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讀書雜釋
◀上一卷 卷六 下一卷▶


三禮

編輯

還反

編輯

「還反」,《呂覽》作「還乃」。按惠氏棟《九經古義》雲:「《穆天子傳》雲:『天子還反。』還反連文,月令是也。」鼒謂棟說非也。《正義》曰:「還乃行賞」,「孟秋」雲:「還乃賞」,「孟冬」雲:「還乃賞」,是四時皆作「還乃」也。《釋文》亦出「還乃」,《石經》亦作「還乃」。又《後漢書·郎顗傳》章懷太子註:「《禮記》:正月,迎春於東,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是唐時所見本皆作乃也。按前後文「乃齊」、「乃命」、「太史乃以元日」、「乃擇元辰」、「乃修祭典」與引「乃賞」正相承為文,不得據《穆天子傳》說《戴記》也。作「反」者,形近之訛也。《列子·周穆王》篇:「乃居南郭。」《釋文》雲一作「反」,知亦形近之訛也。

宿離不貸

編輯

「宿離不貸,毋失經紀」,《呂覽》作「宿離不忒,毋失經紀。」按康成註:「離讀如儷偶之儷。『宿離』謂其屬馮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與宿偶,當審候伺,不得過差也。『經紀』謂天文進退度數。」孔氏穎達疏曰:「謂馮相、保章同宿配偶。」高誘雲:「忒,差也。星辰宿度,司知其度。」蔡邕《章句》雲:「宿,日所在。離,月所曆。」按「宿離」之義,高、蔡優於鄭、孔。日躔,每日一度,故曰在。月,每日經十三度,故曰曆。又徐司曾雲:「宿謂守其次,離謂雲其次。」其義亦通。又按《說文》貸、忒俱「{代心}」之借字也。{代心},失常也。忒,更也。失常即過差。《張表碑》:「糾剔荷{代心}。」知{代心}為本字。忒訓更,更與失常義近,音義俱近,故通用。忒、貸為偏旁借之字。又,字從「代」,亦有更義。又省借貣,故《洪範》:「衍忒」,《史記·衛世家》作「衍貣」也。《禮·緇衣》:「其儀不忒」,《釋文》雲:「本亦作貳。」疑「貳」即「貣」形近之訛也。

措之於參保介之禦間

編輯

「措之於參保介之禦間」,《呂覽》作「措之參於保介之禦間。」按康成註:「保介,車右也。置耒於車右與禦者之間,明己勸農,非農者也。人君之車必使衣甲居右而參乘,備非常也。保猶衣也。介,甲也。」孔穎達疏曰:「於時,天子在左,禦者在中,車右在右,置耒於參、禦之間,明己勸農出,不當王前,明王身實非農也。」高誘註:「保介,副也。禦,致也。擇善辰之日,載耒耜之具於藉田,致於保介這間,施用之也。」按:此以鄭義為優。車右及禦人皆參乘,天子在左,禦者居中,車右在右,以三人故曰參,如高說則參字為贅;且訓禦為致,則與措字、參字意相觸,亦為不詞。又鄭訓介為甲,與箋《詩》同。朱子以保介為農官之副,則不得為車右矣。或以祈穀為農官事,故偶參車右。孔氏《正義》本「之禦間」作「禦之間」,段玉裁校本從之。蔡雲曰:「班氏《東京賦》:『介禦間以剡耜。』介禦連文之證也。」

躬耕帝籍

編輯

「躬耕帝籍」,《呂覽》作「躬耕帝籍田」。按康成註:「帝籍,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高誘註:「躬,親也。天子籍田千畝,以供上帝之粢盛,故曰帝籍。」按:鄭、高俱以帝籍為天神上帝。鄭訓籍為借,本《孟子》「助者,藉也」為義。胡詮引臣瓚注謂「藉,蹈藉也」。本以躬藉為義,不得以借為稱。又以躬耕為帝王盛典,藉為典籍。張虙又以帝籍為即周官之王藉。俱非。又按徐氏《初學記》引蔡氏《章句》「籍」作「耤」,雲:「天子耤田千畝,以供上帝之粢盛,借人力以成其功,故曰帝耤。」又《說文》雲:「耤,帝耤千畝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知「耤」為本字。《釋文》作「藉」,《正義》作「籍」,皆借字也。又應邵《風俗通義》亦雲:「古者使民如借,故曰籍田。」

卿諸侯九推

編輯

「卿、諸侯九推」,《呂覽》作「卿、諸侯、大夫九推」。按高誘註:「禮以三為文,故天子三推,謂一發也。《國語》曰:』王耕一發,班三之。『班,次也。謂公卿大夫各三,其上公三發,卿九發,大夫二十七發也。」又案上下文俱有大夫,此當以《呂覽》為是。《戴記》偶脫也。虞世南《北堂書鈔》引蔡氏《章句》作「諸侯九推」,無卿字。

草木萌動

編輯

「草木萌動」,《呂覽》作「草木繁動」。高誘註:「繁,眾。動,挺而生地。」按繁、萌音義迥別,無可通,此自《戴記》、《呂覽》義各別也。《逸周書·時訓解》亦作「草木萌動」。

王命布農事

編輯

「王命布農事」,《呂覽》作「王布農事」。按:下句即「命田舍東郊」,則此「命」字疑是衍文,《呂覽》為正。

審端經術

編輯

「審端經術」,《呂覽》作「審端徑術」。按康成註:「術,《周禮》作遂。夫間有遂,遂上有徑。遂,小溝也。步道曰徑」。高誘註:「端正其徑路,不得邪行敗稼穡也。」衛氏《集說》、陳樂《集說》俱作「徑」。宋本注、疏作「經」。經、徑古人借通用。《左傳》「趙衰以壺飧從徑」。《釋文》雲:「讀徑為經。」《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索隱》曰:「徑,舊音經。」《楚詞·招魂》:「經堂入奧。」注雲:「經亦作徑。」知經、徑古通也。「術」之作「遂」,亦音近借。

則雨水不時

編輯

「則雨水不時」,《呂覽》作「則風雨不時」。按康成註:「巳之氣乘之也。四月於消息為乾。」孔穎達疏曰:「此風雨不時者,謂風雨少,不得應時。所以風雨不應時者,以孟春建寅,其宿直箕星,箕星好風。孟春行夏令,寅氣不足,故風少,巳來乘之。四月純陽用事,純陽來乘,故雨少。雲四月於消息為乾者,陽生為息,陰死為消,十一月至四月為息,言萬物得陽氣蕃息;五月至十月為消,言萬物得陰氣消盡。凡孟月失令,是三時孟月之氣乘之;仲月失令,則仲月之氣乘之;季月失令,則季月之氣乘之。以同為孟、仲季,氣情相通,如其不和,則迭相乘入。」穎達不疏「為乾」,此即孟氏《易》「卦氣」之說也。按孟氏《卦氣圖》,以坎、離、震、兌,為四正卦,餘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合周天之數。內辟卦十二卦,謂之消息卦。乾盈為息,坤虛為消。其實乾、坤十二畫也。息卦六:複、臨、泰、大壯、、乾也。十一月為複,ⅱⅲ複之初爻,即乾之第一畫也。十二月為臨,ⅱⅷ臨之二爻,即乾之第二畫也。正月為泰,ⅱⅰ泰之三爻,乾即之第三畫也。二月為大壯,ⅲⅰ大壯之四爻,乾之第四畫也。三月為,ⅷⅰ之五爻,乾之第五畫也。四月為乾,ⅰⅰ六爻皆陽,老陽之卦也。消卦六:後、遯、否、觀、剝、坤也五月為後,ⅰⅳ後之初爻,坤之第一畫也。六月為遯,ⅰⅶ遯之二爻,坤之第二畫也。七月為否,ⅰⅱ否之三爻,坤之第三畫也。八月為觀,ⅳⅱ觀之四爻,坤之第四畫也。九月為剝,ⅶⅱ剝之五爻,坤之第五畫也。十月為坤ⅱⅱ六爻皆陰,老陰之卦也。十二卦謂之辟卦,辟者君也,雜卦為臣。複為辟,而未濟、蹇、頤、中孚屬焉。臨為辟,而屯、謙、睽、升屬焉。泰為辟,而小過、蒙、益、漸屬焉。大壯為辟,而需、隨、晉、解屬焉。為辟,而豫、訟、蠱、革屬焉。乾為辟,而旅、師、比、小畜屬焉。後為辟,而大有、家人、井、鹹屬焉。遯為辟,而鼎、豐、渙、履屬焉。否為辟,而恆、節、同人、損屬焉。觀為辟,而巽、萃、大畜、賁屬焉。剝為辟,而歸妹、無妄、明夷、困屬焉。坤為辟,而艮、既濟、噬嗑、大過屬焉。君臣共六十卦,六六三百六十爻,主一歲三百六十日。其坎、離、震、兌四正卦,四六二十四爻,主二十四氣,十五日成一氣,五日為一候,二十四氣共得七十二候也。明乎此,而月令可指諸掌矣。

草木蚤落國時有恐

編輯

「草木蚤落,國時有恐」,《呂覽》作「草木早槁,國乃有恐」。按康成註:「蚤落,生日促。有恐,以火訛相驚。」高誘註:「春,木也。夏,火也。木德用事,法當寬仁;而行火令,火性炎上,故使草木槁落,不待秋冬。故曰天氣不和,國人惶恐也。」孔穎達疏曰:「火訛相驚,以巳來乘,寅巳為火,故火來也;寅為天漢之津,火雖欲來而畏水,終竟不來;但訛言道火,相恐動也。」按:早槁為巳火,義較蚤落為長,此《呂覽》為正也。

犬風暴雨總至

編輯

「犬風暴雨總至」,《呂覽》作「疾風暴雨數至」。按《爾雅》:「扶搖謂之犬。」謂風之回轉也,故雲回風為犬。又按《楚詞·雲中君》:「犬遠舉兮雲中。」王逸注雲:「犬,去疾貌。」《漢書》注「犬風」俱雲「疾風」,則犬與疾義同。疑古《禮經》本作「犬風」,《呂覽》以訓詁字改之,如《史記》引《尚書》例也。「總」之為「數」,例亦同此。《詩·魚麗》傳:「庶人不數罟。」疏雲:「集本總作緵,依《爾雅》定本作數,義相通也。」

桃始華

編輯

「桃始華」,《呂覽》作「桃李華」。按高誘註:「桃李之屬皆舒華也。」《夏小正》:「正月梅、杏、杝桃則華。」傳雲:「杝桃,山桃也。」《爾雅·釋木》郭註:「山桃,實如桃而小。」《太平禦覽》引曹毗《魏都賦》注雲:「山桃子如胡麻子。」又引裴淵《廣州記》雲:「山桃大如檳榔,形亦似之,色黑而味甘酢。」據此,則陸佃《埤雅》作「小桃華」者,與《小正》「杝桃」同物,即所謂山桃也。據以說《戴記》、《呂覽》,恐非。高氏言桃李之屬,其義愈備。又《周書·時訓解》亦作「桃始華」,又曰:「桃始不華,是謂陽否。」

倉庚鳴

編輯

「倉庚鳴」,《呂覽》作「蒼庚鳴」。按康成註:「倉庚,驪黃也。」高誘註:「蒼庚,《爾雅》曰:『商庚、黎黃,楚雀』也。齊人謂之搏黍,秦人謂之黃離,幽冀謂之黃鳥。《詩》雲:『黃鳥於飛,集於灌木』是也;至是月而鳴。」《夏小正》雲:「『有鳴倉庚』。倉庚者,商庚也。商庚者,長股也。」又經典言此鳥者甚眾:曰皇,曰黃鳥,曰離黃,曰黎黃,曰驪黃,曰黃鸝留,曰黃栗留,近亦謂之黃鶯,皆一物而異名,或聲轉而字異。「蒼」與「倉」通。

擇元日命民社

編輯

「擇元日,命民社」,《呂覽》作「擇元日,命人社」。按康成註:「社,後土也。使民祀焉,神其農業也。祀社日用甲。」孔穎達疏曰:「『祀社日用甲』者,解經『元日』也。《郊特牲》雲祀社『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召誥》:『戊午,乃社於新邑。』用戊者,周公告營洛邑,位成,非常祭也。」高誘註:「元,善也。日,從甲至癸也。社祭後土,所以為民祈穀也。嫌日有從否,重農事,故卜擇之。」鼒謂:鄭據《郊特牲》雲「日用甲」,則經當如前文雲「以」元日,不當雲「擇」,蓋用甲,則無所庸擇也。今雲「擇元日」,則與「擇元辰」同例,知高義為優也。又,唐《月令》注「元日」雲「近春分前後戊日」,與鄭用甲不同。說者謂:社祭土,土畏木,甲屬木,故不用,而用戊日,戊屬土,且以《召誥》用戊午也。蓋此社乃群姓立社之社,非天子之社也,故擇吉而用之,不必定如《郊特牲》之禮也。

以大牢祠於高禖

編輯

「以大牢祠於高禖」,《呂覽》作「以達牢祀於高禖」。按康成註:「高辛氏之出,玄鳥遺卵,娀簡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禖,神之也。」高誘註:「《周禮·禖氏》『以仲春之月合男女。於時也,奔則不禁』。因祭其神於郊,謂之『郊禖』。郊音與高相近,故或言『高禖』。王者後妃以玄鳥至日,祈繼嗣於高禖。三牲具曰太牢。」《詩·生民·正義》引蔡氏《章句》雲:「高禖,祀名。高猶尊也,禖猶媒也。吉事先見之象,謂之人先。」又《通典》五十五引蔡氏《章句》雲:「玄鳥感陽而至,其來主為字乳蕃滋,故重其至日,因以用事。契母簡狄,蓋以玄鳥至日有事高禖,而生契焉。故《詩》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按:高誘謂郊、高音近,蔡邕謂高猶尊,此自高、蔡義優。康成謂由高辛有嘉祥,故稱高禖,此誤信《中候契握》及《史記》之說而妄信也。《毛詩·生民》傳引《月令》雲:「玄鳥至之日,以大牢祀於郊媒。」《玄鳥》傳雲:「簡狄配高辛氏,帝率與之祈於郊禖而生契。」兩傳作郊媒,不更立義,是毛氏亦以郊、高音近也。《鄭誌》焦喬答王權雲:「先契之時,必自有媒氏祓除之,祀位在於南郊,蓋以玄鳥至之日祀之矣。然其禋祀,乃於上帝也。娀簡狄吞鳦子之後,後王以為媒官嘉祥,祀之以配帝,謂之高媒。」是焦喬亦謂契以前已有郊禖之祭,而為康成曲解也。又鄭氏《生民》箋雲:「禋祀上帝於郊禖,以祓除其無子之疾。」是鄭亦知先契之時有郊媒之神,而牽於《中候》、《楚詞》、《史記》之說,因複望文生義而展轉求合也。蔡氏謂「高媒,神名」,義殊簡明。高氏謂「郊、高音近」,亦即音轉字異之說。知毛氏、蔡氏、高氏皆不以緯書之言為然也。故束廣微《答詔問》第雲:「高媒者,人之先也。」又盧植「以三牲請子於高媒」,是「三牲具曰太牢」也。又按:祠、祀古通用。下文「祀,不用犧牲」,《說文·示部》作「祠,不用犧牲」。《國語·鄭語》:「其後皆不失祀」,《漢書·地理誌》作「其後皆不失祠」。《生民》傳以「祠高禖」釋「禋祀」,是祠、祀義近也。又《說文·乙部》作「祠於高禖」,而蔡氏《月令問答》作「以太牢祀高禖」。《生民》傳《釋文》亦雲「祠本作祀」,是古《禮經》本不同也。

乃禮天子所禦

編輯

徐氏《初學記》引《月令》雲:「乃醴天子所禦,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又引蔡氏《章句》雲:「祝以高禖之命,飲以醴酒。」今《月令》作「禮」。按:醴、禮古通用。鄭注《儀禮·士冠禮》有雲「此醴當作禮」者,有雲「今文禮作醴」者,蓋以醴、禮之義本相生,故得通用也。

角鬥甬

編輯

「角鬥甬」,《呂覽》作「角鬥桶」。康成註:「甬,今斛也。」孔穎達疏:「甬與鬥連文。《律曆誌》:『十斗為斛』,故知甬則斛也。」高誘註:「角平鬥桶,量器也。」盧文召校註疏本雲:「《廣雅》:『方斛謂之桶。』桶與甬同。」然按《說文》雲:「甬,艸木華甬甬然也。從馬,用聲。」「桶,木方,受六升。從木,甬聲。」據許氏受六升之義,則與十斗為斛不合。歐陽公《集古錄》載《漢銅甬銘》曰:「容十斗,重十四斤。」與鄭注相合,或甬、桶之器有異也。又《方言》五「箸筩,自關而西謂之桶桶。」郭注雲:「今俗呼小籠為桶樬。」則桶或量之小者,與許氏「受六升」義近矣。又明新安汪一鶯《呂覽》本,此經文與「仲秋齊鬥甬」同作「甬」。

寢廟畢備

編輯

「寢廟畢備」,《呂覽》作「寢廟必備」。按康成註:「畢,猶皆也。凡廟,前曰廟,後曰寢。」孔穎達疏曰:「廟是接神之處,其處尊,故在前。寢,衣冠所藏之處,對廟為卑,故在後。」但廟製有東西廂,有序牆;寢製惟室而已。故《釋宮》雲:「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寢」是也。高誘註:「寢以安身,廟以事祖,故曰:必無墜頓也。」按:「寢」字鄭、高義異,自以鄭義為長。蓋闔扇言其小,寢廟言其大,安身之寢,義具闔扇中矣。又按《爾雅·釋詁》:「畢,盡也。」《說文》:「必,分極也。」「盡」之與「極」義之相生者也,音義相同,可以通。《考工記·弓人》:「天子圭中必。」注雲:「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詩》:「瞻彼洛矣,鞞奉有必。」《釋文》雲:「必又作畢」,是亦必、畢通之證也。《開成石經》原刻作「必」,後磨改作「畢」。又寢字,《說文》作[E151],經典通作寢。

天子乃鮮羔開冰

編輯

「天子乃鮮羔開冰」,《呂覽》作「天子乃獻羔開冰」。按康成註:「鮮當為獻,聲之誤也。」《詩·豳·七月》箋引《月令·仲春》作「天子乃獻羔開冰」,不更作「鮮」。當是注《禮》時,所見本為「鮮」;至箋《詩》時,所見本為「獻」。古《禮經》無刻本,不能畫一,故《周禮·淩人》注亦作「獻羔而啟冰」也。《開成石經》、《初學記·歲時部》、《禦覽·時序部》引《月令》並作「獻」。

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

編輯

「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呂覽》作「上丁,命樂正入舞舍采」。康成註:「樂正,樂官之長也。命習舞者,順萬物始出地鼓舞也。將舞,必釋菜於先師以禮之。」《夏小正》曰:「丁亥,萬舞入學。」高誘註:「是月上旬丁日,命樂官正,率卿大夫之子入宮學習舞也。舍,猶置也。初入學宮,必禮先師,置采帛於前,以贄神也。《周禮》『春入學,舍采合舞。以六樂之會正舞位』,此之謂也。」按:「釋菜」、「舍采」,鄭、高義異,此當兩存之。《周禮·大胥》鄭引司農注雲:「舍采,謂舞者皆持芬香之采。或曰:古者士見於君以雉為贄,見於師以菜為贄。菜直為疏食菜羹之菜。或曰:學者皆人君、卿大夫之子,衣服采飾。舍采者,減損解釋盛服以下其師也。」又《王製》:「釋奠於學。」注雲:「釋菜、奠幣,禮先師也。」《學記》雲:「皮弁祭菜。」《文王世子》雲:「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又雲:「始立學者,既恤器用幣,然後釋菜。」疏引熊氏雲:「用幣則無菜,用菜則無幣。」皇氏雲:「用幣、釋菜只是一告。」據各經及諸儒說,則《戴記》作「釋菜」,鄭以「菜」讀之,據「祭菜」言也。《呂覽》作「舍采」,高以「采」讀之,據「奠幣」言也。說可兩通。舍、釋,古今字也,音轉字異。《說文》雲:「捨,釋也。從手,舍聲。」《詩·行葦》傳曰:「舍之言釋也。」舍,古字。釋,今字。《儀禮》、《周禮》注屢見。又《孟子音義》引丁音雲:「菜之言采也。《禮記·大學》注『有采地者』也。」《釋文》雲:「采本作菜。」《孔耽神祠碑》「躬采蓤藕」作「躬菜蓤藕」,知采、菜古通用也。

祀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

編輯

「禮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呂覽》同。按蔡邕《月令問答》作「祈不用犧牲,以圭璧,更皮幣」。《正義》引蔡氏雲:「此祀不用犧牲者,祈不用犧牲,謂祈禱小祀,則不用犧牲;若大祀,則依常法。故上雲:『以太牢祠高禖。』」如蔡說,則祈可不用犧牲,祠未嚐不用犧牲矣。而《說文·示部》解「祠」字雲:「品物少,多文詞也。從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是祠亦不用犧牲矣。義稍異。蔡氏雲曰:「經既言用,不用即不必贅言更。『更』即『及』之訛也。」此說甚是。

田鼠化為鴽

編輯

「田鼠化為鴽」,《呂覽》同。按康成註:「鴽,母無。」孔穎達疏雲:「『鴽,母無』,《爾雅·釋鳥》文。某氏雲:『謂[A205]也。』李巡雲:『鴽[A205],一名牟母。』郭景純雲:『[A205]也。青州呼鴾母。』舍人雲:『母作無,今此注「母無」當作「牟無」也。』」高誘註:「田鼠,鼠也。鴽鵲,青州謂之鳥鳥,周雒謂之鴽,幽州謂之鵲也。」《釋文》引蔡氏《章句》雲:「鴽,鶉[A205]之屬。」又《淮南·時則訓》注雲:「鴽,鶉也。」《說文》雲:「{奴隹},牟母也。從隹,奴聲。{奴隹},或從鳥。」《玉篇》謂:「牟母即[A205]」,與《爾雅》注合。《夏小正傳》亦雲:「鴽,鵪也。」是鴽之為[A205],可無疑。而蔡氏並雲「鶉[A205]之屬」,《淮南注》直雲:「鶉也者,蓋鶉與[A205]同類物。」《說文》雲:「鶉,[A205]屬。」又雲:「[A205],鶉屬。」故《莊子》雲:「田鼠化為鶉。」《列子》亦雲:「田鼠之為鶉也。」是蔡氏所據義矣。

蓱始生

編輯

「蓱始生」,《呂覽》作「萍始生」。康成註:「蓱,萍也。其大者曰蘋。」用《爾雅·釋草》文。《說文》雲「蘋,蓱也。無根浮水而生。」又「蓱,蘋也」。又「萍,蘋也。水艸也。」又「賓,大蓱。」《係傳》曰:「俗作蘋。」《釋文》引《韓詩》雲:「沈者曰蘋,浮者曰蓱。」邵晉涵曰:「今蘋亦不沈,但較浮萍,則根連水底爾。《本草拾遺》謂之芣其,葉四衢,中拆如十字,俗謂之四葉菜。五月開白華,後世所謂白蘋也。蘋可以芼羹,故《左傳》言:『蘋蘩薀藻之菜。』」舊說萍為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即生數葉,葉下有小須垂水中。邵晉涵曰:「楊花實能化萍,然萍不盡為楊花所化,三月以前無萍。《月令》紀其始生之時,穀雨以後,凡積水之區悉能生萍。故《夏小正》雲:『七月,湟潦生蘋。湟,下處也。』有湟然後有潦,有潦,而後有蘋也。今沈湟積水,輒生綠萍,《小正》之言信矣。」鼒按:萍與藻異類,檢《爾雅》、《說文》、《廣雅》、《玉篇》、陸璣、郭璞諸人之說,未有以萍為水藻者。高注誤也。《齊民要術》引陸璣疏雲:「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種:其一種,葉如雞蘇,莖大如蓍,長四、五尺。其一種,莖大如釵股,葉如蓬蒿,謂之聚藻。」又雲:「扶風人謂之藻聚,其發聲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氣,米麵糝蒸為茹嘉美,荊揚人饑荒以當穀食。」又《詩》傳:「蘋,蓱也。」「蘋,大蓱也。」「藻,聚藻也。」則高雲「萍,水藻」者,誤矣。又按「蘋」本「萍」字,故《詩·鹿鳴》傳誤以為「蓱」為鹿所食也。其實蓱名蘋,蔌蕭亦名蘋,後人恐與蔌蕭之蘋相混,故加水於蘋,為浮萍之「萍」。《說文》蘋、蓱、萍並載,理可悟也。《初學記·歲時部》、《文選注》、《埤雅·釋草》引《月令》並作蓱。合之鄭注、《釋文》、《石經》皆作蓱,無作萍者。知今《禮記》註疏作萍者,誤也。又《淮南子》、《周書》作萍。

天子始乘舟

編輯

「天子始乘舟」,《呂覽》作「天子焉始乘舟」。高誘註:「焉,猶於也。自冬至此,於是始乘舟。」按《公羊·隱二年傳》:「托始焉爾。」注雲:「焉爾,猶於是也。」《定·元年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爾。」注雲:「焉爾,猶於是。」義與高注同。故王引之以《戴記》為脫誤也,說見《經傳釋詞》。又《淮南》「焉」作「烏」,註:「烏,猶安也。」烏、焉、安,於訓本互通,但雲「安乘舟」,於文義不順,與此注絕異,疑彼注非高之舊文,後人竄改也。

句者畢出

編輯

「句者畢出」,《呂覽》作「生者畢出」,一作「牙者畢出」。按康成註:「句,屈生者。」《說文》:「句,曲也。」《白虎通·五行》雲:「句芒者,物之始生。」《禦覽》十八引崔靈恩《禮記義宗》雲:「木正曰句芒者,木始生皆句曲而芒角。」當以《戴記》作「句」為正。

發倉廩

編輯

「發倉廩」,《呂覽》作「發倉窌」。按孔穎達疏引蔡氏《章句》雲:「穀藏曰倉,米藏曰廩。」高誘註:「方者曰倉,穿地為窌。」《說文》雲:「倉,穀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是穀藏曰倉也。《儀禮·少牢饋食禮》:「廩人摡甑甗匕。」注雲:「廩人掌米入之藏者。」《穀梁傳》:「三宮米而藏之禦廩。」是米藏曰廩也。《說文》雲:「窌,窖也。」「窖,地藏也。」《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注雲:「穿地曰窌。」與高注同。又,高氏注《秦策》「囷倉空虛」雲:「圓曰囷,方曰倉。」與此同。

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編輯

「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呂覽》作「田獵畢弋,罝罘羅網,餧獸之藥,無出國門」,一本作「九門」。按康成註:「為鳥獸方孚乳,傷之逆天時也。獸罟曰罝罘,鳥罟曰羅網,小而柄長謂之畢。翳,射者所以自隱也。凡諸罟及毒藥禁其出九門,明其常有,時不得用也。九門: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今《月令》無『罘』,『翳』為『弋』。」高誘註:「罼,掩網也。弋,繳射飛也。《詩》雲:『弋鳧與雁。』罝,兔網也。《詩》:『肅肅兔罝。』羅,鳥網也。《詩》雲:『鴛鴦於飛,罼之羅之。』罘,射鹿罟也。網,其總名也。天子城門十二,東方三門,王氣所在處,尚生育,明餧獸之藥所不得出也,嫌餘三方九門得出,故特戒之,如言『無』也。」鼒按《爾雅·釋器》雲:「兔罟謂之罝。」《太平禦覽》引舍人注、《詩》疏引李巡注並雲:「兔自作徑路,張罝捕之也。」《眾經音義》引郭注雲:「罝,遮也,遮取兔也。」《說文·網部》雲:「罝,兔網也。」《釋器》又雲:「繴謂之罿。罿,罬也。罬謂之罦。罦,覆車也。」《詩》疏引孫炎注雲:「覆車,網可以掩兔者也。一物五名,方言異也。」郭璞注雲:「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展轉相解,廣異語。」是獸罟曰罝罦,罦亦得為鳥罟也。故《詩》曰:「雉離於罦。」《說文·網部》引為「雉離於{包}」。又雲:「{否},兔罟也。」蓋「罦」為「{包}」之或體,「罘」又「{否}」之省字也。高以罘為射鹿罟,注《淮南》亦雲:「麋鹿罟。」當別有據。又《釋器》雲:「鳥罟謂之羅。」《詩》疏引李巡雲:「鳥飛張網以羅之。」《兔爰》傳雲:「鳥網為羅。」《說文》雲:「羅,以絲罟鳥也。古者,芒氏初作羅。」又雲:「{尉},捕鳥網也。」《隹部》雲:「{隹},覆鳥令不飛走也。讀若到。」此皆網之捕鳥者,而罝、罦、羅、畢又均得名之罔。《說文》雲:「網,庖犧所結繩以漁,從冂,下象網交文,凡網之屬皆從網。」是網其總名也。《後漢·蘇竟傳》雲:「畢為天網。」《爾雅·釋天》「噣謂之畢」注雲:「掩兔之畢,或呼為濁,因星形以名。」《詩·大東》:「有捄天畢。」孔疏雲:「捄,長貌。」又「畢,八星累貫,兩叉出」,是畢枘長之證也。《說文》雲:「畢,田網也。從華,象畢形微也。」是畢小之證也。「弋」與「翳」本聲轉而字異。鄭雲:「翳,射者所以自隱者。」《方言》十三:「翳,掩也。」《廣雅·釋詁》二:「翳,障也。」《文選·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引徐爰注雲:「翳者,所隱以射者也。」又「搫場拄翳,停僮蔥翠」注雲:「射者聞有雉聲,便除地為場,拄翳於草。停僮,翳貌也。蔥翠,翳色也。」高雲:「弋,繳射飛也」者,「弋」即「隿」之借字。《說文》雲:「<隹弋>,繳射飛鳥也。」《周禮·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注雲:「結繳於矢謂之矰。」賈疏雲:「繳,則繩也,謂結繩於矢,以弋射飛鳥者也。」《廣雅·釋詁》三:「餧,食也。」《漢書·陳餘傳》雲:「以肉餧虎。」或省作「委」。《詩·鴛鴦》箋:「無事則委之以莝。」《釋文》雲:「委,猶食也」是也。以上諸字,鄭、高兩注不皆同者,各就所見字注之,今為疏解如此。又「九六」,鄭、高義異,田獵豈有由路門出者?如孔疏所雲,則但曰禁田獵可耳,何必雲毋出九門乎?且下文「九門磔攘」注雲:「出疫於郊」,與此歧出。是鄭亦不能自通其說,此以高注為長。又陸氏佃謂:九門為王城,麵各三門,東西九經,南北九緯。吳氏澄謂:南三門,王之正門,平日,此等之物皆不得出,餘門則出,此月則皆禁。鼒謂:此亦臆說。高注「九門磔攘」雲:「九門,三方九門也。嫌非王氣所在,故磔犬羊以禳木氣盡之,故曰『以畢春氣』也。」其說精確,無可易也。又按:孔穎達以今《月令》為《呂氏春秋》入《禮記》為古,不入《禮記》為今。按鄭注引今《月令》十七條與高注《呂覽》俱不同,此注雲「《月令》無『罘』字。」而《呂覽》有之,是孔氏妄說也。蔡氏雲以今《月令》即《明堂月令》。梁氏玉繩謂今《月令》乃漢時太史所上月曆,引《侯霸傳》:「行四時之令,皆霸所建」以證。東漢自有所行《月令》,而鄭謂之今《月令》亦近於從而為之詞。鼒謂《太平禦覽》引蔡氏《章句》雲:「掩飛禽曰畢,繳矢曰弋。」是蔡所據即鄭所謂今《月令》也。又高注「九門」雲雲,是《呂覽》本作「九門」,今作「國門」,後人以唐《月令》妄改也。

戴勝降於桑

編輯

「戴勝降於桑」,《呂覽》作「戴任降於桑」。按康成註:「戴勝,織紝之鳥,是時恆在桑。言降者,若時始自天來,重之也。」高誘註:「戴任,戴勝,鴟也。《爾雅》曰:『鶠鳩。』剖生於桑,是月其子強飛,從桑空中來下,故曰:『戴任降於桑也。』」按《逸周書》雲:「戴勝不降於桑,政教不中。」《方言》雲:「自關而東謂之戴鵀。東齊、海岱之間謂之戴南,南猶鵀也。或謂之戴鳻,或謂之戴勝。東齊、吳揚之間謂之鵀。自關而西謂之服<鳥>,或謂之複。燕之東北、朝鮮、洌水之間謂之<鳥或>。」《爾雅·釋鳥》又曰「昆鴔。」言人人殊,不可定為今之何鳥。鼒按:勝、鵀任,音義同而展轉借之字。「南」與「任」古音近,通用,南亦訓任。《尚書大傳》雲:「南方者,何也?任方也。任方者,物之方任。」《白虎通·五行篇》:「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禮樂篇》:「南之為言,任也。」昆鴔一物之異名,服、、複、或,又音近異形之字。蓋戴勝,象其形而名之;昆鴔,象其聲而名之也。又徐氏《初學記》引蔡氏《章句》作「戴鵀降於桑」。《埤雅》引《章句》作「戴勝降於桑,以動民事也。」《淮南子》作「鵀」。《考異郵》作「糸任」。《爾雅·釋文》作「{任糸}」。糸任、{任係}一字而異形也。

具曲植籧筐

編輯

「具曲植籧筐」,《呂覽》作「具挾曲蒙筐」,一作「具栚曲{}筐」。按康成註:「養蠶器也。曲,薄也。植,槌也。」孔穎達疏引《方言》雲:「宋、魏、陳、江淮之間謂之曲,或謂之麴。自關而西謂之薄,故雲曲薄。」《方言注》:「槌,宋、魏、陳、楚、江淮間謂之植,自關而西謂之槌,齊謂之樣。」高誘註:「栚讀曰騰。三輔謂之栚,關東謂之寺。曲,薄也。青、徐謂之曲。圓底曰{},方底曰筐,皆受桑器也。」鼒按《說文》:「[1234],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曲薄為生。」《索隱》引《淮南》許慎注雲:「曲,葦薄也。」又引韋昭雲:「北方謂薄為曲。」《一切經音義》七:「戶旁柱曰植,植亦縣薄柱也。」《呂覽》作栚者。《說文·木部》雲:「槌,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寺。」「寺,槌也。」「栚,槌之橫木者也。關西謂之巽。」《玉篇》雲:「栚,槌橫木也。」《方言》雲:「自關而西謂之槌,其橫謂之朕,齊部謂之寺。」按:植為戶之旁柱,旁即橫也。又直與特通,則直、寺偏旁亦得通。植疑即寺之借字也。《說文·竹部》雲:「營,{捎}也。」「{},食牛匡也。方曰匡,圜曰{}。」似「筥」、「籧」義稍別,而《匚部》雲:「筐,飯器,筥也。」則義仍兩通。郭璞注《方言》雲:「{},古筥字」是也。今作「籧」者乃「{}字」之訛,《釋文》不能正其誤耳。而方氏愨謂:籧為席之粗者。朱氏申又謂:室謂之籧,以宿蠶。不知魯魚亥豕之誤,而望文生義,殊屬可笑。又《淮南》作「具曲撲籧筐」。「撲」蓋「枿」、「栚」形近之訛也。

乃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牧

編輯

「乃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牧」,《呂覽》作「乃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牧」。按康成註:「累、騰皆乘匹之名。是月,所合牛馬謂係在廄者,其牝欲遊,則就牧之牡而合之。」高誘註:「累牛,父牛也。騰馬,父馬也。皆將群遊,從牝於牡之野,風合之。」鼒按《淮南子》作「累牛」,注雲:「特牛。」《說文·牛部》雲:「特,牛父也。」《玉篇》:「累,求子牛」,是也。《爾雅·釋畜》雲「牡曰騭」。騰、騭義相近,得名騭,亦得名騰也。蓋累者,負而上;騰者,躍而起。牛遲重,故雲累;馬驃疾,故雲騰。皆牡欲就牝之形。遊牝,遊之者牡也。《周禮》所謂「仲春通淫」也。又按遊、遊古今字。

命國難九門磔攘

編輯

「命國難,九門磔攘」,《呂覽》作「國人儺,九門磔禳」。按康成註:「此難,難陰氣也。陰寒至此不止,害將及人。所以及人者,陰氣右行。此月之中,日行曆昴,昴有大陵積屍之氣,氣佚則厲鬼隨而出行。命方相氏帥百隸索室敺疫以逐之,又磔牲以攘於四方之神,所以畢止其災也。《王居明堂禮》曰:『季春出疫於郊,以攘春氣。』」高誘註:「儺,讀論語『鄉人儺』同。命國人儺,索宮中區隅幽暗之處,擊鼓大呼,驅逐不祥,如今之正歲逐除是也。九門,三方九門也。嫌非王氣所在,故磔犬羊以攘木氣盡之,故曰『以畢春氣』也。」蔡邕《月令問答》雲:「問者曰:『子說三難,皆以日行本。古《論》、《周官》、《禮記》說,以為但逐惡而已。獨安所取之?』曰:『取之於《月令》而已。四時通等,而夏無儺文,由日行也。春行少陰,秋行少陽,冬行太陰。陰、陽皆使不幹其類,故冬、春儺以助陽,秋儺以達陰。至夏節太陽,行太陽,自得其類,無所扶助,獨不儺。取之於是也。』」鼒按:高誘但主逐疫,鄭、蔡推本日行,而鄭尤精博。又此注言「磔牲以攘於四方之神」,則所雲九門,非路門、應門雲雲,可知矣。又按《說文》雲:「,鳥也。或從隹。」「儺,行有節也。《詩》曰:『佩玉之儺。』」皆無逐疫之訓。又雲:「<鬼>,見鬼驚詞。」按高誘雲:「擊鼓大呼」,有驚詞意,則《玉篇》以<鬼>為「驚敺疫厲之鬼」者,正《說文》之義。是<鬼>為本字,難、儺皆借字矣。而諸書皆雲:讀如某。高注《淮南》雲:「儺,讀如躁難之難。」此雲:「讀如『鄉人儺』,」是與杜子春《周禮注》所雲:「讀為難問之難」,同為乃旦反,不為乃多反之證,此方音之轉也。又《說文》雲:「禳,磔禳,祀除癘殃也。古者燧人氏禜子所造。」是禳為本字,攘訓除、訓卻,音義近而相也。又《周禮》注引杜子春偁《月令》、引鄭司農偁《月令》並作禳,《風俗通義》引《月令》亦作禳。《釋文》雲:「禳,本又作攘」,是陸氏所據本作禳,孔氏所據本作攘,故《正義》雲:「磔,攘也。」又按應劭《風俗通義》雲:「《月令》:『九門磔攘,以畢春氣。』蓋天子之城十有二門,東方三門,生氣之門也。不欲使死物見於生門,故獨於九門殺犬磔攘。犬者,金畜。攘者,卻也。抑金使不害春之時所生,令萬物遂成其性。火當受而長之,故曰:『以畢春氣。』功成而退,木行終也。太史公記秦德公始殺狗磔邑四門,以禦蠱菑。今人殺白犬,以血題門戶。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按:此則磔禳用犬牲,而孔氏《正義》於「仲秋」引熊氏之說雲:「《小司徒》職雲:『小祭祀,奉牛牲。』又《牧人》雲:『凡毀事,用尨可也。』是則用牛也。《羊人》雲:『凡沈辜候禳,共其羊牲。』《犬人》雲:『凡幾耳沈辜,用尨可也。』《雞人》雲:『麵禳,共其雞牲。』是則用羊、用犬、用雞也。蓋大儺用牛;其餘雜儺:大者用羊,用犬,小者用雞。此皆熊氏之說也。」按熊氏說與應氏異,或者大儺用牛,雜儺用羊、用犬、用雞,均如熊氏說;而季春則必用犬,抑金以助木氣,如應劭說,此當兩存之。

淫雨蚤降

編輯

「淫雨蚤降」,康成註:「戌之氣乘之也。九月多陰。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今《月令》曰眾雨。」鼒按《說文·雨部》雲:「[B19G],小雨也。《明堂月令》曰:『[B19G]雨。』」又雲:「霖,雨三日已往。」「[B14Q],霖雨也。南陽謂『霖[B14Q]』。」按:[B19G]、[B14Q]聲轉形異,義並同,均為霖也。錢氏坫《說文斠詮》說「[B19G]雨」雲:「《月令》『淫雨』註:『今《月令》者,《明堂月令》也。』」又說「[B14Q]」字雲,「《月令》淫雨字如此。」是錢氏亦以[B19G]、[B14Q]同字異形。蓋[B14Q]為[B19G]之變體,[B14Q]為[B19G]之省文假借,淫又[B14Q]之同音借也。段氏玉裁《說文注》乃據鄭注「淫霜」疑「[B19G],小雨」之「小」字為誤,謂:「[B14Q]文從水,水者立。」證雨多,非小雨。蔡氏雲曰:「《春秋》書『大雨霖』,則霖非必大雨。《爾雅》:『久雨謂之霖。』《左傳》:『自三日以往為霖。』皆不言大,可知久亦多,不獨大為多矣。然則久陰小雨亦可偁霖。」其說甚當。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