山,又進取西平之冶爐城。乾符三年王仙芝黨尚讓據查牙山,官軍退保鄧州,黃巢尋自潁、蔡而西,與尚讓等合兵保查牙山。元末土豪保聚於此,曰玲瓏山寨。明初,鄧愈自信陽而北,討平之。正德間,賊劉齊等倡亂,邑人避兵山上。山形險阻,中有平地可居。又有仙人洞,幽邃迤邐,路通舞陽,凡百餘里。○天磨山,在查牙山西,高聳如磨。又尖垛山,在查牙山西北,高十餘里。山頂有池,曰白龍池。《志》云:「縣西七十里有洪山,龍陂之源出焉。
石洋河,在縣北五里。源出黑龍潭,東流入汝水。明天啓中,縣令胡三省於縣東七里疏石洋河,南入沙河,引水周灌,謂之新河。俗呼爲玉帶水。
沙河,縣南里許。源出查牙諸山,合流入汝,每遇水溢,衝決爲害。萬歷五年縣令徐世隆築堤捍禦,水患少息。○上渠溝,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源出查牙山,東流合陽奉渠入沙河。
灈水,在縣南。東北流入汝,故灈陽縣以此名。《志》云:「縣東二十五里有菱角湖,周五十里。其下流亦入於汝水。又有瀙水,在縣北,自舞陽縣流入境。
文成柵,在縣西三十里。舊《志》:「在蔡州西南百二十里。亦曰鐵城。元和十一年唐鄧節度使高霞寓自蕭陂進至鐵城,大敗。蓋淮西號文成柵爲鐵城也。十二年李愬討吳元濟,降其將吳秀琳於文成柵,遂定滅蔡之謀。《舊唐書》:「元和十二年討吳元濟,置行吳房縣於文成柵,權隸溵州,是也。又新興柵,在文城西南,唐新立以御蔡人,故名。其地當近南陽府桐柏縣界。元和十一年吳元濟圍新興柵,唐鄧帥袁滋不敢出擊,即此。
張柴村,在縣東南三十里。村東有興橋柵。唐元和十二年淮西將李佑守興橋柵,率士卒刈麥於張柴村,李愬以策擒之。又愬襲蔡州,自文成柵東行六十里,至張柴村,據興橋柵,留軍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復東行七十里入蔡,是也。洄曲,見開封郾城縣。
附見:
汝寧守禦千戶所,在府城內。洪武七年建,屬中都留守司。

信陽州,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至光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湖廣德安府二百五十一里,西至南陽府唐縣三百二十七里,西南至湖廣隨州二百四十四里。

《禹貢》荊州境。春秋時申國地杜佑曰:「申國當在南陽,後屬楚。秦屬南陽郡。後漢爲南陽、江夏二郡地。魏分南陽置義陽郡,後省。晉太康中,復置。劉宋因之。泰始中,兼置司州。齊因之。魏置郢州。梁置北司州。東魏改曰南司州,又改郢州,而義陽郡如故。後周改州曰申州,郡曰宋安。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改州爲義州,尋復曰義陽郡。唐初,復爲申州。天寶初,亦曰義陽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九年降爲義陽軍。太平興國元年改信陽軍。元曰信陽州至元十四年升爲信陽府。明年,復降爲州。明初因之。洪武十五年降州爲縣。成化十二年復爲州編戶十七里,領縣一。今仍曰信陽州。
州控據三關,爲全楚之襟要。《左傳》定四年蔡侯、吳子、唐侯伐楚,舍舟於淮杜預曰:「吳乘舟從淮來,過蔡而捨之,自豫章與楚夾漢杜預曰:「豫章,漢東江北地,或以爲今德安府之章山。左司馬戍沈尹戍也謂子常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方城,見裕州,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詳見重險黽阨;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子常違其言,而入郢之禍成矣。蓋其地羣山環結,地形阻隘,北接陳、汝,襟帶許、洛,南連襄、郢,肘腋安、黃。自古南北爭衡,義陽常爲重鎮。齊東昏末,蕭衍東下建康,元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言:「義陽差近淮源,利涉津要淮水過義陽城下,西去淮源未遠。魏人行師,以此地爲利涉之處,朝廷行師,必由此道。若江南有事淮外,須乘夏水氾漲,列舟長淮謂江南來爭壽陽也;師赴壽春,須從義陽之北謂魏人東援壽陽之軍。時壽春沒於魏,便是居我喉要,在慮彌深。義陽之滅,今實其時。請使兩荊之衆,西擬隨、雍兩荊,魏置荊州於穰城,東荊州於沘陽也。隨,謂隨郡;雍,謂襄陽、揚州之卒揚州,即壽春,頓於建安建安,見固始縣,得捍三關之援三關,即黽阨三關,然後二豫之軍魏置豫州於汝南,東豫州於新息,直指南關謂光州陰山關也,對抗延頭延頭,見湖廣黃陂縣;遣一將節度諸軍,不過十旬,克之必矣益宗之策,蓋欲孤義陽之勢,使自入我彀中也。既而魏用其策,果克義陽。其後梁因魏人之衰,復取三關,爭魏郢州。迨侯景之亂,義陽遂入於東魏。陳氏力爭淮西,而義陽不復,卒至喪敗。唐之中葉,淮西拒命,恆以申州當沔北諸軍。宋南渡以後,陳亮議以信陽爲恢復之資,卒之師入蔡州,由先克信陽也。王氏曰:「義陽與三關勢相首尾,欲復宛、洛,必自義陽。胡氏曰:「義陽,淮西屏蔽也。義陽不守,則壽春、合肥不得安枕而臥。蒙古侵宋淮西,由信陽徑趣合肥,此前車也。夫義陽南可以製全楚,北可以爭許、洛,西可以出宛、鄧,東可以障淮西。然自梁、魏相持以來,猶未有善用義陽者。何歟?
義陽城,在州南四十里。漢義陽鄉,在今桐柏縣,故平氏縣境。三國魏置義陽郡,治安昌,後省。晉初,又置義陽郡,治新野。後移徙不一。晉末,移義陽郡來治平陽,即此城也。宋泰始中,又移置司州於此。齊因之。建元二年魏遣將馮熙等分道出義陽,入寇。建武末,魏將王肅復攻義陽,不克。梁天監二年魏將元英等攻義陽,司州刺史蔡道恭拒守。三年道恭歿,義陽尋降於魏,魏因改置郢州治焉。五年梁人圍義陽,不克而遁。大通二年郢州來降,改曰北司州。東魏復曰司州。後周曰申州,又改郡爲宋安郡。隋初郡廢,復改縣曰義陽,爲申州治。唐仍舊。宋改縣曰信陽,爲信陽軍治。元移治羅山縣,以信陽縣屬焉。明初復移今治。州城周九里有奇,明初重建。正德八年以磚石。萬歷二年闢小南門以便樵汲。崇禎十四年爲賊所毀,尋復修築。舊《志》:「義陽縣本治石城山下。酈道元曰:「義陽郡南對固城山。是也。《郡縣志》:「石城又南七十六里,即平靖關。
平陽城,在州東南。後漢置平春縣,屬江夏郡。建初四年封子全爲平春王,後爲侯邑。晉仍爲縣,屬義陽郡。太元中,改曰平陽,尋爲義陽郡治。宋孝建中,仍析置平春縣,即此城也。蕭齊平春屬南義陽郡。後魏廢平春入平陽縣。又仁順城,在州南。魏置義陽郡,初治安昌,後省。晉初封安平王孚之子望於義陽,初治新野,既而移治石城,石城在故平氏縣東。尋爲梁希所侵逼,移治於仁順城。劉昫曰:「晉自石城移郡治居仁頓,即仁順城矣。○安昌城,在州西北七十里。漢置縣,屬汝南郡。成帝封張禹爲侯邑。後漢省。
鍾武城,在州東南。漢縣,屬江夏郡。宣帝元康初,封長沙頃王子度爲侯邑。王莽末,鍾武侯劉望起兵汝南,稱帝,更始將劉信擊滅之。又東漢初,臧宮徇鍾武、竹里,皆下之。後省。劉宋初,復置,屬義陽郡。蕭齊因之,後廢。
鐘山城,州東南十八里。漢黽阝縣地,屬江夏郡。北齊置齊安縣及齊安郡,隋郡廢,改縣曰鐘山,屬申州。唐因之。宋省入信陽。○環水城,在州東南。劉宋置,屬義陽郡。泰始中,度屬宋安郡。郡尋罷,縣還屬義陽。蕭齊因之,後廢。
淮源城,州西北六十五里。北齊置慕化縣及淮安郡。隋初郡廢。大業初,改縣曰淮源。唐初,淮安土豪楊士林等起兵攻朱粲,敗粲於淮源,粲奔菊潭,是也。菊潭,見內鄉縣。又《一統志》云:「州南十里有南羅州城,梁置汝北郡,唐於此置南羅州。似悞。
武城,在州東北二十里。春秋時楚舊城也。又《十道四番志》:「州北六十五里有烏疊城。《郡志》云:「今州北六十里有楚王城,即楚武王破申時所築。又有太子城,與楚王城相去四里許。門垣基址,兩城俱存,中可容萬人。又有櫟城,在縣北五十里,今與楚王城俱見新蔡縣。
曹城,在州東南三十五里。梁天監初,曹景宗救義陽,軍於鑿峴口。是時所築城也。其地今名曹店。又樊城,在州南,北魏所置。梁天監初,王僧炳據鑿峴,魏元英遣別將元逞據樊城拒之,大破僧炳於此。
賢首山,在州西南七里。峰巒秀麗,蜿蜒數里。一名賢隱山。蕭齊建武二年魏遣劉昶攻義陽,王廣之赴救,去城百里而軍。別將蕭衍請先進,率精兵間道夜發,徑上賢首山,去魏軍數里,魏人不敢逼。梁天監二年魏元英寇義陽,司州刺史蔡道恭遣將楊由,帥城外居民保賢首山,爲三柵,爲魏所陷。《志》云:「山有梁王壘,以蕭衍而名。○義陽山,在州城東。舊名武山,後改今名。舊有義陽書院,今爲郵亭。
士雅山,在州南七里。本名大木山。晉祖逖爲豫州刺史,藏家屬於此,後人以逖字名山。雅,當作稚。梁天監三年魏元英圍義陽,詔馬仙卑馳救。英結壘於士雅山,分命諸將伏於四山,示之以弱。仙卑不備,爲英所敗。○鐘山,在州東南十八里。隋因以名縣。州東南三十里又有麒麟山,衆山環抱,俗呼關兒口山。
釜山,在州南六十里。連環五十餘里,勢如覆釜。後魏將辛祥,夜襲梁將胡武成於釜山,即此。○峴山,在州南七十里。梁天監三年魏圍義陽,詔曹景宗、王僧炳馳救。僧炳將二萬人據鑿峴,景宗爲後繼。既而景宗頓鑿峴不進,義陽降於魏。胡氏曰:「鑿峴,在關南。《志》云:「即峴山也。
石城山,州東南七十里。《括地誌》以爲即楚之冥阨。亦曰冥山。蘇秦曰:「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莊子南行至郢北而不見冥山,即此。山上有石城。《水經注》,晉於山上置義陽郡城,是也。舊《志》云:「石城山在廢鐘山縣西南二十一里。○雞翅山,在州南九十里。一名雞頭山。有九渡水。
三角山,州西五十里。高峰橫雲,狀如鼎足。其相近者又有堅山,高聳如削,一名尖山。又七盤山,在州西六十里,有七峰相峙。○董峰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峰巒競起,高出羣山,上有黑龍潭。
隴山,在州東北。宋嘉定中,金人破宋兵於信陽之隴山,遂渡淮,犯光州之中渡鎮。又天目山,在州西北百二十里,山高峻,下有白龍潭,明河出焉。
淮水,在州北四十五里。自南陽桐柏縣流經州界,又東入確山、羅山等縣境。所謂義陽差近淮源者也。今城北五十里有長臺渡。○洋河,在州東北七十里。一名盱河。東流入淮。又明河,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天目山,東流入淮。亦曰明港河。
水,在州南四十里。源出隨州黃土山,流抱州城,東北流入淮。《水經注》:「水源出大潰山,又北徑賢首山西。亦曰師水。劉宋泰始二年汝南太守常珍奇以懸瓠降魏,時豫州刺史殷琰亦據壽陽請降。魏兵至師水,將救壽陽,聞琰復歸宋,乃掠義陽數千人而去。既而珍奇復謀南還,燒懸瓠東門,屯於師水,魏將拓跋石擊破之。
九度河,在州南六十里。源出雞翅山,溪澗縈委,沿泝九度,亦曰九曲河。經州南二十五里,有臥牛河合流焉,謂之雙河。又東北流,合於水。又三灣河,在州南六十里,源出湖廣應山縣界,東北流,合水入淮。○楊柳河,在州西南四十里。源出應山界,北入河。一名楊龍河。
臺湖,在州東三十五里。又有車輞湖,在州北四十里。又北二十里爲馮家、楊家等湖。又有蔡家湖,在州南三十里。皆州境鐘水處也。
平靖關,在州東南九十里。即古冥阨塞。又黃峴關,在州南九十里,即古之直轅也。又武陽關,在州東南百五十里,即古之大隧。此爲義陽三關。俱詳見重險冥阨。
黃土關,州西南六十里。東接三關,爲首尾相顧之地。又平昌關,在州西六十里,亦曰平常關。又西百六十里爲南陽府之泌陽縣。○恨這關,在州西南百十五里。自關而南,至湖廣應山縣九十里,往來要地也。又州南有武勝關,亦險塞處雲。
長樂關,州北五十里。又大埠關,在州東北三十五里。今俱有巡司戍守。

羅山縣,州東百二十里。東南至湖廣麻城縣百九十里,東至光山縣百十里。漢置黽阝縣,屬江夏郡。晉因之,尋屬義陽郡。宋、齊因之。後魏亦曰黽阝縣。正始初,改屬齊安郡。高齊改置高安縣。隋開皇初,縣廢。十六年改置羅山縣,屬申州。唐武德四年置羅州於此。八年州廢,縣仍屬申州。宋開寶九年廢。雍熙二年復置,屬信陽軍。元屬信陽州。明洪武四年屬鳳陽府。七年改屬汝寧府。成化十六年改今屬。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二十一里。

羅山故城,在縣治東北。《元志》:「宋置信陽軍。端平間,兵亂,地荒凡四十餘年。至元二十年以羅山地當驛置要衝,徙州治此,而移縣治於西南,號曰羅山新縣。明初,信陽復還舊治,而縣治不改。
禮山城,在縣西南。劉宋時東隨左郡地也。大明八年改置宋安縣,後又改爲宋安郡,郡尋廢。蕭齊復置宋安左郡。後魏因之,並置東隨縣屬焉。隋開皇九年改置禮山縣,屬申州。大業末廢。魏收《志》東隨縣有黃峴關,蓋與關相近也。《邑志》云:「黃峴關,在今縣西南百二十里。○樂寧廢縣,在縣南。劉宋置縣,屬宋安郡,後廢。蕭齊復置。後魏宋安郡治此。高齊因之。後周移郡治平陽,縣省入焉。魏收《志》樂寧縣有武陽關。今關在縣西南百餘里。
高安城,縣西南二十里。高齊置縣於此。隋初廢,尋改置羅山縣。又黽阝縣城,在縣西南黃峴關外,漢縣舊治也。後魏亦曰盟阝縣。盟阝,與黽阝通。高齊時廢。今基址猶存。又謝城,在縣西北六十里,蓋古申伯所都。王氏曰:「申伯所居之謝,在湖陽縣境。今見南陽府唐縣。
羅山,在縣南十里。峰巒環抱,隋因以名縣。亦謂之龍山,又名小羅山。縣南百里又有大羅山。○獨山,在縣南五十里。以突兀挺峙而名。又南三十里曰掘山,水流縈抱,四面如一。又有鵲山,在縣南九十里。山水勝麗,爲邑之勝。
牢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層巒疊嶂,勢極險峻。又三爪山,在縣南百六十里。山峰聳出,形如指爪,因名。○黃神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志》云:「下有唐南羅州遺址。
靈山,縣西南百二十里。山視衆山獨高,舊名霸山。下有白馬洞,小黃河出焉。又六斗山,在縣西南百三十里。六峰並峙,形如南斗,因名。
淮水,縣北二十里。自州境流入,其北岸與真陽縣接界,又東流入息縣境。○竹竿河,在縣東三十里。源出掘山,北流入淮。又縣東北三十里有月兒灣河,亦出掘山,流入於淮。
小黃河,在縣南門外。源出靈山,縈繞縣城,東流合於竹竿河。縣西南三十里有羊馬河,亦流入竹竿河。○馬寨河,在縣西南五十里,流入小黃河。又縣北三十里有濼清河,一名濼米澗,北流入淮。
武昌湖,縣西五十里。蓄水灌田,凡三百餘頃。又縣西南二百三十里有西湖,灌田百頃。○大乘寺泉,在縣西南百二十里。引流灌田,其利甚溥。
大勝關,在縣南百四十里。宋寶末,蒙古忽必烈等分道南寇,自光山會軍度淮,南入大勝關。明初,太祖嘗駐蹕於此。又九里關,即黃峴關也,在縣南百二十里。俱有巡司。《志》云:「縣南有故金牛城,亦昔時戍守處。又有破關,在縣南百二十里。
石門《志》云:「縣有二石門:「在縣西南八十里者曰小石門,又十里曰大石門。乃兩山之峽,其形似門。《勝覽》云:「二門皆鑿鳥道以通往來,南扼荊楚,居然險塞。}}
附見
信陽衛,在州城內。洪武二十二年建,轄左、右、中、前、後千戶所五。

光州,府東南二百七十里。東至江南壽州四百二十里,東南至江南六安州三百二十里,南至湖廣黃州府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湖廣德安府四百三十里,西至信陽州二百五十里,北至開封府陳州四百里。

《禹貢》揚州境。春秋時黃國,亦爲弦、蔣二國地。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汝南郡。魏分置弋陽郡治弋陽縣。晉爲弋陽郡地。宋、齊爲光城、弋陽、新蔡等郡地。梁置光州及南郢州。東魏因之魏收《志》:「光州治光城,南郢州治赤石關,領定城等郡。後周爲淮南郡。隋復爲光州。大業初,改弋陽郡。唐復爲光州徙治定城縣。天寶初,改弋陽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光州亦曰弋陽郡及光山軍。紹興二十八年改曰蔣州避金太子光瑛諱也,尋復故。元屬汝寧府。明初以州治定城縣省入《一統志》云:「元省,改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仍屬汝寧府編戶十二里,領縣四。今因之。
州襟帶長淮,控扼潁蔡,自古戍守重地也。蕭齊永元二年壽陽降魏,魏將宇文福曰:「建安見固始縣,淮南重鎮,彼此要衝,得之則義陽可圖,不得則壽春難保。遂攻建安,建安降。胡氏曰:「魏兵南來,齊兵北向,建安皆當其衝要。魏得建安,則西南可圖義陽齊司州治義陽;若齊增建安之兵,北斷魏援,東臨壽春,則壽春難保矣。又魏宣武時,田益宗議取義陽曰:「請使揚州之兵,頓於建安。揚州,謂壽春也。今自光州東至壽春四百餘里,道皆險阨。唐元和中平吳元濟,以濠、壽之兵脅其光州。其後朱溫侵淮南,不能得志於光州,而楊吳之勢遂成。周世宗用兵淮南,亦遣偏師爭光州。蓋有事淮、蔡,未有不從事光州者。若夫自光山會軍渡淮,出黃州,圍鄂州,而江表震動,此蒙古寇宋之道也。光州豈惟爲淮西之藩蔽,不且扼全楚之噤喉歟?
定城廢縣,今州治。本漢弋陽縣地,屬汝南郡。梁武置郢州,並置定城郡屬之。東魏曰南郢州。齊廢郡入南北二弋陽縣,後又改南弋陽爲定城縣。隋開皇初,廢郢州,以定城縣屬光州。唐武德三年置弦州。貞觀初,州廢,仍屬光州。太極初,徙州治焉,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省。《志》云:「今州城,宋慶曆初,知州梁季泌創建土城,周九里有奇,城分南北,潢河貫其中。明正德六年爲流寇所陷。七年知州李鏜增修,以磚石,開北城五門,南城六門,環十四里。萬歷三十年南城復增一門,共十有二門雲。
弋陽城,在州東北。漢縣,屬汝南郡。昭帝封任宮爲侯邑。後漢仍屬汝南郡。三國魏屬弋陽郡。晉及劉宋因之。後魏移弋陽郡於此,又分置南北二弋陽縣。高齊省北弋陽入南弋陽,又改爲定遠縣,而弋陽之名隱。
長風城,在州西南。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立十八縣,長風其一也,縣屬西陽郡。蕭齊永元二年軍主吳子陽等出三關,侵魏,與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戰於長風城,子陽敗還,縣尋廢。
黃城,州西十二里。春秋時小國也。《左傳》桓八年楚子會諸侯,黃、隨不會。僖十二年黃人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於是楚滅黃,此其國城也。又有弦城,在州西南,亦春秋時小國。僖五年爲楚所滅。唐置弦州,因此城以名。
車谷山,州南七十里。羣峰擁抱,清流縈繞。又州東南七十里有彭山,上有古塔,俗名磚塔岡;中有九子岩、三教洞;下有小川,百折入於潢河。
淮水,在州北六十七里。自息縣及光山縣流入州界,又東入固始縣境。
潢水,在州治南。源出湖廣麻城縣分水嶺,東流歷光山縣境,又東至州城西北,復貫州城而東出,又折而北,注於淮。《水經注》謂之黃水。其入淮處,謂之黃口。俗呼小黃河。舊有跨潢橋,明天順中所置浮橋也。後廢。萬歷中,改置鎮潢橋,在城中,長十餘丈。○白露河,在州東三十里。源出州南三十里之南嶽山,東北流,又東入固始縣界,合春水,注於淮。舊《志》云:「源出麻城縣之分水嶺,北流經陰山關而東北出雲。
小弋陽陂,在州東。魏賈逵爲豫州刺史,造新陂及運渠,又斷山溜長溪水,造小弋陽陂以溉田,是也。今堙。
亞港,在州東二十五里。舊時引潢水及白露河諸川匯流入港,資以灌溉,爲利甚溥。又州西三十里有馬家湖,亦瀦水溉田處也。
陰山關,舊《志》云:「在州西南長風城之北。亦曰南關。梁天監中,北魏田益宗議取義陽,曰:「二豫之軍,直指南關,對抗延頭。正謂此也。《唐史》陰山關在黃州麻城縣東北。今麻城境有陰山。○白藁戍,與陰山關相近。《南史》:「梁天監初,魏長風戍主奇道顯入寇,取陰山、白藁二戍。是也。
中渡鎮,在州北淮水側。宋嘉定十年金人入寇,渡淮犯光州中渡鎮,殺榷場官吏。是時宋與金人以淮爲界,設榷場於光州,謂之中渡鎮。

光山縣,州西四十五里。南至湖廣麻城縣二百里。春秋弦國地。漢爲弋陽縣地。晉分置西陽縣。劉宋元嘉十五年以豫州蠻民立光城等縣。大明中,立光城左郡。梁兼置光州,尋沒於魏。天監十三年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諸子魯生等奔關南,招引梁兵,攻光城以南諸戍,魏將李世哲等擊破之。東魏亦爲光州及光城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置光山縣。大業初,移弋陽郡治此。唐復改郡爲光州,徙治定城縣,以光山縣屬焉。宋太平興國中,改曰期思,尋復故,仍屬光州。今城周六里,編戶三十八里。

仙居城,在縣西。劉宋置樂安縣,屬弋陽郡,尋改屬光城左郡。齊因之。梁置宋安郡於此。後魏因之。隋初郡廢,縣屬光州。唐初亦曰樂安縣。天寶初,改爲仙居縣,仍屬光州。宋因之。建炎中省。劉昫曰:「大縣古城,在仙居北十里。今大縣,見湖廣蘄水縣。○西陽城,《寰宇記》:「在縣西二十里。漢江夏郡屬縣。晉爲弋陽郡治。今見湖廣黃岡縣。劉氏曰:「光山縣有大縣、西陽故城,皆後代僑置縣,非漢故縣也。
茹由城,在縣南六十里。宋元嘉二十五年置縣,屬弋陽郡。大明中,分屬光城左郡。齊因之。後魏復改置邊城郡於此。高齊廢。又黃川城,在縣境。魏嘗置郡,梁廢。
宋安城,在縣西南。本樂寧縣地,隋廢入羅山縣。唐初復析置宋安縣,以樂寧故宋安郡治也,並置谷州治焉。貞觀初,省谷州,又以宋安併入樂安縣。○豐安城,亦在縣西。或曰:「本後魏所置永安郡也,治新城縣。高齊改爲豐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其地併入樂安。《志》云:「今縣東十里有天子城,臨官渡河。漢光武常夜經此,因名。
浮光山,縣北八十里。一名浮弋山,即弋陽山也。山岩聳秀,俯映長淮,每有光耀,因名。亦曰濮公山,相傳舊有濮公者隱於此。○霧山,在縣西七十里。高插雲漢,雖甚晴朗,嘗有雲霧蒙其上。又縣西南百五十里有天臺山,壁立萬仞,一望千里,上有鐵瓦寺,下有龍池。舊《志》云:「縣西五十里有仙居山,唐仙居縣以此名。
石盤山,縣南九十里。山勢盤旋險峻,其頂平整。舊有寨柵,可屯千兵。又有寨山,在縣南七十里,上有三井,元末邑人立寨於此,以避兵。其相接者曰三山。山有千峰萬壑,迥出雲表,綿亘二百里。○會龍山,在縣南四十里。二山並峙,如兩龍相會。又南四十里曰龍蟠山,亦以形似名。又四面山,在州南八十里。其峰四面相向,水流縈迴,爲邑之勝。
淮水,在縣北八十里。自息縣流入境,又東入光州界。○官渡河,在縣南五里,即潢水也。自麻城縣流入境,又東至光州界而爲小黃河。又有臨仙河,在縣東十五里,東北流入於官渡河。
梅林河,在縣東南三十里。源出縣南百里之金泉山,東北流,會官渡水入淮。又高陌河,在縣南四十五里。源出縣南八十里之白壓山,東北會臨仙河,而入於官渡河。又縣南九十里有陡山河,又南十里有三道河,俱東北流,入於官渡河。
寨河,在縣北二十里。縣西四十五里有清流河流合焉,至縣東北,有寨河橋跨其上,爲往來之孔道。又東北注於淮河。○泊陂河,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商城縣之五水關河流合焉,下流亦注於淮河。
雨施陂,在縣南八里。唐永徽四年光州刺史裴大覺所開。積水溉田,凡百餘頃。○千工堰,在縣城西,繞城而東,凡數十里,爲衆水所匯。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築石障水,負郭數千畝皆資以溉。自是修築不一。明萬歷十二年復增修之,尋廢。
木陵關,在縣南百三十里,南至湖廣麻城縣八十里。有木陵山關在其上。《水經注》木陵關,在黃武山東北,晉西陽城東南,南北代時爲戍守要地。梁天監初,將軍張囂之侵魏淮南,取木陵戍,旋復陷於魏。普通八年司州刺史夏侯夔出義陽道,攻魏平靖、木陵、陰山三關,皆下之,是也。唐元和十二年鄂岳觀察使李道古討吳元濟,引兵出穆陵關,攻申州,克城外郭,尋潰還。穆陵,即木陵也。
白沙關,在縣西南百四十里。五關之一也。舊《志》云:「縣有五關,與湖廣麻城縣分界。五關者,白沙而外,曰土門關,在縣南九十里;曰鬥木嶺關,在縣西南百里;曰黃土嶺關,曰修善衝關,俱在縣西南百二十里。宋紹興中,江州都統趙愬議建五關以拒金人。嘉定十四年金人圍光州,犯五關,遂進圍黃州漢陽軍。或曰:「五關,木陵、虎頭、黃土、白沙、大城是也。今詳見麻城縣。
界河關,縣南百十里。《志》云:「三道河,源出於此關,南至麻城縣九十里。又牛山鎮關,在縣東百里。二關俱有巡司戍守。牛山巡司,嘉靖二十年設。○石腦山寨,在縣西。元末土豪屯聚於此。明初鄧愈平遂平縣玲瓏山寨,又進破石腦山寨,是也。
固始縣,州東百四十里,北至江南潁州百十里,東至江南霍丘縣百四十里,東南至江南六安州百八十里。春秋時蓼國地,後滅於楚。漢置固始縣,在今陳州沈丘縣界。蕭齊別置新蔡郡於此。後魏亦爲新蔡郡,又始別置固始縣屬之。尋沒於梁,改曰蓼縣。高齊復曰固始,置北建州於此,尋廢州,復爲新蔡郡。後周改置澮州。隋初州郡並廢,縣屬光州。唐因之。今縣城周六里,編戶七十七里。
期思城,縣西北七十里。古蔣國,楚滅之爲期思邑。漢置期思縣,屬汝南郡。英布大夫賁赫封期思侯,即此。後漢仍屬汝南郡。晉屬弋陽郡。劉宋因之。齊末沒於後魏。正光中,置邊城郡於此。梁、陳亦置邊城郡。隋初郡廢,縣屬光州。唐初廢。
建安城,在縣東。蕭齊所置戍守處也。建武中,夏侯詳爲建安戍主,帶邊城、新蔡二郡太守。永元二年壽陽降魏,魏遣元勰鎮之。宇文福言於勰云:「建安,淮南重鎮。勰因使福攻建安,戍主胡景略以城降。自後,魏新蔡太守常帶建安戍主。今縣東有建安鄉。胡氏曰:「建安與固始期思城相近。北魏正光中,羣蠻出山,居邊城建安者八九千戶。邊城郡治期思,則建安亦去期思不遠矣。
安陽山,縣東五十里。一名大山。勢甚高聳,有白龍池在其上。《志》云:「唐元和中,平蔡,嘗駐兵於此。又有故元時大山民寨。○獨山,在縣南七十里。山高五里,岸然獨立。又有三山,亦在縣南七十里,三峰並峙,高出雲表。
鏊山,在縣東。唐元和十年壽州帥李文通奏屢敗淮西兵於固始,拔鏊山。蓋淮西置戍於此,以拒官軍也。又縣南有白鹿崖,亦昔時戍守處,故寨存焉。○白牙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山產桑,中弓材。
青峰嶺,縣南百里。有泉出焉,流爲梅仙河,東北入於淮。《志》云:「嶺跨商、固二邑之境。○棗林岡,在縣北。上有古城。近代賊自霍丘抵縣東之高塘,犯縣北古城,是也。又縣北七十里有蓼城岡,或以爲古蓼國城蓋在此。
淮水,在縣北七十里。自光州流入境,東北流,歷朱皐鎮,而入江南潁州界。
史河,縣東二十里。其源即商城縣之牛山河,東北流,經縣南五十里均濟等閘,又東至江南霍丘縣,入於淮。《志》云:「史河入境,分爲二支:「上一支曰清流。舊有閘二:「曰上閘,一名均濟;曰中閘,一名清河。中閘承上閘爲啓閉,分入勝湖,共灌塘堰三十有六。下一支曰堪河,在縣東北蔣家阜分洩。舊亦有閘二:「曰溥惠,曰均利,共灌湖堰十有六。今多湮廢。勝湖,亦曰聖湖,在縣東南六十里。
曲河,縣西十五里。源出商城縣之斛山,東北流,經縣北,又東入於史河。縣西舊有曲河土壩,地名石嘴頭。天旱則築以障水,東入串子等堰,灌湖堰十有四,至九里溝,灌湖堰二十有八。餘繼善曰:「西淤石嘴頭,而勝湖一帶之水源塞;北淤三義口,而堪河之溥惠、均利二閘塞,邑之水利,十失六七矣。
春河,縣南十五里。源出商城縣馬鞍山,東流入淮。崇禎九年流寇自光州掠春河而東。又有白露河,在縣西南三十里,自州境流入,合於春河。有白露河土壩,天旱則築壩障水,入王道人等港,灌湖堰十有七。○石槽河,在縣南四十五里。源出商城縣大蘇山,北流入於史河。又泉河,在縣東四十里。縣境之石樑堰沿城澗諸水,悉匯入焉,亦東北注於淮。
淠水,在縣南五十里。自江南六安州霍山中發源,西北流入縣境,又東北入江南霍丘縣界,經壽州西南安豐廢縣而北注於淮。又灌水,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有大灌水、小灌水之稱。《水經注》灌水出大蘇山,亦名澮水,流入霍丘縣,合史河入於淮。
茹陂,縣東南四十里。後漢末,揚州刺史劉馥所築,爲耕屯之利。其後鄧艾等常修治之。今故址僅存。
朱皐鎮關,縣東北六十里,與江南潁州接界。有巡司戍守。今詳見潁州。
息縣,在州西北九十里。北至府城二百里。春秋時息侯國。漢爲新息縣,屬汝南郡。光武封馬援爲侯邑。晉爲汝南郡治。劉宋曰南新息縣。蕭齊屬弋陽郡。後魏置汝南郡。太和中,又置東豫州。梁改曰西豫州,又改曰淮州。東魏復曰東豫州,汝南郡皆如故。高齊復改縣爲新息。後周又改州爲息州。隋州郡俱廢,以縣屬蔡州。唐初復置息州。貞觀初,州廢,縣屬豫州。宋仍屬蔡州。金復置息州。元以新息縣省入州,屬汝寧路。明初改州爲縣,屬潁州。洪武七年復改今屬。縣城周□裡,編戶二十八里。
息城,縣北三十里。古息國也。《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鄭伯敗之。莊十四年滅於楚。漢初於此置息縣,尋徙而南,因以新息爲名。劉宋置北新息縣於此,屬汝南郡。後魏因之。高齊以北新息縣併入南新息縣,復曰新息雲。○白城,在縣東。哀十六年《傳》,初,子西召太子建之子勝於吳,使處吳竟,爲白公。《史記》:「楚惠王二年子西召勝於吳,爲巢大夫,號白公。是也。杜預曰:「褒信縣西南有白亭。巢,今江南巢縣。《邑志》云:「縣西南七里有故白城。
陽安城,在縣西南十里。漢置陽安縣,在今確山縣北。後魏時,僑置陽安縣。東魏復改僑置陽安郡,領永陽一縣。高齊郡縣俱廢。
成陽城,在縣西。漢縣,屬汝南郡。高帝封奚意爲侯邑,後省。後魏太和三年樂陵鎮將韋珍引兵渡淮向義陽,略齊七千餘戶,表置城陽、剛陵、義陽三郡。後入於梁,亦置城陽郡,兼置楚州。《梁書》:「大通元年克魏東豫州,司州刺史夏侯夔自廣陵引軍屯安陽,遣別將屠楚城,由是義陽北道遂與魏絕。二年郢州來降,夏侯夔自楚州往會師,遂鎮焉。中大通二年陳慶之圍懸瓠,破魏將孫騰於楚城。大同二年東魏侯景寇楚州,禽刺史桓和,進軍淮上,南北司二州刺史陳慶之擊卻之。尋沒於東魏,亦曰西楚州。高齊改置永州。陳大建五年將軍樊毅克齊廣陵、楚子城。二城蓋相近也。後周亦曰永州。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申州刺史李惠應之,攻拔永州,即此。隋州廢,縣屬蔡州。大業末,縣廢。唐元和十二年李愬攻蔡,遣兵破西平,別將王義又破楚城,即成陽故城矣。
廣陵城,在縣西南。本新息縣地也。魏收《志》:「太和十七年光城蠻田益宗來降。十九年置東豫州於新息廣陵城,以益宗爲刺史。延昌二年以益宗諸子貪暴,召令赴闕,未至;遣將李世哲等奄入廣陵,益宗諸子魯生等南走。孝昌三年梁譙州刺史湛僧智圍魏,東豫州刺史元慶和於廣陵克之。後復沒於魏。興和中,置廣陵郡,兼置宋安縣,爲郡治。高齊末入於陳。大建十一年周將梁士彥攻廣陵,拔之,是也。胡氏曰:「廣陵城,與齊義陽隔淮對壘,有太倉在淮北岸,與廣陵城相近。蓋魏人置戍廣陵,此其積粟處也。蕭齊建武四年魏將傅永軍淮北,齊將魯康祚軍淮南,相距十餘里。康祚夜渡淮,襲魏太倉口,爲永所敗。後周改置息州,廣陵郡及宋安縣俱廢入焉。
長陵城,在縣東北八十里。梁置長陵郡,領長陵等縣。東魏因之。高齊郡廢。隋初縣屬蔡州。大業初,省入褒信縣。唐初復置長陵縣,屬息州。貞觀初廢。
褒信城,在縣東北七十里。本漢郾縣地。東漢析置褒信縣,屬汝南郡。晉屬汝陰郡。劉宋曰西苞信縣,屬新蔡郡。齊因之。後魏嘗爲新蔡郡治,即此城。高齊亦曰苞信縣。隋屬蔡州。大業初,復曰褒信。唐初,屬舒州。貞觀初,州廢,改屬豫州。天中,改曰包孚。後唐復故。宋仍屬蔡州。金改屬息州。南宋開禧二年韓瀙瀙冑主用兵,光州忠義人孫成復褒信縣,是也。元省爲鎮。
淮水,在縣南五里。自真陽縣流入境,又東歷光山縣界。淮之南岸曰濮公山,即光山縣之浮光山也。
汝水,在縣東北百三十里。自新蔡縣流入,又東北入江南潁州界。又南營河,在縣東北百十里,即汝水之支流也,東南流,入於淮。○閭河,在縣東北九十里。源出確山縣境高皇陂,東流入淮。又縣東四十里有谷河,縣東南四十五里有泥河,俱東入於淮。
黃漂港,在縣南八十里。又連橋港,在縣東百里。下流俱入於淮。又縣東北百四十里有曲呂港,縣東又有澗頭港,下流俱入於汝。
玉梁渠,在縣西北五十里。隋故渠也。唐開元中,縣令薛務增濬之,灌陂六十所,溉民田三千餘頃。
楊莊店,鎮在縣北九十里。有楊莊店巡司,明隆慶中,改固城巡司。自縣達府之通道也。○珉玉坑,在縣西北。舊出珉玉,隋時置官采之。唐初爲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坑復出玉。今仍沒於淮。

商城縣,州東南百九十里。東至江南霍丘縣百十里,南至湖廣羅田縣百六十里。漢期思縣地。劉宋置東苞信縣於此,以舊苞信縣爲西苞信縣。梁亦爲苞信縣,兼置建州及義成郡治焉。東魏爲南建州及平高等郡。高齊因之。隋初州郡俱廢,改置殷城縣,屬光州。唐初置義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仍屬光州。宋建隆初,以宣祖諱,改曰商城縣,仍屬光州,尋省入固始縣。明成化十六年復置商城縣。今城周六里,編戶二十三里。

殷城,在縣南。《隋志》:「梁曰苞信縣,置義成郡及建州,兼領平高、新蔡、新城三郡。東魏爲南建州。隋州郡並廢,改置殷城縣,取縣東古殷城爲名。唐元和十一年壽州將李文通奏敗淮西殷城之衆,拔五柵,是也。明置縣於今治。
金剛臺山,縣南三十里。舊名石額山。延袤六十餘里,雙峰高峙,上有風洞、龍井。宋紹興初,義師首領張昂結寨於此,以御金人。紹熙初,築石城於山之陽,爲光州寓治。元末,土豪餘思銘據之。今有倉廩遺址。《邑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里羅城,元末餘思銘所築。蓋在金剛臺下。
鐵林山,縣東北三十里。上有鐵林寨,昔人嘗避兵於此。又縣東北四十里有銅井山,上有古井,以銅作口,引流西南出,爲考溪十八道河。○青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一名峽口。有泉湧出,流爲寨河。又梅林山,在縣東北十里。山溪險隘,可以守禦。
大蘇山,縣東四十里。下有蘇仙市,灌水出焉。一名灌山。《水經注》:「灌水出廬江金蘭縣大蘇山,亦名澮水。金蘭縣,亦見《漢志》注,或以爲三國魏所置縣,晉廢。蓋在大蘇山東。
馬頭山,縣南百五十里。山勢高聳,形如馬頭。晉咸和中,譙國內史桓宣以豫州刺史祖約作亂,將其衆營於馬頭山,即此。時豫州治壽春也。今山有古寨遺址。明正德中,道臣原傑言:「信陽、固始等州縣,南迫蘄、黃,西接荊、襄,東連鳳陽、霍丘,山勢綿亘,河流四達,盜易出沒;又商城南接六安州二百餘里,四野曠達,而金剛臺巡簡司乃在偏北,今請遷置於馬頭山。從之,因置巡司,爲戍守處。○東葛山,在縣南百里。《志》云:「山與六安州接界。
萬安山,縣西南六十里。上有古寨。又西南十里曰斛山,曲河源出其下,流經縣西北而爲龍潭,又北流入固始縣界。○橫溪山,在縣西南百八十里。有溪夾山橫流,分爲十八道,即五水關河之上源也。
竹根山,縣東南百八十里。羣山列峙,有招軍、躲軍、三官、缽盂、金家、蠻王等寨,同羅、松子等關,皆高峻險隘。元末,徐壽輝曾據其地。
界嶺,縣西南九十里。南接湖廣麻城縣界,因名。○仰天窪,在縣西南百八十里。下有溪澗,上有深洞,可避兵。
九女原,在縣東。唐元和十年壽州刺史李文通討吳元濟,夜出九女原,屠堡壁三十所。《郡縣志》:「原在殷城縣界。
牛山河,在縣南七十里。其地有大小二牛山,河出其下,流六十里,合爲一河,即固始縣史河之上源也。
五水關河,縣西南十里。其源爲考溪十八道河,出銅井山,旋轉迂迴,西南流爲五水,入光山縣界,合泊陂河而入淮。又有五河,俱在縣南,曰商城、曰泰蘇、曰下馬、曰回道、曰麻埠,俱出金剛臺山,北流入固始縣界,合史河而注於淮。
太湖,在縣北四十里。周五里。又亢陂湖,在縣東北四十里,長五里。皆灌溉所資也。
五水關,在縣南六十里。以五水合流於關下而名。舊爲隘口,可以守禦。又定城關,在縣西南九十里。《志》云:「定城關北去固始縣百二十里,五水關東北去固始縣百四十里。
長嶺關,縣南百二十里。以嶺亘百里而名。又松子關,在縣東南百二十里,接湖廣羅田縣界。○同羅關,在縣東南百四十里,亦接羅田縣界。與羅田險要相同,故名。又栗子關,亦在縣東南百四十里,接羅田界,以山多栗而名。
賴亭,在縣南。春秋時賴國也。昭四年楚滅賴,楚子欲遷許於賴。《後漢志》褒信縣有賴亭故國。近《志》云:「殷城縣有賴亭。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